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梯实训总结

电梯实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4 15:04:09

电梯实训总结

电梯实训总结篇(1)

为加强对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单位电梯使用中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一)电梯困人故障;

(二)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成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二)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安装、维修班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7)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二)现场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三)副总指挥的职责: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四)现场救援组的职责:

(1)抢救现场伤员;

(2)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一)培训

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2)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主要培训以下内容:

(1)困人解救

(2)井道内作业;

(3)轿顶作业

(4)底坑作业

(5)厅层作业

(6)机房作业

(7)更换和割短钢丝绳

(8)扶梯桁架作业

(9)施工用电常识

(10)坠落保护

(11)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

(12)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辩识;

(13)事故报警;

(14)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15)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二)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经过有效的培训,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安装、维修人员每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五、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本单位的XX部是事故报告的指定机构,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六、应急处理

(一)接报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公司主要领导,由总经理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执行本预案。当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指挥部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或指令事故发生地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组织或通知就近网点,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设备。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迅速投入开展抢救行动。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应急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对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八、其它事项

(一)本救援预案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二)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电梯事故应急预案(二)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梯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梯的事故也在频繁的发生,该如何办啊?

一、电梯事故特点

1、电梯事故中人身伤害事故较多,伤亡者中电梯操作人员和电梯维修保养工占比例大。

2、电梯门系统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

二、电梯事故发生原因

1、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

2、电梯门系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容易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

3、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

4、其他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

三、电梯事故应急措施

1、电梯运行中因供电中断、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驶,乘客被困轿厢内时,应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不要擅自行动,以免发生“剪切”、“坠井”等事故。

2、为解救被困的乘客,应由维修人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盘车放人操作。盘车时应缎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要防止因对重侧重造成溜车。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用“渐渐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3、电梯运行中因机械和电气故障出现冲顶或蹲底时,工作人员应要求轿厢乘客保持镇定,远离轿门,拨打求救电话或大声呼喊,等待救援。

电梯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电梯故障排除;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

溧阳市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于2008年采用校企合作形式创办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本专业现为江苏省特色示范专业。其中《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作为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核心课程,优先进行了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改革试验。

一、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资源建设

(一)实训室基础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配备有电梯安装、维修、保养、调试大型设备30多台,设施设备总价值超过1000多万元。设施设备可同时满足200人学历教学和每批100人培训教学的需求。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电梯专业和三菱、日立、东芝、康力等大型电梯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突破口,规定新教师必须到企业和电梯安装工地实践,技能考核合格后方能上讲台;目前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有近30名老师,其中3人获得电梯安装高级技师证书,5人获得电梯维修高级技师证书,有9名教师具有电梯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另外,学校还聘请电梯行业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

(三)项目教材建设

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课程教材一直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是教材内容滞后。相关课程内容仍以介绍三菱SPVF或GPS-2电梯为主,这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二是教学内容复杂。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课程的特点是原理图多,学生的感性认识差,很难看懂、理解,也不易直观、有效地掌握,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编制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校本教材。于是学校开发《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校本教材,其目录见表1。

表1《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教材目录及参考课时

二、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的基本模式

打破理实分开、按章逐节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项目引导下,将电梯维修与故障排除的专业理论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实践及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教师在边教边指导的理实交互中完成特定项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达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精神的目的。

(二)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向学生明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练习。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

另外,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如在电梯安全保护电路电气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教学中,先学习安全回路各个开关的故障排除,再学习安全回路在控制柜线路的故障排除,最后学习安全回路在主板的故障排除。

(三)教学的时间安排

在项目教学时间上,一方面参照电梯维保企业检查维修该项目所需的步骤与时间,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理论教学的特点和学校现有设备、场地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情况,采用半天(四个课时)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理论教学占25%,教师示范占20%,学生实际操作占50%,总结、评价占5%左右。另外,每一项目的教学时间只设定参考时间,以方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四)教师角色的分配

电梯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实训教学;三级梯次;多种模式

传统理论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考试,这样的模式只能使学生被动地记忆掌握一些片断的知识,不能充分激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实训教学中仍沿用这一模式,简单地教会学生某项技能,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操作与思考,学到的技能会很快被遗忘,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实训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应让学生有一个广阔的思维天地,仅仅在课堂上思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得到真正有价值的训练。因此,必须有一个实训教学体系,利用已有的实训条件进行实验、操作、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造热情。鉴于以上认识,在实训教学中应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约束,使用不同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形成网状的实训教学体系。网状教学模式依托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撑,形成“三级梯次多种模拟”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网状教学体系。可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和校园网的平台,形成立体的网状教学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任意延伸。

三级梯次的建立

“三级梯次”为横向层次,即构建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实训教学框架:

第一级梯次是验证性实验。这是对于理论的理解和验证,在学习某一门理论课程的某一章节时进行,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这就是传统教学中的实验,完成的是对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基础知识。这个梯次只是实训的起点。

第二级梯次是综合性实训。这个梯次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这一梯次是建立在某一类课程群完成之后,是对综合性动手能力的训练。

第三级梯次是模拟仿真实训。这个梯次更加接近于实践,更强调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其中包括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级梯次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源自理论,但是不拘泥于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多种实训模拟的实施

三级梯次实训是层层递进的,在实训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多种实训模拟,将其逐步向前推进,达到最好的实训效果。所谓“多种实训模拟”为纵向层次,实际上就是实训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包括很多种方法,例如目标控制模拟、场景角色模拟、决策实践模拟、课堂攻关模拟和创业实践模拟等等。

(一)目标控制模拟

这是借鉴企业的目标控制管理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是教师一步一步地手把手教,而是给学生设计出一个一个的目标,引导他们走向最终目标,最后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模拟主要适合于第一梯次和第二梯次的实训教学。我们将目标控制分为四个基本程序:一是目标设定,即制定目标。这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也就是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设定总目标。这样,学生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很明确的方向。二是目标分解,即将总目标分解成分目标。层层进行落实,使之化为更具体的目标。这样,学生才可能有信心完成分目标。三是过程控制,即以分解目标为依据,教师在学生实现分目标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检查,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以保证分目标的实现。四是成果评价,即目标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一方面为了考核学生目标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改进方法,加强管理。

