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8 02:45:01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 公共危机 互联网 web2.0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指危及全体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和公共利益的紧急事件。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当代的公共危机往往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新技术的支持下造成全球性的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流行正在改变着人类的信息收发模式,也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媒体技术将深入影响当今的“公共危机”事件及其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

1,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管理与危机传播

公共危机管理就是“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前的预见能力和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目前国内不间学科背景的学者基于国外研究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构提出了各种意见,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制度论”、“经验论”、“全面整合论”和“公共关系论”。这四类观点从各自的角度强调了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某些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然而,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其中都应该具备科学、高效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和完整的危机传播(危机公关)策略。

信息的获取与管理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一切组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公共危机发生时如何甄别真实、有用的信息,如何管理、传播这些信息都是危机管理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科学、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和危机传播(危机公关)景略是公共危机管理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毫无疑问,整个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正是这两部分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最大,也是新媒体技术产生最主要的积极作用的部分。

2,研究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内学界研究的重点是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电子政务的作用。“危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加以建设。”电子政务系统“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整合信息资源,打破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并使得公众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而技术进步(表现在软件、硬件的更新换代和更多服务功能的提供),例如以Web2.0为代表的新技术,会直接影响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形态和功能。

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关策略和针对媒体的管理控制手段仍然将大众传媒作为影响公众的最主要的媒介渠道,其公关策略的核心是围绕着如何管理大众媒体展开的。互联网作为影响日益深远的信息传播媒介并没有完全纳入公共危机管理的公关策略体系之中。

在企业危机管理领域,已有学者对互联网的影响和作用做了初步研究并得出结论,如网络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一方面,网络可能是大众或媒体记者获知危机事实的第一渠道甚至是引发危机的导火索;另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和及时,使其成为危机沟通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虽然,公共危机在形态的复杂性和影响的剧烈性方面远一远超过了单个企业或组织的危机,但究其本质是相似的。因此,上述研究结论也应当适用于公共危机领域。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互联网对公共危机及其管理的影响时,必须及时关注互联网发展的最新特点,以此作为研究分析的前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可能避免因技术的进步造成研究结论的过时乃至谬误。正因为如此,本文将从Web2.0时代的互联网特征出发分析互联网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具体影响和作用。

二、Web 2.0阶段的互联网对公共危机管理提出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乃至生存方式都在受其影响。这种影响即使在危机时刻也不例外。Web2.0阶段的互联网对公共危机及其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学界对于Web2.0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Web2.0是对互联网新阶段、新功能的一种描述和统称而非全新的事物。Blogger・Don在《Web2,0概念阐释》中提出Web2.0是以Flickr、Craigsfist、linkedin、Tribes、Del,icio.省略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ld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割、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2.0阶段强调的是网络的用户制造“内容”,大大降低了在互联网上内容的门槛,给予网民更大的创造性的空问。在这一阶段,任何网民都可以更加方便、简单地制造自己喜欢的内容并上传网络,与他人分享。

Web2.0时代的互联网的诸多服务应用已经部分的具备了媒体的传播特性。即所谓的“自媒体”特性。维基百科中对“自媒体”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通过博客、播客、即时通讯这些网络工具,互联网用户可以信息、吸引公众注意进而营造舆论,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公共事务产生更大的影响。目前网民的个人素质良莠不齐,新兴的网络自媒体又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手段,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基于互联同的自媒体形态都可能对社会造成各种负面,在可能爆发危机的时刻或已经处于危机的阶段,这种互联网新形态对公共危机管理可能造成的困难和对社会可能造成的破坏力将超过web1.0时代。因此,如何应对这种困难,降低这种破坏力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互联网作为新型传播媒介的优势,帮助公共危机管理顺利实施,将是当今公共危机管理所面临的新挑战。

三、如何使用Web2.0互联网应对公共危机

1,化解互联网在公共危机管理和传播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互联网带来的这一日益明显的挑战,在公共危机管理和传播过程中应该将带有自媒体特性的互联网传播形态视为与大众传媒同等重要甚至是影响力更大的媒介加以考虑,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补充性的渠道。具体而言,在限制互联网可能产生的危害方面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制定专门的互联网危机传播策略,建立针对自媒体特性的管理、监督机制。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必须像管理、监督大众媒体一样,对互联网形成有效的管理、监督,以确保政府权威信息向公众传播,危机管理具体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不同于大众传媒,其互动性、及时性、无中心化、网络化等特性要求制定符合这些特点的专门的互联网

危机传播策略和公关策略。在这方面企业危机传播领域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公共危机领域完全可以借鉴。

(2)相关的研究和大量的现实案例已经证明,互联网在危机的爆发、传播乃至其后的控制、管理的多个阶段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网络可能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也可能是加快危机发展的鼓风机、还可能是扑灭危机之火的灭火器。对于互联网的这种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多重角色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①导火索,即直接出互联网上的信息引发各类危机。这种例子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2007年6月,震惊全国的山西省洪洞县黑砖窑事件就是首先由一位当地妇女在互联网上发了一封求助信引发的。互联网带给公众更大的言论空间,因此,引发各类危机的信息可以在网络上更自由、更快捷地和传播。互联网先天上就具有成为爆发危机的导火索的优势。

②鼓风机或灭火器,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是一种网络化的“病毒”式传播。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上都强于大众传媒。因此,当危机出现后,大量互联网用户参与相关信息的传播和议论,将会加速危机的发展,扩大危机的规模。网络用户通过具有自媒体特性的博客、播客等传播工具直接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意见、情感,对已处在危机情景中的组织(企业或公共部门)进行质询、谴责甚至攻击,这样的不满的情绪会迅速传染其他网民。进而形成强大的网上乃至现实社会中的舆论。这样将有可能产生两类结果:

a鼓风机效应:使已发生的危机迅速放大、恶化和蔓延;b灭火器效应:网络上形成的正面舆论影响现实层面的具体决策,加快危机的化解。

无论是成为鼓风机还是灭火器,互联网上的危机信息产生舆论效应的时候,都会对危机进程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在公共危机的管理中对于互联网舆论的形成需要特别关注。由于互联网信息制造、传播的平等性、自由性,对于互联网舆论的监督应该以引导为主,帮助互联网用户自己形成有利于事态健康发展的舆论。

