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9 08:33:41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篇(1)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总量的不断攀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靠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我国经济朝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点燃创业热情、激发创新动力的重大举措,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理应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者和主力军。

一、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热度持续增长,反映出研究者对大学生创业领域的高度关注,也体现出大学生创业值得研究的问题较多。从2016年六千多篇研究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40%)、创业能力(24%)、创业模式(14%)、创业政策(13%)及创业项目(7%)等方面。其中,关于创业项目选择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认为创业项目选择是决定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直接原因;二是创业项目选择体现出比较明显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尤其是部分大学生往往盲目地选择最流行最赚钱的项目,对项目本身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三是研究重点集中在对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着重讨论大学生自身方面以及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因素包括个人性格、兴趣爱好、高校教育、国家鼓励政策、行业发展前景、专业特长等。

二、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调研情况

为了探索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创新性,本次调查在成都市选择了9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成都市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者,调查方式包括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收回16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0.47%,男生占59%,女生占41%。调查显示,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一致性。1.个人性格影响显著,行业集中度高。调查显示,44.64%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了信息产业,21.43%选择与所学专业所在产业,电子电工占到3.57%,其它领域占到25%。而信息产业项目集中度在各个专业占比较高,尤其是理工类和经济类专业。信息产业是大学生群体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接触最多、谈论最多的领域,群体的相互影响大,大学生对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商业机会有更敏锐的直觉,加上进入壁垒不高,风险不大,自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相对而言专业相关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时,偏外向型、复合型创业者选择信息产业项目的倾向非常显著,占比分别是40%、52%,而偏内向型大学生的项目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其他”项目占比超过40%,创业涉及范围更广泛。2.政策扶持作用明显,新兴行业备受青睐。调查显示,61%的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考虑政策扶持的行业,且75%的在创业项目选择时选择处于上升期的项目,25%创业者会选择处于稳定期的项目。相对成熟的行业,新兴行业面临着产品研发成本高、营销渠道有限、市场认知度低的问题,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或措施帮助创业企业渡过创业期,调查结果也说明创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有46.4%的大学生是个人志向以及兴趣驱动自己创业,说明成都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数是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和目标。3.专业和家庭背景作用不明显。调查显示,理工类与经济类专业的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信息产业项目,文史与艺术类专业的创业者更倾向于专业服务方面项目,说明个人专业虽然会对创业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占主导地位。而尽管创业者家庭背景存在差异,但创业务项目的选择仍然十分集中,家庭背景属于商人、干部、工人的大学生选择信息产业的占比超过50%,知识分子、农民、商人家庭背景的创业者选择专业服务的占比接近25%,家庭背景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影响作用有限。

三、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最大的问题是创新不足

1.项目本身创新性不够。综合来看,大学生选择信息产业创业项目占比较高,但在项目具体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方面创新性不足,甚至很多人缺乏对创业项目的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没有把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作为创业项目选择的关键,只是凭感觉和随大流,在未具备良好的创业条件下盲目选择自己不一定擅长的创业项目,导致创业项目低水平同质化严重,创业失败率较高。2.项目选择缺乏创新基础。访谈时发现,许多创业者凭借自己主观判断进行项目选择,对项目创新性的估计普遍过于乐观,有的创业项目在选择之前,都没有对创业项目进行市场风险以及可行性评估,缺乏对创业项目的行业背景、市场现状、竞争对手等关键因素展开调查,创新基础缺乏,创新需求研究不充分,创业成功率不高。3.项目选择缺乏创新动机。调查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动机就是想着赚钱,从而表现在创业项目选择上,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急于求成,忽略了创新创业为自身成长带来的综合价值,没有把创新作为创新项目的价值核心来追求,一旦短期内无法实现赚钱目标,容易失去信心,难以坚持。

四、对策建议

1.落实“创新驱动创业”的理念和行动。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必然,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探索创新路径,提升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应树立专业创新意识,利用自身在新经济模式下的思维优势、技能优势以及高校的专业技术资源优势,通过理念创新、专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创新,大力推动高校专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和引领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让专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创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代名词和主旋律。2.积极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大学生创业不应带有从众心理,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避免同质化,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打破传统模式,努力提高创业项目的质量,争取赢在创业的“起跑线”上。高校应通过各类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带有批判性思维的讨论,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判断和独立见解。同时,高校应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是创业的灵魂,离开了创新的创业是不可持续的,大众创业的同时,更要实现万众创新,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创造引领,体现创业项目的独特价值,提高创业项目质量。3.制定创业政策要充分体现“创新引领”。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在注重“量”的同时,更应注重“质”。政府在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法规时,应更加注重“创新”含金量,要把项目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引领”作用作为衡量创业项目资助等级的重要参考指标,让创新成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意的基本前提,成为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重要标准,切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作者:傅剑波 江超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吴静婷,黄紫林.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下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6):260-261

[2]陈鑫子.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2):103-105.