以国际业务实训教学为例,我们给学生设定的总目标是全面掌握国际业务的操作。但是这个目标太大,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所以我们将其分为结售汇与套汇、汇款、信用证、托收等各个分目标,使学生在分目标的引领下实现对所有业务的熟悉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实现目标。教师给每个分目标都设定相应的完成时间,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在每个分目标完成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既能保证分目标的实现,又能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二)环境角色模拟

一是模拟仿真企业环境。环境模拟主要是在实验环境的设计和各个实验环节的设计中,让实验者有一个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并能提供模拟企业的业务处理环境的功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可以模拟“证券交易所”、“电子商务平台”、“贸易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环境,这些仿真的环境既能让学生用“真实身份”进入角色,消除其对工作的陌生感觉,又能通过真实案例的训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二是模拟仿真岗位与业务流程。模拟岗位与业务流程主要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培养学生在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协同合作精神和完成“真实”业务的素质与能力。一要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由实验者模拟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使实验者熟悉业务岗位,明晰业务流程。二要以业务流程为连接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以系统性的经济业务深化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使实验者体会到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责的工作,体会到企业基于流程的运作模式。

如在银行业务实训教学中,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真实完整的银行环境,让参与练习的学生通过扮演银行的各个角色,模拟在角色权限范围内的各种业务,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切身体会银行与个人、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银行之间的比较普遍的业务,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的目标。

(三)决策实践模拟

即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按照班级分成若干个公司,模拟企业经营环境,例如企业资源、客户、销售网点、经济环境等,学生以企业的职能部门管理者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竞争,从事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市场定位、生产过程、营销方式等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在相互竞争和博弈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实效。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如资金筹集、资本运营、产品开发与换代、销售渠道扩展等问题,要使企业不断发展,每个成员都面临着挑战。这种模拟介于第二与第三梯次实训教学之间,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课题攻关模拟

这是在学生相对熟悉了一些实训过程后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可以利用现有的实训环境与条件,但又不能从实训教材中找到答案,必须通过思考,巧妙地利用已知的技能与知识,才能获得成功。

如在ERP供应链实训课上,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搬到实训教学中来,设立一个个小课题,让学生去攻关,一方面学生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又进一步拉进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这种方法适宜在第二梯次与第三梯次的教学活动中使用。

(五)创业实践模拟

根据教师科研任务或者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研究的实验。实验以第三梯次的实训教学活动为主。这类模拟更具有挑战性,因为是真正与社会接触,开始有了一定的资金流,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在电子商务实训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懂得制定企业电子商务战略、实施计划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成为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各种电子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例如,免费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实践平台(校级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子商务创业中心),让学生开展校园电子商务活动、网上商城、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推广等实践活动,利用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平台完成一部分创业的模拟活动。创业模拟是指在校学生以创业为目标,自愿组建创业团队,形成创业计划,在创业实验室中完成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电子商务应用开发,以及进行商业化实践准备等。

又如在保险实训教学中,可以人保财保为对象模拟保险公司运作,分为业务处理和业务拓展两大部分。业务处理以模拟保险软件为支撑,主要训练学生对业务流程的熟练程度和操作能力。对于一个保险人才来说,最重要的是业务拓展。业务拓展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业务的创新,二是保险业务的推销。在模拟保险公司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新的业务品种,并对师生开展业务。这样,学生能锻炼与人相处和推销自己的能力,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种实训模拟将实训教学梯次步步推进,随着梯次的推进,实训模拟方式也不断深化,课程群越来越大,时空范围越来越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个网状教学模式中可得到最大的提升,为将来迎接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阎康年.英国卡文迪斯实验室成功之道[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电梯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电梯维护保养综合工日消耗量人工费材料机具费管理费总价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电梯的使用量在逐年增多,使用功能和范围在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电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以我市为例,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市正在使用的各类电梯约3.2万台,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企业已有180多家,从业人员3600余人。良好的电梯维保工作不仅与百姓安居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其维保内容及取费标准已成为规范电梯维保行业的关键,本文就建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工程定额(以下简称:电梯维保定额)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二、研究电梯维保定额的必要性

电梯维护和保养涉及管理部门、维护保养企业及使用者。电梯维护和保养所需的费用既涉及到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的使用、物业费的收取、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费用的结算,也涉及到当事人双方权益。目前,我市的电梯维护保养行业正处在规范化的起步阶段,以致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存在矛盾,电梯维护保养质量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及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颁布实施,也从客观上需要一套与之配套的取费标准。

综上所述,编制一套以工时和消耗量为研究重点,相应进行取费标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符合电梯维保行业发展特点且能适应国家规范需要的电梯维保定额势在必行。

三、研究依据

(一)为规范物业管理工作及其市场行为,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天津市为规范电梯维保行为出台了电梯检验评定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天津市电梯维护保养与年度检查记录,以上的相关法律和规定为电梯维保定额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和保障。

(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第十六条“电梯的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维保”是电梯维保定额工程时间间隔划分的基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中明确的“日常维护保养项目(内容)和要求”是工程项目划分及服务质量量化测算的基础条件。

四、采取的技术路线

(一)电梯维保定额的研究应严格按照国家及我市相关法律和规定为依据,充分进行调研,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电梯维保定额研究应结合我市电梯维保工作。

(三)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可将研究的内容确定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杂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六个方面相应内容的计算规则及费用标准。分别涉及半月维保、季度维保、半年维保和年度维保的相关项目和要求。

(四)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调研、抽样、数据录入、数据分析、消耗量测定、费用测定、数据调整、形成成果等。

五、研究方法

(一)确定方案和调研内容

首先确定调研项目和内容,进行技术调研,广泛征求电梯的管理部门、生产厂家、维保单位、电梯使用单位等各方对电梯维保工作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包括进度安排在内的工作方案,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并结合电梯维保行业实际状况确定调研项目和内容。

(二)调研与实测相结合

为保证调研工作系统、全面,将调研工作确定为调研表确定、培训和辅导填写、审核修改和重点项目实测跟踪等四个阶段。

在调研表确定阶段,首先组织参编人员对电梯维保国家规范、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及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编制电梯维保定额调研表,通过征求全市电梯维保企业及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来确定调研项目划分、各子目内容及调研表样本和填写方法。

