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民法典相关课件

民法典相关课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6 16:07:54

民法典相关课件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1)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唐诗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中华古诗文经典,知识广泛,包容博厚,辞章精华,内涵丰富。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长的深厚土壤。灿若星空的优秀诗篇,熏陶着、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正是国人醉心诗词,热恋古文化的真实写照,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界定

古诗文:是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诗文典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经典: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诵读: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

(二)、课题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经典诗文,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3、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和人文修养。2、 通过对诵读经典诗文与古诗文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构建古诗文“知―读―悟―拓”课堂教学模式。3、通过对罗浮文化资源的收集、开发和整理,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4、通过课题实践与研究,提高教师诗词文化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怎样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研究如何把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3、新课程下弘扬罗浮文化策略以及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如何融合新教材古诗词、罗浮诗词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诗词,精心筛选,编写一套以中华古诗文经典为核心的具有罗浮特色的校本诵读课程。。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2、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借助理论和经验,指导实验研究。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4、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对古诗文教学和乡土文化研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反思、论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5、总结研究法。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对研究实验中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1)课题的提出。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关于经典古诗文诵读的讲座,明确经典诵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2)撰写并修改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形成正式研究方案。(3)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2、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2年8月。(1)课题开题,完善方案。(2)"罗浮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3)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古诗文,制订教学方案。(4)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举行课题研究展示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对课题全面实施研究。(6)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资料,建立档案。(7)完成课题阶段总结,编写校本诵读课本。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1)做好教师论文、课例、教学设想等资料汇篇。(2)完成课题总结报告。(3)申请结题;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邱婉嫦 副组长:陈凤娇 李颖红 骨干成员:邱嘉恩、朱燕玲、陈秀玲、邱嘉艳、陈燕芬2、实验人员:园洲中心小学全体学生3、实验老师:全校语文教师

八、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健全制度,完善机构。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负责人直接抓,业务主任具体抓,建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为一体的组织网络。全体语文老师为具体实施者,做到组织机构细化、层层落实,职能明确,形成规范、务实、高效的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了《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评估细则》等制度,并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为检查和督促同学诵读古诗文,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以每学期“假日读书活动”为契机,要求全体师生都参与诵读活动。学期初各班定好诵读计划,并围绕学校创书香校园举行一系列诵读活动:古诗接龙赛、经典诵读我能行 、中华经典诵读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诵读大考场、开展小品、故事、歌咏、表演、展示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让浓郁的书香味溢满校园。

3、健全考评长效机制。落实考核评估诵读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注重实效。因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园洲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诵读篇目、完成目标、巩固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九、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课题实验报告。2、课题教学论文、案例集、课堂实录、教学课件。3、教师、学生诵读成果集。4、园洲中心小学校本诵读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2)

关键词: 新课堂理念 学习兴趣 培养方式

一、新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如在讲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一些片段,然后提问:“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两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做基础,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看法,这就为讲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做好了知识铺垫。

二、对比设问,产生兴趣

“善教者,必善问”。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而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落差感或惊奇感,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引导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时,可以先从时间上将雅典实行民主的时间和中国进行比较:中国人开始知道“民主”这个词是什么时候?(20世纪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向中国介绍民主和科学时中国人才知道民主的概念)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接触并为之奋斗的民主制却早在2500年前的雅典就已经得到了实现,更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处于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国大多还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时候,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却已经实现全民参政的民主。雅典迈向民主的脚步之快、实现民主的程度之高真是令人惊叹。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有种探知究竟的欲望,此时教师加以引导:雅典的民主制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当时全民参政的雅典民主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以此引出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同样,在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时,可以通过把雅典的民主和今天的民主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雅典民主的实质。

三、故事架桥,激发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而且可以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课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完成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

