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4 23:57:29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篇(1)

制定职业道德规范,要把企业价值观的培育与职业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企业价值观具有实在的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实际行动中。深化创建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家庭,争做文明职工活动。创建活动对年度评先具有一票否决权。例如在强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从打电话时讲粗话、乘车抢座位等小事抓起;在家庭美德上从夫妻间互不谦让、不孝敬老人等家庭琐事抓起,引导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单位做好职工、在家庭做好成员。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扶助下岗职工、帮助困难群众、支教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带领企业员工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向社会奉献爱心等活动。为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需要进行一些智力投资,员工的认识水平是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的,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管理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因此,要特别重视新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从进入企业第一天起,就受到企业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如果可能,尽量招收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员工入厂。长期的教育引导使员工逐步领悟企业价值观的内涵,确立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个体价值观,使企业价值观内化,努力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二、在发电企业中制定一套有效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

人力资源部应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定的人才梯队计划。针对发电企业各岗位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岗位要求,制定出各岗位的发展方向,职位发展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召集企业管理人员开会,宣导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制度,让部门负责人充分理解并支持和配合。一方面人力资源部可以在企业里将人才建设计划充分宣扬,另一方面部门负责人及时将计划贯彻落实到部门中去,在整个企业中为人才培养造势。各部门负责人根据符合梯队成员条件对员工进行考察,并计划培养人数量及时间,并把此工作纳入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里,一个季度或半年必须培养出具有哪方面能力的人。发现有符合梯队建设的人员,则上报人力资源部备案,由人力资源部填写成员信息表,并及时与成员沟通其自己的发展方向,优势及劣势,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提升及培训等。做好人才梯队备案,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补充所需要人才,例如有多少人入选了候选管理者梯队,以及有多少继任规划已经培养了两位或两位以上准备就绪的候选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可以实时了解某些指定衡量指标的数据,例如具备达到某一层级潜力的员工与目前处于该层级的员工人数之比是人力资源部必须掌握的数据。

三、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强化技能培训

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培训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发电企业的发展规划,确保人员配置能够满足岗位素质要求,在重点做好机组关停后运行岗位扩值培训及检修人员检修工艺强化培训的基础上,分层次、分类别、分专业地实施全员、全方位培训工程,为企业电力项目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例如:对于公司生产人员培训,分为运行培训、检修培训等岗位培训。运行培训一方面是在全员范围内组织运行人员的脱产培训——继续组织机组人员具备机组集控操作技能培训和人员的强化培训,另一方面是对主值岗位进行管理知识和新技术知识培训,三则是对副值岗位人员进行提升理论水平和提高集控值班能力培训,四则是对辅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培训。此外结合岗位实际需要,采取头脑风暴、经验介绍、技术观摩、专业讲课、案例分析、反事故演习、事故处理预案及小型作业现场技术比赛等有效措施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例如每年进行两次全员岗位技能和上岗考试。一次不及格者下浮一级岗级,全年平均不及格者待岗一年。同时,建立配套的业绩考核、岗位竞争和突出职工奖励等一系列管理机制,进一步调动了职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一岗多薪工资制,分配与绩效评估结果挂钩,奖励“技术能手”、“青年学技术标兵”。通过以上措施该发电企业鼓励员工由单一专业向多专业发展,由低岗向高岗晋升,并建立了培训、考核、上岗、晋级相结合的内部竞争机制,既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需要,又使员工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开发计划正逐步得到落实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强化发电企业中的班组建设是人才梯队的重点工程

在发电企业中,班组长处于一个比较特殊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作为管理中最活跃骨干,在企业中扮演着生产参与者、策划者和组织者的多重角色,是公司战略实现的关键。班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成败,关系到企业利润和效益高低。班组长沟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关系到企业整体形象和服务整体品牌。无疑,电力企业班组长是电力生产的排头兵,他们承担着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根据多年的工作积累和思考,我认为班组长人才梯队建设是发电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重点,让班组长从自我素养的修炼到管理技能到高绩效团队的建设,一步一步落实到底,全面提升班组人员的综合能力,让班组长的管理地位日益突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关系着企业改革战略的顺利实施,决定发电企业的人才发展成败。具体点讲,班组要建成学习型班组,企业要建成学习型企业。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公司必须以等于或大于变化的速度学习,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电力行业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很多工种的高技术的工人,例如,焊工的技术不过硬,大修后机组的负荷就提不上去,一提上去就会这里或那里发生泄漏。而高级技工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环境,只有形成一个学技术、钻业务的学习氛围链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可随时接班的技工。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梯级开发电站;集中控制;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水资源利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12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6.059

近年来,我国各个流域的梯级电站开发工作不断推进,使得同一流域的各梯级电站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各梯级电站对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梯级电站的高效运行,成为了诸多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对梯级开发电站进行集中控制成为流域梯级电站优化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就目前来看,我国各地区的梯级电站采取集中控制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其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有效降低各梯级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极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进而为流域开发公司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1 梯级开发电站集中控制的意义

1.1 梯级开发电站集中控制是一种趋势

(1)从资源利用层面来说,随着水利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各地区建设的电站越来越多,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自然中的水资源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这样的现状对各个电站的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一个流域的梯级开发电站来说,实现各个梯级电站的集中控制是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的必然选择。集中控制的调度模式能够进一步优化水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实现水电行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2)从技术层面来说,当前我国的自动化管理技术快速发展,这为实现梯级开发电站的集中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流域电力开发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

1.2 梯级开发电站集中控制的现实意义

对梯级开发电站进行集中控制管理,充分考虑了电力产品“产、供、销”环节具有的同时发生和完成的特点。具体来说,集中控制模式为电力开发公司构筑高效管理平台、实现公司未来规划、具体实施方法三方面的高度整合,也是不断强化电力公司产品生产与电力市场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1.3 梯级开发电站集中控制的优势分析

梯级开发电站集中控制可通过整合水流调度、发电调度等各方面因素,使水资源及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调度方式。集中控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集中控制可使各梯级电站的调度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充分发挥电站设备、技术、人力、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降低运行成本;(2)集中控制能有效利用梯级电站的机组运行特性、蓄水调节特性,合理调整各个电厂的发电计划,从时间和空间上解决梯级电站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电站的有效库容,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3)集中控制能保障各梯级电站发电、灌溉、防洪、航运等功能的稳定运行,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 梯级开发电站集中控制的条件要求

