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3 09:15:47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1)

国内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方面:(1)从不同角度构建省域旅游业实力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综合实力,对比分析省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实力;(2)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分析我国旅游业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特征,探讨旅游区域差异的动因,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的对策[1]。近几年,地区旅游业实力差异研究由于研究内容局限和研究方法单一等原因,逐渐淡出学术研究视野,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的旅游经济差异研究紧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而让人耳目一新,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本文选择后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原因。近期研究中,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研究框架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程度、分布格局或空间特征、影响因素或差异动因等三大方面构建或辅以协调发展建议、对策。本文将先从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两大方面对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和评述,最后对新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一、基础理论研究

1.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衡量指标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定量测度,要基于一定的指标。指标的选定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区域间的可比性,且指标能够合理有效的反映中国各个区域的旅游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态势。目前,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领域,学者们囿于研究区域的不同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的衡量指标有所差异,最常见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

入境旅游是我国开展最早的旅游形式,各地区对于旅游外汇收入的统计口径较为一致。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多数研究所利用的衡量指标。陆林,余凤龙(2005)[1]、叶护平,韦燕生(2005)[3]、张海霞,张旭亮(2007)[4]以国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指标分别研究了中国省际和浙江省区际旅游经济差异和空间特征。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经济收入和休闲时间日益增多,国内旅游由小至大,快速发展起来,各地区的国内旅游统计数据也日益完善,因此也不乏采取国内旅游收入为衡量指标的研究,高超、陆玉麟(2006)[5]、程进,陆林(2010)[6]即以国内旅游收入为衡量指标分析了江苏省、安徽省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旅游收入的来源多样,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只是旅游收入的一部分,因此上述研究因为样本数据的单一,研究结果不免有所偏颇。为此,有学者选取旅游综合收入(旅游总收入)作为衡量指标,以期获得较准确的研究结论。肖波,王嘉学等(2008)[7]、赵俊远,苏朝阳(2008)[8]、郝俊卿,曹明明(2009)[9]、蔡业新(2009)[10]即采用旅游综合收入对云南省、西北五省、吉林省和陕西省做个案研究。相较于以单一变量为衡量指标的上述研究,王凯,李华(2007)[2]提出以以国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为基础构成的综合指数为衡量指标,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及旅游产业基础的现实格局进行分析。此后,李元青,薛东前(2008)[11]、苏建军(2009)[12]沿用此衡量指标对山西省的旅游经济差异做出分析。

2.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比较多,主要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大部分。前者主要有离差、标准差,后者则有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极值差率、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泰尔(Theil)指数和基尼(Gini)系数。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使用条件限制,各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及具体分析要求进行选择。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各学者所采用的测度方法有所差异,但以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因为简单易行而较为普遍。陆林,余凤龙(2005)[1]、高超、陆玉麟(2006)[5]、苑涛,何秉宇等(2007)[13]、张海霞,张旭亮(2007)[4]、张广海,田纪鹏(2008)[14]、邹家红,王慧琴(2009)[15]、郝俊卿,曹明明(2009)[9]、王凯,李华(2007)[2]、李元青,薛东前(2008)[11]、苏建军(2009)[12]均采取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在相对差异研究方面,变异系数虽然简单易行,但只能对相对差异程度及发展趋势作出测度,难以对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分解,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恰恰能弥补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有学者尝试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及其他测度方法进行研究。叶护平,韦燕生(2005)[3]以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为测度方法,系统地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差异及其变迁。通过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地区构成进行分解,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杨世河(2007)[16]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和综合差异指数分别对黄山市年际旅游经济差异和其平均水平与祁门县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智博,吴小根等(2007)[17]采用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差异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江苏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特征。赵俊远,苏朝阳(2008)[8]用旅游总收入和及其所占GDP的百分比2个测度指标,采用泰尔指数对1996—2005年西北5省(区)旅游经济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由组内差距造成的差异在西北5省(区)旅游经济差异中处于主导地位。邹家红,袁开国等(2009)[18]以2000-2007年湖南旅游统计基础数据,采取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湖南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增长做了系统分析且得出五大旅游区间差异和各自内部差异是造成湖南区域旅游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主要原因。陈晓,(2009)[19]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4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王迎英,曹荣林(2009)[20]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定量评价了山东省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趋势及空间特征。运用泰尔指数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区域构成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差异主要是由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引起的,东中西内部差异较小,而在内部差异中又以东部的贡献率最大。程进,陆林(2010)[6]以国内旅游收入为衡量指标,利用极差、标准差、极值比和变异系数对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

3.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对于造成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或动因,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共识:资源禀赋(赋存)、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差异造成区域旅游经济存在差异。陆林,余凤龙(2005)[1]指出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区位要素是影响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高超、陆玉麟(2006)[5]认为除了资源、区位、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外,服务设施差异也是因素之一。苑涛,何秉宇等(2007)[13]探讨了新疆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动因主要是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的差异。杨世河(2007)[16]根据黄山市域的具体情况,将影响黄山旅游经济差异的因素归为两类:年际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行为和突发事件;空间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郝俊卿,曹明明(2009)[9]的研究显示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陈智博,吴小根等(2007)[17]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三个方面对江苏省旅游经济差异的内在影响因子进行了阐释。肖波,王嘉学等(2008)[7]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六大旅游区旅游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旅游开发的历史条件限制、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等影响云南旅游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地域差异因素使得云南区域旅游的非均衡态势将长期存在。邹家红,袁开国等(2009)[18]认为旅游资源赋存差异、客源市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湖南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程进,陆林(2010)[6]指出旅游产品差异是影响安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李元青,薛东前(2008)[11]认为山西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因素等的影响,尤其是政策导向的影响十分显著。

二、实证研究

1.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结论比较国内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且多数研究结论相似: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缩小。但因为研究区域、样本数据、衡量指标及测度方法不同,有些研究结论相异。苑涛,何秉宇等(2007)[13]分析了新疆15个地州近10年旅游经济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扩大态势,绝前者扩大速度大于后者的扩大速度。张广海,田纪鹏(2008)[14]发现山东省旅游经济存在地域差异及其特征:入境旅游经济绝时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在扩大。肖波,王嘉学等(2008)[7]对云南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波动式递增状态,相对差异呈先增大后缩小的演替趋势。苏建军(2009)[12]分析了1992-200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在波动起伏中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存在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

