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摄影技术论文

摄影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6 11:53:46

摄影技术论文

摄影技术论文篇(1)

我国的摄影教育从建国起即作为专业美术院校的专门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摄影专业或者摄影课程,摄影作为一种教育的同时,也作为一种丰富人们生活的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摄影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社会功能已经被人们所认同。加强高职院校的摄影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对于丰富大学校园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摄影教学同时也被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校园各项文化活动中,对促进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文化。加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能够让学生用美的眼光看世界,这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目前高校摄影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摄影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程度不够。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是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的特点,这同样也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领导忽视对摄影教育的重视程度,甚至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摄影公共课程。

(2)摄影教育手段比较落后。

摄影教学活动中,教育模式主要都是以班级式的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教育手段不够先进,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先进的教育技术并没有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摄影教育在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机制、师资队伍上都与现代化的教育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相比明显落后,这都不利于摄影教育的实施。

(3)摄影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

摄影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之一。利用这一优势,必须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从事摄影教育的工作者,对学生都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反映出教育实质,进一步提高和加强摄影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很多评价机制都是以传统的考试方法为主,这一评价机制在实际摄影教育工作中,对于摄影艺术教育的本质无法反映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必须对现行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3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将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以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以强大的信息资源和网络交互性、快速的信息传递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摄影教育中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摄影的教育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摄影人才的整体水平,进而推进摄影工作的市场化发展,这将对摄影教育,甚至是我国的摄影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1)网络的优势。

现代网络技术与网络宽带是推动人类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两个重要杠杆。首先,网络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信息传递比较快捷、交互性比较强,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网络是信息时代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工具,开展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分类、选取、识别、分析和加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最后,网络具有很强大的信息资源,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项交互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摄影教育教学质量。我国现在处于网络服务日渐完善的时代,面对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摄影行业的要求。互联网打开中国的大门,这就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加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摄影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强大的技术保障。

(2)发挥网络在摄影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进行摄影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摄影人才。优秀的摄影人才的培养是发展摄影产业的主要动力,也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应尽的义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摄影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完善教学的基础设施,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并大力普及摄影教育。作为摄影教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大学生。1)利用网路资源的贡献丰富摄影教学的内容。丰富的网络摄影信息资源,可以使学生获取课堂以外的新知识。因此,网络摄影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摄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集合我国著名的摄影家资源,并吸取我国优秀摄影家和评论家以及新一代具有良好摄影天分的摄影新人的加盟,建立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和教材,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摄影学习中感受美的熏陶。2)用网络的交互性活跃摄影教学的形式。多媒体教学手段一般都是运用超级链接、视频点播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这样沟通比较方便,实现多项交互,增加了教学的效果。在摄影教育中,教师应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通过建立校园网站、微博、博客等向学生介绍关于摄影的相关知识,使更多的学生和摄影爱好者进行交流。3)利用网络开放性教学拓展摄影教学的规模。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价格比较低廉,是很多人在网络上就可以感受到摄影的魅力。同时,使人们接触摄影教育的机会增多,学习更加的方便,有利于高职院校摄影教育的开展和实现。

4总结

摄影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摄影艺术;群众文化;普及

中国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注重群众文化层次的提升,并发挥群众艺术的作用。摄影艺术的发展使得群众文化以传播技术为手段的特点更为凸显。本文就对当前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摄影艺术的群众文化价值分析

和传统的艺术相比,摄影艺术是群众文化层次提升的必然现象,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与摄影技术相融合,使得摄影艺术更显其独特的魅力,更富于时代性。在当前,为了迎合人们高品质的生活需求,摄影艺术更独具文化价值。可以说,摄影艺术是群众文化适应时展的结果。

摄影艺术借助群众文化的方式在社会中普及传播,不仅能够利用摄影的方式见证社会的发展,还能够促进摄影本身的进步。同时,摄影艺术在群众中的普及,还能够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是人们生活品味的写照。当前,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愿意利用摄影方式将自己的生活方式记录下来,也将摄影艺术通过群众文化教育的方式普及传播开来,这样既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将时代的面貌呈现出来。

从群众文化的角度分析,将摄影艺术纳入到文化的领域范畴当中,能够引领群众以崭新的视角去观察事物,使得群众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二、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

照相对于人们来讲并不陌生,其是人们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照相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使得摄影逐步的从技术的层面发展到艺术的层面当中,并逐步向群众的生活化方向发展。