[3]石奇.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3):106-109

[4]邓张升等.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方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1):235-236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篇(2)

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部委自2009年开始联合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所谓创新型企业,即是在众多开展创新活动企业之中的一批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它们依凭创新在市场确立竞争优势地位,具备较强的国际创新竞争力。在技术创新阶段上,已跨越了单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阶段,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基本能力,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骨干力量,能够代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特征、方向和趋势。特别是其中创新极为活跃的中小创新型企业,不仅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它们多具有某一方面技术创新优势或技术创新模式,在整体上对已有主导技术范式构成重大挑战,是可能成为引导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走向的明日明星企业。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其特征一直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创新政策研究的重点问题。鉴于此,本文以科技部等开展的前三批407家部级创新型企业中的中小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中小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倾向,以为政策参考。

研究文献简要回顾

不同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优势、倾向和特征。自熊彼特(1950)提出两个假设,(1)创新与垄断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2)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之比大于它们的规模之比,即在创新方面,大企业具有规模效应。这便掀开了关于大型企业或是中小企业谁更具技术创新优势的争论。熊彼特的观点影响较大,许多学者在实证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对熊彼特的观点进行了论证,如J.K.Galbraith(1952)、Soete(1979)、刘国新等的研究,均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投入,越能充分享受技术创新的成果。此外,日本企业在R&D支出倾向方面,1984年度的实证研究表明,“平均而言企业的销售额每增加1亿,研发支出增加450万元,研发倾向为0.045;而销售额每增长1%,研发增长1.08%,即研发的销售弹性为1.08”(新饭田宏等,1987)。

但在一些本欲证明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研究却发现中小企业更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美国学者Hamberg(1966)、Mansfield(1981)等的实证分析表明,“显而易见的是超过一定限度的行业集中大多不能对研发工作起刺激作用”,因而垄断未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Demsetz(1969)则认为竞争可以产生更多的研究和创新;Scherer(1984)等人认为,规模经济也会产生不经济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技术创新的增长率最终呈现递减性;Loomis(1999)更是直接指出,规模越大并不说明企业的创新动力越强。吉尔曼研究会关于主要创新的数据库亦显示,小公司相对来说更有可能做出重要的创新,雇员少于1 000人的小公司做出了47.3%的重要创新,而他们仅占总雇员数的41.2%。王学鸿(1999)进行了总结性归纳,指出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在于:一是灵活、反应快。二是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柔性大,信息传递与沟通快且不容易发生扭曲、失真,对市场变化反应快,易根据新信息和知识开展小型技术创新。三是很多小企业经营者有冒险精神,有开拓勇气,企业家精神强。四是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易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其成果易于市场化、商品化,技术创新风险损失小且成功率高。五是中小企业在各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对多数,吸纳的就业者占全国就业者比例亦高,因此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发展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其一,Z. J. Acs、R.Wakasugi和F.Koyata(1997)发现,小规模企业更倾向于新产品的引进和专利的应用。其二,美国中小企业管理署(1980)、Z. J. Acs(1992)等研究都认为,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更有效率。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500名雇员以下的小企业平均每年每百万人产生322项技术创新,而大企业只有225项(Scherer,1992)。其三,Blecher和Paul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在一国之内所占的份额可能更高。例如,美国从1953年至1976年技术创新的主要份额来自小企业。其四,由于面临的竞争压力大,因此中小企业创新求存的动力也大。

调查对象和问卷设计

这次调查的对象是部级创新型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由科技部等部委联合组织,按照创新型企业选定标准遴选出的前三批部级创新型企业(试点)有469家。其中,中小创新型企业有136家,占前三批部级创新型企业(试点)总数的29%。

调查企业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行业分布上,涵盖近40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同时相对集中在医药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化工、交通设备制造和电气机械制造7个行业。在经济类型上,涵盖转制院所、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其中非国有企业占大多数。

在调查问卷方法设计上,基于《奥斯陆手册(第三版)》企业技术创新调查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采用客体法,对企业近三年内完成的突出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调查。突出的技术创新项目,是指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具有重要贡献,其成果被成功应用且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科技项目。通过项目调查,可窥测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调查内容上,问卷重点考察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机、创新类型、新颖程度、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影响与经济效果等。在调查方式上,将调查问卷融入创新型企业评价之中,作为专家评价的重要参考。这使企业高度重视调查信息的填报,提高了数据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这次调查采取狭义的技术创新概念,即技术创新就是指产品或工艺的创新,或二者兼具的创新。故将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产品与工艺同时创新和其他创新四类。其中,其他创新主要是指尚未明确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活动,如技术标准的改进与制订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新颖度,通常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划分为企业新和市场新两类,如OECD(2010)的《Measuring Innovation――A New Perspective》;二是划分为企业新、国内市场新和世界市场新三类,如OECD《奥斯陆手册(第三版)》,或是2007年的全国创新调查;三是划分为企业新、本地新、国内新和国际新四类,如1996年的六省市创新调查。本次调查为了细致区分企业目前技术创新状况,采取将新颖度划分为四类的方法。

关于企业规模类型划分,采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企业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划分标准,如以工业企业为例,中型企业为从业人员在300至1 000人之间且营业收入在2 000万元至4亿元之间的企业,小型企业为从业人员少于300人或者营业收入少于2 000万元的企业。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费用,主要分为研发费、购买技术与设备费、设计费、工程化、中试生产费用、人员培训费以及前期市场调研和后期试销费用等。由于我国企业财务统计报表缺乏与技术创新费用有关的科目,关于创新费用数据的填报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调查对创新项目费用总额填报不求高精度,采用经费支出区间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创新项目经费统计区间根据典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案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额及其R&D强度分析设置,分为小于1 000万元、1 000-2000万元、2 000-

3 000万元、3000-4000万元、4 000-5 000万元、5 000-10 000万元、1-5亿元、5-10亿元和10亿元以上9个区间。

调查结果分析

1.创新动机:市场需求驱动为主

一般研究认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主要有市场需求拉动和技术供给驱动两个动因。事实上,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撑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因此,这次调查将企业开展创新的动机分为四类:市场需求、技术推动、政策导向与支撑和其他原因。

