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7 16:10:09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1)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35-04

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到“两型社会”建设,到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正式公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一个新的有重大意义的发展方向。[1]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把握它的历史背景和实现条件,如何认识它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如何平衡方方面面的利弊得失,如何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起步不久的伟大战略,十分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出发,研究怎样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伦理观念形塑方面的优势,探索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理论,以达到顺利推进这一伟大战略的目的。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伦理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进行的工程。这既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有其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合理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可以也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选择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进行生态文明的伦理教育,应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前提和逻辑起点,它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1.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生态伦理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无非两个途径:一是现实的生态困境和“生态危机”对人们的教育,因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获得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念。进而产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行动;另一个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习得生态文明的观念。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准备,而学校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可见,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内在地蕴含着要开展科学的生态伦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当以尊重生态价值为特征的生态伦理成为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人格特质时,才能克服那些危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观念上的、深层次的文化痼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协同进化。

2.与现有社会文明的其他规范相比,生态伦理具有独特优势

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一方面是社会的法律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各种社会习俗等外部力量的约束,但是,这些会使人感受到其主体性受到抑制,因而常常伴随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思想道德的规范,它使人内心有了德性的引导,从而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时能感受到自由、尊严和幸福。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尤其是这样,既要有法律的规范,更应该作为一种德性进入人们的心灵之中。加上生态环境本来就与人们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一旦进入人们的德性世界,成为人们的道德追求,就会彰显出不可小视也不可代替的独特优势。通常情况下,某种伦理原则和规范一旦形成,就必须借助于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人的存在和社会进化的观念体系、实践路径、实施方法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才能具有真正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生态伦理教育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3.探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伦理教育的依赖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依赖大批具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的人的有效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弄清在目前的中国,要培养这样的具有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的人如何入手?要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什么?生态伦理教育又如何保障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中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借助有效科学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可以较好地认识和有序地解决这些问题。

4.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形成中作用独特优势明显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着眼于人们的思想。人的思想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因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它包括动机系统、心理过程系统、观念系统。在这些因素中,思想政治教育又侧重于人们的政治思想及观念系统的构建。政治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国家与社会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如何认识和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种社会意识中居于首要的支配的地位。同时政治思想也是社会政治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伦理观念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站在时代前列,以加强现代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和帮助人们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体系为己任,努力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任务。

其次,从学科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已实现了学科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正在迈向精细化研究的新台阶,一大批研究专著的问世表明,这个学科不仅研究方式多样化,还呈现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态势。从专业人才培养来看,该学科已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他们建功立业的实践表明,这个专业优势明显,风格独特。在此基础上介入和开展生态文明伦理观念教育优势十分明显。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

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可行性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新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人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台阶。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侵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做出过深刻的反思。1972 年,在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87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推动了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些都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现实基础。从理论方面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自20 世纪中 期以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学者们将关于生态环境的理论思考推向了广阔的领域。西方的生态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探索。这些无疑对我们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以及树立怎样的生态文明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近年集中于对生态文明的特征的研究,国内以姜春云、张云飞、刘湘荣、廖福霖、李锦、陈寿明、吴凤章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特征都有深刻研究。这些为进行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巩英洲对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深刻的哲学审视和理性描绘;杨通进、高予远对现代社会生态转向和生态文明的构建这一正在展开的历史过程的描绘;薛晓源、李惠斌的《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对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理论进展做了很好的概括;[2]姬振海在对生态文明问题研究中,将文明分为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产业文明四种的学理创新;[3](P35-37)苗启明在提出制度文明之后,进一步将社会生态文明区分为生态-技术文明、物质-财富文明、制度-权力文明、精神-规范文明和生活-行为文明五层双质结构,以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深层思维方式:熵理思维方式;[4](P51-55)特别是最近张云飞先生关于生态文明历史方位的分析等,都极具启发意义。[5](P5-11)这些研究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

然而,许多研究者只是借用“生态文明观”这个概念,借用国外生态学理论、工业化发展的得失经验来阐述今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什么是生态文明观、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应该和可以坚持怎样的生态文明观、怎样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等类似问题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也不多见,研究成果相对稀少。就实践层面来看,仅有局部的、少量的诸如兴办“绿色学校”、提倡“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城市”、“生态村镇”的类似实践。对怎样树立生态文明观问题的研究还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参与机制。至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与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进行理论整合,探索其实践路径、应对策略的基础研究则几乎为零……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生态文明观的伦理形塑研究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和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同时,该研究的有效展开,还必须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中就如何突破难点、选准重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环节上精心设计,以保证研究的可行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

