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7:25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篇(1)

一、成立全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保障我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旗委、政府决定成立全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办公室成员由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地点设在旗人事局工资股。

二、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阶段时间安排

根据市总体工作安排,为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部兑现到位,制定阶段性工作流程:

第一阶段:调研和拟定具体实施办法阶段。年10月底前完成实施办法的拟定上报和实施启动工作。具体包括:召开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会议、开展工作调研、成立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拟制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阶段:清理规范津贴补贴阶段。于年11月中旬前完成清理核查及规范津贴补贴工作。

第三阶段:绩效工资总量核定阶段。于年11月底前完成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的上报、审批,绩效工资总量的核定,核准兑现工作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为2011年编制财政预算提供准确数据。

第四阶段:绩效工作入轨运行准备阶段。于年底前,做好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含新增绩效工资)、完善绩效工资的后续工作及工作总结,确保2011年全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规范入轨运行。

三、实施绩效工资具体要求

(一)实施绩效工资的范围和时间

时间:经旗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且按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范围:本方案所指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包括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我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单位14个,其中,公共卫生事业单位4个(包括计生服务站)、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10个。即:旗妇幼保健所、旗结防所、旗疾控中心、计生服务站、巴彦托海镇卫生院、巴彦塔拉乡卫生院、西苏木卫生院、孟根卫生院、东苏木卫生院、伊敏苏木卫生院、辉苏木中心卫生院、北辉卫生院、巴彦嵯岗卫生院、大雁矿区医院。

(二)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的核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之和,下同)额度和津贴补贴额度核定。

绩效工资水平,由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按照与我旗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综合考虑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核定本级政府有关部门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单位主管部门核定所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并报同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各案。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后,原发放的年终一次性奖金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不再发放。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后,原则上当年不作调整。确因机构、人员和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等特殊情况需调整的,须报旗人事局、财政局批准。

(三)清理核查津贴补贴。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同规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结合进行。要在旗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旗财政部门和组织、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部门负责协调,实施绩效单位主管部门具体实施。

(四)绩效工资的分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分别占绩效工资总量的60%和40%。

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旗内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具体项目和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确定,按月随工资发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要统筹平衡各实施绩效工资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之间以及同一岗位序列不同等级之间的工资关系,合理确定各类岗位等级的基础性绩效工资项目和标准。相同岗位等级的工作人员执行统一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由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可设立岗位津贴和综合目标考核奖励等项目。

在实施绩效工资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在具体核定各分管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时,要合理统筹,逐步实现旗内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完善我旗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加强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考核的指导、监督检查和组织实施工作。在搞活内部分配中,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其中,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承担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与救治、环境恶劣的现场(实验室)工作等任务的岗位倾斜,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公共服务和临床一线工作任务的岗位以及条件相对艰苦的偏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要完善内部分配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征求职工意见。分配办法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本单位公开实施。

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主要领导的绩效工资。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由主管部门根据对主要领导的考核结果统筹考虑确定(主要指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按统一核定的比例和标准执行)。单位主要领导与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水平要保持合理关系。

四、相关政策

(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厅字〔2005〕10号)下发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发放的改革性补贴,除超过规定标准和范围发放的之外,暂时保留,不纳入绩效工资,另行规范。在规范办法出台前,一律不得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项目、提高现有改革性补贴项目的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

(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原工资构成中津贴比例按国家规定高出30%的部分(不含特殊岗位原工资构成比例提高部分),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不再另行发放。

(三)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其中离休人员的补贴水平按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关于解决离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纪号)精神执行,退休人员的补贴标准,由旗人事局、财政局确定。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离退休费的基数。

(四)实施绩效工资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突破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进行严肃处理。

五、经费保障与财务管理

(一)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安排,按现行财政体制和单位隶属关系,由旗财政负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补助,按医改政府卫生投入有关规定执行。

(二)规范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专业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取得的收入,应上缴财政的全部按照国库集中收缴制度规定及时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三)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经费应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并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财库〔2006〕48号)规定,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绩效工资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原则上不得发放现金,基础性绩效工资按规定程序直接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奖励性绩效工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审核后,由财政局划入个人工资银行账户。单位工会经费、集体福利和其他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和核算。

六、组织实施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基层单位;人力资源;探讨

党的报告提出,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人力资源已经被国家看成一种核心资源,被提高到了战略位置。水利基层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差决定其组织的存亡。怎样紧紧追随新时代的步伐,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做到人岗匹配,发挥最大效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当前水利基层单位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水利基层单位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人作为智力资本的拥有者,在追求个人价值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为管理的主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能够真正把“人”作为第一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并激发人的潜能和活力,让职工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1.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劳动积极性是指劳动者发挥主人翁姿态,拥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豪感,热爱自己的工作,踏实肯干,积极拼搏,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劳动。水利基层单位应通过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运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做到人岗匹配,合理科学利用各种资源,真正发挥最大效能,促进单位快速发展。2.能够提高职工的能力。人才对于单位来说,是核心竞争力,是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利用。水利基层单位包含不同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通过实施不同的培养计划,量身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的潜力,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实现职工的人生价值。3.能够提高单位的凝聚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基层单位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新时代中,单位也应具备战略性发展眼光,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单位应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把单位的发展与职工个人前途相结合,单位和个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在一起,让职工觉得自身的努力付出,是值得的,既满足了自身需求,也为单位贡献出价值,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邢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人力资源概况

