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2 16:26:23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篇(1)

第四代电子杂志是相对于第一至第三代电子杂志的概念。它是以数字化代码方式存储,借助Internet传递图文、声像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在本地或远程读取使用的连续出版物。它在视觉上保留了平面杂志的目录,用电脑技术营造出翻页的逼真效果的同时,基于宽带的内容和集Flas、视频短片和背景音乐、声音甚至3D特效等各种效果于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则令其完全摆脱了传统杂志的束缚,可通过浏览器直接在线阅读,使之具有了更多的互动性。

第一至第三代电子杂志虽然是无纸化线上发行,省去了印刷这道“工序”,但其新闻生产还多是在内部消化完成,比如第一代电子杂志多是由传统纸质杂志直接将自己的纸版内容照搬到网上。本质上是开辟了网络这个第二发行渠道,第二代电子杂志则是传统媒体收集整理某一集合信息,本质上是传统媒体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生产的“新闻包”,可见,前几代电子杂志虽然跨出了媒介融合的步伐,但融合度还十分有限。

有学者指出了媒介融合的四个趋势性特征: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和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本文认为,趋势性特征即媒介融合的正在进行或未来发展方向,下文将依据上述趋势性特征,分析我国第四代电子杂志的特征。

特征之一:实现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能量互补

这一特征体现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第四代电子杂志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了多媒体信息。第四代电子杂志多媒体编排手段和内容表现形式,代表了媒介融合的一个基本层面,即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第四代电子杂志的多媒体化特征十分明显。它将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有机组合起来,从受众需要和市场需求出发,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编排。多媒体化是各种传统的单一媒介的内容汇聚到一个平台后的自然结果,是对单媒体业务的继承与革新。多媒体内容是对单媒体技术与资源的一种重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第二层面为第四代电子杂志将收集到的多媒体信息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进行能量互补。媒介融合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以Xplus为代表的国内专业电子杂志网站就是这样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它们将采集来的信息,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进行数字化加工与制作,网状的数据库资源为这些信息的能量互补提供了保障。

特征之二:开展各类媒体间的合作与互动

各大电子杂志专业网站都与国内传统媒体有着或深或浅的合作关系,许多传统媒体也愿意利用电子杂志平台商日趋成熟的发行渠道和庞大的用户群。如时尚传媒集团旗下的《时尚芭莎》(《时尚Cosmo》《美酒与美食》《男人装》等都与POCO等专业电子杂志网站签订了合作协议。

特征之三:鼓励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互动

第四代电子杂志出现发展的根本背后推手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受双方的交互性大大加强。过去的大众传媒一般是将信息推向(push)受众,而现在受众则主动地从海量的信息中拖出(pull)自己需要的信息,主动权向受众方向转移了。可以说,互联网传播者是受众服务方式改变的先行者。我国第四代电子杂志汲取了互联网服务理念的精华,注重与受众的深度互动。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产业性变革,即信息的生产线已由传统媒体延伸到其他相关行业,如电信业、IT业。信息生产不再是传媒业的封闭作业过程,而成为技术行业提供基础平台的全社会各个行业参与的生产过程。由于手机、PDA等接收终端的加入,通信产业在第四代电子杂志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篇(2)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展

在现代信息传递中,媒体在其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不同媒体时代,有着各种风格的主持人,其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过硬的口语表达能力、播音素质以及现场掌控能力等,伴随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1]。由此可见,对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概述

1.1播音主持语言艺术

截至目前,还未有关于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学术界定,然而,就播音主持自身特征而言,要想推进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有序健康发展,应当基于对新闻真实性的确保,自播音学一般规律出发,播音主持人对新闻稿件语言开展加工处理,借助相应的艺术形式将信息内容传递给受众,进一步使受众对自身获取的信息内容形成更为有效的理解认识。

1.2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

1)音正性。广播、电视等有声语言是播音主持的主要传播媒介,对于播音节目的播音主持人而言,务必要确保自身音正性,这也是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一大特征。播音主持人借助自身声音以实现对语言艺术的传达,这一方面凸显了播音主持的能力,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文字媒介,播音主持可依托有声媒介开展传播,这是前者所难以比拟的优势。播音主持向受众传递信息期间,对受众视觉、听觉进行了双重调动,为受众理解传播内容提供便利的同时,还有助于强化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印象。然而这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好比,受众通过有声媒介接收信息时,自身要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思考,播音停止,即意味着信息传递的结束,于此传播形势下,受众思维极易被传播信息所引导。2)真实性。播音主持传播报道的内容以新闻事件为主,由此决定了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真实性特征,播音主持人不允许擅自对传播内容进行更改。播音主持传播的是社会上过去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因而就算要推进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发展,也应当不可脱离事实依据,切忌跨装描述,更不可扭曲事件原意。3)艺术性、创造性。对于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来说,可将有声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向受众进行展示,播音主持人通过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对信息内容进行传播过程中,播音主持语言美实现了充分凸显。除此之外,播音主持语言艺术还具备创造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播音主持人除去要对事件信息予以真实呈现外,一定程度上还可剖析事件信息的深层涵义,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事件会有多家媒体进行争相报道。基于准确且极具艺术性的语言,将新闻事件深层涵义传递给受众,使受众产生共鸣,引发受众深思。4)单一性、间接性。播音主持人与受众相互间主要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开展交流,此类交流形式是单向的,受众仅可通过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获取信息,就算通过视频画面,可观察到播音主持人的面部表情,然而仅通过面部表情显然很难了解到播音主持人的思想情感,由此表明,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存在单一性特征。除此之外,播音主持人工作通常处在密闭的播音室中,经由声波或者电波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鲜有与受众的互动,如此一来,就算是现场直播,在信息交流、互动过程中依旧存在滞后性,由此表明,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存在间接性特征。

2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展趋势

2.1趋向于口语化

新媒体时代下,随着信息数据的海量数据,使得受众在浏览信息时往往选择一扫而过,由此要求播音主持语言要尽可能口语化,避免提供太多的专业术语,不然会加大受众理解难度。播音主持通常是通过文本开展阅读,目的在于向受众传播正确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伴随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受众对事件浏览的速度明显加快,因而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趋向于口语化,口语化可有利于受众更快速、便捷地接收到信息的关键点。而播音主持的口语化并非意味着不遵循字正腔圆的标准,而是要在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的基础上,可于各种语境下使用各种语气、语调,达成语言的有序过渡,进而切实做到贴近受众。

