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论文评语

文化论文评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21 18:43:57

文化论文评语

文化论文评语篇(1)

【论文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多样化。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的态度,写作兴趣,与人合作态度,文明礼仪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评价标准多样性。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2.1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2.3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转贴于

3.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3.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文化论文评语篇(2)

【论文摘要】 在语文教育中正确实施阅读教学将会强化学生对语文人文性的认识,而个性化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个性的释放和发展。基于此,当前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彻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了高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并指出高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评价措施。 

 

引言 

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种科学的阅读观,己经登上了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历史舞台。个性化阅读突破了“作者中心”和“读者中心”二元对立思想的局限,强调了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强调了读者理解的多样性和意义生成的不确定性。这种新的阅读观将势必给我国传统阅读教学带来一次新的冲击。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致力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语文教学工作者,若能正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高职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先进的阅读理论为指导,明确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质,贯彻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那么高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个性的释放和发展,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精神的丰富,素养的提升是大有希望的。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简述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界定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鼓励每个学生亲身参与阅读活动、心灵“直面”课文及作者,以自身的生命激情与文本及作者热烈相拥,而且,要珍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所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给他们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精神空间,使他们拥有自主寻找问题答案的现实可能性的教学活动[1]。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1、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发韧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他们反对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而强调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并非被动地反应,而是主动地参与,与作品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建立了一门全新的“读者学”[2]。这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有很大借鉴价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理科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图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己有20年多的历史,己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加德纳对智力的新理解是:“一个人的智能必定会带来一套解决难题的技巧,它使个体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真正难题或困难,如果必要的话,还使个体能创造出一种有效应的产品;智能又必定会产生那种找出或制造出难题的潜力,因而便为新知识的获得打下基础。”可见他的基本观点是,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二、高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高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打好基础 

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对人的一生起着非常有益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道德资本;这注资本不断地增长着,一个人自己毕生都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3]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习惯养成越多,能力就越强。尤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的高低。学习上的习惯实际上就是形成“学习定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定势,在一定情境之下就会“自动化”地以最佳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益。经验表明,差等生和优等生的差异,往往不在于智力的差异,而在于习惯的差异。高职学生中就有许多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就我执教过的高职班级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表现为没有课前预习、及时复习的习惯;阅读量少,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不会珍惜时间、独立思考、勤学好问;听讲不积极,不专注,不能边听、边审视、边思考,只听讲不记笔记;说话不注意口齿清楚、语意连贯,不愿或不敢答问、质疑;阅读没有计划性,读时粗心大意,不注意边读、边思、边圈点批注和记笔记;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不堪,不讲究姿态,不注意正确使用标点,不会先写提纲后作文,等等。这些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他们语文学习的效果,直接制约着自身素质的发展。由于学习效果不显著,有时甚至很差,学习就没有成就感。一项活动如果不能给人带来乐趣或成就感,那么这项活动就会被认为是乏味枯燥的,没有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学生如果不能从学习活动本身发现乐趣或得到满足感,那么他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注重语文习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的调配作用,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教育不仅仅是就业教育,更是终身教育。每一个高职毕业生都必须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因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每个人都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未来杜会对语文教学的一项根本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使高职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而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决定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更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保证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树立高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信心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与自由度,使个性化阅读教学顺利展开并得以推进的必要条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当师生关系处于和谐、平等状态下,教师的影响才能真正有用。通过与学生的平等交往,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教师的阅读指导才更具有针对性;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获得安全感,从而抛开所有顾虑,全身心进入个性化阅读状态,沉浸其中,积极思考,敢于在课堂上发表意见,才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课堂的讨论才能真正起作用;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发挥自己的潜能。反之,如果教师总是高举“师道尊严”的旗帜,时时处处端着阅读权威的架子,那么,对于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评价,学生就不敢有别的想法了,只能一味“记住”教师提供的结论或推理过程。这种禁锢个性、剥夺心灵自由的压抑氛围,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不能点燃其智慧火花,更不能激发其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的、自觉的学习,任何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养效果。”[4]可见,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要让教和学都活起来,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根本上说,教师要放开“师道尊严”思想,把学生看作是独立的、完整的个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阅读是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承认阅读中的各种差异,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解读结果,尊重他们的感受、理解、体验。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学习伙伴、帮助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阅读。在教学实践的言行举止上,教师要抛开居高临下的态度和生硬的语气,换以亲切的态度,肯定的语气。不要毫不客气地评价学生答题的失误,哪怕学生的回答毫无可取之处,也要从他答题的表情、声音、姿势、态度等去挖掘其长处,给予热情的肯定或鼓励,消除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紧张心理,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勇气和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平等民主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总之,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学生才能树立自主阅读的信心,个性化阅读才能顺利进行。 

(三)引导自由批注阅读,有利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纵深发展 

“给课文作‘批注’是指学生或教师在阅读课文时随时把自己想到的问题、感悟、评论等用简短的词句写在课文相应的空白处(书页的天头、地脚及旁边等),并对课文作相应勾画圈点。”[5]这种批注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其实,这种阅读时在书上做批注的方法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我们古人曾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还有“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也”(唐彪《读书作文谱》)的经验之谈。古今中外有很多名家都喜欢这种阅读方法。例如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批注《水浒》,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张竹坡批注《西游记》,还有脂砚斋、畸易史等批注《红楼梦》;当代有毛泽东同志读书,不论是马列著作还是《资治通鉴》或《后唐书》等,也随处可见他老人家的圈点勾画和批注;还有外国列宁同志有专门的批注阅读法,等等。 

为保证学生在批注阅读中的自由、个性的解读,教师不宜对学生作过多或过细的规定要求。学生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批注就怎么批注。只要符合基本要求:在有感悟处、不完全理解处及有疑惑处作批注即可。在批注完成之时,学生既实现了自主阅读,也初步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同时,对课文的难点或重点也有了自己的定位。当然,毕竟学生的语文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局限,在批注时还是有不少学生的理解流于肤浅,也有理解偏差甚至错误。因此,检查、交流批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笔者通常是预先布置,课前批改(时间紧张时选择部分批改),利用课的前五分钟对批注作简要点评,热情赞扬优秀的,委婉指出有偏差和错误的,及时纠正。并将有价值的问题设计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或难点,融入教学内容中,展开深入讨论,促进个性化阅读质量的提高。这样,既培育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又让学生们获得了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阅读的自信心都得到了增强。久而久之,个性化阅读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总之,学生在有感而发、有疑而问、有得而批的自主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与评价的能力,为个性化阅读教学实现作铺垫,为向批判性阅读及创造性阅读等纵深阶段展开奠定基础。 