四、设置活动,培养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步完成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在《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中涉及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问题,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在就这个问题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大多积极参与但意见不一:有些学生侧重于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统一六国,结束长期以来的割据混战,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应该给予肯定;也有些学生侧重于对秦始皇的批判,认为他残暴,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书坑儒又严重摧残文化禁锢了思想,因此应对他持否定态度。辩论过程很激烈也出现不少亮点,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又如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涉及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有人认为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是卖国贼;又有人认为李鸿章只是政令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因此不能说他是卖国贼而应该说清政府是卖国政府;对这些历史上没有定论的人物,学生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很好的途径。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辩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反馈给学生。

五、察往思来,巩固兴趣

历史是已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学习历史时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法则阐释分析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历史对现实的指示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进而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3)

纯粹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9世纪末被哈佛大学所提出,指的是以法律案例为教学平台,通过案例所描述的法律事件带入课堂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法律事件的阅读、分析、群体讨论甚至作为某个角色进入特点的法律情景,建立真实感受,追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法实现和掌握蕴含与法律案例中的法学理论。

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达到培养学生活学活用法律理论的教学目标,以法律实务案例,形象地说明法律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强烈的学习兴趣掌握有关法律知识技能。案例教学法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性,将学生纳入到课堂活动中,容易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通过让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以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法区别于一般法学教育的方法在于,该种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主导和线索,通过对案例的解析,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有点学者提出“:纯粹的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缺乏相应的背景条件”“,我国的法学教育自大学阶段就开始设置,在法律功底全无、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也基本为零的状态下,采取单纯的案例教学法,其效果不容乐观,即使在课堂上生搬硬套地运用这种教学法,也会使学生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最多听个热闹,使案例教学法流于形式,到司法实践的场合,仍然不知所措。”

而在我国传统法律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也经常饮用案例,一般常见的作法是教师先将法律理论或者规则制度讲授完毕之后,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起到“佐证”理论的意义。这种方法一般将其称为“举例教学法”或者“演示案例法”,仍然是一种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导,学生聆听的方式。案例运用的目的在于“解释”理论,并不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纯粹的案例教学法在目的上大相径庭。而案例的运用起到一种“佐料”或者“再现”的作用,姑且被视为是对课堂讲授法的一种补充或者丰富手段。在分析了中外两种以“案例”为线索的教学方法之后,揉合两种方法关于案例的使用,改变讲授法中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方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主动性因素,既要借鉴案例教学法中的优点,也要摒弃其不足之处,纯粹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往往课堂组织比较混乱,学生发表意见参差不齐,参与度不够等问题。而我国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一般较强,纯粹意义的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很难行得通,而且效果较差。那么“,本土化”的思路为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矛盾冲突解决提供了思路。

以警察院校为例,行政法课程大多作为通识性、基础性课程设置,这与警察院校力求培养具备良好法律素养的合格警察的定位有关,往往也造成课程内容较多、课时较少的冲突,此时,行政法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灵活、巧妙运用不可或缺。以警校的学校特色、学生职业特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则能够充分在有限的法律课程时间安排、有限的课程开设背景下达到以培养合格、具备良好法治观念的人民警察的教学目的。

