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4-25 15:25:38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网络营销;理论基础,高校就业;营销策略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早已成为高校就业和应届毕业生关心的焦点问题。往日被动等待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个人的营销时代已经到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毕业生作为一种“产品”被推销出去,而网络营销则是利用以网络为平台来销售这一“产品”。网络营销其实是从网站建设到运营、推广,到网络媒体的投放、公关,到品牌的传播、市场策略,再到目标客户的积累和客户管理整个过程。从很多成功就业的应届生的求职经验来看,网络营销已成为大学生迅速、顺利签约的重要渠道。

一、从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来看高校就业策略

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网络整合营销理论、软营销理论和直复营销理论。

1,网络整合营销理论。网络营销要求把消费者整合到整个营销过程中来,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开始整个营销过程;网络营销要求企业的分销体系以及各利益相关者要更紧密地整合在一起,通过产品将把企业利益和购买方的利益整合到一起。高校就业营销中的“产品”是应届毕业生,而“购买方”则是与之签约的用人单位。学生希望找到最好的用人单位,而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到最优秀的毕业生作为自己的新员工。“为好学生找好单位,为好单位找好学生”,这将是高校就业网络营销战略中的指导思想。

2,软营销理论。该理论认为购买方在购买产品时,不仅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还满足高层次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因此,软营销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网络礼仪的遵循,通过对网络礼仪的巧妙运用获得希望的营销效果。在此前提下,为顾客提供大量符合其需要的信息,以信息代替说服,从而使顾客的个性和需求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满足。高校为了在网络上成功“营销”毕业生,就应该为“购买方”提供“产品”的各种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包括毕业生个人资料、学习情况、在校表现评估、工作实践经验的资料查询等,甚至于开通网上远程面试等服务,以便将毕业生的信息全面而系统地提供给用人单位。

3,直复营销理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引人注目的一个概念。美国直复营销协会对其所下的定义是:“一种为了在任何地方产生可度量的反应和(或)达成交易所使用的一种或多种广告媒体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直复营销理论的关键在于它说明网络营销是可测试的、可度量的、可评价的,作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体系,其特别强调直复营销者与目标顾客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以克服传统市场营销中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的营销者与顾客之间无法沟通的致命弱点。互联网作为开放、自由的双向式的信息沟通网络,企业与顾客之间可以实现直接的一对一的信息交流和直接沟通,企业可以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进行生产和营销决策,在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提高营销决策的效率和效用。

高校就业网站必须具备信息交互功能。除了利用互联网定期或不定期将毕业生的信息和有新闻价值的就业教育方面的资料直接发给单位相关者外,也应该搭建二者信息沟通的桥梁。毕业生可以与用人单位直接进行沟通,如开通企业访谈、企业博客之类的,让毕业生更加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提出的意见与批评,以便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求职方法。保持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关系,维系用人单位的忠诚度。同时,学校就业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站对自身的介绍,让用人单位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提高在公众中的透明度。

二、从营销职能来看高校就业策略

网络营销的职能归纳为八个方面:网络品牌、网址推广、信息、网上调研、销售渠道、销售促进、顾客关系、顾客服务。网络营销的职能不仅表明了网络营销的作用和网络营销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说明了网络营销应该实现的效果。

1,网络品牌。网络营销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并推广企业的品牌。高校应该利用就业网站给用人单位提供全面的最优展示毕业生个性及能力的资料。就业网站还可以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设置毕业生成长系统,使在校学生的各项表现情况在毕业前就受到用人单位们的关注。同时,学校就业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站对自身进行介绍,让用人单位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提高在公众中的透明度。

2,网址推广。这是网络营销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相对于其他功能来说,网址推广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网站所有功能的发挥都要以一定的访问量为基础,所以,网址推广是网络营销的核心工作。网络营销站点推广就是利用网络营销策略扩大站点的知名度,吸引网上流量的访问,起到宣传和推广网站和网站产品的效果。高校就业网站可以通过改进网站内容和服务,吸引用户访问。同时也可以通过主站和链接联盟的其他网站,制作各类型的网络广告来吸引用人单位。

3,信息。网站是一种信息载体,通过网站信息是网络营销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信息也是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无论哪种网络营销方式,结果都是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包括顾客/潜在顾客、媒体、合作伙伴、竞争者等等。毕业生求职就是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岗位又是以工作信息的形式出现。由于就业信息在市场中的分布呈离散状态,所以政府和高校有责任通过建设就业信息网络对就业信息进行集结,向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

4,网上调研。通过在线调查表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可以完成网上市场调研。相对传统市场调研,网上调研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因此,网上调研成为网络营销的主要职能之一。高校就业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做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就业和招聘方面的调研资料,如一些本年度的热门职位、各地毕业生的薪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等等,为毕业生成功就业提供最新最有效的信息。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互联网+ 技工院校 汽车营销专业 职业能力 应对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技术突飞猛进,汽车电子商务成为现实。

一、“互联网+”新常态下汽车营销与服务业态的变化

人们购车、用车、养车的消费方式悄然发生变化,新常态倒逼汽车营销模式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不断创新,给汽车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1.汽车网站创新商业模式对营销市场影响的巨大

