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16 14:46:23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篇(1)

老年医疗保健已成为社会广泛研究并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防病治病、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对药物的处理能力和耐受性下降,许多疾病的发生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长。一般人认为病多服药自然就多,但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易出现用药相关问题,相互作用会影响治疗效果,有的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有很多病人自认为“久病成医”往往自作主张,擅自服药,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和治疗疾病,反而会给身体带来损害。老年人用药,是一门科学,用药不当,不但会贻误治疗,还会成为健康杀手,增加精神、身体负担,得不偿失。

1 老年人的服用药物护理

1.1 合理用药避免多种药物共同使用 许多老年人因患多种疾病,因此,每日服药几种或十几种药物者常见。根据老年人生理情况,使用药物种类过多会发生药物协同作用及拮抗和增加毒副作用。有关报道,在药源性疾病中有20%是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因此在药物治疗中抓主要症状尽量减少使用药物品种。

1.2 严格遵守治疗剂量服用药物 老年人由于自然衰老,机体各器官功能状态、生理机能已经发生变化,常规用药量已不适合,宜小剂量,或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再逐渐调整,以确保用药安全。老年人自然衰老,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特点是对绝大多数口服药物的吸收不变,对主动转运机制的药物吸收减少;对药物代谢、排泄能力降低,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老年人在服用常规药物剂量的情况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的意外、与防治目的无关、对机体不利或有害的反应,包括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以及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的反应等。

药物的治疗计量与中毒计量相差较大,如果多种药物合并应用,再加上有些人治病心切,不遵守医嘱随意加大用药量,这样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建议老年人在一般情况下仅用成年人量的3/4或4/5,80岁以上老人则只用成人的1/2为宜;有肝、肾功能障碍者,其用药量更应慎重。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如身体状况,高、矮、胖、瘦等)大,所以用药上应尽量个体化计量,以做到用最小的计量达到最好成绩的治疗效果。改变药物剂量或方案时,须征得医护人员的同意。不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不随意混用某些药物。

1.3 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 有些老年人因患病年久,自己根据以前的症状不经医生诊治就自行滥用药物,却不知许多疾病的病情是随着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在不断变化中,因此不能自以为是,要么一成不变地用药,要么迷信广告满天飞的所谓“新药”,或偏信某个人推荐的“特效药”、秘方、偏方等,不根据自身的病情而滥用药,这样很容易延误已经变化了的病情,也易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就是老毛病,也应隔一段时间到正规的医院或找专门的医生作出检查、诊断,以便安全准确用药。

1.4 用药要讲科学性,不滥用滋补药、保健药、抗衰老药和维生素 老年人服用保健药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健康的安度晚年。身体健康的老年人通过合理的饮食、乐观的心态、适宜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延年益寿,因此一般不需要服用滋补药。体弱多病者,不可以听信广告或他人介绍盲目服用或过渡服用保健品,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适当应用合理服用保健药。

1.5 服药技巧 服用药片多时,可分次吞服,以免发生误咽。药物刺激性大或异味较重时,可将其溶于水,用吸管饮服,服药后要饮足量水,以免药物未进入胃,药物黏附于食管壁上,易导致食管炎甚至形成溃疡,还会因吸收延缓而影响药效。服药后尽量采取立位或坐位,这时食道处于垂直位,有利于药片下行入胃。要用温开水,不应使牛奶、豆浆、茶水、咖啡等,因为会因饮料中一些成分与药物会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沉淀,影响疗效。吞咽片剂或胶囊有困难时,可选用液体剂型,如冲剂、口服液等。

2 对家属的指导

2.1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指导家属多关心老人,注意观察老人在服药期间的反应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老人异常,应立即停药,保留药物,及时送老人到医院就诊。