化解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从根本上讲是要认识并尊重互联网这一日益重要、十分独特的传播媒介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规律,使互联网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器、灭火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限制互联网的消极作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有效运用互联网的诸多服务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2,Web 2.0阶段的互联网传播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Web 2.0阶段的互联网传播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只要在危机发生的过程中互联网不瘫痪,网络用户就可以用其进行信息交流。这一行为完全可以伴随危机管理的始终。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成为联系个人问、群体问、部门问、地域间等不同层次人群间信息交流的最有效的平台。Web2.0技术提供的各种个性化的服务无疑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以下凡点最为明显:

(1)权威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政府的权威信息的和有效传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利用传统的大众传媒确实可以达到高效的信息覆盖,但这种传播模式本质上是线性的、单向的,而且电视、广播等媒体传播政府的信息是一次性的,为达到传播效果,必须反复播出。在危机时刻这种传播行为耗费巨大,难以令人满意。利用互联网进行权威信息的则可以有效地补充大众媒体的不足。

首先,在互联网上信息,成本低,信息的更新速度快,传播效率更高。Web2.0的诸多技术则进一步加强了这些优势。如目前已经广泛得到应用的AJAX技术(Asynchronous JavaScnpt and XML,它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用户下载信息时服务器的资源占用量。而一些容量较大的信息(文字、音频、视频文件)都可以通过各类P2P软件加以传播。P2P技术就是个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利用这些新的网络传播技术可以利用社会的信息渠道来传播政府的权威信息和各种具体细节。

另一方面,作为受到危机影响的(部分或全体)公众对于危机关注度极高,需要获知相关的真实信息以指导其行为。每当有危机出现,作为信息自由交流的最大平台――互联网上就会很快地出现各类来源不明的相关信息。其中大量的是一些用户出于各种目的编造的网络谣言,这类谣言的危害性极大,在各类谣言充斥的海洋中真实的、权威的信息甚至都会失效。因此,在互联网上及时、有效、积极地权威信息是遏制网络谣言的有效手段。而危机管理的决策者、参与者、知情者、新闻参访人员、专家、顾问等等相关人员都可以将和危机相关的大量真实可信、生动感人的具体细节信息、亲身感触利用博客,播客(网络视频上传、下载)等方式进行传播,遵循危机信息的“梯度规则”,进一步降低网络谣言的危害。此外,Rss技术可以让网络用户设置个性化(新闻类型设定、新闻来源设定等等)的Rss新闻组,直接通过在线或者离线Rss阅读器来浏览网站摘要与新闻,而不必登陆网站就可以得到网站内容。针对这种信息获知行为,公共部门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与危机相关的Rss新闻信息服务。只有更加灵活、高效地使用互联网传播,才能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播权威、真实的信息,抑制谣言的危害。

(2)信息的搜集、反馈和监督渠道:

公共危机管理要求公共部门在紧急情况下化解危机,减少损失,维护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应对危机的整个过程中,准确、高效地了解民情、民意进而更有效地回应社会与公众的需求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前提。

虽然公共部门对于不同类型的危机会提前准备各种应对预案,但危机过程中公众的心理反应和具体需求(物质和精神层面)则事前无法清楚得知。这类信息需要通过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加以搜集,以指导危机评估、具体行动以及事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除了公共部门主动搜集信息之外,大量信息搜集和反馈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如,当需要大量评估公众对于公共部门具体行为的反应或灾害受害者的身心状况时,可以通过互联网发放问卷,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实时的问答、评估网络舆论等方式获得相关的信息。公共部门应该提供类似“百度知道(http://zhidao.省略)”等形式的网上求助问答平台,专家实时在线回答公众提出的相关疑难问题,并允许公众上传个人受灾信息(在此信息的基础上加以核实、统计数据,帮助决策和行动)。通过这些灵活的信息交流渠道,公共部门可以获得更加充分的相关信息,以此来改进具体措施,指导进一步的行动。同时,公众的有效反馈还可以起到积极监督的作用,某些具体措施的不到位、不合理造成的危害通过网络的传播一方面可以迅速的反馈到部门中枢,另一方面,大量网民的支持所形成的舆论会造成极大的压力敦促错误行为的纠正。这种网络传播形成信息搜集、反馈和民主监

督机制无疑可以帮助公共部门更有效地化解危机。

(3)社会参与、社会动员的渠道:

现代社会的公共事务愈加纷繁复杂,公共部门没有能力解决所有的问题、事务,这就要求社会公众通过民主的方式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在日常的公共事务和应对公共危机时政府部门都需要大量社会群体、NGO的参与。这些公益性组织的积极参与和与公共部门间的合作可以使得政府克服直接处理社区服务等具体事务的官僚弊端、低效率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从而使其成为政府能力建构的重要补充。

互联网是社会参与、社会动员的理想渠道,这一点,在危机时刻体现的更为明显。通过即时通讯、视频的上传、下载、相关信息的网络讨论、争议乃至形成舆论,这些行为不断扩大着危机事件在公众中的关注度,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进而使全球所有关心危机的人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关注、讨论、乃至一起行动。这种网络的交流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可以有效地加强公众的安全感和团结一致的精神。不处于危机范围的其它地区、国家的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更主动地参与危机防范、控制以及事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互联网在搜寻、整理遇难者信息,寻找失踪亲人方面起到了传统媒介难以代替的关键性作用。参与抗震救灾的NGO、志愿者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实现了救灾信息的第一时间上传、整合和有效筛选,有力地帮助了失散群众与家人间的联系,大幅度提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救灾的效率。

互联网本质上是社会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中的主角不是哪个政府机构或部门,而是社会的全体公民。公共部门应该积极鼓励公民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参与公共事务的工作,尊重其言行,平等地与其交流。这样一种公众主动参与,政府积极配合的社会动员机制将会在化解危机的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我国政府在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互联网功能的建设,特别是在建立专门的互联网信息和搜集系统,利用Web2.0技术,为公众提供上述各类服务,促使公众主动参与、合作和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帮助政府部门化解危机。

