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学设计的性质

教学设计的性质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13 16:07:11

教学设计的性质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1)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中这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由原先的15 %提升至今的20 %,显然是加大了该部分知识的考核。但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显得散乱无章,学生易学易忘,难以掌握和应用。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打实学生基础,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是新课改复习课中要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以“镁、铝的性质”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1基础知识梳理

教师: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粉末,一瓶是Mg粉,另一瓶是Al粉,如何鉴别它们?

生1: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NaOH溶液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Al粉。

生2: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水中并加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Mg粉。

生3: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浓硫酸或浓硝酸溶液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Mg粉。

生4:各取粉末少许,分别加放到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快的是Mg粉。

生5:各取等体积的粉末,称量其质量,密度小的是Mg粉。

……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此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Mg与Al的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当鉴别或分离两种物质时,我们往往利用其性质的差异来进行。

投影:镁、铝主要的化学性质(见表1)。

过渡:有了以上基础知识,你能否解决如下问题呢?

投影: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化学方法分离Mg粉和Al粉流程图。

请回答:

(1)试剂A、B分别是什么物质?能否过量?

(2)请写出图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试剂B能否用稀盐酸代替?

(4)题中涉及到哪些含铝化合物?除此外还有哪些物质?你能画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投影]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见图2)

教师:在复习碱金属时,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可按“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主线进行构建。可由于铝盐有两种,所以在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变化中就构成了多个“铝三角”。熟练掌握这些转化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解决一些问题。

练习: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是一种耐高温材料,I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其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图3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由H制B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投影]学生答案

教师:点评解题思路,强调书写的规范。

设计意图:由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繁琐难记,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易挂一漏万。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如何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是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将基础知识设计成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效调用相关知识,从而自我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将知识串成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

2重、难点探究

探究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镁的金属性强于铝,你能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吗?

生1:将Mg条和Al条分别放入盐酸中,看哪个反应快。

教师:不错,思路正确。但这样的答案漏洞太多,你能完善它吗?

生2:将相同表面积的Mg条和Al条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从而比较Mg和Al的金属性强弱。

教师:回答得很好!可是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只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就得出结论,不能让人信服。若两种金属的活泼性相差不大,产生气泡的快慢并不明显,那又怎么办呢?你能根据已学知识设计装置来准确比较反应的快慢吗?

生3:用气球套住两个试管口,通过观察气球鼓起程度来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

生4:还可用注射器代替气球,能从定量的角度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生5:用排水法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也行。

生6:还可测定溶液pH的变化来判断。

……

设计意图:镁、铝与酸反应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整合了化学实验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比较、溶液的pH等有关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必修与选修中纵横驰骋,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从表面进入到深层,考虑问题的角度从定性考虑发展到定量思考。

教师:以上实验方案的设计反映出同学们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请同学们思考,Mg与Al会与下列盐溶液反应吗?反应的结果能比较出Mg与Al金属性强弱吗?

探究2:Mg、Al与盐溶液反应

学案: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并由实验现象推测可能的结论和解释。

教师:演示上述实验

学生:交流完善上述表格。试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镁、铝与盐溶液反应是镁、铝与酸反应的拓展,该部分知识常出现在高考题中。该部分知识涉及到盐类水解、金属置换等知识,学生面对的是认知复杂的情境,在解决过程中,需要调动更多的知识,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该探究内容的设计就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这些实验在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很有必要演示这些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避免“纸上谈兵”。

3学以致用,解决具体问题

练习:

1.某学习小组用图4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2.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表3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_______。

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题全选自近年的高考题,通过对典型习题的深入分析,促进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有效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4教学反思

4.1以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基础,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依据。在平时教学中,要全面落实课标的各项要求,切实打好学生的基础。可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较为零乱,在复习课中若让学生单纯去记忆和书写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就把学生引入到死记硬背的路子上去,学生写起来不情愿,记起来不积极,教学效果很差。并且学生即使记住了有关反应的方程式,遇到具体问题时,无法将他们所记的基础知识和具体试题情境相联系,只能“望题兴叹”。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中掌握基础知识,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单纯地写、枯燥地记的低效率学习。

