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市场体制的特点

市场体制的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24 15:08:57

市场体制的特点

市场体制的特点篇(1)

一、对监管者缺乏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分析

证券监管博弈模型的博弈双方是证券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从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证券监管者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证券业协会或者证券交易商协会,还可以是证券交易所或者别的什么机构。不过几乎各国的证券监管都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共同完成。我国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代表政府进行强制性监管,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进行自主监管。至于被监管者,笼统的说就是整个证券市场,即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以及他们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和行为。不过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证券监管的直接对象定位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具体包括发行各种证券的筹资者(政府、企业)、投资各种证券的投资者(政府、企业、个人)、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托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律师、会计师和评估师),以及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和个人。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监管者是有成本的,即监管者的行政成本。为了实施监管,监管者需要设立监管部门来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条例和细则(如证券发行审核、证券稽查等),这一过程中自然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以及监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监管越严格行政成本越高,为了分析方便,假设监管者只有两种纯策略选择,分别为低成本(low cost)的普通监管(监管成本为cl)和高成本(high cost)的严格监管(监管成本为ch.chcl) 。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被监管者也是有成本的,即被监管者的奉行成本。被监管者为了遵守或者符合有关监管规定不得不承担额外成本,如为按照规定保留记录而雇佣专人的费用、提供办公设施和材料的费用、聘请专门中介机构的费用等,只不过这种奉行成本以抵减收益的形式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被监管者有可能为了增加收益(包括一非法收人)、降低成本(包括奉行成本)而进行违规操作。所以假设被监管者的纯策略选择是遵纪守法或违规操作。若遵纪守法则可稳定获得收益凡(已扣除了证券监管的奉行成本);若违规操作且未被查处,则可获得超额收益(违法所得或降低的奉行成本)r ( reward ),但若被查处则不但要没收非法所得,而且还会被处以罚款,此时的罚没总成本为p( punishment )。进一步假定,在被监管者出现违规行为的情况下,低成本的普通监管是查不出来的,而一旦监管部门采用高成本的严格监管,就一定能予以查处并处以罚款。

基于前述假设,考虑到证券市场上博弈双方得益信息的可获得性,建立证券市场上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并用矩阵形式示如表1。

利用划线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被监管者进行违规操作。最终结果是:监管者虽然付出了一定的监管成本却毫无作用;一部分被监管者违规操作获得了超额收益但却使其它的证券参与者遭受损失。显然,这是一个低效率的组合,只会加重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违背了实施证券监管的初衷。

二、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

若我们对证券监管部门实施监管,那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里让我们进一步假设,如果监管者通过严格监管查处了被监管者的违规行为,就会得到一定的鼓励b(bonus),这种鼓励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奖励(比如来自违规者的罚款,用以增加办公经费),也可以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其褒扬带来的精神鼓励,或者兼而有之;但是如果监管者为了节省成本(或偷懒)只进行了普通监管而导致被监管者的违规操作得以成功,则要对其施以一定的惩罚f(fine),这种惩罚可以是行政上的、法律上的或是经济上的。如此一来,上述博弈模型就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博弈模型的得益矩阵如表2。

仍然利用划线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对监管者的监管力度较大、使得对其的鼓励与惩罚的量化绝对值之和大于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和严格监管的成本差时(即f+b>c-c}),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从而避免了(普通监管,违规操作)这种低效率策略组合的出现。这种情形下,博弈双方都将在博弈中采取混合策略,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各自以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严格监管或是违规操作。让我们定义: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遨纤二几登三寻多笼罐熟:弓多雀诺态咬乏导铸泉录名室圣聆多石杀涟返络题透汉蛋定召砖罗亨恶璧三兮概率为r,进行普通监管的概率为(1-r);被监管者选择违规操作的概率为e,遵纪守法的概率为(1-e)。

给定e,监管者选择普通监管r=0和严格监管二1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小于(c‑-c,)/(f+b),监管者会选择普通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大于(c‑-c洲(f+b),则监管者选择严格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等于(c‑-c,)/(f+b),监管者就随机地选择普通监管或者是严格监管。

给定r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e=o和违规操作e=i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小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违规;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大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遵纪守法;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等于r/(r十p),被监管者则可能违规也可能遵纪守法。

