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30 10:08:45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1)

【关键词】 循环内科;护理风险;解决对策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175

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得知, 循环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循环内科又称之为心血管内科, 是各级医院内科为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 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 其中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较为多见。临床中循环内科住院部的患者常见于老年患者, 且常并发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慢性病, 其病情常呈现出发病迅速、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等特点[1]。同时循环内科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护理风险, 因此给护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本文为分析循环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并探讨具体解决对策, 回顾性调查分析了本院循环内科住院部发生护理风险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在本院循环内科住院部发生护理风险的4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 其中男21例, 女27例, 年龄最小49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64.8±5.4)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 入本院进行检查治疗, 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确定诊断为心血管疾病。48例患者中冠心病27例, 心肌病10例, 心律失常7例, 心肌梗死4例。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 分析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调查并总结循环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护理风险, 并根据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风险程度进行综合探讨, 以探讨出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具体解决方法。

2 结果

48例患者中跌倒17例, 坠床13例, 换错液体9例, 标本送检错误9例;48例患者均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护患纠纷, 其中护理工作人员因素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医疗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心的技术,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 使得风险无处不在。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与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 再一次敲响了护理安全的警钟。在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中如何正确规避职业风险, 保障患者安全, 成为广大护理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可能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 有的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可能是患者因素, 有的可能是治疗器械因素, 但大多数还是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因素。因此目前临床中需要加强医院对院内护理风险的管理, 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循环内科中的主要疾病是心血管疾病, 该科室的住院患者均具有较重的病情, 因此在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均存在很大的难度。本文为分析循环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并探讨具体解决对策, 回顾性调查分析了本院循环内科住院部发生护理风险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本院循环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风险, 包括跌倒、坠床、换错液体、标本送检错误等, 其主要原因是护理工作人员因素。护理风险的存在加大了护理难度, 降低了护理效果, 因此如何降低循环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循环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探讨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具体包括:①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意识防范的教育, 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对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护理教育和风险意识培训, 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诚信度,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②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制定紧急风险预案, 对患者安全实施持续的监控, 建立各种警示标语, 如:小心跌倒, 小心烫伤等;③增进护患沟通, 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

综上所述, 循环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而引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效果, 因此加强管理循环内科中的护理工作并有效降低该科室中的护理风险是本科室护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循环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并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艳.心内科常见护理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基层医学论坛, 2014, 21(18):2844.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2)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080―01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自《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比喻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整体或全部。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所占课时比重大,授课时间长,教学内容纷繁复杂,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关系密切,庞大的内容使学生难以应对。加之教学中常常过分强调重点、难点、考点等内容,而忽略了学生对内科疾病基本知识框架的建立。所以,为避免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无效学习状况,教师应及时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完成内科护理的教学。

一、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1.学生因素。目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医学课程内容纷繁复杂,而中职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不足,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要点、考点等,对于知识的内在联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往往过于注意一些局部细节,而忽视对疾病整体的把握。

2.教师的因素。由于内科护理学内容多,涉及众多医学基础学科,因此学生进行临床课程学习时部分基础学科内容遗忘,导致在进行病因、发病机制学习中教师往往需要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使得课程时间紧张,尤其是遇到学生难以理解时,教师会采取化繁为简,强调重点、考点较多,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内在联系涉及较少的做法。久而久之,加剧了学生对疾病认识的碎片化。

3.考试的导向作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旨在培养服务于临床的护理人员,但是由于护士资格证的考取对学生来说是毕业后就业的“敲门砖”,对学校来说护考的过关率是反映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所以考试成了教学的指挥棒,为达到更高的过关率,教学中更多强调考点知识,割裂了具体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内科护理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提高教学实效的策略

1.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首创的一种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和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要求,选择合适案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一个完整疾病案例,往往包含着诸多信息,如患者性别、年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这些信息可透露具体内科疾病的高发人群,主要病因,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典型症状及体征,再加上对应的实验检查和影像学诊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会更加完整、系统。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既增强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全面。笔者对于疾病案例的选择大多取自临床真实的案例报告,并遵循四个原则:第一,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第二,案例应与内科护理学课程紧密结合;第三,案例应反映内科疾病的重点难点内容;第四,案例具备知识综合性。

