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汉字发展论文

汉字发展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9 08:06:37

汉字发展论文

汉字发展论文篇(1)

论文摘要:语言文字除了需要规范、标准之外,还必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没有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规范就只能是僵死的、停滞的条条框框,也就不能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无法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服务,因此,任何规范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社会在发展,科学在发展,文字语言就必须是动态发展的,对规范标准应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这就是文字规范、丰富和发展的记辩证关系:规范是发展的基础,丰富是发展的渠道,发展是规范的前进,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1我国文字规范的形成及现状

汉字产生之前“上古结绳而治”,自然是没有规范的。后世从图画和契刻受到启示,文字“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约定俗成”便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也就是早期不成文的规范。

汉字规范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规范。旧中国长期以繁体字为正体,那么,以繁体字为代表的正体字也就成了当时的规范字。虽然当时以繁体字作为规范,但是,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手头字、俗字已经开始流行。这便是对汉字的丰富和发展。

两表的调整表明我国语言文字规范的一个立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一个不断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毗而就,也没有终止的时候,需要从语言文字的自身发展规律和我国的国情出发,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成为积极引导规范而又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从这一立场出发,我们研究了目前作为字形规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认为此表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在把我们的意见提出来。

1.1笔形的变化规律不够统一

①末笔是横的部件作左偏旁的横变成提,“车”和“牛”作左偏旁时改变笔顺把横变成了提,按照这种变化规律,“革”字作左偏旁时也应改变笔顺把横变成提。另外“黑”字作左偏旁时末笔不是横,四点上面部件的横不应该就提。

②末笔是竖的部件用作左偏旁时,竖变成撇,如:翔、邦、等,按照这种变化规律,韩、郸、韧等字也可以变,特别是“”变“艳”字,左边部件与“邦”相同,理应变撇。

③“月”字用作下部件时撇变成竖,如:肖、胃、能、俞等,但在筋、崩、葫、萌、旅等字中却没变。

④“木”字做底时,如果上部是撇捺对称且覆盖“木”字的部件,要把捺变成点,如:条、茶等。如果上部不与撇捺对称的部件为邻,则不必改变捺的笔形,如:桌、梁、棠等。可是“杂、亲、杀”三个字本属后种情况,却按前者的规律把捺变成了点。考查这三个字的来历,原来它们在繁体字时代只是该字的左边部件,简化时把右边简掉,却没有把作为整字时“木”字该有的捺恢复过来。与此相反本应根据避重捺的原则把其中的“米”字的捺变成点,然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乘”字却设计为两个捺。

1.2笔顺的规则也不够统一

汉字的笔顺基本上是按人体臂、腕、指的运动生理特点和视觉审美要求约定俗成的,这叫作自然笔顺;规范笔顺是在自然笔顺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制订出来的。规范的笔顺主要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外到内和先外后内再封口等几条,除此之处,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但一般都应该符合人的臂、腕、指的运动生理特性。

汉字的历史太久远,形成的因素太复杂,要想通过几条规律把它们统一起来,简直是办不到的。不过,作为汉字的规范标准,是文字继续丰富和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有规律、越容易掌握,推广起来就越有效率。我们应该从“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原则出发,尽可能地使汉字难认、难写、难记的现状得到改善,使汉字构形及组合时的变化规律趋于统一,为语文教学、社会应用和对外汉语教学开创新局面。

2文字规范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汉字喜逢盛世,必须抓住机遇,尽快适应世界汉语热的需要、中国加人WTO后因交际的需要、科技发展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速度。

2.1调动国家与民间两个个积极性,加大汉字研究的力度

国家“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民间的积极性调动得不够充分。汉字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如果只有国家主管部门的研究而没有民间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只盯着民间用字出现混乱现象的消极因素,而忽视人民群众使用和创造文字的积极因素。语言文字的政策应该适当放宽,鼓励民间建立语言文字研究机构,并积极征求汉字使用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意见,吸收民间汉字研究的成果,使语言文字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

2.2制定对内汉语汉字考试等级制度

汉字发展论文篇(2)

王凤阳先生的《汉字学》一书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字体论、体系论、改革论和字形论。书的最后附录象形字释例和后记。

绪论部分包括第一――四章,是全书的总纲,主要内容有汉字学与汉字改革、文字和文字的发生、汉字和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的历史面目。绪论部分解释了什么是汉字学以及为什么将这门学科称为“汉字学”。王凤阳先生肯定了许慎对汉字研究的巨大贡献,同时指出传统许学遭到冲击的历史必然性。作者在这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汉字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汉字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汉字研究的逐渐成熟作了总的论述。