因此,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r=r/ (r+p).e=(c,}c,)/(f+b)即,监管者以r/(r+p)的概率进行严格监管,被监管者以(c‑c,)/(f+b)的概率选择违规也可以解释为,市场上大量的被监管者中(c,}-c}/(f十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违规,(f+b-c‑+c,)/(f+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监管者随机地对r/(r+p)比例的被监管者进行高成本的严格监管,而对剩余的被监管者则仅采取普通监管。

三、结论

市场体制的特点篇(2)

一、造势的必要

所谓造势,在我看来并非单纯的市场炒作行为,而是一个市场潜能量的储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品牌美誉度或者产品促销信息的有效传播,而是一个具有整体概念和实际销售促进的信息传播和沟通过程。双节期间的消费时间比较集中,而且消费量很大,需要大量的品牌整体势能含量作为市场销售动能量的发挥基础,进行造势也可以理解为市场势能的积累,使品牌在节日到来前就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双节期间是所有酒类产品销售的焦点,单纯的依靠价格促销、品牌公关等销售手段极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借鉴,不能够有效的吸引市场消费群体的关注,进行造势能够使自己的品牌或者产品产生高屋建瓴的市场效应。

二、造势具体运作

1、核心点的选择

双节期间的实际销售情况,只是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的一个结果,过程美,结果一定美。这个整体运作过程可以根据区域市场的特征不同,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也可以根据产品系列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销售政策。但是必须明确的一点----任何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者销售政策都有一个核心点作为整个双节销售计划的灵魂。一切实施措施都要围绕这一核心点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发挥整个双节销售计划的资源能动性,进而产生尽量多的市场销售动能。具体核心点的选择有以下几种方式:

(1)、市场的适应性:根据区域市场的消费特征和消费文化不同,制定适宜的销售策略点。认真分析每一区域市场都会找到市场的独特文化特征,如:济南的泉文化特色、北京的皇城文化特色、上海的现代文化特色、西安的古城文化特色等等,根据这些不同的区域核心文化特征,结合自我的品牌个性和相应投放产品的不同,确定一个能够支撑整个双节销售的整体纲领性计划。如:“喝***酒,春节约你全程北京游”活动、根据不同地域制定的民间游街、戏曲表演等宣传活动等。

(2)、品牌的适应性:根据品牌的文化内涵不同,制定适宜的销售策略点。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如金六福的福文化可以在双节期间诉求“春节送福到家”、孔府家的家文化可以诉求“回家看看”……当然实际运作的化不可能这么简单,但是其精髓应该就是这样。以品牌为核心制定双节销售计划能够有效的体现自我的个性价值,使消费者能够在千百个促销活动中加以辨别,提高整个销售过程的生动性。

(3)、产品的适应性:根据产品本身的个性特征,制定适宜的销售策略点。今年的白酒市场概念产品丛生,奶酒、枸杞酒、竹荪酒、纯净酒等概念产品在市场中取得了一定的市场规模,针对这些概念产品,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特征进行销售核心点的制定;而且有些个性包装产品(礼品包装、风土人情包装等),也可以借助自己的包装个性,进行相应销售核心点的制定;或者采取最为直接销售手段----产品价格促销,利用产品本身的溢价市场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进一步产生消费的欲望,如:“卖增促销(产品卖赠、礼品卖赠、捆绑销售等等)策略。

(4)、竞争的适应性:根据整个竞争环境的不同或者主要竞争品牌的销售策略点的不同,采用跟随方式制定适宜的销售策略点。任何销售策略都可能单独孤立于市场,他受到同类竞争品牌相应策略的影响。假如你的策略与竟品的策略很类似,但是在实际消费溢价上又不如竞品的力度,那么说明你的策略核心选择是有问题的。根据竞争品牌制定相应策略点,虽然在创新上不能做到消费者的有力吸引,但是通过竞品的前期运作,也以为自己节约大量的宣传资源,也可以在最终销售终端上,产生很大的销售动力。

2、配合系统的制定

两节销售工作不是单纯的一个促销计划所能完成的,他更应该是一个系统化的销售体系,否则很难得到圆满的结果。核心点选择好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相应辅助配合系统的制定问题,这里涉及到:核心点及整个销售活动的信息宣传问题、整体销售计划的地面配合问题、产品后方的完善问题、应急措施问题等等。