文明观伦理形塑的价值和意义1.理论价值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由于生态危机的强烈影响,使得全人类不得不面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又由于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克服都不是孤立的,必须以系统的方法才能解决。因此,人们应该选择和坚持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倡导和弘扬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就成为必须及时展开科学研究的问题。如前所述,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的研究尚没有充分展开,研究成果相对稀少、专著也未曾见到,远未形成系统的、明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因此,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做出系统研究,既能体现生态文明观的时代精神,又能建立一整套进行实际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体系,填补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白。

2.实际运用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虽然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但在现实中人们究竟会把生态文明摆到何等地位,以及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文明趋势,“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尚任重道远。伟大的事业,急需大批具有现代生态文明观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应该依赖自身在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顺应时代呼唤,在办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基础上再立新功,以解决当前的新问题。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生态文明观伦理形塑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索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途径与方法,推进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和寻求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论证,增强实践操作效果。此外,还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现实问题,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时代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并为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实践指导,从而增强其运用性。

四、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

有效开展生态伦理形塑教育1.确立可行的研究目标

首先,要探索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介入我国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领域和方法,为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称得上中国特色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献计献策。其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向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实践转化的途径与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的、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用之才而努力。第三,努力论证以下观点:(1)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特殊性;(2)生态文明观的树立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伦理教育关系密切;(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生态伦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4)生态文明观的树立离不开社会意识形态的良性控制;(5)高校应成为生态文明观的倡导者,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者和中坚力量。通过这些研究,努力在可行性方面打开道路。

2.构建科学的研究内容

要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全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在树立生态文明观中的基本特征、地位作用以及内容体系、基本路径。第一,尽早开展生态文明观的基础研究。即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包括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生态文明观与生态伦理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观念的伦理形塑的关系等问题的基础研究。特别注重对一些基本 概念和范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研究和清理。第二,开展树立科学生态文明观的实施路径研究。即在当代中国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现实研究。主要是在现有的生态文明观念和应有的生态文明观的实然与应然模型分析中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伦理形塑的实施对策与路径。第三,开展生态伦理与当代价值观的转型研究。即生态文明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发展研究。主要从意识形态理论的变迁和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拓展中来思考当代中国人的生态伦理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生成与变化过程。第四,开展生态文明观与生态伦理的个案研究。即从某省、某地区的实际调查出发,从生态文明观的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有关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与现代人的生态行为选择、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中国本土的生态文明观体系,探索可操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与途径。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现代与原始共生共存、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社会观念结构迥异,因而,对这种复杂地区的个案研究成果,可以用来与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观念进行对比,从而有很大的深入分析的时空和理论探讨意义。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2)

从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到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市),从北京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北京市节能先进区县到如今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密云自2001年就启动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步伐,充分领略到生态经济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4年,密云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9亿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99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855元,增长10.2%;全县林木生态覆盖率达8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85%和7.6%,大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超额完成市定下降2%的年度任务。

这样的成绩,在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的新常态下显然极易得到普遍性关注。在中国经济因20年高速增长造成环境恶化、发展难以持续的大背景下,密云是如何质效兼顾地制订发展规划和目标的,又是如何结合生态优势打造产业格局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哪些创新和突破?围绕这些问题,《财经界》日前专访了密云县副县长蒋学甫。

生态与经济的平衡术

《财经界》:在密云县政府网站上,“红色密云、绿色密云、金色密云”被放在最为显目的位置上,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蒋学甫:事实上,这是密云对自身发展的形象定位。2011年8月,密云县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凝炼提出了密云形象,既红色密云、绿色密云、金色密云。

红色密云是指密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党领导密云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形象。绿色密云是指密云有着山青、水净、天蓝的绿色优美环境,有着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文明行动,是北京环境最优美、生态质量最好的区县。金色密云是指密云人民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发展后劲十足,财政收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密云的未来充满了金色的希望。

《财经界》:既要打造生态质量最好的绿色密云,又要创建高速增长的金色密云,密云的“平衡术”是什么?

蒋学甫:密云“有山有水、又大又美”,要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好环境,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达成的共识是: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全局,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完善政策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财经界》:按照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密云近年来展开了怎样的探索,制定了哪些具体发展目标?