字体论部分包括第五、六章,主要内容是汉字字体的演进、线条与笔画。作者阐述字体演进史,就是书写顺应手的运动生理的历史,是人根据书写的生理习惯去改进最初的描摹物象的文字的历史,是缩短写字时的运笔线路的历史。作者证明了笔画就是手对线条的选择,归纳了篆书线条改造为隶书笔画过程中的“趋直性原则”和“反逆性原则”,论证了笔顺的总规律――“最短线路原则”。关于字体的更替,作者扬弃了流行很广的直线发展观,而代之以辩证法的矛盾统一观,阐述了同一时代存在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字体是文字体系与书写时的生理习惯之间、文字的记录功能与交际功能之间相互矛盾的产物;应用体以其简易、实用而取代标准体,就是字体的变易。

体系论部分包括第七――十九章,是全书的主体部分,主要探讨了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文字体系、汉字体系、图画提示文字、象形表意文字、象形表意文字的写词法与造字法、象声写词法、形声写词法、从象形表意文字向记号表意文字的转化、记号表意文字、记号文字的记号化、记号文字符量的绝对增长与相对增长、记号文字能记与所记的矛盾、汉字的改进等。作者认为,只看到文字体系内部的量变,所以无法揭示文字发展的内部规律。《汉字学》明确提出了自己对文字体系及其变革的理论观点:文字是体系性的,文字发展史的核心部分是体系的变革史,体系变革的核心是基本符号的写词法的变化;文字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体系发展之中,文字体系的记录原则体现在基础符号的写词法里。

《汉字学》第二十章讲述了汉字的改革问题,包括汉字改革的内在根据、汉字改革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汉字改革道路的探索和存在的问题。王凤阳先生指出,改革必须顺应汉字发展的规律、文字发展的规律,不应超越历史条件进行宣传和促进。作者在后记中提到,“改革论”应该是体系论的组成部分,只是因为文字改革是当前的现实课题,所以独立了出来。

字形论部分包括第二十一――二十六章,主要内容有行款与汉字字形变化、书写生理与汉字字形、字形的“同化”与“异化”――演变中的字形的交互影响、字形的“简化”与“繁化”、字形的分化交替与归并以及字形演进中的变易与规范。首先,作者探讨了汉字行款的形成,以及所引起的字形变化。其次,作者从手的书写运动,解释了最初来自对客观事物描摹的汉字,如何引起了在线条或笔画上的搭配组合的变化,分析了汉字“自上而下”和“自左而右”的书写给汉字字形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分析了“趋直”“反逆”“串连”“并连”在字形变化中的作用。最后指出字形演进中的“变易化”和“规范化”是字形演变中的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它们互相制约,贯穿在字形发展的全部历史之中。

《汉字学》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汉字发展的历史,并把汉字放在使用汉语这样一个中国社会的环境中加以考察、研究,认为汉字的发展方向和演变过程是受汉民族语言和汉民族历史双重制约的,从汉字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外部条件上,多角度研究、探讨,颇有新意。同时,作者将汉字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去研究、考察,这样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的只研究字的形、音、义的局部限制,而将视野放得更远、更开阔。

汉字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汉字性质;表意文字;意音文字

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作为汉语文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无论是从汉字本体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普通文字学理论方面来看,汉字性质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世纪末,一些学者开始了关于对汉字性质问题的讨论。一百多年以来,汉字性质研究高潮迭起,特别是20世纪后期,汉字性质成了汉语文字学研究的热点。然而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可以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权威性论断。如今,这一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并无定论。许多汉字性质综述性的文章搜集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资料,对汉字性质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对各种观点做了分类。因此,有必要对汉字性质的多种论述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其共同点和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汉字性质作出研究。

一、关于汉字性质的代表性观点

关于汉字性质的说法有多种,各语言文字学家对汉字性质都从不同方面论证了其合理性,对汉字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值得学习和参考,现今较为主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6-12]:

表意文字说。代表性学者有梁东汉、叶楚强、王宁、郑振峰、黄伯荣、帕默尔、申小龙等。表意文字一说影响很大,较为流行。它的依据是汉字中的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以及形声字的形符表义,而声符并不固定。

意音文字说。提出者及持此说者有徐银来、周有光、裘锡圭、苏培成等,由于汉字综合运用表意兼表音两种方法,认为汉字是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说。姚孝遂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关于汉字的表音文字说主要建立在对古文字的研究基础上,它的提出对古假借字的表音性质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使得汉字性质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

表词文字说。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 1887-1949)、王伯熙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认为从文字符号所记录的语言单位这个方面来看,汉字应该属于表词文字。

