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6 16:52:47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篇(1)

[关键词]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策略;人才供给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地处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更是明显。早些年,吉林省以重工业为经济支柱,如今社会的重心发生改变,导致整个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新兴产业因为符合经济变化的需求应运而生,从劳资关系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论方面来说,人才结构和需求等也发生了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本文基于吉林省人才规划和实际发展状况分析目前吉林省新兴产业的人才供给现状,并提出符合吉林省本土特色的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当前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兴产业人才储备量不够,供需不足

根据《吉林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统计可知,2018年年末,吉林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有55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3.5%。其中,生物产业302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54.5%;新能源产业83个,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0%;节能环保产业61个,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1.0%。下图为吉林省新兴产业从业人员情况。吉林省根据上文可知,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缺口比较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占比还具有较大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吉林省人才储备量不够,供需不足。

(二)新兴产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配置效率低下

以软件信息行业为例,全国2019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768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总额9,362亿元,同比增长9.9%;人均业务收入为106.6万元,同比增长8.7%。2019年,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7,157亿元,同比增长15.0%,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79.6%。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655亿元和8,607亿元,同比增长22.2%和18.1%,占全国软件业的5.1%和12.0%,比上年提高0.1%和0.6%。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350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国软件业的3.3%。与已有的研究结论和其他省份的统计数据相比,吉林省新兴产业的人才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对比2018年上海统计年鉴可知,上海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26,067个,从业人员56.8万人。吉林省大中型企业中新兴产业的数量,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高、中职称人数及企业硕博配比数都不及上海。由此可知,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结构配比不合理,人才配置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体系滞后

据了解,吉林省新兴产业的高端素质人才数量并不多,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部分人才需求,但是,要加快吉林省新兴产业的发展,当前的高端素质人才数量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明显优势,这表明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力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在人才数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两方面。一方面,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目前吉林省人才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人才数量需求。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需要的人才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灵活性强,既具有知识,又具有技能。显然,吉林省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无法满足新兴产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

(四)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策略

政策扶持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条“腿”,较好的政策能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例如,政府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对于目前的吉林省新兴产业,除了企业本身需要努力外,还需要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大力扶持。这种扶持应是多方面的、有效的,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吉林省新兴产业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人才战略规划,尤其是在具体的管理体系等方面,科学化的前瞻性不够突出,没有做好人才策略筹划。

二、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并全面落实法规与政策

根据行政区划和属地管理原则,吉林省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区出台的相关政策,根据国家的人才发展规划目标,弘扬匠人精神,坚持“政治保证,落实制度,提高质量,保障权益”的理念,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信念、懂技术、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新时期产业工人,建设一支集技术、知识和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武装力量,为建设“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育大省”作出贡献。“协同”意味着如果一个整体中的各个部分能够很好地协调和配合,就会达到1+1>2的效果。吉林省可以建立一个科技人力资源战略联盟,以新兴产业为中心,整合科技优势,进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人力资源开拓、优化和配备,以落实跨省、跨地区的科技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把校、企、科研院所作为利益联合体,三者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高校为支撑,重抓国家“双重”项目(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培育“双科”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并组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突破人才流动行政壁垒,完善信用评级系统,抓住各类科技人力资源,为吉林省服务,利用兼职就业项目开发等方法加速知识成果产业化;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如德国的“教育双轨制”(大部分德国理工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在企业实习一年左右的时间,确定课题,在一线实习,完成论文),理论联系实践,给企业带来专利及创新技术。

(二)全方位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环境

吉林省可在现代工业发展中融入现代工商文明,弘扬“开明、博爱、高雅”的城市精神,普及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加强人才弹性管理,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基本点,以企业为主体,以高职院校为根本,以吉林省的管理政策为指引,以社会事业单位为补充,鼓励企事业单位职工提高业务技能,增强成就感、自豪感和自我实现感。

(三)完善留人机制,增强核心人才的地域认可度

面对人才流失的严峻情况,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公司的福利制度,解决好员工关心的衣食住行问题。一个企业要想留住员工,必须具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满足员工的需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二是制定员工晋升制度,让员工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其工作起来有干劲。三是不定期地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的情况,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可知,区域认同感低会导致稍不发达地域的重点人才流失。与大城市相比,吉林省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和城市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吉林省要想预防人才外流,就要打破传统思维,发掘区域优势,在软环境建设中留住核心科技人才,增强重心人才的地区认可度,不仅让人才从心底接受稍不发达地区的优势,而且使其追求自我价值的心理得到满足,从心底里认同企业,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好地为吉林省的新兴产业作贡献。

(四)全力完善技能型人才结构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供应渠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振兴现有的二、三产业;二是培育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即大中专应用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实现毕业生与专业岗位“无缝对接”;三是转型或丰富人力资源培养、技能培养,主要针对“摩擦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退役军人等人群。

(五)增强人才培育意识,加大人才开发投资的力度

现有企业大都缺乏人才培养意识,吉林省需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开发投资的力度,企业只有具有人才优势,才能有市场竞争优势。新兴产业是高技术型企业,应与时俱进,吉林省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培育新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走在时代的前沿。

三、结语

吉林省新兴产业人才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吉林省应发展新兴产业人才供给,重点做好人才总量规划目标,抓好“高素质、拔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推进服务、制度建设和环境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志泉.基于协同理论的中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3):105-107+111.

[2]邵华.新时期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0):72-73.

[3]陈晓伟.基层引才:机制一变天地宽―――我国欠发达地区基层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引才难题[J].中国人才,2015(19).

