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7 09:05:58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篇(1)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49-01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音乐素质教育取得了无可争辩的成绩,无论是大纲和教材的建立,还有其他地区的教育方式,新的教学方法的引进;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设备都在自己的立场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白,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同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时,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音乐教育本身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一点上,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而且可以提高全民素质,因为音乐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更多的时候是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本文对素质教育中“音乐与美育”“音乐与智育”等音乐这个载体的诸多功能进行了探索。

1.美育在音乐教育中起重大作用

美育即培养人的审美观点和对美的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对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也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

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要切实地以学生为主体,关心他们的喜好与成长,一切教育手段要为学生服务。

美育的实践和美育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西方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士多德等,都规定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有哲学、科学、道德、体育,而且要有美育。他们对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音乐教育尤为重视。亚历士多德指出:“音乐对人的性格有显著的影响……在和谐的乐调和节奏中,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的契合或血缘关系”。我国音乐教育经历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在教学观念上形成一个基本统一的指导思想: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而审美教育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是对美的感知和理解”。音乐教育完成美育教育目的的途径,方法与一般教育的不同之处恰恰就在于它是通过展现形象体系受教育者直观把握,而不是通过传达概念体系要受教育者进行抽象思维;它是通过情感体验来知“美与丑”,而不是通过理性认识去服从客观必然。美育主要是在审美娱乐中完成,也就是常说的“寓教于乐”“潜移黙化”。音乐教育之所以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还在于音乐是情感世界,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学科。美好的音乐是心灵之魂的流淌,它渗入人的心灵,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志趣,文明的行为,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气质。由于音乐能启动人的情感闸门,掀起感情的波澜,所以音乐最能丰富人的感情,培养人的爱心,使人的个性气质更为高尚典雅,树立起人的正义感。这正是美育范畴的任务。

2.智育在音乐教育中起重大作用

智力即人类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人的智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深刻、完整的程度,以及反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与质量上。智育,为启迪发展智力的教育。

通常称智力好的人为“聪明人”。聪明原意所指耳聪目明,因为耳聪目明是发展智力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对于发展听觉能力、提高听觉性与敏感性是得天独厚的;音乐又是时间艺术,它在发展迅速和敏锐的视觉能力方面所引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篇(2)

现代人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特征呢?英克尔斯在《走向现代化》一书中列举了十二个方面。我国社会学者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见解。现综合归纳如下:

1.现代人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公正精神和开拓能力;

2.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

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而不盲从于权威;

4.具有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都能充满信心,办事讲究效率,守时、惜时;

5计划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热心探索未知的领域,尊重知识。

二、体育在培养“现代人素质”方面的作用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由于体育的固有特点和功能,在现代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多功能的作用。对此,已有许多文章作了精辟的论述。本文只谈谈体育对培养“现代人素质”方面的作用。

1.体育运动成绩的客观评定和高竞争培养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公正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而不盲从于权威的观念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在运动成绩的评定中一般都采用一些天然尺度(如时间、距离)来进行评定,并且在统一规则下进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劳动绩效在客观的评定尺度和人人平等的规则面前皆能得到公正准确的鉴别。因而人们在这种令人愉快、充满公正精神的情况下从事运动,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而产生的公正精神和情感内化,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自我评价以及对他人的评价中尊重客观事实和奉行公正原则。另外,体育运动是在公正精神下体现高竞争,人们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参加角逐,自然会表现为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按照权威的意念按图索骥。

2.体育运动表现的尤为明显的能力至上培养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以及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很明显,体育运动既不承认裙带关系,“好人”哲学,也不承认所谓的“群众关系”或“思想态度好”,体育运动唯一承认的是实实在在的能用客观标准鉴别的能力大小。所以,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无论是以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专业运动员,还是以健身、消遣、娱乐为目的的大众体育的热心者,都必须要从运动时间的支出和运动绩效取得比例关系上去追求最大的体育效用。而这种追求的自然结果必将是强烈的个人效能感的形成;同时,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人一般都能体验到,他所用的努力和他从体育运动中得到的报偿是成正比的,这不但能增强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会促成他对别人和社会能力充满信心。因为一个人往往是在发展自己拥有能力的同时,更大限度地发现了他人的能力和社会的能力,肯定他人和社会能力以及强烈的个人效能感的形成,他们也会逐渐形成一种愿意根据技术水平,劳动绩效的大小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3.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的高置换率以及体育运动的科学化能促成人们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心理基础

