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3 09:08:17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

不同时代赋予教育不同的内容和使命,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论述不胜枚举。关于教育本质目前有五种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特殊范畴说、多重属性说、意识替代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是一种存在,是一项社会事业,同时也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多方利益。不可否认,在我国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社会文化中有“知识改变命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认知,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依然存在着不靠死读书就无法实现学生改变命运的残酷现实。我国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历史上,为了弥补国家出现的人才断层,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社会变迁,尤其到了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知R的习得与掌握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以考试升学为行为准则的教育模式,成为扼杀儿童个性及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落后“产能”。

“应试”与“应试教育”从来就是两个概念,就如同“素质”与“素质教育”也是不同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中也会有考试环节,只不过考试的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在学业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素质教育更多的是针对应试教育中的唯一性而言的,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建构主义的主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师角色从知识讲授者,转向了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陪伴者和答疑者。对于低龄学生来讲,更加重要的是教会和养成他们自适应的学习方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2)

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它提倡学生走向社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素质教育还强调体育、美术、音乐的教育作用,因为体育是一个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音乐能将人的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和美感素养连接在一起,绘画能在年轻的心灵中树立人的美感。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现象: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外部强势力量,异化教育就是通过知识灌输,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从外部传授给受教育者。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这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集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于学校教育,其目的主要是教书育人,在培养孩子智能、体能的同时,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负担,不准为了考试而补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等等。这样的尝试又出现了问题,我们的招生制度主要看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有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再多的能力,也很难被发现和衡量,也就无法成为升学的凭证。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对立起来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了,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最终目的的实现又离不开应试教育。在中国现有的状况下,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素质教育是长远目标,应试教育是短期目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应该是这个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不断交替、融合的过程。也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围绕这两个目标齐力合作的过程。

(二)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知识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是包括应试教育但又不止应试教育,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应试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传授那些适合于学校集中式教育的、带有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考试是一种技能,是能力,是素质的一个方面。教育者在传授知识并培养其各种素养、技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应试,如何获得一个通往更高知识殿堂的通行证,无疑是一件好事。因此,应试也是一种能力,应试教育亦属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3)

     人民网 >> 科教 >> 教育时评  2003年1月10日16:44      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平共处”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少年了。但结果怎么样?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或者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肆无忌殚地搞“应试教育”。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有的教师因搞素质教育而未考出好成绩,哭着向学生家长作检讨:“再也不搞素质教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提法本身是否就是那么恰当?(笔者认为,无所谓“应试”、“素质”,“应试”亦能培养“素质”,“素质”亦能“应试”。不当有“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提法)。即便是恰当,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矛盾?反对?同一?从属?)看来,我们得重新认识、探讨这些问题。在人们的印象中,好象应试教育是“反面角色”,素质教育才是“正面角色”。在本人看来,二者之间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不存在什么正面角色、反面角色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甚至可以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应试教育,历史悠久,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能全盘否定。可以说,从科举制度产生以来,应试教育就随之产生了。也就是说二者是同时产生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科举制度,也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等,都是科举的应试制度培养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们为人民、为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饱学之士。他们既有造福万民、有功民族的思想,亦有造福万民,有功民族的能力。因此,不能将科举制度的应试教育一笔抹杀!      解放后,我国实行了教育改革,路子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同样培育了一大批英才。文革期间,讲究“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大批特批“智育第一”、“业务挂帅”、“白专道路”,提倡“又红又专”。文革后恢复了高考,应试教育步步深化,与文化大革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到了肆无忌殚的地步,弄得师生苦不堪言。但也的确培养了一批“应试高手”,为高校提供了充足的生源。      我国现在的招生制度,决定了不可能没有应试教育,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有考试,就必须有应试。我国高中、高校招生,还没有其它更好的方式选拔生员,还要长期使用这种沿用了一千多年的考试制度,这就决定了应试教育还要长期沿续下去。年年要招生,年年要考试,下面的学校没有应试教育,这才是不可思议的!      再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完全可以有机统一起来。真正的素质教育搞好了,不仅不能影响应试,反而还会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这方面,有两个例子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一个是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家魏书生的例子。他搞的是典型的素质教育。他让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他甚至因外出讲学长时间不给学生上课,完全让学生自学。他教出的学生,不仅各方面的素质能力较其他班级好得多,就是在应试方面也取得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成绩,令同行们惊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一个是最近的河北衡水中学的例子。前些日子,《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了他们大搞素质教育,而在高考中也取得了极好的成绩的事迹,结果每天都有二百多人到校参观取经。他们的学生自办戏剧、刊物、电视广播,学得开心,轻松。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能力超人,因此在高考的应试中也完全能取得比单纯地应付高考的应试教育高得多的成绩。       魏书生和衡水中学的例子有力地说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它们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我们不应当将“应试教育”看成是“反面角色”、“洪水猛兽”,而应当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让他们“和平共处”:亦素质,亦应试,使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不要将二者对立起来。(山东省栖霞市体育中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4)

