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8 01:44:40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篇(1)

一、树立三种观念

一是学生素质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我们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学生特长,养成良好习惯为目的”的学生素质观念。具体做到:一是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节课;二是各校结合师资特长、利用功能室开展好学生的兴趣小组活动和特长培养;三是抓好的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管理;四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文艺、体育、书法、绘画、习作的表演和竞赛活动。

二是教师主导观。学校的办学主体是教师,教师的奉献精神、凝聚力量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一所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应该树立“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发展学校,成就学校”的观念。抓好教师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做到:一是对教师进行诊断分析,做到有效培训;二是按要求落实好师训的各项工作;三是抓好教师理念更新和教育技术培训;四是找准教研与师训的切入点,开展好教学教研活动,做到研训、学训、会训三维一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领导品位观。树立“以村级学校领导为主心骨,通过提高学校领导品位,提升办学品位”的观念。学校的品位主要指学校的内涵是否丰富,办学是否有特色。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领导是办学的主心骨。学校办学是否有品位、上层次,取决于学校领导是否有品位、高素养。首先,学校领导思想上高品位,办学理念清晰,办学目标明确,管理民主科学,发展志存高远;其次,校长要有校园品位上的审美力,包括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绿化都应该精雕细琢,设计布置都应该为学生考虑;此外,学校领导要做教学教研的行家里手,才能很地凝聚教师的力量和智慧。具体做到:一是注重村级校长、教导的培训与指导;二是引领指导校长、教导做到五好,即:上好课、观好课、搞好专题讲座、做好教学常规、抓好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二、抓牢四个环节

一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管理要上水平,制度要先行。用制度管理人、规范人、激励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决定了教学管理的特殊重要性。教学工作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管理过程,是学校教育管理、实施、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的重要途径。一所高质量的学校必然有一套被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是立足课堂提质量。随着国家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改和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地中小学都在竭力探寻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所在,只有立足课堂,做到精细化管理,构建高效课堂,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教师常规不容忽视。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体现主体就是教学常规。学校应结合实际从教师学科教学计划、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阅、辅导学生、期末复习、成绩考查、学期学科质量分析、教学工作总结、学习培训、听评课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四是创新体制,建构科学、高效的教研模式。教育科研是一所学校整体实力的主要体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支撑。“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教学与教研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遵循以“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课题为主渠道,以课堂为中心点,以质量为根本点”的教育科研模式。坚持“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理念抓教研,在朴素中彰显个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增强五个意识

一是增强传承与创新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已经十年多了,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但也有部分教师的教学步入误区。作为教学管理者要以“教研、服务、指导”为宗旨,引领广大教师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良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是增强家校合作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好母亲,胜过100所学校”、“生活处处是教育,生活时时有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有了这些认识后,作为教学管理者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教师家访制度;二是制订《家校合作方案》,开展家校合作活动;三是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有计划地开展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对孩子极力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是增强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助教意识。学校建设要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观,把“设施设备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作为学校建设和管理的目标。近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为学校增添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接下来是如何使用?如何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让它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理念篇(2)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 方法

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当然,随着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时事简评。新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初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结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

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这种精神和情感又岂是仅凭教师的单纯灌输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性”原则吗?

3.组织讨论。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

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呢?