4.2以元素化合物为基础整合各模块知识

纵观这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考试题完全打破了传统知识板块的界限,将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这种综合度高的试题,必然产生较高的陌生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有意的整合其他各类知识,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看待他们曾熟知的知识点,加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如本节课中通过气体体积的测定,整合了化学反应速率、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等知识,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4.3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而实验题却是高考中学生失分的主要题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平时课堂上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理解太少,对许多实验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更缺少的是如何在实验探究中发现新问题。本节教学设计中通过两个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实验现象的学习形式转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形式。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2)

在新课程教材中,有的内容会在必修和选修中同时出现,但是承载的功能不同。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体现课程不同模块的层次要求。“乙醇的化学性质”在人教版必修2和选修5中两次出现。表1从课标要求、教材呈现内容方面进行了比较。

鉴于“乙醇的化学性质”在必修和选修阶段的不同要求,必修阶段学习乙醇化学性质时,一般都会与生产生活进行密切联系。选修阶段,课程要求突出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要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同时乙醇也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性质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高。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2乙醇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经过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结构决定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很多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紧密,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第一,了解醇类的分类,能区分芳香醇、酚类。第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从乙醇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突出表现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从乙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性质。让学生在掌握乙醇的学习中,应用提升,从乙醇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乙醇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的学习,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1.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

3.难点的突破: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掌握在乙醇的化学性质学习中,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进而掌握其他醇类的化学性质。

五、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乙醇消去反应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乙醇消去产物的验证。

2.情境激学法:展示多种醇类应用的图片,通过大量醇类物质,激发学生对这一类物质而不是某种物质的关注。承接了必修教材,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

3.类比迁移法: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学习中,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见文后图表)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1.本教学设计“瞻前”与“顾后”,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从必修阶段“关注乙醇的性质和应用”向更加“关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转变,突出化学学科“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特点和学科思想。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3)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属于《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复习的内容。复习的内容穿插在第二、三、六、八、十、十一单元和第十二单元的课题3,涉及的知识点贯穿在整个九年级教材的始终,但是知识点比较分散,要求层次也不一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和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本节课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对本主题的内容进行整理并作适当拓展,使学生对其有个全面的认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为接下来的实际应用作好准备,也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作好铺垫和教学衔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题的内容较多的涉及到物质分类的概念,即抽象繁杂又枯燥无味。如果过分偏重于对概念定义的解析,将某些概念(如混合物、纯净物等)作机械的比较,不仅脱离了《标准》的要求,而且学生很容易疲劳,产生思维迟钝,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因此而减弱。因此教学中重在启发,贵在引导,通过创设生动、丰富的课堂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愿望。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见物质入手,配以多媒体的辅助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简单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注意把握好教学的要求并适当加以拓宽,以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的衔接和迁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减少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咬文嚼字,配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来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防止学生出现学习的分化。

3.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框架整体,教会学生学会归纳和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学过的物质的类别,能从组成上识别各类物质,并再此基础上加以拓展

2.能对一些物质加以区分,建立起物质分类的初步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像、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诱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自我构建

【教学准备】 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下列五种物质:氧气、铜、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有哪些分类方法?

生: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1.单质:氧气、铜

化合物: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

2.常温下是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常温下是固体:铜、碳酸钙

常温下是液体:硫酸

3.含氧元素的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

不含氧元素的物质:铜

……

师:评价

师:再给出八种物质:氢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空气、石灰水、碳、氧化铜,又有哪些分类方法?

[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猜测,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

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1.纯净物:氢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碳、氧化铜

混合物:空气、石灰水

2.含氧元素的物质:、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空气、石灰水、氧化铜

不含氧元素的物质:氢气、碳

……

师:到20世纪为止,人类已发现的物质多达3000多万种,令人眼花缭乱。应如何来研究它们?

