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9 17:17:16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篇(1)

300万一台的进口CT机,也许过不了多久通过网络仅用100多万元就能买到,国内的医院将可以节省购置医疗设备费用,病人的看病支出也会降低。

这种原先想象不到的事情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近来大大增加,以规模低价采购医疗设备和物料而闻名的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大鳄Broadlane公司CEO桑德斯近日低调来华探营,据说其与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巨头海虹的合作也因此进入最后阶段,Broadlane试水中国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

来自业内的消息说,Broadlane公司CEO桑德斯上周到内地多个地方考察,并拜会各级卫生系统官员。除此之外,桑德斯此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与海虹进行有关合作的实质性谈判,谈判结果将在数周内揭晓。

不过目前阶段,无论是Broadlane还是海虹均不肯对合作的方式和意向作过多评论,未来是技术性合作还是采取合资方式都是未知数。

■不会涉及药品招标采购开拓全新业务领域

海虹意欲牵手美资医药电子商务巨头的消息早前已有传闻,但当时处于朦胧阶段,消息只是称海虹已与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巨头Broadlane公司达成初步共识,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战略合作。

海虹和Broadlane对合作密不透风,迄今为止只有海虹总裁康健曾明确表示,未来的合作将不会涉及海虹占据强势的内地药品招标采购业务,而是倾向于在Broadlane更富优势的为医疗保健产业提供业务集成服务方面。

据介绍,目前国内医药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药品招标领域,海虹占有市场大半份额,预计今年内地将有接近80亿元的药品采购在海虹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而对于Broadlane来说,这家美国电子商务巨头的主要业务则集中在医疗服务和产品的采购和物料管理方面,它是全美排名第三位的集团购买组织(GPO),药品采购并非他们的重点,仅占他们业务的十分之一左右。有关人士分析说,在这种背景下,海虹与Broadlane进行药品招标采购领域合作的意义不大,双方更看中的是医疗服务和产品的采购。事实上康健也表示,假若实现与Broadlane的联手,目标就是要开拓内地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新业务。

医疗服务领域的电子商务在中国尚处于空白状态,在美国以规模采购降低医疗采购成本而取得市场成功的Broadlane早已窥视中国市场。据说它之所以看中海虹,不仅是因为注意到了海虹在药品招标采购方面的成功,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海虹与内地一万多家医院之间的业务网络。

Broadlane的高层人士不断向中国医疗界介绍他们的业务优势。早些时候他们在佛山考察时发现,许多医院购入的CT机耗资二三十万美元,他们告诉当地医院管理者,如果将这些采购交给他们,通过他们的系统来做,价格会降到十几万美元。

购入医疗设备与物料,特别是进口产品的价格过高,以及一个区域内医疗设备购置重复一直是国内医疗行业的普遍现象,这也给患者带来了医疗服务价格的上升及设备的浪费。“引入Broadlane这样的公司会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但能否很快见到效果,尚不得而知。”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资料显示,Broadlane的业务模式接近于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为医疗机构提供采购解决方案,这一平台可以平均节省10个百分点以上的费用,Broadlane可以从中获取1%至3%的佣金。Broadlane在美国获得了成功,Broadlane公司目前已有45家供应商和Broadlane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Broadlink完全联网集成;在医疗机构方面,有455家医院和Broadlink联网集成,其中312家可以处理订单。2004年,Broadlane客户直接和间接购买该公司产品和服务价值高达71亿美元。

事实上Broadlane在进入中国之前,已经先后进入英国、印度等地并取得不错业绩。据说在上述两个国家,Broadlane均采取与当地公司进行合资的方式进行合作。

■桑德斯决意进军中国

从亚马逊到Ebay,美国电子商务巨头已几度试水中国并取得成功。但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中美两国医疗行业的不同,不少人看淡这一领域的合作。

面对外界的怀疑与疑问,服务美国医疗行业10余年的桑德斯却不这样认为,他表示,中美两国医疗行业的确存在很大不同,但双方在发展医药电子商务方面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通过提高竞争水平从而让医疗机构购得更好的产品、降低药品单价以及实现采购自动化。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篇(2)

■ 公司介绍:春雨天下软件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移动健康服务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春雨天下公司通过其所开发的应用软件:春雨掌上医生,为居民提供个人健康及医疗等相关服务。

■ 商业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整合医院、药店、专家等资源,为普通居民提供自诊、问诊以及私人健康信息推送等免费服务。在吸引到大量用户后,采集这些用户的信息和数据,然后春雨天下公司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再把其提供给如药厂、药店、保险公司等第三方企业,来获取利润。■ 创新点: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春雨天下软件公司在普通居民和医院、医生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同时,实现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让普通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健康医疗信息和服务。

■ 面向的用户:所有对于个人健康、医疗有需求的国内居民。

Questions

一、为什么会选择移动健康领域作为公司的业务方向?