汽车网站创新商业模式,横向整合各品牌经销商资源,转变成O2O大型综合性汽车电商平台,使原本相互独立的4S经销商不再是封闭的独立主体。以汽车之家、易车网为代表的汽车垂直网站,改变原来基于广告收入的商业模式,转变成O2O综合性大型汽车营销与服务电商平台,多维度与各品牌经销商合作,整合行业资源,业务涵盖广告信息推送、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售后服务、保险、金融等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链。据汽车之家财报,2016年“双11”期间通过汽车之家的订车量高达200多亿。

2.汽车4S经销商纷纷创新营销模式,增设网销、电销业务部门转战隐形市场

“互联网+”改变了汽车消费习惯,看车、购车、养车不一定要跑到4S店,只要打开PC,点点手机就能轻松完成。对营销服务而言,潜在客户隐藏于无形市场,使原本的坐销模式陷入困局。因此,4S经销商纷纷创新营销模式,增设网销、电销业务部门,转战隐形市场。通过与门户网站、垂直网站和公司自身网站信息,寻找客户,邀约到店,实现线上看车,线下体验的B2C营销模式。

3.营销手段多元化,微信营销、APP移动终端营销,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微信作为信息传播的创新模式,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令很多企业趋之若鹜,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终端等技术和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微信营销将在汽车行业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APP营销渠道的价值日益显现,APP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除了导航、实时路况、行车数据、多媒体娱乐方面之外,正逐步成为汽车营销与服务的重要渠道。如奥迪、宝马、福田、大众、斯柯达等汽车公司已经将移动互联作为品牌投放的重要渠道。

二、“众筹汽车”开创社群营销的C2B新模式

“互联网+”使众筹汽车、定制汽车成为新的汽车营销渠道形态之一,真正体现了以消费者需求为主体的特征,福田汽车“萨瓦纳众筹定制版”先吃了螃蟹。以“越野e族”展开合作,利用“社群营销”这一新思维,向越野爱好者征集配置、车身包装、颜色、价格等意见,最终投票选出的配置,定制汽车,将一个兴趣圈打造成为消费圈。这种C2B模式提升了用户热情,既迎合用户参与汽车制造过程的需求,又提升了品牌内涵。

1.“互联网+”使汽车保养的有形产品转变为无形服务

汽车用品、汽车保B等用车服务日趋电子商务化,从2010年“途虎养车”开始,汽车保养电子商务陆续诞生:2012年出现了养车无忧、特维轮;2013年有车助手、洗爱车;2014年淘宝汽车、京东车管家等BAT巨头进入汽车保养电子商务行业;2015年手机APP端不断兴起,其代表有:车点点、养车点点等。

2.“互联网+”使产品的价格透明化,加剧了同业竞争

“互联网+”使产品的价格透明化,加剧了同业竞争,价格战不可避免,服务创新才是出路,可以预见汽车营销与服务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将会层出不穷。

3.在“互联网+”新常态下,对汽车营销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增值要求

在“互联网+”的新常态下,对汽车营销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增值要求。

一是具备更加扎实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知识和能力,包括汽车产品知识、营销专业知识、售后服务专业知识及与人沟通能力、产品展示能力、业务操作能力;二是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具备汽车电子商务操作技能;三是具备“线上”和“线下”客户开发与维护的能力;四是熟练掌握PC、QQ、微信、微博、博客、APP等自媒体的功能和应用操作;五是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营销服务产品组合创新能力;六是具备跨专业工作的协调能力;七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三、技工院校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20多年,技工院校为之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时至今日,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也出现了不适应业态发展要求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等院校扩招,技工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冲击,业态已经发生变化,技工院校未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导致毕业生出现了知识缺位和职业能力缺位等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企业要求有距离

随着汽车营销与服务业态变化,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落后,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职业能力出现缺位,未能达到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课程主要集中在汽车构造、销售流程、服务流程、保险金融、市场营销等方面传统理论知识。而且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在工作过程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日常通用问题的方法能力,解决专业问题的专业能力,解决跨界问题的社会能力。

2.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与执行尚未到位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理论源于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有其实践上的先进性。广东省技工院校从2009年开始开展以该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上级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参与,不遗余力地推行,也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显著。导致教学改革效果不显著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来到技工院校之前,长期在传统学科式课程模式下进行应试学习,以教师的宣贯为主导,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这种学习习惯、课堂模式的烙印根深蒂固;来到技工院校后,接受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采用的是行动导向课堂模式,强调学生在完成工作性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过程性知识和技能,体验工作过程快乐,所谓“做中学”和“学中做”。然而,由于学生传统学科式课堂模式下的学习行为惯性过大,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参与“工作”的热情和人数不多,在这种种“松散”的课堂模式下有些水土不服,其结果就是学习的过程只剩下“玩”的快泛脱Р坏街识与职业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困惑。

第二,课程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期间多流派、多专家的指导,课程体系改了一次又一次,课程建设文件换了一版又一版,课业文件年年要修改。有相互矛盾的处理过程,有改掉了又改回来的过程,教师也感到厌倦和疲于奔命。更不妥的是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为了应付教学文件的检查,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修改形式和格式上的东西,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教学上,但事情却本末倒置了。

