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探究式教育论文

探究式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7 18:04:25

探究式教育论文

探究式教育论文篇(1)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理念

先进的理念是建立先进机制的前提条件。构建理想的教育实习模式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支撑。为了使教育实习模式的建构更趋于合理性,更具有前瞻性,本教育实习模式树立了如下三个理念。

1.关注个体主动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传统教育实习低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过于关注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压抑了师范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师范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人们已意识到教师专业成长不但要关注教师职业能力训练,而且更要关注教师健全人格和实践智慧的养成。因此,教育实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生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自觉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成为教育教学实践训练中主动发展的主人。

2.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一个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研究态度,能自觉探讨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逐步生成教育实践智慧,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就教育实习而言,各种技能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师范生在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中理解教育教学的内涵和责任,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工作的能力、批判思维意识和自我反思的精神,不断生成教育智慧,更新和拓展专业结构,促进教师个体可持续发展。

3.秉持“开放、互惠合作、共同发展”的教育实习理念。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说“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先进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若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师范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实习应从封闭走向开放,并主动与中小学全方位地开展交流和互惠合作。在资源整合、智慧共享的前提下,最终实现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共同发展的目标。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目标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目标是:在教师专业化视域下,以系统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关注个体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和秉持开放、互惠合作、共同发展为基本理念,通过多元的教育实习,引导实习生以研究者的态度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使他们自觉探讨教育实践,反思教师角色与社会责任,培养他们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态度,形成反思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的内容特征

基于以上的教育实习理念和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习目标,该教育实习模式的内容特征具体表现为:实习时间全程化、实习内容丰富而系列化、实习形式多样化、实习评价多维化、实习合作多元化和全面化、实习过程的反思化。

1.实习时间全程化。我国传统教育实习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教育实习内涵狭窄,实习时间集中而短暂,把教育实习当作一次性、终结性的教学实践。这种实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的体验与反思,不利于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则从师范生入学后就开始实施,涵盖了师范生在校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实习内容的系列化、实习时间的全程化。同时,还体现一定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特点。依据学校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特点,在整个师范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组织一系列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2.实习内容丰富而系列化。丰富、详实的实习内容有助于师范生深入了解中小学实际。同时,将丰富、详实的实习内容进行系列化的安排和训练,不仅使师范生掌握全面的职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信念,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多元•反思•发展”教育实习模式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根据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内容,由传统的教育实习在内容上仅安排几节专业课和班会课扩展到全方位参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学研究、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当中,要让师范生了解并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当中,让教育实习体现实践教育的真正价值。

3.实习形式多样化。实习形式单一也是我国传统教育实习的一大弊病。教育实习不只是训练学生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参与全面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实习期间,该实习模式在形式上,将走出去请进来、校内校外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并穿插实地参观、见习观摩、案例分析、微格教学、模拟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师范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亲身实践、体验、感悟、积累与发展,从而获得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方法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4.实习评价多维化。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评价不利于学生的自主专业发展。该实习模式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它从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丰富评价主体,增加评价弹性。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评相结合,甚至引入了社会和家长的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对实习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与实效,促进师范生专业化能力发展。

探究式教育论文篇(2)

1.教师探究意识不强

教师是体育课堂上的主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学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认识不够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还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探究性教学的开展。

2.教师对探究性思维和方法有待提高

教师对研究性理论知识认识不足,影响了高中体育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质量。

3.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不能顺利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

学校体育资源的缺乏,影响了学生体育训练,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体育课堂上,需要一些体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并且资源的不合理运用也影响了探究性教学的进行。

4.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案例较少

探究性教学缺乏案例的应用,学生很难在实践中加深知识的印象,也无法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淡化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影响了高中体育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提高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1.培养教学中的探究性意识,加强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水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带领着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深刻的影响。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尽心地准备和设计。教师是整个探究性教学中的权威,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不断地加深教师的探究性意识。

