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馆论文

文化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9 09:22:30

文化馆论文

文化馆论文篇(1)

关键词 文化馆 文化责任 先进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Centers

BAI Xintian

(Guiyang Wudang Cultural Center, Guiyang, Guizhou 550018)

AbstractCultural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centers is assumed by strengthening the commit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mission shouldered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Cultural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centers is observing the featur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cultural centers from a social perspective, it belongs to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tegory. Cultural centers should use the advanced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o establish the guiding ideology, to assume the government to give to the community to provide cultural services to the mass culture of responsibility. Responsibility for cultural services, cultural centers mainly performs in cultural centers using the inform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Cultural center is social culture use center, and provide cultural servi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Key wordscultural center; culture responsibility; advanced culture

文化馆是国办群众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文化建设历史时期,文化馆是传播和推动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主阵地。所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现代性已经逐渐成为共识。文化馆的主要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我国各省市基本都有文化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化馆将被建设。在国外,正在兴建的很多孔子学院也类似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馆。

面对当下社会文化建设的大潮,文化馆的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怎样综合其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建设对接、匹配?如何在经济与社会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功能?文化馆的文化责任,应该摆在重要位置,这个议题关系到文化馆的可持续行发展及其文化活力。文化馆文化责任的内涵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是:(1)举办多种形式的展览、讲座、培训等,推广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深入开展社会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2)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3)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理论研究。(4)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5)指导本地区老年文化、老年教育、少儿文化工作。(6)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从文化馆的主要职能我们可以看出,其性质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服务社会大众的文化平台,其主要社会责任是文化馆所担负的社会文化责任。文化馆的文化责任是什么?笔者认为,它基本等同于文化馆的文化担当,但是有着责任和义务的区别。文化责任是文化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其存在的基础。文化担当则意为文化馆能够接受负起的责任。文化馆的文化责任就是文化馆承担国家赋予的其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责,承担起应负的社会文化建设任务,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使命。

文化馆的文化责任是从社会视角观察文化馆的职能,也是其社会责任。文化馆的文化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其文化责任源于文化馆的文化性,与其所具有的文化性质相匹配。换句话说。具有文化性质的文化馆理应承担社会文化责任。文化馆文化责任内容举要文化馆对社会文化进行的文化服务、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教育、文化交流和建构,是以其自身所担负的社会文化传承责任为基础的。

首先是文化馆必须坚持先进文化和科学发展观,确立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事业的文化服务责任。文化馆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引领和整合着其他的各种文化。文化馆要用先进文化和科学发展观来确立指导思想,承担起政府给予的为社会各界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文化责任。文化馆的文化服务责任主要表现在文化馆信息利用与社会服务方面。文化馆是社会文化利用中心,提供文化服务满足社会各方面利用的需求。文化馆应该发挥公益文化的主导作用,在发展建设中提高文化品位,完善文化服务质量,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其次是文化馆文化传承责任。文化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基地。非物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记忆,是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研究的宝贵资源。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有效发掘非物资文化遗产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文化光辉,是文化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是对人类文明的保护和继承,这是文化馆的基本文化责任,是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诉求,是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伟大事业。人类在历史的长河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的宝贵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反映,是见证了人类历史进程的文化财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是文化馆在构建和谐的人类文化景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是意义深远。非物资文化遗产作为具有文化传承性的文化原始资源,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绵延不绝地发挥着应有的文化作用,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焕发着其旺盛的文化生命力。

再次是文化馆的文化传播责任。文化馆作为普及大众科学知识,传播文化信息的源头,应积极发挥文化馆文化资源传播的优势,大力挖掘文化馆的文化价值,及时吸收社会需求的文化科普知识。适时举办有辐射大、高品位的群众文化展览、文化活动,面向社会广大群众广泛传播,肩负起文化馆的文化传播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是文化馆的文化教育责任。文化馆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教育的公益单位。文化馆的文化教育功能是其他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文化馆是非学历教育的拥有最大受众的公益教育机构。最大限度优化馆内文化资源,灵活机动的开展面向各个层面群众的教育活动,使文化馆可以很好地履行其文化教育责任。例如有许多文化馆举办紧扣社会热点,内涵丰富,贴近民生的主题全民教育活动,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文化馆可以成为社区文化活动、学习、实践基地,承担起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社会责任。第五是文化馆的文化交流责任。文化馆肩负着对外文化交流的责任,通过市际、省际、国际间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完善和丰富文化馆的建设,也可以向各地传播本区域的社会文化、自成特色的文化管理体系、文化馆建设成就和研究成果。