[4]朱苏丽,龙立荣,贺伟,等.超越工具性交换:中国企业员工―组织类亲情交换关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5(11):119-134+160.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篇(2)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发展,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双创型"人才,即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推进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势所趋。"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设我国为创新型国家和配合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高职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转型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知识经济 "双创型"人才 教师素质

“双创型”人才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简称,“双创型”人才培养在本文指依据科学的培养模式,凭借完备的教学资源,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高等职业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善于洞察事理、发现机会,肯于刻苦钻研、坚持不懈,敢于推陈出新、不断尝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5年就曾经在公开场合发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在文中指出:“当新的时代到来,学历不再等同于工作的时候,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寄予了新的希望,希望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 而应当是一个工作岗位和成功企业的创造者。”到了1998年10月,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UNESCO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份文件都明确的指出:“为了便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等院校的教育应该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自主精神,这些将来的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求职者,而首先应当是某种或者某个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挑战,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2013年11月8日,“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在中国举行,至贺信专门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 而且特殊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由此可见,全面培养“双创型”人才,同样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强国的重点目标之一。

二、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注重“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并将其纳入到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的范围中来。培养“双创型”人才,使得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到企业去,了解企业、学习企业、创建企业,对于实现教育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社会共同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比较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进行对比而言,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知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以知识的运营管理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知识产业作为领头产业,以知识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的一个时代。就我国的现今情况而言,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唯有不断创新和不断学习,才有可能把握这历史机会,而把握机会的关键在于培养出大批的“双创型”人才。因此就会必然的要求高校继续不断深化改革,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二)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须。近几年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增长,高校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究竟如何创新改革,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最终培养出何种人才的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果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仍然原地徘徊止步不前的,高校的毕业生怎么可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教学必须改革创新,必须转化观念,主动培养“双创型”人才,促使高校毕业生从“高学历” 转变为“高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就业观念由原来的“等、要、靠” 向 “创新、创造、创业”的内涵转变,努力成为“双创型”人才。

(三)缓解高校就业难题的措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的由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化培养之后,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相应调整。2014年以来每年将近有七八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如果这样大规模数量级别的高校毕业生全部都是直接选择就业,就一定必然的引发就业危机,一定必然的“毕业就失业”。在相对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如今的高校毕业生要改变原有的观念误区和思维方式,不能简简单单的为了找工作而去工作,而是应当积极正确对待自身价值,积极探索实现创新、创业、创造,唯有这样这才是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措施。

三、 “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从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情况来看,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相对很少,所占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015届的3.0%,而美国等国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高达15%-20%。由此可见,我国“双创型”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以下是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实施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转变。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弘扬创新与创业教育精神,坚持实践教育“以成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的新型理念。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强化创业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建立创业教育基地,设置创业学院,将科研渗透到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来,逐步改革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深入积极探索符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情绪,不断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辨识机会、 把握机会、 利用机会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具有现代精神的创新型、 创造型、 创业型人才。

(二)双创教育管理体制。“双创型”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艰巨的、系统的工程,并不是几个系部,几个专业、几个教师、几门课程就可以大功告成全面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社会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应当成立由战略规划处、教学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校企合作处、财务资产处等相关职能机构组建的,横向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和组织共同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共同创建一个适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一起打造一个易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政府和企业应当集合各自管理部门的资源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给予惠政策,携手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的实践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障。搭建一个集结各方面资源与信息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造机会让高职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尝试,敢于求异,敢于联想,敢于创新,敢于创业,用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去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从而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个创新创业平台建成之后,学生们的想法和点子就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吸取养分发展壮大,并最终开花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平台来共享信息,分享资源,接受培训,寻求帮助,交流经验,通过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可以带动特色专业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提升教师教育能力。在高职院校,一切教育和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教师。高质量,强能力,有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和有力保障。教师关于创新创业的理念,经验,能力,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两个方面:首先是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面见解独到;其次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实践创新,把创新创业的思路和方法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可以选拔一批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或者直接参与创业实践,造就一批“创业型教师”或“教师企业家”;其次,可以邀请企业人员走进学校、走入课堂与高职教师共同研究、共同设计、共同授课;最后,还可以委派教师直接参与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举办的实践创新项目培训,并通过承接社会和企业横向课题的形式让教师自己或者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四、教师素质提升对“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天然的示范作用。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创造创新的活动,教师创业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创造观念的改变,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业技能的增长。很难想象缺乏创新创业素质、技能和精神的教师却培养出了具有“双创型”人才特征的学生,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

教师素质,又称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能够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职业活动中,自身所意识或者具有的调节和处理的,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其他相关各方密切联系的,自动自发遵守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表现,以及在此过程中和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和观念意识。 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来源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传身教。意识决定行为,理念引导行动,高职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得自己具有这种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将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化给每一个学生,并体现在他们的创新创业实践中。

(二)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创新创业光靠理念、精神、想法、意志是无法顺利的完成使命的,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既包括所学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才能很好的将创新创业的理念精神贯彻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有准备、有知识、有技术、有方法,才能让学生们更有保障的去创新创业。

(三)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目前来看,高校毕业生比较普遍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双创型”人才的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不断的练习积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教师那里不断的模仿和汲取。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本身自己就已经具有和不断发展这种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比如自身就是在创业和做项目,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学生跟随,才能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和积累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国际贸易;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已广泛地融入到全球性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并且越来越占据着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国内相关企业同英语国家企业的联系和贸易往来也越发频繁,甚至日常化。与国际间贸易往来相适应,目前我国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是与日俱增,一方面,企业及社会对掌握丰富专业知识和具备高综合素质的商务人才需求在逐步增加;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对传统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法和方式更高更现实的要求。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商务英语作为国内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发展虽然非常快速,但是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人才进行了需求方向上的分析,同时剖析了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缺陷现状,提出符合国际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措施及策略。

