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众哲学论文

大众哲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06 18:42:45

大众哲学论文

大众哲学论文篇(1)

大众哲学,顾名思义,就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述哲学的故事。这种写作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我国,而懦弱政府却一再的妥协退让,不仅采取不抵抗政策,还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士。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其中的有志的青年知识分子普遍感到思想困惑和前途渺茫,他们觉得看不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所在。面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艾思奇感觉一定要让这些青年拥有一种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够让他们坚定地生活和奋斗下去,苦闷、彷徨停止不前的话,那么国家便没有希望。为此艾思奇觉得有必要用哲学的思维去改造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来武装他们,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以便于认清当前社会的形势,看到人生前进的方向和价值以及中国的革命前途和命运。哲学历来被人们看做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艾思奇也清楚大多数人肯定会对这门与玄学并称的学科望而生畏,会觉得哲学神秘、深奥、虚幻。那个年代社会本来就落后,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机会自然是少之又少,可以说很多人是从来不知道哲学的存在的。因此,针对这些现实存在的实际情况,艾思奇决心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用通俗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和浅入深出的方法,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正的使比较抽象的哲学具体化、通俗化、大众化了。这个转变,逐渐的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的武器。《大众哲学》中的每个部分都是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理解的言语来讲述本身比较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哲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解决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让人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认清了当时中国的现实,以及祖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许多人在这本书的影响下逐步的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使我们国家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因此,李公朴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评论:“这是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我敢说是可以普遍地做我们全国读者们的指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去改变世界。

二、《大众哲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虽然说可以把文化理解为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的产物,但文化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一个表现方面,它是可以反过来影响政治经济的。艾思奇用他的《大众哲学》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对当时引导我国革命的走向起到了很深刻的影响。这种独特的“新文化”,升华了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而正是这种新的认识,成为引导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观,对人们认清现实,学会如何结合本国实际运用理论进行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毫不迟疑的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没有过时。虽然说现在离《大众哲学》的年代已经很远了,我们的国家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变得较从前复杂。但人们对哲学的学习和渴望没有变,哲学需要通俗化也没有改变。哲学依然是一门可以为大众服务的学科,并且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而《大众哲学》之所以能够在当时代造成那么空前的影响并持久的原因在于:第一,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满目疮痍,人们群众对真理的追求如饥似渴,哲学的出现正逢其时。第二,经过实践的洗礼,封建文化鼓吹的一些西方哲学的思想如“实用主义”、“生命哲学”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都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宣传也因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大众哲学》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认为哲学高深莫测的惯性思维,领导人民大众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奠定了基础。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艾思奇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则最早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看来“,哲学中国化”是属于思想范畴的一个进步,艾思奇深入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写了《大众哲学》,实现了一般到特殊的转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一个由思想领域的逐步完善到将思想运用于实践的过程。的哲学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的理论不仅来源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也来源于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不过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可以直接接触的马列哲学原著并不多,所以他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很多时候要通过李达、艾思奇等人的哲学活动。在写作《实践论》、《矛盾论》的过程中,曾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众哲学》的影响,他也不只一次的说,自己从艾思奇著作中“得益很多”。同时艾思奇也是思想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建国后,艾思奇在研究、宣传思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哲学思想的宣传紧密结合在一起,着重强调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哲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发,认为“两论”是长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他的这些阐述具有其独特的见解,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思奇对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诠释,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艾思奇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他认为“:在中国应用马克思主义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坚决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上,用马克思、恩格斯所奠定了的、辩证法唯物论的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来具体地客观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关系,来决定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民族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任务及战争策略。问题是在于要能正确地研究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并正确地决定革命的任务和战略策略,而不是在于从名词上来争执什么才叫做‘化’,什么不是‘化’的问题。”P774他进一步指出“:其实真正能‘理解精通……’马克思主义,也就是真正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正是有着‘创造’的作用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原是和实践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谓的精通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而同时是指要能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一定国家的特殊条件之下来进行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事业。这里就一定有‘化’的意思,也就有‘创造’的意思。”P774-775艾思奇从哲学角度全面把握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框架基本思路,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学理和方法论上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和中国民族特性不断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和不断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一个开放性的过程。这样一种理论高度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人的认识,即使在今天,很多人也难以达到和他同样的高度。