文化馆论文篇(2)

1.示范作用文化馆的建设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因此文化馆建设的层次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当地群众文化的建设层次。同时,文化馆的建设在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发挥着示范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以文化馆的建设为引导,才能实现积极健康的发展。

2.传承作用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很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了影响,因此,文化馆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也更加凸显。文化馆的建设,融入了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且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促进文化馆的健康发展。通过文化馆的建设,能够为优秀的文化提供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得民族文化在现代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以传承。

二、加强文化馆作用发挥的策略

1.明确文化馆的主导地位虽然党和政府赋予了文化馆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对文化馆的作用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文化馆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削弱,文化馆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便对群众文化的开展产生一定的阻滞。因此,必须要肯定文化馆的主导地位,并且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方针予以明确规定,才能使群众更加深刻的认识文化馆的作用,从而促进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要关注群众对于文化馆建设的需求,不同的群体在开展群众文化的实际过程中,对文化馆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要扩大文化馆的社会影响,促进其健康的发展。

2.深化文化馆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馆作用充分发挥的基本保障,通过文化馆内部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使文化馆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在文化馆的各种职务的聘任制方面,要根据文化馆的特点,对人员机构组合进行优化;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定期对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并且通过多种分配方法的有机结合,促进分配制度的完善。总之,文化馆必须要从内部机制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促进自身管理机构的完善,才能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3.积极创新文化馆的管理文化馆想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在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应着眼于文化馆的健康发展,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进一步通过文化馆活动推动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加强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是保证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文化馆作用充分发挥的基本保证。因此,在精神文明需求日益提高的新时期,必须要加强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增强人员的理论知识基础,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时,也需要培养更多具有文艺专长的人员,只有具备文艺专长和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能更好地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并且促进文化馆作用的充分发挥。

文化馆论文篇(3)

关键词:旅游;文化;公共关系;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55-03

一、国内关于图书馆旅游服务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发表了一些关于旅游的论文,如张晶与牛淑红的论文“图书馆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策略探讨”,王新利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文化旅游、建设旅游文化的实践”,宋玉珍的“旅游与图书馆”,周立飞的“公共图书馆开展旅游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法”。这些文章讲的是图书馆为公众旅游服务,为旅游提供信息。

图书馆是一种文化,一种优质的文化景观。我们要开发这种文化景观,宣传图书馆文化,普及高雅文化,通过文化旅游,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宣传优秀文化。这既是旅游,又是文化普及宣传活动,又是培育人们的图书馆意识。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了,人们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增加了,人们积极投入景观旅游与文化旅游。图书馆的文化遗产为旅游服务,可以产生经济与政治的良好作用,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提高个人的文化层次,增加新知识。

二、国外图书馆旅游研究

美国国会图书馆专门有一项服务,即用户参观国会图书馆,可以请图书馆员作导游,也可以使用图书馆的有关设备进行自助式电子导游。英国国家图书馆也开展这项活动。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网站上大多设有图书馆虚拟旅游窗口,如波斯顿图书馆虚拟旅游。让用户参观图书馆的各项展览与图书馆建筑、艺术图案与形象。1976年Sim.Yong Sup著有《美国默瑟县社区大学自助式图书馆旅游方法》一书,1980年Miller.A Carolyn发表了论文“一系列图书馆的旅游”,1989年Lawson V.Lonnie“使用计算机解说代替传统的图书馆旅游”。这些著述表明,发达国家重视图书馆文化旅游,积极开展图书馆旅游,通过图书馆旅游,让用户了解图书馆、热爱图书馆、热爱知识、热爱文化,从而积极有效地使用图书馆。事实上,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都是热门旅游景点。