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离不开摄影设备的普及与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普遍使用,而手机的照相功能也有所提升,摄影设备从过去的奢侈品变为现在的日常生活用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使用,记录生活片段。摄影设备的普及为摄影艺术在文化中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摄影艺术的传播,同样也离不开摄影技术的推动作用。高超的摄影专业水平,是这门艺术能够在群众文化中普及的关键。为此,必须要实现摄影技术的创新化发展。具体来讲,可通过专业化教学方式实现技术的普及。

尽管当前摄影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较高,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业余的摄影者或者是爱好者,其专业水品较低,而采用专业教学的方式,能够提升群众的观众度,且通过专业化的培训,能够将摄影技术进一步普及,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形成初具规模的群众文化。

在进行摄影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现代摄影教学,还需要对传统摄影技术进行教学。传统的摄影教学内容是基础,其摄影成像原理、基本操作方法等都需要每个摄影人员掌握。而现代摄影教学过程中,需要使学员掌握好现代设备的应用技术,且要将传统和现代摄影技术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步化发展,这样能够使每个摄影人员更好的掌握技术手段,实现摄影技术的普及发展。

科学技术对摄影艺术的普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现代摄影艺术,简化了传统摄影技术当中自动曝光、自动聚焦以及自动白平衡等功能,现代摄影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功能,这种进步和二者的结合,使得大众能够很容易成为摄影的高手,从技术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真正实现了随心创作。同时,技术的进步也提升了摄影效率,给摄影带来了创新和变革。

摄影技术论文篇(3)

〔关键词〕摄影艺术摄影美学创作心理观述评

一、摄影美学基本理论回顾

摄影美学是一门研究摄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及审美规律的学问,是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研究的实质主要是摄影艺术与存在的审美关系,以及反映生活的特别的规律和技术措施;摄影艺术与非艺术品摄影的质的区别;摄影艺术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真与美的关系、形式美的规律;运用摄影艺术手段进行构思,增强作品的概括力、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方法;运用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等原理,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的方法;摄影艺术不同类型、不同流派的美学特点等等。

瑞典的雷兰德和英国的罗宾逊为代表的摄影家们,19世纪50年代提出了“用摄影来绘画”的观点,主要倡导把“美”当成摄影创作的最高理想,从而去追求含蓄、和谐和典雅,这一时期的摄影作品构图布局、光线影调的追求都酷似绘画。雷兰德用三十几张底片叠放的大照片《人生之路》,在1856年曼彻斯特“重要美术作品展览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确立了摄影的艺术地位。罗宾逊的理论著作《摄影的绘画效果》风靡一时,是摄影美学最早的理论专著。19世纪末,自然主义摄影美学起而对抗上述的绘画主义摄影美学,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爱默生,其理论著作《自然主义摄影》出版后引起轰动。他提倡最接近自然对象、逼真的自然作品才是最理想的摄影艺术作品。这一主张特别强调主题和角度的选择,使普通的对象有美的感觉。推广而之,这样的理论发展成为纯粹的摄影美学,反对模仿绘画,强调摄影作品精细的高清晰度、微妙的层次质感变化和不同于立体感的绘画效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摄影器材的改进尤其是小型相机的应用,以及社会、美学思潮的更迭,纪实主义摄影美学勃兴,它主张尊重摄影特性,发挥摄影所独有的表现力,强调摄影家的个性和独创性,主张真实反映生活而不加粉饰雕琢,这种美学思想至今仍在摄影界占主导地位。

我国对摄影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刘半农撰写的《半农谈影》首倡摄影主体论、本体论、民主论等,他提出“意境说”观点,即把作者的意境要借助照相表露出来;提出的“同情说”观点,要求摄影作品中必须灌注摄影家的审美判断和情感因素,使其“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从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关系出发,提出了“造美说”及一系列原则,也就是演变为今天的摄影艺术形式法则。刘半农还对摄影进行了三种分类,认为第一类是复写的(科学摄影),第二类是非复写的(艺术摄影),第三类是照相馆式的(商业摄影)。蔡元培先生直接把摄影艺术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内容、一个品类来提及,他认为:“摄影术本为科学上致用的工具,而取景传神,参与美术家匠意者,乃于图画相等。”s

二、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

关于摄影审美的价值目标与思想方法论,国外学者强调摄影对人的感觉与思维发展的影响,如艾琳的感性整合学说、博克的规则迁移论、帕森斯的观念重构论、苏珊的想象启发论等;国内学者则相对注重技能创作和社会人文价值的凸显。对于摄影艺术审美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状态与认知结构,当前的研究缺乏多层次的思维时空解读与多元一体的心理特征表述,系统的理论概括与客观标准的缺失,是摄影艺术美感的生成机制理论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