随着水电开发的推进,我国不少流域或河流即将或已经形成流域梯级水电站群,流域梯级水电格局的形成对水电站集中控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有关水库水电站调度和控制的规程规范或技术标准,很少对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调度做出明确规定,难以适应当今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的要求。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中规定了流域梯级水电站的集中控制规程,减少了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在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当前,我国各流域都在不断推进梯级开发电站的集中控制,由于各个流域的梯级电站建设群极的规模和运营管理要求不同,因此各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应根据自身流域梯级开发电站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适应的远程集中控制系统,使用更加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各梯级电站的运行进行管理,确保梯级电站水轮机的优化组合,进而通过水流调节,实现各个梯级电站的正常生产与运行。

要想实现梯级开发电站的集中控制,应开发一个适合该流域的梯级开发电站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由远程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SCADA/EMS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等多系统联合组成。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各梯级电站的遥控、遥测、遥视、遥调及遥信功能控制;能够直接在远程控制中心通过远程监控的数据反馈来对各梯级电站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对各级电站的发电负荷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切实达到经济、高效、可持续的运营状态。总之,合理利用集中控制系统可大大降低电站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使梯级开发电站的运行更加安全、经济、高效。例如,在2013年,黄河水电公司首批水电站开始实现集中控制的运行管理,在符合梯级开发集中控制的条件下,采用了远方集控控制与现场运行值守维护结合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梯级电站集中控制中心按照集控运行规程、电网调度规程、电站现场运行规程和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通过遥信、遥测、遥控、遥调、遥视“五遥”功能,实现了对受控水电站发电运行的控制。

3 梯级开发电站的集中控制思路与策略

3.1 梯级开发电站发电机组与泄洪闸门的集中控制

在梯级开发电站的集中控制中,对发电机组与泄洪闸门进行集中控制,可通过这个集中控制系统及时执行上级部门的电力调度调令,控制各发电站的发电机组,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保证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与电力市场有机结合。在洪水时期,集中控制系统能及时掌握上游监控的洪水数据,若发现洪水达到危险水位,闸门控制中心的值班员接受到上级水调部门下达的调令后,可根据相关的规程和流域的实际情况,直接对泄水闸门及其开度进行确定,并通知电站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最后通过闸门控制中心启闭闸门。

3.2 梯级电站的运行优化

对梯级电站的运行进行合理优化是集中控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实现这一优化环节主要是通过梯级电站的水、电联合调度,在上游水量的约束条件下,寻找梯级电站联合发电的最优点。结合笔者经验来看,一般的优化措施有:(1)加强上游龙头水库的水文监测,对其水文预报方案及洪水规律进行研究,使其在达到防洪要求的同时保证蓄水量,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梯级发电总量;(2)在非汛期时,合理提高径流式水电站的发电水头,使发电的耗水率降低;(3)根据流域上游水量的综合情况和流域电网电力需求的变化情况等,对各梯级电站的库容进行合理的调节,处理好综合利用、防洪与发电之间的关系;(4)结合电力需求,利用梯级电站之间的径流调节和补偿作用,合理分摊旋转备用费用,减少水量的空耗,以提高水能的利用率;(5)尽量确保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避免机组在振动区运行,按照等微增率的原则调节各梯级电站的机组发电负荷,在减少机组磨损的同时减少机组发电的耗水率。

3.3 梯级水库的集中控制管理

对梯级电站的集中控制管理,是为了使该流域龙头电站的径流调节和各梯级电站之间径流补偿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实现梯级电站联合运行,保证水能被多次高效利用。在上游梯级电站,应利用电站的水情检测系统与当地水文、气象部门对该流域雨水天气的预测,对各梯级电站的出入水量进行平衡计算、分析;要做好龙头电站的水文预报,编制梯级电站的运行计划,以保证集中控制管理的高效可靠。

例如,自2013年黄河水电公司首批水电站开始实现了集中控制的运行管理后,电站的运行值班、经济运行方式和设备管理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站管理的重点从发电生产运行向设备维护管理转变,集控中心管理重点则由数据收集、生产值班向控制调整、运行方式安排、经济运行、水库运用建议、电网调度联系、检修计划编制等业务管理转变,有效发挥集中控制的经济运行中心和生产运营智库中心的作用。同时电站集中控制也对电站的设备管理理念和应急管理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电站的规划建设、检修技改和应急处置由现场“有人管理”的运行定位向现场“少人(无人)管理”的运行定位方向发展,彻底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和提高电站的生产运营绩效。

3.4 信息处理、汇集、分析中心

梯级电站的集中控制中心是电站各种信息处理、汇集、分析的中枢。通过信息集控中心,可对公司的生产调度、防汛值班、突发事件、安全跟踪事件进行全方位监控,每天通过自动化系统能够采集梯级电站的蓄水、发电及流域的雨水情况;通过计算机记录各梯级电站机组的围护检修、防汛、安全事件等情况,再利用各种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然后显示在计算机上,为流域水电开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做决策的基础信息。

3.5 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的专业技术管理

梯级电站的集中控制应进行专业的技术管理,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其中主要包括三点:(1)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2)在梯级电站的集中控制管理中,实行统一规划,以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3)对各种设备技术改造、专业技术方案等进行严格审查。例如,在黄河水电公司的水电站采用了自动化与专业技术后,开始以省区为中心将所属水电站、新能源电站全部纳入集中控制运行,正在逐步实现“水电、新能源发电远程集中控制,水光互补,调控一体化”的目标,实现梯级电站水库运用的最大优化,多发电量,降低水耗,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各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应进一步推进梯级电站的集中控制发展,使梯级电站能够根据不同的电力市场需求来优化水量调度与联合运行,以保证流域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实现水电开发的利益最大化,进一步促进水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光明.黄河上游梯级电站的集中控制管理[A].2007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07.

[2] 康耀辉.浅议流域梯级电站集中控制[J].青海电力,2007,(1).

