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7 15:46:48

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篇(1)

关键词:数学课堂;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80-01

一、建立宽松的提问氛围。

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随着年级的升高,主动回答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人数迅速减少。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越来越在意外在标准对其的评价;二是自己和他人在课堂上遭遇提问尴尬的次数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多,这两点都是与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评价分不开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心理上感觉安全、宽松的环境氛围下,个体更倾向真实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要想真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应首先对学生少评价、多支持,少对人、多对事,真诚的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感,提高其参与意识。

二、掌握课堂提问的技能

1、设计有效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提问中问题本身的有效性,是确保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前提。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有一些教师充斥着这类的问题:他说的对不对?你们和他想的一样吗?说的好不好?这种问题,全班张嘴就来。猜测的成分多,跟着优等生后面起哄的成分多,思维含量少。

2、掌握提问的技巧

(1)发问。发问是教学提问实施的首要环节,如何发问,体现了教师提问的艺术水平。

发问的时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提问,才是最佳发问的时机。最佳发问时机要求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发问的对象。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大多数,注意到提问的面,正确处理好、中、差三类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发问的顺序。教师发问在内容上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形式上,切记按座次顺序点名提问,应打破次序,有目的地提问,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思考问题的状态。发问的方式,教师发问应注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面向全班发问,个别回答。这种发问的优点是能使全体学生思考,不足的是回答人数有限。第二,并行发问,即向不同部分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其分别准备,其优点是增加了回答问题的人数,但不易组织。第三,面向全班发问,学生轮流回答,其不足是可能学生回答时间占用多,影响教学任务完成。

发问的节奏。教师的发问频率对学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控制好问题的节奏,如果提问的速度太快,学生就没有时间展开思考,得出的是无思维、无创造性的答案。假如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所得出的答案才会有较高的质量。发问的趣味性。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和故事情节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中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发问的角度。教师的教学提问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其具有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深思与多思的兴趣。例如,有的教师很善于设计“假设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愤悱状态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同一问题,由于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大不一样。发问的难度。就是必须在问题难易度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定问题,不要只提容易的,满足于学生都能回答,也不要认为难度越大越好,以难倒学生为快。问题的提出要难易适中,深浅适度,广狭适宜,布疑得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的设计要提倡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不受现有答案的局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去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有两种不同的提问方法。方法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一些物品,问了如下问题:什么是面积?这个球的表面在哪里?这个盒子的表面在哪里?这些物体的表面你们有什么感觉?……方法二:教师请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物品,摸一摸这些物体,并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同组的同学。小组交流后,让学生把交流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分析:有些教师总喜欢把问题掰开揉碎,讲深讲透,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听明白。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有百害而无一利,方法二让学生在真实、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待答。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一是教师发问后侯答时间,二是学生回答后候答时间。如果在提出问题后,耐心的多等一会儿,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就会更深刻。回答时也会更加自信,更加全面,也许精彩就会出现在那几十秒的等待之后。

(3)导答。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需要教师导答,即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善于导答,学生就会排除障碍,提问便会成功。否则就会归于失败。

三、少一些居高临下,多一些人文关怀

课堂教学提问篇(2)

关键词: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

Abstract: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optimize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generate knowledge the important means.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questioning where there are many unreasonable problems,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thinking. If some classroom questioning too many problems, some class, the teacher question difficulty is too big, some questions become a mere formality, not thinking of value, some questions only focus on individual students and so on, causes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is low. This paper mainly thinking how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classroom questioning with law of thinking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develops the student thought space,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trategy.

Keywords: optimizati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mproved; Effectiv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 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课堂提问是优化师生教与学关系的重要手段。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勇于探索新知,学会学习方法,促进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但是,在我们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却存在着种种不科学、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平时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1)问题过多。尽管课堂提问的作用很大,但提问的频率应恰当。过于频繁的提问会造成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使学生整节课疲于应付。过多的提问,学生没有过多的思考空间,最后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2) 提问的问题太难太复杂.教师设计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学情,问题太难,与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差距太大,造成学生对问题无法理解,思维闭塞,甚至发呆,无从答起。这样的提问不但不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反而会挫扮学生课堂发言的极积性,浇灭思维的火花。

