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3 16:29:58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1)

关键词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47-04

马尔凯曾提出:“科学与大的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科学家与外部人员直接的社会接触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也能通过科学家在一个特定时期对从特定的社会成员或一个特定社会阶层中普遍获得的文化资源的选择和解释中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 1 ]他将科学传播的地位勾画了出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郑重提出:“把科学技术传播到人民中去,这是中国科技政策的优先目标。” 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向公民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学校。[ 2 ]在国外,大学里的科学传播项目不完全源于拥护者的想象。20世纪中叶以来,这些项目出现前的几十年,科学传播和其相关学科已经教授给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以便他们拥有一些文科素养。[ 3 ]

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已经为全社会公认,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为科学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需要对称发展。国务院2006年2月9日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科学传播作为一门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需要大力发展,并形成学科定位。正如薛明扬提出,为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不断寻求科研方法创新,重点建设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势学科。其中,科学传播是一门值得教育者探索的学科。

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是科学传播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现今国内从事科学传播事业的科班出身人才十分稀少,研究所中负责科学传播事务的人员也大多是兼职,较少有独立部门。社会对科学传播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与中国科协已经开展符合科技场馆需求的科学传播教育人才等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同时支持试点高校(清华大学、北航、北师大、华东师大、浙江大学、华中科大六所高校)与科技场馆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试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完善科学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校科学传播专门人才培养工作。

从国内外来看,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传播专业是相对较晚形成的一个学科建制和研究方向,主要是因为各国教育部门较晚才认识到科学传播的这种教育投资有助于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繁荣进步。从国内来看,许多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为中国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基础。他们利用相关学科的育人资源,从能力、知识和素质方面培养了以科学传播为研究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4 ]在本科培养阶段,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①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设置的科技传播方向(授予传播学学士学位)。此外,复旦大学在哲学系内开设科技传播和科技决策本科课程(授予哲学学士学位,第二本科专业);在硕士培养阶段,主要有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设置科技传播方向硕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②和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科普研究所合办科技传播方向(授予传播学硕士学位)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也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硕士课程(授予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有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传播学博士学位)之外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博士课程(授予哲学或历史学博士学位)。这些学校依据自身特色,从不同角度培养高级科普人才,例如有的学校突出传播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有的学校着重理论研究方面的培养,但是它们都突出了共同的培养目标,即在传播学、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中培养文理交叉、多学科交融的科学传播人才。

科学传播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是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内大学开始科学传播学科的教育较早,它们的整个学科建制相对比较系统和完善。科学传播学科倾向于科学学科,课程目标主要是强调怎样更有效地传播科学,即向学生讲授科学传播的方法和模式。现以澳大利亚开设科学传播课程的几个大学科学传播专业培养阶段为例,③来与上述我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阶段相比较。

具体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众理解科学中心”来看,它在澳大利亚国内是唯一一个。从自1996年以来,中心基于科学传播学科设立了科学传播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学位。该中心旨在培养学生在职业科学传播中掌握沟通方法、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的基础理论。⑤因此,从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机制来看,国外科学传播学科建设已经形成并积累了许多经验。而科学传播在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建制,主要还以新闻与传播学、传播学、哲学、历史、教育和管理等学科为依托建立的科学传播研究方向来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当然,澳大利亚国内也有高校与国内培养机制相同,像中央昆士兰大学在科学和健康科学、传播学,以及新南威尔士大学在科学、媒体和传播学学科中开设了科学传播方向。

1 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加强了高等院校科技传播专业的发展建设,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科学传播人才。⑥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传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培B的科学传播人才授予新闻与传播学、传播学、哲学、历史、教育和管理等学科学位。现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含科学传播方向的本科(传播学专业)培养模式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考察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⑦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本科培养方案中,提出明确的业务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这种偏向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势必会弱化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从而造成学生对科学传播价值理念的忽视。此外,毕业生主要在国家科教、工商、文化诸职能部门以及媒体咨询行业从事管理与传播策划工作,[ 5 ]尤其为中央部委撰写重要文件和为科技决策提供支持,从表2本科培养模式中可以看到,在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方面亦凸显国家政治目标在教育领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到,从人才培养模式到人才市场需求来看,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科学传播培养经验,但是在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受到国家宏观政治制度和微观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制约。虽然社会各行业对科学传播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没有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

2 国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外,各国高校培养的科学传播人才主要依托传播学、教育学、各门自然科学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授予科学传播学位。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科学传播课程主要讲授科学传播或者误传播对政策结果形成和公众信念起到关键作用方面的历史和当代案例研究,包括最近黑客攻击气候学的邮件,核电厂选址,或者经典环境案例的伦理讨论,像二恶英污染案等。倾向于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与科学不确定性相关的科学传播政策理论和作榇播者的科学家的作用和媒体伦理。让学生掌握与媒体高效沟通的策略和较强的评估传播效果的能力。荷兰的屯特大学的科学传播――科学教育和传播硕士(MSc)课程模块包括:知识传递、科学报道、设计传播产品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包括:大众传播、传播策略和政策、危机和风险传播、营销科学和科学传播研究。该课程倾向于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撰写论文将传播与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北美的科学传播学科倾向于向学生传授传播理论和评估传播效率。例如纽约大学新闻系的科学、健康和环境报道项目(SHERP) ⑧着力培养科学新闻写作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 6 ]一般来说,国外科学传播专业培养模式如下:

研究表明,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科学传播的教学都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只是在学科的依托方面,中国倾向于依托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而国外倾向于依托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虽然科学传播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在国外大学中,科学传播学科的课程结构也是复杂多样的。科学传播学科一般在4个方向开设:科学、教育研究、科学社会研究和传播研究。科学传播作为一门新学科,本质上具有跨学科的性质。这4个学科为科学传播提供了4个强有力的支柱。它们都拥有很长的历史,因此为科学传播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信任度。在关于科学传播专业的建设问题上,国外一直围绕如下问题进行长期讨论:(1)是否存在一个科学传播课程的核心结构?(2)科学传播课程依靠课程的长度如何变化?(3)以理论引导和技能引导的课程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4)课程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怎样营销科学传播课程?(6)怎样衡量科学传播课程的有效性?等等。[7]这些问题除了对科学传播课程建设提出疑问之外,还表现出学科组织者对科学传播专业的市场需求的较强关注。国外高校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将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构建了一个根据市场对人才实际需求来设置和调整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国外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受价值理念的影响较大之外,在市场需求与培养目标之间保持双向互动。

3 中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国外高校科普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科学传播学科尚未建制化,已有研究方向的培养体系尚待完善。实际调研中发现,目前国内科技传播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普能力快速提升的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产业经营、科普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这主要源于正规教育中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总体数量不足,没有形成科学传播和普及的学科建制。[ 8 ]科学传播学科的建制化,包括学科培养体系、学位点建设等是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形成和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在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建设中,没有将他们自身具有的前沿引领性、高效带动性和广泛辐射性的特征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中明确体现出来。

第三,科学传播人才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我国高校从事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和师资基地数量少、不集中,因此,课程大多由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教师来承担,这主要是由于科学传播没有学科化而导致的问题;另外,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我国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更注重技能、实践方面的运用,而国外对科普人才的培养更加凸现价值观方面的引导。然而,正确的价值观是做好科学传播工作的前提条件。

第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职业观念有待加强。国内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复旦大学开设的科技传播和科技决策本科课程是根据市场需求设定的,然而,大多数学校忽略了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从事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的单位或部门对整体科学传播人才以及各类科学传播人才的来源不了解,导致科学传播人才和人才需求单位之间不能形成正常供需对接,由此,也必然不能满足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⑨

3.2 对策、建议

为有效解决我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科学传播人才的学科建制化是目前制约我们科普事业取得最大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可供探索的途径包括:建设科技传播与普及专业教育(本、硕、博)一站式的培养体系;整合和利用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资源;建设多类型、多专业基础的科技传播与普及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9]尤其是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科专业建设中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强科学传播人才的引领性、带动性和辐射性培养。由此,树立科学传播人才的领袖形象和完善人格,构筑多元人才教育培养格局,才能推进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趋向系统、完善。

2)科学传播人才的职业化是目前制约我们科普事业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二。积极完善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吸引、激励与使用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通过设立更多的科普研究、实践等岗位吸引科学传播人才,不仅鼓励已有的研究实践骨干留在科学传播领域,而且造就一批高水平科学传播专家学者。结合积极就业政策拓宽科学传播专业人才就业平台,弥补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缺乏。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从事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单位、相关高校、科普研究机构建设科学传播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通过启动相关研究项目、加强科普研究基地建设、聘任科普学科特聘教授和兼职导师等相关举措,增强科普研究方面的科学传播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0 ]建立新的执业资格制度,特别是一些条件成熟的专业技术职务,应当尽快向执业资格制度转化。

4 结论

国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科学教育和市场理念的规约,而中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逐渐导入科学教育和市场理念,但是从根本上并未改变政治、政策和制度的干预和约束。因此,针对我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尽快建立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科学传播学科,推进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的职业化,结合积极就业政策,拓宽科学传播人才的就业平台,不仅如此,积极创建科学传播人才l展的吸引、激励与使用机制,这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真正为国家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中国科技大学科学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的前身――编辑出版学(科技传播)专业创办于1987年,至今已招收17届本科生,是全国培养科技传播领域学士、硕士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基地,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表彰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并曾2次作为中国科技传播教育的唯一样本在国际科技编辑大会上介绍。

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的科学传播专业自2004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已走向科技传播工作第一线。2007年12月1日,“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传播中心”正式成立。如何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面向社会、惠及大众,如何让社会各界理性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科学传播中心成立的出发点。“中心”旨在探寻中国社会文化条件下科学传播的现状和规律,搭建科学家与媒体之间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科学传播事业做出贡献。“科学传播中心”肩负起教学和研究两项任务。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培养既懂科学传播理论又懂科学传播实践方法的人才。在教学方面,坚持国际共同认定的科学传播的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公众理解科学和世界各国科学传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中国科普实际情况,坚持将中国现实情况和社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传播人才。从2004年招生到2013年,已经招收52名硕士生,27名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媒体、企业和国家事业单位承担着科学技术传播的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③在此感谢澳大利亚皇家研究所Cobi Smith博士提供的信息。

