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8 05:43:00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1)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产科;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34-02

计划生育服务站是为人类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工目的医疗机构之一,相对于其他医疗机构而言,服务人群比较特殊。除了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刚完成分娩的产妇以及不及前才来到人世间的婴儿,还有响应国家政策,来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健康育龄人群。由于她们均属于人生中的特殊时期,因此都具备着格外脆弱、极其需要关爱的特点。对于这类病患,手术治疗不可或缺,临床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为积极响应“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体现对病患的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方案不可或缺[1]。人性化护理方案,除了能够帮助患者解除肉体上的病痛,还能帮助患者摆脱精神上的折磨,使治疗更具备针对性,患者的康复情况也会更加良好[2]。因此,这一护理方式自推出以来就受到了广大病患的认可与支持。本文将我站2013年2月~2013年8月,接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具体情况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将我站2013年2月~2013年8月,接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区间值为23~45岁。随机将100例病患均分为两组。其中,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工作;实验组的基于对照组之上,将人性化理念融入护理工作中,随后观察两组临床护理的疗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工作;实验组的基于对照组之上,将人性化理念融入护理工作中。对两组成员接受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同时在患者出院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 数据处理

将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P

2 结果

两组妇产科患者接受护理后HAMA评分以及情况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1 2组妇产科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情况以及满意度比较

注: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比较p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加剧。卫生保健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课题[3],因此医护人员的工作将会面临严峻的考验。而人性化护理,在帮助患者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生理上疼痛的同时,还为患者排解了心理上的负担,因此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业内业外人士的一致认可。人性化护理工作,无疑是响应“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文关怀”理念的杰出表现。妇产科患者本身就属于特殊群体,身处于特殊时期的她们,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比普通患者更加脆弱需要关怀[4]。因此,医护人员更要落实“以人为本”这一人性化护理理念,利用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的病痛,排解患者的不安情绪,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推动医患友好关系的发展。医务人员要做到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护理常识。进而达到对患者消除恐惧心理的治疗目的,使患者能够重新树立治疗信心,配合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体现人性化护理。例如,为患者术前做灌肠、插导尿管、冲洗外阴等工作时,尊重病患隐私,对患者进行耐心安抚与引导,在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排解患者的不安与恐惧,对手术全程进行宣教,帮助患者更充分的认识手术过程,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手术疗养期间,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逸的疗养环境,尽量满足患者的一切合理需求。患者康复出院后,应定期进行回访。

人性化护理工作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能够帮助患者从心理到生理,彻底摆脱病痛的纠缠,按照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情况有着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妇产科患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临床护理群体,所以也要对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更适合于妇产科的患者。

参考文献:

[l]刘允英.53例剖宫产围手术期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9):78-80.

[2]赵月英.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当代医学,2008,14(22):153-154.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干休所;医患关系;医患沟通;健康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82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43-02

在医疗实践中,医患关系是否达到和谐,往往会直接地对患者的心理和健康状况以及满意程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1]。军队干休所的服务保健对象比较特殊,主要都是南征北战,经历过炮火洗礼的离休老干部。目前他们均进入“两高期”,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医疗待遇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医疗保健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保健服务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对于他们这部分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特殊群体,如何处理好医患关系,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就显得至关重要。

1目前军队干休所医患关系的主要特点

11患者的特殊身份医患关系即指医护人员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由于干休所的大部分患者都属于在军队离休的老干部,通常都具有着非常特殊的身份,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与比较高的文化修养,患者的健康和保健意识通常都很高,比较重视自己的疾病状况,非常渴望能够健康长寿,针对于自身的各种疾病有很大程度的知悉了解。他们有着较高的医疗护理保健需求,这种现状也就对干休所的全部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

12特殊的保障和需求在目前阶段,大部分的军队离休干部基本都已进入到了高龄期和高发病期,患者高龄老化造成老年人的身体组织器官产生明显的衰退;同时也会出现记忆上的减退,并且会听力下降、感觉迟钝、反应迟缓,甚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患者的病种较多,往往病情比较复杂,并且突发性的疾病频率非常高[2]。在这时候与老干部患者进行交流沟通,除了应当充分考虑到其所患疾病以外,还必须对于患者的家庭、状况、患者心理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要善于通过交流谈话方式进行沟通,经过有效良好的沟通能力,加上专业的技术水平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从而努力实现患者在常规的保健与应急抢救过程的综合治疗需要。