三、高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如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确切地说,是考查学生能够记忆老师所教知识的数量的多少,很少关注学生的能力,个体思维品质、情感、体验、价值观。此外,传统评价的另一大问题是过分注重评价结果,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千差万别的学生按照统一的外在标准评价和塑造自己。外在的评价标准决定了学生的聪明与愚笨,其评价标准通常是建立在教学目标或教师目标,课程或管理者的基础上的,评价与学习过程严重分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智力优点,且有多种智力同时存在。同时,智力不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而是指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有效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测试仅凭传统的以注重书本知识的纸笔测试是难以测查的。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下,高职语文以多元标准为前提的表现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显得尤其必要。 

1、评价的多元性。高职学生的智力千差万别,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的是差异发展教学,所以其评价标准必定是多元的。 

2、评价的生成性。高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观点的生成过程,注重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解决的过程。 

3、评价重视自我参照。根据高职学生个体己有水平为参照来评价其学习进步情况,而不是以他人为参照;评价的重心是高职学生在现实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行动过程:评价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且注重诊断蕴涵在结果中的认知构成,认知策略和知识结构。 

4、评价与教学活动结合。评价是高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后的评价。 

5、全方位评价。评价的内容既要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语 

本文以心理学、建构主义、接受美学和多元智能等理论为指导,着重探讨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达到释放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们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师能用一种新的视野来审视当前的阅读教学改革,用一种新的阅读理念来组织阅读教学;学生能在阅读中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去质疑问难。我们相信,高职语文课堂将不再死气沉沉,老气横秋,它会变成学生言语真实表达的场所,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将在这里得到尽情放飞。 

 

参考文献: 

 [1] 羊巨波:《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施》,《文科教学探 索》,20116年第2期,第11-13页 

[2] 周军:《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第115页 

[3]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年第1版,第154页 

文化论文评语篇(3)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达人秀 文化差异

2006年6月,电视真人选秀节目《美国达人秀》在美国NBC电视台首度开播,节目从歌手、舞蹈家、歌手、喜剧演员、杂技演员等各类人才中选拔 “达人”, 节目开播后获得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次年,英国ITV电台也推出同类节目《英国达人秀》。两国达人秀节目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蹿红,“达人秀“概念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蔓延 , 2010年7月上海东方卫视推出了该节目的中国版本《中国达人秀 》,节目一经播出便广受观众好评。

达人秀节目的跨文化传播说明,文化全球化正随着电视节目等娱乐产业的交流合作而不断扩张。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差异的消失。作为一种新的媒体话语形式,“达人秀”的舞台也可凸显中西文化差异。本文将使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对“达人秀”现场互动话语的分析,揭示中西“达人秀”文化的差异。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是国内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 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 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 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

批评话语分析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石,辅以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语言同社会需求、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该理论认为社会文化诸方面共同构成社会现实的意义大厦 , 即构成一个总的符号系统,而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符号系统中的一个 ,并具有它的特殊性, 即语言能够体现社会文化许多其它符号系统。因此, Halliday认为,只有将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中它的本质才能得到解释。系统功能语法不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 而且力图从语篇所完成的社会和交际功能来解释这种语篇出现的原因。

而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其与话语之间的关系,是批评话语分析首先考察的对象。这里的“意识形态”, 是一中性的概念,指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生活的方式。Fairclough认为社会制度由“意识形态-话语结构” (ideological-discursive formations, 简称IDF) 组成。每一个IDF与社会制度中的不同群体相联系,大致相当于一种“语言社区”。每一个 “ 语言社区 ” 都有其各自的话语规范和意识形态规范。话语规范包含在意识形态规范之中,并且通过后者得以象征。制度里的主体按照IDF的规范被建构了主置,却对此没有察觉。处于主导地位的IDF具有“自然化”意识形态的能力,使之变成一种貌似非意识形态的“常识”而为人所接受。

批评话语分析虽然遵循着一些基本原则,但采用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但被学界公认为是批评性话语分析中最系统和最完备的分析方法的是Fairclough提出的社会文化分析法。该分析法遵循的理念是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实践;而所有的社会实践都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相关联;社会实践又影响了现存社会关系的生产或抗争,并服务于不同阶级的利益。顺此理念,话语或任何一个话语实践行为都可以看作一个三维一体的整体结构:(1)语言文本(2)话语实践(文本的生产和阐释);(3)社会文化实践。

这个分析法也指明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个步骤:

(1)描述:这个层面的分析是文本分析,即对文本的各种语言形式特征进行语言学描述。

(2)阐释:阐释是对话语实践的过程进行分析,即分析文本的生产过程和阐释过程与文本之间的辩证关系。

(3)解释:分析话语实践与社会文化实践的辩证关系。

这个分析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任何一个层次的分析都不能脱离其他层次。分析也不是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的线性次序,而是在每一个层次上都展开双向和循环的分析。

本文将以上诉的社会文化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对真人秀的媒体话语建构进行分类,在正文的分析中,本文将选取当前受到广泛肯定的《英国达人秀》,《美国达人秀》和《中国达人秀》中评委与选手间的对话或是选手自述为语料,进行分析。

二、中西达人秀差异

1.不确定性规避。霍夫施泰德认为不确定性规避是指文化成员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状况的感知态度。在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较高的文化里 , 会有许多法律、道德、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在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较低的国家,人们则更加灵活多变,敢于进取与冒险。

西方国家的不确定规避性相对较低,鼓励创意和创新,对前所未有的事物有极高的包容性。在美国或英国的达人秀中, 看到没见过的“奇观”或是外表与才华的意外反差较大时,现场观众和评委都会忍不住惊叹。

例如《英国达人秀》第三季亚军苏珊・波伊尔初赛登台演唱完毕时,评委对她做出如下点评:

Piers: 毋庸置疑,这是我身为评委三年来,最惊讶的一次。你刚刚站上舞台,傻笑着说你想成为名伶Ellance时,所有观众都在嘲笑你,但现在绝对没有人对你有丝毫的怀疑,因为这绝对是一场精彩的演出。太惊讶了,我到现在还很激动。

Amanda:我也是非常激动,因为一开始时,没有人看好你的表演,我也明白,大部分人都是以貌取人的,您的表演对我们而言,犹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我也要表达,再此听您唱歌,是我的无上荣幸。