蒋学甫:自2001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以来,密云在北京市就率先推进了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2009年起,县委、县政府又根据密云功能定位和首都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深化密云特色科学发展体系,坚持继承与创新,制定了“密云生态涵养发展区工作方略”,提出了“三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确立了“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发展定位,明确了密云的产业方向、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明确提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前提是保护环境,核心是加快发展,根本是促进富民,力争“十二五”期末经济建设走在北京市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前列、社会建设走在北京市郊区前列、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体系造就“金与绿”

《财经界》: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在您看来,目前密云在机制管理方面有哪些创新?

蒋学甫:十几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以水源保护为重点,生态元素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的密云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体系日趋完善。

总体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制定并全面落实《密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开展密云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分析,初步建立了生态文明基础数据库。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密云水库及周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具体而言,一是率先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二是高标准创建全覆盖保水防控体系;三是率先创建网格化生态管理体系。

所谓网格化生态管理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将网格化生态管理理念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的方式,体系中涵盖“一网建设、二级指挥、三级平台、四级管理”。2012年6月,密云已在全北京市率先实现网格化工作全覆盖。

《财经界》:我们知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密云县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是否形成一些好的专项资金机制?

蒋学甫:在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密云县不断强化保障机制。《密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县政府每年筹集不低于财政收入10%的资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引导资金。持续增加县财政投资力度,2009年以来,全县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年增长15%。

同时,密云每年投入7633万元,成立了共15000余人的“六护”(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队伍。“六护”工作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密云县生态环境管理逐步趋向于精细化、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密云还不断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2007年密云县政府主导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保护水源地环境,促进水源区发展”为己任的公募基金会――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拓宽了筹资渠道,完善了“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财经界》:新常态下,GDP至上的考核机制已难以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密云的先期实践中是否形成了一些好的探索?

蒋学甫:实行分区差异化考核,是密云通过长期探索挖掘出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密云按照生态与发展、保护与建设、当前与长远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在过去“库南城镇产业发展区”和“库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基础上,将全县区域细分为新城核心区、绿色发展区、绿色拓展区、水源保护区四个功能区。基于不同功能区发展的重点不同,设定不同的分值及权重,在考核的具体内容上也有所区别和侧重。

具体而言,新城核心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权重分别为20%、50%、30%。绿色发展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权重分别为40%、30%、30%。绿色拓展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权重分别为30%、35%、35%。水源保护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权重分别为20%、30%、50%。

生态文明的制度保障

《财经界》:我们看到,此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制度创新成为一个核心任务。您对此如何理解?

蒋学甫:首先,这是深入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的要求,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愿景的首要选择,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途径。

其次,制度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制度结构的创新和制度体系的构建,最终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约束性、规范性和引导性规定和准则。

此外,制度创新也是破解生态文明建设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持久和重大的“生态革命”。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法律、制度、政策尚不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继承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财经界》:那么,您如何评价密云当前的机制体制创新,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蒋学甫:目前,密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深化实施的重要阶段。全县已形成“保水是第一责任”、“保护环境是前提”、“生态涵养发展区要坚持科学发展”的基本共识,“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促生态”的方式取得一定成效。

但在未来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瓶颈和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密云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需进一步强化创新。尽管县财政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10%用于环境建设,但密云水库周边镇村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和维护费用、库北生态保护专项转移补助资金偏大,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地区经济社会承载能力,继续完善国家、市和县级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发展市场化生态补偿新方式。

此外,绿色低碳循环体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也需进一步拓展。具体包括:低端产业亟需加快退出;节能减排空间和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企业清洁生产和部分城镇(乡)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距离国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城市生态管理精细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各行业和广大居民自觉自主参与的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以绿色为特征的产业布局

《财经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作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密云如何规划产业支撑点?

蒋学甫:2010年7月,密云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把休闲旅游产业作为密云的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把密云建设成为以绿色为特征,以国际为水准,以高端重大项目为支撑,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财经界》:按照这一总体设计,密云是如何安排产业方向、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

蒋学甫: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密云坚持走绿色高端高效高就业的产业发展之路;在产业结构上,以环境友好型工业为主要支撑,以休闲旅游产业为战略支柱,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重要基础,以总部经济为后发优势;在产业布局上,建设“两区”(县经济开发区和非水源保护区中的产业园区)、“两带”(潮河产业带和白河产业带)、“一基地”(密云总部基地―密云生态商务区),进一步明确了密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财经界》:生态产业发展成效如何?