2.2 协助、督促、老年人按时按量服药 对于有服药能力的老年人,家属应督促其按时按量服药,每次用药后检查老人服药是否准确无误,对于服药有困难或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家属或照顾者应耐心协助。当老人服药依从性好时,给予鼓励表扬。用药时间要准确,如餐前药、餐后药物、睡前药、降糖药、对胃有刺激的药物)中西药同服:服用间隔以1~2h为最好,因西药容易同中药里的鞣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药效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健胃消化药。胃蛋白酶,乳酶生在进食前10h服用才能更好地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强食欲。吗丁啉、西利胃肠促动力药也应在饭前10h~30h服用。胃舒平、氢氧化铝等抗酸药最好在饭前1h服用。降血脂药物在睡前服用疗效好,可发挥药物在夜间控制游离脂肪酸的作用。如在说明书上写1d服用1次的药物最好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服用。1d服用2次早上8点、晚上20点间隔12h;3次早、中、晚间隔4h为宜。餐前指餐前1/2h,早晨前1h。

2.3 心理护理 多与老人交谈、沟通,鼓励老人诉说服药感受,服药后的不适或异常感觉。发现老人存在不自觉否定疾病、“忘记”有病、对药物治疗有错误认识或恐惧感、不肯服药等情况时,要耐心给予老年人解释和说明,帮助解除疑虑,积极服要配合治疗。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篇(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住院的老年病人逐渐增多。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所带来的改变,使他们自己抵御侵害的能力降低,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1],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误吸等安全问题的比率较一般患者高。总结分析导致老年病人安全问题的各类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老年病人各类意外发生,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 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效能。

1 导致老年病人安全问题的危险因素

1.1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感觉迟钝、平衡能力下降,使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增加[2]。感官信息的传入不正常表现为老年人视力减退,视野变窄,光感阈值高,对声音感应度的扭曲,灵敏度的降低,触觉下降。

1.2病理因素 ①老年病人患脑血管病后,肢体活动障碍,平衡能力差,导致身体适应性、协调性差,易发生意外损伤。②老年痴呆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大脑器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由于病人的自理能力丧失,易导致意外损伤。

1.3药物性因素 最常见是药物引起的损害。

1.4环境因素 当个体功能下降时, 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由于衰老和器官功能减退, 老年人常有视力模糊,四肢活动协调性差, 记忆力、理解力下降, 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都会造成住院老年患者的意外伤害。

1.5心理性因素 患者的焦虑、依赖、恐惧和消极情绪是造成护理安全意外发生的隐患。

2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

2.1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伤害事件,是老年人群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胁甚大,给家庭和社会代来巨大的负担。

2.2误吸、误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喉腔黏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并发生误吸。

2.3坠床 往往与老年人平衡感觉减退,纠正失衡的能力降低及避险反应能力减退有关,坠床常使老年人发生肋骨骨折等。

2.4烫伤 烫伤是老年人生活中一个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老年人发生烧、烫伤时创伤往往较深,且皮肤修复及再生能力较差,创面愈合慢,处理难度大。

2.5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常常是身患多种疾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同时, 老年人由于大脑出现退行性变化,易造成少服、多服、错服、漏服等现象发生。因此,老年人用药应特别慎重,必须合理用药,在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上,均需根据肝、肾功能做相应修改,才能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对策

3.1防止跌倒 对老年人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予以评估:一是评估老年人的自身因素,二是评估环境因素,三是评估社会因素。入院时填写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根据老年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防止误吸的发生 (1)应及早治疗原发病即伴随症状;(2)选择合适的食物,食物应以半流质为宜。同时注意食物的温热适宜,色香味美,以增进食欲;(3)病人进食应采取舒适的体位,最好取坐位或半卧位。卧床病人应抬高30°~45°,利于吞咽运动,减少误吸的机会;(4)对于严重吞咽困难、呛咳及昏迷的危重病人,应及早给予胃管饮食;(5)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宣教。

