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12 23:08:28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篇(1)

⒉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患者进血透室前***,换托鞋。

⒊血透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保持室内整洁、肃静。

⒋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严格执行血透室消毒隔离的原则,坚持传染病人专机透析,分池复用原则。

⒌爱护血透室内物品,并禁止外借,特殊情况必须经护士长同意,科主任批准。外出抢救所带仪器,由出诊医护人员负责,保管。

⒍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及健康指导文明礼貌热情周到的为患者服务。

⒎合理安排患者透析时间,并通知患者本人所在科室,对透析病人做详细登记。择期透析的患者若想更改透析日期,提前一天联系,需急诊透析患者所在科室值班医师与血透室联系,血透室工作人员做好透析安排。

⒏准备好透析物品,透析机,血透室药品、物品、仪器放在固定位置,透析机设专人保管维修,并做好维修登记。以保证透析顺利进行。

⒐透析结束后,即进行透析器、血管路的复用。整理用物,清洁消毒透析机,每日紫外线消毒透析室、治疗室,透析治疗准备室,每次两小时并登记。

⒑每周彻底清扫,每月大消毒透析机及管路,定期消毒反渗机,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反渗水、透析器、血管路等)。

中心采血室工作制度

⒈采血室护理人员在护理部、门诊部的领导下,按岗位责任制工作,并应掌握岗位职责内容。

⒉熟练各实验室的采血要求及标准,严格按其规范采血,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⒊负责全院各实验室门诊病人的采血,报告单的管理与发放。

⒋采血后的标本、申请单、收据按各实验室分类,由各实验室派专人到采血室领取标本,并行严格接收核对。

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正确评估,做好健康教育。

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差错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⒎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遵守本室采血时间,保证标本及时采集。

血透室护理工作计划范文二20xx年血透室护理工作要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演练透析透析室各项应急预案,必须做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3、建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

二、血透室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并将优质护理落实到实处

1、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如:图片、书面、口头等等。

2、加强随访工作,要求责任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每月必须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加强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内毒素。并根据每月监测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每月进行小结、每半年进

行一次总结。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对护理人员将进行手卫生的操作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四、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理人员考试考核,要求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加强和落实血液透析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篇(2)

最近几年,医院的门诊、住院及相关的临床信息系统取得长足进步,但医院特需诊疗信息系统建设却相对滞后。

医院特需诊疗信息系统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以手工作业为主。目前特需诊疗科室对病人的处理基本上处在比较原始的手工处理上,从登记、排班、治疗、报告到档案保存和查找都采用手工或者半手工方式进行事倍功半,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了科室对病人的处理速度。

缺乏规范化管理。当前,特需诊疗资料的保存、收集、分析、统计缺乏规范化管理方法。有些医院使用住院系统代替,如把住院系统用于急诊留观,导致统计报表的不准确并给病历管理带来混乱。

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为了让医生能够掌握病人的全部诊疗信息,特需诊疗信息必须能进行共享,无论在门诊部还是住院部这些特需信息应该都可以查询和浏览,提供病人相关诊疗信息。

因此,如果能够对急诊留观、放疗、透析、生殖等介于门诊和住院之间的一些特需诊疗进行信息化处理,对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加强病历管理、优化就医流程,并与门诊系统和住院系统进行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医院信息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大设计原则

医院特需诊疗信息系统在设计中,主要应突出以下特性:

简单易用。根据急诊留观和特需病人门诊诊疗的特殊性,其要求操作高于门诊又低于住院,而且急诊要求操作简单、功能更具有人性化,必须在简单操作的情况下尽快处理病人信息和医疗业务流程,保证快捷、畅通、易用,节约时间,加快对病人的处理速度。

强调重点。该系统重点不在于庞杂的功能,而在于突出工作重点,强调简单实用,在于重点突出快速登记、快速处理医嘱、快速处理病历和快速处理费用。

突出共性。特需诊疗具有很多共同的属性,这些属性都可以进行合并研发,共用一套表结构和一个程序界面,减少研发人力资源浪费、减少开发时间,提高研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整合差异。将特需项目中看似特异性的一些因素进行巧妙结合,求同存异,在后台数据结构上进行整合,只在程序界面上体现不同。

功能注重实用

系统主要针对急诊留观、放疗、透析、生殖等介于门诊和住院之间的一些特需诊疗病人,重点加强这些特殊群体的医疗信息处理能力,并与门诊系统和住院系统进行信息共享,让医生全面掌握病人诊疗情况(见图)。

特需(留观)登记。统一分配号段,根据病人主索引建立特需号,与病人ID进行对照。以特需号和ID号作为系统的主线,各特需号之间相对独立。我们将特需项目进行分类,建立了特需诊疗类表,并对参加特需诊疗的科室进行单独设置,建立了特需科室配置表,配置跟科室有关的相关属性,并控制程序运行。

病人登记。主要登记病人以下信息: 特需号、ID号、姓名、费别、身份、初步诊断、就诊时间、离院时间和总费用等一些基本信息和业务信息。可参考病人住院主记录和病人主索引字段来进行设置,将信息记录到特需号索引表。

