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外贸易的风险

对外贸易的风险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6 15:47:50

对外贸易的风险

对外贸易的风险篇(1)

关键词:对外贸易 风险 新疆

随着新疆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入、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新疆对外贸易结构趋于合理化。虽然总体结构走向合理化,但是内部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区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逐年明显,而导致新疆对外贸易以及外贸企业面临的贸易风险日益显露。

一、新疆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现状

贸易区域结构指以一国或一个地区对贸易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贸易对象国或地区进出口额的比重来表示,反映的是该国或地区在贸易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1.新疆贸易市场多样化程度提高

早期新疆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原苏联和东欧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新疆以“原有的贸易市场进一步巩固,不断扩展新贸易市场”为目的,而逐步提高新疆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程度。目前新疆有150多个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其中新疆出口贸易对象国已超过(地区)120个,进口贸易对象国已超过(地区)110个,基本涵盖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从进出口总体区域来看,新疆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相对是比较集中的,主要面向与新疆临近的国家和地区。详细数据请参考表1。

2.亚洲成为新疆第一大贸易伙伴州

据表1可知,目前新疆已经于世界各州进行贸易来往,但是贸易总量看,新疆对外贸易中亚洲占得比重远远高于其他洲际。详细区分来分析,新疆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中亚,尤其是中亚五国。据新疆历年的统计年鉴,1998年中亚五国占新疆总贸易额的比重47%,到2012年已超过75%。很明显,新疆对外贸易主要与亚洲的中亚及中亚五国进行。而且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新疆全部贸易总的比重逐年上升并已经超过总贸易的一半。

3.新疆对外贸易市场主要是哈萨克斯坦

表2很明显的表明,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额占新疆总贸易额的比重是46%,而且新疆与其他国家贸易额的差距较大。这意味着,新疆主要外贸市场是来自于哈萨克斯坦。新疆作为中国唯一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省区,在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中,与哈萨克斯坦共有5个重要的边境口岸。这五个口岸分别是:巴克图公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吉木乃口岸和都拉塔口岸以外,还哈萨克斯坦近年来,一直坚持“资源立国”战略,扩大资源类产品的出口。而且从哈国进口资源运距短、价格相对较低,因此越来越的企业看好哈萨克斯坦,于是进口额逐年扩大,而引起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总额增加。但是近十几年的绝对数据来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贸易额是下降趋势,即1998年哈萨克斯坦占新疆对外贸易额的比重68%,到2012年下降到62%。这一方面“俄白哈关税同盟”建立后,哈萨克斯坦上调了5044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占其进口商品总量的32%,平均税率水平由6.2%提高至10.6%。2011年新疆主要边境地区伊犁、博州、喀什对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区出口18亿美元,同比减少18%。另一方面,新疆与其他中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迅速上升,使得贸易结构中出现了绝对量增长导致的国别结构此消彼长的局面之结果。所以从短期看,新疆对同盟区出口有所下降,新疆与哈国贸易在整个中亚五国贸易中所占比重开始下滑,但是总量仍然很高,比重仍然过半,增长幅度仍然较高,贸易地位仍然重要,长期内还是贸易重点。

二、新疆对外贸易贸易风险日益显露

在对外贸易中由于与贸易国政治关系、贸易政策关系、社会文化关系、贸易结算方式等不可避免的一些列的风险,即政治风险、贸易壁垒风险、汇率风险等等。

1.新疆对外贸易集中度较高

据表1和表2看出,虽说新疆贸易市场化程度提升,但是新疆对外贸易主要进行亚洲。据新疆统计年鉴数据,进一步总结,新疆主要与中亚五国进行贸易来往。在这样的贸易状态,加剧新疆的对外贸易风险。由于中亚国家尤其新疆主要贸易伙伴的中亚五国内部市场购买力较弱、政治尚未稳定、“俄林、白、哈”关税同盟建立、尚未使用人民币结算方式等原因,新疆对外贸易以及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政治、贸易壁垒、汇率等贸易风险日益明显。

2.新疆外贸企业依赖性逐年扩大

据新疆历年统计年鉴及新疆区域贸易结构分析看,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总量逐年上升。这意味着新疆外贸企业主要的外部市场集中在中亚五国,尤其较高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在这样过度集中的贸易区域结构,新疆外贸企业自身发展具有约束,他们在这样贸易市场格局下只满足大贸易伙伴国的需求为主,而忽视新兴的市场开拓。与此同时,新疆外贸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尚未健全,对付贸易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对新疆外贸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大。如果这些贸易国发生一点的贸易波动、贸易政策变动、贸易国政治改变或社会动乱,会及时影响新疆外贸企业经营及生存并发。

3.汇率风险逐年强大

随着新疆与中亚国家之间贸易额的增加、新疆边境贸易主要以美元支付,美元结算贸易额可占到90%以上,其余多以人民币结算,但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这又给贸易结算带来阻碍。

三、预防贸易风险的措施建议

1.更一步提高市场多元化,多方位、立体式构筑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虽然新疆贸易区域覆盖了世界大多数洲际,但是主要集中在中亚五国。因此巩固新疆传统市场的基础下,加大开拓外部市场以及增加贸易份额。逐步建立进行市场多元化,多方位、立体式构筑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促进新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2.加速实施人民币结算方式

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引导推行信用证、保函、国际保险等安全快捷的结算方式为基础、建立健全方便、快捷的银行结算体系为目标、逐步推广人民币结算在边境地区应考虑使用人民币结算。加速人民币结算方式的运用,保护新疆外贸企业利益,增加新疆外贸总额。

参考文献

对外贸易的风险篇(2)

