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道德与传统文化

道德与传统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5 16:32:21

道德与传统文化

道德与传统文化篇(1)

【关键词】古代道德文化;开发与转化;研究与教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192-01

一、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开发与转化的可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属于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儒家伦理型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有效地为现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服务,具有可能性。

(一)特征决定可能。从宏观角度上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博大精深、色彩纷呈,具有伟大的主体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不仅兼容并蓄,能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且能包容道家、佛家道德规范;不仅能融和外来宗教使之并存不悖,也能把征服她的外民族同化。例如我国蒙古族和满族曾建立过全国性的统一政权,但这些游牧民族学习、接受中原农耕文明后,却又放弃本民族的习惯传统,先后融合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是前源流水,源远流长,具有深层的本体继承性。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虽然其间曾有过矛盾和冲突,但在外敌压境面前总是互相支持,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业,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三是虚怀若谷,善于吸纳,具有广远的立体开放性。中华文明像一个强大的热力源,临近的东南亚、南洋诸岛、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较多的国家,直到今天,仍然到处可以见到中华民族优秀伦理道德与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和正在起着的积极影响作用。

可见,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传统在世界上影响之深刻、影响之巨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轴与主流,同时,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有着与日月同辉,普照人类的规范与影响作用。

(二)需要决定可能

中国于11届3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于市场经济成分多样化,带来了价值观与道德观取向多元化。先进道德与落后道德并存,真善美与假丑恶难辨,道德是非难断。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思想混乱、道德滑坡、、见利忘义、坑蒙拐骗,制假售假、执法犯法的问题愈演愈烈,其社会风气低糜蔓延势头,令人堪忧。

(三)实践证明可能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传统美德,继承革命道德,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高度凝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根据当前道德状况,对社会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落实这些基本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社会公德中,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在职业道德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家庭美德中,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是可以开发与转化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学校现行德育的基础与前提,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弘扬正气。是人类社会进步文化的中轴与主流。

二、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开发与转化的原则

(1)方向目的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德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开发与转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贯彻这一原则,在开发与转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实践中,首先,应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行以德治国,发挥德治作用;二是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内容应以有利于社会主义为思想政治标准,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不应开发、吸收、不应选择;三是开发与转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要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全民族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2)批判继承的原则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与转化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注意内容选取及转化的科学性。

(3)整体优化的原则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在开发与转化中,应当坚持德育的全面性、整体性、科学性的原则,应注意一致性和系统性,即搞好学校、家庭、单位及社区结合教育的优化,以提高德育整体性与实效性。

道德与传统文化篇(2)

关 键 词:木雕花板 传统文化 内容题材

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历史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雕工精湛、主题鲜明,使人看了惊叹不已,赞不绝口。木雕工艺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绝,早已享誉海内外。

传统木雕花板的图案有着丰富的内涵,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达对美满婚姻、子孙繁衍、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万事如意的祝愿和希冀。

传统木雕花板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与审美趣味,体现出中华民族追求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内容既有反映中华民族道德进步思想,又有一定历史、阶级和社会局限的道德旧识。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已经深深融入中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传统木雕艺术再现生活的本质,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感受到警醒和陶冶,同时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的木雕花板

传统木雕花板是生长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艺术样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和家具制造中,俗称木雕花板。传统的建筑雕刻装饰,重视牢固与美学协调统一,在选择材料,确定内容,进行构图时,都立足于从装饰角度来确定题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格,体现出中式家居风范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

木雕花板用在装饰上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门窗、裙板、雀替、挂落、梁坊、门楣、隔扇、门罩、窗栏,以及床榻的门罩及檐板、橱柜的面板、案桌的牙板、椅凳的靠背与扶栏、盒匣饰件等。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一)木雕花板的雕刻题材

木雕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木雕作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传统木雕图案装饰题材大多是民间生活的内容,一般有吉祥图案、戏曲人物和传说故事、山水花鸟、俗民风情等几大类。根据不同用途,雕刻的题材也不同,主要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木雕艺人把这些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木雕形象,使得木雕艺术成为传承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手段之一。