首先,非常看好移动互联网这个领域,它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摆脱传统的移动客户端,可以直达用户,这是技术上的很大革新;

其次,公司在选择项目上用的是反向思维模式:首先认为社交不能做,因为这个领域的运营成本非常高,小企业由于没有很强的资金优势,所以在推广上没有优势;而游戏又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产品周期非常短,迭代非常快;最后锁定了教育和医疗这两个领域,经过调查发现医疗健康这个领域做的人很少,而且没有做得比较大的公司。而移动健康在国外的发展已经非常快速,市场空间也非常大,所以我们最后选择了这个竞争小、前景光明的领域。

二、同竞争对手相比,春雨天下有什么特点?

春雨天下聚焦的是居民从身体感到不舒服到进入医院这段时间内的健康医疗需求,这一切入点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其次,为了保证用户可以很精确地查询到相关病理数据,公司在自己的数据库基础上嵌入了美国FDA(食品药物管理局)40万样本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查到美国近5年来各种病在美国是怎么医治的,是用什么药物医治的等详细信息,这些诊断信息可以很好地帮助用户进行前期的病症深入了解;另外,春雨掌上医生还结合了现在非常流行的LBS功能,用户可搜索到附近离自己最近的医院、药店及医疗服务机构,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及时地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

三、目前春雨天下公司的用户数量有多少?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盈利?

春雨掌上医生现有150余万用户,日活跃用户5万,日增新用户5万左右,今年底目标用户量1000万,希望明年有4000万用户,同时接入4万名医生。至于盈利方面,公司暂时还没有考虑。因为目前公司在资金方面不存在任何压力,所以公司现在想的是先把产品和服务做好,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Challenge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篇(3)

在已经过去的半年里,国家对智慧医疗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曾提出“利用信电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而作为科技大都市的上海,正在试图将科技与医疗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智慧医灯的大踏步前进。目前,上海市政府已将健康物联网定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相关工作将在近期。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表示,健康物联网处于物联网、养老看护和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交叉点,其中“万亿量级”产业的碰撞令人期待。

对个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管理

不同于广义的物联网,在传感器、“云平台”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健康物联网更注重“以人为本”。通俗来说,健康物联网的重点在于采集生命体征一一这些数据既能救急救命,也能为慢性病、亚健康人群服务,从而为“全程、全员、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创造可能,即“回归到人的整体,从人体功能的调节人手去研究疾病。”

专家认为,健康物联网是对全生命周期个体健康的一种社会化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思想基础上、对待健康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及中国电子学会健康物联专委会秘书长宋瑜研究员表示,“健康物联网”的核心指导思想始终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要把提高或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身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针对疾病本身”,“互联网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物联网则是解决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交流,极大地扩展了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宋瑜提及,健康物联网是由各类数据采集感知终端、近远距网络传输系统、健康云平台、健康数据存储处理计算中心、健康智能专家系统、医疗专家、被照料对象和家庭成员、服务模式和管理人员、社会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的政务服务系统等的结合,即借助于移动网络等手段以及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调控技术,对人体健康进行网络化监测、辨识和管理,进而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和去除疾病,增进身心稳态水平的作用。

物联网时代的医疗共振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配置失衡的现状,为了缓解这种医疗矛盾,上海在推行智慧医疗方面下足了功夫。据悉,上海目前正在力推家庭医生制度,但是与庞大需求不成正比的是奇缺的医生数量:平均每位医生要服务2000位居民。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卫生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自己的“物联网时代”。据了解,上海卫生信息系统平均每天产生上千万条数据,已经建立起了三千万份电子健康档案,而每天调阅的信息量已经达到10000次。不断膨胀着的医疗数据使整个医疗界面临一场全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医疗数据,并将之用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效率?

