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8:31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1)

[关键词]接受美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001-05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联邦德国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其着力于研究发生在文学领域的接受现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在于大众对理论的接受,接受美学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切为探索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接受方面,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动机论转向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相关要素与过程:宣教者——理论——大众与接受美学中的作者——文本——读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契合性。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借鉴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借鉴接受美学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论,探索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意义。

一、确立“读者中心”: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之转换

认识论决定方法论,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了什么样的方法论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和内在尺度,规定着大众化的内容、形式、方法的选择。确立科学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推进的首要前提。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读者中心”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思想,在尧斯看来,过去的文学理论只关注作家、作品之维,却对文学的接受和影响之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而割裂了作者、作品与社会的联系,致使文学理论的发展陷入了封闭的自在理论体系的困境之中。接受美学力图克服这一缺陷,其充分肯定了读者在文学作品的价值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只要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接受美学第一次提出了读者在文学活动的中心地位,这为解决文学理论的危机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也为反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有益启迪。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明确谁是中心的问题。只有厘清理论所坚持的主体立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原则才有了立论的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可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但传统以传者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却把大众排除在视线之外,对大众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缺乏充分的考虑,以致于从根本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应坚持的价值立场,使理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导致马克思主义缺乏说服力与影响力,造成大众对理论的疏离。因此,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出困境的根本方法论选择。然而,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还需要实现以下思维方式的转换:一方面,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转换。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是通过实践的途径来确认工具的最大效用,为达到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服务。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看成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服从,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单向意识形态“灌输”路径。而价值理性则强调从人的本质出发。尊重人的需要。如同接受美学坚持作品是为了读者而创作。作者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应该围绕“读者中心”而展开的立场一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采取的一切方式和方法,都应该围绕“以人为本”来实现,人的主体地位应该得以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彰显。另一方面,实现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交往性思维方式的转换。对象性思维方式是一种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知图式,而交往性思维方式则更强调多级主体的确立。接受美学正是克服了过去文学理论中作者与读者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强调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交往。作者通过唤醒读者的潜在意识而达到与作者的思想共鸣,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参与的快乐,从而提高了接受的效果。交往性思维方式本质在于强调实践活动是主体间基于一定实践基础的平等、互动的过程,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恩主义大众化中传者与受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大众应由过去的被改造、被灌输的对象,转到平等、互动的主体地位上来。总之,就如接受美学中强调的“读者中心”对于文学理论带来研究范式转换。“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是对以往工具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目中无人”的宣传教育模式的摒弃,真正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置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地位。因此。以“读者中心”为启示,把“以人为本”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理念,是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引。

二、立足“审美经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之亲和力

大众的接受活动是怎么发生的,怎样使接受活动成为可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解答的问题。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进人阅读时并非一块白板,而是主体心理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即“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审美经验出现在对一部作品意义的认知和解释之前……解释如若绕过这种初步的审美经验,就是一种语文学家的傲慢,因为那种语文学家支持本文不是为读者创造,而是为他创造,从而应由像他那样的人来解释的错误”。可见。“审美经验”是接受活动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对将要接受的信息起着评价和选择作用,制约和影响接受客体的广度和深度。读者在欣赏任何新作品时都会在以前的知识状态里寻找先在的理解,当发现作品与自己现在的审美经验相吻合、相联系时,读者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顺利接受”,反之,则会“抵制接受”。由此,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读者对信息的接受以及接受程度,首先取决于信息与接受者的接受图式内在结构是否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审美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接受实践活动中,指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情感基础等方面的综合结构图式,是接受活动的“前结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作为接受主体的人们基于一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宣传教育的内容作出鉴别、选择、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当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大众的认知图式和审美经验的时候,大众才会产生积极的接受意向。因此,应充分重视大众的“审美经验”在接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要在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契合大众的审美经验。理论的表达方式应与受众的审美经验相对接,形成与大众的解读心理与思维方式相似的“亲近性文本”。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把握大众的认知心理、接受方式和理解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的文化特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将学术术语、政治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把理论成果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动的民族形式。同时,应充分运用现代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采用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来呈现理论内容。这样更能顺应大众的审美旨趣及接受习惯。另一方面,以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托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是审美经验形成的现实土壤,接近大众的审美经验也就是要关注大众的生活经验。因为生活经验往往是人们观察思考问题的感性依据,人们通常是从日常生活逻辑中来理解和接受新事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其基本依托和立足点。更容易亲近大众,从而为理论被群众所接受打开便捷通道。正如列宁所言:“要使鼓动工作对群众发生影响,就应该根据压迫的种种事实和表现来广泛开展经济鼓动和政治鼓动。”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喜闻乐见,并且要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要善于利用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用生产、生活的丰富经验来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经由日常生活的路径,实现马克思主义由“基本原理”到“生活道理”的转换,使理论从书斋里走到实践中,亲近大众,融人大众。如果把丰富的生活经验排斥在宣传之外。理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单调无味,丰富的理论内容也就变成了空洞、僵化的教条。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从更广阔的领域出发,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世界中,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潜移默化中为大众所理解、接受。