2.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

结合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程度的研究,有学者对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布格局做出分析。高超、陆玉麟(2006)[5]根据梯度原理,将江苏省分为3个梯度空间。苑涛,何秉宇等(2007)[13]针对新疆旅游经济的区域非均衡性的演变空间特征,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新疆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呈现以天山为界、“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的金子塔模式;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符合位序-规模模型。张海霞,张旭亮(2007)[4]认为浙江省旅游经济的空间集中性显著。邹家红,王慧琴(2009)[15]的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已基本形成以长沙为中心。以张家界和衡阳为两翼的“一中心、两劲翼”,以及分别以长沙、张家界和衡阳为增长极的湘中、湘北、湘南三大旅游区的空间格局。陈晓,(2009)[19]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1992-2004年辽宁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得出研究结论:旅游集中度很高,且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梯度很大。程进,陆林(2010)[6]指出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异。综观各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不难发现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传统的统计指数,或再结合地理集中指数进行的定性描述,而未反映出区域间的空间异质性、空间相互作用和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规律。

3.评述和展望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2)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较为少见,主要的工作是附带在相关专题或系统研究中进行的。从国外100余年的旅游研究史来看,尚未找到专门系统研究旅游消费的著作。从近期研究动态来看,也未将注意力摆在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上来。从国内的旅游科学研究情况来看,旅游消费的系统研究已经起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相关学科所作的工作更多。

旅游消费的研究,已有工作大致可从两条线索中追溯:一是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二是从旅游科学研究中附带或从其他相邻科学角度所从事的专题研究。

1.从消费经济研究中产生的旅游消费研究成果

从消费经济角度探讨旅游消费问题,在我国是尹世杰教授最先敏锐地感觉其意义,并率先倡导的。还是在80年代初期,尹世杰教授就指导研究生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同时他也认为董辅@①较早就具有旅游消费经济思想,主要是旅游资源价值问题和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问题的研究。实质上,在80年代就有从基本理论研究入手进行探讨的,如龚晓宽、宋维真的研究,但是总的说来未形成体系,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主要从消费文化的角度,涉及了旅游消费的研究,1994年底,由《消费经济》杂志社首先发起的消费文化的讨论中,就出现了许多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旅游消费的研究,如尹世杰教授认为消费文化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们精心创造的实物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消费行为;周淑莲等则认为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是消费文化在消费品上的表现,风俗、风格、地方特色等是在消费方式上的表现。这些认识,与国内国外旅游文化研究的范畴有十分类似之处,当然,也是各有侧重。值得指出的是,消费文化对旅游文化的较细致的研究也有成果,如梁琦对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近年来兴起的闲暇消费研究,也有不少涉及了旅游消费问题,如曹茉莉的工作;从旅游消费的分析入手进行部分预测的研究工作也有开端,如池进的工作。

2.从旅游科学进行的旅游消费研究的成果

从旅游科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消费现象,已有较多的成果。主要工作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旅游消费供给与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旅游消费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区域旅游开发两个方面,可以说近20年来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最丰富多彩的,仅90年代以来从地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关论文就多达千余篇,论著和教材达30余部。据统计分析,1980~1993年旅游地理论文的63.6%为旅游资源与区域开发内容。旅游供给的研究有过以国内国外两种对象的研究,面向国外旅游市场的研究,如谢彦君的工作;面向国内的研究又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和旅游资源非常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主要的;另一类是旅游资源不是很优越的旅游地的开发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有希望的新研究领域,如许春晓的系列研究。从旅游科学角度研究旅游消费需求的专题论文较为缺乏,谢彦君作过国际旅游市场对中国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工作,但旅游经济学中的旅游消费研究以及旅游市场研究等领域,就是为了揭示这一类问题的。值得一提的是牛亚菲在这方面的突出的有特色的工作,将旅游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特征研究推向地域空间,将旅游地与旅游市场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动态平衡关系揭示了出来,并以大城市为中心分析了不同地域的旅游供需关系。

②旅游消费力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关于旅游消费力的研究,国内一般用人均GNP水平与旅游消费关系来探讨,并已成为一个经典范式。许春晓提出“四力诠释”(资源吸力、城市挤力、收入动力、时间助力)观点,细分了形成机制;旅游消费力的实证研究,往往与其它研究夹在一起进行,常见于其它标题下的论文之中。对于旅游消费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一方面,继续对旅游消费的正面影响给予充分肯定和更加深入的研究,甚至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研究,如蔡雄等和陆林的工作;另一方面,对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对旅游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冲击的研究,这一课题近年来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有不少研究成果,如全华等的工作。

③关于旅游消费模式的研究。首先是旅游消费的行为模式研究,率先工作是陈传康教授指导的硕士生研究课题,之后又有许多更深入的研究,如吴必虎等的工作以及曾尊固教授指导的陆林博士的工作;其次是旅游消费组织形式的研究,目前对团队和散客两种形式都有较多的研究。现代旅游业最初的旅游消费都是力图通过团队形式去组织的,进而在90年代以前大多把研究注意力放在团队组织上,有一批成果,如阎纲的工作。自90年代始,旅游消费观念明显的变化,散客市场迅速扩大,研究工作随之出现,如李海瑞和向才德的工作。更有人开始了自助式旅游的研究。

④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效果的研究。旅游消费水平高低的研究,确实是一个少有人深入的研究领域,目前的工作还停留在旅游消费的人均花费分析及其原因探究上,这些工作也较为分散,可见于旅游开发的现状描述和前景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如刘德谦的工作;当然,对旅游消费群的扩大速度及其旅游消费总需求的研究,也可在一些对旅游业发展的预测性研究工作中见到,但也不深入。主要工作如苏敬之和石建国的研究。关于旅游产品的精细化以适应提高了的旅游消费水平的研究,有两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一方面从旅游地的形象定位角度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如陈传康等的工作以及李蕾蕾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对旅游产品加工和包装的研究,如马永立和王晓云的工作。关于旅游消费中审美情趣高尚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近年来虽有人涉足,如陈光照的工作,但尚不多见,是一个应加强的研究方向。关于旅游消费效果优化的研究,集中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如谢彦君、沈兵等的工作;对于旅游地开发后各种关系的调查及其协调途径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如李海瑞的工作。

