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2 14:54:09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篇(1)

失踪者生还希望渺茫

“根据国家标准,任何一次灾害后人员的伤亡情况分两类,一类是直接遇难的人数,第二类是现在确定不了是不是遇难了,定义为失踪人数。”史培军说,因地震造成失踪的人生还希望很小,死亡的6.9万多人和失踪的1.8万多人,加在一起是8.7万多人。

史培军说,评估鉴定时间是7月中旬,直接遇难人数是69197人,失踪的人数是18341人。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持续公布最新结果。

间接损失不计其数

“经济损失是最难确定的数据,地方报上来的总数超过1万亿,我们经过仔细再三核实,最终确定这个数字――8451.4亿元。”在专家委员会中负责灾情评估的史培军教授说。

“关于地震灾情的评估,我们经过长时期的调查,并利用了遥感资料,以及地方政府的统计资料,制定了一套详细表格,分成13大类、25个指标、229项统计要素进行统计。而这次统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包括不可计价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史培军告诉记者。

比如,损失的文物,有很多是无形的价值,是没法计算的,很难进行准确经济损失评估,没有列入直接经济损失;再比如失去的档案、文件,地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灾区人民的心灵伤害,等等方面,都属于不可计价损失,没法进行评估,也不能列入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中。

那些地震造成的间接损失,比如工厂停产、道路停运,等等,都不在统计之列。

地质灾害举世罕见

负责次生灾害评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研究员表示,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我国有史以来一次性灾变事件爆发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经过初步判断,整个汶川地震的损失中约有1/3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而是次生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

国家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说,根据初步统计,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达30多座。

董树文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引发如此多的地质灾害和危害,主要是由于山高壑深,峡窄坡陡,8级地震引发世界罕见地质灾害。

与其它地震灾害明显不同的是,汶川地震触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惨不忍睹,至今仍难以获得完整确切的数据,可以推断目前大部分失踪人员多数被滑坡等地质灾害所掩埋。根据部分现场调查,死亡人数大于30人的地震滑坡、崩塌灾害约22处,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为北川老县城的城西滑坡,高达1600人,直接摧毁了近半数老县城建筑;从映秀到汶川的20公里路段为成都―九寨沟的环线要道,被340多处滑坡、崩塌严重毁坏。

发生机理呈现脉络

搞清楚汶川地震发生的机理也是此次调查评估的重要内容。马宗晋院士介绍说,这次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的主断裂上,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初步推断,在印度板块总体向北东方向的作用下,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并受到四川盆地的推挡,促使巨大的能量在龙门山映秀―北川地带突然释放,爆发了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5公里左右。通过现场地震地质构造的考察及多种观测资料的分析,位于龙门山的映秀―北川断裂即是汶川地震的发震主断裂。从龙门山及其地区多年连续观测的地球物理资料来看,此次地震之前尚未能认定有显著异常,未能给出短期和临震预报。

董树文研究员进一步解释说,有人说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惹的祸,表面如此,实际上是印度板块惹的祸。汶川地震给科学家上了一课,过去往往关注那些位移量大的地区,如鲜水河断裂等,每年位移量是龙门山的好几倍,地震也频繁,可是位移量由大变小的地区,即使位移量不大,也应当高度关注,因为应力和应变正在聚集之中,可能爆发大地震,汶川就是如此。

强余震不可麻痹大意

对于余震发展的趋势,马宗晋院士说,回顾100多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10次7.8级及以上地震,震后的余震多数未超过7级。

截至9月1日12时,也就是大震后112天内,我国地震台网记录到2.7万多次余震。其中6级以上余震8次,最大的余震是5月25日下午发生在青川的6.4级地震;5级以上余震39次。余震的数量和强度仍有较大起伏。

7月24日,青川一带又发生5.6、6.0和6.1级较强余震,造成10余人伤亡。可见,对于强余震还需较长时间研究攻关。目前,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地震资料的多方分析,基本上仍确认“5・12”汶川地震偏于主余震型,震区再发生6.5级以上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

不过,根据对全球大震及其余震序列的分析结果,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可能还要活动一段时间,地震部门还须对汶川震情加密监视和会商研究。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活动断裂;危害

Highway Engineering hazard analysis of active faults

Zhu Guo-hua

(Laiwu City Highway Authority Laiwu Shandong 271100)

【Abstract】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construction often across vast ge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features many different units encountered very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will inevitably have to pass through many highly active fault zone, but they are also often closely linked with seismic activity, live network-like fault zone, seismic zone and network-like highway projects are intertwined to form a kind of active faults disaster area Highway Engineering of a very serious situation, a series of serious problems highway projects active faults.

