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15 15:11:05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篇(1)

1、家庭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家庭教育学是研究家庭教育现象,揭示家庭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它本着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精神,揭示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及家长素质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指导和协助家庭教育具有方法论方面的指导意义。

二、家庭教育学发展:

1、起初家庭教育科学并没有以一种独立的学科体系存在,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观点存在,并且是同哲学、政治、伦理乃至宗教等思想融合在一起。

家庭教育篇(2)

一、我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区妇联紧紧围绕《新浦区儿童发展规划》和《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针对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推进家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形成条块结合的家教组织网络。我区妇联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注重家庭教育组织网络的建设,先后牵头成立了新浦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新浦区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活动领导小组等家教领导和研究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家教工作。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有的学校、社区还建立了家教领导小组、社区家长学校、家教指导服务站、“母亲课堂”等家教组织。区、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形成的三级组织网络,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级家庭教育领导机构113个,其覆盖率为100%。全区有51所学校、幼儿园建起了家长学校,办学率为100%,家长参学率为98%,各个社区都建立了“母亲课堂”。

二是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家长学校是传播科学育儿、科学教子知识的重要载体。为全面推进我区家教工作,我区各家长学校本着教学时间上求活、教学内容上求新、教学效果上求实的宗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搞好教学,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家教活动普及家教知识,诸如家教知识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悄悄话信箱、各种竞赛和论文研讨活动。特别是海宁中学、建宁小学家长学校通过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卡,设立心理教育咨询台、家庭教育咨询台、学习方法咨询台,宁中家长报专门解决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变家长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成效显著。家长学校通过上述活动,使家庭、学校形成合力,真正达到了普及家教知识,传授科学育儿经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2005年海宁中学被评为全国示范家长学校。

与此同时,我区抓好示范家长学校,通过对这些示范家长学校的重点指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广,使家长和学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了全区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提高了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全区有4所家长学校被评为省优秀家长学校,2所家长学校被评为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有7所家长学校被评为市优秀家长学校,有20所家长学校被评为市合格家长学校。

三是积极探索社区家教工作。社区是未成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家教工作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做好社区家教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04年5月26日区妇联、区关工委、区教育局联合在海宁社区举行全市首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母亲课堂”揭牌仪式以及首期母亲课堂开学典礼活动。通过创办“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母亲课堂”,不断拓展家庭教育阵地,努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结合的教育网格。2005年为了进一步深化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制定下发了“家庭教育进社区工作意见”。2005年“母亲课堂”开课48场,听课家长2043人次,组织家教咨询活动19场次。形成家教调研论文8篇。这项活动的开展得到市妇联、市文明委的高度重视,2005年10月份,市妇联、市文明委在我区召开了社区家庭教育现场会。我区海宁等四个社区被评为“家教示范社区”。

(二)存在问题。

我区家庭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时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05年6月,我区对家庭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区家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家长)来看,尽管目前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造成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认识不当。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制约,使众多的家庭更多地关注孩子“成才”而不是“成人”,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名次的位置,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象严重,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家庭教育目标的偏离,使不少家长落入“重身体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

二是方法不当。部分家庭教育的方法失当,弱化了教育的效果。有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有的家长封建家长作风严重,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有的甚至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有的父母在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上不一致,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家长过分溺爱,纵容子女,更有甚者在充当“反面教员”。

三是管教不当。调查中发现,有些家长由于工作节奏快,强度高,压力大,或忙于生意场而无暇顾及孩子,更谈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未来社会竞争的认识偏颇,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特别是部分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相对突出。

第二、从家庭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引导来看,我区家庭教育工作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家长学校的数量不少,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我区现有各类家长学校51所,大部分家长学校都能发挥应有作用,但也有少数家长学校以家长会代替家长学校,很少开展活动,并且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担负起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的重任。