⑤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旅游消费结构研究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有旅游消费的类型划分和层次认定,如陈传康的工作;旅游消费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如李中的工作;也还有旅游消费结构的研究方法的探索,如卫海英的工作。第二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和发展趋势研究,专门研究较为少见,多夹于旅游市场分析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有关文章中,如陈传康的许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就涉及这类工作。

二、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鉴于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旅游消费研究的现状,1997年6月,在尹世杰教授的倡导下,由《消费经济》编辑部和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首次旅游消费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了30余篇论文(主要论文由《消费经济》陆续发表),到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及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的代表,湖南省政府及旅游局也派了代表,会议汇集了旅游管理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旅游实业家和经济、哲学、旅游、地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大会的主要论文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反映着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热点。

1.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

以尹世杰教授《略论旅游消费》的发言为主线,就旅游消费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消费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旅游消费质量等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同时引发了旅游消费概念、对象、内容的讨论,如彭明朗教授提出了对旅游消费的初步定义,并划分了旅游消费的几种类型,其余专家也各持己见,因没有这方面的专题论文,未能深入而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肯定了旅游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的说法;翟辅东教授《旅游消费问题浅议》的发言,对旅游消费形成条件、特点、存在问题及引导途径进行了论述,研究生黄芳《浅析旅游消费有关特点》一文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特别热烈,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旅游消费作用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有很大作用,赞同其具有经济性、闲暇性、异地性、文化性;旅游消费问题有基础设施、环境污染、软环境落后、产品类型少等;旅游消费质量的提高途径要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特别强调了服务质量和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两方面的作用。

2.关于旅游消费趋势的讨论

以许春晓《香港回归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的发言为引子,对香港回归后湖南旅游消费趋势,湖南旅游发展的新机遇及其旅游消费趋势下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特别是旅游消费趋势问题,引起了观光旅游的命运、旅游消费热点演替问题的深层次探讨;讨论后基本同意旅游消费趋势为旅游消费供给和旅游消费需求开始转型并渐渐趋向平衡,旅游消费力增强且旅游消费关系进一步改善,旅游消费模式将现代化并且旅游消费内涵化将明显,旅游消费水平提高而且旅游消费效果将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将变化,具体是观光旅游形式、自然风光旅游产品消费份额将下降,商务、度假、生态等旅游形式和文化旅游消费份额将上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观光旅游还将占大份额,自然风光旅游产品还是主体。梁琦通过对中国国际贸易中旅游业份额的增长趋势的分析,谈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3.关于旅游消费和文化消费问题的讨论

以赵学增教授《旅游与文化消费》的发言为主线,认为旅游是文化消费的基础形式之一,旅游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并就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作了深刻论述,认为其有复合性、情景文化、本性复归、路上文化、移植文化五大特征;郑炎博士等也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4.关于旅游消费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

以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言为代表,既强调旅游本身的发展,也强调旅游资源的保护,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了机遇,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莫一心研究员就《发展旅游业,促进持续发展》作了发言,重点就发展旅游业与转变消费方式作了论述,特别指出了旅游消费者素质提高的意义;柳思维教授和刘醒夫研究员也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谈了湖南的战略;徐飞雄《关于旅游购物品消费的几点思考》就旅游购物品消费的特点、消费水平的意义及其提高途径作了细致的研究。

三、旅游消费研究的近期主攻方向

1.学科基本理论建设

由于旅游消费的专门研究还不是很普遍,不是很成熟,夹于旅游学科中的旅游消费研究又注重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而旅游消费基本理论问题未被提到应有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研究。而今,这一工作就显得紧迫而又艰巨起来。因为旅游消费研究的独立发展,已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了。

学科基本理论的建设,对旅游消费来说还是开头,故而急需解决以下问题:①旅游消费的基本概念问题,包括旅游消费的定义、内涵、外延,旅游消费活动的特点;②旅游消费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并且目前的状况是学科相关研究走在前头,自身系统理论研究尚为起步阶段,故而明确旅游研究对象和内容,实质上是明确自身与相邻学科的界线,守住自己的阵地;③旅游消费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或相对独立的学科,都应该有十分切合解决自身独特研究内容需要的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论的形成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借鉴相邻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应用筛选,精选出适合者;其二是创新研究方法,根据旅游消费研究的特点,设计出一套新方法。

2.学科应用理论建设

现代科学的发展都是围绕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旅游消费要加强研究的呼声,也是在旅游业日益壮大,旅游消费现象日益普及,旅游消费课题日益增多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旅游消费研究必须面向实际问题,立足应用研究。当然,作为指导应用研究的应用理论,是一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目前急需解决以下几大问题:

①旅游消费的发展规律与预测方法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变化,其总体风格是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其变化速率是随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提高而同步的。而总体风格的具体形成机制与结果,变化速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水平,还是很难建立精确的数量模型作中长期的预测。这又是一个意义十分巨大的工作。

②旅游消费对旅游开发影响与供需平衡研究。旅游消费会拉动区域旅游开发,这已是定论,但具体作用机制及过程尚未清楚;现今多数学者主张的旅游开发适度超前理论,也未找到这个“度”,以致旅游界在供需之间难于找到平衡点或适度点。

③旅游消费的引导方法和措施研究。旅游消费的发展在方向上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在速度上存在快与慢,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消费习惯不普遍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已到了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但是没有旅游消费的引导就是不能很好地发展。

④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旅游消费的水平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旅游消费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意义尤为重大。深入探讨这种关系十分必要。

3.旅游消费的典型现象研究

①典型现象的调研。任何学科的实证研究都十分注重典型现象的研究,典型现象的调研,为实证研究积累样板,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和证据。这种典型旅游消费现象,是全国范围出现的各种富有代表性的各类型事象的研究。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3)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经济发展 环境破坏 可持续旅游 全面平衡发展

对酒店与旅游业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趋势:

酒店业和旅游业都是地方性极强的服务性产业,它们影响着当地的发展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旅游部门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学者对旅游业所产生的影响高度关注。在对旅游业的研究中,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成为了最热门的研究话题之一。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旅游影响研究的出现是为了探究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美联社&克朗普顿,1998)。最初,决策者和当地领导人认为开发旅游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生活收入,对当地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大量的旅游发展研究旨在探索旅游开发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然而,在某些地方,旅游业也给当地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潜在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到了20世纪70年代,许多研究学者意识到,成功的旅游开发依赖于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再到20世纪80年代,旅游对环境影响这一主题飙升成为旅游影响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并且对可持续旅游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这些重点研究课题表明,弄清旅游所带来的这些影响是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促进旅游业、可持续旅游业以及当地的全面发展。

一、酒店与旅游业产生的经济影响

对于旅游开发来说,使其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是主要的目的。又因为决策者和当地领导人将旅游开发视为复兴当地经济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旅游学研究者将注意力放在了旅游给当地带来的积极的经济效益上。

旅游对经济影响的测试与评估成为了旅游影响研究中的常用研究课题。这类研究课题刺激了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研究方法的发展,催生了各种研究方法。例如,凯恩斯乘数效应法、成本-效益分析、投入产出模型。凯恩斯乘数效应法虽然很简单,但它提供的概念性框架解释了游客的消费是怎样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相应地,旅游影响着当地各种经济活动,其中包括提高当地销售水平,增加公司盈利,增添就业岗位,扩大税收和整个地区的收入。旅游学研究者按来源不同将旅游业带来的这些经济影响分为直接的、间接的和诱导的三类。因为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影响主要来源于游客消费,所以这种效益被称为直接的经济影响,而间接和诱导型效益通常被称为次级影响,前后两种影响构成了旅游对当地经济影响的总和。在这样一个概念性框架中,主要旅游部门(如住宿、娱乐、餐饮、零售和运输)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然后,它们再引起次级效应,影响当地大多数与经济相关的部门。

旅游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在收入来源、就业情况、政府税收等方面因旅游消费变化而产生的经济状况的改变。例如,对一个地方的经济来说,如果在当地留宿过夜的游客和在当地饮食消费的游客数量增多,就会带动住宿经济和饮食经济,酒店与旅游业中,与之关联的其他经济活动的变化也是旅游消费直接导致的,其中包括工薪变化、税收波动和服务状况。人们最常说到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旅游为当地人带来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当地居民认为旅游开发就意味着这能在当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另一常被人们提到的直接影响就是,旅游活动能够增加税收和总的财政收入。那些忙碌于旅游景区的当地居民,他们的主要收入就来源于游客的消费。而对当地其他产业来说,居民的收入也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间接影响指的就是那些因直接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经济效应,其中包括酒店或其他旅游部门的再消费和旅游衍生品销售。旅游衍生品销售也能给当地的经济体系带来变化,如销售、就业、收入等方面。

诱导效应则是引起的另一项经济变化,它源于家庭支出,而家庭收入又主要来源于旅游支出。例如,酒店与旅游部门的员工会在住房、饮食、交通和日常消费上花费自己的收入。假如旅游消费者增加,员工收入增多,那么他们整个家庭的收入也将增多,自然,家庭支出就会上升。这类额外的消费又将刺激当地其他行业,使其销售水平上升,工资上涨,工作岗位增多。这些附加的经济变化都属于诱导效应。但如果一个地方过于依赖其旅游发展,这些不良状况就会给当地带来许多经济问题。例如,据旅游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全包游游客80%的消费都贡献给了航空公司、各大国际酒店集团和其他的一些国际公司,而并非当地的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酒店与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就微乎其微。当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基础设施建设时(如机场建设、道路建设、公共旅游设施建设),它就会给当地政府以及他们的纳税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增大花销,就可能导致在其他核心领域(如医疗卫生,教育,安全)的支出减少。对于基本产品、服务和社区资源的需求增多常常会导致生活成本上升,从而负面影响当地居民对于旅游开发的态度。不管是对当地经济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都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当地人的生活质量。

二、酒店与旅游业产生的社会影响

尽管现代旅游业在起初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工具,但它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变化,还对当地的社会变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旅游目的地因旅游发展而受到严重破坏。这与决策者和当地领导人所期待的经济效应大相径庭。这些恶果从社会层面上影响着一方水土。普遍的社会影响包括引起当地人与游客间的冲突,产生地区分裂,违法犯罪率上升,地方拥堵,它们都威胁着旅游业的发展,甚至破坏着当地的生存环境。因此,旅游学者意识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是建立在对社会影响有效管理和当地居民的支持之上的,而且他们也已经开展了此类课题的研究。旅游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当代旅游学研究中的常见话题。

然而,社会影响也被分为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种。从旅游带来积极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它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保护文化遗产的社会意识,强化文化内涵和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使他们引以为豪。旅游业的发展还会促进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们享受文化活动、促进娱乐活动的发展提供机会。大量的就业机会,地方的优越性,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受人喜爱的地区印象,这些都能吸引外地人移居到这里生活。

在关于旅游带来的影响的研究中,负面的社会影响也是重要的课题。当人们认识到旅游所带来的许多负面社会影响时,旅游开发得不到当地居民的支持,想要再向上发展是很难的。然后,他们会越来越反对旅游开发活动。

为了衡量和分析上述社会影响,学者们着重研究了旅游发展中的社会影响方面。现今,关于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及看法的研究已成为主流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包含了一项基本原理,即当地居民能够接受旅游给当地及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而尽管研究人员只用一些客观的数据去衡量其影响会很困难,但当地人提供的一些信息还是非常有用的。然而,这种主要的方法也有一些局限,它会阻碍人们得出关于对旅游开发的社会影响的探索结果。