2.加强教师科学探究思维,改进方法

高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等方面都很高,完全能够满足进行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要求。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形式还很难适应,在高中体育课堂上只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的知识进行教学,课堂过于呆板沉闷,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发散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性学习的环境,完善教学信息系统

每个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都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体育活动的创设,培养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同时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探究性活动,组织各种比赛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学校还要完善探究式教学信息系统,为教师了解探究式教学提供支持,不断更新知识,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为学生创设舒适愉快的探究性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开发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案例

探究式教育论文篇(3)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体育中探究课堂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特点,并对加强高中体育中探究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高中体育 探究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新时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基础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摇篮,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国家教育部在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提出对我国高中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我们课改的精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时代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者进行教学教法改革,改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动手,勤于思考,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分析问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1]。

1、探究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特点

1.1以学生为主体

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演”,和导师,教师提出和研究课题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帮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答案,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记住教师给出的结论。在学习的过程,学生完全作为主人翁的角色进入探究活动,体验探究活动的每个探究步骤与环节,从而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1.2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不是以竞技运动为核心的训练教学,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体格健康,心理健康的专门人才。因此教学要面向大众化,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深刻解读国家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把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真正地区分开来,让每个学生的体格和心理都得到锻炼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从真正意义上把体育教学和竞技为核心体育训练从真正意义上区分开来[2]。

1.3注重学习过程

重结论轻学习过程的做法是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不符合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在高中体育探究教学模式中,十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应得到教师的支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有不同的结论出现,教学评价应多元化,做到公正公平,而不是只注重学习的结果,鼓励学生以积极的热情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3]。

1.4师生多向互动与交流

“交往”是现代学科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平等对话,相互信任,平等竞争,构建了一个师生互动与交流的平台。体育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立性,学生在探究教学模式中学会了合作,不但动脑,还要动手和动口,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培养实际的操作能力,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建构和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放下“权威”,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能力,认真观察每个小组的活动探究情况,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2、加强高中体育中探究课堂教学的策略

2.1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教学资源,正确地运用探究教学模式

良好的体育教学资源是实施体育探究教学的前提和必要的的物质条件。探究教学模式对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该教学模式能否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顺利开展,一方面取决于高中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高中的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更多的人关注体育探究模式,教师只有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丰富探究学习体验,为学生创造努力求知、乐于质疑、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体育探究模式给课堂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乐于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学习体育知识,提高探究式学习效果。

2.2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年龄特征及在体育学习上的经验水平变化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表现。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力、抽象思维等智力水平到了高中阶段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在体育学习中能够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这就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多方面创造条件,建构学生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准备条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探究的课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研究的科学精神。

2.3更新教育思想,严密组织教学过程,倡导合作学习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选择灵活性大、难度适中、有严密逻辑性的教学内容,尽可能把探究课题与一些重要的科学原理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自由空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教学空间,但这绝对不是提倡随心所欲,教师要认真备课,包括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等,严密组织教学过程,以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倡导合作学习,在学生遇到教学的困难时要及时启发诱导,帮组学生对比、分析和推理,深化其思想,提高教学效果。

2.4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探究教学模式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其存在的条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式教学。不能将探究教学模式格式化,形式化。教学能不能采用该模式,关键是看教材内容能否找到有价值的问题,实验设计是否有价值和意义,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素质是否能达到探究教学的要求。而不能把探究式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等表面性的事务性劳动,这样探究式教学就名存实亡了,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探究式教学式一把双刃剑,使用的得当就会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和提高,反之则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3、结论

总之,体育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交往和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相互补充,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共同进步和提高。同时,也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解决长期以来体育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文楚.论新课标理念下探究式教学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11期

探究式教育论文篇(4)

2.基于共生理论的职教集团研究 孙健,Sun Jian

3.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配置差异分析 沈有禄,Shen Youlu

4.文化管理: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刘凤云,王书润,Liu Fengyun,Wang Shurun

5.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黄胜,邹立君,Huang Sheng,Zou lijun