2.2趋向于个性化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越来越注重创新及个性化的呈现。现阶段,很多播音主持人之所以被受众所喜爱,很大原因是他们均有着各自的个性,他们会结合节目的进程特征,对播音主持语言进行灵活运用,建立一个良好的节目氛围,使广大受众产生共鸣。传统播音主持通常要求主持人要端庄严肃、语言统一。在现阶段语言环境下,节目形式越来越丰富,在各式各样节目环境中,受众对节目的需求、审美不尽相同。因而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应当关注自身语言的个性化发展,如此一方面可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一方面可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使自身节目为更多受众所喜爱。

2.3趋向于时尚化

新媒体时代下,作为网络的一大典型特征,时尚化已然转变成一种艺术得以不断发展,语言传播时尚化也越来越为受众所关注,因而播音主持同样要紧随时展趋势,提高对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时尚化的重视度,在节目中、事件传播中适当引入一定的时尚化语言。在当前语言环境下,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不断发生转变,为了满足自身时尚习惯,受众开始越来越注重播音主持语言的时尚化[2]。在此基础上,播音主持人为了对受众时尚化需求予以满足,其播音主持语言同样不断朝时尚化方向发展。播音主持语言时尚化可增进受众对播音主持人的喜爱程度,还能够使受众在愉悦的语境中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

2.4趋向于亲和力

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借助网络开展传播,新媒体时代的首要特征即为,受众可与媒体通过各式各样网站平台开展实时交流,由此受众可转变传统信息单方面获取的被动地位,变成信息的者或评论者,因而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趋向于亲和力。换言之,具有亲和力的播音主持人可受到受众的欢迎,也可吸引更多的受众;具有亲和力的播音主持语言可加深受众对播音主持的影响,一方面促进相应栏目点击率的提升,一方面使受众提升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进而促进新闻事件的传播。

3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展策略

为了能够尽可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使受众可获取到自身需求的新闻信息,如何提高播音主持质量,是当前全面媒体行业所需开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全面媒体行业在新媒体时代下,要紧随社会发展脚步,强化改革创新,引入先进传播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展,如何进一步促进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有序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提升自身语言品位意识,树立良好播音主持风格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人应当不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要提高对播音主持品质的充分重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播音主持人应当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传播内容,提升节目吸引力的同时,使受众与播音主持人产生共鸣。一方面,播音组成人员要深刻认识自身所肩负的职责,播音主持人既是节目内容的传播者,还是宣扬公民美德、社会功德,建构崇高道德的开拓者。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语言传播针对社会道德底线低的事件要予以批判,切忌为了赢得受众的注意力,而将科学的价值观置之度外,务必要强化对公众商量朴实内容的有效传播。3.2推进节目创新,引领受众形成正确价值观播音主持人在树立良好播音主持风格的同时,还应当推进节目创新,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着手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精神为主导,切忌只是在表面形式上尝试新鲜事物,更应当将道德的核心价值观引入至节目播音组成语言中,强调播音主持语言的内容品质,挖掘藏在内心中的真善美[3]。除此之外,还应当基于美好的品德,充分结合新媒体时代精神,向广大受众传递真善美、传播积极的信息内容,如此一来,便可使播音主持语言变得更形象,更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有效发挥。

3.3依托播音主持语言,增强节目丰富文化内涵

倘若播音主持人拥有极具磁性或特点提出的声音,极易使受众产生深刻印象,同时,播音主持人在节目播报过程中应当确保自身语气语调具备一定的感染力,通过对播音主持语言力度的准确拿捏,可为受众提供真实的体验,并使受众感受到舒畅和愉悦[4]。与此同时,播音主持人还应当注重播音主持语言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差异性,将各式各样极具内涵型、风趣性的语言引入至播音艺术中去,使新媒体语言通过应用得以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也使播音节目凭借语言的丰富性而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

3.4加大对节目话题掌控力度,增强节目主持特色

在播音节目中,播音主持人应当加大对话题的掌控力度,从而为播音主持语言运用创造有效便利。节目话题是节目必不可少的内容,倘若播音主持人无法对节目核心话题予以有效掌控,势必会对节目播放质量造成极大影响,鉴于此,播音主持人要开展好相关节目话题选择、处理等工作,同时还应当对现场观众提出的突发问题予以有效回应。由此对播音主持人语言水平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是播音主持人对节目话题掌控程度、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对节目话题的有效掌控,一方面可使主持人身心得以放松,一方面可使节目主持更具特色[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下,全新的语言环境对播音主持语言特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变得更为需要具备艺术性,更为需要适应受众对新媒体的需求,更为需要表现新媒体时代的特征。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征内涵,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发展趋势,充分结合新媒体时代特征,“提升自身语言品位意识,树立良好播音主持风格”“推进节目创新,引领受众形成正确价值观”“依托播音主持语言,增强节目丰富文化内涵”“加大对节目话题掌控力度,增强节目主持特色”等,积极促进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光.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艺术素养培养探讨——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旬刊,2013(11):126-127.

[2]臧珈翊.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3(5):162-163.

[3]连少鹏.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4):136.

