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竞技体育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4:01

竞技体育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篇(1)

追溯体育舞蹈的发展历史,主要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自19世纪西方列强侵入中国,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文化理念,体育舞蹈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是这种新兴的“舶来品”逐渐在中国各地生根发芽。首先是在沿海各地发展起来,随着时代格局的变化,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体育舞蹈在中国各地的发展也是波澜起伏。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运动,体育舞蹈的普及与发展逐渐融入到竞技体育运动中来。依据竞技体育舞蹈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初步发展阶段、常规发展阶段、多元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

1.1竞技体育舞蹈初步发展期

初步发展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即20世纪80年代。来自美国大学的舞蹈队来到中国进行体育舞蹈表演,一般称为国际标准舞,这次演出促进了中国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依据西方国家体育舞蹈的发展形式,给我国的体育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资料显示在1990年举办了首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这即是竞技体育舞蹈在我国发展的雏形,由于竞技体育舞蹈的特殊魅力以及优美的健身形式,吸引了各地区人们的喜爱与追捧,国家规定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体育舞蹈比赛,因而各省市级的体育舞蹈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1.2竞技体育舞蹈常规化发展期

常规化发展期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体育舞蹈赛事的举办与兴起,体育舞蹈比赛逐渐走向正规化发展模式。1991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体育舞蹈协会,这标志着我国有了较为正规的体育舞蹈比赛的管理组织,但是在这一时期参与体育舞蹈比赛的人数非常少,又不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之内,国家体育管理部门没有将其列为重点发展运动项目。1993年中国体育舞蹈协会着手进行项目培训,聘请了国内外诸多专家、教练员进行体育舞蹈培训,从而规定了具有国际标准的技术动作。到了1997年北京舞蹈学院增设体育舞蹈相关学科的本科教育专业。1998年全国部分高校体育院系以及体育专业院校相继设置了体育舞蹈专业,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体育舞蹈教学、训练、比赛的专业人员,使其逐步走向专业化。到了2000年国家开始改组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并与中国业余舞蹈竞技协会重组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直接领导下组成了专业的领导团队。在这一时期体育舞蹈成为了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且国家颁发的《全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管理办法》《全国体育舞蹈教练员管理办法》《全国体育舞蹈业余考级制度》《全国体育舞蹈运动员注册及转会管理规定》,为竞技体育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竞技体育舞蹈多元化发展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竞技体育舞蹈呈现了多元融合发展,自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全国范围内的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自2001年中国各地区体育舞蹈赛事逐年增多,并且呈现多种赛事运动融合发展,多元化进行。体育舞蹈在国际上发展的转折是2002年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从此时起体育舞蹈成为世界性的正式的运动项目,并在各大型体育运动会中显现出来。随着体育舞蹈的多元化发展,我国竞技体育舞蹈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2004年的英国黑池大赛中国选手栾江和张药获得职业新星拉丁舞冠军,在竞技体育舞蹈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还有,2005年张劲和罗文清获得职业新星拉丁舞冠军、2006年陆宁和魏巍、2007年赵亮和张丁芳等等。在摩登舞比赛中,全国职业组冠军齐志锋是我国摩登舞界最耀眼的一颗星。这些领军人物为我国体育舞蹈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竞技体育舞蹈快速发展期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体育舞蹈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8年之后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增加了积分赛,一年4站,赛事的增多为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选手提供了磨炼的机会,并积累了宝贵的比赛经验,以便更好地适应于国际大型赛事。到了2009年又增添了2站,即5个分站和1个总决赛,赛事更加趋于激烈。到了2012年国家开始重视体育舞蹈比赛的质量,实现与世界体育舞蹈赛事的互融共通,同时对各公开积分赛进行缩减,即3个分站和1个总决赛。随着中国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中国完全有能力举办国际性的体育舞蹈赛事,在2011年由北京开始承办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世界各国运动员、教练员齐聚北京同场竞技,中国体育舞蹈呈现了繁荣发展的景象。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我国选手包揽了拉丁和摩登舞10块金牌,2013年在东亚运动会上,获得了9金3银的好成绩,标志着我国体育舞蹈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世界均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

2新常态下竞技体育舞蹈的特征与拓展

2.1男女搭伴,协调统一

体育舞蹈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异性对舞、男带女随、女展男托、互相依托、和谐配合的“男女双人搭伴”的基本运动形式,在竞技体育舞蹈中通过男女配对学习、共同训练、竞赛才能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舞蹈艺术之美。男女舞伴间配合的是否默契、和谐,直接影响到舞伴双方专业水平的提升乃至双方的未来发展。通过寻找一位外在条件和内在性格特征都比较适合的舞伴,可以共同钻研高深的舞蹈技巧以及彼此肢体的完美配合、心灵的休戚与共、引导与跟随的默契等,这充分展示了体育舞蹈的艺术美,使其享受体育舞蹈带来的酣畅淋漓之感,成为每个体育舞蹈选手最高的追求和向往。

2.2竞技与美感和谐共融

竞技体育舞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比赛中体育舞蹈选手的姿势、服饰、舞步、优美的配合等等显然成为了赛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因而被誉为“最美的比赛赛场”。依据竞技体育舞蹈的种类不同,各具特色,例如在标准舞比赛时,男士身着燕尾服,女士身着晚礼服,加上悠扬完美的音乐旋律,伴随着体态优美、动作高雅、流畅而又起伏有序的舞步,给赛场留下了一段轻柔洒脱的魅力之感。在拉丁舞比赛中选手的服饰性感艳丽,音乐节奏鲜明而又强烈,舞步动作表现为不同方向的扭摆腰髋,时而豪放,时而妩媚,时而缠绵,富有情调。所以无论哪一种体育舞蹈均会令舞蹈者尽享其中之美感、,同时还会让观众心矿神怡,恋恋不舍。

2.3风格各异的竞技体育舞蹈

一般来看体育舞蹈有两大类,包含10个舞种,其中每个舞种的基本舞步要有几十种之多,根据竞技体育舞蹈的比赛规则组合方式的不同其难度级别也会相应的提升,每支舞都由易至难分为铜牌级、银牌级、金牌级、金星一级、金星二级、金星三级到最后的花步套路,包含上百种舞姿舞步。每一舞种的风格都是由其发源地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等相互影响,传承创新而形成的。通过竞技体育舞蹈的人体美、艺术美、表现力等展示出其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2.4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优化发展

竞技体育舞蹈另外一个突出特点表现在比赛设项上,一般是从年龄阶段来看,有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成人组、壮年组、长青组等,其中包含有舞蹈爱好者以及专业舞蹈选手,从水平高低来看,有业余组、专业组、职业组等,针对不同学习训练、不同级别的人群都有设项。通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体育舞蹈运动真正实现了普及推广,大众参与,健身娱乐。对于项目的提高,要求着力选拔精英、健将,为国争光等。通过各种比赛形式,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在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从基层到高层的训练与选拔,为体育舞蹈选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身的梦想、民族的梦想、国家的梦想。

2.5比赛的系统性、规范性、公平性

竞技体育舞蹈的比赛首先应注重系统性,因为一个完整的体育舞蹈系统要包含选手本人及其服饰、舞步节奏、动作组合、音乐等,其中各个因素互相配合,协同一致,才能真正体现出体育舞蹈的运动之美。另外在各要素互相配合的基础上体育舞蹈的音乐也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由于体育舞蹈的舞种繁多、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其中的表现手法、音乐节奏的配合、赛事的规则都要求具备完整的规范性,才能够让比赛顺利的进行。依据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公布的比赛规则,针对体育舞蹈不同舞种常用的音乐节拍、标准速度、基本节奏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在选手服饰方面的要求也讲求规范、自然,特别是标准舞的比赛服装,男士要求西服或燕尾服,一般选手多穿燕尾服,这更能体现出庄重的气质,展现身体的线条美,动作的洒脱自然美。女士要求穿晚礼服式露背长裙,这样能够体现出背、腰、臀、膀、腿部的动作艺术美,最终达到一种风格美。竞技体育舞蹈比赛中要求各个环节公平、公正、公开,这也是竞技体育比赛的基本前提与准则。其中首先体现在分组公平,根据参赛选手的年龄、学舞年限、训练环境等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组别。另外体现在裁判员的公平性,要严格按照比赛的规章程序进行,一般比赛规定每位裁判员只负责一对选手的某一个方面的打分,这样不仅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关注动作细节,而且还能够保证评分的客观、准确。