邢台水文局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90人,在岗在编90人,内设机构有7个科室,10个水文测站和1个勘测队,承担着邢台地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环境等水文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递、评价和预测预报工作,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邢台水文局有在编在岗职工90人,退休人员41人。根据2017年度年报,管理人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56人(含双肩挑22人),技术工人29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情况:高级工程师26人,占人员总数的28.89%;工程师16人,占人员总数的17.78%;助理工程师16人,占人员总数的17.78%。学历结构情况:研究生学历4人,占人员总数的4.45%;本科学历48人,占人员总数的53.33%;大专学历9人,占人员总数的10.0%;中专学历23人,占人员总数的25.56%;高中及以下学历7人,占人员总数的7.78%。年龄结构情况:35岁及以下31人,占人员总数的34.45%;36岁至45岁21人,占人员总数的23.33%;46岁至54岁34人,占人员总数的37.78%;55岁以上4人,占人员总数的4.44%。

三、水利基层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目前,水利基层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以事为中心,为事配人。人事管理部门主要从事日常的事务性工作,照章办事,按计划办事,纯属一种业务管理;理念比较传统,管理的思想意识不强,缺乏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用人方法还是很僵硬,人事的调动不够灵活。这些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使一部分人才没有被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潜力发挥不了作用,看不到上升的希望,时间久了必然会失去对劳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致使职工出现职业怠倦和不思进取现象。单位没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出现浪费问题,进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2.人岗匹配未完全落实。首先,2006年以来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聘,“凡进必考”政策一方面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公平和公正,但是具体到某些岗位,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例如,水文勘测属于野外工作范围,招聘专业多为工程、水文水资源专业,但招录进来的人员多为女性,不适宜野外常驻,致使无法派驻野外工作。有的专业虽是相近专业,但还是不能立刻上手工作岗位。其次,因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都按一定规定比例设置,总体呈顶窄基宽的金字塔形状。目前,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金字塔顶端都已经占满,职数有限,职工岗位晋升无望,只能按资排辈,静等坐观,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个人能力与工作职位不匹配,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限制了人力资源的效果。3.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水利基层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不能及时对有突出业绩、表现优秀的职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往往依赖于年终考核。而年终考核的结果一般是合格或优秀。年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也是匆忙选出,对被考核人打分比较随意,主观性强,不能正确地反映出这一年度每个职工的业绩表现,造成一部分肯吃苦、踏实能干、有创造力、有主动性的职工得不到应有的待遇,逐渐失去工作积极性。还有一些不思进取、工作长期处于休闲状态的职工,不受监督、不受制约、不被惩罚,影响整个单位的风气,制约单位整体发展。4.执行力度不足。水利基层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但是执行力度不够。人力资源管理规章制度往往停留在文件、流于表面,在执行过程中,疏于管理,做老好人,重视程度不足。另外,缺乏有效的监督。人力资源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联系不紧密,无法了解其他部门的具体情况,不能起到该有的监督作用,也不能有效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力。

四、水利基层单位人力资源利用优化对策

水利基层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处于传统人力资源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发挥现有人力资源作用,需克服传统人力资源缺点,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优势,逐步实现传统人力资源基础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手段。1.建立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讲究的是既有战略性的管理职能,同时还有技术性的管理职能,水利基层单位现在缺乏的就是战略性职能。水利基层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战略人力资源总体规划。首先要明确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邢台水文局要结合水文事业的发展目标和水文职能改革发展方向,找出差距,明确优势。其次,战略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的制定,需要专业的高水平人力资源人才,可以和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联系合作,根据本单位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分析,得出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战略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反复沟通、协调配合,包含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与领导之间、职工和职工之间,只有当全局规划目标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目标相匹配,才能让每一个职工理解和接受,共同奋斗。2.加强人岗匹配。科学设置岗位、完善岗位说明书是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基础性的工作。深入进行岗位分析。全面分析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及各级别的工作职能职责,详细描述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量、胜任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任职资格和任职条件,确定岗位数量和任职者人数、层次。完善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是建立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通过详尽的岗位分析,对每个岗位的功能、职责范围、工作关系作出明确概述。目前,水利基层单位已初步简单有个岗位说明书,但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使其更符合岗位现状,易实施。完善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岗位设置的目的是让单位更好地发展,单位的发展依赖于职工所做的贡献。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岗匹配,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促进单位发展。3.重视人才、留住人才。水利基层单位的核心是人才,人才是现代人类资源管理中最重要、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要不断挖掘职工潜能,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合理设置人才上升通道,让急需和高端人才能够找准合适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管理中,要充分尊重人才,并给人才提供在工作上的自主选择权,尽量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实现人才与单位目标的共赢,创作成果共享。同时,培养人才对水文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职工的敬业奉献精神,从根本上留住人心,留住人才。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素质,转变人事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者包括水利基层单位的中层以上领导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人员。领导干部首先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岗位的专业人员,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知半解,消极应对工作任务多,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想要他们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要针对这些人进行专业的强化训练,通过参加培训班、继续教育、外部交流等形式,提高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顺利开展工作,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篇(3)