一、人才需求分析

1.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至关重要。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英语语言学为主体,以服务社会经济、实现国际交流为目的的重要交流工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作为世界通用的英语越来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英语以它跨区域性的、甚至是那种特有的强势在发散和传递着各种各样的商业信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商业洽谈、商业电函、商业协议以及商业合同等等一切国际商务往来,大都是通过商务英语来实现的。商务英语人才的专业知识、处事能力和综合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商务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会成为众多企业纷纷追逐的对象,因此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商务英语的人才将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中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交易的成败。

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商品交易时,商务谈判是买卖交易双方通过函电或者是口头方式进行业务的洽谈与沟通。在运用到商务英语进行谈判的每个环节时,都应做到内容准确无误,丝毫不能有差错。商务活动中商务函电是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是通过邮寄或其它电讯设备设施,如电话、电传、电报、邮件等而进行的商务对话。21世纪属于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函电简便及快捷的优势,使用商务英语进行有效交流,提高业务量和业务效率。以上各种商务行为中的交流方式均凸显了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无处不在,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人才需求量缺口较大。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新外贸法》于2004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进入了难得的黄金时期,商务英语的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我国众多企业开始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目前,开拓海外市场的不管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着紧缺商务英语人才,从而使得掌握商务英语的人才如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货代员、报检员等越来越走俏职场。前程无忧作为国内著名的人力资源网站,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仅2011年底该网站就了21000多个需求职位全部来自全国的2000多家外贸企业。而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每年的经济大类毕业生与全国人才市场对国际商贸类人才的需求完全不成正比,缺口很大。

对外贸易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曾经有人预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形成最大冲击的将不是制造业、汽车业,而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随着对外贸易的企业数量大增,通晓国际经贸知识和规范的、特别是那种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扎实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必将大量短缺。目前,我国大约有36万家企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而国内却只有不到10万名专业人才取得了外销员资格证书,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人不多是其中的最主要原因。外贸公司就必须拥有懂得商务英语从事外贸业务的外贸人才,业务量小的几名足够,业务量大的则需上百名的外贸人才。外贸人才的奇缺,说明商务英语人才必定大受欢迎。根据初步统计,未来10年,商务英语专业的商贸人才将是最受欢迎的热门人才之一。

二、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缺陷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是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建立的,目前在我国设置了商务英语及其相关课程已有700多所高校。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已经开始规模化地培养起商务英语人才。同时,《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作为纲领性文件,对商务英语是这样诠释的:“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管理、营销、金融、贸易、旅游、新闻、法律等。”众所周知,商务知识与技能、语言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人文素养是商务英语课程的四大核心内容。但是,具体的施教过程中,该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出现孰重孰轻的问题。那就是,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为重,还是把商务知识和技能课程设置为重,还是一碗水端平,不分孰重孰轻?目前部分学校把语言知识和技能作为了重点,于是商务知识和技能课程的设置就轻了许多;反之,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前者的基础作用。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现归纳如下:

1.人才培养不能准确定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面对的是国贸专业学生的挑战,其次是受到拥有英语、经济双学位学生的挤压。在各个高校,了解到的情况是商务英语专业仅仅是加入几门经济类课程,而对于商务课程及英语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几乎没有。也就是说,仅仅是简单的相加了商务课程和英语课程,结合的事情无人管、无人教、无人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在面对竞争时,就很难体现出其优势,也许完败在之前提到的两类人才。因此,如何让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产生自信,认可所学专业?如何让他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成为佼佼者?培养商务英语人才到底应该如何具体实施?正是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研究者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核心问题。

2.教材落后于时代,教学滞后于市场。目前,图书市场上关于商务英语等方面的教材多、繁、杂,整体上都比较落后于时代,虽然偶尔会改进,但是依然问题突出,甚至是严重。比如在介绍了一些外贸操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概念,如“电汇(T/T)” “付款交单(D/P)” “承兑交单(D/A)”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汇率、利息和风险状况等因素,“电汇”的使用是较为频繁,而“付款交单” “承兑交单”已经出现得越来越少。还没毕业,部分学生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所使用的教材落后于时代,并不实用。另外,教材和教学内容均只是一厢情愿地强调理论知识,反而恰恰忽视了实操性及其他辅助内容,如商务礼仪、跨文化交际等,这些辅助课程其实在与国外客户沟通、交流方面均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3.教师只懂理论,整体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不力,跟该专业没有鲜明的特色,教师只懂理论,整体素质不高,有较大关系,另外教师影响了专业特色的发挥,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授课教师能用英语授课的,基本上却是用汉语在进行讲述,即使是用英语讲,也仅仅是生搬硬套地翻译。由于商务英语在国内发展的历史时间很短,相关专业人才还不多,现阶段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一般是普通的英语专业教师转过来教商务英语,虽然这一类型的教师英语水平较高,但是商务知识的匮乏是硬伤;还有一种情况是,商务及英语知识都具备,并且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但是缺乏教育手段也是事倍功半。上述两类教师各有优缺点,因为缺陷明显存在,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专业能力表示怀疑,教、学均不会有好的结果。

三、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措施及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加以进行运用,进行案例教学法、演示法、双语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建立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们进行的小组合作要大加鼓励,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自学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的,好的学习气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方面,学校可以改变考卷进行考核的传统方式,创建新的评价机制来考核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实践等各个方面,把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当作重点,对学生的判断和评价属于综合能力的考核,不但要掌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要考察学生实操动手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交际行为。在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商务活动的障碍往往是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很受当地区域文化影响的,所以说,区域文化的快速发展直接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沟通不畅会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因此,学校应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英、美国家文化的学习了解机会,培养学生学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只有了解了文化的差异,掌握了一些交际技巧,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交际习惯,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才会较大地提高。

