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危机论文

文化危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12 17:46:26

文化危机论文

文化危机论文篇(1)

而今,电信界已从应对危机的探讨转入搏击于竞争的旋涡,丈化界的危机则正“山雨欲来风满楼”。2005年6月2日《大众日报》刊登消息:“长‘腿’的图书馆走遍乡村”,初看题目还以为是哪家图书馆送书下乡呢,读后才知道办馆主体是邹平县新华书店。他们与企业、机关、学校、部队联姻,在邹平乡村建立起26个流动图书馆,累计藏书50万册。随后,笔者又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条消息:一位北京市民带着自己2000年以来获得的荣誉证书,委托首都图书馆负责为其保存。

文化界有危机感是好事。书店有危机感,重压之下挑战图书馆业务,图书馆有危机感,遂来挑战档案馆业务。郭红解在《中国档案》2005年12期上载文“为冯骥才们的‘文化行为’所撼动”。作者说:“冯骥才们的‘文化行为’对我们的‘档案行为’无疑是一种拷问。存史,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能。”“在当代城市变迁历程的记录和记录材料的收集中,档案馆的屡屡‘缺位’和博物馆、民间团体、文化人士、市民百姓的不时‘补位’,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对“当今社会对文化资源包括档案资源日益增长的关注度”,他“不由得为之担忧”,担忧“档案馆独特的社会功能将有可能削弱”。

对此有人无动于衷,觉得档案部门局馆合一,大树底下好乘凉,没什么危机根由。其实未必。《中国文化报》2005年10月13日一则“文化不归文化局管之后”的消息说:“北京市海淀区‘把担负着公共服务职责的26家医院和文、图、博集中到一起’,划归公共委管理,而与原对口主管部门脱钩,逐步建立契约关系。”如果因局馆合一的体制让档案馆人对文化竞争麻木不仁,那么,档案界的体制危机和改革就很可能会紧随海淀文、博、图三馆之后。

文化危机论文篇(2)

一、贝尔的学术研究与其批判性传播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传播学界,首先是西欧的传播学家们,围绕“信息时代”的社会制度、传播体系和意识形态等问题,曾展开一场广泛的国际讨论。这场国际讨论直接发端于两本书的问世,第一本是《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另一本是《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均为丹尼尔·贝尔所著(张隆栋,1993:287~290)。

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1919——)是当代美国大名鼎鼎的学者和思想家。贝尔在四五十年代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新领袖》杂志主编、《幸福》杂志编委和撰稿人。在六七十年代,他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还从事一些与未来研究和预测有关的活动,担任过美国文理学院“2000年委员会”主席、美国总统“八十年代议程委员会”委员等职。贝尔在战后西方的社会学、未来学和发达资本主义研究诸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1974年全美知识精英普测时,他曾名居10位影响最大的著名学者之列,在欧美思想界声望甚高(Bell,D.1980:11~13;Waters,M.1996:11~16)。

贝尔的学术著述很多,构成其综合思想体系的关键著作,除了前面提到的《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两书外,还有一本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在前两本书中,贝尔着重探讨了西方世界政治思想和社会(技术—经济)结构的变迁,认为在现代西方社会(主要是美国)向“后工业社会”的萌发阶段,技术性决策将在社会中发挥重大作用,传统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将为科技治国论所取代。《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则追溯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剖析这种文化如何与经济和政治中的轴心原则、轴心结构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反映出贝尔全面探查当代西方社会结构、政治模式和文化思想领域的努力。他对资本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矛盾的透辟分析,代表了文化社会学和发达资本主义研究的一项开创性成果,而其中涉及到的对大众传播媒介与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关系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美国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

贝尔所说的资本主义文化危机,在其表层上,是指技术—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之间的断裂和冲突(这种断裂和冲突,同样存在于技术—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之间)。资本主义技术—经济体系以功能理性和节俭效益作为它的调节方式(轴心原则),本身是一个官僚等级制结构(轴心构造),其中的个人受到角色要求的限制,成为最大限度谋取利润的工具。文化领域的特征却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轴心原则),它以个人的感觉、情绪和兴趣作为衡量尺度,追求个性的无限张扬和独立不羁,因而同技术—经济领域所要求的组织形式之间发生激烈的冲撞。从更深的层次上说,“文化领域是意义的领域”(贝尔,1989:30。下引该书只标页码),它通过宗教、文艺、价值观念等象征性的表现方式,给人类生存提供一种超越性的信仰,成为一种将整个社会凝聚起来的道德纽带。然而,以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为特征的现代文化,由于其本身的空幻性,却只能导致人们意义的迷失,从而瓦解文化对整个社会的聚合力。长此以往,将会使西方社会重蹈古代文明由奢华到内乱的覆灭之路。

当然,贝尔所说的文化危机,是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危机。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以功能理性和节俭效益为轴心原则的技术——经济体系,有一套与其协调一致的独特文化和品格构造,这就是视工作为天职,强调先劳后享、勤俭禁欲的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出现,这套独特文化和品格构造逐渐崩溃瓦解,原来勤俭持重的生活习惯,为奢华糜费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所取代,工作失掉了它宗教价值上的超越意义。与此同时,一场以流派纷呈著称的现代主义文化运动,又对已被商业机制蛀蚀得只剩下干瘪外壳的传统价值体系,展开了疯狂扫荡,进一步破坏了资本主义社会赖以维系的道德基础,并最终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文化霸权地位。但是,现代主义本身也经历了裂变和衰竭的过程,尤其是与享乐糜费的大众文化的合流,现代文化日益变得庸俗浅薄、粗鄙无聊,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正面临着一场“既无过去又无将来”的“信仰问题”或者说“精神危机”(74)。

贝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质的论题,其核心“就是揭示资本主义文化从新教伦理到享乐主义,从清教精神到自恋主义的蜕变过程”(傅铿,1990:292),由此凸显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危机。从新教伦理到享乐主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反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演进自然有其内在的逻辑,但作为大众文化载体同时也是大众文化一部分的大众传播媒介,无疑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就是着眼于大众传播媒介与资本主义文化危机之间的作用机制,力图把贝尔批判性的传播观勾勒出来。因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先总体看一下贝尔的大众传播媒介观,再分别考察一下贝尔所谓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新教伦理向享乐主义、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反文化蜕变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对贝尔的批判性传播观予以分析评价。