生:讨论,汇报。(从物质的性质、物质所含元素、物质的类别等不同角度归类)

[复习已有的知识,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

师: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然后逐类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提供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过的一系列物质,如水、硫、四氧化三铁、镁、铝、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类别。

[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已学的物质]

生:依次说出各物质的类别。

师:为了便于记忆和进一步深化对物质知识的学习,需要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

生:尝试总结物质的分类情况。

师:通过下列讨论题,提供分类标准:

1.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可以将物质分为几类?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是否异同”又将如何分类?

3.在单质中,根据性质差异可以如何分类?

4.在化合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可以如何分类?

[此处可以拓展:让学生根据书中介绍酸、碱、盐的有关知识,初步总结出酸、碱、盐的基本定义,加强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达到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5.在氧化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如何分?

[此处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拓展介绍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究竟哪些氧化物能够和对应的酸或碱起反应,有利于学生对酸、碱通性的认识加强,达到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但是也不宜做过多强调。]

生:分组讨论物质的分类并小组代表汇报,更正总结情况。

1.根据物质的分类是否单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二类。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是否异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在单质中,根据性质差异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在化合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5.在氧化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根据性质差异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分类的标准,有意识的对分类的范围加以拓展,有效的构建初、高中的知识衔接,此时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归纳出物质的分类,用图表示。

[学生此时掌握的情况大致正确,已经具备了在此基础上的分类总结]

【分类一】

【分类二】

[完善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师生:评价各种分类图的优缺点。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理解掌握]

师:你能建立下列概念之间的网络关系吗?写出来并说出你的理由。

物质、化合物、纯净物、单质、非金属、金属、稀有气体、

混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生:讨论交流、结合上述图示,尝试构建网络图

师:关于物质的分类,你们还有哪些方法?大家通过交流,可能有所收获!

生: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在交流过程中,引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为高中学习提供基础知识]

师:请将下列物质(能用化学式表示的请用化学式表示)分别对应填入你所编制的网络关系图中?

五氧化二磷、铁、铜、硫、金刚石、硫酸、碳酸钙、氢氧化钠、空气、醋酸、乙醇、石灰水、氯酸钾、四氧化三铁、镁、氦气、氮气、纯碱、煤、生铁

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师:评价。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网络图,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后反思】

本案例主要复习化学物质的分类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要求不高,只要学生有一般性了解即可,尤其是酸、碱、盐的定义在书中并未涉及,而且物质分类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照本宣科,不予重视,也不利于学生形成体系,而物质的分类相关知识在高中阶段学习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本节课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

1.利用复习课的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知识的拓展和提高提供了条件),主要抓住物质间的内在的联系这一主线,进而加以拓展,建立起物质分类的初步框架结构,使得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在本节课中得到细化,形成了完整的网络框架整体

2.不在是单调的概念复习,而是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率高,学习也不感到疲倦。

3.拓宽介绍了酸、碱、盐的基本定义形成知识,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有关知识,,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质分类的知识作好铺垫,有效的构建了在物质分类这一知识点方面的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4)

一、内容分析

主要包括:回顾金属与酸的反应,并揭示反应本质,引出金属与水的反应,类推其他金属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归纳与演绎、思考与科学探究、学生讨论与教师启发、讲练相结合等。

教学用具:①辅助手段有多媒体课件、实验、实验展台、视频等。②实验用品有滤纸、小刀、玻璃片、镊子、酒精灯、铁架台(含固定装置等)、胶头滴管、塑料瓶、硬质玻璃管、湿棉花、坩埚钳、蒸发皿、酒精灯、药匙、火柴、纸条等。③实验药品有钠、酚酞试液、还原铁粉、肥皂水。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回顾、深化并扩充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掌握Na、Fe与H2O的反应。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概括能力。

4.以本节知识为依托,巩固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反应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内在原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对多种实验方案进行对比,突出新教材的优点,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铁与水的反应了解装置的变化,从而渗透美育教育、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等。

三、教学过程

【观看】用两个视频设置情境:某工厂的金属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在灭火的时候又不能用水;在工业铸造模具时,工人师傅若不小心把铁水洒在湿润的沙子上就会发生炸裂,相当危险。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二)

【回忆】研究对象:初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学生】集体回答、个别学生上讲台副板书。

【过渡】金属除了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外,还会与酸反应吗?都能反应吗?