不仅如此,随着民众公共参与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不但实现了网民群体对公权力的监督,同样也成为化解社会矛盾、预警危机、化解危机的有效方式。每一次贪腐行为都使公众利益受损,每一次权力滥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正常发展的大局。而轻视、回避网络民意则会失去预知危机、化解危机的宝贵时机。尊重公民的知情权,确保网络言论通畅,重视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对于避免、化解群体性危机意义重大。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篇(2)

信息技术的变迁给当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发展、公民生活以及民主政治等方面,互联网络正在逐渐改变以往的生活和社会参与模式。对公共行政而言,由韦伯所推崇的“官僚制”范式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广泛的质疑,“技术的变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官僚制组织形式、形状、性质和活动规则等不得不发生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的治道变革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兴起,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企业家政府等成为现时的流行话语。在这场变革的背后是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与政治的交叉研究,制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构成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结构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也正成为许多研究者的方向选择。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正对公共管理的技术、公共舆论的引导、公共活动的参与以及公共部门的形象等方面构成挑战。在治理不再局限于政府唯一主体的背景下,扩大公共治理的主体以及形式就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任务之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4年出版的《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一书就表明了公共治理的机构、权力主体等方面的一些国家在公共治理的实践。扩大或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之所以受到普遍关注,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和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的能力缺陷促使了公共治理的普遍实施,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市场或者政府的行政命令、手段难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利用的最优化,通过形式多样的公共治理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控制和协调公共资源方面的某些不足;另一方面,公民对公共政策回应性与参与性需求的提高,也要求政府管理从等级控制转向网络背景下的参与协作的方式。

二、公共领域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按照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的理解,公共领域指的是公共意见的形成场所,传媒(如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等)是作为公共领域的媒介而存在。其理论主张的是,现代市民社会应该把经济领域从市民社会中分离出去,认为市民社会主要应该由社会和文化领域构成,同时强调它有社会整合功能和文化传播与再生产功能。而互联网的传播特征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主张,强调了社会文化的公共领域性,同时强调社会整合功能和文化传播与再生产功能。

(一)网络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视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全球性趋势。传统公共行政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订和实施政策,对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顾客导向和结果导向,主张以多元的、民主的、协作的行政模式管理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实质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而互联网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延伸则为治理从思维层次上的概念向实践上的操作提供了可能。体现在:

1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逐步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

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达到1.6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2.3%。该报告还分析指出我国互联网的信息和沟通功能已被普遍使用。而早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郭良副研究员主持的《2003年中国12个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的调查也表明:71.8%的网民和69.1%的非网民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观点”;60.8%的网民和61.5%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可能有机会评论政府的工作”;72.3%的网民和73.3%的非网民都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通过互联网,政府官员可能更多地了解群众的看法”。上述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公民均具有比较强烈的公共参与愿望。正如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受大众媒体控制的公共领域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市民社会的载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与作为政治和经济入侵者的传媒力量对抗,使他们能够改变、创意性地拓宽和批判性地筛选受外界影响的价值、观点和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网络技术的互联网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一种协调机制,重视和利用好这个机制,对集中民智民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部门在网络领域的技术应用亦不断成熟

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应用不断扩大,网络信息技术除了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外,在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实体的治理中的应用也逐步扩大。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就是政府部门对网络技术的回应而产生的,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政务有效改变科层制的行政流程,缩减政府的层次和规模,提高政府部门的透明度,改变科层制的工作方式、办事方法以及决策程序、服务形态。如美国总统选举通过电视或网络展开竞选,有政治专家认为,通过基于网络技术的互联网进行大选投票,美国大选的投票率将由现在的50%-55%上升到65%~75%。正如信息学专家曼纽尔·卡斯特所言:我们正在目睹一个完全由市场、网络、个人和战略组织所构成的世界的来临。

3公共政策在更多的网络空间获得了合法性的讨论

公共治理者认为,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去行使公共领域中所有公共事务管理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今天。国家、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都在与成千上万的公民、其他的公共机构、私人以及非营利组织一道从事治理。”因此,公共政策的产生是由多元行为主体(个人、商业组织、政党组织、利益集团)通过对话、协商、妥协共同参与合作最终达成平衡和整合而成的,在网络空间里传统的统治控制让位于互动和合作。作为公共领域的网络空间已经使得公民有可能获得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政策过程,公民找到了参与民主政治的合法性身份。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整合和群体认同,寻求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为国家和政治子系统奠定合法性基础,参与公共领域的过程就是认可政治秩序的过程。”研究传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篇(3)

一、网络发展带来管理新挑战

随着电脑、手机等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日益进步,我们正在走进网络时代。互联网以其快速、广泛、非线性的传播特点,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信息交流模式和舆论生态。目前,网络已成为我国民众表达观点、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已超过国民总数的1/3,其中微博的使用率为48.7%,微博用户约有2.5亿。庞大的用户群体说明网络在及传播信息、影响公众舆论等方面有着传统信息传播渠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力量,尤其是微博的到来,使信息交流的自由度、开放度、速度在我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微博已成为重大新闻事件最快、最直接的信息源。

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尽管国内的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电台)正愈趋商业化,但由于体制限制及历史惯性,传统媒体的公共舆论空间依然十分有限。对于很多报道,传统媒体普遍比较谨慎。

随着网络空间的日益开放和互联网用户力量的壮大,众多社会领域里原本的信息垄断局面正逐渐被打破,各种声音,包括主流之外的声音更多地涌入公众的耳朵。同时,网民们(包括手机网民和电脑网民)愈发爱说,敢说,能说,某些网民甚至不惮胡说、乱说。不少触及地方政府利益的公共事件,都受到许多网民的关注和围观,在网上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网络空间尤其是微博这一参与者众、影响力巨的公共平台里,不乏言辞尖锐、激烈的言论和汹涌的质疑、批评,甚至夹杂着各类谣言和来源不详、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

网络公共言论空间快速、无序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对网络舆论的治理越来越难,既有的信息传播体制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上直言,微博“容易使一些非理性的声音和一些负面的舆论、有害的信息迅速传播”,“现有的管理很不适应,对网络信息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新挑战”。

二、路在何方?