医护资源的供不应求和医疗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一度成为上海市“智慧医疗”发展的一个难题,健康物联网的出现恰好为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对“老一代”远程医疗,健康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服务也更加透彻。与网络咨询、视频会诊等有所区别,它是对传统医疗的一种创新。一位资深的医改观察者认为,目前医患双方对健康物联网都有所期待,甚至可能因此“倒逼”医改。比如,要让物联网将优质资源从大医院传导到社区,一二三级医院间必须形成梯度服务、双向转诊的模式。

IT界限大佬IBM也从中看到了上海医疗卫生行业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IBM中国有限公司医疗卫生行业总经理刘洪对此表示:“大数据、移动等IT技术正在对医院运营模式、服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上海市已率先与IBM合作,对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闵行、静安、长宁、松江、普陀等区县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使电子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系统互通。除此之外,一个覆盖六个区县的健康物联网系统正在试点中,当前已经能够为200多万人提供服务。

市场化普及探索

健康物联网将在智慧医疗领域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资料显示,物联网产业各个垂直领域跟服务市场之和在2012年便已经达到了4.8万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接近9万亿美元。2020年的全世界物联网经济增加值预计是1.9万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15%、保健医疗占15%、保险占11%、银行竞争占11%。可以预见,占据物联网市场大份额的智慧医疗正成为企业的“必争之地”。

虽然健康物联网的前景得到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健康物联网的发展仍属于早期。整个医疗界、科技界乃至监管者都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专业人士指出,健康物联网的普及仍存在一定障碍,以健康传感器为例,至今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除了脉搏、血糖、血压、血氧等,如果想要获得比较复杂的生命体征数据,现有设备的采集精度还远远不够。而有些技术问题甚至和物联网无关一一比如电池问题一一传感器要长时间联网,电池寿命必须超越现在的水平。同时,需要长时间无线联网的通信模块,必须保证不会损害健康,不会对其他医疗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而在体制机制层面,则牵涉到更多相关利益方。上海市经信委在调研后认为,健康物联网涉及政府的卫生、民政、社保、药监、科技、产业等部门,需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而且,远程医疗在目前的医疗政策框架中没有明确的地位,因此,许多项目只能以试验的方式运行。

可以说,健康物联网要想普及,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三者缺一不可。但现阶段上海的健康物联网市场显然仍处于摸索阶段。

尽管如此,上海市政府仍表示将继续支持健康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根据《上海健康物联网推进工作方案(草案)》,到2020年,健康物联网产业要在上海形成100亿元规模,重点在便民服务、数字医疗、养老看护、康复治疗、医药物流等5个领域推进示范工程。

业内人士指出,上海的医疗信息化程度很高,但是过去更多依靠政府推动;此次在发展健康物联网方面,上海市打算主要靠市场。

智能垫片的开发方也表示,将边走边摸索,继续设计和研制其他一些有趣的传感器,以初步形成商业模式。

在这一方面,通信大佬电信早已做好准备,于数年前便开始为抢占市场做铺垫。据悉,自2007年起,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立项,并在古美社区率先推行。如今,上海古美卫生服务中心的智慧医疗已经初具规模,辖区内所有居民都能享受高效便捷的社区医疗、远程医疗、智慧药房、无线输液、健康档案、家庭随防等“智慧医疗”服务。

这个面积仅有8100平方米,常驻人口只有4.7万的卫生服务中心,其门诊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个小城市中心医院的门诊量,平均每天可达2000-2500次。中国电信无线远程健康服务提供了可用于个人心电、血糖、血压等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检测及共享的综合无线网络健康管理平台,患者只需将体征数据采集、上传,就能够得到远程检测中心的专业处理结果和建议。

截至去年底,上海电信已经打造出了超过3000个智慧医疗社区,将健康物联网服务覆盖了上海一半以上的居村委。

健康物联网是社会发展刚需

问题越多的地方,其实意味着商机就越多。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球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达到10亿,其中,6亿以上的老人需要得到监护;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人群也在逐年扩大中,仅糖尿病患者就有3.46亿人口。目前,中国已成为癌症和糖尿病的第一人口大国。尽管我国的人均GDP年增长率攀升,但是基于医疗条件、运动习惯、健康认知等各方面的因素,我国在健康方面的问题仍十分显著。因此,如何在增长GDP的情况下提升健康状况是当下紧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逼近,健康物联网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篇(4)