3.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仅应具有听、说、读、写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具备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精通商务贸易相关惯例、法规,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网络化办公及网络安全知识,并能承担企业的商务洽谈及合同协议签订等日常工作,能从事国际营销、外贸管理与对外交流工作,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同时,学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便在进行商务会谈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应具有的品格。

参 考 文 献

[1]郑黎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商务能力培养[J].教育理论.2007(9)

[2]邓晓婷.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3)

[3]李玉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9)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篇(4)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正面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就业形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仅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了满足国家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导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科技人才和行业技术骨干或领军人物[1]。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淡化知识传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核心环节是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2-3]。实验教学是巩固学生理论学习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规范基本操作、培养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树立安全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有效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4-6]。2013年许昌学院成为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首批试点单位,2015年确立为河南省高校转型示范单位。教育部将许昌学院转型探索赞誉为“许昌模式”,同年4月,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到校调研,对许昌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思路与实践,以及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条路子很好,要继续走下去。为了落实各级领导的嘱托,学校大力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试点、示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是许昌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7-8]。针对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基础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1.1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现状

(1)实验教学内容重复或雷同。化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各门课程教学内容自成体系,造成同一实验技能的训练与方法在不同课程的实验中重复出现,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2)实验教学内容与时展不同步。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相关教学内容匮乏。仅仅是对理论的简单验证、难以实现对已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3)实验教学内容中主要是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设计性实验基本没有开设。由于地方院校教师资源匮乏,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因此,绝大多数学校实验教学内容根本就没有开设设计性实验。

1.2实验教学组织现状

(1)重结果,轻过程。实验教学组织多采用学生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实验演示和批改实验报告的教学模式。学生疲于应付撰写预习实验报告和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要领、实验处理方法、基本原理一知半解,不能将已经学过的实验操作灵活应用于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或生产实际。(2)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学习方法不妥。很多教师的实验教学仍是按“预习—讲授与示范—实验操作—撰写报告”四步教学法进行。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学生学习无主动性,预习应付形式,看实验步骤操作,不会观察与记录,实验报告基本上是将预习报告内容再抄一遍,不会简单的表述实验内容、不会处理实验数据、没有实验结果或结论等。

1.3实验教学学习效果考核现状

评价方式单一。实验教学考核基本上采取的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主要是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成绩;期末考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笔试,将已学过的实验教学内容整理成考查试卷,进行考试;另一种是实验操作考查。后一种方法较前一种方法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存在考核场地容量、教师数量、考核内容偶然性较大、评分依据随意性较强的弊端。总体上,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力度,即实际操作与实验设计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极小。

2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2.1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策略

—系统化策略打破传统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四大化学教学内容体系,重组实验教学材料。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与学校实验条件,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预设。合并重复、雷同内容,压缩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增设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设计性实验,整合基础单元操作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开放创新创业实训项目。比如将基础单元操作过滤、重结晶、红外光谱分析、熔点测定等实验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综合性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在鲜活的案例中掌握基本单元操作的实验操作规范,而且可以加深理解在实验或生产中如何灵活应用这些基本单元操作。让学生在实战中逐步成长,体验教学内容的精髓,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迁移。因此,综合性实验是基础通向专业技能的重要桥梁。

2.2实验教学组织策略—自主学习策略

2.2.1实验预习组织—翻转课堂策略

首先由教师精心制作短小实验教学视频,一般视频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内。学生课外观看视频讲解,提出疑问,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解决疑问、生生交流解决疑惑或师生在线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达到预习的目的[9]。

2.2.2实验设计指导—阶段式指导策略

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确定实验课题—提出实验假设—实验过程(实验所需药品器材、观察实验现象、收集数据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根据现代自主性学习理论,分阶段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第一阶段为学习阶段,从大二开始,大约一年时间,让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室,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学习查阅文献方法、选题、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实验现象观察与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等,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第二阶段为模仿阶段,大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科前沿,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论文,选定实验课题,小组讨论,确定实验假设,拟定可行性实验步骤、预期性实验结果,提交教师评阅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模仿阶段经过考核通过的学生,方可进入第三阶段,即体验阶段,该阶段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文献,选定课题、制定实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修订实验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验证设计的可行性,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总结实验设计的问题与不足。

2.2.3实验操作过程指导—先思后做,先做后议策略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实验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演示或示范实验操作,学生仅是按照实验程序操作,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缺失。实验操作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完整的实验操作过程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与收集数据、实验结果处理。只有精准地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精准指导实验操作的基本策略:首先,实验准备时要先思后做,做到实验操作时,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实验过程要先做后议,做完实验后,实验疑惑同组交流讨论或与指导教师交流讨论,做到实验无疑惑,不留知识盲区、死角。第三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如何发现异常实验现象,避免实验操作安全事故发生。认真、仔细、有序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发现实验中的异常现象,防止突发事故;能有效控制干扰因素,获取数据较准确;实验结束后正确、安全存放仪器或产品。最后是指导学生学会实验结果处理。能采用数学公式、图表等恰当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能简明扼要地呈现自己的结论。

2.3实验教学学习效果考核策略—过程化策略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能对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传统实验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学习效果评价,应符合实验教学规律,同时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增设学生实际操作规范、实验设计、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与结论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强调实验教学过程性评价,细化考核指标,突出平时考核成绩的权重(70%),淡化期末考核成绩(30%)[10]。引导学生养成实验操作规范、记录详实、现象表述准确、数据处理与分析问题到位的习惯。

3结语

总之,紧跟时代步伐和适应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打破传统“四大”化学学科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符合本学院实际与特色的实验教学策略,使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推动地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与改革创新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鞠志宇 牛亮峰 李公春 吴长增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罗正祥.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1-3.

[2]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7):35-38.

[3]苑壮东,孔亚杰,王静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改革[J].化学教育,2016,37(2):33-35.

[4]张微,温光浩.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育人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6):148-150.