互联网治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网络审查制度,一个广泛的共识是,管理互联网要以法律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这也应是我国互联网努力的方向。中国正在向法治社会迈进,通过法律手段管理互联网具有稳定性和合法性;立法规范互联网管理,可明确规范网民、政府、信息提供商或服务商、网民等互联网主体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防止其乱作为、滥作为或不作为。

事实上,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要依法依规管理互联网,而且目前我国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并不少,有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等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对网民可以在网上看什么、做什么的界定依然不明晰——什么算“有害信息”?揭露社会丑恶、灾害见闻到何等程度就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网络世界造成不少困扰甚至思想混乱。此外,尽管法已立,但实际上这些法律法规文件对互联网行为起到多大的规范和约束作用,还是一个疑问。

可喜的是,从各级政府纷纷开设政务论坛、越来越多的官员在线与网民交流,到近期各地机构争相“织围脖”(开设微博)的现象来看,各级政府已越来越懂得通过网络来进行宣传,树立形象,越来越意识到网络民意对行政决策的重要意义。以微博为例,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各级党政机关公职人员开设的微博账户已有5万多个,成为我国政务公开的新亮点、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新渠道。然而如何真正有效地与数以亿计的网民进行交流和沟通,管好网民手中的键盘、鼠标、触摸屏,政府的应对思路和措施还显得不成熟,有时甚至吃力不讨好,引起部分网民非议。对执政者来说,中国互联网既要发展,也要管理——一方面要保障公民及团体在网上的合法权益(包括知情权、言论自由)和活动,推动互联网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运用,一方面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传播秩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决策者似乎还没在“管理”与“发展”之间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及二者的和谐相处之道。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篇(4)

利求同:20世纪中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利克莱德(J.C.R. Licklider)提出了“计算机功能分享”的愿景,互联网就是这愿景的实现。互联网的崛起,其实是一场信息革命。不久前,人类储存的信息已高达295EB(Exabyte,百亿亿字节),如果存入光盘,光盘会堆至月球都不止。1986年至2007年, 世界范围计算机能力的年增长率为58%。2002年,数码信息储量首次超过了各类传统载体的总和。五年后,全球约94%的信息“记忆”,已变为数码。大家都受益于这个奇迹,并为之折服。但同时,互联网又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生产、管理、传播、学习、使用的方法跟习惯,都动摇了。

在个人层面上,首先是知识信息的质量变得良莠不齐,难以控制。互联网通过服务器、宽带、超文本等手段集合众多分散独立的信息源,形成两百五十多亿个可标引网页。这庞然大物信奉民主,鄙视内容审查,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实名或匿名,上载下载文献,随时更新内容。在虚拟世界里,正如苏格拉底担心的,知识信息与作者的关系变得松散模糊,文字内容同作者的行为、荣誉及品格不再关联。网上信息的内容“海量”重复,真假难辨。这就要求互联网使用者,如果审慎的话,要对所得信息仔细甄别与筛选。

其次,信息保存的难度加大了。现在我们发短信、写电邮、起草文件、分析资讯等等,一切都数码化了,必须使用阅读装置才能处理。但同时,软硬件技术迅速更新,制式标准不断换代,这些数码化记录很快就没法阅读了,除非请专业人士协助“破译”,非常费工,且不安全。这问题让公司和政府部门很头痛,数码信息维护成本高,稍不留意就丢失了。

第三,更为严峻的是,“互联网大脑”对深度阅读思维跟创新能力的威胁。面对信息轰炸,我们的大脑容易超负荷运作,无谓地损耗注意力。互联网是个链接世界,读者跟着链接到处浏览,系统而连贯的阅读,就难以延续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蜻蜓点水、跳跃式的阅读习惯,导致推论、分析、批判、洞察等高级认知行为来不及调动,阅读思考便提前结束。这个倾向令人担忧,会不会阻碍科学探索、知识创新呢?西方学界做了不少研究,详细的讨论,请参阅拙文《互联网大脑,能阅读思考?》(《书城》2011.4)。

在社会和历史层面,则是知识管理何去何从的问题。知识管理是知识生产链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两千三百多年前,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创立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模式,沿用至今(参见拙文《心智的圣所》和《Pinakes》,载《书城》2010.9 & 11)。图书馆收藏书卷抄本等各样文献,分类著录整理校辑,供学者、科学家和普通读者使用,达到知识传承的目的。传统图书馆是围绕着书籍这一知识载体而运作的。印刷术虽然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教育普及,但书籍的传播范围和速度还是很受限制的。印刷品一般只能在一时一地阅读使用。所以,图书馆要按照社区分布,根据读者的需求收藏复本,才能做到知识分享。而出版物一旦入藏,图书馆就永久拥有其产权,并藉此实现馆藏的管理和借阅流通,形成一个多重子系统、互为后备的分散式组织结构。这技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图书馆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收藏知识,还要确保知识的公有共享。因此现代图书馆多取非营利的组织形式,无论官办私立。公立图书馆纳入国家、地方政府、学校或研究机构,给予财政预算;私立图书馆,则有专门设立的基金做后盾。这样,不以营利为目标,少受市场动机(包括知识产权)的干扰,在知识四周筑起一道围墙,保证了全社会对知识相对自由的使用,实现公有共享。历史证明这是有效的。

互联网的崛起,信息载体和传递方式数码化了,知识管理进入了一片新天地。信息的收藏、整理、传播、使用不再受地域和传统载体的限制,分享可以异地、共时、随机并大规模地实现。比如,在中国偏远地区查阅美国Westlaw的判例文献,已无技术上的障碍。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知识共享。相比之下,传统图书馆尽管引入了数码技术,但它代表的知识管理方式在新技术面前显得笨拙,效率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尤其是研究型图书馆的使用率普遍下滑。据(美加)研究型图书馆学会(ARL)2008年统计:与2005年相比,成员馆的使用率下降了35%-50%;研究型(参考咨询)服务的利用率,则从1996年的顶点下跌了63%。连一流大学也不能幸免,例如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络目录的使用率,2008-200年较前一学年下滑21%。这一趋势,跟互联网的扩张刚好同步而成反比,显示出人们获取知识的来源和方式变了。图书馆的读者在减少,社会对它提供的知识信息的依赖程度在降低。图书馆作为知识管理核心机构的崇高地位,从技术上被动摇了,面临两千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这么大,您认为会取代后者吗?为什么?