床位设计。立科室特需床位安排表,对床位或仪器进行管理,有些科室如急诊留观等可以根据科室设置进行床位安排,血液净化科可以将床位变成血液净化机编号。床位的处理就是给出床位的状态如预约、改约、结束治疗、出科等。

诊疗计划(医嘱)模块。与住院子系统类似,由医生下达医嘱或者医生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补充录入。为了加快医嘱处理速度,护士无需转抄医嘱,直接处理医生医嘱、录入后直接校对执行。医嘱保存后不可删除,未执行医嘱可作废。

药品处理模块。药品还是以门诊处方为主,与现有药品流程类似,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一是存在大批量集中的病人和处方的科室,可以根据住院摆药方法,设计特需摆药程序,药房每天定时按该科室的执行计划(药疗医嘱)自动摆药,生成药品清单和待发药处方; 二是病人和处方无法集中的科室由科室处理执行计划(药疗医嘱)时直接生成药品清单和待发药处方,由药房来确认发药。

各种申请模块设计。开单申请参照门诊和住院医生站申请查询模式。申请时将申请信息写入检查申请表中,并将费用写入开单临时表和费用明细临时表,由辅助科室扣除相关加查检验费用。

护理信息。制定的护理计划直接录入到诊疗医嘱中,与医嘱一起处理,费用可以使用划价按钮实现对未划价的医嘱进行一次性划价,可以是单个病人也可以是全科室。

费用模块设计。对于计费问题要坚持以下原则,从哪里产生的费用还是由哪里执行扣除。与住院后台划价一样,根据医生医嘱进行划价,由科室选择全科、单个病人或多个病人每天自动划价,直接收取已执行医嘱的护理费、治疗费、其他费等长短期医嘱,费用直接写入门诊费用明细表。

病历档案设计。指电子病历档案的建立、书写、存储、调阅。用于初诊与复诊病人的病情记录,提供科室、医生常用门诊病历书写模板及相应编辑功能。采用经济实惠、稳定可靠的军卫病例文件服务功能,与住院病例类似,建立特需病历文件主索引,只允许经治医师修改病历。

病人转住院。急诊留观等病人可直接转入住院系统继续治疗,直接申请住院登记,将医疗信息带入住院模块中,并实现留观信息共享。

病人预约功能设计。根据特需诊疗要求,对长期治疗病人进行预排班,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首先设计特需诊疗病人每周预约表,用于定义每周病人的排班情况,然后再根据周预约表进行一个时间段的预约排班。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临时调整周预约表或正式预约表,正式预约表也可以批量删除,然后重新生成。

科室人员设置及医护排班设计。首先设计了科室工作人员表,定义科室工作人员信息,记录在职人员和历史人员信息; 其次设计此表定义各科室工种类别字典,定义用于排班科室的工种; 其三定义了排班字典表,科室工作人员按工种分配每周排班预定,然后再根据时间区间进行自动生成工作人员排班表。

信息共享模块。支持医生查询病人历次门诊就诊信息及住院信息及辅助检查结果等。与门诊和住院医生站相结合,将特需诊疗信息查询等模块移植到病人信息中,直接供门诊和住院医生查阅。

医疗文书管理。可将各类宣传材料、专业教学与训练资料、讲义、学术报告资料、训练计划及考核成绩存档; 提供各种医疗治疗和医疗文书,各类抢救流程、质控标准、各类标准表格文书等。

我们对特需诊疗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设计编写了适合各个特需科室的专用信息处理系统,不仅解决了病人门诊看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还彻底解决了以下弊病: 第一,病案查找困难; 第二,档案存储空间不足; 第三,病案安全性低; 第四,大量的医学信息无法萃取利用,一些医疗信息(病历资料、医嘱、病人检查诊断报告等)很难保存和传递; 第五,制定诊疗计划费时费力,而且手工计算的精度不够; 第六,患者对自己的资料情况和费用查询很困难; 第七,收费容易出现错收、漏收情况等等。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效果

血透室的全称为血液透析室,在医疗救治及急危重症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血液透析的原理是引流患者体内血液到体外,在透析器中将血液和含有机体浓度相近的透析液采用对流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废物的目的,最终保证酸碱性和电解质平衡。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是整个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护理操作、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以及过程中。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透室护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降低透析差错发生率,使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增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1]。对2012年~2013年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的8名护士的护理工作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2岁,工龄3~20年。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3名,护师2名,护士2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护理前患者不进行护理流程管理,护理后患者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具体如下。

1.2.1实施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内在护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上述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血透室护理中的各个制度以及流程。

1.2.1.1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本科室的管理措施,涉及新患者接诊流程、上下机工作流程、管路冲洗流程、透析器复用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对血透室工作人员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进行定时考核,同时在原有血液透析同意书和复用同意书的基础上,增设了创伤治疗知情同意书和抗凝药物使用同意书,对出现病情变化的患者做好沟通、记录,避免医患纠纷[2]。