从项目调查结果(见表1)上看,其一,71%的中型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为市场需求驱动,小型创新型企业为76%,相对小型创新型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更为敏感,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作用发挥更高。其二,18%的中型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由技术供给推动,而小型创新型企业只有12%,相对而言,中型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驱动力更高。其三,政府政策导向和支撑推动对中型和小型创新型企业相同,均为8%。可见,面向市场需求是中小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驱动因素,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已基本形成。

2.创新类型:小型企业更侧重产品创新,而中型企业兼顾产品与工艺创新

从项目调查结果(见表2)上看,其一,小型创新型企业以产品创新为主的特征比较明显,占68.1%,高出中型创新型企业20个百分点;其二,中型创新型企业能够很好地兼顾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二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8.1%和48.2%,这表明中型创新型企业不仅追求新产品去扩展新市场,同时还追求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质量来占领市场;其三,在同时进行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中,小型企业的比例(3.6%)高于中型企业(2.3%),表明少数小型企业综合开发新产品的热情更高。这表现出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创新类型倾向有所不同,中型企业有兼顾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倾向。

3.创新战略:小型企业偏重于国内市场,而中型企业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目标制定发展战略,进而细化确定技术战略、研发战略。一般而言,企业常用的技术创新战略或研发战略主要有进攻型战略、防卫型战略、技术引进战略、争得科技人才战略、“填空隙”战略和合作研制战略。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部级创新型企业在竞争战略中多将目标市场定位在国内市场或全球市场,因此可将其创新战略划分为全球化技术领先战略、全球技术跟踪、国内技术领先战略和赶超业内先进技术、支撑企业转型发展战略。其中,全球化技术领先战略是进攻型战略,基于全球市场变化确立创新目标、内容和类型,创制国际新的产品(服务)或工艺;全球技术跟踪、国内技术领先战略属于防卫型战略,着眼于全球市场,而立足于国内市场,创新目标、内容和类型的选择志在优先获取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些战略导向下的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新颖度水平较高。

从项目调查结果(见上页表3)上看:一是中型企业创新新颖度的国内市场新和国际市场新各占50%左右,创新目标兼顾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处于半全球化竞争阶段;二是小型企业多数创新新颖度为国内市场新,占比为60%,创新目标以国内市场为主。

再者,调查还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来综合考察企业创新战略的布局与实施情况。一般而言,企业创新项目投入决定于其经济规模,规模越大,投入会越高。但从调查结果(见表4)上看,中型和小型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经费支出呈现出十分相似的特点:一是中型和小型创新型企业都侧重于投入项目经费在1 000万元以下的技术创新项目,占比最高;二是从大尺度项目额度上看,3 000万元以下的技术创新项目是当前中小创新型企业的投资热点,如小型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76.0%、中型创新型企业则63.8%都集中在这个区间内;三是中小企业也会投资经费较高的项目,如有15.4%的中型企业和12.0%的小型企业投资于5 000万元至1亿元的创新项目。可见,中小创新型企业在技术创新项目上的投入是比较理性的,与其将国内市场作为主要市场定位具有密切联系。

主要启示与建议

创新的本质是商业化,刺激有效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关键。通过对中小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调查分析可知:面向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驱动因素,企业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已经基本形成。理论分析与历史经验均表明,市场需求动力、发展环境压力和宏观政策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改变发展方式,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双重作用,为企业创造有效市场需求,从而将经济发展引向另一个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在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方向与特征基础上,政府应积极创造有效市场需求,引导和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通过投资、采购、金融等政策手段激励企业创新,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的创新生态环境。

因此,建议政府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政策重点放在“市场需求政策”上,关注中小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为其创新发展创造市场。

在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基于需求侧的创新政策,促使其与技术进步推动结合在一起,形成政府行为-企业创新-用户需求的“三螺旋式”创新推动力,强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篇(3)

[关键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为“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年,116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到国创项目,经审核通过项目为23305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9741项,创业训练项目2587项,创业实践项目977项。仅2013年,国家累计投入经费约2.3亿元(以每个项目经费为1万元计算),参与国创项目的学生人数约10万人(以每个项目组成员为5个人计算),参与国创项目的指导教师人数超2万(以每个项目组指导教师为1人计算)。由上可知,国创项目从数量上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一、研究现状

国创项目的相关研究倾向于项目立项和实施等方面的可行性[1]、人才培养模式[2-5],过程管理模式[6]、具体支持措施[7]或者综合对上述多个方面进行探讨[8],等等。但是,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傅臣家等人[9]对山东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的调查分析显示:有36%的学生表示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指导教育印象不深,效果不大;36%的学生表示效果非常明显,对创业课程有充分的了解;20%的学生表示感受到缺乏创业支持;20%的学生表示感受到缺乏创业平台。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还远未达到教学的目标,而国创项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相关研究也尚处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阶段,实施时间较短,故而有必要针对国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管理文件的缺失

针对20个省级或学校级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的调研发现,很多管理办法中关于项目立项、项目监管和项目结项的规定缺少详细的、可量化的目标要求或评价体系。办法中界定了如立项条件、实施过程、涉及人员及其任务和项目时间等问题,且确定了以专家评审结果作为项目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标准,而对于各个阶段工作结果的规范要求不够。如立项申请书的填写和申请团队的标准,项目监管可形成的相关文档及其标准,以及结项报告书的填写和结项的标准等等。一般来说,项目管理办法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应对项目管理的目标、依据、内容、方法、程序以及项目管理目标的判定标准等内容进行确定。由项目管理目标的提出,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手段,能否达到最终目标,形成一个由“目标提出到目标完成”的循环过程。但是,就上述文件调查显示,判定各个阶段或过程的最终成果是否达到最初目标要求的判定规则还比较欠缺,更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经费使用不合理