利求同:互联网取代图书馆,成为信息储存管理和使用的中心,这在技术上已没有悬念,事实上也正在发生。九年前,埃及的新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开馆,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先生应邀发表演讲,论及图书馆正在“成为博物馆,保存的是印刷时代的遗产,供人参观”。这个观点有相当的代表性,但我以为不必太悲观。毕竟,知识公有共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图书馆原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共享,追逐利润的互联网公司就难以取代图书馆的传统职能,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知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财富,不管是谁创造的,都应该而且必须为社会共享,这在全球化的时代尤其重要。

也许有人会提出:如何解释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给予作者、发明人等权利人的产权和保护,是有期限的,并受到公共利益(言论自由、学术研究、公平竞争、生物品种及文化遗产保护等等)的限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妥协,即知识伦理对私有产权的让步。虽然数码技术给知识共享带来许多便利,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巨鳄”,是谷歌、百度那样的公司。他们日常的营运,便是在市场利润的驱动下,在信息领域圈地,将知识转化为私人财富,即商品。不过有时候,那商品化做得比较隐蔽,如搜索引擎对信息分类排序及收费的商业策略。在不知不觉之中,公共利益就让位于商品交易规则,知识共享成了附加种种条件的商业行为。更让人担心的是,互联网的技术进步使得知识管理领域开始具备自然垄断的经典要素,呈现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发展趋势。当巨鳄们利用知识产权来阻止市场竞争,假如司法或行政上的反垄断干预不力,后果便是知识共享的终结。谷歌图书计划便是一例。谷歌企图通过与美国出版商和一部分作者达成协议,扫描世界各大图书馆的藏书,建立一个空前绝后的巨无霸数码图书馆。它画了一幅诱人的前景:谷歌图书馆乃是“我们的图书馆”,仿佛公司的目标不是为了赚钱――排除竞争,独家赚钱。

幸好,公共图书馆使用率的增长,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参见拙文《借图书馆对大萧条说“不”》,载《书城》2011.2)。公共图书馆对社区文化建设、公民教育和民主政治,都是举足轻重的。慈善家卡内基认为:“世上的民主摇篮,非免费公共图书馆莫属。在这个知识理想国里,无论等级官阶还是财富,一概无须考虑。” 正是由于这一理想,虚拟世界还无法取代公共图书馆。哈佛法学院桑斯坦(Cass Sunstein)教授的研究表明,互联网对民主具有一种极端化效应。网上的言论环境可以瞬时汇聚大量用户的意见表达,但这类虚拟“部落”的形成往往有很强的自我选择倾向,造成“人以群分”的局面,多元化视角迅速消失,会扭曲甚至压制言论自由。因此,人们需要有不加选择而相遇的机会,尤其是各种迥异想法和论题之间未必愉快的碰撞,通过理流,达成共识。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功能,便是提供这样一个真实的社群空间。

当然,这次西方的金融危机,公共图书馆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英国,政府不得不削减经费,今年年初决定关闭四百多个公共图书馆。公众大哗,2月5日举行全国抗议日,表达对知识公有共享和真实社群空间的理念的坚持。可见,民主政治也是抗衡互联网大公司劫持知识管理的主要力量。

那么,图书馆是否可以像以往入藏图书一样,通过购买数据库,继续保存、传布知识呢?

利求同:这正是图书馆的一大困境。互联网数据库正在逐步解除图书馆的基本技术功能。在美国,图书馆的收藏,数据库的比例越来越大。据ARL统计,至2007-2008学年的过去十年,成员图书馆电子文库的采购费用,已超过采购总额的50%。但是,购买的数据库并不为图书馆所有,因为商家出售的只是“时间”,即某一时段的若干户头,通常是一年内对数据库的有限使用权。到期不续,使用权作废,数据库即拒绝访问。图书馆的数据库收藏,因此不像入库的传统书籍,只是一份允许访问、查阅、下载和打印文献的使用合同。数据库完全改变了馆藏的意义。图书馆不再是知识的收藏与管理机构,变成了知识管理者和使用者间的服务中介,而这中介的地位,因为知识管理的商业化垄断,也已岌岌可危。互联网为自己制造了高度依赖的使用者,买方的需求弹性很低,卖家的价格弹性也低。比如,荷兰Elsevier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和医学期刊数据库出版商,仅购买它某些产品一年的使用权,我国几大研究型图书馆就花费了两千七百万美元。其中中科院图书馆在过去三年中,为Elsevier数据库支付的费用上涨了48%,而Elsevier未来三年的要价,还要再飙升48%。这是数据库出版商梦寐以求的市场垄断,更是图书馆、科学界和读者的噩梦。

谷歌的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在谷歌图书计划协议被法庭驳回之后,发表声明说:伟大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曾经收藏了巨量的人类知识信息,但这些珍贵的文献都毁于天灾人祸了。谷歌不希望悲剧重来,要让全世界的知识都得到安全妥善的保管,而谷歌图书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让一两个追逐私利的公司将知识,尤其是高端知识,转化为商品,替我们保管?这事太重大了,应当由公众通过民主程序来作出选择,而不是“被选择”。