3结语

竞技体育论文篇(2)

[关键词]体育文化 文化互补 文化冲突

社会发展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体育文化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随着历史的长期演变,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研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之是有着冲突与互补的矛盾存在。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两个根本不同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交流的频繁,特别是由于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

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之中,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观重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带有某种经验、直觉、模糊的性质,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的综合运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贯向着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注重个人修养,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民族内向性格,融进了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导引养生、武技的发展,然而削弱了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始终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公开性、健美性、超味性方向发展,并使体育形成体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人竞争中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残忍与暴力。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追求“强与险”,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健与寿”。

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体有形的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则重人体胜于重人格,注重人体本身的价值,更讲究从人体的培养上来考虑体育的价值,通过让人在肌肉的运动中,在各种力的交汇中去实现完美人体的塑造,进而实现理想的人生。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政治经济条件,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出现了勃兴。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必要注入新的血液,因此,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彰显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追求。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

2.相互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如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秋千等,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

3.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东方所认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如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等许多辩证思想,对指导当今的人类保健活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正被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矛盾存在的意义

1.体育事业进步的动力。体育文化是一种需要人们广泛参与的休闲文化,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任何一种形态或地域的体育文化都在寻求与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对方的文化精粹,可以推动世界体育改革的步伐,促进世界体育的发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深入中国内地,很多项目获得各民族人民的喜爱,在全国兴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

2.维系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虽然,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交流还不到几百年的时间,由于其文化的相互矛盾存在,不断碰撞磨合,它们不仅各自获得新的文化血液,而且获得新的文化生存空间。

3.调节各地区体育的平衡发展。各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流的各方吸引对方精华,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互相补充。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有着对立统一,才有其交互影响的可能,这一东方与西方的体育文化对话可以丰富世界体育运动的手段与形式,完善世界体育科学思想体系,拓展人类体育功能结构的外延。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在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之后,由于其文化巨大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对立,显示出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的相对滞后,为力争与西方体育文化平衡发展而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如中国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也开始试图完成产业发展,并与其他产业诸如旅游产业联姻发展,这在云南、西藏等民族旅游地区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四、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不同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文化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发生冲突,因此,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是畅通无阻的,不同性质的体育文化遭遇到一起的时候,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带来体育文化的变迁。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认识两者是政治、经济、地理等生存环境差异下的矛盾存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由于各层次发展水平不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会冲击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激烈而全面的冲突。此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作出全方位的调整才能适应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矛盾冲突。有效利用这两种体育文化的内在统一因素,寻找两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这将有利于消除或减少两者冲突所产生的负面因素,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193. 255.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94-198.

竞技体育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研究通过深入回顾国内外有关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以往研究的相关成果,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继续研究体育团队凝聚力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与研究一般社会团队相比,研究运动队的凝聚力具有更突出的意义。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有着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凝聚力;体育团队;运动成绩;运动项目

1关于凝聚力的研究

上世纪30年代较早研究凝聚力的心理学家勒温指出,凝聚力是作用于集体成员的心理力量,它是使群体成员转向群体内部的力量。维特在团体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凝聚力一词,但第一个正式发表对凝聚力的系统研究是费斯廷格等人。费斯廷格等人(1950)在上世纪50年代认为凝聚力概念的定义为“使成员留在群体内的作用力的总和。”[1,2]并提出了凝聚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团体成员间的吸引力;团体目标和任务的吸引力;加入团体所得到的威信。[3]上世纪60年代对团队凝聚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个体之间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程度上。赫蒙弗尔和韦斯蒂(1964)把凝聚力描述为集体团结工作和在工作状态中发挥整体作用的能力。[4]巴克(1974)认为凝聚力是使人们集合在一个群体的感情,是一种使其成员对某些人比非本团体的另外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5]80年代以后对团队凝聚力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卡伦等人克服了以前研究的不足,发展了一个指定运动中凝聚力大前提条件和结果的概念模式。由此使有关团体凝聚力的研究更趋向于统一规范。卡伦(1982)将凝聚力定义为“在追求团队目标的过程中,反映一个团队团结在一起,保持整体倾向的动力过程”。他还将凝聚力描述为一个动态过程,而不认为凝聚力表现为静态。卡伦主张将凝聚力至少区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1)任务凝聚力,它与团队的目标和成绩指标的承诺相关;(2)交往凝聚力,它更多地涉及人际间的关系,如友谊关系和交往情感上的支持。[6]

我国的一些学者近年来对凝聚力也有一定的研究,张忠秋(1996)认为运动团队凝聚力的实质是反映一定运动团队成员在目标、情感和行为上的整合力量。[4]卢盛忠等人(1998)认为凝聚力是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它既能指团队成员和整个团队的吸引程度,又包含团队成员之间的吸引。[7]马启伟等人(1998)认为团队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除了表现团体团结力量的概念外,还是一个表现个人的心理感受的概念。[8]丁雪琴等人(1997)认为凝聚力是反映团队团结一致并为团队目标而保持联合的一种倾向。[9]程正方(1999)把凝聚力解释为团队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10]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凝聚力是团队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它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因素,一是群体目标和任务。这是团队吸引个体并使个人得以留在团体内的决定力量;二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它体现的是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成员间的感情支持。

2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

2.1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和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体育团队的凝聚力是否有利于提高本团队的竞技能力,是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学者都很关心的重要问题。

费斯廷格(1950)提出了凝聚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并探讨了学生班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吸引程度与运动极限有密切关系。这对随后开展的许多研究有很大的启发。[2]

一些研究中许多学者都认为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其中最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研究室马腾森等人(1972)进行的。该研究以一个城市的144支篮球队的1200余名运动员为受试者。研究结果证明,运动队的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另一项研究中,马腾斯等人(1971)探讨了赛季前的凝聚力对运动队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凝聚力的运动队比低凝聚力的运动队会赢得更多的比赛。在另一项研究中,马腾斯等人(1972)还探讨了运动队的成功对赛季后凝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获胜较多队的凝聚力水平高于获胜较少队的凝聚力水平。[11,12]

但是,有一些学者对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威廉姆斯等人(1982)对曲棍球等项目进行研究后发现,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没有相关;而兰德斯(1974)等人对保龄球,林克等人(1969)对划船等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团队凝聚力有损运动成绩。[8]此外,麦尔林克和克美尔(1974)运用了马滕斯等人编制的问卷和相似的程序进行了研究,没有发现赛季前的凝聚力与运动的成绩有关。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也作了一些研究。邱宜均(1990)认为,如果运动队无凝聚力是无法获胜的,凝聚力对团体成功有直接关系,[13]张立(1993)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队,张忠秋(1996)对国家男子排球队的凝聚力问题进行的研究,也得出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成正相关关系。[4,14]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见到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呈负相关关系的文献。

2.2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项目性质关系的研究

马滕斯等人(1971)的研究认为,运动群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间关系的中介物是运动项目的类型。在团体运动项目中,队员的运动成绩与队的凝聚力之间都呈正相关;而共同活动要求少的运动项目,队员的运动成绩与队的凝聚力之间呈负相关。[12]

克拉蒂等人(1978)提出了一个预测运动成绩与凝聚力之间关系的分类系统,结果显示:不同项目运动任务要求队员之间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依赖性是决定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键性因素。[5]

卡伦等人(1981)提出运动任务的性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一些运动中(如游泳、田径、高尔夫球等项目),运动员是单独作战,而全队总分是以队员个人得分通过某种形式相加计算的,在这种情况下,凝聚力对成绩的影响的重要性比另一些需相互配合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曲棍球等项目)要小。当然,从理论上讲,凝聚力是群体的一个重要属性,它对需要积极配合的运动项目来说,要求群体成员间有更密切的交往和具有更高的运动成就动机。因此,有更多群体内交往和更高运动成就动机的队也就会有好成绩。威廉斯等人(1991)通过对83名高尔夫球运动员的研究认为,高凝聚力的队有更多的群体内交往和更高的运动成就动机,具有这些特点的运动员也有更多的好成绩。凝聚力能可靠地预测运动成绩,其中任务凝聚力是最佳预测指标。此外,凝聚力还可预测群体交往和动机,其中动机是可靠的预测指标。[4,15]斯托迪尔等人(1992)认为,影响运动队凝聚力和成绩关系的关键因素是运动时队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的高低.如果运动时队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较高,那么团队凝聚力和运动成绩会受正的影响。反之,就会受到低的或负的影响。[15]