13特殊的健康管理服务针对干休所的离休老干部,应当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不仅应当依照整体管理的总体要求,对于干休所每一位老干部来建立起健康管理的档案,并且依据规范化的流程来全面地落实各项健康管理计划,还应当依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患病复杂程度,而提供科学的指导[3]。与此同时,对于高龄老年患者的各种常见病,还应当有针对性地积极地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让患者能够获得快捷、及时的保健与高质量的治疗护理服务。

2当前实现干休所融洽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措施

21要高度重视医院关系建设作为干休所的全体医护人员,应当充分意识到建立融洽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4]。医护人员不仅在具备良好高度的责任心与崇高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有一切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意识。要充分地意识到做好部队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用实际的行动来表现党和政府对于军队老干部的重视程度,从而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满足于老干部的健康医疗保健工作的特殊性要求。

22要善于运用医患沟通和交流的技巧由于干休所很多离休老干部都是从不同领导岗位上退休下来的,诊疗和护理方面,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外,平时医疗保健的大量工作就是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等。由于干休所患者有着群体特殊性,医生和护理人员在进行医患沟通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爱心、诚心与耐心,这又是实现和谐融洽医患沟通非常重要的基础[5]。医护人员必须努力掌握各种沟通技巧,要注重医务人员的仪态与语言。并紧扣患者所出现的心理变化。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同时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多站到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并开展工作。比如对于有的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医务人员的一个简单的主动上前搀扶,或者是一个适当的鼓励话语等,该类语言和动作都会拉近和患者的距离,从而改善医患关系。

23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诊疗技术这也是实现和谐融洽医患关系的主要前提。干休所的离休老干部,在其患有某类疾病的时候,如果通过科学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在疾病得到好转以后,其本人及其家属很快就会对于医护人员产生强烈的信任感。而只有信任作为基础,才能使医患沟通变得更为容易[6]。所以,医护人员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老年常见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并完善患者康复保健和健康管理以及急诊抢救的措施;及时地进行全面或者个体化的心理疏导,从而不断提高诊断治疗的质量,切实改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干休所患者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陈杰,赵婷“双高期”老干部心理和医疗保健服务策略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10,7(07):122

[2]杨春梅浅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

[3]靳晓玉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人际关系浅析[J]人民军医,2009,52(10):698-699

[4]马云峰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3)

[关键词] 特殊静脉;固定方法;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106-02

静脉输液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特殊静脉多见于休克、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此类静脉穿刺较困难,容易失败,既增加患者痛苦,又直接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和抢救,为提高特殊静脉输液成功率,降低复穿率,中西医结合科采用特

殊静脉穿刺成功改良固定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中西医结合科静脉输液均符合“特殊静脉”判断标准的112例患者,治疗时间为4~100 d,平均27.06 d,其中男74例,女38例,年龄52~88岁,平均68.96岁。将112例患者按自身对照法,按治疗时间单日输液,采用改良固定法为试验组;双日输液,采用常规固定法为对照组。两组固定法在穿刺成功率、复穿率、护患接受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采用特殊静脉穿刺成功后,根据穿刺部位选取合适的固定材料(不同规格的雪糕柄、一次性压舌板)加以固定。①选择指间、指背静脉穿刺者,取8~10 cm长,宽1.0~1.5 cm的雪糕柄,外衬纱布垫,置于穿刺手指掌侧面,以两条胶布缠绕固定相邻两个手指,长度超过掌指关节。②选择手背静脉穿刺者,取一次性压舌板外衬纱布垫,穿刺点靠近腕关节者,重点固定腕关节,靠近掌指关节的重点固定掌指关节。

1.2.2 对照组 穿刺成功后按常规方法固定。

1.2.3 特殊静脉判断标准Ⅰ类特殊静脉:线形、细短、弯曲、表浅、不显露、小儿头皮等静脉。Ⅱ类特殊静脉:空虚、脆弱、硬化、活动、水肿、高凝等静脉[1]。

1.2.4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复穿次数、护患接受程度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所有输液患者及护士。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穿率比较见表1。

