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2:31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篇(1)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美术教学 现状 优势发挥

0前言

多年来,农村美术教育一直遭受冷遇,学生的美术知识少得可怜,色彩没用过,明暗调子不清楚,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程度和欣赏水平,他们很难对美术产生兴趣。一些很有意义的美术创作活动,学生却感觉茫然,无从下手,无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似乎美术创作不是自己所能为的事,美术创作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

1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在家庭教育方面,农村孩子由于所处的家庭条件都有限,多数孩子入学前,在学前班学习中,只有任孩子随便的涂鸦。上学后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则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长们往往是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这样就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在摇篮之中。在农村学校中,受学校固有的条件限制和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影响,致使许多学校重智育轻美育,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科之分,再加上在升学考试中很少注重美术成绩,使得美术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些学校在课表上排了美术课,实际上却并未开设;也有些学校一到“关键”时刻,如临近期中、期末考试,美术课就只好让位于主课。学生在业余练练笔,往往被家长和教师斥责为“不务正业”。这样,学生很难系统地接受美术基础知识教育,更谈不上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由于家长认识的偏颇和部分农村学校对技能学科开设无法得到保障,致使许多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连最起码的美术学习用具都无法配备,不带美术用具现象十分严重,更谈不上按照美术教材的要求,配齐其它的材料和工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阻碍了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2如何发挥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优势

通过对农村学校美术教学现状的分析,如果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美术教育的美育功能。美术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普及教育,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素质教育不仅有着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学校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必须满足人类个性均衡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主”“副”科之分。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教学中,其实从一开始,学生对美术课是很感兴趣的,学生们也喜欢在课堂上画一些东西,我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例如在用线条描绘事物美术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描绘的物体进行临摹时,有的学生并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作,而是凭着记忆用线条描绘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如文具盒、学习用具等,当我们看到学生有这种行为时,应积极给予鼓励,这说明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发挥作用了,不管学生画得好还是不好,这样,以后在课堂上,学生的画画欲望就会与日俱增。然而如果教师不当回事,甚至认为没有按教师的要求作画给予批评,那学生萌发出来的天性肯定会抹杀。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

美术根植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发现美、欣赏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为他们的美术教师,努力引导他们走向自然、融入社会,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1)让学生感受农村风貌,激发美感。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它不但使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了解家乡之变,激发乡情。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富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一排排现代化工业厂房。这些都是现代新农村的亮丽风景线。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片质朴的、可爱的土地,捕捉身边的画面,让学生尽情去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美术的活力与趣味。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篇(2)

在农村开设有特色的陶艺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农村小学陶艺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农村独有的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并灵活运用,以此让学生拓宽视野,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陶艺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课程越来越重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注重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已经将陶艺教学列入了中小学美术教材。教师应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条件,发挥农村学生的优势,积极探索陶艺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美术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农村小学多处偏远地区,其地理环境复杂,经济落后,教学条件十分有限。由于美术教具极度缺少,并且学生的绘画工具匮乏,他们没有条件接受比较系统、正规的美术教育,绘画基础薄弱。美术课中,教师仅通过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农村,泥土同孩子们有着不解之缘,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能够在玩泥中得到快乐。泥土有很强的可塑性,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笔者在陶艺教学中,努力把“陶艺”拓展为“玩泥”,用泥作为材料,为学生的自由表现、自由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玩泥”既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爱乡情感

(一)赏家乡美景,感受家乡之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城市的游乐场、公园、少年宫、旅游景点等固然是美术中可借用的好素材,但是由田野溪流、村舍、树木组成的美丽清新的农村风貌也不失为得之即来的素材。因此,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特色,引导学生在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飞鸟游鱼等环境中寻找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对其进行加工整合,深入发掘其亮点。譬如,笔者在开展“我造的小房子”这一节教学活动时,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房子的特点,找找邻居的房子有何特色。每个学生都能把房子的特点说得很清楚。其次,通过图片展示几幅用陶泥做好的有特色的房子,每个学生看过后都想把他们心中的感受表现出来。再次,让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学生们的心情很激动,动手参与的欲望更强烈。最后,引导学生动手“造”房子。当作品完成时,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很有特色。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都能创作出非常好的作品。