整改落实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和实效的关键阶段。开展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思想,要牢牢把握省委“‘两个加快’见成效”和市委“带头推进‘两个加快’,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的部署,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实现发展新跨越”和镇党委提出的“率先融入都市率先实现跨越”主题,充分运用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取得的成果,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订整改落实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搞好总结测评。通过整改,进一步破解阻碍科学发展的难题,完善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信心,切实取得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二、工作重点

整改落实阶段安排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50天左右时间。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落实措施、解决问题、组织测评、回顾总结,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2个环节。具体抓好四项工作。

(一)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各单位要依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查摆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落实措施,充分吸收群众意见,认真研究制定好整改落实方案,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工作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和制度化,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重点做到“四明确一承诺”:

一是明确整改落实项目。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归类,把重点整改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明确为具体项目,一项一项列出来。尤其要把解决影响制约本地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纳入整改落实项目。

二是明确目标和时限。按照整改项目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逐项提出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的具体要求。对活动期间内解决的问题和出台的制度,按照倒计时要求提出具体步骤;对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和出台的制度,列出时间进度表,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确定整改落实目标要符合实际,力求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三是明确整改落实措施。对确定的整改落实项目,按照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逐项研究分析,提出有效的整改落实措施。整改落实措施要充分吸收群众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确保整改落实措施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四是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逐项明确责任领导和承办单位,把目标分解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对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整改项目,要分别明确牵头和协助承办单位的责任及责任人。

五是作出公开承诺。整改落实方案形成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将整改事项对外公示,对整改时限和效果公开承诺,重大整改事项应通过媒体等方式向社会公布,落实情况要向党员和干部群众通报,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主持整改落实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7月20日前,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的整改落实方案要报送镇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要按照整改落实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多办惠民实事,推进制度机制创新,以解决突出问题、服务群众、完善制度机制的实际成效推进发展、取信于民。

一是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要围绕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省委“两个加快”部署和“四个特别”,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县委“两个加快实现”要求,着力解决影响制约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当前形势,重点做好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安全生产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工作。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那些既事关重大又有可能经过努力近期能够解决的重点问题,努力加以解决,力争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取得一批实践成果。

二是创新制度机制要结合实际。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从推动“两个加快实现”的需要出发,着力解决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对现有的措施、办法和规章制度进行一次系统清理,区分“废、改、立”三种类型,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要立即废止,对不健全的要及时完善,对缺失的要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加紧“补全”。努力在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完善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的制度建设成果,为实现科学发展和新的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三是坚持攻坚克难、求真务实。解决突出问题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要创造条件尽力而为,务求实效;既要防止畏难情绪、无所作为,又要避免搞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对那些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一定要迎难而上、集中攻坚、不等不拖不绕道;对那些涉及面宽、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加强协调,抓好落实。对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动问题解决;对需要一段时间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要跟踪问效,确保活动结束之后有人过问、有人来抓,逐步予以落实。集中解决问题的情况要及时对外公布,主动接受党员群众评议。通过扎扎实实抓整改、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使学习实践活动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三)抓好满意度测评、“回头看”和总结提高工作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要及时组织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认真做好总结提高工作。

一是抓好满意度测评。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要采取召开测评会、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村(社区)参加测评的人员范围:村组干部、认岗党员、党员、群众、企业代表等,参会人数不少于50人。基层站所和事业单位可根据各单位自身情况,合理确定参加满意度测评的人员,既保证代表性,又规模适中、范围恰当。主要测评三个方面内容:群众对整改落实方案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我县实施城乡统筹“整县推进”工作,力争在全市中远郊地区率先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的满意度;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满意度。要对测评内容进行适当分解,为群众提供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测评指标。测评结果要客观真实,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深入推进整改落实工作。多数指标不满意的要及时组织“补课”,限期整改。

二是切实抓好“回头看”。在做好整改落实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不断巩固科学发展共识;进一步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提出改进措施。本批次活动基本结束后,要有专人负责跟踪监督整改项目的落实情况,及时向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报告,并在适当范围公布。

三是抓好全面总结提高。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后,在进行阶段小结的基础上,要对开展本批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总结报告,主要应包括基本做法及特点、基本经验、基本成效、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巩固扩大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及主要措施等五个方面内容。同时,要认真谋划,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推动工作的自觉行动。

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总结报告于8月20日前完成,并报镇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工作要求

本阶段任务重、要求高,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市、县委部署要求,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落实到整改、体现在整改上,必须加强领导、坚持标准、严格要求、措施到位,认真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把握以下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同志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实、抓好、抓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各基层党组织、基层站所、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率先垂范作用,带头修订个人整改措施、带头做好整改落实方案的研制工作、带头落实整改措施、带头抓好督查指导。通过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带头整改、带头落实,推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扎实开展。

二是突出实践特色。紧密围绕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省委“两个加快”中心任务,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牢牢把握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个最大实践,坚持做好“三个结合”:把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同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相结合、把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把解决具体工作问题同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切实把整改落实成果体现和落实到克服当前困难、实现科学发展和新的社会进步的实效上。