体育运动的参加者一般总是根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来选择和使用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同时为了使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尽快地实现,他必然会不断地创造和改造现己使用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以得到功能和效用的最佳。这就表现出运动技术方式的高置换率。然而正是由于这种高置换率使得体育运动的参加者有了一个不断顺应新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以及新的行为方式的机会,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可贵的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心理基础。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篇(3)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德育

人文素质教育或称人文教育,是指以人为中心,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思想。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注重提升人的理想、情操、道德,以人的理性、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发展为目的。人文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其实质是如何做人。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又称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旨在形成青年一代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正确的政治观点、法纪知识和法律观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理论体系不同。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对各种人文教育现象的全面研究,它是研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方面面的一个多因素的全方位多视角的指标体系,虽然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却或多或少带有些自然科学的色彩。而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以及相关理论,不仅完全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而且具有明确的政治性。其次,教育规律不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相通并协调发展,具有内倾性。而高校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主要着眼于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外倾性。第三,解决矛盾的侧重点不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靠阐明事物的因果关系来注重对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通过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使其进行内省,继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而高校德育既要内在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内在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第四,评价体系不同。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知识理论信息的多少。而德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不仅要给学生以必要的信息,还要给他们以必要的约束。这样,评价德育的依据就不仅是学生的道德素质本身,还要看其约束机制如何、整个团体的思想面貌怎样等方面。第五,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与学生常以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出现。而德育教师以灌输教育为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德育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总结起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一方面,二者在理论体系、教育规律、解决矛盾的侧重点、评价体系和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可以互相代替;另一方面,二者的教育任务、研究内容和教育过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整合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来说,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强调灌输和说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性。同时,通过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在人的整体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方面发挥作用,搞清两者的辩证关系, 使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能够较好的融合,对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使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而爱惜生命,注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种种矛盾,从而产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此同时,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发展,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德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机制等方面,锐意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新资源。

首先,确立全人教育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把德育放在总的培养目标下进行整体规划,并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作为学生成长、成才整体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使思想教育与学生的知识增长、技能训练同步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智慧,提升其文化品德和精神境界,关注学生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活世界、对国家社会的热爱和关心的精神。

其次,结合时展,更新德育内容。在德育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内容应该紧密结合时展,不断体现时代要求、符合人们追求真善美与完美人格的精神需求,应该根植于社会现实与多变的生活世界,应当关注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新变化。其教育方法也都应着重于体验、感悟、隐喻、熏陶,是要能够通达人心、激发感知。

因此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方法应不断创新,更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德育效力的提高。

通过大学生人文讲坛这样一个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载体与平台,学校充分发挥了大学校园的育人功能,在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格品味等方面有明显成效,使学生们大大提升了人文精神,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受到全校师生广泛认可,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学风的形成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积极调动了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涛;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肖毅;;高校德育教育的价值维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铸[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宋振文,伍国平,刘剑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拓宽高校德育内涵[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篇(4)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协同性

作者简介:杨理连(1975-),男,天津职业大学高教所所长,副研究员,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VE2009),主持人:杨理连。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4-0056-03

素质教育的提出:从传统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传授知识,把教育对象获取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其成效的主要指标。二十世纪后期,随着人类社会开始向信息化时代迈进以及高新科技向生产和生活全面渗透,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才培育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还不够,于是引出了素质教育(培养)问题。教育本身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是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2005年,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06年,教育部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的根本问题,要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题,”高职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关注点和热点问题。笔者结合天津职业大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对其内涵、特征、途径等关键点进行了思考与分析,以求有所借鉴和启发。