语素文字说。支持此观点的有:赵元任、吕叔湘等。认为汉字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以外的文字都只是形和音的结合,只有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结合。

音节-语素文字说。叶蜚声、徐通锵、尹斌庸等持此观点,认为一个汉字基本上代表一个语素。从语音上来说,一个汉字又表示一个音节。

除此之外,还有吴玉章的象形文字说,唐兰的注音文字说,蒋善国的隶变前象形兼表意,隶变后表意兼表音等说法。从观点的亲缘关系来看,表词文字、语素文字和音节-语素文字属于基本接近的观点。但总体来说,观点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汉字性质认识分歧的原因

事实上,以上各家都是在承认汉字具有系统性的基础上来谈论汉字系统的性质。针对此问题,王凤阳[1]在《汉字学》中做过比较系统的分析。但就全面性和针对性来讲,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归纳。分析其分歧所在,应当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同样的术语往往包含了不同的概念,而同一个概念有时又用不同的术语进行表达。如,同是“象形文字”一词,有人专指先秦文字,有人则兼指后期文字;“表词文字”和“语素文字”,都是指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时期的汉字,实质上没有区别,但名目上却又不同。因此,在探讨汉字性质时,各家对其中的概念术语有不同的解释,最终的结果自然会有偏差。

其次,判定汉字的性质时各家所持的标准不同。有人着眼于汉字字符本身的特点,即针对汉字本身字形、字音、字义的关系进行谈论,从而出现了“表音文字”“表意文字”“音节文字”等说法;有人以汉字的主体部分,即形声字的结构功能为标准,提出意音文字说;有人则着眼于汉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将之提升到语言层面上谈论,因而出现了“词文字”“语素文字”等名目。

最后,观点的时序性的差异,即对汉字的处理分析不同,割裂了古今汉字之间的联系。关于是否分阶段对汉字的性质进行归纳仍然存在争议。割断古今汉字之间的联系,将汉字划分阶段进行研究,不容易正确地把握整个汉字体系的总体特征,可能会对汉字的性质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差异。

通过以上原因归纳分析,汉字性质认识分歧的出现存在多种复杂原因。总体来看,没有从语言本质上、语言功能上、汉字起源与演化特征等多个角度,判定汉字的性质。正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出现了多种认识。

三、关于汉字性质的再认识

通过对以上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出汉字性质认识分歧的原因,可以为汉字性质的再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以为汉字的性质应当是表意文字。主要有以下理由。

许慎[2]的“六书说”的核心应当是“表意”。 许慎关于汉字构造研究最为主流的学说,一直沿用至今,将汉字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类。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六书”得出 “四体二用”的结论。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是用字之法。“六书”以及“四体二用”的核心就是表意。因此,可以得出绝大部分汉字都是表意的。

其一,整个汉字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也体现为“表意”的直观演变。汉字起源跟结绳、契刻、画卦、图画等几种记事方法有关,汉字造字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唐兰[3]在《中国文字学》中谈到文字的产生,认为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后来文字跟图画逐渐分离,差别也逐渐显现出来。文字由绘画形式变为书写形式。正因为图画和文字有此渊源,早期的文字才具有明显的形象性。象形字是最早出现的文字类型,多依照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来创造文字形体,人们大多可通过对象形字字形的理解知道它所表示的大概意义。指事字所指事记录的语词大多都是“无形之事”,多表示抽象概念或形态部位。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复合的形体单位。这三种造字法从汉字记录语词的原则来说是“因义构型”,字形与字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类文字经历了从独体到合体的发展过程。这跟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关。在物质贫乏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认知能力往往受到限制,因此人们对词语的需求量不大,使用的文字也不多。象形字足以适应当时的社会的需要以及时代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思维和语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汉字逐渐线条化,抽象化,发生了一次次变革。产生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的汉字形体。字形在组合方式、笔画、线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汉字已经基本脱离了图画的影子,越来越难以直接从字形来解读字义。

其二,字形与所记录语言的意义有直接的联系,而与其声音并无必然的关系。裘锡圭[4]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提出,讨论汉字性质的时候,应该在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的性质上进行分析,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可以归纳成意符、音符和记号三大类。意符是指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音符是指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符号是指在意义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从传统的六书理论来看,象形、指事和会意这几种字所使用的字符,跟它们所代表的词都只有意义上的联系,因此都是意符。隶变以后,形声造字法占据了主导地位,当今汉字有90%以上是形声字,能产的形声造字法的出现,使得汉字系统能在不再造原字的基础上构造新字,而是运用已有的音符和意符进行造字。随着文字的发展演变,由于汉语语音特点,同音词较多,于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产生。假借是使用音符的,人们在假借某个字来表示一个跟它音同或音近的词的时候,通常并不要求他们原来在意义上有什么联系。然而假借是通过已有字形来标记新词新义的,已有字形在造字之初本就存在表意的性质。因此,形声字和假借字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表音功能,但还不能说汉字就是表音文字。传统意义上的表音文字的字母是字音与字形的结合体。而绝大多数的汉字都是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统一体。这从一个方面体现出了汉字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表音文字。