[4]李萍.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2(22):133-134.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篇(3)

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使得企业形象的设计与传播推广过程中加入了互动思维。这种互动思维效果依赖于受众的体验,现代企业可以根据受众的体验和感受来调整相应的经营策略,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由于传统的企业形象设计者是设计师,接受者是消费者,这种设计是单向的,消费者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其缺乏兴趣感。而企业形象的设计则不同,它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设计师引导人们参与并把选择使用权交给受众,他们的选择和参与的意识形态,会形成一系列的数据,通过企业设计师和相关人员整理和反馈,使企业及时掌握消费者一手资料信息,最终形成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在这个过程里,消费者成了企业形象设计与传播的一份子,这样消费者变为主动获取信息从而提高了积极性,对于现代企业形象的推广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数字媒体艺术是以互动理念和互动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媒体艺术类型,“参与和互动”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的美学价值,现代企业形象打破了传统的在特定地点与特定时间中来进行传播。如数字电视技术接入互联网、点播视频节目等,使电视开始加入于互动的功能,这种充分互动是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特征。

又如现在一些电视栏目在开播中接入网友的提问,或者以短信和电话的形式与主播气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提高该栏目的收视率,还为本栏目的形象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如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拥有超过千亿的中文网页数据库,可以瞬间找到相关的搜索结果。这里的互动不仅在于企业外在形象的互动表现,还有其内在企业文化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优势和特点,同时表现出企业形象设计的人性化的特征,体现了企业形象设计的优势。在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中,其互动性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活动创造了双向的、互动的、可交流的空间。消费者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积极参与企业形象的宣传与传播中,成为企业形象推广的一员。同时,消费者在更多的互动环节中更深的了解企业文化和服务,这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互动性是数字化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潜移默化参与企业形象设计,甚至可以成为企业形象的传播者。

二、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的多维性特征

现代企业形象设计表现出提供多维趋向特征。数字媒体将传统企业形象中的各种信息(如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带给受众以多维角度的综合体验。在多维视觉元素的影响下,现代企业形象设计改变了传统企业形象的设计观念,让企业形象设计从平面的、二维的表现形态中解放出来,给企业形象设计带来新的多维视觉效果。这种多维视觉效果具有多层次的、立体化的表现空间,给消费者带来惊喜。多维性特征还体现在动静结合上。传统的企业形象是静止、信息一次性释放展播的,而企业视觉形象设计是将过程性包含其中,增加了动态的展现画面。

动态化的形象设计是二维化向三维化、四维化的发展结果,使画面图像更具有人性化和立体感,形象设计更能贴近消费者。企业形象在数字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多维性的特征,数字媒体传播方式是呈网状的,可以对数字信息进行存储与再现。企业信息利用数字媒体进行传播的时候,这是数字媒体具有超文本链接传播模式,这种超文本链接的传播方式是多维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超文本传播可以改变传统的单向的传播,它将企业形象中的带有视听效果的图像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并与之产生互动关系。因此多维性的传播特征可以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传播企业形象信息,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交流平台,使企业形象和文化理念更好的传达给他们。另外这种多维性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进行传播。

三、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的虚拟性特征

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又一表现特征为虚拟性,在企业形象设计中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将改变传统企业形象的传播方式。我们知道传统的企业形象展示出来会受到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虚拟性能够将企业形象中的元素通过虚拟技术呈现出来,这样消费者不一定到实体企业中去感受该企业的环境和文化。所以虚拟的时间和空间使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无所不能。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得益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强大的虚拟能力,在设计中加入其他学科(机械、人体工程学、声学等)与新的生产和艺术(3D效果、非线性编辑和多媒体技术)帮助下,在各种数字化技术结合下,使传统的虚拟视觉效果在数字化编辑与整合中得以实现的。在现实中,同一个地域的人很难近距离或多角度的游玩异地的各个角落,虚拟仿真、数字化生产技术却可以。如“虚拟博物馆”帮助人们在互动与漫游的自由选择中访问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研究机构与独特的科学信息。“虚拟博物馆”也是实现我们畅游世界、游历各国各地名胜的游历途径,它同样也为自身的形象宣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设计师借助计算机虚拟技术来实现人们难以达到的理想,企业形象采用的虚拟技术使得受众更直接的接触企业本身。

如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将数字虚拟技术广泛用在“走进世博会”全国巡展中,在这个巡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参观者们对于虚拟翻书多媒体功能非常感兴趣,使用时只要在装置上做着翻书的动作,虚拟图书随着人们的手势进行前后翻动书页。能在屏幕上采用可触摸式投影系统呈现出立体景象、世博会美景、规划模型沙盘世博会的相关信息,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形象的展示给参观者,增强了观众的可看性。这就是数字化虚拟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真实感受。展馆各类内容由参展者提供,包括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网上世博会运用了三维技术,浏览前请按提示安装相关插件。还有企业形象在推广和传播中,采用的虚拟游戏和动画与用户互动,用户可以在瞬息之间通过物理身体无法逾越的障碍,甚至可以在空中自由翱翔。数字虚拟空间不再意味着距离,而是成为用户自由竞技的舞台,人们通过改变空间和离开感觉习惯的空间以后开始与极具创意精神的空间进行交流。因此数字媒体系统打破真实世界中的地理空间限制,艺术创作、虚拟交互空间上的无限自由在这里呈现。

四、媒体的融合性

媒体的融合性是指在媒体世界里计算机融合了各种各样媒体特征,所有媒体形式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种通用的相互共用的平台的媒介,这一形成共同平台的媒体我们称之为媒体的融合。现代企业数字化形象设计的创作和传播是在计算机数字平台中进行,在这种通用平台上的艺术创作打破了传统中许多限制性,因为计算机数字平台有统一的数字语言、技术平台等,它能利用数字媒体的无限复制和广泛传播。现代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媒体之间的融合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同时各种媒体的相互融合既发挥了个体媒体的优势作用,又能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企业形象信息。现代企业的数字化形象融合了视频、文字、图片、花絮等元素,可以建立专业论坛、博客和微博等互动专区的方式来传达给观众。如一部影片进行宣传和推广时,使观众通过网络或电影频道来观看相关宣传预告片,提前预热以此来让人们关注它。在推广的同时开通微博、博客的网络宣传平台随网友进行实时传播,同时可以通过互动专区网友直接与嘉宾展开互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影片初期通过电视、互联网、平面媒体以及多媒体之间的相互合作,这些多种媒体的融合为电影宣传创造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空间,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下取得最大的宣传力度。即时通信软件、手机短信已经从简单的信息交流工具成为当今年轻人表达自我、抒发感情的必需品。这些媒体的相互交融的传播让很多人都记住了湖南卫视的名字合品牌形象,很多观众甚至会锁定湖南卫视,因为相信它能为自己带来轻松的观赏感觉。可见,顺应时代潮流,融合各种媒体,对于建立数字化企业形象的重要性。如国内一些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手机微博和短信的等多种媒体与其进行实时互动,集成在线直播、幕后新闻、选手微博、实时投票、社区论坛等方式,使观众充分参与其中。在这影响下多媒体渠道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最大限度使整个节目与顾客互动,已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这些电子商务企业成功运作可看出数字媒体传播的融合性初踞锋芒。因此媒体的融合性将贯穿企业生产、终端使用、传播渠道、产业链等各个环节。不同宣传环节之间的的融合为企业形象的推广奠定重要的基础。