如今,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健康工程、平安城市、环境保护等与现代城市管理、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实现了规模发展和品牌经营,为城市精心打造智慧化的生活。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开启,当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建立起广泛的信息沟通网络后,人们的生活将随时随刻享受着信息带来的便捷。

移动物联网应运而生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两层意思:首先,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次,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图1 物联网技术体系框架

所谓移动物联网,简而言之,就是基于移动手持设备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移动物联网是移动通信、移动终端、物联网三大领域碰撞和融合的结果,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模式和途径。

早在2004年,欧洲相关学者就为移动物联网提出了建设架构和早期模型,即通过移动技术将移动设备作为物联网的接入媒介,使得移动设备成为物联网通用终端,由移动设备获得物联网目标端的信息,并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端,由此完成服务。

图2 移动物联网技术体系框架

市场效应如日中天

移动物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模式和发展途径,目前在国际上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和发展指向。但从全球物联网的发展中,可以看到移动物联网正在经历着爆发式增长,尤其是随着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移动化的物联网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从物联网发展的情况看,目前,物联网已经成为各国正在加大投入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领域。

在战略规划方面,各国都出台了和物联网、智慧城市等密切相关的规划和计划,并为之投入大量财力。如日本在2004年提出了“U-Japan”,旨在推进日本ICT建设,发展无所不在的网络和相关产业,2009年又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欧盟出台了系列政策促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了《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提出欧盟到2010、2015、2020三个阶段物联网研发路线图,并提出物联网在航空航天、汽车、医药、能源等18个主要应用领域和识别、数据处理、物联网架构等12个方面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在网络基础方面,移动网络是各国重点建设的网络基础内容,已不仅是固定网络(光纤)的配套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移动网络已经成为和固定网络并行甚至更为流行的网络。例如,新加坡启动了iN2015计划,目标是“利用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的国家、全球化的城市”,“无线@新加坡”项目通过7500余个热点提供速度高达1Mbps的无线WiFi上网服务;日本通过实施“U-Japan”,建设无处不在的网络;芬兰已经提出了网络是公民基本权利,并在公共场所提供不低于2M的无线网络接入。

在技术研发方面,物联网核心技术及核心标准的研发已经在各国快速展开,其中很多涉及移动化的技术。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在传感器网络、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在泛在网络、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在物联网、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在近距离无线、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IPv6(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的应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M2M(机器与机器)等方面,纷纷启动了相关标准研究工作,国内大唐电信主导的TD-LTE等技术研发,也加入了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在应用模式方面,物联网的发展正在演化出越来越多的应用和运营模式,其中移动化的发展模式显得较为突出,在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了市场认可和积极回应。如以车载终端为核心的车联网发展,2010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1400亿美元,其中很多部分可纳入(或未来将纳入)车联网范畴,以通用Onstar为代表的车联网系统正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使用;以智能手机为终端娱乐、商务等,如美国目前流行的手机查询商品价格等(国内有“我查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爱,AppStore的形式让大众化的移动物联网应用得以快速传播;在医疗领域,越来越多的产品可以实现移动化的检测和信息传输,如可以实时测量心跳血压并传回数据中心的腕表,可以实时检测血样并实现无线传输的便携式测血仪器等。

从国外的物联网发展情况可以看出,物联网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尤其是移动化的理念正在快速渗透到社会管理和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移动物联网顺应着移动化、无线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应用模式上正快速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接受,并在很多领域酝酿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中国表现可圈可点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较早,中科院10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目前正加紧研发“物联网”技术。2009年10月,中国研发出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唐芯一号”。2010年工信部和发改委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之前我国已经规划了3.86万亿元的资金用于物联网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国内物联网(包括移动物联网)主要有以下发展特点:

发展热情空前,市场前景看好。随着国家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决定,以及总理关于物联网的重要讲话,国内在物联网领域发展热情高涨,几乎大部分一线城市和基础较好的二线城市都将物联网发展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并在多个领域,如交通、医疗、教育、环保、物流等提出了物联网应用示范的项目。在这种举国上下大力发展、大量投入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将面临着巨大的应用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和路径,将成为国内比较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技术研发相对较强,处于世界前列。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目前处在世界前列,并拥有多项专利。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已被采纳。对于这个全新产业,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在传感领域目前走在世界前列,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其中包括移动物联网所需的相关技术,如TD-LTE、短距离自组网技术等等。

