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才培养教育

人才培养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12 16:24:49

人才培养教育

人才培养教育篇(1)

应用型本科是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但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的教育是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文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如何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人文教育;应用型本科;相融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的教育政策导向有了明显的转变,高等院校有了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分化发展,大学教育从以前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培养精英为目标的教育逐渐分化,国家对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了各高校探讨的关键,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观。近年来对应用型本科的内涵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应用”为主要特征,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基础。虽然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但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全面协调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及人文教育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断强化专业实践和职业性,使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新性和职业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以行业为本位,以技术体系为依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专业经验知识)并重渗透,形成复合性、动态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门人才[1]。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是跨学科跨专业人才。

2.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

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或认为是人的终极关怀,或认为是知识分子精神,或认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或认为是一种超越又现实的精神。无论如何,人文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2],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人文精神直接体现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育,以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为核心,涉及道德、知识、法律、审美等各方面。人文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含人文素养。应用型本科与以往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的区别是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教育模式。人文教育本身即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人文素养涉及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应用型本科的人文教育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设置人文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人文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强调以思考、理智、判断等能为为主要特征,不是某种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以常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不以积累和提高专门知识为目的;其知识在交流中产生,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解放人的心智和促成人心智的成长[3]。人文教育不是专门知识的灌输,看似无用的知识,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吸取人类智慧中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忽略

服务国家,从属于经济的教育格局一直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开始注重加强本科的职业教育,注意加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难免持有“职业至上”的观念,试图为各技术领域培养专业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但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由于对人文教育较忽视造成的后果。人文素养课程在多数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中比重普遍还是相对较小,且人文素养课程门类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囊括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等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多数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很少挖掘出具有本学科本专业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特质,无法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多数教师只关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专业所涉及的人文精神极少关注。总之,高校的人文教育存在问题,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教育得到重视程度更低,这无疑对真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阻碍作用,培养出的学生即便有很好的专业技术,也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为职业做准备无可厚非,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技能上要出类拔萃,还有心智健全,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与人文教育关系密切。

二、人文素养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之初,各高校为了强化专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十分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正确的途径,但人文素养教育也同样不能剥离。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打破了学科单一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是目前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即是适应这样的社会背景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具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性的人才,其特点是知识面广博,知识交融性高,思维辐射宽,社会适应能力强[4]。复合型人才体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倡导宽口径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体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包涵哲学、文学、历史、政治、法律、经管、艺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一般而言,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知”,人文素养教育重培养人的“情”、“意”,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是“知”、“情”、“意”的统一。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人文素养教育试图在人格健全、人格独立方面有所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不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能,还应该培养有明确目标、情操高尚、有一定审美趣味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各行业领域中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俏,各企业单位都强调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所以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应给予高度重视。

2.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眼界,有助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

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专业技术,专业课程和科学实验课程可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事实判断,而人文素养却能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即“应该如何”,仅有专业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看到前方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在价值判断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学生眼界的拓宽,对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涵盖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体系,而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基本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人文素养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感的同时,还涉及职业道德,某些企业认为学会做人态度和技能是人才的第一层次,实用技术为第二层次,知识才是第三层次,在实际工作中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真诚地对待工作对象,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对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当重要。而人文教育中的文、史、哲知识、经管、法律知识能从不同的层面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因为除了学校所学知识之外,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人生各阶段中,为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英国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场所也不限于家庭、学校、文化中心或企业等[5]。人文精神是终身学习的内涵之一,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培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

3.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具有积极思维个性和心理品质的人在各种社会环境活动中取得社会进本成果的能力”[6]。个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一线创新人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而人文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人文素养是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创新人格、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实践证明,创造性人才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人文教育既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又可创造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人文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营建、校园文化活动等培育创新环境。总之,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

三、人文素养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结合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体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可以相融的,要实现二者的结合应该首先改变急功近利,职业之上,只看眼前的培养人才观念,改变忽视人文教育价值的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提倡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人文素养课程比例

要真正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课程结构的优化十分重要。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以往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则适当地向实践性和职业化倾斜,人文素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类偏少,且缺乏全局意识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较僵化,很多人文素养类课程流于形式,脱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教育效果。优化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试图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的融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人文素养类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且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显示人文素养课程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科学设置课程

专业技术有与某种人文精神是相通的,没有人文素养作为支撑的专业技术也将是行之不远的。每一个专业领域基本上都有一些与之相合的人文精神,以这种人文精神指导开展专业教育,有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如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挖掘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力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的树立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该深度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为之设置与专业契合的、更合理的人文素养课程,营建校园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3.营建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人文精神最好的体现,虽然不是课堂教育,却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影响,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和谐的校园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形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将人文素养课程纳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挖掘专业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校园融合的合理途径。

作者:吴建冰 李作华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性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8.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3.