[5]陈步云,陈旭凌.浅谈我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J].实验室科学,2010,13(2):35-37.

[6]李鸣华,李欣.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3):8-10.

[7]卢红梅,符剑刚.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学术探索,2012(10):177-179.

[8]鞠志宇,吴长增,陈新华,等.地方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模式探索[J].化学教育,2016,37(4):52-55.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篇(5)

[关键词]国际化 会计 培养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5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波工程学院校级教改课题“宁波市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路径及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09。

李明(1987-),女,湖南岳阳人,宁波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付智强(1986-),男,河南开封人,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职员。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宁波快速发展的经济必然要求高校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会计学是一门理论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并重的学科,对于本科教学来说,如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区别于职业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标志。对于学生的就业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会计技能是谋生手段,会计理论是发展源泉。本科会计教学要以会计技能教育为基础,以会计理论深化教学为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通过调研发现宁波市几所高校所面向的就业方向是相似的;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是有所差别的,其中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和宁波工程学院特别提到了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而宁波工程学院的会计学和会计学(中美合作办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素养;在能力培养方面宁波工程学院的会计学(中美合作办学)专业还强调了要使学生具有较强英语综合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是所有会计专业建设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培养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与学科的发展、学校的层次、所处地域经济环境相结合。李端生先生在《会计学科发展的趋势》中总结了会计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国际化、法制化、信息化、人本化、社会化、诚信化、市场化和内控化。[1]作为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首先要具备必要的前瞻性,走在时代的前列,所以要充分考虑学科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市场需求培养生力军。其次,从与学校的层次相结合的角度,宁波工程学院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会计学作为一门基本理论应用学科,其学科性质与此人才培养定位有很高的契合度。再次,地方高校培养的会计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体系应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保障和战略参考作用。从《宁波市2006-2007年度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所列示的专业来看,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紧缺度最高,特别是国际化会计人才了。综上所述,宁波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素,要着力培养具备较系统的会计学、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扎实的会计核算和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的学科素养,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等相应岗位工作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开发型高级技能人才。

二、试论会计课程设置及整合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深化,普通层次的本科院校现正逐渐强调以培养职业化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区别于重点本科院校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保证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扎实的专业知识、谙熟的专业技能和方法才是就业最重要的敲门砖。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保证学生对会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对会计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的训练与灵活运用。通过调研,宁波市几所高校所开设的会计课程都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课程只是不同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向。这说明不同高校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对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把握与理解是基本相同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的共性。但是不同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体现出课程设置仅仅是课程教学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课程进行加工整合。

学科交叉是当代学科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课程整合要从本学科的课程做起。[2]课程整合要保证会计学的基本知识与核心能力,同时要广泛拓展相关知识。随着市场的变化,高级会计人才的工作职能已从基础的会计操作技能转向高级财务管理与决策的阶段,单位的会计工作者更重要的职能是参与管理,为单位的战略性发展与决策从财务的角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前面我们确定的为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开发型高级技能人才”,作为宁波市地方高校课程整合要与培养目标所包含的要素保持一致,所以课程整合要求教学团队必须熟悉宁波本地的产业与经济。会计学的基本操作技能都是相通的,整合就是把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等相关课程同地域经济相结合。比如说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课程,课堂讲授时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知识结构,要充分分析地域经济环境,把教材的内容和地域经济结合,特别是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更要紧贴地方经济、丰富学生的地域经济知识,使学生主动地从象牙塔内走出来,使他们找到验证与运用知识的土壤。再比如经济法等课程,在介绍经济法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本地经济可以重点介绍对外贸易法、国际商法等贴近当地经济的内容,基于宁波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还要广泛涉足国际经济规则与惯例等。

课程整合还可以适度调整培养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保证培养计划稳定性的同时,还应选取适当的时间对培养计划进行完善。课程只是个框框,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地填充。比如由于课时、学分等限制造成培养计划缺失某一部分知识,同样可以通过课程整合加以弥补。

三、试论培养途径及方法

人才培养要有充分的资源保障,包括教育经费、师资队伍、教学设备、资料图书、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满足教学需求,它们共同构成了会计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3]对于应用性学科更应该加强资源保障。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局限,导致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是很高,在就业市场上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入职即上岗的需求。所以会计实践教学要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第二课堂实习实训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育人理念,培养与新时期相适应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会计人才。

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校内实验、校外实习、职业资格认证等途径实施。

校内实验主要通过实践课程或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实施,涵盖平时的分散实践和学期末及毕业季的集中实践。本科院校会计学校内实践要充分借鉴高职的职业教育方式,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行专业实践。集中实践要以模块化进行,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操作技能。校内实践最重要的还是模拟会计实务,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记账流程,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登记账簿进行账务核算,并制作相应的财务报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设置合理完善的岗位体系,尽量多涵盖会计业务相关的职务,让学生到不同的岗位体验实习。

校外实践是高于校内模拟的实战状态,既是对专业技能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应对复杂工作环境、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让学生体验会计学专业人员真实的工作状态显得尤为重要,为就业做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拓毕业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市场,学校应该从地方、行业、学校三个层面,构建招生专业培养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产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4]对于宁波的本科院校来说,校外实践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单位,特别是跨国公司、外贸公司、会计事务所等涉外单位。这类单位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另一个重要技能——英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对会计专业英语的灵活运用。此外,这类单位能更多地接触到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规则和惯例,对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充实学生关于依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实务操作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这样的国际视野,毫无疑问应该是国际化城市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也应该纳入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会计专业的应用性复合型特点是紧密相关的。会计行业的高级职业资格考试,除了国内的注册会计师CPA外,还有6种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ICPA、ACCA、AIA、CGA、USCPA和ASCPA。每类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各种证书用处不同,认可地区也有所不同。对于高年级或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准备资格考试并学习相关课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地考出一个证,而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资格考试培训开阔学生的视野,熟悉不同国家地区的会计行业规则,了解国际会计学前沿动态。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进行国内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培训,为学生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会计专业素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及制度监管漏洞等影响,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题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警训。在我国,上市公司在其短短的十多年发展进程中,也曝光了诸如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蓝田股份等一系列重大财务会计欺诈事件。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底,财务报告虚假,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事实。由此,治理、规范违规会计行为任重道远。会计职业以监督、核算和支持决策为主要职能,其工作内容对单位财务管理及决策规划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道德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单位的财务信息安全性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性。

