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18 18:48:42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篇(1)

一、加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强大的法宝

我们经常谈到战略管理,那么什么是战略呢?事实上,企业战略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军事战略,从军事移植到企业。从军事的角度看,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挥,即依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遵从战争规律,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所制定和采取的有关战争方针、政策和方法。没有战略部署,就难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形象地比喻: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那么它就像一个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走在一片丛林,开始清除矮灌木林。当我们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这一片灌木林,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时候,却猛然发现,旁边的一片灌木林才是我们要去清除的丛林!有多少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就如同这些砍伐灌木林的工人,常常只是埋头砍伐,却没有意识到要砍的并非是那片丛林。当我们沉迷于寻找使企业发展、企业做大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是否已经迷失了方向。

我国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却是缺乏战略管理。由于缺乏战略管理,使其在战略决策上接连失误。透视我们很多企业,甚至很多企业集团,虽然有战略管理的机构,或由于主要领导人不注重战略管理,或由于战略管理班子自身存在问题,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但企业永远做不大也做不强。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指出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战略确定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宗旨和使命相吻合。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发展战略并不神秘,战略是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分析工具和一种较长远和整体的计划规划,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规划!

二、市场运作的关键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能力。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能力,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战略的焦点,它必须形成理念,并体现在核心产品上,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一定程度上说,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制造企业具有行业性的显着特点,开拓市场也必须依据行业特点逐步实施。因此,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提升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针对我们机械制造企业内部市场越来越小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大外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市场开拓、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开拓等形式。积极增加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切究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建立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开辟新财源,打开新天地。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只有变革创新企业才有出路和活力

归根到底,改革就是创新,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最成功的让国人自豪的改革典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各国都寄希望通过改革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出低谷,走出困境,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改革同样是化解矛盾的武器、破解难题的工具、求新突破的手段。

所谓创新,指形成一种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工作方法的过程。也即,创新能够为组织更有效地满足客户需要“增值”,包括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降低成本以优惠客户和增加企业利润。创新从哪些方面做起?一般而言,创新内容可分为三个种类:结构、技术和人员。结构创新和变革包括创新管理模式、协调沟通机制、职权关系、工作专业化、流程再设计及其它结构变量;技术变革包括工作开展的方式,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和设备等方面的变革与创新;人员变革创新是指员工工作态度、期望、价值观和行为等的改变。以上任何一方面的变革创新都很重要且相互联系。

企业是一个整体,变革人人有责。创新是全员的职责,但不同的人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有变革创新的倡导者,有变革过程的推动者和管理者,也有变革的具体实践者。企业高层管理者是整个组织变革的倡导者,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是企业具体领域的变革管理者,广大员工是具体变革行为的实践者,当然,每一个人并不当然只扮演其中一个角色,一个变革过程的管理者有可能会是某个变革项目的具体实践者。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每一个角色中的人应当如何发挥好其在变革过程中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衡量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称职和优秀的一个角度。

变革创新的关键,看企业领导者的决策。一个企业领导者,如果他能够不断的倡导变革创新的理念,且重视过程中出现的优秀的人才和方法,在变革推进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当然如果变革并不成功,那就可以继续追究变革的推动者和管理者的责任,或者是企业的执行力系统无法支撑企业的战略,或者变革的时机已经错过,进入了一个严峻的市场环境之中。整个变革创新过程,要追求广泛领域无拘束的变革创新思想和行为实践,同时也要追求在现实环境下的效果和可实施性,这是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分析。效率,能体现组织创新意识的深入程度,通常与企业变革创新文化的倡导和推广有关;效果,则直接关系到组织变革的结果和未来竞争力,它通常较依赖于组织人员的素质和组织绩效激励机制的科学性。

四、筑牢风险防范的大堤

任何企业进入市场竞争,都存在潜在经营风险。风险存在于一个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可以说无所不在、无处不在,需要时时刻刻的防范,把防范措施融化于企业管理包括技术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曾几何时,企业的风险管理是相对简单的流程,属于较低管理层的职责范围。这是因为此种风险管理具有预防性、防御性和被动性的特点。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不断成熟与完善,不少企业都认识到了风险管理战略的必要性,并且通常制定了这类战略,以便确保管控的透明度,防范陷入经营低谷,加强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企业活动都包含着一定程度的风险,而风险往往同机遇并存,没有风险就没有机遇和成功。

而企业的风险管理,重在全面采取加强措施。全面风险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所有员工所共同参与的,目的就是要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之内,并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要将风险意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在此同时需有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实施专业化的管理,以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确保所有的风险都得到识别,让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利用于急迫风险的管理。在面对风险时,若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则要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当风险损失不可避免的时候,就要尽量将损失最小化,当风险预示着机会时,则要让风险转化为增进企业价值的机会。

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化解、风险回顾。风险识别是企业由自身情况结合外部环境,就战略、市场、运营、法律、财务五个分面,逐一辨认自身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评价则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透过加权计分算出企业的风险评分,判断其风险程度,在此基础上,可针对重大风险紧密结合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现状、风险偏好、风险控制目标,提出可能的风险解决措施建议。再来便是风险的控制与化解,企业可聘请相关中介机构,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和风险评价中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找出最佳方案付诸实行。最后是风险回顾,在遭遇每一次的风险问题后,企业应当对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累积经验,以利于下一次的风险管理工作。

其实,风险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将风险当一回事。一个优质的企业不仅仅是要让大众知道自己的优点,更要深刻了解企业自己本身的弱点,可能遭受到的风险,并由此培育出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的全面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以未雨绸缪的态度看待企业,才能避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风险危机,才能科学发展!