【Key words】Highway Engineering;Active faults;Hazards

对公路工程产生危害的断裂带基本上都是全新世活动断裂带,且总体活动性较强,对公路工程存在很大的威胁。研究活动断裂对公路工程破坏的类型、模式及灾害程度是十分重要的,也为今后的危险性区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1. 活动断裂对公路工程的危害模式

1.1 活动断裂对公路的危害从活动模式上可分为粘滑断裂(也称突发型)引起的灾害和蠕滑断裂(也称蠕变型)引起的灾害两类,但实际中往往两类模式伴随发生。

(1)粘滑活动。断层的粘滑活动即突然快速错动,常伴发较强烈的地震,地震再对公路工程产生各种各样的破坏作用,多出现三类公路工程灾害效应:振动效应,如因地震加速度过大而造成路堤倒塌破坏,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高路,具体表现为边坡失稳滑移、路堤整体塌落和开裂等;振动效应,因振动作用造成桥墩桥台滑落梁、倒塌、梁跨坠落、桥基沉陷和基础错移破坏等;错断效应,因地震引起老断层错动或产生新的断层,断层错动的距离通常较大,多在几十厘米到几百厘米之间,可错断道路(以及桥梁、隧道等);挤压效应,因地震造成的路基、路面变形导致公路有破碎、这类现象一般发生在次级断裂带上,这种危害是不可抗的;次生灾害效应,地震活动时常造成公路沿线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沙土液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坟川大地震中周围地区的公路路面普遍塌陷、开裂、路基扭曲、坍塌和变形,山地滑坡以及泥石流等造成交通瘫痪,严重影响了抗震救灾工作的实施。

(2)蠕滑活动。活断层在地壳应力的持续缓慢作用下可出现缓慢的蠕动滑移位错,这种蠕滑活动可引起多种公路工程灾害效应:错断破坏,公路下伏活断层的蠕滑位错可直接错断公路工程建(构)筑物,还可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进而引发路基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和开裂变形以及桥基不均匀沉陷或位错,以及引起隧道衬砌开裂等工程灾害;隐伏活断层的蠕滑活动还可向上扩展形成地表裂缝,即断层蠕滑型构造地裂缝。它们一般延伸长、深度大,沿走向发育不均匀,强弱交替,引起路基路面细微裂纹密布、桥基桥墩变形开裂等;拉裂破坏,活断层发育在公路边坡上,部分岩土体沿着岩土体中己有的软弱面或潜在的剪切面缓慢滑移,斜坡变形体向临空方向剪切蠕变,变形体后缘发育自地表向深部发展的拉裂缝。随着蠕滑的进展,坡面的下沉,拉裂面向深部扩展,往往可达到潜在的剪切面,造成剪切面上应力集中,当降雨渗入,上部拉裂缝不断扩容增宽,向下扩展,潜在剪切滑移面进一步软化,使蠕滑变形加剧,削弱剪切面的抗剪强度,最后被剪断而导致滑坡或崩塌;活断层较老断层的切割性与连通性好,对山体和地貌的控制作用强,充填物少,断裂带胶结差,破碎强,力学强度低,而且容水性和导水性极强,因而常成为隧道突水和坍塌灾害发生的集中带。

1.2 不论是粘滑运动还是蠕滑运动,其对公路工程的直接危害的主要活动方式主要是错动变形和引起地震,而且往往是粘滑运动伴随蠕滑运动一起发生。地震产生的强地面运动,能使地形、地物造成破坏,特别是公路等生命线工程,受害更为严重。同样,地面错动作用产生的破坏力也是很大的,目前工程上还无法抗拒错断作用。

2. 活动断裂对公路工程的灾害类型

活动断裂对公路的危害从对象上可分为对路基、路面的危害,对隧道、桥梁的危害、对公路边坡的危害三大类。

(1)对路基、路面的危害。断裂的活动,多产生路基、路面沉降变形,路面波状起伏,构造裂缝穿切路基,路面塌陷、开裂,路基扭曲、坍塌,路面鼓包破裂及长轴走向近于断裂走向的下凹坑破坏等现象。在走滑断裂的剪切作用下,当上覆土层对变形能的吸收效益较小,路基、路面易被直接剪断,当断裂与公路小角度相交时由于断层的活动,易产生长距离、大面积的破坏现象。逆冲断层的运动造成路基、路面被冲断,形成路面陡坎等现象。一些深大断裂由于切割深,地热能可以通过破碎带释放到地表,也会对路基、路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2)对隧道、桥梁的危害。对于公路隧道,断裂破碎带较松散,孔隙度高、透水性强,是地表径流和降雨对地下水补给的良好通道,从而会增大隧道衬砌所受的动、静水压力。此外,断裂的运动会直接引发隧道衬砌的开裂、变形等破坏现象,从而对公路隧道工程产生严重危害。对于公路桥梁,往往造成横向变位,严重时表现为桥墩桥台滑移、落梁、倒塌、梁跨坠落、桥基桥墩变形开裂、桥基沉陷和基础错移破坏等。

(3)对公路边坡的危害。断裂的活动可导致路堑边坡岩土体开裂变形、松散化等,多引发崩塌、失稳滑移等灾害,堵塞交通等。对路堤边坡尤其是高路堤情况,在断层蠕滑和粘滑作用下极易发生松动、滑塌等灾害,甚至造成路基、路面的整体失稳滑移。