6.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及其发展 史文生,Shi Wensheng

7.知识竞争力视阈下大学价值链探究 赵一强,赵一标,Zhao Yiqiang,Zhao Yibiao

8."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劲松,Yang Jinsong

9.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张有根,Zhang Yougen

10.高职教育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黄政艳,Huang Zhengyan

11.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研究 易兰华,林国安

12.构建与杭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职教体系的路径研究 周鸣阳

13.试论"全面素质质量观"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 严东强

14.关于推进新时期普通高校战略管理的构想 兰俊丽,贾志雄

15.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尚亚民

16.论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的建构 黄超,陈文彬

17.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叶海,陈荣明

18.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赵观石

19.论社会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社区管理 黄丹

20.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法理探讨 李丽萍,王灏

21.浅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培养 王杰法

22.以财会专业教师为例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培养及评聘 强桂凤,查志刚

23.21世纪初高校教师职业角色新论 徐杰

24.构建创新型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盛冬梅

25.论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及途径 叶发锦

26.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郑秀红

27.论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五个着力点 李福生,江帆,邱冠文

28.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新 宁晓明

29.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 徐左平

30.金融危机的人文省思 麻富游

31.大学生科学消费观教育的内涵、特征及途径 朱春英,李品玉

32.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长效机制创新研究 侯俊

33.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初探 刘建龙

34.传统道德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 李秀茹

35.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曹大生,陈鸿雁,王鑫

36.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缺失与培养 张玉新

37.创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赵驰轩

38.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学生辅导工作中的应用 陈军,高伟,孟小欣

39.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与调适策略 袁成钢,熊艳

40.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与模式构建 王军,范桂荣,蔡丽娅

41.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探索 李青

42."计算机应用基础"分级教学模式研究 赵艳杰,刘道文

4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12345"教学模式的建构 田广东

4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型"教学模式研究 王红梅

45.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李早旸

46.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审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张德智,王琨

47.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刘永宽,郑宏飞,郑志韡

48.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数学教学模式初探 柳长青,庞家主,胡优玄

49.工艺性专业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张明远,朱光俊,吕俊杰

50.相关医学类高职院校药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王建梅,向敏

51.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王学东

52.高职文秘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邓云川

53."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李津花

54.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双语教学 邢佳,张飞,刘建东

55.CAT技术与翻译教学漫谈 钟晓峰

56.关于在油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考 陈国龙

57.高师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探究 杨兆丰,李燕

58.把美融入高职大学数学教学中 赵童娟,张宁

59."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邢洁

60.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吕良燕

61.基于网络环境下"概率统计"课程教学的探讨 黄海平

62.试析复变函数课程教学改革 张必山

63.人文视野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刍议 陈向俊

6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初探 郭开宇

65.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包秀敏

66.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合的实践及反思 辛燕

67.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行"弹性时间制"教学的理论研究 郭阳

68.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张荣华,张立峰

69.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牛英群

70.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取舍与兼容问题研究 吴晓红

7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的规律研究 杨江民,詹宏伟

72.论艺术渗透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徐飞,罗二平,陈金香

73.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吕秀娥,张海晓,徐海芝

74.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设计 冯永谦

75.EDA实践教学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 朱小龙

76.专业性视角下高教多媒体课件的现状与制作开发策略 黄振菊

77.在"摄影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黄晓洲

78.产学研合作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高秋萍

79.数字化时代中外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比较 牛淑会

80.浅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雷剑

81.关于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研究 曹武军

82.高职学生非专业性职业素质培养新探 欧华

83.高职高专会计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常庆彬

84.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思考 岳红星

85.从视觉形象的角度透视名校品牌建设 洪缨,罗萍嘉

86.论视觉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 刘云兰

87.英语培训机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刘亚婷,罗银生

88.新教学模式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我效能调查 张恩秀

89.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弱化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刘国红

1.关于示范校多向度、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王良青,Wang Liangqing

2.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思考 朱朝霞,Zhu Zhaoxia

3.我国高职院校与南洋理工学院(NYP)办学特色差异比较研究 王强,Wang Qiang

4.论蓝色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 于永芳,刘常青,Yu Yongfang,Liu Changqing