五、强化精益管理保持企业持续发展

什么是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活动强调的最主要两方面首先是地、物的明朗化:即是以客人的眼光或新进员工的眼光来看我们的职场,是否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次强调的是人的规范化,即每个员工做事非常用心、非常严谨,各项工作都能做的很到位。因此,在强化精益管理中,既要重视管理层人员的管理,也要重视普通员工的管理,同时还要重视物的管理。

首先,要抓班子建设,特别是技术班底和管理班底建设,因为员工的素质,尤其是管理干部的素质,是企业活动效率的决定因素。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宣称:“你可以剥夺我的一切:包括资本、厂房、设备。但只要留下我的组织和人员,四年以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人才对企业的成功之重要,由此可见一般。因此,公司对人力资源也应像对其他物力和财务资源一样,有意识的进行“盘点”,例出“清单”并加以培训和引导,以配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和生产力的全面提高,并将逐步通过企业文化和教育培训来引导各级人员及时地调整思路、求实创新,在理念上追求数一数二、并在行动上建立管理流程、设计管理表单、严格遵守內部控制程序、健全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作业标准,以制度来规范管理。其次,要抓员工的管理,从工作制度、奖惩机制、培训制度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约束大家,同时还要通过通过大家的执行力和凝聚力,调动大家自觉执行制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着重抓现场管理,重点抓有效产出,抓各生产作业环节的依存关系和有效成品流量,并以此为契机,同时抓品质管理、计划管理和物流控制的宣导以及帮、带、教工作,以促进其管理的流程化、表单化和日常化的形成。

德鲁克说过:“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企业进步,总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精细,从人治到法治的进程中,一步一步向上成长的。精益化管理,应该是一种目标,一种追求,一种过程。对于一个有生命力的企业,标准总是在变,我们只有更好,而不可能有最好。

六、坚持坚强团队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领导对于整个团队的运行和工作进度必须有全局的大概把握,对于未来的方向具有自己的确定的看法。即使自己尚未建立足够的信心,也决不能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团队成员。好的领导需要具备的性格是:公正、热情、自信、勇敢、宽容、自律、果断;好的领导需要具备的才能是:理解力、洞察力、表达力、行动迅速、细心、快速处理杂乱事件的能力、协调能力。即是内蓄外放,坚毅果敢的儒者,具有儒将风度。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篇(2)

下午,xx副所长在隆安县第一小学给我们做了以“教研组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为主题的培训,展副所长结合具体的实例从“聚焦有效教研、教研活动的策划、教研活动的开展、教研组长的专业素养”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培训会为我们如何做好教研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我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难得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专家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简明易懂的语言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一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情并茂的讲座,让我收获满满。尽管严冬犹在,尽管利用周末培训很辛苦,大部分老师都感到很累很累,但是回过头看看,这样的累,换来的是一次认识的提高,一次地促使自己也更多地对教研工作进行审视和思考,应该说,还是值得的。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通过培训我还明白了重视教研组建设,研究教研组管理的基本原则,开展富有个性的校本研究,使教研组管理迈上新台阶,这是我本次参加培训的主要奋斗目标。一天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短暂,我受益非浅,不仅提升了教育理念,也拓宽了视野。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

专家的培训就像是指路明灯,就像大海上漂泊船只的领航员。我切身体会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感到自己在改变,课堂在改变,学生在改变,我的内心激动、兴奋,有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提高,我的内心有按捺不住的快乐与幸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以丰实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将课堂教学提升到新的高度。脚踏实地开展教研组的活动建设,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学校的教学工作献出一份力量。

拓展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家长《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培训心得体会

幼儿园安全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关于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3月消防安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校车安全管理培训学习心得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坚定信念  为做合格党员奠基

党员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省委党校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2019年3月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教师培训体会:点燃职业心情

2019年3月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篇(3)

我局首期事业单位实习人员岗前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了,这是我局加强事业单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打造素质型工商的重要举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开班动员讲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班动员讲话1尊敬的教育局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安排下,在热切的期望和期待中,---市首期小学教师带薪脱产培训正式拉开了帷幕。今天,我们一百多名学员怀着共同的愿望,带着执着的追求,抱着坚定的信念,汇聚一堂。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各级领导关心着我们的成长,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创设了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建立了完备的培训机制、配备了优良的师资队伍……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是幸福的——教师脱产培训是---教育发展的一大创举,我们荣幸的成为了首批学员。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我们,能够有这样的良机,全身心地与书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教师进行心连心的沟通,与同学进行手牵手的互动,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也是有压力的——因为我们深知,这样的培训机会来之不易,我们承载着教育局领导殷切的期望,担负着学校领导谆谆的嘱托,吸引着同事朋友关注的目光,更有着迅速提高自我的迫切需求。

压力也是动力。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更是有行动的——在这半年里,我们一定会端正态度,勤学苦练,深入实践,主动探究,勤于笔耕,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积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学习培训的重要性,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第二、要严格遵守培训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克服生活、学习的困难,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与老师、同学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第三、要专心读书、静心研习。努力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准备资料;课上专心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体会,撰写心得;课余潜心研究,不断发展。既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更要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第四、要珍惜每一次听课、评课、上课的机会,珍惜每一次与专家、老师交流的机会,努力做到多想、多问、多研究、多实践、多总结,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协作、沟通、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同学们,让我们拿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揽万卷文集,汲百家精华,踏实创新地走好每一步,携手奋进,打造教育人生辉煌的新起点。请相信半年后,我们一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你们面前,给予你们一份惊喜!

最后,祝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心!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学业有成!谢谢!

开班动员讲话2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市防疫系统群贤毕至!首先非常感谢这次培训 的组织方--市畜牧兽医站,使我们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所有精英能够齐聚一堂!