在摄影艺术审美心理学方面,国外学者将摄影艺术与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加以深层贯通,形成了更深广的视域坐标与全息参照系,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灵活的研究方法和更客观精细的科学论据,推动了摄影艺术创作―――摄影艺术教育―――摄影艺术鉴赏―――摄影艺术评论的互补协同发展。然而,国内学者对摄影艺术构思心理的研究非常薄弱,一是缺少美学研究的概念更新与思想模型建构,大多以研究构思的技术方法为主;二是研究的视域局限于单一学科,缺少对审美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艺术哲学和神经科学的借鉴;三是缺少系统化的理论阐释与实证依据。

鉴于目前对摄影艺术审美、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认知研究极为缺乏,同时这类研究又是理论发展和社会应用所急需的,本文选择“艺术构思心理”这一审美与创作过程深层交叉的特殊主题来进行理论阐释与作品实证分析。一是从艺术哲学和审美现象学层面揭析摄影艺术的本体论价值,如史密斯和沃特伯格提出的“相似性、表征性和自我指涉性”三种价值象征模式,揭示了摄影艺术超越模仿和再现的相似性模式、向非模仿性的本体价值自显性模式转变的审美本质。二是深化了摄影构图的认识论与技术方法论的理念,如J.H.罗琳关于摄影主体的价值对象化与主客体特征的时空重构,阐明了摄影艺术传达视觉规则与认知观念的深刻作用。三是发展与完善了运用摄影艺术之造型元素与操作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如里奇蒙的特殊空间映射理论、索哈尔的虚拟/数字影像与主客体的异质同构学说。四是对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的探索,国内注重从摄影自查内省来阐发美学特征及审美能力,强调摄影家的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和创作思维,如杨恩璞、王振民、李文方等;国外则聚焦于摄影艺术的审美概念、时空范畴、认知结构和内外时空的价值表征方式上,如纳瓦伯的复合影像生成论和马尔科姆的日常经验审美重构论。

三、不足与对策

目前主要在六个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对出现的各种流派代表人物、以及行业专业摄影的美学分析没有展开阐述,导致摄影分类含糊,概念骑墙,评判标准混淆,给摄影创作带来了不清晰的导向。二是偏重技术层面和操作过程的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相关的高层次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建构;三是缺少观照摄影艺术的美学新概念和范畴的扩展深化;四是对艺术摄影与实用摄影的审美特征和创作原理缺少辨析及深入的分类研究,致使相关的美学研究与创作研究不免出现笼统含糊和能指错位的状况;五是缺少研究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的思想模型,尤其是国内对摄影理论和摄影美学的研究方法单一陈旧、对目前国外的最新进展及相关学科(如审美心理学、艺术认知心理学、视觉艺术与科学和神经科学等)的理论―――概念―――方法―――实证材料缺少借鉴;六是对摄影构图的客观材料(外在时空的表象形式)研究较多、对主体的主观材料(内在时空的意象形式)的生成方式与呈现手段研究很少。而当代视觉艺术的造型形式创新,则主要依靠艺术家的构思创新、概念更新和感觉形态的内在刷新。

我们注重对摄影美学的研究,就必须加强对摄影美学理论命题和范畴的意义还原、文化解读与现代阐释,否则,义理研究则将会将成空谈。同时,摄影美学与创作心理研究还可以深入下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著作,也可以开辟一些新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向。首先,发展新概念与新范畴,引人多元灵活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建构新的思想模型和理论框架,提供新兴交叉学科的最新实证依据,推动摄影美学与时俱进、趋于成熟。关于提供观照摄影艺术审美、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艺术教育的全新思想模型,在国内外都相对缺乏。国家政府部门关于艺术学升门的学术体制决策,把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升级为独立的学科,无疑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传统学科格局已经和正在打破,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机遇。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摄影(部分)归到美术学专业类,但是在实践中,很大一部分院校却将摄影归到了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类。这与艺术学界没有真正展现出摄影这门艺术的学科实力和学术实绩有很大关系。

其次,应当结合丰富的作品分析来具体阐释其审美价值、构思机理与方法、艺术教育的认知焦点与内化思路,借此为摄影创作、摄影教育、摄影评论、摄影鉴赏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与思想启示。对此,有学者指出,艺术审美与创作活动并不是单纯的经验操作与技术行为,因为仅靠经验和技术手段是无法解释人的审美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可见,我们需要追根溯源、超越形式层面和技术维度,从审美与创作的内在过程之中提炼审美移情的基本规律和创作构思的心理机制,以此指导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有效提升摄影家的创作水平和大众的审美素养。(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与注释:

[1]朱立元:《摄影美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2]龙祖:《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172页。

[3]同上,第73页。

[4]E.Schellekens,Aestheticsandsubjectivity:fromKanttoNietzsche,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2004,44:304-307.