2012至2013年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创项目共立项108项,从结项项目的经费报销比例来看,大多经费是交通费或者说是项目组成员之外参与调研人员的交通费,另外一部分是制作费或印刷费,而劳务费、咨询费等直接用于项目研究的费用比较少。另外,由于校财务处对于项目各项经费报销比例的限制,使得学生在结项报销时存在“虚开发票,报销非科研消费或套取项目经费”的嫌疑。项目之初,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创项目经费由中央财政平均一个项目1万元和学校配套资金1万元组成,学校配套中的2000元作为指导教师指导费,余下1.8万元由项目组自由支配。国创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8]。以此为目标,为防止项目负责人虚报或套取经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2014年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中央财政1万元经费由项目组自由支配,学校配套1万元重点用于教师指导费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事宜费用或专家评审费用,加强了国创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国创项目的阶段性考核。通过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完善,希望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国家培养技术过硬、思想健康的有用人才。借鉴国内高校国创项目管理经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预实行通过项目认定,实施资金动态支持的方案,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项目或由项目组申报增加资金支持;相反,对于执行不力的项目,应适当减少或终止其项目支持经费。从而,保证项目经费使用的高效性和合理性。

四、教师指导缺少监控

在过去,由于大学课程的安排,普通大学生是很难有机会接受到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的。但目前,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国家提倡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因此,教师指导对于实施大学生国创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项目管理的过程涉及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项等多个阶段相关的文档,就文档的填写和完成情况来看,在涉及到指导教师签署个人意见的文档中,存在指导教师意见不具体、过于简单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指导教师的态度和指导学生实施项目的情况。另外,针对20个省级或学校级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的调研结果发现,办法中缺少对于指导教师更加具体、详细的要求。鉴于国创项目中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因此说,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成为国创项目有效实施的一项保障。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而言,主要通过给予指导费和表彰奖励两种方式,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教师担任国创项目指导教师。当然,不同学校的激励措施也各不相同,如广东工业大学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或科研积分认定[9];北京师范大学以教改立项的方式鼓励教师研究指导规律,并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10],等等。总之,为了极大地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各高校应根据教师需求和本校的客观实际,确定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

五、学生参与动机矛盾

国创项目倡导“以兴趣为驱动”,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以“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动机,以“创业知识和法规的掌握、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参与项目。傅臣家等人[11]对山东农业大学在校生创业目的的调查发现,60%的学生把创业当成成才和自身锻炼的一种方式,40%的学生把创业目的仅仅理解为赚钱,不少学生并没有看到创业的实质,仅看到成功后的物质和财富利益,缺乏正确的创业目的。王晓玲等人[12]对大学生参加创新与创业研究活动的意愿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在目前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毕业就就业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想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有限。伴随着国家对于国创项目支持力度的加大,各高校也推出相应的鼓励措施,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国创项目,这就使得很难判断大学生参与项目的动机,出于兴趣还是为了各高校推出的激励措施,如考研加分、评优加分等。另外,由于社会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或项目经验的要求,使得一些国创项目参与者也可能为填充自身的实践经历而参与。如此种种情况,使得我们很难从表面上判断大学生真正参与国创项目的动机。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取消各类鼓励措施、淡化评奖名次,使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实施项目研究,但作为项目管理者,需要通过对于国创项目的管理,实施项目评优并收集各类信息作为项目管理者服务与激励学生的主要依据和资料。所以说,如何在保障项目管理顺畅的情况下,尽量保障参与国创项目成员的利益是又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六、质量保障措施不足

国创项目质量是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相关制度文件主要规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及应尽责任,但如何保障国创项目质量,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创项目负责人缺少项目经验

国创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第一责任人,但缺少项目管理的经验。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和背景,项目负责人是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国创项目的。国创项目负责人是大学本科生,项目实施经验不足是必然的,而指导教师是国创项目直接参与者中最具项目实施经验的“专家”,是项目实施中的重要资源,是项目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二)国创项目参与者权限不明、能力不足

国创项目参与人员均是大学普通本科生,对项目管理中的责任、义务以及技能需求等不够明确。因此,需要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项目组成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但需要强调的是,要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使项目组成员接受其培训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能切实地按操作要求执行。

(三)国创项目阶段性评价标准不规范

国创项目阶段性检查或验收手段完整,但各个阶段缺少标准案例文件的提供。缺少项目经验的大学生,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而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文件的形成和完善是项目质量保障的基础。因此,应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各类文件的基本标准、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明确这些关键点的具体操作。当然,也可以编写指导书,以方便学生自学。项目组成员参考标准案例文件,形成国创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由指导教师对项目成果进行检验、判定。从而,阶段性地保障国创项目质量。

(四)国创项目未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国创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但就目前制度文件的调查来看,并未形成完整且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项目管理过程涉及不同人员和环节,故必须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管理结构,把国创项目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将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七、总结

国创项目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3]。国创项目从2012年开始,经历了3年的磨合与提高,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经费使用、师资支持、学生参与、质量保障四个方面对国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文件的完善、实施过程的监督、结项事宜的规范等系统的解决方案缓解并根除这些问题。

作者:孙杰 王淑芬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2]马敬峰.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宁波大学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2009(7):22-24.

[3]刘丽钧,修国一,孙洪林,等.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2):35-37.

[4]任良玉,刘益东,冯利英.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9(4):30-33.

[5]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118-121.

[6]张建文,张琤,常晓明.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过程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35-138.

[7]刘益东,任良玉,冯利英.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理解和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7-10.