5.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职生就业问题探究 丁翠玲,Ding Cuiling

6.基于职业发展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毛宇锋,Mao Yufeng

7.对中职教育"工具主义"的反思 王东,Wang Dong

8.校企"双项目双向参与"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刘永福,Liu Yongfu

9.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 黄柏江,林娟,Huang Baijiang,Lin Juan

10.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吴家礼,许芳奎,Wu Jiali,Xu Fangkui

11.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崔玉平

12.高校在主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侯东喜,乔长水

1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探究 吴峻青,胡宝征,吴鲁智

14.对高职院校做好校友工作的思考 黄道平,项建斌

15.大学生就业工作"四年一贯制"理念与实践创新研究 许紫岳,王珺 ,张玉倩

16.试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蒋新革,王韶清

17.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黄平

18.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刘艳芹,陈效新

19.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的改革与实践 王永福

20.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途径探究 裴中岐

21.基于知识型员工特点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欧金荣,明庭庆,陈何芳

2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度建设的探析 李建,向月波,邓勇

23.论新时期高校教师素质及其培养 曹国杰

24.论教育实践视野下高职教师的教育科研理念 郭健

25.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体系的构建 赵惠琳,肖利才

26.江苏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探析 糜志雄

27.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 江洪,王国明

28.大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田华

29.河北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对策 杜传喜,王乙淇,孙建伟

30.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 胡玉东

31.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刘中胜,蒋礼文

32.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于振梅

3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潘陆益

34.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三大件"的资源性思考 陈智慧

35.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 张爱梅

36.道德教学哲学化与高职德育课教学 薛燕

37.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论 贾孟喜,申文明,伍少霞

38.对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咨询的思考 黄永坚

39.心理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 凌霞,黄韫慧

40.应用型高校专升本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教育对策的调查研究 李斌

41.女大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及预防措施 常辉

42.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朱芳,梁柱

43.试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要解决的六个重要问题 郑陈荣

44.浅议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周凌云

45."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及对策分析 丁静,刘宁

46.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 孙昊

47.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邢戈,付景远

48.对中职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思考 邵宗乾,赵立允,乔兴朝

49.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三维一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杨育宏,王红艳

50.论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理念与途径 薛新红

51.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工学坊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张小纲,吕晓萌

52.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心理词汇及教学模式探讨 陆瑛

53.动态顺应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陶恒

54.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夏宏芳,段世秀

55.浅析心理训练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 靳淑玫

56.综合大学美术学科教育的教学改革初探 冯葳

57.教育范式转型下学校体育思想变迁研究 丁洪江,李龙正

58.试论PCK视角下师范生获得小学语文教学论知识的途径 陈萍

59.关于本科教育中基础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几个问题的探讨 李尧,左治江,杨俊杰

60.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初探 韦胜强

61.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现代工业工程"课程建设的思考 王晓琳,任海兵

62.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王菁,谢凌江

63.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看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学 乔春华

64."人格心理学"公选课课程设计探索 张华东

65.浅谈单片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王新刚,余洁

66."山特产品加工与检测技术"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刘玉兵,李凤玉,陈秀丽

67.钢琴教学法的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蔡韧

68.浅论高职院校音乐公选课教学 倪宏伟

6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卢敏

70.实训教学在本科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邓峰

7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探析 王京菊,王健

7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张丽,贺彦凤

73.关于改进财经类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赵晓芬

74.高职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和优化实验教学 商霞

75.俄语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兰巧玲

76.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SWOT分析 刘英

77.动态网页技术深入学生第二课堂的教改研究与实践 包空军,曹瑞

78.基于嵌入式开发课程体系的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吉雪芸

79.略论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发展 崔清源

80.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学生党建 尹乃军

81.高校共青团建设学习型团组织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朱冬梅

82.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李宁

83."以人为本"构建班级情感文化 姜苹,孙微微

84.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互式数字教学模式研究 覃京燕,邓袁圆

85.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张彦

86.用营销理念指导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 余伟,王令芬

87.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双语能力培养的新探索 丛伟丽

88.浅谈高职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张祖梅

89.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分析 魏瑜芬

探究式教育论文篇(5)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中倡导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势,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在株洲市二中实习上课情况,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对探究式教学在中学体育课的作用及如何合理地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为他人更好的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 中学 体育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