三是坚持开门整改。要坚持开门开放搞整改,落实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的措施和时限、建立的规章制度以及长效机制,要及时向村(社区)党员和干部、本单位干部职工及服务对象进行通报,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群众评议,把落实整改的进度和整改的效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篇(4)

为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全面落实《常德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局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省市作风建设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按照常德市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方案的要求,通过宣传动员、内部自查、制定制度、严格执行的方式,夯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使用安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切实防范和预防腐败,规范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使内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注重风险防范、处处强化责任意识的良好氛围;各类经济活动的规章制度及其业务流程得到细致梳理,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实现有效分离,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内控机制更加完善;内部控制牵头科(室)及其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各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联动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形成管控合力;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得到建立健全;账务处理及财务信息编报水平明显提高;内控信息化手段建设取得进步,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方法更加科学规范;以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汇编形成我局内部控制工作手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落实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内部控制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二)工作任务。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努力从单位和业务层面两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

一是建立并组织实施适合我局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二是梳理我局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在以上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局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三)任务分工。

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机构,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和机制的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财务信息的编报等工作,对具体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查找存在的风险,提出完善意见,制定具体制度,经局党支部会议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

具体经济业务活动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票据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项目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管理等内容。

三、主要步骤

(一)宣传培训学习阶段(1至5月)。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局会计刘华斌参加市财政局组织的专门培训。

同时,局办公室开展本局宣传、培训和集中学习活动,使全局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在全局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懂内控,人人参与内控,人人执行内控”的局面。

(二)梳理评估设计阶段(6至7月)。

按照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对单位和业务层面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流程目录。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查找风险点。

同时,在内部控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三)内控制度建设阶段(8至9月)。

按照科学、民主、规范、严谨原则,根据设计的控制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细化工作程序,加强包括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单位层面建设,加强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制度建设、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采购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内的业务层面建设。

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

按照不同层面的内部控制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使各项制度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信息化,做到各项制度完整、可操作,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手册的编制。

(四)强化组织实施阶段(9至10月)。

根据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认真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并加大对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提高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成立由肖继国任组长,曾辉、谢启宏、曾志任副组长,李爱顺、熊和平、侯志刚、李恩堂为成员的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制定我局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内部控制工作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爱顺兼任办公室主任,刘华斌、代君慧为成员,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精心组织。

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涉及单位层面、业务层面、评价监督等多方面工作,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

要将其作为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常态化工作来抓,精心组织落实,做到边学习、边梳理、边完善、边规范、边执行,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落实责任。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

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内控规范实施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推动规范实施,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

**市地震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XX二

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分局:

为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财会〔201x〕2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工作,根据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财会〔201x〕103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同时,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于201x年底前如期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贯穿于单位的各个层级,确保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面覆盖,综合反映单位的内部控制基础水平。

(二)坚持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着力防范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各单位在选取评价样本时,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优先选取涉及金额较大、发生频次较高的业务。

(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当针对单位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处理整改情况,明确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四)坚持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应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单位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经济活动、风险水平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并采用以单位的基本事实作为主要依据的客观性指标进行评价。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动员。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于201x年7月中旬,全面启动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本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二)开展评价。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于201x年9月底前,按照本实施办法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XX〕21号)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其填表说明(见附件2和附件3),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三)评价报告及其使用。各单位应将包括评价得分、扣分情况、特别说明项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内容在内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4)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以明确下一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和改进方向,确保在201x年底前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单位可以将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与同类型其他单位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不足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县直部门应当在部门本级及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形成本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作为201x年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县财政局报告。

(四)总结经验。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分局应当于201x年11月20日前,向县财政局(会计股)报送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本单位及系统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及典型案例等。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望江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附件1),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我县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县直各单位、乡镇财政分局要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建立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认真对照,真实完整地填写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表和评价报告。

(二)加强宣传督查。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财政分局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本地区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宣传督查。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汇总基础性评价表和评价报告,总结经验成果。要加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建立实施和基础性评价工作按期完成。

(三)加强协调联动。财政、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共同推动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联系人:****财政局会计 **

联系电话:**********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XX三

为推进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确保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内控规范》)在我县的贯彻实施和有序推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

《内控规范》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重点强化机制建设,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中,是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实施《内控规范》对提高单位管理水平,规范财经秩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范围

XX年1月1日起,全县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全面实施《内控规范》工作。

三、总体目标

通过《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夯实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基础工作,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达到进一步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的总体目标。

四、组织领导

为做好《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县财政局建立由局长负责、分管局领导牵头实施,局内相关股室、县直各单位、咨询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实施的工作联络机制,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组织实施工作负总责。

各单位应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加强实施工作的组织和领导,采用适当的方式建立实施工作机制,制定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时限要求,负责本单位《内控规范》的实施和运行工作。

五、实施步骤

全县《内控规范》实施工作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组织发动(XX年5月)

XX年5月,召开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动员和培训大会,组织各单位学习财政部通知精神,系统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内容、实质和精髓,为全面实施内控规范营造良好氛围和奠定基础。

(二)各单位内控规范建设(XX年5月-XX年10月)

各单位按照内控规范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有效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1.准备阶段(XX年6月底前完成)

一是各单位做好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宣传发动工作,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氛围,二是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尽早启动此项工作,并在XX年6月底前将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报送县财政局会计股备案。