3.3防止坠床 评估老年人存在发生坠床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

3.4防止烫伤 (1)严格检查设施的情况,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宜>50℃,应该外加布套,烤灯、热敷时要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2)避免在床单位的桌上、地面堆放物品,以免打翻热水、热汤;(3)老年人在使用微波炉时应遵守操作规则,避免电磁波引起烫伤;(4)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切勿擅自触摸医疗仪器上的加热装置;(5)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由于感觉异常,对温度不敏感,故应加强注意;(6)老年患者的肢体避免与过热的物品接触。如发生意外烫伤,应立即遵医嘱予以处理。

3.5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老年人用药品种不宜过多,尽量在5种以下。只有在药物治疗的好处明显超过风险的情况才可应用,以保证用药安全。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停药。

3.6做好健康宣教 提高病人及家属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

4 小结

通过对住院期间老年病人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老年疾病的特殊性,探讨干预的对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老年住院病人的安全,维护老年人的健康。

参 考 文 献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篇(3)

【关键词】消化内科;疾病;老年患者;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应对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72-01

护理工作的安全问题应当放在第一位,护理工作是否安全到位关系着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生命安全,因此,医院应该规范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医院要建立完善的临床护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的监控管理,使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到位、更加规范。只有规范了医护人员的行为、建立了完善可行的制度,才能大大减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使病人的满意度也飙升到最高值。

1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

一般来讲,消化内科的用药十分复杂,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有硬性规定,再加上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十分繁琐,这就给护理人员在调配喂药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护理人员一旦疏忽大意就会给老年患者带来身体不适,严重的话会给老年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或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譬如当老年患者做完各种介入治疗之后,应当禁食并且停用口服药物,护理工作人员一旦忽略口服药物的停用这一注意事项,便会导致老年病患出现腹痛、出血等严重现象。

护理工作人员在上岗工作之前,医院一定要统一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护理工作人员对护理安全有着正确的认识,减少由于自身言语或者行为上的过失给老年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影响或者生活当中的不安全感。护理工作人员的医疗技术和职业素养一定要过硬,医院要对那些技术水平低下或者不熟练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者淘汰,一旦那些技术不过关的护理工作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单独护理的时候,很容易错失最佳的抢救时机导致延误了抢救的时间,护理工作人员的操作不顺利很容易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的数目一定要充足,要给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务,要对每一床的患者及时做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患者身体出现状况不能及时发现以及患者呼叫不能及时到达等现象的发生,临床经验不足的护理工作人员不能对患者的病情第一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也就导致不能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汇报,一旦耽搁了病人的病情就酿成了大祸。护理工作人员要有到位的法律意识,要端正工作态度,避免为患者进行护理时产生任何差错的现象的发生。

2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安全工作的对策

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护理好患者的每一个细节,避免任何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在护理患者进行服用药物的时候要仔细的把药物分好类,并且按照医嘱按时发给患者进行服用,最好监督患者服用药物,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来说,更要严格监督老年患者的药物服用,防止老年患者的遗忘或者服错药物,另外,医院要有专门的药物检查人员,要定期对药物进行检查确保药物符合医疗标准。

医院要定期组织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工作,加强医院里的医疗安全教育,使所有医疗人员都具有高尚的医德素养,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秉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能随意操作,不能随着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护理管理人员要在护工出现差错时进行严格的惩罚,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也会增加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并且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及时得到改正。护理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工作制度,排班也要科学合理,一切要为了病人的利益着想,要把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人员和新手安排在一起,在不耽误患者病情的情况下让年轻的护理人员学到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另外,要加强事故易发段的人力资源,不能忽略夜班的安排,要为夜班提供良好的医疗设备,降低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并且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控制患者的病情。医疗设备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要准确的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避免由于医疗设备由于质量或者校准问题耽搁患者病情的现象。

医院的健康告知工作一定要到位,不仅要给护理工作人员普及健康教育意识,还要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告知种种需要注意的因素,要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潜在的安全因素有所了解,避免发生任何护理隐患。