Piers 及Amanda两位评委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起初观众和评委均不看好苏珊大妈,并且评委们丝毫不掩饰自己以貌取人的行为。但与其平庸外貌截然相反的歌声却震惊评委,并使得他们大呼“惊讶”和“激动”。从以上语料中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对于这种内外反差极大,出乎常人意料的事物具有极大的喜爱。

而中国属于不确定性规避较高的国家。相比“奇观”,《中国达人秀》 更欣赏选手个人的经历故事。尤其是对传统道德的捍卫, 如为博瘫痪妻子一笑的孔雀哥哥:

周立波:这真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男人,我觉得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并准备为他付出一切的时候,他的智商仅次于爱因斯坦,非常非常聪明所以什么是男人,男人就是担当,什么是担当,担当就是像我们孔雀哥这样365天的平淡。

高晓松:孔雀哥哥是生活给大家最好的礼物,他给大家看到了,感受到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那种情感,我觉得他已经成功了。他其实并不需要去国际舞台上跟人去比达人等等,他比达人还要珍贵。

相较于《英国达人秀》评委虽然惊讶但仍然关注选手台上的表现,《中国达人秀》的评委们更加关注地是选手表演背后的情感故事。在点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晓松评委的点评话语中多次出现了“男人”、“担当”等词,这是因为中国社会重义务本位,做事往往考虑他人如何想,如何做才能不辜负家庭及社会对自己的期望。此外两位评委不断强调孔雀哥哥和他妻子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这是因为中国社会重人伦本位,或者说群体本位或集体主义,说话做事总是绕不开家属、朋友等组成的一种群体磁场。

2.榜样力量。人伦本位、义务本位的中国人从来重视榜样的力量。在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的历史上,中国人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不断歌颂圣人,效法英烈,直至现代提倡“五讲四美”、“学习雷锋”,无一不是相信榜样的力量,相信公众舆论能使人抑恶扬善。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精神榜样也很常见,如断臂用脚弹钢琴的刘伟:

高晓松:我觉得匪夷所思,我们用手学钢琴都要学很多年。

刘伟: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没有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

高晓松:我觉得,包括我自己在内,包括现场三位评委在内,包括现场的观众,我们看看刘伟,听听他的音乐,我觉得生活中有任何的抱怨活着不满,都应该没有了。你看看这样的一位年轻人是怎样弹动钢琴并且打动人心的。我们都应该放弃所有对生活的抱怨,像你说的,精彩的活下去。谢谢你。

伊能静:你让我看到了达人中的达人,我觉得他是在用生命在展示他的才华,而不是在秀什么东西。我很感动,我会让我的小孩看这一期你的节目。

从高晓松和伊能静的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对刘伟的才华的赞同,他们更多地表达的是对其坚强意志的赞赏,并且鼓励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学习刘伟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对其的钢琴演奏并不做细节性的点评。

而崇尚法律力量的西方,似乎并不特别标榜“榜样”。例如在《美国达人秀》中,因为声带受伤阔别舞台的歌手维加斯再度回归时,歌声依旧令人着迷,此时评委对他的表现作出了如下的点评:

Amanda:在一开始,我觉得所有的观众都想把你给嘘下去,你让他们都站起来了,因为你11年后的回归,感动了他们所有人,多么难以置信的成就啊。

Piers:要想让观众融入你的表演,你必须得充满感情。我看的出来,你都快流泪了,

我也看得出来这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再次回到舞台。

David:我想说,你绝对让大家都为你倾倒。

以上语料便可以看出同为“身残志坚”者,西方评委更为注重对选手的表演的点评,虽然也多次出现了“感人”或“感动”一词,但是却是对选手的表现的点评,而不是对选手的生活态度或精神面貌的点评。因此,《中国达人秀》更喜欢通过对选手的精神面貌进行话语构建,从而树立起榜样力量,西方的达人秀更加求真务实一些,既为达人秀,就只进行达人选拔,更专注于评判选手的实力是否突出。

3.长短期导向。长短期导向涉及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对其如何控制使用的问题。长期导向重视过去与未来的延续性, 强调长期承诺, 尊重传统 , 其核心价值是长远利益。短期导向的文化着眼于眼前与未来, 传统和承诺不会成为绊脚石。

中国文化属于长期导向型,尊重传统,以及对文化的传承。在《中国达人秀》我们时常可见评委们对于展现传统文化的表演的喜爱,比如为信守对父亲的承诺而传承口弦的汤康敏:

杨澜:真的很棒啊,不会想到她并不是一个专业演员,但她站在这个舞台上,完全有驾驭这个舞台的气场。很多人会觉得80后,90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没有兴趣了,但是我相信你们只是在找到自己的语言把它重新表达出来,你觉得代表你的同学们,你们 想对那些对传统文化非常担心的人说些什么呢?

汤康敏:我们会把传统文化好好传承下去,无论是传统音乐,还是传统医学。

我们可以看到,评委杨澜对汤康敏的点评一开始是集中在选手个人的表现上,但是点评至中途,用汤康敏所处的年龄层80后,90后作为切入点,开始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用提问,彻底转变了舞台上对话的重心,将选手和观众们的注意力放置到文化传承上来,升华了选手的参赛目的,同时奠定了《中国达人秀》对文化传承极其重视的话语基调。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短期导向,因此在谈及参赛目时,很多选手们的回答只是为了展现自我,为了挑战自我等等短期目标,比如《英国达人秀》中的苏珊大妈在表演前就简单明了的陈述了自己的参赛目的是“我一直希望在一大群观众面前表演,我一定要让这些观众为我疯狂。”

4.“好人社会”。从上述提及的语料中,我们会发现,《中国达人秀》的选手和评委都在使用话语尽力搭建“好人社会”,无论是为妻子表演的孔雀哥哥还是身残志坚的断臂钢琴演奏者刘伟,或是为完成父亲心愿和传承国艺学习口弦的汤康敏,《中国达人秀》都弱化了裸的竞争冲突的矛盾情节,以温情元素取而代之。这体现出意识形态对节目话语强大的干预力。中国节目话语更多强调了选手们的辛酸故事和人生感悟,而且回避了选手们所暴露出来的贫富不均、生活困顿的现实,事实上,正是普通百姓缺乏改变命运的通道,才令他们依赖电视选秀出名,以获取金钱名利。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达人秀” 是一剂 “浪漫的麻醉剂”,通过选秀给予底层大众一个狭窄的向上通道,以神话的形式将被挑中者送进商业文化的流通中。而与他们相类似命运的更多大众,却依然不得不在底层挣扎。

而反观西方的达人秀,更为注重对客观事实的呈现,尽管有时会触碰一些敏感话题,比如《英国达人秀》中长期遭受校园暴力的男孩安德鲁:

Piers:你的梦想是什么。

Andrew: 在舞台上唱歌。

Piers: 你的朋友们支持你么?