[8]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篇(4)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合作;合作模式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4GL058);保定市科技局项目(项目编号:13ZR069);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学术项目(项目编号:xs20140006)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一、引言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推动技术创新,主导科技和核心产品的更替,在带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调整、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因其规模的影响,出现了技术创新储备不足、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难以独立承担风险等问题,这些均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除此之外,创新氛围不足,政府支持不力等都会约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独立创新活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资源日益分散化,企业要实施单独创新已非常困难,科技型小微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实施创新合作。通过创新合作,企业不仅可获得短期创新收益,而且可以通过技术、知识、信息的交流和转移,整合自身知识和各方资源,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合作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降低企业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内涵

目前,我国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并未有明确的定义,因此本研究综合了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的定义,对此次调研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界定。

小微企业的概念是相对的、历史的,甚至是模糊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标准与定义。我国依据行业和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于2011年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并详细划分了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十六类行业的界限。而科技型企业是指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

本次调研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由科技人员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小微型企业。涉及的行业大致有计算机服务业、计算机软件业、物流及仓储业、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其小型、微型标准划分如表1所示。(表1)

三、保定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合作现状

企业创新合作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间的联合创新行为。他们以其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明确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合作规则,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或某些环节中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为摸清保定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合作的现状,我们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及问卷调研等方式,对50家科技型小微型企业发放了调研问卷,收回了有效问卷47份,其中29家科技型小型企业、18家微型企业。通过对被调研企业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保定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合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创新合作的数量与质量均存在不足。科技型小微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进行创新,但由于其缺乏资金、人员、技术和知识等创新资源,导致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有名无实。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试图寻求合作对象与合作机会,但无论从合作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难以满足创新需求。

在数量方面,仅有19.15%的企业表示进行过创新合作,高达80.85%的企业从来没有进行过创新合作。而且有过合作经历的企业表示,创新合作的次数非常有限,创新合作的时间也比较短。

在质量方面,虽然有9家企业进行过创新合作,但更多的是供应链中的企业因资源的依赖性而进行协作,进行的是产品或服务的创新,项目简单,技术含量较低,没有触及到企业核心技术。

(二)创新合作对象的局限性。我们调研的企业大多是与企业进行创新合作,占比74.47%,与研究机构、高校、政府、顾客及其他创新合作的比较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保定市创新合作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不仅数量非常少,而且大多是与本地区企业进行创新合作,与其他地区的创新合作比较少;创新合作大多只是双方、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并未积极主动地去联系科研机构、高校,没有出现复杂的多方合作关系。

(三)创新合作的模式单一。在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合作模式选择倾向的调研中,我们提供了三组创新模式,按企业合作的对象分为项目合伙创新与合同创新模式;按企业间合作创新一体化的程度不同分为委托式创新合作与联合式创新合作;按创新合作形式不同可分为协同战略与网络化战略。调研结果显示,项目合伙创新与合同创新模式这两者相比,高达70.22%的企业倾向于选择项目合伙创新,因为与企业合作比较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机会比较少;委托式创新合作与联合式创新合作两者相比,68.09%的企业选择委托式创新合作,因这种模式下合作者独立性更强,不涉及信息共享,而联合式创新更适合于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或尖端技术的创新项目;94%的企业选择协同战略是因为它更倾向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而尽管网络化战略是世界各国比较青睐的模式,目前几乎没有企业选择这种模式,说明保定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合作还未达到这种高度。

(四)创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创新合作的过程中有可能涉及大量问题,科技型小微企业一方面是因为规模和实力的限制,难以和其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难以解决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次调研的企业对于控制权冲突、机会主义的发生、专利产权与利益划分、产学研脱节、技术溢出等问题都比较关注,其中所有被调查企业都选择了技术溢出、产权与利益划分和机会主义行为。首先,技术作为一种资源,具有溢出性,合作创新要求企业将他们各自的技术专有知识联合起来和其他企业分享,而分享的企业可能就是其下游市场的竞争者,完全开放会损害一个企业的竞争地位;其次,是专利产权和利益分配的冲突,双方在创新合作中投入的要素既包括有形资产又包括无形资产,以后者为主。这种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难以精确的计量和划分,当双方都倾向于自己的利益时,冲突随之产生;再次是机会主义行为,创新合作过程中,双方必然要进行技术和商业信息的交流,合作伙伴一方面极力挖掘对方的关键技术或商业秘密,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技术诀窍守口如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将损害企业的利益。

四、促进保定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合作的对策

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合作活动的开展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有机协调、共同推进,其中企业自身的创新需求是创新合作的源动力,政府在政策、法律和制度方面的指定是创新合作的引导力量,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与行业组织提供的各类服务则是创新合作的支持力量。

(一)政府要加强对创新合作的引导,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首先,政府部门在宏观层面上要重视科技型小微企业,明确其管理的部门归属,缓解目前小微企业归属工信局、科技型企业归属科技局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向科技型小微企业聚集;其次,保定市政府应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吸引一些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强的项目进入“科技新城”,将现有的小微企业融入这些新引进项目的创新网络,带动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合作水平和能力;再次,政府必须坚持市场机制的导向性,创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解决信用体系完善及知识产权维护等企业合作中的突出问题,为创新合作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

(二)行业要不断发现和促进合作,形成服务型的中观环境。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等是促进创新资源、创新成果有效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媒介主体。一方面科技评估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一系列服务机构,要切实为企业提供技术产权交易、企业咨询、投融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中介服务。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可以利用服务机构自身的专业性及市场运化等特点,在科技型小微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互通科技成果供求信息与合作机会,推动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民营企业协会等组织都要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展会、座谈会、洽谈会等形式为企业创造展示机会以及合作机会,宣传企业合作成功经验、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动态信息,协调企业间的关系,鼓励多形式、多层次的创新合作行为。