3) 所提问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为了制造提问的气氛,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如不时地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造成满堂哄。既不能促进知识的生成,也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因此教师设计问题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所提问题要让学生有思考价值,对学生的思考有启发性,要做到由问而生思,起到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4) 所提问题带有偏向性,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所提问题只注重个别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往往把提问当成了一项任务。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表现犹为突出。一节课教师总是提问那几个学生。有难度的指名优秀生回落,简单问题总是叫那几个学困生回答。看起来问题有难有易,所问到的问题学生都回答上来了,但是却忽略了绝大多数学生,造成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课堂氛围之外,当课堂的看客。

5) 先点名后提问。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提问当成一种形式。有时候先点名,“请***同学来回答问题”,然后才提出问题。这样被提问的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不能很好的思考和回答。同时,其他学生觉得所问问题与自己无关,也不听不思考,造成提问流于形式。因此教师提问时必须要引领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应先让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取老师的问题,人人参与思考,个个争着回答,才是我们提问所想要的结果。

2 优化提问,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合理的课堂提问,正是“学”与“思”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联系学生学情实际,兼顾优差,注重全体,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所提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知识。

1) 课堂提问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开思维闸门。课堂提问要切中要害,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促进其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一节,在开始先让学生自学,怎样量圆的周长,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绳测法和滚动法。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大院活动广场中心有一个圆形花坛,我们该怎样测呢?这个具有趣味又有新意和启发性的问题,自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2) 课堂提问应切合学生思维规律,循序渐进分层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的提问应由易及难,营造问题的坡度和难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思维逐步递进。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由于分数的定义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直接给学生灌输讲解,学生难于理解。可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实例过渡到抽象的分数的定义。利用实物,老师边提问边操作演示。(1)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怎么合理的分?平均分?每份是多少?(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板平均分成4等份,怎样分?每份是多少?(3)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4)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进而引出单位“1”,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说一说,加深理解。(5)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用分数怎样表示?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发学生思维不断递进,最终达到了形成抽象概念的目的。

3) 课堂提问注意适当拓展,引领学生培养思维创新,进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每个老师课堂教学职责所在。教学中老师适当的开展一些拓展性提问,引发学生展开拓展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当学习了有关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老师可以适时的提出让拓展性的问题。那位同学还能告诉大家人民币的其他知识呢?问题给了孩子们加大的思维空间,孩子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发表自己对人民币各方面的认知。如有的会说里面有一个头像,没有头像的是假钱。有的会说,人民币上还有不同的文字,那是让少数民族的人们看的。有的会说,人民币上还有几个黑点,是供盲人看的。有的会说人民币上有一行字母和数字那是发行的代号。有的会说,人民币上有年份,那是表示发行的年份等等。这样虽然超出了数学课堂本身的知识范围,但是却让学生甚至老师了解了许多钱币面值以外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和思维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

4) 课堂提问要抓住疑难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要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就是要紧紧抓住学生常常易出错的地方设疑、设问,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暴露出问题,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发现错误原因,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教学提问篇(3)

一、直奔主题,简洁明确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经常能听到儿童化的声音:“我们一起去大森林里……”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你们喜欢玩开火车吗?”……这些为情境而情境的数学问题,其实一点数学意思都没有,毫无必要。很少有学生进过森林,更不可能有学生开过火车,学生即使回答了,也是顺着教师思路的无效的回答。哪怕就是有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或者没有学生回答,也无力阻止教师继续“去森林”或者“开火车”等等。这还不如直奔主题、开门见山来得好,来得简洁明确。

片段1:“9加几”教学(一上)

师:9加5可以怎么算?

生1:9+1=10,再加4等于14。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2:可以5加5等于10,再加4等于14。

师:还有吗?

生3:可以数上去,10,11,12,13,14。

师:还有吗?

生4:还可以从5开始数,6,7,8……13,14。

理解“凑十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当学生已经能用“凑十法”这种思维方法进行计算时,教师仍追问学生“还有吗”,显然偏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其实,当有学生用“凑十法”计算时,教师只要问:为什么这样做?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这样设问就有利于启发全班学生深入思考“凑十法”,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扣紧教材,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服务,突出重点,简洁、明确地解决问题。

二、走进学生,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玩、好奇、好胜。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时,要时刻注意这一些,随机应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2:“可能性”教学(三上)

师:你们在玩游戏之前通常用什么来定先后顺序呢?