三、酒店与旅游业产生的环境影响

在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中,对环境的影响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话(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题。旅游开发会改变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而旅游带来的环境影响就与这些变化息息相关。有趣的是,在过去,这个话题被放在了经济和社会影响里来讨论,它主要关注的是,怎样评估作为非市场商品的环境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把环境影响作为社会影响研究的主题。在旅游对社会的影响的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环境质量下降是人们谈到旅游带来负面社会影响的原因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学术研究也已经有了新的成果,那就是发展可持续旅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资源的急剧消耗,世界经济迅速增长,但这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包括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替代性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就是环境保护论,这一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布伦特兰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所作的报告。这篇报告提出了新的范式,并将它传播开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理论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平衡是可以实现的。同样的,谈到旅游业,学者们将这一理念用到了发展可持续旅游上。例如,在战后经济增长时期,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一产业。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旅游业更是如此,必须处理好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倡发展可持续旅游。通过减少旅游与环境、游客与当地人之间的负面影响,使旅游业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具体地说,酒店与旅游业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就会对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其中最大的一个积极影响就是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有多么重要。另一个积极影响则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这也刺激了大众参与到从旅游角度减少环境压力的行动中去。关于旅游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美国联合通讯社和康普顿公司将其划分为七个种类:环境污染,自然景观消失,动植物灭绝,历史遗址和景观退化,拥堵,冲突,恶性竞争。于是,旅游发展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许会破坏周边环境,毁灭当地的生态系统,增加污染,导致公共场所和休闲地带人满为患。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注意到,上述环境问题是导致疾病、健康问题和当地长期生计退化的主要原因,而许多研究就将旅游影响与空气质量关联在一起。旅游发展和其关联的交通运输发展可能是空气质量下降的潜在原因,而这些负面的环境影响会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改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和他们对旅游开发的态度。

(作者单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

[作者简介:袁凤娇(1994―),女,重庆人,重庆市沙坪坝区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巴德,R.A.与洋行,V.A.职业体育,卡特里娜飓风和新奥尔良的经济重建[J].当代经济政策,2007,25(4):591-603.

[2] Andereck,K.L.沃格特,C.A.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J].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2000,39(1):27.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县域旅游;研究内容;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3

一、引言

在我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县域旅游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目的地范围更大的市域、省域乃至全国游相比,县域旅游的资源、要素配置等具有突出的相似性,较易塑造鲜明的旅游特色与旅游形象;与旅游目的地范围更小的乡村、景区旅游相比,县域旅游依托的县级行政区划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整体,能够极大的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购物、聚会、养生、会议等全方位需求。在我国,县域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规模适当、功能完备的县域特点决定了县域旅游既能达到一定规模,同时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易于操作性[1]。

我国学者对于县域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内容逐渐丰富,视角逐渐多样。本文重点搜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收集了百余篇研究县域旅游的论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纵向梳理,能够客观认清我国县域旅游研究的现状,深入剖析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以期为我国县域旅游实践和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与参考。

二、县域旅游研究主要内容

1.县域旅游经济研究

在新常态下,县域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其突出的经济拉动效应已经成为调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因此,如何将县域旅游与地方实况结合起来以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成为了现阶段学界关注的重点。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如徐文燕针对黑龙江省县域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竞合模式[4];陈洁等比较分析了焦作云台山景区与其他景区、阐述了焦作各县具有后发优势的景点,为其他县域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5];杨杰等则提出了发展肇庆市山区县域旅游经济的相关举措[6];陈建设等以国家重点风景区、4A景区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7];李雪峰等论述了阿尔山特色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探讨分析[8]。此外,徐飞雄等从县域空间完整与否、地域空间、合作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县域旅游的经济合作模式[9];郭鲁芳则通过对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考察,剖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制度的变迁情况,阐述了影响其变迁和创新的因素,并指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0]。

可以看出,现阶段关于县域旅游经济的研究大多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研究方式较为单一、成果也极为有限。

2.县域旅游产业研究

从理论上讲,县域旅游因历史、文化等因素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实际上也不外乎是单一景区、有限的旅游产品链和门票收入的“三一经济阶段”[11]。因此,如何改变单一的县域旅游产业结构、延长旅游产业链以及制定相应发展战略,也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县域旅游产业的定位,徐勤飞根据旅游产业在不同阶段的任务,提出对县域旅游产业进行基准性和前瞻性定位、制定发展目标并选择发展模式[12]。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集聚,林邡分析了影响县域旅游产业集聚的因素并提出了“品牌驱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的“三动”发展策略[13]。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链,赵磊等研究了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县域旅游地之间相互耦合的内在关系[14];而林轶等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品牌整合的县域旅游产业链模式[15]。关于县域旅游的产业发展,唐代剑以浙江海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刺激旅游价值中枢神经、建设人性化拳头旅游(景点产品)及加大主体形象促销力度等三点建议[16];吴晨等运用后发优势理论,从后发优势分析和发展对策探讨两个方面构建了休宁县旅游产业发展框架[17];李纯蛟以西充县为例探讨了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8];黄勇指出要按照“大旅游”的新思维来调整县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环境、城建布局,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9];王赞新比较分析了武陵源区、凤凰县、永顺县三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以探讨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和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相对强弱 [20]。

由上观之,现有研究大多从个案研究入手,缺乏对县域旅游产业纵向的深入梳理及横向的比较研究。

3.县域旅游规划研究

目前,缺乏整体规划已成为我国县域旅游发展的常态,稀少的现有规划也存在着业态雷同、目标市场单一、主题索然无味等问题[21],这对县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学界研究的重点涵盖县域旅游规划问题。比如,王群等以庐江县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居民旅游感知对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县域居民旅游感知因素研究框架 [22];丁娟等指出小范围的行政界线对旅游规划的制约、客源的市场分析等特有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县域的旅游规划中也是颇为重要的[23];肖玲阐述了饶平县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定位、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空间等问题,认为这也是县域旅游规划中必须重点把握的[24];张述林等深入分析了跨县域旅游WRS结构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影响该系统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等因素,提出了跨县域旅游WRS结构系统的开发建议[25];杨瑞霞总结了普遍适用的县域旅游规划编制原则,提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和加强支持系统建设等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思路[26]。

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基本上涵盖了县域旅游规划的方方面面,包括规划编制原则、规划具体内容等各个角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4.县域旅游开发研究

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相比,县域旅游受制于当地区位、资源、资金、政策等因素,呈现出诸如缺乏深度开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定位不准确、市场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27]。针对此现状,学界予以了重点关注。首先是对县域旅游产品的研究。章杰宽采用SWOT分析方法,提出构建洛川县五大旅游产品体系[28];孙振鲁等构建了与昭平县旅游资源赋存状况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开发谱系表[29];而张林等分析了县域旅游产品设计的四阶段,提出了旅游产品设计的SECI模式[30]。其次是对县域旅游发展评价的研究。李少游等构建了包括资源吸引力、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区位条件、市场占有力等因素在内的县域旅游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1];李瑞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构建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2];丁美琴提出了实证指标体系,并将其细分为33个具体评价指标[33]。再次是对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罗彤等基于交通线路的变化将炎陵县域内旅游空间结构划分为“一心,两轴,三组团”,而将县域外旅游空间结构抽象为“十字形”[34];樊贞指出县域旅游空间结构包括点、线、面三要素,相对应的有极核式、点轴式和网络式三种模式[35];靳瑞景分析了广水市的县域旅游空间组织,提出构建“多核分级―两轴延伸―五翼合作”空间联动发展模式 [36]。最后是对县域旅游文化的研究。李承宗等针对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37];王文娜等则分析了进入成熟期的栾川旅游文化发展走向[38]。此外,县域旅游品牌[39]、市场[40]、竞合[41]也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

