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竞技武术论文

竞技武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5 06:50:49

竞技武术论文

竞技武术论文篇(1)

关键词: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竞技武术散打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051-05

竞技武术散打体系的构建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这种由传统武术提取而来融合西方文化因子的新的武术技击体系形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与传统武术技击体系几乎完全不同,由此,引来了竞技武术散打文化归属的争论。持批判态度的观点认为,竞技武术散打已经没有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西方竞技格斗项目的简单照搬与模仿,是“三拳、三腿、三摔”、“拳击加腿加摔”的简单重组,体现不出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与中华武术没有太大关系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竞技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中所固有的格斗对抗方法的挖掘,从“相搏”、“手搏”、“卞”、“白打”到“散手”再到“散打”,是传统步步演变的结果,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持赞同态度的观点认为,体育属性是散打运动得以发展的基础[2],竞技武术散打是时代的产物,是武术在当今时代与时俱进的征象,是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借鉴相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武术形式,是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争论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归属问题,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发展,并努力挖掘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以填补武术文化在转向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缺失。

可以肯定,不管持什么态度,目的是为了使竞技武术散打更好地发展,百家争鸣更加促使了竞技武术散打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从它的普及程度、文化内涵、时代性等各方面来考察,它都不失为当代中国的一种优秀文化。我们应该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二元对峙模式[3],现代正是传统发展的演变和结果,是传统文化自我更新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正如洪浩教授指出的“竞技武术是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武术现代化的产物,是当代人创造的一个新名词[4]。”同样,我们应当跳出传统武术击技与竞技武术散打的二元对立,它是传统武术击技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自我更新,或者是中西体育文化融合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武术形式。在本文中,笔者以文化融合为视角尝试着解读竞技武术散打相关争论的原因和出发点,以揭示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归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竞技武术散打的发展作理论支撑,用于更好地宣传和弘扬武术文化。

1 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视角下的竞技武术散打

文化融合是指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5]。指某几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文化形态[6]。这几种具体的文化形态通过自觉或强制的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播、冲突、对话、筛选、移植、整合等过程,原来的文化体系经过这个过程而相互影响、调整和适应,逐渐地改变原有文化的结构和个性,使原来互不相同的文化形态相互接近,最后在这种相互适应的调整中逐渐地走向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第三种文化体系逐渐产生,形成新的文化形态,而原来的文化形态可能随之而消失,或者以其顽强的文化生命力按照原来的方向发展。中国文化即是一种融合型的文化,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在秦朝大一统帝国的形成中逐渐地使各种文化开始走向统一,经过汉朝政权的强化最终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道家和中国化了的佛家为主体共同构成了融合型的中国文化。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曾经多次遭受其他民族的入侵,但最终入住中原的其他民族逐渐地融入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之中。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敲击下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文明输给了新近兴起的海洋文明。在两种文明的迎头相遇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接触和冲突,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融合、创新和发展。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文化一样,它伴随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且和中华文化中的其他文化相交互融,共同构成了当今繁荣的武术文化体系。主流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必然导致附属文化作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武术文化在这种冲突与交融中也产生了自己的新的武术文化体系――竞技武术,主要包括竞技武术套路、散打和推手等内容。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标志是清末民初废除武举(1901)建立现代新式学校及马良的《中华新武术》等,竞技武术散打的雏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在1928年第一次国术国考项目中就包括徒手的拳脚门(散打)、摔角门[7]341,1933年第二次国术国考中预试有了评分细则,对抗比试有了统一的护具[7]344。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竞技武术散打几经挫折,先是战乱年代的支离破碎,接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唯套路方向发展及的影响等,最终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中才开始了它的蓬勃发展。经过了近百年、尤其近三十几年的不断调试,竞技武术散打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成为了一种新的武术形式。

20132 竞技武术散打争论的再认识

2.1 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与肯定

竞技武术是异质的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武术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新武术”,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它,能发现不同的文化特质,由此,也出现了对竞技武术的褒扬与批驳[4]。

2.1.1 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

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由来已久,最多是“散打四不像”、“三拳三腿三摔”、“拳击加腿加摔”等,程大力等认为,散手擂台上的徒手,无例外地采用的都是“站起来”的姿势,然而这种站起来打的“武术”,哪里还有一点武术的影子。连弓、马、仆、虚都没有,散手算什么中国武术[8]。现今所谓散手,实际上抄袭临摹自国外的自由搏击,而散手王争霸赛不分体重级别总决赛,是生硬混合两种竞技文化截然不同的原则。所谓散手,拳法百分之百是西洋拳击的;腿法大半是泰拳的;摔法虽然被某些人自诩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但它实际上与中国跤毫无关系,而只是从西洋自由式、古典式摔跤学来的几招[9]。散打很难体现出中国武术打的巧妙与深奥,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精、气、神、劲等武术神韵,也必然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10]。

回到竞技武术散打文化归属的争论上来,竞技武术散打不能全面的展现传统武术击技的精髓,“三拳三腿三摔”、“拳击加腿加摔”等,原因在于它只是一种新的武术形式,它代表的并不是全部的武术击技内容,它展现的只是传统武术击技中部分符合竞技体育的精髓部分,这种批判源于忽略了它还要从属的竞技体育属性。同理一味的坚守竞技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中所固有的格斗对抗方法的挖掘与整理,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竞技格斗对抗形式,是完全由传统招法提取而来的竞技武术散打。盲目的保守中国古已有之,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中国古已有之的擂台对抗、切磋交流,只是武术竞技形式的一种,并不能等同于现代化了的竞技武术散打。这种传统性的坚守源于忽略了竞技武术散打中西方的一些现代性的组成因子。

4 竞技武术散打形成的思考

竞技武术散打的形成,其实是传统武术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复兴问题,是武术人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自觉反思,是传统武术文化在当今社会怎样积极地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用以补充和充实到现代世界竞技格斗体系当中去。传统武术文化的复兴问题要求武术人在精神层面保有一坚持。正如徐复观先生指出的“真有文化自觉的人,他的精神状态应当是‘古今同在’的;并且由古今同在的程度,来决定他的精神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复兴中国文化,在精神上,必然是复古的,同时也必然是开新的;复古与开新从精神上说乃是同时存在[18]。”竞技武术散打在最近30余年的发展中,取得的成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理论建设明显滞后,关于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建设与研究匮乏,这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我们在精神层面上缺乏“古今同在”的精神状态,或者精神层面的“开新”大于“复古”。在整个国际社会争创文化软实力的今天,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4.1 武术技击体系的多元重构

在众多以跆拳道、拳击、泰拳等作为范式来研究竞技武术散打的推广、技术、文化等问题时,我们可否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文化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需要也是多元的,跆拳道、拳击、泰拳只所以能够在中国迅速发展,和人们的多元需要是有联系的,和中国武术击技文化的多元建构不足是有关系的。在多元文化共存、多元价值取向的今天,竞技武术散打只是武术技击竞技的一种方式,只是武术击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也不可能适合爱好者一生去习练。武术击技文化的多元重构已经迫在眉睫,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成功即是一种昭示。反思竞技武术散打、跆拳道、泰拳、拳击等所有的竞技格斗项目,它们只是不同规则下的动作组合,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的技战术、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的重新建构,是用拳、腿、摔、拿,器械、徒手等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的重新编排、整理和融合下所产生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特征的新体系。

4.2 增强竞技类武术项目的文化表现力

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还源于它的主体话语权及文化表现力的缺失。技术体系、训练方法等只是竞技武术散打文化表现力的某些部分,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过多的追随传统而拒绝现代科学体系,况且现代科学体系也不仅仅是西方的独创,同样存在着中国的一些组成因子。关键是除了这些方面外的文化表现力的不足。竞技武术散打在比赛中支撑选手在赛场上拼搏的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兼爱、礼仪、武德等等,这些能够表现中国人精神、代表中国人性格的种种文化现象却没有通过竞技类武术项目的舞台进行宣传和表达。研究者认为这些文化的展现远远大于主体文化的宣传力,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将这种内在的精神通过各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观看比赛向受众传播种种能够代表中国人精神、文化及价值的诸现象。

5 结语

5.1 竞技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击技的继承和竞技体育的借鉴相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武术形式,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对竞技武术散打文化归属的相关争论,源于批判者没有看到竞技武术散打代表的并不是全部的武术击技内容,它展现的只是传统武术击技中符合竞技体育的精髓部分,这种批判源于忽略了竞技武术散打还要从属于竞技体育的属性;一味的坚守竞技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文化中所固有的格斗对抗方法的挖掘,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竞技格斗对抗形式。这种盲目坚守传统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它忽略了竞技武术散打中西方的一些现代性的组成因子。

5.2 在整个国际社会争创文化软实力的今天,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多元文化共存、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里,竞技武术散打只是武术击技竞技的一种方式,只是武术击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新的武术击技类项目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对竞技武术散打的争论启示我们传统体育的复兴与建设,要增加其附属文化的建设、增强文化表现力,彰显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叶伟,主编.散打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郭齐勇.现当代新儒学[OL].http:///playvideo.asp?id=7589.