第三,工科课程容易找到工作过程载体,而汽车营销与服务属于文科类专业,许多知识性、理论性课程不容易找到工作过程载体或者说工作过程载体非常大,不容易划分学习性工作子任务。

第四,无论是否合适,一股脑儿推行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部分不适合一体化模式的课程也生搬硬套,形似而神异,总是觉得别扭。教师花费了大量心血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执行,《教学设计》形同虚设。

第五,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两个关键因素不可或缺,首先要有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课程开发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其次要具备模拟工作过程环境的一体化实训场所和设备。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但是师资条件和实训硬件还相对落后,无法真正执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纸上谈兵。

3.汽车电子商务课程未能与汽车网络营销对接

汽车营销专业多数未开设汽车电子商务课程,汽车网络营销方面的知识只是在类似汽车市场营销等理论课程中浅尝辄止。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所学十分皮毛,实践性不强。学生的汽车电子商务知识只停留在网购,开网店等。在无形的网络环境下寻找客户,寻找商机的能力十分缺乏,针对网络环境的营销服务策划更是陌生。

四、“互联网+”时代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关于技工院校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互联网+ ”时代汽车营销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增值要求,提出如下几点应对策略。

1.走名牌技工院校之路,应对高校扩招

高等院校进一步扩招,国家扶持大专院校转变为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不仅可以在高考平台录取招生,还可以自主招生,使中职院校生源进一步受到打压,生源质量下降,是大环境使然,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政策。但是技工院校有职业教育基础积淀深厚,办学经验丰富,实训力量强大,校企合作资源丰富等优势。技工院校要突破重围,只有坚定信心,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走名牌技工院校之路。

2.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双制共同进行专业建设,使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接轨

紧密围绕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将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对接;把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对接;把课程体系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对接;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把实训基地与企业车间对接;校企一体,共同建设师资队伍、课程标准、实训基地、教学材料等,将企业的价值观、创新精神、管理理念与校园文化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深化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第一,新生入学季,在新生教育周中积极宣传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及行动导向课堂模式,通过专业介绍、上体验课等方式使新生认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和程序,改变新生传统课堂行为习惯,适应新模式的要求。

第二,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师资。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使教师把握行业动态,知识和能力同步更新;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工作过程情境设置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质量,校企共同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第三,加大投入,加强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确保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有效实施。

第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重视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可操作性和情景模拟的逼真度,形式和格式可以灵活处理,不必拘泥形式,注重实际效果。

4.加强企业调研,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互联网+”的推动,新的汽车营销模式超越以往,正在走实体、网络相结合的道路。汽车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与时俱进,增加汽车电子商务课程,适应“互联网+汽车营销”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弥补毕业生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缺失。

5.推进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推进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6.拓展学生顶岗实习渠道,顺应“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

顶岗实习是每个学生必经的学习过程,以往汽车营销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多为汽车制造企业、汽车4S店等,在汽车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的时代,汽车电商企业也可以成为新的合作企业。

7.广泛开展和参与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纵观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技能竞赛一直贯穿其中,成为学生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技能大赛选拔人、锻炼人、培养人,促进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检验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刘宇,肖俊涛.“互联网+”互动式汽车营销模式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报,2015(4).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关系营销招聘

一、关系营销及其特征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双向沟通与信息反馈、合作与双赢、与利益相关方建立情感联系、动态把握与改进是关系营销的主要特征。关系营销的核心是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即关注与顾客之间广泛的、长期的社会情感的交互,通过各种道义的、感情的方式建立顾客对企业及其产品较强的参与情感与归属感,建立顾客的情感忠诚。

二、关系营销在企业招聘中的运用

企业招聘的关系营销就是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企业通过各种招聘渠道与潜在人才供给各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以此提升招聘的有效性,保证企业招聘工作的顺利和满意。按照招聘方式和对象的不同可将招聘的关系营销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校园招聘的关系营销。校园招聘的关系营销的重点是人才吸纳与品牌营销并重,即不仅把招聘作为选拔合适人才的机会,更是把校园招聘作为一个传递企业产品信息、传播企业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理念,扩大企业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1)针对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关系营销。针对毕业生的招聘首先要加大招聘宣传的力度,其次在招聘宣传的内容上应结合毕业生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根据“中华英才网”《2007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影响大学生选择最佳雇主第一名的原因中,“培训发展机会”因素比重最高,约占61.6%,即应届毕业生往往对个人职业的发展机会更为看重,因此企业的宣传应重点介绍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各种提升能力和促进职员成长的培训;在宣传中,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感染人;有效利用多种工具、多种方式以活泼、轻松的方式传递企业理念。最后,企业可以开展体验计划,邀请目标候选人到企业进行短期考察,在考察期间通过与员工的接触、职业生涯规划座谈等逐步建立其目标候选人的情感认同。

(2)针对高校低年级学生的关系营销。很多知名企业都把实习生计划列入了企业的招聘实践。如中海地产针对1年~2年内即将毕业的综合素质突出的在校大学生,举办“职业发展研习营”,实施精英式人才培养,内容包括理论与案例教学、模拟公司经营管理、多地域项目地盘研习、岗位实习计划、课题研究等,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吸引到学生的关注,又能发现优秀人才,一举两得。