在调研表培训和辅导填写阶段,采取集中培训和派专人进行辅导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指导电梯维保企业填写调研表。

在调研表审核和修改阶段,采取“一对一”的方法安排专人到电梯维保企业对每个项目进行了审核、修改和确认。

在重点项目实测调研跟踪阶段,采取数理统计学原理在全部调研企业中按照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进行重点跟踪实测,实测并核对调研表填报的工作内容和工时。

(三)数据录入分析与消耗量实测相结合

数据录入分析可分为原始表录入和平衡筛选进行数据录入分析工作。平衡筛选工作主要分为各子目材料及工时消耗量的分解、同类项合并、查找不合理因素以及修改调整等工作。每次平衡均应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平均值和加权平均值等数据。

对于消耗量采取调研与跟踪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点面结合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消耗量数值。

(四)定额编制

经过确定方案、调研与实测相结合、数据录入分析与消耗量实测相结合三个阶段的工作,可进行人工费、材料机具费、管理费用、消耗量和综合工日价格测算工作,完成电梯维保定额编制工作。

六、成果指标

(一)定额表现形式

定额编制的表现形式示例如下:

(二)维保费用计算

以定额表现形式示例为例:

半月维保单项工程所需取费标准(总价)为:人工费+材料机具费+管理费,其中人工费=综合工日×消耗量+其他人工费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维保定额的研究是通过综合工日价格和消耗量定额的形式计算出维保工程的取费标准,同时明确了相关内容和工作标准,具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因此,结合电梯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不断健全,在不断充实和完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电梯维保定额的研究能够在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促进电梯维保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应有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549号)

电梯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复制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不同方法复制出了大量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这些模型均产生了一定的肌肉肥大。本文的目的是将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在总结归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便于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研究中借鉴和复制。

1 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从目前报道来看,鼠类、狗、鸡、鹌鹑、猫等均被选用来复制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其中以大鼠最多,主要为Sprague―Dawley大鼠、Wistar大鼠。非运动性的骨骼肌肥大模型有牵拉、代偿肌肉肥大模型和IGF-I诱发肌肉肥大模型。运动性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的诱发方式已报道的有电刺激收缩、跑台运动、举重、转笼自由跑、爬梯等。

1.1 非运动性骨骼肌肥大模型

1.1.1 牵拉、代偿肌肉肥大模型 Tnormen等(1944年)曾建立牵拉肌肉肥大模型:将大鼠比目鱼肌固定于被拉长状态,肌肉肥大在7天时达到最大。Gollniek等(1983年)报道用公鸡一侧翅膀负重牵拉诱发背侧屈肌(AID)肥大幅度为105%。Alway等(1989年)选用日本鹌鹑负重310%自身体重30d,同时牵拉肌肉来诱发肌肉肥大模型。结果AID肌肥大171.8±13.5%。MartinFluek等(2003年)选用小鸡翅膀负重10%自身体重,分别进行1.5、7、13d后,鸟ALD肌肥大程度分别为51%、106%、120%。

代偿模型一种是分离肌腱,由于对抗肌张力相对增大,导致协同肌肌肉被牵拉后的肌肉肥大;另一种是手术切除整个肌肉,导致协同肌的肌肉肥大。Denny―Brown(1960年)首先采用限制分离或去除协同肌的肌腱的方法建立代偿肥大肌肉模型。Roy等(1982年),手术去除Wistar大鼠腓肠肌和比目鱼肌12~14周后,跖肌肥大程度为97%。

1.1.2 IGF-I诱发肌肉肥大模型 Adams等(1998年)选用SD大鼠进行IGF-I诱发肌肉肥大模型。将重组人体IGF-I注入不直接承受体重的胫骨前肌,结果均可诱发胫骨前肌肥大9%。Haddad等(2004年)注射IGF-I诱发跖肌肥大,14天增大19%。SukhoLee等(2004年)在大鼠趾长屈肌注射大鼠IGF―IcDNA 28周后,趾长屈肌肌肉增长14.8%。注射同时负重爬梯训练8周后,趾长屈肌增长31.8%大于单独训练的增长幅度(23.3%)。

1.2 在体电刺激收缩诱发肌肉肥大模型 有研究报道采用电刺激诱发大脑冲动支配肌肉收缩。除此之外,一些研究主要以直接电刺激肌肉收缩来产生肥大。

Wong等(1990年)较早使用电刺激肌肉收缩诱发骨骼肌肥大cn]。Caiozzo等(1992年,1996年)曾用大鼠进行电刺激收缩使胫骨前肌8周后肥大7%、腓肠肌16 d后肥大11%。

Adams等(2004年)选用雌性SD大鼠进行在体电刺激肌肉收缩诱发骨骼肌肥大。将胫骨与足底设置为不同的角度44°、44~64°、24~44°,分别模拟等长收缩(IMT)、超长收缩(LMT)、超短收缩(SMT)。结果3种方式产生骨骼肌肥大现象,增长幅度分别乒5等长收缩14%、超短收缩12%、超长收缩11%。

1.3 转笼跑诱发肌肉肥大模型 关于无负荷跑步和游泳使肌肉快速增大的动物模型报道并不一致。报道最早的是Mmpurgo(1897年)采取狗跑步60d进行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的复制。在其后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均报道长期自由跑笼运动并无肌肉肥大现象。

Ishihara等(1998年)设计了一个可控制和自动显示负荷的大鼠主动转笼运动训练模型。转笼连接有一控制装置,可连续记录大鼠转笼跑的圈数和笼的阻力大小,并可传送至电脑存贮,笼阻力可调整(0~350g)。该装置可允许大鼠每天跑12h(夜晚)。结果跖肌肥大17%~19%,肌肉重量/体重增加24%~31%。

1.4 负重爬(梯)训练诱发肌肉肥大模型 Yarasliesld等(1990年)选用雄性Evants大鼠负重爬垂直高度40cm的金属网来诱发骨骼肌肥大。结果股直肌肥大7.8%。Widrick等(1997年)曾通过SD大鼠负重500g爬梯训练14d×4次/d×10min/次诱发比目鱼肌肥大。Duncan等(1998年)选用Wistar大鼠负重800S或140%自身体重,爬高40cm梯子26周复制骨骼肌肥大模型。运动中没有采取食物奖赏或任何电刺激方式。结果趾长伸肌(11.9%)和比目鱼肌(15.5%)均产生肥大。