二、贝尔的大众传播媒介观

贝尔的大众传播媒介观涉及到他对大众传媒社会功能、社会作用的总体看法,在这方面,他零零散散地主要表述了这样几层意思:

1.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在内的通讯技术革命,与交通运输革命一起消除了社会的隔离状态,导致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贝尔认为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同时也“造成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对轰动的追求,导致了文化的融合”(137)。

2.大众传媒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贝尔指出,“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广告突出了商品的迷人魅力,是“新生活方式展现新价值观的预告”,在这方面,“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114~116)《时代》周刊和《读者文摘》“这两家杂志均作为价值观变革的杠杆深入地影响了20世纪中叶的美国生活方式。”(124)

3.视觉文化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性质,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而视觉文化在当代文化比重中的增加,实际上瓦解着文化的聚合力。贝尔注意到了电视这种视觉媒介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他比较了印刷媒介和视觉媒介在传播效果上的差别;印刷媒介允许读者调节自己的阅读速度,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它强调的是认知性、象征性的内容和抽象思维的方式,因而能引起读者的理解和情感的净化;以电影和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媒介,则把自己的速度强加给观众,没等观众来得及思考就一闪而过,它强调的是形象性内容和情感的震惊,导致的是观众反应的情绪化、戏剧化。

在贝尔看来,视觉媒介创造出来的这种传播效果,不是来自内容而几乎全部来自技巧。视觉媒介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或宽银幕立体声,为人们提供感官的刺激,追求直接、冲击、同步、轰动的效应,因此不可能使人获得某种超验的天职感、美化感,或一种经过悲剧和痛苦之后的心灵净化,相反它“不可避免地要在人类经验的整个范围内制造一种对常识知觉的歪曲。”(167)所以,视觉文化虽比印刷文化更能迎合大众的感官需要,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却枯竭得更快。

较早致力于传播研究的政治学家拉斯韦尔(lasswell,H.)曾提出大众传媒三大功能的理论,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和传递遗产,后来社会学家赖特(Wright,C.)又在其中增加一项功能——提供娱乐,这都是对媒介正面功能的考察。另外两位对传播学贡献突出的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和默顿(Merton,R.),则分析了媒介的四种负面功能;把人变成丧失辨别力和顺从现状的单面人、导致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的普遍平庸化、廉价占用人的自由与时间、使人处于虚幻的满足状态从而丧失行动能力(李彬,1993:134~141)。

从贝尔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主要是从传播技术和大众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大众传媒的功能的,注意的是大众传媒长期的、潜在的社会作用和传播效果。他虽然肯定了大众传媒的正面功能,如认为大众传媒导致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以及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大致相当于拉斯韦尔和赖特所说的联系社会、教育示范和娱乐功能),但更多地侧重于对媒介负面功能的论述。譬如,他认为视觉媒介为人们建构了一个虚拟的世界——“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对常识知觉的歪曲”,从而瓦解着文化对社会的聚合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了媒介的隐性的负面功能。事实上,贝尔即使在肯定大众传媒上述正面功能的同时,在具体的分析上却又着眼于它的消极影响,这从我们下面将要考察的大众传媒在新教伦理向享乐主义、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反文化蜕变过程中的作用,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正因为如此,他对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麦克卢汉(McLuhan,M.)持激烈的批判态度。麦克卢汉预言了电子媒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和进步,描绘了一幅带有明显的技术决定论色彩的未来图景,它的“媒介即信息”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基本论断,不啻是对媒介的膜拜和礼赞。尽管贝尔也注意到了通讯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社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以及麦克卢汉对印刷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区分,却仍然认为麦氏“热媒介”和“冷媒介”以及电视创造“地球村”的概念,“除了在微不足道的水准上讲,似乎没有多大意义。”(156)他把麦克卢汉形象地称为享乐主义时代“胜任的预言家”,说麦克卢汉“在很多方面是在为人类的梦想做广告。”(121)与麦克卢汉相比,贝尔对未来社会(后工业社会)进行科学预测的同时,又具有深邃的人文主义的价值关怀,在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方面则表现出一种悲观主义的倾向。

三、从新教伦理到享乐主义

马克斯·韦伯(Weber,M.)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3)一书中,精巧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加尔文教义对18世纪美洲新大陆资本主义的兴起所发生的重要催化和诱变作用。贝尔在立论之初就接受了韦伯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有着双重起源:禁欲苦行主义(宗教冲动力)和贪婪攫取性(经济冲动力)。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资本主义早期,这一对冲动力被锁合在一起,前者代表了资产阶级精打细算、勤俭持重的精神,后者则体现在技术—经济领域的无限进取的激情。新教伦理将工作视作神圣的天职、得救的标志,强调清醒、俭省、节欲和严肃的人生态度,为人们提供了超越性的道德目标。

但是,内战之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社会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注重超支购买的消费社会的出现,从根本上破坏了那种强调节俭、简朴、自我约束和抑制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花钱和享受、炫耀和时尚成了成就的标志,甚至连性也成了消费的对象,结果美国文化成了享乐主义的乐园。

那么,在贝尔眼里,大众传媒在新教伦理的瓦解和享乐主义的风行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第一,贝尔把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看成是“农夫的、小城镇的、商人的和工匠的生活方式合成的世界观。”(102)而正如前面所谈到的那样,正是技术革命“借助汽车、电影和无线电,打破了农村的孤立状态,并且破天荒地把乡村纳入了共同文化和民族社会”(112),从而造成了小城镇主导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局面的终结。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自觉组成的青年知识分子团体,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首次向拘谨而陈腐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和清教传统发起攻击。这场自称为“解放”的运动,是一股从欧洲吹来、登上了美国海岸的现代主义之风,一直延续到20年代消费道德观的建立,在6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反文化运动中又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延伸。

