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6:06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篇(1)

一、工作目标

开展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全面掌握我区在用电梯安全状况,着力推动“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电梯以及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老大难”问题的综合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和风险;进一步落实电梯维保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电梯安装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的质量,缩短电梯困人救援时间,预防电梯事故,降低电梯故障率;推动建立电梯大修改造更新资金筹措、维修资金简便使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安全责任保险等机制,构建“企业全面负责、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监管、检验技术把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形成“监管机制完善、安全措施到位、应急救援及时、矛盾纠纷化解有效”的电梯安全保障体系。

二、组织机构

在区政府领导下,发挥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推进作用。我局按照市局要求成立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稽查大队全体成员,办公室设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开展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对在用电梯逐台进行隐患和风险排查,对“问题电梯”进行逐一评估,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风险。对发现问题的电梯逐台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二)开展“三无”(无物业管理、无维保单位、无维修资金)电梯专项整治。根据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情况,摸清“三无”电梯的底数和每台电梯的具体情况,制定“三无”电梯具体情况一览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措施,请示当地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对电梯安全问题综合治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建立“三无”电梯的安全监管机制。

(三)推动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和维修工作。摸清老旧电梯底数,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推动建立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维修资金筹措、维修资金简便使用机制。

(四)实施电梯维保质量抽查和维保单位分类监察。加大电梯维保质量现场监督抽查力度,继续开展维保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综合量化记分和分类监察,及时通报分类结果,重点加强C、D类维保单位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提升我区电梯维保水平。

(五)探索开展电梯责任保险工作。坚持“政府鼓励、商业运作、中介实施、企业自愿”的基本原则,探索开展电梯责任保险。大力宣传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采取自愿方式,鼓励电梯使用单位落实安全责任保险。

四、工作进度

(一)第一阶段(5月15日之前)制定方案,宣传动员。

成立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和经费,集中部署大会战工作。广泛宣传大会战的目的意义,动员有关部门和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等相关单位积极参加大会战工作。

(二)第二阶段(5月16日-6月10日)自查自纠,消除隐患。

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对在用电梯逐台进行隐患和风险排查,对发现问题的逐台制订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消除隐患和风险。对有投诉举报、维保单位报告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应责令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进行针对性排查和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各电梯使用、维保单位于2015年5月20号前将附件1、2、3(由维保单位填写、使用单位确认)上报我局特设科。各电梯维保单位于2015年6月10号前将附件4、5、8、9、10上报我局特设科。

(三)第三阶段(6月11日-10月30日)重点督查,集中攻坚。

在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逐台自查基础上,组织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稽查执法等人员,结合电梯定期检验、维保质量抽查等工作,以使用时间长(15年以上),使用强度大(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力量弱(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以及自查发现问题尚未完成整改的、群众投诉举报的、维保单位报告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电梯为重点,组织对辖区在用电梯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和风险,要责令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尽快落实整改。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还未完成整改的电梯,集中攻坚,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完成整治工作。对于“三无电梯”(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要报请地方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重点要落实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落实维保单位、落实维修资金的筹措。对于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法落实整改的电梯,要依法予以封停,同时书面报告当地政府,提请作为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涉及有关部门职责的,要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提出工作建议。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客观向社会公开电梯安全状况及整改的建议,推动隐患尽快整改。

(四)第四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

总结大会战中好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电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督查检查。要充分认识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的重要意义,组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力求实效,按时完成。

(二)落实主体责任,发挥社会监督。生产、使用单位是保障电梯安全的责任主体,要落实使用管理和生产单位对电梯进行隐患排查整治的主体责任。要明确在用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落实其安全首负责任,督促其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落实电梯制造单位保障电梯质量安全,以及维保单位保障电梯安全性能的责任,以其为主力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并将责任保险与电梯安全排查相结合,发挥保险机制事故防范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的渠道,调动业委会、居委会等群众组织的积极性,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篇(2)