(1)、核心点及整个销售活动的信息宣传问题

两节销售信息的宣传,是整个销售系统的关键执行部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计划的升空,让更多的预期消费者了解、认知相关的销售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购买的欲望。

启动时间:

针对两节的消费特点,我认为在节前15天左右开始启动宣传造势较为良好,因为这样能够实现信息传播和购买的连贯性,使宣传资源得到最佳的利用。

宣传信息的形势:

具体信息的形势应该根据品牌和市场的特点不同,具体制定信息的宣传搭配方式,高端酒应该侧重于品牌形象的集中宣传、中档酒应该侧重于消费情感联系度的宣传、低端酒应该侧重于具体促销信息的宣传。在明确主要宣传信息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各种信息的搭配,实现整个双节销售内部价值的转化。

宣传途径:

媒体组合比媒体选择更为重要,因为组合后的媒体能够在整体上节约宣传资源,增强信息的传播效率,这比单纯的媒体选择更为重要。两节期间,各种传播信息十分多,作为实际运作者应该做好两种准备-----广种薄收和针对投放。前者是尽量的增加信息的落地率,后者是增加信息的最终产生效率。详细的媒体组合策略,我建议应该以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为主,以电视、广播等立体媒体为辅。也可以将促销信息和品牌信息进行分类宣传,前者选择平面媒体,后者侧重立体媒体。

(2)、整体销售计划的地面配合问题

地面配合是为了对整个销售过程的接应工作,实现升起有形、落地有声的整体销售阵势。具体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各种细分市场的策略制定问题:比如团购市场怎样攻克直接负责人的问题、礼品市场怎样突出两节的气氛、商超市场的终端生动化策略制定和促销策略问题、具体公关活动的制定和执行问题、其他各细分市场(婚庆、团聚、访亲等市场)的针对性策略制定。

(3)、产品后方的完善问题

市场体制的特点篇(3)

中国发展模式,是指从中国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三重属性出发,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利,有特点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点,以增进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公民福祉为核心。因为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公民福祉又是发展的核心。目前中国人口存量已超过13亿,达到13.1448亿。近几年,年出生率12.1‰左右,年死亡率6.8‰左右,年自然增长率5.3‰左右。按此计算,年人口净增量近700万,十年净增人口近7000万。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13亿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实在是举世无双的事情,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应强调这一点。

第二点,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它有若干质的规定性,这个制度是有潜力的。在所有制问题上,在调节机制问题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中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种新的体制模式,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大致只有三个,中国、越南和老挝。应该说,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结合上,中国是最早的国家。这种“内在结合”的巨大制度潜力,正在释放过程中,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又一特点。

第三点,努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和作为后发国家三大优势。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中国16岁以上,60岁以下且已就业的劳动者约有7.6亿多人,劳动力队伍庞大且成本较低,这是很大的优势。二是拥有广阔的市场。从商品市场来看,近几年中国每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七八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进口货物8000亿美元。从资本市场来看,29年来,中国引进外资7000亿美元,相当多的国外企业到中国大陆投资,就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大陆的市场。三是后发优势。随着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的到来,无论是老的工业化国家,还是新的工业化国家,都处于同一个起点上,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我们正在发挥并利用这种后发优势。

第四点,着力实行有中国特色的“四轮推动”,即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

第五点,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有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建设,即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建设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五位一体”的建设,基本宗旨是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自己的贡献。研究发展模式,应该有此广阔的学术视野。

紧扣一个核心,整合两种制度,发挥三大优势,实行“四轮推动”,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四轮推动”

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大支撑力最。

(一)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3.1%;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全社会物质总产值的比重是67.4%。按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期工业产值应超过40%、制造业产值应超过60%的经验,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并且加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拒绝复制前工业化国家“危机转嫁”等传统模式,使中国的工业化必须探索新路。这里所说的“新路”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模式,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要有别于当今世界别国的工业化,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道路。这种“新型工业化”与“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交叉结合,即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概括为下列“五个结合”:

第一,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把工业化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重在提高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是区别于以要素(主要是资本)大规模投入为特征的旧式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同时,鉴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特点,努力寻求提高科技含量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的结合点,以此形成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多层次工业发展格局,进而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发展城市工业与发展乡镇工业紧密结合。中国有600多个大中小城市,这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增长地。同时,鉴于全国密集着3.5万多个乡镇,也是中国工业增长的“沃土”之一。20世纪80年代期间,乡镇工业的数量、就业人数和总产值分别以年均26.6%、11.2%和29.6%的速度增长。到90年代,中国乡镇工业的产出占到工业总产出1/3左右,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势。近年来,中国乡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迅速升级,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发展来看,新式武装的乡镇工业已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第三,推进工业化进程(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与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传统工业化在增长方面的所谓“辉煌”,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不少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的国家。传统的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之后,只有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五年降低10%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明显特征之一。

第四,工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推进过程中,是以基本稳定的体制结构为基础的,虽然也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但全面的体制转型以及社会转型并不突出。中国是一个不发达且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工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型这“两个转型”扭在一起,无论是微观领域的工业企业的体制模式,还是宏观领域的政府管理工业模式,都对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五,工业化过程中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紧密结合。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推进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中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的巨大历史机会。

中国正是利用全球化和“后发优势”,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造就了发达国家用很长时间才造就的工业化格局。同时,鉴于中国是一个走独特道路的大国,颇为注重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地位。尤其是存在投资、技术、贸易、环境等壁垒的情况下,中国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寻求利用外资与独立自主的最佳结合点。

此外,在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迅猛发展的条件下,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面临一个与信息化的关系问题,这是当今世界各个推进工业化国家(以及像英国这样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新挑战。中国紧紧抓住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机遇,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一方面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特别是注重发挥信息化在工业发展中产生的“倍增效应”和“催化效应”;另一方面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业支撑,着力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城市化在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城市化走的是一条“城镇化”道路。国际上一般称“城市化”,而中国的城市化是将镇(指镇本级)纳入其中的,故称为“城镇化”。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率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6年的43.9%,28年间提高了25.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0.93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2006年间,城镇人口比重从30.48%提高到43.9%,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前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55%左右。

第二,中国城镇化走的是“立体网络型”的协调发展之路。所谓“立体网络型”,即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镇为基础,以大带小,协调并举,构筑一个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立体网络。这是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三,中国城镇化采取的是区域布局“差别化”推进方略。所谓区域布局“差别化”,表现在中国的东部重点是丰富城镇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形成有生命力的城镇带、都市圈、大城市连绵区;中部重点是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扶持区域性中心城市;西部则控制小城镇无序发展,优先发展大城市,有重点发展中等城市,将超出环境承载容量的人口向区内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迁移。

第四,中国城镇化与体制转型紧密结合。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城市或城镇,这种巨大的社会变迁,相应地要求进行体制转型。中国为实现城镇化目标,应着力打破城乡分割的格局。一则,打破城乡人口管理的二元体制,改革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二则,改革城乡管理体制,为简政放权、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创造条件。可见,中国上述的城镇化战略,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化明显不同。

(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

中国曾经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的国家,需紧紧抓住体制转型这一链条,由到核心,逐步“攻坚”。现在,市场调节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已达到95.6%,生产资料达91.9%,农副产品收购达97.7%。从国际上看,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竞争激烈的特大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

目前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也遇到了如何继续深化的难题:国内方面,要素市场市场化程度还较低,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等适应市场化的程度还有距离,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各种体制性机制依然存在,行业垄断、地区封锁、行政壁垒等仍在妨碍公平竞争和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现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国际方面,应破除进入全球市场过程中“国际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实现围内市场与全球市场的对接。

(四)以全球思维推进国际化,并以独立自主的大国姿态参与全球化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成效斐然。外贸:已成为世界第三出口大国;外商直接投资:居全世界第四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外汇:2006年底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对外投资:2006年来累计733亿美元(非金融部分)。同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全球开放相联系,必然对国内改革形成倒逼机制,使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规则加速“磨合”。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的金融改革,正是开放倒逼改革的典型例证。

市场体制的特点篇(4)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结合;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01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推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进程是促进中国特色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导计划经济,并进行宏观调控,而市场经济中以消费者为指导。如果国家经济运行中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则会出现经济疲软的局面,市场经济发展迷失方向,最终导致经济的滞后和随意,美国经济危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缺少消费者的指导,完全由政府负责,权利过于集中,也会出现市场疲软、企业发展过程中动力不足,进而阻碍了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的探析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目标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中,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杂乱无章的局面,进而实现计划经济的稳步发展是其主要经济目标。然而大量实践活动表明,传统计划经济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灵活性,为此,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即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变革市场和市场经济方式,这不仅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经济主动性,还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借鉴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相关理论,导致在具体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一些问题凸显。十会议后,我国强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经济提高经济积极性,进而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求。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科学性