2.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长期以来,内科护理学教学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独立讲解某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病变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忽略了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密切联系,使内科疾病的学习变得晦涩、枯燥,对于复杂疾病的知识学习只能用“碎片化”的模式死记硬背。为此,用PBL教学法,找出疾病发病机制、病变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内在联系,找出关键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疾病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将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疾病重点内容相互串联起来,对疾病有了整体、全面的掌握。例如:

(1)教师在教案中首先引入疾病的基本概念:肝硬化通俗地讲是肝脏的变小、变硬。由概念引出两个关键词:变小、变硬。再引伸出讨论性问题:为什么肝脏会变小,变硬?

(2)以“肝脏变小”关键词引导学生主动联想及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并展开讨论;正常肝细胞减少、假小叶形成形态上表现为肝脏变小,其后果是导致肝细胞减少,储备功能下降。由上述关键词引申出肝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3)

外科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培养实习生外科的实践能力,提高外科临床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外科实习自我总结,请笑纳!

外科实习自我总结1实习过程中我保持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这次宝贵的实习对临床经验上十分欠缺的来说就是雪中送炭。积极主动的学习。对从医者整体素质也有比较深刻的解,为我以后的学习道路指明了方向。

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来到人民医院外科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充实而紧张的实习转眼间就结束了这次经历可谓收获颇丰,本人是医科大学临床外科专业级的学生。使自己对医学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下面就是对实习的个人鉴定。

并介绍icu环境,进入icu前带教师向我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使我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我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使我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直接反应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

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操作上,进入临床实习后。而对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有所放松,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种多、手术多,极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术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术、多练手作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手术后的病理生理会发生很大改变,必须全面准确的综合病史、体征、病情程度、手术方式等多方面考虑,方能准确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质,理解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

使我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通过一个月的实习。基本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

外科实习自我总结2(一)学科特点

就其研究范围来说,神经外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中枢神经系统,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复杂,加上人类大脑的机能的认识并不是十分清楚,而且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千差万别,同种、同部位的疾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同一种或同一部位的疾病,这给神经外科疾病、特别是颅内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对于昏迷的病人,可能是颅内疾病所致(如肿瘤、出血),也可能是颅外疾病所致(如水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疾病),其研究范围可能属于外科范围,也可能是属于内科疾病,因此,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面对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首要的问题是确定,是否属于本学科的研究范围。然后才考虑治疗方案。

就其治疗方法上看,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涉及大脑及其病灶,面对着人类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的、复杂结构的、而且又是生命中枢所在的大脑,神经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必须决定,在什么部位、以何种方式进行手术,既达到治疗目的,又对大脑正常组织损伤最小的理想术式;在手术时,必须十分熟悉大脑的局部解剖,以娴熟的操作技巧,进行手术操作,才能做到既损伤小,又能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在手术后,采取何种有效的方法,促进病人的恢复,这一切,都对神经外科医生的理论水平及操作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于颅脑损伤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就要求神经外科医生临危不乱,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判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及治疗措施。因此,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也是神经外科的特点之一,而具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也是神经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实习方法

由于神经外科属于专科性强的科室,实习同学进入科室后,面对各种神经外科的疾病,常常感到疾病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实习的收获却与所用的时间不能成正比。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呢?怎样才能搞好神经外科的实习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实习前及实习中掌握有关神经外科的实习方法。

首先,熟悉掌握有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是本学科实习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进入神经外科实习前,就应该复习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入科后还应根据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对照复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其次,要选择好自己实习的立足点,明确实习的重点。由于神经外科的专业性相对较强,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专科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员和专科医生热衷于研究的疾病并不一定是同学需要掌握的重点疾病,同学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自己需要掌握重点内容,然后制订适合于自己的实习计划,而不应好高鹜远,片面追求专业性太强的有关知识和内容。