关键词:湖南外贸 风险防范 风险管理 机制建设

一、湖南对外贸易风险防范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1.外贸企业和外贸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湖南一些外贸企业普遍缺乏风险防范和规避意识,认为只要有定单、有业务做就是好事,一心只想者开发市场,增加成交量。而对于交易中潜伏的风险因素无暇顾及。对于一些国际通行的风险防范手段缺乏有效认识和利用。平时很少研究国际贸易风险实例,很少考虑预防各种风险的对策。一些外贸企业内部基本不开展国际贸易防范的教育,企业内上至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都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做好抵御、防范外贸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企业外贸人员对风险的生成、发展的特点规律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对外贸风险的诸多征兆不去关注,对那些可以用来规避外贸风险的工具手段不去了解。一些外贸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不能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一些外贸人员急功近利,无视风险的存在,为完成任务而不惜一切代价,不知不觉地陷入外贸陷阱。为了摸清楚湖南外贸企业在风险防范与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笔者专门组织了对湖南外贸企业的问卷调查。相当多的湖南外贸企业将订单、利润、效益等指标放在企业经营目标的首位,而很少有外贸企业去关注风险防范与管理。这个问题需引起湖南外贸企业的高度重视。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营的过程中不仅要看重订单、利润,更应该重视企业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2.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制度不健全

湖南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风险防范的组织机构缺位,风险管理的制度规范很不健全。风险防范管理组织制度的缺位,使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营活动中无法对国际贸易风险实施有效的监控、预警,出现风险也不够及时控制、处置,企业在国际贸易风险面前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组织制度的缺位,大大增加了外贸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和交易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目前,湖南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组织的缺位主要表现为: 其一,相当部分的企业没有设置外贸风险管理的岗位,更没有建立风险防范的专门部门或联勤机构。少数设有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大多数是外商投资企业。其二,外贸企业内部缺乏一个统一的信用风险防范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过于粗略、模糊,制度落实执行的刚性较差,有令不行、行而不严的现象较普遍。其三,外贸企业缺少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外贸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无章可循,各外贸人员的职责不明。其四,对国外客户风险信息收集不全面、不真实,对拟交易客户的资信状况把握不准,不能选择正确的交易方式和结算条件。其五,外贸交易项目审批不规范、不科学,各个交易流程缺乏相互间的协调和制约,以致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租船订舱、跟踪货款等诸多环节中,出现操作失误。相当多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只侧重市场赢利,不去进行风险防范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没有相应的风险预警方案和监控机制。这些外贸企业,事前往往缺乏对风险的预测,事中往往缺乏对风险的控制,事后往往缺乏对风险的有效处理。

3.忽视对客户的资信管理

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客商资信不良,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周转不灵,无法支付货款或提交货物;一些信用恶劣的商户利用假单据、合同中的陷阱条款等方式蓄意欺诈,妄图部分或全部占有对方货物、货款。如果忽视对客户的资信管理,外贸企业就会遭遇信用风险和风险损失。当前,湖南一些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处于空转或无序状态,诸多湖南外贸公司对国外客户缺乏充分的资信调查。出于市场竟争的压力,一些外贸企业不得不以赊销而拉拢国外客户。有的湖南外贸企业货款制度管理不严,或没有对货款的回收有制度性的要求,而只凭外贸业务员的感觉控制,货款目标不明,导致外贸企业进入“呆账坏账”的陷阱。在对外经营中,外贸企业对新客户或许还会去调查下其信用状况,而对老客户却似乎非常缺乏提防的意识。而实际上许多风险事件往往系所谓的老客户所为,对新老客户信用管理的缺失使湖南外贸企业吃亏不少。这些外贸企业又由于法制观念不强,存在着“人情重于债”的意识,怕得罪老客户,因此不善于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债权,甚至放弃债权。

4.湖南外贸企业缺乏风险防范管理人才

风险防范与管理,是湖南外贸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树立湖南外贸企业国际形象的重要举措。风险防范管理的建设需要专业人才。外贸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水平、经验、管理水平、责任心等方面。相对于西方国家风险防范管理经验和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湖南的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就落后了许多。风险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导致一些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处于空缺状态。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缺乏,严重损害着湖南外贸企业的利益,影响着湖南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5.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手段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风险防范管理已普及到各种规模的国际化经营企业之中。这些国家的外贸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制度相当完善,能够对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等国际上通行的风险防范手段运用自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外贸经营风险。然而,处于内陆省份的湖南外贸企业对于国际上通行的风险防范手段的了解和认识远远不够,能有效地运用这些手段的更少。大多数湖南外贸企业只是通过单一的保险方式来处理风险。许多企业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建设不到位,一些外贸企业在遭遇诸如技术性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跨国欺诈等风险危机打击时,往往一蹶不振,甚至破产。

二、加强湖南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初步建议

1.加强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的组织机构建设

为了提高湖南外贸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的能力,有必要在外贸企业中设置专门的外贸风险防范管理部门并配备风险防范经理。湖南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风险防范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委托代理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外包”给风险防范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部门相比,实行风险防范管理委托代理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风险防范管理手段降低外贸风险。外贸风险防范管理部应直接设在总经理之下,和财务部与业务部并列,并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外贸风险防范管理部是业务部和财务部之间的桥梁, 是保证公司利益的必要组成部分。

对外贸易的风险篇(3)

董世军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海外投资的规模与质量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同时面临的各种投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是在“敏感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风险十分严峻。把对我国海外投资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单边制裁、准战争内乱风险地区纳入到“敏感国家和地区”的范畴,并在进一步明确风险来源的基础上结合实务经验建立切实的应对措施,将提高我国海外投资参与者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也能够为我国经济战略转型新时期对外投资风险防范积累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敏感国家和地区;国际经济制裁;海外投资;贸易禁运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13