移动化发展路径受到青睐。移动化的物联网发展模式具有便捷、效率高等特点,在国内各种资源(如医疗资源、教育资源、道路资源等)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更容易受到市场的接受和青睐。例如,在国内的医疗检测领域,传统的到医院做检测使得医院人满为患,移动式医疗物联网改变了到医院做检测的传统模式,可以利用移动检测设备实时检查并传回数据,目前类似产品已经在市场上频繁出现;在商品信息查询方面,将数据库和终端应用软件实行分离,将应用模块和手机等终端进行绑定,实时查询和调用商品信息资料。

物联网的发展有目共睹,其市场前景已为大众所接受。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发展模式,移动物联网的发展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研究表明,未来移动物联网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应用规模将迅速扩张。目前,业界对物联网应用规模的预测已经基本趋同,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指出,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美元级新兴产业。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其中,移动物联网将以更加便捷、更加实用的优势,占据物联网市场份额中的重要一块。

其次,支撑环境将更加成熟。移动物联网和物联网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其依托更加快速、更加便捷的无线网络以及更加智能的终端。目前,我们常规使用的网络主要包括2G、3G、WiFi、WLAN等,未来4G等更快速、更安全的网络应用,将为移动物联网提供重要支撑;另外,更加智能化的终端,也将推动物联网真正成为人们身边最实用、最便捷的应用。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篇(5)

只需要看一下市场上的养生书籍有多火爆,就可以知道人们对健康养身的关注达到了何种程度。在这种重视之下,健康软件、健康硬件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应用场景,也因此使人们的家居生活变得更加智能。

环境、医疗、理疗:3大智能健康形式

在家庭健康的需求和商机刺激下,很多家居产品多了健康监测功能,很多医疗监测产品有了智能属性。目前已有的智能家居产品大致可以分为环境健康、医疗健康、放松理疗3大类。

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空气和水是最被关注的两大领域。长时间暴露在有污染的室内空气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的累积危害非常严重。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颗粒物、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等各种污染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根据空气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值,可以判断室内各项污染物质的浓度,并进行有针对的防控措施。除污染物外,湿度、温度也是跟健康相关的空气指标。空气果、Nest温控器都是此类装置,空气果能够为用户提供智能空气检测,支持湿度、温度、二氧化碳、PM2.5等数据的检测和提醒。智能温控装置Nest 可以通过记录用户的室内温度数据,智能识别用户习惯,并将室温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防止饮用水污染也是家居健康的一大重要课题。饮用水中的致病病菌或有毒、有害的物质都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引起污染的原因包括水源污染、管网污染、二次供水污染等各种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与生活饮用水不安全有关。而随着人们对于“饮水安全”的高度重视,净水器也将变得越来越畅销,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家居医疗产品在数字医疗、智慧医疗的背景下也开始了智能化进程。不同于上一类别对室内环境的监测,这一类别主要是对人体的健康监测。体重、体温、血压、血糖、脉搏、心率等各种人体健康参数的监测都由传统的检测仪变成了智能检测仪。智能体温计、体重仪、血压计、睡眠心率检测仪市场上这类产品数不胜数,借助智慧医疗,患者每天在家里就可以自己做体检。借助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医疗产品采集的健康数据可以实时传医院,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医生可通过可视化设备立即进行干预并及时处理。除了健康监测,家居智能医疗健康还包括康复治疗、看护监护、临终关怀等各种场景的应用。

放松理疗是家居健康领域的又一类产品,利用微弱的外部物理刺激引发人体的生理反应,进而通过这些反应影响人体的功能,使人体舒缓放松,如葱油饼手法的SPA,更多的是应用在慢性疾病的恢复和治疗。

实用、精准、价格:走进寻常百姓家的阻碍

尽管前景看好,需求看涨,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智能家居健康类产品与大众需求对接并不顺畅。产品与需求之间的错位直接导致了市场繁荣的压抑,始终有一层隔膜在阻碍,商家点不燃用户的兴趣点,用户不认可商家的产品。