分析前文可以得知,县域旅游开发涉及方方面面、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相当一部分的研究都停留在静态的定性描述与分析,研究的方法也不够系统全面。

5.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不同的县域由于区位、经济、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赋存优势和开发价值,进而衍生出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目前,全国推出栾川模式、焦作现象、宁波经验、婆源之路、泰宁路径等五个典型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许振晓等以杭州地区三县(市)为例,从旅游经济发展r序、市场化进程、区域旅游的空间布局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了三地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及其启示[42]。方晓勤利用“钻石体系”评价了各个县域发展旅游的竞争优势,将其发展模式分为四种,并研究了每种模式的背景、发展战略及提升策略[43]。戴婷总结了五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并分析比较了它们之间异同[44]。钟睿根据影响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驱动因子的不同,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了每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45]。此外,薛宝琪等提出了实现伏牛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四种可选模式,即生态补偿模式、环境教育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和县际联动模式[46];肖光明分析了德庆发展山区旅游的策略和创新途径,指出这些创新模式对我国山区县域旅游发展的若干启示[47];周霄等研究分析了栾川与常熟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48]。

可以看出,基于不同视角提出的各种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我国当前县域旅游的演进方向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反映。

三、结论与展望

任何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县域旅游研究领域同样如此。通过对我国县域旅游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理论研究在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对实践的现实指导也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从长远考虑,县域旅游研究还是有一些提升之处的:在研究视角上,还需要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以更好地把握县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复杂问题及隐性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亟需引入社会调查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以客观准确评估县域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旅游发展评价体系;在研究内容上,除了拓展完善现有内容外,还应重点关注县域旅游的动力机制、社会效益、旅游营销、旅游市场等问题,以把握县域旅游发展的内在机制、加深对县域旅游的理论积累。

参考文献:

[1]Douglas G P.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tourism resear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4):64-67.

[2]牛海桢,高燕,雷金瑞.甘肃省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论纲[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65-70.

[3]李秀斌,刘少和,张伟强.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以广东第一“旅游强县”清新县为例[J].热带地理,2008,28(3):271-276.

[4]徐文燕.基于竞合模式的县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深度协作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51-55.

[5]陈洁,于琳,李春意.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焦作各县域为例[J].价值工程,2009(1):52-54.

[6]杨杰,付华英.肇庆市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略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6,27(6):61-65.

[7]陈建设,吴忠军.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景区为视角[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6):64-67.

[8]李雪峰,海赢.以阿尔山市的特色旅游为例浅析发展县域旅游经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6):46-49.

[9]徐飞雄,刘娟.论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合作[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120-123.

[10]郭鲁芳.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2):22-25.

[11]龚绍方.县域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规划初探[J].地域研究c开发,2008,27(6):61-65.

[12]徐勤飞.县域旅游产业定位及相关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3.

[13]林邡.县域旅游产业集聚探讨――以福建永安旅游业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08.

[14]赵磊,夏鑫,全华.基于旅游产业链延伸视角的县域旅游地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874-880.

[15]林轶,熊礼明.基于品牌整合旅游产业链模式的民族县域旅游产业开发研究――以广西巴马为例[J].江苏商论,2011(9):124-127.

[16]唐代剑.论县域旅游形象定位及旅游产业发展――以浙江宁海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76-79.

[17]吴晨,李东和,汪燕.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休宁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8):764-766.

[18]李纯蛟.嘉陵江中游西充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2):204-210.

[19]黄勇.论县域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建设[J].求实,2000(8):38-40.

[20]王赞新.政府职能、市场作用与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湖南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多案例比较与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66-80.

[21]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的规划与发展分析[J].商业经济,2004(12):109-111.

[22]王群,章锦河,丁祖荣.县域旅游规划中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88-92.

[23]丁娟,焦华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旅游规划的若干思考――以安徽庐江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4(2):76-79.

[24]肖玲.对于县域旅游规划重点问题的探讨――以饶平县旅游规划为例[J].热带地理,2001,22(2):138-160.

[25]张述林,胡科翔,秦趣,宋增伟.WSR系统方法论在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59-61.

[26]杨瑞霞.我国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淇县旅游发展规划为例[J].商业研究,2006(9):178-181.

[27]黄月玲.县域旅游在区域旅游中的协作发展――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8,28(2):338-341.

[28]章杰宽.县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及实证研究――以陕西省洛川县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92-95.

[29]孙振鲁,杨令.县域旅游产品谱系构建与开发设计研究――以广西贺州昭平县为例[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2):1-5.

[30]张林,李文兵.县域旅游产品设计的SECI模式研究――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69-72.

[31]李少游,张瑾.桂黔湘边区民族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比较研究[J].旅游论坛,2009,2(3):359-365.

[32]李瑞,殷红梅.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定量综合评价――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1263-1272.

[33]丁美琴.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高淳县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4]罗彤,钟永德.基于交通改善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炎陵县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86-88.

[35]樊贞.基于区位论的县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资兴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2008.

[36]靳瑞景.县域旅游开发的空间分析一一以广水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7]李承宗,蓝甲云.对发展湖南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24(124):70-72.

[38]王文娜,吴郭泉.文化潜移背景下县域旅游发展动态分析――以洛阳栾川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6):51-54.

[39]陈建城.县域旅游品牌的创新和发展――以福建省仙游县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09(6):48-51.

[40]陈金华,周灵飞.县域旅游市场调查与开发策略――以平和县为例[J].福建地理,2001,16(3):38-41.

[41]程道品,王丽娜.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桂林县域旅游竞争态势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48-51.