[3]徐贲.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4]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11.

[5]周春儿,洪茹燕.终身学习政策研究:香港的理念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

[6]曹蓉蓉,吴毅.创新意识与能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9.

人才培养教育篇(2)

大学理念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反思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犷吐质动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在社会不断发展变革中,大学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社会对大学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责任。大学理念的演化深刻体现了高等教育基本哲学指导思想的变化,以及大学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政治经济体系的融合程度。

几个世纪的大学理念的演化变迁中,大学最根本的职能和最核心的价值始终是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发展,这也成为所有现代大学理念的基本出发点。现代社会中,大学的发展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檄烈竞争的环境之中,经济与技术发展不断提出新的任务,社会和文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大学被寄予极高的期望。如何在现代大学理念的视角下,构建新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使大学培养的人才在纷繁复杂和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明确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大学理念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

1.工具人是否应成为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大学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几个世纪以来,关于这一命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以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为代表的纽曼拱堡雅斯贝尔斯等学者都着重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llstaendig。menSChen,又译为“完全的人”)或‘全人”(thewh。leman),即“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播事实和技能,而且要造就全人尸’1所谓“完人”就是有修养的人,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实用主义或工具主义哲学思想的科尔、范·海斯等专家学者则强调大学应在培养训练有素的从业人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如科尔提出:在当今社会,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者和零售商,不可避免地要为社会服务。大学应该为民主社会培养有效的公民,这种有效的公民,不但是一个积极的公民,而且还是积极的生产者和积极的消费者。这一关于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争论,其实质是在探究:大学应该培养作为人的人还是制造工具?延伸到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则体现为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施行的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为实现培养专门人才的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专业关系不大的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等都减少许多,甚至被取消。“按照这种经过慎重考虑的教学计划去学习,学生毕业后,即可以成为那一门的专家,立即可以担任起工程师或其他相当的职务”。[’〕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市场经济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目光关注于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强调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本科教育的政策,都从不同角度强调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02年11月,7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的校长教务处长云集南京,专题研究,''''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问题。[3]其核心目的就在于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类需要。

我国这种以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大学教育在现实中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文辅相先生系统总结了长期以来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普通教育目标淡化;二是科学教育目标层次偏低;三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四是个性发展受到忽视尸4〕针对我国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培养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人文素质和个性发展的现状,杨叔子先生在相关文章中提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尸5〕

2.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是否应得到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对他们作为一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关注,是被忽视和弱化了的。而一个把致力于民族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大学,应该是既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同时也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因为社会就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就是为了每个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对每个“个体”的关注也在培育着每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里接受的培养也应该是多样的,大学不培养单一类型的大学生。因此,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并根据个性需求的不同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在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一方面需要部分从事农业科技攻关和技术发明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大量掌握农业科技前沿知识和实用技术,着重从事技术改造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更多掌握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从事开发推广、生产经营管理的人才。因此,从教育对象个体发展目标的角度分类,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对农业本科教育需求的不同,针对未来就业发展趋向的不同,可以把农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农业科学研究型人才、农业推广应用型人才厦合经营管理型人才浓业生产实践型人才等,依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

3.不同院校之间的培养目标是否应保持一致从1998年到2004年,我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数从108万人增长到447万人,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我国已经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出现变化,不同院校的分化也逐渐加重。在我国,不同院校相近专业长期保持着高度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既有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原因,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表1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2006年)化,很大程度上,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也与高等院校对现代大学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有关。以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例,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相当一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趋同。而农业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应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本校在国内的地位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合理确定具有各自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基于现代大学理念的本科人才基本特征分析

资料来源:各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学评估报告。

1,具有鲜明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社会人毫无疑问,确立道德作为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必须的。这一人才特征其实包含了三层含义:鲜明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社会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其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藉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对教育而言,道德应成为教育的最高目的,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社会道德问题和道德教育问题成为越来越引人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因为形形的道德问题被曝光,象牙塔内所培养的人才如果在道德上是缺失的,或许将带来更大更多的问题。综观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西方国家提出诸如“把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基础重新还给学校”之类的口号,突出表现了全球对人类道德现状及前景的严重焦虑。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发表的忆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本身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必须进行从未要求它实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道德和精神问题。”