三、把脉“期待视野”: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果说贴近大众的“审美经验”能够使理论亲近大众,更易于使大众了解和认知,形成理论大众化的可能性前提。那么,如何使这些“亲近性文本”真正抵达大众的内心深处,让大众对理论发自心底的认同,则是问题的关键。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借鉴。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当读者面对文本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形成某种思维定向,并且希望文本能够满足他的某种期待。“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是否满足读者的期待是决定读者认同接受文本的重要因素,作家只有按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写作才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才能实现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从而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正确的认知和把握大众的这种“期待视野”。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满足大众的“期待视野”为切入点。大众的“期待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内在需要。需要是整个接受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需要,是激发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动因,是价值意识的深刻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大众需要的程度,大众总是基于一定的物质利益需要和精神需要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用能否满足自身的期待与需要为标准来评判和接受一种理论。当这种理论实践活动满足了他们的期待和需要,他们就会对此理论接受与认同。重视大众的期待视野,就要求我们的理论宣传活动应从大众的需要出发设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和内容,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教育,而不是“自编自导”、“自说自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有着物质利益需要、自我发展需要、情感诉求等需要,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满足大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期待,解除人们的思想疑虑,大众就会在需要的满足中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同时,大众的期待视野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期待水平和需要水平,期待视野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因此,注意大众群体的特性和差异,弄清群众的兴趣、爱好、需要、态度等,在理论上进行积极的回应与有效的解答,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理论的差异性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更具针对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引领大众的“期待视野”为着力点。一方面,满足期待是接受活动发生的基本前提,它启动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并推动着接受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大众的“期待视野”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那么,如何适应大众处于渐变的期待视野,取得最佳的接受效果呢?接受美学认为,并非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愈一致,读者的接受意向便愈强烈,而是应该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只有当文学作品适度地顺向满足、超越、校正读者期待视野的时候。才能达到最佳的接受效果。大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构成的“期待视野”也在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以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既要最大地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引领大众的思想文化水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度而顺向超越大众不断改变、提高的期待视野。才能在不断满足大众的期待中,引领大众的“期待视野”。

四、调动“读者介入”: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之能动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接受活动是读者参与到作品中发挥对文本再创造的能动过程。读者带着一定的期待视野来解读文本,同时读者也会反问文本,对文本提出自己的意见。接受美学强调了读者介入作品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种连续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可见。文本中的创作意识只有通过读者介入才能够具体化,作品的价值也只有在读者的参与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要重视大众的参与。人们认知、理解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育主体的引导组织作用,更要凸显接受主体选择、认知、内化、外化的能动作用。“一种思想理论被人们所接受。是接受主体积极主动地筛选、吸纳的结果,是接受主体的内在因素起了主导作用。要充分调动接受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接受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调动人们参与的能动性呢?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未完成的半成品,留有空白点和不定性。这些未定性和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空白使文本的各种角度间的联系保持开放状态,并促使读者去协调这些角度,换言之,它们诱发读者在文本中的基本活动”。这种召唤结构能够调动读者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让读者发挥主观想象力去填补这些空白。激励着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在这种参与活动中读者获得了快乐,这种成就感源于通过平等交流体验而得到的自身主体地位的实现,一种平等互动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接受效果。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也要注重这种“未定性”和“召唤结构”。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性和方向性的前提下,在大众化的内容上、方法上、渠道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层次性、内容丰富性、方法多变性。给大众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平台。

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内容的“召唤结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不断从实践中升华经验而实现理论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大众是‘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也应当成为理论创造的思想主体,大众理论不过是人民大众表明自己作为主体的精神存在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广泛采纳群众来自生活实践的合理建议,提升群众经验对于理论发展的意义。同时,拓展大众参与的平台和空间,不断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扩大人民民力。另一方面,应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式、方法上的“未定性”和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迁。公民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这使得传统的权威传播模式和单一的说教灌输模式失去空间。如若我们的理论传播不以平等交流的意识定位大众的主体地位,不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满足分众化主体的需求。理论的光辉也会因此而遮蔽。因此,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接受主体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桥梁和平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秉承平等、包容与开放为宗旨的思想交流和平等探讨的过程,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思想充分涌流,发挥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

五、注重“第二文本”: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反馈机制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2)

论文摘要:决定大众文学品质的,不是创作主体的身份、地位和生活阅历,而是与精 英文 学创作主体不同的独特的创作心理和思维方式,这就是:线性想象,扇形心理,以及表现欲望等。要做到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真正融合是不容易的,这种融合也没有必要成为文学 发展 的方向。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曾经说过:“凡是存在的同时是合宜的和不合宜的,而两者都对。;}i}y的确如此,若从精英的角度看,大众文学属于粗劣产品,它的存在有失文学的水准,是不合宜的;若从大众的角度看,它适合了大众的精神需要,他的存在却又是完全合宜的。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精英文学如此,大众文学也如此。