BDI&NTC(意大利数字图书馆与旅游文化网络)意大利2008年开设图书馆管理员文化旅游课,讲解数字化资源,评估文化旅游服务,上网“Internet cuhurale'’(2009)可以检索书目,数字化旅游资源,意大利图书馆的旅游栏目,开发旅游路线,进行旅游资源展览,文本导游,开发文化旅游线路。他们把旅游酒食线路、历史一文化遗产线路、朝香线路、科学亮点线路与Tuscany旅游线路进行整合,整体布局,统一规划。Tuscany线路中的佛罗伦斯科学史博物馆,它整合了多种资源,如地理、绘画、宗教、图书馆、保健与修道院。Tuscany线路由国家中心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游客提供旅游书籍、手册与其它资料,网上提供链接、GoogleEarth与图片长廊、大量的信息与若干种语言的信息。

整合旅游与文化资源,合作开发。各单位合作,公与私合作,进行开发,满足人们文化知识学习的需要。有些文化景点远离城镇,设法拉近。拉近知识区域与文化区域的距离,创造虚拟线路,让人们从图书馆目录找到资料,在博物馆看到物体。

三、图书馆文化旅游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显著提高。伴随着而来的是文化建设的高潮。党的十七大文件高度重视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我们必须提高人民的图书馆意识,使人们知道图书馆,知道图书馆是干什么的,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现在人们已经很重视文化,重视教育,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已经把文化教育放在第一位。开展图书馆旅游,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即有利于图书馆事业,也适应了时势的发展。

经济发展以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的内容一般为两点,一是自然景观,二是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一般是古建筑、宫殿、祠堂、庙宇、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当然也包括图书馆。

天一阁每天游人如织。天一阁值得一游,是因为它是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典范,含有深厚的文化积蕴。古越藏书楼、嘉业堂、铁琴铜剑楼、海源阁、故宫里的文渊阁……等都是旅游景点。

现代化图书馆更是旅游景点,更值得人们一游。

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是人们喜爱旅游的景点。想参观这些图书馆的,主要是青年人、大学生。

不同的图书馆对于不同的人具有吸引力。即使是县图书馆,也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农民如果可以到县图书馆旅游,了解县图书馆的几万册图书与报纸,知道图书馆干什么,图书馆与书店的区别,图书馆开展哪些服务,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优点何在。

图书馆一般坐落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图书馆的建筑很有特色,图书馆有珍贵的善本文献,有丰富的各类图书与服务,有博学的读者。参观图书馆是一种文化熏染,是普及文化、宣传文化、造就书香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图书馆旅游,让游客了解图书馆建筑艺术,了解各种不同的文献类型,了解文化名人,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文化特色,了解有关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的知识。通过图书馆文化旅游,可以让人们了解图书馆、热爱图书馆、积极使用图书馆,培养人们的读书兴趣。图书馆文化旅游,目的不是经济创收。

为了图书馆旅游,图书馆的建筑、布局、设施、服务应该发生新的变化,使图书馆更贴近公众。

四、图书馆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何进行图书馆文化旅游,一是让旅行社组织公众来图书馆旅游,二是让公众个人来图书馆进行自由参观旅游。三是学生团体来图书馆参观旅游。

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辟图书馆旅游窗口,开展虚拟文化旅游,让公众了解图书馆的建筑、设备、文献、布局、特色资源。网上配有导游图、旅游解说词,使公众感受到来此一游,收益非浅。

我们现在建设的图书馆,很多仅仅围筑了一个藏书与读书的空间。如果考虑到文化旅游,建筑上势必增加文化艺术性。在塑像、雕刻、绘画上体现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感染力。注重国情文化或地方文化与特色文化,使图书馆建筑成为公众旅游欣赏的景观。

在图书馆布局上,安排适合公众旅游的空间,图书馆是读书的地方,需要保持安静。图书馆旅游不能影响读者看书学习。在图书馆的建筑布局上,要有公众旅游空间。让游客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人类文化艺术。国家图书馆的建筑体现本国及全球文化艺术,省、市、自治区体现本地区的文化艺术,县及县级市图书馆体现本县与地区的文化艺术。大学图书馆体现本校特色与相关的文化艺术。