2.2 护患对改良固定法接受程度见表2。

3 讨论

为了保护血管,通常从远心端开始作静脉穿刺,手背静脉既可让患者保持功能位置,又可使操作者在穿刺时方便,并且容易固定[2]。本研究选取的患者大多数是老年病情反复发作,需长期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其手背静脉损伤严重,不易修复,易出现药物外渗,发生静脉炎及穿刺困难。合理地应用静脉、保护静脉,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才能有效地防止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使静脉用药得以顺利进行[3-4]。为有效保护静脉,应选择手背静脉与指背静脉交替使用。指背静脉血管细小,靠近指掌关节,易因关节活动造成针头刺破静脉壁引起液体外渗,所以其固定至关重要。固定时要做到稳固简单,松紧适宜。胶布过多过紧不仅影响美观,浪费材料,增加成本,而且易致血流不畅引起外渗;同时缠绕多条胶布,活动时,易使针尖或针柄移位,刺穿静脉壁引起液体外渗;拆除过多胶布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揭起较多较紧的胶布时易牵拉、活动针柄,引起穿刺部位疼痛;胶布固定过松时,又易造成穿刺针移位刺穿静脉[5]。实验组患者采用穿刺成功后用长于手指3~4 cm雪糕柄外套上纱布套固定穿刺手指及邻近两个手指,既取材方便,又易固定,外套柔软的纱布套,保证了患者的舒适,使患者不因固定不妥而引起液体外渗。表2中8.1%的复穿率则是因药物性质或患者极度烦躁,使针头移位导致液体外渗,重新穿刺的。对照组56例输液1 515次,重新穿刺433次,复穿率为2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针水盒垫手,再用大量胶布缠绕,固定不牢,又浪费胶布,而采用压舌板、雪糕柄代替小夹板固定,美观,舒适,经济(消毒后可重复使用)。表2结果显示,此法患者及护士乐于接受,既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输液质量,又可减轻护士工作量。

[参考资料]

[1]赵雪金,邓群娱.提高特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研究,2005,19(6b):1097-1098.

[2]高晓丽,孙燕,袁莹.手背静脉的逆行穿刺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27.

[3]卢斌.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2):57.

[4]于安翠. 静脉输液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94.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4)

【关键词】  术前护理 整体护理的应用 护理体会

        我们认为更有利于培养手术室护士参与手术配合的协调性,全面培养提高业务理论知识,完善科室整体护理,同时对营造科室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谐医护关系,对手术室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1、方法和程序

        我们知道病员的思想是很复杂的,对即将接受手术的病员大多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就其原因有医护人员的言行造成的,也有病员自身的原因,如病员对手术和麻醉方式不了解,他们进入手术室时,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护理人员也是产生和加重不良心理的原因,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讨论,能增加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促进护患沟通,为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配合。

        1.1 新开展手术和重大手术及手术配合人员的确立。

        由手术室护士长与各相关手术科室取得联系,及时全面培养提高业务理论知识,科室收治的危重或特殊病例患者,对于重大手术和各类新开展的高、精、尖手术或特殊病例手术,如全髋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应在科室确定术前讨论日期后,通知手术室,以便安排手术配合人员后,由手术配合人员下到科室了解并查阅病历,掌握病人的一般情况,手术特殊所在。

        1.2 业务理论知识上的准备

        参与手术配合人员在术前应查阅相关理论书籍及医疗护理文献,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包括疾病病理表现,手术术式,手术步骤,了解有关的生理解剖知识等,对手术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准备,对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要预先熟悉和掌握。

        1.3 参加术前讨论并做好详细记录。记录好术者使用手术器械的特殊喜好,便于术前准备更充分,术中配合更默契,节药手术时间,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术前讨论一般建议安排在下午进行,以利于手术室人员的参与。内容包括①参加术前讨论的人员、时间、地点;②主管医生介绍病历、病史、体征、各项辅助检查情况,如实验室检查资料、影像学(b超、x光片、ct片)资料。③主治医师提出手术方案及步骤,手术中特殊用物准备等。④各级医生发表意见,分析病例特点,提出特殊要求及指示,围手术期治疗,用药方案的选择及特殊手术器械的准备。⑤手术室人员可就术中配合的有关问题作出分析评估,制定出有关护理要点及方案,如限制参观人员数目,对手术室空气净化等。 