4.开展研究性学习。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有效的整合。我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多次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由于研究学习的时间太长以及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与他们的研究过程比起来,研究结果是否理想就反而不重要了,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获得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可能获得的能力,这将对他们今后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许这才是我们新的课堂教学取得的最大收获吧。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营造氛围要适度。 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教学理念篇(3)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理念,先来了解它的本来含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二、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课堂教学叙写的是目标,而不是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然而我们的教师对此研究得不够,往往误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一堂课的任务也要写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这些对得不明、错得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有管理或评价的价值,也就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1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4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如有一位高中教师上一课时的"克隆技术",他写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目标(1)理解克隆的概念(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3)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2.能力训练目标把克隆的知识与教学相关内容相联系,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及思辨的能力。3.情感训练目标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激发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德育培养目标通过研究、讨论克隆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形成看待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显然,这位教师不了解目标陈述的技术,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行为主体混乱;有些行为动词不明确;有些是目的而不是目标:目标分类不科学;简单问题复杂化。可以想象,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没有目标导向的,只能凭经验行事。教学准备的结果是教学方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案。对教案的管理其实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管理教案的目的是为了后续教学实施行为即45分钟的课堂效益。然而,目前对教案的管理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走向过于繁琐的所请规范化、标准化,对所有的教师采用同样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而且管理的要求过于具体、过于详尽、过于死板,这可能是教学管理的大忌。我们知道,对教案的规范化管理对新教师和欠胜任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但对合格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而言,过于规范可能是弊大于利。教案可以是物化的书面计划,有时也可以是头脑里的思路。既然是合格教师或优秀教师,教学准备的产物应该是多样化的,大可不必追求一种形式或模式。教学实施本质上说是一种艺术,需要个性化,而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包括教案),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再者,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容易使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如果把这种管理权部分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评价教师的备课是否认真与充分,形成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校本管理模式,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准备后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班上学生的反应。研究表明,教案过于详尽的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反应反倒不敏感,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相比准备计划简略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准备计划详尽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表现要差些。这就说明,如果教师不随机应变,过于详尽的教案就有可能起副作用。教案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新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别往往也就在于此。三、教学实施策略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上述的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一般说来,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行为按功能米划分主要有两个方面: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而课堂教学行为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的,事先可以作好准备的行为,这种行为称之为主要教学行为;而另一种行为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许多时候都是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因而事先很难或根本不可能作好准备,这种行为称之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三类。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让教师了解这些行为类别,不是要求每个教师都非常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技能,这既非可能,也无必要。有些技能并非依靠培养或培训方案来获得,而是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课堂经验与人格素养。然而,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选择。选择教学行为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准备程度、时间和教师自身素养等。行为是为目标服务的,什么样的目标决定用什么样的行为。同样,内容对行为也有制约作用,如体育与数学的目标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所采用的教学行为也应该不一样。学生准备程度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动机准备与知识准备,不同阶段的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同一班级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准备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准备程度。对每位教师来说,其他四种因素有可能是相同或差不多的,但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却不可能是相同的。因此,在选择主要教学行为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不可能有"说话像演说家,写字像书法家,上课像表演家"那样的教师,我们不要奢望每位教师都去做这种不现实的理想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要求每位教师都去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有的教师可能粉笔字写得不好,让他花很多时间去练习,结果也不一定有多好,但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那么他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利用电脑或投影仪来代替自己的板书,照样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倡导每个教师都应该做这样的聪明人,而不应将种种不现实的要求强加给每一位教师。四、教学评价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涉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尽管"评价"一词早就在我国的教育文献中出现,而且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但是,评价的背后用以支撑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却没有具备,许多人还以为评价与考试、测验没有什么区别。评价比考试、测验先进在什么地方,它的意义何在。1.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也就是说,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它的直接目的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而不是给学生分三六九等。2.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突破了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如知识掌握程度检查,它已经扩大到整个教学领域,还包括对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等。3.在方法和技术上,它不是单纯的定量分析,而是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4.评价重视受评人的积极参与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5.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使得评价是一种开放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的不断完善。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即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因此,它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假如评价的结果是学生取得了进步,说明该教师的教学是有效的;反之,假如评价的结果是学生没有什么进步,说明该教师的教学就没有多少效果。从评价活动的组成来看,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包括确定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编制学业评价的试题、实施以测验为主的评价活动、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等几个方面。需要教师具备试题编制技能,而目前由于有大量的试题集,有部分教师经常照搬照抄练习题和考试题,导致自己本来应该具备的试题编制技能的丧失,这样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如目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和作业量过大等问题,其中教师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编制试题。经过我们的研究,会编试题的教师如果心态正常,一般说来,他的学生课业负担就不会太重。反之,教师自己很少或几乎不编试题,他所教的学生往往负担就过重。教师课堂行为的评价特别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在西方国家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然而在我国却很难推广。这里面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念与认识问题,如学生观、评价观、感情分等;二是技术问题,即不知道怎样操作。要使学生评价达到一定的信度与效度,必须处理好以下这些技术问题。1.首先必须明确本校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评价指标。2.评价指标控制在10一15个,而且必须是具体、明确,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就能做出判断。3.尽可能收集定量与定性两方面的信息。4.指标的产生尽可能广泛听取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意见。5.开学初就应把评价表发给每位教师,并告诉教师,在期末将由学生从这些方面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便于教师学会自我管理。6.尽可能每次让一个学生同时评价5门或更多门学科的教师。这样每班随机取样15名即可,以避免个别班主任集体作假。7.由于所有量表都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统计结果的处理需要谨慎。如不能给教师排名次,也不能当作发奖金的唯一依据。可以告诉每一位教师两个分数,一个是他本人的总分,另一个是全体专职教师的平均分。得分较差的教师可以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处理,或者对他们下个学期的教案进行规范管理。如果这些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评教师的科学性就可以得到保障。经过研究,在学校采用学生评教师制度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校本化和民主化,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有利于改善学校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改善学生在学校时的心理环境。下面就是一所高中采用的学生评价教师课堂表现的量表,仅供参考。