[4]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韩玉敏,郝秀芬,等主编.新编社会学辞典[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333.

[6]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融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91.

[7]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8]程大力,黄静.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竞技套路是保存与发展中国武术的重要形式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9]胡儿.作为自由搏击的散手是武术吗[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10]王柏利,王岗.守卫中国武术发展的技术底线:打练统一[J].体育文化导刊,2008(4).

[11]王杰.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12]朱永光.继承传统武术技法,构建“打练结合”的散打实践体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

[13]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0.

[14]黄强,潘晓波.我国散打运动发展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

[15]张世英.新哲学演讲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5.

[16]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王晓朝,杨熙楠.主编.沟通中西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5.

竞技武术论文篇(2)

进行理论探讨的前提是论域的确定,论证“技击不是武术惟一的本质”这一命题,应首先明确技击的内涵与武术的外延。

“技击”一词,早见于《荀子・议兵篇》中的“齐人隆技击”和《汉书・刑法志》所载:“齐愍以技击强”。此处所言之技击意为士兵杀敌之技术,以至清代,学者仍认为“以勇力击斩敌者,号为技击”。以上记载表明,古代武术主要服务于搏杀格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下,武术逐步由野蛮、血腥的搏杀格斗技术,演变为文明的体育文化形态。在民族传统体育这一属概念之下,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本质在于它的技击性。对于武术的技击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搏杀格斗,如果以此为标准,套路运动将不能称之为武术。然而,事实上正是由于套路运动的存在,武术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形式。将武术的技击本质理解为“实战格斗”,实质上是从古代武术的视角来审视现代武术运动,没有看到武术体育化进程中的质变规律。在武术的体育化嬗变中,武术的技击本质发生了质变,即由搏杀格斗裂变为“表现攻防格斗方法”和“运用攻防格斗方法”两个方面。如原始套路的产生,主要是服务于实战搏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套路逐步摆脱了和实战格斗的依附关系,走上表现技击的发展道路。通过对武术技击发展脉络的动态考察,可将其界定为“表现和使用攻防格斗的方法”。

武术的内容十分庞杂,它既是一个类的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在武术的体育化演变中,一部分转化为具有体育属性的技击术,如武术的套路、散打、太极推手,摔跤等;而另一部分以致伤、致残、致死为目的的武术内容,由于违背体育的本质,只能游离于体育范畴之外,但这些内容,仍包涵在广义的武术概念之内。所以,武术运动并不等同于武术,武术还包括一些不具备体育属性的实用武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具有体育属性的这一部分武术内容,即武术运动。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它物的内在规定性。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有从实战搏杀的技击术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武术的体育化进程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譬如太极拳早期的发展,以提高实战能力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核心,但此后的太极拳家又提出了“详推此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发展方向,这是武术由搏杀格斗的技击术向体育演变的结果。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时代,人们过多强调武术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共同本质,即健身性,忽略了武术与其他运动项目的差异,极力批判“惟技击论”,致使武术走上“惟套路”的发展之路,“技击”对抗项目长期被排斥于体育运动之外。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类认识事物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规律。在人们认识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共同的健身本质之后,便随之深入探寻武术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特殊本质,即技击本质。对技击本质的再认识打破了武术“惟套路”的格局,促使了“技击”对抗项目的复兴,反映人们对武术本质的认识,由普遍性深化到特殊性。竞技武术的兴盛,使其竞技本质日渐凸现。由技击本质到健身本质、再到技击本质,乃至竞技本质,是人们对武术本质认识上的深化。由此可发现:技击不是武术惟一的本质,武术的本质是多层次的。

列宁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 在《矛盾论》中明确提出了共同本质和特殊本质的概念,并指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共同本质之后,将深入研究具体事物的特殊本质。” 关于本质的层次性,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通论》中提出:“每一本质,不论是实质性的还是空的本质,都存在于本质的层级系列中,存在于一个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层级系列中。”据此,本文在提出技击不是武术惟一本质命题的基础上,将武术的本质划分为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两个层次。一般本质是武术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同具有的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而特殊本质是武术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击本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殊本质,随着武术概念外延的细化,技击则成为武术运动共同具有的一般本质,而武术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异是其特殊本质。

竞技武术论文篇(3)

关键词:竞技武术;竞技武术

中图分类号:G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竞技武术套路是竞技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从传统武术中逐步地分离出来,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竞技武术套路始终坚持的是一条继承和发展的道路。所谓继承就是保留武术独有的动作元素和本质特征;所谓发展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按照竞技体育的共性要求和武术的实际情况,对武术套路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虽然,竞技武术套路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技术在不断地整合和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武术独有的动作元素和技击本质特征始终没有变化。

近几年来,竞技武术套路又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制定了难度动作分等级评价标准,使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身体的潜力,表现出更加高超的技术水平;对动作规格、动作难度、演练水平分类进行评分,对比赛成绩的评判更加客观准确;同时,对场地、服装、器材、音乐等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以增加比赛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2.武术套路运动的观赏性

2.1武术套路编排的合理性

随着武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和提高难度动作成了武术技术创新的生命。武术套路要讲究协调性、连接性,腿法,步型,跳跃等动作怎样恰到好处的组合能够充分体现出武术发展的高,难,美,新特点,并能够在比赛现场冲击到观众的视觉。近几年,为追求高分,大多数运动员都把难度较高的动作放在一二段,略显空洞,忽略了武术基本的技击特征,对武术基本动作重视度不够,失去了武术的内在精髓,那么观赏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武术套路编排中不仅要要求难度的质量,更要牢记基本动作的重要性,动作组合的连接性、协调性,从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动作难度、肢体的伸展度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以此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套路比赛的观赏性。

2.2竞技武术套路中的音乐伴奏

武术套路除了肢体动作的表现外,更重要的是武术的精、气、神,武术的神可以通过与音乐的结合更充分的渲染观众。武术来源于生活,它的每个动作同样承载着独特的含义,武术套路中节奏的编排充分考虑了该拳种或器械的本身特色以及运动员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给套路配上音乐,可以使套路中动作,组合衔接的更加协调。音乐的高低起伏,以及节奏的快慢可以与套路中动作的节奏巧妙地结合,无论是长拳的快速有力,还是太极的柔和、轻灵,都能够与音乐相辅相成,更充分的表达套路演练者的情感和套路本身所具有的特色。

2.3竞技武术套路中服装的设计

武术服饰源于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使武术项目的神韵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武术服装之美为武术套路演练者的展示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武术服装也传达出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武术套路的本身特点。由于武术服装是为武术这一专项运动服务的,所以武术服装的标准化是必要的,这也是武术竞赛评判的基础。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武术服装应该怎样创新才能吸引观众是服装设计不容忽视的考虑因素。竞赛服装需要根据运动员的外形,个性,以及比赛套路的风格选择比赛服装的面料、版式,以及图案和颜色的搭配。

3.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竞赛规则的不完善

竞赛规则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杠杆,好的竞赛规则引导着竞技武术套路向着高难美新的技术方向发展,但是,规则并不是尽善尽美。规则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目前的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太繁杂,扣分内容太详细,不易操作。因此需要本着实践—实践—再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发现规则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从而引导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向着更高的水平前进。