蒋学甫:长期以来,密云一直坚持绿色招商、严格项目准入,积极鼓励引进“高精尖”、市场前景好、节能环保、税收贡献率高的项目,加快生态优势不断向发展优势转化,探索出一条紧紧围绕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路径,并形成很多先进模式和启示。

司营子村循环农业就是一个产业转型的成功案例。司营子村位于冯家峪镇地处密云水库上游,合同肉鸡的养殖业原是冯家峪镇的一个重要产业,但养殖业管理一旦放松,将对环境和水源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司营子村坚决由高污染、高风险的肉鸡养殖业退出,转向零污染、以生产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完美实现了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既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栗枝、秸秆等废弃资源,出完耳的废弃菌棒(菌渣)还可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生产蔬菜,也能进行堆制和沤制处理,生产绿色有机肥料。

紧邻密云水库东岸、地处清水河下游北岸的阶地上的太师庄循环农业园,以种植食用菌和蔬菜为主导产业链,其为较好处理及利用园区内生产废弃物(蔬菜秸秆等),专门建设了300立方沼气池,并配合建成沼液滴灌系统,沼气用于锅炉房、温室、厨房作燃料,沼液作为肥料浇灌蔬菜,沼渣作为优质肥料可短期内快速提高地力,形成一个完美的沼气循环闭合利用。

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严格的环保管理、长期的研发投入等措施打造出一座“生态矿山”。如为加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其自建了污水泵站,将污水全部输入尾矿库,经自然沉淀澄清后返回选矿再利用;为实现尾矿100%利用目标,其不断加大投入,先在尾矿坝建设二级泵站时安装了旋流器、振动筛等分级设施,而后又建设尾矿提取建筑用砂车间,最后又增加压滤机等设施,将尾矿浆中的细砂全部提取出来,从而实现当期尾矿零排放。

《财经界》:在生态文明探索中,密云一直在谋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密云生态商务区可以说是一个成功案例,目前来看,其具有哪些生态特色和优势?

蒋学甫:这的确是密云凭借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的“以山为景、以水为魂、以绿为染、以河为镜”的商务园区,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园区的建设和产业定位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商务区突出“绿色、低碳”等特征,全区绿化覆盖率为32.4%、平均净容积率小于2.1,30米以下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78%以上,绿色建筑达标率100%,建筑物屋顶绿化比例大于50%。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3)

【例】(2013・浙江・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12分)

【命题立意】本题坚持了新课标高考命题关注社会生活、不回避社会热点的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社会热点为背景,重点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经济生活知识。本题在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经济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经济知识、描述和阐释社会经济现象、论证和探讨经济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彰显了政治学科的特色与魅力。

【解题思路】第(1)问属于图表分析题。解答图表分析题的关键是首先要读全、读准材料,图表的标题、标注和图示、图表数值(横向和纵向)等均不能忽视;其次,还要从图表直接反映的信息中找出其内在联系或本质问题;最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进行解读、阐释。在本问中,材料一的“表”揭示了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的关系;材料二的“图”揭示了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逐年下降,“注”揭示了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PM2.5超标,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由此可分析说明材料一、二共同表明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必须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2)问属于“怎么办”类问答题。解答时重在审清设问,把握题眼。从设问角度看,本题限制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知识范围;从设问指向看,“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关键点在于“如何……融入”。其次,灵活掌握解题方法。要紧扣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万元GDP能耗等信息,运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举措的相关知识,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保护等角度进行阐释、论证和探究。

【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二、真题启示

1.“经济生活”试题易与社会经济生活热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命题,反映了试题的时代性特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更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问题,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除浙江卷40-(1)(2)题以外,山东卷30题(2)“科技创新”、安徽卷38题(2)“技术创新”,重庆卷13题(3)“社会公平”,福建卷39题(2)“美丽中国”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热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经济生活热点、关注经济发展的动态,同时又要注意提练社会经济热点与《经济生活》模块知识的结合点,并进行适度的拓展训练。

2.“经济生活”试题以教材主干知识为载体,突出了试题的基础性特点。浙江卷40题(2)考查的知识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教材第十课的主干知识,而且设问清晰、指向明确,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又如重庆卷13题(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广东卷37题(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同样体现了上述命题的共性特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教材的重点概念,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做到“点”、“线”、“面”的有机融合、整合。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4)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绿地;生态;规划设计