国际经济强调经济的整体性,而国内经济注重经济的和谐性与合理性。单纯的市场经济中缺少对经济从整体层面上的掌控,十分容易出现整体经济崩溃的湖面。而单纯的计划经济中市场主观能动性不足,制约了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大量的实践活动表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不仅能够让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发展,还能促进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内涵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单纯的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存在较多的负面性,有时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需求,我国应进一步控制经济的负面影响,借助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优点,增强我国经济抵抗风险的能力。旨在通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弥补这两者的缺陷,创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亮点

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可知,这两者经济运行体制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体系内部。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经济体系。充分利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的优点,并将此二者有机结合,进而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具有宏观调控能力,可有效消除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隐患或者降低危害,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意义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我国经济的独特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求,我国实施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分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可知,这两者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为构建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应合理应用这两种经济体制,取长补短,在计划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的调控能力为核心,不断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并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注意事项

为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加快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然而在该运行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更新经济决策部门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2.在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紧密结合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态势,以此来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目标;

3.增加计划经济的科学性,不断规范、优化经济管理条例,推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进程,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需求,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选择性地应用了计划经济,为促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应更新经济决策部门的思想观念,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依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发展走向来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合理应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其激励作用,进而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芬.浅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运行机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282.

[2]胡留洲.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文献综述[J].中国商贸,2012(21):254-255.

市场体制的特点篇(5)

[关键词]足球市场;足球资源;足球市场;活动主体;发展趋势。

1、足球市场化的前提和特点。

研究中国足球市场化问题,首先要确定其市场化的前提和特点,才有可能去把握其内涵、发展、趋势和对策,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较广阔的范围内了解足球,了解为什么足球如此令人痴迷,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心理效应。

1.1足球市场化的前提。

1.1.1宏观前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是足球市场化的基本的宏观前提。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圆几代人的梦想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和创造了新的条件。中国足球的出路,关键在于从不合时宜的旧体制下解放出来。

1.1.2微观前提。中国足球市场化的微观前提主要是中国足球的职业化、产业化、商业化。这就是说,随着足球市场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足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足球有关体制入手,组织了企业与足球联姻,组织了俱乐部,全国甲a、甲b联赛制,进行机制转换。有识之士已明确指出,这种赛制是有利于足球改革,其实就是职业化、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中的具体形式和表现,它是具有发展动力和生命力的。

1.2足球市场化的特点。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足球市场化的趋势也是极为明显的,人们已普遍认识和接受足球市场,积极参与足球市场的活动。足球市场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对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对我国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足球市场的运行是“无烟工业”、“朝阳工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冲击波,这是与足球市场化具有的特点分不开的。

1.2.1足球商品的载体——活动着的社会生活的主体——人。

足球商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是单个独立存在的,它既是个体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技术、技能、战术的综合体,又是集体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智能、技战术的综合体,而且它以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运动员)作为载体,通过载体的活动去表现自身的存在,应用和发展。所以足球市场化的基本特点是,社会主体的一种属性,一种智慧,一种技术,这和一般商品显然不同。

1.2.2足球商品的消费群体——球迷和群众,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主体,有巨大的购买力。在足球市场化过程中,足球运动的观赏主体是数以万计的球迷和观众,形成足球市场活动中巨大的消费群体,成为足球市场化运行过程中最大的推动力。球迷们支持中国足球,为他们呐喊助威,这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高度结合。

2、足球市场化的内涵和发展。

2.1足球市场化的内涵。足球市场化有着独特的极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与特殊的足球商品属性分不开的。足球市场化的内涵,是多元化、多方面、多层次的。

2.1.1足球资源的配置。中国有青少年近四亿,有良好的足球传统,有极为丰富的足球资源。因此,足球资源的配置有优化的客观条件。它和市场经济发展和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实现足球资源配置的多元化格局,以形成足球资源分属于不同的活动主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1.2足球要素的竞争。市场运行中,足球要素包括足球的资金、技术、信息、赛场以及足球活动的劳动力特殊商品等,是足球市场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参与足球市场化的运行和分配。