3.2武术套路过于单调、缺乏刺激性和悬念性

目前,全国共有6500多万武术习练人口,因此,武术比赛观众应该像球类比赛一样,甚至比球类比赛有更加火爆的场面。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看台上的观众少得可怜。日本柔道和韩国跆拳道是两两直接对抗的运动项目,而且比赛中双方很有可能是身材、体重相差悬殊,那么到底鹿死谁手,这样的比赛给观众以悬念和刺激。武术套路不会给人带来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使得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观众越来越少。

3.3武术套路比赛内容太繁杂

武术套路比赛内容太多,少则十几项,多则三四十项,让人看了感觉就像是一个大杂烩。而且运动员表演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导致观众视觉上的疲劳,这使得竞技武术套路观赏性大大降低,像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世界最高规格的体育盛会,“减肥“的呼声都一浪高过一浪,更何况竞技武术套路这样一个小项目。

3.4媒体宣传的不利因素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武打片过多地采用特技镜头,让观众感觉武术就是飞来飞去的神功,这给武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电影电视中的功夫片,只要一到双方决战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神功,这对武术的宣传很不利,我们需要的是像《少林寺》这样真打实战的功夫,而不是特技镜头掩饰下的所谓的功夫片。

3.5理论体系不完善和科研能力水平低

在向世界推广武术的过程中,我们国家缺乏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理论,外语水平高的优秀教练员及科研人员。竞技武术套路产生至今,虽然也吸收了西方竞技体育的一些理论,但是,其理论体系并不完善,理论研究滞后必定会阻碍技术动作的发展。因此需要完善规则,科学把关竞赛规则引导着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方向。

4.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前景探讨

4.1竞技武术套路申奥阶段的发展重点是对“花”的设计雕琢

1996年《规则》和新世纪试行《规则》对难度动作分值的加重旨在引导竞技武术套路向奥运会难美表现性项群靠近,这完全符合竞技武术套路当前发展的实际需要,因为“促使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是我们向国际推广武术所要完成的一次飞跃,是竞技武术发展的最高目标”,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去探询竞技武术以外的更加丰富多彩的武术,去寻求武术的真谛,这必将促使整个武术的普及和发展。所以,前一阶段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发展更强调对“花”的设计雕琢,促使动作高度规范化和难美化,创新更多的新颖难度动作,以便做好奥运之前的技术准备。

根据这个需要,武术界应该“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不要再避讳武术成为“花拳绣腿”似的“舞术”,武术成为“中国的艺术体操”之类的风言风语,而应该大胆地借鉴、吸收、综合、创造,从竞技武术套路是一门艺术的角度出发,主动地到戏曲、舞蹈等艺术宝库中摄取精华,为其发展“锦上添花”。

4.2未来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将游离于“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表达”之间

“锦”和“花”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强调“花”势必会影响“锦”,重视高难动作创新势必冲击武术固有的技击特点、特有的精气神。当高难动作发展到一定程度,接近发展极限,肯定还要强调对“锦”的编织加工。近来,竞技武术套路为了迎合奥运会,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一再“削足适履”,从而失去了许多自身的优秀特点,以至于民间武术界许多人士对此无法接受,如果再不遏制这种态势,竞技套路赛场有可能完全失去观众。因此,当这个阶段性的任务完成以后,向传统回归将成为必然。所以,即便成为奥运会项目也仅是武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竞技武术传播,使更多的人来探寻竞技武术以外的整个武术,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推向世界。

当以发展难度动作为主的艺术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竞技规则的再次修订必将成为大势所趋。那时的竞技规则将引导技术由偏重于武术外在的手、眼、身法、步,转向内在的精神、气、力、功,将攻防意识提到一定的高度,改变现在很多运动员赛场上“练得很起劲,就是不知在表达什么”的局面。当内在的东西,具有东方艺术特色的个性化特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规则还将再次修改,最后使其技术平衡于“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表达”之间。

5.总结语

综上所述,竞技武术套路动作规格质量高,跳跃动作难度大,动作演练技巧美,动作创编构思新,可以简称为高、难、美、新的这个技术发展方向,不但与竞赛规则中动作规格、动作难度、演练水平的评分要素相吻合,而且对继承武术技术精华,突出技击本质特征,适应竞赛共性要求,明确技术发展趋势,强调训练重点问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栗胜夫,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竞技武术论文篇(4)

关键词:武术运动会;文化空间;文化本位;武术赛事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3-0039-05

Abstract: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eld research, a study i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Wushu Games. As a new phenomenon, National Wushu Games' concept reflects culture-orient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martial arts cultural space; the project settings reflect "practice first, competition second"; new event operations reflect the concept of "share sports". Recommendation: Wushu Games projects should be set to martial arts boxing sequence, covering all of boxing styles; strengthen publicity,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vent, and build Wushu Games brand; the final value of Wushu Games will be reflected in the cohesion of martial arts people emotion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pace and cultural space for Wushu survival and heritage.

Key words: Wushu Games; cultural space; culture standard; Wushu events

2014年8月8日在天津举行了首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以下简称武运会),作为全国性武术专项运动会,其举办初衷在于“展示武术丰富多彩的运动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保护并促进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在2014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竞赛规程总则中亦明确指出 “举办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协调发展,彰显东方体育文化特色,展示武术运动综合实力,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运动水平、服务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特殊作用。[1]”然而,面对中国武术当前林林总总的国内国际武术赛事,举办全国性武运会的意义又何在?武运会与当前诸多的武术文化节表演、全国武术之乡等武术比赛相比较又有怎样的不同?武运会能否成为今后中国武术发展的一面旗帜,担当中国武术发展的重任,引领中国武术真正走向辉煌发展的未来?因此,有必要对武运会发展进行一番全面的审视,剖析武运会的出场背景和价值定位,分析武运会的办会理念和发展特征,总结武运会的办会经验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以期为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武运会:一个新生的事物

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武术,原本有着坚实的民众基础,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但由于文化全球化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使中国武术越来越淡出中国民众的视野,游离在主流体育健身项目的边缘地带。“今天全球化已经渗入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影响到人类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娱乐生活,成为当代中国讨论一切问题时无可回避的前提和基础。”[2]面对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侵略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文化安全和对本土文化认同感迷失的双重压力。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民族文化是其获得身份认同感的心灵家园,对于个体而言,也正是民族文化灵魂的召唤,个体的心灵才能获得平静和皈依。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强硬侵略态势下,陷入发展式微的尴尬境地。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而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的停滞会成为武术管理部门的“罪过”。因此,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能够引领中国武术走出发展困境的平台和载体。作为新生事物出现的武运会就是武术管理部门为了摆脱当前武术发展式微处境的积极探索和强力举措。

在哲学上,当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时,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新生事物的出现就成为必然。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了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全国武术运动会的出现显然是一个新生事物,武运会寄托着武术管理部门和众多武术群体和个人希冀将中国武术带出发展泥沼的殷切厚望。

2 武运会发展审视

2.1 办会理念:回归文化本位,构建武术文化空间

当前中国武术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正是源于对武术本体认识的差异造成的。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长期以来一直遵从技术本位的发展模式,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侵略态势下,特别是在中国武术申请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过程中,一味地迎合西方体育文化的“竞争”理念,削足适履,最终将原生态的中国武术弄得面目全非。不能“守正”回归文化本位,又不能“创新”迎合西方体育竞争理念,长期以来中国武术就在回归传统文化还是迎合西方竞争理念的夹缝中尴尬地苟延残喘。缺失文化本位发展理念的中国武术,不仅使中国武术丧失了发展生存的文化空间,也将把中国武术的发展带进无序混沌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

文化,在本质上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在人类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实践领域中,“首要的是文化的中心性”。武术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是关于人身体的哲学文化。武术的发展和进步、武术发展问题的解决和破解都应由文化方式来加以表达、谋划、组织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武术的文化本性。武术“文化本位”的发展理念,是指把武术文化作为武术发展核心的价值尺度去衡量武术的社会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以武术文化为价值尺度去衡量武术发展地位,以武术文化为导向去设计武术发展战略思维,以武术文化为中心构造武术发展机制。