(三)企业要不断强化自身创新能力,塑造合作的微观环境。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首先,要树立合作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积极寻求创新项目与合作精神,管理者和员工要树立开放式的创新思路,为创新合作提供文化保障。其次,培养创新合作的人才基础,一方面加强员工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提倡员工创新突破,做好创新的内源培养;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以软引进为主的方式,引进创新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形成创新的外源。再次,落实创新合作的实际工作,建立合作方的信任关系,通过建立技术研发联盟或形成创新网络的形式,增加各方间的交流,培养信任关系,以推进创新合作的实质性进展,避免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产权利益分配等问题,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分享、扩散,合作方之间积累合作经验并形成稳定的合作模式。第四,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会,扩展合作范围,合作对象的选择不能仅仅局限于保定市,还要走出去、引进来,尤其是借助保定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契机,与京津两地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积极进行创新合作,成为创新网络中的节点。最后,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一定要紧贴市场,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并且邀请客户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以创新创造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唐丽艳,王国红,张秋艳.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

[2]高霞.国内外合作创新网络研究评述与展望.科学管理研究,2012.30.4.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篇(5)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一项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首次在国家层面上直接面向大学生的科研立项[1]。其实质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为基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切实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养[2]。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培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自2008年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来,在深刻解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目标及内涵的基础上,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从项目实施方案入手,做好过程管理,注重打造创新教育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3],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注重能力,自主创新,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为先导,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条主线,从优化整合实验教学体系入手,构建“平台+模块+加课程群”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考虑学校理、工、文、医、管等学科综合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启迪,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衔接、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逐层深化的全新实验教学体系,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突显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巩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增加了创新性、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创新学分的比重。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一批教师科研成果被凝练转化为学生实验,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使用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验,进一步夯实了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建立起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由基础训练到综合应用再到研究创新的递进式提高的实验课程体系。其中,基础型实验层面主要是针对本科一年级学生设置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以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础实验应用能力为主;综合型实验层面主要是面向本科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注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研究型实验层面主要是面向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所有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建立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的根本在实践[4],通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大力倡导和资助学生结合所学学科、专业特点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活动,在学校层面建立创新保障机制,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打造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重点,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补充,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依托的特色教育体系。

1.2.1制度和政策保障在学校层面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院(系)层面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导小组,通过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予以支持,对包括创新学分认定、创新成果评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提供制度和政策层面的保障。

1.2.2技术和条件保障通过利用已有的教学科研平台,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展提供实验场地、设备等物质支持;积极开放各类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及研发中心等,为学生进行深入实验研究创造宽松外部条件;优先安排创新实验指导教师,适时予以指导,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搭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其创新热情等,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全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1.2.3经费和时间保障多方筹措,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专项资金,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延续在项目结题后的后续管理中,比如、专利申请和成果奖励等方面,也及时确保资金支持。在项目研究时间上,院(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及创新实验项目所得学分情况,免修相应学分的计划内教学内容,力争为学生的创新实验研究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

1.3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5]。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建立健全相应激励机制,对在创新实验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学生,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在学生评优评先活动、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免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建立针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创新实验项目中,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培训培养、评先评优及年终工作量核算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该项措施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师生主动参与、双向良性互动、共谋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1.4实行导师制在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中积极尝试引入导师制,要求每个项目至少配备1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导师在创新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积极为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研究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的科研空间和平台,并在科研方法及过程中适时给予必要指导和帮助,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更快地取得创新成果,获得成功[6]。导师制的引入,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向深度拓展,也为我们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2结合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近几年来,围绕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我们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抓手,通过调整相关实践环节教学计划与课堂教学、社会科技实践活动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机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8-9]。

2.1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过程中,学校十分注意创新实验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衔接和结合。项目组学生到大学四年级下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与项目进行的时间无形中发生冲突,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对此,不少院(系)把项目研究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起来,把创新实验项目研究中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进行研究,很好地协调和兼顾了两者间的矛盾,不仅保障了项目研究时间,项目研究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有两种结合的方式:(1)学生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研究,已有相当一部分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在创新实验项目结题验收后,仍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纳入到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统一管理。学校虽然没有专门经费支持,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的深入和延续。

2.2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专业实习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校门,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和联系,从生产实际中汲取发明创造的灵感,是检验理论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意识地将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专业实习内容结合起来,倡导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实习,在实习中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在实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在专业实习阶段,师生共同开展的“对河南省黄金生产区(灵宝市)汞污染现状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调查研究”、“蟒河污染对沿岸居民健康影响调查研究”、“国家十一五期间人群氟外暴露水平与氟病流行强度调查研究”、“河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估”、“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卫生经济学评价”等项目,紧扣公共卫生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教学效果良好,也对公共卫生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社会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科技实践活动是锻炼和检验创新实验成果的重要平台[10]。为促进创新实验活动的广泛开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及交流成果的机会和平台。几年来,通过结合创新实验项目,积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技术设计竞赛等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全国竞赛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参加社会科技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来实施检验创新实验成果,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参加国家和学校两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参加各类竞赛的主力,并在各类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创新实验和学科竞赛使学生获益匪浅。围绕创新实验和科技竞赛的开展,学校还通过举行各种学术讲座、科技展览、公开答辩会和编印大学生科技作品集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与学生、团队与团队、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创新交流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科研热情。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篇(6)