Andrew: 他们欺负我。

Piers:在哪儿欺负你?

Andrew:在学校,从六岁的时候开始,因为我的同伴们告诉我不要再唱那样的歌了,他们讨厌这样的音乐。

Piers:那你又是怎么做的?

Andrew: 额,接着唱呗。

对于校园暴力等社会暴力或敏感事件,西方达人秀丝毫不选择掩盖或是逃避等行为,而选手对于自身的遭遇也选择坦然面对,并且我们发现,相对而言中国的评委更为倾向于将选手的话语朝向更为积极向上的方面引导,尽力去挖掘选手身上的正能量,西方达人秀更加倾向于还原事实的真相,并毫不避讳对社会阴暗面的呈现。

三、结语

西方和中国不仅相互影响,也链接着整个世界,全球文化正伴随媒体话语迅速扩张。了解中美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并通过媒体话语这一表象,了解中西方内在深层的意识形态差异。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2]Fairclough,Norma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UK:Polity Press,1992.

[3]Fairclough,Norma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5.

[4]霍夫施泰德著,李原、孙健敏译.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文化论文评语篇(4)

对于英美文学的评论,需要研究并且探求英美文学这一产物的存在以及它的发展规律,并把研究结果作为依据供英美文学创作参考。由于英美文学作品种类繁多,相应的文学评论也有很多形式,比如散文评论、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戏剧评论等。文学是思想文化的体现,而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以及表现方式等做一个非常全面的评鉴和议论是文学评论的主要目的,这可使读者较好地把握文学作品带来的信息,以此来提升阅读质量和水平。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离不开文学评论的基础知识,然而,它的评论与一般的的作品又有很大的区别,平常的作品评论分析往往注重它本身的属性,而英美文学更多的是要对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评析。对于文学伦理学方面的批评,需要面对三个较为敏感的话题。首先是伦理学和文学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是道德批评和文学伦理学方面的批评之间的问题;最后是审美和文学伦理学批评之间的关系问题,而第二方面是我们在现实中最为关注的问题。[2]20世纪是一个“品评的世纪”,文学的评论在此时期逐渐的由内而外。后来,在许多的后殖民思想的侵略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在文学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奠定了新文学时代大发展的基础。

二、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两式不同的英语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学是语言的升华。语言在文学中更加能够体现出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别,具有很高的代表性。作为一种全球性运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已经经历了长达1500年的悠久历史。起初,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有很多共同之处,但随着英式英语与北美土著印第安语融合,出现了很多新的词汇,这样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式英语。[3]美式英语是英语在美国的国土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的母根相同,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英式英语作为英语的起源,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英国评论家对传统的崇拜根深蒂固,因此,评论时往往很规矩,他们需要尊重传统语言,这是英国文学评论的烙印。然而,美式英语则保留了英语核心的东西。美国人创造了美式英语。作为一种新生,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有张狂的个性,在语言使用上也是如此。

(二)文化内涵的不同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由于英语起源于英国,因此在文学评论上,英国需要在传承和革新之间挣扎,尤其是在17至18世纪时期,在继承传统与革新之间有着激烈的斗争。而在20世纪后,英国文学评论在原来的基础上脱胎出来,有了巨大的变化。最著名的莫过于伊格尔顿,他在文学评论界所留下的影响至今仍能清晰的感受到。英国文学评论与英国独有的内涵密不可分。随着英国各方面的不断变化,英国文学评论也在不断的变革与更新。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文学作品受到英国文学及印第安文学的深刻影响。许多学者认为,美国文学有着自己本身独有的特性,它的基础仍然是美国人自身。那么理所当然,美国文学评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它依旧形成了属于自己独有的美国文学评论特点,这与美国民族的内涵息息相关。美国文学评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开放的评论,而作为一个殖民国家就更使得它的创新能力增强。美国在吸收欧亚大陆以及北美大陆的文学同时,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也要广泛吸收,全世界的有用的文学性评论都拿来用,再进行创造,使得文化走向多元化。

三、结语

文化论文评语篇(5)

    英美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着作,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文章展现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写作风格进行评析,从而为以后的英美文学创作提供蓝本和依据并且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中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不同的表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着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对于人本主义观点,美国文学评论就显得比较激进。前文提到过,美国的文化历史不像英国那样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包袱。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所形成的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渲染了文化氛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种轻轻松松的状态。

文化论文评语篇(6)

     近来有关文学理论发展取向的争论,在一定范围内不无道理地聚焦在是要“文学研究”还是要“文化研究”这一非此即彼的选择上,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在我看来,另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这就是文学理论的存在方式本身的转变,即文学理论内部理论方式与批评方式之间的新型关系的生成,这使得我们有必要正视当前理论与批评的互渗关系及批评理论的兴盛。

    

     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分离式发展。文学理论被看做一种普遍性表述方式,更关心从具体上升到普遍,焦点是普遍性。人们常常“把理论理解成在某种概念普遍性系统中,来确立文学阐释和评估”(?眼美?演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与文学理论在概念普遍性系统中展开文学阐释和评价不同,文学批评则被视为一种个别性表述方式,它更关心从普遍理论推演到个别作品,焦点是个别性。前者如德国美学家黑格尔有关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艺术及其变化的艺术史理论,后者如法国批评家圣伯夫有关雨果等作家的传记批评。在人们眼里,文学理论更关注普遍性,它指导文学批评;而文学批评则更关注个别性,它正是文学理论在文学现象研究中的具体运用。这种区分有一定合理处,大体符合欧美20世纪60年代前、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文论总体情形。

    