三、《大众哲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启示

《大众哲学》虽然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洗礼,却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同时对于现今我们社会如何继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几点启示。理论联系实际。虽然就是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但要切切实实的做到,实属不易。首先应当要搞清楚什么是“实际”?关乎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理解为实际。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是为了让国家更好的发展。而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最大的实际莫过于人心向背。所以,我们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点,首先是要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理论和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的。但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受知识水平程度不一,哲学的思想又属于不太好理解的思想。这就要求哲学要从人民群众的现实角度出发,用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其基本观点,使其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思想工具。我们要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思想,切实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的生活,谈群众关心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其在实践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南,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下,社会普遍流行一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浮躁心理,与我们倡导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但为什么社会的发展会朝着我们所期待的相反方向去发展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人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处事方式基本上让他们忘记做这件事情最初的意愿。许多官员为了所谓的政绩,搞一些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只顾自己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却忘记了官员的最本职工作是为人们谋福利。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一种很不实的作风,缺失了革命年代的质朴与纯真。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的把握现代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对于遇到的问题作出理性的分析,一方面要把面临的问题解决好,另一方面也不能耽误发展的脚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的汲取经验教训,不断的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景和视野。发展形式的民族化。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吸收本国的传统文化,还要从时代的实践经验和精华的思想中汲取营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借鉴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还要吸收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关于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关键是要搞清楚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到底是什么?艾思奇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指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自发的辩证唯物论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另外,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具有时代性,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随着中国具体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中的一大亮点。

四、结语

大众哲学论文篇(2)

[关键词]《大众哲学》;历史贡献;当代启示

《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代表,为当前理论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大众哲学》创作的背景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大众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反动派对日一方面主张“攘外必先安内”,采取不抵抗政策,另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战士进行大肆“围剿”,在国统区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青年学者对前途和命运充满迷惑。“九―一八”事变,激发了艾思奇爱国情怀,他毅然放弃在日本留学的机会,返国回昆明,弃工从哲。他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改造社会制度,首先在于改造人们的意识形态,使人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其次,要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重新燃起对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正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

《大众哲学》能够在当时的历史坏境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并非偶然,这与艾思奇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教育环境、个人意志是分不开的。首先在艾思奇的个人成长过程中,他的父亲李日垓经常教诲他:“写文章应该像白居易那样,要通俗,务使人人能读,妇孺皆懂,要能起到启蒙作用。”艾思奇在耳濡目染下,养成了使用接地气的写作手法使大众读者普遍接受和理解他的作品;其次,艾思奇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五四精神的洗礼,被称为是“五四之子”。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引导下,他到达上海之后,就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用自然科学和辩证法相结合来分析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五四时期,社会强调民众力量,艾思奇注意秉承这一价值取向,在《大众哲学》的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最后,苏联哲学家米丁对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也曾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大众哲学》的出版也不例外。

艾思奇用通俗的手法,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写出了《大众哲学》,这与当时的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在那个年代,社会生产力落后,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较少,对哲学思想了解少之甚少。当时中国的许多有志青年看到十月革命的胜利,于是就想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理论武器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然而当时马克思主义著作基本上都是德文原著,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读者并不能轻易掌握这一理论,虽拥有一腔革命热情,但最终未能付诸实践。艾思奇在日本留学期间,自修德语,并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艾思奇自觉地投身于“没有人尝试过,甚至没有人屑于这样尝试”的哲学通俗化、大众化道路的探索。其次,当时正值统治的高压之下,写作环境异常紧张,有的话不能直接说,有的字为了避讳,只能用其他字取而代之,举例子也只能举日常生活的例子,却不能使用经济斗争方面的例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容易遭到读者的曲解。最后,考虑到每个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文章中的每个问题都经过重复的申说,满足了普通读者的胃口,但理论修养较高的读者对此却并不领情,并且批判这本书在文章的裁剪和布置方面不合理。由于读者在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方面存在差异,众口难调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艾思奇也称哲学通俗化这项工作“吃力不讨好”。

