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策略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6 16:07:45

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策略篇(1)

一、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是探究的源泉,是探究的依据和中心。可以这么说,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探究规律,再提出问题,再深入探究的过程。因此,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对一个问题、一种状况所产生的疑问。虽然孩子天性好奇,爱发问,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听讲、记录,忘却了自己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漫长的,需要耐心的过程。

1.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解除学生害怕的思想包袱,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意见。首先,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情感要真挚,平等地对待和充分地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尽量做到:(1)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有机会才有可能。(2)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因为人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3)允许学生不举手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脱口而出的观点往往是在直觉的作用下智慧火花的闪现。(4)学生回答时出现错误或无法继续时,允许他请别人帮忙。(5)无论回答的问题离答案有多遥远,对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做法要给予肯定,毕竟故意捣乱的学生并不多。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问

任何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基于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探求更深层次的内涵,或者处于某种矛盾之中,希望获得圆满的答案而出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铺就问题产生的温床,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与他们对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巧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探究,提出问题。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学生随便报一个数,教师立即说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教师对学生准备的考题对答如流,学生的兴趣由此而生,一连串问题在脑子里诞生:老师怎么回答得这么神?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难道有什么诀窍?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二、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1.引导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发现、探索、创造。也许,他们的想法很幼稚,离题很远,但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优秀的学习品质正在形成,这就是他们的收获。教师要根据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和它本身的特点,选择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内容。如简单的几何平面、立体图形的特征、积(商)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

2.倡导合作交流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级内,互相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及思考过程,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所研究、探讨的问题达成共识,对事物的外部特性和内部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小组或班级交流的主题要明确、具体,有思考价值,凡是自主探究能解决或已解决的问题,不必再拿来讨论。教师要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时间,时间过长,学生无所事事,影响正常教学;时间过短,学生来不及充分思考,达不到讨论的目的。另外,教师不能置身事外,以旁观者和监督者自居,应加入其中,作为参加交流的普通一员,进行讨论。

三、注重反思,形成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策略篇(2)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就明确了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就成了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许多偏颇,有些名曰探究式学习,本质却是传授式教学;有些探究式?W习,既无探更无究,只是简单的结论再现;有些探究式学习,变成学生“自助”学习,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探究式学习的效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反思,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某教师所上一节小学数学“烙饼策略问题”展示课为例,谈一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一、善于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本节课教学资源取材于实际生活中的烙大饼问题,题目要求:有一口锅,每次能烙同样规格的2张饼,每一张饼要求两面都要烙,每面烙3分钟即可。本来问题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教师的提问没有梯度更缺乏针对性,问学生烙3张饼需多少时间?学生马上回答12分钟,教师于是反复强调:有没有不同答案。学生以为答错了,但思考后仍然回答12分钟,教师显得非常尴尬,因为其本意是想听到更短的时间答案,以便引出烙饼策略问题。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并利用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烙2张饼需6分钟,4张饼需12分钟,3张饼能否9分钟完成呢?这样有目的有梯度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杜绝流于形式的探究学习

探究是一种认识未知世界的活动,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研究,较大的空间来展开。时间太短,空间太小,会使探究流于形式。本节课教师提出如何在9分钟时间烙完3张饼的问题后,把学生分成6组进行探究式学习,大约4分钟后各组交流探究结果,6组中只有1组完成探究任务,这组学生上台展示9分钟烙完3张饼的策略,用①②③表示3张大饼,第一个3分钟①正②正,第二个3分钟①反③正,第三个3分钟②反③反。首次听到这种方法的教师感觉很新颖,觉得学生很聪明。但是,在课后的评课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策略产生怀疑,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基本不从事家务劳动,没有一点生活经验积累的学生能在短短的4分钟内想到如此精妙的交替烙饼法,同时更质疑为何学生没有意识到第二个大饼放在锅外会烙不熟的常识问题。从当时听课现场的实际来看,看到的是该小组部分学生看书后才知道答案,然后演示并讲解给其他同学。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听课教师并没有看到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尝试烙大饼,进行分析、对比发现问题,也没看到学生质疑烙第二个大饼时,有一个大饼的空间和热效没有利用这个关键环节,更没有看到针对这个问题,学生进入沉思,不断设计方案,不断尝试新的操作方法,突然受到启发,产生新的烙饼策略的过程。为什么没有人们期望的情景出现,这正是问题所在,也是探究式学习在具体教学中流于形式的体现。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只要在第二个3分钟把大饼②不要取出,把大饼②正放在大饼①反的上面即可,也许这种方法很简单,但当时为何没有一个学生提出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书本答案上没有给出,而学生的反应仅仅是一种模仿式的学习而没有体现探究式学习的实质。

三、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反思提出以下改进方法:

第一,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只重视其知识获得功能,只灌输式地“教”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如果在探索过程中只把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深化训练,实际上仍只是知识的传授,成了关于方法与知识的传授。那样的话,探究性学习实质上成了为探究而探究。因此,在此过程中应让学生面对问题探寻个性化的方法,强调过程性探索,在经历和体验中理解探索性学习。

第二,数学探究活动不是让学生把知识当作事实存在来接受,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明白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道理。事实上,真正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最有价值,即使不能解决,成为一种猜想,也是一种成就。

第三,在具体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中给学生留出“时空”:①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②在提出问题后;③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④在概括结论之前;⑤在出现错误之后;⑥在出现疑难情况时。

探究性学习策略篇(3)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法最早由美国学者杜威提出,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重视对知识的探究。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往往能够从不同事例中归纳和总结出知识,并且能够解决新的问题。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指导。

二、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1.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了使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首先应该创设出问题情境,从而培养学生创设情境的意识,发展学生的问题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作为探究的材料,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范例。例如,在对“美国内战”一课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应首先进行问题创设:美国前总统林肯曾对作者斯托夫人说过:一部书造成一场战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脑海中会跟随教师的问题进行探索,自己进行发掘、分析及评价,主动进行学习,教学的效果也就会更好。

2.在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等,对这些方法的优势及不足、使用方法应该熟练地掌握,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一过程,也就成为关键所在。例如:某教师在对美越战争问题的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相关的影像资料,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小组合作设计一份问卷。与学生相同,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将自己的观点摆出来,而学生主要根据调查的结果,教师则主要通过对影像资料的讲解。因为这些影像资料都比较客观,不带有偏见,此时教师也不需要进行讲解,防止影响学生的判断思维。

在该教学设计中,在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相关的评价进行收集,将结果以数据的形式表示出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了深刻的了解,促进了学习效果的实现。

3.在学习中师生共享探究的乐趣

探究性学习中,教学活动比较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学习的乐趣被激发出来,学习的效率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为了持续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探究的乐趣。例如,在对秦汉文化一节进行授课时,教师发现学生虽然对地动仪比较感兴趣,但是对张衡的这一发明感到很难理解。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空前高涨,而教师在看到这种场面时,内心的喜悦也是溢于言表的。

三、结语

探究性学习策略篇(4)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学生探索研究、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才能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谓探究学习即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来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法。

要提高数学课堂中小组互动、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活动情境精心设计。设计问题情境应该是:具有思维性的问题、具有推理性问题、具有联想发散性问题。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一、情景描述、激发兴趣策略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给他们以强大的探究动力。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可以给出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穷人到富人那儿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竟一口答应,但提出如下条件:在30天中,每天借给穷人1万元,借钱第一天起穷人还给富人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名的,怕上当受骗,所以很为难,请你帮帮他,看是否划算。听完题后,学生带着好奇心和疑问,带着帮穷人解决问题的一份责任心愉快地去探索、去研究。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策略

在教学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提出:在正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P,使ABP,ACP,BCP同时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P点有几个?

又如在引导学生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重要的数学工具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你还记得在电影院是怎样找座位的吗?”“地球上一个地方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象棋中怎样确定棋子的位置?”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直角坐标系”的迹象。

又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中,在学生已明确产生“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就可以判定其全等?”这样的疑问后,教师让每个学生拿出提前准备的三角形纸板,然后引导学生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通过实践操作去判定哪一组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这些三角形在边和角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积极动手进行比较,在探索中发现,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分别是: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两角和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到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以及“边边边”。

三、游戏、操作,互动共振策略

如“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这样的主题涉及机会的均等与不等,我设计了一个“抢30”的游戏,让学生们分组尝试,由于有趣、好玩,因此学生非常乐意去做。接着请学生各抒己见,我再进行点拨。学生很快掌握要点。

运用实物,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图形结构,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在教学轴对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先作图讲述线段的对称轴是线段的中垂线,并以折纸的方法与同学一起验证,这样的操作比较贴近生活,学生容易完成。因此,他们不但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探究出“中垂线上的点M到线段AB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结论。

四、小组互动策略

自主探索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合作交流是探究性学习的成功保证。探索研究需要每个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由此建构起新知识。

例如,在上面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探究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习过的数轴,分小组探究:“如何构建一个新的工具,使我们能用两个实数来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新知识的学习。然后通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点,以及各象限点之间的关系。在探索学习中,各小组构造出来的很可能是不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或是原点不重合的两条数轴,等等,并不能顺利地得出直角坐标系。这些都很正常。教师一边要鼓励、引导学生,一边要借这个机会让学生知道探索数学知识的道路上并不是处处一帆风顺,而是随时会碰到坎坷,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探究精神。

如“相似图形的特征”这一节,我让学生用刻度尺量出AB、A′B′的距离,BC、B′C′的距离,各小组交流讨论,在小组互动中学生很快发现AB/A′B′=BC/B′C′的规律。

五、自主开放策略

它的特点是:探究方向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在模型基础上进行一个或多个方向的探索,鼓励学生努力探索数学问题,教学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可以是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课堂延伸,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操作过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总结”。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做如下安排。

①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求学生做一张等腰三角的纸片,每个学生的等腰三角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然后把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折痕为AD,教师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吗?