护理工作人员要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及时指导纠正患者陪床的陪护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给患者家属进行一些简单的护理培训,要重视起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病况的一些反应,做到及时进行处理。健康教育的落实要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老年人,毕竟老年患者的理解能力以及记忆能力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生活方式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在这里护理工作人员又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另外,还要教育患者家属一些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项,譬如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稳定病情以及哪些食物患者需要忌口等各项问题。

3结语

护理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单位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为我国患者就医选择提供一个更真实标准的重要参考标准,护理工作上的安全问题是指在为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由于护理工作不得当、不到位造成病患身体机能出现任何损伤或者缺陷甚至死亡的现象,因此护理安全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我国人口比例愈来愈向老年化发展,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当中老年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况且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的衰退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风险,老年人不仅体质虚弱,而且一旦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还会伴随着很多的并发症的出现,因此一定要加强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彻底排查影响安全的因素,为老年人的早日康复提供高品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篇(4)

关键词:老年患者;门诊;安全

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列。65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了1.3亿,到2050年将达到3.2亿,超过总人口的25%。人口的老龄化,加之家庭成员中结构层次的变化,许多老年人看病都是单独或者夫妻两位老人前去就诊。因医院的环境特点和老年人本身的生理 和心理特点,增加了老年患者的安全隐患。如何确保老年患者就诊和输液的安全,是我们护理工作者必须关注的护理安全问题。护理安全是只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1 安全隐患

1.1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机体老化,功能障碍,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如老年人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反应速度慢,动作迟返,自理能力下降等。

1.2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有失落感,孤独,恐惧,抑郁,健忘等。如社会角色的改变而失落;老年人离退休、丧偶、独居而孤独;老年人患病疼痛,自理能力下降,经济问题等而恐惧;长期慢性病的困扰而抑郁;老年人身体衰老,记忆力减退而常出现健忘等诸多因素导致老年患者就诊和输液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1.3医院门诊和输液室患者多,流动性大,就诊环节复杂,多数患者都有焦虑和烦躁的情绪,容易造成诸多不安定的因素。有的老年患者害怕输液时间长,自己加快输液速度,从而增加了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

1.4老年患者本身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理解力的不同,在门诊的治疗工作中是有一定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

1.5护理风险因素如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沟通的能力,安全意识,操作技术水平等。如果护士忽略了这些因素,如果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查对,不主动巡视观察等都会加大了安全风险。

2 具体措施

2.1提高门诊护士的自身素质: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主动服务的意识。见有老年患者,主动上前搀扶,热情而亲切的称呼患者,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重视,如老先生,老奶奶,大姨等,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良好信任关系。

2.2增强门诊护士的风险评估意识。看见老年就诊患者,护士要能够观察患者的一些外在的表现从而迅速正确的评估患者潜在安全隐患,及时安排就诊或抢救,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老年患者的安全。这要求护士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2.3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主动巡视,注意输液的速度,输液的部位的皮肤情况,老年患者的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

2.4组织专业的客服队伍,全程陪伴老年患者就医的全过程,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2.5做到有效的沟通。护士能够用简洁易懂的非专业的语言和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护理的依从性,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2.6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供健康教育宣传画,宣传手册,电视,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让老年患者对常见病,多发病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加强防患,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7加强医院环境安全的管理。地面干燥防滑无障碍物、有残疾人专用通道、有安全警示牌、有就诊指示牌、有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及时为老年患者排忧解难。

3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增加,门诊的老年患者会越来越多。为了让老年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能享受到更好的、更安全的、更优质的服务,我们广大的从事护理工作的姐妹们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做全面的新型的护理人才!真正体现"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的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 宋程华.门诊老年患者安全护理[J].医学信息,2013 第26卷2中

[2] Talan MI, Ahmet I, Xiao RP ,et al. β2 AR agonists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long path to translation[J]. J Mol Cell Cardiol, 2011,51(4):529-533.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篇(5)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安全问题;住院期间走失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脑部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行为及人格变化为特征。典型临床症状包括有记忆力、抽象思考、定向力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减退[1]。我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800多万,老年痴呆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率占老年痴呆患者的32%,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一直是重中之重[2],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存在着走失危险,本文走失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通过住院期间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的危险实例,经过分析、探讨,采取了相应的走失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1 病例介绍