提高会计人才专业素养要从人文底蕴、道德修养、专业训练、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人文底蕴的通识教育是各专业教学的共同基础;道德修养是从事会计职业的重要前提;专业训练是从事会计职业必需的技术支撑,这里要强调扎实系统的会计学知识是按规则进行会计业务的核心保障;较高的法律意识是会计从业人员依法进行会计业务的法制保障,并且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因为相比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进行法律课程教学时要注重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会计案件案例进行分析,既能传授知识又能起到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端生.会计学科发展的趋势[J].会计之友,2008

(36).

[2]李锐,孙世鹏.构建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05).

[3]毕金星.应用性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09).

[4]邹真华.会计专业“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初探[J].会计之友,2011(17).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计算机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78-02

1高职计算机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行各业,特别是近年来各高校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给更多的学生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之而来的是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我们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工作者将面临一个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转变计算机人才培养思路,不断创新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手段和方法,在计算机人才教学中开展创业人才培养。这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缓解当前计算机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国家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根本途径,更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

2高职计算机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创业型人才是以创新能力为主要定向,以一定创业素质为基础的人才。也就是说创业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创新能力,还要必须具备创造新就业岗位的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业品质以及创业社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扎实的创业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创业型人才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创业教育中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但我们决不能放弃专业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开阔的知识视野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基础,更是开展创业教育的第一步。

(2)引进来,走出去,培养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要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完成了相应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专业特色,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和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带着设计的题目和设计项目到企业中去实习,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创业训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创业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

(3)强能力、重品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创业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创业型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的专业知识过硬,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具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优良的创业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所具备的能力在将来的创业、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高素质是创业型人才的最终目标。

3高职计算机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树立“素质是基础,能力是根本”的高职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计算应用型创业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全体教师应以观念的转变为先导,大胆进行教育创新,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理念,从培养“就业型人才”向培养“创业型人才”转变。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带动大学生参与社会的创业实践,引领在校的优秀大学生踏上创业的道路,投身创业的浪潮。

(2)研究课程设置方法,将创业教育融入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使创业教育思想贯穿计算机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专门创业课程的还不太多,大多作为就业指导的一个环节,这显然不能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我们应该把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教学之中。我们的做法:1)我们正尝试着在教学中增加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类课程,同时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创业课程体系。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内容。创业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可渗透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基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创业素养,起到整体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的作用。对此,笔者已发表《浅析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渗透创业教育》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专业创业案例,使专业课程具有创业导向,把创业教育寓于整个计算机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创业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在实践中强化创业能力培养。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展课堂之外的专业创业实践项目。利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训练和引导。在创业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系为学生提供了牡丹江百安智能有限公司、邮电印刷厂、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网络科技开发公司、大连超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万丽基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进一步发展为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同时我系长期坚持为社会各界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为学生提供(4)创建创业教育环境。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和校园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践场所,或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能力拓展训练,激发学生创业自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基本能力。此外,也可以举办创业讲坛,开展创业竞赛,参观创业者创办的企业、请创业者做报告等,宣传创业成功者的风采,尤其是宣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成就,为学生营造一种有利于创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创业欲望,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与思维。

(5)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业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态度、理念及创业知识、经验,都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实施成效。因此,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1)加强对专业教师创业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强创业教育意识;2)注重并积极引进高素质,高学历,创业实践技能强的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3)为教师创造下企业锻炼的机会,让教师亲身体验创业过程,将创业案例引进课堂,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能力,体验创业。4)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吸引企业的专家和成功人士,吸引资深兼职教师加盟,为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鲜的血液。

总之,高职计算机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是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从培养“就业型”人才向培养“创业型”人才转变的必然趋势。作为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适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自主创业,从而大大缓解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压力,更好地应用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高职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2515170)阶段成果主持人:段秀丽)

参考文献:

[1]严毛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

[2]曾尔雷.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3]阮秀梅.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讨[J].高等教育,2001,(4).

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企业;发展

作者简介:凌建华(1958-),男,浙江湖州人,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人事保卫部,高级政工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浙江 长兴 3131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36-03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公司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打造人才资源高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技能、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用人准则;坚持以人才培养为重点、能力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行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加快人才培养,造就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的三支人才队伍。

一、促进企业人才培养,树立人才工作“三个观念”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为适应公司发展和人才需求,由公司总经理主管、人力资源部门牵头,各部门领导亲抓,按照有关人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建立一系列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管理制度,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工作新观念。

1.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没有创新人才观念,企业就没有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更新人才观念,破除束缚人才培养成长和限制人才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与体制。要把人才当做第一资源,善于发现人才,充分利用人才,十分珍惜人才,海纳百川,广揽贤才,从各方面关心爱护人才,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要树立“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不唯学历看能力、不唯职称看技术、不唯资历看业绩、不唯身份看素质”的思想观念,要有博大的胸怀,消除“求全责备对人才的浪费,论资排辈对人才的排弃”的观念和做法,营造“人人重视人才,人人追求成才”的氛围,形成“合理用人、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用人机制。要树立“有用即是才,人人可成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狭隘人才观,坚持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和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和创造能力。要尊重员工的人格和权利,重视员工的思想、个性、能力、兴趣和爱好等因素,对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搭建“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平台。要把人才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规划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愿景,搞好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切实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人才管理的战略任务。