一、前言

2001年及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培养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各种可能解决的方案或途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操作、调查研究、合作交流、观察、收集与处理信息,经过表达与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是一种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与促进下,运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探索,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的基础上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各种能力的教学模式。而体育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首先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主动积极地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提出问题、诱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知识的获得基于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问题的产生起于疑问,疑问是创新和获得知识的起点。教师课前就应该熟悉教材积极备课并写好教案。教师要善于巧用教材,激活课堂,如:在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击球点?教师的问题无疑会让学生开动脑筋,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进而找到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开展尝试探究,引导学生勇于探究解决问题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该安排时间,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能力积极思考和讨论,通过独立的或小组式的探索,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这时学生可能尝试各种各样的动作去击球,以使球击的又高又远。同时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学生。这样教师就让学生在独立地进行探究尝试的同时,强化了问题意识并提出各种动作的可操作性。在这个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长,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自我的探究来解决问题。

(三)展示成果,集体交流学习

在学生尝试探究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学生观摩并交流,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可评出最漂亮的击高远球的姿势,然后教师做标准的示范动作,再让同学对比,再讨论。让同学建立正确动作的直观印象,有利于接下来教学的进行。

(四)总结、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并不断巩固与提高

最后,在前面探究、实践体验、观摩、在讨论等基础上,教师要系统讲解正手击高远球的动作要领,在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注意采用灵活、有趣、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让体验正手击高远球的正确用力的方式,体验把球击的又高又远,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练习之后可以进行展示,小组pk的方式,让同学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教师总结,表扬好的,批评不足之处。

四、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是成功的,它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锻炼能力,并且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并为其打下坚实的体育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在他们离开学校后可以使其成为终身体育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顺应了社会的潮流,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2006.7.

[2] 金勇.体育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实践探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6.

[3] 万茹.体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教学法[J].体育学刊.2008.8.

探究式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理论;生物;教学模式;反思

随着生物新课标的实施,广大师生对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还处在探索阶段,新课标在中学生物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实验。但是,广大师生对探究式教学理论和教学方式还是存在许多疑惑,就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教育还是举棋不定。文章将会从梳理探究式教学理论出发,结合生物实验来分析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一理论以及对一些实际运用的反思。

一、对探究式教学理论的认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并不是通过老师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下,借助别人的帮助,通过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得的。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四大要素。情境是指某个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研究能力的教育情境。而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小组协作和沟通是重要的交流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要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在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认知。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弘扬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特征。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要改变传统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方式走的教育方式。

二、生物教学模式的探究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生物探究实验是围绕着一定的问题展开的,而这一问题或是日常现象,或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在这种情境教学下,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兴趣点。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点。而不是从头至尾地按顺序教学。例如,在中学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面对肉眼看不到的生物组织、糖类等,学生对课本讲授的定义兴趣不大。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教师应该避开学生反感的课本直接展示实验成果: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这样,学生更能从实验的逐步探索中了解到自己应该具备哪些知识。(2)摒弃课本教学,采用活页教学。课本教学致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活页式教学方式。所谓“活页式教学”指教师把实验分为几个部分,采用活页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分发给学生。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教师可将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②讲授原理并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③填写实验报告,分组点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每个阶段中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发现的问题严格记录,并以活页形式提交老师。老师对每个实验小组的活页报告进行点评,最终由小组形成各自的实验报告。在小组实验中,教师要明确师生角色。教师是情境的创造者、问题的引领者、探究的指导者,学生才是探究的主体和主角。教师也应该注重观察每位学生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以便在随后的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在分组点评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罗森塔尔效应”在这个实验阶段要发挥效用。