生:……

师:老师想学拳布剪这个游戏,有谁能教我?(请两生上前示范)

师:(点头微笑)嗯,我学会了。但我一定要赢,有办法吗?能一定赢吗?

(生思索,个别学生在底下说:不能)

生:因为每次对手所出的不一样,输赢要看两个人出什么。

师:所以,“我一定赢”成立吗?那应该说成什么?

生:可能赢。

师:“可能”这个词用得真好!(师板书:可能)

师:下面我们开始游戏。我出石头,你会出什么?结局如何?

生:我出布,我会赢。(开心地笑)

师:能说得更有信心点吗?

生:我出布,我一定会赢。(师板书:一定)

师:有不同的出法吗?(师巡视,重复问题)

生:我出石头,平局。(淡淡地笑)

师:还有其他的出法吗?

生:出剪刀,会输。(失落地苦笑)

师:能赢吗?

生齐答:不可能。(师板书:不可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生活中常玩的游戏出发,从提问到示范教学,再到提问,一环套一环,整个过程时而平淡,时而高昂。“我一定要赢,有办法吗?”这一问题的抛出,让学生思绪万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分回忆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得出结论。“我出石头,你会出什么?结局如何?”三种结局,往往学生只会想到积极的一面:“我出布,我会赢。”简单的回答,没有突现出主题,教师进一步启发追问:“能说得更有信心点吗?”引导学生“一定赢”的肯定回答。而“平局”、“输”的结局,学生是拒绝接受的,在老师的启发下,才有了少数人接受,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三、循序渐进,逐层深化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是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一个引导者,在关键的时刻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加速知识深化过程。

片段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四下)

(课件出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

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生:180度。直接加的,直角三角形,90+45+45=180度。

(课件演示把该三角形平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又分别是多少?

生:90度。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

师:其他同学认为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过程。)

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各是180度。

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角?

课堂教学提问篇(4)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教师教学的有效手段。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

英语课堂教学是当前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不齐的实际,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学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提问从形式上大体分为个别提问,即针对班级所有学生的个别提问。与非个别提问即针对小组活动中对整个小组同学的提问。从提问具体包括的内容上大体分为:1.课前提问;即就是在一堂课的前5分钟就学生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个体提问。教师既检查了上节课的授课效果,学生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习惯性的课前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的良好习惯。2.课堂上正在学习的新知识提问。如在语法教学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语法概念,引导词或连接词的选用,用课堂上所学语法知识进行现场口头造句等;阅读教学中pre-reading中的一些开放式问题,阅读材料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重难点句子结构分析与翻译,段落大意归纳 等;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常用词汇与常用句子结构等;speaking教学中的小组活动如编对话等。经常性的对学生就课堂上正在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3.每一节课在快要结束课程时花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总结式复习提问。这个环节一方面要求学生要上课必须要认真听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英语课堂提问的优点。第一,课堂提问有助于教师管理课堂与提高学生上课时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要想让学生在45分钟内自觉保持注意力集中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如果教师适时的提问有助于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同时又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课堂提问有助于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满情绪,这对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突破教学难点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第三,课堂提问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及时并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这有助于教师合理改变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步骤,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课堂提问要求教师要熟悉所讲的教学内容,明确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清楚重难点。只有这样,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问题才有含金量,才能达到我们优化课堂提问的效果。其次,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尽可能的面向全体学生,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如果课堂提问只面向部分学生,那么剩下的学生势必会感到不受重视,从而会影响他们参与课堂教学任务的积极性。对英语基础不够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较基础的问题,这有助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任务中来。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较难的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难题的能力。这样就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最后,要调动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不管其回答得好与否,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如:good,excellent,good job 等来调动其继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一点对于英语学科的后进生来说应特别重视,因为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这对于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课堂教学提问篇(5)

关键词: 问题设计课堂提问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应避免单纯采用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也就是说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课堂提问是英语知识训练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它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理念,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教学环节。