2.2足球市场化的发展。足球市场化的运行和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主客体条件,才能促使足球市场化得以顺利进行。

足球市场主体是实现足球市场化发展的根本条件。以足球市场化运行的客观条件看,主要是足球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这是足球市场化的现实条件,这一机制包括足球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效益机制。

3、足球市场化的趋势和对策。

3.1足球市场化的趋势。足球市场化的可能趋势,主要集中表现在足球主体发展趋势和足球市场深化发展的趋势,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承的。

3.1.1足球产权主体明晰化。足球运动员作为足球产权主体,成为法人主体,具有足球法人主体的自主权,所有权,从而构建广泛而有效的足球市场化的前提和基础。

3.1.2足球价值的明显提高。作为足球主体在足球市场化过程中,有效地创造和提升足球价值,从而有利于足球效益的提高。

3.2足球市场深化发展的可能趋势。

3.2.1尽快实现权利结构的转变。从足协管理的集权向分权的转变。足协要实行调控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有效管理。

3.2.2足球资源的配置实现市场化。为此,进一步推动足球的职业化、产业化、商品化的过程,使足球资源在市场化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3足球市场化的对策。要认识和把握足球市场化趋势,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对策:(1)加强有关足球市场化理论、政策、方针的研究;(2)加强有关足球市场化运行状况的研究。总结中国足球的成果,是与其市场化分不开的,今后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与其市场化趋势相联系的。足球市场化的内涵是足球资源的配置、足球要素的竞争、足球市场的运行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潘靖五,龙天启。体育伦理问题初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市场体制的特点篇(6)

一、**市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大思维大气魄

**市作为江苏省的“人才特区”试点市,承担着对建立新型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探索任务,**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实现了人才、劳动力、毕业生就业三大市场的贯通,统一协调发展人才服务的战略。**市委、市政府对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大思维、大气魄的改革思路,令我们耳目一新,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拓宽了改革发展的思路。此行,我们对**人力资源市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一)大投入,大规模

**人力资源市场规划用地62亩,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二期为其他配套设施),项目由**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发区劳动人事局及市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四方联合总投资1.5亿元兴建的。大楼设有300个展位的人才交流服务区、可以容纳200家职介机构的劳动力职业介绍区、可存放40万份档案资料的综合档案中心区。其规模使参观者震撼,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建设一个有力的人才引进平台的不遗余力,对人才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视。

(二)大市场,大产业

**人力资源市场成立集团公司,内设党政办公室、市场管理科、就业促进科、人才资信科、规划财务科和事业保障科等6个机构,其属下员工150多人,下设开发区分公司、花桥人力资源公司、市场招聘中心、信息网络中心、人才派遣中心、劳务输出公司、职业介绍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管理咨询公司、人才猎头公司、建设管理公司等11个分支机构。人才市场每周逢三、五、六、七举办招聘会,每场招聘单位300多家,入场求职者愈万人,人才招聘会场次之频,入场人数之多,基本形成产业化。

(三)大统一,大规划

**人力资源市场作为全国试点,首次实行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和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合并统一,人才劳务合并,市场企业化经营,实行政府调控和与市场配置相协调的机制。两行政部门各抽调部分工作人员调入人力资源市场进行管理,经营实行自收自支,并在财政有一定补助的情况下承担政府部分公益性人事公共事务,实现人才、劳动力、毕业生就业三大市场的贯通,建立统一的人才引进交流平台,未来向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二、**市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天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三大市场的贯通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实现政府所属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的全面贯通,建立了一个便捷、高效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才服务不受城市、户籍、身份的限制,从而真正实现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与其它要素市场一体化。

(二)地利

**市地域面积92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65万,面积比**稍大,但常住人口远不及**,流动人才约50万,堪比深圳、东莞。**地理位置和区域经济性质架构优越,东靠上海,西邻苏州。上海东面环海,接壤陆地只有西北面的**和西南面浙江,**占了国际都会向外辐射的半壁江山,是上海发展的一个人才后勤支点,**人力资源市场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南临312国道、东邻**市客运中心,北邻京沪高速铁路**火车站,处于**各个交通枢纽中心,占尽地理。