(二)品家乡美食,悟纯朴乡情

中华美食遍布各地,其饮食习俗也影响深远。各民族、各阶层的饮食状况和饮食习俗历经了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形成了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其中,农村的美食文化、农家风情独具特色。如“家乡的美食”一课中,笔者先展示了家乡各种美食图片,激起学生兴趣,再请一位当地的大厨展示各种美食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最后让学生动手实践,把泥土变成一道道富有特色的家乡美食,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美食热爱之情。农村的风土人情独具特色,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这种资源,将其当作美术素材,展现自己的作品。如此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活力与趣味,并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自己的家园。

三、利用独特条件,感悟陶艺魅力

农村的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到处都是泥土。只需找到一些干净、有粘性的泥土,对其加以利用,就可借此进行陶艺教学。由于泥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可以通过揉、团、搓、捏、接等方法捏出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尽情地体会着创造的快乐,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农村的小河旁、小山上,石子、树枝随处可见。借此素材,教师可进行造型教学。例如,在“多种形状的脸”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让学生按“选”(选好的石子)、“看”(看石子适合制作何物)、“粘”(用泥土等粘贴)、“彩”(上颜色)这四个过程,形成一张张立体的脸。又如,笔者指导学生创作生活场景:有的学生用泥土做成了一个花瓶,在花瓶上插上树枝,树枝用颜料点缀色彩;有的学生用泥土做一位放牛的老爷爷,让老爷爷手上拿着树枝,就像生活中老爷爷拿着鞭子在赶牛。陶泥通过各种材料的结合展示出学生精心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根据所处的环境特色,灵活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挖掘现有素材。

四、结语

开展农村小学陶艺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美术注入生命活力,还都为教师的教学谱写崭新的篇章。在农村小学陶艺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农村独有的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并灵活运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邹豪生 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篇(3)

1计划不落实、科目分主次

在教学计划中,对于美术教育课程,缺乏明确的要求和有力的措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即“拿出成绩”,美术课被其它“主科”挤之门外。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兴趣,也阻碍了学生特长的发展。

2思想观念与新课标美术教育的实施理念落后

要切实改变这种思想观念落后的对策为农村中小学要努力培养正确的美术教育审美观。农村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掌握一定美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逐渐提高审美能力, 让美术这门艺术, 带给他们审美的愉悦, 情感的共鸣及心灵的净化, 使他们成为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审美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 即对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它既是一种价值取向, 同时又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 它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教学手段, 对学生进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培养。

3专业教师的缺乏

由于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因素,现在的农村大量缺乏教师,很多地方甚至还有两三个教师承担一个学校所有年级教学任务的情况,复式班教学的模式也依然存在,而且留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多数是民办教师,别说是开设音、体、美等专业课程,就连正常的教学工作都无法保障。很多学生根本连美术课的概念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不但不能得到基本的审美意识的培养、系统的美术教育,而且学习生活全部被枯燥的语文、数学课所填充。哪怕在少数农村学校开设并实施了美术课的教学工作,但也会因为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而使其成为简单的“绘画课”和“手工课”,而“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美育价值的体现就成为了空中花园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

4学生的视野局限性强

在农村生活的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内,和外界接触很少,多数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媒介仅仅局限于电视和课本,因此,学生的视野局限性很强,思维拓展不开。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表现多停留于模仿教材,而没有实际接触的图片资料对于学生的创造来说是没有生命力的木偶,在这样“闭门造车”的情况下,学生的作品呈现出的是苍白而乏味的、缺少真情实感的表象临摹,就更不用提“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了。

5教育观念及方法相当陈旧、落后

农村美术教师由于自身条件的关系和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以及教学设备等的限制,缺乏对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在目前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美术教学要求最主要的是注重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日常的教学上,农村大部分美术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依旧是旧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仅仅注重教师示范,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由于条件限制,教室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教材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缺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一成不变的教学场所和教学内容,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单调的照课本临摹,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下降。