Homberger等(2004年)选用雄性SD大鼠通过负重爬梯训练建立肌肉肥大模型。大鼠90d大,1笼1只,牛天训练,自由饮食。爬梯规格:1.1×0.18m,每格间距2cm,梯子倾斜80°,梯子顶部有一个20m×20m×20cm的休息屋。大鼠尾部负重,负荷装置包括3个50mL圆锥形玻璃瓶(内容液体,重量可调)。起初用小于0.3mA的电刺激驱使其尾部,使之爬上梯子进入休息屋,休息2min后重复进行直至不需电刺激而连续3次完成。熟悉3d后,开始大强度递增阻力训练:第4d测出大鼠的最大能力,第1次负重75%体重,以后每次增加30g,直至不能完成,一般训练4~8次即可测出。第5d开始,前4次分别以50%、75%、90%、100%最大值进行训练,接下来每次递增30g,达到一个新的最大值,循环进行训练,训练频率为每3d训练1次,持续8周共20d的训练。结果拇长伸肌肌肉增长23%。

1.5 举重训练诱发肌肉肥大模型 近年来大量研究采用模拟举重训练来诱发骨骼肌肥大。

Gonyea(1976年)曾训练猫用一侧前肢举重,每天30min,每周5d,共87周重复性训练,通过食物奖赏进行递增负荷练习果训练后桡侧腕屈肌增大16%。Gonyea(1980年)进行34周训练,猫右前肢抗负荷举重物。结果桡侧腕屈肌只肥大6%。

Klitgaard(1988年)设计出一个大鼠举重训练模型。雄性wistar大鼠9月龄,体重509±21g,每天早、中、晚各喂食30min。32cm×25cm×60cm饲养笼内粘一35cm高直径8cm的管子。管子顶部有一垂直管放食物,食物置于合时的高度使大鼠站起能够触及。当大鼠站起时有一连接杠杆的塑料项圈起阻挡作用,大鼠必须将之用力顶起才能吃到食物。先进行2周适应,然后训练36周。周日禁食;周一、周二;周二晚

自由饮食;周三禁食;周四、周五早、中、晚各训练30min;周五晚、周六自由饮食。负荷设置:每周第1次训练负荷增加至不能举起为止,然后卸去负荷。第1~10周以每22g逐渐增加负荷;第11~20周以每11g逐渐增加负荷;第1~36周以每5.5g逐渐增加负荷。比目鱼肌肥大31%~34%,跖肌肥大24%。Klitgaard(1989年)用同样模型举重诱发比目鱼肌35%±7%,跖肌25%±9%。

Fluckey等(1995年)选用雄性体重400g的SD大鼠进行举重训练。大鼠为了避免电刺激(<2mA,60 Hz),被迫建立一个条件反射:负重触及对面墙壁上的一个发光棒,该发光棒高度设置使大鼠必须伸直下肢才能够到。用特制带有小袋的背心进行负重共进行4组递增负荷训练,每组50次,4组负荷分别为70g,120g,120g,190g,每组练习间隔48h。

Oliver Wirth等(2003年)在以前举重模型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突破,设计了一个雄性SD大鼠自愿用后肢举重的运动模型诱导肌肉肥大。训练前1周大鼠每天都称重,确保大鼠达到最小的适当的质量。配有通风和静音设备,大鼠每次能获得45mg的食物奖赏。用声音先形成条件反射让大鼠寻找食物,训练至每次都能成功找到食物存放处(一般持续lh)后,再进行举重训练,负重700g,每次训练60min(蹲举80次),5d/周,共8周。举起的杠铃由红外线设备控制和记录,以确保训练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训练中的向心收缩(举起杠铃)和离心收缩(放下杠铃)的最大力、速度、总做功、平均功率等均可精确测出。8周训练结束后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有显著性的肌肉肥大。

2 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的比较

动物模型的普适性、可重复性和均一性是其质量所在,是判断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所建动物模型不能再现或不稳定,则不能被公认。最好的动物运动模型是动作与人类相似,短时期内能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且变化幅度与人类相差不多。另外动物训练的时间、训练的负荷以及训练的维持方式等条件设置,均为模型复制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2.1 训练的相似性 单从运动方式来与人类运动进行比较,较为接近的是跑台运动、游泳、举重、跳跃运动等。目前最常用的是大鼠的举重和负重爬梯。

最新设计的大鼠加阻力转笼跑也是一个较好的运动方式,但是在训练计划(组数、间歇休息、训练频率等)安排上与人类训练相比,相似性不如举重和负重爬梯,尤其是OliverWirth等和Norenberg等设计的举重模型以及Hornberger等设计的负重爬梯训练模型相似性非常高。

2.2 运动负荷 大量实验证明,动物模型的肌肉肥大必须施加一定负荷,才能在短期内得到一定程度的肌肉肥大。电刺激实验结果表明,理论上大鼠可以负重350%~400%自身体重。如负荷低于200%,不足以有效诱发肥大,但是当负荷增加至225%体重时,大鼠有时不愿训练。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复制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的关键之一。

2.3 肥大效果 肥大程度以非运动性肌肉肥大模型最大,30d可达150%~200%,远远大于人体训练6个月产生9%~23%的肌肉肥大程度。虽然牵拉模型成功地产生了肌肉质量的上升,但作为人体力量训练的动物模型却遭到了许多批评。因为牵拉模型建立过程中肌肉始终处于长期被拉长的状态,而人类产生肌肉肥大的动作短期而快速用力,另外牵拉模型伴有肌肉长度增大也与人体运动性肌肉肥大不同。代偿类动物模型肥大程度也大于人体训练效果,由于初期不能有效区分肥大与手术引起的水肿,所以在一致性和显著性方面一直不很理想,目前已不多见报道。ICF-I诱发肌肉肥大模型在研究肥大机制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在训练适应性方面与人体有一定差距。

最近的举重和爬梯模型有骨骼肌的绝对肥大,且训练计划、肥大程度和速度与人体训练相似。但是运动性骨骼肌肥大动物模型的最大缺点是产生的肥大幅度较小,因此实验所需时间较长。