二是缺少专项经费,使现有的各种家教组织和网络发挥的作用受到一定制约。我区现有家庭教育研究会等领导和研究机构,没于没有专项经费,无法经常地、有效地开展活动,探索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规律,使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是目前我区宣传家庭教育知识的专刊、专栏不多,缺少一些可供孩子参与实践的栏目。

四是缺少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力较大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实践基地,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可去之处太少。

二、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机制

全国妇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意见中明确了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家庭道德教育,主要对象是家长,特别是母亲;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提高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主要领域是面向家庭、面向社区。最近新委办(2006)25号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区直各部门,其中由区妇联牵头落实的目标任务重点就是发展家庭教育。我们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重任,改进家庭教育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家长教育理念和技巧的稳步提升,进而推动我区家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一,加强领导,健全家教组织网络。我区要强化家庭教育的组织机构、骨干队伍。近期将根据区和有关部门领导分工的变动,尽快调整新浦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新浦区小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等家教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检查落实《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此外,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推动创建各类家庭教育组织,如:流动人口家长学校、双休日家长学校、暑期学校、亲子学苑、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站等,形成以各类家庭教育协调机构为主干,各类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站和服务中心为触角,各类家长学校为阵地的条块结合的家庭教育组织网络。要积极培训和培养家庭教育骨干,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的家教工作队伍。

其二,依托阵地,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家长的素质关系并制约着家庭教育的水平。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亲子学苑、家教指导站是广大家长获取家教知识的重要渠道。当前要花工夫加强对现有各类家长学校、家教指导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家长学校的教学水平。要继续开展示范家长学校挂牌活动,积极探索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办好社区家长学校、家教指导服务站和亲子学苑。要依托各类家教阵地,组建家教讲师团进行巡回报告,积极推广成功家长特别是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典型和经验。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有感染力的主题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家长传授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传授如何营造温馨和睦、民主宽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的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长观,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

其三,加大投入,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要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家庭教育事业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尤其要根据《新浦区儿童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阅览室等场所建设等等。要从提高儿童思想道德水准入手,以儿童道德实践活动为主导,按照"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精心设计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具有吸引力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参与道德实践,加深道德体验,提高道德修养。要注重发挥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实现家庭德育教育和社会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其四,突出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理论研究。加强家庭教育研究是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础。当前要重点围绕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原则,家庭法制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以及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贫困家庭子女家庭教育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理论成果推广应用到实践中,推进家庭教育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此外,还要针对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这一长期任务,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研究会的建设,组织和依靠专家学者开展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资源保障、督促检查、信息反馈和激励等工作机制。

家庭教育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新理论新方法三足鼎立模式

⒈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弊端

⒈⒈家庭教育的优势

⒈⒈⒈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⒈⒈⒉家庭教育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⒈⒈⒊家庭教育权威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

⒈⒈⒋家庭教育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家长的性格会直接导致下一代人形成相近的性格。

⒈⒈⒌家庭教育及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⒈⒉家庭教育的弊端受传统教育方法的束缚和思想的封建,“打”和“骂”成了家庭教育中的家常便饭,成为了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顽疾。但是打和骂在本质上是爱孩子,动机、出发点是好的,方法和思想是可以转变的。家庭教育由于有着血缘关系,教育目的就带有主观随意性。家庭教育由于没有系统性,不能使教育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加之部分父母的过度溺爱,家庭教育甚至往往建立在纵容和胁迫的基础上,不利于孩子养成自律的品行和创造性的思维。不和谐家庭和家庭成员本身的不良性格对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而且是根深蒂固的。