一、课堂提问的设计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设计得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性。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难点,重点认真挖掘其广度、深度,高层建瓴,精心设计,适时适度,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真正体现问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1)唤起学生注意;2)鼓励学生参与;3)发动学生回忆,运用有关知识;4)检查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准备情况;5)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6)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7)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8)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9)诊断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10)调控教学进程;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作出色表现。

2.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提问一些信息型或记忆型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一些理解型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分散在课文里、蕴含在课文内容中的知识加以综述;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性质的问题,如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明真伪,找出原因,并作创造性回答。

又如阅读教学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来实现,即阅读前提问、阅读中提问和阅读后提问。阅读前提问一般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和导入新课来实现的,所设计问题应使学生既能轻松自如地复习旧知识,又能了解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如在教SEFC第三册Losson 34“Gymnastics”一课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现著名体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同图片,并设计以下问题:

①Who is your favorite gymnast?

②In which type of exercises did he/she win a gold medal?

③How many types of exercises do you know?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爱体育明星这一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再慢慢地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到Gymnastics上,这样既科学又自然,学生容易受感染。阅读中提问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Fast reading和Careful reading,并捕捉信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步骤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态度和目的等。阅读后提问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把学生的目光从课本引向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学习,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对不同的观点和价值发表不同的见解。

3.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既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又要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智力。故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否则,学生就

会失去积极性而放弃深入问题情景。

4.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新颖是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中学生的求异心理特别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的问题就应既考虑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面,又要抓住热点、关注焦点、把握兴奋点,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如在学习SBⅡ,Lesson 58―59A“Famous Detective”一文中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①Why was the young lady worried?

②Why was Holmes worried?

③Where was the red bell rope connected?

④Why did Holmes ask if her uncle kept pets?

⑤Why did Holmes and Wasten sit with the light on for half an hour?

And Why did they turn it off later?

⑥What did they find in the uncle’s room?

Which of them do you think are related to the murder?

⑦Can you make a description about how the uncle was killed?

这样很快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投石激浪”。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决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二、课堂提问的实施

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中难点和重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流利的表达及言语习惯,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教师提问时,不仅要对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坡度、广度精心设计,而且要注意提问的时机、灵活性,适当地等待时间和追问,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展开思维,踊跃地回答问题。

1.抓住提问时机。

课堂教学之初,学生的思维还没启动,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系列与本堂课程有关的问题,由浅入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把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注意力会有所分散,这时再巧妙设置新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转入新的学习内容。这样一环扣一环,不失时机地安排提问,就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很快掌握所学内容。

2.提问时要有灵活性,及时调整对象。

虽然教师通过课前备课,选定某个对象,但是由于教师主观判断的误差及学生个体情况的千变万化,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教师判断失误,即原来认为某个对象能回答的问题,却问而不答。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察言观色”,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的对象,绝不能言辞粗暴、横眉冷对,甚至埋怨学生说他在家没复习、上节课不注意听讲等。否则将损害学生自尊心,使他产生反感、对立的情绪,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恐惧感,从而失去提问的意义。

对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成绩好的学生。不能为了使提问快速进行,把提问都集中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而把中、差学生变成“遗忘的角落”。为此,教师一定要随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回答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风气,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还能使学生时时处于积极的备问状态,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两极分化。

3.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发问以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减少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学生对问题的充分理解。

4.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延伸、扩展的提问。

学生在回答部分趋异性问题时往往会缺少一定深度,这时教师应再追问一些问题来引导他们,驱使他们进一步思考,提高学生阐明观点的能力。如:“Can you explain your idea more exactly?”“Why do you say so?”“Are you sure what you say?”等。当然,在追问中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思想程度、难易程度及学生个性,讲究提问的策略。我们知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而不是为难学生。因此,追问要因人而异且不宜过多。适度的追问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长知识;过于简单、过于困难或过于频繁的追问只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感到乏味。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赞扬,应该毫不吝惜地对学生说:“You are great!”“You are clever!”“Excellent!”