大众文学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的创作;二是受众的阅读。前者是它产生的理由,后者是它存在的理由。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前提。本文探讨的正是这一方面。 

   很明显,无论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界都存在着两个群体:精英文学创作群体和大众文学创作群体。这两个创作群体的不同,主要的还不在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从大众文学最主要的部分小说来看,它的作者和精英文学的作者一样,大都是文化水平较高同时地位也较高的人。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所论及的自18世纪末到20世纪后半期美国180余位通俗小说家中,标明是大学毕业的就有120余位,而风许多人都毕业于哈佛等名牌大学,不少还是博士或大学教授。从国内情况看,几位通俗小说大家,金庸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梁羽生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古龙毕业于 台湾 淡江大学(淡江英专)。赵树理虽未上过大学,但他中师毕业(1925年进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学校),这在上一世纪20年代的旧

   而精 英文 学就不同了。虽然,从传统观念看,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但与人物相比,它毕竟是次要的。到了20世纪,故事情节在小说中更是被 现代 派逼到了边缘角落,正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文艺批评家阿多尔诺所说:“叙述者实际上不讲故事了。”卿,这故事情节的退却和边缘化,正好凸现了精英文学的特点。精英文学的作家们,他们的注意力无一不在人物形象上。为了塑造人物,可以借助于故事情节这一手段,也可以不借助于这一手段,这也正如阿多尔诺所说:“小说真正的描写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与僵化的社会之间的冲突。”l卿我国文艺界在上20世纪60年代曾有“先有人物,还是先有故事”的讨论,这次讨论没有明晰的结论。但是无论“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都还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这是精英文学的视角,并不是大众文学的视角。

    就总体而言,从本质上说,精英文学是人的文学,精英小说就是人物小说。高尔基的经典名言“文学是人学”,就是对精英文学来说的。相反,大众文学则是故事文学,大众小说则是情节小说。为了塑造人物,精英文学的作家们,无一不耗尽精力,呕心沥血,想象、虚构能凸现人物性格的生活场景、生活事件以及生活细节,中外的精英文学名著都是最好的证明。这种想象能力是“点’,性的,因为人物、场景、事件和细节都是“点”。精英文学成功的标准,主要就在于人物这个“点”上;而大众文学的作家们,他们无一不在费尽心机、搜肠刮肚想象事件的 发展 ,以情节吸引、感染读者。他们想象故事的能力是“线”性的,这“线”,就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流向。

    二、扇形心理: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的又一独特之处

    还是那本《美国通俗小说史》。在该书所列的180余位作家中,又有近70位担任报刊编辑、记者,或广告人、推销员。我国的大众文学大家金庸、梁羽生,都当过众所周知,报刊是以大发行量为目标的。这种报刊工作人员的职业习惯,造就了大众文学作家的迎众心理。其他许多作家也因生活拮据,把创作当作挣钱的手段。所以,自 工业 社会以来,特别是在当今东西方一体化的市场 经济 环境里,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中,大众文学作品都和报刊一样,追求畅销即最大的受众面,并以此作为成功的标志。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90-02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当前就是要把握根本任务、突出地区特色、完善制度机制,切实打牢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根基,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可靠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把握根本任务: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办的事和完成的任务有很多方面。从当前的情况看,最根本任务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把深邃的理论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的普遍信仰、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深刻的理论并不必然要求艰深晦涩的语言,而朴素和简明的表达才能适合大众需求。

1.把握政治要求,坚定政治信念

必须深刻把握其政治要求,抓住坚定政治信念这个根本,使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成为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在学习优良传统中坚定政治信念。针对有的同志对党的优良传统缺乏深切感受的实际,把经常性的理论学习与加强党史、地方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以史为鉴、以史明理,使大家认清“非党化、非政治化”等反动观点的荒谬性,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

2.端正价值追求,严守思想道德阵地

政治上变节、思想上变质、斗志上变衰,往往是由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造成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抓住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关键,在强基固本中扎牢思想“篱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要大力开展培育当代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用知识和哲理启迪心智,用热情和真诚打动心灵,用具体和平等开阔心胸,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从追求职务晋升的困扰中走出来,形成敬重事业的心态,做到在职务待遇上知恩知足,在事业工作上永不满足,不为官职浮名所累;从追求利益的困惑中走出来,形成淡泊名利的心态,做到廉洁用权、清白为民,不为一己私利所缚;从追求“潇洒”的诱惑中走出来,形成身处闹市不为所动的心态,做到作风正派、情趣高尚,不为“酒绿灯红”所迷惑,使“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国家、崇尚荣誉”为干部群众普遍认同、自觉践行,使大家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中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守住思想道德阵地。

3.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各级党的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必须紧贴时展和群众实际,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要的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抓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紧迫性,切实加强对理论学习活动的组织计划和统一领导,认真学习新理论、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维,完善新机制。要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坚强的组织领导,科学的计划安排,有效的工作落实,推进社会建设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二、紧贴实际: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