图书馆为公众提供观赏的亮点,提供阅览室以外的参观,让公众了解各种文献与服务。譬如,将善本、特藏、手稿、名画复制件陈列在―个大厅,向观众演示、解说。图书馆向公众演示、解说图书馆的性质、方针、任务、服务,读者的权益,解说读者俱乐部的组织与活动。演示大型丛书、现代化知识信息获取技术、各种载体、工具书、文献的多样性,展示公众感兴趣的内容。  作好文化旅游服务工作,配备解说员、导游,导游图、触摸屏导游、循环放映图书馆科教片,展示图书馆组织、图书馆联盟、图书馆服务公司的业务与活动。告诉公众图书馆与图书馆员的职责,道德规范,权利与义务,读者的权利与义务。告诉公众图书馆有些什么书,开展哪些服务,图书分类法如何使用、文献怎样检索,文献发展史、知识服务史、文化巨匠,知识服务新技术等。

连接有关网站,指导公众参与虚拟图书馆旅游。图书馆员积极宣传指导公众参观国内外各种图书馆,进行图书馆文化旅游。

图书馆文化旅游应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借鉴其它图书馆在文化旅游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公众对文化需求,以及我国文化旅游的特点,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使这项工作即具有学术性,又具有行业开拓性、生活趣味性、科学文化普及性。

文化馆论文篇(4)

关键词:文化馆 管理 工作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只有农村文化建设上去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得到根本的提升。而作为公益事业单位的文化馆(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可是,现今大多数文化馆(站)队伍的自身建设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一是文化队伍业务不专,专职不专用;二是乡镇文化工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三是乡镇一级文化站建制不健全,缺少活动场地与经费来源。笔者作为一名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认为文化馆的工作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更加注重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在此,笔者将从一名文化馆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对文化馆的管理工作进行认真阐述。

一、现阶段贵州省文化馆自身建设的现状

第一,文化队伍业务不专,而且专职不专用。文化馆站干部不少人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学习,在业务上还不能很好地指导当今如火如荼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站干部全变成了乡镇行政干部,成了乡镇政府的附庸,驻村、计划生育、征兵……什么工作都干,根本没有精力考虑组织文化活动。第二,乡镇文化工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乡镇领导往往认为建设新农村文化是上级文化部门的事,它是“软指标”,很难在短时间里出成绩出效益,于是没有真正把文化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第三,乡镇一级文化站建制不健全。缺少活动场地与经费来源,同时缺少必要的其他文化配套设施。永嘉县三十八个乡镇就有六个乡镇没有文化站,更谈不上有人员配置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同样,纵观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显得严重不足,受过初、高中以上教育的基本上都离开了农村,经过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的人更少,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很少有文化设施与文化艺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政治、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从社会的总体发展来看,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广大农村,造成问题存在的因素很多。

二、贵州省文化馆加强自身建设的对策

(一)引起政府重视改革文化体制管理机制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领导,重在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转变观念,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在农村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文化的宣传功能、科学普及功能、娱乐审美功能、文化承递功能、生活实用功能和市场管理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将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像抓经济建设项目一样去抓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工作决策中体现优先原则,将写在纸上、喊在嘴上的规划口号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依托、有载体,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对此,笔者以为:一是动员全社会参与,将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社会的事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二是各级党政认真负责。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新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工作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此外,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增加对文化经费的投入,在人员与经费上给予保证。各级党政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要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事业的投资,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健全各乡镇文化站建制,落实人员,定好编制;其次是要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来一个文化管理回归,即将文化站的行政管理重归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第三要做到文化干部专职专用。这样才有利于增强文化站专业干部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树立敬业精神,发挥文化馆的主导作用

作为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文化馆,要充分发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主导作用。可以说,文化馆站干部是活跃农村文化的带头人,是繁荣农村文化的活细胞,只有将之移植到农民朋友中,才会得以蓬勃、生机盎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第一,我们要用创新的方法方式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馆(站)应该摆脱“等靠要”的传统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县区文化馆的现有资源,如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力量,支持乡镇文化站;借助文化站熟悉农民文化需求及掌握乡村文化活动特点的优势,打破乡镇文化站之间各自为政,馆站工作分割的格局。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利于研究探索乡村农民文化需求新动态。第二,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应该从送 “文化下乡”,逐步发展到下乡“种”文化,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在“文化下乡”时,要多举办一些受农民欢迎的文化培训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竞赛和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建设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的热情,培养农村文化骨干分子,让我们社会主义的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结果。

结束语:

相信通过一定的方法,一定会为贵州文化馆的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年12月31日.