关键词:电梯;管理现状;使用权者;安全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2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电梯是高层建筑实现垂直运输的重要设备,在类别上属于特种设备。一直以来,电梯的安全管理都是高层建筑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国家对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后期维护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电梯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法规,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电梯行业的生产秩序、使用维修秩序都得到了保障,电梯的使用运行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同时,因为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发生电梯事故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2 电梯安全管理的现状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最重要的载人载物运输设备,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电梯的安全运行必须是管理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但在电梯实际使用运行中,也存在因为使用权者不明确,电梯使用单位疏于管理,存在着使用与维护脱节、长期无故障电梯无人管理以及维修合同签订后,使用单位不再对电梯进行管理的现象,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事故理论,导致电梯出现危险状况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来说无外乎两个方面:(1)人的主观因素;(2)外界的客观因素;对于人为因素,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规范操作程序来控制。而外界的客观因素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需要强化相应管理来减小客观因素对电梯安全运行的影响。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其控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标准规范来实现,现阶段严格落实电梯使用运行规范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3 电梯使用运行的安全管理

3.1 明确电梯“使用权者”,确定第一赔付责任方

根据《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修改送审稿),“使用权者”是指享有和履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利和义务者。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可以委托物业管理单位或者管理人作为使用权管理者;未予以委托的使用单位或者实际管理者为使用权管理者。当电梯发生安全事故时,“使用权者”为第一赔付责任方,受害者可以要求其承担赔付责任。在“使用权者”赔偿后,属于其他单位责任的,“使用权者”有权向其他单位追偿。在明确第一赔付责任方之后,才能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安全事故时,明确谁来管理,谁来负责,避免使用各方相互推诿责任。这样才使得使用管理者更加重视履行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使用管理义务。

3.2 加强日常检查力度,保障电梯良性运行

电梯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及时发现电梯故障隐患的有效方法。在实际管理中,电梯使用单位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设备进行日常的巡查,检查电梯的运行状态以及电梯的各种保障安全的安全装置。对于电梯的运行情况、电梯轿厢内设施等要定期巡查。当检查工作持续到一定时间后应该进行总结,一般每月要开一次安全总结会议,对检查出的故障作统计,方便于未来故障隐患的查找确定。

3.3 监督维保单位做好电梯日常维保工作,保障电梯正常运行

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是电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具体的保养工作应该结合电梯的实际状况,对维修保养规则进行细化,保证每一个维修保养项目都有规可循。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维保单位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调整和检查。使用单位必须监督好维保单位做好电梯日常维保工作,对于维保单位未履行自己的维保职责的,应上诉质监部门。对于发生电梯故障或者困人的情况,联系维保单位对其进行检修和救援,不能使用单位自己进行盲目操作,在隐患没有排除之前禁止电梯的使用。此外还得对电梯故障修护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维修质量,使得电梯能够良性的运行。故障维修的过程一般派设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实施盯控,只有在确认故障完全排除的情况下,才能使电梯重新投入使用。

3.4 做好日常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除了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还应加强对电梯使用者的安全使用的日常宣传,做好日常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提高单位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每年进行一次电梯安全宣传活动,提高电梯使用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针对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按预案进行响应。处置预案制定以后,电梯使用单位还应当组织人员进行演练,提高人员的实战能力,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此外使用单位还得积极地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胜任日常的检查管理工作,能够在事故发生时镇定地处理。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所述几项安全管理手段与方法,结合电梯实际的运行状态,明确电梯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监督好维保单位的日常维保工作,加强电梯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理,使得电梯能够更加安全地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结语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安全管理必须予以重视,容不得丝毫马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适应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电梯使用运行的安全管理依靠的是一朝一夕的积累,只有平日里不断总结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才能够使得电梯安全水平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最终保障电梯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廖静云.浅谈电梯的使用运行安全管理[J].机电技术,2011,34(3):32-33.

[2]冯海廷.浅谈电梯管理[J].西江月,2011,10(36):85-86.

[3]张学礼.怎样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J].跨世纪(学术版),2008,16(12):16-18.