1.2.1.2建立对患者的管理 在透析前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并了解患者的病情。第一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要在血液透析前对其进行各项传染性疾病的检查,例如肝功五项、艾滋病等全方面的检查[3]。在血液透析单上,医师先制定好透析方案并签名确认,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血透室后反问式询问患者的一般资料,核对透析器标识,依据透析方案进行参数设置。同时将透析患者的病历、储存柜、透析器、治疗单等标上编号,便于随时存取,避免张冠李戴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1.2.1.3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 对护士的血透操作流程以及新患者操作流程等坚决执行,在血透室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加强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培训以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定期展开护理安全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血透室对专科技术的要求较强,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医院高风险科室,不容许有任何差错,否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1.2.2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的护士各方面能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护理前和护理后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血透患者对血透室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比较 相对于护理前,护理后在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经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各项能力比较 护理后在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服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经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透室的护理流程管理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入院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治疗以及制定不同的护理流程,护理的整个流程包括对患者的接诊、治疗、护理操作、护理仪器的使用以及保养等,同时包括对患者治疗、心理、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的总流程[4]。

护理流程管理可以使医护人员操作更熟练,更系统,护理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每月的培训中,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大大增强,在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方面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5]。除外,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的各项护理需求得以满足,加强护理流程管理,提高血透室护理管理的规范性,保证患者在透析时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中得出,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能力以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有一定的提高。说明护理流程管理对提升血透室护理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4(1):196-198.

[2]府晓萍,蒋晨洁,余丽娜,等.探讨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405-405,398.

[3]李密,黄秋鹏,谢琼,等.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21-622.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篇(4)

近年来,降低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强消毒监测管理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测科室。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来我科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日益增多,透析人群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不等。医院感染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为此,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已先后出台《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和《四川省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对血液透析工作进行了规范管理。其中,如何控制血液透析病人的医院感染是其重要环节。因此,血透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质量是直接影响血透病人预后和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才能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1 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患者自身因素

1.1.1 患者年龄大,感染风险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伴有慢性疾病,加上各种器官功能老化,机体抵抗力降低,是并发感染的基础[1]。

1.1.2 患者伴有原发病及贫血者发生感染率高。透析不充分致透析患者食欲不佳、营养不良,易致患者消瘦、体力不佳,贫血逐渐加重。特别是尿毒症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透析时易丢失营养成分,易于感染。有报道10%~70%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也是易于感染的原因之一[2]。

1.2 医源性因素

1.2.1 血透室环境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大量终末期肾脏病人的增加,而肾脏移植由于肾源、费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个肾脏终末期病人都能马上进行肾移植。能够延长其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的血液透析治疗就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基层医院由于资金、设备等很多原因,血透室的规模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透析治疗的高成本和国家规定的低收费的矛盾医院领导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取舍,其结果是人员、设备方面投入受限。血透室不得不大量加床,造成了血透室布局不合理,床间距不足,辅助用房不够,室内设计不规范,连台时消毒时间不够,室内空气质量难达标等。

1.2.2 空气污染

血透室空气消毒后,空气的菌落数能够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但是,在开窗通风后,加之区域之间的门不能随时保持关闭良好(工作人员进出门后没有及时关闭好),造成空气菌落计数超标的事情时有发生。

l.2.3 医疗用具污染

血透室使用的监护仪器、导联线等容易被污染,在病人之间造成交叉感染。

1.2.4 非医疗用具的污染

患者床单元设施,如被套、床单、枕套等,遇到患者呕吐物、血液等体液污染时,我们只更换被套、床单、枕套,而呕吐物已经污染了棉胎、枕芯,只换外壳后附着在棉胎、枕芯上的污物,造成细菌在其滋生,是血透室重要的感染隐患之一。

1.2.5 医务人员手的污染

在临床检查中发现,由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差,洗手依从性低,两个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间不常规洗手或手消毒。众所周知,血透病人普遍抵抗力低,正常人的皮肤上存在着大量的暂居菌,不严格执行手卫生就容易在工作中将A处的细菌带到B处在条件适宜时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

1.2.6 进出血透室人员控制不严

血透室原则上不留陪伴, 但实际中血透病人家属往往不听劝告,趁工作人员忙于治疗、护理时不换鞋偷偷就进入了透析间。

1.2.7 制度落实不到位

比如说透析器复用制度、医院感染及监测制度、透析用水监测制度、一次性耗材使用制度、血源性感染病人管理制度等.

2 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对策

2.1 饮食调理

血液透析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每日摄入蛋白质1.0~1.2 g/kg,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瘦肉为主,另外需补充维生素、钙、铁制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尽量减少输血。

2.2 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系组成

由院长、感管科长、科室负责人的三级网络,分工明确,各司其责。院长重视,院感科科长督促、监管科室负责人,把血透室院感工作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包括透析室、治疗室、配液室)采样、透析用水、透析液、消毒液、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管一次性医疗垃圾,定时检查并就发生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3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

人人参与、人人把关,是做好院感工作的基本条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执行力。使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2.4 环境的管理

2.4.1 合理布局利用医院现有条件,最大可能让布局、流程、功能符合《四川省血液透析质量规范》要求。明确划分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置医务人员通道、病员通道、污物通道。做到区域不交叉、不逆流。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3.2m2,床间距不少于0.8m。从而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乙肝、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分区分机透析、专人负责并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