文化馆论文篇(5)

全球信息资源逐步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影响了人们获取、分享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购物与交流的目的,他们更迫切希望通过上网就可以浏览到更多的图书信息或下载信息资源。且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呈现了多元性、应用性、以及社会性的趋势,因此,图书馆管理必然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拓展其发展空间,通过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文献检索等多元的一体化服务功能才可得以实现。数字网络化必是图书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对传统的图书馆模式进行及时的改革与创新,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

2.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下图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创新是推动图书管理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信息量激烈猛增,为应对这个时代局面,图书管理唯有迅速作出反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及时认清与判断出自身管理的不足之处,并做出与大环境相适应的变革,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图书管理创新应着手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方面,运用科学技术这个工具以精简管理工作流程,最终达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图书馆管理创新还应作长远规划,结合图书事业发展的最新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的决策选择,从而适应新时代环境的变化,使图书管理事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阻碍减少。

2.2创新是“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客观需求传统的图书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设计,主要以基于限制人的行为为视角,这就造成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过于死板,没有弹性。这种旧的制度体系必然阻碍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兴事物萌芽的发展,从而使图书管理长期保持呆板僵化的状态。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诸如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管理上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面对现状,促进内在与外形上的匹配,对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不断地进行摸索与创新,才能为图书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才能保证图书管理与时俱进,才能使图书管理工作蓬勃发展。

3.面对信息化的冲击传统图书管理模式遇到的挑战

3.1信息资源不足及不能共享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各单位对图书的管理都逐步提出了“信息化”的口号,以使查找资料更加快捷、方便,并组建了各自的图书馆网络检索系统。网络检索这个平台,使得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的学生队伍越来越壮大。一般情况下,学生先根据需要,通过google等网络搜索引擎查到所需资料,再去图书馆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然而却可能查不到文献或是查到的相关文献数量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其需要。这种在网上找到的资料却在图书馆中找不到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充分暴露出现有图书馆资料资源不足的缺点。目前,我国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在规划时缺乏前瞻性。虽然学校图书馆都相应地建立了电子图书馆,引入了网络化技术,但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图书馆之间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在网络建设建设方面出现了漏端,造成各图书馆之间信息渠道封闭,即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因此,虽然学生在学校的局域网上能够查到自己所需的资源信息,但不能获得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半封闭现象。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和规模变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而不愿再选择经过复杂的借阅程序去借书,于是信息化管理的问题显现出来,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3.2信息资源过于单一化图书馆在资源采购时,采购的信息资源过于单一,并未对现有信息资源实行深入开发,缺乏个性和独特性特色,个性化特色数据库未能得以建立,这会削弱图书馆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3学生不良的借阅图书习惯图书馆环境安静静谧,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场所,图书馆存有海量的书籍和资料,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所以经常有学生选择在图书馆从早到晚地看书,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多会在藏书中一次性地找出多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放在身边慢慢阅读。但是由于学生健忘或图书管理意识薄弱,很多学生在看完书后,便将其放置自己的座位上,并未将图书置回原位,这样致使很多书籍未得到整理。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在取走书架上的资料后没有做好标记,当阅读完之后忘记图书原本放置的地方,便放错了位置,从而造成图书资料的放置混乱的状况。另外,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在络图书馆查阅系统上查到相关资料的位置之后,去书架上寻找图书却找不到这种。因此,图书馆虽然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但学生疏于遵守图书管理纪律,同样给图书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3.4图书管理人才储备不足图书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对图书馆的开发和建设。这与当前我国目前的图书馆管理激励机制有关。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人事管理采用终生制聘用也即是传统上成为的“铁饭碗”。评定职称时也大都是论资排辈。这种管理激励机制,严重挫伤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人愿意去深入踏实地钻研图书馆工作。长此以往,造成图书馆严重缺乏高学历、高觉悟、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3.5凸显的安全问题信息化的引入对于图书管理就优缺点来说是双面性的,虽然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拓宽了分享资源的渠道,减少了物理性空间、方便了读者获取信息资源,但也使图书管理领域凸显了网络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涉及到信息被盗、数据丢失等问题。图书管理要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监管,增强网络系统的防盗性能,从而增强其安全性。