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宣传、普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地位,提高群众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是各级党组织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和继续。

1.针对不同群体认知差异采用不同方式抓普及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必须紧贴群众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当好“理论翻译”,用好“大众话语”,让创新理论走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群众日常话语解读理论术语,使深入浅出的科学理论与群众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琅琅上口的“群众话”、易记易背的“顺口溜”,使群众学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组织群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干部群众走出家门,走进社区、企业、农村,感受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针对青年群体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少深刻感受的实际,通过开展“我看祖国新变化”故事会,举办“从图片看发展、从数字看成就”展览,引导大家从改革30多年来群众在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各项保障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

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熏陶的内涵和功能,广泛利用“网络文化”、“灯箱文化”、“群众广播”等宣传载体,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严肃的教学生动化,实现理论学习从无声到有声、从平面到立体、从单调到多彩的转变,浓厚科学理论的学习氛围,把科学理论融入群众一日生活之中,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强化记忆、点滴渗透。同时,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标兵”评比活动,挖掘和宣扬身边典型人物和事迹,引导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以真信促真学,以真学促真用。

2.针对群众兴趣特点创设课堂抓辅导

积极适应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求知、求新的兴趣特点,精选学习主题。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群众最关注、最容易引发共鸣的热点话题,以此作为创新理论学习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着力创设“精品课堂”。采取集体备课,党委领导围绕学习主题,分别思考、集体讨论、专家会诊确定授课题目及思路,精选归纳备课素材写进教案,实行分层授课,在统一宣讲的基础上,区分干部、党员骨干、群众不同层面,由理论专家和“四会”政治教员分别负责授课,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领悟创新理论精髓要义。人人参与活跃“理论课堂”。办好“小讲台”,借助开会、党员学习,发动大家人人登台发言,讲理解认识、谈心得体会;组织“小问答”,在集中居住宿舍、分散工作工场、作业现场等地,采取“一问一答”等形式,帮助大家及时温习巩固所学内容;利用饭前课后等点滴时间,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小讨论、小辨析,进一步消化理论、交融思想、解开困惑。开阔眼界;创立“网络课堂”,建立创新理论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视频资料,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建设成就,构筑发展前景网上“望台”,鼓励干部骨干开设“理论博客”,开辟“理论讲坛”,真正使理论学习的课堂活起来用起来,切实提高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普及引向深入。。

3.针对担负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抓深化

学习理论普及理论的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保证有效履行使命和提高社会科学发展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履行使命任务来进行。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解决重大问题的现实课题,聚集中心工作抓好科学理论普及深入,在改进创新中提高新起点、确立新标准、强化新功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在中心位置,做到领导力量投向“中心”,工作安排突出“中心”,活动开展围绕“中心”,物资保障优先“中心”。要把理论普及的出发点放在提高社会和谐度和生产力上,通过加大科学理论的教育比重、发挥优良传统激励作用、抓好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不断激发群众的学习动力。要紧贴中心任务,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干部群众认清肩负的神圣职责,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优精神。

三、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常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持久坚持、整体推进、步步深入,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常态制度机制,做到理论创新每向前发展一步,思想发动工作就跟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深入一步。

1.建立经常性的学习机制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持久,也难在持久。要把科学理论的武装纳入理论集训、中心组学习、党(团)课、政治教育等分层次系统学习;明确党委、支部书记作为理论武装的第一责任人,对学习教育活动负有领导、组织、实施的责任;建立年度领导干部课题研究制度、季度形势分析制度和月学习交流制度,在坚持党委议学、个人述学、群众评学的基础上,对科学理论武装情况进行定期的、严格的检查督导,定期通报学习情况,做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差不一样。

2.建立理论学习的考评机制

以考促学,以考促用是推动科学理论武装求深入、讲实效的内在要求。要把科学理论武装引向深入,仅靠学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保持科学理论武装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按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理论水平、思维层次、工作作风、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机制,区分层次、划分阶段进行考评。同时,要注重抓好帮带指导,把考评的过程变成帮抓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确保科学理论武装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建立理论骨干的选拔培育机制

培育理论学习的“明白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进入基层进入群众头脑的关键。要建立规范的培育机制。广泛开展干部和理论教员集训、科学理论学习交流会等活动,通过以会代训、蹲点帮带等形式规范学习方法、研讨交流心得,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开展科学理论传播工作的能力,增强学习宣传科学理论的层次和质量。同时,要结合基层人员变动、工作转换等实际,有针对性的抓好科学理论武装,做到理论的普及不因人员更替而断层,不受形势任务转换而走形,确保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常化制度化进行。