【学生】动手书写典型反应,分析反应的特点及其本质,并进行归纳。

【幻灯片】展示几种金属与不同酸的反应方程式。

【引导并提问】金属与酸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金属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离子和氢气。

【板书】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过渡】大家知道水是弱电解质,也会电离出极少量H+,那么它会与还原性更强的金属钠反应吗?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过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9页实验3-3。

【幻灯片】展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并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安全性。

【提示】根据多媒体的实验步骤等进行具体的操作,根据提示尽可能多地列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填在教材上。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活动】学生主动回答,教师帮助归纳。

【提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大家猜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注意多角度引导)?

【回答】学生填在教材上。

【分析】根据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即反应原理),并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角度进行深度分析。

【学生】上讲台进行分析并书写。

【提问】同学们从理论上分析出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呢?

【师生分析】讨论交流后,用带孔的铝箔把钠包起来,用镊子夹住伸入水中,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后靠近酒精灯火焰检验。

【演示实验】收集气体,并靠近酒精灯进行检验。

【结论】听到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应用举例】我们了解了钠的性质,猜测钠是如何保存的。钠着火后,能用水扑灭吗?

【学生】回答后看教材第50页。

【过渡】通过实验,大家知道: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通过分组实验验证了钠与水能够反应。根据现象,推出原理,并深度分析,最后指导钠在理论和实践中又是如何应用的。而现代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是铁,大家想:经常做饭的铁锅与水反应吗?铁与水蒸气反应吗?

【探究实验】看教材第50页的科学探究。

【学生】动手画草图,越多越好。

【实验展台】组装几套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

【对比后演示实验】根据教材第50页的图3-8做一下实验,并检验产生的气体等。

【视频】旧教材:高温下还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归纳】对比实验体现了教材与时俱进的特点。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通过思考、展示、实验、视频等方式,科学探究了难点——铁与水的反应。

【作业:思考引申】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了解其他金属的性质:Fe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那么Na也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教材第53页的1、2题。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5)

关键词食用油脂;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41

“食品化学”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中主要从化学的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油脂的物理性质是“食品化学”脂类章节里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通过学习油脂的物理性质就可以了解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的原理并且掌握正确、合理的应用方法,有效地为生产服务。传统的课程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调,信息量少,考核形式单一,学生多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本文改变这种教学方式采用信息化技术优化“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④突破课内学时的局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过解答和辨别生活中问题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理念及提倡科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⑤(2)能力目标:通过油脂物理性质与食品加工及现实生活的结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分析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1)陌生: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陌生,没有专业学习的基础作支撑。(2)不喜欢:文理兼收的大一新生,女生多,害怕学习化学类课程,发言、互动较难。(3)不重视: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适应,课后学习、复习主动性欠缺。

3教学重难点

主要学习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和掌握油脂主要的物理性质在生活、加工生产中对品质的影响及应用原理。并且能结合生活常识牢固学习专业知识。

4信息化教学策略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成4~5人学习小组:(1)课前准备:学生从教学网络平台领取任务单,采用手机、网络、参考书籍等方式查阅资料。(2)教学过程:采用挂图、实物、音视频、课件、手机等信息化手段,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3)业余课堂:通过网络平台、QQ、手机等信息手段,使教学课堂延伸到业余生活,学生灵活、自由复习和主动学习,加深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实现助学助教。⑥

5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食品生活,解四分二愉快教学法”,通过解答4个为什么?分辨2个真伪!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学习油脂的物理性质,完成教学任务。播放动感活泼的《健康歌》、精美的瑜伽减肥及可爱的小胖子俱乐部运动操图片,轻松愉悦的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油脂;紧接着播放减肥误区视频,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减肥,吸引他们的目光;再通过营养膳食金字塔学习油脂的重要性,为本堂课学习食用油脂物理性质,提倡科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理念作铺垫。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就是、在信息化技术运用辅助下,进行“关注食品生活,解四分二愉快教学法”,通过解答4个为什么?分辨2个真伪!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地完成教学任务。

5.1油脂物理性质解答4个为什么?