⒉三足鼎立模式的初探

⒉1家庭与学校构建第一支柱

⒉⒈⒈学校教育的三大优势首先从教育目的比较,学校教育有着科学性,清晰、明确、全面且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而家庭教育由于有着血缘关系,所以其教育目的就带有主观随意性。其次从系统比较,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独立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财政拨款等,因此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能使教育有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家庭教育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最后从组织比较,学校教育有着极强的组织性,这也是家庭教育所无法做到。尽管现在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普遍多于在家里的时间,但是在入学前的教育中家长已经可以观察出孩子的特质。那么在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就尤为重要,学校应该提供这样一个长期、全面、指导性强的平台,依靠次数不多的家长来做到对孩子本身的“因材施教”是远远不够。一个班集体那么多个学生,老师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真正了解到每个孩子的内心也是不现实的,需要家长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尽管目前通过后期教育造就了大量的人才,但是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成就“大家”的几率要大得多。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前作好调查、分析和规划的统筹工作就迫在眉睫。

⒉⒈⒉孩子个体发展家庭规划档案的建立档案系统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起草和由学生的家长具体完成。由四个方面构件档案:一是基本情况,介绍学生以及其家庭配置和具体成员情况;二是记录兴趣爱好,将学生的天赋亮点和趣味趋势加以总结;三是记录心路里程,孩子的思想会时刻体现在他的语言行为中,家长充当记录员的角色;四是阐述学校特色,学校的师资力量优势集中在那些方面,还有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同时也可以对孩子适应性做出初步评估。

⒉⒈⒊孩子个体发展学校规划档案的建立学校是一个大型染缸,丰富多彩的学科和参差不齐的办学力量正如色泽鲜艳的各种颜料。通过此档案的建立,能够促进对孩子的适应性和延伸性做出初步评估。档案分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校整体概况的介绍,包括教学设备的基础和提升、学科建设的概况和发展、师资力量的重心和优势。保证学校的最新信息尽快更新。二是罗列学生走向的成功的现实例子,通过对优秀学生长期全程的跟踪记录和探索,找到那些优秀学生的成功经验。三是权利义务的交融,学校把家长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和老师的师长权利义务加以提炼,把两种权利义务的交集罗列出来促进家长教育的系统化和老师教学的威严化。

⒉2社会与学校构建第二支柱

⒉⒉⒈社会教育权的概念所谓社会教育权,是指非政府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有举办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以及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向社会成员实施教育影响的权利。前者是创办私立教育机构的权利,后者是在社会教育化背景下确立的一种新权利。所谓社会教育化,是指社会的非教育组织或机构逐步赋予自身教育职能的过程。落实社会教育权、实现社会教育化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社会有义务关注每位公民的发展,有义务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学习和获得生存的机会,应主动承办各种教育,创设科学的教育机制,为公民的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教育化,就是使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所有社会结构单位都有教育的权利同时都负有教育的责任,整个社会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社会教育化首先要实现社区教育化,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一个价值共同体。居民相似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以及民俗传统为社区教育化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1]

⒉⒉⒉社会和学校最终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社会和学校在教育上的绑定是大势所趋。社会提供对人才最准确的需求,学校提供最完善的培训系统,最后由社会和学校组成的第二支柱去扮演“雕磨者”的角色。雕磨者将会对家庭提出最原始的要求,要求家庭提供整个系统所需求的最符合时展需要的“原材料”―人。社会和学校一旦构建成有机整体,那么对“原材料”的选择将是素质化的甚至是数字化的,这必定对家庭提出强烈挑战,那些对孩子的非理性溺爱和放任自流的家庭将扮演牺牲者的角色。

⒉3家庭和社会构建第三根支柱

⒉⒊⒈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不仅有学校和家庭,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