1敏感国家和地区概念的提出

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颁布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将此前的立项核准制改为以备案制为主、以涉敏感国家、敏感行业境外投资核准为辅的新境外投资审查机制,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敏感国家和地区”这一概念。此后,国务院发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版)》第12条“境外投资”中,继续使用了“敏感国家和地区”这一称呼。

至于何为“敏感国家和地区”,按照《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是指未建交和受国际制裁的国家,发生战争、内乱等国家和地区。按照该规定,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

之所以对涉敏感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实行核准制而不是备案制,主要是考虑到中国企业赴未建交、受国际制裁或者发生战争、内乱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可能会产生额外的、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风险并因此遭受损失,例如赴伊朗等受国际制裁的国家投资,企业可能遭受到联合国甚至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制裁,赴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投资可能遭受因战乱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因此,有必要通过事前审查和核准的方式,尽量避免或减少对敏感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或者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保障海外投资的收益和安全。

但是,中国企业赴敏感国家和地区投资又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一个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而赴市场尚未饱满、竞争尚不够激烈的广大亚、非、拉国家投资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广大亚、非、拉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油气等资源,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和开发也正好满足中国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由此可见,对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进行核准只是保障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权益的第一步,除此之外还必须加强对涉及敏感国家的特殊投资风险的应对和防范,才能促进和鼓励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海外投资权益,实现国家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2敏感国家和地区的界定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第7条采用概括的方式,将敏感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分别为未建交国家;受国际制裁国家;发生战争、内乱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定义在语义上似乎是明确的,但是在具体范围认定和操作性上却有明显的不足。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就无法决定哪些投资该去国家发改委申请核准,而发改委也无法确定该对哪些投资进行核准。

2.1受国际制裁的国家和地区的界定

国际制裁通常是指经《联合国宪章》授权的安理会依据《宪章》第41条的规定对违反国际法律、规则或者实施危害或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为采取的非武力的、但能够对目标国家产生一定影响从而迫使其改变行为政策的措施或手段。虽然在《宪章》中没有明确出现“制裁”字样,但其效力可以证实是由《宪章》第41条的规定合理解释和引申出来的,其在实践中的效力是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

但是随着实践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国际制裁作为一种对外“政策工具”,而冠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的名义实施单边国际制裁,并由此引发了争议。

2.2战争、内乱国家和地区的界定

在国际投资法中,战争内乱风险是指战争或内乱事件引发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各保险机构对战乱风险的界定都强调战争与内乱的“政治动机”,如OPIC对战乱风险使用列举的定义方法,其所谓的“政治暴力风险”是指“由于战争、革命、叛乱或存在政治动机的内乱、恐怖行动或破坏等引起的资产或商业收入的损失。而对政治动因的强调排除了一般劳资纠纷和经济矛盾所引起的骚乱冲突和由此带来的投资风险。

常与战争风险伴生的内乱风险,是指发生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对正常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的破坏性活动,包括革命、政变、破坏和恐怖主义、国内战争、国内反对势力采取的敌对行动等,但事实上,内乱作为一种事实和法律状态,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政治动因”引发的上述内容,还应包括由于人民对于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所引起的大规模的冲突和骚乱。

3受制裁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风险及应对

3.1在受制裁地区和国家投资面临的特殊法律风险

目前,国际制裁措施主要采用非武力措施,尤其是经济制裁方式,其中对企业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金融制裁措施和贸易与禁运措施。

3.1.1金融制裁法律风险

金融制裁是一种严厉的经济制裁形式,其实施机制一般为对拨款、援助和军事配给进行削减、冻结或取消;减少、冻结或取消融资和贷款,无论是软贷款或其他类型贷款;冻结或没收目标国家的资产和银行存款,可能只包括政府资金,也可能同时包括政府资金和个人资金;冻结或没收目标国家的非金融资产;冻结金融资产或应付利息的转移;拒绝批准债务支付(本金和利息)的延期偿还;阻止目标国家向国际组织发出贷款、拨款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资金援助请求等。

金融制裁的目的是通过切断目标国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往来,通过孤立目标国的金融业务来实现制裁目的。金融制裁会常与对目标国家的重要物资出口限制一起使用。

3.1.2应对金融制裁的措施

首先,积极寻求替代结算货币。对于金融制裁所面临的结算困境,中国应积极谋求与贸易伙伴选择其他币种加以替代。石油贸易以美元作为结算是一种国际惯例,要打破这种惯例需要漫长的过程。不过俄罗斯已经做好用卢布代替美元的准备,并尝试与中国的石油贸易转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现今亚洲投资银行(AIIB)的建立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众多合作伙伴,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我国的综合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在贸易过程中逐步采用人民币结算是现实可行的。

其次,立法明确相关责任关系。针对美国将母公司违反美国制裁法案的责任加诸到子公司身上,我国相关的外资保护法立法应加紧立法进程并明确划分母子公司的关系,否定美国域外管辖的效力。

3.2贸易禁运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3.2.1贸易禁运的法律风险

贸易禁运,通常指一国、数国联合或国际组织禁止对某国输出或从某国输入某种或全部商品。联合国宪章规定,对违反宪章、违反国际法或进行武装入侵者,可以对其实行禁运。进口对外依存度为57%的我国,禁运措施的采取会迫使我国等能源进口国减少油气资源的进口。这无疑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生产建设成本,还会使投资者面临投资成本难以收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的风险。