二、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

(一)《大众哲学》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

《大众哲学》之所以顺利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因为它完美的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无产阶级和广大贫苦劳动者在旧社会,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很难使人民大众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因此,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精神武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需要作大量通俗化、大众化的工作,这要求理论工作者一方面,揭开哲学神秘的面纱,将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为广大青年指明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以此来挽救危亡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革命的武器,同各种反动哲学思潮进行斗争,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二)《大众哲学》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系统、科学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它主要由绪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这四个部分组成,揭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内容。绪言部分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什么是哲学。在本体论中,他用“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不如意的事”来阐明观念论、二元论、物质的特点等问题。在认识论中,他以“卓别麟和希特勒”小胡子的分别、胡桃是否一定有肉等来阐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原理、实践和哲学的党派性原理等。在方法论中,他用“追论雷峰塔的倒塌”、“没有了”“笑里藏刀”等解释了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以及五对基本范畴的内容。至今,辩证唯物主义的教科书都没有超越《大众哲学》的框架和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艾思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群众,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了普通群众与哲学的距离,这就使得作者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了哲学的大众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大众哲学》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解决了当时人们迫切需要并无法解决的认识问题。

(三)《大众哲学》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艾思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应用到中国的具体问题上来,就是在中国的现实地盘上来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具体化,加以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的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大众哲学》的当代启示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适应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如今,这种通俗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但它依然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其中的精神,加强在理论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协调“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西方,有其独特的社会环境,如果将其全盘拿来,必然会与我国的文化产生冲突。艾思奇曾指出:“不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行动中的盲目性和发挥自觉的能动性”。《大众哲学》所开辟的哲学通俗化、大众化道路,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时代的脉搏,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借鉴。

《大众哲学》注重理论内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体系的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活力源泉。艾思奇在他的《大众哲学》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在该书中已经比较完整、基本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其次,《大众哲学》中包含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解答,从文章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他把哲理和那个时代的革命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最后,他的表述形式和语言结构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大众口味,既体现时代性,又富有创造性。

(二)加强通俗读物的建设工作,让理论成果惠及群众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并非是一件易事,我们常说“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没有厚积哪来薄发,没有深入哪来浅出。目前,要加强通俗读物建设工作,让党的科学理论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然而在通俗读物编写之前,理论工作者要广泛听取人民大众的意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在编写过程中,要精心选好题目,能真真切切反映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用新颖的题材、新鲜的话题吸引群众的眼球,既要做到理论的严谨性,又要做到理论的生动性,切实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通俗读物普及到群众中去,得到群众的认可,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度。

(三)坚持理论和群众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艾思奇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哲学从“高处不胜寒“的殿堂,融入到大众的内心。如“天晓得”、“无风不起浪”、“追论雷峰塔的倒塌”等等,标题引人人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理论工作者,如果不关注现实,不体验与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历程,只躲在象牙塔里无病,他最终将被时代所抛弃。反映现实,关注群众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众哲学之所以在内容和形式上易于被人民群众接受,其根本原因在于艾思奇一直关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艾思奇密切关注时代的信息,寻找和利用各种机会到工人、农民中间展开调查,他写的文章著作,都是时代实际的反映。

大众哲学论文篇(3)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理性依据 路径选择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性依据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在能看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地转译,然后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传达给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内化为他们的共识,成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即是指理论面向大众,使大众认同、理解并汲取成为其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理论、生活的哲学,这就要求让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事实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取得了许多新的重要成果,迫切需要将其“大众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又在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坚实的理性基础,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包容了多方面的新成果。这些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特别是其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内容。[1]

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科学理论必须武装群众、掌握群众,才能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才能取得现实的物质成果。列宁多次讲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列宁在晚年还指出,要使工人阶级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者,只有通过外在灌输。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途径。1938年9月,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号召,认为共产党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者,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到具体的环境具体的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从学生的课堂和书本上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尖锐的武器。

今天,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为各种事务所困扰,在各种利益的冲突交锋中迷失自我,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他们无关,它仅仅是书斋里供少数理论家们把玩、欣赏的古董,从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专业招生遇冷可窥一斑,许多人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学科不如学习自然科学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用论、过时了”的声音不时出现。他们不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对于人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人对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还有许多误解,有人把革命理论说成“暴力革命理论”,将邓小平经济理论说成“猫论”,而未能深刻理解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发展。这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庸俗化理解,严重损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重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认识,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前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努力把抽象的深奥的理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时代特色和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显然,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要依据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提出具体的要求。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崭新的时代内容。现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因而,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根本任务,使我们的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也是对哲学大众化的总要求。[2]离开这一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会因失去其具体的时代内容而形式化和表面化,从而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其次,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由于历史的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知识层级和知识群体。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践必须做到“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把深奥的理论同通俗化的方法结合起来,深入浅出,既有高深的研究又有通俗的宣传。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要讲究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通俗化,重新造就一种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学习风气,形成一个这样的局面:繁忙的科学工作者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青年学生凭借求知的热情,普通群众利用丰富而浅显的形式,就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地以此武装自己的头脑。最后,要把理论的灌输和对错误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做到正反教育、比较择化、双管齐下。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使人们对是非正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正确观念的牢固性和持久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要人们单纯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且要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和批判,特别是对那些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错误思想、思潮作最坚决的斗争。