第三,大众传媒竭力提倡一种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电影美化了年轻人崇拜的事物,如姑娘们喜欢留短发、穿短裙,并劝告中年男女要及时行乐。“妇女杂志、家庭购物指南以及类似《纽约客》这种世故刊物上的广告,便开始教人们如何穿着打扮,如何装璜家庭,如何购买对路的名酒——一句话,教会人们适应新地位的生活方式。”(116)

第四,崇拜取代金钱崇拜,成了美国人生活中最基本的激情。《花花公子》杂志的大肆畅销并非偶然,“主要原因是它怂恿男子的幻想,夸大他们的性能力。”对“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的提倡,还表现在《时代》杂志的封面报道和《纽约时报》的广告上,前者把加利福尼亚描写成“具有奇妙的诱惑力和兴奋力——甚至某种恐惧感”的“令人兴奋的州”;后者的标题则刻意模仿一部描写两对夫妇相互交换配偶取乐的电影的名字,鼓励人们旅行去过一个放纵的假期(118~119)。

放弃清教教义和新教伦理的结果,使资本主义丧失了道德或超验的伦理观念。“新资本主义”虽然在生产工作领域仍沿用新教伦理业已失去活力的古老语言,但在消费领域却刺激娱乐、放松和的风气,结果导致了人格的分裂:人们白天“正派规矩”,晚上“放浪形骸”。“享乐主义的世界充斥着时装、摄影、广告、电视和旅行。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人们在其间过着期望的生活,追求即将出现而非现实存在的东西。”(118)贝尔认为这只能造成人们灵魂的空虚。

据贝尔看来,在新教伦理向享乐主义的蜕变过程中,作为一项技术革命的大众传媒所起的社会作用,就表现在对前者的攻击和对后者的提倡,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不过,贝尔主要还是从传播内容剖析大众传媒的这一负面功能的,他对大众传媒负面功能的批判,实际上是对以它为载体的大众文化(享乐主义)的批判。

经济领域内的变化(消费社会的出现),只是导致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瓦解的一个方面的根源,另一个直接因素便是反传统的现代主义的冲击。

贝尔所说的现代主义,是一种遍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所有艺术领域,并波及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文化思潮或文化运动。现代主义以19世纪中叶自封为“先锋派”的现代文艺为开端,先是在艺术领域否定资产阶级价值观,后来又通过割据飞地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空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便开始向传统文化发动攻势(如对清教传统和小城镇生活方式的攻击),宣布新的美学、新的形式、新的风格。时至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已发展为后现代主义,它彻底破除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尤其是与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合流,便演变成了其极端的形式——反文化运动:热衷于暴力和残忍,沉溺于和性反常,渲染吸毒的致幻经验和摇滚乐的大吵大闹,如此等等。于是,现代主义文化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叛,完全了资产阶级的传统文化统治,原来局限于少数精英中的艺术自治发展成为渗透大众生活方式的文化楷模。

据贝尔看来,现代主义的衰竭和异变除了其自身内在逻辑(如形式上松散零乱、一味翻新,结果像一只泼尽了水的空碗,徒落下个反叛的外壳),它还受到了“文化大众”的侵袭和改造,而这一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另一负面功能的体现。

贝尔所说的“文化大众”(culturalmass),不是指文化的创造者,而是那些为文化提供市场的人们。其中的许多人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在高教、出版、杂志、电台、剧院、电影院、博物馆和时尚界工作,在这些范围内影响和形成文化产品的普及,同时为更多的大众文化受众生产通俗的产品(Bell,D.1980:289)。文化大众的数量同整个社会相比虽不算多(贝尔估计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但他们由共同的文化气质粘合成群,形成强大的阵营,目前即使不是支配却也实际影响着现代文化设施。不难看出,贝尔所谓的“文化大众”,属于“社会的知识和传播行业中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80),他们代表的是整个中产阶级(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的管理人员队伍、白领阶层以及具有较高专门技术的技术工人)的文化趣味。

贝尔认为,中产阶级的文化趣味首先是由艺术家来定型的。过去的先锋艺术曾惨遭观众的践踏,但随着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壮大,他们需要从文化上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予以判明和确认,于是开始敬重、接受和追随展览馆、商业性画廊和新闻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制造出来的文化见解,成为资产阶级“敌对文化”(现代主义文化)的赞助者。

然而,贝尔进一步指出,最先由先锋艺术家定型的中产阶级文化趣味,表面上假装尊崇高雅文化,实际上却努力使其溶解并庸俗化。正如中产阶级流行杂志所认为的那样,“文化并非是对严肃艺术作品的讨论,它实际上是要宣扬经过组装、供人消费的生活方式”(90)。大众传媒于是迎合中产阶级的文化趣味,在行为方式、鉴赏方式和穿着方式等方面为他们引路,原来仅限于少数文化精英的生活方式在大众传媒的巨大屏幕上展现出来,“传播媒介的任务就是要为大众提供新的形象,颠覆老的习俗,大肆宣扬畸变和离奇行为,以促使别人群起模仿”(36)。就这样,现代主义通过文化大众的普及和模仿而变得非常时髦,文化大众成了高级文化的饕餮之徒,现代主义的实验形式变成了广告和流行时装的象征符号,艺术风格成了时髦娱乐的同义语。

贝尔力图超越美国60年代那场有关大众文化的论战,但他无疑是一位精英文化论者,尽管他对瓦解资本主义社会传统价值体系的现代主义同样持激烈的批判态度。在他眼里,传统现代主义就其作为一种艺术追求而言,即为人类超越自我的努力提供了意义,塑造了人们的象征性表现方式。然而后现代主义却把幻想与带进生活,把艺术变成了行动,只对社会起到颠覆作用,再也难以为人们提供超越现实的价值意义了。尤其是与享乐主义、大众文化的合流,现代文艺成为了文化大众的公有财产,针对传统观念的震惊已变成流行时尚的庸俗统治,资本主义文化日趋琐碎浅薄、粗鄙无聊了。贝尔认为,在现代主义的衰竭和异变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就是其普及化、庸俗化的一面,这是由大众传媒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文化趣味决定的,反过来又导致大众文化受众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进一步平庸化。然而,“社会秩序既缺乏作为生命力之象征性表现的文化,又缺乏作为动机或聚合力量的道德因素,那么,靠什么才能够把社会粘结为一体呢?”(132)贝尔提出了一个“冒险的答案”,即西方社会将“重新向某种宗教观念回归”(75),他寄希望于通过传统信仰的复兴来拯救人类。