[4]冯志轩.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与安全措施[J].科技风,2013,12(1):12-14.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篇(3)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单位地址: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

联系人:联系人: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传真:传真: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帐号:

签订日期:签订日期:

依据《中华人民共国合同法》的规定,对委托方电梯提供有偿保养服务工作,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本着公平、诚信、互惠互利的原则,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服务范围

受委托方委托,受托方对安装于的台电梯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其中:

1、电梯型号层站规格;台

2、电梯型号层站规格;台

二、服务期限

本合同服务期限为年月日至年

月日,共两年。

三、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1、在保养合同期内,受托方按每月派维保人员对委托方电梯例行巡检保养不少于伍次,具体保养时间为。

2、受托方严格按照维保工艺,对电梯进行调整、检查、、清洁等工作,以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3、在合同服务期内,电梯出现紧急故障时,受托方随叫随到,受托方接到委托方电梯故障电话通知后20分钟内,维保人员赶到现场,及时排除故障。

4、在双方签订合同后,受托方应委托方要求对其合同内的电梯免费进行一次全面调试检修。

四、服务费用

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委托方应缴付维保费:

1、单价4000元/年/台;

2、单价4000元/年/台;

两台两年总计16000元大写人民币壹万陆仟元整

在维保合同期内,电梯如需要更换700元以下的配件,由受托方免费提供。700元以上的配件费由委托方支付。

五、付款方式

1、委托方在本合同生效后,认为受托方试用服务期两月内优良,第一次付款为每年合同总价50%计4000元整。

2、余款在本合同服务期限内分4次支付,受托方与委托方每隔6个月办理一次结算。

六、服务质量

1、受托方维保人员对电梯进行例行巡检保养工作和电梯故障维修工作,按照受托方《保养施工要求》进行。

2、受托方维保人员对电梯例行巡检保养工作和电梯故障维修工作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gb7588的要求,并通过委托方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年检。

3、受托方维保人员每次对电梯例行巡检保养工作和电梯故障维修工作,必须做维修、保养记录。该记录单由委托方具体负责人签字认可后,作为合同执行记录和服务质量、结算依据。

七、受托方责任和权利

1、帮助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正常维修、保养,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2、负责对需要更换的配件向委托方提出说明,在委托方同意后,受托方进行更换(材料费实报实销或由委托方提供材料)。受托方有义务协助委托方计划、采购、储备配件及材料。

3、根据电梯中修、大修周期(三至五年)要求,按期提供中修、大修方案及计划,供委托方参考、决策。

4、委托方要求受托方提供超越合同所列的服务内容时,所有支出应由委托方承担,受托方以报价单形式经委托方签署承诺后实施服务。

5、服务期限内,因受托方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设备损失或人员伤害,其损失由受托方承担。

6、对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资料、情报有保密的义务。

7、负责联系委托方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电梯年检(年检费用由委托方承担)。

8、如合同到期需继续履行,则优先履行并保证在原合同价位以下。

八、委托方责任和权利

1、负责建立健全正常的管理制度。

2、负责电梯每日巡检,并作好巡检记录。(附件:《用户日检记录单》)

3、在受托方的指导下,负责每周对电梯的主要安全装置、主机油位、各部分情况和电梯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整个设备主要部位(厅门、轿厢、机房等)进行清洁工作。

4、负责提供电梯全套技术资料。

5、负责审定受托方的修理方案、计划并及时予以实施,负责制定设备材料、备件储备计划。

6、负责协助受托方的保养工作。

7、负责将电梯机房、基站、层门的钥匙交一套专管部门或专管员管理,其它部门和人员不得持有,以明确电梯的安全管理责任。

8、如委托方使用管理不当,或人为损坏,其责任界限由当地技术监督局鉴定确认,与之产生的费用由责任方负责。

九、本合同不承担的项目

1、本合同所述产品的改造及附属设备(如井道壁、井道工字钢、井道灯、井道防水、井底隔离网、机房电源等)的一切翻新、修理、加装、更换、清理或维修工程。

2、修理或更换工程中的土建工程。

3、各种因国家或政府机关命令、要求而修改的设备,或增加新标准附件工程。

十、违约责任

1、受托方在对电梯进行维保作业时造成电梯损坏,由受托方负责修好并支付全部的费用。2、由于受托方原因,电梯不能正常运行或委托方工作不满意,委托方有权单方终止合同并要求受托方对委托方由此造成损失进行相应赔偿。终止合同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受托方。