许多文章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总是一对矛盾,并且是一对你死我活的矛盾。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统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立统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关键是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以中学历史教育为例,在中学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内容,这些内容很多是要记住的,而且只能死记硬背,从表面上看,这与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可对于应试教育是必须的,这是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其实并非如此,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各种综合能力和素质,其中当然也包括应试能力、应试的心理素质及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因此,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必要途径。

经过学习、探索和实践,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从教育实践过程发现,这是一个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解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并使之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思想、意识、情感、需求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核心成份应该是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因而,课堂上不仅要强调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意志及健全人格的培养;既要重视预设性目标,更要关注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完成预设的方案,而应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美好的生命经历。由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在课前自学,并掌握了大部分知识,同时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在课堂上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展开讨论,解决自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会了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就一定要讲,不是就题讲题,而是一类题一类题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再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澶渊之战中,宋军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为什么是宋朝每年给辽岁币,而不是辽给宋朝岁币呢?这一个问题还涉及到宋与西夏、宋与金,都是在和议后,宋绘西夏、金岁币,所以在这里应当把这一类问题一并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是先学后教,因而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教师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有教学机智。充满机智就是“打动”他人,机智不可以事先计划,机智是表现为触摸心灵,机智受见解的支配又依赖情感。机智表现为对学生体验的理解,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润物细无声”,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表现为临场的天赋。机智保留学生的空间,保护生命中那些脆弱的东西,防止伤害,机智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机智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机智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只有充满机智,才能在历史课堂上充分发挥先学后教的效果。先学后教的课堂应该遵守人的知、情、意、行规律,就像我们在强调个性的同时不能丢掉共性一样,应当有一个有效调控的问题。历史课堂讲究对学生的有效调控。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在如朋友般的合作与交流中,在经历了一次次思想的交锋、一次次原汁原味的争论后,留下的是一次次知识的收获、一次次能力的提升、一次次情感的满足,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感受着学习的快乐,品尝着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了情境、教师、学生、知识的多元、多向、多层次,建立了一种教师参与下的,学生间的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5)

 

关键词:教育 体制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自古以来,教育乃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关键。因此无论哪个国度,无论哪个时代都对教育投以最大的关注。今天,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更是可见一斑。从科举制度到应试制度;从应试制度到素质教育,孰是孰非,就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去审视分析。下面,我仅对时下人们比较关心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以人为本,推行素质教育 

许多人认为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对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全盘否定,让素质教育建立一片新的天地,让教育体制脱胎换骨,这是极端错误的。所谓强调的素质教育不是对现行中小学教育的否定;应试教育也不是现行中小学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产生的各种弊端的概括。应试教育是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分不开的,是时展的产物。和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才真正适合时代的发展,更能突显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性特征的教育。 

二、与时俱进,开展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将要代替应试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素质教育提了近20年了,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素质教育似乎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实际操作也刚刚是个起步阶段,而且在前进中阻力重重,举步维艰,面对这种情形,所以教改中每前进一步都不得不慎之又慎。当前正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衔接阶段,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对教育工作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分析原因,找问题切入点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应试教育与其支持它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概括如下: 