3. 断裂活动对公路工程的次生灾害

活断裂的对公路工程的直接灾害是由蠕滑运动和粘滑运动直接导致的振动破坏、错断破坏、构造地裂缝破坏等,除了以上破坏类型,在山区内尚有大量由活断裂引发的次生灾害,对公路工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1)断层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危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受控于构造运动对地形、地貌的控制作用。深切河谷的断裂、山麓断裂的活动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在新构造运动活跃,斜坡岩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差的地区,与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密切相关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分布广、危害大。

(2)断层诱发的不均匀冻胀和移动冰丘对公路工程的危害。活动断层诱发的不均匀冻胀导致路基塌陷、路面变形,对山地地区的公路工程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斜交、穿切公路的现今活动断层能够切割、错断路基,破坏路基的冻土结构、保温性能与冻胀平衡关系。沿活动断层发生的构造变形及诱发的地下水不均匀冻胀,常导致路基土石松动和路面不均匀起伏变形,影响行车速度和交通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 彭建兵等著,区域稳定动力学的应用实践研究[M],地质出版社, 2006.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篇(3)

关键词:地震;山岭路基;防震原则;防震减灾

中图分类号: TU973+.2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提高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非常重要。预防和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有地震安全性评价、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等工作,非工程性措施有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制订(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等。

1地震对山区公路的影响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2地震对公路的危害分析

根据四川省交通厅《“5.12”汶川地震灾后公路调查、检测报告》,以及对各种文献分析总结,得出地震对公路交通造成的灾害很多,主要的危害分析如下:

2.1 路基沉陷、扭曲变形

这是较为普遍的震区危害,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因地震造成的断裂错动或地下岩层受挤压、扭曲、拉伸作用发生变形而表现出路基路面变形,二是破坏平原区桥头路基沉陷变形破坏。路基沉陷、开裂或滑移破坏。由于填方与挖方路基的基底软硬不一致,密实度不一致,易沿填挖交界面出现裂缝并与岩土分界面或填土与原状土界面地震时形成贯通性软弱面造成滑移破坏。

2.2滑移破坏、路基开裂

由于填方与挖方路基的密实度不一致,基底软硬不一致,多表现在斜坡半填半挖路基,地震时易沿填挖交界面出现裂缝并与岩土分界面或填土与原状土界面形成贯通性软弱面造成滑移破坏,地震时,路基边部出现松散滑落。

2.3 路基路面挤压破坏、隆起

受地震面波的影响,路基路面相互挤压、隆起变形,形成波浪状、拱翘状、错台开裂,地表波浪起伏,使路基随之起伏变形,在鼓起地段,产生众多横向张裂缝,严重者将路面面层结构挤走。

2.4防护工程破坏、路基支挡

地震时地基承载力降低、土压力增大、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材质、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震区路基挡墙出现坍塌、外倾、侧移、墙面鼓胀、基础脱空等现象较多。

2.5 滑坡

在强大的地震力作用下引发的山体滑坡是由于大量土石方顺岩层的结构面滑动,导致公路被推移或掩埋。一般常见的是余震发生时山体断裂面上各种规格的土石被震落,在滑坡体后缘顺坡面滚落不断地堆积。

2.6 泥石流

在雨水作用下,地震产生的大量松散堆积物加上陡峭的地形条件将会出现规模不一的泥石流。泥浆顺坡四处流淌,导致公路通行中断。在破碎体、堆积物充分的地段。

2.7 崩塌、落石

在地震力作用下,风化严重的陡峭山体上、裂隙发育的、或岩体松散破碎的高路堑边坡路段,各种重量规格不一的岩石会突然崩裂,并伴随山坡堆积物的坍塌,再一起向山下滚落,最后几十吨或数百吨的巨石将公路、桥梁、隧道洞口砸毁,而规格小的岩石和松散的坍塌体则将公路或隧道洞口掩埋。在风吹、草动、降雨、余震的影响下,往往会突然下落,直接危及到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危,令人防不胜防。

3地震灾害公路的恢复重建

3.1 公路路基的养护和预防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抢”、“防治结合”的思想,把隐患消除在日常养护中,因此,公路养护部门要把防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1)时刻关注地质信息,做好监测工作。调查和动态监测所辖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桥涵等设施。同当地气象部门联系,随时掌握气象动态,做好局部地震、山洪、泥石流的监控和防范工作。

(2)制定救灾预案,常备救灾物资。备好足够的水毁抢修物质和材料,资金有限时可采取与沿线料厂或物质供应商签定汛期即时供货保证协议的方式储备物质。

(3)全面抓好预防,落实好日常性养护。根据不同公路、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制定预防}生养护措施。每年震期前应对所辖公路进行拉网式隐患调查,查出的隐患应在震期之前处治完毕,尽可能把公路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大保护公路的宣传力度,提高沿线居民护路爱路意识。调动沿线居民积极陛,参与到维护路产路权的行动中,保持公路及公路防护构造物的完整性。增加植被,改善自然环境,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稳固边坡的作用。