十、其它约定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篇(4)

关键词:电梯;维修;管理;保养;措施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电梯就逐渐地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中诞生,其是现代高层建筑的一种垂直交通运输工具。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投入使用电梯,市场对电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近几年来,电梯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究其原因,电梯事故的多发多半是因为电梯维修保养力度不够引起的。因此,要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就必须加大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力度。

一、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如今情况而言,我国多数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修单位的电梯维修保养意识不强,致使电梯维修保养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梯的安全使用。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电梯使用单位缺乏电梯维修保养意识,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维修保养。我国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在电梯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每巧日对电梯进行一次维修养护,并强调了每次电梯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但是多数电梯使用单位缺乏电梯维修保养意识,不能按时对电梯进行规定内容的维保。有的单位甚至就没有电梯维保的概念,不设立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一个月也不进行一次电梯维保,或者为应付检查,仅是粗略查看一下,不注重电梯安全项目的整改,不去主动查找和发现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总之,电梯的安全使用必须经过严格定时的检查,否则将为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祸根。

(2)缺乏专门的电梯维保人员,维修队伍素质不高,经验不足。由于电梯市场竞争激烈,电梯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不少技术人员离岗从事其他行业,使得各公司技术人员不足,新进的工人没经过专业培训,知识面狭小,对电梯的认识单一,缺乏对电梯安全运行性能的了解,一旦电梯出现问题,往往不能及时解除电梯故障。

(3)电梯维修市场混乱。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这就带动了电梯维修单位的快速发展,但是维修单位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电梯维修单位看到市场商机,就盲目成立。这些公司往往挂靠在较大的维保单位下面,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多数没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仪表设备,更没有一个健全的维保质量保证体系,从而使得整个电梯维修市场混乱,部分公司为争取市场,以低廉报价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偷工减料,再加上专业技术的不足和经验的缺乏,使得电梯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电梯在仍带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继续运行。

(4)电梯救援不及时。电梯维修市场的混乱使得电梯维修公司良蒸不齐。部分单位应急能力差,接到电梯故障诵知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维修现场,耽误了救援的最佳时机。甚至还有部分单位没有制定应急措施和紧急救援方案,在接到通知后才临时找些维修人员去救援,从而严重延缓救援进度,导致最终酿成电梯事故。

二、电梯维修保养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电梯维修保养是指对使用中的电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在发现可能出现电梯故障时,要在故障发生前给予及时的修理和保养,将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电梯的使用安全。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参与工作的部件多,正反工作频率高,零部件之间产生大量的摩擦、振动,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电气设备老化,各部件之间的尺寸发生变动等现象都随之出现,这些都给电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因此,电梯在使用过程中,故障出现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其维修保养工作必须按时进行。对电梯的维修保养主要以预防为主,要经常对电梯进行检查、、调整、测试等,及时更正电梯的不正常状态。电梯维修保养也可以说是点检维保,将电梯分为若干个重要点,用“听”、“看”、“摸”、“试”等方式进行,根据电梯使用频率,可以设定每3日进行1次检修,检修的主要内容可分为3种:例行电梯维修即故障点检查、电梯各部位的清洗换油、电梯周期性维修保养。

三、加强电梯维修保养的有效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安全使用电梯的意识

利用媒体、广播等大力宣传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让人们和电梯使用单位意识到电梯维护保养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设立专门的电梯使用监管部门,监督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定期维修保养等工作的落实,并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制定电梯使用、维修、保养和紧急救援等各项规章制度。另外,还可以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的监督作用。