1、引言

近年来,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滨水区域的打造。滨水区域已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资源。许多城市结合滨水区建设高端居住社区、重要公共设施、市政广场、公园绿地等,进而带动周边地块的商业开发,大大提升土地价值。滨水区域良好的环境景观可以缓解人的工作压力、调节城市小气候,美化城市空间。但对其进行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研究区域自然恢复能力问题,如果发展过度,超过生态系统承受能力,将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

2、齐齐哈尔市滨水生态绿化空间建设现状

目前,齐齐哈尔市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与建设已成为市民所关注的焦点。齐齐哈尔市以一江(嫩江)一湖(劳动湖)为依托,重点打造滨江、沿湖生态绿化空间,进行了劳动湖南扩、浏园景区综合治理等规划建设。浏园景区改造规划重点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自然与人文统一的理念,研究人文景观以自然景观的关系。在建设中尽量减少人工的矫揉造作,重视自然材料的运用。自然景观人工化问题近年来已十分严峻,我们必须充分分析其中的相关问题,加强对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策略。遵循天然,尊重自然的形成才能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生态绿化景观。

3、滨水绿地设计思路探析

目前,滨水绿地设计过程中还存在照搬、抄袭优秀设计模式的现象。但是优秀设计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真正好的设计是因地制宜。公元前514年,吴国大臣伍子胥曾经“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阖闾大城旧址经史料记载和专家认证,即苏州古城。体现了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城市建设思想。如今,我们提出建设城市的、自然的、生态的滨水空间,就必须把握自然属性。甚至精细到研究区域动植物群落关系。只有植物群落的完善和健全,才能有效保护野生动物,体现生态规划理念。大量移植的“ 名花异木”,钢筋混凝土砌筑的冰冷护岸这些近期的绩效反而会对长远的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影响。城市滨水绿地建设要研究系统性。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植态系统中能流、物流、物种迁移的生态廊道。但长期以来,在许多绿地景观规划建设中,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和科学的论证就仓促上马,结果则事与愿违。因此,对滨水绿地规划设计应健全严格、详细的设计审查、施工管理制度。

如何从生态角度考虑城市滨水绿地的建设呢?对滨水生态驳岸的设计是滨水绿地生态规划的重点之一,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以及人工自然型驳岸到底采取哪一种?。怎样才能尊重所谓自然原文化?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就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第一大问题: 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第二大问题: 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第三大问题: 如何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第四大问题: 如何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第五大问题: 如何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第六大问题: 如何运用现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从研究挖掘四种文明入手1)“滩”的回归:保留滩涂,湿地,回归自然,追忆渔猎文明。2)田园江水:借用农业元素,体验农业文明。3)工业遗存:保留工业化时代遗迹,回顾工业文明。4)后工业生态文化:构建生态系统,建立多重体验与开放空间,畅想后工业时代文明。为综合解决以上六大问题,提出以下六大设计对策:第一大设计对策: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第二大设计对策: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第三大设计对策: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第四大设计对策:梯地禾田梳理场地高差。第五大设计对策: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第六大设计对策: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湿地生态景观层是黄浦江滩地景观的回归:保留滩涂、湿地,追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景观层是场地农耕文明遗迹的体现:借田园江水,体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遗存层是场地工业时代文化的见证:保留工业时代遗迹,回顾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体验层是后工业时代特征的反映:建立便捷的、多重体验空间,畅想后工业文明。“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工湿地系统。湿地的功能分区:湿地功能分区主要分为自然湿地保护区、人工湿地展示区、湿地游览活动区。外滩湿地分区:外滩湿地结合原有岸线改造主要可分为砾石滩、原生湿地、粗沙滩和码头区。内滩湿地净化功能分区主要分为沙砾滩过滤区、植物综合净化区、植物床净化区、梯田过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病原体净化区、营养物净化区和水质稳定调节区。

4、结论

齐齐哈尔市滨江滨水生态绿地的建设可以借鉴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思路。滨水区域的生态绿地建设并不是大量投入资金就能建设好的,还需要正确的设计理念引导,从生态角度出发,着眼与长远。

参考文献:

[1]《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何美才。

[2]《景观设计学》(美)约翰・O・西蒙兹 著。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5)

当前,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要做到“五位一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保护五个方面的全过程,以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具体可从下列方面入手。