2.4 运动维持方式 以往运动维持方式多为电刺激、电击、食物剥夺、巨大声音、强气流等,由于动物在受到强刺激时,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目前动物模型的设计趋势是采用食物奖赏等生理和心理均无很大损伤或微损伤的运动维持方式,最好的方式是采用无刺激训练。

大鼠加阻力自发转笼跑模型在这一点上占有绝对优势。因为鼠类是高度活动的动物种类,如果条件适当,它们会以自己的节奏自发跑笼。研究表明鼠类自发跑的距离大于跑台上所能跑的距离。自发跑能避免鼠类实验中所受压力的影响,实验结果主要直接来自于运动训练。

举重和负重爬梯模型以弱电刺激和食物奖赏为主,模型复制中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如诱导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刺激强度,压力,奖赏幅度,训练―休息循环的安排,训练的重复率等。

2.5 训练时间安排 在多数动物运动模型的实验中,选用大鼠在白天进行训练,而这不是大鼠的正常行为,很难区分单独运动训练和训练附加的物理和心理压力二者对实验结果的贡献,导致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下降。从这一点考虑,自发负重转笼跑的动物模型比较满足实验要求。最近举重和负重爬梯模型采取电脑自动控制训练也可满足大鼠晚间训练。

电梯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 状态监测; 视觉辨识技术; HOG特征提取; Adaboost分类器

中图分类号: TN948.43?34; TP31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11?0080?04

Research on state monitoring and vis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ZHAO Rui, SHANG Wen

(Dato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Datong 037008, China)

Abstract: An HOG feature extra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human body is used to study the state monitoring and vis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sub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of substation,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phenomena, the substation state monitoring and vision identification can be achieved rapidly and accurately by means of online classification and offline training of the cascade Adaboost classifier, so as to improve the system technology performance, and make the system practicability strong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human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tate monitoring and vis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93.8%, its false detection rate is 4.7%, and its average consuming time is 62 ms. In comparison with SVM classifier, its detection accuracy is 9.5% higher, the false detection rate is 9.8% lower, and the average consuming time is 132 ms shorter. With the cascade Adaboost classifier,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human body region can be extracted in the video sequenc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ynamic target detect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state monitoring; visio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OG feature extraction; Adaboost classifier

0 引 言

电站因各类作业,工作人员需在变电站内不断进行活动,因此使变电站作业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显得十分重要[1?3]。随着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变电站安全管控系统开始应用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技术。通过对变电站的实时状态监测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定位出人的位置从而实现监测辨识自动化,这对电网安全管理意义重大[4?8]。

HOG特征的基本思想实质是指行人目标自身非刚性非常强,由于行人衣着颜色纹理的特征很难匹配形状模板,因此对行人目标进行有效描述有一定的难度[9];特征提取是行人目标边缘梯度特征。SVM分类器的基础是统计学习理论,与传统分类学习相比,SVM分类器可有效避免维数灾难和过学习等问题,具有优秀的泛化能力[10]。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体HOG特征提取算法,对变电站安全管控系统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技术进行研究。

1 HOG特征原理

HOG特征提取包含Gamma及颜色空间标准化、梯度计算、Cell梯度投票、Block与梯度向量归一化、HOG特征向量生成等。从输入图像检测提取人体目标特征计算,分类器的训练、检测贯穿整个过程,是整个人体目标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技术的核心,图1为HOG特征提取的基本流程。

1.1 Gamma及颜色空间标准化

HOG特征提取预处理手段引入图像Gamma及颜色空间标准化,是为了解决光照条件变化时,影响图像局部边缘特征。Dalal等人对图像像素点表达方法进行了评估,包括灰度空间使用评估,颜色空间RGB及LAB评估,最后得出色彩信息正向影响检测结果。RGB及LAB颜色空间得到基本一致的检测结果,只采用图像灰度信息时,误报率大致为仅仅提高漏检率1.5%;分别采用两种Gamma标准化方式取平方根进行压缩,检测结果未受影响。在现实的变电站中,天气状况复杂多变,轮廓特征受光照影响较大,在进行HOG 特征提取时,最好提前压缩Gamma,如下所示:

(1)

式中:压缩后的图像用表示;原图像用表示;Gamma压缩系数用表示,取=0.55。

1.2 梯度运算

图像局部特征不连续造成图像边缘化,图像中变化平坦区域,灰度值在相邻像素点变化较小,这样梯度幅值相应也较小,梯度幅值较大值出现在引起灰度突变的边缘区域,因此根据一阶导数幅值大小可对图像中是否存在边缘以及边缘位置进行判断;边缘灰度值在边缘像素的高或低可采用二阶导数符号进行判断,边缘位置为二阶导数过零点。

图像函数的梯度为一阶导数,连续图像函数在任意像素点处的梯度实质是一个矢量,如下:

(2)

式中:沿方向的梯度用表示;方向的梯度用表示;在最大变化率方向上,单位距离增加的量就是梯度幅值,梯度幅值及方向角可表示为:

(3)

数字图像的梯度计算用微分实现:

(4)

一维离散微分能对图像梯度信息进行简单、快速计算,图像中像素点的梯度计算如下:

(5)

在图像中像素点处,表示水平方向梯度,表示垂直方向梯度,表示像素的灰度值。像素点梯度幅值和梯度方向采用下式计算:

(6)

(7)

1.3 Cell梯度投票

按双线性插值法在0~180°处,将Cell中每个像素的梯度在9个直方图区间中进行插值。在相邻两个区间,与梯度方向分别有两个夹角,即,分别将梯度幅值累加到直方图,可得:

(8)

(9)

式中:梯度方向与投影区间的距离比例用表示。完成每个Cell中的8×8个像素值投影,每个Cell的梯度方向直方图就得到了。

1.4 Block与梯度向量归一化

梯度幅值绝对值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图像局部光照条件;二是前景、背景对比度,梯度幅值取值范围较大,其变化不能真实反映物体轮廓特点,这就需要对梯度直方图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插值完Block中全部Cell后,可得到一个关于的直方图向量Block的特征向量为在块特征向量范数归一化后,可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范数归一化方法如下:

(10)