第三,临床实习的目的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神经外科疾病,特别是神经外科急症疾病(如头皮外伤、各型颅脑损伤、脑疝等)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临床工作程序等方面,这样才能及时正确地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判断,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外科实习自我总结3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实习鉴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实习过程中我保持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这次宝贵的实习对临床经验上十分欠缺的来说就是雪中送炭。积极主动的学习。对从医者整体素质也有比较深刻的解,为我以后的学习道路指明了方向。

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来到人民医院外科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充实而紧张的实习转眼间就结束了这次经历可谓收获颇丰,本人是医科大学临床外科专业级的学生。使自己对医学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下面就是对实习的个人鉴定。

进入icu前带教师向我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使我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我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使我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直接反应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

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操作上,进入临床实习后。而对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有所放松,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种多、手术多,极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术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术、多练手作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手术后的病理生理会发生很大改变,必须全面准确的综合病史、体征、病情程度、手术方式等多方面考虑,方能准确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质,理解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

使我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通过一个月的实习。基本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

外科实习自我总结4转眼间,一个多月的外科实习生涯已告一段落,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以马克思主义、______思想、______理论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外科的实习工作中,本人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对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作出应对。通过学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护士。

2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技术,基本了解了内科常见病的护理及护理操作。熟练掌握护理文件书写,病情观察等。希望在以后学习中能够更完善自己。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内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较好完成实习计划。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良

外科

实习内容:熟悉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和手术适应症。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外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熟悉掌握外科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前备皮,术前术后护理,熟悉换药,拆线,包扎,各种引流管与胃肠减压的使用与装置,掌握了外科常见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污染敷料的处理。希望在下一个科室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外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掌握了外科常见病的术前护理以及护理宣教,了解了心电监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各项技术操作,以及静脉输液,给氧,肌肉注射。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良

妇科

实习内容: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妇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产程观察处理。熟练掌握听诊胎心音,骨盆外测量,阴-道冲洗,灌肠。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在妇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阴-道分娩的基础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产前产后护理等知识,望能继续努力,能争取更大进步。

科室考核成绩:考核评定;良

儿科

实习内容:熟悉疾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了解其诊疗常规,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

个人自我鉴定:本人在儿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新生儿的各项生活护理,以及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外科实习自我总结5转眼间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进行教育社会实践学习,回想起实习的日子,收获丰富,特别感受到以下是本人此次学习的一些实习鉴定。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1.实习前对心内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电图、测血压、心脏的体格检查等,不要小看这些,以最简单的测血压为例,很多人都没有规范的掌握。

2.搞熟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书本知识,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并瓣膜并冠心病等;

然后再在临床上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案与书本相对应,看看如何与患者个体结合,不懂就问,水平会提高很快。

3.学会一些急诊处理,如高血压急症、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诊的东西会处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着急,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一切尽在掌握”,呵呵!

4.还有就是,医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还要很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与同事,平时多学学上级老师的沟通、谈话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会很快上手。

这段外科的实习经历,其中复杂的滋味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酸甜苦辣,无论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当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了几个不错的朋友,或许这比书本更有价值吧

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心内科的实习很快结束,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在基础理论方面,温故而知加强了巩固和提高;其次,在临床放面学到了新的知识和处理方法。总之。经过在心内实习,是我对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我一定把学到得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并不忘记老师的教诲,不断地学习进步。

算算进心内科实习的日子有半个月了吧,新年刚过。感觉到现在,自己在心内科学到的东西没多少增加。踏进了科室,见识了不少的人,接触了不少的事情。也让我看清楚了有些人的面孔。换句话来说,是不是实习,就代表了自己已经开始接触半个社会了呢?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4)

摘 要:目的: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护生在《外科护理学》腹部疾病学习中应用情景模拟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7名护生分为2组,传统教学组(对照组)54名和情景模拟组(实验组)53名,进行相关腹部疾病内容的讲授,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集中授课,情景模拟组采用预先设计的病例模拟情景并以录像的方法进行互动式授课,学习结束后从理论考试、技能操作、学生反馈问卷调查3个方面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论:情景教学组对腹部疾病的掌握和区别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于课堂教学组。结论:应用情景模拟法授课,能有效的提高护生对外科常见急腹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情景模拟法 外科 急腹症