教学理念篇(4)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效率。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学习状态中,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所生活的环境比较熟悉。如:对一年四季的景色都有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去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感受到课文的内容似曾相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朱自清的《春》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美景,同时,把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想象春天到来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得到美的享受,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探究一番,嚼出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泱泱,山也明朗润泽了。这一切学生好像历历在目,有的学生就提出问题;“老师,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到野外去放风筝,“好吗?”“好!我们一起和作者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让同学们在春天的田野里尽情的奔跑、放风筝吧。请同学们朗读‘天上风筝渐渐多了,------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这样,好像学生也融在其中,表现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活力和希望。有了现实生活为基础,春天的色彩桃杏艳红、百花争艳的美景就浮现在学生的眼前,人们欢快、奔放的激情印在学生的大脑中,从而就会产生了春光明媚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让学生从审美的想象中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他们也会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一个班级里有五六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这些学生很重要,冷淡、责怪,学生不愿接受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错了,我不责怪,而是说:“没关系,我提的问题他回答不上,也许他知道的我没有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了一点,就要加以肯定,以资鼓励,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了学生的顾虑;回答不了问题,老师应该启发、引导,让这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也动起来,时间长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课堂也真正的活起来了。

三、扩大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

初中《语文》课本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写作技能外,同时,要求学生对课外名著进行自主阅读 ,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搜集,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如要求学生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让学生去感受作者是怎样歌颂母爱、童真、自然,并融为一体的。

在学习与名著有关的课文时,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如在学习《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时,让学生从故事情节中,了解梁山八条好汉晁盖、吴用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形象。课文中没有提及的人物,希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加以了解。如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的三位女将,她们是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娘等,从阅读中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其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去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通过人物活动反映社会生活。

在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外名著外,还要求学生搜集民间的一些传说,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了一幅自由美好、生活幸福的天上街市图。诗中描写的牛郎织女在天街自由来往,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是作者的美好愿望。然而在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却与诗中的恰好相反。学了这首诗后,要求学生回家去搜集在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并写下来,在班上开展讲故事活动,让学生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完美。希望能联系课堂内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文。

教学理念篇(5)

关键词:教学质量 保障 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12-01

所谓教学质量,主要指教育所提供的成果或结果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所谓质量保障,指的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一种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所谓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指的是为保持和改进高等教育质量,并提供质量证明和担保的所有政策与过程。

一、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

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包括权力分配、职责分工、C构设置等方面。它必须建立在国家宏观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

(一)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设置高校管理机构要从整体出发,条块结合。各机构既要体现各自分工,同时还要进行互相合作。

(2)精简高效原则。教学管理机构是由人组织起来的,机构设置要简,人员配置要精,同时还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新情况。

(3)责、权相应原则。明确规定各机构的权力界限和责任范围,拥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就不能完成既定的任务,甚至会瞎指挥。