国内学者对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项目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趋于理论性的综述和探讨,很少有人到运动队去做实证研究。张忠秋在1996年对原国家奥林匹克男子足球队(17人)、原河北男子足球运动员(15人)、国家男子排球队(14人)的研究表明,集体项目运动员的团队凝聚力非常显著地高于个人项目运动员的团队凝聚力;替补队员团队凝聚力总体水平明显不如主力队员。[4]

张启斌(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以全国女足锦标赛的成年女足运动员为对象,分析了中国成年女足团体不同凝聚力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男足和个体项目相比,我国成年女足队伍的凝聚力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而跟高凝聚力的队伍仍有不小的差距;高凝聚力水平对应着较佳的运动成绩,低凝聚力水平对应着较差的运动成绩;女足团队的凝聚力水平越高,这支队伍在比赛中的排名越靠前;凝聚力得分排名与运动成绩排名相比非常接近;凝聚力水平对运动成绩有着相当大的直接决定作用。[16]

3评述

3.1贡献

第一,有关团队凝聚力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体育团队凝聚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分析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运动项目等方面的关系是建立在团队凝聚力的基本分析框架之下的。尤其是卡伦等人明确了凝聚力的操作性定义后,建立了分析凝聚力比较合理的量表,并迅速应用到体育团队的凝聚力研究中去,取得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尽管国内外学者在团队凝聚力和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依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较佳运动成绩的连续取得可以提高集体项目的团队凝聚力;较高的团队凝聚力水平对集体性运动项目的运动成绩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的凝聚力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运动成绩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团队凝聚力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即两者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3.2不足

第一,从国内与国外相比较,我国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明显远远落后于国外学者。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在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着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一些简单的应用,以“体育团队凝聚力”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还不多,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系统、很全面,缺少具体的操作性,更缺少实证性研究。即便是在已有的实证性研究中,由于测量的工具是参照国外的量表,而没有对量表进行适当的修改,则可能导致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有所降低的结果,此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对量表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这也可能会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

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是集中在某个或某些体育团队的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上。但是由于对体育团队凝聚力分析评定指标测不一致,使得出现了研究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结果的不一致,而从更深层次来讲,研究体育团队凝聚力影响运动成绩的过程则更是不清楚,以及体育团队凝聚力队团队行为的激励过程也尚需探究,很少有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第三,从研究方法和范围来看,目前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误区:(1)缺乏合理理论框架的指导。目前多是直接应用量表进行对体育队团凝聚力的测量,而忽视研究的理论指导,忽略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或是对指标的信度及效度的检验;(2)忽视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动力特性。几乎没有研究关注到体育团队的凝聚力是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尤其是在集体项目团队中,团队中成员的流动是可能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凝聚力的;(3)忽视其他团队研究。只注重运动队的研究,而较少研究与运动队有关的其他团队的研究,运动队只是“大团队”中的一个团队,影响运动队的运动成绩还与其他团队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又有很大的关系,有关其他团队的凝聚力会对运动团队的凝聚力以及运动成绩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4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体育团队凝聚力未来研究趋势具有以下特征: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概念和理论模式将趋于统一;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测量方法将更为统一与合理;人们将从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表面关系研究转移到对两者之间作用机制和作用条件的探讨;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方式的研究将成为新的探讨焦点;体育团队凝聚力在体育团队动力学中的研究价值和影响意义将更显突出。

吉尔的研究认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未来是光明的,卡伦的概念系统为研究提供了指南。通过一个包含群体结合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两个方面的运动群体凝聚力模式,卡伦等人将任务凝聚力与交往凝聚力分开,并以这一理论框架发展和改进了测量方法,运动心理学者可以借此探讨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前因后果。并将凝聚力明确地描述为一个动态过程,其他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凝聚力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循环影响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1]俞克纯,沈迎选.激力、活力、凝聚力——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与群体行为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4

[2]张力为等.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3]马德森.体育团队凝聚力及其多为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D].曲阜:曲阜示范大学,2004,6

[4]张忠秋.运动群体凝聚力主要表现特征与培养方式探讨[J].体育科学,1996,(3):68-72

[5]钱家华,季浏.运动队凝聚力研究的现状[J].体育科研,1996,(1):30-34

[6]Carron,A.Cohesivenessinsportsgroup:Interpretationsandconsiderations[J].JournalofSportsPsychology,1982,(4):123-138

[7]卢盛忠等.管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

[8]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竞技体育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竞技体育要发展必须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也必须与国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资源、和社会环境等发展相协调,其协调程度是什么样就需要对此进行正确的评判,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体现的就是这一主体思想。竞技体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如何,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起到推动作用,本身的运行状况是否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所以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存在这两点必要性,即:1)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需要开展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1.1内涵社会评价一般是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在项目实践中,从人类学、社会学学科视角去分析、阐述项目的利弊得失,因此社会评价不是经济评价的剩余,也不同于纯粹的社会学研究。它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项目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竞技体育具有文化的属性,产业的特点,所以具有事业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点,即成为“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部门的集合”,其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上。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指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地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数据,分析评价竞技体育为实现国家社会和地方(行业)的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以及竞技体育与社会相互适应的一种系统调查、研究、分析、评价的方法。因此,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既是评价其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与影响,也是评价竞技体育本身的生存、发展、运行状况。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不是对具体运动项目的评价。

1.2理论依据

1.2.1经济学理论依据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以传统的费用——效益分析法(TCBA)与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SCBA)来作为它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1.2.2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依据人类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它们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人及人种和社会与文化,在体育中都有凸显的特性。体育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的参与为必须的,与人类学研究的人的体质、体能、人种等密不可分,因此必须以人类学为理论依据。

1.2.3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强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起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的全面发展。创造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因而,考察、评价竞技体育应该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指导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来考察、衡量竞技体育的发展。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2.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原则对竞技体育进行社会评价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因竞技体育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双重特性,涉及到经济领域的评价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有直接的效益又有间接的效益。因而:一是评价指标的选取较难,社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很难判断哪些与竞技体育相关,它们之间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二是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尽管人们公认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的存在,但到底怎样衡量其大小程度,也很难量化,而且很多社会效益可能是经济效益派生出来的,很难做到体现社会效益而又不与其他效益重复计算。因此明确提出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理论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2.1.1人本原则社会评价的核心是对社会的人的评价,首要是把人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竞技体育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人,由人来表现,且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受益的群体也是人(运动员、观众),所以必须以人为本。

2.1.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特征是要承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了影响人类发展的多种要素,对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自身资源与服务的利用,也要考虑对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

2.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

2.2.1重在社会因素的人文分析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作为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过程。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等社会因素都会因竞技体育的出现、发展而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结果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都是社会评价的内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的就是要系统的调查和收集与竞技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分析竞技体育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和协调性,为竞技体育的发展的政策制订者提供有利的建议和参考,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特点就是注重对社会因素的分析。

2.2.2宏观性和多目标性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对竞技体育的全面评价,既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广泛的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论文主要是分析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性,分析竞技体育对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宏观性和多目标性。

2.2.3长期性社会评价要考察近期与远期的社会发展目标,要考虑社会和人类的发展,竞技体育对人们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对人素质的影响等都不是短期内能体现出来的,因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具有长期性。

2.2.4定量难社会效益与影响是多种多样的,竞技体育对文化的影响,对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对风俗习惯的影响等等,都难以定量计算,只能以定性来分析。

2.2.5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属于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形式,与其他项目的特点和各自的环境与条件各不相同,涉及的社会因素也不同,因此无法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指标。除此外,还不容易确定指标的参考标准。