五、商业化和娱乐性

后现代生活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的趋势,大众文化从表现上可以定义为流行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及传播文化的有机组合的复合体。从技术上看,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以电子和数字媒介)为手段、按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现代企业不只限于本身的市场价值和促进消费的理念,它在创新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积极主动地加入消费者行列中,体会其中的欢快,刺激,享受消费者追求美的概念,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它的商业性和产业性。

所谓商业性是指整个企业形象的产品互动。在现代企业看来,娱乐的地位远远大于美的地位。通常,民众喜爱的产品都比较便宜、实惠、偏向大众化。所以,数字媒体的崛起使得普通人们可以向有钱人迈进,使企业形象拉近了与大众消费之间的距离。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企业形象从物态化本体向信息化本体迈进。对物态化本体而然,原著是最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信息化本体却不同,它认为原创作于拷贝的信息没有两样,它注重信息本身。比如消费者都会从企业形象网站上随意拷贝一些图片,但通过修改、保存、打印就变为自己收藏,这种行为在无形中为企业形象传达了信息,所有这些过程都体现了商业化和娱乐性。由此可见,未来的娱乐和数字化企业形象设计将必然是如影随形,未来数字化企业形象中商业化和娱乐性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六、结论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篇(4)

一、文学经典的特征 

从整体角度来讲,文学经典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历史穿越性与时代当下性统一特征 

文学经典的历史穿越性与时代当下性统一特征是基于创作过程产生的。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创作者的字里行间无疑会展露出其所处时代的信息[1]。同时,在时间维度上,文学经典的魅力还体现为其所涵盖的意义更加普遍而广泛,并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流传和保留。 

(二)独创性特征 

作为文学经典的关键特征之一,独创性特征也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揭示人性内涵、刻画风俗文化等方式,获得了独一无二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在感受到作品震撼力的同时,与之产生深刻的共鸣。 

(三)民族品格特征 

民族品格是文学经典的本质特征。从文学经典的生成过程来看,其诞生与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要素之间息息相关。基于这一特征,文学经典能够引起大量读者的共鸣。此外,基于民族品格特征的文学经典可以在本民族之外的其他区域广泛流传,其原因在于:文学经典的民族品格可以引发其他民族人们的阅读欲望和交流欲望,其为民族精神、民族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电子媒介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电子媒介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文学场域方面 

在电子媒介视阈下,我国的文学场域呈现出明显的包容性特征和平等性特征。电子媒介不仅加速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其还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开放的话语权。基于上述背景,人们不仅能够自由地传播、阅读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还可以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见解和联想及时发布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子媒介视阈不仅缩小了普通民众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距离,还促进了现代文学精神的发扬和回归。就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款电子社交软件——新浪微博而言,在电子媒介的开放环境下,话语权的回归激发了普通民众的表达欲望。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美刺讽喻为例,该软件中关于城管、鲁迅、闰土和猹的微博近10万条[2]。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数字充分验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精神价值的广泛传播和沿袭。 

除此之外,电子媒介视阈下文学场域对现代文学的影响还体现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解读。从以下几位近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张爱玲的解读以人性情怀和人文关怀为主;鲁迅则以国民式的批评著称[3]。而在电子媒介视阈中,大量普通民众的加入在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解读类型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特征:普通民众可以从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物生活和經历中,代入自身的困顿和热情,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认同式的解读。这种解读在延续现代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涵的同时,对当前时代自身的生活现状进行品悟和反思。 

(二)传播形式方面 

基于传播形式的电子媒介视阈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可以利用以下几种要素进行分析: 

1.人物形象。林老板、赵慧明等人物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的典型英雄形象。以茅盾《林家铺子》中的林老板为例,不论是面对流氓混混,还是债主,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极其饱满,让人读之又爱又恨。从茅盾这部作品在不同年代中所受到的待遇来看,三十年代,人们对其的评价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以赞扬为主基调。但在新时期,由于人们的审美等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其这类作品的价值和精神并未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叙事演绎。电子媒介视阈为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诸多新的渠道。除了传统的文字类型之外,部分民众根据自身的理解,将原本文字形式的现代文学经典转化成视频、图片以及图文配乐等多种不同形式。例如,2004年初,某网友制作出了一个名为《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Flash,短短几分钟的Flash充分概况的鲁迅一生的经历和辉煌[4]。这种符合时下人们阅读、欣赏特征的方式无疑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和传播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 

在电子媒介视阈这一大背景中,由于受到背景环境、审美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在特定背景中广受好评的林老板、赵慧明等人物形象在电子媒介视阈下遭受了冷遇。此外,普通民众话语权的回归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将自身对现代文学经典的看法和体悟表达出来。这种开放的交流环境激发了人们的交流欲望,从交流内容来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有所体现和沿袭。人们不仅在阅读现代文学经典的同时,也会将自身的相似情感和情绪表达出来,这种交融的共鸣是电子媒介视阈的典型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卢兴.电子媒介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赵凌河,卢兴.新文学场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消解与修辞[J].文艺争鸣,2014,04:174-179.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篇(5)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的传媒事业也在蓬勃的发展。作为中国传媒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和大众传媒之间也更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本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大背景下来讨论现代传媒和大众传媒之间的不同于共同之处。

现代传媒和大众传媒,在中国,它们已经越来越贴近,或者说,它们已经逐步的融合了。但是,他们确是两个虽有着诸多共同之处,却拥有更多不同的两种传媒方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现代大众传媒来称呼大众传媒,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两者的融合,并且开始享受所谓的现代大众传媒带来的生活。