武运会“回归文化本位”的办会理念是武术发展方式的重大革新,武运会不仅是一种“以文化为本位”的发展制度设计,也是一个“以文化为本位”的发展实践。武运会的酝酿、筹备和运作,处处体现了武术“回归文化本位”的办会理念。武运会淡化了金牌意识,凸显了武术文化交流和重在参与分享的运动理念。将比赛的奖项设置为一、二、三等奖,并且扩大了获奖的人员和范围,开设了武术文化论坛,增设了武术传统文化展示的诸多内容等,都是武术回归“文化本位”的具体体现。

“武术文化本位”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发生在一个非常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背景与环境之中,因此,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武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用名词,用来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3]”武术的发展是在整个社会人文大环境中发生、发展和变迁的。自然的、历史的和全球化的文化和环境也在武术文化本位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动态的或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影响着武术文化发展的每个环节、每个层面、每个面和每个点。从这个意义上,武运会的产生给武术的发展建构了恰当的文化空间,也给武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提供了特定的场域空间和重要平台。武运会的举办让不同风格特点的各拳种门派以表演或者以项目竞技的方式予以交流、传播与传承,使民族武术文化被展现在受众面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武术,也进一步使其休闲、健身、娱乐的功能发挥出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因此,武运会的意义在于建立人们对武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对武术传统文化的记忆力,弥补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时空变迁导致的集体失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和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手段。所以,武运会的举办不仅为武术发展建构了公共的时间和空间,其公共效益和文化效益必将影响深远。

2.2 项目设置:演武为主,比武为辅

武运会设有竞赛项目、表演项目和文化展示三大部分,竞赛项目分为武术套路比赛和武术散打比赛;表演项目分为武术段位制表演、武术特色拳种表演、武术太极拳推手表演、武术短兵表演;武术文化展示项目分为武术文化论坛和武术产品展示等。从项目的设置分类分析,武运会以交流、表演和文化展示为主,而弱化了竞技比赛的内容。

武术套路,在本质上是一种演武文化。“武术套路是中国审美文化主导下的武术格斗思想与格斗技术的结晶体,是以人体攻防本能为基础升华形成的一种身体运动审美文化,是体现尚武距离美的艺术;在武术套路演武中,招法与劲道是演武文化的灵魂,‘拳势’特点体现演武文化的民族风格。[4]”在武术运动会中,演武以交流表演为主,弱化竞技比赛,淡化金牌意识,体现了武运会在项目设置和竞赛制度上的创新。由于当前现代武术已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划分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两大类,现代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是建国后形成的新武术体系,因此,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母体,一定程度上,传统武术发展的好坏决定了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在现代竞技武术趋向竞技化、科学化的今天,传统武术在民间依然遵循“口口相授,代代相承”的古老方式顽强地生存着,它亦有自己一套不同于现代竞技武术的体系。建国以来,尽管武术管理部门在传统武术的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传统武术的发展并没有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在西方体育项目的强烈冲击下,人们习练传统武术的意愿降低,习练人口大幅减少。面对传统武术发展式微的现实,武运会根据传统武术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安排了传统武术特色拳种的表演交流,淡化了传统武术的竞争意识,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武术各拳种门派的切磋交流提供了平台。

面对传统武术发展式微的现实,将传统武术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并依武运会为平台夯实传统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地位,不仅符合中国武术发展的长远利益,也是传统武术的构成特征和发展规律使然。传统武术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源流有序”的传承中既有保持了数百年不变、原汁原味的原生性色彩,又有在原生性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创生性风貌;各拳种“拳理明晰”,在反映武术的技击本质时,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然而形成武术套路时却又“风格独特”,各擅其长;每个拳种的训练过程“自成体系”,却又具有相似性,即以功法训练贯穿始终,套路与格斗训练并行不悖,诸如此类种种,构成了传统武术体系独特的特征。因此,传统武术拳种传承的原生性特征,使“不同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这种人体特征必然在传统武术文化上有所体现。[5]”不同区域的传统武术风格特点就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正是缘于不同传统武术门派和不同风格拳种,才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丛体,让诸多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武术拳种放在一个平台上争金夺银,显然不符合传统武术的构成特征和发展规律。

因此,武运会在项目设置上,针对传统武术主要是演武――交流表演为主,针对竞技武术则强调对竞赛成绩的追求。武运会的竞赛项目中包含着竞技武术套路比赛和竞技武术散打比赛,对于现代竞技武术而言,强调的是对竞赛成绩的追求;武运会的表演项目,无论是武术段位制还是武术特色拳种的表演,抑或太极拳推手还是武术短兵的展示,都属于传统武术项目,对于传统武术而言,武运会的表演强调的是对传统武术技艺的切磋交流和学习提高,而弱化了对竞技成绩的追逐。全国武运会竞赛和表演项目设置,涵盖包括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诸多拳种体系的有机统一,遵循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项目特点和发展规律,协调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以交流表演为主,竞技比赛为辅的项目设置特点。

2.3 赛事运作:守正出新 ,体现分享运动理念

当前,中国武术赛事或者不同主题的武术文化节林林总总,名目繁多,中国武术给人一种无限繁荣的假象。打着武术国际交流名义举办的各种武术国际邀请赛,很多情况下只有少数的国外运动员参加,多数都是国人自娱自乐的游戏;规模庞大,影响广泛的香港国际武术节,在当今已经成为参加者捞名组织者获利的游戏;全国运动会的武术比赛或者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武术赛事早已演变成各省、市、地区争金夺银的战场,功利性显而易见……因此,中国武术在诸多看似繁华的武术赛事的遮蔽下,并没有取得令国人满意的发展效果。武术赛事的守正创新,就成为武术赛事运作的必然结果。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是一种充满哲理的发展思想,是在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并结合自身长期实践,实现平衡和谐、追求固本创[JP2]新的高远境界和价值主张。“合和共生”是我们的世界观,“守正出新”是我们的方法论。“和”表示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互补充,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和”“合”互通,是“相异相补,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和谐共进”的意思。由于当前中国武术已经被约定成俗地划分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所以如何协调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均衡发展是解决当前中国武术发展尴尬境地的主要任务。武运会在竞技武术套路和竞技散打上规定只有全国武术锦标赛前8名或者前4名的选手才能够报名参加比赛,保证了竞技武术发展对运动成绩和高技术水平的追求;而对传统武术的参加者则由地方武协推荐参加,体现了传统武术重在交流和表演的特点。因此,武运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协调统一,和谐共进,全面发展的赛事运作理念。

胡小明教授指出:“分享运动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6]。中国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最为典型的体育形态,由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典型的“弱竞技性”的体育文化形态,因此,中国武术必然要走“重在参与,注重分享”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武运会在奖项的设置数量和参加表演项目的形式上都体现了“分享运动”的发展理念。如,首届武运会对参加套路自选项目的运动员按照实际参赛人数录取,各单项男、女分别录取前8名,第1~3名颁发奖牌和证书,第4~8名颁发证书;参加套路传统项目和集体项目,均按照实际参赛人数录取,分别录取一等奖20%,二等奖40%,三等奖40%,颁发奖牌和证书。这就意味着,凡是参加套路自选、传统武术以及集体项目的运动员和代表队都将获奖。毕竟在现代西方体育的强势冲击致使中国武术发展式微举步维艰的现实面前,能够参与武运会就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大贡献。武运会的奖项设置不仅充分考虑到运动员和代表队回家后都能够有所交代的现实处境,更是武运会“重在参与,注重分享”理念的真实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运会是政府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它的合法性和立足点就是普惠大众。可以说,武运会属于一项“分享运动”的社会实践,它由政府利用公共资源组织实施,其成果理应由大众分享。武运会提供分享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成果,还有中华武术是一家的团结情谊。

3 武运会发展反思

3.1 项目设置应以武术拳种序列为界限,涵盖所有拳种

尽管首届武运会设44个分项,103个小项,基本涵盖了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大多数内容,但并非所在传统武术拳种都得到了出场展示的机会。作为全国性的武术运动会,绝对不能忽视“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7]的129个拳种。举办武运会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要实现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今后武运会在项目设置上可以借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在弱化或者考虑取消现代竞技自选套路和竞技散打的基础上,打造以传统拳种序列为界限的表演项目设置,把129个武术拳种全部纳入到武运会的表演体系中,让129个拳种都有在武运会展示的机会,将武运会真正打造成中国传统武术技艺交流、武艺展示的重要平台,促进中国武术各拳种门派真正的相互包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现举办武运会赛会的价值诉求和实现中国武术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