[42]许振晓,王国新.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一一对杭州三县(市)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5(6):68-72.

[43]方晓勤.中国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一一以泰宁县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4]戴婷.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旅游目的地产品类型为线索展开[D].上海:复旦大学,2010.

[45]钟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46]薛宝琪,范红.伏牛山区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6):71-75.

[47]肖光明.山区县域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德庆案例[J].肇庆学院学院学报,2007,28(6):70-74.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5)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

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国内 节庆旅游 研究综述

在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 旅游因契合了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旅游前景看好同时竞争也日趋加剧的情况之下,世界各国纷纷开拓新的旅游项目, 节庆旅游成为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例如西班牙的斗牛节、挪威的海盗节、德国的啤酒节、日本的樱花节等等, 都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对节庆旅游相关概念的探讨

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节庆旅游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相似的提法有“节庆旅游”、“节事旅游”、“事件旅游”和“文化节”等等。

吕镇、王艳红和李天恒(1995)认为旅游节庆日就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从民族文化、民间节日发展来并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活动。朱佩军(1998)认为节庆活动是指人们根据某节日所采取的庆祝、祭祀、纪念等活动。李力和崔卫华(1999)把旅游节庆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旅游节庆指一些内涵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节日等活动。2003年5月和6月,戴光全和保继刚(2003)联合发表了《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和启发》,对西方主要国家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情况和学科发展进行了介绍,这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对西方事件旅游研究进行的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国内的研究建立了基础。

笔者认为所谓旅游节庆是指一定区域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可以被用来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节庆事典活动的总和。

二、国内节庆旅游研究综述

1.中国节庆旅游的实践先于理论研究

我国的节庆旅游首先在温岭旅游城市创办起来。1983年, 河南省洛阳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节庆旅游之一牡丹花会。1984年和1985年,山东省、黑龙江省也在当地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分别创办了潍坊国际风筝会和哈尔滨冰灯节,揭开了中国节庆旅游发展史上的第一页。

2.节庆旅游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节庆旅游的理论探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991 年,王明波、韩天雨等人编辑出版了中国地方经济文化节,系统地介绍了各地经济文化节的基本概况、组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怀林(1992) 、蒋祖云(1994) 、孙永强(2001) 、兰铁民( 2003) 等在文章和专著中从节庆文化的角度对节庆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 吴必虎(1997) 在中国国内客源市场的系统研究一书中, 把上海市的节庆活动之龙华庙会列为一项旅游吸引物做过相关分析; 朱佩军(1998) 在总结传统节庆活动发生地的种种特征后, 认为大中型城市将是节庆旅游兴起的首选, 并较早地提出节庆旅游活动产业化的观点;石玉凤、李建国、单博诚、王尚志(2001) 在充分肯定了节庆旅游的文化与经济两种功能基础上, 着重从经济功能对地方经济活动的工作原理及节庆旅游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的社会投入与产出等方面的问题, 总结出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旅游过程的工作原理、节庆旅游这一产品的内部分析、节庆旅游过程中诸方面的关系, 并建立了三种节庆旅游数学经济模型;陈文君(2002) 从节庆旅游的文化功能层面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文化主导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节庆旅游的文化性、多样性、参与性都构成了旅游吸引要素, 也为旅游商品的营销和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李玉新(2003) 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提出节庆旅游的经济影响只是节庆旅游影响的一个方面, 它还会给目的地带来正负两方面的社会影响。在扩大经济影响的同时, 社会影响的方面和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当负面的社会影响过大, 可能会对节庆旅游的发展起到不利的作用; 秦美玉(2004) 提出节庆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 在具体设计、策划、举办节庆旅游时, 应以节庆旅游文化的原则, 按照有关文化旅游及文化产业的要素来进行。

三、结论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 国内对节庆旅游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成果总量少, 滞后于节庆旅游开发实践。

(2)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分类、特点、要素、开发意义等一般问题的探讨和界定上, 或者是对其中某方面进行探索, 研究视野较窄, 研究内容相对单一。

(3) 对传统民俗文化节研究相对成熟, 对现代商业旅游节庆活动研究较少。

(4) 缺乏节庆旅游形成机理的研究。

(5) 缺乏节庆旅游空间竞争及其功效研究。

我国的节庆旅游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将二者孤立起来;许多研究尚显空泛,存在着相互抄袭的现象;研究方法有限,主要是文献和调查;系统化不够等等。这与我国研究的宏观条件有关,也与我国节庆旅游发展起步不久,发展时间不长有关。

在未来的日子里,应当多借鉴国内外节庆旅游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加强对节庆旅游的总体把握。随着我国节庆旅游实践的继续深入,人们对节庆旅游认识也会日益加深,关于节庆旅游的研究也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吕镇,王艳红,李天恒.旅游节庆日产品的设计研究[N].青岛大学学报,1995-10(1).

[2]朱佩军.旅游节庆是都市旅游的生力军[N].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9(3).

[3]李力,崔卫华.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及牵动效应[N].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2).

[4]陈文君.节庆旅游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N].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4).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7)

摘要: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作者共引分析、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国际旅游研究领域中的两本具有代表性的期刊――Tourism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进行科学计量分析,绘制出旅游研究前沿热点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的知识图谱。该图谱显示出当前国际旅游研究存在4个主流学术群体和研究领域,且旅游研究从以往的以经济学为基础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