2.规范电梯维修保养市场同时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

各部门要完善电梯维修单位的申报制度,确保成立的维修单位具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专业的仪表设备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违规和无证作业情况的出现,并对维保单位的资质、人员和维修设备状况登记在案,定期进行抽查,严厉打击取缔非法维保公司。另一方面,加强对各维修单位员工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各维修单位的维保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电梯使用单位要落实国家的相关规定,完善电梯安全使用的各项制度,设立专门的电梯管理人员,对电梯厅门、机房、控制柜钥匙要妥善保管。同时公司要定期对电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每人都做到持证上岗。电梯使用单位应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电梯技术档案,督促管理人员对电梯的安装、维修、保养等技术的学习,便于今后紧急情况下的及时救援,减少或杜绝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维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并规范其安全操作规程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严把新进员工的质量关,招收一些技术水平高的员工,并对其进行长期不间断的专业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有电梯维修的相关知识,不仅仅对电梯的工作原理完全掌握,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作业能力,理解电气原理,懂得并能够运用电子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梯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这就要求维保人员对数字电路、微电子技术、编程控制原理和单片机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维保单位要定期地对员工进行考核和工作检查,以提高维保人员的责任心。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要严格按照单位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双第一。

对一些维保公司的先进的维修保养的管理经验和做法,予以大力的推广,如维修保养电子巡更系统,基本上能保证维保人员能够将电梯的关键部位检查巡查到位,及时地发现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力的保证了电梯维保工作的质量。

另外,在维保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1)在进行维修保养时,要安排2人以上进行工作,确保工作时的安全;2)在维保工作开始之前,要在电梯厅口挂放“维修中禁止使用”的警示牌,在检修过程中,禁止载客、载物;3)在对电梯的底坑和轿顶进行维修时,要断开底坑和轿顶的急停开关,佩戴安全帽后方可进入井道,检修人员在轿顶维修时,严禁快车运行;4)在急停开关断开后,方可到厅口外或者厅门与轿门之间工作;5)在厅门开启进行速度检测时,要保证轿坎距厅门下踏板距离不能超过400mm;6)在进行短接门锁检修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检修结束后,必须有2人以上确保门锁短路线已拆除,然后才能恢复正常运行,此外还必须经过多次试运行,才可投入正常使用。

4.开展救援演练预防电梯事故发生

各相关部门应促进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双边合作,鼓励他们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电梯事故救援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实践能力,为进行电梯安全事故救援提供实践经验,也为及时有效地开展电梯事故救援赢得宝贵时间,防止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5.实施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国家在关于电梯安全使用方面有所规定,设定电梯定期检修周期为一年。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在到期前的30天内进行电梯年检的申请,报检后电梯使用单位还必须准备有关材料和技术档案,以备检查,同时还要组织维保单位进行一次完全的电梯维修保养。检验时,电梯使用单位应派专人进行协助,同时还要递交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修记录和作业人员的资格证。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篇(5)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修保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也逐步开始交付运用。而在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中电梯已变成至关重要的承载工具,其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电梯结构与设备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直接涉及到居民的生命安全。但部分物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大大减少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检查与日常维修,以至于无法确保电梯的使用安全,造成大量纠纷的产生。因此,要想电梯在日常运行中的安全得到应有保障,就一定要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

1.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1) 实行维修与保养人员的负责制。上级应指定专业人员并委派其负责电梯的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被委派的人员必须要坚守自身的岗位,认真检查好电梯的日常运行状况,若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性解决措施。

(2) 定期维修保养。指定的负责人员要每天仔细清扫与电梯相关的机电设备,并做好吸尘检查工作,以保证机械的清洁。电梯重要的电气部分与安全设施要每周进行定期检查,其余主要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则每月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做出调整与维修。此外,每间隔三个月便要全面检查一次电梯的所有机械设备。

(3) 按时检查好维修与保养工作。每年均要固定组织好有关人员来全面检测与维护电梯的所有机械设备,按照电梯实际运行状况来维护与更换磨擦耗损较为严重的结构零件。注意3~5年就要大修一次电梯的全部设备。

2.目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的实际状况

在现代化日常生活中,电梯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较大的应用数量,直接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电梯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但现阶段电梯在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1) 部分维修人员未经系统培训,也没有持证上岗。大多数维修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会直接聘任一些无资质无经验的人员来担任维修工作,以至于无法顺利完成维修工作。