3.2 加强赛事宣传,打造武运会品牌

与全运会等国家级体育赛事相比,武运会仅仅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武运会在宣传力度以及宣传手段多样性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全运会等国家级武术赛事。宣传乏力,不仅使武运会丧失了让全国非习练武术的民众认识、了解、参与武术项目的机会,也使很多武术爱好者因为没有机会参加比赛或者是由于繁多的全国性武术赛事冲淡了人们对武运会的参与热情,失去了对武运会的关注。武运会在宣传工作上做得远远不够,以致很多民众根本不知武运会是怎样的赛事,更不知道还有武术运动会的存在。

武运会今后的发展要充分借鉴其他运动会的宣传与普及经验,打造武运会品牌,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宣传与普及方法。武运会应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媒体的互动,快捷、有效地宣传;充分利用“武术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军营”的特殊平台,加大武术宣传,根据不同的习武群体选择适合的项目,注重发挥地方传统拳种的优势,满足武术爱好者的需要,拓展习练武术人口,为武运会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3.3 协调发展,构建武术生态和文化空间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中,中国武术界应该淡化门派意识,消除狭隘的门户之见,武术界‘天下武术是一家’的凝聚团结形象才能让中国武术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8]”中国武术拳种门派众多,狭隘的门户之见这一传统陋习是形成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武运会这个平台上,要引导人们“淡化门派意识,各门派之间,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和谐共处,相互融汇的共识,将大大提升和增强中国武术团结凝聚的良好外在形象,推动中国武术整体水平的进步,加快中国武术全球传播的步伐。”[9]

根据文化空间理论,“文化意象与依存物交互作用并形成‘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是文化意象的诞生母体和生存之源,文化意象如果失去了‘文化空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水之鱼”[10],保护住了“文化空间”就保护住了文化意象。因此,不应当把武运会打造成武术运动精英展示的专门场所,坚持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协调性发展,竞赛、表演与武术文化展示融合共生,既要有竞技、又要有展演、更要有文化。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武术爱好者,特别是深藏在民间的草根武术家都能够得到在全国武术交流展示的机会。把武运会打造成中国武术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展现本门派的拳种技术风格和文化风采,而同源的武术文化同台交流和展示也会拉近人们间的距离,从而凝聚武术人的团结情感,构建武术生存的文化生态和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4 结语

让武运会真正成为中国武术今后发展的一面旗帜,这是所有武术人心中的“武术之梦”,因为武术之梦寄托了武术人对中国武术发展的深切情怀和发展期盼。但是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对武术本体的科学认识,回归文化本位,构建武术文化空间应是全国武运会的办会发展理念。只有对中国武术本体观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才能正确定位武运会的发展方向。武运会不能办成第二个全国武术锦标赛,在项目设置上,要体现出[HJ2.45mm]以交流表演为主,竞技比赛为辅的项目设置特征;在赛事运作上,要体现分享运动的现代体育理念。此外,武运会应当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促进武运会规范科学发展;宣传打造武运会品牌,增加参与门派拳种数量。武运会真正的价值在于凝聚武术人团结情感,构建武术生存的文化生态和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 2014年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竞赛规程总则[Z].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15-07-05.

[2] 王岳川.文化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3.

[3] 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24-29.

[4]李龙.中国传统武术教育的区域性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5(2):67-69.

[5]马剑.武术套路:一种演武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13(3):113-115.

[6] 胡小明.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体育科学,2010,30(11):3-8.

[7]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10.

[8] 李源,王岗,朱瑞琪.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形成原因及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33-40.

竞技武术论文篇(5)

关键词 传统武术 竞技武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一、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

(一)民间武术的发展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我国民间武术校(馆)近20年来发展众多,水平不一,前去习武的络绎不绝,使人看来习武的人多了,传统武术得到了继承。但现实情况怎样呢?一是在这些武术校(馆)教练当中,不乏武术高手,但多数教练的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只有高中、初中文化水平,有的还低,教学中只教其法不授其理的现象不利于武术的继承,更谈不上发展[1];二是习武者习武的动机不是继承传统武术。曾经有人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得出在武术校(馆)里的习武者大至有三种人:一种是出生后体质差,想孩子长大后不受欺负;第二是习武者带着报复心理来习武,回去好报复欺负过他的人;第三种是为了生活出路,想通过习武练得功夫能当保安、保镖以求谋生。从习武者练武的目的来看,没有以弘扬中华武术为目的;三是学生在武馆习武是短时间的,达不到终身武术目的;四是武术校(馆)收费高,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也就达不到普及的效果;五是武术校(馆)为了自身的生存,所授内容也以竞赛武术为主,真正传播传统武术的比较少[2]。

(二)学校教育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以竞技套路为主,绝大部分时间教授竞技套路,去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演练水平、外形表现水平,而不是去研究传统武术的实用技法。纵观国内武术比赛,不论赛事大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竞技套路,即使属传统项目的,也加入了一些难度及跳跃动作,而实用拳法、腿法被删除了许多,一套动作下来,看不到什么实用技法,传统武术的地位不如竞技武术的地位高。

(三)影视、媒体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电影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影视媒体不仅带来了大众传播历史上的革命,而且带来了人类文明中宏伟而壮丽的文化景观,体育节目则是这文化景观中最能吸引观众的节目之一。其中武侠作品对武术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在武术中凝结了更多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武侠电影对武术文化,特别是对武德有着不可低估的丰富作用。不少人就是靠接触影视武打片才开始喜欢武术,走上习武之路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加深传统武术对现代生活的文化渗透;转变传统武术的习练、表演、竞赛方式;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建立适合传统武术的宣传体系和宣传方法。

(四)国际化交流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传统武术以其丰富文化内涵,独特的技术风格,浓郁的东方特色深受国外人们的喜爱。徐才先生在谈到武术今后的发展时说:“我历来主张发展、传播武术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竞技武术,其目标是进入奥运会;另一条腿是把传统武术推向世界。只搞竞技武术,路会越走越窄,只有两条腿走路,武术才会发展[3]。”

二、传统武术的普及和推广

(一)传统武术的竞技化调整

现在武术竞技的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已为人们所认可。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展现民族精神、强化爱国主义、丰富文化娱乐活动、推动社会体育发展、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起着其他任何活动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走以健身化、娱乐化为主,以竞技化为辅的发展方向。可借鉴柔道、跆拳道等项目的发展模式,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向世界推广传统武术,使传统武术普及到全世界。

(二)传统武术的大众化普及

1.大力培养传统武术人才和辅导员

从高等学校、体育院校或武术馆校招收自愿为传统武术献身的青年,对他们进行武德、技术、武术理论、教学方法及武术文化的培养。然后把他们分配到全国各地的武术辅导站、武术指导中心及武术俱乐部以义务的形式传授传统武术,国家给予一定的报酬。以此广泛增加人们对武术的了解,从而增加“武术人口”。

在技术方面,要对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项目进行全盘考虑,有选择、有重点地规范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拳种。在理论方面,要对这些拳种的功理及对人体的作用进行详细的阐明,最好能举以实例来说明则会更有力度,经整理后应形成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传统武术人才、辅导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应为各地挖掘整理的拳种,不仅要在技术上进行培训,在理论上亦要进行培训,并且要理论联系实践,每年定期地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规范技术,提高理论水平。山西形意拳协会完成了《形意拳》规定套路后,立即举办全国学习班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例[4]。

2.通过媒介大力宣传传统武术

随着时展,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快捷方便,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为武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建议通过电视对武术重大赛事进行转播,开设传统武术专题栏目;通过网络在“中华武术”电子网页上介绍特色拳种;通过影碟、书籍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借助影视媒体这个世界性的大舞台,使我们的武术文化与影视产业接轨。

3.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传统武术交流大赛、理论研讨和学习班

定期举办不同规模的传统武术比赛,比如邀请赛、表演赛、交流大会等,充分调动老拳师参与的积极性,使传统武术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不断地使传统武术在理论上系统化、规范化。提倡大力发展传统武术特色学校,举办学习班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武术套路最终得到规范化的推广,要尽量避免在推广的过程中一些歪曲现象的发生。把中国传统武术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走进传统武术,了解传统武术,学习传统武术。