[page_break]

五、贝尔批判性传播观的批判

在新教伦理向享乐主义的蜕变过程中,贝尔从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的角度,剖析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作用;在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反文化的异变过程中,贝尔又从传播者(文化大众)和接受者的角度,剖析了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通过这两项剖析,贝尔把大众传播媒介与资本主义文化危机联系起来,认为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包括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价值体系起着瓦解破坏作用,而且由于大众文化内容本身的娱乐性、庸俗性和空幻性,使人们丧失了超验的信仰,而这是造成文化失去聚合力,导致西方社会领域断裂的根源所在。

不仅如此,贝尔在一定程度上还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中,看到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控制机制——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贝尔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文化复合系统。经济上它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基础上,文化上它也遵照交换法则进行买卖,致使文化商品化渗透到整个社会。”(60)在市场成为经济与文化的交汇点后,“经济逐步转而生产那种由文化所展示的生活方式。”(35)贝尔蕴涵的意思无非是说,大众传媒之所以要迎合中产阶级享乐、庸俗的文化趣味,它对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提倡,对流行艺术的倾泻,是因为文化大众长期视文化为商品,并从它的交换中获得了一种势利的价值观,因此将艺术的思想迅速地翻制成商品加以推销,尽可能为社会提供娱乐性的文化消费品。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导致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负面的社会作用。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如霍克海默(Horkheimer,M.)、阿多诺(Adorno,T.)、马尔库塞(Marcuse,H.)等,把大众文化(他们称为“文化工业”)看成是意识形态霸权的美国形式,认为美国不是用恐怖和高压实行统治,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以大众传媒为途径的大众文化,来实现“权威主义”的,所以他们倾向于使用批判的词句来谈论美国的大众社会和大众传媒(殷晓蓉,1999)。贝尔尽管也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持批判态度,并且同样认为大众文化是商业社会的产物,但他是从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对资本主义传统价值体系的瓦解、破坏作用的角度加以批判的,正如同他把现代主义看作瓦解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专门工具而加以批判一样。问题是,西方社会的大众传媒是否脱离开了社会结构(技术—经济体系)而变成了它的对立物了呢?其实不然。大众传媒对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提倡,是因为西方社会在20年代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新资本主义虽然在生产、工作领域维持一种理性、持重的社会秩序和组织形式,但在消费领域却不断刺激享受、消费的需要,大众传媒对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提倡,实际上是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反映和维护。至于大众传媒所传播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虽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起到破坏作用,但这是一种“驯化”了的破坏作用,因为大众传媒把现代主义文化对社会的强烈震惊,变成了花哨浅薄的生活时尚,在庸俗化的同时也消解了它的破坏作用。事实上,大众传媒在西方社会一直起到“排气阀”的作用,资产阶级利用大众传媒吸引千家万户的注意力,使大众文化成为操纵和麻醉人们意识和情绪的有力手段,使他们安于消遣、安于现状,变成“嘻嘻哈哈的一群”,这就是以大众传媒为途径的大众文化,即使有的倾向,也不会遇到来自上面的阻力的原因。更何况,大众传媒作为一种赚钱的行业,只有迎合大众的口味,把大众传播手段和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维持一种理想的商业行情,精明的资本家自然要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为大众文化捧场(周绍珩,1989:192)。所以,大众传播媒介不可能脱离资本主义社会的控制,贝尔所说的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树立、文化大众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表面上的。相反,倒是马尔库塞等人说得对,他们认为文化的自我表现冲动,已为资本主义制度所吸收,并将它转化为商品(发达工业社会借此消除高级文化中敌对的、异己的和越轨的因素,来克服文化同社会现实之间的对抗),现代主义的衰竭正说明它已同资本主义“相互认可”(38)。但贝尔却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仍旧标榜自己的颠覆性质的现代主义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大致找到了归宿,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缺乏一种来自的文化,便反过来把要求“解放”的文化大众的生活方式当作自己的规范;然而,文化内部的这种混乱,只会促进人们共同分享的道德秩序的瓦解,从深层结构上破坏资本主义本身的基础(196)。

资本主义文化危机不单纯是一场文化危机,而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文化危机的背后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美国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其背后就有大众贫困的蔓延、黑人争取平等运动、青年的异化、越南战争等社会因素在起作用。贝尔在某种程度上也注意到了文化变革背后的社会根源,如他从社会结构的变迁(人口的增长、都市的出现、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革命,特别是20年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出现),剖析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的崩溃以及享乐主义的盛行;再如他把现代主义生成的原因,归结为技术革命造成的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现代主义者捕捉变化之流的努力。但贝尔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尽管他在青年时代一度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成名后在同行中也博得了“精通马克思”的声誉。贝尔认为现代主义的生成还有一个原因,即的泯灭、超生希望的丧失,导致了自我意识的危机,而现代人拒不承认这种人生的大限,坚持不断的超越(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从而使文化和经济领域发生激烈的碰撞。事实上,资本主义技术—经济领域内等级制的组织结构,把人日益贬低到角色和功能的位置,人的丰满个性被压榨成单薄无情的分工角色,而追求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现代主义,正是对这种“非人化”的社会结构的反动。贝尔把大众传播媒介和资本主义文化危机联系起来,也基本上是在文化领域内解释文化,他不可能找到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真正根源。贝尔反对马克思以及其他许多社会学家把社会视为由一个主导性原则制约的磐石一块的整体,由此形成了现代社会的社会(技术—经济)结构、政治、文化三个领域断裂对立的学说,而且不相信“社会结构‘决定’社会的其他方面,……当今文化的独立性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方面引起的变化,并不是由于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化而产生的。”(贝尔,1984:49)贝尔这一世界观与他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常常自相矛盾。