②自主探究。每个学生会细心地、全神贯注地观察自己的“杰作”,探究其中的图形特征,通过学生的探究,他们把自己的成果置于大家面前,得到自己的结论。

③合作交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各展所长,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当然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如:ADBC,∠B=∠C,∠BAD=∠CAD,等等。这时,教师一定要留有让学生表现、合作、交流的空间。

④引导总结。在学生们经过发言、交流、比较之后,由教师总结,进行适当的数学说理,让学生体验数学证明的必要性。

六、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策略

实践运用是探究性学习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继续进行探究活动,将探究活动向课外拓展、延伸,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反过来促进课堂学习,坚定学生继续钻研探索的决心。

在探究“怎样测量校园里的一棵树的高度”时,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要求学生以数学活动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把本小组的各种设想进行汇总和整理,再选择几种典型的解答在全班介绍。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如阴天时树无影子或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三角函数等方法解决了问题。

另外,在探索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及社会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探究性学习策略篇(5)

一、竞赛式学习策略

语文竞赛式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指导参与策略。中学生处在多变的年龄阶段,虽然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仍然是学习策略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呈现学习策略的有关知识,激发兴趣动机,设置运用学习策略的问题情景,指导学生通过竞赛鉴别不同策略的特点、运用条件和范围,及时提供反馈,强化学生的课堂或第二课堂的学习和训练效果等教学手段。最终实现学生对学习策略意义的自我构建,使之内化为自学能力的目的。

根据语文素养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竞赛机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竞赛不在乎场面的热烈,也不拘泥形式的大小,可以是集中举办大型竞赛活动,也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竞赛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作文竞赛、成语接龙、演讲赛、辩论赛、朗诵赛、课本剧续写和表演赛。

二、延展式学习策略

学习活动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过程由诸如认知活动、学习者的特点、学习材料、学习目的任务等因素组成。就自觉的学习活动而言,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它本身即包含了比学习方法更高层次的水平的学习调节与控制的内容。学习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要有力地调控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态过程,其关键是灵活地、努力地选择用以达到学习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调控处在“中介”的地位,它体现了学习者的策略性学习活动和行为,显示出原认知的具体内容,起到沟通学习系统内外的各种要素的桥梁作用。它虽不直接作用于外在信息,但在原认知的参与下调控内部的认知过程、认知方法以及伴随课堂教学内容而激发产生的心理倾向、心理状态,激发学生依据所学内容而产生的好奇心和联想,使之变成一种继续学习的冲动。

我们应该使课堂教学不要成为该节内容的结束而是让其成为语文学习的开始,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写、缩写或者续写,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或者主人公的处境和遭遇对课本内容进行再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

在学习了诗歌部分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搜索课本外的诗词,然后对诗歌分类而形成诗歌集;根据某些诗歌的意境创作一些诗配画等作品等。有的学生可能字写得较好,有的同学可能画画得比较好,这样可以让这些同学相互合作完成作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记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想像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还进一步让学生将自己的续写编排成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形体和情感的表现能力,通过表演过程中的掌声让学生或者成就感,在成功的表演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观读感式学习策略

观读后感,是一种常见的练笔形式,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其好处有:一是促进阅读、积累素材。获得写作素材的途径有两条,生活和阅读。阅读对写作的作用自然毋庸赘言。教师给他们指定内容阅读,要求他们写读后感,这便促进了这部分学生的阅读,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写作素材的积累。二是能积累生活,积累体验,积累思想。中学生无论生活积累、体验积累还是思想积累都是很有限的。体验的积累、认识的积累上不去,这直接制约了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观读后感让你让他们积累了生活、积累了体验、积累了思想。时间长了,坚持久了,他们得到的益处将不仅使生活、体验丰富,思想敏锐,而且会使他们养成思考问题、思考生活的好习惯。三是能促进练笔,有效提高写作水平。写日记是公认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练笔方式,写读后感也是重要的练笔方式。读后感是以一定的阅读内容来写的,只要吃透原材料,再以此为中心展开联想,写作内容总是会有的,不必像写日记那样搜索枯肠。而且越写素材积累越多,写作时,素材源源而来,有内容可写,学生也就乐于写了。尤其是由于读后感体裁单一,教师指导起来也具体、到位。学生对教师的指导看得见、摸得着,自然也学得到手。