(2) 维修人员无良好的工作态度。大部分维修人员会主观认为只要电梯没有出现问题,便不用主动去维修,没有意识到电梯维护的重要性,缺乏积极寻找安全隐患的工作态度。

(3) 管理人员的安全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在选购电梯阶段,部分开发商为了减少成本,大多会选择价格比较低的产品,但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给电梯的使用安全带来了不易察觉的危险。部分应用单位的领导大多不注重电梯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的制度,如果电梯出现故障,通常无法立即展开救援。

3.强化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有效性措施

3.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运行主要反映在制造、安装、保养和维修等多个方面,而日常的维修、保养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责任重大,所以必须制定出与维修保养有关的规章制度,让电梯的使用、保养与维修能够步入工作正轨,以便明确管理与维修工作的责任,真正做到有规可循,促使电梯管理日益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避免故障的产生,同时保证电梯能够长期安全运行。使用单位要按照一定标准来严格检查好电梯的选型、订货、应用、维修和保养等多方面工作,并制定一系列符合电梯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做好相应的技术档案,有利于日后的检验、保养、维修以及管理工作。此外,还要以电梯管理和安全操控为中心,有效建立可以长时间确保制度正常运行同时充分发挥预期作用的制度体系。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设置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促使电梯运行监管体系更具规范化,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维修保养状态和实际质量情况。

3.2加大电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力度

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了由制造质量与安装质量决定之外,还由维修保养人员的业务素质来决定。作为专业的维修保养人员,应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化工作态度,同时要求维修人员一定要通过全面且系统的机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业务水平,经相应的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此外,还要培养维修保养人员在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因为维修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必须要提高维修人员在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以便在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保护好电梯的使用性能,以达到延长电梯运行周期的目的。

3.3做好电梯安全知识的大力宣传工作

电梯安全运行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监管、维修、保养工作之外,还要普及与之相关的安全知识,以降低电梯的安全事故。有关部门和组织要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切落实好安全责任的主体,在严格遵守规程标准的前提下展开一系列安全管理工作,使维修保养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对于电梯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知识培训,例如电梯的开梯处理方式、停梯处理方式、故障处理方式、困人救助方式、紧急事故报修方式等。对于电梯乘客应加强乘梯知识的宣传,让乘客了解符合标准的乘梯知识,例如乘梯工程中小孩必须要有大人陪同;禁止携带各种危险物品(即易燃易爆品);乘扶梯则要双脚站在黄色边框区域内;乘扶梯注意手握扶手带等。

4.结束语

总之,只有提高各人员对电梯安全使用的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管系统,加强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维修保养队伍,并及时处理好电梯出现的安全事故,才能保证人们在使用电梯时的生命安全,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作者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宜兴分院)

参考文献:

[1] 乘坐电梯和自动扶梯的注意事项[J].大众标准化.2004(06)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篇(6)

提高电梯从业人员素质,关键在于提高电梯从业人员培养质量。目前的电梯工程技术专门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相对完整,而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体系也相对完善,但缺乏一套面向岗位的高职学生电梯工程实训教学体系,所以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电梯作为特种设备的特点,在前两者基础上进行优化。电梯维保人员培养应该注重人员的实践技能的培养,电梯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面向电梯工程中的具体岗位,故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应当有相适应的实训教学。

一、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构建

经过与电梯制造企业、电梯安装企业以及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等多名技术人员讨论、修改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根据电梯行业目前所需的紧缺岗位,将课程体系分为电梯安装与调试、电梯维护、电梯维修和电梯检验四个模块,并建立如图1所示的实训课程结构。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高职电梯实训课程根据电梯从业人员所从事岗位来制订,以电梯安装和电梯维护为基础,以电梯维修和电梯检验为发展方向。在培养前期(第一学年),对学生完成电梯从业人员上岗证的培训,后期(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根据学生的兴趣及企业所需进行电梯安装工和维修工的考证培训,使学生在进人企业之前就具备了对特种设备操作所必须的技能证书。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二、实训课程体系特征

1.政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实现工学结合

在确定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课程体系时,由企业技术人员、特检院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一起就企业所需人才进行首岗、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探讨。