     不过,此后西方和中国文论界都先后出现了各自的新变化,其焦点之一就在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传统关系遭遇断裂而走向重组。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以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影响加深、雅克·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崛起并搅动欧美文坛等为鲜明标志,欧洲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美国新批评的主流地位被解构批评所取代,加上阐释学、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文学理论与批评思潮相继兴盛,文学理论对文学批评的指导地位及两者之间的传统界限受到了致命的质疑。这时,与以往把文学理论与批评分别看待不同,越来越多的文论家致力于认同两者的重新结合或渗透。这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文学理论的批评化。从文学理论来看,当其传统的普遍性指导权威衰落而具体性受到重视时,重心必然向以具体见长的文学批评偏移,直到演变为以文学批评的形态而寻求新的存在。第二,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从文学批评来看,当其摆脱传统的理论附庸地位、通过具体文本分析而在文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大显身手时,本身已经承担起新的理论先锋角色了,只不过这种理论先锋角色是始终以具体批评面貌出场的。美国当代批评理论家莫瑞·克里格描述说:“作为一种知识形态,而不是仅仅作为我们与文学的情感遭遇的详细描述,文学批评必须理论化。”正是这种理论化的批评使得“理论的作用业已深化和广泛”。批评的理论化的显著后果之一便是,文学研究越来越具有深奥的理论特征:“今天,在文学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的任何地方,都不能避而不谈理论问题了。……如果文学家今天的话语似乎深奥难解,那么,我们愿意这样认为:那是因为他们所讲的愈来愈敏锐深刻,超越了直接的诗学反应,而接近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及其产品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美]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第三,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跨学科化。这一点可能尤其重要。莫瑞·克里格清晰地指出:“此前兴旺发达的文学理论学科……将扩展为更广泛的、现在称为批评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并试图涵盖我们过去认为是人文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中的许多不同理论文本,也就是我们仿照法国人称之为‘人学’的东西”。同上,第238-239页,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学科语境来看,随着文学、语言学、美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互渗变得越来越经常,文学理论与批评之间不仅更为经常地实现跨学科互渗,而且这种跨学科互渗已经成为它们存在和发挥作用的通常方式;与此同时,它们还与上述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形成更广泛的跨学科互渗,并且还反过来成为这些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互渗的富于示范意义的实验场。正是在理论的批评化、批评的理论化和跨学科互渗语境中,批评理论似乎寻找到自身的合适的存在理由和发挥作用的开阔地带。当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间的相互跨越、甚至当文学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相互跨越已经成为几乎司空见惯的事情时,批评理论在欧美的生成和登上主流宝座,显然就是必然的和合理的了。中国当代文学界的情形与欧美诚然有不同,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经和持续不断地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文学研究领域,就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传统关系也解体了,出现了新的理论与批评互渗的批评理论形态。正是伴随着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互渗,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形态诞生——这就是批评理论(criticaltheory)。

    

     批评理论是从大约20世纪60年代起在欧美逐渐流行开来的。从事批评理论的学者既不再被称为理论家(theorist)也不再被称为批评家(critic),而是被合称为批评理论家(criticaltheorist)。这个变化突出地表明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互渗为批评理论的新变化。可见,批评理论并不是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之间简单相加的结果,而是当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历史性变迁时才逐渐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一种新形式。用最简明的话来说,批评理论是一种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探索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文学研究方式。这意味着,批评理论既是一种对于具体文学文本的批评,同时又是一种对于普遍性文学问题的理论建构。

    

     批评理论有哪些特征?由于特征一般是指能显示事物实质或内涵的那些特定的个别标志,批评理论的特征应是指能显示特定批评理论的实质的个别标志。批评理论在当代有着怎样的特征呢?下面不妨先看看三家说法。美国当代批评理论家乔纳森·卡勒(jonathanculler)归纳出当今理论的四种特征:1.理论是跨学科的——一种其效果在原初学科之外的话语。2.理论是分析性的和沉思性的——一种从我们称为性、语言、写作、意义或主体的事物中找出其含义的尝试。3.理论是一种对于常识的批评,是对被指认为自然的那些概念的批评。4.理论是反思性的,是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它话语实践中感知事物的范畴发出质询。(jonathanculler?lit-erarytheory?averyshortintroduc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p.14-15)这里的第一条涉及批评理论的开放性和跨学科性,第二条解释其传统的演绎研究被归纳研究所取代,第三条显示了其反常识性和解构性,第四条体现了其自我反思性或质疑性。

    

     与乔纳森·卡勒主要针对批评理论发言不同,美国电视批评理论家罗伯特·艾伦(robertallen)则从当代电视批评的新特点及其对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出发,揭示了当代批评区别于传统批评的新特征:“相形之下,传统批评强调艺术作品的自律性,而当代批评注重文本与特殊文本之基础的惯用技法之间的关系。传统批评以艺术家为中心,当代批评注重文化产品制作的环境,即对产品生产及产品传播渠道起作用的外力。传统批评把意义看作一件艺术作品的特性,当代批评将意义看作读者或读者群体参与文本的结果。传统批评的任务在于确立作品意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划分经典杰作的等级体系,当代批评审视已有的文学准则,扩大文学研究的范围,将非文学与关于文本的批评话语包括在内。”罗伯特·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修订版,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9页)这里显示了当代批评理论的四方面特征:注重文本与惯用技法的关系、文化产品的制作与传播环境、观众在文本意义建构中的作用、对现成文学准则的审视和文学研究范围的拓展。

    

     美国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家杰姆逊(一译詹姆逊)所谓“元评论”(metacommentary),正是对于批评理论的特征的一种独特概括。他在《元评论》(1971)一文中宣告,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连贯、确定和普遍有效的文学理论”或批评已经衰落,取而代之,文学“评论”本身现在应该成为“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作为“元评论”,批评理论不是要承担直接的解释任务,而是致力于问题本身所据以存在的种种条件或需要的阐发。这样,批评理论就成为通常意义上的理论的理论,或批评的批评,也就是“元评论”:“每一种评论必须同时也是一种评论之评论”。对于注重历史视角的杰姆逊来说,“元评论”意味着返回到批评的“历史环境”上去:“因此真正的解释使注意力回到历史本身,既回到作品的历史环境,也回到评论家的历史环境。”(詹姆逊:《元评论》,《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上面三种观察各有其合理性和特定取向,从不同方面揭示出当代批评理论的新特征。我这里不妨从如下六方面去做一点综合性概括,由此理解批评理论的当代特征:第一,跨学科性。从学科特征看,指批评理论可以跨越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而相互渗透。如今的批评理论不仅跨越理论与批评之间的界限,而且经常地与语言、历史、心理、哲学、政治、伦理等其他学科话语紧密缠绕,形成文学研究中的跨学科交响。第二,文本修辞性。从操作方式看,批评理论始终依赖于文学文本的修辞性细读,并由此展开更广泛的理论分析。正是在这种修辞性细读中,批评往往同时把对象和自身都当作批评对象。第三,意义开放性。从问题重心看,批评理论追求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读者对于文本意义的参与性,由此文本可能开放出丰富而复杂的社会意义来。第四,自反性。从内在属性看,批评理论具有质疑任何常识、陈规乃至批评理论自身的自我反思品格。第五,元评论性。从前提条件看,批评理论总是对于理论自身的历史条件的重新确认,是关于理论的理论。第六,修辞实践性。从社会功能看,批评理论总是通过文本的修辞性细读而关怀社会问题、寻求社会矛盾的解决。这表明,批评理论常常就是一种修辞实践,即是以文本修辞细读方式呈现的社会干预。