贝尔自己反复强调,他“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而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21)贝尔一生也先后经历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三大现代思潮的冲击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复杂的立场。“新保守主义的内容成分相当复杂,它即是针对自由派激进改革纲领和政策作出的批判纠正,也反映出美国社会公众近年来向传统回归、寻求稳定价值观念的广泛心理……以便在日趋严酷的局势下维持美国的繁荣与尊严。”(赵一凡,1989:5)贝尔复杂的立场不但决定了他论述中的自相矛盾,更决定了他找不到解决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答案。贝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论题,目的就是探讨60年代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的文化危机,因此才对曾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新教伦理的现代西方的命运,做出百年回溯和断代分析,但最后得出的答案却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神圣性的复归”,表现出一种风烛残年的缅古怀旧之情。他为后工业社会设计出的他称之为“公众家庭”理论的新宗教或文化崇拜,实质上是揉合了他经济社会主义、政治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社会改良方案。他大书失落的痛苦,呐喊重建精神价值的需要,力图使资本主义社会恢复它赖以生存、发展的道德正当性和文化连续性,这一立场决定了他对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批判,是温和的,也是不彻底的。

资料来源

丹尼尔·贝尔(1984):《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商务印书馆中译本。

丹尼尔·贝尔(1989):《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三联书店中译本。

李彬(1993):《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张隆栋主编(1993):《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周绍珩(1989):《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

赵一凡(1989):《贝尔学术思想评介》,《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译本绪言。

殷晓蓉(1999):《法兰克福学派与美国传播学》,《学术月刊》第2期。

文化危机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文化冲突;危机公关;危机预警

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教育程度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以及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广告的不同认知心理、接受心理。因此,广告经营者面临这样的文化冲突时,需要运用广告危机公关去尊重它、顺应它,因势利导,通过有效地沟通,扭转不利的负面形象,建立良好的社会和产品形象,从而谨慎地去开拓广告市场,求得自身的发展。

一、文化冲突影响广告心理的差异

熊猫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受欢迎,但是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度却是忌物;中国和日本都把仙鹤作为长寿的象征,但是法国人却把它看成是蠢汉或者的象征;很多国家认为乌龟丑陋无比,而日本人却把它看做长寿和吉祥。以上事例说明,相同的事物对不同的民族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构成了民族文化间的冲突。

同一道理,在文化冲突中的广告受众,对广告的认同感也会产生相应的不一致,形成广告心理的差异,接受程度也随着会呈现巨大的差异性。

一方面,异质文化的矛盾与冲突构成了诱发广告危机公关的重要因素。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尤其是作为文化理论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的排他性,一直是影响广告危机公关的深层因素。“丰田广告事件”就是基于这个因素而产生的。它起源于2004年岁末丰田所做的两则广告,其一是霸道广告:一辆霸道汽车停在两只石狮子之前,一只石狮子抬起右爪做敬礼状,另一只石狮子向下俯首,背景为高楼大厦,配图广告语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其二为“丰田陆地巡洋舰”广告:该汽车在雪山高原上以钢索拖拉一辆绿色国产大卡车,拍摄地址在可可西里。网友在新浪汽车频道、tom等网站发表言论,指出狮子是中国的图腾,有代表中国之意,而绿色卡车则代表中国的军车,因此认为丰田公司的两则广告侮辱中国人的感情,伤害了国人的自尊,并产生不少过激言论。这与广告商忽略了文化冲突不无关系。

另一方面,文化的保守性、封闭性和排他性,化了解决广告危机公关的难度。危机公关一旦染上文化色彩,冲突双方便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尺度和标准对文化冲突进行认识和判断,从而使产品市场和消费者的争夺升华和内化为神圣的文化追求,使冲突在现实中丧失了妥协和让步的余地,极大地增加了通过沟通解决广告危机公关的难度。

二、建立广告危机预警和突发处理系统

危机公关指的是当企业遇上信任、形象危机或者某项工作产生失误时,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获得社会公众的原谅理解,进而挽回影响的一项工作…。

广告运作的流程一般是广告公司或者企业市场部创意制作,由企业内部营销总监或者副总审批执行。由于企业营销负责人平时的工作比较烦琐,对广告的细节也较少推敲;而广告创作者往往追求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和思想的冲击,而不去考虑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化冲突的因素更不会考虑,因此在创意过程中常常琢磨一些惊世骇俗的夸张表现手法,当广告后,带来危机。

企业投资、广告,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其产品的品牌价值和销售市场的拓展。然而,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对企业而言,面临的就是品牌信任的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处理得当,就经受住了考验,危机就会成为一段插曲、一个佳话、一个谈资,反而会增添产品广告的传播效果和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反之,企业和品牌受到的则是信任危机,危及企业和品牌的生存。

如何有效地规避和处理突发的广告危机,这是企业和广告公司所时常需要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长效的广告危机预警和突发处理系统。预警系统是解决文化冲突下广告危机的主动安全系统,就是企业和广告公司建立广告宣传制作播放的审批监督程序,从自身体内挖出隐藏的广告危机。突发处理系统则是解决文化冲突下广告危机的被动安全系统,就是企业和广告公司建立的广告危机发生后的处理团队,协调化解广告、媒体、受众之间的矛盾关系。

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就是建立企业的品牌推广审验机构,对企业宣传包括广告在内的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并有专门的部门或者是人员来收集、分析和利用预警信息,主动考虑文化冲突及其他的因素,时刻提防广告危机的隐患。规模不大的企业,可以聘请一些咨询顾问或业内专家,对企业的一些重大宣传策略和手段进行把关督导,不仅可以避免出现一些低级错误,而且还可以提高宣传的效果。

建立突发处理系统,就是建立突发广告危机的应变处理团队——危机公关小组,一般由企业的公关部成员和企业涉及危机的高层领导直接组成。在危机出现后,要在第一时间梳理出最适合自己的~套危机反馈、处理的机制,明确专门的危机公关团队及新闻发言人。

直面广告危机,危机公关小组首先需要具备几个条件:敏锐的公关人员。危机公关小组成员首先要具备敏锐的媒体洞察力,知道文化冲突的根源所在,并善于运作媒体、制造新闻。

良好的媒介关系。企业平日要和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广告危机公关出现时候,才能利用媒体的力量,扭转危机。政府资源。政府资源具有强势的可信度和协调力,在遇到文化冲突危机的时候都是可以借助的关键力量。