2.校企共同参与选拔,实现双向选择

对于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来源,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面试。考虑到电梯的特殊性,在完成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摸底考试后,同时进行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性格类型测试。在学生正式进人学校之前,就能根据个人的性格、偏好来考察一个人是否适合电梯专业的工作,从来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在岗率。

3.企业师傅带徒弟,实现双师共育,建立师徒结对,试行共同考核

实训课由企业师傅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在校实训基地进行的实训课程实行小班化,每班不超过12人。在外实训场地实行1名师傅带3名学生。按照双向选择的模式进行,选择完毕进人工地之前,举行“拜师”仪式,使师徒共荣共辱,学生有违规或操作不当的地方,首先纳人师傅的考核系统。这种同提高、共育人模式在操作1年以后就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第二年学院更是大刀阔斧地推广。

4.工作本位,实现教室、模拟实验室向真实工作场合的转换

自我院实训基地所在的企、IV投资建设了电梯培训中心以后,学生的实训场地得到了大大改善,从原来的实验室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实训和企业培训同时进行,双方按照企业员工的培训模式对学生进行职业训导,共同承担教学实训任务。

5.关键技能在学校期间就通过从业资格证的获取而掌握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从业人员需具备特种设备从业资格证方可进人电梯工地。除此以外,目前行、IV还要求从、IV者必须获得电梯安装工或电梯维修工资格证书方可进人相应岗位工作,而这些培训及考证考前辅导工作均在电梯实训基地完成。

三、实施效果

1.实现了学生的初次就业高起薪,体面就业

从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两年以来,我院大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进人到电梯企业,以电梯维护、安装、改造和检验为主要从事岗位。从2015年起,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起薪大都在4000元以上,逐年增加,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对口率,同时也提高了我院的声誉。

2.缩短了学校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的时间

电梯维保员年中总结篇(7)

关键词:电梯安全 监管泛力 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成为张家口市城市风貌的重要一景。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总体数量日益增多,并在市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电梯晃动、关人、夹人、急停、停靠不到位等事故投诉逐年增多。如何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电梯科学、规范、到位、安全的管理,从而确保市民生活所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截止到 2010 年 12 月底,全市共有电梯总量为5226部,其中居民电梯近4000部,并以平均每年600部的速度在递增。按照《特种设备监察条例》规定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我局内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具体负责全市范围内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下设张家口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负责全市范围内特种设备(含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等工作。为了切实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我局结合实际工作,切实抓好三项工作加强监管。一是全面普查、动态监管,我局在全市范围开展了特种设备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的电梯等特种设备数量、分布、安全状况,并建立完善了特种设备动态信息数据库,目前基本能动态、实时地反映包括电梯在内的各类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二是对症下药、分类监管,结合全市电梯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工作,对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电梯,严加监管,确保安全;对新装电梯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及时注册;对使用年限不够 8 年的电梯,采取抽查形式进行监察,督促相关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三是人员培训、强化监管,依法对使用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2009年-2010年共培训150人,通过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使用单位管理能力。

二、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局在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电梯数量的急剧增加,还是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1、特种设备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电梯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了全市特种设备总量的增加,与此现状相对应的是,量大面广的监管对象与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目前这些设备大多分散在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监管的难度大。

2、电梯使用者的使用安全知识相对缺乏。近年来,我市搬迁居民不断增多,相对缺乏电梯安全使用教育,使用不当、人为损伤电梯的现象屡见不鲜,也经常造成电梯故障困人、损坏电梯部件等后果。2009年-2011年间,我局共接到关于电梯故障的投诉举报16起,其中14起是由于使用人员的误操作造成的或是缺乏对乘坐电梯时自我保护措施的了解。

3、楼宇电梯配置不合理,电梯质量参差不齐。主要是由于开发商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在楼宇设计和招投标电梯时,为降低成本而造成电梯选用不当,导致电梯在便捷、舒适、稳定等性能方面与用户要求有距离,同时由于电梯时常处于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加速老化,最终形成安全隐患。据统计,2010年,全市共新装住宅电梯 800 多部,主要集中在一些中低端品牌,技术水平和质量都不高,为后期运行和维护带来困难。