    

     由于如此,批评理论同通常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有着一定的区别。如果说,一般地看,通常的文学理论总是指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言说、文学批评总是指运用理论对于具体文学现象的评论,那么,如今的批评理论则是指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间的传统鸿沟被填平时的重新反思与自反状态,即是那种始终不离批评并处处从批评出发的理论,更具体地说,是指在对文本修辞的开放性分析中质疑常识、透视社会、反思理论自身的跨学科言说。在这个意义上,时下有关“文学研究”还是“文化研究”的非此即彼争论的发端缘由,在于忽略批评理论的当前存在这个客观事实。作为批评理论,文学理论当然要以文学文本的跨学科分析为基本特色,也就是既以文学文本修辞为中心、同时又体现跨学科视野。既是文本的又是跨学科的,这里就不存在简单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非此即彼争论,而是尊重如下现状:文学文本研究可以体现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视野,而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视野需要坚持文学文本的中心地位。

    

     如果说批评理论的存在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那么,中国当前文学理论应当如何前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首先了解当前西方批评理论的大体模式状况及其对我们的可能的启示。尽管批评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美)和90年代以来(中国)才逐渐生成的,而相对成熟的批评理论更是在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才逐渐显出其大致轮廓的,但这不应妨碍我们以批评理论为视角去对批评理论模式作一番回头审视。批评理论模式,是指特定的批评理论所呈现的独特的概念与普遍性系统及其组合方式。简要地回顾,它在西方的发展中呈现出几类主要模式。(1)词语批评,指20世纪20-50年代英美“新批评”所代表的注重词语分析的批评模式,其主要代表是英美大学的一批学者或学院批评家。它认为文学不是对社会的再现或情感的表现的产物而是词语的构造;不是作家或社会状况而是作品本体是批评的对象;致力于分析作品词语中的富有意义的特殊状况,如“朦胧”、“张力”、“反讽”、“悖论”等;采用文本“细读”法,即异常精细地阅读和分析具体文本词语。(2)结构批评,指20世纪50-70年代盛行于欧洲的结构语言学批评模式,其主要代表为一批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批评家。这种批评模式认为文学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系统的产物;成为其关注目标的不是具体文学作品而是支配它的深层逻辑程序;致力于建立制约作品意义系统的语言学模型,如二元对立、符号矩阵等;有意忽略文本的社会再现、情感表现或词语因素而专注于更大的深层结构的发掘。(3)心理分析批评,指20世纪前期盛行于欧洲的由弗洛伊德开创的心理分析学派批评。这种批评模式认为文学是作家的被压抑的无意识的升华的产物;文本语言的隐意成为批评关注的对象;批评的焦点是建立显意与隐意之间的总的语法结构——“化装”,其具体语法规则包括凝缩、置换、视觉形象、二度润饰;批评的方式为像“释梦”那样阐释文本,主要是作家或人物的无意识结构。(4)解构批评,指20世纪60-80年代先后兴盛于法国和美国的以“解构”为特色的批评方式,主要代表有德里达、后期巴尔特、克里斯蒂娃,美国“耶鲁学派”。这种解构批评模式的特点有:文学不再是意义自足的有机整体而是充满差异的零散结构,文本也不再由作家主宰而是已经变成“孤儿”;文本的缝隙或边缘成为批评关注的对象;批评的焦点在于透过文本缝隙或边缘而发现制约意义的形而上思维的虚幻性;批评的方式为解构性细读,这种阅读具有“新批评”那种细读精神、但却让其服务于揭露文本的零散性和虚幻性,从而带有修辞性特征。(5)意识形态批评,指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在欧美流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模式,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阿尔杜塞、英国的伊格尔顿和美国的杰姆逊等。这种批评模式的主要特色有:文学不再是对意识形态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特定语言结构而作出的想象性再现或“挖空”;文本语言及其意识形态蕴涵成为批评的主要对象;批评的焦点在于借助语言学模型而重构意识形态及更深邃而微妙的历史;批评的方式为文本细读与意识形态阐释的结合。(6)“文化研究”批评,指20世纪9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文学批评模式,它是英国60年代后期兴起的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在北美、澳洲及世界上其他地区进一步扩展的结果。这种批评模式的特点有:文学被视为更大的文化实践的一部分;文学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亚文化等边缘文化类型成为批评关注的主要对象;批评的焦点在于文本中的异质文化冲突;对文本的具有跨学科特色的文化分析成为主要的批评方式。当然还可以举出一些,但上述模式已能大致显示现有批评理论模式的总体轮廓了。它们诚然可以代表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的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学理论就只能一味跟着这种主流节拍走。我认为,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感兴”(体验)传统与“修辞”传统的现代融汇大可以翻转出一种新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我把它成为兴辞诗学。

    

     兴辞诗学是对古典感兴批评与修辞论传统加以现代融汇的产物。古典兴辞批评属于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批评理论模式,是以富于感兴的阅读与评论去尽可能还原文本感兴的批评方式。从孔子的“兴于诗”到叶燮的“兴起”,兴辞批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形成了自身的模式。第一,从批评的宇宙观基础看,感兴批评表现了一种万事万物相异而又相类的宇宙观,力求揭示文学世界以及现实世界共同存在的兴发感动关系。第二,从批评的重心或焦点看,感兴批评主要谈论文学所展现的个体生活体验即“感兴”。第三,从批评的思维方式看,感兴批评崇尚与感兴相近的瞬间感悟或直觉,强调以感兴批评去还原文学感兴,而轻视或反对推理式批评。第四,从批评的表述文体看,感兴批评多采用富于文采的点评体甚至诗体,而不愿意推演出逻辑严密的学术论著体。孔子评《诗经》只留下“片言只语”,刘勰以韵文形式写成文论巨制《文心雕龙》,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传统,金圣叹、毛宗岗和张竹坡等对白话长篇小说的批评仅仅“点到即止”,等等。这种古典感兴批评理论模式的关键点,在于从文学文本中寻求感兴的呈现状况。这里所寻求的感兴,并不是简单的个人生存体验,而是在个人生存体验中蕴藉的对于社会生活状况的活的体验。