公关公司的指导。如果企业的前三个条件存在问题,那就要借助专业公关公司的公关资源,解决危机,即使企业具备前三个条件,也最好听听公关专家的意见。

解决文化冲突中广告危机公关的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和联合行业或者政府。由于社会公众受媒体的影响很大,因此,危机公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媒体所作的。所以说当危机产生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立即利用手中的媒体资源让其保持沉默。政府的形象永远是民众最相信的。如果有一些危机十分难缠,你可以尝试着和政府公开公正地合作,让政府出来表明企业的心迹。

寻找文化冲突的源头。与萌芽状态的危机处理办法一样,当危机已经如火如荼的时候,办法仍然是从寻找文化冲突的源头开始。因为寻找源头的过程直接影响你决策的过程。敢于剖析自己,敢于承认错误。面对危机,丰田公司对“霸道广告”和“丰田陆地巡洋舰”的处理体现了危机处理的规范性和周全性。首先,向?肖费者致歉,并说明主观无过错性。以高规格的领导层召集新闻媒体进行座谈,并自始至终道歉声不断,同时还通过媒体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适时地表达了主观无过错性。这在感情上已经取得了媒体和公众谅解的可能。其次,立即停止广告刊登。这样可以防止广告的辐射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更体现了丰田“知错即改”的言语是真诚的。其三,不是推脱而是主动承揽责任。“我们是广告主,我们要负责任”。没有把责任推给广告服务商,这种公关是令人信服的。其四,向工商部门递交情况说明,更体现了丰田公司在更大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

三、危机公关成功的对策

如何评价危机公关是否成功呢?成功的危机公关首先应该是品牌损伤的恢复。目标客户对品牌的信心的恢复,使客户继续购买品牌产品,保持品牌诚信度,甚至通过危机风波,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带来更多的产品销量,提升品牌的价值。其次应该是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市场营销秩序,最大程度地降低经济损失,渡过难关。成功的危机公关是以最终的公关效果为衡量准则的。

1。消除负面效应。危机的负面效应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受到物质或精神上的“伤害”;另一方面是遭遇危机的企业,经济损失似乎可以计算,而对于品牌的“伤害”却是无形的。品牌积累不易,但却有可能毁于一旦。因此,尽快修复受损品牌,重新擦亮品牌,是负面效应得以消除的关键评价指标。

2,制止产品销售下滑。危机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因素很多,诸如产品销售受阻、问题产品查封及销毁、渠道商补偿、消费者赔付等方面,但是产品销售受阻是造成经济损失的核心因素,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抑制销售下滑。

3.使经济损失最小化。尽管在危机中经济损失不可避免,但是却可以通过种种努力降低经济损失,这很关键。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尽快化解危机;二是尽快推出替代品或合格产品,使目标客户群尽可能少地流失;三是想办法化危机为商机,借机会提升。

文化危机论文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民办高职挑战发展契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如海啸一般迅速席卷全球,金融、房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首当其冲,投资量大幅缩水,影响颇大。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要受社会经济的制约,并为其服务,特别是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重任的高等教育,更是联系紧密,因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更为直接。民办高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前景如何,又如何化解冲击,抓住机遇,趁势发展,这些问题在当前看来意义重大。

一、金融危机给民办高职带来挑战

1、家庭收入减少,致使大面积的学生流失,进而将会引起学校财务紧张等一系列危机。当前,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会进一步加重。收入水平的降低和就业岗位的减少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数据显示,欧美市场占我国总出口的40%,由于欧美出现经济衰退,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有所放缓,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用工量下降等现象。失业必将导致中国家庭的预期收入减少,而家庭收入的减少则会使民办高校招生和保持在校生规模的减小。对于依靠学生学费维持发展的民办高职而言,没有了学生或者学生规模减小,将直接导致学校财政困难,甚至被迫倒闭。

2、就业压力加大,降低民办高职的吸引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有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历年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就业需求整体下降,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必然会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社会就业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对于民办高职而言,形势可谓异常严峻。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于集中在经贸、计算机、机电、涉外等领域,金融危机必然会影响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就业门槛的限制也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长期以来,社会观念普遍认为“公大于私”,“公办好于民办”,再加上是专科层次的高职,在就业市场上,与公办高校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显然处于劣势地位。这些原因必然会使得民办高职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二、金融危机带给民办高职发展契机

虽然,金融危机给民办高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民办高职在金融危机的面前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契机。

1、民办高职更易吸引社会投资和信贷支持。民办高职作为一种民间投资办学形式,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投资其他产业,风险较大,而投资高等教育,则发展前景依旧看好,收入也比较稳定。再加上政府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势必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高职也会获得相应的信贷支持。国务院提出系列措施的第十条要求,“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公司,而往往是这类贷款呆账、坏账较多,风险较大。而教育信贷,则具有偿本付息能力较强、风险较小的特点。金融支持教育有助于金融机构改善自身信贷资产的结构,降低金融风险,开辟新的利润来源,此等利好之事势必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向民办教育提供信贷支持。

2、民办高职办学机制灵活,适应能力强。自主灵活是民办高校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曾经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现任北京吉利大学校长的江树人认为,民办高校办学的灵活机制表现在,用人制度、办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等方面;并且队伍精干、以岗定人,不养闲人;办事效率高。因此,相比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职在气势汹汹的金融危机面前,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民办机制在争取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配置、教育活动建构、质量效益诉求等多方面所具有的自主性、灵活性、敏感性、快捷性和经济性等优势,针对人才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销对路”专门人才。

3、民办高职可以适应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培训需求。目前,我国仍缺乏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严重限制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含量,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因此,民办高职完全可以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积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面向现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面对社会失业人口的增加,民办高职完全可以结合市场需要,积极开展产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服务,为广大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