其三,从文字本身的本质作用来看,汉字本质应当是会意文字。文字是信息表达和传递的最重要的载体。通过对文字中蕴含信息的正确理解,也就是“会意”过程,人们才能采取一定的具体行动。当然人们采取具体行动所依赖的信息,除了文字能够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信息传递和表达途径、方式和方法,例如战场上的“冲锋号”,学校上课的铃声,高速公路上的各种行车标志,在会场上发言时某人总是用“干咳”表示抗议等等,都是信息传递的一些方式和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们不断进行文字改革,促进对这种信息载体的运用逐步趋向规范,当然核心是尽可能增强对表达信息的可辨识性,尽可能减少信息表达和传递的错误。有的学者认为,一定要把汉字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性质和汉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的性质区分开来。虽然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是从造字原则、造字方法出发的,然而,造字原则和造字目的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不应忽视造字目的对早字原则产生的重要影响。汉字性质的界定,可以对汉字改革演化进行方向上的指导。文字的出现和不断的改革演化是准确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需要,所以文字改革是为了更快、更准地“会意”。

综上所述,从汉字发展的过程来看,尽管汉字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部还存在着表音因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汉字的表意性质。综合各家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可以看出汉字性质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对汉字性质认识差异的分析,找出这些不确定性的产生原因,从而对汉字性质进行再讨论,最终得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詹鄞鑫.20世纪汉字性质问题研究评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6]李运富.张素凤.汉字性质综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廖才高.再论汉字的性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8]张玉金.论汉字的性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9]胡志明.汉字性质研究的理论背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10]唐剑锋.汉字性质研究综述[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11]魏亮珍.汉字性质研究之研究[D].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08

汉字发展论文篇(4)

论文摘要: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并没有变,始终被一脉相承地继承与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到了近代,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大幅接轨,汉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严峻的现实挑战下,倔强的汉字正以自己博大的胸怀,一方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从而使汉字作为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文字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

一、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迟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体系完整的甲骨文,说明甲骨文只是汉字的流而不是源,汉字的起源还应上推一个历史时期。汉字起源的准确时间无从得知,具体过程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结绳契画说,有八卦易符,有仓颉造字说,但不论怎么说,汉字都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汉字的发明可以堪称是史上一件非常伟大的史实。

汉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这与汉字的构字规则或俗称造字法有关。关于造字法,也有很多学说。如“六书”、“三书”、“四体二用”等,现有的学者还把“六书”细分为十种造字法,可谓见仁见智。不过这些观点都始终没有摆脱“六书”的影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给“六书”下定义的:“……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一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释似乎不是按六书出现次序排列。最早出现的应是象形字,不但汉字如此,其他民族的古文字如苏美尔的稧形文字,埃及的纸草文字,最初也都是象形字。这是人类先民对自然界的共同反应。但能够画成象的文字毕竟有限,后来就出现了指示和会意。这大大扩大了汉字的范围,也使汉字从图形化向符号化迈进了一步。从理论上讲,这三种造字法能造出一切汉字,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扩大,造字速度远跟不上思维和语言的发展。于是依声托事出现了假借字。假借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极具挑战的关键。其他古文字在假借字大量涌现后,纷纷转向了拼音文字,惟独汉字英雄不改本色,从此汉字走向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解决假借字带来的困扰就是后来的转注字和形声字。因为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汉字表达新事物,所以一个汉字就会有数个几乎毫不相关的意项,这很容易造成混乱,转注字就往这些身兼数职的假借字上填加不同的义符把它们区别开来。到后来造字干脆就择取义符和声符拼起来便成为形声字。形声字的出现,使汉字最终定形,使汉字几乎不可能向表音文字发展了。从象形字到形声字,这是汉字构字的特殊思维方式,所谓文字,就是“盍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与此同时,汉字的字体也历经数次变化,一般认为是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隶书以前是古文字阶段,其字体非常繁杂,也颇有争议,从隶书起是今文字阶段,意见较为统一。汉字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一步,它对后世的影响和作用几乎可与仓颉造字相媲美。隶书从秦代开始逐渐形成。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但他最大的贡献应是“书同文”。因为文字的统一,使后世中国基本上处于团结统一的大局面。当然秦国最初统一的是小篆,但小篆的统一直接推动了隶变。隶书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为减弱,却大大增强了汉字的符号性,也使汉字更加整齐统一,更加简化,便于辨认和书写,为汉字的推广和运用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对汉字进行了简化,这是继秦始皇后第二次运用行政手段对汉字的整理。简化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八种:保留轮廓;部分代整体;更换形声字部件;形声字与非形声字互变;同音代替;借用古体;草书楷化;记号代替。这些方法都是“古已有之”,并不是随意简化的。简化字的作用是明显的,至少在扫除文盲方面有积极意义。不过繁体字在现代仍有很大的市场。秦始皇的“书同文”被历史证明是伟大进步,简化字的意义也将有待于历史的检验。