4、使用及维保环节在责任落实上存在差距。一是由于经费问题,还存在着开发商与物业、业主三方之间使用管理责任不明确等现象,一些早期投入使用的电梯亟需改造或更新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安全隐患。二是电梯管理人员流动大,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不能适应岗位需求,造成电梯管理不规范。三是维保单位良莠不齐,部分维保单位技术力量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维护保养不系统、不规范,维保质量难以保证。并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全市住宅使用电梯做出明确的规定,杜绝低劣电梯进入市场,强化电梯行业服务,从根源上确保电梯的质量和服务。

三、加强电梯安全管理的建议

1、对于监管力量不足问题,一是由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在乡镇一级政府设立特种设备协管员,具体负责本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同时配合质监部门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进一步明晰地方政府的属地监管责任,利用属地优势延伸监管触角,形成较完备的监管网络。二是推广电梯预警系统的使用,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管理手段,从而准确获取电梯的运行状况,及时消除电梯隐患,实现远程对电梯状况和修理单位工作质量的有效监督,弥补监管力量不足的现状。

2、对于电梯使用者缺乏安全知识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加大电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以电梯使用安全知识为重点,组织开展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的专项宣传活动,同时利用广播、电台、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制作安全提示小知识的公益宣传片,使广大市民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掌握电梯安全乘坐知识,减少电梯使用中的不安全行为,正确应对电梯突发故障。二是为全市住宅电梯配备专职司机,可以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有效避免电梯发生故障时,市民的不恰当行为导致的人员安全事故和对电梯的不必要损伤。

3、对于电梯配置不合理、质量参差不齐问题,由当地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实施电梯改造更新,可创造良好的节能经济效益,符合国家大力推广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如果采用VVVF控制的永磁同步曳引新电梯,替代传统的老旧电梯,可省电约四至五成,每部电梯每年可节省约1—1.5万元电费。因此通过电梯改造更新,其费用可从以后每年减少的电费中回收部分或全部费用,产生良好的节能经济效益。

4、使用及维保环节在责任落实上存在差距。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质量是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电梯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质量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维保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单位,研究采取退出机制。一是严格要求外地公司在三明开展维保要有常设办公场所、固定电话、配有取得资质的从业人员并到市质监局备案,未备案的一律不得开展维保;二是要求所有维保单位配足相应数量的维保作业人员,以满足维保及救援需要。

总之,住宅电梯的安全监管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安居才能乐业,居住安全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梯使用安全又是居住安全的一部分。随着我市新建高层住宅尤其是回迁安置高层住宅的增多,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为老百姓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当务之急且势在必行!

上接第163页

前印度在利用反倾销措施时,可以不用担忧他国同样的反倾销报复。但是如果印度期望自身经济长远健康的发展,想要扩大未来在世界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那么反倾销将不是一条长远之计,难保其未来不会遭受比中国更严重的反倾销调查。

三、启示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印度对外反倾销策略的成功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印度本土产业,但这种保护也依赖于印度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小以及中国在反倾销道路上的落后。当中国对反倾销手段的运用技巧成熟,印度大力扩展出口额之时,反倾销便不能再给印度带来保护作用,相反可能会阻碍其发展。所以,为了长远考虑,印度还是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优化本国产业方面,同时,适当辅以反倾销手段,绝不能过度依赖反倾销策略。

与此同时,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启示,虽然大力利用反倾销手段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对其过度忽略,使得自身发展被他国以这种手段束缚也不乐于被国人所见。我们不应以这种手段来限制他方,但是也必不能使其成为自身软肋,所以,我们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法律的建设、宣传以及应用工作。

参考文献:

[1] 宋利芳.印度的反倾销摩擦及其启示[J].当代亚太,2007,(1):52-58.

[2] 吕航.印度反倾销案件现状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7(3):17-21.

[3] 刘重力,邵敏. 印度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基于产品角度的经验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9):48-53.

[4] 周灏.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原因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5):61-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