4、金融危机来袭,为民办高职进行校园建设和充实人才队伍提供良好时机。虽然,近几年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比较快,规模也不断扩大,硬件建设有的甚至好于公办高校,但是,从总体上看,民办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无论是在学生宿舍环境、教学设备还是校园美化,相比公办高校,仍有较大的差距。金融危机爆发,经济不景气,各种资产价格有所回落,建设成本降低,正是民办高校大力补足教学资源、充实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大好机会。此外,民办高职长期存在着师资尤其是高水平师资短缺的问题。从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资多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仅占30%左右;专职教师中以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为主,中青年较少;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与公办高校相比又较偏低。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人才就业需求冷淡的良好时机,积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培养自己的专业带头人和教研骨干,加强专业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化解危机,抓住机遇,趁势发展

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刚刚开始。随着危机的逐渐蔓延,对中国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加剧。民办高职院校在危机面前,不应退缩而无所作为,而应积极应对,化解危机,抓住机遇,趁势发展。

1、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益。首先,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市场经营理念。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者不仅要学会管理大学,而且要学会经营大学,成为善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里准确把握教育使命和教育规律的人。学会用管理现代企业的手段和产业化运作方式来管理学校,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建立适应自己发展的灵活高效的新型运行机制。

其次,民办高职要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民办高校是社会力量办学,其性质决定了学校需科学管理,高效运作。当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各种制度还不健全,人治现象还很严重,用人机制也存在家族倾向;分配制度方面总体报酬偏低,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大。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这样,才能在经济危机面前,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实力。

2、广泛争取社会支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办学投入的持续增加。民办高职院校既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也没有像公办高校所享受的银行无息、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资金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单一的资金来源,致使融资渠道不畅,从而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民办高职应当积极利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良好政策环境,坚持多元化办学,增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与服务,广泛争取社会的支持,积极寻求新的资金投入方式和办学道路。民办高职院校还可利用自己独有的专业优势积极拓宽跟企业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努力营造校企合作的双赢氛围。例如,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企业进校合作共建仿真实训基地(中心);借助企业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实行校企链式联盟经营,培养培训行业紧缺人才;吸纳企业资金,联合经营产业等。

3、牢固把握培养目标定位,顺应市场需求。民办高职必须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民办高职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模式上,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为主、基础理论适度、技术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分析,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民办高职在当前经济危机情形下,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坚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找市场“空白点”,抢占人才市场空缺领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从而提高民办高职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

4、合理配置人才,建设精良教师队伍。人力资源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没有稳定优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哈佛大学的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教师的质量。”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组建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重点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的鼓励措施,做到按需设岗,按岗评聘,对各种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EB/OL].

[2]吴滨如:民办高校信贷可能会更宽松[N].中国教育报,2009-01-05.

[3]梁国胜、林洁:困境下的中国民办高职如何走自强之路[N].中国青年报,2008-11-17.

文化危机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金融危机全球化的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的总结,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从金融资本和经济实体的角度剖析全球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由于世界贸易的不对称发展,各国家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纷纷成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东盟资源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随着以世界贸易、跨国投资快速发展和全球要素资源的加快流动为特着经济全球化的的升级,全球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对区域经济合作提出新的挑战。

1金融危机的全球化

1.1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导金融危机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1)美元仍是世界主要的交易、结算和储备货币,三大货币(美元、欧元、日元)相互之间自由浮动且大幅波动;(2)世界货币(主要是美元)的发行没有任何限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建立的国际组织,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由于目前对美元发行并没有任何限制,美国往往从本国经济的需要出发决定货币政策,引起国际流动性大幅波动,最终引发各种金融危机。在这种货币体系下,一是美国成为世界流动性的主要调节者,其货币政策的走势影响国际流动性的松与紧。从历史上看,在每次美国经历了一个阶段性低利率时期后,当转入高利率时期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危机频繁爆发的情形。

1.2货币错配在国际收支不平衡长期化的趋势下,放大了金融风险

大量经验证据表明,过去十年间的大型危机中(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1999~2002年的土耳其金融危机,2000~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以及1998~2002年的巴西危机),都存在显著的货币错配情形。从包括官方与私人的外币净资产头寸看,这种不平衡在不断加剧而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已有所改善,但存在的基础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提供解决货币错配的有效机制。

1.3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和金融监管的不对称,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从80年代拉美危机以来,遭受危机的国家在发生危机前,都是采取盯住汇率制的,在危机中均被迫贬值并实行汇率的自由浮动,且除了1982~1983年发生的拉美债务危机中采取了广泛、间接的外汇管制外,其他危机中各国在汇率自由浮动前,基本上都实现了资本项下的完全开放。在从资本管制下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转向资本账户开放与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过程中,由于过早地开放资本账户,尤其是开放短期资本流动,很多小型开放经济都陷入了金融危机。但在拥有成熟、稳定的国内金融市场的条件下,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运行都很顺畅。

2区域合作的进程

2.1亚洲经济合作区域特征明显

2007年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新进展,是应对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议题成了东亚系列峰会东盟峰会、峰会、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中日韩领导人峰会等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主要议题。这表明,迎接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正在成为东亚和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凝聚力和推动力。东亚地区率先开展自由贸易合作的是东盟,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东盟》,决定把原定在年建成的东盟共同体提前在巧年实现。《东亚》试图借鉴欧盟的经验,使东盟的经济一体化合作能够步入机制化的轨道。

从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到现在已历时10余年。总体来看,东盟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逐渐扩大了范围和领域,在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中是走在前列的,形成了关税、服务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其他便利措施和争端解决等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由于利益协调、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金技术等方面原因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东盟经济合作中也出现了不少困难,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各国之间差距较大,目前还处于向自由贸易区演进的阶段。

2.2美洲合纵与连横的博弈

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许多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包括商品贸易、劳务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及涉及服务业的贸易自由和投资(包括金融)的自由化,是高水平、紧密型的自由贸易区,在自由化的时间表上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灵活做法。贸易商品将在15年内分4个阶段实现关税项目和税率减免,截至2008年完成,如今已合并或取消关税税目、税种达3000多项,免税商品总计4000类。