2.建设阶段(XX年10月底前完成)

各单位以《内控规范》为依据,以单位现有管理体系为基础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流程梳理:各单位以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为基础,按照《内控规范》要求,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本单位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业务流程目录;同时,对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支出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本单位的经济支出分类目录。

(2)风险评估:在流程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管理现状,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潜藏的经济活动风险点,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风险清单。

(3)内控诊断: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内控规范》,对本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诊断,查找本单位现有内部控制体系对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的遵循程度和现有内部控制体系的控制措施对风险的防控能力,诊断出本单位现有内控体系的缺陷,形成诊断报告,编制缺陷清单。

(4)管控设计:在内控诊断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控制措施。

(5)制度建设:根据本单位设计的控制措施,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本单位的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单位层面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加强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内控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业务层面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经济活动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收支、采购、资产、项目以及合同的管理和控制。按照《会计法》《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等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门政府采购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和财务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县投资评审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合同法》有关要求,建立健全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层面的内控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并编制本单位的管控手册。

(6)组织实施:根据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全面组织内控制度的实施。

(7)信息化落地:根据本单位的内部管理需要,逐步构建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固化在信息系统之中,达到内部控制标准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约束的机控“自动”生成,实现内部控制在本单位的信息化落地。

(三)总结(XX年11月-XX年12月)

全县行政事业各单位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后,及时编制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结报告,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字后于XX年10月底前报送县财政局会计股备案。

XX年11月起,财政、审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各单位财务负责人、内部控制咨询委员会成员等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对《内控规范》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范本(含工作方案、工作底稿、工作成果等),为单位更好地实施《内控规范》提供指导。

乡镇人民政府、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考核评估结果纳入XX年度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评估和单位财会人员年度业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学习

各单位要组织全员学习《内控规范》,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单位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了解掌握《内控规范》、本单位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基本要求、控制重点、监督程序和方法等。要把认真学习《内控规范》、本单位管理制度贯穿于施行《内控规范》的全过程。

(二)加强领导

各业务主管部门,既是本部门内控实施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也是本系统内控组织实施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要积极带头并组织本系统开展工作,形成内控管理范本,加强对本系统内控实施情况的督导和检查。

各单位作为《内控规范》实施的主体,要建立健全单位“一把手”任组长负主要责任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确定内控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建立单位内部控制部门联动机制,做到牵头部门负责组织落实,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各《内控规范》单位负责人作为内控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确保《内控规范》施行取得实效。

(三)跟踪服务

为加强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工作的指导,由县财政局聘请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县直内控实施重点联系单位财务负责人组成“澧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咨询委员会”(具体成员名单见附件),负责《内控规范》贯彻实施的政策指导、培训学习和咨询服务,实行定期例会和重大事项临时会议制度,帮助实施单位解决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按时推进

各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的时间节点和要求,按时推进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确保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的有序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内容将纳入以后年度财政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

(五)着力保障

《内控规范》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财政部门和各单位要安排必要的贯彻实施内控专项经费,以保障《内控规范》实施的需要。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篇(5)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年,国家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决定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201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2011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省政府分别于2011年8月、2011年3月,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意见》、《河北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意见》,分步在全省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今年11月底,省政府又出台了《河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意见》,并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就我省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

国家和省部署开展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人社、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对全市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收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正式在职和离退休人员数量及工资收入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统计,对绩效工资情况进行了反复测算分析。通过深入细致地专题研究,市政府分别于2011年1月和2011年7月下发了《关于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办法》、《秦皇岛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办法》,规范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目前,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在职和退休(退职)人员共34464人的绩效工资总量、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已全部兑现到位,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正在组织实施。

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实践证明,实施绩效工资从制度上解决了义务教育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存在的差距问题,有效保障了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水平,对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当前,在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应引起大家高度重视。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县区和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上级精神和政策没有深入研究,有些部门会签文件时存有拖延现象,有些县区的相关部门不能够及时向党政领导汇报,推进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大。二是畏难情绪严重。部门和单位对落实绩效工资工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怕因打破平均分配得罪人,怕影响职工稳定,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精神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情况看,各县区基本上是将固定发放的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补贴单列发放后,剩余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按人平均分配的办法发放,没有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按绩施奖的初衷,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进展缓慢。我市于7月15日下发了《秦皇岛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办法》,要求各县区抓紧制定出台本地区的实施意见,年底前兑现绩效工资。但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工作进展迟缓,市直公共卫生单位基础绩效工资和绩效工资总量及各县区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报批滞后(11月28日刚开始报批),县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至今没有开始审批,影响了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开展。

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益服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对政治体制运行、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分配激励机制的实质性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可以充分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凝聚合力,狠抓落实,拿出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力度,努力把这项大好事抓紧办好。

二、依据政策,规范运作,稳慎推进其它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方针已十分明确,即“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提出要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河北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意见》对改革的原则、政策也都作了详细规定,是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确保顺利推进。

(一)要按照时限要求抓紧组织实施。省政府明确要求我省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要在2011年元旦前落实到位,可以说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规定的时限和进度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抓紧制定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抓紧部署落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要认真抓好事业单位调查摸底和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培训工作,于12月10日前制定我市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完成报省审核备案。各县区的实施办法也要在12月10日前上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要在受理后2个工作日内提出修改意见并审批备案。