[5]周冠生:《审美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6宿志刚、苏丹:《光影的诗篇―――摄影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7]李文芳:《美镜头:摄影审美与表现方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

[8]王振民:《摄影审美纵横》,陕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9]杨恩璞:摄影美学基础,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83、112页。

摄影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摄像教学模式 开放式 数字化

一、引言

影像艺术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工作、娱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科技的鼎盛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传媒艺术的交融,拥有视听双重表现因素的电视、电影媒体成为了当今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形态。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与影视相关的专业,其中摄像方面的专业课程也成为影视专业的主导课程。

摄像是一种以剧作作为依据,依托摄像技术,通过艺术创新,塑造可视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而摄像作品是作者通过摄像手段来表现主观与情感的艺术形式,因此摄像作品的艺术效果,一方面取决于作者对主观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对客观工具的应用能力。因此,高校在培养影视摄像专业人才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也要重视其对摄像技术的掌控,只有做到艺术与技术有机结合,培养出一批具备艺术素质与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优秀艺术作品。

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摄像技术实践性强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摄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摄像教学的传统模式

1.摄像教学硬件设备条件的不足,导致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传授

目前,国内一些院校所开设的摄像专业课程普遍存在着设备不足和没有实践场地的问题,故而他们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实践课的过程中,由于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去演播厅、新闻现场拍摄摄像的机会少之又少,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只能被动地按照书本和教师教授的知识进行学习,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更是阻碍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因此学生的创作能力普遍不足。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旦走入工作岗位,将会面临很多难题,如:不能对影视节目制作整个流程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解和认识,许多创造灵感会因为无法通过技术实现或实现得不理想而难以表现作者的创意初衷。

2.摄像教学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较差

目前,由于一些高校师资、设备、场地等问题的制约,造成一些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得许多理论课程枯燥无味。比如,有的教师把《摄影史》完全当成“历史回顾”课来讲授,而没有真正把摄影的艺术演变与技术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史”不仅仅代表过去或也不意味着过时,而应该分析摄影摄像发展历程从而洞察其发展规律,并充分吸取历史沉淀和精髓,丰富学生的艺术内涵。《摄影史》的讲授过程,应该是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方法将历史元素再创造的一个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验历史演绎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正确支点,再融入当前的摄影技术和对艺术的认知,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摄影摄像艺术作品。教学的真正目的是授之以渔而非仅授之以鱼,因此摄像教学课程结构设置要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的安排先后要达到学以致用。

三、摄像教学模式的改进思路

1.构建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

针对以上弊端,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设计了开放式的摄像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设置上,安排一半以上的学时数作为学生的实践课,并开放学校的音乐剧场、校电视台和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参与到各类大型演出的录制和制作中去,将学生从以往较为封闭的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可以随时进行创作,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学习到摄像相关知识。首先,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基本的操作方式学习,了解影视节目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流程。其次,在实践课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如何制作影视作品的基础上,分组进行不同类型的节目创作,这样既可以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摄像前后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与摄像有关的知识理论,如构图、补光、机位等等。当课程结业时,安排学生分组制作不同选题的影视作品,随时组织学生介绍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最后再由指导教师观摩、评论和总结。这样使学生既培养了的创新意识又提升了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具体的摄相摄像作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创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际证明,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放弃照本宣科而更重视方法的传授。

2.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数字化摄像教学平台

摄影摄像艺术属于视觉造型艺术。摄影摄像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摄影摄像课程的积极性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摄影摄像创作理论及技巧、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培养他们的摄影摄像创作能力。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字技术与摄像课程结合,使摄像课程教学模式更为新颖、互动性更强,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摄像课程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比如,利用因特网收集摄影摄像优秀作品,建立优秀作品文件库,以丰富学生的创作视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对比介绍、图像、声音、文本协同表达的方式,开发多媒体课件为摄影摄像课堂教学准备数字化教材,以满足学生视听觉多种感官的需要;基于Web服务器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融洽的学习交流环境,同时提供一个学生自我展示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结论

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真分析目前大学摄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摄像教学必须把艺术教育与技术提升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改革思路,并通过构建开放式摄像教学模式和数字化摄像教学平台,显著提高了摄影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正达著.《摄像基础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摄影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数字化