(二)木雕花板题材内容与文化内涵

1.吉祥图案寓意美好愿望,提倡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伦理道德文化,因此木雕艺术通过不同的题材形式和装饰手法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崇仁爱、和睦、宽容,倡导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思想品德,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木雕艺人利用汉字多同音字相谐的特点,巧妙地表现这方面的题材。如在我国明清时代,非常喜欢用蝙蝠形象,因为“蝠”同“福”音,所以“五蝠捧寿”的图案较为流行。在这个图案设计中,家具花板的四周各雕一只精美蝙蝠,中间雕一只大蝙蝠,口衔寿字,象征福寿安康。又如在传统的寓意图案中常在画面上雕有一花瓶,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代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谐心情如意,总称为“平安如意”。再如用一大串葡萄为主题图案,这是因为葡萄枝既为棵也为本,葡萄粒又多得以万字才能概括,葡萄“粒”与“利”还谐音,总之含义为一本万利。此主题多见于商家,意喻生意兴隆红如火,财源滚滚涌不尽。另外,用动物图案如鹿、鱼、鹊等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喜鹊”则寓意“喜事登门”或“喜事连”(莲)等。

传统木雕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作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品格。在书房内挂上“必定如意” “平升三节”“马上封侯”等花板,再配上几幅赏心悦目的中国字画,既寄托文人雅士对前程的祈愿又体现出读书人的书卷气息。木雕朴实厚重而且锋芒不露的风格,很符合文人儒士讲究的中庸之道。

“孝道”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具有相当高的位置,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最大的不孝是使家族断了香火。因此,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家庭道德观。因此在传统及木雕图案中,龙、凤这一类神奇的动物形象,常常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如徽州乡村人在结婚时,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喜欢选用精工细琢制造的“花床”、衣橱等作陪嫁,来点缀他们的洞房花烛夜。作为家具的点缀,图案以“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百年好合”等较多,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 “和合二仙”的故事(和合二仙主持着人世间的婚姻),来寓意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寄托人们对终身大事的美好愿望。

吉祥图案既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人产生联想,激发人们心中的美好祈望,产生吉祥平安等联想。因此吉祥图案成为木雕艺术的主要创作内容。它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渗透在现实生活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以人物、山水、故事为题材,宣扬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传统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自孔子、孟子以来就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主张不为保存生命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这种精神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慷慨捐躯,从容就义。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它是强大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很自然,爱国主义方面的题材也成为木雕艺术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之一,如《苏武牧羊》《岳家将》《杨家将》《罗家将》等历史故事在木雕图案中屡见不鲜。这些爱国主义故事既反映了过去的历史,又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以山水为素材的木雕,也是体现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木雕艺人主要以山水名胜为直接或间接素材,来表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依恋和衷心赞美。他们常把对充溢着俊美、灵秀之气的山川草木的直接感受,升华为一种庄重、深沉的感情,把对养育自己的故土和家园的眷恋一笔一笔地雕刻进自己的作品里。

木雕花板艺术中许多体现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寓言都再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人们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更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

木雕花板的题材内容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我们开创新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结语

中国木雕艺术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手段,木雕花板不仅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处处散发着山水诗画般的灵气。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一块块木雕艺术,遵循着相同的价值理念,既有对中国脊梁、英雄豪杰的礼赞,也有对封建道德的吹捧和皈依。我们在品味木雕艺术的同时,应该发扬中华文化的精华,扬弃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同样,除对木雕工艺装饰题材的挖掘、整理、借鉴、继承和宣扬外,还要同其他艺术一样,不断地吸收外来民族文化的营养,不断改变,不断创新,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木雕装饰纹样,以充实、丰富的木雕艺术的装饰题材,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

参考文献:

[1]叶柏风,赵丕成.镂琢纤巧.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抗生.民间木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李飞.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坚,陈刚.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潮州木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5]李坚、陈刚.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徽州木雕.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6]董洪全.东阳木雕/中国传统木雕艺术赏析.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道德与传统文化篇(3)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孔子把“仁”作为其思想的基础和最高的处事标准、道德准则和思想境界,形成了儒学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架构。孔子将“仁”赋予了“爱人”“推已及人”的内涵,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在日常处事中,要“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对于图书馆职业道德来说,应当着重体现在强化服务意识,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推已及人、设身处地的急读者之急、想读者之想,用人性化、主动式的服务去体现对读者的尊重、信任和关心,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在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上,也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服务不到位的地方,分析工作中还存在的漏洞,从而提高服务水平,满足读者的需求。在具体方法上,一是要适应当前读者对电子读物的需求,将信息服务更多延展到计算机网络上,加快电子图书馆建设,增加图书馆电子模块应用,提高读者网络检索效率;二是分析读者阅读习惯,完善内部配置,优化排架方式,调整馆藏资源布局策略,增强服务模式的多样性,提高图书馆借阅的开架率和参考咨询率;三是建立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行为规范,解决“门难进、脸难看”、“有问无答”、“庸散懒”等现象,实行主动服务、人性化服,让读者感受到服务中蕴含的仁爱之心,感动服务的真诚与温暖。

二、以“好学不厌”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的典藉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孔子《论语•述而》有:“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唐代诗人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欧阳修提出:“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些古圣先哲的教诲,都告诫后人,要将学习作为人生中的大事来抓,而且要懂得方法,善于学习,坚持不懈,好学不厌。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多元,知识更新迅速,技术发展迅猛,图书馆信息化步伐加快,只有加强学习,并且从传统文化精髓中寻找优秀的学习方法,才能跟得上发展的步伐。一是学习要有规划。《礼记•学记》中提出要“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作为图书馆员,正式的业务知识必须要学习,闲暇时也要对多方面知识进行有目的涉猎,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知识要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学习要善于积累。从小处着手,积少成多,才能达到新境界,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三是学习要与实践结合。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强调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作为图书馆工作者,既是文化传播的服务者,更应当是文化的身体力行者,要将所知所学的传统文化体现到生活中去,将积累的业务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

三、以“重义轻利”的思想提高道德情操

道德与传统文化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公民道德建设;综述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近年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内容丰富,东南大学的樊和平教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成熟的过程。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个性特征。提出应该从教育规律、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道德需求,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道德需要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教育要求的层次。[5]

学者们还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及个人自我修养对造就公民高尚人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非独丝有染,人亦有染。说明道德教育的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本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6]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同其它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公民道德建设环境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要素之一。

传统文化中“以法治国”法家思想,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有着指导作用。人性的二重性告诉我们,人是动物,又不是动物。人的自然属性反映的就是所有动物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而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取决于后天的教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知和环境教化而赋予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的内在规定性。然而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不会主动弃恶从善,所以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其行为。[7]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淑芹教授的《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卫建国在《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都提出,基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实情以及当下公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行为自律意识还不强、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交往范围广,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之间的监督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现状,提出在进行慎独教育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外部管理,要把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养成和训练,以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8] [9]

道德教育是对人美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只有把追求道德完善的视为快乐之事时,才能自觉自愿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应当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方式方法,使人通过情感体验来形成相应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产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自觉主动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知行统一”,认为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起着理性指导的作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知的最终体现和实践,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养成教育。这对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人格素质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实现现代公民人格培育的真正目的。

不少国内专家学者对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学校里进行的公民教育,主张用普世的、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普遍接受公民道德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因为学校有着社会上所缺乏的教学资源优势、时间优势,学校里不但可以开展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而且还可以依靠多种学科和活动,发挥其间接教育的作用。另外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候如果能把优秀的为人处事规范和原则传授给他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有学者对我国公民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和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是中国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道德选择上出现困惑、社会道德心理失衡。[10]

关于把传统德育运用到公民教育之中,有学者提出了德育目标问题,认为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 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太高,缺乏对不同层次公民的水平、能力分析等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1]王颖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中强调培育公民应该以公民拥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避免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封建臣民观念对公民民主自由的影响。[12]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对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问题研究比较系统、集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田培林先生。台中师院王财贵教授发起的“儿童读经运动”也是学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所做的贡献,让孩子从小养成温良恭让,品行端正的习惯。

总的说来,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公民教育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至今为止,对公民教育的许多基本问题,理论界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从实践上讲,公民教育在我国开展得也很不够。特别是有关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不多,相关研究多限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发扬与光大以及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如何把两者相结合,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缺少有力的研究。这种情况既同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很有必要。以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3] 吴潜涛.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思想道德传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4] 论语·为政

[5][6] 李莹.“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对公民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 邹顺康.道德:是在压抑人性,还是在提升人性[J]. 道德与文明, 2005,(6).