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简化的结果是普及,使汉字从统治阶级的特权中解脱为大众使用的工具。符号化的结果丰富,使汉字能表达记录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是没变的,那就是汉字的表意性。无论是秦汉的隶变,还是当代的简化字,都还保留了表意性质,表意性是汉字与其他文字相区别的本质特点。汉字之美,汉字之神,几乎一切汉字现象都可以从它一脉相传,从未间断的表意去寻根究底。

二、汉字演变中遭遇的种种现实挑战

在古代,中国人虽没有狂热的宗教信仰,但绝对信奉自己的文字,几千年来几乎没人怀疑过汉字。然而到了近代,随着国力衰退,列强侵凌,汉字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倔强的汉字毕竟经受了这严峻的挑战,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汉字依然屹立于东方大地。

汉字所遇的第一次挑战是拼音文字。当晚清被迫卷入世界,大量洋文随着洋货涌入中国时,因汉字是表意文字,在读音方面不如拼音文字那么直观,加之难写难认,汉字一时显得那么手无足措,孤独无援。为了图强救国,不少学者提出全盘西化,包括汉字拼音化。连鲁迅也不可置信地说过“汉字不灭,国家必亡”。汉字拼音化的争论持续了很久,乃至建国后还有拼音化的言论。可是汉字没灭,中国也没有亡。但这场争论确实促进了中国对汉字注音的反思。汉字的单音节虽然和谐,但我们长期缺乏为汉字注音的好方法。所以汉字音韵有受外来语滋乳的传统,东汉魏晋时印度佛教梵文的传入促进了反切的形成和发展,这次西方文字的输入则促进了汉字音韵的更大发展。

当时,受西方拼音文字的影响,曾出现很多种注音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套“注音字母”,这套注音系统,除了书写不同外,其他都很接近汉语拼音方案,而且与汉字有直接联系,故当时很受欢迎,现在的字典也同时用“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注音。1958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取代了“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从此不难看出,汉字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拼音只是辅助认读的手段,我们成功地处理好了汉字读音的问题。

不久,另一个更具威胁的挑战接踵而来,那就是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不能用计算机来处理汉字信息,那就注定要被现代化的浪潮所淘汰。对汉字来说,这几乎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计算机是为英文输入设计的,制约汉字编码的瓶颈是汉字字数繁多,字型复杂,相似字又很多。可是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汉字总量不断增多,但常用字基本保持不变。上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公布了常用字2500个,覆盖率为97.97%,次常用字1000个,两者共覆盖99.48%,其中最常用的42个字就达25%的覆盖率。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汉字是躺在字书里休闲的,这对汉字编码很重要。经过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汉字编码问题很快解决了。不但解决了,汉字输入还有诸多特点,从创新的角度再次表明古老的汉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总之,所谓传统,“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有个发展的过程”。汉字更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汉字有着博大的胸怀,一方面它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我们当然不希望看到,汉字仅仅作为艺术品存在于博物馆里的某些真迹或伪迹中,也不希望看到,汉字仅仅作为外国汉学家和中国汉学家研究的对象。正如一位外国人士所说:“世界上有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字,都是一首优美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古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董琨.中国汉字源流[M].商务印书馆,1998.