科技迅速发展,摄影测量技术经过多次改革,到目前已经进入数字化的摄影测量技术阶段,这个新技术对整个摄影测量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科学研究和企业生产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仅是表现在表面,它已经使摄影测量的概念和涉及到的专业的知识都有影响。从测绘学科的角度来说,数字测量技术已经从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发展到现在新型数字化测量技术,简便快捷;从摄影测量学科来说,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经从经典的摄影测量转化到现在与计算机相结合的高科技技术。数字测量技术既给人们带来机遇,又给技术人员带来挑战,但是其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努力抓住机遇,勇敢的面对挑战,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和技术,使自己能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市场中站住脚步。

一、摄影测量发展现状

由于摄影测量生产的转型,影像扫描仪已被大量地应用,全国扫描仪数量已超过100台。同时航空摄影机(如RC30)也在加速引进。应用于航空摄影过程中的GPS/IMU系统也已引进,Z/I公司的数字航空摄影机DMC已开始在中国应用。与此同时,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以及其定位参数(RPC)文件的应用,只要极少量的外业控制点,就能迅速生成正射影像图,它已在城市、土地的变迁、规划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航空激光扫描Lidar也愈来愈成熟。

由于新一代传感器、定位系统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以及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发展及其大规模的推广,这样对摄影测量自身发展提出一个非常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摄影测量向何处去,除了摄影测量与新一代遥感传感器、GIS、GPS 更进一步地结合外, 摄影测量自身从理论到实际将如何发展,还有没有发展前景,在国际上同样对摄影测量发展提出了疑虑,美国Ohio大学Schenk教授在其著作“数字摄影测量学”的序言中指出:摄影测量与猫一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几次生命,摄影测量的终结已经被多次预测。但是他对此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数字摄影测量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并且迅速发展的学科。它的许多基本概念与方法来自影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但是不管它们对它的影响有多强烈, 数字摄影测量还是一门有自己特色的学科。

二、数字摄影测量给学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一门“从影像重建被摄物体表面”的学科,摄影测量侧重于重建物体的几何表面,并进行“量测”;而遥感则侧重于重建物体的物理表面,恢复问题表面的物理属性。因此,从本质而言,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研究影像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的科学与技术,使人们更容易直观地理解与应用有关信息。从测绘学科的角度来理解,摄影测量是一门“量测的学科”,著名的摄影测量学者HeIva (1995)就认为“摄影测量的范畴是量测”;而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视觉科学来看,它是从影像来重建三维表面模型的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立体视觉。但是,人们一般并没有将摄影测量与计算机立体视觉联系在一起。这是由于摄影测量在上世纪摄影技术出现不久就被学者发现其测量功能,并被使用,而计算机立体视觉实在新世纪环境下创造并被使用的,因此摄影测量的历史要比计算机立体视觉的历史长得多,并早已成为测绘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长期以来,摄影测量是依赖于精密的光学机械仪器,特别是在模拟摄影测量时代, 摄影测量以模拟摄影测量仪器为代表, 与计算机没有任何联系。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摄影测量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传统摄影测量的范畴,它已经不属于摄影测量工作者“独家所有”。这是摄影测量工作者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同时,数字摄影测量也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模拟摄影测量时代, 摄影测量的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组织与流程,一切均以模拟摄影测量仪器的制造者为中心。摄影测量仪器的理论、结构,各种控制器、仪器的定向理论与操作方法,变换光束测图的理论等,均以相应的仪器为中心。进人了解析摄影测量时代,由于计算机引人了摄影测量,大大地拓宽了摄影测量教学、科研的领域,这也提供给学者们更多的研究方向。

三、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发展的崭新领域

到目前为止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主要还是围绕着利用航空(航天)摄影测量测绘地形图展开的,而对于数字近景(地面)摄影测量的研究甚少。同时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应用,价格愈来愈低廉。数码相机在测量中的应用将是摄影测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此领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因为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目标是使计算机具有通过2维图像认知3维环境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不仅使机器感知3维环境中物体的几何信息,包括它的形状、位置、姿态、运动等,而且能对它们进行描述、存储, 识别与理解,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间又有明显的差异。不论差异大小,不可否认的是,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已成为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束语

数字摄影测量在目前还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主要采用计算机技术,将获取到到信息数字化,通过计算机进行测绘和分析,提取出对人们有用的信息,这一改变,使数字摄影测量很快被企业所接受并得到快速发展。总而言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出现不能仅视为简单的科学进步而已,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认识到他已经从概念开始改变,并影响到科学研究领域,正在逐渐改变企业的生产产品水平。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量,提升专业素养,及时抓住一闪而过的机会,迎接各种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利,马颂德. 从2维轮廓线重构3维二次曲面形状[J].计算机学报,1996,19(6):401.