④http://asc.asn.au/about/tertiary-programs/

⑤http://cpas.anu.edu.au/about-cpas

⑥迄今已有近300名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在美国的出版、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工作。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纽约时报,以及《科学美国人》《自然医学》《大众科学》《国家地理》等杂志都有该专业的毕业生加盟。

⑦在国家教育体制内,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通常从如下理论和观念出发:第一,从行为科学角度,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努力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要求。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能力高水准化;第二,从教育学角度,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相关拓展理论,在培养科学传播人才的过程中,考虑情境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知识高开放性;第三,从文化观角度,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层面的培养,还要强调文化层面的熏陶。基于这个理论,可以保证科学传播人才的素质全面性。因此,这些理论从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个方面为培养高级科普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⑧迄今已有近300名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在美国的出版、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工作。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的纽约时报,以及《科学美国人》《自然医学》《大众科学》《国家地理》等杂志都有该专业的毕业生加盟。

⑨笔者曾到蝌蚪五线谱网站访问了部门主管,就在职工作人员数量,各部门的职责,历年招聘人才的情况,人数、招聘标准和要求、人才缺口、科普专职人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较少与人才的就业需求相挂钩。科学传播人才较少知道科学传播单位的情况,科学传播单位不了解科学传播人才的来源,当然也就不知道到哪里可以招聘到合适的科学传播人才。因此,科学传播单位通常招聘的人才仅是相关专业的人才,例如中文、计算机等专业人才。最为缺乏的是企业科学传播人才,科学传播策划与组织和科学传播创作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林聚任,等.译.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156-157.

[2]徐善衍.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公民素质[BE/OL].[2005-9-28].

[3]Schiele, B. Claessens, M. Shi, S.K. (2012) Science Communciation in the World , Springer,pp.241-257.

[4]张婷,郑保章,王续琨.科学传播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J].上海:新闻记者,2007(9):17-19.

[5]汤书昆.我国大学教育中的科技传播专业设计模式[J].合肥:教育与现代化,1999(3):57-58.

[6]江世亮.科学传播太重要了,不能仅由科学家承担――从纽约大学SHERP项目思考科学记者的培养[J],上海:新闻记者,2008(2):39-42.

[7]Mulder, H. A. J. The Stat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Programs at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08, Vol.30, No. 2, pp.277-287.

[8]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7.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2)

【关键词】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 陕西高校 培养机制

本文是2010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部分研究成果,立项号:SGH10072。

陕西省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1.问卷调查方式与对象

本调查选取了西安市四所高校(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翻译学院)中的交叉学科专业教师为具体研究对象,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7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56份。调查问卷主要从学校、院系、个人以及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了解情况,从政策、管理、个人能力、政策扶持、课程设置等角度提出问题。有效样本所在的学校与学科分布如表1。

2.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人员基本构成研究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人员基本信息结果的分析,受访的男教师32人,占样本总数的57%,受访的女教师24人,占样本总数的占43%。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教师共18人,占32%,35~50岁的教师共34人,占61%,50岁以上教师共4人,占7%。因此,从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了交叉学科教师主体部分。

从受访者的职称结构来看,受访的56人中初级职称的有3人,占5%;中级职称的有18人,占32%;副高职称的有23人,占42%;正高职称的有12人,占21%。

从受访者的学历结构看,受访者中绝大部分学历是博士,有34人,占61%;硕士学历和本科学历各占34%和5%。从这一数据来看,交叉学科教师群体普遍学历层次高,其中所调研的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的教师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

从受访者的学科背景来看,单一学科背景有46人,占82%;跨两个学科有8人,占15%,跨多个学科的有2人,占3%。从这一数据来看,交叉学科绝大部分教师学科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较好满叉学科发展需要。

3.交叉学科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

问卷显示,被调查人员中认为“交叉学科教学团队由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构成”“非常有必要” 、“有必要”的各占66%和32%,合计达98%;认为“学术背景能胜任目前的交叉学科教学或研究工作”“完全可以”占8%,“可以”和“勉强可以”的各占52%和21%。这一调查数据说明,交叉学科教师普遍认同多学科背景对交叉学科发展及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

4.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认识是凝聚学科力量、保证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非常清楚”的占17%,“了解一些”和“不太清楚”的各占64%和12%;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认为“ 非常合理”的占7%,“合理”的占37%,“基本合理”的占34%,“不太合理”的占18%,非常不合理的占4%;“认为制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考虑的因素中,“学校发展决策”和“教学效果反馈”排在前两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加大交叉学科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的工作。

首先,认为学校为交叉学科发展或建设制订了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占16%,“基本没有”和“无”的各占33%和37%,“不清楚”的占14%。这说明学校对交叉学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仍有待完善和落实。