三、探究式教学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体会

探究式教学理论对于发挥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探究式教学理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探究式学习和评价过程中,学生尝试失败,体味成功,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意识。但是,探究式教学理论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发展瓶颈。首先,有些实验课题过难,实验需要过长的教学时间,这阻碍了正常教学工作的进行。其次,探究式教学理论应用到中学生物中还是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实验期。传统教育理论和探究式教育理论之间可谓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理论在中学生物中的运用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探究式实验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教学理论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经验总结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当前应该深入考虑如何做好探究式教学理论在中学生物实验中的运用以及和传统教学方式的衔接。

参考文献:

探究式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 全纳教育 社会文化 本土化

分类号G760

1 前言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并引导特殊教育实践的方向。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各国达成的《萨拉曼卡宣言》中确定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实施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型社会和实现人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这些全纳教育的论断充满了绝对主义的语言,用“每一个”、“必须”、“都有”等完美主义的陈述表达极端平等主义的道德诉求。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的观念与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纳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的事情,它要求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以应对所有学生多元的学习特征与需求,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全纳教育与全民教育的思想相合,公平与多元是其核心价值,参与和合作是其基本原则,它反对传统的牺牲大多数能力一般或较差学生的发展需求、只注重极少数优秀学生发展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

全纳教育也远远超出残疾的范围。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即通过全纳教育建构一个全纳的社会。全纳教育因此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与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相关的事情,是挑战不公正与歧视的利器,与各国社会文明发展水平、人权保护、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它需要全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机构与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教育机构与体制;社会中现存的与隔绝、歧视相关的价值观、政策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2 全纳教育理论的社会文化特性

特殊教育理论是建立在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当某一社会对“残疾”、平等等观念发生变化时,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教育形式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一方面,全纳的理念与目标成为一个全球讨论的热门议题,它以追求社会公平与平等等普世性价值观为基础,为各个国家制定全纳的教育目标、政策提供了依据与动力。即使在最为贫穷、资源缺乏的国家,全纳教育也至少成为使更多处境不利儿童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政治宣示或者现实举措。另一方面,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对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独特的影响,使全纳教育在各个国家的本土化成为可能。社会文化特性是指各个国家或者地区所独有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结构、历史传统、文化特质等特征_2’;回顾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2.1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看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和社会基础。社会公正、权利平等的理想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从人类追求公正、平等的过程来看,与其说是“天赋人权”,倒不如说是社会各阶层、相关群体自己抗争与争取的过程。例如,尽管美国自开国之初便在其宪法里确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与公民的自由与民主等基本权利,这些理想与实践却总存在着矛盾,平等的理想与隔离的现实不断挑起社会矛盾与冲突。平等只局限于白人,黑奴与其他族裔移民备受歧视,以至于在公众场所、交通工具及学校内都是黑人白人分开;而华人也不得在路上挑担子或拥有物业;加利弗里亚州更一度立法不准华人子女人读普通学校等。这些不平等的做法通过民权运动、其他相关团体的游说、法律诉讼、公众舆论等社会运动方才逐步得到克服与改善。全纳教育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以来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等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对个人平等、自由、多元选择等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正是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所谓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使传统的对残疾人进行隔离式的教育与服务受到公开的怀疑与挑战,并导致全纳教育的诞生。

2.2从社会科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

如果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19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等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西方的特殊教育实践经历了隔离式特殊教育体制(特殊学校与特殊班)、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等阶段。不同阶段的变迁紧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与人文、客观与主观主义、实证与建构(解释)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转换的脉搏。建构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且与后现代主义哲学范式相互交织;共同为特殊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全纳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平等、个别差异、多元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崇尚的基本价值观。带有浓重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顺利地成为各国特殊教育政策制定、实施的依据与动力。