[2] 马颂德,张正友.计算机视觉-计算理论与算法基础[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摄影技术论文篇(6)

进入20世纪,中国照相业这种因循守旧的封闭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庚子之乱后,即使是顽固守旧的清政府也不得不实行“新政”,其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是提倡新式教育和鼓励留学。受此推动,中国很快产生了一个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阶层,而居于这一阶层最顶端的,就是直接到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留学生。清末民初,大规模的留兴起,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到海外寻求新知。先进而繁荣的西方社会与贫穷落后的中国之间的巨大反差对留学生产生了强烈冲击。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视野审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选择对自己触动最大的一个领域投身其中,摄影术便是其中之一。民初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化学的任鸿隽和周仁,对欧美照相术的发达有着深刻感触:“照像之术欧美大学有设为专科以教之者,而以其习之者众也,其照像会社之组织,照像杂志之刊行,照像作品之展览,尤云蔚霞起,所在而有。”2国外的耳濡目染,及国内外照相业差距的刺激,使许多留学生在学习之余,开始兼修摄影。他们凭借语言和专业上的优势3,大量阅读国外的摄影杂志期刊,从化学、光学、物理、机械等摄影原理方面进行探究。回国后他们仿效欧美国家的做法,通过撰写摄影技术文章、编译摄影理论书籍、开办照相馆、创办摄影杂志报刊、建立摄影团体等,使摄影从技术与艺术的层面以更加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国人面前。

一、撰写或编译摄影书籍、文章

摄影术传至中国的最初几十年,即20世纪以前,国内尚无摄影专门学校和学科,摄影术一般只是师徒相承,有关摄影的书籍很少,且多为初学之用。20世纪初留兴起后,留学生看到“欧美日各国摄影学术之著作,汗牛充栋,多不胜数,其中不乏新知及名著,为国人所未尽详者。”于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语言优势,大量涉猎外文摄影书籍、报刊,翻译介绍在欧美、日颇受推崇的摄影书籍。如首批留童中的吴仰曾,在专攻矿冶化学之时,精心研究摄影。他大量参阅欧美的摄影专著,摘译了美国人阿布尼的《摄影入门》和《简明摄影》,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摄影实践,于1907年完成专著《照相新编》。此书是当时难得的摄影学书籍,成为学习摄影的指南,推进了华北地区摄影的发展4。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宣布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从而破除了长期束缚文化传播的政治枷锁,中国的出版业和大众传媒很快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使“民主与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同其他学科一样,摄影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关摄影的书籍不断涌现,而留学生凭借其各种优势,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1922年到1923年,留日摄影专家张雨苍完成《摄影制版药品大全》《魔法的摄影术》和《葺相底法》3部摄影专著。曾在德国“律礼斯顿城国立工科大学化学院及摄影学院,专攻摄影学术及与有关系之光化学及胶体化学”的高维祥,利用课余时间写成《摄影学之集成》一卷(即《应用之光化学》一书)。他还利用假期到德法著名工厂实地练习摄影。经过五年的学习,高维祥“对于摄影材料之制造,亦已渐入其堂奥……身居欧土,得德法两国文字语言,浏览之书物愈来愈多,此时对于摄影学术见闻愈博,趣味愈浓。”5 1926年到1933年,他先后完成摄影著作《袖珍摄影良友》《露光指南》《增广摄影良友》《摄影药液之配置》和《新光摄影指南》等。这些摄影书籍当时在国内极为畅销,有的多次再版并发行到海外。

曾获第一个留美药学博士的陈思义,是中国科学社社员,有着“科学救国”的梦想。他从科学理论上探究照相之术,于1926年著成《照相学》一书,在当时国人出版摄影书籍多偏重于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开启了摄影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先河。曾就读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化学系的曹元宇,1930年和1931年分别著有《实用摄影术》和《摄影术(百科小丛书)》,在摄影的方法、摄影的选择、露光的标准、取景的研究和显影定影等技术方面加以论说。曾留学美国学习化学的中国科学社社员高,于1936年译出日本人铃木庸生的《照相化学》上下册,呼吁国人不要仅局限于摄影的“技巧”和“艺术”,而应多加强照相科学学理的研究。