本次培训班是我们--防疫系统又一次关于重大动物疫病预防的大型培训,在本次培训组织方特邀全国著名的专家为我们授课。在此,我谨代表--市畜牧兽医站祝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向在百忙之中不辞劳苦,鼎力相助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风尘赴赴、专程前来参加培训的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即将逝去的一年里,我们--市防疫系统上下协力,众志成城,战胜了各种困难,团结拼搏,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好的成绩,这些骄人业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你们是--的宝贵财富。请允许我代表畜牧兽医站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最亲切的问候。

我们举办这次大型的培训班,其目的在于贯彻自治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加强全系统动物防疫员对动物重大疫病的认识,斩断禽流感等疾病对人的侵害,保护大家的人身安全。让大家能够以健康的体魄、愉快的心情更加安全、有序、高效的开展20--年--市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在这里提几点要求:

其一:扎实充电:时间虽短,希望各位同仁积极地参与 到学习中,全面并深入地掌握所授内容,达到全面提升的目的。

其二:相互交流:此次精心搭建学习的平台,使各位精英齐聚一堂,希望各位同仁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其三:总结实践:学习只是第一步,培训结束后,希望大家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引领集团蓬勃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最后,预祝此次培训圆满成功!

开班动员讲话3同志们:

我局首期事业单位实习人员岗前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了,这是我局加强事业单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打造素质型工商的重要举措。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实习人员素质,增强工作责任感,增强事业心、进取心,增强实习人员执岗能力,以尽快适应工作。我对参加本次全市工商系统事业单位的实习人员表示祝贺,并向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上岗培训的重要意义。

建设一支政策水平较高、业务素质强的个私协队伍,是促进我局个私协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工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2004年以来,我局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五优机关”,被上级市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市文明系统,被评为全省工商系统先进单位,等等。特别是去年--月27日,全省个私协工作现场会在我局成功召开,个私协职能工作的创新受到了省局的充分肯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增强,监管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创新的落实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一些干部思想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今年以来,我局提出了“内保第一,外赶仙桃”的目标,积极实施“五改五化”,全面加强“十大市场整治”,进一步深化“三项建设、三大工程”。以上所有这些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岗前培训是参加工作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手段。省局、市局历来重视培训工作,在各种场合也提出了相关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上级各部门对加强岗前培训的高度重视。

因此,本期培训,既是实习人员实行岗前培训,提高素质的机会,也是落实上级各部门关于加强岗前培训精神,更好地引导大家认清工商形势,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作出的一个具体部署,更是为推进工商事业全面、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后一个时期,市局将继续加强在岗培训力度。同志们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实习人员,不仅要深刻认识培训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事业心,适应工商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国家总局、省局历来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2004年初,在全国工商工作会议上,国家总局制定了五年培训计划,号召各级工商部门狠抓理论、业务学习。省局在去年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工商的要求,倡导“学习是工商事业和个人自身发展的第一需要”的观念,形成“人人都是自觉学习之人,处处都是学风盛行之地,年年都有学研成果”的良好氛围。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当前,不仅创建“学习型”工商要求我们加强学习,而且工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也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下岗职工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行政许可法》的进一步实施,整体执法能力和水平的欠缺,等等。这些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作为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员,更需要加强学习,掌握政策,特别是要认清工商形势,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以尽快适应工作,充分履行应尽的岗位职责。

三、珍惜机会,切实取得培训实效

本次培训班共有31名学员参加学习。为了办好本次培训班,市局进行了认真充分准备,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力所能及地为大家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我提三点要求:

一是集中精力,刻苦学习。当前,正处于全年工作开始阶段,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现在市局专门拿出时间,把你们集中起来培训,局党组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克服工作和学习的困难,集中精力投入学习。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增强执岗能力。我们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以便大家尽快地适应工作。因此,大家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注意思考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坚持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运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执岗能力。

三是自觉遵守纪律。培训期间,不得迟到、早退,不得请假。大家要自觉遵守纪律,抓住宝贵的学习时间,完成好培训任务。最后,祝同志们培训期间学有所获,预祝培训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开班动员讲话4尊敬的a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会b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上午好!

今天,公司在这里举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主任安全管理再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得到a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会的大力支持,b会长亲自来为大家授课。现在请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和感谢b会长。出席本次培训班的公司领导有公司董事长c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公司领导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培训班。

举办本次培训班,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和落实a市政府相关文件的精神,并通过培训,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学习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明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掌握在新时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法,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和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着力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此来推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在正式培训前,我讲两点意见:

一是请大家珍惜机会保证培训学习时间。正确处理好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与培训学习的关系,做到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与培训学习两不误两保证。培训就两天时间,请大家集中精力,保证按时听课,保证参加培训学习的时间。

二是请大家以求知、求学的学生角色,认真听课,做好记录。课堂外大家是领导,课堂内大家就是学生,上课时,请尊重授课老师,认真听,认真记,虚心学。同时,为了确保学习的质量和效果,请大家在上课时,不要随便讲话和喧哗,并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

希望通过这次培训,使大家掌握和运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进一步地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同志们,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把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预祝培训班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下面正式开始培训,请a会长为大家授课,请大家鼓掌欢迎!

开班动员讲话5各位老师,各位学员,大家上午好: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根据县就业局的工作部署,经过--技校的精心筹备,2012年--技校农民工技能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了。在此,我代表县就业局向参加这次培训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承办这次培训任务的--技校各位领导和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根据中央关于促进就业、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文件精神,为促进我县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县就业局经过深入调查和综合分析,确定与--技校合作举办本期农民工技能培训班。目的是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一个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平台,尽快使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全国现在不缺大学生,而是缺有技术特长的技术工人。要想挣钱多、挣钱快,必须要掌握一技之长,这个观念已成为大多数劳动者的共识。劳动者要提高技术素质,必须走技能培训这条路,只有通过技能培训,才能提高职业技能,才能离开土地、创业致富,才能做到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收入高、岗位稳定的工作。总之,技能培训是促进劳动者掌握技术、高薪就业、实现由“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的唯一途径。