其次,学校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专家定期为本专业进行专门的指导”的占9%,“没有”的占83%。认为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科研经费非常充足的占4%,认为投入较充足的占47%,认为不充足的占34%,认为不充足的占15%。学校建立了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或实验室的占27%,没有的占63%,不清楚的占10%。在鼓励和资助教师学习新学科和新领域知识“完全符合”的占12%,“基本符合”的占36%,“符合”的占34%,“完全不符合”的占18%。在注重新的学科团队培养或发展交叉学科团队“完全符合”的占17%,“基本符合”的占43%,“符合”的占38%,“完全不符合”占2%。这一些调查结果说明,交叉学科建设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投入和政策机制,这制约了交叉学科的持续良性的发展。

6.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交叉学科师资队伍普遍学历和职称水平较高,但学科背景较为单一,知识面较窄,能够担当起交叉学科计划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领军人较为欠缺。(2)交叉学科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目标认识不足。(3)各项制度不健全或无法有效实施,无法保障交叉学科建设正常进行。(4)交叉学科建设缺少外部环境支撑,如资金设备支持、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缺失等问题。

陕西省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研究

1.明确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就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打破传统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强调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有机联系。因此交叉学科培养人才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多学科知识体系,并能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自我发展、自我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

2.打破学科壁垒,为交叉学科探索新的培养体系

应在教学方法上有所革新,比如采取讨论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相结合,鼓励以课题小组、对外合作、讲座等形式进行授课或学习,允许跨专业选课。像英国大学在原单一学院基础上组成的跨学科群教学研究机构,开设大量综合课程,使学生受到更加宽阔的、全面的教育。①最后,针对院校不同学科设置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培养计划。根据学科交叉建设理论,普通高校可采取以下五种模式构建交叉学科培养体系,一是研究课题模式,二是研究中心(所)模式,三是学位点模式,四是交叉学科系模式,五是交叉学科群模式。②

3.为交叉学科建立教学研究“特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也建立了旨在促进各学科交流、高级人才引进、前沿科学研究的“学术特区”。“学术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在人事、财务、科研、人才培养、行政管理等方面保持相对独立,其各项工作直接对学校负责。”③如西安交大的“学术特区”――前沿院是一所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基础学科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

4.改革创新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加强教师交叉学科知识储备。教师始终是交叉学科培养人才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他们没有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先进的科研思想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是无法让交叉学科培养人才得到高水平发展。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从调查情况来看,既懂体育,又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数量太少,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形成“两张皮”的情况。

第二,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和交流机制。高校应消除院系组织壁垒,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教学科研人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院系甚至是其他院校或科研单位,以制度作保障,让老师安心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和教学。同时,不同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学术交流、开座谈会、组建不同领域的老师共同参与的新团队等方式,加大教师交叉学科研究的密度,并提升他们交叉学科研究的水平。

5.探索建立适应交叉学科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专业考核评估体系一般由专业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基本建设(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并结合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差异性,教育部评估指标针对不同学科制订了特色指标项。但交叉学科涉及两个及以上学科,其评价指标如何确立,必须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建设弹性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遵循科学研究的自然规律,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④

注释:

①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4,(5):74.

②韩新君,张泳.高校体育交叉学科的设置―基于非传统体育院系的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5-76.

③史俊斌.“学术特区”的锋芒[N].科技日报, 2012-5-6.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3)

【关键词】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制约因素

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主要是指多门学科,如文科与理、工科之间、不同学科门类之间或不同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成才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有利于挖掘创新潜能,推动经济发展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了“十二五”期间的第一要务,强调要“开创科技发展的新局面”。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则应注重挖掘其创新能力。创新,首先是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并不是机械地将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摆在一起,而是通过在对某一学科的基本范式和思维方法熟练掌握基础上再融合其他学科特定的思维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形成,为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2.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

经济全球化竞争,关键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解决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不是某一学科能单独胜任的,因此,各行各业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将有助于实现文理渗透、不同学科渗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实现了多学科渗透交叉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更快地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还能够运用“多学科”的眼光发现新的就业机会、创造就业机会,在新岗位上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3.有利于转变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改革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学科门类划分过细,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性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的变革。为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等院校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二、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不可否认,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然而,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阻碍其顺利开展。

1.学科专业设置固化

以学科专业为基础设置教学单位是我国高校组织教学的主要方式,在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的梯级结构中,“专业”处于核心地位,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班集体、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组成教研室,教学科研经费、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基地等都与专业相关,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按照专业进行教学和开展相关活动,而教师也仅从事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本专业学生培养。这种设置形成了学科专业壁垒,使单一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被强化,难以实现学科之间的沟通、融合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制约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推进。因此,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消除学科专业界限,淡化专业色彩,是形成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学管理制度限制