关键词: 国际旅游研究;主流研究领域;知识图谱

一、引言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旅游学是在吸收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地理学、符号学、环境科学等。在旅游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批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学者推动了旅游研究不同分支领域的衍生与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学科所依赖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差异,这些学者对错综复杂的旅游现象有着不同的阐释,其差异点如研究的视角、对旅游研究核心问题的认知、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概念体系、研究领域、思想流派、主流理论和不同的范式等。一段时期内研究领域相似的学者们形成了旅游研究中代表不同分支学科领域的学术群体。研究其中有影响的主流学术群体可为进一步揭示旅游研究前沿的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与传统的经验归纳、学者访谈等定性方法不同,本研究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可视化技术等新兴科学计量学方法,从科学知识图谱的角度,通过以定量分析为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2008年国际上旅游研究前沿的主流研究领域与相关热点问题进行初步的探析,从而分析潜在的旅游研究结构及其力量分布。具体研究目标包括:第一,试图找出对旅游研究的知识体系有突出贡献的关键学者,这些学者也许并未从事旅游领域的研究,但他们的理论和作品却是旅游研究的知识基础;第二,试图总结这些学者们所形成的学术群体,从中归纳出各学术群体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研究领域;第三,试图为学者们把握旅游研究前沿的发展规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在国际旅游学术界,Tourism Management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并列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也是被SSCI列入索引源期刊的仅有的两种旅游学术期刊。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上述两种期刊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数据下载自美国ISI(科学情报研究中心)的SSCI数据库(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包括1997~2008年间发表在Tourism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两个期刊上的全部2298篇论文,共提取作者4117位,他们的被引总频次为8618次,平均每位被引2.09次;同时提取被引频次居前50位的作者,如表1所示,其被引总频次为1611次,占全部(4117位)作者被引总频次的18.7%,平均每位高被引率作者被引32.2次。数据的最后更新时间为2009年8月10日。

2 研究方法

我们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通过Bib excel软件,对被引频次居前50位的作者进行共引分析,生成共引矩阵,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绘制以高频被引作者为内容的国际旅游研究前沿知识图谱,从而客观、形象地展示出该学科前沿的主流研究领域及其热点问题。

(1)作者共引分析

作者共引分析的目的是使为数众多的作者按照被引证的关系聚集成一个个作者相关群体,从而反映学科专业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而反映出他们所从事的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当n位作者被某一文献的作者同时引用时,则可以认为这n位作者与引用作者的领域研究有交叉,且共引频率越高,说明他们之间的学科专业关系越接近,在知识图谱中的位置也越邻近。本文选择被引频次居前的50位作者进行共引分析并生成共引矩阵。

(2)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是通过适当的降维方法,在低维度空间中将多个研究事物间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程度用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表示出来。知识图谱利用平面距离来反映作者之间的相关程度,有高度相关性的作者聚集在一起,形成科学共同体。本文使用SPSS软件对作者共引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以直观和形象地判断各旅游研究领域、学术流派在学科中的位置。

(3)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属于降维技术的范畴,是按照相似程度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同构性较高的群集或子群的方法。在聚类分析中,不需要事先定义该如何分类,而是依靠数据自身的相似性来进行聚类。本文使用“系统逐次聚类分析法”,即在对作者进行聚类时,首先将每一个作者看作独立的一类,再把最近的两类合并,然后重新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每一步减少一类,直到将所有的作者归为一类。

(4)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关联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即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作者共引矩阵进行分析,将关联比较密切的作者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成为一个因子,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旅游研究学术界诸多学者之间的联系。

三、前沿图谱与主流领域

1 共引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与聚类分析

通过对被引频次居前50位的作者依次进行作者共引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我们得到了旅游研究前沿主流学术群体及其代表人物的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图中横坐标反映作者的学科基础:左边表示作者的研究以经济学为基础,使用经济学语言、方法和逻辑;右边表示作者的研究基础趋向多学科,其中所涉及的学科有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此研究结果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谢彦君在其著作《基础旅游学》中提到,旅游学研究经历了从单科独进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的演化过程,这与图中从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向跨学科的研究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纵坐标表示作者研究旅游学的注意力集中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位于纵坐标上部的学术群体1和学术群体3倾向于从旅游者、旅游企业等微观层面对旅游现象进行阐释;而位于纵坐标下部的学术群体2和学术群体3分别从旅游产业和区域旅游发展等方面来研究旅游现象的各种关联和影响,显然这两方面均属于宏观层面的研究。

从图l可以看出,近年来国际旅游学界按照作者聚集度与群体影响力形成了4个主流学术群体。

(1)学术群体1中的学者们主要从事企业技术 创新、旅游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丹麦的Lundvall、美国的Storper和英国的Edquist。Lundvall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创新体系理论、系统论及动态的非线互型创新模式等方面;Storper的研究领域主要围绕企业组织创新、知识创新、吸收能力等问题;Edquist的研究领域主要聚焦在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创新与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关系、创新活动系统理论等方面。

(2)学术群体2中的学者们主要从事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合作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Porter、丹麦的Maskell和德国的Audretsch。Porter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战略管理、产业竞争力等方面;Maskell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产业集群、企业集群竞争力等方面;Audretsch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从学习能力角度解释产业集群对竞争力的作用、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等方面。

(3)学术群体3中的学者们主要从事旅游体验、旅游者心理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澳大利亚的Jackson、美国的Sternberg和新西兰的Ryan。Jackson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体验的归因框架;Sternberg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学;Rya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动机、旅游期望、旅游体验质量等方面。

(4)学术群体4中的学者们主要从事旅游规划、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代表主体主要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洲经济共同体(EURCOMM)、美国的Nelson。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旅游合作、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欧洲经济共同体(EUR COMM)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Nelson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规划、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由图谱可知,学术群体1和学术群体2目前处于交叉、融合的态势中;学术群体3和学术群体4内部的作者聚集程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学术群体中的学者所做的研究分别是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进行的,彼此间的相似性较低,从而降低了图中作者的聚集程度。

2 因子分析

通过对共引作者矩阵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122%的前4个主成分,见表2。

分析结果显示,在当前国际旅游研究的前沿领域中,主成分1所包含的研究领域最为活跃,方差贡献率达31.325%,其研究主要围绕旅游企业技术创新、旅游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相关问题,并处于理论上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也说明,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旅游业增长方式的变革成为学术界目前的研究焦点。主成分2所包含的研究领域活跃程度居于第二,方差贡献率达20.728%,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在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合作与产业集群等领域,该领域为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学术界主流领域,近年来才被旅游技术创新领域所超越。主成分3所包含的研究领域方差贡献率为10.576%,其学术影响居于前列的学者大都研究旅游体验、旅游心理学,说明旅游体验、旅游者心理在国际旅游学界已是很重要的研究领域,虽不是最主流、最活跃的领域,但从事的人数最多。由于受到调查工作以及统计工具的限制,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偏少;随着调查统计技术的发展,该领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主成分4所包含的研究领域方差贡献率为8.493%,主要研究旅游规划、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目前正处于不断深化扩展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国际旅游研究的发展方向,即从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合理规划旅游业发展,这也将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更多关注,并继续吸引一定数量的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四、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