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极大地提高了专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多的被护理教师关注[1]。而外科护理学中腹部疾病一章病种繁多,临床表现比较接近,不易区分,如何让护生能顺利的掌握该章疾病的相关内容,为以后的临床实践做好铺垫,一直以来都是外科护理学教师研究的重点,情景教学法的使用,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将原本在书本上抽象的疾病具体化起来,使学生真正的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获得人生第一份的“临床经验”。

一、研究对象

二年级在校中专护理专业学生107名,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均为女生。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4人)和实验组(53人),两组学生年龄、基础知识水平、所用教材、授课内容及课时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二、方 法

(一)标准化病人录像引导的问题式情景化教学模式

首先通过相关教师的筛选、讨论,确定表演的病种并设计相关剧本。再由专业教师扮演该病例中的病人、医生、护士,进行全面的问诊、体格检查、相关护理措施的演示,并以录像的形式进行保留。在整个影像资料的拍摄过程中插入相关的问题。影像资料拍摄完毕后对实验班的护生进行放映并进行讨论,最后由专业教师进行讲解、分析。通过对护理评估即常见临床表现和常用辅助检查的讲解解答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通过讲解病因和发病机制解答为什么患者发生该病;通过讲解护理要点解答患者发病后的注意事项;通过讲解健康评估解答患者出院后应该注意的要点。教师讲解后立即让同学分组再次模拟护患情景,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的作用。

解答患者患何种病就必须学习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常见辅助检查即护理评估;解答患者为什么会患此病就必须学习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解答患者患病后的注意事项就必须学习疾病的护理要点,讲解结束后采用对话方式模拟护患情景进行病例回顾问答,巩固教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启发和拓展学生思维。

(二)题目引导的情景化教学模式

由专业教师提供题目(疾病的名称),同学分组进行讨论,自行设计剧本、台词、操作内容,要求设计的剧本中体现出疾病的病因、发病经过、典型表现及护理措施。每组同学均应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演,最后由专业教师组成评委进行评价和点评,针对设计的缺陷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

(三)角色扮演引导的情景化教学模式

通过预先讨论完毕的病例,由专业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由护生扮演相关护士进行操作,最后由教师针对护生的操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找出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三、结 果

(一)课后实验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反馈,见表1。

(二)教师对实验组护生实习行为的评价,见表2。

(三)护生期末前相关知识理论考核成绩,见表3。

(四)护生对相关知识远期记忆能力的评价,见表4。

四、讨 论

通过情景化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兴趣、记忆深度、理解深度、人际沟通、人文关怀、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90.6%的学生愿意主动参加情景模拟的课程,91%的学生认为情景模拟对学习有帮助。

情景教学的引入在根本上改变了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教育方面以往以“老师教、学生记”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临床操作资源上的缺乏,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推广。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5)

【关键词】 小儿腹痛;临床表现;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15-02

1 腹痛的部位及疼痛性质的观察

腹痛的性质和程度常反应疾病变化的进展情况,在观察病情过程中如腹痛加重,提示病变有发展或炎症在加重甚至会发生腹腔脏器穿孔的可能性,如阑尾炎穿孔,一般来讲,持续性钝痛或隐痛通常是炎症或出血刺激腹膜而引起的结果,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通常为肠道发生阻塞后痉挛性收缩的缘故。

1.1 内脏性腹痛 由于空腔脏器扭转或阻塞,致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而影响其排空,则导致平滑肌痉挛性收缩,造成局部肠缺血,这些刺激作用于内脏受器,其冲动经变或神经,通过内脏神经,经相应脊髓节段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腹痛的症状出现,此种疼痛为缓痛或钝痛,伴有皮肤感觉过度或腹部痉挛症状出现。疼痛部位多在腹部中线附近,而范围较广泛,且定位差,这种腹痛多见于腹股沟嵌顿性疝,肠梗阻,肠套叠等疾病。

1.2 感应性腹痛 此种腹痛常与内脏性腹痛,同时并存或相继发生,当内脏病变使痛觉神经至纤维受刺激,发生冲动,伴入相应的脊髓节段的脊髓神经支配的皮肤部位时而引起体表感应性疼痛。此类疼痛性质的体表感应区是右下腹,小厂的体表感应区在脐周,胃的体表感应区在上腹,肝胆的感应区在左上腹和右肩胛,肾输尿管的感应区在腰和腹股沟。