3.2.2贸易禁运的应对措施

对于贸易禁运和交通、通讯制裁风险,我国政府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敏感国家和地区的名单和具体制裁措施的公示制度,与企业一道构建风险防范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调查、公布投资风险信息,使企业能够在风险与利益之间做出理性的选择;同时企业应实时关注政府的政策信息作为投资的参考资料,做到理性投资,分散风险,也才能够避免盲目投入相关配套设备设施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对于投资敏感地区的企业面临巨额违约金的风险,投资企业应与投资接受国在签订合同时充分考虑到制裁风险可能带来的时间延误并与之进行协商,避免受违约金处罚。但更主要的是政府能够与投资接受国政府进行相关投资条约和规则的制定,在国家层面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使对方政府能够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从而使双方的地位更加平等,利益渐趋一致。

4对受战乱影响地区的投资面临的特殊风险及法律应对

4.1对战乱地区投资面临的其他风险特殊法律风险

战乱会带来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对战乱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所遭遇的最大危险。除此之外,由于战争和内乱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力度大,产生的后果更加复杂,所以很可能在战乱地区引发其他类型的政治风险。

4.2对战乱地区投资面临的特殊法律风险的应对

战乱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巨大,所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无论对于维护自身利益的企业还是要保护本国公民合法权益和投资者财产的国家都有责任参与到决策中来,多角度全方位防范风险。

4.2.1对于区位选择是投资者和母国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虽然具有战乱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吸引力,但是对于风险的评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和信息来源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是非常困难的,对参与投资的民营企业更是如此。所以,政府应该及时公布风险投资的评估状况,进行政策投资分析,建立相应的信息更新公布制度,给企业提供投资的准确信息。反之,企业也应将经营投资信息反馈给政府部门,以利于政府对本国资本和人员的保护。政府和企业应该形成信息系统的联动机制。

4.2.2积极发挥投资担保的作用

应充分发挥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我国海外投资担保机构的作用,为对战争内乱国家和地区投资提供经济保障。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主要业务范围是为成员国投资者在另一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境内的投资提供政治风险(非商业性风险)保险服务,具体包括征收和类似措施险、战争与内乱险、违约险、币汇兑险等险别,旨在通过开展投资担保业务及相关的投资促进活动,鼓励生产性投资在成员国之间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流动。

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主要是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即便很多项目不能满足多边投资保险机构的目标性审查而不予承保,中国信保仍能够支持中国海外投资项目得到保险制度的保护,当投资者受到特定保险范围内的风险损失时,中国信保即可向东道国政府行使代位求偿权。

参考文献

1李伟舜.境外投资转乱风险法律控制初探[J].法学论丛,2012(7)

2颉迪.国际经济制裁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13

对外贸易的风险篇(4)

【关键词】出口企业 对外贸易风险 防范体系

加入WTO之后,尤其是自2004年7月1日起,我国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彻底放开,由审批制过渡到提案制,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企业对外贸易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但是总体上来看,由于对外贸易经验不足以及风险意识较差,我国出口企业的对外贸易始终处于比较高的风险水平上。在鼓励国内各大小出口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加强他们的对外贸易风险意识和对外贸风险管理水平,建立起对外贸易风险的控制机制和防范体系显得迫在眉睫。

一、对外贸易风险概念和分类

1、对外贸易风险的概念

所谓对外贸易风险,就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风险。具体地说,对外贸易风险是指在对外贸易中,与贸易有关的某些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导致对外贸易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的不一致,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对外贸易风险的分类

对外贸易是一种复杂的商品交换活动,各种手续繁杂,牵涉面很广,涉及因素种类繁多。因此,易引发的风险也种类繁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在对外贸易中,买卖双方自接洽开始,经过报盘、还盘、确认、订约、履约几个过程。在此期间,买卖双方的财务经营状况可能发生变化危及履约,国际结算时因商业信用或银行信用问题造成的诸如出口商所交单据与货物不符;进口商拒绝付款、拖欠货款,开行拒付货款、拖欠货款等,都是信用风险。

(2)单据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指合同条款本身内容给双方当事人带来的风险。例如,合同中的品质条款和商品的检验条款及法律条款容易因注重价和付款方法等而被忽视,它的漏洞一旦被买方利用,卖方的利益无从保障。同时,货物海运过程中各个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诸如提单欺诈、租船合同欺诈、海运保险欺诈及集装箱欺诈等的单据欺诈行为,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3)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活动中,因未预料到的汇率或利率的突然变动给外汇持有人带来的经济损失或收益,一般包括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和融资风险等。对外贸易货款的清偿多以外汇支付,而汇价依各国采取的汇兑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而定。在这种复杂情况下,交易双方有一方要以外币计价,但由于外汇汇率不断变化,在信息不十分顺畅时,就会给交易的一方带来损失。

(4)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东道国的政治、社会和宏观经济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和调整,给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影响、制约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国家风险可分为政治因素、社会因、贸易制度因素以及国际性危机因素等多种。

(5)工作环节风险。外贸出口是一个系统的流程,合同准备、交易磋商以及履约阶段,甚至履约后的索赔,都需要各环节工作人员与组织机构的协作沟通。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沟通欠缺,销售部门与银行部门的沟通欠缺,以及货代与客户的沟通欠缺等,都可能使出口遭遇工作环节出错的风险。

二、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对外贸易风险的现状及原因

1、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对外贸易风险的现状

根据国家商务部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外贸企业国际业务的坏账率高达5%,远远超过发达国家0.5%的平均水平。一项对1000家中国出口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风险而利益受损的遭遇,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根据相关权威报道预测,中国迄今至少有1000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以中恒集团为例,由于对外贸易风险,曾一度影响到公司利润达1563万余元。这些数字都反映了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风险水平是比较高的。许多企业因外贸风险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步履艰难,有的甚至无法正常经营,直接影响我国经贸事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出口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这些企业经常遇到贸易伙伴表现欠佳,导致无法及时收汇,或由于市场汇率波动,储运风险或者国际风险,造成利润下降,甚至亏本。同时,中国周边贸易合作国家,如俄罗斯、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老挝以及缅甸,国家风险级别都在四级以上,均属国家风险水平显著之列,中国的外贸出口一直处于高风险国家的包围圈中。