(1)为什么饭菜要趁热食用?首先学生从网络平台查看课前通知,回忆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不同肉类食品,口感有何差异,带着问题查阅资料,或者课堂现场引导学生。用手机查询信息,教师适度点拨、讲解,掌握食用油脂熔点与消化率的关系。学习食用油脂的第一条物理性质:熔点及消化率的关系。(2)分享肥皂的起源故事,引出为什么肥皂可以去污的问题,在课前请同学从网络平台领取任务,查阅肥皂去污的资料,做到初步了解;教师进行图片分步讲解,油脂分为亲水和憎水两种基团,遇到油污时,憎水基团插入油污,亲水基团在油污外层包围,在机器或双手的搓洗、摩擦中,大的油污分子转为小分子从衣物上脱离下来,形成乳浊液分散在水中,达到去污的效果。图片讲解,对理论知识逐渐加深理解;接下来播放视频,肥皂去污的原理、动画演示突破教学难点,步步深化,掌握食用油脂乳化的物理性质及原理。(3)为什么奶油可以裱花?展示由学生课前拍摄的精美蛋糕图片,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播放生日蛋糕裱花视频,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蛋糕就完成了。教师讲解油脂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具有固液态的油脂有良好的可塑性多用于裱花、糕点等食品加工。学习油脂物理性质可塑性及应用原理。(4)为什么油脂感官不同?课前组织学生领取任务,进入超市,拍摄各种桶装油照片,进行采访,获取音、视频等资料,进行总结,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再由教师展示不同油脂的图片,比较感官差异,讲解食用油脂色泽、气味物理性质不同的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结合生活,掌握油脂感官的物理性质。

5.2油脂物理性质辨别2个真伪!

(1)油冒烟了,菜是否才可以下锅!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同学举手支持对错,现场利用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激烈的讨论、答疑,学生借助网络给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度点拨、鼓励。引入油脂物理性质“三点”定义,结合精炼前后数据变化及图片比较,讲解“三点”的区别、突破“三点”应用原理的重难点。并且引申油脂“三点”温度的高低对加工、使用过程中安全防护等知识,通过专业知识,科学辨别“真伪”。(2)我们是否学习兔子生吃胡萝卜!上课展示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查阅维生素种类的资料、自己思考,解答疑难。教师运用大量实物图片讲解维生素的种类,加深记忆。以新疆特色——抓饭为例了解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属于衍生脂中的一部分,在学习油脂的溶解性的同时,解决溶解性应用原理的难点,掌握胡萝卜的正确食用方法。通过关注食品生活、“解4分2”愉快教学法,轻松掌握食用油脂的6条物理性质。结合生活常识、解决教学难点、牢固专业知识。为巩固所学知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性。通过网络平台讨论答疑植物油和动物油哪一种较好?辨别真伪:吃奶油就是喝油!课后搜集资料、领悟食用油脂物理性质等在生活中的应用,网络共享、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效果总结

课后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总结信息化教学效果。取得以下成果:(1)小组学息,可团结同学、培养良好学习方法,互帮互助、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2)查阅、整理资料,知识面扩大,讲解形象、生动,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持久。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拥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为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进一步开发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需不断探索,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⑦⑧使陈旧的教学模式得以真正转变,并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⑨我们相信,未来的信息化教学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注释

①邵秀芝,王存芳.食品化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②赵群.信息化时代下《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5.21.

③⑥谢爱英,周玲,汪学荣等.食品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51-52.

④彭咏虹.关于大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4):59-61.

⑤王志兵,邱芳萍,彭悦.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2):84-86.

⑦赵群.浅谈信息技术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整合.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6.