2例老年痴呆患者均为男性,奚老伯,男,72岁,因高血压住院11天,老年痴呆病程5年以上,属中期老年痴呆;刘老伯,男,69岁,因冠心病住院18天,病程2年,属早期老年痴呆。

奚老伯为独居老人,老伴几年前过世,育有一子,住在浦西,距离患者居住地很远。在患者住院期间很少探望,奚老伯在住院期间的某天午休时间私自外出,下午治疗时间护工才发现患者不在。据患者儿子提供老伯以前在其他医院住院期间也曾私自离开,在其退休前工厂附近找到。根据上述信息,经过医院、警署各方面努力寻找,终于在工厂附近河浜边上找到了患者,当时已经傍晚时间患者感到饥饿与寒冷,经过询问患者说是前来领取工资。

刘老伯住院期间除了护工必要的照顾外,每天有老伴陪伴。某天老伴因家中琐事没来医院陪伴患者,患者晚饭后活动时间自行离开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四处查找,在街道附近的牛肉面馆门前找到。

2 护理问题

2.1 入院前风险评估未做细致 对新入院的老年痴呆患者根据各类隐患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痴呆程度、精神状态、有无陪护等,与患者家属沟通中尽量找出隐患因素,才能更好针对患者目前及以往的病情,做好危险因素的防范护理措施[4]。对上述2例患者走失风险评估欠缺,未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家属对患者曾经走失的危险因素刻意隐瞒,护工未做好看护,护士未及时巡查患者动态情况。

2.2 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措施缺陷 护理人员及护工对患者安全护理管理欠缺,安全意识不强,未做到经常性巡查,护理人员对患者每日全部动态(包括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问题等)都要全面掌握。

2.3 病房及医院安全管理措施缺陷 病房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患者午休期间病区大门应上锁,护工及护理人员按时查房;医院门卫安全意识不强,患者身着病服走出医院,门卫应该及时给予制止或联系病房护理人员。

3 预防走失护理措施

3.1 加强病房巡视,特别注意午休、夜间,护理人员更应加强管理,对夜晚有离开病房习惯的患者房门加锁防护,重症患者要留家属陪护,并认真落实交接班制度,班班床边交接,严防患者走失。

3.2 护理人员及护工平时要对这类患者多加关注,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动向,禁止单独离开病区,如果外出必须有家属或工作人员陪伴[5]。

3.3 患者住院期间必须按要求着病服,病服上面印有医院联系电话,在衣袋内存放安全提示卡,注明患者姓名、年龄、科室及电话、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及病情等,以便走失时能被及时联系并找回。

3.4 护理部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走失风险教育,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学习走失预防的相关措施、走失处理预案及走失事件上报流程等,提高护理人员对走失管理的应对能力[6]。

3.5 病房护士长对高危走失患者经常进行检查防走失措施落实情况,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4 小 结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确实存在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订相应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7],做好老年痴呆患者的全面评估,有预见性采取预防走失的护理措施,努力提高护理人员和陪护工的自身业务素质,增强法律和安全意识,有效防止老年痴呆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走失的不安全行为,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冯雪艳,房海英,孙静.行为症状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难点与护理应对[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l2):1142-1144.

[2] 武晓兰.45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2):273-274.

[3] 杜国琴,何燕,罗君.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走势防范及护理干预[J].2012,10(2):93.

[4] 黄艾,许少英,陈秋荣,等.影响老年痴呆病人住院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3):695-696.