具体说来,首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宣传普及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正像自然科学需要科学理论书籍,需要运用最通俗的手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合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够接受一样,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理论转化为朴实的文字、大众的话语,不仅在语言上做足功夫,而且在表达形式上多动脑筋。依实际需要,利用多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要因材施“化”,要充分考虑各个知识阶层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利用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宣传媒体,采用知识竞赛、读书会、故事会、发放免费读物、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把枯燥的原理趣味化,深入浅出地回答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如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用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潜移默化地入脑入心,影响了一大批苦闷彷徨的知识青年。但同时也要避免走入庸俗化的误区,列宁曾经说,庸俗化和浅薄同通俗化相差很远,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爱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可见,庸俗、通俗,一字之差,天地之别。[3]

其次,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贴近大众生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重大政治任务同步,回答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帮助大众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国内条件丰富内涵,以此更充分地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解决好发展中涌现的各种难题,对人们的困惑作出合理解答。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我国大众的需要结合起来。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有轻重缓急,有主有次,循序渐进,忌一股脑、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逐步推进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大众化要梯度推进,那些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优先大众化。从对象上看,要把青年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点。青年学生思想还不成熟,易变。有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最关心的是就业,对于人生观、世界观或不屑一顾或概念模糊,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迫在眉睫,大学政治课也应一改过去呆板的理论说教,寓理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对于社会其他阶层也应依据其生活思维习惯、知识层次,贴近生活实际,在不知不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最后,深入浅出,持之以恒。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那种一阵风式或蜻蜓点水式的工作方法,应该为踏踏实实、细致入微、循序渐进的方法所取代,这样才能真正使理论达到大众。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这就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更多挑战,为了抓住机遇,有效地应对挑战,我们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使理论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史论要[J].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研究,2009.11:5-12.

[2]陈学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六十年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2:27-31.

大众哲学论文篇(4)

回顾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和民族解放的艰辛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旧中国时期,内忧外患,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作为认识中国的现状和出路的指导。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注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理论的新鲜血液,但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必然要经历通俗化、大众化及中国化这一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许许多多先进的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艾思奇、毛泽东等人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是人民群众生活及社会实践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17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思想也不例外,就是在满足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需要的基础上,用于指导斗争的思想武器。

《大众哲学》成书的年代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肆意妄为的年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文化实行高压政策。19世纪40年代开始,伴随着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民族和国家、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的深渊。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倒行逆施,实行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此时,民族的未来将如何,个人的出路在哪里、靠什么来救中国等问题成了当时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担任上海《读书杂志》编辑的艾思奇,也收到了众多读者的来信,特别是失学失业的青年,他们无不吐露了自己对民族和国家的担忧以及心中的苦闷,希望艾思奇能够给以解答。

残酷的社会现实极大地刺激了艾思奇,唤醒了他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艾思奇感知,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缺乏正确的世界观指导,由此艾思奇认为,“使更多的人把握正确的认识武器,找到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正确的生活道路,是理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2]。艾思奇以通俗的口语化的语言形式,以满腔热情投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作,为适应中国革命斗争和群众的需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理念是满足时代呼唤和人民需求的必然产物。

艾思奇以其《大众哲学》一书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艾思奇将他的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宣传,他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被毛泽东赞誉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大众哲学》是其重要著作,堪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典之作。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命题,强调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真正为人民大众所掌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作用。

从现代哲学史上看,艾思奇较之他人相比,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他在1938年4月1日发表的《哲学现状和任务》一文指出:“过去的哲学只做了一个哲学通俗化的运动,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的词句加以解释。”“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这里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意思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要与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相结合,以此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在这里可以看出,艾思奇是反对把哲学变成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的。

《大众哲学》的语言通俗易懂,正是其以这样的语言风格密切联系着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抓住了人民群众所熟悉的事例和当时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深入浅出地阐述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并着力于引导人们能真正学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艾思奇及其《大众哲学》,以及其他大众化的哲学著作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工作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历史理论经验。