举办这次培训班是培养农民工兄弟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好机会。--技校师资力量雄厚,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实用型人才,这次给大家授课的老师是从事多年专业技术的专业老师,相信通过他们的讲课,对提高农民朋友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大有好处。

借此机会,我讲几点要求:

一要认识到位。今天参加培训的每一位农民兄弟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这次培训,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做到尊重老师,虚心求教;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要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做好笔记;要认真听从组织人员和教员的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

二要认真学习。这次培训班是经过县就业局和恒城技校认真准备后才举办的,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材的选择以及时间的安排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研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努力提高培训质量,让大家学有所获。培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50天,但内容很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家要按时参加培训,沉下心来,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认真学习,既向老师学习,又要互相学习,力求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

三是要学以致用。大家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带到工作中去,狠抓落实。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紧密结合实际思考问题、开展工作,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积累,提升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培训,不断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增长本领。

最后,预祝本期培训班圆满成功!也预祝各位学员在培训期间学有所获,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篇(4)

为进一步适应理论武装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提高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服务的能力,推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质量迈上新台阶,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举办了“全市县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暨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培训班。作为一名受训人员,我参加了这次培训,认真学习五个专题讲座,学习了有关单位的经验介绍。通过这次培训班,切实感觉到服务中心组学习的工作理论和实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和重大意义有了更清楚、更全面的认识,业务知识有了进一步加强与丰富。下面我作为班长代表班委全体成员简要汇报一下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具体体会和主要收获。

本次培训班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非常贴近我们的工作实际的。尽管两天的培训学习虽然从时间上来讲是、短了一些,学习时间紧张,但感觉到学习的内容实在,丰富。回顾本次培训班的整个学习历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体会到了市委宣传部对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的关心,也体会到了市委宣传部对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高度重视。周部长亲自在培训班上对培训班提出了严格要求。培训班安排的各讲内容,每个选题都有独到之处。通过接受这次培训,作为服务中心组学习的秘书,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做好党委党组中心组的学习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我本人来说,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更是对自身工作的一种激励,充分体现了市委宣传部领导对学习秘书和理论宣讲骨干和的关心和培养。作为一名受训人员,我真诚感谢市委宣传部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我将以此为动力,回去后更加努力做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中心组学习做出更大的努力。

其次,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对于每一名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题讲座》,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必须强化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市中级人民法院等五个单位的经验介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交流工作中好的经验,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认真借鉴和学习他们的好做法。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班,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学习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在工作中,除了做好中心组的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先学一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工作能力。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我真正意识到,要把学习秘书这一角色做好,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不间断的学习,才能科学地做好中心组学习服务工作,才能站在一这的高度对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的目标和要解决如何学习、怎样学习等问题做出前瞻性的科学谋划。

应该说,参加这次培训班学习我们受益匪浅,概括地说,取得了以下几点收获:

1、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工作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培训期间,罗敦洲同志所做的《党委中心组学习专题选编与阶段安排》专题讲座,大家对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计划安排、如何设置学习专题、怎样突出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节点、四个要求等,如何执行学习计划等有了更为全面、更为准确的认识。听取讲座后,大家普通感到操作性强,便于应用,同时也增强了干好中心组学习秘书的自信心。

2、丰富了中心组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了谋划能力。

做一名合格的中心组学习秘书,要提高理论水平和谋划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要靠先进的理论来指导。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江苏省委中心组学习专家李天华同志所做的《党委中心组学习秘书工作理论与务实》一讲,联系省委中心组学习的选题、调研、成果等讲述,我们对中心组学习务实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尤其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专题讲座,对如何提高学习力,提出的具体的要求和有效途径,对学习型党组织的特点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通过培训,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心组学习秘书这一角色应具备基本素质的理解,尤其是掌握了秘书服务领导的协调艺术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一些理论基础。

3、加深了工作的交流,增进了部门之间的了解。

经过这次培训,课间大家有的在一起做了交流,就工作中面临的诸多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五个单位介绍一些好的工作经验,提供了借鉴和学习机会。不仅丰富了如何做好中心组学习的理论知识,受到很多富有意义的启发,而且密切了大家的相互联系,增进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今后横向学习交流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

总之,这次培训我们体会颇深,收获很多。最后提一点想法,就是希望市委宣传部能够定期对我们进行这样的培训,在形式上尽量多样化,在时间上再灵活、机动一些。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改革开放;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历程;展望

作者简介:叶忠海(1939-),男,浙江镇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3-0040-04

一、发展历程及阶段

纵观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历程,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推进大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一)第一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揭开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面对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成为当务之急。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再一次重新学习。1980年,中共中央批转了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干部培训工作的报告》,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央组织部又印发了《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场全党学习和教育热潮迅速展开,干部教育培训在经历“”破坏后得出了恢复发展。据统计,1980-1984年间,全国有720万名干部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培训。

1.各级党校、干校得到了恢复和新建。“”后,首先中共中央党校复校。然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印发了《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于是,党校、干校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80年底,全国共恢复和新建各级党校、干校5800多所,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后达到8800多所,为轮训干部创造了条件。

2.基本形成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基于上述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基本形成以党校、干校为主渠道,以高等学校、电视大学、函授夜大为辅助渠道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3.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重点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为主。这既是当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从当时全党干部文化程度的实际出发的。据1981年底统计,全党干部中有40%以上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有三分之二没有受过中专以上专业训练。

4.加大了中青年干部培训力度。在该阶段后期,1989年的发生后,再加上干部队伍年龄老化,需新老交替,中央深感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91年,中央作出了“关于抓紧培养教育青年干部的决定”。该决定要求:要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联系青年干部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理论教育;要有计划地组织交流和轮岗,让青年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经受锻炼和考验。

(二)第二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快速推进阶段(1992-2001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及在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号召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国干部教育培训进入新阶段――快速推进阶段。