以农业院校为例,农科本科人才培养不是要培养仅仅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工具人”,而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人格健全是指农科本科人才不仅具有专业文化知识,而且能够正确理解人生和社会问题,应该是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是在人格中德智林、美等因素和谐统一发展的,具有诚信、爱心、

高校名称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华中农业大学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用型、研究型和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山东农业大学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广适应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川农业大学

培养心系“三农”,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河北农业大学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湖南农业大学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

培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先进的学习与研究方法、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某个领域发挥骨干作用的高水平本科人才。

云南农业大学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和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公正和奉献精神,热爱生活追求真理,在民族利益、国家命运、百姓疾苦面前有清醒的认识,能与人和谐共处,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如此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也即许多学者提出的培养“全人”的目标,这也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真正目的。

社会人则着重强调培养的本科人才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博耶在《学院一美国本科教育的经验》的报告中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重点应实行“从能力到责任感的转移”。“大学生学习的质量最终要根据毕业生是否愿意为社会和公民服务来衡量。”博耶指出,“学生学习知识以及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学生必须具有更开阔的视野,运用他们已经获得知识来发现,形成价值观,推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发展,本科生教学的最高目的是促进学生从具有能力到承担责任。”

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农科大学生面临的工作环境条件J作压力更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对农科类本科人才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不能成为负责任的社会人,就无法承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责任。农业行业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工作回报率低、周期长,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无论是从事农业科研工作,还是农业推广经营工作等,都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心态和长久的责任心。

2.具有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学习人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召开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议,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理念。现代社会,尽管人的一生中可能有若干时期需要做出特别的努力进行训练,可能有些时期比其他时期学习更为有利,但己“不可能有理由认为某个年龄阶段是专门用于教育的”,“人们一致同意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人的一生之中”。现代社会,知识总量急剧增大,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对于个体来说,无论怎样增加在学校教育期间的知识学习容量,都是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学习将成为一个终身的过程;学校再也不是一个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基于此,在现代大学理念的视野下,本科人才应是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学习人,即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要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把这种学习能力的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同样,这一人才特征也包含两层含义: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人,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

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农业学科,对农业本科大学生而言,无论是从事研究型工作,还是从事生产实践经营工作,都必须把握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脉搏,只有具有持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才可以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被知识更新和社会变化所淘汰。

3.具有宽厚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深学问体现在大学探索和传播的各种知识之中,但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当中。当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工具,而是要使学生掌握生存发展和提高的工具和手段,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当真正反映事物本质的知识按人类的需要组合起来并满足人们的希望时,智慧就会从知识背后呈现出来。当这一过程完成时,科学家的发现就转化为人文科学”,高深的知识就转化为智慧。

以高等农业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为例,无论是以专业人才为培养导向,还是以通才为培养导向,都应具有一定的农科专业背景。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多样的,所以对农科人才所需要的农科专业背景的广博程度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借用通识一词来标记农科专业背景,即应当如通识教育一样,不在于受教育者学到多少农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在于其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已经开始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能在日后的发展中,在需要相关知识时能恰当地运用。技术人是这一人才特征的另一定位,由于农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农科本科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应用型农科本科人才培养中,这一人才特征需求将更加明显。

三、构建适应现代大学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核心地位的确立,大学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更迫切需要大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所言:“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处于危机之中。”这种危机更多的是指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明确适应时展的现代大学理念,构建适应这种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

1.大学目标功能:实现追求高深学问与服务社会的协调统一

大学既是知识的保管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同时它还是传播人类积累的文化和科学经验的主要工具。追求高深学问、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探讨一直是大学的目标,但大学不能成为独立的象牙塔,仅仅只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进行与社会经济和国家保持距离的纯理论科学研究和高深学问的探讨。大学只有承担更多的社会政治经济责任,才更具有其存在的价值。现代大学理念就是要使追求高深学问和服务社会协调统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教育发展研究热点报告中所倡导的,要建设新型的进取性大学,把大学的功能定位为:一个开展高质量培训的地方,使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和专业职能等活动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一个全力从事探究、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地方,及全力发展科学和参与开展技术革新与发明的地方;一个基于质量和知识学习的地方,特别向未来的毕业生灌输立志追求知识的理想;一个把知识用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的地方;一个鼓励和积极支持与工业和服务部门进行合作以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进步的地方。[7〕