《大众哲学》的出现是“革命延伸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产物。其理论意义首先是为了确立和巩固唯物辩证法在革命运动中的指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在理论宣传上的政策转变、大众化运动的兴起及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大众哲学》写作的具体历史语境。它们的一个共同指向,就是动员民众参加到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中来,这也正是《大众哲学》所要承担的使命。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所写的全是新哲学,即唯物辩证法方面的内容。唯物辩证法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哲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世界观。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502,“离开辩证法唯物论的哲学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整个革命理论,离开整个的革命理论,也不会有真正完全的辩证法唯物论”。

在艾思奇看来,哲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在于依据这些认识和理解,去实际地具体地进行改造世界的工作。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在《大众哲学》一书中,艾思奇运用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来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性。他说:“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上事实上的问题,要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足以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我们说哲学是人类对于事物的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其意义也就在此,哲学不能单只是说得好听的东西,还要能指导我们做事。它的‘重要的问题是在于要改变世界’”“理论决不能与实践脱离,离开了实践,就是空论……只有站在改变世界的立场上,在实践中去磨炼出来的哲学,才是真的哲学。最进步的哲学,一定是代表着最进步的实践的立场,没有进步的立场,决不能得到进步的真理,我们常听说所谓哲学要有党派性,不外是这个意思”[4]。

其理论意义的价值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指导实践、在于实际运用。这就将理论意义转化为现实意义,而这里的现实意义则是为了适应中共加强革命理论宣传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理论大众化的要求。大众化运动首先兴起于文学领域,之后蔓延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共有感于大众化运动中“讨论”多于“创作”,要求理论工作者根据群众的具体要求,创作真正大众文艺的著作,以动员群众参加斗争[3]。在《大众哲学》一书中,艾思奇重点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革命的前途,并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社会总是在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在谈到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时,艾思奇指出:“一件事物内部所统一着的不只是差异,还有矛盾,因此它的内部就不断地有冲突,因此这种统一就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只有矛盾才是永久存在的,绝对的东西。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提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的理论和道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大众哲学论文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09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却有些止步不前,不仅没有为广大人民群众内化为其世界观,反而出现了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被人民群众边缘化的现象。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所以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远离了群众,脱离了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本,立论的基石。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停滞不前,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也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应该发挥的指导作用。要摆脱这种困境,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生活之中,贴近人民群众,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实关心的现实问题,不断在生活中发展和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的学理依据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向来就不是传统思辨哲学的附和者,马克思创立哲学的本意就是要将哲学拉出传统思辨哲学遗忘生活、摒弃生活的泥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就是生活,而且他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或者理论研究的起点也是现实生活,而不是把“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1]。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创立之初,都是在回答和关注现实社会中最核心的问题,而不是纯理论的思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思辨哲学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要改变现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贫困”,就必须将其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现实的社会问题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了,只有关注涉及社会和人民群众最核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发挥其科学性,对现实社会具有指导作用。在中国革命时期,不仅发出了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的号召,还通过自身的努力,结合当时的革命实际,考虑到存在于广大革命者和群众心中对革命前途的疑虑,写下了《矛盾论》与《实践论》两部著作。透过两部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科学的指引,最终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独有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困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挽救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的个人迷信和“左”的思想的束缚,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危难之际,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促进了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由此可见,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和人民最核心问题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有新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在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显现时刻,我们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入我们的社会,贴近人民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所接受,才能发挥其科学的指导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的时代诉求