1.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的重点转移。该阶段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有:一是邓小平理论。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全党干部开展了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二是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三是全党干部开展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通知》、《关于组织广大干部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通知》。

2.初步形成“一个重点”、“三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的新体系。所谓“一个重点”,即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1996-2000年底,全国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参加脱产进修的有466.2万人次。所谓“三位一体”,即“脱产进修”、“中心组学习”、“在职自学”共同构成干部学习系统。据统计,1996-2000年底,全国有3700万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脱产学习培训,约占全国干部总数的90%。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走上了规范化道路,做到了“三结合”:学习与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相结合、学习与解决本地本部门改革建设中重要问题相结合、学习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干部在职自学,逐步成为干部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通过读书报告会,学习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了干部学习风气的形成。

3.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设的步伐加快。在此期间,中央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一系列重要文件。除上述提及的文件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等。在此同时,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等。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为新形势下着力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有力地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得以落实。

4.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干部教育培训迅速推展。党的十五大后,根据“九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国家公务员培训日趋多样化:全面实行了新录用公务员的初任培训,推行了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积极开展了公务员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等。在此期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入,以专题研究班形式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迅速发展。中央先后举办省部级干部金融、财税、国际形势与WTO等专题研究班28期,参加学习的省部级干部1700人次;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举办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170多期,培训9800人次。这些专题研究班提高了领导干部驾驭金融危机和应对入世挑战能力。

(三)第三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大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以下简称“两大”战略任务),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到大发展时期。

1.领导带头,率先垂范,有力推动着全党干部理论学习。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要求,中央政治局带头学习,新一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参加了中央举办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专题研讨班。2000多名新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十六大精神、宪法及有关法律、政协章程的集中学习。领导们率先学习,为全党干部示范了榜样,全党出现了理论学习的新高潮。这是该阶段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大特点。

2.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形成新格局。为了满足干部教育培训“两大”的战略任务的要求,中央抓紧建设浦东、井岗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并于2005年3月建成并开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这三所干部学院一起,共同构筑起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新格局,使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

3.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取得重大进展。为了实施完成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两大”战略任务,该阶段干部培训自身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下简称“三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不仅体现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党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央组织部制定的《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五年规划(2003-2007年)》、中央中央的《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系列重要文件先后上,更主要反映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4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公布。关于公务员的培训问题,在该法的第10章第60、61、62条作了专门规定。然后,2006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又向全党全国人民公布了“关于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公务员培训条款,是公务员培训实践经验的结晶,又反映了新形势下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系统总结了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律和特点,又提出了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规章。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条例》的试行,不仅标志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三化”达到新高度,而且将进一步有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三化”。

二、基本经验

回顾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如下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在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尤为重要。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各级党政干部,他们的政治方向和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与国家民族兴亡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因而干部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政治方向问题。对此,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始终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各项活动之中,特别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得到健康而快速发展。

(二)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在服务工作大局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

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史实表明,无论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党的十四大至十五大期间,还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干部教育培训均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先后为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在服务中干部教育培训得到了快速发展。可见,干部教育培训,一刻也不能脱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只有紧密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提供政治思想保证,干部保证及智力支持,其才有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三)必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坚持在完善课程内容体系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

干部教育培训的价值取向,应为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服务。所谓高素质,一是体现在所培养的干部,应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忠诚马克思主义、忠诚党的事业,因而干部教育培训应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必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干训的中心内容,武装受训干部,并融化于干部脑海之中;二是体现在所培养的干部,应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健康素质,因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是多方面的,除政治理论外,还相应的是以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内容。上述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体系。培训实践也证明,这样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内容体系,既符合党对干部的要求,又符合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推进着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培养,从而也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四)必须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

尽管在教育层面上干部教育培训与普通教育具有共性之处,然而基于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因而其又有着显著的系列差异。据此,干部教育培训需不断地探索自身的规律性和特点,不断地加以改革创新。发展史实告诉我们,只有探索、把握和尊重规律,不断改革和创新,才是干部教育培训持续发展之路。譬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差别化,必然要求培训内容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从而使干部教育培训在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过程中发展自己。又如,干部教育培训应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因而应坚持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以实现干部教育培训重点的转化,在转化中达到干部教育培训自身的发展。

三、未来的展望

“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通过贯彻落实《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试行《条例》,进而实现党和国家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两大”战略目标,从中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有如下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关注和新的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干部学员的主体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于干部教育培训也不例外。更何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干部教育培训是培养各类领导管理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以人为本更应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准则。具体而言,今后干部教育培训将强化以干部学员为本,在教育培训中充分体现学员的主体性。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将充分反映学员主体的学习需求,按需施教。这就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设计,既要符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符合干部岗位职责的要求,也要符合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将在两者结合上下功夫设计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将充分发挥干部学员的主体性作用。这就要求干部学员由“教育客体”转化为“学习主体”,让他们作为主体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等,充分发挥干部学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让干部学员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的评价。今后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的评价,既要听领导的意见,又要听专家的意见,更要听干部学员的意见。将以干部学员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作为衡量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的基本依据。

(二)进一步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

人类文明史表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人类社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这对于人类社会中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也不例外。更何况,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曲折中发展,全球化趋势正在全方位深入发展;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面对这样的国内外背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需要研究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动态平衡。为此,中央提出以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要求。就创新培训内容而言,譬如说,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并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央又提出党管人才原则。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人才理论武装全党干部。可以预见,人才学将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将会成为组织人事和教育培训干部的必修课。就理论创新而言,基于干部教育培训对象,在社会角色和社会属性、心理成熟水平、认知心理特点及学习心理意向等方面特殊性,应研究、探索和实践干部教育培训特殊的培训理论模型。可以预见,这种具有特殊性格的培训理论模型,应是一种以干部学员为中心的理论模型,是一种与干部学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境紧密相结合的理论模型,也是一种积极让学员参与教学并成为教学主体的理论模型。概言之,这种培训的理论模型,应是“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和“以工作和生活为中心”,并以“事业和干部共同发展”为取向。