此外,企业可以以开放式接待外部参观访问的方式,进一步推广企业品牌,通过营造特色企业文化氛围等增强企业品牌的感染力,让更多的潜在应聘者形成良好的企业品牌认知。2.经理人招聘的关系营销。高级人才的招聘较储备人才的招聘有更大的难度,首先是如何发现和接触到目标候选人,其次是如何与目标候选人建立互信与互相认同的感情联系。因为高级人才对自我实现的需求较储备人才更为强烈,个人层次的提升也使得其在挑选雇主的时候会更多强调尊重与认同。结合这些特点,企业招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关系营销。

(1)建立人才数据库。惠普的人力资源部门已在4年前就着手在互联网上发展履历表中心,各部门的经理可随时入数据库。经过面谈的人的履历表,都会加入经理的面试结论,有些不错的人才,前次面谈因名额关系未录用,其他经理可立即搜寻出来,直接约谈。

(2)多渠道进行创新性招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目标招聘者的联系。高级人才由于已有一定工作的积累,对新的机会的把握更注重自身与企业双方在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相互适合和匹配上,因而要打动这些高级人才的心,是需要企业不再把招聘看成是一时的过程,而是企业经过长期计划、并不断经营和改进的过程。

创新性招聘要求企业的招聘人员超越招聘流程,整合内外部资源,培养内部猎头实现招聘目标。在外部招聘中,可利用各种非正规的渠道,如多参加行业人士各种类型的聚会和沙龙等,加强行业联系。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招聘关系营销人员,登陆行业精英经常光临的网页和论坛或在专业的网站及论坛上发表文章及留言,扩大此行业的人际网络。在内部,鼓励和奖励内部职工推荐优秀人才。

将发现到的业务精英信息存入公司的人才数据库,在节日等发送真诚的祝福短信,进行持续关注;阶段性地将公司发展情况与招聘职位等信息发送给相关人才。

3.内部招聘的关系营销。内部招聘的关系营销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在有职位空缺时,首先考虑内部补充;其二是在内部职员招聘受挫的情况下如何消除其负面影响,激励其努力工作。对于后者,企业可进行针对性的沟通,说明不符合的理由,并针对该员工欠缺或不足的方面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供受挫员工参考,变消极处理为积极引导。

4.招聘关系营销的支撑。企业的招聘关系营销除了要进行招聘观念更新以外,还需要一系列因素的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招聘文化;科学合理的胜任力模型;专业的HR形象和对招聘的细节把握。

参考文献:

[1]庄勇黄珈庚彭博:校园招聘,人才吸纳与品牌营销并重[J].人力资源管理,2007,(08)

[2]关立:试论企业人才招聘的创新[J],甘肃冶金,2008,(10)

[3]王妮娜: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的问题研究[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09)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管理;网络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74-02

一、概述

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据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4年为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达到了559万多。2009年这个数字跃至611万左右。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这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随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在社会就业岗位未相应增多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渴望自主创业,互联网高速增长所蕴含的巨大商业机会,更激发了其网络创业的冲动。网络创业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网络创业具有:进入门槛低、机会均等;自由支配度高、受时间地点限制小;信息量大、选择机会多;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网络人气旺、市场广阔等独特优势。

网络创业因其成本低、风险小,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选择,大批青年通过网络创业走上成功之路。大学生知识结构完善,能够较快接受新鲜事物,对于网上营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创业空间非常大。

当然,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各界及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当中就提到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增长点。在这一系列的政策中,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些保障机制。在当前网络销售迅猛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大学生基于网络销售进行创业不失为大学生创业模式的重要选择。

二、大学生可利用的网络营销优势资源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政府和高校等各个层面都开始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投身网络创业事业中来,大学生网络创业之火一定可以燎原。对于大学生来说,可利用的网络营销优势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成为网络营销的代表

据统计,82.2%的网民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自己需要的产品信息。消费行为调查显示,一般用户会点击搜索结果前50名的链接。实践证明,排名位置的不同对搜索营销效果的影响非常大。目前国内已出现一批提供搜索排名服务的网站,其中百度提供的“竞价排名”属于前面讲到的第二种方式。这项服务因其低起点、灵活性和广泛覆盖率而颇受企业欢迎。

我国搜索引擎营销将朝着更加深层次,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搜索引擎的竞争结构也随着市场的竞争而改变。我国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包括,应用层次提升,应用范围扩大,应用深度增加,多方位竞争结构。同时,搜索引擎营销的产业化,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营销分支,也将产生更多的相关市场机会。

(二)E-mail营销将为大学生网络营销创业者带来无限商机

E-mail作为网络营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曾为网络营销带来了无数的商机。Email营销的发展趋势包括:一是e客户关系管理(e-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现在有一些e客户关系管理公司,它们的核心是:发送个人化的、精确的、与客户相关的和有时效性的电子邮件营销信息。二是多媒体营销信息。嵌入多媒体信息使得电子邮件也能提供更丰富的、更具冲击力的营销信息。E-mail营销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流媒体的互动的电子邮件平台,还能够实时收集用户的信息。三是分析用户特征。通过分析多个数据源使得企业能够分析用户特征、对之进行分类,从而优化与用户的互动。这项技术使营销客户能够分析更广泛的数据,例如能够收集用户在一个站点的系列点击行为并由此分析用户的特征。四是寻找新客户。帮助广告者发现它们已经存在的但不知道的客户群。