采用归一化法,在自然环境中,变电站的光照度变化、背景变化、被遮挡部分、物体阴影等影响可大幅减少。

2 级联Adaboost分类器

Adaboost方法对有无弱学习器的先验知识关系不大,对处理实际问题比较适用。级联分类器实质属于一种串联结构组合分类器,其分类能力随着增加的一分类器而增加,该分类器可有效降低误检率,提高检测速度。级联分类器结合Adaboost分类器可快速实现对非刚性、多姿态、多特征目标的检测。通过多个级联分类器的建立和实际环境训练,可将多种特征进行更好分类,以便对变电站中摄像机环境、光线角度、方位角度进行适应。

2.1 离线训练

在离线训练中,训练样本集为,样本类别用表示,表示正样本数目,表示负样本数目,表示总样本数目。

样本初始化权重为

表示总训练轮数,式(11)为第轮训练的权重归一化:

(11)

每个特征训练一个弱分类器,分类器加权错误率为:

(12)

将最小错误率的弱分类器向强分类器中添加,更新后的权重为:

(13)

式中:。

强分类器最终公式如下:

(14)

2.2 在线分类

在样本线性可分的情况下,在分类问题时,有一个最优分类面存在,分析可采用由二维线性可分进行。图2为二维线性可分问题示意图,在图2中,两类训练样本分别采用空心小方块、实心小方块代表。为的分类线,可正确划分样本中所有两类数据。与直线均平行,过各分类中离最近的样本数据。之间的距离表示分类间隔。分类线满足两个条件才表明其是最优分类线:条件一是将两类无错误地分开;条件二是分类间隔最大,最优分类线的支持向量就是上的样本。

线性可分的未知样本的分类函数如下:

(15)

所属的类型通过该函数的计算获知。

通过Cascade Adaboost分类器,逐级检测每个待分类的特征向量。检测未通过,则抛弃;检测通过,则进行下一轮检测。所有通过级联分类器检测的样本,则该位置表示人体头部区域,图3为Cascade Adaboost分类器分类过程。

3 变电站状态监测视觉辨识

在变电站的现场,计算机视觉系统是最重要的安全监控对象,系统的首要条件是要完成对人体的准确识别,只有完成了这个条件,后续的统计、定位、作业管理、报警等工作才能完成。根据变电站具体环境、人体特征等现象,采用级联Adaboost分类器,经离线训练和在线分类,可准确快速实现对变电站状态监测视觉辨识,从而提高系统技术性能,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变电站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技术,变电站可实现对人员的检测、识别,在作业人员自动化监视、管理方面提供实用技术给变电站,通过研究人员定位和行为,实现全面监控变电站作业。

4 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技术实验结果

状态测试集合由3 600 h真实监控视频构成,在同样的计算机设备环境下,比较级联Adaboost分类器和SVM分类器的检测率、误检率、平均运行耗时,表1为Cascade Adaboost与SVM两类分类器的性能比较。

由表1可知,本文采用的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技术人体检测算法检测率为93.8%,误检率为4.7%,平均耗时为62 ms,比SVM分类器的检测率要高出9.5%,误检率要低9.8%,平均耗时要少132 ms。这说明通过采用级联Adaboost分类器,检测性能得到提高,从视频序列中能快速、准确地提取人体区域,较好地满足动态目标检测、分析需求。通过提取人体HOG特征,算法实用性得到有效增进。

图4为Cascade Adaboost与SVM两类分类器检测结果对比图,Cascade Adaboost的曲线始终优于SVM的实验结果。在实际监控中,一般希望有效避免目标漏检,即漏检率应尽可能低。

5 结 语

本文采用基于人体HOG特征提取算法对变电站安全管控系统状态监测视觉辨识技术进行研究。根据变电站具体环境,人体特征等现象,采用级联Adaboost分类器,经离线训练和在线分类,可准确快速实现对变电站状态监测视觉辨识,从而提高系统技术性能,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采用级联Adaboost分类器,检测性能得到提高,从视频序列中能快速、准确地提取人体区域,较好地满足动态目标检测、分析需求。

参考文献

[1] 林逢春,许晓辉,安英海,等.变电站安全监视中人体检测的视觉辨识研究[J].电工技术,2015(10):23?25.

[2] 周金芝,王娟.基于HOG的人体检测方法的改进[J].软件导刊,2011,10(4):76?78.

[3] 肖永刚.基于梯度特征和级联分类的快速行人检测[D].天津:天津大学,2010.

[4] 汪成亮,周佳,黄晟.基于高斯混合模型与PCA?HOG的快速运动人体检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6):2156?2162.

[5] 宋锦刚,许长青,朱统亮.基于波形辨识技术的SF6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电流监测[J].电力建设,2011,32(3):65?69.

[6] 许丽佳,王厚军,龙兵.一种状态监测与健康评估方法及其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20(12):1550?1555.

[7] 董晓慧,马如宏,詹月林.风力机塔架螺栓连接状态监测与辨识研究进展[J].现代制造工程,2013(3):129?133.

[8] 赵万有,曹阳,温嘉宇,等.调度状态监测与监控预警系统中数据处理流程研究[J].黑龙江电力,2016,38(2):119?123.

电梯实训总结篇(7)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了规范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时的行为,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2范围

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

2、电梯作业人员守则

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服从政府部门的管理。

2.2电梯作业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4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

2.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规程,不断提自身的技术水平。

2.6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不使用故障电梯,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或安全标志已过有效期的电梯,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

2.7不擅自离岗,做到文明服务。

2.8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冲顶、蹲底等情况。

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保证电梯正常可靠地运行,降低电梯故障率,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规范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

1.2范围

1.2.1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单位所用电梯的日常性事务管理和督促、协调对外联系电梯管理有关工作。

1.2.2电梯作业人员是指负责电梯驾驶和日常性电梯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

2、职责

2.1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

2.1.1熟悉并执行电梯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电梯的管理工作,检查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1.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

2.1.3监督电梯作业人员认真执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1.4编制电梯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

2.1.5负责按国家规定要求向政府部门申请定期监督检验。

2.1.6根据单位职工培训制度,组织电梯作业人员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和组织内部学习。

2.1.7组织、督促、联系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电梯事故隐患的整改。

2.1.8负责组织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电梯事故的情况。

2.1.9负责建立、管理电梯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档案。

2.1.10组织紧急救援演习。

2.2电梯驾驶人员

2.2.1熟悉并执行国家有关电梯的政策、法规。

2.2.2严格遵守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操作,定期复审。

2.2.3有高度责任性和职业道德,爱护设备。

2.2.4做到懂性能、懂原理、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2.5协助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