刚需?强需求未刚需。健康是刚需,健康产品并不都是刚需,甚至离强需求都很远,可以满足用户的一部分需求,却无法提供进一步的帮助,结果往往导致用户望而却步。在很多移动医疗或是智慧医疗的论坛上,一些创业者也包括部分在这一行业浸淫已久的“专家”,他们信誓旦旦地说着自己的这一产品将解决百万甚至千万人的健康隐患,语气坚定、眼神坚毅,却总还缺乏一些信服力。其实所做的多半是智能体重仪、体温计等一些入门较低的健康类设备,主要工作是帮你记录一下相关的生理指标,仅此而已。与此同时,也能听到一些冷静的声音,他们规规矩矩地将业务范围限定在了慢病管理领域,目标客户也就自然而然地限定在了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而这些患者对家用医疗器械才有着真正的刚需。

实用?实际并不好用。没有精准地把握住用户的需求,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实用价值。现在很多宣称智能的家用医疗健康类产品多半只能做一些数据记录功能,最多给出一些众所周知不痛不痒的建议,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关联的家人手机上,对于数据的挖掘和数据的分析都还远远不够。这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缺乏专业的医生资源和完善的数据模型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和匹配。而对于监测家居空气环境的设备,除了简单的监测功能却不会起到根本性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就算是简单的监测功能也很容易在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上集成,与其它家庭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功能也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障碍。

精准?医生并不推荐。这一因素主要是针对家居医疗产品而言的,在智慧医疗中,非常尴尬的一点是职业医师和专业医院并不认可智能产品的数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数字医疗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成熟,家用消费级医疗器械的数据精准度还完全达不到临床使用的要求。早前央视新闻播出“指尖上的医疗”,结论是“可穿戴医疗设备数据只能当参考”,虽然只点名了可穿戴医疗设备,其实很多家用设备同样摆脱不了数据不可靠的窘境。之前在某厂商展会上看到一款无创血糖仪,问及精确度,表示产品定位于家用健康设备,非医疗器械,可见在测量精确度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价格?勉强能接受。贵和性价比是某一产品被市场大规模认可之前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单从售价方面来看,智能健康设备的价格要远高于传统健康产品,传统体温计和智能体温计的价格相差不止10倍,而后者却并不能同等地提供接近十倍的价值和便利,消费者当然不会买账了。即便有类似小米的魄力将产品定价为79元,消费者就算买回来也会很快把它像垃圾一样丢在一旁:因为健康无小事,将就不得。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篇(6)

Chilmark研究公司预测,2014年全球医疗企业移动APP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为移动医疗指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潜能。从医疗咨询类的APP开始,到已经蠢蠢欲动的物联网医疗健康管理,移动医疗颇能振奋消费者的内心。

将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健康医疗问题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和平台重塑,这本身便是一个极为吸引人的概念,更是一个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使得更多玩家可以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

国内方面,在第一波医疗触网浪潮中,医疗健康网站不过是简单的将信息展示和广告搬上互联网,难以对饱受诟病的医疗健康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冲击,但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势必将改变现有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据估算,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在2015年亦将达5000亿美元。这应该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而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和工具,将有效改变人们传统的监测、看病、保健的医疗方式,并逐步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在这个新兴产业链中,移动运营服务商和医疗设备制造商这两个环节,互联网企业较难涉足;但基于庞大用户基数和互联网基因,在信息平台和医疗App应用开发上,互联网企业存在机会。不过,互联网公司能在这里面扮演多大的角色,还是个问题。毕竟由于中国医疗体制和市场成熟度等原因,这块蛋糕并不好入口。

前景广阔 现状迷离

目前,新浪、搜狐等几大门户网站都开通了健康医疗频道,39健康网等传统的医疗信息网站也不断在谋求新发展。好大夫在线早在2007年就已经有风投进入,而丁香园、睿医等公司也已拿到了风险投资的钱。资本市场的“示好”更激励了这个市场,近两年来更诞生了春雨掌上医生等一批直接在医疗APP领域开拓的创业公司。

走得更深的还包括腾讯。今年7月,腾讯与好大夫在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以医药信息交互平台为切入点进入移动医疗市场。据悉,双方已在“在线问诊”、“预约加号”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上线两个月来,通过腾讯医疗网上转诊平台成功就诊的患者已超过22万人次。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协会今年2月的报告显示,5年内,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115亿美元收入,而信息平台提供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将分别获得24亿美元、66亿美元和26亿美元收入。