       1.4 术前对病人进行探访,并做好术前患者访视记录。

        由器械、巡回护士共同访视病人,做好护理沟通,巡回护士做好访视记录,介绍手术室麻醉科的一般情况,手术患者进出手术室的时间、过程及工作人员,以及术后有可能在麻醉复苏室暂时留观的目的。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术中体位的要求及适应性训练,患者精神状态,心理活动及心理障碍,以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及恐惧感。了解患者的特殊要求,对于患者提出的特殊问题,如癌肿能否根治,是否复发,手术一定能成功等,应尽量与医生口吻一致,避免详尽解释手术过程或步骤,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必要时让主管医生解释。同时,要避免伤害患者自尊,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等。

        2 体会

        2.1 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讨论是整体化护理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将更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掌握手术病人的整体状况及手术方案,提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多学科知识的积极性,对培养护士的整体护理意识起到良好作用,对于高、难、新手术的开展,如不及时更新护理观念,增长各专业知识的水平将无法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只有给手术室护士提供更全面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完成整体化护理。

        2.2 强化医护关系,增加了配合手术的默契程度

        由手术前对医疗及手术方案的全面了解,术中能更加融洽医护关系,尤其是对手术医师的特殊术式及习惯有所了解,才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配合成功率。

        2.3 强化护患关系

        术前探访,加强了护患沟通,强化了护患思想交流,有效地解除手术病员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充分取得病员的信任,使手术患者有一个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治疗。

        2.4 营造科室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参与整体护理过程中可促进手术室护士之间开展学术讨论和小讲课,相互交流,增强大家学习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并可促进手术室护理能从多角度,多视野展开。

        2.5 术前讨论的记录,可作为手术室宝贵原始资料的收集,必要时进行整理查阅,对各类手术的综合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骨科;老年人;并发症;护理

很多老年人的身体十分虚弱,导致长期卧床。因此护理老年患者非常困难。其中,尤以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甚,他们大部分没有自理能力,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以下为本院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457例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体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200例,女性257例,年龄在60~74岁289例,7l~80岁125例,8l~90岁43例;髋部疾病有40% (其中股骨颈骨折为86例,股骨粗隆问骨折5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为41例),腰部疾病占总数的28% (其中腰椎间盘突出为60例,腰椎失稳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为45例,椎体滑脱为I8例),另外关节疾病占12.5% (其中膝关节疾病为40例,骨关节的感染为17例),其他骨科疾病占总数的19.5%。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是l6d。

2 护理方法与经验

2.1心理护理 我们根据患者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的不同、家庭情况以及患者经济状况等,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进行交谈,这使得护患关系非常和谐,患者信任医护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医疗工作。

2.2营养护理 告诉患者多喝水,尽量使用软质食物保持肠胃健,避免便秘。与此同时对患者做好生活上的护理,时期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耐心细致对待患者诉求,使患者从精神上得到宽慰,能放松心理接受手术和治疗。

2.3日常护理 绝大部分老年患者喜欢安静,应尽量安置单人小房间,护理要尽量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如减低环境中威胁的措施,减少床边的杂物等,坐轮椅时使用轮椅安全带,选用合适和专用的老年轮椅,帮助患者改变姿势。

2.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老年患者的肌体各部分已经衰退,如心、脑血管发生硬化,心肌收缩减弱,心血管对周围坏境的适应性降低。由于手术创口的刺激精神紧张,可能会复发疾病,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患者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褥疮预防护理。应给患者提供气垫床或骶尾部的垫褥疮垫,在骨突处上垫海绵垫子。对于不能翻身的患者要每2h协助翻身,并用50% 的红花酒精替患者轻按受压部位。护理时要落实到每个人,轮流值班检查。护士长要不定时地进检查,人人重视;③泌尿系感染预防护理:要使患者的会保持卫生,每天为患者擦洗。对于尿潴留患者,要妥善固定导尿管,为患者不断变换他,使患者导尿通畅,定时、训练患者的膀胱肌肉进年正常收缩;④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患者人院后一起告知其戒烟、戒酒,还要让患者多咳嗽、咳痰,做深呼,多做扩胸运动来使肺活量增加;⑤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在术后禁止止血药物并积极协助患者定时按摩及活动非制动关节,侦进下肢血循环,或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早期使用CPM机功能锻炼[1];⑥防止骨延迟愈合的护理:老年患者的运动量少,相应的骨细胞活动性就会降低,这就会引起钙的利用率低[2],引发骨质疏松。这样,骨折后的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更甚至导致不愈合。医护人员可以给患者服钙剂,用食物补充钙质,再添一些维生素D来增加钙的吸收。