⒉⒊⒈⒈社会交往人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出生以后,在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各个方面,都要进行社会交往,加入许多群体组织,甚至同时加入几个群体组织,成为几个不同群体的成员。就个人发展而言,加入群体能够满足人的社会交往需要,满足自尊的需要,增加自信感和力量感,获得安全感等。总之,加入群体能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⒉⒊⒈⒉社会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人的行为所体现的风格、情感、情操等。道德是依靠说服、示范、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以及教育来起作用的。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调节着个人的行为。尤其是在小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人与人之间在生活、学习、劳动和日常交往中的相应的道德关系,是他们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⒉⒊⒈⒊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在这里主要包括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种类的艺术作品、电视、电影、互联网络、书报刊物、音像制品等各种形式的大众传媒以及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剧院、游乐场、歌舞厅、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艺术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的、从审美角度认识与评价现实的形式。它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概括、凝练,以独特的方式再现出来,因而是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人文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艺术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暗示性、感染性和模仿性,在接受者的意识中创造出独特的“第二现实”,因而具有强烈的说服作用和鼓舞作用。特别是文学、影视、戏剧作品所塑造的形象鲜明的人物,往往成为儿童爱戴和崇拜的对象和理想的化身。大众传媒的功能是利用各种现代社会传播手段传递各种文化价值、社会道德意识和其他社会信息,许多艺术作品和人物形象就是通过大众传媒而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大众传媒在传播速度和空间范围都远比传统的传播手段优越得多,因此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2]

⒉⒊⒉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初探

⒉⒊⒉⒈家庭教育最普遍的四种类型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一般分为如下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独裁型,这是一种专制的形式。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尊心在这种家庭中会受到严重的压制。第二种是保护型,这种类型虽然也是出于强制和严格服从,但形式不同,他处心积虑地保护孩子免遭困难,过分地保护、溺爱孩子,使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损害。第三种是和平共处型,在这种家庭中每个人各自作自己的事,各自面对自己的问题和困难,面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很少有感情的交流和互相间的帮助。这种家庭使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互相隔阂,造成沟通上的问题,对孩子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第四种是合作型,在家庭成员的合作气氛中,孩子的自我中心倾向逐步得到克服,获得社会交往的有益经验。这种家庭在共同的生活中有一致的生活目标和道德价值标准,并且有积极的信息沟通和感情上的交流,儿童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受到积极的移情作用,对周围的人和事逐步学会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从而使个性获得良好的发展。

⒉⒊⒉⒉社会教育家庭化首先,社会舆论积极的引导,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放到比较显眼的位置。学习并且借鉴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把家庭教育放到社会教育中去,社会建立起关注引导甚至是监督家庭教育的责任感和法律依据。其次,以居委会或者小区建立起家庭教育宣传窗口和咨询站同时时时监控,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对于家庭暴力等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且进行心理引导。

⒉⒊⒉⒊家庭教育社会化作为家长,如何构建这根与社会联系的支柱是核心内容。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根支柱,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顶梁柱。社会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既然成员是所有社会活动中的人,没有人能离开社会单独存在。没有什么影响比社会对家庭的影响更为深刻,而家庭却有反作用于社会。这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关系。首先,树立社会的责任感。对孩子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对社会负责就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如果任由社会的阴暗思想滋生蔓延甚至灌输给孩子,那么是对孩子和社会的极端不负责任!其次,在家庭内部推广民主思想。所有成熟文明的社会都是民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面,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个性和谐相处碰撞出人性和和谐的火花。第三,把孩子尽可能早的引入社会,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团队活动、社会活动。中国孩子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常常忽视了团队的力量,并失去了在团队中增强责任感、锻炼动手能力、启发创新思维的机会。一个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里的孩子也容易产生心理疾病。最后,用平等和谐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一要经常为孩子找出优点,并能具体表扬孩子的优点。;二要时常对孩子表示信赖,并告诉他:“你一定行!”;三要尊重孩子的感觉,积极倾听孩子的需要,并能真诚表达父母自己的感受;四要让孩子有发泄情绪与谈论感受的机会;五要观察孩子的需要与期待,使他常处于愉快和满足的状态中;六要与孩子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⒉⒊⒉⒊家长必须做好家庭教育的“导演”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角”,那么家长就是“导演”。最后的结果如影视作品一样需要社会大众的检验。家长必须随时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与时俱进。有些家长一味的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却从来不审视自己,担当起“好榜样”应该是每一位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篇(4)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义务。妇联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中央8号文件精神,妇联应担当牵头、协调、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职责。我想就此分三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夯实基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近几年来,我们做了以下基础性工作: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