2.4.2 严格控制陪护 血透室内原则上不准探视病人,除危重病人、老年人经医护人员特许外一般不准家属陪护。尽量减少血透室人员流动量,减少空气中的浮尘。因为消毒后的室内一经使用,空气细菌数量随着人员进出数量、频率和时间推移在增多,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2.4.3 空气的消毒 每日夜间定时使用空气消毒机静态消毒。

2.4.4 卫生清扫的要求 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的拖把分别用蓝、黄、红三色标志区分使用,用后分开消毒、清洗、悬挂、晾干;湿式清扫透析区。

2.5 严格消毒隔离,预防血源性感染

2.5.1 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换拖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前洗手、戴手套、口罩,复用透析器时做好职业防护(系围裙、戴护目镜、口罩)。 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重要的传播途径。洗手是预防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接触每个透析患者前后须严格洗手。每月院感科专人来做手培养。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操作或接触血液时戴手套, 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位病人并只能从清洁区移向污染区。治疗车上备快速手消毒剂以应急需要。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无菌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2.5.2 新入血透患者进行输血前系列的检查,长期透析的患者每6个月复查,透析病人之间不共用物品(监护仪、血压计)。有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2.5.3 预防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医疗锐器刺伤皮肤的状况。要求医务人员小心使用医疗锐器,操作熟练,注意力集中,诊疗操作时光照度要好,医疗废物要按规定严格处理,发生职业暴露时,立即进行处理和报告,及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疫苗或免疫球蛋白预防,降低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害程度。

2.6 透析液管理

透析液的细菌污染是血液净化疗法中经常遇见的问题。细菌污染透析液后,尽管细菌无法通过透析膜,但细菌碎片及内毒素可通过透析液进入透析患者体内,发生致热原反应,从而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反渗水应每月定期消毒,细菌培养监测。目前常用的碳酸氢盐透析液易被革兰阴性菌污染,因此必须加强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配液时间、保存时间、操作过程、容器消毒等进行质量控制配制人员专业培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B液必须现用现配,而且24小时用完,B液桶需要严格的消毒及消毒液残留检测。

2.7 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透析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即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从而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为了防止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及流入社会,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应严格落实一次性物品的回收制度。医疗垃圾、生活垃圾严格分开。

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要靠有效的监测、监控来保障。严格落实监测制度是保证血透室医院感染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血透室准备间、配液间、透析室每月进行空气、物表监测一次;使用中消毒液浓度随时监测,消毒灭菌效果每月监测一次;工作人员手、透析液 、水处理系统每月进行细菌培养一次;透析液配制专人负责,2人核对,每月进行一次透析液的浓度监测。科室建立各种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登记本,做好血透室消毒隔离措施落实记录备查。

医院感染与医护质量息息相关,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直接反应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3]。希望通过对血透室持续的改进和规范,让血透室工作人员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重视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的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参考文献

[1] 陈桂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相关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0.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绿色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建筑节能;深圳大学附属医院

Abstract:Shenzh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universities hospitals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13. 50000 square meters, with 800 beds, loc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city hospit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the green reflections from the general and single buildin g on two levels. General plane with reasonable function division, clear medical streamline, far near future combined with science, perfect architectural fusion elaborated green hospital macro conception. Single building to stretch the body shape, reasonable room layout, highly characteristic of Humane Care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green hospital. In short, the green hospital design premis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dex system. Green design of hospital core connotati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humane care, green hospital design is the ultimate goal: a green hospital evaluation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Keywords:green hospital;green hospital evaluation;building energy saving;Shenzhe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中图分类号:TU2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95-05

1 前言

绿色医院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诠释“绿色医院”的建筑内涵,本文以深圳大学学府医院工程(见图1、图2)为例,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谈一下“绿色医院”的设计思路,愿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与商榷。

应该说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与我国的“绿色医院”的起步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2009年12月中国医院协会就在深圳组织召开了《绿色医院评价标准》的研讨会,并形成初步框架,经过近两年不断修改完善,今年7月正式下发,作为行业标准在医疗设计管理领域使用。目前,中国医院协会及其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绿色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已共同确立了推动“绿色医院”建设的“五年计划”:2010确定为“绿色医院”论证年;2011年是“绿色医院”示范建设年;2012年为“绿色医院”展示年;2014年是“绿色医院”推广年;2015年,作为“绿色医院”验收评审年。我院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参加了深圳大学学府医院工程的国际投标(总建筑面积13.5万m2),并一举中标,在投标过程中,“绿色医院”的设计理念一直是我们构思的源泉与关注点。

2 工程概况

2.1场地现状

基地位于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以北(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内),规划用地面积89828.24m2。总建筑面积:13.5万m2,住院病床一期800床。二期1300床。

基地周围有规划城市道路,南侧有保留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教学楼和行政楼各一幢,北侧为深圳大学新校区,南侧为长岭皮河,西侧为西丽高尔夫球场,地势呈不规则多边形,且地势平坦,选址符合城市规划和医疗卫生十一五规划(见图3、图4)。