[3] 谢振宇.梯级水电站群集中监控和联合调度系统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

1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

1.1 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相互剥离

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与梯级电站在职能方面有着明确的划分,流域开发公司作为投资、经营和财务结算中心,主要负责战略研究、资本运作和生产营销等工作,梯级水电站作为生产单位负责安全发供电,是一个纯生产中心,其任务是安全、稳定、经济、高效地抓好电力生产,而电价测算、市场营销、电力调度、效益评估、分析和研究电力市场、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和发展趋势等工作则由流域水电开发公司的相关职能部门承担。

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离既是管理专业化分工的需要,也有利于生产单位和经营单位专心履行各自职责,又有利于不同类型梯级水电站之间的综合调节,提高各电站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梯级水电站的内部管理问题通过集中管理可以在公司内部就得以消化或得到有效控制。

1.2 水库联合调度与电力联合调度相结合

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流域各梯级水库的联合调度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发电效益最大化。

2 电力生产实行集约化管理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途径。水电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则必须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必须采取集约化的管理形式,走规模效益之路。通过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检修管理等来合理调配和利用资源,达到对人、财、物的高效运作和优化整合,体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1 实行集中管理

传统的水电站管理模式把单个电站作为企业来办,每一个电站都有自己独立的管理机构,运行、维护、检修、后勤队伍一应俱全,导致企业内部机构臃肿。流域水电公司加强流域调度功能,梯级水电站将只保留运行和维护职能,其他管理职能逐渐弱化,检修、后勤等职能由流域开发公司下设的专业单位承担,电力生产的调度以及外联工作则由集控中心负责,集控中心根据系统每天的负荷需求情况,结合水库来水情况、水头、流量以及耗水率,使流域水电站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2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主要内容

2.2.1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的目标。明确目标是建立运营管理模式的基础。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目标就是确保安全生产,全面完成发电任务,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与健康水平,确保安全绩效、效益绩效和发展绩效的顺利完成。

具体表现:(1)安全绩效:未发生人身死亡和群伤事故、较大设备、火灾、交通责任和环境污染事故、电厂责任的一般电网事故、垮坝(围堰)和水淹厂故,未发生对公司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2)效益绩效:发电量、可靠性指标(等效可用系数、非计划停运率)、集控运行指标(远程集控投入率、AGC/AVC投入率、远程开/停机成功率)、水库调度运行指标(水能利用提高率、洪水预报准确率、最大一次洪水预报准确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畅通率、洪峰预报平均时效性系数)。(3)发展绩效:新投运电站装机数。(4)成本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5)设备自动化水平与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6)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到“一专多能”,满足运维合一的需要。(7)管理水平:实现无人值班、远程集控、运维合一,创建世界一流水电站。

2.2.2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的总体原则。要以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经营管理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梯级电站的运营水平,流域开发公司应按照“大公司、小电厂”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强调各个梯级电站作为成本控制中心,强调梯级电站发挥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的职能,剥离梯级电站计划、预算、检修、后勤服务等职能。流域公司负责对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发电、检修、泄洪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梯级电站发电能力,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实现水能的充分利用和发电效益的最大化。

2.2.3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的基本要求

(1)远程集控,水电联调。电网只负责调度分配流域总负荷(只有在事故情况下,才直接调度各个厂站),流域集控中心负责各个梯级电站水、电联合调度,各梯级电站负荷由集控中心分配,设备检修由集控中心统一安排。集控中心对流域所有梯级电站实行远方监控,梯级电站负责设备巡检及维护工作,在异常情况下进行紧急操作。(2)主辅分离。水电站剥离社会职能,只进行电力生产工作。(3)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电站现场不设置运行值班人员,由集控中心对所有梯级电站进行远方集控,仅留少量值守人员,白天上班,晚上待命。(4)运维合一。要求现场人员不但要懂得运行而且还要懂维护,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运行。(5)集中检修。各个梯级水电站不再专门设置检修队伍,机组的大小修工作都交由检修公司负责。

3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与传统水电站运营管理的比较

3.1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拥有更高的水能利用率。在流域梯调中心或者集控中心的统一调度下,根据各个电站的实际库容、电网负荷需求和单点气象情况制定出最合理的运行方式,确保不出现不合理弃水。

3.2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拥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风险也是机会成本,这里既有市场需求风险,也有电站本身的风险,表现在电量生产风险、安全管理风险、可靠性管理风险和成本风险,并且,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3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更有利于动态成本管理:水电站的生产经营成本主要分为固定成本和动态成本,固定成本主要是指机组折旧、人力资源成本、设备维护费用、机组检修费用和技术改造费用;动态成本是指因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一些成本,如电网电压过高需要电厂机组进行进相运行以吸收系统无功,如电厂AGC运行出现瞬时偏差时,电网会根据偏差情况进行月度考核;为确保电网实时负荷需求,水电站的一些机组会长时间处于旋转备用状态,不能产生电能但却耗费大量的水资源。

3.4 必须有足够的、先进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各发电企业精兵简政,减人增效,实现无人值班,降低单位电能成本;有利于职工生活基地外迁,方便职工家属就业、医疗、教育等,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发电企业按现代企业集资建设或改造、完善、有序、有力参与电力市场的竞争;有利于促进对环境的战略性考虑和能源资源合理调配,优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3.5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和远程集控技术要求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学习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相关知识,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要求促使广大职工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对运行、维护及全厂设备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4 建立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模式的注意事项

4.1 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模式需要完整的设计规划。流域开发公司在实施流域水电站运营管理模式之前,必须要做好完整的设计规划,包括实施周期、人员配置、机构设置、管理界面划分、自动化管理、水工建筑物分布等问题。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电梯;维护保养;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075-01

电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展而使用日益频繁,是高层建筑中运输的高效设备,同时也对人们出行安全构成一定影响。电梯在我国范围内已经划归到特种行业,同时也有对应操作运行规范,从而来保证电梯投入使用后有较为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但是在使用中,仍旧有部分单位在管理上保持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对于电梯的管理缺乏谨慎专业性态度,缺乏定期规范维修保养,同时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从而导致不良安全事故发生。因此,需要对电梯维护保养与安全运行相关问题做认真分析,以便为实际运用提供辅助。

一、电梯维护保养发挥出的安全监管特点

电梯维护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维护电梯安全运行,其保障作用主要是其安全监管所发挥。电梯维护保养中的安全监管工作具有一定强制性,这主要是为了让管理目标能够有效执行实现,因此需要针对管理中的各要素、环节、阶段做对应的检查工作。其次,安全监管工作需要渗透到相关决策、规划、执行、监督与评价等多个环节中,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其三,案件监管可以发挥监督性功效,针对管理目标做对应的监督与检查,从而有效对差错做对应的预防控制,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进而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管理目标有效的实现,监管的目的是防止问题出现,而不是仅仅在事后发现问题做批评指责,要正确的认识到其实质作用。其实,安全监管工作有对应的反馈性,是对监管结果的及时反馈,进而有效的帮助管理开展。监管通过检查、审查等来达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对于决策的先进性、计划的合理性、指挥得力、协调得当、组织完善等情况都可以做出有效反馈。其五,安全监管可以达到预防性作用,针对国家相关设备安全与有关目标安全做对应的监管,同时对相关目标与其环境等有关的潜在因素或者实际因素做有效监管,从而达到危险的预防作用。