进行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应构建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允许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时间、自由确定修业年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实现。虽然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实行学分制,但仍存在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规定每学年必修课程门数及必修学分数;修业年限弹性小;固定班集体,选择专业余地较小等问题,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学分制,而应该称为“学年学分制”。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被限制在一定的院系、专业和班级内,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占用了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即使设置了选修课,能够真正让学生自由进行选修的课程也很少,相似学科的知识渗透都很难实现,文科与理、工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是难上加难。尽管一些高校通过主辅修、双学位等方式推行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但由于学习时间的冲突和主修专业学习任务的压力,真正坚持下来并掌握所学知识的只是极少数学生。可以说,只有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推行学分制,才能够促进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常规化发展。

3.导师队伍力量薄弱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导师制与之相配合,减少学生在选择专业、课程及授课时间等的盲目性。导师制最显著特点就是便于因材施教,学校为每一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修正思想偏差、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目前,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但因扩招造成的导师数量不足,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激励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同时,高素质导师队伍的缺乏,也使得多数教师无法完全履行导师职责,无法按照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过程,难以实现对学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三、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途径

1.确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是一种教育理念,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确立了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理念,才能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着眼于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专门学习时间里,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用最有效的知识,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

2.形成学科大类课程设置体系

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导致单一学科被固化,形成学科专业间的壁垒,不利于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因此可以考虑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招生,以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生不再归属于某一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某一个专业或某几个专业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构建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打破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继续实行主辅修专业、双学位、联合办学、优秀学生转专业等制度;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系统建设,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宽口径”课程体系,作到文科与理、工科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高校应鼓励教师在学科专业课中不断开拓新领域,以精品课、优秀课为重点抓好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积极编写多学科渗透交叉课程教材,探索多学科渗透交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有能力的学校应尽早实现真正的学分制,增加选修课比例,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我设计学习计划,给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权,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制度保证。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学科专业架构体系,需要在现有框架下建立新型的教师人事制度,大力实施导师制,改变教师原有的隶属关系,积极开展多学科渗透交叉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机构,以导师为带头人成立项目小组或团队,由导师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导师每周至少集中辅导学生一次,通过导师引导、师生讨论、课外学习、提交作业、关心思想及生活等形式,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设施保障,对这些导师采取单独考核。教师也应该积极承担导师任务,将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思想融入到专业的科学研究上,以科研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学校、院系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雪强,王晓玲,韩宏旺.工科高校跨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J].党史文苑,2010(9).

[2]刘健华.美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科技资讯,2007(5).

[3]刘亚敏,胡甲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4)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00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进社会不断发展,但国内高等教育体制还处于计划教育环境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式上都呈现传统的计划性和统一性,没有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日趋综合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的复杂化,人为划分学科边界,形成学科壁垒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本课题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培养体系由跨学科专业申请和管理委员会的组成、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三方面构成。

1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专业申请及管理委员会的组成11高校跨学科专业的申请

跨学科本科专业既培养跨学科人才,又开展跨学科研究,跨学科专业申请要在充分调研学校学生跨学科意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并考察在省内院校中申请该领域的跨学科的数量及申办情况,在可行研究基础上提出跨学科专业申请。跨学科专业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要依托在某一个院系中,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供一份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申报材料。具体内容包括:所建跨学科专业的目标,专业的价值及成立可行性分析,实证分析为什么这些价值与可行性是校内现存的专业所不能达成的;核心成员在近五年内跨学科合作研究中的经验;专业申请后第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今后五年的专业培养计划;专业第一年招生运行的预算经费以及今后的可能的经费来源;打算参与所要创建专业所需要的教师签名名单;师资管理范围内的学生数量来源、人数和可行性分析;对校内学生跨学科专业的需求情况、调查情况;对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实验室等设备的预算;陈述说明所创建专业将可能对该领域带来的贡献。

12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

管理委员会主要是由主管校长、统管学校跨学科专业主管主任、各跨学科专业负责人、不同背景的学科教师、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员组成。主管主任全面管理跨学科专业各项工作,分管校长和主任负责起草委员会的责任与功能、成员、报告制度,积极参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及项目与科研活动的计划与评价。主管主任需要对跨学科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与管理,加强不同大学组织之间的协调,制订跨学科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教育政策和执行计划,在委员会评价结果基础上确定新的措施与方向。

2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1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前提,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培养学生掌握跨学科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拓宽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B成一体化的学习习惯,融合不同学科知识,培养出跨学科专业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社会需求、政治、经济、环境、生态、地域文化等视角,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了解所选的跨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让学生通过学习所选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具备整合多学科的理论、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其跨学科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提高跨学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课程设置及培养途径

221跨学科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跨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课程的安排学期、学年顺序和学时分配,并明确课程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要坚持文、理、工科相互渗透的原则,通过合理组织各类课程的安排、融合,实现文理渗透、专博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弱化专业界限的原则,增强课程横向融合,以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22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培养方案是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制订出来的,能够清楚体现课程的开课学期,相互之间的衔接,并按大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按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灵活多样,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紧密衔接,能体现出学生在低年级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进入实践学习环节。

第一,为了使跨学科课程体系更加清晰,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关基础课程)、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突出跨专业特色)、跨学科综合能力选修课程模块。将跨学科选修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