(4)能级适应原则。在确定管理机构时,要按照能级原理划分职权范围,按职权配备相应干部,以便最大限度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

(5)相对稳定原则。机构建立后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立或者撤并,避免出现影响工作连续性现象发生。

(6)因校而异,因校制定原则。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形式和规范,做到因校而异,因校制定。

(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

1.教学规章制度

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有助于协调各种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能的目的。

2.教学例会制度

所谓教学工作例会,指的是非开不可,同时也是常规性的会议。

(1)教学工作例会。教学工作例会通过以固定间隔期限召开,一般在学期初通报总体目标,部署重要工作;在期中交流教学情况以及期中考试情况,并研讨有关教学问题;在期末,主要安排期末考试工作。一般情况下,以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为宜。

(2)教务秘书(干事)工作例会。教务秘书工作例会通常由各系教务秘书参加,交流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问题,部署近期教学工作。教务秘书工作例会通常每周一次,一般定在每周一下午较为合适。

(3)教务处工作例会。教务处工作例会主要是教务处各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工作进展情况。教务处工作例会通常每周一次,一般定在每周一上午。

3.各类检查制度

从检查方法来看可分为常规检查、抽样检查结合、专题检查、口头检查、书面检查等。从检查内容来看,可分为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从检查主体来看,可分为领导检查、相互检查和自我检查等。

二、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坚持人本管理的理念,将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教学管理的质量。可见,为了保障教学管理质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贯彻人本管理的理念。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能力,共同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因此,保障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学生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意义。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之一。

2.强化系统化管理

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需要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效率,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具体来讲,针对高校教学系统的特点,高校教学管理中系统理念的运用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更新教学理念,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高校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与持续学习,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加强教学的考核评估工作。任何一个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目的。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教学评估必须针对所有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来展开,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公正和高效。

(3)处理好突出重点和整体提高的关系。高校的教学管理必须具有开放性,以重点带动一般的方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总之,做好高校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要树立系统的理念,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3.树立教学管理的就业理念

高校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只有其所培养的学生找到工作,为市场所接受,才能提高高校的产品――大学生的市场认可度。可以说,树立教学管理的就业理念,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市场导向,就是向社会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

教学理念篇(6)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概念;物理教学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说整个物理就是由无数个概念有机组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学习物理概念,不仅仅是为了学到一些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学到探索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的精神。因此,要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

本文结合对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的电场强度概念教学的设计,谈谈教师应怎样落实概念教学的新课程理念。

1 教师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合理化问题进行研究

精心设计情景和矛盾事件(来源于生活生产现象、实验、视频等),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原先的态度、目标及知识的挑战,从而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杨振宁说过“让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对于感性认识丰富,理性认识较薄弱的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如果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去创设恰当的“境”,激发学生的“情”,不仅能帮助学生的认识比较容易地进入概念,而且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好奇转变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转变为对物理概念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积极的心态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明确要研究的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场强度的概念教学中通过演示试验来创设情景:检验电荷q放在带电球体Q产生的电场中的不同点,学生看到q所受的电场力F不同,让学生感到电场有强弱之分。q受电场力F越大,我们就说那一点电场越强。教师随即提出,“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电场强弱.这个物理量怎样定义.” 教师作好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发现了问题。这样用情景引入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好奇的心理,为接下来的探究作好了准备。

2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探究问题,形成概念

学生在探究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要解决多个问题的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探究问题,即“实验归纳”或“理论演绎”,并在探究过程中恰当地体现科学探究的要素,灵活设计和安排学生的猜想、计划、操作、推证、评价、交流等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建构”过程,不宜一味地强求探究模式的完整。对科学问题的研究要重视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探讨,这对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持久。教师鼓励学生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尝试给有关的概念下一个恰当的定义。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物理素质,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得当,很多概念的定义,学生基本能归纳准确。例如:在电场强度的教学中,接下来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检验电荷q放在带电球体Q产生的电场中的不同点受的电场力F不同,是否可用电场力F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学生思考后,教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改变演示试验:电量不同的q放在带电球体Q产生的电场中的同一点受的电场力F也不同,而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强弱应该是确定的,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不能用电场力F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学生思维受阻,亟待解决,兴趣高涨,可让他们讨论争辩,进行思维加工。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已知将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A点受的电场力F,若将电量为2q的点电荷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A点受的电场力F′应为多大.学生根据点电荷库仑力公式容易得出,电场力F′为2F,学生不难看出点电荷q在点电荷Q电场中的A点受的电场力和其电量成正比,启发他们大胆猜想:电场的强弱能否用电场力和电量的比值来定义.