为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财税各项工作,努力把财税干部建设成为创业创新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按照区委关于深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结合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和“五型财税机关”深化建设的落实,现就我局开展这项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深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根据“服务创业、再增感情,推动创新、再破难题”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充分体现实践性,突出取信于民,努力在五个方面取得新成效:领导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的意识有新增强;领导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的能力有新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的方法有新改进;领导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的形象有新提升;领导科学发展、推进创业创新的工作有新成效。

二、具体安排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局实际,着重抓好8项工作:

1.开展“传承良渚文化,推进思想大解放”活动。大力弘扬以原创、首创、创新、和谐为特征的余杭人文精神,进一步激发解放思想、投身创业创新的热情。大力倡导勇于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精神,积极引导财税干部率先垂范,解放思想观念,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巩固“作风建设年”和“五型财税机关”建设活动成果,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勤廉形象。大力开展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总结宣传余杭区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围绕“规划大手笔、设施大投入、环境大更新、产业大跨越、文化大建设、机制大创新”,大胆进行创业创新实践,兴起新一轮创业创新的热潮。

2.开展财税、国资专题调研活动。按照《关于下达20*年度财政税收调研课题的通知》余财税学[20*]4号的有关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在统筹兼顾各项工作的前提下,集中安排时间进行调研。同时要求各有关职能科室和人员结合区委区政府的任务安排,结合工作实际,自行确立调研课题进行调研。调研要带着问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调研报告撰写工作。通过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市场,摸清财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摸清企业、基层和群众的主要期盼、政策要求。强化调研成果转化,通过解剖麻雀,研究提出办法举措,提倡领导干部结合调研活动撰写“对策建议书”。

3.开展“创业创新结对联系”活动。结合今年的“党建月”活动,早作打算和安排,广泛发动全体财税党员干部,在原结对帮困工作的基础上,排出一批创业创新点,建立结对联系创业创新点制度,明确结对联系措施。通过结对联系,大力培育创业创新先进典型,因地制宜帮助指导结对联系点开展工作,以创新提升创业、以创业促进创新,努力把结对联系点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点、创业创新的实践点。

4.开展“送服务、创新业”活动。进一步发挥财税部门职能作用,坚持点面结合,力求让更多的企业、农村、社区、镇乡和群众得到服务,尤其注重开展财税优惠政策宣传、咨询的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百名党员访企业”、“财税情、社区行”、“地税宣传走进新农村”、“重点骨干企业政策法规培训”等活动,以财税业务骨干为主体,面向创业创新主体,面向基层,积极开展“送服务、创新业”活动。

5.开展“民主恳谈、民主听证”活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安排,根据财税工作实际,我局将安排1至3个民主恳谈的内容。重点围绕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事关民生、事关发展的重要政策和改革举措。对进一步整合财政专项资金、镇乡财政体制改革、一副三组团财政体制改革等涉及民生、民富、民安方面的政策举措,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

6.开展“优化机制、创新体制、激发活力”活动。进一步探索重点创新项目化管理机制创新,健全项目实施的申报制度、督查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扎实推进年初根据财政、地税、国资工作要点确定的55项重点创新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探索“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财政管理模式,深化综合预算收支科目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支持“创新型城区”建设。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探索工业、交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清理一批不符合形势发展的政策规定,探索出台一批创业创新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激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活力。

7.开展“重点项目大推进”活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继续选派优秀财税中青年干部到创业创新重点项目一线锻炼,通过锻炼干部促项目推进,并大胆使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加强税收征管,积极组织税收收入,做大地税财政蛋糕,努力为“重点项目大推进”活动提供可靠财力保障。加快对现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改革重组步伐,做大做强国有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增强融资能力。积极做好城建集团公司的债券发行工作。积极筹措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大推进”活动建设。加快完善贷款担保企业激励机制,促进区内担保企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投融资机制体制改革,加大与区外国有公司等合作开发,推动政府项目实施,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程。

8.开展“破难攻坚”专项行动。巩固去年“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成果,再次梳理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税企关系的突出问题、事关民生的难点问题,予以着力破难攻坚。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要根据年初各项工作安排计划,结合项目化管理的要求,积极有序地破解难题,确保专项活动扎实有效。

主题实践活动时间大致安排为:5月上旬进行动员部署,并全面启动“送服务、创新业”活动;5月中旬,开展财税专题调研活动;5月下旬开始,开展其他各项活动。

三、组织领导

深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重点是局中层副职以上的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真正把这项活动抓出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局党委决定成立深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文华同志担任组长、副书记袁云亮同志担任副组长、局班子成员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袁云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人教科、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对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各党支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力求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

创新创业项目调研篇(7)

关键词:协同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

高校与部委、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更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传媒高校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亟需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校台协同创新为传媒高校推动协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形式和重要途径。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项目,开创了传媒高校与主流电视媒体协同创新的先河,获得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好评,为其他传媒高校与媒体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校台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校台协同创新是指传媒高校依托自身的特色优势资源,发挥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作用,与传媒行业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共建以进行有组织创新的新模式。此模式能够吸引和聚集优秀创新团队和优质资源,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战略联盟,以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从而创造丰富的创新成果,为传媒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乃至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和技术引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校台协同创新作为传媒高校推动协同创新的一种路径,不仅有利于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利于高校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促进地区教育与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媒体吸收引进创新元素,共享创新成果,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视台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完成了总计14个分项、20余万字的《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不仅对北京电视台内容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战略目标、整体布局,以及频道栏目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梳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北京电视台、各频道以及代表性栏目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而且还对全台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发展建议,对北京电视台更好更快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传媒大学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得到了收获和启示。