3.2 山岭地区公路路基的防震原则

(1)沿河路线应尽量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的地段。

(2)尽量减少对山体自然平衡条件的破坏和自然植被的破坏,严格控制挖方边坡高度,并根据地震烈度适当放缓边坡坡度。

(3)在山坡上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半填半挖路基,如不可能,则应采取适当加固措施。

(4)在>Ⅵ度的烈度区内,挡土墙应根据设计烈度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干砌挡土墙应根据地震烈度限制墙的高度。浆砌挡土墙的砂浆标号,较一般地区适当提高。

3.3 地震灾害公路的防灾减灾预案

当灾难发生后,交通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生存线。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按时间要求来制定公路交通防灾减灾预案。

(1)第一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地震发生后的1周内,特别是72h黄金时间内为第一时间段的公路交通抢通的关键期。这一时间段救灾工作主要以生命救援为主 ,第一时间段的公路抢通工作主要就是保障救援,不惜一切代价抢通公路,不间断昼夜抢通公路。

(2)第二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抢通公路就是抢救生命,保障通行则是延续生命。地震发生一周后至一月内为第二时间段的公路交通保通阶段。在生命搜救继续进行的同时,危及广大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险情主要有堰塞湖和疫病,既要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也要及时开展堰塞湖的排险工作。

(3)第三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地震发生一月后至三年内为第三时间段的公路交通重建阶段。第三时间段主要是恢复重建,为地震灾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这一时段的公路重建的指导思想是与全面恢复路网功能相结合,为重建家园创造条件。

结语

目前国内外对于预测地震何时发生的技术还尚不够成熟,因此抗震救灾也己经转入灾后重建阶段。但是,如何从每次地震灾害中汲取教训,如何提高我国公路抗震能力,是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的重大问题。我们系统分析了地震对公路的影响及破坏程度,以期认识了解地震对公路交通影响,探讨防灾减灾预案。

参考文献

[1]ZHANG D Q,CHEN S C.Learning the kernel parameters in kernel minimum distance classifier[J],Pattern recognition,2006:133-135.

[2]NIJIMA S,KUHARA S.Gene subset selection in kernel-induced feature space[J].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2008,27:1884-1892.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篇(4)

——之地震与火灾

日月运行,四季交替,狂风暴雨不期而至;地球飞转,潮汛涨落,地震滑坡时有发生。

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脆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生命。”也许你们会疑惑:多少文人笔下写到:“生命是顽强的,倔强的。”然而你们可曾知道,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是脆弱的。

说起生命,人们自然而然想到人防。“安全应急与人防知识”告诉我们:虽然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灾害威胁,但如果掌握了安全应急的知识与技能就有可能预防伤害的发生,或在危险甚至灾难来临之时,减轻伤害程度,使自己最大程度的得到保护。 当一场场自然灾害夺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时,我们不得不对人防重视起来。 地震是我们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当危险包围着我们时,应该怎样面对与逃离呢?在平时,我们就要学习及掌握这些基本的防护措施,为我们以后遇到这样的灾害做好充分的准备。

地震的灾害与个人防护行动。 强烈的地震会引起地面的剧烈颠簸和摇晃,造成房屋、道路、桥梁的破坏倒塌等直接灾害。同时也会引起水灾、火灾、海啸、瘟疫等次生灾害。地震灾害被称为“群灾之首”。大地震可使整个城市顷刻之间化为废墟;因此,一旦发生了强烈地震,很难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为此,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防震知识,提高自身防护技能,做到“临震不惧”,防范有力。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子下,倘若没有坚 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篇(5)

关键词:建筑结构;防震;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二是欧亚地震带,也称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三是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影响中国的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台湾地区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地区的主要代表,而四川、、云南等中国西部地区受欧亚地震带影响较多,这些地区成为地震频发区。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因此抗震设计非常重要,目前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抗震规范,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以弥补自身的抗震设计体系的不足。

1、日本的抗震设防经验

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和北美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发生频繁。据统计,20世纪全世界8级以上地震有10%发生在日本及其邻近区域。因此日本尤其重视预防和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1)提高建筑物抗震级别:日本议会于1995年12月通过了关于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法令,规定特定建筑物的所有者(学校、医院、电影院、商店、办公室和其他3层以上面积超过 1000平方米的人员聚集场所)必须进行地震防范检查,如果有必要则进行地震加固。在1993年钏路近海地震和1994年北海道东北近海地震之后经过加固的桥梁、木质和水泥建筑物和防液化处理的地基,在2003年9月十胜近海地震中没有受到任何破坏,充分显示了加固的效果。

2)提升灾害法律地位:近年来,日本政府修订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和《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提高并加强政府灾害管理指挥部功能和操作水平,放宽由首相领导的灾害应急指挥部的启动条件以及建立现场灾难指挥部。法规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灾害管理权限,允许市长向自卫队请求援助。

3)保护城市生命线:在供电,燃气,供水,下水道方面都加强了城市保护力度。

4)强化民众防震救灾意识:在日本,各个地震多发区的居民组织经常进行一些综合性防震训练和地域防灾训练。对日本国民来说,防震救灾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每年法定的“防灾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动员市民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一方面让市民懂得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市民时时不忘防灾。