[5] 杜延明,魏春香,高美荣.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关怀与护理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6):552.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篇(6)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住院患者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6)02-0165-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完善,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2]。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具有特殊性,如感知觉减退、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下降、体力下降等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综合性病房,病种多、杂,更易发生安全问题。因此,加强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1月~11月,本院综合性老年病房收治老年患者670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及安全对策,无一例不安全事件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1月~11月,入住本院综合性病房老年患者670例,年龄60~95岁,平均75岁,其中男350例,女320例。病种多、杂,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支、脑梗塞、肿瘤、前列腺增生、股骨颈骨折等常见慢性疾病外,常合并有老年痴呆、老年性便秘、泌尿系感染、白内障、中风后遗症、带入压疮等。所有患者均患有2种及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2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健全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机制

2.1.1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前馈管理,及时发现科内护理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院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安全员组成的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机制及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科室安全员由具备质量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科室人员担任。由科室护士长全面负责,每日对病区环境进行清查,监督指导科室护理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落实整改措施。护士长不定期督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2.1.2制定科学、安全的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为了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规程,降低潜在的护理风险指数,本院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这一特殊高风险群体,制定了跌倒/坠床、压疮、误食、误吸、烫伤、药物不良反应等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并要求必须掌握,以确保患者安全。对发生意外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观察及记录,将对患者的损伤降至最低。

2.2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士的安全意识是直接影响安全护理工作开展和安全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3]。首先要加强护士的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等规章制度,强化护理安全制度,提高护士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杜绝医疗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心理变化、用药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排泄等生活护理;老年人安全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护士的判断性思维和病情观察能力。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定期进行技术操作考核,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的培训,对各类事件制定简易流程,便于年轻护士学习和掌握。

2.3入院时正确评估患者情况并落实相关护理措施

护士要对每位新入院的患者详细地进行护理评估,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有无跌倒史、感觉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有无发生不安全因素的疾病等基本情况。本院针对综合性病房老年患者制定了专门的跌倒/坠床及压疮风险评估表。跌倒/坠床总分为10分,大于或等于4分即为高危跌倒人群;压疮总分为6~23分,总分小于或等于12分者,属于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床头挂上预防跌倒/坠床及压疮警示牌,以引起医务人员、家属和陪护人员的警惕,从而减少意外发生,并根据评估情况落实相关护理措施。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宣教,要求家属在护理风险告知单上签字,并定期对入院患者进行复评,有变化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4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2.4.1提高慎独精神,护理管理者加强与护理人员沟通,了解护理人员思想动态。科室护士长发现不良思想动态,需要及时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提高慎独精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4]。2.4.2重视药物护理文献报道,药物错误所致的意外损伤位居第二位[4]。另外药物剂量使用不正确,私带不明的院外药物、误解使用药物的方法、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均是引起意外伤害的原因。老年人更易出现漏服、多服等。本院要求“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严格遵守用药安全制度及查对制度,劝阻患者自带、自服药物。降糖药按医嘱服用,并督促按时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依据患者排便规律,合理安排服用泻药时间,尽量避免晚上排便,以防患者受凉及夜间病情变化。2.4.3严格操作规程,规范巡视签名制度建立签名巡视卡,要求执行者、巡视护士分别签名及记录执行时间,以示负责,达到自我约束,便于督促检查。

2.5加强并落实健康教育

深入扎实的健康教育是杜绝、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护患合作,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积极能动性。根据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同时,要向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让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对一些不安全因素能有效进行预防。如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30min后要进食;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增减药物,以免出现低血压或心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患者不能用力排便等;指导老年患者生活起居要做到安全3min,即睡醒后床上坐3min,起床后两腿下垂床边坐3min,站立后床边站3min无不适再行走,以防止因直立性低血压而跌倒。

2.6重视病房管理

对新入院的患者及家属要做好入院环境宣教,病区物品的摆放及建设格局应以方便老年患者,有利于疗养、治疗为原则。要求病房内的设施定位放置,减少各种障碍物;室内光线宜柔和,夜间打开地灯;固定好床脚刹车,调低床的高度,床两边设置护栏;日常用品放置在患者易取放地方,安置呼叫器;走廊设有扶手;地面铺防滑地板,地面及卫生间保持干燥,并备有醒目的防滑标识。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不良刺激和环境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

3小结

护理安全关系着医院、医务人员自身及患者的安全,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治疗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证护理安全已成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我们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的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使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没有因护理安全问题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保障了医疗安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静.老年心血管住院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4:34-35.