从简单的诊疗信息和健康咨询为主,到构建具有一定专业性、交互性的医药信息平台,是互联网企业对医疗健康领域重塑的第一步。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如何整合专业的医疗内容知识并在终端上进行良好地展现是难点,这需要长期致力于医疗信息行业得以积淀。国内比较知名的平台级网站丁香园、好大夫在线吸引了大量的医生和患者用户。而传统互联网企业与专业医疗网站合作,将能实际地切入到用户群中,借此进入医疗市场。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医药信息平台能提供门诊信息、医患交流平台,是移动医疗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而全球范围内,病例数字化、共享化得趋势不断加强,智能终端的普及有望加速这一进程。

但我们无法回避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国在远程医疗设备上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家庭血糖仪、血压计、脉动血氧计和峰值流量计等联合装置还处在艰难的推广期,远落后于国外。而且更没有可行的信息化策略,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医疗机构或企业。此外医疗健康领域,向来是一个对信息安全高度敏感的产业,医疗健康类网站与整个商业互联网进程相比至少落后三五年。医疗机构IT化的程度也不容乐观。

但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正是革命的契机。

移动APP成突破 恐受羁政策绊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的普及,形成了一个突破点。

IDC研究公司调查显示,已经有9%的美国成年人使用移动医疗程序跟踪或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Health It Now网数据显示,2011年,App Store中医疗类App销售量同比上升了250%;预计到2015年时,全球会有超过5亿人手机中装有至少一款医疗类App。

鉴于医疗App产业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国内相关企业也加紧布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正在开发医疗App的公司已经有500—600家,从业者上万。当然,这些人群中有些是从医疗软件开发转型而来。

不过,目前对于可远程指导的医疗App而言,文字、医学图像、语音、电话咨询这几项仍是患者远程咨询所能用到的描述病情的主要手段。从目前医疗服务类的App本身的界定上,它们对传统医疗行业来说,并不是一种取代,而是一种促进和补充。

从涉及到的业务范畴看,目前国内一些较为知名的医疗健康类APP定位都比较明确,且背后都有庞大的积累和资源支撑:

丁香园主要是医疗健康行业从业者的社区,汇集了许多专业医师和众多从业人员,其推出的APP也延续了这一特色,以医生交流平台为主;

快速问医生则以庞大的医生资源为基础,主打移动健康和医疗的咨询业务,以浅层的轻度问诊为主,涉及病症咨询、用药指导、养生健康等方面,其用户数量在5个月内突破350万,日均提问3万余次,相比PC端的艰难增长可谓顺风顺水。

好大夫在线则收录全国3225家正规医院、300549位大夫,并已建成互联网首个实时更新的门诊信息问询系统。其主打的医疗APP也以此为依托,着重打造在线医疗服务预约和交流功能。

综合来看,这些相对成功的移动APP并未突破藩篱,为物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系统提供更为直接和专业的诊疗数据服务。虽然目前已经有医疗App的支持下已经可以量血糖和血压等,并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医疗,但误诊的可能性也极大。因此,中国需要相关配套的监管机制来净化医疗App市场。

医疗领域物联网市场前景篇(7)

市场想象空间要足够大

一直以来,启明创投创始人邝子平都非常看好中国的早期投资。

邝子平曾在孵化高新技术的英特尔投资部工作了6年。2006年2月15日,邝子平联手总部位于西雅图的Ignition Partners和Mobius风险投资的创始人Gary Rieschel,在中国创立启明创投(Qiming Venture Partners)。

也许由于邝子平出身IT的经历,启明创投成立8年来,在互联网领域方面表现了极大的投资兴趣,先后投资了开心网、世纪佳缘、PPS网络电视、触动传媒和淘米网络等互联网公司。

投资人投项目,利润回报率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早期投资的失败率高,因此投资人对早期项目的回报期望值会相对比较高。

“从行业来说,由于早期项目的不确定性,我们主要投资一些对资本需求不是特别大的行业,在前期就能对企业未来的走势有一个较好的判断。假设需要1亿元的前期投入才能见分晓的项目,就很难做。”在邝子平看来,行业的想象空间是启明创投在早期投资中最先考虑的因素。

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甘剑平在解析自身的投资策略时,也曾如此表述:“找热门行业的明星企业。我们先寻找中国哪个行业增长最快、利润最高,互联网当属其中。我们从热门行业里面寻找细分行业,再在细分行业里面寻找‘明星’和未来的趋势。”

“投资早期项目的关键不在风险,而在企业的发展潜力和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对于一直关注早期企业投资的启明创投来说,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启明创投在做投资选择时,会更愿意寻找一家在行业内已经崭露头角的企业。如2009年获得启明创投500万美元投资的淘米网络,即是启明创投基于其对中国儿童互联网市场看好的得意之作。