2.2.6多层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涉及到竞技体育的微观财务分析、中观国民经济分析和对国家社会影响的宏观分析,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2.3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在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设立是根据我国竞技体育既有公益性又强调经济性特质,结合社会评价自身特点而建立的,基于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广泛性及其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其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与科学性;2)统一性;3)可比性与可行性。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基本体系

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是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发展,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持来生产或创造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但竞技体作为非物化的、服务性的生产行业,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体育事业被“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以产业化为方向”(1993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的《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竞技体育以其自身竞技表演提供特殊审美需求的服务特点,以失去往日单纯比赛的意味,成为赢利颇丰的娱乐项目,成为体育产业化的领头羊。竞技体育在这种“事业性”、“公益性”与“市场性”、“产业性”的双重特性并存的历史前提下,要求竞技体育:一要着眼我国社会目标的整体发展,二要立足于市场经济,即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物质财富。

考虑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微观的财务评价、中观经济评价、宏观国家社会的角度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建构如图1示:

3.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总体结构在总目标下,设立七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多个对应的二级指标(图2)。

3.2体系设立的方法在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以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研究。

3.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分析 转贴于

3.3.1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评价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中心,贯穿在社会评价中的一条根本原则是人本原则。从社会评价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评价人的社会的最高准则,又是评价社会的人的最高准则。竞技体育中除体育的基本健身、健心的功能外,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性、公平性、规则性教育引导人们(尤其是学生)认识社会,熟悉社会法则。竞技体育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独立运作的世界体系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具有独立品质的为人们提供愉悦的特定行业,显然属于优化人的精神活动结构和功能的领域,是精神服务产品。无论是从产品的提供者还是产品的享用者的角度,竞技体育对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3.2社会政治竞技体育业的出现对政治影响的利弊使社会政治成为评价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维度。

3.3.3社会文化把竞技体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列为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文化评价,也是作为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3.3.4社会经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与影响。

3.3.4.1市场化程度竞技体育从业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构成率;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消费在总支出中的比重;竞技体育事业部分的经费自给率。

3.3.4.2发展水平增加值年增长率、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构成率、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增长率。

3.3.4.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民经济贡献率、国民经济支持率、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

3.3.4.4经济结构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业结构来分析。

3.3.4.5科学技术竞技体育中的场地建设、训练器材、训练的科学手段等无不体现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3.3.5社会生活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生活领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生活指标主要分析生活水平、就业效果、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几个部分:

3.3.5.1就业效果竞技体育某一项目在某地区的建立与发展是为该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是使社会剩余劳动力更多,其衡量指标有直接就业效果和间接就业效果及总体就业效果三个方面。

3.3.5.2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是进行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收入的增加与实际生活的变化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其他。

3.3.5.3社会安全与社会福利竞技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属社会福利事业,满足一部分人的竞技体育的需求。因此,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也可以了解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

3.3.5.4医疗卫生通过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及非体育人口的身体状况与就医的关系能反映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们对体育的参与情况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3.6社会环境竞技体育的大力发展与社会环境是否协调、是否相适应、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考察社会环境的协调和城市发展两个指标来分析竞技体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3.7可持续性发展用下面几个指标来共同考察:

3.3.7.1经济从国家投入、社会投入及竞技体育产出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是否使竞技体育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2环境从竞技体育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保护、污染等环保角度来考察竞技体育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3.7.3社会竞技体育对贫困、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公正、福利等起着怎样正负影响程度,是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因素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权重值的推求,采用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先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一致性检验以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统计计算,推算出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20位专家的专家征询意见表(共20份)来确定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后,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再通过各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根据模糊运算规则,(其中i=行,j=列),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是0.576。

竞技体育论文篇(5)

关键词:社会体育;体育人类学;体育形态

随着社会经济与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日益出现精细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趋势,而体育小群体竞技项目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和喜爱。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求、任务、政策措施、组织与实施。广大人民群众以多种方式方法参与锻炼,充分发挥利用体育场馆、健身中心以及公共场所,大力推进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建筑业,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两者相互融合,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体育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对抗性小竞技项群是指目前流行在社会上的小组对抗体育活动。比较流行的是三人篮球、趣味运动会、拔河、民族传统体育等,在分类上体现了项群理论,也注重竞技性。因此,基于小项群的民间形态的丰富性,讨论社会项群体育机制是体育理论的一个新的趋势。小竞技项目的深入,目前以年轻人时尚化为特征,表现了体育的健身休闲、娱乐性、趣味化、表演化。理论界困惑体育社会化转换与体育竞技形态交互影响呈现了越来越复杂的面貌。近年来,随着体育社会学发展,体育运动学具有社会学要求,竞技的体育运动学已经被体育社会论域取代,一个多元的群众体育概念甚至渐渐成为中国大众生活方式,深入到民间的基本社会论域,成为社会体育运动形态与民间运动文化对接、全民运动社会化普及等等普遍的研究领域。但是,体育论域的扩大化需求,随着带来的问题就是体育运动的本土普及,其大众形态下如何构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民间是否可以建构体育生活的自然形态(运动)以及经济形态(组织),而依据这个本土形态的体育是否具有现代社会论域的支撑,为现代国民大众的精神提供身体文化的演绎形态。社会体育学与体育人类学的结合区域化体育,随着全球化体育的进程推进,就是说,“一方水土一方人”,要求形成“中国体育”核心文化的基础,这个基础上的“运动体制”的人类学依据是什么,社会化研究的基础是什么,这两个体系建构起来,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具有的“大众体育”是具有体育核心能力的体育,体育核心能力才会建立在现代大众社会的体系中。因此,基于小群体的体育形态研究就具有了体育所有的内涵以及竞技基础。

二、项群内涵以及小竞技竞赛开战

我们研究对抗性小竞技项群的社会体育产业机制就有了全新的理论视阈。首先,理论上要有自己的文化阐释,体育活动是一种交流,体育交流却是一种竞技。其次,作为体育活动开展必须具备项群模式的条件和机制,不是简单地项目组织以及爱好者的演示,而是具备厚实的制度保障和机制支撑。

(一)以人群为依据———社会体育能力与社会体育基础

从孔子儒家六艺的传统开始,体育在中国文化就是一种社会情志培养的基础语境。中国体育为什么一直停留在情志模式下,这与中国农业文化的养育文化有关。社会蓄养模式决定了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的体育竞技,而是在游戏形态发展了体育。早在周代,五禽戏、八段锦、形意拳以及周易形态下的体育文化,就形成了体育养生的社会基础形态。即使保留在氏族体系中的自然体育形态,包括后来游侠精神,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群体组织的竞技形态。中国历史上武学基本上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以及实践体系,也没有传承的体育历史论域,只有氏族部落战争,是中国体育精神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的一点依据,这在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上,还留下一些武学高手,被中华民族奉为英雄。但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在中国还是一种群体文化,畜牧民族的武力掠夺与战争扩张形态在中国演化为一种运动模式、游戏模式,农业文化的民间社会以及农耕劳动形态缺乏竞技形态的社会基础。因此,进入当代大众文化回归身体的蓄养,我们又一次面临生活现状下,体育如何成为人的核心素质,在教育上形成一个核心能力的教育体系,体育研究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确定了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财富。体育社会能力研究认为,人的社会心理态度、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才是衡量“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1]因此,体育应该是贴近情志体验、运动体验、健康体验,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的教育。体育应该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培育人性的情志认知;在体育的同时,揭示人类发展在身体文明上的客观规律;在体育训练的同时,养成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体育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让人的生命之花得以绽放,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人诗意、美感般地徜徉在大地上,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自觉活动的人”。[1]目前,随着全球化体育的交融,各种不同的体育文化交互进入各个国家的体育事业以及民间组织,现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全球化”、“地球村”交互影响,体育的形态以及传统都在不断磨合。如何建立互相接纳的体育生活,在体育生活内涵中提炼新的体育精神以及文化形态,因此,新的体育组织以及民间形态超出了原来体育教育、体育方式的约束,一种互相认同的体育情志需求成为体育发展的基本形态,因此,研究体育产品、体育符号、体育虚拟等等情志形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也为进一步深化为体育主流研究确立了方向。根据核心能力的理论,我们建立体育运动的能力模式,需要完善体育实验以及运动教学体系。现代的自然回归逐步朝着体育技术以及产品开发方向的路径发展,使民间体育赛事常常能在运动整合、设备整合等方面令专业体育瞠目结舌。依靠运动革新,运动学的竞技标杆不断演化为体育仪式的情志化,竞争规则频频改写。因此,体育中的运动核心技术是在体育社会学基础上逐步确立起来,并且受传统运动形态的束缚,这要求新崛起的体育技术不再墨守成规,深刻地改变整个社会体育形态与运动组织。