⑧刘娅,董娟等.食品化学说课稿-油脂的物理性质.科技资讯,2013(31).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6)

摘  要:通过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二氧化碳、学习目标、实录

一、教 材 分 析

本章教材的前二节研究的是碳的单质,从本节开始研究碳的化合物,碳的化合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和有机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三气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的学习能真正明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铺垫。

二、学 生 分 析

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能制汽水,还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CO2,但它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是什么性质决定的,它还有哪些用途,是学生们不知道的,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所以这节课重点不在知识的本身,而是形成结论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具备探究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化学的视觉去看待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将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二) 过程与方法:

1、 思考、交流、合作,训练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2、 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四、设 计 意 图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训练学生自主探究 CO2性质的教学过程,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

五、 教 学 环 节

创设情境—分析讨论—推测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循  环

六、教 学 过程:

师:请同学们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它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生:CO2 。

师:你对CO2了解多少?

生:空气中有CO2,CO2能灭火,汽水中有CO2,光合作用需要CO2等等。

师:CO2为什么会有这些用途?还有哪些你们不知道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二氧化碳。(如图演示)请回答有什么现象?

生(1):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

生(2):还应该加上,蜡烛熄灭,低蜡烛先熄灭。

师:对,这位同学回答到位。(鼓励)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说明CO2不燃烧,并且CO2的密度大。

生(2):还应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师:好,谁能完整地总结一下。

生:CO2不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师:好,CO2的这个性质,请同学设想一下,能干什么用?

生:灭火,灭火器。

师:好,请看一下录像(灭火及灭火器)

师:谁注意到哪种灭火器好?

生:干冰灭火器。

师:请开动你的大脑,干冰是什么物质?还有什么用途?可以查书,交流。

生:干冰是固态的CO2,可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师:好,回答很完整,说明认真对待了,接着思考,用它做制冷剂有什么好处?

生:它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没有残留物,清洁、无污染。

师:好,回答很准确,再想CO2的这些性质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集思广益。(学生讨论,教师循查,估计学生何时处理完)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进入菜窖前的灯火实验。

生:进入山洞时选择火把比手电筒好。

师:为什么?

生:选择火把能检验出CO2含量多少,防止人因缺氧而窒息。

师:请同学们猜测,将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用玻璃罩扣上,会有什么现象?(如图)

生:高的先熄灭。

生:低的先熄灭。

师:意见不统一,请注意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

(如图演示)

生:高蜡烛先熄灭,原因不知道。

生:CO2气体受热向上运动,故高蜡烛先熄灭。

师:好,高见,同学们同意吗?这一现象用来解释什么现象?

生:不知道。

师:森林大火可否用CO2灭火。

生:(恍然大悟)不行。

师:喝汽水与喝水比,除了好喝外,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生:打嗝。

师:对,对此你有什么感想,有问题问我吗?

生:为什么喝进去的是水,而出来的是气?

生:这种气是什么?能证明吗?

生:这些气体怎么制成汽水的?

生:汽水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样吗?(问题表达不够科学)

师:这些问题问的好,咱们大家一起研究,逐一解决,谁有办法?

生:假设汽水的气体是CO2,把汽水瓶上安装一个导气管,通入石灰水中,看是否浑浊就可以证明。

师:好,那么这些气体怎么制成汽水的?汽水与二氧化碳性质有什么关系?(班级顿时活跃起来,人人参与寻找解决办法)。

师:(介绍石蕊试剂与酸变红。取石蕊试纸发给大家,学生桌上有准备好的汽水、烧杯、水、干燥的二氧化碳),你们可以利用这些物质自己研究二氧化碳与汽水的关系。( 循回指导五分钟后,停)

师:谁来说一下,你怎样证明的?

生:我们是先把石蕊试纸放入水中,发现颜色未变,再把石蕊试纸放水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未发现变化,可是当把水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中振荡,再把石蕊试纸放水其中,发现石蕊试纸变红,我们又把石蕊试纸放水汽水中,发现石蕊试纸仍然变红,因此我们认为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与汽水的成分一样,就可以证明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产物。

生:刚才老师介绍酸能使石蕊变红,既然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使石蕊变红,就能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酸,那么这种酸是什么呢?