4.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图书管理的创新思路

4.1着手于管理理念的创新为打破传统图书管理管理模式、为图书管理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进行图书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当其冲。管理理念创新就是让人重新定义“图书管理”,带着一种新眼光去看待图书管理。创新图书管理理念,为图书管理打开思路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加强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和管理精神建设。图书管理面对着网络信息技术潮流的冲击,图书管理人员对此不能视而不见或保持麻痹状态,除了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实用价值,还要抱着积极学习的心态,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中,进而提高图书管理效率。二,探索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图书馆要勇于放弃传统的独立、封闭的经营模式,大胆尝试跨区域合作,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其他图书馆,做到共合作、同发展。三,创新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以创新的视角加强对图书馆职能和功能的认识,充分发挥创造意识,打开思路,解决网络信息化时代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挑战。

4.2着手于各项制度的创新如果不进行制度体系创新,那么图书管理创新将无从谈起。我们可以从下几方面来考虑进行制度体系创新。一,综合制度的创新,包括职责的细化与界定、根据情况增加新的业务部门等方面的创新。二,行政体制的创新,涉及到晋升奖惩机制办法、人员考核等方面的创新。在明确管理机构各个部门的职责后,不妨在图书馆内设定图书馆服务人员职位,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学生解决图书借阅、查询等问题;在图书馆考勤方面,更要加强规范,要确保图书馆对学生服务的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减轻学生翻阅及借阅资料的负担。三,业务制度的创新,应结合信息化图书管理,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制定细则及操作规范,使得文献的采、编、放等各工作分工明确,既充盈图书馆知识库,又尽力满足学生对图书的需求。四,与读者服务有关的规范的创新,即加强对读者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认定。创新图书管理制度,能够为图书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有利于增强图书管理的应战能力。

4.3着手于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着手于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树立新的人员管理理念。首先,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管理者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终身培训的方针,为图书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其次,可以考虑引进网络信息化技术人员,引领他们成为创造出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平台的掌舵人,使学生和读者在图书选择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例如,为全面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人员的引进有如下优点:①能够扩大共享资源规模;②增大影像、光碟等数字媒体对学生的开放程度;③使得学生在获得资源途径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不需要固守在图书馆这个物理性的空间里看书,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资料。二,完善培训和选拔体制,形成良性的竞争体制。根据图书馆的学科设置,及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务,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结合业绩选拔人才再接受其它培训,从而保持他们的积极学习性,并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以保持人才队伍供给源源不尽。同时,要以实质性的利益作为诱饵,鼓励中青年才俊着眼于自己的未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充电学习相关知识,成为图书管理领域的卓越人才。

4.4着手于技术设备方面的创新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必然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因此创新图书管理工作,网络信息技术则是创新图书管理的硬件。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图书资源也由传统的纸质载体逐渐向电子载体演变,为跟上时代潮流,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应对这种转变,着手于技术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推广电子书,使它成为连接知识资源向读者涌入的的最佳通道。因此,图书馆要不断引进相关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为读者服务的效能。技术作为硬件工具,就是为人服务。图书馆管理要以读者的需求为标尺,以自身的信息和资源为提供对象,以自身的硬件设施工具,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服务方式方面也不能落后,应保证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5.总结

文化馆论文篇(6)

可见,校园文化活动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后盾,是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基地,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图书馆支撑着校园文化活动,推动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图书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反之校园文化活动体现了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促进图书馆各方面的发展。

2图书馆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服务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图书馆要从以书为本、以物为本、以馆为本的被动服务转变到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变知识的宝库为知识的喷泉,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积极主动地为校园文化活动服务。图书馆应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在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从馆舍、藏书、宣传导读、馆员自身素养上下功夫,体现对读者的友善、尊重、便利,馆员要从内心深处为读者着想,为校园文化活动着想,急读者所急,运用各种手段,创造条件,想尽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为校园文化活动添砖加瓦,为校园文化活动铺路架桥,为校园文化活动开辟绿色通道。