(二)以竞技为导向———现代运动能力的人类学机制

现代社会能力是文武之道的自觉,也是人类情志机制水平的体现。体育发乎“情”———运动能力,止于“礼仪”———竞技形态,这个体育概念是出乎一般体育竞技形态的范畴的。体育属于“性质—体质”论还是“范畴—体制”论?比如,杭州的自行车游西湖,属于体育还是旅游,还是产业?现代自行车与古代划船有什么联系?体育从竞技与战争脱离出来,变化为一种体育情志,一种作为情志酵母,仅仅是一种自我的身体激励机制,这恰恰是中国体育一直的传统。中国民间就有虎虎生威、龙马精神的身体象征,也有“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的身体形态比喻,甚至更有竞争于商场的操守精神,早已在中国体育道德精神中占据一席之地。古人在做事之前都会考虑斋戒、净身,考虑生活方式与事业的关系,依靠这种身体方式树立体育精神,因此,成功是体育、道德、生活语境下改变自己,升华自我。其实,西方也发现了这个根本的变化,体育人类学从体育的运动情志角度去研究“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2]。自行车与划船,载杭州西湖文化中,作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结合点,它揭示和分析人类与体育相关的因素,综合研究人类的体育问题。其他项目也一样,研究任何一个竞技项目,它从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研究体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在理论上表现的具体形式,揭示体育过程的内在结构,在不同形式的体育过程和与之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体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体育原理,以建立全面认识体育的新视角;民族体育,以深挖和弘扬人类传统文化遗产;竞技,以摆脱单纯追求人体极限的误区;定位和标示,以把握未来人类体育的发展轨迹。一般而言,体育人类学着眼于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但就其新分支和属于应用人类学范畴的体育人类学来说,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未来。文明的进步带来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体质的弱化。生产方式的突变,导致人类的体力不再是生产力的衍生因素,这必将引发体育方式的彻底变革。体育人类学正是要结合体质和文化人类学,探讨社会的异化导致的体育需求,揭示体育与人类其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确立体育在未来社会的行进方向。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体育,是追寻健康的积极方式,是体现这种基本关怀的最佳执行者。体育人类学,为实施基本关怀提供理论依据。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期间,体育人类学者将在相关专题会议上共同探讨如何将体育和人的健康幸福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保持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生存活力。

(三)以族群为社会体系,完善社会团体以及机构的俱乐部运动机制

在人类体力劳动缺失的情况下,体育转化机制成为了人类自身完善和改造的手段:

1.体育回归社会族群而为社会体育

现在,只有体育和一般日常生活中,才会使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而当人的智力和情感作用于身外的自然界并改变自然时,体育情志就成为了人类劳动以及文化的核心。[3]202正是由于体育脱离了劳动,身体才成为文化,脱离动物形态,而修炼的身体文化才会成为情志的载体。追求身体自身受到自然和社会诸方面因素制约或影响才进入西方文化的论域。其实,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文明的突破阶段,都会关注身体的文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如此,十世纪阿拉伯价本•希纳等人的论述也如此。体育的研究逐渐让位于教育学和医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不能认识自己的体育只是一个身体机器的体育。

2.体育回归产业族群而发展为一种交流文化的媒介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并不是体育精神内涵的基本认识,而是一种竞技传统的理性扩张,它存在时代的局限和发展历史的蜕变。随着现代人精神压力的加剧,职业人的问题成为社会焦虑的根源,情志说,是一种生态体系的体育的回归,也是希腊对体质文明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体育被赋予和平、交流、交往的族群属性而回归族群仪式,所以他是一个交流平台,更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个体育产业链条。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文化交流。

3.体育社会化与运动竞技化机制转化重建

运动学关注普通人体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竞技精英的超常技艺。各种体育研究都要基于运动原理,合理的生活与人类积累下来的运动科学,都强调身体合理的力学机理。全球化以来,中国传统身体力量的理论,也会被进一步科学所认同。东方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有助于从运动这个角度具体说明人类身体文明进步的原因,选材学与育才学及遗传学、优生学都会全面融合。笔者在浙江高校的人体测量调研,说明了体育情志与身体形态的关系,不断进行不同的身体训练,就会带来不同的身体体型以及情志特征。灵活转换能力,一直是中国体型所追求的体育形态。中国体育的情志要求,表现为出类拔萃的速度,短快灵如此,以柔克刚如此,形意训练如此,太极训练也如此。情志学在不同身体体质特征有不同的要求,不但可直接用于为运动竞技训练,而且对于体育社会学更具有重要意义。在笔者的大学生身体与情志调研中,学生对身体的情志认识,可以帮助学生确立高尚的情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有利于身体发育的全面充分具有情志价值。尤其在体育专业上,情志训练使得运动员注重精神贯注,遵守体育道德,获得精神超越的体育体验。

三、项群回归与重建———两个结论

基于体育社会学回归与运动竞技形态重建,我的研究结论是:结论之一:体育可欣赏性更加突出,运动竞技评判越来越具有情感色彩。情志有利于确立适合个体体质的运动核心目标。目前体育测量的体质数据是静态的,因此,根据对不同体育生活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行为的教学,我们就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体育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学生自己确定体育核心能力以及组织通用能力、可转移的能力、独特的能力。提出核心目标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新课题,要求学生在社会组织、社会调查过程中,积极联系校友、家族、企业等等社会实践基地,进行运动交流、运动教育、运动社交活动,把学校的俱乐部和社交活动结合起来。结论之二:体育族群竞技成为新的竞技形态,运动会代表队的名额分配与参赛项目都趋向传统与基础以及学科的整体考量。体育属于族群竞技,因此体育教育对健全体育项目化目标体系细化为训练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核心能力体系包括体育任务的接受,交流,技术改进,操作解决等等。这个模式突破了专业体系的束缚,也突破了训练模式的局限,把体育教学变成了联系互动的体育全科教学。体育设计全面的身体活动和精神活动,因此,要通过体育运动进行高雅的竞技仪式,提高交往的质量,使得教育全面对接社会,这就是所谓的“转化”的专业内涵。总之,体育社会化与运动竞技化机制转化全新诠释了当前运动体系。体育具有跨文化、跨理论、跨种群的机制,同时要大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不断改革与创新。因此,选材、训练、竞技的传统将会演化为竞技、交流、认同的新格局。训练回归族群,竞技回归交流,竞技训练的学科核心也会朝着竞技族群学的文化体系回归体育文化的认同而形成产业项目,并通过教育文化实现运动科学的重建。

参考文献:

[1]谢桂新.人性假设的教育学意义(教育前沿理论版)[J].2010,(8).