1.1建设绿色经济体系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有效途经。它的含义就是要求把自然保护的任务纳入经济、财政和市场发展规划中去,使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融为一体,彼此相互支持和促进[7]。当今的经济建设一般都未能支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它大多是无偿或低价地利用自然资源,例如水源、能源和生物多样性等,但其价值并未包括在产品的价值内。这就常常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产生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现象,既影响经济本身的发展,也威胁地方的生态安全。要改变这种情况,办法就是经济、贸易和投资规划包括自然保护任务在内,公司、行业协会和消费者集团把自己所应承担的自然保护任务纳入自己的规划中。这样,把自然保护看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经济手段引入到自然保护事业中,保护的成果计算出其经济价值,而且重视发展新兴的生物多样性产业,不再把它只作为所谓公益事业看待,才能激励人们的积极性。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新疆、东北和内蒙古等地林区不再采伐木材,并投入大量资金重新安排原有人员转户业。实际上,就是通过生态补偿来保持原有的自然资源,以达到维护所在区域生态安全的目的。可以说,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有效行动,被认为是引领绿色经济的新征程[8-9]。如果原来的林场能够根据其自然和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遵循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要求,按适当管理类型保护区的特点,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加强过渡区的建设,必然就会产生新型的绿色经济体系,既使自然资源得到相应的保护,也不会失去其应有的活力[10]。

1.2理顺管理体制

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最重要的举措。实践证明,我国许多生态问题难以落到实处,并非缺乏理论领御或技术支撑,而是在于缺乏制度性的考核、监督与奖惩的办法,需要认真的总结概括发展的经验教训,制定全体社会成员必需共同遵守的法规和条例等,考核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活力,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需理顺政府职能和管理体系,避免“多龙治水,政出多门”,保护机构功能扭曲、管理无效或不敢过问等情况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组成部分的保护区,尽管建立已经50多年之久,至今仍是这种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应起的作用。应该建立更加有权威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工作,例如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局或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管理局,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由统一协调部门合理分配使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公私企业集团、企业家、社区和利益攸关者的积极性,通过委托、承包、合股甚至出售给他们经营管理才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贡献力量。其次,要健全立法和执法体系,我国现有的许多保护法规,大多是把保护单位看为公益事业的观点来制定,已大大落后于时展的要求,不但不起促进作用,相反,还产生滞后和抑制作用,急需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来制定一系列新的保护法律法规,例如自然保护法、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防除生物入侵法、生物安全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都是非常迫切的[11-13];单独制定其中任何一种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同时,地方立法机构还可据此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尽的管理细则。

1.3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牢固树立全社会生态文明观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中的基本任务。如果说,制定规章制度是一种强迫执行的办法;那么,加强教育就是一种自觉行动,人们的自觉性增强,执法当然就容易得多。在当今的生态发展文明时代,要求广大公众有较高的生态保护意识,但是,迄今,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深刻意义和对国计民生的价值还不为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充分的了解;要长期耐心地开展宣传教育。一旦人们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决策者下定决心,困难就容易解决得多。可以说,生态保护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可从校内外两方面着手,中、小学校要增加相应的自然保护课程或内容,大专院校应建立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学院(或自然资源管理学院),在自然保护、资源持续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继承和发扬、保护区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等方面建立相应的专业或课程,大力培养人才。各个县市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创办至少一所以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内容的职业高中,为迎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培养第一线工作急迫需要的人才。各级党校也应建立专门的讲授课程,并组织学员们定期举行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使他们的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收获,并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校外教育可通过各种传媒,把各地上述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经验向广大公众广泛传播,大量散发宣传和培训材料[14-16]。这样,使人们在经济、政治、法律、科技、伦理等领域建立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视自然保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以,提倡作家以描写自然为主题,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内容的所谓生态文学应运而生。自然生态的危机和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密切而不可分,人怎么对待自然就会怎么对待社会和他人,仅通过生态科学发展提高认识和制定政策似乎还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还要通过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的变革来培养一种新的生活世界观和生态文化。“寂静的春天”一部散文作品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果,令人惊叹。它标志着文学家不仅要讴歌人类的力量,关注人类的利益,描述以人类为中心的世界,表现人类对世界的征服;而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利益,反映和推动人们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伟大事业。保护区不仅要邀请自然科学家参与指导,还应邀请社会科学家特别是作家参与自然考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工作,并且具体负责几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其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寂静的春天”作者的成就与她长期在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工作,参与海洋生物考察,从事农药污染研究密不可分[17-20]。