在摄影艺术方面,1927年,曾留学法国、业余学习摄影的刘半农出版了《半农谈影》一书。该书是我国最早的完整而有系统性的摄影理论著作,在我国首倡对摄影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研究,对确立摄影的艺术地位,影响深远。曾留学英国师从摄影名家的甘乃光,鉴于国内缺乏“美术摄影”方面的书籍,1930年便翻译了从英国带回来的《美术摄影大纲》。我国美术摄影大师郎静山认为,如学者得此译书,“则吾国美术摄影之进境,拔脚可期矣。”6摄影名家胡伯翔也认为,甘乃光是“技能和学理很完备的,所以能译出这本书,将美术摄影的迷,从此说破……”7。

除出版摄影专著外,留学生还通过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专业技术文章。上文提到的任鸿隽和周仁,1915年在他们刚刚创刊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刊载《照像术》长文,“意在学理上示明其器械物品之构造,复由实验上陈述其器物药品之用法……凡最近照像界之新发明,为吾国所未见者,亦为之介绍于前,使读者按法为之。”8与他们同期就读康奈尔大学工程系的廖慰慈,也在《科学》杂志上刊载《照相术杂记》,介绍了夜景拍摄的技巧、照片镀色和拍摄昆虫的方法等等。张雨苍在广州摄影工会出版的《摄影杂志》上发表了《摄影术略史》《风景摄影法》《印画纸发明史》《底片加厚之化学的变化》《底片发生霞气之理》等论著。留学法国的王凡青,1928、1929年在《天鹏》摄影杂志,连续发表《论柔浑照片之摄影法》《从飞机上摄影》《镜头构影之原理》《摄影谈》等技术性较强的文章。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的钱景华则从照相的机械原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于1931年在《中华摄影杂志》发表《三色一相机》和《摄影术对于机械之研究》等文。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注释:

1.胡伯翔:《中华摄影杂志发刊辞》,《中华摄影杂志》1931年第1期。

2.任鸿隽、周仁:《照像术》,《科学》1915年第1卷第2期。

3.近代留学生以习理工科者居多,便于接触与摄影相关的化学、光学、物理、工程和机械等课程,从而了解其科学原理。据笔者所查,在传播摄影术的留学生中习以上科目者占绝大多数。

4.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77页。

5.高维祥:《发刊之旨趣》,《摄影药液之配制》,上海新光摄影技术社,1933年,第3页。

6.甘乃光编译《美术摄影大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0年。

7.甘乃光编译《美术摄影大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0年。

8.任鸿隽、周仁:《照像术》,《科学》1915年第1卷第2期。

9.林茨、王瑞:《摄影艺术论》,三联出版社,2011年,第330页。

10.梁得所:《艺术的过程――高奇峰先生与画报》,《大众画报》1933年第2期。

11.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25页。

12.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33页。

13.甘险峰编《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14.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267页。

15.《申报》1924年7月5日。

16.《申报》1925年1月27日。

17.《申报》1932年7月12日。

18.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297页。

19.《申报》1923年12月11日。

20.《申报》1928年5月9日。

21.《申报》1928年8月10日。

22.《申报》1930年6月21日。

23.《申报》1934年8月31日。

24.胡志川、马运增主编《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311页。

25.陈两宜编译《最新实用摄影化学》,世界书局出版社,1947年。

26.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第213页。

27.赵俊毅:《中国摄影史拾珠》,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60页。

28.《申报》1928年8月11日。

29.甘乃光编译《美术摄影大纲》,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0年。

30.蒋齐生:《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摄影美学》,《新闻摄影一百四十年》,新华出版社,1989年,第9页。

31.唐团结:《世界摄影发展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32.林茨、王瑞:《摄影艺术论》,三联出版社,2011年,第314页。

33.《申报》1927年8月10日。

34.《申报》1928年5月9日。

35.《申报》1928年9月2日。

36.《申报》1930年1月9日。

37.《申报》1930年6月21日。

38.《申报》1932年1月17日。

39.蔡元培:《二十五年来之中国美育》,转引自龙熹祖《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73页。

40.龙熹祖:《图像与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41.赵俊毅:《中国摄影史拾珠》,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72页。