2、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对外贸易风险的原因

(1)外贸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一些外贸企业普遍缺乏风险防范和规避意识,一心只想着开发市场,增加成交量,而对交易中潜伏的风险因素无暇顾及,对一些国际通行的风险防范手段缺乏有效认识和利用。更有一些外贸企业内部基本不开展国际贸易防范的教育,企业内上至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都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做好抵御、防范外贸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

(2)外贸企业风险管理组织制度不健全。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管理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风险防范的组织机构缺位,风险管理的制度规范很不健全。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营活动中无法对国际贸易风险实施有效的监控、预警,出现风险也不够及时控制、处置,企业在国际贸易风险面前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大大增加了外贸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和交易过程中风险发生的概率。

(3)忽视系统全面的信息收集体制。在国际市场上,客商资信不良、经营状况不佳、无法支付货款或提交货物;甚至利用假单据、合同中的陷阱条款等方式蓄意欺诈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出口企业忽视对客户信息的系统管理,缺乏对对方经营状况、注册或商业登记等信息资料的全面收集和调查,从而遭遇对外贸易风险。

(4)缺乏专业的风险防范管理人才。风险防范管理的建设需要专业人才。外贸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水平、经验、管理水平、责任心等方面。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导致一些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处于空缺状态,严重损害着外贸企业的利益,影响着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同时由于对外贸易的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也日益增多。面对大量贸易风险的现实,我国企业加强出口风险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对企业而言,要融入经济全球化,实现国际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做好风险防范的体系建设。

1、加强风险防范的体制建设

(1)完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外贸风险防范管理部门并配备风险防范经理,无疑会大大提高出口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的能力。大型出口企业可成立风险防范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中小型出口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风险防范管理委托制度,直接将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外包”给风险防范管理咨询公司。

(2)建立客户信息调查体制。在外贸业务往来中,出口企业要建立资信调查体制,确认客户的付款能力,特别是合同交易金额较大的,更应重视调查客户的资信情况。资信调查主要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电话成立日期、公司性质、业务范围、注册资本等基本内容。对客户特别是主要客户,必须要有一个专门部门负责档案管理,按照业务往来中客户的付款情况和信用情况,建立、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2、加强外贸人员的素质建设

(1)直接引进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风险管理人才素质较高,能够对对外贸易风险进行最大限度地管理与防范。直接引进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吸纳专业人才,特别是风险管理人才,弥补风险防范管理人才的缺乏,优化风险管理人才结构,使其以较高素质和能力,适应复杂多变外贸出口需求,会更有助于外贸出口企业的获利,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2)加强外贸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建立和完善培养、培训体系,采用安排进修、专家讲座、中短期培训等方式对本企业现有员工进行强化培训,通过专业的外贸知识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素养,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租船订舱、跟踪货款等诸多环节中,做到专业操作,各个交易流程相互间协调,避免贸易流程的顺利进行受阻。

(3)开展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的形式,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开展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教育,使其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熟悉对外贸易过程中潜在的可能风险,掌握贸易流程中规避风险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使企业内上至领导决策层下至普通员工都树立起风险防范意识,时刻做好抵御、防范外贸风险的心理准备和措施准备。

3、加强政府协会的职能建设

(1)构建外贸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各种政策和信息是出口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资源,成为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建设的关键所在。强化政策信息的服务功能,构建好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在快速传达国家最新外贸政策的同时,努力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信息服务。

(2)积极推行国际标准提高我国标准档次。当前,发达国家相继采用各种标准来构筑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出口企业要规避因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使自己的产品走向发达国家市场,必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遵循国际惯例,实施品牌战略,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在合同签订、货物交付、货款结算等诸多环节中严格按照出口贸易的基本操作程序办事,才能防范对外贸易风险。

(3)加强组织机构的沟通合作和应对风险能力。商会、协会是企业的联合组织,应代表企业利益,替企业说话;政府从根本上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关注者和引导者。通过与各国家间的外交合作,各协会间的沟通交流,针对国际经济形势、国际市场竞争程度、交易流程动态等的变化,及时捕捉国外风险动态,及时调整对策或制定更符合形势发展的政策,为出口企业的对外贸易风险防范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出口环境,最大限度的维护出口企业利益。

四、结束语

随着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和我国出口贸易水平的加强,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引起国家和出口企业的愈加重视。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正视风险,有效规避和控制出口贸易风险。应根据市场和业务的发展与变化情况,不断进行风险识别和度量,把相关的策略、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有效地抵御国际贸易风险以保证出口企业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扩大。

【参考文献】

[1] 甘建华:国际贸易中的提单风险防范[Z].宽达律师上海事务所,2007-05-01.

[2] 马媛:对外贸易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统计与决策,2007(19).

[3] 吴建功:对外贸易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J].江苏商论,2007(11).

[4] 娄锟:对外贸易风险探讨[J].现代商业,2007(3).

[5] 王雪:对外贸易风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0).

[6] 吴建功、米家龙:湖南对外贸易风险防范的机制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8(2).

[7] 毛小明:浅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企业经济,2007(5).

[8] 刘宏宇、王伯仁: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几点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

对外贸易的风险篇(5)

我国自2004年7月1日加入WTO,这就意味着我国将全面开放我们的市场,将进出口经营的权利都开放出去.随着贸易的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遭到一定的风险,给我国的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影响.同时世界经济贸易存在风险,对于我国的经济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规避贸易风险,保护我国经济市场,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建立风险防范体系,规避经济贸易中的风险.