(三)大学生网络营销可以运用网络品牌营销

网络为每一个创业者提供了迅速发展品牌的机会,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不论它们是否曾经拥有品牌影响力,这种机会是均等的。网上创业者可以通过网络广告、富媒体广告和病毒性营销等互联网媒体拓展企业品牌。网络广告以其绝对的优势被众多的专家学者们,公认为未来世界广告的发展趋势。富媒体广告的优势是创新性和互动性,它提高了广告点击率,节约广告位资源。病毒性营销方法利用用户之间的主动传播,让信息像病毒那样扩散,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病毒性营销方法实质上是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免费服务的同时,附加上一定的推广信息,常用的工具包括免费电子书、免费软件、免费FLASH作品、免费贺卡、免费邮箱、免费即时聊天工具等可以为用户获取信息、使用网络服务、娱乐等带来方便的工具和内容。

综上,随着网民数量的增长,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农村互联网产业的开发,网络安全的加强以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人实用性网络的应用,网络营销一定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学生通过网络来实现成功的创业将会变得更加容易,也将会成为更加可行的创业方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约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网络营销的创业队伍当中来。

三、大学生利用网络营销创业的相关分析

(一)大学生利用网络营销创业的优势分析

网络覆盖面广、蕴含的信息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营销使信息的传递畅通并且实效性强,特别是表达逻辑关系复杂的主题时,采用超文本文件传播可以更好地体现其高效性。

在网上开展营销活动既节约费用,也减少了产品的传递过程,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产品的流通速度,也有效降低了成本。

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发邮件、设论坛、建立虚拟社区等方法以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网络营销不仅可以用做大众传播,还可以进行针对性强的小众传播,甚至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一对一的微营销,实现顾客定制产品。

(二)大学生利用网络营销创业的劣势分析

传统购物观念的束缚。大学生开展网络营销时,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没有实物的参与,这对于传统的“眼见为实”的购物习惯是一个挑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的报告显示,实现在网上购物的人仅占23.6%。

物流配送效率低。大学生无法很好地实现与自身经营能力相互配套的物流供应链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进行网上购物的热情。

(三)大学生利用网络营销创业的机会分析

不断发展的网络市场。我国的互联网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根据CNNIC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数现已达到23700万人,上网计算机总数为8320万台,域名总数为6109020个。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自从web2.0诞生以来,以博客、SNS、标签、RSS等社会软件应用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被广泛运用到网络营销中。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让用户既是信息的浏览者也是者。

上网业务的普及。根据CNNIC统计,目前我国网民上网最主要的接入方式是ADSL,达到了9070万人,占整个上网方式的52.19%。企业通过接入宽带网向用户提供大量信息和多媒体

资料。

(四)大学生利用网络营销创业面临的威胁分析

网络安全威胁大。这些威胁主要来自垃圾邮件、恶意软件、病毒、黑客技术以及间谍程序和网络钓鱼攻击。

法律条文的不完善。我国目前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如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等问题在网络上不能够完全有法可依,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利用网络营销开展创业。

大学生网络创业意义和价值重大,一方面网络创业可直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致富梦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近几年,以“网上销售”为主流的网络创业蓬勃发展,一方面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关,另一方面,与创业理念的渗透、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创业本身的优势、大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政府、高校与企业为主的社会力量的推动有相当大的关系。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投身网络事业中,大学生网络创业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参考文献

[1] 程艳林,周勇炜.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1,(4).

[2] 王珊珊,郭鹏.基于4Cs理论的网络营销探讨[J].经济理论研究,2010,(5).

[3] 刘茹.电子商务安全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3).

[4] 周常青.大学生网上创业的机会与风险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9,(8).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篇(5)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悄,市场营销学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悄的学科依据。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必然引发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梢的新发展,高校就业市场营梢呈现出营梢方式网络化、营梢现场社会化、营悄人员职能专一化、营梢产品自主化、定制营梢范围扩展化的新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特征愈发凸显,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突破,“高校为产业,毕业生为产品”的市场化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被纳人市场化的视野之中来审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就业市场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在内容、方式、方法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主要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营销方式网络化

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方式网络化的表现在于:

1.网络营销的基础平台已经形成。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我国的网站数量正在逐年迅速增长,新的网站每天都在诞生,政府、企业及事业单位也纷纷创建自己的网站,众多的网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网络化提供了基础平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高校若要在就业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网站建设以及网络营销必然成为拓展就业工作的新的着力点。