2,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存在着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冲突。这两种价值观的背后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的矛盾。自由教育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述,自由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实际有用,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自由)与和谐发展。自由教育认为,只有那些陶冶心灵养成德行的学科才应列入教育内容。自由教育主要包含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专业教育是指专门化的系统知识的培训,旨在为学生从事某项职业做准备。专业教育主要侧重指实用学科的内容,更多的是指专业化的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大学理念的视野下,简单割裂分析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都将使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出现错误的倾斜,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的职业需要使自由教育已不可能居主导地位,一味强调专业教育将使大学生的价值观科学观社会观遭到削弱,“知识被分割的支离破碎,学科专业的划分过于狭窄”。因此,构建现代大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必须把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融合,使大学培养的人才既有良好的科学知识素质,还具有宽阔的人文精神底蕴。3.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的和谐共赢

人才培养教育篇(3)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

目前,创新教育表述有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我们一般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时说:“大学应教给学生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人格,造就创新型人才。

我国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被严重固化。据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要参加上千次的测验与考试。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之后学生所有的灵感、悟性都被消磨殆尽。由此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就越是单一,视角也越是狭隘。美国也有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时可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的时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以后起创造力就下降为2%了。这说明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被知识的经验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我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不注意让大学生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那么培养出的大学生将不能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势必会阻碍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在高校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

1.树立创新教育观

创新教育不是一般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观念的重新厘定。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对高校来讲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比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改变以知识多寡、分数高低、学习优劣作为衡量人才的旧标准,逐步树立起“会做人、会做事、会求知、会创新”的新人才质量观,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淡化教育的工具价值,重视教育的本体功能,树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发挥学生才能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往的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注重创新意识的培育。教师要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来增加课堂信息量,要尽可能的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积极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使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性思维。倡导教授、知名学者给学生上课,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激发他们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开拓学生视野,诱发学生的创造性。

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安排上,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到自己联系或由学校负责安排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多参加面向社会的科技咨询,教育服务等有益的活动。学校也要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与联系,为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和社会创造条件。

3.教学民主化

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进行模仿性学习,服从性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学生围绕教师转,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就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唯有民主化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曾说:“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种宽松的环境就是教学的民主与开放。

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能轻易否定考试的作用。”“但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唯一方法。”高校也要认真研究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革考试的形式。完善建立一套科学、可信的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实行弹性学分制,改革教学管理,允许教师教学内容上的个性化,允许教材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试考核方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新思想、新观念,创新素质逐步在其中培养形成。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内涵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6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2.创新人才的培养

(1)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等的有机结合。创新思维是对人的认知活动而言的更多地体现在与发散思维的关联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往往与问题情境的设置、认知策略等联系起来。还有的利用头脑风暴法和戈登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塑造创新人格

在创新活动中,创新思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但创新人格在人的创新活动中也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活动就将陷于困顿。创新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的精神风貌。

(3)提高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教育篇(4)

着力培养农村科教文卫人才。根据远程教育信息、节目丰富的特点,四是创新“远教+基地”带动式教育模式。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载体,努力在营造新风尚、传播新文化、开创新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大力培养农村科教文卫人才。结合“三支一扶”和文化进乡、进村、进社区和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活动,县上聘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组成远程教育适用技术辅导队伍,深入乡镇卫生院、乡村小学等基地,根据群众的需求,随时实地辅导,增强学用实效。今年以来,共培训乡村医生225人,农村中小学教师3200人,农业科技人才200多人。

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县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使农民长期得实惠”长效机制,整合各方培训资源,扩大教育培训面,着力培养农村“四类”人才,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着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拓展“支部+协会”服务功能,一是创新“远教+协会”联动式教育模式。县上将专业协会活动室建立在各村的远程教育播放点,采取站点牵头,协会组织的方式,重点围绕草畜、药材、核桃、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定期组织协会会员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技术培训,推广优质牧草、良种黄牛、美国黑核桃等优质农产品品种,提供无公害栽培技术、果树落叶病及食心虫防治、肉牛饲养等20多项技术,使远教的资源优势与协会的管理、技术等优势有机结合,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实现了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着力培养农村现代信息人才。注重引导农民增强现代信息意识,树立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的意识。结合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农村党员冬训、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等工作,根据党员群众的需要,延伸远程教育的手臂”开展“技术夜校”农家课堂”等活动,主要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有关光盘播放、卫星数据接收、计算机操作等基础知识,委托“农家课堂”组织附近的群众收看辅导,二是创新“远教+农家课堂”流动式教育模式。从而扩大远程教育培训的覆盖率,进一步拓宽农民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掌握致富信息的渠道。