除了对图书馆的冲击,互联网时代知识的隐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利求同:隐忧是多方面的。有几点需要特别指出。第一,高端知识被剥离出公有领域,对科技和经济的均衡发展,以及公平竞争不利。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认为,互联网必须区别对待信息:娱乐、新闻和八卦信息免费开放,财经等领域的深度分析却放在收费墙(paywall)内,实行论价准入。又如,STM(科技和医学)出版物也是商家的赚钱机器,决不会跟不易垄断的低端信息,如大众娱乐、体育评论和新闻报道同一价格。这样,互联网上大家免费或花很少钱即可获得日常生活方面的信息,营造出知识分享的乐园景象;而高端的科技、金融和各领域的竞争信息却日益昂贵,连研究型图书馆都在大叫买不起。对普通百姓来说,高端数据库原本就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似乎贵一点不是什么问题。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买不起高端知识,教育科研和经济发展都会受阻。

全球化的今天,政治与经济自由的保护及文化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支撑。有数据显示,进入互联网时代,贫富差距或所谓“数码隔阂”正在扩大;尽管电脑、手机日益普及,人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反而更加不平等了(见 《Science》2011.2.10综述)。按理说,高端知识的商业垄断是最不可取的选择。重大科研成果的开发,多数有政府的支持,包括互联网本身就是美国国防研发计划和经费投入的产物。本该公有的知识成果,仅仅由于出版和信息服务商家的收集与组织加工,公众乃至知识创造者群体就不得不接受高价使用,这不能说是合理的社会秩序。

至于我国的学界现实,还有另一个隐患:学术期刊出版在向电子版转移。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的信誉不高,学术评价体系基本官僚化了。所以,较为优质的研究成果,作者都会争取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现在的科研奖励政策,似乎也鼓励这么做。而国外学者的论文,一般也不会向中国期刊投稿。于是,高端知识出版物的产权和管理权全部落在了发达国家,主要是英语国家手里,而电子出版使得发达国家对高端知识的控制和导向,变得更加容易。与此相关,另有一个弊病,就是科研人员为了迎合国外期刊的发表导向,必须放弃一些本土所需的研究,而致力于西方的“主流”或“前沿”学术。这就涉及国家的发展战略了。

那就需要调整一下科研政策了。

利求同:可不是嘛。再比如个人隐私的问题,如今Facebook、微博之类大行其道,用户的网络行踪、个人和家庭资料,都被网络服务商永久保存,随时取用(包括出售、泄漏)。事实上,这些大公司比我们自己、比政府更了解我们,因为掌握了我们的长期行为细节,甚至心理习惯。根据这些细节和习惯,可以量身定做商品推销的广告,当然,保险公司也可以重新计算风险,拒绝我们的商业医疗保险申请。面对互联网,我们毫无隐私可言,只能寄希望于商家的“仁慈”,没有人可以例外。当大公司掌握了政客的私密,公众就很难期待他们为自己说话,代表自己的利益了。

再一个宏观隐患,是语言优势。互联网世界是英语主导,别的语言难以匹敌。以谷歌搜索引擎为例,英语文献的搜索结果在排序上优先。所以,好些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德国,对此都十分敏感,非常警惕自己的知识信息,乃至语言文化,被英语互联网收编而降格的可能。这方面中文比较特殊,不是拉丁字母,又有跟谷歌竞争的中文搜索引擎,这给汉语文化安了一条屏障。互联网时代,方块字的一个强项,在文化防卫功能。

面对这些隐忧,您觉得有什么解决之道吗?

利求同:互联网不会消失,将与我们同在,而大公司是进攻型的。因此,公众个人需要提高警觉,注意保护自己的阅读思考能力,及个人和家庭资料安全。全社会则需要认真考虑,决定未来的知识管理模式。无论是否由图书馆继续担当知识管理核心机构的职能,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首先,互联网“巨鳄”的财力和能量极大,只有“国家”才能与之抗衡。一个服务公众的数码图书馆应该“国有”,即由国家财政来支持。第二,争取实现学术与科技文献的“开放准入”(open access),让高端知识在互联网上免费或低价使用。开放准入将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成果的公有共享。这就需要重建学术评价体系,与有力的反垄断法规齐头并进。第三,在技术、经济、立法之外,还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社会、历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索这一新科技领域的方方面面,以求消除“数码隔阂”,确保高端知识留在公有领地。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篇(5)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系统通过政府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来提高办事效率,完成政府的服务功能。为了实现安全、高效的协同工作,利用网格在资源共享、互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了多程序在处理任务、进程间的协同性和并行性的优势,把政府各职能部门组织成一个协同工作电子政务系统。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相继开发了一系列协同工作的系统,如网上行政许可、网上审批、网上执法、网上公共服务、网上公共资源交易、网上监督等系统。在行业领域开展了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示范工程和中日韩三国物流交换网络建设,在信息化促进综合运输与现代物流发展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建设了水上安全联网管控系统、海事应急辅助指挥系统、中国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船舶船员“一卡通”等工程,大大提高了协同工作的水平。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网络基础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服务覆盖率大幅提高。政务专网建设:交通运输部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行业各单位的政务专用网络,网络覆盖涉及交通、海事、救捞在内的省市县三级政务部门,并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政务网络真正实现跨部门、跨地域联通,形成行业政务网络平台,业务信息系统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网运行。互联网发展状况:按照最新的互联网发展报告分析,网民规模稳步增长,每年持续保持近20%的增长率,总数已经突破5亿。国家三网融合的规划逐步落实,云计算应用广泛启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成熟推广(wifi技术)、下一代互联网进程加快(IPv6),网民通过三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广泛使用互联网,这为电子政务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民互联网应用水平的提高,既为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本条件也带来了压力。政府网站建设:政府网站是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政府网站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据统计中央和省级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1%,超过85%区县级超过85%。全国建设的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有4500个,都实现了信息化支撑,全国各类农村信息服务站总计愈100万个,覆盖率超过70%,总体而言,电子政务为民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电子政务发展中信息管控的矛盾(舆情)日益突出网络舆情异常活跃。近年来,3.14西藏打砸抢烧事件、奥运事件、艳照门、许霆取款事件……通过网络舆情传播放大,造成了广泛社会影响。政府部门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有关专家认为这等同于新型的公共危机。但是,部分网站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政府法规,大量播放、传播不良内容的信息。同时,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和邪教组织,也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视听媒体传播其意识形态,宣扬西方“民主自由”,破坏民族团结,散布邪教和迷信言论的,对我国的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网络舆情与国家安全。网络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在提供了下情上达的便捷方式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网上思想舆论阵地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二是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在网上将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利用网络串联、造谣、煽动将比在现实中容易得多,也隐蔽得多。提高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能力。公共危机事件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是由一个议论开始,并沿着若干级差从无序向有序逐渐递进或者消减的过程,因此及时监控、汇集、研判网上舆情,是引导公共危机舆论的重要前提。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目前,网络舆情正在成为行政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新形势下,在每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何以最快速度收集网上相关舆情信息,跟踪事态发展,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快速应对处理等,是每一个政府职能部门思考的问题。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应用和管理”。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战略任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文明的网络环境,维护网络文化和信息安全,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健康发展”,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遵循信息网络的特点和规律,文明办网、依法管网,在建设中加强管理,以管理促发展,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谁办网谁管网,实行属地化管理”。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互联网;社会治理;创新策略