在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在社会发展中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显现的情况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还要面临着众多的考验。马克思曾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展,要保持自身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作用,就要顺应时代的诉求。说过:“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2]将哲学置于社会生活之中,使之生活化,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力量,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发展,摆脱中国现有的“哲学贫困”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大幅提高,受西方多元文化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是摆脱“哲学贫困”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纯粹的思辨哲学,马克思在其一生中也没有为了构造其哲学体系而忙碌,他的哲学观点都是围绕着实践展开论述的,是在实践中孕育而生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困境,其重要原因就是其研究与现实生活想脱离,理论脱离了实践。近年来,一些哲学工作者闭门造车,将自己封闭在房子里搞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是自己发表文章的物质奖励,为了完成任务去做学问,远离人民群众,远离社会生活,远离社会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理论创新脱离了社会的实践,陷入了纯粹的思辨的马克思主义,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生活的本质完全相背离。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发挥其科学的指导作用的,是不可能深入群众中去的,更加不可能成为人民群众的信仰。除了哲学工作者的原因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始终固化在原苏联的创建的架构上,形成了固定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的表达语境又艰深晦涩,不仅学生看不懂,就连一些从事哲学研究的工作者也未必弄得真切,更别提远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群众了。所以,要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瓶颈,让理论为群众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势在必行。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是社会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带来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改变了贫困落后的局面,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经济的快速腾飞相比,我国的社会发展却落在了后面,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比如,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拉大,政治的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些地方的腐败问题严重,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这些利益的冲突迟迟无法解决,国家难以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导致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并表现为各种社会问题的显现。这就要求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来源于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信仰产生动摇时,应该站在社会现实的角度,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哲学的启迪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万能的钥匙,不可能给予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它的作用在于启迪人民群众,在科学的世界观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人民群众被社会的矛盾所蒙蔽,被错误的、极端的思想左右自身的行为。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冲击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物质生活的改善,让人们在追逐物质的同时,丢失了精神世界的追求。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人民群众难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名逐利成为了价值追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被人民群众边缘化。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蔓延,信息爆炸与网络覆盖的社会,让人民群众可以轻易地受到各种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冲击。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西方国家鼓吹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让普通的人民群众难以分辨出真正的好与坏。各种文化思想的传播又恰恰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问题相联系,这让远离思想领域的普通群众产生了迷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动摇。加之,我国长期以来,思想领域一直是专业人士和精英基层的自留地,只有相关的学者和工作人员以及具有相当学识的社会精英阶层,才会触及思想文化领域,普通的人民群众受自身学识以生存的压力,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所以,在众多被美化和包装过的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普通群众难以界定哪些思想是合理的,哪些思想是别有用心的。多元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是有力的,而且是切中要害的,是与人民群众核心利益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置身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用生活去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让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去指引人民群众。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的实践途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诉求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可以归结于哲学研究的方向脱离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艰深晦涩,以及社会发展和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信仰的冲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传播方式和研究方向这三个方面进行生活化的探索。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应该走进生活,为人民群众所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思辨哲学,而是改变世界发展的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也不在于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在于其批判和实践的精神。要解决马克思理论内容生活化的难题,还要依靠广大的哲学工作者们,将他们偏离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学术研究转入正轨,讲哲学研究从纯粹理论的思辨转入现实生活的发现。要把精力关注在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艰深晦涩的理论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改变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固化的知识体系,以及过度政治化的哲学术语,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地看懂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是谈其色变,视哲学为天外之物,如洪水猛兽一般。我国著名的哲学家艾思奇所著的《大众哲学》给我们做出了表率。艾思奇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照本宣科地用哲学术语表现出来,而是将哲学原理放置于生活中,用生活中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常识,去引导人们理解何为哲学,去明白哲学的道理和规律。这种哲学与生活常识的联结不是生拉硬套,而是在对哲学原理充分研读和理解后,发现其文字下的生活内涵后再去将原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这就很容易让人民群众理解和接受哲学原理,并可以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这样哲学就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哲学的指导作用也就得以充分的发挥。此外,哲学工作者们还应该在哲学理论架构上进行新的研究。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还是沿袭前苏联的研究成果,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已经被固化,但马克思从来没有对其哲学思想进行过体系框架的构建,他的哲学是对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批判中发展产生的,因此我们应该逐渐摆脱这种旧的理论框架的束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解读,在结合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创新和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贴近生活,消除人民群众的偏见,必须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泛传播。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形式还很单一,现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在学校的课堂,专业的报纸杂志以及新闻类的节目中被发现。尽管从中国革命开始,我们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在这种传播的过程中始终存在政治化、教条化的倾向,就算在革命战争时期,也只有革命者和先进的知识分子才能系统地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今,我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方式却始终未见丰富,这导致普通的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甚浅,甚至是完全模糊的。现在的世界是信息爆炸的世界,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也在迅猛的发展,互联网络仅用了十几年就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传媒载体,伴随互联网络而生,信息传播媒介如即时聊天软件、博客、微博甚至是电子邮件都在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为人民群众所接受,进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就离不开大众媒介的传播。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就要将原本只出现在政治类报纸、杂志上的哲学研究成果也通过大众的传媒传播出去,通过网站、博客、微博以及各种公益广告媒介,将原本不受人关注的哲学引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并通过各种媒介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对人们进行引导和启迪,通过传媒将哲学的指导作用发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发挥其批判和实践的精神,研究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敢于对社会问题发表哲学的批判,让人民群众为之折服。在当今中国,我国正处在关键的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生活已经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生活所关注的焦点也从如何快速发展经济转为如何处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与利益问题。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困境,就是因为哲学脱离了现实的生活,哲学对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批判的太少,反思的不够,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批判和实践的精神。现在的哲学研究往往不能够从我国现实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发现矛盾和问题,甚至是发现矛盾和问题也不敢提,只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学术论文,这使得哲学不被人民群众所认可,还被视为鸡肋。因此,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研究理论的问题,更要对于社会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不能只会歌功颂德,而是要对于尖锐的社会问题多一点哲学的反思,要敢于直面问题,言人所不能言,指出问题的实质,让人民群众了解问题的本质。这种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研究方向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至关重要,更利于改善和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大众哲学论文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4-0081-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优秀传统相结合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本思想与唯物史观群众观点的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水君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天下为主,君为客’’等都近似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者一见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找到了两者的契合点。马克思主义者决心在人们大众中普及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推动中国革命第一位的政治工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理论与斗争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到中国化的进程。