2经济贸易中遇到的风险

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由于本身交易的复杂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所以很多细节都可以引发贸易的风险,为了更好地解决贸易风险,我们需要对贸易中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

2.1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经过报盘、还盘、确认、订约、履约几个过程来完成整个交易,但是在协商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变化,很有可能出现买卖双方的尤其是买方的财务出现变化不能及时履约,这样在结算的时候,就会出现由于商业信用或是银行信用等问题造成出口商货物与单据不符的情况,或者买方出现拒绝付款、拖欠货款等情况,这样就会危害出口企业的经营.这些情况都属于信用风险.

2.2货币汇率变化引起的风险.货币汇率变化引起的风险也称作外汇风险,是指在外贸交易中,由于签订合同到付款之间有时间间隔,所以很多时候会因为国际市场汇率和利率的变化而给外汇持有人带来经济利益损失或者收益,外汇风险分为交易性风险、经济性风险、融资性风险这三种.在经济时刻变化的时代,由于外汇的变化引起的企业经济利益受损或者受益的事情十分常见,例如外币升值,那么本国企业的货币贷款、关税、增值税等都会受外币增值的影响而增加,由于这些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势必会增加,成本的增加就会减少企业的利润收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利益,应提前定制防范措施.

2.3单据风险.单据风险给买卖双方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条款本身给双方当事人带来的风险.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条款中如果有漏洞出现,被买方利用就会损害卖方的经济利益.如:合同条款中出现过于重视价格和付款方法而忽视了品质条款、检验条款及法律条款,一旦被买方利用,卖方的利益就没有保障了.同时海运中也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由于货物是海运,所以在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提单欺诈、祖传合同欺诈、海运保险欺诈以及集装箱欺诈等欺诈行为,这些都是单据欺诈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对出口商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害相当大.

2.4政策风险.随着世界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各国间的经济互相联系起来,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增多了,同时利益纠纷也在不断地增加,摩擦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当发生经济危机或者其他的事件时,很多的国家会通过贸易壁垒或者反倾销的规定来转接危机,将本国的危机转嫁到经济实力不强的国家,或者通过设制贸易壁垒将外国商品挤出本国市场,从而为本国市场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政策风险.

2.5工作环节出现的风险.外贸出口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环节越多,可能出现的错误就越多.在进行外贸交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同的准备、交易切磋以及履行条约阶段,如果条约不能正常履行,还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调节,这些过程中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才能够正常的完成,如果有一环节出错,就有可能出现贸易风险.

2.6贷款风险.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我们为世界贸易建立了一系列的轨迹贸易制度,这些制度我们的贸易提供了一些准则,但是这些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一系列的漏洞.在这些制度的支持下,世界各地的贸易更加的密切,同时没有奶一个国家希望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会危及每一个国家的经经济.在国际贸易中,贷款危机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如果贷款之前没有做好相关的调查导致贷款方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这会对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打击,所以贷款必须在双方互相信任且借款方有能力偿还的情况下才能将款贷给贷款方.

3我国出口企业遭遇风险的原因

3.1忽视信息的全面收集.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上,进行对外贸易,我们需要对市场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对市场上的信息进行分析,主要试分析交易方的各种信息.在国际贸易中,很容易出现由于课上的资信不良、经营状况不佳、支付能力不足、利用虚假合同、陷阱条款等欺骗交易一方导致交易一方的资金受到损害.很多对外贸易公司忽视对客户的信息管理,缺少对客户合作可行性的分析,从而出现外贸风险.外贸工作人员收集信息时主要是对这些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出与该客户的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帮助企业进行安全贸易.

3.2缺乏专业的风险防范人才.外贸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专业的管理工作,所以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但是在很多对外贸易公司中,进行风险防范工作的人员很多都是非专业的人员,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没有管理经验,对外贸风险防范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忽视风险防范.缺乏对外贸易风险防范的专业人才,导致企业遭受对外贸易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利益.

3.3外贸工作人员防范风险意识淡薄.外贸中出现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贸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差,对市场的判定不准确,导致外贸中出现很多风险.有些外贸工作人员注重对市场的开发,市场的占有额提升之后,企业的利润就会随之上升,但是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市场上的风险.很多外贸公司内部本应进行国际贸易防范教育,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很多主管人员认为这些无用或者其他原因就将这项教育取消,导致外贸工作人员从事外卖工作的时候缺乏防范意识,无视市场上存在的风险.

3.4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组织不健全.外贸企业防范管理的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风险防范组织的不健全,组织不健全的后果就是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没有相关组织对国际贸易进行相关的检测,不能及时的提醒外贸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防范措施,出现风险之后就会措手不及.当企业的外贸风险防范组织不健全,企业的就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在交易中出现风险的概率.

4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的几点建议

4.1加强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制主要分为两方面:加强制度方面的建立和加强对客户信息调查体制的进程.首先是设置专门的风险防范管理部门,选出相关的风险防范管理者,并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降低外贸企业的外贸风险.其次是建立客户信息调查机制,在进行贸易的时候,需要对客户的信息进行调查,对客户的资金流动情况、支付能力、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确保客户可以在后期的合作中将货款定时支付.

4.2提升外贸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提升对外贸易人员的工作素质,主要可以有三种途径:首先可以引进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弥补贸易部门的风险防范缺陷:其次可以加强对风险防范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专家讲座、短中期集中培训等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货物跟踪等,通过专业的培训,提升部门管理人员的工作额能力;最后就是加强整个对外贸易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教育,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树立牢固的防范意识,培养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潜在风险并规避风险的能力,使得公司上下都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和措施.