2、美国的抗震设防经验

美国同样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也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其对地震态度是:地震不可预测,但可以防范。

1)健全的应灾管理机制:美国成立直接向总统负责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美国成立直接向总统负责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是地震等巨灾应急管理决策和协调机构。

2)独特的北美式木框架建筑:與其他的房屋建築相比,平台框架式木房屋是地震時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3)总结丰富的经验:美国联邦政府公共管理改革在减轻地震灾害(和洪水飓风巨灾)方面的试验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在为减灾提供有力的公共产品是成功的。

4)提高民众安全防范意识

3、国外抗震设防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及欧亚地震带之间,历史上全国除个别省份外,都发生过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及各类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综观近年国外重大地震灾害中建筑物抗震状况及抗震建筑设计经验与技术,可为我们带来有益启示。

通过对近20年来国外发生的8个地震灾害的建筑物抗震状况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要重视场地的选择,不能将建筑物建在活动断层、松软沉积层和人工回填的地面上。国外近20年发生的地震,有许多就是因将建筑物建在活动断层或软弱地基上遭到严重破坏或倒塌的。我国应引以为戒。

2)要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破坏性地震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对每个地区的工程结构都按照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不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工程结构在地震荷载(力)作用下会遭到严重破坏。

3)抗震设计要合理。建筑物在设计时底层隔墙过少、空间过大或多层砖房不按要求加圈梁、构造柱,或不按限定高度设计等都会造成建筑物在强烈地震时倾斜倒塌。

4)按抗震设防标准建造建筑物,并严格按标准施工。经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施工。近些年国内外破坏性地震的震例中,不按标准施工、偷工减料、局部构件抗震能力不足而被摧毁的房屋建筑和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

5)对人口多、密度大,高层建筑多的城市的新建筑必须进一步加强防震抗震设计并提高施工质量,对已建成的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建筑,特别是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建筑,要进行抗震加固并加强定期检查。

6)加大抗震减震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国内外已有一些隔震建筑经受了地震的考验,如1994年美国洛杉矶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中,隔震建筑显示了令人感叹的隔震效果,经受了强震的检验。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汶川地震所引发的严重伤亡,再次引起我们对国际上重大地震灾害中建筑物抗震状况及抗震建筑设计经验与技术的关注。在人类尚不能精准予报大地震的今天,抗震防灾的要害是建筑物,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有所作为。人们与其“杞人忧天”,不如配合督促政府,将抗震防灾的重点放在建筑物身上,抓紧抓好抓早,只争朝夕,赶在大震之前,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正道。因此,通过上述比较,我国应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领先技术,提高国民防震抗震意识,从教育做起,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

作者简介:

1鞠朋(1989— ),辽东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篇(6)

[关键词]地震灾害;建筑物;破坏形式;思考

1、引言

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它所造成的灾害其中最直接的是造成房屋建筑物倒塌、损坏和丧失使用功能,无数生命葬身废墟,生活物资被埋地下,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甚至带来社会安全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历次地震震害调查分析表明,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因为房屋建筑物的倒塌破坏造成的。据统计,我国最近发生的两大地震中,“5.12”汶川大地震造成650万间房屋倒塌,2300多万间房屋损坏,玉树地震也造成玉树州半数以上房屋倒塌。如何提高房屋建筑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尽量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是我们每一个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应当直面的课题。本文试对地震对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形式进行分析,相应提出了在房屋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中提高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2、地震作用下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分析

2.1 地震特性。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底层,房屋建筑物附属在最外的地壳上。地震破坏是地震波引起地面的强烈震动造成地面房屋建筑物等的崩塌并由此带来的损害。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称P波,是推进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每秒约6千米,最先到达震中,使地面上下震动,破坏性不强;横波又称s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每秒约4千米,第二个到达震中,使地面前后、左右摆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纵波和横波在地面相遇产生的混合波,传播速度每秒约3千米,波长和振幅较大,是造成房屋建筑物的主要破坏因素。

2.2 房屋建筑物的破坏机理。房屋建筑物都有其一定的刚度,以抵抗外力作用引起的形变。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通过基础传给房屋建筑物,引起房屋建筑物本身的振动。通常的房屋建筑物都是按静力设计的,很少考虑动力影响。当振动强度超过房屋建筑物自身的形变能力时,就会造成破坏。

2.3 地震对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形式。

2.3.1 地基基础影响的破坏。房屋建筑物所在的地基土质、下卧岩层的结构与深度、基础的类型和深度以及地表地形特征,都对房屋建筑物的地震破坏有影响。当加速度较小时或地质坚实时,地表层或下垫层可能会先达到屈服点,岩石、土层将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地基失效造成的破坏和强烈地震引起的振动导致基底土质液化引起房屋建筑物的下沉、倾斜和滑坡造成的破坏,在历次地震灾害中并不少见。

2.3.2 纵波(竖向地震力)导致的破坏。纵波使房屋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若房屋建筑物的竖向稳定性不是太好,而地震力较大时,会使底层柱子和墙体瞬间增加很大的动荷载,叠加上部的自重,当超出底层柱子和墙体的承载能力,底层墙柱会垮掉从而导致破坏。