[8] 王淑芹.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8,(1).

[9] 卫建国.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2,(6).

[10] 王东.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

道德与传统文化篇(5)

一、古为今用、继承创新,扬弃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很多思想、教育理念、文学著作、发明创造等文化成果,今天还为我们所用,特别是我国传统的美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尊老爱幼等更是流传千古。但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的东西,比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都偏激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因此,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以“扬弃”的观点,站在“古为今用”的立场上,先对传统文化进行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征不断继承和创新。这样,我们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才有时代感,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二、分配德育过程,强知化、情、意、行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把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也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的培养过程。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德育过程之中。传统文化教育也应遵循这一德育规律,在知、情、意、行四环节下硬功夫,做真文章。

(一)广泛涉猎、感同身受,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针对现代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缺陷,首先要让他们广泛接触传统文化的精髓,感知传统文化的真、善、美,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真假、善恶、荣辱的分析评价和鉴别能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学说

中国伦理学是我们的祖先对祖国文化发展作出的最重大的贡献之一。其“以礼为形式,以仁为内容”的人文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温暖着历史的发展。道德是立国之本,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古代的教育家就非常重视修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倡导学生学习中国伦理道德学说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条件。

2.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凝聚和广泛传扬。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在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3.“知耻”的荣辱意识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儒家学者历来对耻感予以高度的重视。孔子已要求“行己有耻”。孟子进而将耻感上升到了更突出的地位:“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人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尊严,知耻是对这种尊严的维护。现代学生面对一些缺乏社会道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漠然,体现了他们缺乏对此种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缺乏内心“耻”的意识。一个缺乏“耻”的意识的人,更不会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因此加强“知耻”的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条件。

4.“励志”的理想奋斗意识

中学时代是学生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励志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精神的支点,而且可以避免学生因为奋斗目标的缺失而无所事事、空虚迷茫。我国历来重视励志教育。“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谆谆教诲,悠悠在耳。有了远大的志向,学生会自觉增强自律意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广泛汲取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有用之人。

(二)创设情境、以境激情,内化道德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感情的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不断交流、产生共鸣的过程。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好恶、爱憎的情绪。它是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意志的必然阶段,所以传统教育也是一个情感的传承过程。

1.通过教学技艺的运用,深化民族情感

任何学科,都是一门艺术。教师运用艺术化的管理、教学和德育手段,以师生对美的追求为纽带,架起心心相通的桥梁,使学生、师生之间由心理相容走向心灵沟通,在心灵的不断撞击中,培养学生炽热的民族情感。“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这就要求为人师表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心理素质,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把一种潜在的民族气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2.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强化民族情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间无数优秀的炎黄子孙创造出无数的文化瑰宝。教师要善于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学生不太可能周游全国广泛汲取民族文化的精粹,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相关活动,运用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三)舆论扬抑、自我教育,锤炼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比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更具有持久性。教师要在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道德意志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德育环境,使道德情感上升为道德意志。

1.舆论扬抑,培养自制能力

舆论扬抑是通过传统文化的熏染,形成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学风、教风、班风、校风甚至社会风气,以带有民族特色的价值体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衡量和评价,利用舆论的力量来调节学生的道德行为。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扬为主,扬抑结合,在给予学生鼓励的同时,指明其以后的努力方向,以便收到良好的效果。

2.自我教育,磨砺道德信念

自我教育是进行心理调节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自我教育的民族,从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开始,“自尊自爱、自省自重、自律自制、自信自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使其在不断自省、反思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最终磨砺成坚强的道德信念。

(四)情理践行、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现代教育家认为:人们的自律行为是通过不止一次的重复练习而获得的。那么,运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熏陶、传承、塑造、矫正的过程,也是把传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贵有恒。

1.激发行为动机、鼓励行为实践,品尝有德之乐

这里所说的道德践行,是指顺应社会道德潮流,围绕德育目标而开展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实践活动,如学习活动、公益活动、社会考察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大课堂,这对于学生认识社会、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2.反复感染、不断磨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利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决不能希望一次教育就能达到目的,必须反复抓。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反复地熏陶、不断地磨练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品质,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运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理解传统的含义