美术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使还担任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老师教、学生学,照搬照抄。即使现在教办倡导转变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我们的教学方式仍是讲解、示范。只重视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教育。

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 存在教师仅仅依靠教材, 学教材,不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 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农村的美术教学, 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来, 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 充分发掘当地文、地理、自然资源, 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地方特色的美术课。例如: 野外写生、萝卜雕刻、泥塑、剪纸、折叠、稻梗手工艺术、变废为宝等综合实践课。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 寻求适合农村孩子美术学习的教学资源。

6评价学生学习美术好坏的标准单一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篇(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233-01

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才能为核心。其任务是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人才。由此可见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比较偏僻的农村,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性因素: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这种现状与我国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悖。

几年的义务教育,怎么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到如此地步呢?我认为有如下因素。其一、是学校外部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孩子原有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只要求孩子文化课出“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其二、学校内部因素:在我们这儿,比较偏远的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多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至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多了解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体验的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如果老师一味要求学生按书上要求去做,按书上的表现方法临摹书本上提供的范画,肯定会有一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受到挫伤。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作为基层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呢?比如:在上一节制作装饰画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平常的东西制作装饰画,我没有讲述装饰画的原理、色彩搭配等,而是将闲暇时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展示给学生,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受此感染,学生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讨论制作的内容,需要的材料,然后分头行动。通过这节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不仅具有启发的作用,而且是一种促使学习美术的催化剂。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要在教学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上泥塑课,农村学生是没有条件用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学习泥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我们农村教材资料缺乏。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幻灯片、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等,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比如水墨画教学的课程中,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很不方便,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术的内涵。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如:七年级的线造型练习,我们可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有的甚至要从简笔画开始,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总之,在我们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真正把课堂教学开展好,让农村的孩子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实现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诺.对基础美术教育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5).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篇(5)

关键词:现状分析;兴趣培养;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训练

在农村,很多学校教学条件相对城市学校来讲要差,没有专门的画室和专业美术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领导大多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和升学率,在制订教学工作量时,美术课与文化课也不一样,这样极大地挫伤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虽然推行了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但有的教师教育意识与观念没有转变,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落后,美术课堂教学中没有创新意识,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教育是不能忽视的,怎样才能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我想从以下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上美术课时,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新知识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靠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组织好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当他们看到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时,就会受到艺术作品的感染而产生兴奋。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素描教学中画静物时,教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不同,在教室多摆几组静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及绘画能力去选择,画自己喜欢的静物,只有这样,学生的绘画兴趣才会大大提高。此时,我们要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正确的引导,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目前农村教学条件与教学设施与城市相比是较差的。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特别是边远的山区学校,美术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学效果相对城市的学生来讲要差,加之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与专业水平及修养也有差异。我们知道,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教学中,对学生要多给予肯定与表扬,少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美术与其他各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美术教师要多外出参观学习,观看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听优秀美术教师的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发掘农村的自身优势,开发校本教材,积极组织好教学。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践及班级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及年龄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在愉快中获得新的知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此方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很多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开展,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地讲一讲,甚至改上自习课了。我们不能因教学条件的限制就放弃美术课程的教学,而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来搞好美术课堂教学。也可以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切合实际的开发一些校本教材,开展一些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是室内或室外教学活动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力。美术教育要靠适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要根据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意识,教学方法要新颖,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习,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成绩。