着力培养农村党员干部人才。县上组织涉农部门技术员和各村的经济能手利用基层党校分期分批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引导,三是创新“远教+党校”互动式教育模式。重点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学、法律和农产品生产、流通、运输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技文化知识,让村党员干部在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中保持先进性,成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同时,采取“搭车穿插”方式,利用党员会议、重大节日、农闲等时机开展培训工作。利用党员定期集中理论培训的机会,将培训内容向讨论、交流农村实用技术延伸,培训对象由党员向群众延伸,把播放室建成技术员、党员、群众相互交流的平台。

人才培养教育篇(5)

【关键词】 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基础教育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个根本性问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关系到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笔者作为一名山区农村小学的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中作了一些探讨,认为,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1 人的素质与素质教育

什么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指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适应各种社会活动的综合能力。应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换句话说,素质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让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又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生存技能的综合教育。

2 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

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来的人必须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必须是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了教育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

教育方针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教育方针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表明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育方针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3 应试教育与教育误区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由于历史原因、封建陋习及当前的城乡差别,使得人们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的愿望还非常强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尤其是面对升学、高考等不可逆转的指挥棒时,多数家长轻“素质”重“应试”,把教育变成“成绩加工厂”,使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剥夺了孩子所有的“自由发展时间”。许多老师更是视“听话”“分数高”为素质教育的蓝本,以僵化的思想、陈旧的手段教育学生,导致学生厌学、甚至逃学。显然,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误区”。

3.1 “瘸腿”教育。考试得高分是智育素质的要求。但是,只为分数而教育,却成了应试教育下的现实,学生的品德、修养、生存能力、自立能力等如何,这些关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知识全都被置之度外,“瘸腿”的教育必然造就“瘸腿”的学生。

缺生存能力:有一高考生考到480分,上不了大学,回到家什么都不会做,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后来因抢劫、偷窃、打架等被抓进公安局。

缺生活能力:有几个大学生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较艰苦,教师要自己煮饭,他们跑到校长室请求,说:“校长,我们不会煮饭啊,现在以人为本了,怎么连煮饭都要自己的啊?”校长哭笑不得。

缺伦理道德:有一个大学生,与大学同学结了婚,妻子是广州籍人,在市机关工作。父母满心欢喜去广州见儿媳,儿子引着父母见儿媳,可儿媳看见两个老人老态龙钟的样子,非常不高兴,睥睨一眼就走开了。

缺社会知识:深圳某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回农村老家一趟,发现老家的瓦房顶上会冒烟,门前有小溪,很好奇,就在父亲指导下画了一幅图画。在学校上美术课时,老师带着学生在楼顶上观察城市的房子,然后要学生画一幅画,这个学生感觉城市的房子没特别,正好将回老家画的画得意洋洋地重新画一幅交上去。老师看见很是生气,说:“你画的是房子吗?矮矮的,三角顶,顶上还会冒烟?周围乱七八糟的,是房子吗?重画。”结果,学生回到家哭叫:“爸,你骗我,老师说老家的房子不是房子。”

3.2 怪异名师:“高考状元”、“中考状元”“奥赛第一”造就了怪异名师。

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大量精力和时间消耗在反复练习、死记硬背上,提高考试的熟练程度上;

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分”,不惜本钱动员已考上大学的学生返校复读,有的高分学生被当作“大熊猫”一样,专门配置设施齐全单人宿舍(被称作状元楼),专门教师陪读,吃喝拉撒有人管,人文“至极”,非把这个学生攻上清华、北大不可;

有些学校偶尔考到一个某某市单科“状元”,这个教师就会被炒作所谓“名师”;

有些小学也不例外,把全镇成绩好的少数学生集中到一个学校一个班里,有“名师”专门负责,应付竞赛、升中考,(尽管上面不准办重点学校、重点班,但为了博得领导认可的“办学质量”而偷着办),而大多数学生则放在一边,“顺其自然”,完成普九。

这样的“名师”,强迫学生追求分数,是牺牲学生其它兴趣和综合发展为代价的,是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素质发展需要的,这样的名师是“怪异名师”。