(二)要认真做好津贴补贴、奖金项目的清理。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制定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立即着手,集中力量,全面清理核查事业单位的津贴补贴、奖金项目。实施绩效工资后,各事业单位不得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或奖金,不得违反规定程序进行分配。人社、财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对违反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严肃处理。

(三)要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水平和总量。合理确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总量,是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首要环节。各级各部门要本着保持不同县区、不同类别事业单位合理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及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后的工资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其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科学核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首次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要考虑清理核查后的津贴补贴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对绩效工资水平明显偏低、公益性较强的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的事业单位,根据当地财力给予支持,逐步提高其绩效工资控制水平;对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重点扶持的事业单位,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给予适当倾斜。人社、财政部门要加强统筹、严格审核,防止出现相互攀比现象。

(四)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这是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关键环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参照外地好的经验做法,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既要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体现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又要防止分配不公或差距过大,尽可能减少矛盾。为保证分配的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必须经过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核、报批,并在本单位公示。

(五)要统筹事业单位职工与相关群体的收入水平。规范提高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要统筹考虑城乡低保对象、企业离退休职工等相关群体收入待遇,绝不能出现不稳定问题。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要给离退休人员发放补贴,标准与机关和已实行绩效工资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大体相当,让他们能够共享发展成果。退休人员补贴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研究制定相关补偿机制。

(六)要不断研究完善政策措施。事业单位类型多、情况复杂,需要我们边实施、边总结、边探索、边完善。县区政府和市直各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班子,借鉴先进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对如何健全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如何与事业单位分类、转企改制等改革相衔接,如何妥善处理编制外人员工资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要符合事业单位改革方向,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相衔接,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做到同步推进、相互促进。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确保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顺利完成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细化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任务。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抓紧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各县区政府和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主管领导要吃透政策,深入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层层召开动员会,把政策讲清楚,把意义说明白,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时间安排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思想发动到位、目标落实到位,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中来。

(二)要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实施绩效工资负总责;各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实施绩效工资负主体责任,要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组织指导;各事业单位对实施绩效工资负全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抓好政策落实。各级人社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全力抓好我市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组织实施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监察、审计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超标准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各有关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督促各事业单位严格执行实施绩效工资的有关政策,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市政府研究解决,争取尽早完成工资兑现工作。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要加强对各县区和市直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督导检查,及时对全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各县区也要加强督导调度,每10天向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报一次进展情况。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区拥湾枢纽、生态商都的发展定位和一极两轴三区四带战略布局,大力弘扬诚信实干、奋勇争先的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积极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评比考核范围

区直工会、基层工会组织。

三.评比考核内容

1.区直工会评比考核内容

(1)方向正确。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注重工会理论、机制和工作创新。

(2)党(工)委重视。党(工)委将工会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并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形成党(工)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

(3)基础建设扎实。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有专职工作人员,基础档案完善。健全街道、社区、基层企业工会小三级组织网络,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均在90%以上。实行街道工会联合会组织领导体制。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健全,积极做好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认真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所属企事业单位规范化职工之家达到80%以上。

(4)制度完善。建立区域性职代会制度,辖区内单位职代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劳动争议调解等制度健全,劳动关系稳定,基层工会和职工代表民主评议满意率85%以上。指导和服务基层有制度、有措施、有典型。代行基层工会难以履行的部分维权职能有成效。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广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积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质量体系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深入开展职工代表大会星级创建活动,基层职代会运作规范。

(5)活动经常。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深入开展职工道德建设活动、铸造诚信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职工活动,加大职工书屋建设力度,积极参加全区职工运动会等各项职工文体活动,并认真完成工会报刊证订任务。广泛开展创新创优、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比武、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和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

(6)作用发挥明显。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以争创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持续实施送温暖工程,街道建立困难职工帮扶站,企业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点。建立辖区内困难职工台账,帮助解决困难职工的切身利益。深入开展助你创业行动,积极做好选树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带头人工作。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评为工会工作优秀单位:

①没有完成区总工会下达的年度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目标任务的;

②没有完成上解区总工会工会经费指标任务的。

2.基层工会评比考核内容

(1)劳动关系和谐。全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会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规范;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得到全面落实;劳动争议处结率100%。

(2)职工经济、民主、文化权益保障好。广泛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职工工资随效益同步增长,按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社会保险,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职代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大问题经职代会讨论通过或决定,实现组织体系网络化、行使职权程序化、开展活动经常化;厂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职工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职业培训和在职教育有保障。

(3)劳动安全卫生有保障。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建设,做好安全生产和防治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企业行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组织健全。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及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宣传、生产生活、劳动保护、财务等专门工作机构健全。职工200人以上的设专职工作人员,工会主席按本单位副职或高级管理人员配备。

(5)基础建设完善。即有牌子、有印章、有经费、有活动、有场所、有档案。

(6)作用发挥好。团结、动员职工促进单位经济与发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按照上级工会工作部署,经常开展活动,职工信任。职工对工会工作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评为先进基层工会:

①不召开职代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

②工会没有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

③工会不按时换届选举;