妇联,明确了妇联对全市儿童工作负有牵头协调的重任。为此,我们由主席牵头,两位副主席分管,内部五个职能部门实施。做到了目标落实、经费落实、措施落实、考核落实,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突出家庭教育。我们每年通过工作会、经验交流会和检查督导等方式,持之以恒地抓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家长学校的建立和巩固。还联合市教委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逐步规范办学形式,提高办学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建立各类家长学校近6000所,创立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176所;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咨询服务、宣传读书等活动,使数百万家长更新了家教新观念,一大批父母被评为教子有方的好家长。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起了重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推动25个各区县(自治县、市)建立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小公民在行动”等丰富多彩的儿童校外道德实战活动。创建了5个市级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

四是维护儿童权益。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和重庆市2001-2010年儿童发展纲要和规划,使未成年人生存、发展和保护环境进一步改善。采取多种方式,受理未成年人权益侵害案件的投诉,协调了一批未成年人权益侵害案件的查处,有力打击了侵权犯罪。

五是扶助贫困儿童。我们持之以恒抓“春蕾计划”“安康计划”的实施。千方百计筹集国际内外社会资金1040万元,救助了2.6万多贫困失学和面临失学的女童重返校园。不少优秀女童还完成了高中、大学学业。

二、贯彻《意见》,突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意见》后,市妇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1、抓学习,提升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市妇联及时学习领会中共中央8号文件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精神,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中干会、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及有关部门领导会议,认真学习、李长春同志讲话,就如何发挥妇联优势,做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2、抓贯彻,制定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我们迅速制定下发了妇联系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妇联组织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专门就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重点、范围对象、主要任务、具体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3、抓家教,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题

我们以“学做合格家长,培养四有人才”为主题,以100场大型家庭教育报告活动为载体,在全市广泛传播“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亲子观、成才观。在较短的时间内,我们培训、组建重庆市家庭教育报告团,于5月12日隆重举行了百场大型报告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目前,各区县(自治县、市)家庭教育报告团纷纷成立,生动形象、精彩纷呈的报告活动正在全市有序展开。

4、抓阵地,完善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载体

家长学校是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与市教委、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召开了“重庆市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对大力推进家庭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家长学校建设三大目标和家庭教育工作八项任务,还与市教委就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分工达成共识,明确了各自职责,目前正在探索重庆家庭教育的组织体制及工作模式。

5、抓教材,将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家教的全过程

我们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研,紧扣家庭教育“以德育人”的主题,重新撰写了《21世纪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将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到0-18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全过程,突出从身边事做起,从具体事做起,在潜弱然化的养成教育中提升德品素质。

三、创新思路,把家庭教育推上新的台阶

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镇东书记和元敏副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市委的实施意见,努力改善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思路:

1、加强领导,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

各级妇联要切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妇联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主要任务放在突出位置,其目标责任要纳入各级妇联组织的计划、检查、总结、奖惩。按照市委会议的统一部署和责任分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实施办法,采取有力措施,整合社会资源,充实部门力量,提升人员素质,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将此项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

2、突出主题,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推出新的举措

继续抓好已启动的“以德育人,为国教子”为主题“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四有新人”的百场家教报告,同时推出“六个一”行动。即:推出一套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新教材;组建一批市、区、县家庭教育报告团;培训一支家庭教育工作骨干队伍;表彰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树立一批“以德育人”的好家长;创建一批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县。明年将在全市组织开展百万家长读书活动、家庭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亲子交流百家论坛活动等,进一步提升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

同时,我们将不断深化“小公民道德建设”行动,以家庭为重点,以亲子互动为特色,依托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网络,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并创建命名第二批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