(三)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正如前述,未来的干部教育培训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使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得以持续而科学发展。为此,干训工作必将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念。

干部教育培训要科学发展,必须要把握和尊重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为此,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研究必将得到加强。可以预见,综合运用教育学、成人教育学、人才学、管理学、领导科学、人力资本理论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和方法研究干部教育培训,将是其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不仅如此,干部教育培训要科学发展,还需在掌握规律和特点基础上,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条例》的问世,一则,反映了干部教育培训丰富的实践经验得到了科学总结和升华,是“三化”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二则,它的试行将有力地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三化”。可以预见,随着《条例》被广泛而深入的实施,一方面未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三化”将提升到一个新水准;另一方面,在此实施过程中,《条例》本身也将得到充实和完善,由试行的《条例》发展到法规性的《条例》。

(四)进一步强化“多资合力”的理念,逐步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矛盾:培训需求多样化与培训供给相对单一之间的矛盾,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就体制内现有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来看,仅依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要完成中央提出的干部教育培训的“两大”战略任务,其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利用和发挥体制外的部门行业培训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乃至境外培训机构等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多资合力”共同承担干部教育培训的伟业。一方面,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竞争,承担一部分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发挥其在学科、师资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有益补充。在此同时,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与社会培训机构可增进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活力,促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和管理创新。可以预见,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将会逐步开放,并得以培育和规范,一个由干训主管部门指导、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将会形成,并越来越发挥市场配置优化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学习辅导[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持续关心;职教师资;网络培训;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762-03

改革开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职业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冲击与困境。新的教育培养观、市场人才需求观和人才培养质量观,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这就对职教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一种科学、合理及持续的师资培训模式尤显重要。

1 开展职教师资队伍网络培训的必要性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素,职教的特征是职业为向导,职教教师是学生与企业间的桥梁,从而要求教师在素养上应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掌握专业先进知识和技能,师资培养上也应体现出职教特色,为教师提供一种持续发展的培训策略,由此培养出一批具有职教特征,能够胜任职教事业的师资队伍。

1.1 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006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促进学习者职业生涯进步,要突破学校教育、学历文凭和集中教育的单一传统模式,向多种形式转变,以面向更广泛的人群,适应学习者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环境下,新技术的应用及普及对职业学校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将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要培养出社会、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新技术应用,利用各种新技术优化教学、不断吸收专业领域新知识和技能,寻求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

1.2 职教师资的建设、培养现状

1)师资队伍来源途径广,组成结构复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育内容及实现上有着本质的不同,由其自身独有的特性,使职教师资组成复杂。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相关企业调入技术人员、相关企业、行业的专家等,四类组成人员各有优缺点,或重理论、或重实践、或缺乏教学经验,如何促进各类教师的全面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是职教发展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教师专业发展受限、进修渠道不畅。近年来,国家虽一直加大职教师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职教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但由于职教教师数量众多,渠道主要为:一是通过考核或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分配名额后,进入高等院校或同级学校学习,但名额受限,多数教师难以获得学习机会;另一种是进入相关企业提高实践技能,但受校企合作关系紧密度的限制,也较难获得培训机会,因此,对多数教师而言,培训机会是有限的。

3)知识观念落后,更新速度慢。现有职校,多为原基础上通过扩大规模、转型后成立,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多数学校存在生存危机,资金紧缺,无力承担教师知识更新的情况;普通高校中过去也把职业教育作为创收的主要途径,常常忽略教师知识的更新。这造成了教师知识陈旧,思想僵化,教学方法保守,教学质量低。

2 传统培训中主要存在问题

1)培训方式单一、时间短、内容多、针对性不强。传统职教师资培训中多采用讲座式的课堂教学法,在短期的时间内讲授大量内容,增加了教师的学习负担,且所授内容缺乏针对性,容易使参训者产生消极情绪。

2)缺乏有效的持续交流平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习往往随着培训的结束而终止,参训者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常常因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而对培训所学知识失去兴趣。

3)工学矛盾突出,不能全心进入学习状态。受培训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常在培训过程中受工作影响而耽误课程学习,但由于传统培训中知识的无法重现性,使得耽误课程无法再补,这也会导致培训效果的衰减。

4)重内容、轻个体。以往的网络培训,对培训的定位不够准确,网络培训等同于知识教育,主要精力常集中在内容的组织上,不以参训者需要出发,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

5)对参训者缺少必要的关心及帮助。网络培训平台建好后,要求参训者按时浏览相关培训资源,培训由人对人变成了机对人,期间参训者缺少必要的专家或培训教师指导,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3 持续关心理论的特征分析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促生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拓展了培训途径,使培训形式多样化是促进职教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网络开展培训时,除需要对网络培训内容精心组织外,还要对参训者的学习服务提供有力保证,以往的网络培训,常常只注重内容的组织,而忽略了对参训者整体学习积极性的研究,缺乏适应的网络培训策略,容易造成培训走过程,使培训效率降低。

“持续关心”理论是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专家大卫・西沃特在其“学生支持服务”的理论中倡导并付诸实践的。其核心思想是要求远程教育机构和辅导教师对远程学生提供更多的关心、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其他各类服务。①理论强调:1)在网络培训中,应对参训者建立一种持续的关心和支持服务,使参训者在培训过程遇到问题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关心和帮助,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2)在网络培训中,培训教师应及时关注参训者学习动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控制,帮助参训者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对学习资源的获取及应用能力。3)在网络培训中,要持续的为参训者提供咨询或辅导,这一过程应是长期、连续的,并能适时满足参训者的需要。