(一)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愈发严峻的就业压力;极其残酷的淘汰机制使考试成了鉴别人才优劣的方法;学历成了度量员工工资的关键;文凭成了评定人员职称的门槛。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分数越高学历越高;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工资越高社会地位越高等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无形中就给予了应试教育的认可,给予了应试教育发展的温床。正是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成为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教育。 

(二)应试教育目标明确,学习知识就是要应对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就是现在,一部分人还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惯性作用下刹不住车,用各种方式方法盲目的追求高分。 

(三)应试教育的考试公平简便,是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方法,即使是在当今条件下,其他的评价措施也难确保公平公正。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是没有能力,只是它过于重视少数人的发展,而忽略了大多数;同时对于这少数人的培养,也没有充分重视到其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以至于现在青年人有知识却不会创新,智商高而情商太低。

综上,分析原因,观其后果,无不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四、排除万难,共建素质教育 

现在大多数中小学领导和教师都已经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我们青少年各方面健康成长的大事,知道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都想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落实到各年级的具体的教育内容是什么?适合各年龄段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具体的考核方法是什么?具体的考核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算是高素质,什么样算是低素质? 

到目前为止,这些“具体”都因为没有具体的教育内容、具体的教育方法、具体的考核方法,使教育工作者们感到无法操作;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便不能约束人们的任意性。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就不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因无约束力,自然不会去进行素质教育;想抓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因茫无头绪而无法进行素质教育。 

五、结论 

中国的教育,因为直接涉及千百万家庭,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备受瞩目,几乎承揽了社会应该承揽的所有责任,包括学生的做人、学生的成才、学校的发展、教育

的走向,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对教育寄予这么多的期望和要求,导致教育已经在承担它不能承担之重。换个角度,如果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支持;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不仅仅想教育为我们做了什么,还多想想我们为教育做了什么。这样,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观念,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教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从沉重压力下解放的教育,让教育仅仅只承担好教育该承担的责任,教育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美】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 》 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2001 

[2] 陈志尙 《人学原理 》北京出版社,2005 

[3] 隋映辉 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 新华文摘,2001,(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6)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高中历史教学;比较研究

在我国教育正在大规模改革的前提下,应试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所以本文就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合理的论述,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学方法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方法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上推行一刀切和满堂灌的方法,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完成教师分布的任务,扼杀了学生的对待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独特见解,主要因为教师都以服务于高考为宗旨,重结论和轻史实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学习过程都由老师包办,这种应试教育的方法可能导致历史教学进入到死胡同。

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要求教师在不断充实教学素材的同时,摈弃落后的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对于有独特想法的学生,更加注重表扬和引导,帮助学生自我发散思维的发展,避免学生只注重对历史科准答案的死记硬背;另外,还可以帮助教师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历史教材的具体内容,探索和创造多种历史教学方法。

二、教学理念

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应试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教师、教材和考试占有主导地位,学生在常规条件下就是要听老师讲课,循规蹈矩,基本上就是对教材过于依赖,只是对历史材料进行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以及猜题和押题等;教师比较注重于对教材的传授,重视学生的专心听见和知识的记忆,对课外的活动仅仅流于形式,实践项目开展的比较少,逐渐形成教师教教材,学生背教材的的思维定式和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和害怕考试的情况。

在推行素质教育后,在很到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落后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思想和情感上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师在改变教学理念过程中,要兼顾理念的继承和创新,保证历史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够同步。高中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把握现代教育理念,有效的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更加注重对学生意向、思维以及人格方面的锻炼。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点,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学目标设立主要重视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具体包括知识点的教学以及对知识点的学习掌握程度,关键是记忆和掌握,应付考试,只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在制定历史教学目标时,大部分老师收到教学大纲的影响,很容易脱离课标设计教学目标,或者仅仅参考一些参考书和教案,未能把握其中的精髓,或者仅仅断章取义,仅仅把大纲的要求一点不剩的交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严重的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教师仅仅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教学。