4.要建立适应形势的学习创新机制

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理论普及中的矛盾问题,才能使学习确保经常化。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确立主动创新、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注重在结合中创新,在解决问题中创新,在探索规律中创新,切实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创新的办法,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拓展和深化。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科学理论;基层;特色;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在实践的应用中得以丰富完善,同时,理论的价值也在于指导具体实践。于是,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基层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使科学理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此,笔者以福州市台江区宣传思想工作为个案,研究探索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三个统一”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现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相统一,即引导与服务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坚决贯彻、始终维护的宏大理论体系。要加强领导,引领群众的理论需求导向,改变传统输灌式的宣教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定期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化被动为主动,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但不可否认,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输灌的多,深入浅出阐释的少,唯书是从,索然无味的状况,使群众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懈怠情绪。对此,台江区针对辖区内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理论问题讲明白、说透彻,并采取多项措施,搭建直接面向群众而且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比如全区百名社区宣传员采用“听身边人说身边事”宣讲十七大精神,以及开设以百姓为主角的“百姓讲坛”等。鳌峰苑社区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平时留心收集有关十七大的报告、汇编、辅导材料,细心研读,结合自身经历在“百姓讲坛”中进行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实现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相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各地科学发展的载体不同,科学发展的现状也不尽相同,必须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设置理论教育内容,同时注重艺术性,增强感染力,做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善于总结基层一线经验,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多采取研讨、模拟、互动、答疑等方法,多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干,使理论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台江区发挥商贸、滨江与人文优势,坚持在思想观念、宣传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手段等方面求新、求变、求突破。创立“百姓讲坛”、“读报沙龙”、“民俗讲坛”等品牌,开办“心理健康”、“人文精神”、“现代经济”等讲座,开展“三送三讲”宣讲活动和“热点面对面”理论下基层活动,组织精品理论书籍读书活动,推动理论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原则,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现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党的十七大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为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使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到各个阶层,为大多数群众所掌握。同时,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台江区构建了区委学习中心组、街道党工委学习中心组和社区党支部学习小组的学习网络体系,成立了面向基层的社区政治宣传员、社区基层通讯员、社区文明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和业余讲师团等理论宣传队伍,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及时把“理论快餐”送入基层,提高科学理论在各阶层中的普及率。同时,在宣传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礼仪、展现时代精神。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例,开展了诸如“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等,这些举措综合运作,统筹实施,扎实推进,在未成年人中有效地普及了科学理论。

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繁重。在探索科学理论进基层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出实绩,切实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工作。

参考文献: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受众研究

传播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功能,早期并未被学者重视以及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直到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的出版,才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成立。在《大众传播学》一书中,施拉姆修正和总结归纳了心理学、新闻学、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开启了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之路。基于前期以美国学者为主的大量的定量与定性研究,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同时,在此过程中,传播学又与其他学科的各种研究互相佐证与融合,互相吸收彼此的理论来完善自身。因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传播学的研究应多元化。本文将着重从心理学的四大流派——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受众作出研究,探讨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行为与倾向。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美国创立。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刺激是产生行为的根本原因,人的心理是不可知的,因此应当研究人类的外在行为,如果查明了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能够达到预测或控制行为的目的。按照华生的观点,动物和人类的行为都能用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具体测量,作为一台“机器”的人对外界的刺激毫无任何抵抗能力,只能够条件反射式地回应。华生把这样的刺激—反应称为“S—R联结”(Stimulate刺激—Response反应)。行为主义的几个经典实验,如小阿尔伯特实验、斯金纳箱、贝贝玩偶实验等,都试图通过不断的刺激产生行为,随后对行为进行强化和控制。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可谓风靡一时,它的理论成果渗透到许多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在受众研究中,最典型的便是“魔弹论”,其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子弹理论”,盛行于20世纪初,它认为媒介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受众对于媒介的刺激,就像身中子弹或药剂注入皮肤一样,能直接且迅速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同时,“魔弹论”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态度和选择,甚至可以完全支配人类的行为。这一理论显然是受到了同时代刺激—反应理论的影响,其观点与华生的理论几乎如出一辙。“魔弹论”中的受众如同华生眼中的被试者,没有能力对外界作出任何自己的选择。建立在刺激—反应理论上的“魔弹论”完全否认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把受众置于消极的位置,受众只能被动地等待媒介的灌输,并且作出一致的反应。因此,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无足轻重,只要确定了传播内容和掌握了宣传技术,效果就一定会产生。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精神分析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心理和人格的解释,而后成了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把无意识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提出人的一切个体行为和动力都来源于性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包括前意识和潜意识)才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虽然其无法被察觉,却支配着人类的一举一动。此外,弗洛伊德依据人的本能,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即口唇期、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第一个将人格发展系统地划分为阶段,揭示人格发展的深层动力。而后爱丽克•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并扩充了他人格发展的5个阶段,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的8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认为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同时也有需要解决的心理和社会矛盾。基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受众研究主要集中在潜意识与人格阶段理论之中。1950年,广告专家维克瑞在电影院中以1/3000秒的速度播放“吃爆米花”和“喝可口可乐”的消息,使得爆米花和可口可乐的销量大幅度上升。广告专家由此开启了潜意识广告的研究之路。电影《外星人》有着史上最著名的植入广告——主人公用某一个牌子的巧克力将外星人引入屋内。媒介节目将广告变为自身的一部分,试图在观众低涉入、不经意的情况下构建意识。让受众在收看媒介节目时,切身体验产品特性,并体会品牌的文化和效用,在深入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同时,构建了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潜意识,其效果不亚于直接的商业广告。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和埃里克森都分别提出了关于人格发展阶段不同的划分,相似的是,他们都认为人格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需求以及待解决的矛盾。埃里克森认为如果矛盾得以妥善解决,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品质,反之,则可能会形成消极的品质。大众传媒的出现可以为受众提供他们需要的不同内容,力求解决矛盾,满足受众特定的需求。那么这里又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媒体投放内容之前,需定位目标受众,这直接关系着媒介内容能否顺利传播。精神分析心理学对媒介的启示是,大众媒体传播之前,不仅应当考虑到受众的认知水平,还应当遵循不同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从受众的需求与矛盾出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己。同时,人格发展理论也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定位目标受众,然后采用受众能够接受的媒介或形式,准确地进行传播。