一、互联网的特征

1、虚拟性和跨越性

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以图像、声音、信息等电子文本的形式存在。在网络社会中,人们可以跨越地理位置、时空间隔,没有国籍、身份、地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空间中进行自由交流。

2、开放性和交互性

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消除了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界限,也消除了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信息,可以广泛、深入地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甚至起主导作用。

3、多样性和即时性

互联网上拥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各种社会突发事件、政府行为、百姓生活、文化娱乐都有可能成为互联网上的焦点。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是以分秒计算的,一条新闻或信息后,几分钟内数以万计的人就会看到,并跟帖评论,进而产生扩散效果。

4、平等性和自治性

与现实社会不同,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交往权和话语权,网民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隶属或从属关系,无论是社会地位较高的精英阶层,还是草根阶级的普通百姓,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以平等的关系存在。另外,自由、宽松的舆论环境是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也正因如此,互联网具有高度自治的特点,传统手段对互联网的监管显得力所不及。

二、互联网环境下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1、网络违法犯罪形势日益严峻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即时、隐蔽等特点,为违法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不法行为迅速增长,利用计算机病毒攻击电脑与网络系统的犯罪活动日趋增多。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不仅涉及普通网民,甚至波及到国家财政、社会保障、交通、能源等多个行业和部门,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

2、互联网环境下的“蝴蝶效应”激化社会矛盾

在互联网空间中,网民可以自由地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与看法,这些言论有些是客观事实,而有些受主、客观因素所限,未免有失偏颇。与此同时,这些有害、虚假信息和言论一旦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就会被进一步聚焦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使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激化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

3、网民的非理性表达扰乱正常的司法审判程序

在现实生活中,网民在遇到不公平的对待及权利受到侵害时,经常会利用互联网使事件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在舆论强压之下,公共权力不得不介入,使网民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到网络的力量,无限制地利用网络去主张个人权利,而不去顾及这种权利是否真实有理、是否损害了国家和他人的利益。

4、网络不良文化的渗透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带来巨大冲击

在网络开放环境中,各种文化思潮并存、思想意识相互交融,网络文化也行色各异、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大量的色情、暴力、迷信等负面信息。一些西方国家更是把网络作为进行文化渗透特别是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在网络上大肆渲染资产阶级价值观,抨击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流文化思潮的树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5、网络公共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网络公共事件发生后,一些网民通过网络沟通信息,激发人们普遍的认同感,并由此开始串联网下行动,之后再通过网络联合走向现实社会,形成有目标、有组织、跨地域的联合行动,有的还会演变成打、砸、抢的非理性运动,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治理创新策略

1、创新社会治理理念

首先,利用开放思维广纳民意。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来搜集民意,倾听民声,将其作为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使政府的行政决策真正为人民谋福祉。其次,利用合作思维实现多元化治理。要扩大社会治理主体的范围,让普通百姓为自己的事情出主意、想办法,而不再仅仅当看客。再次,用放权思维实现监督管理。当前数量庞大的网民队伍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这其中不乏社会精英人士,他们拥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客观公正视野广阔、高瞻远瞩的独到见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部分力量,弥补政府在社会治理监管方面的不足,也时刻警醒政府官员不断提升执政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首先,开辟现代化网络办公新平台。政府部门要尽快普及网络化办公,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操作运用互联网这一先进技术的能力,扩展互联网服务领域,并将政府办公平台主动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去,在涉及民生最为广泛的领域,探索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公交等建设途经,从而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其次,搭建互联网的政务公开平台。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论坛、政务微博、市长信箱等互联网平台,使民众及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看法和意见在一个合法的渠道内表达出来,避免“投诉无门”的现象发生。

3、创新社会治理技术支撑

一是进一步提升互联网监管的技术手段,完善非法网站的发现处置机制,做好净化网络环境的基础工作。二是切实履行互联网实名登记制度,在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协同配合下,逐步建立虚拟人口管控机制,扎实开展网上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三是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中心,及时受理网上报警求助事项。

4、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首先,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预警机制。相关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分级制度和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及时捕捉互联网上的预警信号,特别要注意对网络上“意见领袖”式人物的沟通与引导,并建立专业化的网络舆情分析队伍和咨询参谋系统,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尽早识别潜在风险,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其次,建立网络突发事件及时响应机制。面对突发事件,政府权威部门或主管部门不能封堵消息、掩盖事实,而要及时主动地信息,主导舆论,创造有利于事件妥善处置、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

四、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要成立社会事业与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专项组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专项组,具体研究、全面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深化互联网环境下社会体制改革,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文件的出台,围绕互联网环境下社会服务体系创新、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推出一系列举措,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参考文献】