2.5注重出院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用药方法、饮食营养及自我护理。并向好、家属交代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和心理活动。每位患者都要制定一套相应的康复方案,还要告诉患者复查的时间及负责医师的联系方式,不能让患者或家属有出院无人指导的顾虑和担忧,感受到出院后仍能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

3 结果

457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3],1例患者根据病情放弃治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对老年患者的疾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讨论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十分特殊,因此医护人员要进行人性化的服务。在护理老年骨折患者时,要树立"安全第一,患者第一"的思想,杜绝安全隐患。以充足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关爱他们,让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如果能充分掌握好老年骨科患者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老年骨科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徐秀凤,张春兰.浅谈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特殊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院,2007,12(11):54-56.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

随着公民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自然人人格的解放,人们逐渐意识到应尊重他人的私生活方式,并维护自己的私人生活秘密不受侵犯。这种要求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生活安宁的愿望经过法学家们的提炼升华,便发展成为公民人格权的一项重要权利――隐私权。而医院作为一个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患者隐私的特殊场所,正日益成为一个隐私权侵权医疗纠纷多发的地方。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展,传统隐私权经过了网络领域延伸,使隐私权的破坏呈现传播快、范围广、成本小、手段多、易隐蔽等特点,近年来伴随着论坛、博客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对公民人格权利的侵害案例,这就进一步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和法律对患者隐私权予以明确和保护。

一、患者隐私权的特性

隐私权根源于在羞耻感驱使下人们保持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的要求,但这种权利过分抽象,以至于其保护法益的范围及内容都不够明确。(1)患者隐私权的主体具有特殊性。患者隐私权的权利主体只能是接受诊疗护理活动时的自然人;而义务主体则是包括参与对患者进行诊疗行为的医方工作人员在内的医方全体。(2)患者隐私权的内涵有其特殊性。在医院这个特殊场所,公民的隐私权与医生的诊疗行为需要围绕追求健康的共同目的而重新定义。因为,医方为了准确地判断病情和进行诊治,需要部分涉及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隐私,医疗行为的特点就决定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必须放弃部分隐私。(3)患者隐私权保护的时间有其特定性。这里的特定期间并不限于患者在医方接受医疗服务的期间,还包括其在医方接受医疗服务时所透露的个人信息作为患者隐私存续的期间。

二、患者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受医疗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医院和病人都较少会顾及到病人的隐私权,实践中,患者隐私权频频遭受侵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诊疗中对患者隐私权的侵犯。如,查体时不当要求患者暴露身体的隐秘部位、摄片时要求女患者上身等等。2.临床教学中对患者隐私权的侵犯。3.对患者私人信息的侵犯。主要表现为医疗单位未尽妥善保密医务,将患者的信息扩散到不应知晓的人群或不当利用。

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日益尖锐的医患矛盾,减少因隐私权而引发的医疗侵权的发生,我们需要对当前这种状况出现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笔者认为,目前医疗行业中隐私权纠纷日益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患者隐私权缺乏法律层面的明确保护

造成大量患者隐私权被恣意侵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对患者的隐私权缺乏立法保障。这种法律的缺失会使患者在隐私侵权被侵犯时,找不到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依据。尽管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明确了对隐私权的保护,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欠缺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法律法规,所以当患者隐私权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仍难以实现对患者权益的有效司法保障。因此,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对患者的隐私权从法律的高度予以规定,明确医患关系中隐私权的内涵、外延及侵权的责任形式。

2.隐私权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隐私权概念本身具有高度模糊、抽象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得本来就比较特殊的患者隐私权的界定更加困难。隐私的范围及于整个私生活领域,但私生活的范围如何界定本身就是个难题,隐私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哪些信息有保密价值、哪些没有,完全因人而异。隐私权的这种特性必然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隐私范围无法准确的了解。医患信息的不对称更使得患者难以界定医生的哪些行为属于正常诊疗需要。