    

     今天中国所处世界状况已大不同于古典中国与世界状况,古典兴辞批评难免会遭遇“水土不服”的困境,但这不应妨碍我们从今天的生存需要及其与古典传统的相连处出发去加以重新激活。在当今批评理论语境中重新发掘古典兴辞传统的魅力,从中翻转出现代兴辞诗学,正可以视为当今一种可行的文学理论框架。今人叶嘉莹明确认识到,应把古典诗论中注重“自然感发”的“兴”概念提取出来作为现代批评的重要概念。“西方诗论中的批评术语甚多,如明喻、隐喻、转喻、象征、拟人、举隅、喻托、外应物象等,名目极繁,其所代表的情意与形象之关系也有多种不同之样式。只不过仔细推究起来,这些术语所表示的却同是属于以思索安排为主的‘比’的方式,而并没有一个是属于自然感发的中国之所谓‘兴’的方式。……对于所谓‘兴’的自然感发之作用的重视,实在是中国古典诗论中的一项极值得注意的特色。”(叶嘉莹:《比兴之说与诗可以兴》,《光明日报》,1987年9月22日)她的主张富于见地,值得重视。兴辞诗学是感兴修辞诗学的简称,是由注重个体体验的感兴论与突出特定语境中的语言效果的修辞论两者融汇起来的文论框架。这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阐释文本语言并由此显示其感兴蕴藉的文论方式。文本就是指作者创造的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构成品,而语境则是包含几重含义——首先指特定文本中的上下文、其次指这一文本所生成于其中的特定时段的更大而丰富的文化文本,最后是指最终影响这种文本意义生成的与生产方式相关的最基本的历史情境。兴辞诗学的一个显著特色,是致力于文本体验、文本修辞论分析与文化语境阐释汇通的路径。这就是,首先阅读文学文本,唤起直接的个体感兴;其次作具体的文本修辞细读,揭示文本语言的个别或独特特色,以便为文本意义及意蕴阐释提供语言基础;再次根据对文本的感兴及语言的独特性的分析,建构起与之相关的更为广泛的文化语境阐释模式;最后把上述文本感兴与语言特色带入具体的语境中加以阐释,发现文本的深层无意识意蕴。兴辞诗学具有批评理论品格,即它本身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可与批评脱离的普遍有效的理论,而总是以具体批评方式呈现的理论形态。

文化论文评语篇(7)

评价理论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创建阶段、成熟阶段和巩固阶段。下面就每一个阶段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作一简要的回顾。

(一)创建阶段(1991-2000)

评价理论发端于Martin和他的团队1991-1994年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所进行的 “写得得体”的科研项目。他们的研究关注叙事文本和文学评论中的评价,媒体、科技和历史文本的客观性,艺术的价值观和行政话语中的责任根源,其目的是要建立一整套评价资源体系,并将这些资源运用于语篇分析。经过10年的努力,随着一系列相关论文和论著的问世,以Martin在2000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为标志,该项研究逐渐发展为评价系统。[11-15]Martin指出了评价是用于协商感情、判断和估值的语义资源,包括对这些语义资源进行扩展 (相当于后来的级差系统)和介入的语义资源。其中,情感系统是构建感情反应的资源,如 “高兴” “忧伤”;判断系统是构建道德评估的资源,如 “欺骗性的”“勇敢的”;估值系统是构建自然现象 “审美”价值的资源,如 “令人向往的”“和谐的”;介入系统用于调节说话者对其话语的投入程度;扩展系统为评价意义的强化或弱化服务。最初的评价系统包括4个子系统:鉴赏、情感、判断和扩展。[16]但Martin在论文中将介入纳入评价体系,并确立了情感系统的核心地位,基本上奠定了评价系统的格局。Martin一方面结合口语和书面语实例说明评价资源如何协商意义,一方面又说明评价资源的界定和识别具有较大的主观性。首先,情感、判断和鉴赏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个连续体,如Heplaysskillfully中的skillfully既可看成是鉴赏也可看作是判断;其次,分析者在分析评价意义时必须定位自己的立场,要么顺从语篇中作者给读者的定位,要么抵制。此外,有些表达概念意义的词汇也可间接触感、鉴赏或判断,因此,评价意义的判断和识别需要借助语境。最后,Martin高瞻远瞩,认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今后评价意义可以从词汇和语法、语料库和语篇、韵律、粒子和波、一致关系和霸权、多模态、多声以及阅读策略等各种维度去研究。

(二)成熟阶段(2000-2005)

评价系统的创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开辟了语篇研究的新时代,在第28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上评价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从所递交的论文内容来看,评价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类的分析,如网络评论、医患对话、新闻语篇等,也被用来指导教学实践。学者们对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如 “判断”的依据标准、评价系统的语类差异等问题。[17]此后,Martin等人开始对评价系统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态度、介入和级差最终被定为评价系统的3个一级子系统,各自下辖若干个二级子系统,如图1所示。[18]这些资源随着语篇的展开形成一种共鸣,像音乐的韵律一样,称为态度韵,在小句层面以渗透型、加强型和主导型的模式展开。在论及如何界定评价资源时,Martin再一次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指出要分清一个评价成分是判断还是鉴赏,就必须把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纳入到语篇分析中,重点要考虑语义韵。对评价理论的不断探索最终促成了Martin和White2005年的著作。在该书中,介入系统得到进一步扩充,如图2所示。[19]该书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在Coffin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语篇评价的实例化连续体,展现了评价理论如何用于语篇分析的全貌。连续体分为5个层次,由上而下分别为评价系统 (构建评价意义的整个意义潜势)、基调 (构建评价意义整个意义潜势的情景变体)、姿态 (stance)(对语篇中评价意义的二次选择,是在特定的基调内,为达到特定目的的评价性选项的使用模式,以及作者个性化的建构)、语篇中的评估 (语篇中的评价意义的实例化)和反应 (读者与语篇互动所产生的态度立场)。[20-21] 传统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主要关注语篇衔接手段的运用,实例化连续体诠释了语篇如何得以产生和理解的过程,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的语篇分析工具。与批评话语分析不同,Martin的评价系统强调结盟与一致关系,是一种积极话语分析视角,关注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评价资源构建身份并与读者结盟。

(三)巩固阶段(2005-至今)