[3]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汉字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设计创意 文化 汉字 艺术

设计活动本身是一种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换成具体产品实体的过程,而文化是这整个活动(设计师的创造活动,产品实体的表现形式,观者的感受)的传承者,或者说设计是文化与产品的沟通者。设计就是设计师与产品的使用者和观赏者的沟通元素。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过了金字塔式的听说阶段,圆心结构的书写阶段,今天的文化是一种球体网状的无中心结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中国是有着璀璨文明史和众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融合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支流汇集而成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特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特色元素非常丰富。而在这些众多的特色元素里,汉字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中国的汉字与埃及的圣书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共同记录了人类古文明的痕迹。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唯有中国的汉字生生不息,沿用至今,成为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象形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但实质上象形字在汉字中只占不到10%,但剩余的90%的汉字都是由这10%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的起源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有各式各样的传说解释它的产生。其中的一个传说讲述了黄帝手下一位名叫仓颉的史官如何观察飞禽走兽的足迹。当他注意到每个动物的足迹都不同,而且具有可分辨性时,受到了启发,于是他把每个物体画成画,并简化了线条的数量。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被汉朝语言学家许慎称之为的象形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汉字只是指代对应事物的符号,然而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研究认为,汉字背后潜伏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甚至本能,汉字最初的字形和现在的字义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汉字的设计思想是既高妙又单纯的,汉字的结构方式也是丰富无比、无穷无尽且有法度可寻的。

汉字是一座恢弘的历史博物馆,它不仅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工具,而且它本身为我们提供了大大早于历史文献的远古历史文化信息。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汉字成为中国历史的真实而又丰繁的镜像。几乎每一个古汉字都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字能解读一部分文化史。拿甲骨文来说,它虽然只是上古时期的占卜之辞,但从占卜这一个窗口,大至祭祀、征伐,小至牙痛、耳鸣,都可以观察到:论天文,卜辞中有最早的日食记载;论农事,卜辞中有各种农作物资料;论田猎,卜辞中有当时中原地区种种野生动物的形象;论社会史,卜辞中有殷商时复杂的身份性称谓。在汉字与服饰文化的关系中,汉字的造字形体在头衣、体衣、足衣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如冠、胄、裙、裘、衰、履等字的象形字。在汉字与饮食文化中,从烹饪与饮食方面来看,汉字起着重要的传承与记录作用。如六畜古时指马、牛、羊、鸡、犬、猪,六膳古时指牛、羊、鸡、犬、猪、鱼。古时主要粮食为黍、稻、麦、菽等,而主要蔬菜是菘、葵、芹。饪法有炮、燔、炙、蒸等,而烹具则有杯、盏、尊、爵、殇等。汉字是表意文字,它不仅记录着造字时代存在过的某些事物,而且记录着当时人们如何透过这些事物去表达某种含义的思维方式。

从平面设计来讲,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以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设计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并使这些产品的内涵无比丰富、构架无比完美、用途如此广泛、影响如此深远。同时,又使这些设计出来的“单元产品”具有无穷的联结方式,具有开放而递增的同构能力,具有对发展变化着的不同条件下的无限适应性。它是由只供平面设计用的点和线这样的造型元素,通过平面设计的结构原理和手段,按照人类社会某种共识的理念设计出来的。我们说汉字是出点线构成的记录人类理念的平面设计,是供书写或类似方式处理的视觉信息符号。几千年来汉字发展选择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汉字的设计思想揭示了平面设计的逻辑本质,并将其逻辑方式发展到与人类的活动能作最广泛完美的联络。

通过对平面造型产品――汉字的研究,现代的设计仍可以从汉字的设计思想中的得到借鉴和启发:1.对节奏和韵律的表现,通过对笔画结构的重复,扭曲,产生流畅的线条,形成了字体视觉造型上的节奏和律动。2.对称和平衡美的表现,体现了视觉上的均衡和完美。3.直线和弧线的对比表现,交相呼应,较好的突出了对比变化。4.汉字的造型思想与现代的标志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发掘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积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途。除了标志设计,无论是装饰、书籍、招贴、广告还是环境艺术设计,都应当充分发掘汉字中包含的中国哲学,从事设计工作的我们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修养,让抽象的汉字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产生更大的魅力。

汉字文明是由汉字派生出来的众多相关产业,并制造出众多的文化产品市场,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经贸出口大国,贸易额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大国。随着由汉字文明所产生众多产业产品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必将带动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这就在无形之中,将中华的汉字文明随着汉字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而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是前所未有的事物。汉字文化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汉字文化事业的培育与发展。

众多的以汉字书写的文明,是对于中国人的造就,也许在明天会进一步得到发展与辉煌,汉字那平面设计中所包含的精髓,也许正值得每一个设计师学习、继承与探索。我们永远为汉字设计而感神圣与自豪。

参考文献:

[1]柯可:《文化产业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4月

[2](美)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孙维等译,新华出版社

汉字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 集中识字 分散识字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18-01