2.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网络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高校与用人单位均可利用网站、搜索引擎、供需信息平台、电子邮件、即时信息等渠道了解到所需信息。同时互联网络的交互性、双向性更有利于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成本较之信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要低得多,而通信的速度则远远高于传统方式,因此必然为更多的高校及用人单位所采纳,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3.网络创建了零级营销渠道。由于供需双方地处不同地域,传统的就业洽谈方式往往需要用人单位的人员千里迢迢奔赴高校选聘所需要的优秀毕业生,洽谈的成功要以用人单位时间、精力、财力的高投人为代价,所以对于与高校地理距离较远的用人单位来说,采取传统的就业洽谈方式的高校很难对其产生吸引力;而对于高校来说,举办就业洽谈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要拥有相当规模的洽谈场所,也需投人较高的成本。现代化的网络语音视频工具可以使互联网用户跨越空间距离,实现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网络上的面对面的沟通。不仅使供需双方人员免于千里奔波之苦,而且能以最少的财力、时间、空间投人实现就业洽谈。网络营销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的4Ps营销组合带来新的变化,它的关键作用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快捷的、最短的营销渠道,同时增加了营销渠道的密度和广度,创建了一个无形市场,实现了产业和用户、产品和消费者的零距离沟通。

二、营销现场杜会化

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经历了“统包统分”、“择优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四个阶段(3),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各个阶段所担负的使命不同。过去的各个阶段,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和高校是学生就业的筹划者和领导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毕业生成为就业的主宰,走向市场,卷人社会化竞争的洪流。市场经济初期构建的中央一地方一高校之间的指导系统、用人单位一高校一大学生之间的择业系统、用人单位一政府一高校之间的协作系统,三大系统在实际运作之中,社会化特征逐渐加强,特别是营销市场的组织形式的变化更加突出。由于最初供求信息的不对称,使高校承办的招聘市场如火如茶,而发展至今,高校终因“小学校”办“大市场”、“小马拉大车”而不堪重负,疲态尽显;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化、大型化、常规化的人才市场方兴未艾,趋于成熟。各地方人才服务与交流工作部门的人事、市场服务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整合后,社会化的人才市场渠道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可以断定,社会化、大型化、常规化的市场必将取代高校所设的毕业生类型单一、专业有限、规模有限的小型单一市场,大学毕业生也将投身于大市场之中,依靠社会上的人才市场服务,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与更多同类学生进行竞争。高校毕业生市场营销的工作重心将因此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发挥重要作用的校园营销现场将逐渐被社会化的人才市场取代,甚至最终基本由社会市场来完成。

三、营销人员职能专一化

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工作的主体是负责就业的工作人员,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革,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重心不断地转移。计划经济时期,就业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就业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大学生就业市场形成初期,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被动地在校内对用人单位代表的接待服务,并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其主要职能是服务;市场自由化时期,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市场与疏通就业渠道,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其主要职能是沟通;当今成熟市场时期,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完全买方市场,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信息服务和参与行业间竞争,指导学生参与市场竞争,其主要职能是指导;今后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畅通,供求信息收发便捷,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分析市场变化,研究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为高校制定综合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其主要职能为研究与指导。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工作主体的工作重心正在由过去的只单一地注重校内产品生产或单一地注重学校产品销售向研究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加工兼顾营销各个环节方向转变,正在沿着管理一服务一指导一研究的工作职能轨迹发展,工作空间实现“由外向内”的重心回归。随着就业管理的简化,就业服务的丰富,就业指导的丰富,就业研究的提升,工作人员逐渐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舞台上的主角淡出,在校内集中精力研究就业市场的变化,为学校制定营销策略,加强学生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获胜。职能的转变决定了工作人员类型的转变,新时期高校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研究型、指导型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逐步取代管理型、事务型、公关型为骨干的营销队伍。

四、营销产品自主化

无论是行业竞争,还是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的竞争。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才是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高校大学生作为“产品”与其他物化的产品相比有着自身“人”的特性—能动性闭,所以,与其他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的被动性截然不同,大学生产品在校期间不仅能主动接受高校的“生产加工”,更为重要的是该产品能够自我营销。在生产环节中,大学生产品的可塑性、能动性和自我选择性使其能够按照市场需求被加工成优质的、多样化的产品。在竞争中,大学生品能够自我推销,主动寻找用人单位,使就业市场更加广阔。同时大学生产品还具有较大的附加价值,高校运用得当,可以帮助自身打造市场品牌,拉动市场需求,拓宽就业通道,丰富营销手段。在产品的生产、定价、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中,大学生产品的“自我营销”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指出的是,这一特殊产品质量达标的积极性、市场的选择性和占领市场的主动性,既是高校就业市场营销的需要,又是大学毕业生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客观要求。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而言,可以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建立同质优势,而就毕业生个体而言,能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显示其异质优势(s)。因此,毕业生产品营销的自主性越来越大,自我营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充分认识并利用大学生产品的这一特点,适时开展大学生的自我营销,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富有特色的一种营销方式。

五、定制营销范围扩展化

对于人才定制培养的最简单的理解应为,高校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根据自身实际资源情况,为用人单位一对一地培养人才的方式。定制培养是在以往大规模趋同型毕业生产品的培养模式基础上,继续细分市场,将每一个用人单位视为一个潜在的细分市场,根据用人单位的特定要求,单独培养,造就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毕业生产品。它属于互动营销中的定制营销范畴。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营销;创业型人才;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F224.33 文献标识码:A