2.2.6发现电梯存在事故隐患与故障及时向有关部门人员报告,不开故障电梯。

2.2.7负责作好当班电梯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2.2.8保持电梯轿厢与地坎清洁、卫生。

2.3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人员

2.3.1熟悉国家有关电梯的政策、法规,认真按照电梯日常检查表的要求逐项检查,不漏检,误检。

2.3.2熟悉电梯的基本原理、性能,根据电梯使用维护说明的要求实施日常性的维护。

2.3.3根据国家规定参加安全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2.3.4严格遵守《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2.3.5对发现的电梯事故隐患及时报修、及时处理。

2.3.6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2.3.7认真做好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认真填写报修单。

2.3.8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3.9参与电梯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

三、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防止电梯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保护电梯司乘人员的安全和承载货物的安全。

1.2范围

规定电梯安全操作的方法,电梯驾驶人员所应遵守的操作规范,步骤。

2、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2.1基本要求

2.1.1电梯驾驶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工作疾病的人员。

2.1.2电梯驾驶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1.3电梯驾驶人员必须熟悉所操作电梯的性能、功能,认真阅读本台电梯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2.1.4电梯驾驶人员必须操作有安全合格标志的电梯。

2.2电梯行驶前的检查和准备。

2.2.1开启层门进入轿厢之前,需要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

2.2.2轿厢内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在使用前必须先将照明灯打开。

2.2.3每天开始工作前,将电梯上下空载运行数次,无异常现象后方可使用。

2.2.4层门关闭后,从层门外不能用手拨启,当层门、轿门未关闭时电梯不能正常启动。

2.2.5平层精确度应无明显变化。

2.2.6经常清洁轿厢内、层门及乘客可见部分。

2.3.电梯在行驶中应注意。

2.3.1在服务时间内,不可擅自离岗,如必须离岗时或电梯停用时,应断开电源并将厅门关闭锁好。

2.3.2驾驶员应负责监督控制轿厢的载重量,不得超载使用电梯,乘客电梯不允许作货梯使用。

2.3.3不允许装载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需经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同意和批准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后才可装运。

2.3.4严禁在层门开启的情况下,启动或保持电梯检修和正常运行状态;也不允许用检修操作来代替正常电梯运行操作。

2.3.5电梯的厅门、层门电气开关等安全装置不能短接,也不可用其他物件塞住,使其失效而不能起到应有的安全作用。

2.3.6不允许利用轿顶安全窗、轿厢安全门的开启,来装运长物件。

2.3.7应劝阻乘客在行驶中,勿倚靠在轿厢门上。

2.3.8轿厢顶上部,除电梯固有设备外,不得放置他物。

2.3.9当电梯运行时不得对电梯进行擦油、润滑等工作或对电梯部件进行修理。

2.3.10在行驶中应用揿扭开关或手柄开关来开或停,不可利用电源开关或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来开或停电梯,更不可利用物件塞住控制开关来开动轿厢上下运行。

2.3.11行驶中,驾驶人员和随乘人员不可把手、头、脚伸出轿外,也不可在厅门外把手、头、脚伸入井道内,以防轧碰事故。

2.4当发生以下故障时,电梯应立即停用,并报管理人员或检修人及时进行修理。

2.4.1层、轿门关闭后电梯不能正常行驶;

2.4.2电梯速度显著变化时;

2.4.3层、轿门关闭前电梯自行行驶时;

2.4.4行驶方向与选定方向相反时;

2.4.5内选、平层、快速、召唤和指层信号失灵时(驾驶员应立即揿按急停按钮);

2.4.6发觉有异常噪声,较大振动和冲击时;

2.4.7当轿厢在额定载重下,有超越端站位置而继续运行时;

2.3.8安全钳误动作时;

2.4.9接触到电梯的任何金属部分有麻电现象时;

2.4.10发觉电气部件因过热而发出焦热的臭味时;

2.5电梯发生紧急事故时的操作。

2.5.1因电梯安全装置动作或外电停电而中途停机时,一方面告诉乘客不要惊慌,严禁拨门外逃,一方面通过电梯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通知外界前来救助。

2.5.2电梯突然失控发生超速运行,虽然断电,还无法控制时,可能造成钢丝绳断裂而使轿厢坠落,或可能因漏电而造成轿厢自动行驶的,驾驶人员首先应按揿急停按钮,断开电源,就近停层。如电梯继续运行,则应重新接通电源,操作按钮使电梯逆向运行,如果轿厢仍自行行驶无法控制,应再切断电源,驾驶人员应保持冷静,等待安全装置自动发生作用,使轿厢停止,切勿跳出轿厢,同时告诉随乘人员将脚跟提起,使全身重量由脚尖支撑,并用手扶住轿厢,以防止轿厢冲顶或冲底而发生伤亡事故。

2.5.3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切断电源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前来抢救,在电源未切断前应用干粉、1211或二氧化碳等灭火机进行扑救。

2.5.4遇井道底坑积水和底坑内电气设备被浸在水中,应将全部电源切断后,方可把水排除掉,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2.5.6电梯发生事故,驾驶人员必须立即停车,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移动的现场须设好标记,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听候处理。

2.6电梯使用完毕后的操作。

2.6.1写好当班设备运行记录,发现存在故障分别转告接班人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2.6.2做好轿厢四壁底板各层站厅门地坎的垃圾和厅门口的清洁卫生工作。

2.6.3将电梯停靠在基站,关掉电梯内电源开关,层楼指示,轿厢照明,关闭锁上电梯厅门、轿门,防止他人进入轿厢内开动电梯。

2.6.4在潮汛期间,工作结束或工作时基站受潮汛影响,应开离基站。

四、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防止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在从事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的安全,保证电梯能正常安全运行。

1.2范围

1.2.1规定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的方法、步骤。

1.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不包括对电梯故障的修理工作。涉及电梯故障修理工作应由专业单位有电梯安装、维修资格的人员单任。

1.2.3电梯日常检查内容按《日常(月度)检查表》进行,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主要是指对整机部位的润滑,部件的检查、调整、清洗,负责营救被困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等工作。