三、加强课堂教学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素描教学训练中,我们首先应向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技巧,要求学生在有老师授课时应尽量少临摩,多写生。教师要多加强辅导,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类别的要求进行。在写生训练课中,静物的摆设,要由易到难。低年级学生主要进行简单的物体组合练习。高年级学生素描开始应以结构素描造型练习为主,使学生了解物体的基本结构造型。色彩练习首先应以单色练习为主,然后以组合静物色彩练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审美能力。对于初学绘画时学生,作为教师,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作业练习的难度不要太大,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所以,教师应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学生的知识。教学内容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才可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有利于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培养。只有抓好了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美术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现在农村美术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资料缺乏,教学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的教学,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及相关配套资料,没有直观图片欣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先找一些有关的资料:如教学挂图、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教师边讲解边分析,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从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直观欣赏大量美术作品,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如:在初中美术教材中,中国画的课程教学中,因为教学条件限制,在讲述基本理论后,教师可以将宣纸和毡子钉在小黑板上,进行当场示范,教师的构图与用笔、用墨技巧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学生容易观看。让学生边欣赏作品,边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中绘画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增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现在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我们还可以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材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十分有利。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篇(6)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联系我国国情,审视教育现状,美术教育在农村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薄弱环节:思想上的不重视、师资缺乏、经费不足等都严重制约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如何加快农村美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是农村更是中国美术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批评与认识

l、思想误区严重影响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学校中领导表面抓素质教育,实质上却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美的思想和现象依然存在,美术教学存在着大面积“空白”。就农村美术教育而言,有的地区美术课达到课程计划标准的学校不足20%,这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由于农村深受传统思想影响,人们对美术认识不够,不了解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不清楚美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美术归为副科,认为学习美术会影响主科学习。

2、美术教师缺编现象严重、教师观念陈旧、师资水平偏低。根据国家教育团的专项检查,“义务教育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不足,有编不补,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较突出。虽然有一些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自农村,但他们从思想上也不愿再回到农村。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思想根源来自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导致很多美术专业毕业生流向城市打工行列;另外,由于地方财政等原因,学校规模小、数量大、学校分散、经费和编制都受到限制,加上其他原因,“养不起”只能任一门课的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只有让一些“副科”老师兼任。多地至今没有科班出身的美术专业教师,还有些美术教师因教师缺编,被抽去上数学、语文等主干课程。

3、教学模式单一,阻碍了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农村美术教育中存在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几十年如一日”的状况。没有发展、变革,美术教育停留于原地,缺乏了培养审美情趣人才的活力。从根本上看,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样板”化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培养多向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4、教学设备缺乏,绘画工具、材料得不到保证。由于农村学生的家庭条件差,经济不宽裕,有95%以上的学生买不起各种绘画工具材料,只有几只铅笔进行单调表现,这样的画面怎能达到美术教材中五彩缤纷、色彩鲜艳表现?又怎能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艺术素养的形成、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的农村中小学校即使有美术专用教室,但距美术教学的办学标准还有较大的距离,教室里几排画夹、几个石膏模型、教师常用必备示范工具及材料微乎其微,由于没有电化教学设备,美术教材自带教学资源不能使用,、何谈教师开发新的现代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更是空白。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措施

l、切实转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观念。我们应端正对美术学科地位的认识,并做好对家长的思想转化工作,切实将美术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通过向全体学生实施有效的素质型的美术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

2、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美术教育,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兴趣,提高审美素质和创新能力。深入研究,探索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规律。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和提高农村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中国农业大国的现状来说,农村人口多,在如何加快农村美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应该为中国美术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美术教学的前提。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最终的效果需要教师考虑学生们的心生,如在想什么,如何感觉,想要做什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决定自己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学指导。例如,在国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爱好、修养、情趣各不相同,如果要求他们画同样的题材同样内容,很可能损伤部分学生对国画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题材来练习,在掌握一定技法后,教师再布置统一的题材进行练习,教学效率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l、充分发挥各地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积极依托教师进修学校的特有职能,在国家统一培训后再根据当地实际进行次级培训和教材、教法培训及专题讲座。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如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建立骨干教师业务档案。

2、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依托的美术师资培训基地。“以地方高校为依托,建立稳定的、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基地”是解决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的一个可行办法。承担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学校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和手段”,积极干预中小学和社会美术教育,积极发展非全日制的成人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或培训,使当地欠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能有继续教育的机会。