2 腹痛时腹部体征和观察

儿科护士在观察时,主要是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的程度及范围。听诊肠鸣音亢进减弱消失等很重要。如肠梗阻时肠鸣音亢进,腹膜炎时肠鸣音减退或消失,肠套叠时一般多沿升结肠或降结肠方向可触及肿物,在病程早期与病变部位可触及结肠肿物。

3 根据腹痛特点鉴别内科、外科性腹痛

在外科急腹症时,腹痛大多是最先出现或最主要的症状,在临床上表现,多数患者有腹痛而后发烧,腹痛多为开始为隐痛,随病情性发展而为持续性疼痛,到病变发展到高峰时可表现为刀割痛或绞痛,内科性疾病性腹痛一般伴有发烧或腹泻后伴有腹痛,腹痛的性质为肠绞痛,对见于急性痢疾或小儿急性肠炎患者,这种腹痛大便后可缓解或暂时性消失,可表现为周期性。但儿科疾病所出现的腹痛不如成人典型,所以在观察鉴别时应格外认真细致

3.1 儿内科性腹痛疾病 小儿内科性疾病伴有腹痛还可见于腹腔外疾病,如小儿肺炎,胸膜炎、等等,右侧胸膜炎时,由于肋间神经受刺激,可引起上腹放射性疼痛,甚至部分有上腹压痛和腹肌紧张,右侧胸膜炎的患儿在腹痛前通常有发烧呼吸快多咳嗽和腹部体征。在儿内科疾病引起的腹痛一般较轻。疼痛点一般不固定,无腹膜刺激症状,另外小儿内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回肠来感染,其表现儿童患有呼吸道感染,腹痛前常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史,腹痛起初位于右下腹,很少出现呕吐,右下腹压痛可随侧卧位而变换位置,无腹膜刺激征和血象增高为主要特点。

3.2 小儿外科腹痛性疾病 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腹痛,其程度都较重,常伴有较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出现,而儿童少数一开始即为右下腹痛,疼痛时幼儿以手指脐部表达腹痛,疼痛持续性,故小儿多蜷曲取侧卧位为主要临床表现,但也有儿童阑尾炎疼痛部位不典型者,易被误诊。

4 观察腹痛是伴有症状及临床表现,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1 呕吐 腹腔内脏器炎症引起的呕吐,多发生在疾病半期,呕吐次数不多,如阑尾炎伴有感染肺炎等,如为肠梗阻引起者,则呕吐频繁,呕吐量也大,呕吐发生时间的迟早与梗阻发生的水平高低有关。

4.2 排便于排气情况观察 出现腹痛后排气,而且呕吐频繁肠梗阻的有利诊断依据。大便的性状是腹痛伴腹痛患儿诊断的重要依据,肉眼观察粪便性状,甚为重要,常见的异常粪便伴有腹痛为小儿较多腹泻蛋花汤样粪便,痢疾的脓血便,肠套叠的果酱样便,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常有组织的血便,溃疡伴出血柏油样便等。

4.3 哭闹 哭闹为儿童腹痛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有些儿童对痉挛疼痛不能忍受或不能表达,当腹痛时,患儿突然大哭呈陈发性,达到声嘶力竭状态,有制止力年长儿童也可用腹痛大声哭叫,外科疾病疼痛时,患儿突然大哭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冰冷,周围有少量血便、右上腹可出现肿块,报告值班医师,怀疑肠套叠,给予手术治疗而被治愈。

4.4 对皮肤的观察 腹痛过程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可能有及肝胆系统性疾病,腹痛时伴有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紫癜,可能为肠型小儿过程性紫癜皮肤主要贫血伴有肠病者,应考虑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可能性,所以观察皮肤与腹痛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5 一般护理

腹痛患儿非常痛苦。要求护士要耐心细致的进行护理,对年长的儿童,尤其症状持续较久或复发者,除了正常护理外,应给予心理上的护理,减少由于紧张情绪造成精神性绞痛加剧,对年幼点儿童,除腹痛外,护理人员要低调热情的进行护理,有利于患儿的病性变化的观察。