第二,大同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观点的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于促进人民大众的世界观和思想的转变,而古代儒家宣扬的大同理想社会: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产主義奋斗目标不谋而合,都是指向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来指导革命斗争,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相对于唯物辩证法论战而言,今天我们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关键在于,立足现实,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概括和总结,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内容,转化为当代的新形态,以指导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新的活力。

1.积极应对多种思潮的挑战。

“全盘西化论”是指全盘否定几千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作为官方哲学的固定文化模式,指出传统文化己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接受现代西方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涵的文化思潮,才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时,在文化思想领域演变的结果,因而“全盘西化论”的背后折射出更多的功利意识、政治色彩。全盘西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化,它建立的理一论体系的特点是:重在消融,没有建构,重在破除,没有立新。与此相对应,出现了文化保守主义者阵营,“国粹论"、“中国本位文化论”就是其代表。“国粹论”、“中国本位文化论”以固守中国文化传统、拒斥西方文化为宗旨,没有考虑到文化的进步性,闭关自守全盘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为了维护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过分强调文化的差异性,以文化具有不可比性的理论为前提,其结果否认中西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在实践上,“全盘西化论”和“国粹论”、“中国本位文化论”是不约而同的,它们都拒绝文化之间的结合。两者忽视了在处理文化问题上,处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都包括时代的特殊性的东西和社会发展的普遍性的东西,而普遍性的东西会一代又一代的经过改造传承。其中包含着有价值的和合理的因素,应加以批判地吸收。我们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儒家思想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相结合,实质上是东西两大文化、两大文明的结合。

东西文化之间有冲突和融合,东西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这是人类文化对话、交往的一个普遍规律。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

大众哲学论文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随着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已经不再适应当今中国不断发展的现实要求,基于以上观点的考察,笔者结合著名理论家艾思奇的理论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并对研究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一一解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概念的提出

著名理论家艾思奇在其作品《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总结道,我国现在的哲学研究需要一个切实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中国化的研究,这与以往通俗化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区别,以往的研究重点在于将深奥的哲学术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现在的研究应当将重点当值在中国化上,研究者不仅仅应当将专业的知识用社会公众可以理解的方式用大众俗语表现出来,更应当将其与具体国情相结合,依照现今的热点问题进行有意识的结合,真正的做到将理论研究与现实国情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方向,广大研究者必须真正的转变观念,有侧重的进行研究,艾思奇在其著作中的观点是对中国理论界研究的总结,并真正的做到了分析研究重点,进行理论创新的研究的最新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化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诠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在于“化”字,基于此在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明确“化”的对象进行准确领悟,并确定科学“化”的步骤;第二点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化”的具体所指。通过这两方面的考察,真正的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要理解这两方面的内涵,不仅仅要求研究者需要有丰富的马克思理论知识,还需要研究者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现状,将中国现实与马克思理论知识相结合,不断的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笔者经过综合考察,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一个最新的学术概念,要准确地把握需要掌握四大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知识与中国经典的文化知识和传统相结合;其次,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研究不得脱离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第三,必须科学合理地看待西方哲学研究成果,不得将其一味否认,必须看到西方理论知识的合理之处与缺陷之处,批判性的吸收;第四,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得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深入百姓生活。