3、利用“综合”手段,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首先凭借远程教育网络进行培训,积极引入外部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其次建立骨干教师的交流互换制,并建立城镇与乡村教师互换制度。交流到城镇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同样会在设备、师资等较好环境中迅速提高专业水平和美术教学能力。

4、学校学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为此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改改进,采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尽量扩大每节美术课的教学效益。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学校也可采用开设美术班等措施,使有潜力的孩子得到发展机会。

四、挖掘农村美术资源,加强审美教育在农村中小学进行美术教育的丰富的资源

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来自大自然的资源,如果忽视这种优势,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无疑是一大损失。例如,蓝天、白云、山川、河流、花鸟可以作为写实兴趣培养的美术素材。

五、进行宏观的监督和评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农村美术教育纳入督导评估中,在督导评估时既要看各种展览,又要检查教学效果,使农村美术教育尽早走入有序化和规范化。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软实力;改进

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由于受到了传统观念以及地域特点的限制,无法得到高效率的开展。农村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也与城市的学生有较大的区别,为了缩小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差距,农村学校应当针对美术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尤其是在软实力方面。所谓的软实力,实际上指的是一种能力,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念,它是相对于硬实力所说的。软实力其实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吸引力,利用吸引力来达成某种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增强农村美术教学的软实力成为了教学的关键,本文将针对农村美育问题展开简单的讨论。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农村学校对于美术的认知逐渐的发生变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美术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副科目,更有甚者,认为美术教育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这些想法在现在看来已经基本上都改变了,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

(一)课程资源方面

虽然说美术教学已经在农村学校获得了推广,很多农村的小学也都配备了专业的美术教师,但是在实际的美术教学开展过程中,大家还是避免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针对对农村美术教育现状的研究可以得知,当前的农村美术教学,缺乏教学资源。教师往往对于课本教材过于依赖,这种行为会让美术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除此之外,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教学课堂中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二)师资配置方面

虽然说很多农村的学校已经配备了专业的美术教师,但是学校方面似乎对于美术教育还是不够尊重,有的学校会出现一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象。比如说美术老师身兼数职,除了要进行美术教学之外可能还会担任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样一来美术教师就会出现一些懈怠的情况,不利于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设施使用方面

大部分的农村地区都已经配置上了完善的教学设施,比如说多媒体教室、办公网络,以及一系列的美术教育所需要的工具等等。但是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这些设施的使用率比较低,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时间久了便成了摆设品。

二、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教学方式以及观念的落后是农村的美术教学成为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通过对当前农村的小学美术教育软实力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一)师资建设不成熟

美术教师的兼职现象以及专业性不够的现象成为了当前农村美术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这种问题直接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应当接受的是正规的、科学的、专业的美术教育,而不是这种教学思想落后的、鸡肋的教育。

(二)与城市存在差距

众所周知,农村无论是在经济水平还是在社会文化方面,都与城市有着望尘莫及的差距。这种差距就直接成为了影响美术教育的问题,硬件设施的不够完善、使用方式的不科学、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等等,都是影响美术教育的大问题。

(三)地域存在限制

学习美术不是闭门造车,更加需要学生走出去,发现外面世界的美。就城市而言,分布了大量的美术馆、美术教育机构等等,而且还会不定期的有一些美术作品的展览,这些对于学生学习美术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没有,这就是问题之一。

(四)学习资料难以准备

由于农村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落后,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资料,比如说需要买一些美术画册的时候,在农村没有办法买到,这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发展。

三、小学美术教育改进策略

(一)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

当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丰富教学资源,以美术教材为主要依据,适当的加入一些辅的教材来拓展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例如说在对《画人物》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小学生们展示出一组人类早期的人绘画作品(岩画及舞蹈纹盆)与现在儿童的人物画涂鸦作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人物画来装饰器皿、丰富生活了。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出一些学生自己画的人物画作品,以供大家欣赏。

(二)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无论是在教学思想方面还是在职业素养方面,都应当呈现出最专业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定期培训和考核的方式来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积极利用已有设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