师:好,鼓励,你的表现非常出色,能通过现象探究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本

质。 CO2+H2O=H2CO3

师:通过探究不难知道,二氧化碳怎么制成汽水的。

师:那么喝汽水打嗝又说明了什么?同学们还可以再想,夏天打开汽水瓶,和冬天打开汽水瓶现象一样吗?这其中的道理和打嗝一样吗?

生:一样,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立刻分解,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师:好,根据刚才的讨论,有谁会制汽水吗?回家亲自做一下好吗?

师:我们对二氧化碳又加深了认识,还知道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证明。可谁又想过,它为什么可以证明?

生:有现象,出现浑浊了。

师:它为什么可以有这个现象呢?这得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原理说起Ca(OH)2+CO2=CaCO3+H2O你们从中找出答案了吗?

生:啊!原来是碳酸钙不溶于水形成的。

师:这一原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你见过吗?

生:装过石灰水的玻璃瓶,放在空气中,内壁会变白。

生:石灰水在空气中会有一层白膜。

师:好,知道吗?砌墙用的是石灰浆,石灰浆在空气中凝固后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坚硬、牢固,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

师:好,非常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哪些用途?能分类谈谈吗?给二分钟时间。

生: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固体叫干冰;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教学设计的性质篇(7)

关键词:学案导学;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61-01

学案导学是凭借教师编写的学习方案,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其基本模式可分五步,即:设计学案,引学激欲;借助学案,尝试自学;揭示问题,合作解决;总结突破,探讨规律;分层练习,差异发展。

一、学案导学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意义

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即备教材和备学生,是传统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特点。学案导学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强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关注所有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学案导学一改过去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基于学案导学的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展示洛阳龙门石窟遭受酸雨侵袭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洛阳龙门石窟变成现在模样的原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可以加速对古建筑物的损害?第二,单质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

【自主预习,初探新知】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得出结论:龙门石窟成为现在模样,是由于酸雨的长期腐蚀,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汽车尾气排放、燃烧含硫的矿物质等都会加速对古建筑物的损害。硫是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的黄色晶体。其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以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石中,二是以化合态的硫化物、硫酸盐形式存在。硫既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也可以与铁发生反应生成硫化亚铁,说明硫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教师点拨,再提疑问】点拨: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是因为硫元素常见的价态有-2、0、+4、+6,处于0价的硫单质化合价不仅可以升高被氧化,还可以降低被还原,由此还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设问: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那么硫酸在大气中是怎么形成并腐蚀建筑物的呢?汽车尾气排放、含硫矿物的燃烧与酸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学生探究,提出假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合作探究得知:汽车尾气排放及含硫矿物燃烧都可以产生一定量的SO2。空气中含有一定的H2O、O2、SO2,从酸雨的主要成分出发,学生对酸雨的形成有以下假设。假设一:SO2可以与H2O发生反应。假设二:SO2可以与O2发生反应。假设三:SO2可以与O2、H2O共同作用。

【实验验证,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装置图安装好实验仪器(图略),然后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进行实验,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对现象尝试进行解释。

【层次指导,完成小结】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对应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的考核。

【启发探究,抽样检查】教师问:第一,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为何先褪色?当再进行加热时为何又恢复红色?第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学生1: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它与碱性的品红溶液发生可逆反应;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学生2: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是被二氧化硫漂白,加热后又变红,说明生成的物质不稳定;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教师评价,得出结论】S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能与氢氧化钡发生反应,但它与品红溶液发生的反应并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品红溶液由红色到无色、再到红色的过程,不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后者进行了加热操作。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它与某种有色物质结合可以生成新的无色物质,但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后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所以,在此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应该是过量的,以充分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经过以上实验,可以对SO2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

【解决疑点,总结归纳】酸雨的形成是SO2、H2O、O2共同作用的结果;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升华课题,结束实验】保护环境迫在眉睫,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勇敢挑起保护环境的重担,为打造一片蔚蓝的天空而努力。

三、结束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案导学应用于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教学设计,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合作探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覃伟合.中小学学案导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