一、识字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

汉字是世界上被公认的极少数表意文字之一,就目前的考古发现看,从殷商甲骨文到现行汉字系统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历史。自从有了汉字,也就有了用汉字记录信息和知识的实践,也就有了读书人与非读书人的区别,由非读书人到读书人,识字是一条必由之路。一个人如果识了字,他就能了解无限多的知识。因此识字教育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备受关注的。

古代关于识字教学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对识字教材的编写上,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西周太史籀受命于周王,用大篆编写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史籀篇》,用于幼童的识字教学。此后历代的识字教材便层出不穷了,最著名的是南宋学者王应麟撰写的识字读本《三字经》、南朝周兴嗣编写的《千字文》等。

解放初期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扫盲,扫盲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识字,要求不识字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识字教学后达到国家规定的1500~2000个汉字的脱盲标准。

二、建国以来对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建国以来小学识字教学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记忆规律,来分析这几种识字教学方法各自的记忆线索和规律。

(一)“集中识字法”

“集中识字法”的特点:先学500个常用汉字,便于学生尽早阅读;打好识字的四大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基本字。以“基本字带字”为基本识字方法,坚持“形音义统一、字词句联系、认读写结合、记比说兼用”。

(二)“分散识字法”

“分散识字法”的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

(三)“注音识字法”

“注音识字法”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重点,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多功能作用为前提,寓识字于读写之中,促使儿童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及早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字族文识字法”

“字族文识字法”:以母体字为识字教学的起点,以字族为识字教学单元,以字族文为识字教学课文;利用汉字形音义三维结构的特点,通过字形类推、字音类聚、字义类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科学地将现代汉字构字特点和规则、儿童识字特点和程式,有机地体现于教材和教学之中。

三、探讨识字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前提。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当前我国对识字教学方法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识字量

识字的数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成果的直观体现。因此在识字教学的环节中要加强对识字量的关注。如采用集中识字法教学,在小学一、二年级识字量能达到2000字以上;六年识字量在5000个左右;采用分散识字法,学生一、二年级识字2014字,五年完成了六年识字3500个的教学任务。

(二)对汉字规律的研究

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每种文字都被赋予了其民族的特质。汉字也不例外,学习汉字应先从汉字本身着手,在掌握文字学的基础上,识别汉字最佳的学习途径。我们建国以来的识字教学方法,就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反映。

(三)汉字教学的现代化

汉字发展了几千年,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载体,它担负着重责,汉字与社会发展相依相傍。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也实现了现代化,因此对于汉字教学的现代化也是迫在眉睫,将现代科技手段与识字教学相结合是我们今后将要研究的新课题。

识字教学是我国现今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识字教学在我国古代社会就颇受关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不断创新和发展,诸如心理学和教育学成果的引进、计算机的发明和利用、对国外相关教学成果的借鉴,种种因素不断更新着人们的教育理念――识字教学不仅仅是认识汉字而已,人们所赋予它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识字教学不仅要关注汉字文化的内容,诸如识字教学与阅读、写作的联系;更要关注汉字文化以外的一切相关事物,诸如汉字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成果甚至计算机研究成果进行跨学科教学等等。我们的识字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对识字教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佟乐泉.儿童识字方法的理论探讨.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1期.

[2]蔡富有.小学识字教学理论探微――兼论“字族文识字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第4期.

汉字发展论文篇(7)

1.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基础,也是公认的难点。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此而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到了90年代逐渐受到重视并在教与学各方面的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2000年之后的汉字教学研究又升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所讨论的时间范围是2000年至2012年12月(包括2000年)。本文搜集研究成果的方法是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对外汉字”为关键字进行精确匹配查询;共查询到186篇论文,经过仔细的辨别审查,共有179篇符合内容要求的论文成果。在综合考量各大刊物学术含量与科学性的基础上,共甄别筛选出57篇学术论文作为本文分类综述的内容和依据。

2.成果述评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教学行为产生都是由三个关键要素(教学者、学习者、教学内容)和两个基本的过程(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构成。教学的研究也大致从这五个方面展开。对外汉字的教学者指从事对外汉字教学的教师,学习者指母语非汉语语言的学生,教学内容也就是汉字(包括汉字的识读与书写)。与20世纪相比,在这五个方面上,2000年以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尝试和探索,从而使对外汉字教学的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1教学者――提高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对外汉字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基本的学科素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本领,因此在如何培养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水平专业教师的问题上,有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洪、洪云(2011)《关于对外汉字教学课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2.2学习者――留学生主体差异的研究

学习者的主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是越来越集中,主要包括对学生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的研究。

2.2.1强调区分“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文化背景

如史迹(2012)《论欧美学生的汉字认知与汉字应用》、张秋红、陈鹤(2011)《浅谈地方高校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初级阶段的对外汉字教学设计》。