二、“本土化”的案例教学法在警察院校行政法教学中的实践思路

由于行政法规范的社会行政管理事务繁多而且复杂,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学生对行政法课程的普遍认识是“晦涩难懂”“、抽象性强”“、体系庞杂”“、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由于行政法的抽象性以及涵盖性较大,往往形成学习兴趣较低、课堂效果较差、知识运用能力较弱的特点。而在警察院校行政法的教学,一般将行政法作为通识课程进行讲授,课时安排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如果仍按照普通高校或者法学学科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难以达到塑造学生依法行政的理念,脱离了教学培养目的。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则能够很好地取长补短,发挥课堂的真正效果。在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开展教学:在总体框架设计上,首先,引入典型的教学案例。关于典型案例的选取是关键,在案例的选取时需把握几个方面,案例与本节课程内容的契合度是否联系紧密,案例的正面意义与反面意义在哪里,案例的争议点在哪里。有时一些案例的争议点往往会涉及到比较前沿的法学问题,此时可以进一步吸引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对法律规范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比如,在讲授警察行政复议与诉讼的内容时,试举例:“小偷溺水致死案”。②其次,案例学生分析讨论。在这一环节,应充分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此时不应过早进行点评是否正确,尽量征询、综合几种比较突出的观点进行分类罗列。在分析讨论环节,应能够正确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避免学生思路跑遍和“钻牛角尖”情形出现,努力将案例中的知识点与疑难点、关注点、与课程的契合点提炼出来。最后,典型案例与警察行政法理论进行结合评析。此时应注意将本节课程中警察行政法理论知识与案例的契合点联系起来,教师本人总结或者让学生自己总结皆可,在总结综上可以看出,该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极端严格,案例恰当、正确的选择,对教师自身实践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良好的教学经验储备基础都是发挥该种教学方法功效的必备条件,缺乏其中任一条件,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三、“本土化”的案例教学法在警察院校行政法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由于警察行政法学自身学科的特殊性,是一门密切联系警务实践,以行政法学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这就要求在课程的讲授中注重职业特点的特殊性教育,由于警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多都会走上人民警察的岗位,塑造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与遵纪守法意识的是警察院校培养的重点。而警察行政法这门的学习课程,即是在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同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遵纪守法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做到:1.秉公执法,办事公道;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3.礼貌待人,文明执勤;4.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人民警察不仅要成为遵纪守法的典范也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在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应注意警察执法规范案例与职业道德素养的结合。培养细心、细致以及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讲授“违法行为矫正”内容时“,成都小思怡饿死案”引起学生巨大的反映与讨论,案情大概是一名李姓母亲,一个人带一个三岁小女孩“小思怡”,离婚后染上吸毒恶习,经常将女儿一个人锁在家中自己去盗窃财物。一次被公安机关抓获,民警按照法定程序经李女士送去强制戒毒。李女士一再恳求警察说自己女儿一个人被锁在家中没有照顾,肯定在被送去戒毒途中回家将孩子交于亲属照顾。后来,民警没有同意,李女士一再恳求民警打电话给自己亲属帮忙去接孩子。后来民警电话没打通就作罢。半月之后,民警发现“小思怡”已经死在家中,门后全是斑斑点点的抓痕。在讲述完该案例之后,课堂之上出现了少有的寂静,学生深深地被这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案例所震惊,哪怕当时民警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到家中去看一看,或者坚持把那个电话打通,可爱的“小思怡”也不至于被饿死在家中。同时,结合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的法律规定,与我国的收容教育制度,矫正制度展开。将人民警察依法行政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灌输到课堂之中,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警察行政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相比,案例因为其自身的活现性,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热爱。在讲授警察行政法行政机关与行政处罚、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的内容时,以“荒唐的处女案”展开,在该案例的讲述中“处女”“、”一时引起学生哄笑,从常识都知道这是执法犯法,一个女孩根本就不可能去,居然被公安机关弄假成真。在这起荒唐案例的背后,是守法意识的单薄,滥用公权力,侵害公民人身权益的表现。势必为我国的法律规定所不容。同时,结合案例受害人精神受到巨大伤害的情况,结合我国《行政赔偿法》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修改内容,对于行政赔偿范围给予必要解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从细微之处管窥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进步。

(三)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增强规范执法的意识通信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信息的流通速度越来越快,现代警校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很高,但缺乏对于一些社会事件的分析理解参悟,同时社会新闻传媒报道出来的对于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的事件不在少数。在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将“时事性”的警察执法案例予以引入讲授,能够引起学生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提高警校学生规范执法、程序执法的理念。比如,河南商丘女警被错当女异地被抓案。在选取该案例时,因为发生在我校附近,而且发生时间很近,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规范执法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警察行政法制监督与执法程序规范,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起到警示与告诫的作用。曾发生过的“获嘉县交警收黑钱案”、“交警钓鱼执法案”等典型案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执法不规范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我国警察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作用,从课题上培养学生规范执法的意识。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4)