[2]金宏义,陈亚萍.社区特殊人群护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15.

[3]孙晓岚,万媛,唐玲,等.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1,6(1):14.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篇(7)

【关键词】安全管理;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87―01

现阶段医疗护理风险日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关注,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的对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已成为骨外科护理管理的的新问题。对于老年骨科患者而言,本身身体条件差,基础疾病多,加之外伤对身体的影响,临床护理安全工作成为重点。本文通过对我院58例骨外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研究,临床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病区住院的老年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1.15±6.35)岁。58例患者均进行不安全因素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1.2 不安全因素分析

部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术不够熟练,对潜在的风险没有足够认识,安全意识不强;骨外科住院患者中,尤其老年患者中很多患者伤情严重、复杂,病情变化较快,护士应具有较为全面的护理操作技能及认识、发现、控制风险的能力,但有些护士,尤其是新护士缺乏基本的诊疗思维,缺乏预见性,观察病情只注意局部,不注重全身;还有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执行各种核心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不够到位;此外,老年骨伤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因其脏器功能减退,机体应激能力下降,病情恶化快,但反应征兆多不明显;多数患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病,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加之骨折及骨折固定导致活动不便,更易出现不安全问题[1]。在病房环境上,病区物品摆放杂乱,过强的光线,地面不平坦或潮湿滑溜,洗漱间和走廊无防滑措施,病床未加护栏,这些因素都容易使患者易发生摔伤。

2 结果

本组58例老年患者通过安全护理管理的应用,无安全问题发生,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2.55±0.55)d,患者满意率为100%。

3 护理安全管理

3.1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成立病区护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其职责主要包括定期指导、检查病区护理安全管理情况;整理、分析、总结老年外伤患者易发生的风险相关资料;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组织不同形式的关于怎样预防风险、事故发生的经验交流;改进病区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3.2 实行责任制护理。病区分两个责任组,每个责任组各选一名责任心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组长,负责指导本责任组其它护理人员工作,对病情较重、较复杂老年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到位。每个责任组有4名责任护士,分别分管4至6名患者。健全病区护理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实现护理安全网络管理。

3.3 老年患者的安全教育

骨伤康复的病程长,老年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不够,再加之疼痛,易产生情绪低落、抑郁、紧、张焦虑等。通过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认识到自身及其病区潜在的安全危险因素,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使其能够配合,主动参与护理过程,以期达到最佳护理效果。通过对患者的入院综合评估,针对性的给予安全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外伤患者诊疗、术后康复及其预后的影响,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对于部分有精神障碍、痴呆及治疗不配合的患者要求家属留陪并告知家属如何配合做好安全管理。

3.4 加强专业护理技能的培训

通过定期组织技能学习,包括专科护理常规、各种安全管理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病区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老年骨折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护理不安全因素识别等。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和提高预见性护理思维的能力,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

3.5 病区及其患者自身安全管理

病区环境要求无障碍的安全病室,光线分散柔和;病床加护床栏;浴室内放防滑垫,走廊、马桶边安装扶手,保持地面的干燥、清洁。协助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活动,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病床平整,指导正确翻身,使用便器,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将便器置于床旁易取放处,避免下床[3]。

4 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优质的服务,高品质的技术、质量管理已成为的医院患者入院的选择标准。老人是特殊人群,老年外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面临很多安全挑战,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安全教育的宣讲,强凋专科护理知识培训,突出安全思维专科护理,使护士在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计划性、可预测性的行为,积极引导病人配合护理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护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减少住院治疗的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俞美定. 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分析和管理对策[J]. 护理杂志, 2004, 21(12): 70-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