[2]饶远,陈斌.21世纪人类学文库:体育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竞技体育论文篇(6)

关键词 转型时期 竞技体育 异化

近些年来,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兴未艾,竞技体育在挑战人类生理极限、增强体质、振奋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商业化,对名利的追求越来越占据了竞技体育重要的地位,随之产生了与其宗旨相违背的异化现象。

一、概念

(一)转型时期。关于“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本文的“转型”指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逐步确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进行规范和调整过程中,竞技体育也在社会转型的大浪潮中经历洗礼与蜕变。

(二)异化。异化是指从主体中分裂出来或丧失掉的东西在摆脱主体的控制并获得独立性后逐渐壮大,反过来控制、支配、压迫或扭曲主体。当这个主体是人本身的时候,异化就是人给自己树立起一个控制不了的反动力量,最终导致人性的扭曲、恶化和质变。

(三)竞技体育异化。竞技体育异化是指竞技体育参与者(主体)在从事竞技运动(客体)过程中,从竞技体育参与者(主体)中分裂出来的竞技体育(客体)在摆脱竞技体育参与者(主体)的控制并获得独立性后逐渐壮大,反过来控制、支配、压迫或扭曲竞技体育参与者(主体)。

二、异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以足球为例)

(一)“假球”。“假球”就是不真实的比赛,某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通过收买对手,收买本队,收买裁判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足球等职业化和市场化比较高的体育运动中,假球时常发生。

(二)“黑哨”。“黑哨”是指足球运动中的裁判违法公平性原则的一种行为。一般指裁判员收受贿赂或受人指使违背公平、公正执法的裁判原则,在比赛中通过有意的误判、错判、漏判等个人行为来主导比赛结果。黑哨分为三类:“官哨”、“钱哨”、“赌哨”。

(三)球场暴力。暴力行为包括场上队员的暴力行为和球迷暴力行为。运动员为取胜而有意伤害对手或者一些球迷不满比赛结果,发生骚乱。

(四)不公平竞争。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开始采用不正当的手段,甚至采取非法手段,如兴奋剂泛滥、运动员资格作弊等。

三、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政府部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的权利过分集中以及行政职权不规范。运动队过分强调一人负责制。监督体制不健全,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执行力欠缺,比赛管理制度、赛制、规则的缺陷,使不道德行为有机可乘。

(二)经济因素。联赛等赛事过分的职业化、商业化运作不可避免的造成体育运动目的的歪曲。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利己分配,。然而,相应的改革却是个漫长的过程,相关的制度等无法满足赛事发展需求。

(三)文化与价值观因素。主观方面:一是人员道德素质差、教育不力。二是内部管理、监督所构成的责任约束的缺失。运动组织、集团出于地方和局部利益,对一些不道德行为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采取纵容、包庇态度等。人文精神的丧失: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中去。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部分运动员、教练员丧失了原本竞技体育中存在的人文精神,把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取胜作为唯一的目标。

四、建议

(一)政治:弱化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我们不能期望体育完全非政治化,但也不能人为夸大体育的政治功能,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关键是看它对社会发展、对人类发展是否有利。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发展的扁平化的组织发展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健全竞技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机制。我们必须要不断完善体育立法,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保驾护航”。要从法规和制度上建立长效机制,要加大监察工作的人力、资金投入,强化监督机制,使竞赛监督机构独立于竞赛委员会之外,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二)经济:正确引导商业化和职业化。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人如何去引导和利用它。在现实中,我们要摆正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人始终是竞技运动中的主体,金钱、名誉始终是竞技运动中的客体,要让人来控制金钱、名誉,而不能让人成为金钱、名誉的奴隶。

(三)文化价值观:加强学习,提高道德理论认识水平。竞技体育主体要提高道德理论认识水平,既要学习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思想,也要掌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关道德规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道德评价体系。体育道德评价体系是保障体育顺利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体育道德作用的认识,强调体育道德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强舆论建设,优化竞技体育舆论环境。新闻媒体应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畅通舆论传播渠道。强化舆论的作用,维护好惩恶扬善的舆论环境。全方位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手段,强化舆论作用。树立新时期体育道德价值观。新时期我们应该加强“义利观”、“胜负观”、“荣辱观”、“公私观”、“苦乐观”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价值观教育,理清每一个体育活动参与者对这“五观”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

参考文献:

[1] 庞建民,林德平,吴澄清.对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分析和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1:47-49 .

竞技体育论文篇(7)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伦理;训练过程;专项素质

一、前言

青少年竞技体育训练阶段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基础阶段,也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形成与过渡阶段。在这个训练阶段,需要对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思想认识、体能、技战术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使青少年运动员在竞技体育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健康,成人成才。现当代西方,体育伦理问题较早就反映出来,他们也较早地对体育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其中包含了诸多的伦理因素。20世纪中叶以来,关于体育伦理的研究(含社会学考察)成果主要反映在专门性期刊和综合性体育社会科学期刊相关文献及论著中。其研究主要有以下取向:

其一,体现在社会宏观层面的思考。首先,这反映在对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人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等方面的思考。如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联系在一起,主张在体育中张扬人的个性、凸显人的价值——奥林匹克精神就是这种超越思想的集中反映,它寄托了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可以说正是这种哲学和人文精神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力量推动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再如,科技因素与人的运动能力、人的价值之间的张力和平衡。其次是对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系列社会问题的伦理反思。如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体育运动开展所凸显的问题,体育运动与社会阶层、体育运动与种族、体育运动与性别等方面的不协调。再次,相关研究还涉及体育运动中和一般社会情境下的伦理不同,即社会伦理和运动伦理的区别和冲突,以及不同的社会背景及高科技手段在运动中不断渗透的情况下人们道德选择所面临的困惑。如对新的体育器材对运动成绩的非常规促进所提出的道德诘难,以及对其他一些高科技所催化的某些行为的道德反思。

其二,西方体育伦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向,就是其较为注重微观、具体社会道德问题的研究。如对以下问题的考察:体育运动中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一定的社会文化评价对运动中道德行为取向的影响,体育运动特殊环境和情境对参与者行为活动的影响,运动中的攻击和偏离行为,体育运动对青少年道德形成和培养的作用,教练对青少年运动员道德行为取向及道德形成的作用,体育运动与道德发展及与道德推理的关系等。总的来说,西方竞技体育伦理相关研究较为注重实证和应用研究,在方法运用上较多地采用社会调查和个案、实例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德治传统的国家,在古代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体育文化,传统体育伦理思想主要以“武德”和养生文化的形式进行表达。这些体育伦理思想散见于历史上各类著述之中,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和初步总结概括,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

目前,体育伦理的实践和研究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其一是反映在竞技体育道德实践方面。如各级道德委员会的设立、各种道德规范、自律条约的出台,各种文件的制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意见》等均关涉竞技体育道德建设和实践的内容;其二是反映在竞技体育研究方面,这主要体现在相关文献和论著中。对我国现当代体育伦理进行研究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正式出版有关体育伦理学、体育道德教育和体育职业道德著作教材总共才有10余部,在公开出版的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相关论文不过数百篇。在我国近十多年里,还有一些著作论文从不同侧面对体育进行了伦理的思考。此外,一些作者提出了体育面临伦理新冲突问题,但尚未进行深入的思考。

严格来说,我国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并未从体育伦理研究中分化出来。至少从概念和界定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竞技体育伦理”相关研究还较为鲜见。有关涉及竞技体育伦理方面的研究基本包含在“体育伦理”名目之下。故除非特别指出,我们在此不作严格区分(即“体育”包括了“竞技体育”;从对国外相应语词翻译的角度来看,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很多情况下也未作区分)。

当前,关于体育伦理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分析。从研究的层次看,主要反映为:一是体育伦理元问题方面,二是体育伦理基本原则和规范方面,三是体育伦理具体问题层面和方面。体育伦理元问题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体育发展价值层面探讨、体育与伦理的关系、体育伦理的基本概念、体育道德特点、传统体育伦理的价值和意蕴、(竞技)体育异化的伦理思考等。

体育伦理基本原则和规范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原则方面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公平竞争,以及具体规范方面的勤学苦练、顽强拼搏、团结友爱、文明守纪、爱岗敬业、胜不骄、败不馁、无私奉献、尊重裁判、遵守规则、尊敬观众等,有时也把这类原则和规范提升为中华体育精神。

体育伦理具体问题层面和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体育不道德现象的表现和原因、体育道德建设(如道德教育、健全机制和体制、法制的介入)等。

还有些研究是贯穿在以上不同方面的,如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商业化及经济因素对竞技体育造成的伦理冲击,以及兴奋剂等道德问题(涉及哲学及操作化分析)等。

(一)、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其一,从传统(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来看,其基本是仅局限于一般伦理学的规范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而缺乏相应元研究和建构,具体操作方面的研究也较为缺乏。