通过第一步的创设情境,让学生主观感受电场有强弱,通过第二步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电场力不能描述电场的强弱,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接下来试验探索:在带电球体Q产生的电场中,同一点放进检验电荷q,利用电荷均分方法定量改变检验电荷q的电量,记录电场力F的大小,观察F与q的关系。同理:选取电场中另一点来研究F与q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分析数据表明,电场中同一点F与q的比值为定值,不同点比值大反映力也大,电场越强。最后得出结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的某点受的电场力和其电量成正比,电场的强弱可用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和其电量q的比值来定义,叫做电场强度。

通过这样的程序教学,让学生体会一个物理概念产生的过程和怎么样给它下定义。使学生逐步领悟物理学中概念产生的特点,同时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各种力,动量,动能,磁感强度,电势等物理概念的教学都可以这样来教学,采用先引导,后由学生自己对物理概念定义,然后逐步完善。

3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够互相倾听,明白别人对问题的不同解释,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在相互表达与倾听中,让学生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清晰化、外显化,促进反思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在讨论中互相质疑,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引发认知的冲突,深化、修正自己的认识,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讨论与交流使概念更清晰,在讨论中使学生相互启发,不断纠正错误,直至得出完整、准确的定义。例如:在电场强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通过对电场强弱的探究,请同学们讨论哪些地方你认为还不够清晰.你对此有何建议.请同学们交流今天的收获,为你们今后概念的学习有哪些启发.各小组进行交流,总结学到的知识、方法,及对成功与失败的感受……。

4 巧设练习题目,充分理解概念

为了巩固、深化和活化对概念的理解,完成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在此环节,教师从多角度提问,让学生判断,或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概念。针对“电场强度”的概念,可利用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在真空中O点放一个点电荷Q=+1.0×10-9C,直线MN通过O点,OM的距离r=30 cm,M点放一个点电荷q=-1.0×10-10C,如图,求:

(1)q在M点受到的作用力。

(2)M点的场强。

(3)拿走q后M点的场强。

(4)M、N两点的场强哪点大.

这样逐步使学生懂得掌握概念靠“记”是不够的,理解才是掌握概念的关键。促使他们会思考、爱思考、直至勤思考。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辅之各种教学手段,使概念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此方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概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通过启迪和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证明,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的角色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概念教学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产生质的飞跃,才能保证物理概念教学始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理念篇(7)

一般来说,必须从感觉和经验开始,即生动的直观是形式概念的基础;但是,这种认识反映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片面、事物的表面联系,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经过科学抽象,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这是掌握概念关键;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完结,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所以,我们还要使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一、重视实验。

审慎地选择实验和事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理解掌握概念的基础。若在教学中习惯于“口头加粉笔”的教学,特别是对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重视,在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尚未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向学生讲解有关的物理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要学生理解掌握是不可能的。巴甫洛夫曾说过:“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的支持,就不能使鸟儿上升。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们就永远不能飞腾起来,没有事实,你们的‘理论’就是枉费心机。”同样,在物理教学中,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事实,要使学生掌握概念是枉费心机的。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包含大量的具体事例。教师要重视感性认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这样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那么选择感性材料的原则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根据有关概念,选择本质联系明显的,包括主要类型的以及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

例如,在进行惯性教学时,如果只举木块、汽车等固体为例,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在稍隔一段时间后者再去问学生:“水、空气是否有惯性?”很多学生往往答不出来。为演示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人后仰和突然刹车时车上人前倾的现象,教师用图1所示的实验,而不宜图2的所示实验。