我们现在就来区分一下,什么是现代传媒,什么是大众传媒。

我们知道,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通常要给予问题一个大环境,那么,我们在讨论现代传媒和大众传媒的区别的时候,我们的大环境就是中国的现代文学视野。在中国,大众传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与“大众文化”相契合的大众传媒。

在世界性的传媒理论中,大众传媒这个概念具有广泛的含义,几乎包容了所有的传播媒体。因此,这个概念就存在含义不清,使用混乱的现象。当“大众传媒”被引入文学研究之时,就出现了概念混乱以及概念使用上的问题。当然,在中国,概念不清也是因为“大众传媒”的外延没有得到科学的界定,对传媒的认识也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如果究其原因,则是中国学者在引用西方文学研究中的这个术语时,缺少必要的轮廓。在西方,传媒和文化的研究者所使用的“大众传媒”的概念,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上的。西方传媒从其开始就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西方发达的市民文化密不可分的。脱离了其特定的文化背景,理论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前提。而中国在借用西方传媒理论时,只是看到了与西方相同的大众文化的特征而没有区别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参与传媒运作时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往往顾及到了“大众传媒”,而忽视了与现代文学关系密切的“小众传媒”,或者只强调传媒与文学的市场化,商品化特征,而没有充分注意传媒与文学的政治化特征,或者是只强调了传媒与文学的政治特征而忽视其商品特征。在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里,“现代传媒”应包括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大众传媒”与知识分子的“小众传媒”,或者说,在中国,在现代文化时期,“大众传媒”还没有真正演变成为大众的传媒,不具有当代文化理论体系中的“大众传媒”的意义。只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化传播媒体。

这里,我们就要了解了,什么是“小众传媒”。所谓“小众传媒”是现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概念,是现代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有精英知识分子主办的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为高级知识分子阶层读者而办的读物,它不追求广大市民读者的购买阅读,也不以发行量作为唯一目标。

但在现代文学阶段,大众传媒与小众传媒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大众传媒与小众传媒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我们使用的现代传播媒体,就是包括大众传媒和小众传媒在内的所有媒体。现代传媒首先是与现代文化现代文学相对应的一个现代范畴中的概念,是以现代印刷技术和现代流通方式为主的文化载体。这一文化载体体现为一种现代文化精神,传达了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欲望,呈现出现代人认识世界的理性方式。

要认识现代传媒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区别,就必须刨根究底,最好的是,我们从现代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媒介认知它们的同与不同。一般认为,从传播媒体而言的人类文化的演进,可以分为口语媒介时期,印刷媒介时期和大众传播媒介时期。在多次演进进入大众传播媒介时期,口语媒介和印刷媒介同样还是人们传播的主要方式。这就是说,任何新的媒体的出现,都不会轻易地否定过去的媒体。恰恰有意思的是,大众传媒和现代传媒,几乎都是通过这些传播媒介来进行演化的。而且,在中国,所谓的现代传媒是大众传媒拥有融合了小众传媒之后,才形成的一种成条文的传媒方式。它既有大众传媒那种面向大众文化的大众面,也有小众传媒那种面向那些精英分子文化的小众面。所以,现代传媒有时候,表达的是一种适合于大众阅读传播的,但是又容易发人深省的文化。简单的说,我们可以认为,现代传媒是高于大众传媒而低于小众传媒的一种传媒体现。

现代传媒与大众传媒尽管在传播方式,传播载体上面有许多的一致性,但是就其传播性质以及两者与文学的关系,还是存在诸多差别,有必要进行区别。

第一,从传播媒体的主体来看,大众传媒的主体主要是从事商业活动的文化人,或是文化经济人。既然从事的是商业活动,那么,这些主体人士的最终目的,都是盈利。他们之中也有一些精英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都是以媒体为自己的职业,依靠媒体生存,他们通过媒体从事文学主要是为了商业目标,以文学报刊作为商业活动的方式。现代传媒的主体主要是由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精英知识分子构成的,他们或为了社会革命的理想,或为了追求文学的梦,报刊成为他们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

第二,从传播媒体的形体质地看来,大众传媒是以时尚流行的元素进行传播,以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为主,大众传媒“不仅是我们可用可不用的工具,而且是我们必须生存与其中的世界”。现代传播媒体则是以报纸,期刊及其他印刷品为主。现代传媒与大众传媒都包括报纸,期刊,图书等印刷传媒的载体。但现代传媒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呈现。而大众传媒时代的报刊,书籍则在制作,发行等方面越来越依靠电子传播媒介,可以说,它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电子信息时代文化的呈现。

第三,在传播内容上,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是信息,它“奉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只要有人来买的,就是信息;只要卖的出去的,也就是信息”。同样是传播信息的现代传媒,它所传播的信息则更贴近现实中的人们最为关心的社会时事,民生所向。它的信息,不是以卖出去为前提。从关心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关心的是人们的时尚生活,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实现一定的商业目的。现代传媒首先关注的是社会,是与社会变革和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文学,新闻。大众传媒传播的是无休无止的欲望,而现代传媒则主要传播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它所传播的欲望,是被知识分子话语所激发起来的变革欲望,英雄梦想,光明理想。

第四,从传播方式来看。大众传媒和现代传媒最大的不同是,传媒与受众的距离。在现代传播媒体阶段,作家为传媒而写作,作家与媒体之间及时一种投稿与采用发表的关系,作家要通过报纸,期刊发表作品,取得一定的报酬或获得发言的机会。同时,这些作家通常都在这些媒体中有一定的话语权,有一体化的关系。虽然,现代传媒冲开设了“公共领域”,但是,由于知识所限,所谓的“公共领域”,只能让更多专业的知识分子参加到媒体的活动中来,而不能给广大的市民提供所需的舆论领域。正是由于这个限制,所以,现代传媒的一些观点,往往只代表了少数知识分子的意见,而缺少了必要的群众呼声。这也是因为,现代传媒的灵魂中,有着小众传媒的烙印。广大的市民只能被动的接受,而不能真正的参与到现代传媒中去。大众传媒就不同了。大众传媒使得写作者和发表出版人之间的距离消失了,更多的“大众”以参与者的身份与传媒发生联系,而不再是以“读者”的身份介入传媒。现代传媒与大众传媒,都依赖于工业生产技术,可以进行文本的印刷发行。不同的是,现代传媒不是复制作品,而是在印刷技术支持下的简单印刷,是借用复制技术而进行的文化传播活动。它有自己的独特的思想。大众传媒可以大量的复制文本,是文本的制作,欲望的制作,大众传媒传播的,大都是一些浅显,通俗的思想,可以被无限复制的,不同于现代传媒传播的独特性的思想复制的可限性。戴安娜克兰论述媒体文化的范式时,引用梅洛维茨的观点认为:“印刷品(图书和报纸)产生和巩固了扩大社会群体之间差异的社会等级制。原因在于学会阅读印刷信息所需要的技能水准,人口各个阶层所能达到的技能水准存在程度差异”,而电视等大众传媒则是“更容易为所有社会群体接受,无论这些人的年龄和受教育的程度如何”。