5.1 饮食上的护理 腹痛严重影响患儿的饮食,加上腹痛伴有腹泻呕吐者,体液流失,消耗量大,在这应保持患儿应有的摄入量,对疑有急腹症患儿禁食,可给予静脉输液补充热量。

5.2 针对病情护理至关重要 对诊断不明的腹痛患儿不宜给与镇静解痉药物,更安全给予止痛剂,以免掩盖症状及病情的观察,延误诊断。有些内科疾病的腹痛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外科性疾病,故对小儿的腹痛应仔细观察腹痛性质部位程度,并发症状结合临床病史。及时报告给值班医师,力求尽早确诊和及时专科给予手术治疗

总之,小儿腹痛病因交杂,有时病情发病严重,需要我们全面细致的观察和周到的护理,才能有助诊断,有助治疗,有助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6)

关键词: 精神专科 护理人员 工作场所身体暴力 临床特征

工作场所暴力因对医务人员、医疗环境的严重危害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WHO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为“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攻击,并对其安全、幸福或健康造成实际或潜在的威胁。”因其危害性大、性质恶劣,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精神专科医院因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具有:护理人员发生比例远远高于医生、暴力来源多为患者等特点。据文献报道,在整个护理职业生涯中,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55%-100%,1年内为57%-89%,半年内为36.8%-45.1%,1个月内为41%,每名护士每年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次数为1.7-5.8次。国外有研究对精神科急诊室进行7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在严重暴力攻击事件中,针对护理人员的比例高达78%,另外,4%和2%分别针对精神科医师和临床心理学家。暴力形式主要为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因精神科身体暴力发生频繁、程度严重等特点,对导致其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就尤为重要。

精神病人具有精神症状复杂多变、情绪敏感不稳定、对自身疾病/处境和周围环境的认知片面、歪曲等特点,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非常普遍。国外有研究发现,急诊科就诊的精神病人中60%的患者曾出现过暴力行为,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中82%的患者曾有过暴力行为。面对暴力行为如此高风险的精神病人,了解暴力行为发生的临床特征,以进行有效的规避和应对,是减少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有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2015年工作场所暴力行为实际发生的工伤案例,分析暴力行为发生的临床特征,了解与暴力行为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对高危因素的认识,并从护理制度和医疗政策上寻找规避和有效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从根本上减少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

一、资料

北京回龙观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实际工伤案例74例,其中工作场所暴力行为68例纳入研究。对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收集数据包括:患者性别、患者疾病类别、既往住院次数(仅限住院患者)、患者住院时间(仅限病房患者)、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暴力行为实际发生地、暴力行为类型。其中,患者疾病类别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分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抑郁症、其他等5大类;既往住院次数按照患者是否为首次住院分为:首次入院(既往住院次数为0)和多次入院(既往住院次数大于0);患者住院时间按照暴力行为实际发生时间分为≤7天、7天-1月、≥1月;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按照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分为白班发生、交接班发生、夜班发生;暴力行为实际发生地按照暴力行为实际发生地点分为:门诊、病房、室外;暴力行为类型按照精神科护理工作特点分为: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暴力-约束(约束患者时发生的暴力行为)、暴力-无事由(患者突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

二、方法

采用自制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调查表,对以上数据进行收集。描述性分析后再以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对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

三、结果

1.患者性别

男性患者发生暴力攻击行为34例,女性患者为34例,各占50%。

2.患者疾病类别

精神分裂症42例,占61.7%,为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患者主体疾病分类首位。其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14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27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1例。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16例,占23.5%。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5例,占7.4%。