三、认知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以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认知心理学包括各种流派和理论,其中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主,还包括完形心理学和拓扑心理学等。认知心理学将人脑看作与电脑类似的信息接收和加工体系,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强调已有的知识和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1]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人脑会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一部分信息会在瞬间消失,一部分信息会停留20秒,而经过过滤和筛选的信息会经过重复进入长时记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接收信息是产生高级心理过程的机制,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将人看作是毫无自主能力的机器。这一时期受众效果研究已经从20世纪初的“魔弹论”逐步转向温和效果模式,研究者认可大众媒介的效果,但并非如“魔弹论”所说的对于受众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受心理学研究走向的影响,受众研究也逐渐发生变化,受众逐渐作为主体被研究者和媒体所关注。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将受众效果研究带入了全新的视角,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和他的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个体的知识是影响信息接收与加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的差异是一个应当被研究的重要变量。认知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大都是与认知、教育相关的实践。1969年,美国政府为了改变贫困儿童的教育条件,播出了动画片《芝麻街》,运用色彩鲜艳的人偶、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向儿童教授生活常识、算数、颜色等,受到了千万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初探,《芝麻街》成了大众传播的里程碑,同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知识沟假说。如今,互联网教育已经普及,受众不仅可以通过一遍遍地观看网上的课程增强记忆,还能够直接下载软件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的知识模块。许多软件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到的记忆遗忘率找到了增强记忆的学习方法,比如不断重复前一天所习得的内容,如扇贝单词、i-Sokki、多邻国等。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不能决定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但可以通过反复强调决定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这一理论就是媒介通过抓住受众的长时记忆有效地告诉受众“想什么”,为受众营造了“拟态环境”。[2]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受众研究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巩固了人性的信念,强调了人的尊严。[3]马斯洛理论中最著名的是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才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解读受众研究,是把握受众的内在需求,从而变得被受众需要。使用与满足理论诞生于此,并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认为受众具有支配能力,会通过对媒体的使用期待来选择是否使用,以及使用何种媒介。对于研究者来说,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了受众的立场,通过分析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和获得的需求,来分析大众媒介带给受众什么,且还能带给受众什么。

五、结语

受众研究的步伐似乎亦步亦趋地紧跟着心理学的研究。事实上,由于研究对象的重叠,这两个研究领域很难说清是谁影响了谁,就像组织理论的研究同样能从心理学研究中找出规律一样,这些人文学科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取用对方的研究成果,并叠加以自己的视角重新建构,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心理学方向去深度思考研究,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的调研方法和视角,这仍然是受众研究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葛进平.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5.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6)

论文摘要: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其批判理论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最为激进与严厉的一种。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需要作辩证分析,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吸取其合理成分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曾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过全面而深刻的理论批判,内容涉及多方面内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其批判理论中最富特色的主题之一,也是其影响最为深广的内容之一。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诞生于法西斯德国。当时,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利用大众文化操纵民众意识有痛切的感受与极端的反感。他们发现,纳粹主义利用的是经过艺术和审美化的文化包装后的东西来控制和操纵人们的思想,而并不是一种赤裸裸的意识形态。随着德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失败以及纳粹地位的提升,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的信任度逐渐降低。马尔库塞描述道:“该时代是一个充满集权恐怖的时代:纳粹统治的力量登峰造极,德军的铁蹄践踏着法兰西,西方文明的价值和标准,不是与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同流合污,就是被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取而代之。”

  二战期间,法兰克福研究所迁往纽约,在这很长时间内,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式的大众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这主要是因为,法兰克福学派深受欧洲古典文化的影响,本能的反感美国的大众文化;同时,美国大众文化的危机与人的生存困境客观存在。大众文化沦为赚钱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身也不再服从于自由的创造本性和审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众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由于科学的实用价值被推至极端,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尺度,人的精神家园日益被人们所淡忘,人成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被控制物。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就是形成于法西斯德国和消费主义的美国这两种典型的社会环境之中。但是它又遵循着一种历史的社会的逻辑,继承并发扬了西方早期人文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和工业文明理念的批判,也对近代文化启蒙精神的反思。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