2.1馆舍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幽静的图书馆大楼,优雅、舒适宜人的环境,树木环绕,绿意葱葱。庄重肃穆的“图书馆”标志,大门左右两侧精心制作的图书馆简介,借阅规则,一目了然。指示路标将读者指引到各馆室,各馆室门口的藏书介绍又可以让读者快速地了解该室的藏书内容。墙上一幅幅名画,一句句名言,室内图书排列整齐,窗明几净,摆放的几盆花草和室外的美景相互映衬,使读者在读书学习之余,寄情于红花绿叶之间,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宽敞明亮的阅览室,馆员精心布置的柔和色调,给读者安静、舒适的感觉,能冷静思考问题,专心致志阅读。每个书库都庄重大方,借阅处以暖色为主,营造温暖、亲切的环境,给读者以热情的视觉感。图书馆创造的这种文化氛围,不但强化了图书馆自身的文化性,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开展。

2.2藏书

藏书是学校图书馆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藏书数量与质量直接到影响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必然促进图书馆藏书的丰富性、全面性,而藏书的多样性则为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图书馆藏书既要体现以专业图书资料为主,又要兼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包罗万象,兼有知识性、学术性、娱乐性、技能性、礼仪性、服务性等,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仅仅课堂教育、课本知识已远远不够。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图书馆的资源成了“热门书”“抢手书”。图书馆要及时调整购书内容,比如“注重环保、远离疾病征文比赛”“环保”“疾病”类藏书较缺乏,读者往往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图书馆要在开学前根据校历安排,积极与书店联系,提前采购图书后编目入藏。例如,在纪念诞辰120周年黑板报比赛时,馆藏比较丰富,资料充实,读者则都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但是此类藏书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别收藏在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类,D政治、法律类,I文学纪实类,K人物传记等类,对学生读者来说,感觉杂乱不清,摸不清门道,为方便查找利用,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图书馆把相关资料暂立专柜,学生查找起来得心应手,方便快捷。

2.3宣传导读

宣传导读是学校图书馆最具有特色的一项读者服务工作,用各种形式宣传图书,揭示馆藏,引导、培训学生读者了解和利用图书馆,提高选择阅读文献和阅读效率的能力,同时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宣传导读也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读书,是一个人日常的生活习惯,更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读书,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图书知识浩如烟海,其中不乏文明向上之精华,但也存在腐朽低级之糟粕。青少年学生思想单纯、鉴别力差,难免香臭不分、良莠不辨。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宣传导读来为校园文化活动服务。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图书馆每年结合“4•23世界读书日”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推荐优秀书目,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作用。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图书馆配合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刊等方式宣传推荐优秀图书。在馆员中成立“学校导读与学生阅读互动的途径研究”课题组,扩大图书馆的影响,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在校园内营造“读好书、会读书、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读书提升智慧,知识改写人生”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组织资深教师、馆员精选馆藏图书,撰写图书导读材料,编印《图书馆利用导引》,对学生精选图书,获取新知都大有裨益,学生人手一册,随时了解馆藏,对所需、所借图书做到心中有数,减少查找资料的时间,也成了利用图书馆的工具书。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图书馆还成立了“读者协会”,馆员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信赖,建立良好的关系,吸引更多的学生读者来图书馆,协会会员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大显身手,各项活动都名列前茅,读书感悟、读书心得、名著鉴赏频频获奖,图书馆真正起到“精神家园”“第二课堂”的作用,同时也引导更多的学生读者利用图书馆,养成终身利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

2.4馆员自身素养

文化馆论文篇(7)

关键词广西图书馆;品牌文化;构建

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曾这样解释品牌:“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结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者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而在品牌中沉积的文化特质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等价值观念的总和,则可称之为“品牌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品牌被企业视为市场营销与竞争的“利器”,广泛地渗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

随着信息社会和现代图书馆的不断发展,行业冲击与图书馆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仅表现为信息产品与现代技术的竞争,更主要的表现为信息服务、品牌服务与图书馆文化的竞争。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充分体现自身特有的功能,从而留住已有的读者,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