3、发展载体,在儿童教育阵地建设上创建新的格局

家长学校是传播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在继续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创建及指导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争取民政部门的支持,逐步建立发展社区家长学校。因地制宜探索创建灵活多样的农村流动人口家长学校、亲子学苑、家庭教育网校、家长学习俱乐部等机构,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家庭教育阵地建设的新格局。

同时,我们要积极推动15个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将儿童活动中心建设纳入当地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的总体规划,早日实现40个区县全部建立儿童活动中心的目标。

4、整合资源,在服务儿童生活上开拓新的渠道

市、区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要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校外教育功能,针对儿童不同特点及身心发展需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怡情益智的儿童活动。开设层次结构合理的培训项目,加强儿童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开设儿童心理救助热线,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心理辅导和健康指导。

继续开展以促进儿童教育和儿童健康成长为重点的春蕾计划、安康计划、五好文明家庭等项工作,努力为儿童办实事、办好事。

5、加强调研,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解决新的问题

我们要充分发挥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作用,更新理论研究队伍,研究针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与实践、社区家庭教育模式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增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市妇联将适时组织召开家庭教育理论研讨会。

6、源头参与,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新的环境

家庭教育篇(5)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智育,轻德育。在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其实绝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明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但是他们在实际中并没有真得这样做,而是陷入了“重智育,轻德育”的泥潭不可自拔。为了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开发子女的智力水平,他们不惜成本地为子女报各类特长班与辅导班。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家庭的子女习惯于以个人为中心,喜欢乱发脾气。而家长却往往纵容这些不良品行。在他们眼里,孩子学习好是最重要的,放松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最终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重言传,轻身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愿望是好的,但如果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做支撑,这种美好的愿望就很难实现。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喜欢训斥孩子,也有些家长喜欢拿别的孩子进行攀比,还有些家长喜欢放任自流的方式。这些教育方法不仅收不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孩子的孤僻的性格,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大部分家长习惯用言传的方式教育子女。而与身教方式相比,言传方式不容易被子女接受或信服。而且,有些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比价差,很难起到一个榜样示范作用。总之,在“重言传、轻身教”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很难有所成效。

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健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而且指心理上的健康。然而,许多家长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产生了“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错误倾向。受此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怕累着孩子而不让他们参加正常的劳动,在吃穿上更是各尽所能,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穿什么就买什么。长此以往,孩子们就养成了“钱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而且,这种培养方式下出现了许多“小胖子”,身体健康很难保证。与此相反,大部分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正常沟通与交流,没有密切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使的许多心理问题积少成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而这也家庭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的公民教育路径

重视品德教育,实现德才兼备。培养德才兼备的子女,是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而在实现这项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子女学会做人,这也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具体而言,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帮助以外,家长要善于与子女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关心子女的思想与品德状况,并引导子女追求上进,教会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与生存本领。当子女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引导他们用道德与法律的准绳来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样,通过长期的品德教育,全面提升子女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素养。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而且这种影响不管好坏,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当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向子女传输正面的影响,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例如,要想教育子女尊老爱幼,首先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因为子女往往会效仿家长的行为。这种效仿如果得以持续,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和品行。除了学习和生活以外,家长要注重对子女的“智力投资”,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并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篇(6)

中国大多数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子女最好的教育:离开家乡到昂贵的地区,长时间工作,支付家庭教师、芭蕾舞和音乐课的费用。

教育在孩子和父母身上施加着强大压力,并成为将家庭消耗殆尽的负担。中国家长强调教育。研究表明,家庭财富的绝大多数都会投入昂贵的、包罗万象的孩子教育中去,在这个国家,高压教育系统使得竞争从很小就开始了。