一、科学认识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离不开理论指导和不断学习。从国家统一规定课程的落实到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经历观念的变革和行为上的变化。经过理论学习我们重新认识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这一界定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学校本位。即以学校为基地,在学校中发生并一步步展开;以学校为基础,要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优势、资源为开发的依据;以学校为主体,是学校主动的开发行为,是一种校本化的课程实践,决策的主体是学校内部成员。

二是关注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开发,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必须把握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国家统一的核心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一般学习要求为基础的,而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为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从学校育人的目标出发,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公民素质这一学习需求。

三是持续动态的过程。既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课程不断改进、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背景、新理念

从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宏观要求出发,《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标》强调的新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具体要求: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三是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显然,这些课程实施的新理念,自然成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的指导思想,为我们反思近年来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和方法指导,也为今后校本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新的思路和广阔前景。

三、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发的实践反思

(一)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缘由和过程

每天早读,各班诵读古诗的朗朗声音传遍校园,学校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借此契机,从2010年春季开学,学校有目的地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至今有近三年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主要做法是:

1 课程开发组织: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责任人。由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和少先队共同组织课程开发实施。

2 课程内容实施:共性内容――古代诗歌;分层内容――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安排《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由教学副校长、教科室、教导处,随机检查各班早读古诗朗读,背诵情况,及时反馈。

(--)开发校本课程的成效反思

我们认为,倡导诵读经典,特别需要理性地认识诵读经典的作用与价值,认真分析诵读内容对学生学习的适切性,关注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选择适宜不同年龄儿童诵读的内容,同时注重诵读的多种策略并辅助以其他手段,以丰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形式。

四、开发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新设想

(一)内容设计:将校本课程每周一节的授课同早读统筹安排,将古代优秀诗歌与国学启蒙读物有机整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别设计课程开发内容;

(二)思路规划:以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的适切性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小学生三个年级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内容的选择呈现由易到难的梯度。同时,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落脚点,将儿童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述,其目的是重诵读、重涵泳,不断熏陶、长期滋养、感悟、积累。将经典诵读与日常的阅读结合;把语文和相关学科结合;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多种活动结合,以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增强其融通性和渗透性。

国学经典的传承,是关涉国人生命素养的根基之学,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谈到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国学经典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人格、文化生命的培育。

因此,在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开发设计中,应当贯彻“读经典之书,做有根之人”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循序渐进,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涵泳,在涵泳中领悟,因为学识涵养、品行气质是无形的,是长期熏陶、滋养而成的。正是在与经典的持久而自然的“亲近”中,达成对中华母体语言文化的深层体认,将国学经典教育转化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5)

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一问题简要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件图片、影音资料等。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些片段,然后提问:“一战前的两大集团是什么?一战后签定了什么条约?”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做基础,学生的思维很容易活跃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看法,这就为讲解新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做好了知识铺垫。类似的例子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它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

二、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中国有一句古话:“善教者,必善问。”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而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落差感或惊奇感,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引导,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时,可以先从时间上将雅典实行民主的时间和中国进行比较:中国人开始知道“民主”这个词是什么时候?(20世纪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向中国介绍民主和科学时中国人才知道民主的概念)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接触并为之奋斗的民主制却早在2500年前的雅典就已经得到了实现;更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处于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国大多还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时候,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却已经实现了全民参政的民主。雅典迈向民主的脚步之快、实现民主的程度之高真是令人惊叹!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有种寻根究底的欲望,此时教师加以引导:雅典的民主制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当时全民参政的雅典民主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以此引出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同样,在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时,也可以通过把雅典的民主和今天的民主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雅典民主的实质,从而把历史学习由表象上升到实质。