3.3 忽左忽右:“瘸腿‘教育”、“怪异名师”现象忽视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可是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时,人们又是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呢?“取消考试”、“减轻课业负担”又成了人们推崇的话题,在我能接触的领导圈子里,没有能解释出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人的综合素质。

3.4 外行管理:某市教育局,局长原是某县管林业的副县长,从来没接触过教育;副局长4个,三个没教过书;科长13个,4个是别的部门调过来的,3个当过中学教师,2个当过小学教师,4个大专毕业直接分配来的当中有2个是非教育专业的。

当然,造成“教育误区”不是偶然的,教育管理体制没完善,权力管理代替制度,经济发展城乡差距太大,教育发展不均衡,学习型社会没形成,教育领导干部不内行,办学行为不规范,官僚教条严重,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用升学率评价当地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片面的应试教育之风。

4 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

提到素质教育,一些人想到的无非是唱歌、跳舞、绘画、剪剪贴贴等与艺术有关的课程。我认为,这样的理解太偏了。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为根本目的,培养人的个体自主、人格独立,突出学习的乐趣性、思维的创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

有专家认为:素质教育是爱的教育,是要培养有爱心的人。在家长、老师的示范下,让孩子每天学做一些踏踏实实的好事,有礼貌,尊重人。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素质教育是劳动教育,是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人。他经常带领学生学耕地、播种、打水井、修钟表、开机器。他认为,教育一定要“教学合一”,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既巩固了书本知识,也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道德情操、创造力和自尊心。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就体现了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真情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发展观、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1 素质教育的立足点是人的思想素质(德育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级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有一定的目标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前途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思想素质应包含思想高尚、道德优良、求真务实、知荣明耻等方面。

思想高尚: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为祖国繁荣、人民富裕而不懈努力的志向。

道德优良:培养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公德自律,追求道德完善,倡导奉献精神,敢于和社会上某些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求真务实: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勤恳踏实、坚定勇敢的优良品格,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以求真的科学精神,以无畏的探索精神,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

知荣明耻:让学生掌握八荣八耻,融通八荣八耻。文明的人文素养,文明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端庄高雅,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人与社会之间的自主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承受挫折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2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的文化素质(智育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好文化知识。

人的文化素质体现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应用能力、应试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

阅读能力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写作能力能快速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记录过去、现在、将来;应用能力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应试能力能将所学知识随时接受检测,其实就是要求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太片面,但我认为学生不能没有应试能力;思考能力能面对问题进行有方向性的全面分析。

智育教育关键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要求开齐科目,开足课时,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实行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席演讲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4.3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人的生活素质,培养学生适应自我生存、自我发展、适应各种社会活动的综合能力。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根据我多年的基础教育经验,教育要宽厚基础、三高素质、一专多能。

宽厚基础:就像建高楼大厦,基础越宽,越厚实,就可建得越高。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独立生活,拓宽知识视野,为适应中、高级教育及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高素质:学生的思想觉悟高,文化水准高,生存能力高;

一专多能:一专就是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亮点,要善于发现,善于培养;多能就是,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文化知识,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唱歌、跳舞、乐器、打球、劳动技能等,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语表、学会审美、学会创新,能力愈多,生存能力就愈强,其发展空间也就愈大。

合作能力:社会事业的发展更需要群体的合作。应该学会人际沟通与合作,教学中要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学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语表能力:能将所见、所闻、所想的精神实质准确完美表述;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这种能力都是必备的,这是社会沟通、展现自我、获得认可的不可缺少的能力。

审美能力:是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能正确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学会欣赏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和心灵美,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要学会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创新思维: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新的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等。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表现。

人才培养教育篇(6)

【关键词】人文素质;职业教育;和谐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十一五”期间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正如人说“国家新资助政策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添了把火”。[1]与此同时,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这必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所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个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技能训练为重点的时期。但是如果我们从教育的本质,从人的发展角度思考“半工半读”制度,难免会提出另一个问题:中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否会面临风险?是否会被进一步地边缘化?缺少人文素质教育的职业教育会是怎样的结果?带着这些问题,本人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制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半工半读思想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从现代职业教育视角看,它是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半工半读这种学习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2]

200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强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按照《决定》的要求,教育部随后也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以及《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大力推行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因此,重视技能训练和培养的“半工半读”制度必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表了中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半工半读”制度下职校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风险