2008年,启明创投通过对淘米网络的市场、产品、网站流量、用户量的调研以及大量第三方数据的分析,确定淘米网络已在儿童互联网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是新一代互联网企业中的翘楚,这成为启明创投后来投资淘米网络的基础。

投的不只是钱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有市场,其次是创业团队能把产品和服务做好。”邝子平认为,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发展潜力,与其创业团队也不无关系,挖掘早期项目,创始人很关键,创业团队必须有激情,对要从事的事业有非常深刻、独到的理解,并且能说服投资人,使其相信他们有很好的执行力。如淘米网络的三位联合创始人汪海兵、魏震和程云鹏,其曾经在腾讯成功运营QQ宠物的工作经历都成为成功获得融资的加分点。

“早期项目一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商业模式并没有特别清晰,是否要投资更多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第一是创业团队如何思考企业发展;第二是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到底有多大。”邝子平表示。

豆丁属于早期项目投资。2008年,豆丁刚成立不久,创始人林耀成通过天使投资人麦刚找到邝子平。由于一直看好电子阅读的方向,而豆丁由用户生成内容,进行知识性文档内容分享,创造了针对长尾市场的C2C平台,这跟启明创投倡导的互联网行业投资看重长尾效应是一脉相承的,且发展势头不错。于是,在2008年12月首次投资豆丁。

启明创投的投资理念中,投资更是一种和创业者的结合,之所以走到一起,因为两个人有感觉,价值定位也比较一致。因此,对于其投资项目,资金只是最初的一步,更多的是带来策略发展的思考。

“这个把控就要看投资者对行业的了解。我们不会派人参与管理,但会花很多精力帮助企业,从策略到人才、客户资源,我们都会提供帮助。” 邝子平总结道,启明创投在涉足一个新的领域之时,我们会先进行学习观察,觉得有必要布局后,会建立专业的团队来练内功,再跑项目选细分领域,等团队成熟后再逐渐加大投资比例。

除了互联网,启明创投还投资了多家消费、零售业和医药保健行业公司,包括凡客诚品、一嗨租车、甘李药业等。

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邝子平表示,尽管越来越多资本进入PE/VC领域,有很多早期项目用成熟项目的方式融资,确实有些“虚火”。

“但投融资市场环境总体上还是乐观的,也能看到有好的企业家和好的企业不断涌现。好的方面是现在创业者的素质比8年前大有提高。中国这几年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很成功的企业,也锻炼了一批很优秀的人才,很多这些人才现在都在创业,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投资看准大趋势

对于未来的投资,启明创投强调“希望能洞察行业未来五年的重大变革”。移动互联网领域无疑一马当先。

市场研究公司Digi-Capital近期的《全球移动互联网投资年报》中预计,到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营收将会较目前增长2倍多,达到7000亿美元。过去12个月的投资达到190亿美元,退出额高达940亿美元,过去3年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细分领域最高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15.6倍,过去一年的公开市场回报率最高为78%,目前已经有32家10亿美元级别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而在挖财(人记账理财App)等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项目,启明创投也表现出了自己诸多的偏好:第一,专注,只做移动互联网的项目。第二,产品能够抓住移动互联网特点,要有很多做产品的经验,知道如何满足移动端用户的需求。第三,团队管理层中有管过大团队经验的。第四,良好的节奏和执行力。第五,以积累用户为第一目标,不要花太多的钱,先去验证一个解决用户需求的方法,做好了再把它想办法做大。

由启明和腾讯一起投资的挂号网便是其中最典型的投资案例。

负责医疗领域投资的合伙人胡旭波指出:“挂号网采用移动技术,把医疗服务流程整合在微医App中,病人可以通过微医App来找到合适的医院、医生,完成挂号、预约就诊,并在医院内用微医App支付费用,诊后还可以和医生一对一沟通,未来可能实现保险支付等流程。它基本可以减少一半的排队等待,可以提高50%的效率;医患之间的和谐度也可以提高,医生对病人的个性化服务会更多。”

胡旭波告诉记者,微医App现在有几千万的用户,今年服务人次估计超过1.5亿,每年翻倍增长。“如果能够给医疗服务节约10%的成本,那就是几千亿元的社会价值。”胡旭波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医疗行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