如今,从固定的互联网转向移动的互联网,从基本的内容转向大数据的爆炸,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营销成为很多企业探索和加强的营销领域。目前,全国高校中有本科院校30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700多所开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专业,为培养网络营销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这些人才的培养在数量上非常可观,并且社会对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但现实却不容乐观。根据《2012中国互联网营销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市场对互联网营销人才的需求呈爆发性增长态势,2012年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需求量约为116万,整体缺口约为55-65万左右。2012年互联网营销岗位年薪较2011年平均上涨14.9%,而同类市场营销类岗位年薪涨幅仅为9.3%,而且未来三年企业需求网络营销岗位会以30%的幅度增加,紧缺状态难以缓解。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网民对网络依赖度的提高,互联网营销已成为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沟通的主要渠道,专业营销人才的稀缺,导致互联网产业面临增长瓶颈。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当下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危机,因此其希望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来获得“救命稻草”。而对于大型企业或传统企业来说,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日益减少的利润,也期望能够通过网络营销来获得“第三利润来源”,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目前,各类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开设了网络营销课程,在校学生已达数十万人,但其就业率却低于其他专业,究其原因,并不是网络营销人才数量少,而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并非企业实际所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指出,党的十提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高职院校。

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如何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标准,并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将创业教育融入其中,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导向,将创业和课程相结合,围绕创业来展开,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型、开拓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职业型网络营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构建网络营销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在对我院已经创业的优秀的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与企业专家、毕业生的座谈中,发现对于网络营销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网络营销知识、网络应用技术及网络创业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创业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从而能够胜任网络营销相关岗位的职业要求。

在构建网络营销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将创业教育贯穿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个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意识能力和职业能力。知识能力中主要让学生掌握网络营销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意识能力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创业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营销能力、创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2 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

在网络营销创业型人才培养中,我们将创业教育内容融与其中,根据职业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从创业者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出发,分析作为网络营销创业型人才所具备的创业素质,具体细分为如何具有创业精神,如何形成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的培养和如何进行创业协作;然后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如《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关课程了解作为企业如何创业,创业过程是什么,从而浓缩为个人创业过程;进而通过知识的讲授,传授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如《网上创业实训》、《网络营销综合实训》等课程。

在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由灌输式、传承式教学模式向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转变,创新网络营销教育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体现,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力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由“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创业”的激励下,自主的去寻求如何去创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网络营销创业计划书,在完成创业项目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专业的知识理论,锻炼学生的创业技能,在创业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创业。

3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创业平台

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创业的能力。在校内,我们有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和网站建设实训室,学生可以在实训室中学习网络营销的最新理论和了解企业营销信息,进行模拟实践教学。教师通过情景模拟,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实训,学生运用综合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决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我院还开设了创业和创新拓展室,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学生在可以在免费的网络平台中,开设店铺,并进行网络推广,同时也为网上店铺提供网络营销策划及网络营销调研等工作,通过这些实际工作的演练,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校外,我院推进和鼓励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和实训基地。目前我们与哈尔滨中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震宇信息有限公司、黑龙江力德世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央红小月亮超市有限公司、上海康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哈尔滨网联超市、黑龙江省电子商务协会等多家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共建课程和实习、实训及创业平台。例如哈尔滨中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电子商务企业,主要承担了学生网络信息采集、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网络调研和搜索引擎优化等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相关实训内容。在学生入校时就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课堂中引入企业中典型工作项目,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每组成员根据项目任务制定创业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案运作创业项目,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在企业中,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了解岗位需求和职业素养要求,同时能够锻炼自己的创业技能,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

4 利用电子商务竞赛,锻炼学生创业能力

总书记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我院从2004年起,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和全国的“三创赛”,而且均获得了优异成绩。2004年参加中国首届电子商务大赛并获得银奖;2005年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东北赛区一等奖、全国优秀奖;2006年获得第二届中国电子商务大赛技能赛三等奖、第二届中国电子商务大赛网络营销赛银奖;2007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A组二等奖、D组二等奖C组优秀奖;2008年首届网络营销人大赛三等奖;2009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东北赛区一等奖、全国一等奖;2010年教育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黑龙江分赛区唯一承办院校,获得了黑龙江分赛区特等奖、一等奖等好的成绩;2011年参加首届电子商务沙盘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2012年在全程电子商务沙盘竞赛获全国二等奖。这些大赛均以企业真实商业项目为比赛题目,鼓励大学生创新应用互联网工具平台加以解决,激发大学生对于企业和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应用互联网工具平台与商业实践的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创业人才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以学生为主体,职业岗位为标准,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二是创建自主学习团队,实现教学渠道的多元化和立体化,三是建立学生全面参与的模拟实践教学系统,实现对教师-教材-课堂所构成的传统教学链的突破;所以开展创业教育,鼓励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网络营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既需要具有创业能力的教师队伍同时也要有学院相关机制作为保障,而作为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探索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能胜任网络营销类相关岗位并能在本职岗位上开拓新事业的高素质、职业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互联网营销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创业;创业前景;案例分析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近五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据,我们可以比对,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2012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2015年的毕业生人数突破749万。连续几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就是:对于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怎样用好大学生,使其有用武之地,笔者对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做了调查研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一、网络营销发展趋势

1.搜索引擎将成为网络营销的代表

我国搜索引擎营销将朝着更层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搜索引擎的竞争结构也随着市场的竞争而改变。我国搜索引擎发展趋势包括,应用层次提升,应用范围扩大,应用深度增加,多方位竞争结构。