NAFTA突破了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一体化模式,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区域间的垂直分工,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经济结构不同、互补性强的贸易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NAFTA的高效运行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尤其在促进美、加、墨3国的贸易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美加墨3国贸易增长,尤其墨西哥成为NAF2TA最大受益者,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墨与美加的经贸差距。

2.3欧洲区域经济合作继续深化

欧洲在战后率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开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先河。经过5轮扩大,到2004年成员国从创始时的6个增加到25个,名称也变为欧洲联盟欧盟。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于2007年1月1日加入。此外,欧盟承认的候选国还有克罗地亚和土耳其。

欧盟现在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实体之一,它的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相当于世界的25%。从欧洲的跨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的份量看出,去年世界500强中的欧洲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公司,它在全球化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从500强中欧洲跨国公司份量的变化来看,现在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有着从美国向欧洲转移的趋势,因此现在看起来,欧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逐渐赶超美国。

2.4非洲联盟的发展

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商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非洲国家长期以来每年所吸引的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不足世界投资总额的2%和仅占世界贸易总量2%的严酷现实,一些非洲国家逐渐认识到:非洲各国并没有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获得好处,其结果是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相比之下区域化经济才是非洲经济的最佳选择。但多年来,一系列各式各样的区域合作并未给非洲经济发展带来预想的积极成果,机构重叠、体系复杂、缺乏运作资金等妨碍了这些组织发挥作用,如何整合这一资源,成为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JP2]作为非洲大陆新的地区性组织,非盟成立以来为消除地区贫困、促进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作出了积极努力,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合作的非洲,力争在重大国际事务中能够用一个声音说话。通过不懈的努力,非盟已经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全球金融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3.1金融资本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性信贷的急剧下降,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资本短缺。由资本短缺造成的国内投资、需求的大幅下降,各国政府出台政策进行本国贸易保护,导致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深度降低。

区域金融监管的全球协作缺失的加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资本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参与者的地域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要实现对表外实体的有效监管,跨部门、跨地城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各成员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和监管职能的差异,区域经济金融市场的监管在当前是比较薄弱的。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区域金融体系没有建立严格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有效有力的监督机制,各国政府纷纷开展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很少顾及与成员国之间的协作,致使管理格局混乱、运行低效率。因此,需建立健全管理和监督机制,同时注意将管理机构与监督机构划分开。

3.2经济衰退

成员国处在各自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承受风险和冲击的能力不同,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信贷资本和经济实体有不同程度上的衰退,各国难以同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拯救活动。而其他成员国的拯救措施不是理论上的纳什均衡点,导致处在经济周期最脆弱的环节的国家的经济恶化加剧。

投资的减少,减缓区域合作。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例已经变得日益重要,更是就业的重要来源。由于国内资本的脆弱,外国投资也是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的来源。随着金融巨头的崩溃和投资者的战战兢兢,世界信贷量正在迅速缩减,贷方倾向于放弃充满风险的投资组合而把钱放到安全的投资中。虽然在各地区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GDP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减少将通过国际效应蔓延到整个经济合作体。各成员国之间的进口或者出口收到不同程度上的冲击,造成群体性的经济萎缩。

参考文献:

[1]涂裕春世界欠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与中国的实践江西社会科学200712.

[2]崔同宜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7期.

[3]沈骥如2007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当代世界20081.

文化危机论文篇(6)

首先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其概念、原理、参与者和运作流程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深入探讨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阐述了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发展历程和内在原因。然后讨论我国在次贷危机背景下继续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潜在风险,并利用credit poirtfolio view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今后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规避危机的相关建议和策略。

一. 绪论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基本框架与思路

二.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述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三. 美国次贷危机的历程与成因

1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相关机制

2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

3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四.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及风险

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状况

2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3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研究

五.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策略

1加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3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

4建立完善的证券定价机制

5扩大投资者范围

文化危机论文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扩大内需城乡差距

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国家陷入困境,冰岛、迪拜甚至面临了破产的危机;我国的CPI指数也直到09年的11月才由负转正,突如其来的衰退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在2009年同比下降16.0%,出料加工和易货贸易等下降幅度甚至在50%以上。以沿海城市为主的大量进出口贸易公司倒闭。就业压力增大,农民工无功可循等现象随处可见。

统筹城乡发展可缩小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减少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对内需增长的负面影响。使得农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部需求。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同时可使得徘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得以安顿,保障社会的稳定。增加了市场的灵活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一、我国目前城乡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近些年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但城乡发展之间仍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区域性发展的特点仍旧突出。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公平性问题亟待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乡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以大幅提高,但随着改革的进行,城乡差距也在一步步的拉大。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4.8%,而同期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仍高达43.7%。下表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支出情况分析表

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拉开的速度非常迅速。中国社科近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指出,过去的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

2.城乡二元化发展及户籍壁垒制约经济进一步前行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且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性不强。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城乡差别发展的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然在发挥作用。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对立,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分离的“双二元结构”,统称二元结构。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财政支农的比例要随着财政总支出的增加而提高。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2009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反映出我国已认识到三农问题的关键。

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益的原理,城乡的发展提高、就业机会的增加,都会使得农民工去往大城市的意愿降低,而更倾向于在就近的乡镇进行工作,从而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解决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可能一样,也不能走一些国家只发展大城市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方针,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的时期,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利用城镇的集约优势,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并将乡镇企业发展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促进乡镇企业合理集中并升级换代。

3.改变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户籍管理造成了对人口流动严重制约,降低了市场的活力和灵活性,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二元发展的壁垒。除农民工的无所归属之外,也造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聚在土地上,成为农业生产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市化进程,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顺畅地被工业化和城市化吸收,以便充分腾出土地资源开展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创造条件。

户籍改革制度必然使得农民工的权利得以实现,农民工可将更多钱用来满足自身需求,从而促进了消费的增加。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不难推测,户籍制度改革可能迈出实质性步伐。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困难情况下,我们将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利益问题。在金融危机依旧笼罩全球上空之时,我们相信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定会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建立起一个城乡统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2]张华.我国农村恩格尔系数达到43.7%[J].三农内参,2008,(11).

[3]陈宗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建设[J].求是,2009.

[4]陈东琪.中国二元结构转换:对策思路[J].宏观经济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