1构建图书馆品牌文化的重要性

1.1可增强图书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图书馆品牌文化是无形的,尤其是品牌文化中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服务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并不直接表露于图书馆外部形态上,而是通过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在建设图书馆品牌文化过程中,必须将图书馆的精神、管理理念、职业道德、意识、价值观等融入其中,所以图书馆一旦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一定可以把公众稳定长期地吸引到图书馆来,从而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

1.2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办馆效益

图书馆的办馆效益是通过图书馆的利用率、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体现的,通过图书馆品牌文化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光顾图书馆,办馆效益自然也就随之提高。

1.3更能加强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建设图书馆品牌文化,增强吸引力,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赋予图书馆的职能。一个“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图书馆与一个“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图书馆,其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那种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对馆藏状况揭示得不够充分且毫无特色可言的图书馆所承担的基本职能也会丧失殆尽。

2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培育构建

2.1服务文化的确立

服务品牌是指图书馆以高质量的、独特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延伸全方位地满足读者,它不仅有高超的服务艺术、丰富的知识底蕴,更重要的是凝聚着一种服务文化:它让读者在获得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得到一种审美愉悦和馆员与读者之间高尚的爱的体验。例如,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广西图书馆)引进超市服务经验,实行“站立服务”“微笑服务”“即时服务”“及时服务”“提醒服务”“细微服务”“延伸服务”等,从而让读者到馆后享受到满意加惊喜的“超值服务”。

2.2品牌意识的树立

图书馆文化品牌是由服务理念、环境、手段、内容、质量、承诺以及服务能力、保障体系、技术设备、馆员素质等等许多要素组成,形成的一种图书馆形象与实质。它包含图书馆的硬件与软件,硬件是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则是指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硬件设施水平,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使之在图书馆享受到环境之优美、“商品”之精致、服务之周到、文化之深厚、地位之尊贵等,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办馆效益。

2.3文化内涵的深化

图书馆与文化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有密切地关系。因为人们接触到多元文化的机会远远超过了从前,图书馆本身也处在多样文化的包围之中,其举动对本地的文化传承无疑影响很大。所以,图书馆文化品牌的培育要求必须提高到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开拓出新的服务道路。如广西图书馆,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面提高读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信息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终于荣获了全国奖项——“八桂群星服务奖”。

3图书馆品牌文化的构建

3.1核心能量的构筑

文化品牌是图书馆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图书馆建立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它可以为图书馆创造长期优秀的服务业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广西图书馆发展的战略应定位为:以培育图书馆文化为基础,以创建图书馆服务品牌为核心,以构筑图书馆雄厚的核心能量为目标。一是要在培育群体的图书馆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努力创建个性化的品牌服务,从而打造全新的图书馆服务形象;二是要促使全体馆员都遵从于图书馆服务品牌的信念和行为,向读者兑现图书馆的品牌承诺,从而达到百分之百的读者满意。这样,才会形成图书馆独特的核心能量。

3.2公众形象的重塑

从广西图书馆与读者互动交流平台可以看到,该馆积极而正面的服务形象正在不断为广大读者所认可和赞誉。然而,这还只是重塑形象的一小部分。要知道,图书馆建筑、规模、布局、环境美化、馆员的衣着举止以及精神面貌是公众对图书馆的第一印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管理风格、服务质量、文化氛围、工作效率以及馆员的内在素质是影响公众的主导因素;图书馆物质文化系统往往会引起读者产生微妙的首应心理效应,并作为以后评价图书馆的重要依据;图书馆精神文化系统是公众对图书馆更为深刻的认识,必须做不懈的努力树立独特而良好的形象;图书馆行为文化系统中馆员个体形象的优劣、管理决策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总体形象的塑造。因此,打造图书馆文化品牌,必须通过不断的形象积累才能塑造稳定的图书馆形象进而形成长期的完美形象。

3.3特色优势的创建

图书馆应根据各馆所承担的任务、结合馆藏文化信息的特点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通过横向比较,发掘出自身的与众不同,从而确定自身的特点形成优势。特色图书馆以特色馆藏与特色服务为核心,并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取得独特的服务效果,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例如,广西图书馆的“地方特色资源”,集中了广西各地的历史名人、历史沿革及其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文物珍宝、农村科苑等,实行借阅一体,网上浏览,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充分展示了该馆独特的文化层次,也进一步扩大了该馆品牌文化的效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