  马尔库塞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肯定的文化”即“这种文化的特征是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会的内在反对性和反叛欲望,通过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为现存辩护。”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文化工业”,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用于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操纵了大众意识。凭借现代技术和大众传媒,以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大众意识的工具,并通过娱乐来欺骗大众,行使统治功能。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一种对晚期资本主义文明的强烈批判精神,但是总体上说,他们对大众文化持有的还是否定的、消极的批判态度。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性。法兰克福学派大多主张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质是其众多属性中最为显着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一切以经济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因此大众文化的过程更本质地表现为一种经济过程,一种商业行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彻底贯彻了商业性原则。也正是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导致了大众文化生产的批量性、复制性和标准化。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已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大众文化的这种工业化生产性质,可以同时把同一文化产品投人到市场,给每一个人受众以相同的感观享受。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大量复制具有较强商业价值的各种产品,利用传媒使这些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周而复始地出现。

2.标准化。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越来越趋于一律。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制造者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从而使这种生产完全是标准化的类似于工厂生产出来,被大众购买。这就使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非个性化的倾向。阿多尔诺认为,流行音乐结构简单、旋律反复、机械敲打,像刻板的教条一样,使听众不由自主地产生机械反应。这样下来艺术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艺术欣赏的自主性也被瓦解了。

  3.强制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工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现实进行辩护。大众文化推销顾客必须消费的产品,从而维持现存的生产制度和体制,这就要求文化工业改变和控制大众心理。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也就使顾客的文化需要本身是受生产者制约的,其消费带有一种强迫的性质。在广告工业和文化工业的广告效应下,人们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种趋同倾向,流行成了大多数人认可的唯一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这种支配性的力量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计其数的生产大众文化产品的机构,把因袭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履行着操纵意识的职能“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一的需求,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

  4.欺骗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用了许多篇幅来描述大众文化的欺骗性,他们认为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表现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大众文化通过提供娱乐消遣、生产娱乐产品等方式迎合着机械劳动中的人们的文化需要,使工作一天后身心疲惫的人们在娱乐和享乐中得到放松和安慰。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就曾指出“享乐意味着全身心的放松,头脑中什么也不思念,忘记了一切痛苦和优伤。这种享乐是以无能为力为基础的。实际上,享乐是一种逃避,但是不像人们所主张的逃避恶劣的现实,而是逃避对现实的恶劣思想进行反抗。娱乐消遣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而不是摆脱消极东西的解放。”因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大众文化垄断下,人们往往表现出逃避现实的特征,并且慢慢失去思想。他们认识到,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无论是大众文化的制作者,还是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和消费者,都表现出“逃避现实”的特征。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文化批判为手段,对晚期资本主义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奠定了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它对大众文化的全盘否定,相继受到了一些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者的批判,但其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泯灭的。至今,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阿多尔诺等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许多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20世纪的大众媒体如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广告业及电视业等,仍然在无止尽地复制着商品世界。正如詹姆逊所说,“从阿多尔诺和法兰克福学派到所有现代批评家都在强烈谴责这类整个堕落下去的文化产业,包括廉价低劣的文艺作品、肥皂剧、广告、好莱坞影片以及一切所谓的亚文学等,昔日的大众社会的种种弊端,现在可以说不但是原封不动,而且是变本加厉地长人了今天的消费社会、媒介社会、信息社会和电子社会。”

  如今,大众文化的中心,大众传媒己与意识权力互相渗透,大众传媒具有了新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媒体正在制造当今世界新的话语—全球化话语。资本主义的全球文化扩张己成为一种蔓延之势,形成了全球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扩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了“霸权文化”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大众文化日益深人日常生活,它通过电脑、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将成千上万信息强加人大众的大脑。根据大众需要调制出来的娱乐性、实用性的大众文化快餐,使大众在不费脑筋的乐与笑中,放弃了理性批判和重建世界的态度,也放逐了大众对生活世界的反省。

大众心理学论文篇(7)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曾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过全面而深刻的理论批判,内容涉及多方面内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其批判理论中最富特色的主题之一,也是其影响最为深广的内容之一。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诞生于法西斯德国。当时,法兰克福学派对法西斯利用大众文化操纵民众意识有痛切的感受与极端的反感。他们发现,纳粹主义利用的是经过艺术和审美化的文化包装后的东西来控制和操纵人们的思想,而并不是一种裸的意识形态。随着德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失败以及纳粹地位的提升,法兰克福学派对民众的信任度逐渐降低。马尔库塞描述道:“该时代是一个充满集权恐怖的时代:纳粹统治的力量登峰造极,德军的铁蹄践踏着法兰西,西方文明的价值和标准,不是与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同流合污,就是被法西斯制度的现实取而代之。”