如果用图2所示的装置。学生看了会认为,小车上的木块“本来就有向前倾倒的趋势,所以小车遇到障碍物时突然停止时,木块就向前倒下了”。学生的这种看法显然是被小车放在斜面上“不稳”这一非本质的“假象”所干扰了。而图1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再如,摩擦力的概念,不少学生有这样的错误概念: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它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成正比。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用图1作用力拉物体一类事例,不仅不能纠正学生的上述错误认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强化学生的某种错误认识。这是因为在这个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运动,物体之间压力的大小是和物体重量相等的。也许正是由于这原因,学生才把阻碍相对运动和运动相混,把物体之间的压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相混。要纠正学生思想上的这种错误概念,单靠重复强调“阻碍相对运动”、“正压力”这些词语是无济于事的。最好的办法是补充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验。

图3中木板上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促进”它的运动,这就与“摩擦力总是同运动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相矛盾。图4中由于力F作用影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虽然与重量有关,但不是正比关系,且当α为90度时,就和重量毫无关系了。学生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他们头脑中的片面认识就会发展成为全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转化为正确的认识,表面的认识就会深化为内在的认识。

二、重视科学,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使学生理解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是掌握概念的关键。

物理概念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列宁说过:“认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反映,但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里所说的“一系列抽象”过程,就是用比较、分类、类比、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等抽象思维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将非本质的东西摒弃掉,从而把握其本质属性的过程。

例如,对什么是惯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举出奔跑的运动员、行驶的车辆为例表示惯性,并说:“这些物体都具有惯性。”或一字不漏地背诵课文上惯性的定义,而却不能从这些事例中分析和概括出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基本属性来,也不会运用惯性概念对有关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正确解释。要使学生形成“惯性”的概念,其关键在于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保持匀速运动状态”这一本质属性。但是,在物体的纷繁复杂的运动中,这一本质属性却为许多非本质的联系掩盖着。例如,要维持物体运动,一定要“外力”作用,“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恒定的“外力”作用,是维持匀速运动的原因;“外力”大,速度就大;“外力”小,速度就小……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摒弃这些非本质联系而较顺利地掌握惯性概念呢?我认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感性材料进行大量的“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从而区分和辨别了本质与非本质,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而且能使他们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发展。

三、重视概念的物理意义,是理解掌握概念的根本。

学生对有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得出结论后,一般来说,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往往仍然是表面的、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着重理解其物理意义。

(一)使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文字表述,再“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这对学生对于有关的概念获得明确、完整的认识是必要的。应注意的是,用文字表达概念要适时。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定阶段和方法,因此对概念下定义,必须在学生对有关的物理问题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在他们毫不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他们,然后加以解释和说明。须知,这样做,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完全是空洞的东西。例如,“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一个物理量(质的规定性),在匀速直线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量的规定性),其单位是“米/秒”。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从概念的“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加深理解其意义。

(二)对于概念的文字表述,不应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将其“返回”到具体的事例中,使抽象的东西“物化”,并在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中,使之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例如,学过惯性定理后,教师可让学生解释以下的现象:一列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车厢里的人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此物体下落后会落在原来的抛出地点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可能引起争论,争论的过程就是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通过争论,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就会更深入一步。

(三)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加深理解。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看来很相似,但其意义却不相同,初中生对压力与压强、温度与热量、热量与内能等常常分辨不清;高中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电压和电动势、功和能、动量与动能等的区别搞不清。对这些概念可以引导学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弄清其区别与联系。例如,以电压与电动势来说,电压是反映静电力做功,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的物理量;电动势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能的物理量。这就是这两个量的质的区别。在量值上,这两个物理量都是以移动1C正电荷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且其单位是“伏特”。所以,电压与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但他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当学生对这两个物理量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在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时,从能量转换和守恒的观点来推导和理解这个定义就容易了。对许多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都可以用类似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的根据是物理概念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一般来说,把握不同概念质的规定性,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而量的规定性往往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