二、电梯使用常见问题

(一)安全管理执行效果差

在我国较多地区的电梯使用都处于相对粗放性状态,没有将对应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发生相关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应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没有认识到电梯定期的维护保养对电梯安全运行的价值,甚至部分电梯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培训与管理经验,进而基本的维护保养知识缺乏对应了解,进而导致整体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甚至部分电梯运用单位完全不重视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而引发电梯安全事故,甚至引发生命损失。

(二)不规范的维护保养

在电梯使用与维护规范中要求,每间隔15天就需要对电梯设备做一次维护保养工作,其中工作内容包括进行检查、调控、与清洁等具体工作。部分单位在使用电梯中并没有依照对应规定做执行,甚至存在不规范的维护保养操作,更多的属于形式上的操作,没有落实到实质,进而无法发挥维护保养的效果。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工作态度散漫,进而发生电梯相关问题。

三、确保电梯维护保养与安全运行的有效方法

(一)健全管理制度

电梯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修正与完善,时代在发展,人们对安全的定义与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传统的管理制度在新时代物质环境与意识层面变化下会存在一定滞后性,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做与时俱进的改善。有效的健全电梯管理制度可以达到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效果。要落实好电梯维修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将维护工作落实到个人 ,确保每个人在维护保养中做到认真负责,避免责任的推卸,提升工作的谨慎态度。同时要做好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以及相关的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制度等,让电梯管理工作能够具体化、科学化、合理化以及贴近实际情况,让执行工作能够依照规范标准进行,同时达到制度化管理,而不是传统人管人的滞后管理模式。电梯值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与安全操作流程,对于每天电梯运行、故障与维修等情况做及时详实的记录,从而有效的为接班工作人员做情况的展示。电梯维修工作人员需要有对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严防非专业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二)强化维护保养人员监管

电梯维修保养有关单位需要依照工作人员维修保养实际经验时长、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技能状态做对应的分级管理与培训活动进行,要针对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做灵活个体化的培训方式与内容,从而确保维修保养人员实际管理效果的不断提升,确保其专业水准与工作能力。对于维修保养人员的标准设定基本可以分为三方面内容:第一,需要确保对电梯常规性保养工作与故障的了解与处理能力,能够收发自如的掌握维修保养进度与具体方向;第二,需要对电梯系统分类与运行的有关原理做深入了解,进而在电梯产生故障时快速的确定故障范围,进而对故障原因做对应性质方面的区别分析;第三,需要对电梯的部件与构件各功能与性能做全面的了解,能够快速的做开关、旋转编码器、安全钳与拽引机等操作,从而有效的确保维修保养作业中明确工作重点与难点问题。

(三)建立健全电梯远程监控设备

要做好电梯的远程监控管理是提升安全运行效果的重要手段,这样可以有助于相关监管部门、电梯运用单位与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的实际运行状况做有效了解,进而及时有效的做好故障排除。远程监控可以在电梯产生异常问题时通过警报、短信等方式第一时间通知对应监控管理人员,同时对维修保养人员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进而有效加速电梯运行恢复的时间。同时相关监控系统有对应的语言功能,在电梯出现故障停电后可以通过对电梯内部人员做语言性的安抚来平腿嗽鼻樾鳎让其保持冷静对待。

四、结束语

近年来,国内多起电梯伤人事故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电梯使用安全性的关注。电梯带给人们更舒适便捷的生活,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保养与安全运行管理的保障,电梯则会成为不安全事故的集中区域。需要针对现实技术与管理状况做针对性的对策提出,从而有效促使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规范化,提升电梯安全运行实际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细化处理,提升工作人员管理能力与实际操作技术,保证业务水平的高标准与能力的专业性,让管理逐步的科学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于鹏.电梯维护保养及安全运行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18(6):153-153.

[2] 王莉,杜友福.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管理的研究[J].消费电子,2014,(20):175-175.

[3] 韩瑞峰,杨女星.强化电梯维护保养的监管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学,2014,5(3):129.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篇(5)

随着城市建设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已成为高层住宅居民群众的重要运载工具。为加强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全市电梯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落实建设使用维保单位主体责任

电梯建设使用维保单位是电梯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切实落实电梯建设使用维保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电梯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水平,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根本和关键。

(一)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履行下列责任

1、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涉及使用电梯的建筑结构,并符合电梯井道、底坑、机房、导轨支架预埋等电梯安装、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不合理的设计和施工造成无法安装电梯或者安装电梯后造成安全隐患。

2、保证电梯选型、配置及备用电源的要求与建筑结构、使用需求相适应。

3、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不一致的,建设单位向使用单位移交的设备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并同时移交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警示标志以及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二)全面落实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责任

进一步明确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督促其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要求,与维保单位签订符合要求的维保合同,并履行对维保单位工作质量监督检查的职责。

使用单位确认:

1、电梯安装后,建设单位尚未移交给电梯产权所有者的,该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2、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电梯,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为电梯使用单位。

3、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电梯,属于单一产权所有者的,该产权所有者为电梯使用单位;属于多个产权所有者的,应当协商明确其中一个产权所有者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责任人,其他产权所有者承担连带责任。

4、出租配有电梯的场所,租赁合同中应当约定电梯使用单位;未约定的,电梯产权所有者为电梯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1、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2、及时提出电梯定期检验申请,电梯经监督检验合格,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到质监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并在电梯轿箱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用电梯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其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一个月前,向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电梯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3、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注意的显著位置。

4、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应急救援单位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

5、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电梯司机操作。

6、制定出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方案,学校、幼儿园、车站、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

7、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8、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9、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10、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

11、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

12、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13、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指定专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或者专门人员保管电梯专用钥匙。电梯专用钥匙的使用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14、实行物业管理的电梯,业主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物业服务企业交纳电梯运行费;对不按规定交纳的,由物业服务企业依法追缴。电梯运行费用于相关电梯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直接物质损耗以及电梯检验等费用。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利用电梯张贴商业广告的收入,应当用于电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电梯运行费应当单独立账专款专用,出现结余的,应当结转使用,可以用于电梯的更新、改造和维修,不得挪用。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半年公布一次电梯运行费收支情况。

15、政府鼓励电梯使用单位参加电梯安全责任保险,以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降低电梯使用的安全风险。

(三)全面提高电梯维保工作质量

加大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电梯维保单位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相关标准和维保合同要求制定维保方案,并认真落实维保工作。

维保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1、按照本通知及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维保方案,确保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