西方全纳教育的发展也是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是特殊教育发展共同规律。西方在如何对待残疾人士的问题上经历了从杀戮到遗弃、忽视、怜悯与过度保护,发展到逐渐接纳,到尽最大程度地促使残疾人全纳进主流社会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特殊儿童首先从完全被拒绝的环境进入到寄宿制学校,然后到特殊学校和特殊班,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普遍到资源教室接受教育并逐步实现回归主流,进而发展到更为彻底的全纳教育。这种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着渐进式的原则,从拒绝到接受与安置、从隔离到回归主流、从普通与特殊教育双轨制到整合的教育安置体系,并逐渐走向全纳,每一个环节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前一运动的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的。

可见,西方全纳教育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西方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里结出特殊教育理论的果实,也是西方社会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性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同时,这一过程与西方社会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变迁一脉相承,也是特殊教育发展规律的自然表现。显然,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并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与教育理念,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不能照搬。我们应该结合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全纳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特殊教育模式进行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3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诉求

3.1西方全纳教育研究缺乏历史文化的视野

近年来,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争鸣对于推动全纳教育在各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各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开展全纳教育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为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基础。但是,学术界从来就缺乏对于全纳教育与社会特别是社会科学发展关系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对于全纳教育哲学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总的来看,围绕着全纳教育的发展进行研究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特殊教育最主要的焦点。西方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与成果发表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第一是对于全纳教育理论的系统介绍与总结。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体系、发展沿革、专门术语及其定义、不同的思想观点与争论、以及政策层面的鼓吹与游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与概活。特别强调的是,这些研究中充斥着热情的语言与华丽的修辞,以人权与社会公平等理念为出发点,旨在推动全纳教育的发展与深化。第二是操作与技术层面,关注的是通过全纳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改进其学习的效率与生活的质量;强调通过学校重组、变革以及课堂的教学调整,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与学校参与的质量与水平,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及社会支持系统。

在诸多全纳教育的论著中,对于哲学基础的论述仅仅简单停留在人权、多元、平等、个性自由等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的描述与鼓吹的层面,极少有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思与探索的,因此,特殊教育理论的匮乏几乎是全球性的。理想主义思潮下的全纳教育充满修辞的夸张,占领了伦理与美好道德的制高点。与其说是一个准确的教育学术语,倒不如说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与完美的价值追求;与其说是一种系统的教育理论或思潮,不如说是一种崇高的、乌托邦式的道德追求。

全纳教育的理论仅停留在表层,无论是系统化还是深入的程度都不够,全纳教育的本质及历史文化特性没有得到深入探讨,更缺乏“扎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对全纳教育进行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理论生成与发展。特殊教育的实践长期以来有着注重心理学、行为技术、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法应用的传统,新的范式的接受与应用总是慢半拍;建构主义以及其它相关的理论与范式如后现代主义思想只是近来才成为特殊教育领域讨论的话题。这些都可能导致具有强烈西方理想主义色彩的全纳教育理论与话语体系在全球特殊教育领域成功地成为垄断式话语,违背了全纳教育提倡的平等与多元的理想,也不符合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3.2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本土化理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纳教育仍然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文化对于全纳教育的定义、目标、实施途径、及其结果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尽管很多国家都致力于发展全纳教育,但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了高质量的、有效的全纳教育,即使在首先倡导全纳教育的美国,全纳教育的效果仍然是值得怀疑的,并不能提供满意的或适当的效果。没有一个国家的做法能够为其它国家发展全纳教育提供一个标准的蓝本或范例,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全纳教育模式。

中国的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中国的特殊教育理论,需要中国特殊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努力与实践去探索,去发展。朴永馨(1998)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外国可以为解决中国几百万残疾儿童教育准备好现成的药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传统之上,对西方的文化传统、教育哲学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从本质上来看,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它是从西方嫁接到我国的一个文化概念。我国并没有如西方那样的全纳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全纳教育背后的平等、个性自由、多元等西方哲学观念在我国没有或很少得到强调。目前关于中文的全纳教育研究,也多以介绍西方理论、实践以及扩展全纳教育项目为主。各类用于培训的材料较多,但外国名词与理论介绍多,本土化的理论探索与生成少;游说与动员式的论述多,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少;关于各类人员态度与观念的调查多,课堂教学改革少;结合各地特有文化特点的分析也不多见。