首先,(竞技)体育伦理研究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就事论事”现象,缺乏理论证明和“形而上”思辨,原则规范的提出又往往沦为相关方面的“纪律”要求。对竞技体育中的道德现象没有引入伦理学的哲学反思———对竞技体育发展及其内在行为活动价值的确立、善恶评价和分析均较为缺乏。竞技体育伦理研究不应是伦理学原则和规范的简单应用和伦理学的推广过程,对竞技体育运行发展中出现的现实伦理问题,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应当在竞技体育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说,(竞技)体育伦理的理论体系和价值系统也将随之确立和完善。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应是一个再研究、再创造和再构建的过程,其理论和应用处于互动的过程之中。其次,(竞技)体育伦理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一般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层面,对具体问题涉入不深,解释力不强,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较差。现有研究中,(竞技)体育伦理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实际上,竞技体育中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切入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对竞技体育道德现象的理解。如果不了解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那么对与竞技体育伦理研究中相关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就不可能有清楚的把握和说明。再者,面对当前竞技体育中紧迫的道德问题,只有道德原则和规范显然远远不够,这需要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措施。

其二,(竞技)体育伦理研究的视域不够广阔。如:道德于竞技体育的意义基本还流于一种手段与作用,如只定位于道德对竞技体育的服务功能,而没有或很少从自身的目的出发进行关注。对道德在竞技体育中的终极意义与对人的关怀的探讨还十分欠缺。

一些文献片面地认为体育伦理就是体育职业道德。体育职业道德只研究体育各主体在各自职业行为中的道德问题以及职业具体规范的制定,它主要涉及这些特定的主体,而体育伦理研究所探讨的伦理道德不仅涉及到范围广泛的个人,而且涉及组织和体制,甚至关系到人和自然的关系。

竞技体育中的道德评价主要限于微观主体——个人的层次,以及具体、微观的问题,没有置于道德的宏观社会及竞技体育的特殊背景下。在道德的宏观和中观主体层面方面,即在机制、体制、社会等层面和视野下对道德现象以及道德建设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如:现有研究对伦理与竞技体育结合的内在机制缺少较深入的探讨;对竞技体育道德特点研究散见于一些现象描述,缺乏较深入的理论提升和分析;对竞技体育道德现状,包括不道德现象及其原因等还缺乏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对竞技体育道德的价值资源、规范,以及道德建设缺乏整体、全面的研究——即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各个层面较全面、系统的关注和分析还比较匮乏。

其三,竞技体育(乃至体育)伦理研究文献稀少,这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极不协调;现阶段,我国体育主要包括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领域。当前,大部分研究都泛对整个体育面,很少针对竞技体育这个特殊与特定的领域进行较深入的研究;竞技体育伦理研究还没有完成从体育伦理的分化,几乎所有蕴涵竞技体育伦理的研究均冠以体育伦理研究。

其四,从理论上看,我国竞技体育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如:新时期下,个人的利益得到更多的关注,集体主义的内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市场经济下,随着社会整体道德评价标准的微妙变化,竞技体育的伦理问题也会受到影响;竞

技文化的民族化,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化的协调也将出现新的趋向,这无疑会波及定位新的竞技体育道德伦理。这些都提示相关研究必须置于新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之下,但目前此方面研究还比较欠缺。

其五,研究和分析方法、视角还比较单一,如社会学调查基本未见文献反映。竞技体育伦理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思辨的方法,即反思、批判和建构的方法。首先,竞技体育伦理所致力解答的是一个价值问题,它应确立竞技体育总的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其次,竞技体育伦理是导向性、规范性的,它要对竞技体育现实运行和开展及人们的行为活动起范导作用。竞技体育伦理研究的重要生命和活力的源泉主要即在于运用哲学的方法,在于反思和批判精神,它是对竞技体育伦理现状的反思、批判和“应有”状态的构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系统论,认为部分影响整体,在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伦理问题与社会主流是格格不入的,注重和研究这个问题有利于铲除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从而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从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历史轨迹来看,以人为本是对人的肯定,是体育伦理价值取向的主线。西方体育伦理的价值强调“力”与“美”的人体塑造,倡导充分发挥自身的生命潜能和智慧;中国体育伦理由于受儒、道、佛文化流派制约,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统一,但更看重通过有形的身体活动来促成无形的精神升华,实现理想的人格塑造”。由于体育运动对感性生命本能的追忆、追求,使二者共同呈现出以人为本的伦理特征。

在这种力图通过体育运动塑造一个均衡发展的人的生活哲学的统领下,奥林匹克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的达到更高的标准。“重在参与”则激励运动员树立信心,敢于竞争,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挑战自然,敢于表现自己。而“公平竞争”的原则力图创造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环境,让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出身的运动员都能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胜利,为全人类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了平台。

(三)、竞技体育六大构成部分

竞技体育有六大部分构成,其中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都会对竞技体育的生存构成威胁,研究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有利于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地发展。

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构成了其精神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的内在基础,探讨竞技体育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如何符合社会发展规则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本身就有道德意义。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却又有着不可避免的劣性,如过度政治化、商业化,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侵袭,这使得竞技体育偏离原初的发展理念。单靠其自身运行机制是不能使竞技体育走出这种困惑的,必需借助包括法制与道德在内的调控和规约方式。道德要为竞技体育服务,就必须探讨与确立竞技体育的价值与理性,建立与竞技体育发展相适应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准则体系,为竞技体育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们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伦理在竞技体育运行中,表现出伦理价值的指引作用,表现出“人文力”、“德性”、“信念”、“理念”等元素对竞技体育活动的渗透,表现出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等基本特征。

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是净化竞技体育风气,提高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社会转型期,竞技体育领域内单纯的功利性追求、价值观的改变,而致金钱至上主义、腐败的滋生,造成诸如运动员训练的非人道化、兴奋剂问题、高科技的非道德化等等现象。

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是决定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本质上讲,竞技体育的成就不仅取决于资金与技术,更取决于从事该事业的人们的态度、奋斗精神和崇高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伦理建设与竞技体育的夺标功能——人们通常说的主功能,不仅不相冲突,而且具有很高的融契性与一致性。

(四)、希望本文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社会更多的关注这一问题,从本文的视角来研究其他部分的伦理问题,以期尽快铲除这一社会“毒瘤”。

在竞技体育越来越成为全球文化和现象的今天,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至加强了伦理问题方面的建设。

对竞技体育主体进行内部控制,在竞技体育主体中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价值观。竞技体育场上的教练员、运动员和伦理组织相关能够自觉认识和肯定竞技体育所弘扬的体育道德精神和价值观,是抵制不当竞技体育行为的有效内在力量。对竞技体育主体的外部控制路径主要是建立合理的竞技体育伦理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对体育运动主体的行为、品质和可感知意向所作出的善恶判断和褒贬态度。

(五)、为决策者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对象和内容清晰,反映问题实事求是,本者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心态,从客观角度分析了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为决策者有效制定相关规定提供了参考。

三、选择的竞技体育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性---训练过程中

平时我们更多的关注比赛过程中是否有出现一些违规,包括兴奋剂等伦理问题,而很少有人去关注其他阶段出现的伦理问题。那些伦理问题不应该被忽视而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所引发的一些伦理问题,包括使用激素,过度训练等等都为追求“金牌”,不断挑战极限,充分地发挥潜能。竞技体育训练过程的日益异化最终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人自身和谐关系的破坏造成了难以抉择的道德冲突。本文从训练过程入手,着重研究了该阶段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了参考。

(一)、研究内容紧密联系时代背景

结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竞技体育发展具有终极和最高价值的意义。人的发展既是竞技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伦理建设的终极目的,又是其评价标准,也可作为其具体活动的操作、行动依据和准则。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确立必须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一终极发展目标,在竞技体育实践中体现为以人为本,注重人道精神的要求。在竞技体育中具有较大操作性的普遍性伦理价值还有人道、公平原则等。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只有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方针,竞技体育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二)、竞技体育

关于竞技体育的概念很多专家都有不同的表述,但运用最广泛的要数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的表述“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超越人类自我极限为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从上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体育的组成部分、突出训练和竞赛、发挥人体的极限运动能力、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并取得比赛胜利。这些界定是以“运动、竞赛、获胜”为核心的,长期以来竞技体育的工作也基本上都是围绕这种价值取向而展开,从而忽略了竞技体育所蕴含的文化性和价值理性,导致了竞技体育长期非均衡的发展。竞技体育伦理中的“竞技体育”,其涵义可在以下方面展开。