2、基本要求

2.1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工作疾病的人员单任。

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作业时必须穿带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2.4电梯在开始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在电梯每层厅门口设置好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防护栏。

2.5负责电梯三角钥匙的保管和使用,不能将三角钥匙转交他人。使用三角钥匙开启层门时应看清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站。

3、安全作业规程

3.1电梯在作检查和维护或在试车过程中,不得载客或载货,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区域。

3.2电梯在进行检查、维护、清洁工作时应把机房内的电源开关断开,并切断轿厢内的安全开关。

3.3电梯在检查、维护时所用便携式照明灯具必须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且应有防护罩。

3.4在对轿底装置和底坑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首先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切断底坑内电梯的安全回路,方可开展工作。底坑、机房、轿顶不得同时作业。

3.5电梯维护和检查时必须设备监护人。监护人员的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检查人员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呼救;工作完毕后负责清理场地,不准留下工具零件。监护人员可由电梯驾驶人员或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单任,并保持相互呼应。

3.6在轿顶作业应合上检修开关。在轿顶须停车较长时间保养时应断开轿顶急停开关,严禁一脚站在厅门口,一脚站在轿顶或轿内长时间工作。严禁开启厅门探身到井道内或在轿顶探身到另一井道检查电梯。在轿顶作检查或维护时电梯只能作检修运行。

3.7严禁保养人员拉吊井道电缆线,以防止电缆线被拉断。

3.8电梯保养注意事项:

(1) 非保养人员不得擅自进行作业,保养时应谨慎小心;

(2) 工作完毕后要装回安全罩及档板,清理工具、不得留工具在设备内;

(3) 离去前拆除加上的临时线路,电梯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

3.9紧急救助措施

3.9.1当有人员被关在电梯轿厢内时,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应先判断电梯轿厢所在位置,然后实施紧急救助。营救工作必须要有两人协助操作。

3.9.2电梯在开锁区内故障停机,可用三角钥匙直接打开厅门后营救被困人员。

3.9.3电梯停在非开锁区域时

3.9.3.1因外界停电、电气安全开关动作造成的停机应在机房实施救助。首先断开总电源开关,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能擅自拨门外逃,然后,一个人用电梯专用工具打开制动器,一个人用盘车手轮根据就近停靠,轻便停靠的原则将电梯慢慢地向上或向下盘车(若出现电梯不能控制的现象应立即使制动复位),至电梯开锁区,然后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营救被困人员。

3.9.3.2因电梯安全钳动作造成的停机,首先应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能擅自拨门外逃,然后断开电梯的总电源,打开电梯停靠处上层的厅门,放下救助扶梯,打开电梯轿顶的安全窗,将被困人员从安全窗救出来。

3.10日常检查与保养完工后应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规范电梯常规检查的形式,落实电梯常规检查的各项措施,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1.2范围

规定电梯日常性检查的周期,参加检查的有关人员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施整改措施和落实。

2、电梯常规检查制度

2.1电梯常规检查的分类

电梯常规检查分日检、月检、年检和不定期抽查四种。

2.2电梯常规检查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并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年检,协助领导,组织单位有关部门对电梯安全情况进行抽查。电梯日常检查与维护人员按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内容负责具体日检和月检工作。

2.3电梯常规检查应填写好检查表,并由负责检查的主持人签字,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2.4电梯日常检查和保养的内容、项目参照《电梯日常(月度)检查表》和电梯产品随机文件所带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2.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就处理结果进行跟踪检查。

六、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行为,及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的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工作要求。

1.2范围

1.2.1适用于在用电梯的维修保养。不适用于对电梯的大修与改造工作。

1.2.2电梯的大修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也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

1.2.3电梯的改造是指改变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

2、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2.1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必须遵守电梯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

2.2电梯的维护保养分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和专业性的维护保养。

2.3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由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格证的人员承担,专业的维护保养应有与电梯维护保养资格的专业保养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

2.4电梯每次进行维护保养都必须有相应的记录,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向电梯专业维护保养单位索要当次维护保养的记录,并进行存档保管,作为电梯档案的内容。

2.5日常性维护保养记录有本单位电梯作业人员填写,每月底将记录内容报送电梯安全管理人保管、存档。

2.6电梯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内容应按照电梯产品随机文件中维护保养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专业性维护保养按照签订合同的内容、周期进行。

2.7电梯重大项目的修理应有经资格认可的维修单位承担,并按规定向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实施。

2.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在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或外委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存在事故隐患的电梯严禁投入使用。

七、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电梯保护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电梯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2范围

1.2.1适合于电梯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规定的电梯安全主管部门申请电梯安全定期检验。

1.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有关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

3.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后也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3.3电梯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检验。

3.4申请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电梯管理档案保存。

八、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1.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3.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3.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考核按质量技术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九、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电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未遂事故后,迅速消除事故源,及时抢救伤员,抢修受损设备,尽量减少事故带来负面影响,减小事故的损失。

1.2范围

针对事故或事件可能产生的情况,确定抢救及救助方案并使其始终保护有效状态。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的实施。

3、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3.1电梯发生意外事件或事故应按国家规定,及时报告有关人员或部门,发生一般事故(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和严重事故(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后,应当立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3.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确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小组成员,并报单位领导批准,成员人员必须包括一名单位的行政领导,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

3.3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习,成员人员都必须参加。

3.4演习内容、时间、排险方法、急救预案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拟定,行政领导批准后实施。

3.5演习结束后,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将该次演习的情况作书面记录,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在下次演习中进行调整、修改。

十、电梯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便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消除电梯事故隐患,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进展情况。

1.2范围

规定对电梯所涉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电梯档案的存档、保管工作。

3、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1电梯技术档案的种类:

A、电梯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电梯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示意图、易损件目录);

B、电梯开工申报单;

C、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D、 竣工验收报告;

E、 质量技术部门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电梯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 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G、 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H、 事故及故障记录;

I、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J、 同意注册的登记表。

3.2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3.3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应监督电梯作业人员作好各种记录,及时将各种记录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3.4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每月应将各种记录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3.5有关人员部门需借用电梯资料的应经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同意签署意见后向档案管理部门借阅,并按规定作好借阅登记手续,按时归还借阅资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