1.4组织广大公众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及其丰富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尽力做到利益公平分享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社会建设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事,它的利益涉及到每一个单位乃至个人,不能由任何人包办和控制,要严格按照“统一协调、分散管理”和“广交伙伴,共同管理,利益公平分享”的方针行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类生计,减少贫困和环境脆弱性,维护环境和人类安全。当前,日益扩展的荒漠化、耕地土壤肥力降低、资源枯竭、天然森林面积日益缩小和环境碎化等大大促使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降低,造成贫困加剧和人类安全缺乏保障。贫困意味着收入水平低、健康状况欠佳、获得教育机会和信息机会少、缺乏敏感性、对决策影响有限、缺乏必要的自由和拥有资源、资金和其它经济财富的权利和机会,脱贫的办法必需使广大公众能劳动致富。当前,强调把生态保护问题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中已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但保护和群众福利之间的关系仍未被决策者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需把改善人民生计、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任务列入自己的规划中。实施利益公平分享政策将会激励人们生产积极性,有助于社会和谐和合作,增加生产财富的机会。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可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利益分配不公的陋习。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团结合作伙伴能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活动,实施利益公平分享[21-24]。

1.5加强和完善保护区网的建设和有效管理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主要的任务,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为止,全国已建立保护区2640处,如果每个保护区都能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单元的组成部分,持续社会的目标基本就能达到。但是,目前的情况离此要求还远。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经济价值,但对保护区与它们发展的关系了解还少。人们对水、旱、风、沙和火灾与环境污染的危害十分关注,但对保护区遭受破坏、自然资源枯竭和物种陷入灭绝的严重性不大关心,更不了解保护区的存在对上述灾害防治的关系和作用。人们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各种条件的人工绿色工程,即使还没有充分把握预测其成功的可能和将来的作用;而对保护区不是这样,但保护区正是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自然绿色工程。可见,保护区虽然已大量建立,但对它的意义和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知如何经营管理为好。当前,除了极少数地区例外,人们都感受到了现代化的影响,人们都盼望着现代化生活,技术革命被视为万能良药,破坏自然的力量愈来愈大,自然是否存在似乎已无多大必要;但是,许多地区实现现代化之后,原有的自然系统被破坏,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才意识到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人们不能征服自然,消灭自然,反而招致自然的惩罚,最迫切的任务是要与自然取得必要的协调;因此,保护区才在残存的自然系统中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需纠正过去的失误,改变错误的行为,加深对保护区的认识,才能真正地去管好它。保护区是主要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和有关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并通过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它的主要任务在于保护,但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国际人与生物计划所提出的生物圈保护区强调,必需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保护区的工作和当地的区域生态安全、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联合在一起。它通过在保护区内划分不同的功能区,例如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和制定各不同的管理措施,使必需严加保护的区域得到应有的保护,并通过研究试验把当地丰富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各个方面,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彼此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解决彼此可能出现的矛盾。它还特别强调要与周边社区合作建立过渡区,帮助他们规划土地合理利用,从事次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兴的生物多样产来业,建设生态小城镇、民族文化村和村落生态经济园,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之成为由多种多样具活力的生态系统所构建的景观多样性镶嵌体[25-26]。这个由保护区和非保护区有机结合的整体就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不同部门从其实践中所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生物圈管理区、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含义[27-3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就是为了现代和未来的繁荣而设计的管理自然的基本单元,应为其有效管理下一番功夫。人类社会发展是迅速接近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还是人类的智慧和技术能克服所面临的任何困难呢?不管情况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在其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社会按前一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它就是极限区内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即使像后一种情况那样,有一个富饶的未来,也离不开这样一个人与自然协调美好的生境。它是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形式的依据,使人们更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如何利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不同区域不同部门选择若干保护区或生态示范区进行试验示范,然后再广泛地推广,是一项最迫切的任务,特别是如何促进2010年成立的贵州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发展,免于流为形式是一项最具体的要求。

2实施途径

2.1现代的工业和信息社会似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并不清晰,经济全球化和保护地方化所产生的矛盾,在很大的程度上要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来解决。尽管信息社会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一切都变得如此方便、舒适和快捷;但是,还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或完全忘记人类的食品安全、健康、繁衍和许多环境问题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科学地管理地球,建设持续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确定适当的发展速度,避免好高骛远,欲速不达的空想。生态文明建设是帮助人类扩大思路适应时展的一种指导思想。现代信息社会需要传统的智慧较之部落人需要现代文明似乎更为迫切的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32]。

2.2生态文明建设被升格为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一个战略层面,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成为“五位一体,”并强调要将之融入各项建设的全过程,这标志着我国21世纪开始跨入生态发展文明时代后又攀登上一个新的阶段。对此,人们必要需有充分的认识,并将之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时刻记住把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下去。