2.2市政配套设施

按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污水排放到学苑大道,基地附近的大学城变电站和塘朗山变电站能为本项目提供更大的用电保障。

项目拥有完善的给排水及电信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可为本项目的顺利建设提供条件。

2.3气象水文资料

深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mm,日照2120.5小时。

3 总平面设计思考

3.1新建综合三甲医院医疗功能需求指标的归纳与整理

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工程,作为新建医院,目前尚无临床医院有关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参考借鉴,指标的确定须结合现状情况及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综合考虑,充分论证后形成。

在设计过程中,详尽地研究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广东省现代化医院评审标准与评价细则》,《综合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深圳市绿色医院考评细则》,《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可行性研究报告》,投标设计任务书等有关文件,系统地形成了本项目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见表1、表2、表3、表4)。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4.01条明确规定:医院建设策划阶段应具有明确的医疗功能需求指标。

分析归纳整理设计指标是设计前期策划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医院今后各系统运行之间是否匹配,医院科室配备及绿色医院是否达标。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深圳大学附属学府医院工程指标体系满足以上要求。

3.2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

在一期病房楼(800床)西侧安排500床二期病房,最终达到1300床的规模。

在一期病房楼南侧预留二期医技科室发展用地。

门诊予留部分诊室,可灵活满足未来重点学科的发展需求。

基地南侧的保留建筑可为医院的办公科研教学提供使用的灵活性。同时深圳大学各方面的综合资源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功能分区,出入口及流线分析(见图5、图6)。

3.3.1功能分区

1)门诊医技区:门诊医技是综合医院重要的功能科室,由急救急诊、儿科、妇产科、内,外科,病理、化验、血库、影像中心、洁净中心手术室、ICU、洁净中心配药,中心消毒供应室等组成。

2)感染区;在门诊医技楼西南角结合城市主导风向布置感染科,设单独出入口,解决交叉感染问题,满足医学流程的要求。

3)病房区:平面布局采用两个护理单元的模式,一期共布置病床800床,二期共布置病床500床,

4)行政办公科研区: 南侧的原保留办公楼、教学楼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办公科研功能区。

5)后勤保障及院内生活区:院内生活、后勤保障系统位于病房楼北侧,满足主导风向的要求的同时,能源中心靠近主医院区,节省管道及投资。

3.3.2出入口及流线分析(见图7):

1) 医院主入口放在基地东侧,单独设急诊急救,儿科及探视入口,北侧设后勤及污物出入口。

2)合理解决地面、地下交通、行车、景观等问题,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合理,解决人车分流。

3)急救急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通过东侧广场进入一层急诊急救大厅。

4)门诊流线:由医院主出入口直接进入门诊大厅。

5)探视流线:在东侧广场通过探视广场进入。

6)供应流线:由后勤供应入口从基地西北侧进入。

7)感染科流线:在门诊医技楼西南侧单独设感染科出入口。

3.4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

尽量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基地开挖量,完善地上绿化环境,实现节地节能目标。《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应至少有20%的建筑面积地下布置。(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3.5万m2,地下室面积3万m2。)

地下室布置人防,设备用房,地下车库等。

放射医学及核医学的地下布置,有利于防护,降低工程造价。

将3000m2城市公交站场布置在基地东北角。

3.5教学医院的思考

充分发挥深圳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优势,提高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形成特色重点学科。

门诊诊室面积比国家标准略大,可以满足实习生的要求。

门诊医技病房均设置一定数量的示教室,满足教学要求。

3.6场地选址及原有建筑的利用

根据《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场地内未现断裂构造带及不良地址作用,工程地质稳定和水文条件良好,适合进行一般基本建设,消除了基地的安全隐患。

基地目有原教学楼及行政楼各一栋,建筑面积分别为5284.03 m2及4498.34 m2。在深化设计中将其进行改造,满足三甲医院教学办公及科研的要求(见图8)。

3.7基地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的好坏对病员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考如下:

1)利用“梭形医院街”解决门诊交通空间的通风采光要求,使病人和医生有一个舒适的医疗就诊环境(见图9)。

2)基地西侧的西丽高尔夫球场及南侧滨河绿地形成医院周围重要的绿化景观,病房拥有良好的朝向,推窗见绿,给患者带来愉悦心情。

3)利用树木、灌木和草地为部分硬质地面和不透水路面提供遮阳,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防止休闲环境过热,提高室外微环境的舒适性。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吸滞道路尘土,隔离城市道路噪音污染,降低入口处风速,为建筑入口创造较好的小环境。

4)局部设屋顶花园,种植绿色植物,组织休闲空间,弥补用地紧张带来的地面绿化的不足,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休闲场所(见图10)。

5)渗透路面铺装:尽量减少不透水路面的比例,增加渗透路面面积。在地面临时停车场、人行道等部位全部采用透水砖和植草砖以提高路面的透水和蓄水性能,保证每平方米每分钟渗透雨水量250kg,缓解室外微环境的热岛效应。

6)雾化降温技术:在较为集中的户外休闲场所采用雾化降温技术,通过雾化水滴的被动蒸发冷却效应降低环境空间温度,改善户外休闲场所的热环境。(如世博会期间各馆使用的雾化降温技术)