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实质上讲就是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播过程中,如果不研究中国经典文化,想要真正的适合中国国情是不可能的。同时一味坚持中国文化,不积极与时俱进也是十分错误的一种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必须针对中国的客观现实,有意识地进行融合,使得马克思主义文化真正的与中国现实相结合。这里的显示不仅仅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现状,还与存在与中国人民心中千百年的文化传统与经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是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过程中,真正的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过程要经历照搬、学习、移植、实践中再创造的过程。运用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去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运用生动朴实的表达方式去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理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际,并相应地参考该民族的丰富理论成果,与其在建设过程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知识相结合,服务与现代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们国家广泛的传播和实践,获得巨大成功,缘于我们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呈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国传统哲学,缺乏一整套系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中国传统哲学不可能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所以对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对象、动力、途径和方向等问题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然而中国人民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进步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刻的“中国化”,根源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是中国革命的需要。也是中国在经过三十余年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改革攻坚期,各项矛盾频发急需科学化的思想作为指导的现实需要。中国不断变化着的新的实践迫切需要符合当前实际的理论总结和指导,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新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以邓小平、和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熟练使用,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巨大的实践空间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机会。概括的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进行的不断创新,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方面的继承和发展上,其中包括它的矛盾观、真理观和价值观等。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要明白一个概念,我们所说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实涉及到了中国哲学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即我国的传统思想与传统哲学怎样走向世界化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怎样实现“中国化”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问题。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废。以近代社会的变迁以及与之相应的“古今中西”之争为背景,中国哲学经历了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与走向近代的总历程相应,中国传统哲学本身也不断取得了现代的形态,这一现代化的过程既受到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双重建构,也蕴含着自身演进的内在逻辑。在此过程中中国传统哲学的很多范畴逐渐式微或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而代之以新的内涵。而这一过程的最成功的阶段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输入的时候。以为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时,重点集中在“物质”、“阶级斗争上”。系统的分析,的哲学理论,也是由唯物论、辩证法等组成的,这是一个完整理论所必须有的特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其实就是不断使中国传统哲学获得现代性形式和内容的过程,就是中国经典哲学逐步适应现代化的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特近中国现实的过程,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获得中华民族的风格和气质的过程。还以为例,从行为和价值观上来看,思想不仅仅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互统一,还与中国千年的哲学、伦理思想相结合,他的这种处理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很好的与中国现实相结合,这对于中国人民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如此,在哲学风格上,哲学遵循着中国哲学独立的精神与理念,创造性地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注重对世界观转化成为现实工作中所以来的基本工作方法,使之真正地服务于大众,成为人们现实活动中可以参照、应用的方法,这一点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服务与实践的基本主张与最终目的,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服务与现实的宗旨与归宿。还包括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精神旨趣。再次,从思维特点分析,哲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躬行践履”的忠实践行。因此我们说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普通公众日常生活习惯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逐步与中国现实结合的过程中,仍然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必须要具体落到实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离开人民大众。也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贴近于服务于老百姓的生活。这个问题关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性质与特点。从事中国革命和建设并非少数文化贵族和社会精英的特权,应当是广大的劳苦大众在追求民族解放、寻求自由个性的伟大社会变迁中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正因为如此,需要广泛的发动人民群众,依靠的是走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近代以来,中国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唤醒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一次次的失败证明,当时的中国,唯有马克思主义者能够胜任如此历史重任。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所以随着历史活动不断深入的同时,必那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因此,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够创造历史,改变世界。我们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作为重要指向,一切从群众出发,将群众作为服务对象。我们的执政党从建立到如今,不断在“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不断拉近和群众的距离。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涉及到它的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而在今天,当我们去全面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时,其实也是在从事一项哲学的重要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中华民族思想启蒙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哲学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历程。并非中国的传统文化拯救了中国,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得中国的传统思想没有同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的衰败一同走向没落;中国的儒家学说也好, 传统文化也罢,并没有把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中国推向世界,而是在当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反而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传递给了世界,更积极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真正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要求我们应当立足于现时代,立足于实践生活,同时立足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要去评价、吸收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而不是用中国的传统思想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更不是教条的尊孔、读经与复古。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与发展、实践与革命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化、民族化和世界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持续研究和探索符合中国肩现代化现设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经典文化在异质互补和相融共通,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性前提。要认真总结和学习已经成功的中国化范例,在时代实践主题的牵引下,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特点和中国经典理论以及传统文化,坚持不懈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促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