总体看来,现代传播媒体在更具有平民文化特征的同时,主要被具有平民意识和现代意识的精英知识分子所掌握,从而带上了鲜明的精英文化的特点。而大众传媒则是呈现为大众文化的特点,现代传媒是打着“大众化”文化旗帜的精英文化,而大众传媒则是以大众文化的方式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现代传播媒介是对古代传播媒体的超越和反叛,从而形成了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也形成了现代文学的审美形态和现代文学的文体特征,大众传播媒体则是对现代传播媒体的超越和反叛,“大众传媒给欲望的文化,审美实现以最为强大的技术支持。大众传媒使得欲望文化,审美实现真正成为可能”。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传播媒体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态,两套不同的美学话语,当传媒进入到大众传媒时代时,人类文化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此,研究大众传媒的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曾做过精彩的分析:

伴随着十九世纪后半叶不断增长的,在二十世纪组建就支配力量的市场竞争的压力,在这个单纯的市场中,“大众的”还有一层意义。就是从政治激进主义中慢慢分离出来的,而这种政治激进主义本身也就受到了选举权扩大和新的政党选举形式的影响;还来自于一种对于习惯趣味和市场的越来越公开的依赖,而以前那些激进的社会或政治视角总是把它们推到边缘或凌驾于它们之上;现在。“大众的”这一层次意义,已经被新的集中的生产和发行体系认识到了,这一体系是以新闻工作者的读者,或他们二者和老板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其结果就是,大众报纸成为了一种适应“民众”需要的高度资本化市场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页.

[2]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3]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152页.

[4]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篇(6)

他说:“我很赞同保罗・莱文森的一句话:‘对信息传播效率的追求,无论它叠压在商业、艺术、科学的动机之下也好,抑或它没有附加的动机也好,都非常合乎逻辑地(尽管可能是无意识地)走向了合乎人性的动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跨媒体整合营销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它有新媒体自身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但作为媒体,也可以用媒体一般性的衡量标准,放进跨媒体的框架中,准确把握它的发展方向与规律。正如董仲舒的一句话:天不变、道亦不变。”

从华中工学院的高材生,到参与引领并改变中国媒介调研、数据整个行业、被称为“传媒界的奇才”,再到为中国传媒培养人才、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博导,夏征宇在新媒体时代不断转型,走出一条融合之路,并贯穿他人生经历的每一个脚步。“我对融合有着深刻的体会,同时也热爱、擅长。”

涉猎广泛,一生受益

“新媒体本身是有融合性、交叉性思维的,(研究者)第一要有理工科、数据逻辑的基础,第二要有很好的艺术涵养和修养。”――夏征宇

夏征宇是武汉江夏人,自小在武汉与鄂州长大。1978年,16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舰船设计与制造专业,当时是全校录取分最高的专业之一。“我们这代人在那个年代都富有激情和理想。当时因为特别喜欢看电影《南海风云》,是一部反应西沙海战的影片,看了之后很提气,唐国强饰演的年轻舰长,身穿海军衫,头戴海军帽,很帅。我还读过一些战争回忆录,始终有一颗报国心。所以在高考填写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华中工学院舰船设计与制造专业,梦想将来为我国成为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入校后,虽然年龄在班里偏小,但是夏征宇的学习成绩却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英语、物理、力学、推理逻辑等科目的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并以其天赋和全面的才华深得老师和上下几届同学的喜爱。但是,对金属材料、焊接等课程就不太感兴趣,有时还逃点课,泡在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主要是哲学、艺术、历史等人文方面的书籍。

本科毕业后,夏征宇顺利考研、考博。“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船舶工业不景气,课题来源窄,经费少,恩师也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所以我在博士期间读得比较辛苦,很大程度上靠自己创造条件。因此,博士课题没有选择耗资大、牵涉人员较多的实验性课题,而是选择了以理论计算、数值仿真作为方向的博士论文题目。”这样,他开始对新兴的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与系统科学等学科感兴趣。“因为本科、硕士期间打下的数学基础非常好,逻辑能力、动手能力、算法、编程能力都很强,所以适应起来并不难。尤其是我的知识结构和艺术感觉给了我在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方面一生的帮助。”

不仅如此,夏征宇的业余爱好还非常广泛。“小时候看父亲拉二胡,看表哥拉小提琴,自己也可以上手拉几下。中学期间正值后期,我几乎就是在文艺宣传队中度过的,后来宣传队需要,家里咬牙花39元买了一把小提琴,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没有专业的老师教,完全是自悟。”进入大学,他在著名的华工文工团管弦乐团里拉了两年小提琴。他说自己最喜欢贝多芬,最喜欢拉《梁祝》,还有罗马尼亚电影《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里的叙事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弦乐小夜曲》等。还在学校博士生圈里开过交响乐欣赏讲座,那个小圈子里的同学现在都是院士、教授、总裁、总监……如今,国家大剧院只要有世界名乐团来演出,他一定到场。“交响乐最体现融合、和谐,从形式、配器,到旋律、节奏,都体现了融合、相互协调。这与我日后做互联网与新媒体研究是一样的道理。”