在我国,竞技体育有时也被理解成竞技运动。较广意义上,竞技体育有两种涵义。

其一为:竞技体育作为社会建制、职业等社会属性和关于运动、身体活动等方面的理解。竞技体育在此方面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涵:(1)关于社会性方面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明确指出我国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有着不同的目标取向、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从这个角度,竞技体育包含着社会建制、活动、职业、事业等多重社会属性。如表述为:“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关于运动、身体活动方面的理解,也指小型组织化活动。如表述为:“指参加者为了娱乐健身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学校、机关开展的竞技体育,即是这方面的体现。

其二为:竞技体育被视为特定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系统。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或相对于整体社会系统,竞技体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社会系统和领域。

(三)、伦理

“伦理”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说文》中的释义是:“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这里,伦即人伦,指人与人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主要指血缘辈分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伦常关系;理,即道理。

所谓伦理,即调整人伦关系的规范、准则和道理,也即“伦类的道理”。这个概念也是与道德及法律的绝对分界线。道德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柔性规定,这种柔性规定是以伦理为大致范本,但又不同于伦理这种自然法则,甚至经常与伦理相悖。法律则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刚性规定,这种刚性规定是以法理为基础原则的,法理与伦理的关系则比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更远,也因此人们对于法理的争议更大——长期自然法则与短期自然法则的冲突在法理上冲突最甚。

伦理确实没有什么深刻而完整的了解,好像“伦理”二字与“道德”二字一起出现的次数比较多。关于“道德”,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那意思无非是说,“道”并非指的是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譬如几何学上的“点,线,面”的概念,物理学上的“质点”的概念。那么“道德”,就是指走路的德行,类似于约定俗成的交通秩序,引申为人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规则。那么伦理与道德在内涵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伦:次序之谓也,“伦理”似乎便是指长幼尊卑的道理,比如中国有“天地君亲师”的古训。伦理与道德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的作用。规则是为现实的存在不被破坏服务的,它本身并不倡导创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创新,而规则与创新的矛盾无一不是以创新的成功和规则的被打破之后形成新的规则而结束的,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微扰”机制。

(四)、竞技伦理问题

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或称竞技伦理研究,定义为:是研究竞技体育活动中道德现象的活动。把与竞技体育有关的道德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等称作竞技体育伦理(或竞技伦理)。从广义上划分,可把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划归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谱系。它不仅注重竞技体育的伦理的事实原则和应用程序,具有实然性和操作性。而且,竞技伦理研究作为伦理研究的一种,在考察竞技体育的一般伦理应用的同时(如规范提出、道德建设),还探究竞技体育的社会本质和价值、理想属性,寻求竞技体育的价值原则和根本目的,从价值观的高度指导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各主体的行为取向。

我国竞技体育伦理研究并未从体育伦理研中分化出来。至少从概念和界定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竞体育伦理”相关研究还较为鲜见。有关涉及竞技体育伦方面的研究基本包含在“体育伦理”名目之下。故除非特指出,我们在此不作严格区分(即“体育”包括了“竞技育”;从对国外相应语词翻译的角度来看,体育和竞技体在很多情况下也未作区分)

四、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表现的伦理问题

(一)、“兽化”的训练

马克思哲学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依据这一原理对人进行分析。从矛盾的普遍性来看,人和动物具有共性即生物性。从矛盾的特殊性来看,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心理和社会性。这就为分练提供了依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其特殊性认识不够,只看到了普遍性,因而造成了不分,把人当成兽训练的怪象,前有马俊仁,今有王德显,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田径中非人性的“兽”化训练的倾向,只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冰山一角,我国的许多竞技项目的训练实际上是残酷的驯“兽”游戏。把人当“兽”练,这必然是有悖于伦理的。

(二)、药物的滥用

当今的竞技体育已不再是运动员体能的竞争,而是综合了体能与药物的较量,药物的使用由来已久,但真正形成一股庞大的不可抑制的势头,则是现代竞技体育的产物。在竞技体育领域内,许多女运动员不像女运动员,毛发明显,喉结凸出,声音低沉,倒像男运动员。男运动员不像男运动员,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倒像台机器。这难道是我们伟大的竞技体育本身所造就的?显然不是,这是拜药物所赐。在竞技体育中所产生的“男不男,女不女”的运动员,使现代竞技体育面临毁灭性的危机。1997年,曾威镇四海的东德女子铅球运动员克力格,在长期服用药物(兴奋剂)后,由于男性特征过于明显不得不选择了变性手术。药物的滥用已不仅仅涉及有关公平,运动员的健康等表面问题,它已经触及了伦理,引发了伦理问题。我们必须从伦理的角度这一更深的层次来审视这一问题。

(三)、“金牌”至上的观念

竞技体育对金牌的追求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对金牌的追求视为终极目标,竞技体育就必然会走上异化的道路。这反映在训练过程中就会不择手段。金牌固然能为国争光,但我们也应考虑为了它运动员所付出的代价,这背后究竟丧失了多少人性。

(四)、利益的驱动

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获得世界大赛的金牌之后,家乡政府随即给他们戴上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桂冠,广告商也登堂而入,因而带来了崇高的荣誉,优越的社会地位和高额的金钱报酬。金牌与利益的如影随形,这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五)、竞争的外在压力

当今的竞技体育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激烈。竞技体育挑战极限的现实需要与运动员身心底线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构成了矛盾,于是聪明的人类便使用非常规手段。

(六)、政治的介入

奖牌的争夺,体育上的较量,在民族国家存在的情况下,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围,而成为表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的较量。运动员成绩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是与国家的荣辱和利益紧紧相连的。政治的介入造成了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一些教练打着为国争光的幌子,在训练中急功近利,采取有悖于伦理的手段。

(七)、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员退役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

在我国,竞技体育成绩的取得,是以牺牲运动员的教育为代价的。运动员只是运动的机器,除了运动之外,再无其它技能可言。这就让运动员视竞技体育为自己的谋生手段,社会不承认失败者,退役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往往让他们成为社会的弃儿,为了达到竞技体育的顶峰,让社会承认,在训练当中,对教练的所作所为逆来顺受,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五、对竞技体育训练中伦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以‘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训练观

在竞技体育训练中“重物轻人”,主客颠倒,忽视人的主体地位,这是训练中产生伦理问题的根源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人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目的是为了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以“运动员为本”尊重其主体地位。

(二)、弱化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

竞技体育与政治密不可分,我们无论从主观上如何把政治从竞技体育中排除,但客观上竞技体育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的联系。竞技体育要靠政治求生存,竞技体育毕竟不等与政治,它不应成为政治较量的工具。政治一旦介入势必造成竞技体育的异化,产生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要弱化竞技体育的政治功能让其返璞归真。

(三)、建立运动员劳动价值评价体系

利益的驱动是产生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运动员成名后社会给与了高于其劳动价值的报酬,每届奥运会过后成就了多少运动员“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美梦。运动员的收入与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发生了严重的背离,这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让运动员为了成名,为了金牌不顾一切。因此,我必须建立运动员劳动价值评价体系,对运动员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做出恰当的评价。

(四)、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建立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养老,就业,医疗”三者一个都不能少。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使之不再把竞技体育看作自己谋生的手段,对于铲除训练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五)、完善“体教”结合体制,扩宽就业渠道

完善体教结合体制,坚持走运动队院校化,运动员大学生化的道路。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为运动员的二次择业奠定基础。

(六)、加强立法,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

法律属上层建筑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和威慑力。因此,法律在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教练的行为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及惩治教练员的越轨行为提供法理依据。

总之,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总的来说还刚刚起步,处于较低水平,诸多的理论问题需要人们去认识,大量的研究领域还有待开拓和纵深。进行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提高对竞技体育伦理的认识,并最终改善竞技体育伦理状况是时代和竞技体育发展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熊文.竞技体育与伦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华洪兴.体育伦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5]潘靖明.体育伦理学概念【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6]刘湘溶,刘雪丰.当前竞技体育伦理问题及实质【J】伦理学研究2006(03).

[7]熊文.,马有保.竞技体育伦理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2008(03).

[8]梁恒.论竞技体育中的道德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2).

[9]龚正伟.中国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及现代转型【J】.体育科学2000(09).

[10]杨干.体育竞赛中虚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体育伦理道德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2004(02).

[11]曾建平.绿色体育的伦理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7(01).

[12]蒋晓丽,夏思永.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