2.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达到最佳效益,谁就能赢得优势。要形成“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关注”的人才管理工作格局。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成就人才。以创新为核心,要提升人才的群体素质,抓好企业人才储备,并优先享受培训、后备晋升等各种待遇,为加快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保证。要有广阔的视野,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发挥才智的机制。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工作思路,打破人才的部门、身份等限制,大力选拔“埋头做事、清正廉洁”的优秀人才,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氛围,把握好选好人、用好人的导向。对各类人才按照重要人才、关键人才、后备人才进行超前思考、超前规划、超前培养,实施前瞻性管理。

3.树立“以人为本,注重效能”的观念

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完善职业生涯和人才晋升的管理体系,重视企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坚持人才的绩效评价,提升人才开发的效能水平,使人才绩效考评工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智力资源浪费。要规划设计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愿景,培养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用科学的制度和良好的机制实施管理,拓宽引才育才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盘活人才资源,抢占发展先机,着力打造具有活力、竞争力的人才高地。要通过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调节人才供需,处理好人才管理中投入、管理与效益的关系,做到以投入为前提,以管理为关键,以效益为根本。要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保证人才资源在吸收培养、合理使用、优化配置、培训提高等环节上取得实效。只有把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到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最能创造价值的地方,达到人才、智力与效益、岗位的最佳组合,才能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最佳作用。

二、促进企业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发展“三条通道”

社会发展要靠人才,构建和谐企业也要靠人才。有人才,才有创新;有发展,才有竞争力。对于经营管理上能打开局面的人、专业技术上的带头人和技能操作上有绝活的人,将薪酬与人才的技术、技能、能力、贡献等因素挂钩,收入分配向“三支人才”队伍倾斜,调动各类人才学知识、学技术、学技能的积极性。

1.明确三支队伍的发展方向

员工进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历、经历、兴趣、爱好、岗位等选择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要建立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操作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发展的三条通道。选择经营管理通道可以从班组长、单元长、值长、副主任、主任到企业领导;选择专业技术通道可以从见习员、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选择技能操作通道可以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到技术大师。在企业三支人才队伍中,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改革、稳定的组织和推进者,处于关键地位;专业技术人才是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处于支撑地位;技能操作人才是管理理念、技术成果、企业文化的具体转化和实施者,处于基础地位。三支人才队伍对企业发展都缺一不可,切忌厚此薄彼,必须坚持一起抓,才能推进人才整体协调发展。

2.实行多种形式的薪酬机制

工作是人们谋生的手段,通过劳动得到报酬,才能满足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人们追求更体面、更舒适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基础是经济收入。对于人才来说,挣钱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为了激励人才,将人才的自身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在经济收入分配上,应考虑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别,拉开收入档次,用量化的经济指标衡量人才不同的技能和价值。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三支人才队伍薪酬机制: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实行技术津贴制;对管理人才实行市场运作的薪酬待遇;对企业领导签订三项经济责任制等进行考核,实行年薪制。实行灵活多样的薪酬待遇,人才就会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企业在人才的作用下,企业才有发展,人才在双重激励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建立工作绩效的考评体系

要将“德、能、勤、绩、廉”等考核内容作为人才考评要素,依据《员工年度行为评价制度》、《中层干部绩效考评制度》、《技术(技能)员工考评制度》等制度,在日常考核、年度考评的基础上,一是制订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要采取总结、述职、测评、座谈等方法对人才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评,按权重赋分进行分解,采用量化指标,对照评价标准,对每一小项都赋以适当的分数进行定量考核。二是用科学的评价手段。要吸收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心理测评技术及统计分析方法,将定量、定性的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成绩和不足,确定考评等级,优胜劣汰。三是考评内容实行“评分制”。考评既看分数又不唯分数,一切用事实说话,避免评委在评分中只凭印象打分,影响评分的客观性;消除群众在评分中“随意”和“感情”打分,影响民意的真实性,才能有效防止“高分者未必高能,绩优者未必高能”的错位现象。

三、促进企业人才培养,打造人才系列“三支队伍”

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持续发展,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充分发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的整体优势,制订规划考虑需求,持续发展考虑导向,部署工作考虑措施,增强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使命感,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创新三支队伍职位序列

要按照“因需设岗、精简效能、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改变管理岗位多、“官”多“兵”少、效率低下等现状,就必须进行“瘦身强体”,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一要突出精干高效,规范经营管理人才职位序列。要通过职数化控制、扁平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减少管理层次,规范职位设置,实行“三定”(定员、定岗、定编)。设置从科室办事员、干事、专职、主管、副主任、主任等经营管理职位序列。二要突出专业技术,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位序列。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密集程度和专业技术的特点,在专业技术和主干专业内,设置从班组技术员、技术专职、点检主管、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职位序列。三要突出技能人才,建立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岗位序列。要把技能操作人才纳入整体人才开发体系,设置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的技能操作岗位序列。通过建立人才岗位序列,三支人才队伍齐头并进,推动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

2.创新责权利系列体系

要对三支队伍的不同职位层级明确职责权限、任务目标及待遇,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实现职责与权利相统一。一是把握好不同序列之间的关系。对三支序列既分类别又分层次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人才实行同一管理,让人才随着层次的跨越逐步提升职位。二是明确不同职位的职责。人才随着岗位的递升,赋予相应的权限,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责权利相统一,更大程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取得实际成效。三是明确职业晋升渠道。要为人才提供相应工作条件、环境,让人才随着职位的递升进一步增强责任心、荣誉感。四是参照市场化运作。要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以实绩为核心,确定“三支人才”队伍职位薪酬标准,适当拉开差距,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绩效挂钩,对高层次、高技能岗位薪酬实行重点倾斜,提高人才的经济待遇。专家、高级职称、高级技师的薪酬待遇分别对应同级正、副职领导的薪酬待遇,职务职称得到晋升,经济收入也得到提高。