42.赵俊毅:《中国摄影史拾珠》,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78页。

43.方汉奇:《中国新闻摄影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082页。

44.《申报》1923年2月25日。

摄影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津沽学院;摄影基础;构图;教学方法

0 引言

对于摄影专业,《摄影基础》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摄影基础主要包括技术基础和艺术基础,技术基础主要是照相机使用的技法,艺术基础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做支撑,通过作品的艺术美感体现出来,是决定作品成功的关键,因此技术和艺术在摄影基础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津沽学院摄影专业招生计划以文化课学生为主,在入学之前有一定的摄影技术基础,美术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在实践中普遍存在构图方面的问题。针对现状,在强调摄影技术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和构图的能力。因此以《摄影基础》课程实践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 侧重通过加强学生构图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构图方面的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摄影技术需掌握扎实,使技术与艺术有机统一,为今后广告摄影、新闻摄影、人像摄影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当前学生《摄影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摄影基础》作为摄影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摄影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基础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后面专业课的学习。构图在摄影作品中的整体效果体现和表情达意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在进行《摄影基础》的教学中,学生很难根据他们的表达意图和需要而选择相应的构图方式。通过与学生谈话,观察他们的拍摄过程以及分析他们的作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四方面:不能够合理的组织画面中的视觉元素,缺乏美感;缺乏耐心,拍摄前不能够对被摄体反复观察、推敲;学生在拍摄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有明确的意图时而不能运用适当的构图方式。

2 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来解决:

第一,针对学生生源的现状,合理分配课时。针对学生生源现状对授课的课时比例进行了合理的分配,技术基础理论讲解占30%,主要包括照相机的构造及应用、镜头的性能与种类等内容,艺术基础理论讲解占40%,主要包括摄影图片造型、摄影构图等内容,摄影基础训练占30%。

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构图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传授与讲解。无论是表达思想、目的还是意图,都必须是基于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讲解和演示。为此笔者在保证所有学生照相机的使用方面都掌握扎实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知识的传授。在讲授理论基础构图时,由于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在详细讲解的同时,每一种构图方式还配了图片进行分析,增加了名作赏析,详细分析每一幅作品的构图方式,并针对课上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课程的后期,每一次课留20分钟来分析学生拍摄的作品。

第二,培养学生的摄前意识。根据认知心理学,人的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要让摄影拍摄前的这项行动成为有意识的行为,最终表达方式的随意性就会变小。在摄影之前,首先要确定拍摄的目的然后再去追踪目标。课堂上列举了像解海龙、杨延康等一批著名摄影家的典型事例,讲述他们在拍摄《希望工程》、《藏传佛教》系列纪实摄影从前期的选题到图片的拍摄到后期产生的社会价值都作了详细的讲述,同学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于摄前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拍摄前的目的性促使学生在做这件事情时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必须对被摄对象加以选择和取舍,才能找到最佳的表达对象,采用最佳的表达方式。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地增强这方面的训练,比如要求他们拍摄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位公正廉洁,克己奉公而传统的领导: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在公园锻炼的老人: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等等。[1]

第三,要求学生课下多看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些艺术类的书籍及作品,对于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要求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伦理道德以及地方风土人情的学习,同时要求他们在摄影时以适当的构图方式加以体现,将对文化的理解迁移到以后的摄影作品中,从而达到文化物化于作品,作品体现文化的效果。

第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创新能力。摄影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拍出好的作品是要付出努力的,比如袁毅平老师花了两年时间拍摄的单幅作品《东方红》足以说明,因此要想拍出好的作品需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不断尝试以新的手法来阐释图像的能力。例如拍摄一个孩子在游乐园一天的生活场景等,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的拍摄来反映物和景所体现出来的生活或者文化内涵;从不同角度拍摄秋景;以不同侧面去拍摄牛犊吃奶的过程,这样的拍摄就需要学生有仔细观察的观察力和很强的忍耐性,小孩子在游乐园一天的生活场景,从不同侧面拍摄到的镜头其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人和景物在不同时段所体现出来的表情、姿态、意象等均可从不同的方面来诠释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物化在他们身上的文化内涵;登山拍秋景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一天中最佳光线的等待需要有耐心,还有其他的方方面面配合才能拍出绚丽的秋景;小牛吃奶时是断断续续进行的,这就需要学生耐心等待才能拍到最佳的镜头,在拍摄之前先给学生们讲了摄影史上伟大的摄影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并看了他的作品,学生们对于耐心等待、瞬间的抓取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2]

3 效果的验证

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上方法的强化训练和实际的操作,学生的构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程结束之后,笔者和学生将这个学期的作品精心设计并装订成册,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满意度的测评中得知,学生的作品在构图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自己在这段时间的训练也很满意,增强了自信心,学生的10多件作品在刚结束的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中分获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笔者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这些成果的获得是对训练结果的一种肯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鼓舞了学生们的信心,增强了创作的激情。

4 对研究的反思

这次津沽学院《摄影基础》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从总体上看学生在构图能力方面有了提高。然而,反思整个过程,该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不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很好的个性化指导,而自学能力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其作品跟接受个性化指导的学生差异较大。这些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同时该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为其他的研究者留下了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程昌福,刘克勒.数码时代的摄影观念[J].数码前沿,2004(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