在推行素质教育后,教学目标更具有层次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的情感、兴趣以及心理等因素,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合理的衡量,使历史课程教学标准化。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对教材的实质内容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另外,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的确立,实现与教材内容结合,确立一个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及职业素养。

四、教学质量

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生的优劣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试的成绩,这就使得教学质量和水平比较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无法有效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和态度;教师如果一味地对学生灌输课本知识,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可能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倦心理,就会直接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从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素质教学前提下,教师会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是学生能偶得到较好的发展,提高自身基本素质,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教师采用层次教学,就是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进行备课,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应试教育相比,能够有效的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具有局限性和落后性,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教育改革的桎梏,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改进,保证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何九江.试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学苑教育.2013(12)

[2] 岳晓杰.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7)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我们需要树立质量意识,并通过综合性政策策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职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这一战略性表述包含了发展数量和提升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从数量上看,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已实现阶段性预期目标,200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达到8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伴随着数量的急剧扩张,一方面,原有的并不充裕的教育资源被稀释,质量问题日渐凸显;另一方面,在适龄就学人口日益减少、高等教育扩招以及就业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职业学校面临的提升质量的压力在不断加大。通过质量建设寻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质最问题

    质量,在《辞海》中解释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把产品质量定义为“适应性”,即从用户角度看质量。国际标准is09000族则将质量定义为“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程度”,其注释为:“质量”是一种程度,它可以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质量”是特性满足需求或期望的程度;“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或期望的程度,这里的“固有”就是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质量定义实际上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本质质量,即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和特性;另一部分是评价质量,即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以此类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也应包括本质和评价两部分。本质反映的是对中等职业教育在客观上应达到什么标准的问题,评价反映的重点则是结果,即社会、用人单位或毕业生根据培养目标对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特别是对毕业生的质量做出的主观判断。

    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指的是职业教育未能达到相应标准,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企业对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和人的多样化需求。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同专业的招生人数的结构不合理造成人才浪费。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定位不清,缺乏科学的专业发展规划,过度依赖模糊而不确定的市场信息,盲目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职业学校之间恶性竞争,学校内部专业结构失衡,导致毕业生整体上就业竞争力下降。

    其次,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专业性不强,社会特别是企业不认可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尽管2005年之后,中职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是很多中职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总体上看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了之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则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不高。

    最后,许多中职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不满意,59%的中职毕业生认为学校就业前培训作用不大。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正视并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不容回避的议题。

二、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且的内外因素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已有研究多关注投资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近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资的增多,部分职业学校特别是示范性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多数学校办学条件还比较差,实训设备缺乏,基础能力仍不足。同时,也应看到,造成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的因素不只是投资因素,不只是硬件因素,也包括软件因素,不只是旧有的因素,也有新增的因素,不只是单一的因素,也包括复合性因素。总体上看,这些不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1.部分职业学校由原来的教学质量较差的普通高中转过来,基础条件不足,专业课教师,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盲目模仿、照搬其他职业学校、高职或普通高中的教学目标,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立足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学校现有资源条件等设定目标,目标脱离实际;2.受培养体制不畅、资源不足等约束,许多中职学校聘请不到高技能技师做兼职教师,而学校现有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又比较欠缺,绝大多数中职学校  缺乏足够的拥有教师证书和技师证书的“双师型”教师;3.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没能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课程安排与工作岗位能力需要脱节,而且实训基地和设备不健全,不能适应培养现代技能型人才一的需要;4.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5.受高等学校扩招的冲击,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知识底子薄、基础差,中职学生素质整体下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自我发展预期偏低,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6.职业教育科研滞后,职业教育得不到有力的科研支撑。

外在因素包括:1.教育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的加速,中等职业教育按照先前规格培养的人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跟不上时展的变化;2.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不健全,或者实施状况不理想,尽管我国已颁布《职业教育法》,但是缺乏与之配套的法规,而且受教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许多地方并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致使办学条件改善严重滞后,教学实习、实训、图书、体育设施、学生活动场所及食堂配套设施紧张;3.评估机制不健全,缺乏中等职业教育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而且评估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考虑不够;4.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与监督机制,企业不愿意合作,校企合作不畅。