2、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

3、设立二十四小时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及时抵达所维保电梯所在地实施现场救援,城区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其他不应超过1小时。

4、对电梯发生的故障等情况,及时进行详细记录。

5、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并且归入电梯技术档案,档案至少存4年。

6、协助使用单位制定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7、对承担维保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要求,组织取得具有电梯维修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培训和考核记录存档备查。

8、每年度至少进行1次自行检查,自行检查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之前进行,自行检查项目根据使用情况决定,但是不少于年度维保和电梯定期检验规定的项目及内容,并且向使用单位出具有自行检查和审核人员的签字、加盖维保单位公章或者其他专用章的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

9、安排维保人员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电梯的定期检验。

10、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事故严重隐患,及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11、住宅电梯使用十五年以上或者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经安全技术评估确认已无法保证安全,且无改造、维修价值的维保单位应当向产权单位提出报废。

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协调,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电梯数量剧增,目前已接近700台;今后几年内,电梯老化后的安全问题、淘汰更新问题将会集中出现,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的发生,影响我市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由于电梯投诉涉及建工、住建、房管、物业、质监、规划、安监、物价等多个部门,需要政府进行统一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

(一)建工部门应加强开发商电梯招投标的监管,确保有品牌实力、有良好售后服务的电梯公司进入,从根本上解决电梯质量问题;监促开发商在交房前完善各项安全设施和配套设施,检验合格方可交付。同时,要负责好工程中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二)住建、房管部门应加强对物业公司的管理,规范物管行为,加强物管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电梯相关知识的培训;督促物管加强与业主的沟通,督促相关物业服务企业按照服务合同履行管理职责,及时处理电梯投诉,减少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物业公司应确保电梯不检验合格不得交付使用;对使用住宅电梯运载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以及易造成电梯损坏的家具、家用电器等物品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派人员进行现场管理。

(四)质监部门要负责好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检验检测的安全监察;负责组织协调检验检测机构对老旧高层住宅电梯进行安全技术评估,提出维修、更新或改造意见;组织协调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电梯大修、改造项目的监督检验,依法对电梯使用单位开展监督检查。

(五)规划部门要负责好老旧高层住宅电梯涉及到变更规划项目的指导、审核、批准等工作。

(六)审计部门要负责好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工作。

其他部门要按照各自安全监管职责,认真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强电梯监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直接关系到电梯安全运行,关系到电梯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各职能部门要把电梯使用维保作为重点,突出抓好、抓实,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并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及时申报定期检验等。对维保单位要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一是半月、季度、半年和年度等维保记录和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维修记录、应急救援记录是否完整并符合要求;

二是检查制定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及开展救援演练情况,是否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并保持畅通,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援;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大型人防汽车库;平战转换;消防疏散;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速。一方面,一些大中型城市商品房、安置房和公租房规划住宅小区项目的规模和容积率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与日俱增。如何解决汽车停放与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矛盾,成为建筑师,开发商和规划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随着各地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对住宅小区停车配比要求的相应提高,由于地面停车数量有限,地下停车库的设计规模已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动则停放上千辆的几万平方米的大型地下汽车库已很常见。

与此同时,我国人防工程的批建量也在大量增加。十层(含)以上的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大于3m均需要修建满堂红人防地下室。而十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基础埋深小于3m的按地上总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约4%)配建。如此大规模的的民防工程建设,如何采用更为经济合理的手段进行设计减少工程造价,是建筑师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将地下汽车库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即平时作为汽车库,战时作为人员掩蔽所或物资库,设计为平战转换的地下人防汽车库应运而生。

地下汽车库设计应在规划方案阶段统筹考虑

每个地块由于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内在诉求的不同,都具有自身独特性,使得每个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最终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而地下汽车库的设计和小区总体规划布局密不可分,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并又相互制约。

首先,小区的功能布局,空间构成,交通流线,场地竖向条件,周边道路等因素对地下车库的设计起着引导和制约作用。规划设计本身具有整体统筹,多种协调,和前瞻性的特点。从设计之初,就应综合考虑和解决好地下停车的总体方案。例如:

(1)地下车库规模的合理设定:普通车库可结合地下汽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达到四千平米的规定设置。人员掩蔽所和物资库可结合防火分区和防护单元面积设定。

(2)人防地下室(包含人员掩蔽所和物资库和柴油电站)和普通车库在场地内的总体布局安排:人员掩蔽工程应布置在人员居住、工作的适中位置,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m。

(3)汽车坡道出入口的数量和设置:停车面积大于500辆的Ⅰ类特大型汽车库需设置至少三个双车道。

其次,地下车库的设计也对地面建筑的规划布局有所制约。例如:

(1)需要设置足够面积的集中开阔的绿地:由规划停车指标可计算出地下需停车泊位数量,再按每辆停车面积30~35平米就可推算出车库总面积。总平面规划布局中必须设置足够面积的集中开阔的绿地方能安置对等规模的地下车库。

(2)需要设置足够的汽车坡道出入口数量:当停车数量达到千辆级别时,在规范至少需要三个双车道的要求上适当增加坡道为宜,并结合小区对外出入口附近设置,便于疏通。

(3)需要设置足够的地面建筑间距:地下车库常采用停车效率最大化的“中间车道两侧停车”的模数化柱网设计,车库与地面建筑主体采用脱开还是合体设计,则关系到结构和施工需要留出的间距,这几方面结合地面日照要求能推算出地面建筑南北之间的最小合理间距,东西山墙间距也同理可得。

在规划设计方案阶段,结合地下车库统筹考虑,可以合理控制车库规模,进行合理布局,从而降低车库的土建成本造价。

人防车库内部功能的合理布局

当地下汽车库与人防工程相结合,平时作为汽车库,战时作为人员掩蔽所或物资库。地下车库内实际包含了三种性质的功能,即普通汽车库,人员掩蔽所,物资库,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柴油电站。设计必须整体把握好四者之间的总体布局关系,主要应考虑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对于人员掩蔽所,应布置在人员居住、工作的适中位置,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m。

对于物资库要方便物资运输,常与汽车坡道结合设置。对于柴油电站,分为固定电站和移动电站,数量由用电负荷和发电机组容量综合确定。宜独立设置并与主体连通,宜靠近负荷中心。所以常结合汽车坡道设置,同时方便发电机组的运输。通常用电负荷采用由高到低的输电方式,输电半径不超过160米。

综合以上几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把握好几大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合理布局。