2.3.3 横波(横向地震力)导致的破坏。横波是房屋建筑物损坏水平摇摆,破坏力很大。它相当于给房屋建筑物施加水平方向来回反复的作用力,大小和引起的变形超出底部墙体和柱子的极限时,就会使整幢房屋建筑物倾斜或倾倒从而导致破坏。

2.3.4 旋转地震力导致的破坏。各种原因引起的旋转地震力,导致房屋建筑物围绕水平轴或竖向轴扭转,这种扭转力对房屋建筑物的影响很大,因为房屋建筑物一般抗扭能力较差,很容易扭坏。

竖向地震力、横向地震力和旋转地震力在离震中较近的范围内,往往会交织作用,给房屋建筑物以毁灭性的破坏。

2.4 常见结构类型房屋建筑物震害表现。

2.4.1 砖木结构。指砖或砌体墙体承重的房屋建筑物,通常为一层,破坏主要在墙体,产生斜向或交叉裂缝,特别是窗间墙、房屋尽端和转角部位破坏较大,墙体一旦破坏,房屋建筑物就会倒塌。

2.4.2 砖混结构多层。指黏土砖、砌体通过砂浆砌筑成承重墙和各种混凝土楼板组成,不超过6层。由于墙体材料为脆性,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低,当地震产生的主拉应变超过相应极限应变式,就产生斜裂缝,反复作用时,就形成交叉裂缝,在横墙上中部产生水平剪切裂缝,在纵墙产生窗间墙交叉裂缝;当横墙间距过大或楼板刚度不足,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纵墙产生过大的水平面变形,导致墙体的抗弯强度不足在纵墙窗口上截面处产生水平裂缝;在房屋四角和部分凸出阳角的墙面因扭转作用影响和墙角刚度相对较大、应力集中原因产生的纵横两个方向的V形斜裂缝;楼梯间由于横墙间距较小,所以水平刚度较大,分担的水平地震剪力较大,但楼梯间不像别的房间有墙体和楼板组成的盒子结构,本身空间刚度较小,因此楼梯间墙体容易破坏;纵横墙体交接处由于不能保证连接质量,也容易遭到破坏;楼板和屋盖处以及房屋附属物,特别时突出烟囱、女儿墙在地震中容易产生破坏。

2.4.3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该类房屋建筑物当结构布置不当,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对称时,地震中会产生显著的扭转破坏;存在明显的层间薄弱层,如转换层,在地震作用下,会形成应力集中,率先屈服产生破坏;梁、柱往往因设计、施工原因在柱顶、梁端、梁柱节点处最先产生破坏;填充墙体由于抗剪能力和变形能力不足,缺少有效拉结在地震力反复作用下,容易产生斜裂缝破坏;强震作用下,剪力墙破坏最先产生在开洞的剪力墙上,表现为连系梁和墙肢底层,这是因为洞口应力集中,连系梁端部对外力敏感,当抗剪不足会产生剪切破坏。

3、思考意见

3.1 新建房屋建筑物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开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灾害区域,要科学设计房屋建筑物体型,不要一味追求标新立异,选择具有相应资质设计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加强工程监督,严把材料和工程质量关,提高房屋建筑物抗震能力。

3.2 房屋建筑物在使用中要加强日常使用管理。在装饰装修中,不能随意打掉隔墙和承重墙,不能随意在墙体上开门凿洞和窗改门,破坏墙体和房屋建筑物的整体性、强度和抗震能力,不能随意增加使用荷载。对较早建造的房屋建筑物,由于当时抗震设防标准较低,可以委托相应资质单位进行抗震鉴定和加固,提高抗震能力。

4、结语

人定胜天,虽然地震灾害不可避免,但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科学研究房屋建筑物抗震能力的相关因素,时刻提高抗震意识,地震带来的损失可以降低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朱伯龙,张琨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篇(7)

媒体在防灾减灾中所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加强灾害预警新闻的报道。但是,有关灾害预警新闻报道的学术或业务研究,从国内到国外,能查到的文献很少,可见这还是新闻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点。但是,灾害预警新闻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和社会的稳定,的确不容忽视。本文试图就灾害预警新闻报道的原则,做一些初步的思考。

权威

在今年6月23日开幕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专门讲到防灾减灾问题,指出: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

出于防灾减灾的需要,从老百姓到中央领导,都希望在灾害来临之前,预知消息,有所防备。灾害预警新闻,通常会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来。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媒体决不能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换句话说,灾害预警新闻,必须来自权威部门,而不能出自媒体或任何个人。原因很简单:

第一,新闻媒体再有能力,它也不是专门从事灾害研究的机构,不具备预报灾害的专业知识。因此,从专业角度上讲,新闻媒体没有预告何种灾害会何时来临的能力;