4.3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问题政治化.贸易保护主义即对外贸易过程里实行通过限制进口以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且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待遇,以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很多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的财政政策,将用于社会福利的资金削减,同时为了安抚民心,就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是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很不利.

4.4提升应对危机的信心.抵御经济贸易风险,我们还需要增强抵御经济贸易风险的信心.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量逐步上升,但是外贸经济危机还是存在,面对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有力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经济危机爆发的规模控制住,逐步恢复经济.所以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应增强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以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经济危机,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抗经济危机,逐步调整经济的发展状况,逐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4.5增强对市场的信任.对于地域经济贸易风险来说,国家的政策也是一项重要的调节手段,国家出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以及维护市场的正常运作的目的,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缓解市场经济风险出现的次数.但是对于政策的出台的结果,我们还要看市场的反应程度.国家出台的政策应与市场相契合,防止出现落差,将政府的承诺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政策,增强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度,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很重要,只有企业对市场的信任度提升了,才会不断地扩大市场,增大市场的规模.

4.6将短期的经济政策和中长期财政政策有机结合.短期经济刺激政策和中长期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将两者在不同经济条件下有机结合,才能够发挥好财政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国家经济的增长才是重点,因此,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有利于财政政策实施的手段.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时也是经济政策的重要前提,中长期的财政政策与短期的经济政策相结合才是保障经济发展的政策基础.

4.7加强政府协会的建设.加强政府协会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商会、协会代表企业利益的作用,政府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好经济发展的引导者,通过各协会、商会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国外企业的沟通和协调,针对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加强商会、协会的职能建设,让政府协会真正发挥好构筑起完整的外贸风险方法和预警机制、利用好国际规则提高我国企业出口标准、提高应对风险等职能,从而达到推动我国出口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维护好出口企业商业利益维护的目的.

对外贸易的风险篇(6)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类企业不断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看到我国国际贸易特别是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受到了国际贸易法律政策、运作方式、市场汇率等各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使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风险甚至屡屡遭受损失。本文从全球经济一体化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的研究和分析,提出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有效举措,为我国企业更好的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规避举措

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很多企业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贸易活动快速发展。在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面对国际贸易法律政策、运作方式、市场汇率等多方面的挑战,更要面对大量现实存在或潜在的国际贸易风险。随着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日益增多,风险也不断加大,特别是我国很多企业还不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给国外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企业利用我国企业这个“弱势”获取利益提供了机会,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风险更多、危害更大。随着我国以“市场化”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国际贸易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风险,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和防范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风险分析

所谓国际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的一种国际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于企业来说,自从有了国际贸易,风险就客观存在。纵观国际贸易风险,政治风险、政策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信息障碍风险等多种风险并存,特别是由于国际贸易风险发生的原因、形成的过程、表现的形式、风险的结果具有极大的复杂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高度重视“三大风险”,这“三大风险”是对外贸企业影响最大、外贸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国际贸易风险。

(一)政策风险不断加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特别是一些国家的技巧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国际贸易案件越来越多,使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艰巨和复杂。特别是随着贸易自由化趋势不断发展,在不违背世贸协定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各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被排斥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尽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关税壁垒措施日益透明化,但许多具有国际贸易经验的西方国家把“技巧性”贸易壁垒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使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际贸易风险。

(二)汇率风险持续存在

众所周知,在我国国内的贸易中,通常都以人民币作为清算对象。而在国际贸易中,必须通过本币与外币的折算比率进行进出口贸易结算,而且本币与外币折算比率会随着国际外汇市场的波动情况而不断的进行浮动,对企业的实际收入具有重要的影响,使企业面临着汇率风险。由于国际外汇市场具有持续的“波动性”,因而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讲,这种汇率风险将持续存在,特别是由于国际外汇市场的波动会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对我国外贸企业外币支出和收入以及结汇业务都会造成重大影响,一旦人民币贬值和外币升值,就会使我国外贸企业的人民币货款、进口关税和增值税金额大幅度增加和净利润大幅度降低。

(三)操作风险更需警惕

作为国际贸易价格条款特殊表达方式的“贸易术语”,是一种“贸易通例”,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国际贸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重要的规定性作用。在国际贸易当中,国际贸易合同的性质必须要与贸易术语一致,合同条款也必须要与合同性质一致,合同内容还必须要与贸易术语一致,不允许有任何的抵触。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很多外贸企业还不能熟练的掌握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一旦操作不当,极易被别有用心的外商蒙蔽甚至坑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讲,更应该下大力所警惕、研究和掌握贸易术语,确保在国际贸易中减少商业纠纷和经济损失。

二、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有效举措

(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必须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强化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科技创新是打造品牌战略的重要载体,企业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此遏制“反倾销”。着眼于主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外贸企业既要向国际标准看齐,并逐步向“制定标准”的方向迈进,这是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最有力举措。

(二)加强汇率风险控制

控制汇率风险,是我国外贸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务实之举,只有有效控制汇率风险,才能实现企业赢利最大化。我国外贸企业要想有效的控制汇率风险,就必须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国际汇率下的期货市场,在开展国际贸易中用好、用足、用活“锁定汇率”,以达到控制汇率风险的目的。比如要学会合理运用“计价货币”,可采取“出口用硬币、进口用软币”的方式进行计价;在企业议价能力不强被迫接受“出口用软币、进口用硬币”的情况下,必须对价格做出调整。总之,外贸企业必须通过一系列形之效的方式加强汇率风险控制,最大限度的规避与之相关的风险。

(三)增强法律防范意识

增强法律防范意识、严格遵循法规办事,是我国外贸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重要保障性举措。目前我国进出口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外贸企业在开展进出口贸易时,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来防范国际贸易风险,建立法律顾问组织,强化对《对外贸易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海关法》、《外汇管理条例》、《规范进出口业务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运用和执行能力,推动国际贸易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轨道,以此提高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主动性。