第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确立跨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程度;将非主干课进行课程合并与调整,按学科相近的原则,把选修课按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列入课程设置中,注重文理渗透和理工结合,强调综合性和跨学科的课程内容;将跨校和校企结合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思路融入专业课程中。

第三,开设研讨课。跨学科本科专业要求学生至少必修一门方法论课程或研讨课,使学生掌握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整合学习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223培养途径

跨学科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融合后掌握基本技能,提升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学生学会运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强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在整个跨学科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关键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跨学科思想意识、知识、技能。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多学科的学习和进修,并将跨学科进修纳入教师的考核制度中,以此来激励教师去学习和进步。

第二,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首先,注重制度保障。高校应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没有后顾之忧。其次,注重教育设施的保障。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实验室、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等。加强校企、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跨学科研究试验基地。最后,完善跨学科教师的培养机制,调动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团队。

第三,学生导师制。跨学科专业的学生需要安排指导教师,成立跨学科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在选修跨学科课程前,须在导师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拟订一份跨学科专业课程学习计划,以便更好地建构跨学科知识体系。并提交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选修该专业。

第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学生为主导,开展问题研究,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跨学科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主动性学习、多元化学习和趣味性学习。地方高校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理兼备的知识体系,对管理机制、培养方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加强对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3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

由于跨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任务、作用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根据跨学科课程自身的规律开展培养体系评价。跨学科体系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包括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大纲、课程方案、任课教师的选派、指导教师的遴选、课程设计、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学习成效、跨学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所涉及校企业联合教育的学校、学院、企业各管理部门、各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管理工作中,以保证培养质量达到培养目标。由于篇幅限制,具体放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68-76

[2]缪鹏程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28-30

[3]潘琰,郭飞君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B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 50-51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复合型人才 多学科交叉

21世纪,以信息、网络和管理相结合为特征的信息革命正蓬勃发展,掀起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化浪潮,信息革命推动了经济和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核心是知识经济。它深刻影响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劳动者的素质。知识经济将“实物经济社会”转变为“知识经济社会”,而实现这种社会转型的关键与核心是人的转型。这要求当今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出类拔萃,在其他各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这就是复合型人才。

在教育层面上,信息革命加剧了许多学科日益向纵深和广阔两个方向全面展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许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理科与文科交叉,工科与理科交叉,工科与文科交叉。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生力量和重要途径,其结果必将推进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多学科交叉渗透也是优势学科群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人才培养的一个制高点。因此,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培养能适应国家新世纪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和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希望所在。

一、独立学院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按新机制、新模式建立起了高等教育新形式,以其“独、民、优”的办学优势在短短几年间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独立学院与重点大学或品牌大学存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相当大的差距。怎样尽快缩短这些差距,尽快提升独立学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促进独立学院跨越发展,尽快进入国际高水平教育竞争体系。因为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专业设置基本上涉及这些新兴学科,这些新的专业与名牌大学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属于应用型学科,比较容易找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由此可见,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是社会赋予独立学院的神圣使命。

因此,我们要研究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就必须紧紧抓住复合型人才的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探索独立学院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实施方法。

二、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这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知识特征:一是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2)能力特征:一是能力的综合性。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发挥其综合功能。二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多元型的人才,重应用、动手能力强的特色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在科学文化方面又有一定的基础和造诣,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社会的不断发展必将打破专业之间的间隔,这就要求毕业生不论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够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既掌握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相关的专业知识又熟悉社会,既了解国情又了解世界,既知道历史又懂得现实。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具有人文、社会、经济、法律、管理、外语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多学科交叉

多学科交叉是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过程的证明,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学科群。学科群的应用过程也就是新学科产生的过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的第二(甚至第三)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三、独立学院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1.专业设置要满足市场需要

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紧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培养创造性人才。当然,独立学院专业目标的设置无须和母体学校一致,因为母体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着多年的文化底蕴。独立学院可以结合学校实际资源独立申报新专业,抓住文理渗透学科交融的背景,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

2.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注意交叉学科的渗透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组织、教学活动中的框架。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厚基础强能力,以应用能力为主。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底蕴。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兼顾到了人才发展所需的多个领域,有利于创新人才理论体系的完善。因为具有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才具有融会贯通、创新的可能,交叉学科课程设置为创新人才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从事跨学科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专业负责人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多学科间的渗透。比如:在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上面,既要兼顾到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又要涉及网站、数据库、多媒体等等方面的知识.