4 持续关心理论视野下的职教师资网络培训策略构建

结合现状,应用大卫・西沃特的持续关心理论,该文提出持续关心理论视野下的职教师资网络培训模型,如图1示。

在培训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培训策略,其目的在于促进网络培训中学习的发生,突破传统培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突出协同学习、个性学习及持续支持的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参训者间、参训者与培训者间的持续互动合作交流,提高参训者获得有效学习结果的概率,构建出培训教师、参训者 、培训内容和学习媒体间的信息传递、持续交流、帮助服务为一体的培训模式,该模式共分三大步骤,分别为培训前、中、后 ,如图2示。

4.1 培训前

1)参训者特征分析。认真分析参训者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层次,参训期望与需求,参训态度。通过充分了解培训组织的前期知识,为参训者提供个性化学习,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培训主题更加明确。

2)培训教师角色定位。培训教师除指导、帮助参训者安排自主学习过程及使其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外,还应充当中间调解人角色,起交互媒介的作用。培训开始前,培训教师要合理制订培训的最终目标,知道在培训中如何才能帮助参训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如何帮助参训者实现将培训成果进行迁移。

3)培训设计。本环节包括两部分,一是培训内容设计,二是培训形式设计。培训内容设计应以着力解决参训者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为中心,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包,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注重培训教师与参训者的共同参与性。培训形式设计主要是以非学科性学习为支撑,利用信息技术(如为学习者建立个人主页(博客)、电子邮箱及QQ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如自主学习、小组协同学习、案例分析和视频演示),为参训者提供除专业知识之外的帮助,并贯穿整个培训过程。

4.2 培训中

1)学习引导。参训者在网络培训中具有一定的学习局限性,因此,培训教师应对参训者提供足够的持续反馈和强化,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控,激发学习兴题,引导参训者积极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在线交流。

2)有效互动。交互是整个网络培训的中心环节,有效交互的关键是看培训中的交互是否有利于参训者获得有效的学习结果,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①。培训中应保证参训者间、参训者与培训者间进立起良好的人-机-人合作关系,持续保持有效沟通与互动。

3)任务安排。网络培训是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学习目的性强。因此,培训内容的安排要做到“按需施教”。每一内容学习完成后,培训教师应合理安排任务,使参训者真正感受到学有所用。

4)辅导答疑。辅导答疑是培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常规学习的继续,是为参训者指明方向、解答学习困惑的必备手段。由于培训过程中参训者常会碰到各种学习问题,因而辅导答疑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使参训者能及时获得并能保持长期有效的帮助,按照持续关心理论思想,本策略在培训中及培训后都安排了辅导答疑环节。

4.3 培训后

1)多元评价及反馈。评价贯穿于培训中及培训后整个培训过程,评价的主体是参训者、学伴和培训教师;评价形式主要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关注参训者在培训现场的学习反应,了解参训者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关注参训者经过培训后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等。评价的结果将及时反馈至前两个环节,以便培训教师及时做出调整和修改。

2)关联和迁移。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参训者“学以致用”,本环节主要为参训者创设认知难题,引导参训者建立认知关联,使培训与学习的需要、兴趣、目的等相联系,促进参训者将以前所学的知识更直接地发生迁移。

3)辅导答疑。该环节发生在培训中和培训后,主要体现对参训者持续关怀的思想,使参训者在学习中一直受到培训教师的关注,并及时获得帮助,增强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利于积极性及培训效果的提高。

5 策略实施建议

应用信息技术搭建职教师资培训平台,为广大教师服务,是社会、技术发展的必然,是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职教师资进行知识的扩充和再学习,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本策略的构建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开展网络师资培训,策略实施建议如下: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教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过程中,培训组织者应注意参训者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与传统培训模式加强衔接和互补,多方位提高参训者教学实践和应用能力。

2)注重培训的设计。网络培训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融入其中的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培训必须以相应的培训理论为基础开展过程设计,培训中除要注重内容的丰富及知识传递外,还要注重参训者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3) 对培训者持续的关注。本策略的重点就是充分体现个性化,培训没有统一的教材、进度,每位参训者可根据自身特点及需要,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培训过程中必须及时为参训者提供所需服务和提示学习目标,避免其在海量信息中迷航。

6 结束语

职教师资网络培训为教师的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持续关心理论远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对远程学习者的持续关心,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培训策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培训质量,有效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注释:

① 罗文,肖天庆.基于有效交互的网络远程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6):55-57.

参考文献:

[1] 武丽志,丁新.学生支持服务:大卫・西沃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8(1):25-29.

[2] 罗文,肖天庆.基于有效交互的网络远程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6):55-57.

[3] 孙静文.关于国际化视野下职教师资培训的问题[J].职教论坛,2011(23):77-79.

[4] 黄德群.绩效技术在职教师资培训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0(27):57-59.

学习培训后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教育 实习实训 工匠精神

一、引言

工匠精神是一种具有传统色彩的精神系统,自2016年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工匠精神所代表的敬业态度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渐渐成为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素质及价值取向。

工匠精神是一个完备的精神系统,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通过某一门课、某一个培训即可获得的,而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需要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的培养。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快餐化生产、消费泛滥成灾,接受技能训练的技术工人在社会普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难以形成匠心驱动,缺失钻研琢磨的耐心。作为担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命的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这一进入工作岗位前的最后教育阶段,深入探讨工匠精神的培育问题,既有助于彰显高职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又有助于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二、在实习实训环节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和专注。

实践出真知。以职业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教学阶段论工匠精神的培育,多是感性认知,只有在实习实训环节动手真做,才能掌握真本事真技能。

大量实践证明,在实习实训环节,认真刻苦练习的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度要远高于其他实习实训的同学。认可是实践者对职业价值的内在肯定,进而升华为热爱,是孕育工匠精神的动力之源。这种认可是一切职业素质、匠心产生和巩固的基石。缺失了对实习实训的参与和认可,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失去了最初生发的根基。