抑郁症1例,占1.5%。

其他(包括癫痫、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等)4例,占5.9%。

3.既往住院次数

首次入院患者27例,占40%;多次入院患者41例,占60%。

4.患者住院时间

发生工作场所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入院7天内的34例,占50%。

住院时间7天到1个月之间的13例,占19.1% 。

住院1个月以上的21例,占30.9%。

5.护理人员工作时间

白班发生34例,其中8:30-9:3018例,占52.9%;13:00-14:3010例,占26.3%;其他时间段发生6例,占15.8%。

夜班共发生31例,其中早6:30-8:00 发生10例,占32.25%; 18:30-8:3011例,占35.5%;其他时间10例,占32.25%。

交接班发生3例。

6.发生地点

病房发生64例,门诊1例,室外3例。

7.暴力行为种类

暴力-常规17例,占25%;暴力-约束24例,占35%;暴力-无事由27例,占40%。

根据描述性分析结果,采用X2检验的方法评估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中与暴力行为类型相关的影响因素(见表1)。

由X2检验结果可见,北京回龙观医院2014至2015年的工作场所暴力行为发生类型在患者疾病类别(X2=9.501,p=0.050)和护理人员工作时间(X2=6.598,p=0.037)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在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和暴力-无事由(患者突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所占比例较高,而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在暴力-约束中(约束患者时发生的暴力行为)所占比例较高。在暴力行为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关系上,白班的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较低。其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5)。

四、讨论

由研究结果可见,在暴力行为相关的人口学特征方面,男女比例各占50%。关于暴力行为发生的患者主体的性别差异, Biancosino等对1324名意大利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男性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风险性更高,与本文研究结果不一致。因男性患者身体素质好于女性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程度可能更高,故对男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注意护理技巧,尽量防范暴力行为的发生及减轻暴力行为危险度。

对暴力行为的临床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发生工作场所暴力行为,其次是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既往也有相关文献报道,精神症状支配下的暴力行为最常见。精神分裂症相对其他精神疾病,其精神症状丰富,疾病严重程度更重,发生暴力攻击行为风险更高。在既往住院次数的比较上,本研究分为首次入院和多次入院两类,多次入院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更高。多次入院是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多次入院患者受疾病本身影响和对住院环境的片面/歪曲的认知,可能更容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在患者的住院时间方面,入院7天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最高,占50%,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精神科护理一般对入院7天内的患者实行特殊护理,为最高级别护理,这对于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暴力行为倾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护理人员白班和精神科病房,是最常发生暴力行为的时间和地点。

精神科患者由于疾病性质的特殊性,无事由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最高。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疾病分型和发生时间与暴力行为类型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和暴力-无事由(患者突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高,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的暴力-约束(约束患者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其精神症状支配,暴力行为发生往往没有预见性,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自知力受损严重程度往往轻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暴力行为往往发生于违背患者意愿,如约束患者时,这一结果与疾病的临床特征一致。在暴力行为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关系上,白班常规护理时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较低。

五、结论及措施

本研究对北京回龙观医院2014至2015年1年内的暴力行为事件进行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次住院、住院时间少于7天的患者发生暴力攻击行为多见,白班和病房是最长发生暴力行为的时间和地点。精神分裂症的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和暴力-无事由(患者突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高。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的暴力-约束(约束患者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高。白班常规护理时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较低。

精神专科医院因其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在了解了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后,应对防范措施加以制度性的调整与完善。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详细了解病史。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两类疾病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为85.3%,是临床护理时须格外重视的病人。对于这些病人要有防范意识,对潜在的暴力危险要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护理中和无事由的攻击行为要有心理预期,与其接触过程中要提高警惕。

第二,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疾病特点,了解疾病治疗规律。在新病人入院第一周内,重点看护。

第三,6:30-8:00,8:30-9:30,13:00-14:30,三个时段是攻击行为高发时段,配合护理部门查看护理记录,分析病房的环境因素。这三个时段分别是早饭前、后、午饭后,跟病人早起洗漱、集中饭厅这种密集型活动有关。该时间段护理人员工作繁忙,人手相对不足,且密集型的环境因素使病人情绪波动,更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建议护理部门梳理流程,必要时安排弹性排班,保证以上三个时间段的护理人员数量。

第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防伤害能力。建议定期在各病区之间进行工作内容的交流和总结,定期对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在护理技能培训中加大约束病人技能的操作考试力度,优化约束经验,减少在约束病人过程中的伤害。