(三)政通

2006年1月6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联合召开“人才特区”试点工作会议。苏州**市、常州新北高新区、南通市、徐州市城区(包括新沂市)、盐城大丰和南京大学成为首批试点的“人才特区”。“人才特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容、工作模式等都比区域外具有优先性和特殊性。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聚集优秀人才、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从而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承担着试验、改革和创新的任务,试点工作分为“区域试点”、“行业试点”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年度的试点内容共有6大方面,根据6大“人才特区”实际情况分别试点。**市作为“全国十强经济县”之首,经济基础好,政策灵活,通过贯通三大人才市场,构建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大市场,推进人才工作法制化,修订人才开发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社会特殊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了**市公共人才服务体系。

(四)人和

20**年11月18日,**人力资源市场正式挂牌,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和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合并统一,原人才中心机构保留,人员编制保留。其组织架构为副处级建制,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任党委书记;人事局长、劳动局长兼任副书记;人事局副局长兼任常委会副主任,其党委组织不参与人力资源市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这一合并在全国人事系统引起广泛关注,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赵永贤就此事接受《中国人事报》采访,介绍**经验时,说了**人力资源市场在建设过程中,打破了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公共服务的壁垒,有关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都能淡化权力和利益,不为管理职能和部门利益所左右,人事部门没有利用公共服务的旗号,为部门谋利,由于“人和”从而实现今天跨部门的贯通合并,建立一个统一有序的公共人才服务平台。

三、**市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借鉴

首先,政府重视,领导关心。近年来江苏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工作大动作,如“解放人才”大讨论、“六大人才高峰行动”、“人才特区”的试点等,体现了江苏省政府对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视,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才在塑造核心竞争力方面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认识到地区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才市场作为政府公共人才服务的主体,必须建设成一个有活力的人才交流平台,以满足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另外,场地更换,设备更新,有先进的办公设备和有利的地理位置也是建设一个高效、有前景的人才市场的前提条件。

市场体制的特点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四主形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发展趋向

一、问题的提出

如果要问,谁有本事用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把一块长方体磁铁砍成两半?答案是肯定的,都会说“能做到”。但如果附加一个条件,砍成的两半必须一半是正极,另一半是负极,那么可能就没有人敢说“我能做到”了。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导引,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指出“社会主义”加上“市场经济”,才是完整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这里,“社会主义”是“点睛之笔”,不可或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上的模糊认知,必然会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正如党的一系列文献和我们每天手捧的教科书上所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且指出,以上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也强调说,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总之可以认为,撇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抽象地讲市场经济,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们变异和异化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三、新自由主义倾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化和我国社会w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向只能是“社会主义”的。但改革中新自由主义倾向对“社会主义”这一方向的隐晦和规避,如极力主张全盘私化,一味叫嚣公退私进或国退民进等,使得我国“四主型经济制度”即公有主体型各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多结构市场制度和自力主导型多方位开放制度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异化,使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发生动摇。长期以来,一些人只喊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就是不说他所说的改革究竟是什么样的改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说的“四个不”,即“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被他们仅仅异化为“一个不”,即“不改革”。这样对我国“四主型经济制度”的异化,结果只能是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无奈,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久推难转”、“转而不快”,是众多社会矛盾的高发频发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不断累积。

刘国光先生在“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答词”中说:“我总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是不能丢弃的。”刘先生上面这段话,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趋向,蕴含着在看待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健康发展问题上的阶级情感,以及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阶级情感,即站在何种立场之上。很明显,新自由主义者站在“胜者通吃”的立场上,站在漠视和轻看广大弱势群体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之上。而这样的立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属性相悖,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性质相悖,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相悖。

理论理性,即新自由主义者根本上违背了起码的常识,这就是所有制的决定作用。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位和作用的态度,历来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学说的分水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岂能漠视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新自由主义者淡忘了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底层民众不仅仅是个受苦的阶级,而是肩负着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阶级”等科学论断。当下我们国家所累积的诸多民生问题,甚至出现的与社会主义相悖的两极分化现象,正是理论理性的缺失所致。

实践理性,即坚定地以当下中国的具体国情为根本实践依据,以关注中国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和弱势群体的立场,坚定地以社会主义方向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2]程恩富,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M],上海财大出版社2012年版第5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