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准确掌握人物形象,通过对课本内容或者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阅读了某些课文后再观看该影片后撰写读后感,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发表自己的内心感受,体会主人公作者的情感世界,触摸作者的灵魂深处,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高贵品质。我们也可以给学生寻找类似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观看后,结合观看内容和课本知识撰写观看后的体会。观读后感可以是撰写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讨论的形式。

四、论坛式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策略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 学习

探究学习的思想缘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问题教学法。目前一般认为, 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培养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索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教学实践, 认为实施探究性学习有以下策略:

一、 创设情景,唤起探究需求

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认知过程, 还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研究的热情。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产生研究的欲望, 迫切想去亲身探究, 从而带着问题步步展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是知识获取的过程, 是各种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能自主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借助材料, 展开探究

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进行探究研究。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张有各种色块组成的色卡等;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展开研究。如《统计图表的实际应用》, 学习了统计图、统计表以后, 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自己搜集信息, 找一组自己感兴趣的事进行调查, 整理资料, 绘制一张统计图或统计表, 并根据图表作一些分析, 时间为一星期。在汇报交流课上, 学生画出的统计图、统计表非常有特色,有创意, 资料来源各不相同: 有的上网调查亚洲各国人口数, 有的在居民楼里挨家挨户了解用水量, 有的看食品包装盒上的营养成分组成介绍, 有的通过父母或亲戚关系了解某公司的产值、产量等。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学生能逐步形成对信息的收集能力、分析能力, 并能深刻体验自己的研究成果,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三、 点拨方法, 引导深究

组织合适的探究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 勇于、乐于展现自我, 保证研究活动顺利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探究问题意愿,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大胆猜想, 勇于实践的能力。如植树问题中“在长150 米的马路一侧植树, 每隔30米种一棵, 可以种几棵? ”在学生自由读题, 理解题意后, 让学生猜一猜, 可以种几棵? 并说明理由。对于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合理, 组织学生提出验证方法, 进行验证。当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的经验, 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 根据不同的情况, 得到不同的结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 交流,把既定的、枯燥的结论学习转变成了对整个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 在猜想中促进探究的形成。

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让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活动体验式探究的一大特点。研究的过程, 是各种思维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良好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逐步养成的过程, 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正是一次次科学实验的过程, 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数学的探究、发现与实践过程, 他们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才有可能学会自主地发现与获得数学。这时,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书本知识, 更是在从事探究活动中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和“隐性的实践知识”。这种知识不是被老师“教”会的, 而是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悟”出来的, 因此是十分深刻而具有生命活力的。

四、 反思明理, 强化探究成果

首先, 让学生认真阅读, 找出自己研究结果中不完整或欠缺之处, 对得出的正确结论进一步的理解, 加深印象, 这样既培养了读书的习惯, 又起到了以读促思的作用。再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探究情况, 教师进行简要的归纳, 概括讨论的要点, 明确探究方法, 理清知识脉络。然后, 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 学会举一反三, 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和自己的反省、思考, 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 以及深刻理解已有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这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 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 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积主动地去探索研究, 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研究活动过程中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 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的能力, 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帮助分析, 提供寻求对策的思路,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探究精神和数学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

五、实践应用, 体验成功乐趣

在探索的基础上, 根据得到的结果进行实践应用, 学以致用,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 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更透彻, 从而在感受研究的成功体验的同时, 也感受自身价值的存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的任务是自主地发现问题, 确定研究目标, 搜集整理信息, 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分析、探讨、论证,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给学生的探究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会学习、掌握有效的习的方法, 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生动活泼、更主动、更富有个性, 这是我们数学教育所追求的境界。我们在教育中, 不能只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还应让学生把要学的知识通过自己去发现, 去探索, 进行“再创造”, 在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探究性学习策略篇(7)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探究自问题开始,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学生的探究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2、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探究”。整个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

3、探究学习有其显著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现、去创造。

5、探究性学习要把探究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小学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重在参与、重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6、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大胆想象、猜测,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研究探究策略

1、激发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

2、指导探究的方法。探究学习重在探究的过程,重在培养探索精神,获得积极的体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操作――猜想――观察――类比等方法。例如,在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我们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我们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不在个位上……学生同样经过了“联系已知――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学习中更要培养演绎推理的能力。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为什么和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有关,进行说理。虽然学生很难揭示其中的道理,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还是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而且将合情合理的推理和演绎推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受到了数学思想的熏陶与启迪。

3、提供探究材料。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已知的东西去对未知的事物作出自己的猜测,进行实验推理,做出解释。脱离了自己的数学实际的探究,意味着学生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学生也可能在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之后,结果并不理想。尽管这样,但留给学生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学具、图片、统计数据、表格等),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从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与思考的材料,为学生探究创造条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