7)水体冷却技术:结合景观和规划设计要求,充分利用河道、水景和喷泉等水体降低环境的热岛强度,提高室外环境的舒适性。

8)自然通风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医院的整体规划方案,通过建筑物、水体和绿化路面的合理布局改善区域的风环境,引导夏季自然通风降低微环境的热岛强度。

4 建筑单体的设计思考

4.1门诊医技楼设计特点(见图11)

4.1.1 “梭形”医院街与S形架空廊架(见图9、图11)

1) “梭形”医院街将门诊、医技、病房各功能科室有机联系起来,各科室位置一目了然,且为独立尽端,互不干扰,便于管理。

2)“梭形”医院街把内部景观、交通、候诊、分层、挂号收费、超市、商务中心等公共活动完美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室内空间景观,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就医环境。

3)“梭形”医院街与S形架空廊架之间形成医疗区的“绿肺”体现了人性化关怀,其室内外空间的交融,符合南方建筑的特点。

4)“梭形”医院街作为主干,将东西两侧门诊功能模块空间联系起来,动静分离,符合现代医学建筑设计特征。

5)主要医疗区利用“S”形架空廊架沿东侧城市道路展开与主入口广场形成良好的城市街景界面,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4.1.2门诊功能模块与内庭院(见图12)

1) 门诊的“模块化”设计:门诊单元之间以绿化庭院相隔;一次候诊区与“梭形”医院街相连,避免穿越科室。

2) 门诊单元之间的内庭院绿化为医生及患者提供了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4.1.3门诊医技交通核思考

1) 八部医梯及20部自动扶梯形成门诊医技交通核,解决1-4层门诊医技科室的垂直交通。

2) 污物交通核:在东北角,西北角结合污物出口设污物交通核,由污物电梯(兼消防电梯 )及防烟楼梯间组成,由此将污物送出。

4.2病房楼设计特点

4.2.1 病房交通核(见图13)

由9部医梯,两部医生专用电梯及两部专用提升机组成。患者交通核与医生交通核分开设置解决医患人流交叉问题。交通核均有直接的通风采光条件。

4.2.2病房标准护理单元的布置(见图14)。

1)每层为两个护理单元,每个单元40床,总床位数:800床。所有病房均有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

2) 配备完善的医疗附属用房,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3) 护士站居中布置,护理路线短捷,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4) 两个医生办公区既相对分离又联系紧密,为同一个科室两个病区的医护交流及管理带来方便。

4.2.3中心洁净手术室与ICU

1) 手术室,ICU同层布置,有利于患者治疗的快捷,安全,两者之间有内部通道相,严格划分洁污区域,将医生流线,污物流线,患者流线分开,做到分区明确,洁污分流。

2) 手术室与病理、血库、中心供应室具有良好的垂直关联,路线简洁,减少中途污染。

3) 手术洁净区域设手术附属用房,如无菌库,一次性物品库、药品库及刷手间等,两侧开门,减少护士工作距离。

4) 手术区内设专用洁梯(从中心供应室来)解决洁污分流问题。

5) 污物走廊与病房楼的污物电梯有方便的联系,有助于手术污物的送出。

5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思考

5.1屋面节能设计:建筑屋面采用广东省建设厅推荐的节能标准构造技术做法-SGK屋面防水型隔热板,该屋面具有重量轻、自防水、可上人、隔热效果好的优点。采用佛甲草种植隔热屋面技术对建筑屋面进行绿化,通过蒸发冷却有效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

5.2墙体节能设计: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护结构,A级酚醛泡沫塑料板作为保温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隔热、隔声、防火性能,综合性能优异,价格低廉,应用较为广泛。酚醛泡沫塑料阻燃、低烟、无融化、无滴落,耐腐蚀,抗老化,是符合新防火标准的较为理想的保温材料。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血透室安全管理;透析用水的安全监管

2010年卫生部出台了《血透室管理规范》后,血透室的医疗安全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工程师,我认为要做好血透的安全防范工作,需要技术人员从工程技术角度进行防控,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1透析用水的安全监管

首先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过注册的水处理设备,正规品牌的水处理设备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均有严格的程序把关,对不锈钢材料的选材、填料的品质、控制系统的选择均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质量控制,经过层层把关,极少会出现安全事故。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监管:水处理设备投入使用后,一般控制系统均设置为自动控制,包括填料罐的控制头等,正常情况下运行不会出问题,但如果供电异常时,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水处理出现故障时,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有的治疗计划将全部被打乱,因此,加强水处理设备的日常巡视、将故障解决在萌芽状态尤为重要。目前,我根据水处理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总结了几点:

(1)水压观察:一套水处理系统上会有几个不同的压力点装接有压力表,维修人员根据各点的压力可以判断设备发生故障时的问题所在。这些压力表也是我们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的依据。一般来说,自来水的水压表可以指示水源压力,这是保证整套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填料前后的水压表可以通过他们的压力差来判断过滤器中滤芯的堵塞情况,压力差偏大时,应该及时更换滤芯。反渗系统的压力表可以指示反渗泵的运行状态,其中系统压力的指示至关重要,压力过高可能造成反渗膜破膜,造成严重的后果。