3.创新选好人、用好人机制

要充分重视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完善各项选人用人制度。一是选好人。要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企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要根据不同人才在能力、性格和行为上的差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用好人。要根据工作岗位的难易繁简,对人才不求所全但求所长,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做到用而任之,有职有权,在其位、谋其政,有其权、明其责,人才有激励才有干劲。要建立岗位竞聘机制,三支队伍职位序列实行竞聘上岗,实行动态管理,各类职位有聘期年限,任期届满要重新竞聘,职位空缺要通过竞聘补充,避免出现新的“终身制”。要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以业绩、能力和品德为主要考核内容,建立和完善职责、任务与绩效相统一的奖惩办法。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首要以信任为基础,排除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在企业中形成促进人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促进企业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培训“三个工程”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之本,培训是造就人才之泉,已被企业界关注、被管理者重视。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人才成长有一个发展过程,企业必须着眼于育人,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注重对不同人才进行分类别、分层次和分渠道的培养,在动态中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

1.实施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工程

人才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参与市场竞争,人才尤其重要。一方面要提高人才的文化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知识水平,要着力培养人才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前瞻意识,把知识物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要面对新形势,对经营管理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着力促进人才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补充新知识等,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按照“既抓教育培训,又抓实践锻炼”的原则,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来企业讲学提高理论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对经营管理人才实行轮岗、挂职锻炼等办法积累丰富实践经验。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的原则,通过对先进理念的“灌输”和对专业知识的“充电”,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构筑人才储备高地,处理好“培养与使用”的关系,重在培养刻苦学习又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处理好“提高学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重在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的人才;处理好“学习培训与岗位实践”的关系,重在以人才发展为目的,凭实绩用人才,才能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2.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专业技术人才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要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要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思路,制定《人才教育培训管理标准》等培训制度,造就一批关键发电岗位和重要生产部门的技术带头人。要抓好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面对高参数、大容量的发电机组,引导他们岗位成才,尽快掌握发电技术、设备性能的能力,达到运行人员全能值班、检修人员一专多能、管理人员一岗多职,促进人才队伍全面发展。要推动学习型企业建设,建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培养教育机制,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给人才持续不断的充电机会,通过带薪学习深造、借助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联合办学等形式,鼓励人才在职或脱产参加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要开阔视野,以技术攻关、课题研究、现场问答、学术交流等活动为载体,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掌握最新科技知识,适应科技发展的步伐,确保人才的“活力”。

3.实施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工程

技能操作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工人队伍的技术骨干,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掌握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程度,确定人才发展的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对象的课程,力求实用。要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技能人才的岗位操作、技术创新提供用武之地。要组织人才从工作中培训,在培训中学习,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培训才能学得更好,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评估培训的效果。要探索培训的实用性和内在要求,跟踪新技术的动向、专业知识的更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效果,确保培训的实用性。要大力实施岗位培养计划,抓好特种工种岗位、新建工程和技改项目的技能培训,确保在岗人才接受培训,考核持证上岗,鼓励技能人才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要推进技能人才考评制度,着力提高岗位操作技能,通过技能比武开展技术革新活动。要鼓励人才提合理化建议,总结先进经验,引导人才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发挥技能人才的聪明才智。

五、促进企业人才培养,营造人才氛围“三个环境”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一种亲近和谐的氛围,给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切实做到文化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让人才充分体会到企业的关爱,为人才提供一个大家庭式的温馨环境。

1.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待遇留人

当今,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也要重视改善和提高人才的生活福利待遇。要从简单的独裁型、监管型的管理模式向参与型、团队型的管理风格发展,营造既有竞争意识又心情舒畅的氛围,致力于发展与人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让人才有一种亲情感、归属感。要重视人才的身体健康,为人才进行定期健康体检、探望因病住院的人才,带薪休假、安排疗休养,能够让人才在紧张工作之余得到放松和休息,以减轻人才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同时,除了国家明文规定的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之外,为人才缴纳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等“五金”费用;为人才提供必需的住房补贴、交通补助和通讯工具等福利待遇;为人才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宁静、方便的居住环境,解决人才的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创造一个宽松、友爱、协作的创业环境。要让人才感受到:在企业中有地位、有作为;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安心工作,乐于奉献。人才能够享受到比社会更多的福利待遇,体现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团结协作、互助互济的良好关系,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的各项待遇得到改善,工作有信心,生活有保障,就会全心全意投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

2.改善人才的人文环境,文化留人

要营造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为人才提供发展机会与条件,保持企业与人才的协调关系,促进人才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要树立“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重视人的因素,注重对人才的价值理念的提升,关注员工智慧的发挥,为人才设计发展前程。要尽可能引导和培植人才的个性,善于摆脱烦恼和忧虑的心理因素,让人才感觉遇到了知音,对促进人才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科技成果,表彰“专家能手、星级员工、优秀员工”等先进事迹,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要关心、帮助人才,改善人才文化生活质量,减轻人才工作负担,为人才创造一个适宜的人文环境,让人才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要了解人才的思想和感情,多与人才沟通,诉说喜怒哀乐之情,通过增进了解、交流感情表达各自的挫伤感、分享各自的满足感,感受各自的性格特征和体现各自的工作风格。要建立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储备库,加强与各类人才的交流,了解人才所想、所思、所行,让人才体会到企业的重视和关心。只有这样,人才才能在愉悦气氛中努力工作。

3.改善人才的成长环境,事业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