(三)传统武术的世界推广

1.传统武术技术与文化同时推广

传统武术利于普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吸引着世人习练的闪光点。中国传统武术蕴涵着传统文化,以武术来弘扬传统文化,以武术为途径来感受中国文化并发扬传统武术,以两者为载体迈步向前。

2.建立传统武术推广组织

海外华人华侨武术活动的开展及武馆、武术团体的建立使华人华侨产生归属感、安全感,成为他们在海外赖以生存、立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可以在海外华人华侨这个非常容易接受的团体中普及推广传统武术并建立相应的武术团体。充分发挥华人华侨在振兴传统武术中的优势与有利条件。国家可派武术专职人员到世界各国去传授传统武术,建立武术健身中心、武术俱乐部、公开教学及举办国际传统武术观摩大赛和传统武术比赛等,来扩大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武术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各级武协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协调联动的、行之有效的各级组织管理与普及推广机构,出台相关倾斜性扶植政策,是武术全球化发展的必要保障。我们应以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为龙头,各省市体育局、武术协会、体育院校及各地方武术团体和各门各派分工合作,有计划、有系统、有秩序地进行工作[5]。

3.向国外输送合格的武术教练员

现在政府对竞技武术已有了足够的重视,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传统武术的合格人才却很少。应设立专门的涉外武术教练员培训机构,提高涉外武术教练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与外国朋友进行切实沟通,才能有利于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三、结语

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体育界官员和习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武术的价值是不会变化的,将更加注重民间武术、学校教育、竞赛、影视媒体、国际化交流等的影响,传统武术的魅力不仅在于技击性、动作的优美和健身性,也在于其中蕴含的高尚的道德力量,在于系统地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表。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进程的发展,传统武术的生存发展应立足于文化传承、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等的框架模式,才能保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 洪浩.武术馆校路在何方[J].中华武术.2000.

[2] 编写组.全国武术馆[校]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3] 安冬尼奥?佛罗雷斯.论中华武术价值的世界化[J].中华武术.1991.

[4] 杨本升.发展传统武术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1.

[5] 韩旭升,刘伟光.从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7.

竞技武术论文篇(6)

关键词:竞技武术

长拳套路演练风格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57―03

1 前言

自2001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为使武术项目进入奥运大家庭,从规则入手,对竞技武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经过几年时间的应用和实践证明,竞技武术的改革是成功的。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运动员和教练员以规则为导向的对于难度动作完成的过分依赖,导致忽略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问题较为严重,其特征表现为运动员和教练员不注重竞技武术套路演练风格的完整性,套路编排趋于程式化、规范化和难度动作统一化的现象,缺乏展示武术文化的视觉效应和各类拳种特色的审美情趣。近几年随着优秀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的日臻完善,竞争的重点再度回归到武术套路讲究精气神和个人风格的演练水平上。因此,优秀运动员当务之急要在套路演练上的自我突破,力求套路编排的创意,注重技术亮点和编排策略的选择,借鉴其他运动或艺术的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演练风格和演练技巧,达到其演练水平的更高境界,从而引领竞技武术技术的发展。因此,研究竞技武术长拳套路演练风格的问题,不仅可以完善竞技武术理论,从根本上提升竞技武术套路水平,还可以指导武术套路编排的实践操作。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国内外有关资料,着重研究竞技武术长拳套路历届评分规则和2007版国际竞赛规则精神。查阅解放后有关武术套路演练风格的相关文献;重点查阅竞技武术长拳套路的相关资料;查阅体操、艺术体操、舞蹈、雕塑、书法等运动项目和艺术成果经验的论文资料和学术专著,并进行归纳和逻辑分析,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武术专家和美学专家,从套路演练的美学视觉分析和归纳当前竞技武术长拳套路演练的风格。专家问卷设计力求符合专家调查的规范。

2.3 录像分析法

收集解放后我国现存的竞技武术套路演练风格的影像资料,采用录像剪辑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特点的代表性竞技武术长拳套路,分析和归纳竞技武术长拳套路演练风格的基本特征。

3 现代竞技武术长拳套路风格的特征

3.1 动作规格型

动作规格型的长拳套路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基本功扎实。运动员演练时功架规范、步型稳固、力顺劲刚、动静分明、清晰准确,自始自终保持一种精神抖擞的竞技状态。此类技术风格的运动员,套路内容素材不充实,大的动作多,小的动作少,动作单一并且动作幅度较小,动作组合又缺少腰部的运用,缺乏内涵及攻防意识,特长技术不明显,个性不突出,很难给裁判员和观众留下较为强烈的视觉感应。

3.2 高飘舒展型

高飘舒展型的长拳套路运动员一般身体匀称、四肢修长,具有良好的弹跳能力和柔韧性。运动员演练时能够准确运用基本技术,发挥个人特点,动作大开大合,收放自如,空中动作技术新颖、娴熟,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此外对于单个动作间的连接、用力方法及运动路线掌握的较为准确。在静态时,由于在较强柔韧素质的支撑下,身体各关节能够按运动员理想中的要求做出满意的动作造型,加上运动员四肢修长的各人身体条件,其展现出来的技术动作给人一种洒脱飘逸、舒展奔放的大气之感。今后的武术套路技术对于运动员来说要求较为全面,必须要有较好的身体机能水平、身体素质、特别是出众的弹跳力和柔韧性。而该类型的运动员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在力量、速度方面往往不及其他类型的运动员,从而整套演练节奏相对平淡、场上气氛不够激烈。

3.3 身法韵味型

身法韵味型的长拳套路运动员在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速度、耐力上不及其他类型的运动员,但是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良好的柔韧性、协调性在套路编排和技术细节上加强自身的演练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技术。此类技术风格的运动员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特的见解,善于推敲和借鉴,在套路演练中注重身法韵味对快与慢、动与静、重与轻、刚与柔、实与虚、高与低、起与落之间的把握非常合理。但是此类技术风格的运动员由于过多注重动作的表现,套路编排中技术动作的表现大大高于难度动作的完成,体能支配上的不合理而使得跳跃动作不够突出,特别在难度上较为吃亏。另外在力量、速度、耐力上与其他类运动员的明显差距使得在整套演练中节奏平淡、场上气氛不够激烈。此类技术风格的运动员在近年难度动作出台后,比赛中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

3.4 迅猛有力型

迅猛有力型的长拳套路运动员肌肉线条清晰、健壮有力。具有良好的力量、速度和耐力。运动员演练时动作快速有力、勇猛凶狠,把武术的阳刚之气展现的淋漓尽致。此类运动员性情开朗、热情奔放,通过套路的演练往往充分的折射出其鲜明的个性。不仅营造了赛场轰轰烈烈的气氛,调动了裁判员及观众高涨的情绪,而且获得较高的印象分。此类运动员的不足之处在于柔韧性差、动作幅度小、动作放不开,从而造成定势动作难看。此外因为过于追求动作的演练速度而忽视了动作的运动轨迹,使得动作缺乏规范性、严密性。在动作过程当中,方法不清、动作不到位,而且动作过多、过快、多有重复,容易造成主题不突出,整套的演练节奏变化不明显。由于此类技术风格在比赛中占的比例最高,而且此类运动员的套路编排内容、布局有较多相似之处,使得在比赛中有雷同的感觉。

新规则下长拳套路运动员不仅在编排上突出难度动作的有效完成,更在演练时注重难度动作的稳定性和实效性,越来越忽略长拳套路的整体风格和运动员的个体特征。以上长拳风格的总结和提炼为当代优秀运动员提供可贵的经验和借鉴,长拳运动员可以根据以上风格的技术特征和身体素质特征选择适合自己的长拳风格,并在大型、高级别的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 现代竞技武术长拳套路演练风格的技术要素

由于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无论在动作难度选择和连接难度的选择上,应从运动员的年龄、性别、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心理水平等几个方面考虑,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以突出个人演练风格特点。此外,创新不仅要体现在技术动作和套路结构编排上,还体现在运动员个人技术风格上,这是一个更高层次、更复杂的问题。