第二,灾害预警的,有很强的政策性。一旦灾害预警,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如水灾或泥石流乃至地震等自然灾害需要疏散群众,恶性传染病等疫病需要隔离、防疫,水源污染等环境灾害需要安全饮用水供应等,还有相关的可能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及应对措施等。这些,都导致灾害预警的成为一个高度敏感的问题,也决定了灾害预警新闻必须也只能由政府部门来。媒体只能根据权威部门的授权,来公布灾害预警信息;

第三,媒体的角色或者功能,是报道新闻而不是制造新闻。通常媒体只能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能报道未曾发生的事情。媒体直接预告何种灾害即将来临,与自己的角色功能不符。但是,当有关部门做出灾害预警,或者有权威研究机构或研究人员对灾害趋势发表意见之后,尽管他们预警的灾害未曾发生,但是他们的预警行动本身,就成为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新闻媒体对此做出相应报道,便理所应当,合乎逻辑。

所以,和其他任何新闻一样,预警新闻也必须是基于事实而不是基于媒体自身的感觉或揣测,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源的权威性――权威不仅指主管的有关政府部门,也包括对相关问题确有研究建树的机构或专家。

警钟长鸣

媒体不可以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并不意味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只能被动地充当传声筒。其实,根据同志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可以有很大作为。

概括来说,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的作为,应该主要体现在预防和监督上,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期警示。灾害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很多灾害,比如地震、海啸,我们的确很难预知它们何时会发生。但是,有很多灾害,虽然事先不能确知何时会发生,但是常识已经告诉我们,那灾害必然会发生,灾害的风险是一直存在的。

就以这次汶川大地震为例。灾难发生后,有不少报道或者网帖争论这次地震有没有先兆,可不可预报,是否忽略了可能的预报等问题。就算这次大地震没有先兆,无法预报其发生的时间,然而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这个地方明明就在一个地震高发的地质断裂带上。作为地球最高也是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因印度板块冲撞欧亚大陆板块而隆起,这个造山运动至今仍在继续,所以其地层很不稳定。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十分频繁。这片地域的任何地方,随时都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汶川―北川断裂带,恰好是青藏高原的东缘,理应是地震多发区。在那里,发生大震强震的几率极高。

基于这个事实,新闻媒体,尤其是这个地区的媒体,理应长期关注地震和其他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和公众防灾意识培养及防灾知识普及等工作,也应该关注当地建筑的抗震标准等问题。但是,现在看来,从地方政府到媒体,在这次地震发生之前,防灾意识非常淡薄。这个人口相当稠密的地震带,几乎是一个对地震不设防的地区。

我们当然不能把这次大地震造成的灾难归咎于媒体。但是,痛定思痛,我们可以从灾难中得出教训:即使现在还无法做出准确的临震预报,媒体仍然可以根据相关常识,根据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这个不争的事实,经常联系采访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地震灾害及防灾工作做一些未雨绸缪的报道。这个原则,当然也适用于其他灾害。

二、临时预警。在一些异常天气或自然现象已经出现,但还未酿成更大的灾害之前,媒体也可以紧急行动,关注灾难的临时预警工作。这需要新闻人的常识和敏感。

比如,当一些山区连日降雨的时候,如果我们警觉到这样的降雨有可能造成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并就此向有关部门和专家了解情况,那么就有可能在灾害的临时预警方面贡献一点力量。媒体当然不可以直接降雨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的预警新闻,但是可以询问有关政府部门:这样的降雨会不会造成灾害?政府部门有什么样的应急措施?假如政府部门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还可以联系气象部门乃至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专家,请他们发表意见。他们虽然可能没有预警的权力,但是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判断和规避这类灾害,这些信息,对公众来说也是非常需要的。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一家化工厂爆炸。当时,很多媒体报道了这个事件。然而,大家只注意到爆炸没有影响地处松花江上游的吉林市当地水源的安全,却忽略了它对下游水体造成污染的问题,致使下游沿途猝不及防。如果有媒体当时就意识到爆炸和松花江下游水体的关系,就此展开追踪报道,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三、监督不懈。媒体做灾害预警新闻的关键是监督不懈,而不是为有关部门的工作打“包票”。这需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问题的解决。

对于一些灾害的预防,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如政府公文的公告版:

雨季来临,我省加强防汛措施,加固某某河流或水库大堤,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有若干次,媒体对防洪设施“万无一失”或“固若金汤”的报道“墨迹未干”,就发生了溃坝垮坝。

所以,新闻人只满足于照抄政府公文,是极不负责任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对那些防洪设施做实地调查,从投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当地群众等各个环节,了解情况,发现问题。

2003年的非典,之所以令人极度紧张,不仅因为这是一种新型病毒性传染病,更因为长期对公共卫生投入的欠账,造成了疾病防控能力极度脆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其实,在那之前,已经发生过一些曾经消灭的疾病如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的事件,也有专家对公共卫生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投入的严重不足表示过担忧,但是,这些问题没有引起媒体足够的重视。结果,一个小小的冠状病毒,搞得全国上下人仰马翻。