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中国特色型网络公共关系;网络舆论

[DOI]10.13939/ki.zgsc.2016.32.147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2016年“两会”期间提及“互联网+”和“线上线下互动消费”(O2O)以来,业界关于“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与O2O的关系的讨论空前增多。“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施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新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下兴起的网络公关缘于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传播方式较之传统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及公关业发展的需要。过去,企业提高竞争力靠的是高科技、高质量,而现在则要强调高服务和高关系。中国把“互联网+”纳入国家行动计划,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理性选择。中国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借力科技互联网+新能源有望同步完成工业3.0和工业4.0的艰巨任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取得与之相应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战略,还是企业层面的国际化扩张,都需要比以前更好的网络公共关系。个性化、互动性、信息共享化和资源无限性等传播优势成为了传统公共关系的发展所需要的新平台。

我国网络公共关系的开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重视,例如政务微博的开展等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网舆论监测室全国首份政务微博年度报告。作为一项新兴的工作内容,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我国由于网络公共关系的科学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缺乏经验,不能做到快速反应;其次,表面化和庸俗化在网络公共关系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其反映的内容不够全面;最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使网络公共关系工作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良好的网络公共关系工作体现了舆论引导方面的高度和引导艺术,组织必须在保持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度的基础上传递公共服务价值,塑造良好形象的目标。因此培养工作人员的全员公关意识,加强理论建设很重要;还必须及时对民意搜索,采取制度化的事务公开,努力建立双向的沟通式的网络公共关系,最重要的是引导舆论,发展专业化、常态化的政府网络公共关系,打造透明型、服务型、中国特色型网络公共关系。

2 网络公共关系

2.1 网络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公共关系在中国属于一个新兴行业。中国的公关行业,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发展速度都令人咂舌。网络媒体的出现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比公关行业在中国的历史还要短。但是,网络媒体在传播上的影响力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成为公共关系一个新平台,二者逐渐整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子学科――网络公共关系(以下简称网络公关)。网络公共关系就是指借助互联网、在线通信等媒介,在电子空间内与公众沟通、传播或收集信息,从而实现公共关系目标和完善政府形象。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了冲击。

2.2 网络公共关系的职能

通过网络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发挥公关在工作中的职能。与一般公共关系工作相似,然而可以从两个方面解析网络公关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正常状态下;二是危机状态下。在正常状态下,试图通过网络新媒介:①给网民留下形象;②将信息公开,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透明度;③网络民意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及时进行网络舆情分析;④协调并沟通,活动由此接受网络舆情的监督,加强社会的和谐管理。危机状态下,要及时对网络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处理。

3 网络公共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开展网络公共关系的优势

“互联网+”是全国性的,就如“三个代表”一样,各地政府都会提出建设主方案,然后招标或者外包给能够帮助企业做转型的服务型企业去具体执行。在今后长期的“互联网+”实施过程中,政府将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一是发现那些符合政策并且做得好的企业并立为标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挖掘那些有潜力的企业,在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互联网+”型企业,算是案例。三是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更新更接地气的“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融合当地资源打造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四是引进“互联网+”技术,包括定期邀请相关人员为当地企业培训互联网常识,以及对在职员工的再培训等。五是资源对接,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建立长期的资讯、帮扶、人才交流等关系,在交流中让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相互交流,便于进一步合作。

3.2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网络公共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对于负面报道,传统媒体的公关从业人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澄清事实,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负面报道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呈现在公众视野内,从而迫使公关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问题,这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其次,公关人员在互联网时代下面对的媒体日益增多,尤其需要随时追踪新的技术、动态和焦点。所以公关人员必须研究网络受众的行动规律,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对受众群进行定向传播。最后,人们很容易在网上找到企业的某个负面热点话题,接着开始深度跟踪报道,使事态不断升级,进而影响到更多地域的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关注。这样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轨迹就很清晰了,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发到论坛上,消费者的利益需要得到尊重。所以需要从业人员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更需要从业人员随时关注新技术和新应用,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公关人员必须随时予以关注,否则很快将被时代淘汰。

3.3 互联网时代对公关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公关人员应该如何化解互联网带来的挑战,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和发展呢?

首先,培养工作人员全员的公关意识,加强理论建设,增强和改善公关人员的公关意识是发展公关工作的思想前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宗旨,只有遵循这个宗旨,加强依法行政,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其次,网络被称为是海量的信息空间,因此从公关人员的信息提供来看,他们越来越倾向在网络进行产品、服务和品牌的全方位的推广。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策略可以供从业人员选择使用。

(1)稿件。公关传播的方式可以是首先在网络媒体定期稿件,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在网络世界保持一定的提及度,并且可以被利益相关者关注到。

(2)在线访谈。利用某个特定机会,如展会举办、新品或某个特殊意义的事件发生之际。

(3)人物在线访谈。企业相关负责人到网络媒体去讲述相关的事件、品牌,分享企业或者自身的成长经历、理念,与网民互动,从而拉近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距离。

(4)专题页面。特殊专题则是以企业事件为焦点,通过图片、文字链、视频等形式组成的单一专题。专题能够通过整合的文字、图片、链接和视频等综合形式来传达企业或者产品的综合品牌形象,从而形成受众的较大程度的关注和兴趣。

4 结 论

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新的网络公共关系方式,要把网民的言论当成一种改进工作的助力,正是因为网络是虚拟的非现实的,所以组织才能够听到在现实世界管理中根本听不到的一些非常真实的、贴近人民心底里最想说的声音,包括最有用的评判和质疑。民众通过网络影响议程的传播的渠道通常是“网上舆论和网下舆论形成共振,即先在网上形成规模,由媒体跟进,网上舆论再呼应”,逐步将影响在社会中扩大。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目前信息阶段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组织不再能像从前一样完全控制信息。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信息没有被主流媒体传播控制,也可能通过非主流的方式传播。组织看到了虚拟社会的迅速发展,因此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被重新定义,为了淡化组织的神秘色彩和权力色彩,要加强组织公共关系工作,打造透明型服务型组织,由“组织本位”的意识向“公民本位”的意识转变,在拉近和公众的距离的同时,也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组织的网络公共关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限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所限,在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只能提出初步的发展建议,许多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和细化,还有待通过不懈的努力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摸索、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占才.公共关系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克非.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弗洛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