④未开设银行帐户、独立管理工会经费的;

⑤不按规定及时足额上解工会经费的;

⑥公司制企业没有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

⑦组织会员(职工)对本级工会进行民主评议,会员(职工)群众认可率低于90%的。

四.评比考核方法及要求

1.区直工会评比考核方法

(1)自查自评(分值80分)。各区直工会要认真总结全年工作,反映完成重点工作的情况,体现创新情况、工作经验及先进典型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字数在1500字以内。对照《区总工会工作考核表》考核内容进行自查自评,打出自查分,自查自评所用数据截至的时间为当年9月30日。《考核表》在年终总结交流会上交给区总工会工作人员。未按时上报《考核表》的,其自查分按零分计算。各区直工会自查自评于11月30日前结束。

(2)区直工会总结互评(分值20分)。年终召开工作总结交流会,各单位交叉检查互评打分。

(3)区总工会抽查评分。区总工会依据各区直工会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4)优秀单位等次划分及确定。由区总工会汇总自评、互评以及抽查情况,计算出各区直工会的综合得分,按得分高低取前10个单位为优秀单位。

2、基层工会评比考核方法

基层工会的考核工作由各区直工会组织实施。

五.考核结果及运用

1.考核结果予以全区通报。

2.根据综合考核得分,年终评选出工会工作优秀单位和优秀基层工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组织领导

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总结篇(7)

一、贵州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基本情况

从总体情况来看,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基层工会组织基本健全,在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继续巩固和加强的情况下,乡镇(街道)、社区、园区及新建企业工会普遍建立,并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各自作用,但发展不平衡,国企工会好于乡镇(街道)、社区、园区、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工会,规模以上企业工会好于小微企业工会,国有独资企业工会好于混合制、股份制企业工会,老企业工会好于新建企业工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工会好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工会。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30日,全省企业工会组建率为97.99%,企业职工入会率为96.85%。

我省各类基层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职工,在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围绕主基调、主战略、“5个100T程”和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建设工程,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工业强省・工人当先――工会组织在行动”系列活动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建功立业劳动竞赛。首钢水钢公司工会建立了“公司、二级单位、车间、班组”四级劳动竞赛体系,谢祥工作室为公司降低成本1.6亿元。二是积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多数基层单位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公开生产经营情况、改革发展方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职工所在单位建立厂务公开制度的为76.91%(调查问卷有的未选择,下同);职工所在单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且能够按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分别为83.52%、78.40%;职工在职工代表大会或者民主议事会、劳资恳谈会上发表意见和提出提案的为61.51%;本单位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分别为68.27%、62.42%。58.60%的职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得到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三是维权帮扶情暖职工。目前,我省所有市(州)、县(区、市)总工会都按照“有牌子、有人员、有场所、有资金、有制度、有活动”的六有标准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部分大中型企业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站(点),帮扶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职工。水矿工会用1000万元工会结余经费收购创办的全资公司(康宁医药公司),吸纳就业67人,每年拿出120万元利润帮扶困难职工。四是切实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企业工会将人才培养工作与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相结合,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各类培训,提升职工素质。思南县总工会与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需求、职业介绍等服务工作,帮助16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陶冶情操,传播正能量。

二、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成效明显。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组织不健全、工作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到位和工会活力、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不够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问卷统计显示,49.92%的职工遇到困难和问题倾向于找工会解决,30.70%的倾向于找亲朋好友解决;41.44%的职工认为单位工会发挥作用好,30.81%的职工认为较好,14.33%的职工认为一般。

(一)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化普遍。除少数国有和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和极少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外,其他基层工会基本上都没有按规定配备专职工会主席或专职副主席和专职工会干部。有的基层工会主席、工会干部身兼数职,只能把工会工作当“副业”,“捎带干”。调查问卷统计显示,33.6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在了解职工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方面效果一般。

(二)有的基层工会主席不讲任职条件、产生程序不规范。有的基层工会主席由行政副总(职)或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部长等中层干部兼任。有的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由企业主的近亲属兼任,或者是“雇主提名”式选举,没有依法经过民主程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有25.62%的被调查者认为单位的工会主席是单位领导或上级工会委派并通过选举产生的,7.15%认为是其他方式产生的。

(三)有的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基层工会特别是新建企业工会的干部队伍新手多、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工会业务生疏,缺乏必要的培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和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所需的知识储备不足,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处等方面的技能欠缺,在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给人以“工会只能办事务、搞活动,不能担当大任”的印象。调查问卷统计显示,17.50%的职工感觉单位工会主席在为职工维权上,说话不太有分量和毫无分量,11.81%的认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集体协商中,单位工会虽然很努力为职工争取利益,但不懂协商技巧,该争取的争取不到。

(四)有的企业制度和机制建设不规范。大部分企业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制度,但缺少实效性。一些基层单位的厂务公开载体少而简,内容粗放。有的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落实不力。调查问卷统计显示,9.71%的职工认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集体协商中,单位工会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五)有的企业工会经费和办公场所保障不到位。一些企业工会没有独立账户,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把税务代收后留在企业的60%工会经费划拨给工会使用和掌控,或者象征性地拨一点,工会开展工作所需经费要向企业行政申请。一些基层工会没有必要活动场所和设施,处于“空壳工会”“牌子工会”“纸上工会”的有名无实状态。