在长拳套路动作演练技巧中,动作规范是基础,身法是关键,劲力是保证,神韵是最高境界。动作规范指武术套路动作元素要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身法是指俯仰、含展、转折、拧带等动作表现;劲力指进攻方法力量要充足;武术神韵是指精神、意识、神态、气质、节奏等方面,精为全体之营,神为仪表之威,意为动作之首;节奏具体表现在动作的快慢、轻重、刚柔、动静起伏等方面的相互衬托。总而言之,武术套路要求外在的形体动作与内在的精、气、神高度地协调一致,做到武为外形、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形神兼备,充分反映出武术套路动作演练技巧的韵味。

4.1 长拳套路演练风格的动作性

长拳成套动作内容即基本动作与难度动作是其审美基础。长拳的内容是指长拳的基本动作和难度动作两种。基本动作包括种手型拳、掌、勾三种;步型弓、马、仆、虚、歇等,以及多种手法、步法、腿法(伸屈、直摆、扫转、劈叉)、平衡直立、屈蹲、仰俯、拧转等以及多种跳跃(直体、垂直转、旋转等)与跌扑等动作。难度动作包括单个难度动作和组合难度动作。长拳动作的内容和形式不论怎样变化,其动作结构主要由“势”和“法”构成。“势”主要指运动员动作完成时的姿势,“法”主要指动作过程中的各种手法、眼法、身法、步法、腿法。定势时看姿势是否舒展沉稳,造型是否规范。在演练过程中看动作运行的路线、方向是否准确、力点是否准确。一般来说,静看姿势、动看方法、转换看灵活、腾空看高度与造型、平衡看稳定与姿态。如果长拳套路背离了上述要求,就意味着该套动作偏离了“真”的轨道,就不成其美了。

4.2 长拳套路演练风格的节奏性

节奏性是武术艺术的基本要素。所谓节奏是指一个完整技术动作完成的次序和节拍次数,包括步点和用力次数。竞技武术长拳套路的节奏性是区别于自然状态生活动作的主要标志。它如同一个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抑阳顿挫、一板一眼、赋有韵律感、时而高亢,时而激昂,给人美的享受。它又如京剧中的出场亮象,武打场景的锣鼓点。节奏性使竞技武术的演练更加艺术化,并成为集技击、健身为一体的中国武术艺术。

节奏是人们对时间的一种知觉反映。它是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和规律性的反映。竞技武术长拳套路节奏是指长拳基本动作和难度动作的节拍变化、时值的长短、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以及它们之间根据个人风格特点和要求所形成的比例关系的总和。这就要求竞技武术长拳套路演练中,不但要重视每一个完整技法的动作节奏,还必须注意每一段、每一组合动作的动作节奏与衔接、节奏次数乃至全套动作的总节奏次数、停顿和转换。力求场地、风格、气势、线路和谐而统一,使之节奏清晰、劲力顺达,起到完美的艺术境界。

4.3 长拳套路演练风格的意境

竞技武术套路的演练形式,其核心都围绕体现各种艺术化的攻防格斗技术,长拳套路的演练是长拳类技击技术的艺术化展现过程,其“立美”是以战斗的意境美为最高追求的。长拳的意境不仅要达到“情技交融”,而且要求“情”与“技”交融的艺术形象能够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

长拳套路动作虽源于技击,但不是技击动作的纯客观模仿和简单再现。而是以技击动作作为素材,将其进行选择、修饰、提炼、概括、抽象、分解、组合等艺术加工。艺术化的套路动作,既不脱离技击动作的原形而变得面目全非,又不机械化地照搬摹写,而表现出技击动作搏击时的神态气韵,是运动员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溶化到形态造型、节奏和谐的运动之中,在运动中抒情写意,激起欣赏者的联想,以获得绵绵无尽的美感。长拳套路运动员将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对技击动作的艺术体验融入动作之中,从而使无生命的动作“人格化”。长拳套路运动员凭借具体动作的演练,将其本来虚幻无形的个人理念在精气神中表露出来,以至于情与技、动作的形与运动员的神达到互相融合、有机统一。这就是形神兼备、情技交融的意境。

4.4 长拳套路演练风格的综合性

竞技武术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相结合的特征。在长期的发展和变革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美学特征。竞技武术长拳套路的前身是传统武术查、华、炮、红拳等拳种演化而来。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源头,更是竞技武术取之不尽、有效挖掘的宝藏。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也是竞技武术长拳套路可资借鉴的瑰宝。因此,长拳套路演练综合性的审美特征就是以竞技武术长拳套路运动员自身作为物质材料,运用流动的、艺术化的人体技击动作,动静结合的造型和变化迁换的动作技术路线,吸收传统武术、传统艺术等的营养,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手段,扩展表现领域,结合音乐、服装等表现手段,形成了以长拳为核心的综合性的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

4.5 长拳套路演练风格的主题性

竞技武术长拳套路演练时间要求为一分二十秒以上,一般运动员会将套路演练时间控制在一分三十秒之内。如何在这段时间将运动员的技术、艺术水平表现出来,符合裁判员和观众的审美需求,这是每一个竞技武术长拳套路编排者所要考虑的问题。从目前现状来看,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关注难度动作的编排和临场的完成,很少考虑运动员套路编排的美学需求。随着新规则对竞赛套路配乐的要求,以及运动员难度完成的成功率的提高,如何在编排上求新、求变,突出运动员的个体风格,编排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纵观当前长拳套路演练看,运动员和教练员一般会按照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状态,创编符合运动员自身特色的长拳套路,但是由于运动员和教练员自身艺术修养的局限,往往更注重武术元素,而忽视其他艺术对套路创编的渗透和影响。其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套路创编缺乏主题性。这是竞技武术套路编排的通病。无论舞蹈、诗词,还是音乐、雕塑等文化艺术,在表达一件作品、一首歌曲、一座雕像时,都会在一个主题下展开,表情达意。但是竞技武术长拳套路在目前还很少有编排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套路编排主题突出、分明,更能激发裁判员视觉艺术感应和观众的观费情绪,也更能显现竞技武术套路的艺术之美。因此,追求竞技武术套路演练的主题『生是未来竞技武术套路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竞技武术论文篇(7)

传统武术历史悠久,过去大多数流传于民间,十分复杂,多数门派形成于清末民初。从1980年代的3年挖掘整理的成果来看,在我国较有影响的,体系较完整的拳种和地方拳种达129种之多。这些拳种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拳种,包括体系不完整的套路和方法,同一拳种的不同技术流派。总之,这些武术派别在1980年代挖掘整理之前已客观存在,应视之为传统武术。

从内容上看,传统武术基本上是按各流派,按师承相对稳定的继承和传播,不轻易改动,即便改动或有所创新,也不会失其风格,各流派的套路在继承上集中体现这一点。比如翻子门的“脆八翻”套路,不管师承何人,其形式、内容、技法在全国基本上都一样。传统武术在继承上较多地保持了实用性。

一、传统武术发展必须理论科学化、技术规范化。

现代社会的发展皆以科学为轨道,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接受科学的检验,以人体技能为本的传统武术亦不例外。以往武术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已受到音像、书刊、多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的冲击,传统的记忆方式也会被电脑储存而取代,武术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科学的时代。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我们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传统武术蕴含的科学道理和深刻哲理进行探究,总结先人的经验;同时,要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传统功法的机理,弄清传统武术各流派的规律性和本质的东西。传统武术拳种纷呈,门派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比如太极拳较有影响的就有陈、杨、吴、孙、武、赵堡式,就是同一式拳由于地区与师承不同而独具风格。因此,要向世界推广传播就需要制定各拳种相应的技术规范,竞赛也需要有相应的规程、规则。但是,目前我国的武术研究机构太少,专职的研究人员更少。大专院校的武术教师、教授忙于一般武术教学;各级一线教练员忙于训练,无暇进行理论研究;各地传统拳种研究会仅限于搞些活动――传承技艺、推广、普及;业余习武者基本于锻炼身体。这种现状与武术的几千年厚重历史文化极不相称。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建立一批在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直接领导下的武术研究机构已迫在眉睫,组建统一的,国家级的,在全国流传较普遍、影响较大的拳种研究会已势在必行。通过真正的“研究”,探索各流派拳种的奥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丰富理论宝库,使之技术规范化,进而创编各拳种的统一规范套路,建立规范、科学的训练体系。在训练体系上,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训练方法,也要吸收其他体育项目的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与手段。运用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多种学科的有关知识,丰富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训练理论宝库。