平面柱网和层高设计的经济性

车辆在汽车库内的停放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方式:顺向式,斜向式,垂直式。一般汽车库以垂直式停车为主,可以取得停车效率最大化。居住内的汽车库主要服务于小区内居民,在平面及空间设计中均以小型车为主。结合人防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停车柱网尺寸,可直接关系到停车效率和造价的经济合理性。

通常情况下,对于普通车库停车柱网尺寸的合理化建议是,采用7.8~8.0米的柱网开间,5米的进深,可以停放三辆小型车。对于人防车库停车柱网的尺寸合理化建议是:可采用5.4米的柱网开间,5米的进深,可以停放两辆小型车。

地下车库结合屋面种植绿化要求,一般覆土深度要求为1.5米。人防车库采用小柱网,可以减低梁高,降低层高。最小在3.5米的车库层高下,在扣除结构梁高、设备风管、电缆桥架和消防喷淋管道高度后,依然能保证设备管道下净高不小于2米。即满足了停车效率和结构设计合理性,又获得了最大的土建造价经济性。

地下车库人员消防安全疏散

地下汽车库人员消防安全疏散是设计的重中之重。由于是平战转换的人防汽车库,所以既要满足平时汽车库的人员消防安全疏散的设计要求,又要满足战时作为人员掩蔽所或物资库的口部设计要求。

规范规定,地下汽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面积可以达到四千平米。作为平时使用的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得少于两个,且至少有一个直通室外地面的安全出口。汽车坡道则不能作为人员安全疏散出口。此时的常规设计是在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一部直通室外地面的独立的楼梯间作为第一安全出口,另外一个安全出口则可以和相邻防火分区共用一部出地面的楼梯间(也可以设计为剪刀梯)。作为直通室外地面的安全出口除了楼梯也可以有其它形式,例如可与相邻住宅地下室的自行车坡道直接相连直通室外地面。

作为战时使用的人员掩蔽所,需要结合防火分区,按不超过两千平米划分防护单元。则一个四千平米以内的防火分区刚好可以划分成两个两千平米以内的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且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竖井式除外)。”GB50038-2005第3.3.1.1条。

除了对疏散出口数量的要求,规范还规定了对疏散出口总宽度的要求。如GB50038-2005第3.3.8条规定“出入口门洞的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m计算确定,每樘门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宽度。”例如:一个两千平米的防护单元最多可以掩蔽的人数大致在1500人左右,合理的掩蔽率(掩蔽人数与防护单元面积比值)应在70%~75%左右。则总疏散宽度为4.5米。通常情况下,战时人员掩蔽所每个防护单元会设计为不少于三个口部。例如:主要出入口(第一口部)可结合汽车坡道,或直通室外地面的楼梯间,设置成带简易洗消的防毒通道。次要出入口(第二、三口部)只需要设置密闭通道,可以和直接通往地面的楼梯间相连,也可以和具有直接通向室外地面安全出口条件的相邻地下室相连。

通常,防护单元内的楼梯间会尽量结合剪刀梯进行设计,可以减少通往地面的楼梯间数量节省造价,降低对地面绿化景观环境的影响,同时,防护单元内的次要出入口(第二,三口部)都可以设计为与相邻住宅地下自行车库通道相连,同样也是减少了出地面的楼梯间数量,更是方便了小区居民停车入库后能快捷顺畅的进入到住宅地下室的电梯厅内。

对于战时使用的物资库,防护单元的面积和平时汽车库防火分区面积相同,都是不超过四千平米。且战时使用的物资库不牵涉到人员的安全疏散问题,只需主要出入口按物资进出口设计,“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平米的物资库的物资进出口门洞净宽不应小于1.5m,建筑面积大于2000平米的物资库的物资进出口门洞净宽不应小于2m。”GB50038-2005第3.3.5.2条。所以通常情况下物资库的主要出入口常结合汽车坡道设计。

在设置楼梯间或口部设计时,除了满足以上要求,同样需要满足疏散距离的要求,即车库内最远点到安全疏散口的距离当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地下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门为乙级防火门。

相关配套设备用房的设置

(1)柴油电站的设置:

如前所述,柴油电站分为固定电站和移动电站,数量由用电负荷和发电机组容量综合确定。宜独立设置并与主体连通,宜靠近负荷中心。所以常结合汽车坡道设置,同时方便发电机组的运输。通常用电负荷采用由高到低的输电方式,输电半径不超过160米。通常情况下,一个120KW发电机组的移动电站可以提供1万平米的人员掩蔽所或1.5万平米物资库的用电负荷。移动电站内应有独立的进风、排风、排烟系统和扩散室。

(2)配电间

配电间的设置通常由电气专业确定,位置宜靠近负荷中心设置,每个防护单元内宜设置一个配电间,也可以与防化通信值班室合并设置。电缆进线应设置防爆波电缆井。

(3)专用配电室(用户变)

人防地下室采用专用配电室供电,一般按照当地供电管理部门要求,可以在地上或地下设置。若结合人防地下室设置,需设置在防护单元外。专用配电室的净高在4.5~5m左右,需考虑配电机组的运输方便。

(4)消防水池及泵房,生活泵房

消防水池及泵房一般设置在非防护区,需要邻近直通室外地面的安全出口。消防水池可不计入防火分区面积。生活泵房按照地方规定,可在地上或地下设置。

(5)通信机房和有线电视机房

面积一般在20平米以内,宜设置在非防护区。

(6)进风和排烟机房

防空地下室的通风设计,平时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系统,战时应按防护单元设置独立的系统。

对于平时普通汽车库,汽车坡道和采光井可以作为进风口,否则每个防火分区内需设置一个送风机房,每个防烟分区(按不超过两千平面划分)内需设置一个排烟机房。送风机房和排烟机房的设置应分设在不同方向,并兼顾风管最长能够到达的距离。

对于战时人员掩蔽所,应设置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对于战时物资库,应设置清洁通风和隔绝通风,可不设置滤毒通风。

(7)防化通信值班室和防化器材室

人员掩蔽所每个防护单元内,应在清洁区的进风口附近设置防化通信值班室。二等人员掩蔽所的防化通信值班室的建筑面积约8~10平米。

防化级别为丙级的人防地下室,还需要在靠近战时主要出入口的工程主体内设置防化器材储藏室,并开设防火门。作为人员掩蔽所和物资库工程,面积不小于8平米。

工程实例:

镇江某高层住宅安置小区用地面积约13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米,容积率2.0,居住户数约2712户。需建人防地下室要求按高层基底满堂红及多层建筑面积的4%。最终设计完成的地下汽车库总面积约5.4万平方米,按平战转换设计。其中甲类常6核6二等人员掩蔽所为15300平米,甲类常6核6物资库19300平方米。普通车库约19300平方米。地下车库停车泊位共1677辆。