无情的考试系统、课余活动和城市独生子女优势都可能意味着家庭经济和感情资源都寄托在一个儿子或女儿的命运之上。家庭的未来取决于孩子的成功。

每个中国独生子女家庭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如何给孩子最好的。

但问题远远比单纯的家庭问题深远得多。过去十年里个人财富的快速积累意味着金钱和权力决定着几乎所有社会交易,包括教育在内。腐败已经渗透,通过礼物向孩子的老师表达敬意,也变成了新的流行趋势。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慷慨馈赠正在影响着一些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对于那些父母可以负担的学生,这样的做法使他有希望获得比其他学生至关重要的“优势”。

尽管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但在公共教育系统中,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造成巨大的不平等,让孩子进入市区优秀小学需要极高的价格。

在北京,只要负担得起,为最好的学校所在区域的一个75平方米的两居室支付超过50万英镑以上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在社会的另外一端,这样的优势是无法达到的,即使所有的中国学校都属于相同的公共教育系统。

家庭教育篇(7)

    当今孩子的教育,是与学校和家庭的和谐配合密不可分的。宜昌市七中始终以教育为中心,加强能力

    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家长的信任。在家长会上学校还为我们聘请了专家为我们家长讲授如何教育子女,提高了家长们的认识,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我的孩子叫陈睿轩,是一个懂礼貌、爱学习、有上进心讨人喜欢的大男孩。在几年自愿学习的兴趣爱好培优中,结出了一些“硕果”。曾获得宜昌市开赛以来历年的围棋冠军,并荣获“业余3段”围棋段位;在全国青少年围棋比赛中进入前六强;另外乒乓球水平也很不一般,少有对手……下面作为父母谈一点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一、充分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

    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更是整个家庭的重任。而我们父母是非常需要加强学习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模范和榜样,我们时常记得教育孩子,却忘记了教育自己,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家里利用吃饭的时候、客人来访的时候、走亲戚的机会给孩子传授一些家庭礼仪知识,培养孩子的爱心和与人为善的的生活态度,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父母绝不反其道而行,而是率先做到。我们父母讲话从来不带脏字,家里从不打麻将,也没这个爱好,看电视节目也是一些知识性的节目。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进行各自的学习,让孩子明白,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任何人任何时间不努力、不学习将会被时代抛弃,被社会边缘化。

    二、尊重孩子的参与权利

    孩子逐渐长大了,不是幼儿园那个没有独立思维听话的“乖宝宝”了,而是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小大人”了,所以要重视他作为家庭里的一个成员的知情权、发言权及建议权,听取他对家庭建设的一些建议和想法,不要把他当成小孩子不让“插嘴”。比如我们在新房的装修和布置上,专门听取了他的一些建议,特别是他自己的房间,完全是按他的想法来布置和装修的。这样的一些家庭日常事务让他参与进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培养孩子的理财及审美等各种综合能力。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是大舞台,家庭是小舞台,只有在小舞台上不断的磨炼,将来在大舞台上才有可能一显身手。

    三、注重与孩子相处的平等地位

    只有平等的、民主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那么家才可能是一个愉快和谐的整体。父母既是孩子的长辈,又是孩子的朋友。孩子做错事,不要一味的责骂,更不可当众训斥,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是要面子的,也是有自尊的。记得两年前的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刚好下班经过一家网吧,无意间发现孩子竟然坐在里面,这是始料未及的。当时心里很气愤,但我强压怒火,没有冲进去把他揪出来,而是再三告诫自己要冷静,不能冲动,否则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事情只会越来越糟。我当时没有声张,不声不响的回到家。等他回来后,故作轻松得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家?果不出我所料,回答的全部是谎言。后来通过给他摆大量的事实讲大量的道理和举出活生生的例子,使他认识到他犯了两个错误——谎言和进网吧。由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地写了检查和保证书。孩子正因为不是在父母的高压之下,所以才心服口服,才会遵守诺言,没有再次进入网吧!当孩子遇到挫折,不要挖苦和“浇凉水”,一定要正面引导,帮助他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当孩子有出色表现时,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当然也要适度,否则适得其反。

    四、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