在实习实训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专心致志。迈入社会职场前的实习实训阶段,是促使高职学生专心致志的最后阶段,也是面向岗位最直接的阶段。实习实训教学在将技术技能传授给广大学生的同时,应将对待技术和工作的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1]。对工作的认可和专注都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做中认可,在实践时专心致志,这样的学生在被录用后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重用,其积累起来的口碑也是对院校最好的宣传。

(二)有利于帮助职校学生对接企业和岗位。

职业素养重要的体现之一是工匠精神。初入职场的职院学生对企业、岗位都非常陌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适应每一个环节工作、每一道工序流程。实习实训教学为他们提供了仿真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精益求精之前,事先做到驾轻就熟。

在实训实训环节,掌握了基础的操作步骤和对企业、行业的认知后,职校生在进入企业后方能尽快实现品质追求。没有一项技艺是一朝一夕之功,熟能生巧。新媒体环境中,社会心态普遍浮躁,企业的质量文化、成本文化、管理文化等都不尽相同,对产品和服务的追求有很大差异。直接进入社会的职校生很容易被一些企业的短视行为影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非精雕细琢让产品提质升级。企业的价值观不明确甚至偏差,最终导致进入职场的年轻人缺乏自觉的引导文化。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价值认知培养,有利于高职学生强化对岗位、对职业的认知,使得他们明确工作方法和意义,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有利于高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企业的发展。

理论最终需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高职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外,还须具有严谨、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源中获得成功。任何一个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基本要求是严谨负责、吃苦耐劳,具有某项技能,亦即看中每一位员工的匠人品质。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整个实习实训教学中,在高职学生心中埋下“匠心”的种子,为日后长成参天大树,提高竞争力增加砝码。

经过实习实训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学生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除了在技术上取胜外,更要通过锻造工匠精神,在品质上取胜。把好入职关,尽可能地选择实习实训阶段业已具备工匠精神的新员工,将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秉持对工作的初心、敬畏的职场新人,不仅使得企业技艺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而且使得企业重新审视生存和发展的理念,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实现提供保障,进而形成企业的卓越品质和独特精神文化。

三、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为深耕工匠精神提供土壤。

工匠精神,旨在培育,重在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2]。德国、日本是世界制造强国,也是知名的职业教育强国,他们很早就体会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课程中将工匠精神纳入职业教育领域。

虽然我国已发出“我们需要工匠精神”的呼声,但是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尤其高职教育领域,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刚刚起步。高职院校是培养工匠人才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是产品提质升级的中坚力量,为深耕工匠精神提供广阔的土地。

(二)工匠精神与高职实习实训教学的人才培养素质目标契合。

高职教学的就业导向性特征突出,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融入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主要面向企业、面向岗位,着重体现对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实践性特征有着更充分的体现,以岗位为参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在教学组织中,可以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堂与企业结合,形式灵活多样[3]。

高职实习实训教育过程中,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是未来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工匠精神不仅是一味地传承,在创新创造方面也比较重视。在现代化的高职教学过程中,创新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与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四、高职实习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围绕培养目标,改革实习实训教学体制。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正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高级技师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人才,理所当然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高级技工无不具有“工匠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必然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实训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实习实训教学中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调整教学目标的同时,着力改革实习实训教学体制,让“工匠精神”教育成为一项常规教学内容,为学生参加工作后成为高级技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学校骨干教师及企业技术能手等组成相关专业教学团队,结合不同专业培养要求,利用新媒体的实时交互与一对一推送特性,对学生开展个性化订制、项目化真实案例的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获得国家或省技能大赛大奖的未来工匠人才。

(二)狠抓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教师工匠精神培养。

古语云“学高为师”,在时代呼吁工匠精神的新形势下,“技高为师”成了社会赋予教师,尤其是高职教师的新要求。“大匠示人以规矩”,想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要具备这种精神,既是“匠人”,又有“匠心”,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丝不苟,既是教学领域的“老工匠”,又是技能传授的“老工匠”。

就现有的教师成长与发展渠道来说,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育、培训机构,大多数是在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引进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人才,然后结合学校的师资队伍成立教学团队。然而,这种方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仍然属于单向的浅层合作,教师不能深入学习技术,企业技术能手在教学效果上也不尽理想。未来,要不断扩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加深校企合作的层次,让高职院校教师进入企业接受培训,企业技术人员接受教师培训,双方不断补强自己的短板;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找到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培养工匠精神,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训课程中的“工匠精神”资源。

高职实习实训课程,面向工作岗位,培养技术技能,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训课程中的“工匠精神”资源,把工匠的精湛技艺能力与学生的实训联系起来。

用工匠的工作精神设计实训教学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以获得最佳成果为目标培养学生用专业修身、用敬业做人的工匠精神。加强实训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总结中胜任自己的工作。学生可以走进实习实训基地或到企业现场,利用场景模拟,和一线技术工人直接接触,身临其境;也可以通^技术手段,开发课程实训APP,让学生独立或组织一个小组参与到相关行业的实操中,亲身实践,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培养高度凝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理念,树立职场人员必备的素质和水准,将匠人追求的卓越作为从业的理想与信念。

(四)营造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工匠精神。

在职业教育强调“文化润校”的大背景下,让“工匠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园内树立“匠人”,传播“匠心”;在实训室张贴相关行业著名的高级技师的工作照和事迹介绍;聘请行业企业的技能专家、高级技工等到校作讲座或报告,用他们的亲身体会、真实故事诠释工匠精神,教育感染学生。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新媒体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媒体以“泛在”优势,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吸收高职学生关注工匠知识,自觉培育工匠精神;高端技能人才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向高职学生展示职业技能水平,开展精神层面的互动沟通[4]。

五、结语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体系。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实习实训这一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够高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吉贵.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23).

[2]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职教论坛,2012,6(6).

[3]贾敏.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培训,2016,11(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