5.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所以课堂教学也要讲民主、人权,让学生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可以设置错误问题,提示并教会学生质疑。让学生善于紧扣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进行解惑。这样学生不仅接受到来自教师的知识信息,同时还接收了来自同学间的知识信息。而学生自己的语言所传达的知识更符合学生已有的水平和接受能力,更容易被吸收,教学效果也会更好,而且通过质疑提问,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在“善问”、“巧问”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高厚,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罗晓杰.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10).

[3]雷水蓉.关于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4).

课堂教学提问篇(6)

一、 合理安排,把握课堂提问的最有利时机。

教师的提问要选择最佳时间,一般情况下,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应多提一些回忆性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有助于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兴趣、维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由高潮转入低潮时,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放松性和幽默性问题,这样可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非学习行为的出现。

二、切中要害,找准课堂提问的“引爆点”。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达。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创设竞争氛围,把学生置于认知的矛盾冲突中,把学生带到“愤”“悱”的积极思维状态,使思维在矛盾冲突中积极运行,观点上形成激烈“碰撞”。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三、精心设计,使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至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全班大多数学生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课堂提问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错误,教师都要考虑这种回答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关系.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很好,那么全班多数学生是否理解他的回答?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需要矫正,那么他所存在的问题是否代表着多数学生?只有把这些情况搞清楚了,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四、科学施法,让课堂提问真正取得实效。

课堂教学提问篇(7)

新课改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被日益重视。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有效提问作几点思考,以期对日后的课堂教学有所启示。

二、有效提问的界定

有效提问涉及“教师”“学生”两个主体,是个多维概念。

教师课堂有效提问:反映课堂教学目标能对学生当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和促进作用并且有助于调动班集体成员学习的问题。

学生课堂有效提问:能解决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并能与课堂目标相契合,最好能引发班级其他学生同感的??题。

三、有效提问的策略

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融入创设的教学情景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开学生学习思维。

(1)有效提问应该抓住知识点的兴趣点、重点、难点、疑点,易淆点。如:在《迎接服务》中,根据授课对象知识基础薄弱,对导游操作服务程序停留在浅层的想象中,但对旅游过程发生的事比较感兴趣这一特点。设置案例,将难点和兴趣点定为在情景模拟时做好服务流程中各个服务细节,进而击破各个知识点。

(2)有效提问应该与知识点相契合,帮助突破重点难点疑点。也就是说,问题的提出,不应即兴提出,而是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吃透教材、钻研教材,对每项学习任务的问题进行预先设计,紧扣知识点。

(3)有效提问应该清楚、准确地表述出来。这要求教师在陈述问题的时候能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不会造成学生混淆、听不懂或者有太多与问题无关的词语。

(4)有效提问应有层次性,给学生不同梯度的问题,给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在《迎接服务》学案中,编写情景一题里:“导游向机场的问讯处问清飞机到达准确时间”,设置两个问题:“①案例中,飞机抵达时间是什么时候?②导游的问讯时间需在飞机预定抵达前___小时,即问讯的具体时间为?”将需要注意和计算的时间点通过问题提出来,进而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梯度问题――编写出正确的情景,从而提高学生课前学习质量。

(5)有效提问应该启发学生思维,给时间学生思考。教师提问要给时间学生准备,问完问题之后有所停顿,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果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在学生没完全回答完之前,稍作暂停,观察,可作提示,并允许回答问题的同学再答和其他同学补充。

四、有效提问的实施步骤

在《迎接服务》教学过程中,对有效提问做了以下铺垫,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认知阶段(课前)

(1)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所准备。如根据“迎接服务”阅读“旅行社接待通知单”,结合书本知识点自主学习迎接服务,做好服务准备。

2.内化阶段(课中)

(1)创设有效疑问,以适当方法,根据教学经验、学生情况、问题难度给予充分时间思考。

(2)设置诱导:如“情景里面,地陪为什么要多次确认旅游团抵达时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原因:“避免交通工具因为天气等其他意外事情发生导致到站时间更改,以便对计划做出相应调整”。

3.巩固迁移阶段(课后)

设置有效、与本节课知识点相关,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下一个知识点的作业,形成新一轮的有效提问如,根据旅游服务规范程序,“迎接服务”下一个步骤是“途中导游。所以设置下一个情景――”旅游车驶离白云机场,往酒店出发,请预习“途中导游”,继续完成地陪的服务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