(四)建立资信认证体系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外贸企业通过建立资信认证体系,强化对交易对象的资信调查,是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重要基础。我国外贸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过程中,必须通过资信调查摸清拟交易对象“底细”,详细了解拟交易对象企业资信情况,首先要对营业许可、注册资本、经营状况、货物情况、办公地址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要调查拟交易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用指数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确定是否进行交易。

总结

在国际贸易不断增多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日益增长,给我国外贸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外贸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汇率风险控制、增强法律防范意识、建立资信认证体系来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努力在国际贸易合作与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得效益。(作者单位: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琦智.浅谈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措施[J].民营科技,2011(11)

[2]王耀宁,张强.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策略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1)

[3]刘忠略.国际贸易风险防范及控制对策探讨[J].企业导报,2013(02)

对外贸易的风险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风险

一、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种类

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结算中牵涉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在对我国学者对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可以划分为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两个层面: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国际贸易结算面临着国家性风险、政治性风险、经济性风险、社会性风险;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国际贸易结算遭受着票据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汇率风险等等。

由于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宏观风险内容广泛、牵涉繁杂,无法形成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多数情况下企业需要依靠国家机构对其进行处理并提出相关建议。因此,本文在探索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的时候,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微观层面上,为国家贸易微观结算风险的有效控制提供基础保障。

二、国际贸易结算中存在的风险

第一,国际贸易结算中票据结算存在风险。票据结算风险在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中的风险因素是比较高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首先,在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潜在着银行汇票伪造的风险。国际贸易结算中或多或少并且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外票据之间发生摩擦,国内居民和企业受到地理条件和交易经验的限制,在应对纷繁复杂的外国货币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因此一些资信程度较差的交易者或者不法分子得到了可乘之机,他们通过伪造外国货币对国内的贸易交易者进行诈骗,使得国内的生产经营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部分不法商人通过在我国银行确认票据的原始支票的方式骗取货物,然后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将银行账户中的钱转移走,并将银行汇票注销使得国内银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遭受到损失。

第二,国家贸易结算中托收结算存在风险。受托结算方式也是国际贸易结算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从我国托收结算方式的发展现状来看,托收结算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也不容小觑。在托收结算方式中,承兑交单结算方式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因素,因此很多企业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倾向于选择付款方式进行结算,但是付款交单的结算方式依然存在着风险,部分国家商业银行在贸易往来和贸易结算的过程中将交易习惯凌驾于交易规则之上,因此时常出现付款交单后不能及时受到货款现象的出现。

第三,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结算存在风险。信用证就结算方式在我国国际经济业务往来核算中占据重要的比重,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我们也必须思考信用证就结算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信用证结算存在着伪造诈骗风险,部分不法分子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选择伪造信用证的方式进行结算,从供应商处骗取了货物,导致了供应商遭受惨重的经济损失;其次,存在着伪造信用证单据的风险,部分出口商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为了从国际商会处谋取利益,往往选择伪造信用证单据的方式与银行进行协商,从而在根本未发货物的情况下取得货款,取得货款之后迅速消失,致使购货方和银行都承受着相应的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

三、国际贸易结算风险防范策略分析

1.票据风险防范研究

对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一方面能够提升国际贸易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国际贸易结算风险防范中,对票据风险的防范应该放在第一位上。

首先,在国际贸易和交易往来的过程中,企业要重点检查那些诚信不足客户提交的票据,严格地审核票据的作用和票据的来源;其次,要审核取得票据表面的真实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考核,着重检查票据印章的真实性和票据期限的有效性;再次,当票据票面金额比较大的时候,相关结算人员应该票据所记载开出银行进行调查,确保票据的真实性、权利的完整性。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对票据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和预防是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2.托收风险防范研究

国际贸易结算风险防范中也要重视托收风险的防范。首先,在选择进行托收结算方式之前,国内企业应该做好对外国进口商的征信调查,在充分了解外国进口商的诚信能力和资金能力的基础上,为企业自身的交易结算正确最大的保险,尽量以最低的风险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其次,在确定使用托收结算方式之后,企业要将外国进口商的详细地址和交单条件列入到托收委托书之中来,从而为托收结算界定明确的条件和指示,避免在托收结算的过程中出现诈骗和欺诈的问题,将外国进口商拿货消失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最后,在托收结算的过程之中要以定期付款方式为主,避免出现适应当地结算方式的情况出现,从而规避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交易习俗风险,使得托收结算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3.信用证风险防范研究

在国际贸易结算之中,对信用证风险进行防范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第一,在选择使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要对外国商人提交的资信证明进行真实性审核,对于政治风险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所开的资信证明要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我国银行对于政局混乱、时局动荡的国家所开的资信证明认可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国际知名银行的保证才会打包放款;第二,我国相关部门应该严肃对待外国进口商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提交的信用证,对相关客户的资信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从而规避国家贸易结算中的信用证结算风险。

4.对当事人的风险防范研究

国际贸易结算中的结算方式多样、风险表现方式不一,但是这些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防范和遏制,在这个过程中贸易结算当事人的谨慎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风险防范因素。

首先,国际贸易结算人应该熟悉当前各种结算方式,研究不同形式贸易的交易规则和交易条件,严格按照规则和条件进行国家贸易结算;其次,要对竞争对手的资信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在了解竞争对手的基础上选择更加优秀的贸易伙伴,降低国际贸易结算风险,促进企业的的持久发展;最后,国际贸易交易结算人应该积累良好的声誉,与顾客保持良性的沟通和交流,杜绝风险存在的萌芽,促进交易双方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常迎春.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及其风险分析[J].知识经济,2014,03(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