此外,他还喜欢下围棋(业余3段)、打桥牌,曾获华工、湖北高校的冠军、武汉市甲级队第四名。令夏征宇一生最难忘的,是他读博士期间做计算时,与华工计算中心的青年老师结下的深厚友谊。“我是搞水波计算仿真。以当时的计算条件,每算一个速度点就要花3-4个小时,大量计算要在晚上通宵进行。好在计算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机组的几位青年老师都是围棋迷,晚上几个人自告奋勇愿意陪我加班,我一个一个陪他们下指导棋,时间一到,就匆匆赶到地下机房检查计算结果。”夏征宇充满深情地回忆道。

回望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夏征宇总结说:“我对学到的东西很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并贯穿起来,一生受益。现在,每当面临新的思潮、新生事物,自己的敏感程度、适应程度、以及迅速走向前沿的综合能力,这种本能就发挥出来。”

改行传媒,融合开拓

“互联网和新媒体讲交叉融合,而回顾我走过的路,经历比较丰富,从事的领域也较多,本身就是一条融合的路,并贯穿我人生经历的每一个脚步。所以,我对融合有着深刻的体会,同时也热爱、擅长。”――夏征宇

博士毕业后,夏征宇留校任教,教的仍然是他所学的专业。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传媒?他称这一切改变皆是因为家庭和孩子。“孩子出生后不久,我夫人脱产到北京读博士,读的就是传媒。”在南方一些校友的反复邀请下,夏征宇一步三回头地下海了。他南下广东,在一家外资电子企业里做总经理特别助理兼产品策划总监。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与学校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工作节奏、管理模式、工作效率都不一样。

1997年,因夫人博士毕业进北京广播学院任教(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夏征宇决定北上,一家团圆。他被北京一家跨国传媒集团高薪聘请,也就是现在的实力传播集团(ZenithOptimedia),隶属于阳狮集团(Publicis Groupe),是全球领先的媒体传播公司,也是最早倡导和最坚定执行媒体投资回报(ROI)的公司。“我夫人是做传媒的,家里有很多关于传媒的书,我每次看到这些书,就会有很多想法融进去,看到前沿的东西,我就会想将来该怎么发展,其他行业该怎么融合。”

这是夏征宇第一次华丽转身。在这里,他了解到最好的调研系统,“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广告、媒介,他们看中我的就是系统的集成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这家传媒集团把国外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带到国内。那时候宝洁在媒介投放这块,都是由我们公司负责集中购买、投放。1998年公司媒介投放是30多亿元,我主管调研、数据分析和系统集成,当时公司这方面预算是年度1000多万港币。”

凭借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编程能力,夏征宇在新的领域如鱼得水,引领并改变着整个媒介、数据这个行业。很快,同行中人便都知道了他的名字,他笑说:“大家起初都以为我是港台来的,因为从没听说过我的名字。”

夏征宇回忆,那时,实力媒体每两个月要出一次《通讯》,然后各大媒体广告部都会收到,上面有新的发现、新的观点。媒介基础部分,平面媒体过去叫阅读率调查(读者调查),早年有新生代做读者调查;还有央视调查咨询公司CTR,这两家比较出名。然而,这两家公司之所以能在中国发展起来,与夏征宇有直接的关系。“新生代用的是英国调查局的一套方法,用美国TELMAR公司的分析软件。他们做起来,需要基本客户,具体怎么分析、做案例,都是我们给他们做案例,然后他们全国推广。CTR也做读者调查,我一直比较支持,还与他们签了第一笔大合同。”

而关于电视收视率,包括规范、使用,夏征宇一直都在做基础性、开创性的工作。“那时,刚经历了收视率传统的调查方法和机顶盒测量方法的过度,是数据采集技术上的转型,大的数据分析建模都是我做研究。”

现在回想起来,夏征宇说:“如果我当时不在外企,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条件,我才得以发挥。外企注重流程、模式、标准,我也很受益。我很喜欢琢磨事情,研究事情发展的方向,并且追求完美。”

即便如此,夏征宇仍然觉得在外企每天做的并不是自己热爱的事情,“我不喜欢琢磨人,不擅长行政类的工作”。他想,如果自己开发产品、系统,会给行业作出更大贡献。于是,1999年,他决定离开公司,自己创办咨询公司,开发产品,做数据咨询(也就是智库)。当他递交辞呈的时候,老总以双倍甚至三倍的薪水挽留他,但他义无反顾。

然而,在咨询公司创办几年之后,多年来始终工作如一的夏征宇又转型了。“一是感觉到信息咨询工作的模式需要系统工具平台支撑,二是系统工具能在较快时间内成批培养优秀分析咨询人才。所以,我开始向IT方向特别是互联网转型。我是搞数据分析出身的,互联网的数据是最新、最大的,后来我投入若干年研究互联网媒体传播效果的定量化、标准化,数据的定量采集和分析工具。”

回归大学,如鱼得水

“我对传媒大学很有感情,和领导、同事们的关系也都很好,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自身感觉有压力,这压力也是我发展的动力。”――夏征宇

2006年,一个新的机遇摆在了夏征宇的面前,中国传媒大学时任校长刘继南与党委书记苏志武找到他,希望他能加入传媒大学。“两位领导求贤若渴,平易近人,丝毫没有领导架子。当时,我在媒介行业已经很久了,与传媒大学的很多老师都有过合作,因为是搞传媒的见识比较广,所以比较大气。学校文化也非常好。这是我对传媒大学的整体印象。我觉得传媒大学有很好的研发资源,我热爱做研究、研发,对我而言比较合适。”

夏征宇再次成功转身,出任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媒介研究、传媒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与新媒体信息挖掘、跨媒体传播效果实时测量与分析、计算机算法与模型等研究领域。

当新的实验教学楼刚刚落成,刘校长和苏书记当即决定,在16层划出一个50多平米的房间给夏征宇做研究使用,成立传媒科学研究所,并由他任所长。“学校房源一直比较紧张,领导非常信任地给了我这样一块地方,我非常感激。别小看这50多平米,我们就是在这里白手起家,为学校、为行业、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全新的平台上,夏征宇发挥专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他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20余篇,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项,专项课题3项,广电总局社科重点课题1项,承担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新媒体专项1项。