3.法律本身具有的特性的影响

法律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稳定性等特性。但是法律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则具有复杂性多变性,抽象的法律不可能具体而明确地解决现实生活中一切纷繁复杂的问题。同时,由于法律所具有的稳定性,这就使得法律相对于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具有滞后性。另外,又由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法律也不可能完全清晰地界定权利范围。成文法的抽象性、不周延性和滞后性也决定了权利疆界的模糊性。更何况,我国的相关立法中也没有关于患者隐私权的具体规定,这就使得患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效果更加差强人意。

三、患者隐私权有效行使的途径

患者的隐私权作为一种权利从法理学角度来讲,其行使是受到一定制约的,不受限制的权利是不存在的。因此,患者的隐私权只有得到正确的行使,才能对医患双方起到有效的保护:

1、首先,患者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和普及医学常识。只有患者树立起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手段的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出来。而医学常识的了解,可以让患者相对了解医生的行为是否“越界”。在医院这个特殊场所,公民隐私应有其特殊内涵,如在泌尿科、妇产科、生殖科,诊疗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病人的隐私部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显然就不像在医院外那样完整,但也并非毫无隐私。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现实环境的影响,患者对隐私权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弱,即使当其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也不知如何进行保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有意识的通过法律的途径及其他的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非法侵害,对于在诊疗过程中隐私权被明显侵犯的行为,都要勇敢的站起来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2、其次,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的基础上,医患双方的行为都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医方一方面强化其内部自律机制,提高自身素质,操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为患者保守秘密。更重要的是医方也要有明确的制度可循,对涉及隐私的诊疗行为要认真履行规范。患者在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超出法律的允许范围行使隐私权,不可采取过激行为来维护自身权益。

特殊患者护理论文篇(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第一章 基本要求

第一条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 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第四条 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第五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第六条 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第七条 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八条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第九条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第十条 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第十一条 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第二章 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第十二条 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诊病历首页(门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第十三条 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第十四条 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复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十五条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第十六条 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对收入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应当书写留观期间的观察记录。

第三章 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第十七条 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麻醉记录单、手术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病程记录(含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

第十八条 住院志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住院志的书写形式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第十九条 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发病节气、病史陈述者。

(二)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并结合中医问诊要求,记录目前情况。内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疗经过及结果、睡眠和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等。

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一段予以记录。

(四)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

(五)个人史,婚育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家族史。

(六)体格检查应当按照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包括中医四诊的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等),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头部及其器官,颈部,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腹部(肝、脾等),直肠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

(七)专科情况应当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

(八)辅助检查是指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当写明检查日期,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

(九)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

(十)书写入院记录的医师签名。

第二十条 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入同一医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及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其特点有:主诉是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中要求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

第二十一条 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二条 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死亡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三条 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证候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

第二十四条 病程记录的要求及内容: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诊断依据包括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包括中医鉴别诊断与西医鉴别诊断。

(二)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日期,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证候、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间隔时间视病情和诊疗情况确定,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

(五)交(接)班记录是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医师分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六)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或转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七)阶段小结是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经治医师每月所作病情及诊疗情况的总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八)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等。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九)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会诊意见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

(十)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

(十一)术前讨论记录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进行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记录者的签名等。

(十二)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录。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麻醉方式、麻醉期间用药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

(十三)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等。

(十四)手术护理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手术护理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护理情况、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巡回护士和手术器械护士签名等。

(十五)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第二十五条 手术同意书是指手术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同意手术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六条 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是指在实施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签署同意检查、治疗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特殊检查、特殊治疗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七条 出院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应当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师签名等。

第二十八条 死亡记录是指经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入院日期、死亡时间、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等。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第二十九条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

第三十条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

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

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墨水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等。

第三十一条 辅助检查报告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所做各项检验、检查结果的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报告日期、报告人员签名或者印章等。

第三十二条 体温单为表格式,以护士填写为主。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

第三十三条 护理记录分为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位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应当体现辨证施护。

第四章 其他

第三十四条 住院病案首页应当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1〕6号)的规定书写。

第三十五条 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含义依照1994年8月29日卫生部令第35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8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