一、基于“人本论”视角下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

(一)高职素质教育逻辑起点的思辨

1995年以来,基于《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得到迅速的发展,有效地支持了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但其中对更多的人文内涵和人的全面发展也缺少一些理性思考。我们说,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就是立足于长远的目标,从根本上彰显人是发展的主体,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完全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也为高职素质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所以,基于由“工具”向“人本”转换的价值取向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国高职教育素质教育新的逻辑起点。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价值在于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真正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技能传递和习得过程,更是一个心理沟通和个性培育的过程。同样高职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人,而不应该是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之一的职业。

(二)系统化高职素质教育体系要素构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可以将素质分解为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素养、伦理道德素养、文明习惯养成、心理健康、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独立思考和获取新知识能力、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美感体验、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能力、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竞争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20个要素。

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要素应包括思想品德子系统、文化修养子系统、职业技能子系统以及身心健康子系统:一是思想品德子系统,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制定目标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态度、道德品质等项目;二是文化修养子系统,主要包括文学、哲学、科技、历史、伦理、艺术、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学习,对文化素质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和把握;三是职业技能子系统,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包含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人文素质、专业技能及资格认证等;四是身心健康子系统,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个方面。

(三)目前高职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但是现行高职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还有待加强:一是职业素质教育落后于职业技能教育。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较普遍存在重客观知识、轻内在品质;重技能掌握、轻素质培养等偏颇,认为高职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不需要用太多时间培养学生素质;二是综合素质教育缺乏职业针对性。不同职业群对从业者职业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仅从专业技能素质的单一角度去培养高职学生,则不能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三是基于高职类型特点的素质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高职教育素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综合培养;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侧重部分要素的培养,完善科学素质体系培养还要加强。

素质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导致高职教育尽管从专业角度能满足学生的愿望,但却忽视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完全把社会、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从而造成人才培养的供需脱节,教育与人才市场的需求错位。因此,改革素质教育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人本论”视角下高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分析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篇(5)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n……

信息素质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教育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素质教育学,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检索技能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素质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以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主题的反思为基础,探讨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1  信息素质教育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内涵

近年来国外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信息素质”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因特网上有500多个专门的网站,1200万条网络信息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技术变革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不管是学术研究,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面临着丰富繁杂的信息选择,都必须了解信息需求,知道如何及何时借助各种工具进行信息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对这种技能的见解逐步形成了信息素质的观念。由于信息素质对个体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信息社会中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

信息素质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质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质作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1]。1998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信息素质的九大标准,分信息素质、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表述,丰富了信息素质的内涵。2000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的学院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高等教育的信息素质标准和性能指标。

在我国,信息素质通常被定义为: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认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认识到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早在1985年美国教育家就认为,面向21世纪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传统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教育外,还需要具有信息交流、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所需的信息,如何寻找、组织、并能以明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加以描述。1992年美国“信息素质全国论坛”将45项评价标准列为全国教育总目标的评价内容。

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仅局限于将专门从事信息服务的学生中间,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因为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正是如何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但根据信息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了解和掌握信息组织、检索和分析加工等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加强自身的信息素质是非常有用的,是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不少图书馆学校开始开设这类远程教育课程,网络上也有各种类型的用户培训服务。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的传播方式、渠道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信息检索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教育都提出了新要求。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1.2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 1988年,学校图书馆员协会出版了《信息就是力量》指南,提出学校媒体中心应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途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兴趣和能力,与其它教育者一起制定适应学生的学习策略。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委员会,目的是明确信息素质在学生学习、终身教育和成为一个良好公民的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型,决定继续教育和教育培养的发展方向。委员会由教育界和图书馆界主要负责人组成。1989年1月,委员会出版了关于信息素质问题的报告(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报告论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对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机遇,说明了信息时代学校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若干建议。1990年,“国家信息素质教育论坛”(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成立,目前已发展到超过65个国家组织委员会代表企业、政府、教育等不同部门。1990年,美国大学与中学教育中部协会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信息素质教育结果评估大纲”,1996年又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框架”。1994年至1995年,美国对全国3236所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F)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行动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教育通信和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对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作为教师或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