三、引用故事,安排活动,调动并培养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通过故事架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兴趣,同时完成了知识的传授。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学习的任务,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涉及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有人认为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是卖国贼;又有人认为李鸿章只是政令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因此,不能说他是卖国贼而应该说清政府是卖国政府……对这些历史上没有定论的人物,学生们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在辩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辩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反馈给学生。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能力,巩固兴趣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6)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如在讲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一些片段,然后提问:“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两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做基础,就更容易调动学生兴趣,发表个人看法,为讲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营造良好的氛围做好知识铺垫。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二、对比设问,产生兴趣。

中国有一句古话:“善教者,必善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惊奇,通过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可以先从时间上将雅典实行民主的时间和中国历史进行比较:中国人开始知道“民主”这个词是什么时候?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接触并为之奋斗的民主制,却早在2500年前的雅典就已经实现了,更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处于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国大多还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时候,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却已经实现了民主。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此时教师加以引导,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

三、故事架桥,调动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给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让学生明白人民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通过故事架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较成功地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

四、设置活动,培养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活动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涉及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辩论。通过辩论既增强了学生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无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辩论之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反馈给学生。

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察往思来,巩固兴趣。

历史是已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学习历史时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法则阐释分析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历史对现实的指示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进而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就当代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对当今的国内外大事比较关心,因此历史教师应对他们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历史知识阐释现实问题,如在讲述罗斯福新政采取各项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时,就可以联系我国借鉴“凯恩斯理论”所采取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培养并逐步增强其利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民法典相关课件篇(7)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从而愿学历史,好学历史,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这一问题简要谈谈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A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我用情景渲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景的体验中增强主体参与意识。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如在讲述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一些片段,然后提问:“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两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为基础,学生积极思考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看法,这就为讲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做好了知识铺垫。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参与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

二、对比设问,产生兴趣

中国有一句古话:“善教者,必善问。”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而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落差感或惊奇感,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引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如在讲必修一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可以先从时间上将雅典实行民主的时间和中国进行比较:中国人开始知道“民主”这个词是什么时候?(20世纪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向中国介绍民主和科学时,中国人才知道民主的概念)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接触并为之奋斗的民主制,早在2500年前的雅典已经得到了实现,更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处于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国大多还在实行代议制民主时,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已经实现了全民参政的民主。雅典迈向民主的脚步之快,实现民主的程度之高真是令人惊叹。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有探知究竟的欲望,此时教师再加以引导:雅典的民主制是怎样产生的呢?当时全民参政的雅典民主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以此引出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和探究。同样,在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时,也可以对雅典的民主和今天的民主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雅典民主的实质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从而把历史学习由表象上升到实质。

三、故事架桥,调动兴趣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注意力集中对提高记忆水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给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的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还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在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时可以用“酹金夺侯”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故事。通过故事架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完成知识的传授,提高课堂效率。

四、设置活动,培养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步完成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讲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涉及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在就这个问题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大多积极参与,但意见不一:有些同学侧重于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割据混战,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又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应该给予肯定;也有些同学侧重于对秦始皇的批判,认为他残暴,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书坑儒严重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因此应对他持否定态度。辩论很激烈,出现了不少亮点,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又如在讲必修一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涉及对李鸿章的评价,有人认为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是卖国贼;有人认为李鸿章只是政令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因此不能说他是卖国贼而应该说清政府是卖国政府。对这些历史上没有定论的人物进行评价,同学们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很好途径。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辩论后教师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及时反馈给学生。

举行这些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发展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察往思来,巩固兴趣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历史最大的特点是不能重复,我们学习历史时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法则阐释分析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历史对现实的指示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进而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就当代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对当今的国内外大事比较关心,因此历史教师应对他们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历史知识阐释现实问题,如在讲述经济史时可以讲罗斯福新政,在讲述罗斯福新政采取各项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时候,就可以联系我国借鉴“凯恩斯理论”所采取的刺激经济发展政策,培养并逐步增强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