很久以来,人们提起传统,便有好多人认为传统是一种恒温的思维方式。其实,传统是指贯通古今的某种流动变化着的根本性的东西。因此,中华民族精神里最闪光的点,不是“仁”,不是“礼”,而是“易”,亦或为“道”。“易”就是改变,是变通,《周易》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所以,利用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人格锻造的时候,切忌用呆板固定的思维方式。

2.正确处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教育既尊重历史重视继承,又强调改革褒扬创新。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发展,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让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民族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进而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注意因材施教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道德与传统文化篇(6)

论文摘要:在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时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精髓融入到高校学生工作中进行研究,发现加强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其使命感、时代感、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衔接,以期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民族自立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从未中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不仅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所以,儒家处事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考虑高于并优先于功利考虑。早在孔子之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以"修德 "作为君子的最高追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直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左传· 襄公二卜四年 》) 所以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突出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人与禽兽区别的根本,"内圣外王"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要 "有德"。 《大学》 篇更是把"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作为个人的社会与政治理想,而"修身"是基点,也是以德性为先,以求知学文为后的中国儒学传统。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学校教育更应植根于富有底蕴的传统文化之中,以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质的人才。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应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核心。

通过以上回顾看出,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方面,研究的重点无外乎这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当今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汲取优秀的道德资源,积极主动地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 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 大学生德育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使其在自身内容的建构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方面,大多数学者研究的重点无外乎这几个方面:首先,都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当今高校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汲取优秀的道德资源,积极主动地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成为当前我国德育建设面临的挑战。要使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诚然,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但是,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与我国当今所弘扬的主旋律相匹配,需要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需要与我国文化建设相统一,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才能更好的开展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但是,他们的研究缺少从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学科的角度分析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缺乏从这些学科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他们只是浅显的描述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且大致的甚至是严重的描述了大学生存在的一些负面思想,缺少理论支持,论述显得比较空洞。另外,他们提出的建议也缺少制度的保障,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缺乏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单一的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机制,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会比较小,更与学校的初衷相背。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大学生整体上来看,他们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地对待个人利益,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其一些负面影响着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理想追求淡化,强调个人本位,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道德观念淡薄,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对道德、纪律的蔑视却被看作是"有个性";贪图安逸享乐,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精神;诚信缺失等等。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培养具有深厚学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能遵守社会运行秩序、明礼诚信、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帮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帮助他们树立"诚信"、"公平、正义、宽容"的理念等一系列时代所需要的道德,是21世纪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趋势。

学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认识到优秀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只是,绝大部分只是简要的描述,而没有具体可行的措施。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要改。革课程设计 、增加古典文化经典学习的力度、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等措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此外,有些学者从建立规章制度,增强法律制约,建立高校诚信测评机制视角出发,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树立教育及教育者的诚信形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诚信教育方法。但是他们无疑都忽视了现今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教育学生的固有模式,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此外,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只从学校的角度去实施,难度较大,效果较差。

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制定使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有制度保障、的和激励机制的措施,充分合理科学的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蔡炎武,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6,1(1):45-47.

[2]刘绿丝.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管见[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18)22-24.

[3]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道德与传统文化篇(7)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几乎在中华文明之初,就可以看到礼的诸多形迹。然而,作为中国文化渊薮和基质的礼俗,究竟何时何故而起?众家观点却不尽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一,礼源于社会交换。《礼记・曲礼》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俗,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其二,礼源于饮食。《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即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其三,礼源于人的欲望。这种观点以荀子为代表,即《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求,求而无度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于是圣人出,制定礼仪,抑制人的恶性,培育人的善性。

尽管人们对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礼”是从先民最初的社会群体生活当中衍生出来,对人们的具体行为加以规约,以引导人们正确行事的一种创造。孔子看来:“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他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已成历史的周公之礼和井然有序的西周是他理想中的完美社会。或者说,孔子“所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失范’社会的挑战,他所苦思用心者即在拨乱反正,重建秩序,这种追求秩序的情结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路向与性格”。经孔子和儒家学派所完善建构的礼,形成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恪守的准则,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成了和谐中国的圭臬。