第五,建立心理减压制度。医院组织心理医生,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相关的心理疏导和减压培训,指导护士增强心理建设,积极应对这些风险因素和暴力事件。

参考文献

[1]Mirza NM,Amjad AI,Bhatti AB,et al. Violence and abuse faced by junior physician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from patients and their caretakers:a nationwide study from Pakistan[J]. J Emerg Med,2012,42(6):727-733

[2]Moylan LB,Cullinan M. Frequency of assault and severity of injury of psychiatric nurses in relation to the nurses' decision to restrain[J]. 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11,18(6):526-534

[3]Chen WC,Hwu HG,Kung SM,et al.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workplace violence of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Taiwan[J]. J Occup Health,2008,50(3):288-293

[4]Shiao JS,Tseng Y,Hsieh YT,et al. Assaults against nurses of general and psychiatric hospitals in Taiwan[J].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0,83(7):823-832

[5]Maguire J,Ryan D.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categorizing the experiences of Irish nurses[J]. 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07,14(2):120-127

[6]Chen WC,Huang CJ,Hwang JS,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o workplace physical violence against nurses by psychiatric patients [J]. Qual Life Res,2010,19(8):1155-1161

[7]Owen C, Tarantello, Jones M, et al.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in psychiatric units [J]. Psychiatric Services, 1998,49(11):1452-1457

[8]李小麟.精神科护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71-72

[9]Biancosino B,Delmonte S,Grassi L,et al. Violent behavior in acute psychiatricinpatient facilities: a national survey in Italy[J]. J Nerv MentDis,2009,197(10):772-782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篇(7)

关键词:护士理论知识分数 护士操作技能分数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002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002-01

如今,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及先进的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才能提高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引起我们每个从事护理事业的医务人员深思。现就如何提高本科室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便更好应用于临床,通过护理教育持续质量改进来提高科内护士的业务考试分数。

1 计划(Plan)

1.1 要抓好在职护士的业务学习,及时吸取新知识,科内每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适应于临床的需要。

1.2 科室每月要组织全体护士进行一次疾病查房,主要针对本病区病人的疾病特点,提出专科护理,并收集一些其他医学杂志上对该疾病的护理及治疗有关的新见解、新知识、新发展,鼓励护士发表各自的观点,取其之长,补其不足。

1.3 护士长对本科护士每日进行晨间提问,以本科常用的知识及常见的疾病为主。如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作用及副作用。常见病方面则以本科常见急症抢救、常见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以及护理为主。

1.4 科内每月定时进行各类仪器操作培训,以提高护士操作技能。

1.5 科内每月定时进行各种应急流程培训,以便护士在各项护理操作时按规定流程处理。

1.6 科内每月定时进行各项制度培训,以强化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1.7 医院护理教育中心每月组织护士进行分层业务学习,针对各层级的护士特点,让各科的业务骨干进行业务讲课,以便让护士掌握更全面的护理知识。

1.8 医院护理教育中心定时组织各科室护理质控员进行培训,以强化各质控方面的护理知识。

2 实施(Do)

2.1 科室每月针对科内业务学习组织护士进行一次护理理论考试,打好坚实的护理理论基础。

2.2 科室每月组织护士进行一次护理操作考试,以加强护士的操作能力。

2.3 医院护理教育中心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操作考试,重点突出那些必须熟练掌握的操作,如CPR等。

2.4 医院护理教育中心定时组织全院护士进行护理理论考试,以及时全面掌握全院护士护理理论水平。

2.5 医院护理部定时进行质控考核,如:糖尿病质控、压疮质控等。

2.6 医院护理部每季度进行科室季度考核,通过检查来发现科室内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

3 检查(Check)

3.1 科室教育护士每月对科内业务考试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提出此次业务考试需掌握的重点、要点、难点。

3.2 科室每月民主生活会时护士长均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的考前培训。

3.3 护士长每周2次组织科内护士集体讨论现科内病案存在的护理问题。

4 总结(Action)

通过2013年护理教育中心及科内进行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来比较2012年和2013年本科室14名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汇报如下:见表1。

干部病房病人的病情复杂,离休干部及家属对护理的要求较高。护士要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