2.2.2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

随着认知心理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播和应用,对外汉字教学也开始将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迁移到研究之中,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提高学习的效果。如王建勤、赵金铭(2005)《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模拟研究――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汉字习得模型》。

2.3教学内容――汉字本体的研究

对外汉字的教学内容是汉字。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是指汉字的本体研究,通过对汉字本身特点的把握,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如李宝贵(2004)《对外汉字教学与汉字规范问题》、沙宗元(2011)《对外汉语教学所用独体字及其构字状况分析》。

2.3.1本体研究重点之一:对规范性标准用字的多方面考察

汉字本体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等规范性标准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等高频字表所选用的汉字基础上进行的。如上文提到的沙宗元(2011)《对外汉语教学所用独体字及其构字状况分析》。另外还有王晓光(2002)《在甲级字解析基础上的对外汉字教学构想》、陈建萍(2008)《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支点’――以汉语水平等级大纲甲级字解析谈‘支点字’构建》。

2.3.2本体研究重点之二:对汉字主体――形声字的考察

形声字作为汉字的主体,自然也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点,这也由此导致了学界对形声字研究的热切。如万业馨(2000)《略论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字教学》、李蕊(200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声字表义状况分析》。

2.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研究主要指教学原则、方法及策略等的研究。

2.4.1教学原则

2.4.1.1意识到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田艳(2009)《关于对外汉字教学层次性原则的思考》、潘先军(2005)《论对外汉字教学的层次性》。

2.4.1.2字词关系的处理。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基本单位采取“字本位”还是“词本位”的指导原则的争论一直比较受关注。最近,施正宇等学者在字词关系的处理问题上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运用认知规律和心理学以及传统的文字学原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字词的联系上找方法。如施正宇(2008)《词・语素・汉字教学初探》。

2.4.1.3认写关系的处理。针对传统的“认写同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学者们主张“认写分流”。如江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汉字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李蕊、叶彬彬(2012)《语文分进的对外汉字教学模式初探》。

2.4.2教学方法和策略

2.4.2.1笔划教学。如王汉卫、苏印霞《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笔划》,何洪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笔划组合方式辨字”问题》。

2.4.2.2部件教学。如殷凌燕(2004)《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梁彦民(2004)《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曹婧一(2011)《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

2.4.2.3偏旁教学。如李大遂(2002)《简论偏旁和偏旁教学》。

2.4.2.4运用汉字理据性及系联法教学。①现代汉字理据性教学法。如李宝贵(2005)《汉字理据性与对外汉字教学》、赵妍(2006)《现代汉字的理据性与对外汉字教学》、姚敏(2011)在《现代汉字理据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等。②系联教学法。系联法汉字教学是在汉字理据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汉字理据性理论的进一步发挥和利用。它是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都有理据可循的前提下,进一步将声符和形符作为一个整体结合起来进行系联,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汉字。如杜丽荣(2004)《“系联法”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李蕊(2009)《汉字学习策略的介入性研究》

2.4.2.5其他方法和策略。这一阶段的学者还提出了其他方法和策略,如潘先军(2000)的《汉字计算机输入与对外汉字教学》、黄雪梅(2004)的《关于联想式对外汉字教学法的构想》、李香平(2006)的《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新说文解字”评述》。

以上方法和策略并不是绝对的对立与排它,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将其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也可以仅仅使用某几种,同时在汉字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取某一种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法,其他作为辅助教学法。

2.5学习过程

从对教师主体的研究扩展到对学生主体的研究,从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关注扩展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近年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转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的理论来源主要有认知心理学、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影响学生学习习得因素的研究和偏误分析研究。

2.5.1影响学生习得因素研究。如王骏(2009)《留学生汉字习得的相关因素研究》。

2.5.2偏误分析研究。如张晓涛(2005)《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汉字认读偏误及对策研究》。

3.结语

十余年来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而且很多学者能够在做好汉字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时展紧密联系,推陈出新,抓住学术前沿问题,借用认知心理学、中介语等理论,使研究的对象更广泛,内容更细致,成果更深入。除此之外,科学实验的比重增多:很多研究都是在提出假设的前提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了空泛的猜想,也使得研究成果更加科学、精准、有说服力。在看到这些可喜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相对于词汇、语法等研究来说悬殊太多。我们期待着未来的几年、十几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能够有更蓬勃的发展势头,并能形成自己的完整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41-48.

[2]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回顾与展望[J].渤海大学学报,2007,(2):58-62.

[3]潘先军.近四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述评[J].汉字文化,2003,(3):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