3.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交叉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

课程体系是不同课程的有机组合,它决定塑造人才的模式和学生知识结构。目前,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一个模式,不同学校是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基本相同,这样可能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可能阻碍学校自我发展、办出特色。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

以学科群组织教学,打造宽口径课程结构,突出应用性,课程设置满足社会需求。学科间的不同课程相互补充,实现交叉选修,实现专业优势互补。既有大学科的共性基础课程,又有跨系、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大框架下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探索从低年级开始实现逐年增加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程的选课制度

不少独立学院推行的自由选课制度,选课制最显著的特征是让学生根据个人智力、兴趣、经济状况等,在课程组合、学习进度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弹性,由被动转为主动,从个性压抑向个性发展的观念转变,使教育从共性教育向个性教育发展。选课制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自主选择教育教学手段。只有建立在充分选择机会之上的选课制,才能充分体现其优越性。第一,允许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或其他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方向,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决定每学期的学习量,在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个人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方向。第三,提供大量不同的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跨专业选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不同的技能,拓宽学生视野,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第四,应该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授课老师、上课时间等,改变被动接受的地位,并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既充分发挥各学科门类较多的优势,又加强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如英语专业相关课程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复合、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的交叉、市场营销相关课程与网络、多媒体等专业相关课程的融合等。

5.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应用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走产学研道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能仅仅安排参观、调查,要有系统性的实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最后给予实践效果评价。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采取多媒体授课,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思维开放。选取教材侧重视野开阔,民主科学,采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这样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知识与时俱进。

6.整合资源,逐步形成特色的专业学科群

学科群是若干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或重大的科研项目紧密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学科群体。学科群的建设与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独立学院的学科特色,主要由学科设置和布局、学科学术研究重点和专业培养方向、学科发展水平和优势等因素所构成,通过独立学院重点学科和主要学科群的状况来体现。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为了克服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验不足等局限,学科建设应注意发展相关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技术渗透为前提,组建跨系、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建设以科研攻关为任务的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积极引进优秀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如师资、实验条件等),以此为依托,探索以计算机和艺术相结合为背景的学科群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群的师资队伍与学术团队。

7.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了解教学问题、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措施并跟踪验证,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检查有效保障与监督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手段。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效果、教学信息员收集反馈教学信息等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可以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并且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薄弱是普遍的问题,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却非常需要既有学术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因此独立学院要建立一种使用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制,使相近学科的教师能更好地交流合作,以共同立题研究、共谋学科发展方式逐步形成学科群,同时重视教师个体业务水平的提升,开展教研活动,实行帮扶政策,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最终建设一支富有教育理想、高素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兴.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起源与类型.当代教育论坛.2003.9.

[2]来茂德.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以浙江大学的两个独立学院为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p52-54.

[3]章文杰.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4]赵胜岩等.利用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中国冶金教育.2008.1.

[5]邹婉玲.选课制是学分制的灵魂[J].教育与职业.2006.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moe.edu.cn/edoas/website18/02/info1207788984837602.htm

[7]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三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中国独立学院在线.cicol.cn/new/

[9]中国交叉科学网.jckx.ustc.edu.cn/zh_CN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6)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创新

1前言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重要的工具类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它是在以前设的专业性课程的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的设计与评价、测量理论和方法、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的报告等。事实上,它把心理学专业所学习的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和整体化,促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包括对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影响。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掌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科研创新精神。前两目标相对来说较容易实现,只要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恰当,教学方法合理,加上学生的主观努力,考出好成绩不成问题。然而,要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那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作出了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决定,韶关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必要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

2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开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还存在不足。

2.1课程内容方面

由于心理学研究的复杂性,研究方法至今还是百花齐放,体系复杂庞大,这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十分不利。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材都是以“如何做心理学研究”为中心来组织教材内容的,重点也集中在资料的收集方法的介绍上。从知识技能和掌握上来看,这种安排对学生是不利的。作为一门研究方法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技能。因而,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突出的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达到以理论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理论的理解和巩固的效果。

2.2课程教学方法方面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研究的技能和能力是要在进行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掌握和提高的。如果只是依靠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对这些知识死记硬背,“纸上谈兵”,就算考试得高分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研究实践机会。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采取教师讲授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科研技能就无从提高,科研能力也得不到较好的锻炼,科研创新思维更是得不到相应的培养。在面对提问时,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没有更多的思考,更不会进行深入的挖掘。要使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传统的课堂教学,还要有广泛的课外文献阅读,更要给学生机会,让其进行科研实践。

2.3课程考核方法方面

传统的大学课程的考核方法是采用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模式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如果也采用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势必对学生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技能和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很好,可是却没有相应研究的能力。这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及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相违背的。在强调创新、强调应用能力的时代,这种考核方法更是学生就业的一个障碍。

3合理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心理学的研究需要经过以下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做出研究结论。每个研究阶段都有自己适用的方法,它们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根据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以及地方性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情况,在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存在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将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心理学研究活动进行的过程为教学线索,将已有的研究方法加以整合,形成由密切联系的四大教学内容组成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体系。这四大内容分别是: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的设计、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研究结果的分析报告与研究的评价。具体来说,第一部分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主要讲授心理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述、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原则及一般过程、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第二部分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的设计,主要讲授研究课题的选择策略和途径、研究假设的提出及课题论证报告的报告的撰写、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及研究综述的撰写、研究设计的内容(重点讲变量和指标的选择和操作定义的设计、无头变量的控制);第三部分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讲授各种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几种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侧重讲准实验和前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在实验心理学课程中已重点讲授),同时有选择地讲授一些其他研究方法,如语义区别量表法、内容分析法、元分析法等;第四部分研究结果的分析报告与研究的评价,主要讲授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的几种常见分析方法的使用,如描述性统计方法、均值比较、单总体方差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统计图表制作等,最后讲授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研究的评价方法。