英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法案规定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为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

日本 1984年,中曾根首相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三年中提交了四次咨询报告。第一次咨询报告提出了八项基本报导思想,明确指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可见日本在80年代即重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

1.3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述评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源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4]。该文件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4年12月编发)和《社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5年编发),该大纲的编发,对于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等有了重要依据。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首次将文检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文献检索课教学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用户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高教司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立了一个“网络条件下的文献信息用户教育研究”项目,委托清华大学图书馆刘桂林馆长主持研究。

2.构建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3]”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

为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4]对于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2.1整体性原则

人们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要进入到“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和情报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文献检索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2.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教育方法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3]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篇(7)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师角色定位 角色转变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素质教育步伐缓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队伍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角色的转变是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原因。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要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素质”。狭义素质概念是指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人的体力和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故又称为遗传或先天素质。广义素质概念超越了遗传特征的局限,在应用范围上,既可指个体素质,又可指群体素质。如“国民素质”、“学生素质”、“教师素质”等,人的素质系统包括身心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两个系统或由德、智、体、美、劳五个要素所组成。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部分。身体素质包括解剖生理特征(身高、体重、神经系统等)和生理机能特征(如灵敏、速度、耐力、适应能力等);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和非智力因素(如需要、动机、意志、兴趣、性格等)。社会文化素质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等。人的上述素质也可以说是由德、智、体、美、劳五个要素所组成的。

根据以上关于素质含义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教育者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作了科学精辟的阐述,进一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和民族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学生是幼稚无知或知识不多的后生晚辈。教师因“博学”而处于社会高位,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下位,是被动的受教者。师生关系由教与学关系衍生出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教师运用规章、奖惩、操行评定等手段实行控制和支配,“教师倨,学生恭”便理所当然。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客观指标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教师权威。传统观念认为,只要具有教师身份就天然具有教师权威。其实,这只是由外在赋予教师法定地位所决定的教师权威,是教师在扮演其教师角色。制度性权威马克斯・韦伯认为长期传统因素影响形成的“传统权威”是由个人魅力所获得的“感召权威”及“法定权威”和“专业权威”构成的“合理―合法权威”三类。伴随着现代教育民主化、社会化的个性趋势呈现,教师的“传统权威”和“法定权威”逐渐消融。教师只有具有渊博的知识、甘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才能赢得真正具有审美意义上的“权威魅力”,从而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与敬佩。这需要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追求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

三、现代素质教育中教师角色转变

现代教育向传统教师角色发出有力的冲击,因特网的普及使教师不再是求知的唯一源泉,使传统教师角色发生根本性变革。随着信息社会知识总量的剧增和更新速度的加快,没有人敢说自己拥有大量的知识。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和问题解决的指导者”。人体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他强调学习只能促进,教师只是一个促进者,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学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心理氛围。现代学习心理研究更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首先,教师要转变师生关系意识。从“师倨生恭”到“师生平等”,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强化平等意识,因此必须重新调整师生关系中角色地位的天平。师生是平等的关系,彼此之间是一种相互理解和承认、相互敞开和接纳的社会性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清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敢于接近老师,乐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畅所欲言,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致力于对话与智慧。靠自己的广博知识、人格魅力及大方得体的亲和力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使命意识,重视“人文关怀”。教育关注整个人生世界和意义世界,唤起和激发主体对新生活方式和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与追求。哈佛大学校长罗登斯廷教授曾撰文指出,教育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除了传播知识信息外,还要培养人的人格、情感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谈举止、衣着风范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更要符合教育规范,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要以日常生活为底蕴,更要符合剧情。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必须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和谐交融。学校应该是温馨的“精神家园”,教师应当是“精神园丁”:重塑人的自尊,张扬人的个性、净化人的灵魂、满足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