“礼”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普遍的大法和纲纪的性质,又具有人伦道德属性,具有整饬、安定社会秩序,矫正人性的功用。“礼”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不遗琐细地区分尊卑贵贱,由此来维护社会秩序。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君臣官员士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就是说,社会各阶层成员,从生到死,从衣食住行到所用器具,都要受到身份等级的限定,只有遵循这些规范,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才能在社会共同体内各得其位,而不至于因为利益的矛盾以及越位而发生冲突。除规范社会生活秩序之外,“礼”还是人际关系中最公平中正的表现形式,人们必须约之以礼、行之以礼。任何人想要打乱这个和谐的统一体都是违礼的社会行为,都将受到礼的指责,“礼”成为了际关系的粘合剂、社会和国家的内向凝聚力。

二、中国传统礼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在契合性

“礼”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礼文化不仅促进社会有序化,而且有“谐万民”的目的。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以一定的礼数规范作为调节手段,“礼”的目的是使“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但百年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忽视中华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态。诚然,我们应该摈弃旧礼中维护等级、束缚个性、不思进取的糟粕。但是许多传统礼文化,今天仍能为我们所借鉴。我们当取精用宏,使它更合乎国情、合乎世情,如果“礼”能焕发新意活力,对于现代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建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礼”在现代社会逐渐被引申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爱,具体演变为礼貌、礼节和礼仪。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应具有的相互表示谦虚恭敬、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及其行为准则。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别是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温厚、哀悼、慰问等并给与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和规范。礼仪表示礼节和仪式,“礼仪”中的“礼”字表示尊敬、崇敬之意,多用于对他人的尊重,“仪”指仪容、仪表和举止,是“礼”的形式,包括礼节、仪式,是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和情操。“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以审美的方式表达崇敬之意。

三、中国传统礼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1、以知识为导向,实现礼文化的正确传教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知识的传播。“十年浩劫”对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学生对国民礼文化知识的了解,显然无法领悟中华民族礼文化精髓,更无从谈起充分发挥礼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而这却恰恰又是当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礼文化课程应与其他德育课程一样引起重视,准确把握中国礼文化中优良的传统道德思想精髓,将礼学文化的“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理念融入到思想教育课程内容中,是推进大学生礼文化教学完善与改革的关键。

2、科学发展,健全礼文化教育的机制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礼文化教育体系仍不够完善,存在有“意识”无“重视”,有“需求”无“要求”,有“引导”无“督导”等现象,导致大学生对礼文化了解不足、实践技能运用不够、意识习惯明显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构建科学完整的高校礼文化教育体系迫在眉梢。实现礼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就要在系统、全面的教育工作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礼文化的真谛,在机制构建中遵循正确的方法,做到明确礼文化教学的目的、确定学生培养的目标、确保教学任务的执行、保证教学成果的监督与评价,通过“阶段性培养”、目标管理等方式方法,实现大学生礼文化教育的“全程控制”。

3、以人为本,坚持礼文化的“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永远是一种文化、一类思想、一项制度得以永葆生机的原则。如果仅仅把礼文化的传承,变成是一种旧礼制的沿袭,一些礼节的繁文缛节的形式化,不能走进学生的心底,不能促进校园的和谐,不能增进同学和师生的和睦,不能提高大学生形象在社会中的美誉度,这样的思想文化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会在大学校园中存在下去。在礼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科学制定修身培养计划,把礼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使大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技能、体悟礼文化的思想精髓。

4、全员参与,扩大校园礼文化思想的传播

礼文化建设离不开全员的参与。高校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及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贯穿礼文化教育,应重视学校教师队伍自身礼仪修养的提升,倡导这支队伍“学礼”、“知礼”、“用礼”,甚至将这些要求量化地纳入到对教师考核的指标之中。并且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礼文化教育,还应将文化传承理念融入整个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教育环境,真正发挥礼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P73.

[2]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P5.

[3]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国思想的社会学诠释[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P3.

[4]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和谐社会建设[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3) .

[5]曹亚芳.论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现代转型[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