二战期间,法兰克福研究所迁往纽约,在这很长时间内,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式的大众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这主要是因为,法兰克福学派深受欧洲古典文化的影响,本能的反感美国的大众文化;同时,美国大众文化的危机与人的生存困境客观存在。大众文化沦为赚钱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身也不再服从于自由的创造本性和审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众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由于科学的实用价值被推至极端,物质需要的满足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尺度,人的精神家园日益被人们所淡忘,人成为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被控制物。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就是形成于法西斯德国和消费主义的美国这两种典型的社会环境之中。但是它又遵循着一种历史的社会的逻辑,继承并发扬了西方早期人文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和工业文明理念的批判,也对近代文化启蒙精神的反思。

二、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

马尔库塞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肯定的文化”即“这种文化的特征是通过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会的内在反对性和反叛欲望,通过使人们在幻想中得到满足而美化和证明现存秩序,为现存辩护。”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把大众文化概括为“文化工业”,他们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用于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在推销文化商品的同时操纵了大众意识。凭借现代技术和大众传媒,以独特的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大众意识的工具,并通过娱乐来欺骗大众,行使统治功能。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对西方文化价值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一种对晚期资本主义文明的强烈批判精神,但是总体上说,他们对大众文化持有的还是否定的、消极的批判态度。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性。法兰克福学派大多主张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质是其众多属性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一切以经济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因此大众文化的过程更本质地表现为一种经济过程,一种商业行为,大众文化的生产彻底贯彻了商业性原则。也正是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导致了大众文化生产的批量性、复制性和标准化。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在垄断下的所有的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已开始明显表现出来”。大众文化的这种工业化生产性质,可以同时把同一文化产品投人到市场,给每一个人受众以相同的感观享受。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大量复制具有较强商业价值的各种产品,利用传媒使这些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周而复始地出现。

2.标准化。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越来越趋于一律。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制造者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从而使这种生产完全是标准化的类似于工厂生产出来,被大众购买。这就使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非个性化的倾向。阿多尔诺认为,流行音乐结构简单、旋律反复、机械敲打,像刻板的教条一样,使听众不由自主地产生机械反应。这样下来艺术的个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被扼杀了,艺术欣赏的自主性也被瓦解了。

3.强制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工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现实进行辩护。大众文化推销顾客必须消费的产品,从而维持现存的生产制度和体制,这就要求文化工业改变和控制大众心理。文化工业的典型做法是“不断重复”、“整齐划一”,也就使顾客的文化需要本身是受生产者制约的,其消费带有一种强迫的性质。在广告工业和文化工业的广告效应下,人们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一种趋同倾向,流行成了大多数人认可的唯一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这种支配性的力量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在现代社会正是通过不计其数的生产大众文化产品的机构,把因袭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强加给个人,履行着操纵意识的职能“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一的需求,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

4.欺骗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用了许多篇幅来描述大众文化的欺骗性,他们认为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表现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大众文化通过提供娱乐消遣、生产娱乐产品等方式迎合着机械劳动中的人们的文化需要,使工作一天后身心疲惫的人们在娱乐和享乐中得到放松和安慰。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就曾指出“享乐意味着全身心的放松,头脑中什么也不思念,忘记了一切痛苦和优伤。这种享乐是以无能为力为基础的。实际上,享乐是一种逃避,但是不像人们所主张的逃避恶劣的现实,而是逃避对现实的恶劣思想进行反抗。娱乐消遣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而不是摆脱消极东西的解放。”因此,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大众文化垄断下,人们往往表现出逃避现实的特征,并且慢慢失去思想。他们认识到,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无论是大众文化的制作者,还是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和消费者,都表现出“逃避现实”的特征。

三、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文化批判为手段,对晚期资本主义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奠定了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它对大众文化的全盘否定,相继受到了一些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者的批判,但其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泯灭的。至今,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阿多尔诺等人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许多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20世纪的大众媒体如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广告业及电视业等,仍然在无止尽地复制着商品世界。正如詹姆逊所说,“从阿多尔诺和法兰克福学派到所有现代批评家都在强烈谴责这类整个堕落下去的文化产业,包括廉价低劣的文艺作品、肥皂剧、广告、好莱坞影片以及一切所谓的亚文学等,昔日的大众社会的种种弊端,现在可以说不但是原封不动,而且是变本加厉地长人了今天的消费社会、媒介社会、信息社会和电子社会。”

如今,大众文化的中心,大众传媒己与意识权力互相渗透,大众传媒具有了新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媒体正在制造当今世界新的话语—全球化话语。资本主义的全球文化扩张己成为一种蔓延之势,形成了全球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扩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了“霸权文化”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大众文化日益深人日常生活,它通过电脑、电视、报刊、杂志等途径将成千上万信息强加人大众的大脑。根据大众需要调制出来的娱乐性、实用性的大众文化快餐,使大众在不费脑筋的乐与笑中,放弃了理性批判和重建世界的态度,也放逐了大众对生活世界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