2.3从科学角度来看,美丽中国意味着要实施“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目标。它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是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重要支柱。它与信息、电子、通讯、遥感和生物一样,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重要热点,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完善现行“统一协调、分散管理”的体制,发挥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为建设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6)

在汉语构词法里,“XX化”是一个带有动词性的常用结构,譬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之类的术语也便是如此。在3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有这么一个结构出现,此次会议的新闻通稿中提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一词的出现立刻使本次会议与众不同,成为绿色化出现的标志性时间点。

“绿色化”更多给人一种政治面孔,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发文章称,“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的提升,又加入了‘绿色化’,并且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这是‘四化’变‘五化’。”那么何为绿色化?当生态文明的概念对于普通群众来说还有点高高在上时,绿色化又是一种什么存在形式?

《世界环境》曾在去年和前年组过两期关于“生态文明”的封面故事,如何解释生态文明,如何落实此概念,其实一直是困惑着我们。而“绿色化”的提出,更多被专家解释为是生态文明的进行方式。从词性角度出发,生态文明是一个名词,而绿色化便是一个动词。在本期约稿采访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周宏春说,“绿色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结果,进行具体形象化,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用老百姓可以理解的语言,形象地表述出来。”

在经济上,“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正如本期封面故事《吴敬琏:经济“新常态”对绿色经济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中所提,在经济新常态的转型中,一定要实现绿色化的增长,要转变成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绿色化”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比如绿色交通,绿色出行,绿色消费,都是“绿色化”体现的具体形式。在环保产业的发展中,让绿色理念融入环保产业,在“绿色化”助推下环保产业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这也是“绿色化”的体现。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7)

关键词:生态批评;人文化关怀;和谐发展;理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178-006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旨在探索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批评’是由生态视野观察文学艺术的一种批评模式,是生态文艺学的批评实践,或称生态文学评论。”[1]我国较早研究生态批评的学者王诺说:“把生态批评定义为研究文学乃至整个文化与自然关系的批评,揭示了这种批评最为关键的特点。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有着显示其本体特征和独特价值的主要任务,那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思想的合理性,来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2]

生态批评的哲学基础可以归结为:生态整体主义,也称生态主义。当前生态批评以及生态美学研究者大都从生态主义出发,建立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和谐生态哲学观。在生态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有人提出生态主义的出现标志着人文主义的终结,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物种频频消失的现实,提出反人文主义的质问:“人类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天天地走向死亡的道路,不禁自问:这是人文主义的必由之道吗?”[3]并提出建立新的“思想范式”——生态主义,以此反对人文主义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就把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起来,引入生态整体论,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也有人主张生态批评不能离开人文关怀,要在生态批评中引入人文关怀。那么,如何正确理解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并不绝对对立,在反对惟发展主义、消费主义等意识形态基础上,建立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本体论的人文性话语,坚守诗意生存、诗性智慧、精神和谐的生态主义理论。在生态批评视域中,融入现代人文关怀,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审视当前的生态建设,进而建立理性的生态批评理论,将会对生态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尊重生命的和谐:生态主义的积极意义

王诺说:“20世纪的上半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谓生态批评最直接的精神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2]建立在生态伦理学基础上的生态主义否定人类是世界的标尺,主张在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体,尊重万物存在的权力。

以生命平等伦理思想为基础的生态主义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对长期占据人类思维中心地位的人文主义予以质问和批判,并要求人文主义作出深刻反思。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强调自然界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之主,是自然界的标尺,对自然万物有主宰的作用。在这一传统思想支配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现代化高度。但同时,人类文明发展的负面作用明显地表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严重恶化。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毁灭的现实,让人类自身产生了行将毁灭的恐惧。生态主义认为,这一后果的产生,人文主义应负主要责任。在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人类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生存与持续发展,生态主义提出非中心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建立生命整体论,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来追求。整体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哲学维度。

生态主义首要的主张是“自然为本”,回归自然。在生态主义看来,真正的智慧在于融入自然,取法自然。只有尊重并真正融入自然,“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才能超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生态主义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利益高于任何个体的利益;人只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类不能为了自身的狭隘利益而无度地劫掠、挥霍大自然的资源,生态恶化的原因在于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冲突直接伤害了自然,也伤害了人类自己。呵护自然,呵护生命,是人类必须选择的新的生存价值和文明取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