从长远的战略观点看,对较流行、影响较大的拳种,研究机构也应制定出便于进行交流的相应技术规范、规则和统一规范套路。各拳种的规范套路也可被目前竞技武术比赛选用,防止武术套路比赛中的两个传统(拳术、器械)项目传统风格上的蜕化。此外,我们应在1980年代对传统武术的挖掘基础上继续努力,在整理上加大力度。

二、加强体育院校传统武术教学,提高专业队传统武术项目的训练水平

武术作为体育教学的手段,早已列为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系都有武术专项选修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体育院校还设置了武术系或武术专业,以便更好更多地培养武术的专门人才。这是武术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武术专业人才结构不甚合理,高水平的运动员多集中在各专业队中,由于训练紧张,无暇顾及理论研究,实践上又多着眼于竞技武术;而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中虽有一批教师与学生在从事理论的研究,但也偏重于竞技武术的教学方面,技术水平相对不高。从武术队伍的整体来看,对传统武术理论、技术研究有一定造诣,精通某些拳种的专业人才太少。

为培养大量的传统武术人才,途径之一是,体育院校武术专业要加大传统武术教学内容比重,改革教材,向传统武术倾斜。从招生专项测试上对传统武术有所侧重,打破目前专项测试基本上单纯是竞技武术内容(自选长拳类套路、散打)的局面,让那些练传统武术的考生也能参与。在武术教学上,应鼓励学生专修某一二种拳,从理论和技术实践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使之掌握拳种的功法理论、训练方法,成为真正的具有一定造诣的传统武术人才。

在某些院校擅长传统武术的师资可能不足,可以延聘社会上精通某些拳种的老拳师或者衣钵传人做为兼职教师,或者干脆让学生拜老拳师为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养传统武术人才。

途径之二是,在专业队员参赛的项目中增加传统武术内容,且提高技术规格要求,进一步具体化。目前专业队员中,在进入专业队前受传统武术训练的人不多,演练参赛内容(套路比赛)中明文规定的传统拳术、器械两项时评价不高。如目前的散打,应该是传统武术中攻防技术的体现,应表现出拳种流派的风格特点,而参赛运动员却做不到,传统武术的实战技法与功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鉴于此,专业队员应从思想上明确“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之“源”。教练员和运动员应把与民间拳师的交流探讨提到日程上来,吸收传统武术的精髓,以完善、充实竞技武术,保持传统武术特色。专业队员转业后,无疑是社会武术传播的骨干,在转业之前应到体育院校去充实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某一二种拳种的套路与攻防技术,使之成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俱佳的人才。

三、在学校中推广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广大的学生群体更是喜爱武术,他们已不满足于体育课所学的少量武术内容。我国在校生大约两亿,要想传统武术后继有人,必须加强学校武术活动的开展。应当尽快建立一支普及武术的师资队伍(由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转业专业队员、民间拳师组成),有计划地在各大中小学校里开展武术的普及工作。在大学应成立武协或俱乐部,在搞活本校武术活动的同时,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大学生文化层次高,他们应该配合参与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参加高层次武术科研课题的攻关,为传统武术的理论科学化贡献力量。

目前从学校武术开展的情况来看,大学比中小学开展的好,城市比农村好。究其原因,大学武术协会等组织起了作用,能利用本校的师资力量及社会民间资源,坚持常年的业余训练,举办赛事和培训等活动。相对以中小学为单位的武术活动较少,而以各体校为单位参加的少儿武术比赛,对中小学武术活动无多大的促进作用。农村学校武术开展较差,主要是师资问题。首先要引起各学校领导重视,其次要制定相应办法,加强中小学武术活动的开展(如把各地和全国的中小学武术比赛提到日程上来)。各级各类学校应与地方武协取得联系,比如请当地某些拳种的继承人或代表人物直接培训教师等。学校应重视对传统武术的普及,使每个学生从小学习武术,热爱武术,他们走向社会后,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到武术队伍中来,这种良性循环必将推动全民习武、全民爱武的全民健身新高潮的到来;同时,也为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的招生,专业队员的选拔提供广大的生源,使长期以来传统各流派在发展的历史中所形成的封建意识,随着武术在学校中的普及而逐渐淡化,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四、加强对社会传统武术工作的管理

近年来,社会武术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常参加武术活动的人数超过6000万,武术馆校、研究会、辅导站等武术团体已达万余。“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武术之乡”的评比活动,社会武术竞赛制度(“全国武术之乡”比赛、“全国民间武术馆、校”比赛等)的初步建立,武术段位制的实施,促进了社会武术的发展,激发了广大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习武、传武的热情,进一步调动了社会各界兴办武术事业的积极性。社会武术正在逐步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相当一批武术馆校成为培养武术人才的基地,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中国武术段位制等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出台,馆校统编武术教材的即将出现,必将对武术馆校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适应武术的发展,必须完善健全民间武术的管理体制。首先应对各地武术馆校进行彻底整顿,尤其是那些地处较偏僻的农村馆校更要如此。目前对武术馆校的管理已混乱,多头审批使武术馆校发展基本上失控,虚假广告满天飞,不少馆校的管理人员、教练总体素质不高,思想、技术、管理水平迫切需要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在有些馆校中,学员的文化课得不到充分保障,教学上不能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学大纲,而是放任自流,这将影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的落实,导致一批文化素质较低的青少年进入社会,这不符合时代要求。民间武术馆校多以教授传统武术为主,理应为传统武术发展做出贡献,但其现状决定它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传统武术各流派博大精深的内涵,没有相当知识层次,是不可能理解,进而继承、研究、发展的。历史上的武术大师多是“文武兼备” ,他们给后世留下大量的武学著述,丰富了传统武术的文化宝库。然而,也有一些功夫巨匠,一生习武心得不能通过文字流传后世,遗憾之至。武术馆校应端正办学目的,在合理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以培养“文武兼备”的武术人才为己任。鉴于此,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应组织人力对武术馆校进行一次普查(尤其是对传统武术的师资水平进行严格考核,以防误人子弟),也来一个“关停并转”。关闭那些违法乱纪、没有经过严格审批手续的;停止那些目前还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把一些小规模的馆校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合并;把一些办得较好的馆校转入教委所属学校序列;授权单一职能部门对成立武术馆校的审批权,对办学条件(师资、设备等)严格把关。馆校要合理布局,划定其级别,隶属各级武术管理中心,形成对武术馆校的管理网络。定期对武术馆校师资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只要这样坚持,各地的武术馆校才会越办越好,否则会影响武术的整体形象,不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各级政府应注重对武术馆校的支持,从资金投入,政策优惠等方面予以扶持。

五、以竞赛为杠杆,段位制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近年来社会武术赛事不断。如沧州武术节,河北深州国际形意拳比赛,这些赛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同时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社会武术的竞赛活动目前仍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它基本上是社会集资,给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相当重的负担和浪费。同时还缺乏适应传统武术竞赛的规则和激励各拳种的措施,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传统武术要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仍然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以竞赛为杠杆。为此,笔者认为,首先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社会武术的竞赛制度,抓好几项全国规模的传统武术比赛。其次要制定有利于继承、发展传统武术的竞赛规则,及有利于传统武术教学和裁判提高的社会武术教练员、裁判员条例,使以传统武术为内容的比赛日趋科学、规范和完善。为此目标的实现,对传统武术应适当地分类,现行套路竞赛规则中传统武术只有4类的分法尚欠科学。中国武术研究院应集中各拳种代表人物,根据各拳种运动特点和技术形态,参考地域分布重新分类。有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分类,制定了相应的竞赛规则,就可以定期地举行各类传统拳术、器械的赛事,如此将会大大激发各拳种爱好者的习武积极性。此外,对社会武术地区性、全国性、国际性的比赛和活动,也要加强管理并统一规划,建立举行赛事的审批制度,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传统武术的赛事活动。要严格禁止那种乱发奖牌的比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