2.Email营销带来无限商机。

Email作为网络营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曾为网络营销带来了无数的商机。Email营销的发展趋势包括:一是e客户关系管理。现在有一些e客户关系管理公司,它们的核心是:发送个人化的、精确的、与客户相关的和有时效性的电子邮件营销信息。二是多媒体营销信息。嵌入多媒体信息使得电子邮件也能提供更丰富的、更具冲击力的营销信息。三是分析用户特征。通过分析多个数据源使得企业能够分析用户特征、对之进行分类,从而优化与用户的互动。

3.网络品牌营销发展趋势明显

网络为每一个创业者提供了迅速发展品牌的机会,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不论它们是否曾经拥有品牌影响力,这种机会是均等的。网上创业者可以通过网络广告、富媒体广告和扩展式营销等互联网媒体拓展企业品牌。网络广告以其绝对的优势被众多的专家学者们,公认为未来世界广告的发展趋势。常用的工具包括免费电子书、免费软件、免费FLASH作品、免费贺卡、免费邮箱、免费即时聊天工具等可以为用户获取信息、使用网络服务、娱乐等带来方便的工具和内容。

二、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现状

1.全国网络创业就业总量逐日增大

据调查,2014年全国个人和企业网店规模分别为1.6人和6.93人。据此推算,全国通过开设网店直接创业就业的人员1003.72万人。从网店店主的年龄看,25-34岁年龄组的占63.5%,24岁及以下的占21.9%,35-44岁年龄组的占12.9%,45岁及以上的占1.7%。年龄在25-34岁之间对应的是80后的网络创业者,年龄在18-24岁之间对应的是90后的创业者。网络创业者中80、90后青年群体成为绝对主体。而网店员工中八成以上为34岁以下青年人。

2.大学生创办网店带动就业总体规模日趋广泛

大学生网络创业更善于运用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据调查,2014年全国个人网店和企业网店中,大学生创办的网店各占59.7%和71.6%,网络创业就业人数。据此推算,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总规模约为618万人,占全国网络创业就业人员的六成。其中,在校大学生创办的网店带动就业人数约30万人;毕业5年及以内大学生创办的网店带动就业人数约231万人;毕业6年及以上大学生创办的网店带动就业人数约357万人。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创业更加注重创办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且更加善于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技术。目前,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网店店主不了解甚至没有享受过相关扶持政策,不知道或从未接受过创业指导或创业培训。七成以上大学生网店店主希望政府强化网络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

三、大学生创业就业主要模式

1.创办网站

创办网站要充分考虑技术、资金和人才等问题,选择合适的办网规模和类型。大学生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攀比。目前,有几种比较成功的方式可供参考,如创办BBS论坛、开设博客和威客网站等。这对初涉商海的大学生要求不高,而且可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是一种比较便捷的网络创业途径。

2.网上开店

网上开店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模式,受资金、店铺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较少,具有门槛低、风险小、易操作、存活率高的优点,特别适合商业运作经验不够的大学生创业者。许多高校BBS论坛上都设有专门的板块,为商家广告和其他相关信息。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在淘宝、拍拍、易趣、当当等网站开网店销售产品,拓宽了商品交易渠道和业务经营范围,加盟C2C网站平台,开办自己的网络小店,就成了大学生进行网络营销创业模式的高一级的选择。

3.网上自由职业

大学生是一个知识素质高、创造力强、富有活力的精英群体。不少人在网上从事自由职业者创业,如担任兼职网络编辑、电子畅销书作者、专栏作家等。这些职业的时间比较灵活,工作地点也不受限制,大学生能在享受自由和潇洒中实现创业。但其中不足之处在于收益比较低,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能将其作为赖以生存和积累财富的主要手段。

四、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作为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一种延伸,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一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对个人和社会树立一种责任感,培养其创业思维、服务意识以及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让其对网络创业的艰辛和风险有充分的认知;二是要加快网络创业知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的课程体系,明确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邀请网络创业成功人士和有关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技能的辅导,通过网络创业竞赛、高校与商业网站联合培养、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和实验基地等途径,为网络创业提供可靠保障。

2.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政府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倡导和弘扬创业型的社会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支持创业、尊重创业、宽容失败、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同时,要大力加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此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网络创业的正确认识,摒弃“创业不如就业”、“网络创业虚拟不可靠”等狭隘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创业本身也是一种就业,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选择,理解、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网络创业活动,成立高校网络创业联盟,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让网络虚拟经营成为大学生创业前的试验场。

3.建立网络创业资金支持体系

大学生创业的自有资金不足,往往在创业的重要转折点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而失败。政府应通过财政拨款、社会募捐等方式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网络创业扶持基金,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向大学生网络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同时,高校也应结合自身情况,拿出专门资金,对大学生网络创业予以支持,尤其要重点扶持前景良好的网络创业项目。此外,政府部门要动员社会力量,鼓励民间私人资本、相关商业网站等投资大学生网络创业活动,拓宽资金的来源,并建立合理的资金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

参考文献:

[1]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

[2]阿里巴巴商学院网络创业研究中心.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庞鑫培,陈微微,文杰.外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体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