4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方法学理论课,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具体研究方法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真实的研究实践当中进行应用。它要求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这就决定它不能和其他课程一样只是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还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因而,教师有必要转变思想,改革以教材知识为本、以课程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研究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那就是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整个学习过程被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教师通过对项目进行分解和示范,让学生分线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最后以共同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2]这种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在开始阶段(学期开始),可采用任务驱动及案例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提出研究问题,并发展为研究课题,为之撰写论证报告,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后面的课题创新提供基础;在深入阶段(学期中间),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成员一起选择并确定本小组的研究课题,收集资料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这个环节可以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且可以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增长;在强化阶段(学期末期),提倡产学研结合,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均有质的提升,同时也使其有得以展示的平台。这三个阶段都是以项目为中心进行教学,项目由小及大、由浅及深、由简及繁。“你讲我练”的思维定势在这里得以解除,学生以项目为媒介来学习,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其主动性及科研创新能力均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当然,在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完全放手,而是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设计师的角色,认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5改变考核方法

改变考核方法,就要打破以往那种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考查,从而科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考核方法。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机会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借助这些有益的诊断性信息指导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3]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促学评估形式,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等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与在教学程序完成之后对所得效果加以衡量的总结性评价相对比,形成性评价可以使学生根据教师反馈进行学习调整,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追求更理想的评价,从而成为具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4]根据形成性评价的要求,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学生考勤和个人作业成绩、小组合作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整个课程的成绩比例分配为: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提问和讨论、个人作业),书面考试占30%(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小组合作研究占40%(包括研究的选题、设计、实施、报告等)。为了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适当把小组合作学习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提高。小组内每位同学所得成绩没有差异,这可体现小组合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精神,促使小组成员自觉自主出力;同时拉大组间差异,体现竞争与比较,激发小组间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把在不同阶段的考核结果向学生反馈,从而激励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考核评估方法,使得一些靠机械记忆得高分的学生失去优势,而那些爱动脑筋、喜欢钻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更有机会获得高分。

作者:谭红秀 单位:韶关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莫雷,王瑞明,陈彩琦,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与体系重构[J].心理科学,2006,29(5):1026-1030.

[2]李湘民.以项目为中心改革PLC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9(7):94-95.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应用型

作者简介:王玉梅(1975-),女,山西芮城人,陕西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张永宏(1967-),男,陕西白水人,陕西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陕西 汉中 7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陕西理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JG134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40-02

21世纪世界各国科技、经济、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1]在一定程度上,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依赖新材料技术的研究成果,这就对我们培养的材料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上面临两大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即人才培养模式问题。[2]

一、找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陕西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地处陕西南部,是一所省属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再结合教育部专业目录中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确定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采取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模式,立足当地、面向陕西、辐射全国,培养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级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培养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师,其主要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并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的工作。[3]

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4]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包括: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培养途径及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淘汰模式。应用型材料与科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开始,我们可以借鉴盐城工学院的成果,他们在2011年建立了“3+1”面向宽口径应用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建立了有别于盐城工学院的“2.5+1.5”宽口径应用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2.5学年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主要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工程技术基础类课程、学科主干课程、[5]部分专业选修课程、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及认识实习,后1.5年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主要开设计算机绘图实训、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训、专业方向课程及毕业设计。使学生通过前2.5年的学习,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后1.5年的学习,一方面通过专业方向课的学习让学生学有所专,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制定培养计划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13年9月迎来第一批学生,因此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大量借鉴兄弟院校的作法。课题组成员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对国内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些高校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另外还有选择到一些办学条件、办学模式和我校相似或稍比我校优越的高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最后对所获得的各种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再结合本校特色及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套既满足社会发展、学科建设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又符合我校办学定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鉴于本专业是第一次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第一届招生人数也少,因此稳妥考虑,本专业在本次培养方案中只设置一个专业方向:无机非金属方向,但是在专业基础训练方面要实行宽口径训练,不针对无机非金属一个方向,以适应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材料的制备、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应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其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可大概概括为如下六点: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检测与结构分析技术;具有运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来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3.培养环节

创新型人才不仅要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工作,还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结合。[6]因此我们的培养环节包括了课堂教学和课堂外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堂外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基本环节+专业环节+专业拓展环节。通过课堂教学在让学生学习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学科专业基本、核心以及扩展知识的基础上,在掌握专业所需基本理论与技术、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科学知识。通过课堂外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一是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发现、分析进而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常规问题、甚至综合技术问题的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三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四、结束语

在本课题组的通力合作下,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然完成,在今后四年的具体实施下,我们将不断探讨和研究,为下一次能够制定出很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更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梁益龙,李远会,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98-100.

[2]唐国宁,张厚安.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与改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6):183-184.

[3]吴其胜,张长森,邓育新,等.面向宽口径应用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3):15-20.

[4]刘国钦,伍维根,彭建伯,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