此地块形态较为方正,北向为城市主干道,南向和东向均为城市次干道,西向邻近铁路干线。地块内高层住宅按南北向分布共五排。最北边为27层,南侧均为17层,西侧为24层。地块南北向距离约400米,地势上有2米高差。

在规划设计方案阶段便结合地下车库进行设计。南北和东西向楼宇之间的间距除了满足日照要求,均为地下车库的柱网的模数化设计留足空间。由于总停车数已达到1677多辆,车库总共对外均匀设置了4个不同方向的双车道。其中两个结合小区对外出入口附近设置。汽车坡道的设置,除了考虑与小区道路衔接处留有7.5米以上的缓冲带,出入口两侧无视线遮挡以外。更留足了与住宅南向楼宇之间的距离,并对地下车库的停车效率不造成干扰。

整个车库共分为十四个防火分区,其中人员掩蔽所为四个,物资库和普通车库各五个。共需设置120KW发电机组的移动电站三处。在总体功能布局上,为了兼顾人员掩蔽所的200米服务半径,在地块上中下分设了三处人员掩蔽所,并且结合汽车坡道和移动电站一起设置,物资库的防火分区和余下的一处坡道结合设置。其余空间则设置普通车库。如此设置也满足了用电负荷由高到低的输电方式,并且保证了输电距离的要求。

在战时防护单元的设计中,在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剪刀梯和相邻住宅地下自行车库通道作为次要出入口,减少了出地面的楼梯间。所有出地面的楼梯间和风井均设置在绿地中,避开小区道路和主要广场,不占用消防登高面和回车场地,并且和相邻建筑留足防火间距。

由于南北地势之间存在2米的高差,车库又是穿插在南北五排住宅之间的绿地中,自然形成了四组较为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的竖向标高采用每50公分的梯度降低,单元之间通过汽车通道相连,在汽车通道内解决梯度高差。

在处理类似这样场地竖向标高系统较为复杂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块中,设计车库的竖向标高需和场地标高相结合,尽量采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车库顶板的覆土深度既要满足种植要求,也要满足市政管线的埋置深度要求,但又不能过深,会加大结构设计荷载。局部可以采用结构降板或者抬板处理。

结语:

作为平战转换的大型地下人防汽车库工程,作为住宅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同时

具有人防设计的专业性,应在规划设计方案之初就予以重视,控制合理的规模,解决好平面功能布局,汽车出入口坡道数量和位置。在进行单体设计时,应兼顾地下与地上的对应关系,采用合理的柱网,层高,在满足规范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车库利用率,减低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版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3]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RFJ013-2010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电梯班管理工作计划篇(7)

项目

范围

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综合

管理

小区规划红线范围内,涉及共用财产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1)负责制定物业管理服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每年一次对房屋及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维修计划,组织实施;

(3)白天有专职管理员接待住户,处理服务范围内的公共性事务,受理住户的咨询和投诉;夜间有人值班,处理急迫

性报修,水、电等急迫性报修半小时内到现场;

(4)协助召开业主大会并配合其运作;

(5)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完善,物业管理档案资料齐全;

(6)与业主签定物业服务合同等手续;公开服务标准、收费依据及标准;

(7)应用计算机系统对业主及房产档案、物业管理服务及收费情况进行管理;

(8)全体员工统一着装,佩带有相片胸卡,持证上岗;

(9)每年进行一次物业管理服务满意率调查,促进管理服务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征求意见用户不低于总户数80%。

(10)建立起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和预案,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和具体措施等,一旦发生,能随时投入运行。

(二)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维护

按《__市住宅公共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中附件-: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一般应包括的范围的内容为准;不包括另行收费的设备设施,如电梯、水泵、暖气等设备

确保居住小区内楼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基本市政设施的正常使用运行和小修养护,包括:

(1)楼房及小区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养护和小修,执行《房屋及其设备小修服务标准》;

(2)保证护栏、围墙、小品、桌、椅、楼道灯、绿化设施等公共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道路、甬路、步道、活动场地达到基本平整,边沟涵洞通畅;

(3)确保雨水、污水管道保持通畅,定期清淘化粪池、雨水井,相关设施无破损;

(4)负责小区智能化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

(5)定期清洗外墙。

(三)绿化

小区规划红线范围内的中心绿地和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区间绿地

按市园林局规定的《二级养护标准》养护。

(四)保洁

小区规划红线以内,业主户门以外

维护和保持服务范围内的清洁卫生,包括:

(1)有健全的保洁制度,清洁卫生实行责任制,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范围;

(2)设定垃圾集纳地点,并每日将服务范围内的垃圾归集到垃圾楼、站,对垃圾(专用)楼、站、箱、道、桶及垃圾进行管理;

(3)每日对保洁服务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一次清扫,做到服务范围内无废弃杂物;

(4)对楼梯间、门厅、电梯间、走廊等的门、窗、楼梯扶手、栏杆、墙壁等,进行一周一次清扫;

(5)按政府有关规定向服务范围内喷洒、投放灭鼠药、消毒剂、除虫剂;

(6)在雨、雪天气应及时对区内主路、干路积水、积雪进行清扫。

(7)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对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通风、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业主的宣传,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五)公共

秩序

维护

小区规划红线以内,业主户门以外

公共区域的秩序维护和公共财产的看管,包括:

(1)相对封闭:做到小区主要出入口昼夜有专人值守,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志和防范措施;

(2)维护交通秩序:包括对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临时停放位置进行管理,保持车辆行驶通畅;

(3)看管公共财产:包括楼内的门、窗、消防器材及小区的表井盖、雨箅子、小品、花、草、树木、果实等;

(4)夜间对服务范围内重点部位、道路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防范检查和巡逻,巡逻不少于2人,做到有计划、有记录;

(5)有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的处置预案;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警和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处

理。

(六)

停车

管理

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在停车场(存车处)、位的管理

(1)有健全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存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

(2)对进入小区的机动车辆进行登记发放凭证,出门凭证放行;

(3)保证停车有序,24小时设专人看管;有发生紧急情况预案;

(4)长期存放的,应签订停车管理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七)

消防

管理

公共区域消防设施的维护及消防管理

(1)有健全的消防管理制度,建立消防责任制及火灾消防预案;

(2)消防设施有明显标志,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

(3)定期进行消防训练,保证有关人员掌握消防基本技能。

(4)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协助消防

人员疏散、救助人员等。

(八)