有些问题,媒体一直在跟踪监督,却依然未能避免。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如2007年5月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影响无锡200万人口的水供应将近一个星期。在这之前,媒体对太湖治污不力的问题做过大量报道,而收效甚微,太湖污染依然故我,直到灾害发生。对此,媒体虽然无奈,却不必悲观。有时候,只能让事实给人以教训。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样的环境灾害发生后,一些补救性措施和新的政策相继出台,坏事确实开始转化为好事。而新闻媒体需要做的,就是继续监督,促进和巩固这样的转化。

四、知识普及。由于很多灾害目前还无法像天气预报那样,在来临之前一两天预警,却又可预知它们极有可能会发生,那么新闻媒体应该而且也能够做到的,就是预警新闻的常规化。预警新闻常规化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知识普及。知识普及的内容包括:我国和本地区多发灾害的种类、危害、机理;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防灾减灾的措施;规避不同灾害或者面临不同灾害如何自救及逃生的常识;等等。同时,知识普及也应当打消很多人把防灾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灾害预报上的心理,而提高长期防灾的意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华社记者发现并报道了安县一个乡中学的校长多年来在学校坚持危机疏散演习,并四处筹款,以40多万元加固了一个十几万元建起的危楼。结果此次地震全校无一师生伤亡,无一建筑倒塌。虽然这是地震之后发现的典型案例,但是对于今后的防灾减灾,仍有很好的启示作用。预防灾害的知识普及,很需要报道这类典型。

2005年12月印度洋海啸之后,媒体也发现并报道了一些游客利用以往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自救和逃生的做法。这一方面反映了防灾知识教育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故事本身也很生动地普及了防灾知识。

目标明确

预警新闻之所以敏感,在于搞不好就可能会造成社会恐慌。这就给媒体的预警新闻报道提出了挑战:既要陈明利害,引起重视,又不能引起社会动荡。

针对这个挑战,预警新闻报道必须目标明确,着眼于敲响警钟,防灾减灾,而不是耸人听闻,哗众取宠。

比如,在地震多发区,常规预警新闻报道的目标,要着眼于让受众了解这个事实,了解地震的危害,同时也了解防震以及地震突然来临时的自救和逃生常识,明确地震虽然危害很大,难以预测,但并非完全不可预防。

对于一些异常现象,新闻报道应注意反映多家之言,而不要做评判、下断语。像蟾蜍大搬家之类的现象,是否必定和地震有关,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对这类现象,媒体如果要报道,最好能把不同意见都反映出来,而不一定给出媒体的结论,目标还是引导公众对灾害有心理准备,从容应对,而不要对异常现象惊慌失措。

媒体的预警新闻虽然要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和动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刻意粉饰太平。因为有很多时候,媒体上打的“包票”并没有兑现。说防汛工作做到了“万无一失”,结果发生了溃坝;说对建筑的抗震强度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生了垮塌。像2003年非典前期,有关政府部门和某些媒体拼命说北京、广州等地如何安全,但是因为当时对防控非典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所以疫情还在蔓延,最后世界卫生组织还是把北京列入了疫区。牛皮吹爆了,政府和媒体的信誉都会受到严重损失。

安定人心不能靠粉饰太平。避免社会恐慌的最好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说明形势、说明危机,同时让公众了解针对这样的危机应该如何行动。松花江水体污染造成哈尔滨水源危机后,当地政府最初试图以“检修设备管网”来遮掩松花江水体污染的事实,反而导致谣言四起和抢购狂潮;说明真相之后,公众情绪迅速平定。这个案例典型地说明了灾害预警新闻必须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

灾害预警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灾害新闻及灾害预警新闻可读性极差。这其实也是我国虽然是灾害多发国,但是公众的灾害意识却很淡漠的原因之一。很多灾害新闻和灾害预警新闻报道,完全照抄政府文件,看不出即将临头的灾害和公众有什么关系。

下面这条灾害预警新闻,就是这类报道的典型:

连日来,xx市xx镇加大对各地质灾害点的巡查力度。该镇专门组成巡查工作组,对全镇6处地质灾害点逐一进行巡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并向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材料,提高群众躲灾、避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xx镇地处沿海,台风频繁,地质灾害点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严防灾害发生,该镇组建了地质灾害应急队伍,成立了全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建立起地质灾害防治联系网络和防台值班、险情巡查、灾情巡报制度,对地质灾害点进行长期监控,实行24小时值班,一有险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同时确定专人负责和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和监测责任制,制订抢险应急方案,对预案避灾地点、疏散路线、报警信号、抢排险单位、医疗救护单位等事项早部署早安排……

这样的报道,读来味同嚼蜡,很难吸引人的注意力。而无法打动人心,这样的新闻报道就无法达到警示公众、防灾减灾的目的。

因此,灾害预警新闻报道必须对受众有吸引力。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以人为本,大体上有这样几个要点:

一是从每个受众的个体出发,让他们感到这个报道是和“我”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这样的灾害,是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因此“我”必须了解和它有关的知识;二是从每个受众个体的接受能力出发,所讲的内容,是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而不是让人一头雾水的名词术语和官话套话;三是从每个受众个体的兴趣点出发,所报道的内容,要鲜活生动,以具体的人物故事,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