因此,全纳教育在我国缺失其生成的文化和哲学基础,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全纳的理解存在着各种争论的重要原因。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这种再生成需要“扎根”于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通过对传统的扬弃、对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纳,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中以“自发的”、“内在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全纳教育理论。

4 全纳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需要研究什么

从本质上讲,特殊教育不仅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多学科,更是一门理论缺乏,且需要理论建设的学科。特殊教育理论的缺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对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本质特征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尤为重要。这种分析有助于厘清全纳教育的本质,确定全纳的历史文化特性,探索适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特殊教育服务模式,促进教育公平与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研究的角度出发,全纳教育理论本土化建构至少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4.1从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角度对全纳教育进行哲学思考,奠定全纳教育的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理论与范式涵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等多方面理论以及隐含在这些理论背后最基本的信念与假设。社会科学理论是指对社会现象各方面进行解释、预测并影响社会生活与实践的一系列命题或者假设。例如,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理论就是对现实政治与经济生活系统解释的不同层次的命题与假设体系。社会科学范式是对于知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理由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假设或基点,它奠定或引导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决定研究的问题、方法。因此,“范式”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分别回答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法论体系的问题,协调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从宏观层面来看,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与转换导致特殊教育从“心理一医学”向社会、教育模式的变迁,并为全纳教育提供了宏观的认识论范式基础。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就是全纳教育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从微观层面来说,社会分层、社会冲突、社会学习、社会批判、文化复制、文化演化、生态理论等不同的社会理论与不同学科的理论则直接为全纳教育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理论视野或研究主题。

因此,全纳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跳出特殊教育狭窄的领域和范畴,需要从人类社会思想与理论发展、社会科学范式发展与变迁的角度对全纳教育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假定进行哲学反恩与探索。从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范式变迁的宏大背景出发,厘清特殊教育这一具体的学科领域背后所秉持的哲学范式、概念框架、价值理念、方法论与实践模式的变化趋势[7]。

这有别于多数现有论着仅仅立足于人权、多元、社会公平正义等空洞的社会价值观念论述全纳教育的状况,有利于确立特殊教育的学科与方法论基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纳教育发展与西方社会思潮与范式变迁之间的关系。

4.2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野分析全纳教育的本质特征

全纳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特性。特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种要素不仅通过相关人员的态度与信念对全纳教育政策执行产生广泛的影响,这些要素还直接对全纳教育各个层面的执行直接发挥制约作用。尽管如此,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视角对全纳教育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研究却并不多。现有的研究多数从教育或者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纳教育环境下特殊儿童的心理一行为变化或者课堂管理与教学技术,重视干预技术的发展与训练效果的提高,对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在全纳教育中的作用关注不够。因此,我们需要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将全纳教育与中国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从中归纳出生动具体的而非枯燥、抽象的全纳教育理论;同时,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全纳理论的发展。通过反思与意义的重构探索鲜明的个性化理论;通过人文价值的介入形成人性化的理论;通过纳入社会批判的视角促进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理论的发展;形成扎根于中国特定文化情景与过程之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全纳教育的解读与本土化特征的理论。

4.3从国际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探索全纳教育的理论

如前所述,全纳教育并非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生成,它是对西方理论的嫁接、冲撞与融汇,是基于文化嫁接之上的再生成。舶来的回归主流、全纳教育被巧妙地“嫁接”在中国文化之上,通过“扎根”的方式生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随班就读模式。它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背景下,嫁接到中国文化上重新生长的一个元素,嫁接的过程与效果同样受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深刻影响。我国随班就读模式既受国际特殊教育理论如回归主流或一体化思想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性;又考虑了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实际的条件,即具有民族性。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国际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立足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教育特征,对西方的教育思想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外来文化精华采取吸纳与扬弃的态度;进行比较与归纳,辨明随班就读与西方全纳教育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全纳教育理论,并对我国特殊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4.4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着手形成本土化的全纳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