评价理论以其 “创新意识、一致性、概括性和解释力”而独具魅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正向着多维研究模式迈进。长期以来,体现化和实例化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意义生成的两个重要维度,其中体现化是语言各个层次间的抽象度关系,实例化是语言使用实例与语言系统的关系。在这个阶段,评价理论关注评价语言在社团协商中的作用,作为意义社团的连续体———个体化被正式提了出来。个体化是有关编码取向的研究,它与体现化和实例化形成互补关系。Martin在2000年提到 “耦合”(coupling)和 “亲和”(bonding)概念时曾对其进行系统的阐释和扩展,它们与新概念 “隶属”(affiliation)在协商身份中同时运作。[15]160,172例如,现代都市女性都以瘦为美,这里表示概念意义的 “瘦”与表人际意义的“美”形成耦合,如果你接受这种耦合关系,就会与持这种观点的人形成一种亲和关系,同时表明你与持这一观点的社团存在隶属关系。个体化的提出实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生成的三种基本关系的统一:体现属符号层,实例化属耦合层,个体化属契约 (bond)层。[23]Bednarek也阐释了这种思想,他不仅考察了语料库语言学与相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维度之间的关系,如系统/结构、层次、实例化、个体化以及意义生成,还提出了研究身份和亲和关系的语料库途径。[24]评价资源在许多方面都受语式的影响,兴起于20世纪末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在这个阶段获得快速进展。vanLeeuwen构建了声音模态表现态度意义的模式,Knight研究了如何通过随意会话中的笑声来识别参与者之间共享或不共享的价值观或契约,Zappavigna等人以说话者的手势和语音等副语言表现为支撑,描述了新南威尔士青年司法会上一个民族联络官员谈话中的评价韵律特征。[25-27]在这个阶段,评价意义的语类差异得到了很好总结。作为意义配置和文化映射的语类是评价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语类不同,评价意义也会有差异。Martin和Rose以教育为背景,说明了评价资源在不同语类中的不同功能,如在故事语类中评价成分具有组织社会关系的功能,而在历史语类中具有诠释的功能。[28]在翻译领域,Munday以评价理论为框架,探讨了译者如何通过语言来表现自己的主观姿态,所涉语料涵盖了包括法语、俄语、汉语、日语等在内的11种语言,是评价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的一次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尝试。#p#分页标题#e#

二、评价理论在中国

在国内,评价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根据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理论介绍、理论应用、理论完善和创新。

(一)理论介绍:评价理论创立后不久就被介绍到国内,如王振华介绍了评价系统产生的缘由、背景、理论框架及其运作,并指出除词汇层外,语言其他层次、不同文章体裁以及语篇的谋篇布局可能也有评价意义。[30]相关研究证明,评价功能是由语言的各个层面来体现的,除词汇层外,还有句法层、语篇层和音系层,也就是说,评价意义在语言的各个层次都有体现。[31]李战子在综述评价理论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评价作为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的划分以及评价与语类的关系等。

(二)理论应用: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可以将评价理论的应用分为3类。第一类是语篇分析的个案研究。现有文献绝大多数都与语篇分析有关,主要考察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协商人际意义并促成各种社会关系的方式。例如,李战子通过分析 《论不说汉语》一书中对 “中国人特质”的评价,发现了评价的矛盾和多声现象,并指出这是作者对中国人特质的一种矛盾的立场。[33]庞继贤和陈明瑶围绕介入系统,考察电视访谈语类中介入标记作为一种元话语的运作情况及其人际功能,得出介入标记语有助于协调主持人、受访人和电视观众之间的互动,从而促成访谈的成功。[34]根据现有文献,评价理论已被广泛用于叙事语篇、文学语篇、政治语篇、新闻语篇、议会辩论、医患对话、法律语篇、学术语篇、广告语篇、演讲语篇、多模态语篇、词典和影评的分析,充分显示了评价理论作为语篇分析工具的实用性。第二类是英汉语篇比较的类型学研究。如张丽的研究说明,在相同语类中英语和汉语在评价意义的选择上既有重合,又各具特点,这与文化差异密切相关。[35-36]第三类是在教学和翻译领域的应用。如马伟林和王晓云的研究表明,合理使用评价资源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由于翻译理论历来重视对语篇态度意义的研究,评价理论正好为翻译提供了态度分析的工具,可以使翻译质量得以提高,例如,张先刚、苏奕华、刘晓琳等的研究都是评价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的典型。

(三)理论完善和创新:国内学者针对评价理论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对评价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刘世铸和韩金龙认为,评价与话语角色、评价者的视角以及评价者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有关,评价系统中应该再加入一个 “标准”系统。[42]应该说,这样的系统可以使评价意义的判断更加系统化和相对客观化,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如上所述,Martin描绘了小句层面的3种态度韵模式,而程微则从语篇层面勾勒出态度韵的3种运作模式:发散型、波浪型和梯度型。[43]刘世铸和张征从社会心理学途径并结合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评价的结构模式和语义构型。[44]此外,学者们还努力在研究视角上进行创新,例如王振华、金娜娜、魏在江的研究分别从及物性、时态和语用预设等方面挖掘评价意义资源。[45-47]这些研究充分说明评价意义无处不在。

三、对评价理论的反思

当我们看到评价理论取得的进步及其对语篇分析的积极贡献时,也要看到其尚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态度词汇的类别边界模糊,有待确立相对科学和统一的标准。虽然可以借助语境识别,但评价理论应该提供一个铭刻在词汇中的评价标准来区分态度词汇,因此,还需要建立态度目标或态度评价类型的分类标准。[48]其次,评价资源的单位边界模糊,这给语篇评价资源的标注带来一定困难。通常评价意义以词或词组体现,但是一些隐性评价往往以更大的语言单位体现,如短语或小句,甚至是小句复合体,因此评价意义在词汇语法层应该以什么单位体现比较合适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再次,判定语篇基调的方式缺乏可信的理论依据。语篇的基调与语篇中评价资源的配置模式有关,语篇基调的确定主要以评价资源的分布为依据,即哪种基调中可出现哪些评价资源或者不可出现哪些评价资源,所参照的评价资源主要来源于判断系统,其他系统只是作为辅助说明,这种方法有何理论依据,Martin等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实践中,评价理论主要关注评价意义与一致关系,而对语旨的另一个变量———权力———分析不够。[3]210其次,评价意义可以出现在语言和语境的各个层次,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语法层,其他层次的分析还比较缺乏。最后,从评价理论分析所涉及的语类来看,主要以书面语篇为主,口语语篇较少。

四、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