高压

供水

养护、运行、维修

(1)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水;有停水处置预案;

(2)水箱盖上锁并定期清洗消毒,确保水质合格;

(3)维修服务标准执行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文件规定。

(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加强对供水系统的消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高压水泵机房,接近高位水箱。

(九)电梯

养护、运行、维护

(1)主梯6:00-24:00不间断运行,0:00-6:00呼叫运行,电梯工夜间值班,并在候梯厅公布呼叫电话或房号。凡是楼层中设有电梯门的,均须开启载客;

(2)凡有高峰梯的,在高峰期6点-8点、17点-19点与主梯同时运行;

(3)主梯维修时,有备用梯的,用备用梯运行,无备用梯的,属急迫性维修的,应在30分钟内抢修完工,其它维修应于23点至次日5点以内完工;有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

维修服务标准执行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文件规定。

(4)一旦发生电梯停电关人、夹人等危险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救助。

(十)装修

管理

服务

房屋装饰装修管理

(1)有健全的装修管理服务制度;

(2)查验业主装修方案,与业主、施工单位签定装修管理协议,告知业主装修注意事项;

(3)装修期间,对装修现场进行巡视与检查,严格治安、消防和房屋安全管理;对进出小区的装修车辆、装修人员实行出入证管理,调解因装修引发的邻里纠纷;

(4)业主装修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对违反装修协议的要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报行政管理部门;

(5)及时清运装修垃圾,集中堆放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二、经济适用房、直管和自管公房、危旧房改造回迁房管理服务标准

项目

范围

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

综合

管理小区规划红线范围内,涉及共用财产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1)负责制定物业管理服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每年一次对房屋及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制定维修计划,组织实施;

(3)白天有专职管理员接待住户,处理服务范围内的公共性事务,受理住户的咨询和投诉;夜间有人值班,处理急迫性报修,水、电等急迫性报修半小时内到现场;

(4)协助召开业主大会并配合其运作;

(5)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服务质量标准完善,物业管理档案资料基本齐全;

(6)与业主签定物业服务合同等手续;公开服务标准、收费依据及标准;

(7)全体员工统一佩带有相片胸卡,持证上岗;

(8)每年进行一次物业管理服务满意率调查,促进管理服务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征求意见户数不低于总户数60%。

(9)建立起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和预案,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和具体措施等,一旦发生,能随时投入运行。

(二)

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维护

按《__市住宅公共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办法》中附件-: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一般应包括的范围的内容为准;不包括另行收费的设备设施,如电梯、水泵、供暖等设备

(1)楼房及小区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养护和小修,执行《房屋及其设备小修服务标准》;

(2)保证护栏、围墙、楼道灯、绿化设施等公共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3)确保雨水、污水管道保持通畅,定期清淘化粪池、雨水井,相关设施无破损。

(三)

绿化

小区规划红线范围内的中心绿地和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区间绿地

按市园林局规定的《三级养护标准》养护。

(四)

保洁

小区规划红线以内,业主户门以外

(1)设定垃圾集纳地点,并每日将服务范围内的垃圾归集到垃圾楼、站,对垃圾(专用)楼、站、箱、道、桶及垃圾进行管理;

(2)每日对保洁服务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一次清扫,做到服务范围内基本无废弃杂物;

(3)按规定进行消毒、灭鼠等活动;

(4)在雨、雪天气应及时对区内主路、干路积水、积雪进行清扫。

(5)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对物业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通风、清洗和消毒,加强对业主的宣传,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五)

公共

秩序

维护

小区规划红线以内,业主户门以外

(1)相对封闭:做到小区主要出入口全天有专人值守,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志和防范措施;

(2)维护交通秩序:包括对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进行管理,保持车辆行驶通畅;

(3)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交通事故时,应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六)

存车

管理

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在停车场(存车处)、位的看管

(1)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存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

(2)对进入小区的机动车辆进行登记发放凭证,出门凭证放行;

(3)保证停车有序,24小时设专人看管;

(4)长期存放的,应签订存车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七)

消防

管理

公共区域消防设施的维护及消防管理

(1)有消防管理制度,建立消防责任制;

(2)消防设施有明显标志,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和维护;

(3)定期进行消防训练,保证有关人员掌握消防基本技能。

(4)发生火灾,及时报警,协助消防人员疏散、救助人员等。

(八)

高压

供水

养护、运行、维修

(1)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水;有停水处置预案;

(2)水箱盖上锁并定期清洗消毒,确保水质合格;

(3)维修服务执行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文件规定。

(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加强对供水系统的消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高压水泵机房,接近高位水箱。

(九)

电梯

养护、运行、维护

(1)主梯6:00-24:00不间断运行,0:00-6:00呼叫运行,电梯工夜间值班,候梯厅公布呼叫电话或房号,凡是楼层设有电梯门的,均须开启载客;

(2)凡有高峰梯的,在高峰期6点-8点、17点-19点与主梯同时运行;

(3)主梯维修时,用备用梯运行;无备用梯的,属急迫性维修的,应在30分钟内抢修完工,其它维修应于23点至次日5点以内完工;有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

(4)维修服务标准执行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文件规定。

(5)一旦发生电梯停电关人、夹人等危险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救助。

(十)

装修

管理

服务

房屋装饰装修管理

(1)有健全的装修管理服务制度;

(2)查验业主装修方案,与业主、施工单位签定装修管理协议,告知业主装修注意事项;

(3)装修期间,对装修现场进行巡视与检查,严格治安、消防和房屋安全管理;对进出小区的装修车辆、装修人员实行出入证管理,调解因装修引发的邻里纠纷;

(4)业主装修结束后,应进行检查。对违反装修协议的要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报行政管理部门;

(5)及时清运装修垃圾,集中堆放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__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有关问题的说明

__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促进物业管理

企业服务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双方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提供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监督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__二、本标准是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指导性标准,也是物业管理企业申请资质等级和资质年审的考核标准。

__三、标准分为两类:一适用于普通商品住宅物业管理;二适用于经济适用房、直管和自管公房、危旧房改造回迁房的物业管理。

__四、本标准服务项目分为综合管理、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绿化、保洁、公共秩序维护、停车管理、消防管理、高压供水、电梯、装修管理服务等十项,每项又分为服务范围、工作内容及要求两个方面。其中,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由专业服务单位负责管理的除外。

__本标准与原《__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标准》相比,增加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起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机制、处理预案和具体处理措施,一旦发生公共突发事件,能够从容应对;在平时,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业主的宣传,防患于未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