    事实上,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日常教学中,这些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往往复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即使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也常常由不同的因素叠加累积而成,而且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通常纠结在一起,这增加了解决质量问题的难度。

三、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最的策略

    策略是为目标服务的,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策略应该服务于国家能力建设。从国际经验看,解决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侧重公平的保障性策略。针对相对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以及相对薄弱的学校,实施有补偿性的基础能力建设;二是发展优质职业教育策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特色和品牌专业。

    二战之后,受人力资源理论的启发,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中等职业教育优先策略,将中等职业教育放在优先位置,但是由于没有综合考虑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造成资  源浪费。吸取国外经验,我国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需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级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挥制度优势,调动不同主体的积极性,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模式和机制,力争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性优化。

(一)整合中职三种发展模式,明确不同主体的质量责任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即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协同模式以及职业学校自主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承担经费、提供政策支持并由政府进行评估,政府既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也是实施者和监督者;企业协同模式是由职业学校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允许范围内与企业就中等职业教育的某些方面或环节展开合作,如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按照“定单”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是发展的主导者,政府只起部分督导作用;职业学校自主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民办中职学校在政府没有投人的情况下,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灵活设立适销对路的专业,调整课程,积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不同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承担的角色、功能并不相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同,因而在质量建设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从整合只种模式,发挥不同模式优势的角度出发,尽管模式不同,在三种模式中政府、企业和学校都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他们并没有层级区割,政府、企业和学校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协同发展的伙伴关系。三者在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中承担的责任只有类型的不同,而没有质或量的差异。

政府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上。主要负责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中职学校的基本办学标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负责国家层面中职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主动听取企业和学校的反馈意见并为其质量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并与市场和企业协调,进行宏观调控。

    行业、企业应该是协同者,积极参与专业标准、人才规格的制定,以及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开发等,以使得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

    学校是执行主体,忠实履行自身职责,按照政府和行业企业制定的标准,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管理活动培养合格人才,满足政府、社会和企业提出的合理要求。

    (二)实施质量工程,加强学校自身能力建设

    质量工程既可以是全国规模的,也可以是区域险的,既可以指向整个职业教育,也可以指向中等职业教育的某些方面或某个环节_既可以是保障性的也可以是提升性的。不过不论何种质量工程都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为此,我们需要统筹政府、企业和学校共方的力量,共同推进。

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开放,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严格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行力度,由国家和省一级财政扶持帮助薄弱学校,抓好职业学校基本能力建设。如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他们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实习和实训等方面提供合作与服务等。

学校需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状况、办学规模和办学资源等各方面情况,加强能力建设。从师资聘用与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规划设计、实一训和内部教学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质量建设的主体,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者、教师、学生在能力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一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三)构建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

由政府统筹,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在专业建设、课程规划、师资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和中职学校等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促使他们实现风险分担、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

    由行业协会或专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牵头,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科研和教学的合作机制,以现实教学问题促进科研,以科研推进教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研机制。鼓励科研机构和中职学校合作搞科研,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科研优势和教学机构对实践比较熟悉的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平台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由政府牵头,整合各方面资源,组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数据库建设,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态势、社会就业状况、职业教育师资现状、基地建设状况以及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适龄人口数及其分布状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和实时追踪,为全国或区域性的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合理布局提供信息服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平台应该是开放的、全员参与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基于自身的立场和位置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彼此平等而有效的对话与交流。

    (四)完善评枯机制,营造质量文化

    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和和职业学校组成的评估督导机构,制定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相关制度法规,建立规范、科学、切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程序一与方法,保证学生、企业和社会参与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并适当增加师资、专业教学和实训基地等关键质量因子的权重,严格按照制度法规定期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引导中职学校加大质量建设的力度。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紧密联系市场、行业和职业需求,培育良性的职业教育文化,塑造积极的职业教育形象,同时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逐步建成有时代特色的自尊自强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