校台协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协同创新理念指出,大学应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和质量。[1]只有参与协同的各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景和需求,具备参与协同创新的条件和能力,愿意彼此信任、共担风险、实现共赢,才具备了推动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校台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即传媒高校和主流电视媒体等参与各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具备开展协同创新的优势特点、资源储备和创新能力,能够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及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以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校台协同创新,首先得益于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宏观指导,政策、资金支持以及整体的统筹协调,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第三方综合评价及校台合作研发对策,不仅有利于北京市委宣传部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也有利于针对问题“寻根究源”“对症开方”,加强管理。

此外,校台双方具备开展合作的能力和意愿。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仅具备了协同创新的研究基础和能力,通过长期服务行业发展,逐渐形成与行业密切相关,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学科体系,行业背景深厚、高端人才荟萃、研究基础雄厚,能够快速汇聚优势力量、集中学术资源、形成研究合力;而且学校与媒体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北京电视台等主流电视媒体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传媒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较好的合作基础。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主流媒体协同创新,有助于激发对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进行再思考,为内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明确自身定位;有助于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教育资源,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锻炼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此造就一批未来学科领军人物和一大批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北京电视台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电视媒体之一,在频道数量、节目制作能力与水平、经营收入等诸多方面,在省级电视台中居领先地位,在实践操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明显优势,对自身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具有深刻认识和了解。但是,面对来自技术革新和新媒体迅猛发展、产业发展、电视同行激烈竞争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北京电视台在节目创新、广告经营及频道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与首都新发展对北京电视台的新要求相比,与建设“首善媒体、大美品质”的发展目标定位相比,北京电视台还不能完全适应,迫切希望引进创新力量,借助“外脑”,不断增加创新元素,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着力加以解决。

校台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以及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2]

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传媒高校有着天然的协同创新优势,在进行校台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其实现途径也有内外之分,即所谓的“小协同”与“大协同”。“小协同”是指传媒高校内部不同学科、部门、教师之间的协同,一般采取的科研组织模式为根据研究项目需求,打破学校内部行政院系壁垒,组织精兵强将,组建跨学科团队,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整合共享校内各种资源,创新科研模式,为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提供基础。“大协同”是指传媒高校更应认真审视当前协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加强同相关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如与主流电视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项目不仅需要具有深厚学术理论研究基础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大学教师、具有丰富电视媒体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还包括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团队协作的研究团队。为此,中国传媒大学在推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采用了校内“小协同”和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电视台“大协同”的实现途径。

1.推动校内“小协同”,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

中国传媒大学改变了传统的科研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整合优势科研资源,组建了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形成校内“小协同”。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并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在电视节目策划与运营、节目制作、收视率调查与分析、广告、主持人等研究领域具有研究经验的高水平专家团队协同攻关,组建了一支由100多位师生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研究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研究领域,针对北京电视台各个频道相关情况分成了14个工作小组。通过反复收看北京电视台各频道、各栏目的节目,多方面收集有关资料,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广泛进行国内外电视节目的分析比较和借鉴,研究团队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北京电视台的节目,提出符合北京电视台实际、符合电视节目发展方向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对北京电视台改版有实际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研究报告。在校内专家组成员的指导下,研究团队完成了北京电视台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播音员与主持人评价与队伍建设、卫视频道、新闻频道、文艺频道、生活频道等 14份研究报告,形成了校内意见的共识。

2.加强“大协同”统筹协调,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尤其是在“大协同”过程中,要使协同创新顺利进行,就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大协同”中各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的合作问题,加强统筹协调。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协同”,此次项目由北京市委宣传部负责整体统筹协调,为校台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校台双方实行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校台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调。为了更好地组织校台各自内部、校台之间的创新力量进行协同攻关,协调各方利益、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项目进度、把握项目要求,中国传媒大学特意委派学校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工作,宣传部部长作为学校专门协调人,协调配置项目运作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为不同单位部门以及教授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北京电视台由其研发部主要负责电视台该项目组成员的组织协调工作,研发部主任作为电视台专门协调人,并与学校专门协调人形成对接,共同组织校台之间的会议、研讨等协同创新活动。

3.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订总体研究路线,明确各参与主体的任务和责任,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讨论通过了《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由双方共同组成了“领导协调小组”“联合专家组”和“联合工作小组”。“领导协调小组”由校领导和台领导组成,主要负责领导联合专家组和工作小组开展工作,确定工作方案,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行政层面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与管理。“联合专家组”由北京电视台选派的台内外专家与传媒大学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为领导协调组提供咨询建议,指导各专项工作组修改完善评价报告、制定改版方案,会审各专项评价(研究)报告和改版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对终稿进行审核把关。“联合工作小组”是项目具体的实施者,是产生创新成果的最核心“部门”,这就需要优化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潜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为此,校台双方根据研究项目需求形成“一对一”共计14个联合专项工作小组,组长由双方组长共同担任,组员包括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明确和细化了校台双方的工作职责及工作重点:中国传媒大学小组负责从学术理论层面对专项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北京电视台从实践操作层面制定改版方案,双方小组在各自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对接”交流研讨,发挥专长,协同攻关,激发创新思维和潜能,产生创新成果,并随时根据“联合专家组”的会诊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各专项节目评价与改版报告。

校台协同创新的启示

此次项目的成功完成为高校校台协同创新提供了启示:一是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包括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为高校与国内外其他创新力量建立合作信赖关系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协同创新各方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景和需求,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汇聚作用,配置最强人力资源,联合组建创新联盟,实现协同创新建制化和可持续发展;三是高校担负着协同创新的设计、策划、组织、协调和保障的作用,应当主动进行制度改革,突破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3]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四是高校要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集聚效应,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尤其是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广泛吸纳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以创新聚人才,以创新谋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使高校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2]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