(六)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四无”(无编制、无专干、无经费、无场所)现象突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没有编制,工会主席一般由分管联系工会的党政副职或人大主席兼任,有的从乡镇党政工作部门抽调一名干部兼做工会工作。乡镇(街道)、园区工会经费既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也没有纳入工会经费分成体系,主要靠上级工会给一点,向政府要一点,向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讨一点,对基层工会工作指导力不从心。

(七)县级工会编制少、干部老化。工会经费财政计拨不到位,资产流失较严重。大部分县级工会的编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3~5人。有的工会干部属于照顾性安排,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有的工作多年得不到晋升,工作状态不佳。大多数县财政把计拨工会经费变为年度工会经费财政定额预算,依法计拨额与预算额差距大,县级工会开展工作经费不足。在旧城改造中,县级工会固定资产流失较严重。部分县级工会人财物现状,导致对基层工会的指导和服务心有余而力不足。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对上级工会在推动基层工会工作方面的工作评价:选择很好的占50.69%,选择一般的占30.24%,选择没什么效果的占6%,选择说不清的占4.32%,未选择的占8.75%。

三、发挥基层工会作用。增强在职工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基层工会现状,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作用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强化服务。总的思路应当是:国有企事业和党政机关工会抓创新和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抓巩固和规范;县(市、区)、乡镇(街道)、园区工会抓人财物保障:省、市(州)工会抓指导和服务。

(一)着力顶层设计,积极争取各级党政对工会工作的支持。积极争取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意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经费投入、阵地建设、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待遇落实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工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把2014年作为工会改革创新年,结合工会实际,出台《贵州省总工会关于全面深化工会改革的意见》。

(二)着力做实基础,进一步健全基层工会组织体系。一是以全总非公法人数据库、我省工会组建台账及政府统计部门的企业数为依据,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重点抓好各地新兴特色产业、新增企业、劳务派遣企业建会工作,消除“空白点”。着手调查研究外包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和管理问题。二是认真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全省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规划及细则,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规范化建设。三是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型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直选或由地方工会聘用,探索企业工会主席社会化路子,改变由于兼职过多而不能一心一意做工会工作的现状。四是可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产业相通、工作方便”的原则,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建设。经济发达、企业和职工人数较多的地区,可推进乡镇(街道)、园区总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基层工会指导、协调和服务的作用。

(三)着力做强实力,为基层工会服务职工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工会资产的认识,增强各级工会组织“守土有责”意识。二是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好党委和政府赋予的资源优势,加强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壮大工会资产。三是将工会经费的到位和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工会在完成分解任务后,其自身留成部分足额落实到位,不被截留或拖欠,以满足工会正常开展工作的需要。四是通过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上级工会加大投入、以奖代补、合理确定留成比例等形式,统筹基层工会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五是进一步推动我省市(州)、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财政计拨工作,提高足额率。

(四)着力做优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会工作的分类指导。一是建立、健全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培育先进典型,为基层工会开展工作搭建好舞台。二是建立健全对下考核激励机制,并在考核分值上加大重点内容和重点工作的考核权重,充分调动各级工会积极性,下大力推动基层工会作用的发挥。三是积极探索以乡镇(街道)、园区工会为主,县级工会为辅的两级工会替代非公企业工会履行部分职能的途径和方法,由上级工会承担非公企业工会难以完成的任务。四是落实保护基层工会工作者专项经费或基金,为他们撑起“保护伞”,提供维权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五是探索给予基层工会兼职工作者一定劳动报酬,调动其为工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着力做亮品牌,进一步研究探索基层工会出新出彩的活动和工作载体。一是叫响做实现有工作品牌,如评选“五一劳动奖章(状)”和劳动模范,创建“工人先锋号”、开展劳动竞赛、“送温暖工程”“梦圆金秋助学活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之家”建设等。要赋予老品牌新内涵,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扩大工作外延,进一步把这些品牌工作做得更实、叫得更响。二是围绕单位、职工“双赢”目标设计活动、载体,围绕单位、职工实际来选择活动、载体方式,围绕职工需求、单位支持来确定活动、载体内容,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敢于创新,打造新的工作品牌。三是坚持“一年做几件事”和“几年做一件事”相结合,把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事情办好办实,办出成效,并长期坚持、加强策划、加大宣传,使更多工会工作品牌得到党政支持、惠及职工、社会认可、广为人知。

(六)着力做大影响,提升基层工会在职工中的吸引力。一是开展先进典型大选举行动,注重把中共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主和获得劳模、优秀企业家、慈善家等荣誉称号的企业主所办企业的工会培育成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它们对小微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组织获得模范职工之家称号的企业工会与需要帮扶的非公企业工会结对子传帮带。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工会组建、会员发展、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二是开展文体活动大普及行动,突出工会特点和职工特色,彰显工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搭建起一个彰显广大职工作为经济社会建设主力军、先锋队风采的平台,让文体活动成为广大职工和工会组织形象宣传的大窗口,进一步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开展职工素质大提升行动,以“爱国・敬业・奉献”为主题,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努力把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认识得更深刻、领会得更透彻、贯彻得更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