(2)水处理设备上的电导度和流量监测是两个重要的参数,一套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记录中应该如实记录,一般来说,电导度和流量短时间不会急剧发生变化,它们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根据它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填料及反渗膜是否应该更换。如果短时间内数值变化较大,应该考虑是设备故障,而不是维护性的更换材料。

(3)做好残余氯和水硬度的日常监测工作,残余氯和水硬度至少每周检测一次,残余氯的检测试剂和硬度检测试剂可以通过一些水处理设备厂家购买,自来水中的残余氯含量有时不是固定的,每周对反渗水做完检测,可以在反渗水样品中加入自来水,可以判断一下试剂的有效性和自来水的水质情况。

(4)及时做好滤芯、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材料的更换,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根据各医院水质和血透室的运行情况,制定各种材料的更换计划,一般活性炭每年更换一次,树脂1~2年更换一次,反渗膜一般2~3年更换一次。

(5) 通过定量检测来判断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要求,反渗水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应该每季度一次,水中各种污染元素至少每年检测一次,必要时可以缩短检测周期,加大检测频率。

2 血透机的安全监管

血液透析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机器状态,平时应该注意观察机器正常状态时的电导度、温度、各压力显示的正常值,血泵运转状态等,这样在机器发生异常时能第一时间判断是否是机器故障,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处理,安排患者中断治疗。

血透机每个治疗前的机器自检很重要,一般来说,机器自检通过,可以说机器状态正常,但有些不太明显的故障可能不一定能显示出来,比如压力检测,如果检测时间过长,但最后又正常通过,就可能机器存在漏气,如果不处理,就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影响TMP,影响治疗效果。

3 其他感染管理等安全监管

血透室的安全管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感染管理,目前国内几家医院发生严重的问题就是交叉感染,防止交叉感染除了把好一次性耗材不得重复使用的关外,对于可复用透析器的复用过程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复用机不能阳性、阴性混用,或者就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强制阳性不复用,复用机日常使用后要注意做好消毒清洗工作。其次,血透用房要注意通风,空气消毒装置要经常检查工作状态,循环风消毒器要定期清洁、保养、更换灯管。

综上所述,中小型医院由于规模限制,血透室配置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可能性不大,但是必须配有兼职的工程师,这对血透室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作为负责血透室设备的工程师,必须要认识到血透室日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从工程技术角度保证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

透析室医生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血液透析室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科室,随着透析模式的改革发展,透析治疗的范围逐渐加大,透析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各项血液透析室标准规程的出台。近年各省透析室发生的重大不良护理事件的报道,透析患者维权意识更加增强,透析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大。所以合理而有效控制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才能提高血液透析室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下面对我科五年中出现的6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发生的不良事件60例次,出现不良事件由护士长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分级,0级和1级事件由科室自行讨论并进行整改,2级、3级及以上事件填写不良事件登记表,详细记录不良事件的经过及导致后果,经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后上报护理部。

1.2 方法:将我科自行登记处理和上报护理部并在科室进行讨论评定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筛选出近五年内血透室护理人员在病人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事件的内容进行分类: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技术操作不熟练、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病情观察不仔细、无菌观念欠缺、健康宣教不到位、语言沟通不良、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是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2.结果

血液透析室出现的不良事件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自我保护及风险意识淡漠、病情观察不仔细、技术操作不熟练、无菌观念欠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不到位、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3.讨论

3.1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

3.1.1 责任心不强是发生透析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3.1.1.1 透析上下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边说边做,导致血液入废液袋还未接管,下机空气进入透析器及管道,无法完成回血。

3.1.1.2 无肝素透析不及时冲洗管道,又不观察管路及透析器颜色,造成不完全凝血或全凝血,造成病人血液浪费,引发纠纷。

3.1.1.3 透析中经动脉管路前补液管输血输液完成后未及时发现,导致空气进入透析器及管道。

3.1.1.4 穿刺后穿刺针不妥善固定,导致透析中穿刺针滑脱出血。

3.1.1.5 肝素泵注射器连接不牢固紧密,致血液从肝素泵端漏出。

3.1.2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3.1.2.1 上机前不查对医嘱,肝素剂量应用不准确或错将生理盐水当肝素注射液使用,导致透析中凝血事故发生;透析前抽血标本不查对姓名,抽取后不及时登记送检,造成标本浪费;未按医嘱设置脱水量。

3.1.2.2 上机后不严格执行自我查对,肝素泵夹子不开或超滤键不开,监测皮管未放入监测夹。错误设置脱水量未发现,设置过多,导致病人透析中发生严重肌肉痉挛,设置过少,导致病人目标脱水量未完成。静脉肿胀了还调高流量,引发大血肿。

3.1.2.3 下机时不查对医嘱,忘记为病人注射药物或用药不看姓名,导致将甲病人药物用到乙病人。下机消毒前不查对机器是否有消毒液就进行消毒,导致机器异常报警。

3.1.3 技术操作不熟练。穿刺技术不过硬,内瘘穿刺失败,形成血肿。上机引血流量不足未及时妥善处理,机器静脉压监测为0,没有意识到病人透析器及管道发生凝血。

3.1.4 不熟悉机器操作流程,机器报警不能及时正确排除。

3.1.5 病情观察不仔细:

3.1.5.1 生命体征不按时测量:病人血压过高或过低不及时报告医生,对血压过高者给予降压药后不复测血压。

3.1.5.2 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糖反应全身虚汗未发现。

3.1.5.3 深静脉置管患者透析中导管流量不足,不及时发现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为防止频繁机器报警,将血泵流量直接降低,不进行空气监测进行治疗,导致病人治疗效果差或透析器及管路发生凝血。

3.1.5.4 动静脉流量不足患者前臂压止血带,不及时观察内瘘肢体情况,不定期松止血带。

3.1.6 无菌观念欠缺:

3.1.6.1 操作中不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随意开放管路接口不套小帽,导致热源带入管道。

3.1.6.2 深静脉置管换药中,准备过早,物品污染。操作中拆污染敷料不洗手、换手套就进行换药操作,导致导管感染风险增加、留置时间缩短。

3.1.7 健康宣教不到位。在回访病人中不进行有效宣教,病人不清楚哪些是高钾和高磷食物,因饮食不当而入院。未告知患者在透析间期如何控制干体重,导致过度增长。对新启用内瘘的患者,下机时不告知患者动静脉内瘘按压力度和时间,导致内瘘闭塞。发生穿刺肿胀的患者,未告知24小时内只能冷敷,患者回家就热敷,导致血肿加大。

3.1.8 语言沟通不良。操作时未向病人做告知,将药物推注了,患者以为没用,发生争吵。透析中后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不提醒注意内瘘功能检查,导致内瘘发生闭塞患者未察觉。回答病人提出问题过于简单或不做应答。对不遵守科室制度的病人进行反复指责,导致病人不满意投诉。

3.1.9 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淡漠。穿刺操作及插管手术配合被利器所伤。下机时二人操作传递针头导致不经意刺伤,随意将利器放在血透机上,引发针刺伤。操作时有陪人在场引起误解发生纠纷。不认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随意说话,引发病人情绪过激反应,发生护患矛盾。

3.2 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对策:

3.2.1 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由护士长和3名高年资护士组成。严把护理质量关,每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写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及时发现不良事件隐患,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级讨论,2级以上事件进行全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后上报护理部,避免不良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对本科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再次讨论,提出进一步改进。

3.2.2 做好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2]。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对科室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每班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处理。对无视安全的护理行为予以制止并实施相应经济惩罚。对由于责任心不强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予以最严重处罚,除经济处罚外,必要时予停职处理。

3.2.3 工作资历较浅的护士业务水平较低,经验不足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对新入科的血液透析护士,制定严格的带教计划,使其熟悉工作环境,掌握血透室工作制度及工作标准,熟练各种操作规程和技能,熟练掌握专科应急预案,经三个月带教考核合格后予以定级上岗。定级后,再进行相应的血液净化护士核心能力训练,逐步增强专科业务水平。班次上注意新老护士搭配,实现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适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及技术把关[3]。在工作上遇到疑难及时请教汇报协助处理,不盲目求成或擅做主张。业务学习注意将制度和工作指引如何落实在操作中的贯彻进行示范,使低年资护士应变能力逐步增强。

3.2.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上机前严格查对床号、姓名、透析模式、脱水量、透析器型号、抗凝剂用量、透析时间、透析液、机器运行性能;上机后进行自我查对,除上述内容外,注意检查体外循环管路的正确连接和密闭性及穿刺部位、血流量情况及病人治疗的反应。另外每班安排专人实行二次查对,防止因查对不当或不到位引发护理不良事件。

3.2.5 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实行心电监护。对发生透析并发症的患者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对透析中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患者派专人守护,并加床档,对肢体进行约束,同时加强病情监测,发生变化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治疗,并实时做好记录。对糖尿病透析患者,注意询问当日注射胰岛素情况,谨防低血糖发生。对老年透析患者和智力障碍患者、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加强巡查、检测,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3.2.6 加强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血透室护士热爱护理工作,善于控制工作中情绪,对待特殊性格的透析患者要有高度同情心,即便被误解也不能争锋相对,始终想着自己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思想护理行为和语言该怎样落实。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工作中做好慎独,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重视护理沟通,工作中与病人沟通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不要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引发病人过激情绪或行为。操作时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取得合作。在发生操作失误,要态度诚恳,及时致歉,要及时汇报协助处理,将病人损失降到最低。

3.2.7 做好健康宣教及病人心理护理。按照回访制度落实要求,对自己分管的透析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指导透析患者如何做好饮食管理、水分控制、如何正确服用药物、监测血压和观察内瘘功能,在发生不适时如何自救和求救。

总之,血液透析患者是一个比较特殊化的群体,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有许多难以预测的病情变化,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制造护理不良事件。加强血液透析室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业务素质,在不良事件发生后实施必要的惩罚和非惩罚相结合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有效控制血透室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伟琳,叶文琴.加拿大Mcgill大学对护理差错的认识和处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4(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