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一直伴随着高校的成长,根植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之中。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这种关系尤为突出。由于大部分职业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足,加之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教育处于边缘状态。[3]

“半工半读”制度要求职业院校尽快突破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落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他强调“校企合一”、“前厂后校”或“前校后厂”的培养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这正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人才的匮缺,以及体制转轨和产业转型亟须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和新兴技能的培育。[4]

三、人文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新时期,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其总体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这一决定,明确地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技素质教育并重,改变了传统教育观念中重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轻视甚至漠视“做人”的学习,认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的目的。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技能,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任何教育,他的根本任务是启迪人的心智,其终极指向是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职业人”,而且是“社会人”。“社会人”是“职业人”的前提。“人的社会化”就是人文教育对一切社会成员的“人化”教育,是旨在培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之分,是全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中最基础部分,贯穿于人的教育的全过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中,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基础和优先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提到:“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开放的人。任何把对劳动者的教育计划局限在可能产生短期效益的劳动技能上的企图,都将导致大量长期的结构问题。其代价将是一个僵化的非学习性的劳动市场。这种市场面临快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会风险很大。”所以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发展的长远要求来看,职业院校不可能排除人文素质教育。

(三)职业教育更需要人文素质教育

在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中,人文素质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它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教育。职业院校由于自身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等特殊性,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一是职业院校以理工科为主,学生主要是理科生,文化素质不如一般的高校生,更需要人文精神的陶冶,更强烈地呼唤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而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职业院校在处于外延扩展,内涵发展的特殊时期,在专业设置和专业教育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等倾向,客观上对人文教育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发展。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不如普通高校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刚刚完成初中教育,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少,学习能力都比较差,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如果不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只能成为简单的技术工人,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三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就业市场导向性。职业院校毕业生只直接面对市场,面对社会,而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机制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现代科学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具备适应社会变化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如有效的沟通交流、承受挫折、理解感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关注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使其成为“社会人”,而不是“工具人”,促进个人的健康和谐发展;而且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与否也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是否能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强,高治军.国家新资助政策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添把火[N].中国教育报,2007-09-05(1).

[2]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人才培养教育篇(7)

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事物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特别是高校的教育统计和一般统计工作一样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数量,严格按照评估数据统计学生人数;按不同价值数统计教学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教育经费的收支分类计算;校舍、场地面积的计算等,统计工作是靠数据说明问题,通过数据信息反应教育现象;第二是时间,统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信息和数据,从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高校的统计工作具有严格的时间性,一般以一个学年度为时间范围,这样获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参照性;第三是科学性,统计数据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精准,采集到的数据要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进行统计分析;第四是法制性,教育信息的统计要依据《统计法》的相关规定,更要遵照《教育统计暂行规定》,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不得瞒报、谎报、漏报,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及时上报,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修改统计信息;第五是数据统计的动态性和全面性。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的教学经费逐年增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所有这些情况都在统计信息中。这种动态性的数据信息也是学校发展的标志,是高校办学成就的展示。数据统计既要全面展示成果,又要真实反映缺陷。

二、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统计在人才培养评估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教育统计工作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这是我国高校现有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术地位、经费等情况的监测仪。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确定教育评估标准的重要参考,高水平的教育统计是影响主管部门进行教育评估的重要因素。主管部门可以从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中发现高等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管理和监督的方向。从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总结中,制定监督、检查、评估的条件,重点监督和评估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从而能够明确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予以增加投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及教学环境的改善,增强办学的实力。现代化的统计手段,可以进行多种数据的分析,进而总结出数据之中隐含的规律对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高校统计是把数据、情况、问题、建议等融为一体,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把脉,有效地发挥了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管理和决策的监督作用,统计信息以报告的形式上交,也是学校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

三、正确认识教育统计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发挥的作用

高校教育统计的重要性使得该工作在教育管理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统计工作是高校科学管理的体现,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监督的途径,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教育统计为高校的评估提供数据参考,高等教育评估对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教育统计坚持真实、可靠、科学、规范的原则开展工作,为政府及社会对高校的监督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资料,是确定高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的科学依据,通过评估指标比率来考量学校是否达到要求。其次高校教育统计对于高校自身的管理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统计,把学校运行情况真实地呈现在管理者的面前,对于管理层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也起着辅助作用。统计工作涵盖的范围,包含了高校管理的全部工作,对于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评估,都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育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师资名册的统计,分门别类,对于管理层掌握及调配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还可以对教职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