他领导研发了“广告媒介预算优化系统”、“电视节目综合评估与预警系统”、“媒介价格决策支持系统”、“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辅助评测与管理系统”、“网络舆情智能分析评估系统”、“互联网传播效果实时测量与分析评估系统”等,在舆论宣传、互联网产业、市场营销与广告、竞争舆情分析、政府及企业公关、市场调查与咨询等领域受到广泛好评。

2003年荣获中国广告协会电视与报纸委员会“中国杰出广告人”称号,2005年获得国家创新基金资助,2007年获得“中国网络广告10年百人”称号,2009年荣获北京市“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传媒科学研究所集人文科技于一体的战略媒体研发机构,定位于传媒信息领域科技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目标是建立基于技术手段和平台支撑的高级智库。”夏征宇称,目前承担和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新媒体专项“数字新媒体内容制作集成运营及监管平台”,以及广电总局社科重点课题“三网融合背景下跨媒体传播效果评估标准体系研究”等。目前正在研发的“舆论应对与引导的沙盘推演系统”,就是融合了跨媒体大数据技术、建模技术和博弈论方法等,是科技和媒介研究高度融合的项目。

他认为,传媒大学的优势和特色是在文理交叉融合方面,特别是在新闻传播、人文艺术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方面。“新闻传播、人文艺术是肉,信息技术是骨。骨离开了肉干巴巴,肉离开了骨软塌塌,有骨有肉才能茁壮发展。这里又有大量的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学生,把他们教育好,指导好,在保持传统的广电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在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新媒体方面下功夫,前景广阔。”

与此同时,夏征宇也认为,学校在新媒体教育方面,也应该多从行业、市场、产品与用户体验方面多考虑,互联网思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强调的就是用户体验、需求,就是人性化、以人为本。实际上,在世界范围看,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并不完全是高校在封闭的象牙塔内做出来引领行业的,反而是一些大企业或草根创新的进步,促进了高校教育的进步。他指出,健康的模式应该像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那样,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业企业在那,最好的学校也在那,他们引领这个行业潮流,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不能分割。学校苏志武校长等领导与北京市、朝阳区正规划中国传媒大学与朝阳区定福庄文化与传媒产业园区,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受到极大鼓舞,并坚定了信心。

自媒体时代的特征篇(7)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评论

有心人会发现,各种传播媒介在增加新闻信息传播的同时,加大了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度。新闻评论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加强新闻评论传播、做好舆论引导的一种新举措。媒体传播的这一变化值得深入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特征

新媒体时代是由互联网创造的,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新闻传播者不再是特定的人群——新闻工作者;受众不再单纯的接受信息,他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者,还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环境,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传播环境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

1.信息传播渠道选择性增加

传统媒体由于其性质和技术的原因,媒体组织之外的人是无法在媒体上自由表达的。所有信息都是由传播者按媒体的观点和意志精心筛选后的,普通公民在报纸上、广播电视上无法随意信息、表达思想。互联网使这种情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公民在无法接触传统媒体的情形之下,可以选择在网络上及时自由的信息。电脑、手机都成了信息的快捷传播工具,成了可以不受约束的信息传播渠道。

2.信息接受渠道多样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受众接受信息不再仅仅依靠书报杂志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手机与互联网结合,受众接受信息有了更为便捷的工具。今天的人们更多选择从电脑上看电视、读报纸,从手机上读微博、看新闻。

3.信息接受工具移动化

移动化,既包括接收地点移动化,摆脱传统的在固定地点消费新闻信息、接受电视节目、读报等等的模式,也包括接收工具的移动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这两种移动化成为可能。它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

一是登陆方式移动化。移动上网、移动登陆,摆脱电话线、网线的束缚,真正实现人与世界随时、随地、随意的网络连接。二是通过互联网向移动状态的使用者传递内容和提供服务。第三,依赖新的技术,比如利用新的格式转换技术和功能增强了的移动通信工具,实现移动通信工具与现有互联网资源的无缝对接,使移动通信工具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1] 传播工具的移动化,给人们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便捷。

4.受众接受心理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限,从传统媒体那里依赖性地获取信息是受众接受心理的最基本特征,受众只能通过媒体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以便规划自己的目标,调整自己的行为。其次,受众通过接触媒体的传播,获得娱乐和休闲,从而放松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接受心理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以外,还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方面:

第一,受众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新的媒体运作模式的产生,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渐渐地由过去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有选择地使用媒体信息,并且还具有强烈的参与心理需求。第二,受众的娱乐、好奇心理逐渐增强。一方面,受众在接受媒体传播时不希望被支配,某种程度上,娱乐心理占了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受众出于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理,在接触媒介传播中滋生出更多的追根究底的冲动。第三,受众对待媒体的态度发生改变。传统媒体时代,要想追踪一件新闻事件,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而网络媒体时代,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了解该事件发展的最新的详尽报道。网络媒体受众可以通过论坛的交流讨论,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受制于媒体的传播。受众对于媒体的态度不再是仰视,而更多的是自主的思索与评判。[2]

二、做好新闻评论传播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传播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要做好新闻评论传播,就要注意针对当前传播环境的特征,调整传播策略。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主体上做深入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使传播内容能有效到达受众群,避免做无效传播。具体而言:

1.选题要关注社会热点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背后的意义进行阐释的一种新闻传播样式,新闻评论表达作者对某一事实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新闻评论选题时,要注意选择受众关心的事实来评论。评论的选题要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热门话题、倾向性问题、针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或者针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实来选题。例如,《湖北日报》2012年4月20日至5月2日在一版推出的“论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系列评论,从8个方面就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进行深刻阐述,在全省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对于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长江日报》2011年推出的《励精图治,复兴大武汉》的系列评论,引起关注,原因在于武汉市曾经有过辉煌,在新形势下,人们希望开创武汉发展的新局面,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系列评论中的一些篇章如《让责任风暴席卷每个角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启用一代新人》、《开放必须破“五小”》、《必须有紧迫感》等都是很有针对性的话题。

2.鼓励观点碰撞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新旧观念的交锋,体制的摩擦,利益阶层的博弈,每天都有演不完的活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治民主的问题日益突出。这要求社会建立与它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结构。这种结构要求不同的利益得到同等的保护,不同的价值观得到同等的尊重,不同的声音得到平等的表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