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9 17:17:31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篇(1)

中国国家副主席、冰岛总统格里姆松、莫桑比克总理阿雷斯・阿里等九位中外首脑出席了在7日举行的隆重的开幕式。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长素帕猜・巴尼巴迪宣布论坛正式开幕,他对1800多名与会者表示热忱欢迎,与会者中包括来自120个国家的460位高级官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视频致辞中强调指出,政府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私营部门在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和推动可持续的经济复苏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冰岛总统格里姆松在主旨演讲中高度评价了2010年论坛关于投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并表达了他对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的关切。他指出,气候危机呼唤着一场基本能源革命,呼唤着从化石依赖型能源转向太阳、风、地热、水力和生物等绿色能源的综合性经济转型。他在演讲中介绍了冰岛在应用清洁能源方面的经验,并指出,联合国贸发组织2010年世界投资论坛为可持续发展建立评估和支持机制提供了一个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的平台。

莫桑比克总理阿雷斯・阿里在主旨演讲中说,联合国贸发组织2010年世界投资论坛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投资论坛。在谈到非洲国家正在成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的新目的地的问题时,阿里总理特别强调指出,金融基础领域的发展以及采掘业的开发项目对非洲国家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快速恢复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国家副主席发表主旨演讲,他首先对联合国贸发组织2010年世界投资论坛在中国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论坛以投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顺应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引进跨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普遍愿望,有利于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副主席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各种形式的对外投资合作,培育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中国在推进开放型经济过程中,还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副主席还指出,中国政府正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谈判。对涉及政府资金的采购和建设项目,中国政府将采取公开透明的办法,让内外资企业及其产品享受平等的待遇。

在9月7日上午举行的论坛全球领袖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和商业领袖就投资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长素帕猜博士在专题讨论的引导性发言中指出,随着新的重要参与者以及新的政策问题的出现,国际投资正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截至目前,公共投资已经带领全球经济走出了漫长的衰退,而且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刺激经济复苏。不过,随着经济刺激方案和公共财政政策的逐步结束和退出,私人投资必须跟进,避免出现双谷衰退,并且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没有私人投资的帮助,仅靠公共领域是无法让经济发展永远持续下去的。

素帕猜说,这次危机遗留下许多问题,如失业率的增长,这就要求私营企业重新开始投资。私人投资对克服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至关重要,而且有助于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此外,它还有助于全球经济在未来朝可持续的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能够解决发展中的气候危机。

保加利亚副总统马林强调了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过去的一年对保加利亚来说是个非常艰难的时期。但是,政府采取了决定性的行动纠正出现的问题,从而使保加利亚经济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显现出了希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9期望。

加纳副总统约翰・马哈马在讨论中阐述了气候变化提出的挑战,以及开发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的必要性。他还强调了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优势,这种发展将改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的发展前景。

牙买加众议院议长德勒罗伊・恰克指出,投资能源效率对牙买加政府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创造可持续的竞争力。金融危机给牙买加的经济发展带来比较大的冲击,牙买加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危机,推动经济复苏。牙买加鼓励外国投资者对牙买加投资,比如,在旅游业,每年接待300万外国游客。所以,牙买加引导外资关注旅游业,同时鼓励他们增加对农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绿色经济。牙买加政府还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公路网,建立现代通信网络,扩大港口吞吐量,发展物流行业,同时在农村加大风力和火力发电。

蒙古国副总理恩赫巴勒德强调,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战略。关注环境友好型行业和服务,充分理解荒漠化等相关问题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至关重要。

秘鲁副总统詹彼得里强调,世界各国的决策者必须把气候变化当作首要问题来考虑。这一点也应该在投资政策中有所反应。帮助公司、消费者和儿童提高环境意识对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至关重要。

津巴布韦副总理穆坦巴拉指出,必须重新构建、设计机构组织,迎接气候变化为全球带来的新挑战。必须用全球化的领导和机构来应对这些挑战。加强区域合作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正确步骤。

英杰华投资集团公司(Aivalnvestors)首席执行官保罗・阿博莱强调,从过去的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气候变化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危机,联合国贸发组织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非常及时,特别是很透彻地讨论了投资低碳经济的主题。建立新的框架保护外国直接可持续投资至关重要,如联合国负责任的投资原则。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官奎励杰强调,要避免保护主义,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开放投资、开放市场。政府、金融业和商业领域必须同心协力。同时,我们要消除不确定性,拥有一个稳定的监管制度、法律政治环境,拥有一个充满信心的市场环境,才能吸引到外国投资者。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书面致辞中,对来自私营部门的投资寄予厚望。他说,对于找出一个可以

解决全球长期存在的问题的途径,以及应对海地地震后重建的严峻形势等问题,私人投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贸发组织与国际商会联合举办的投资顾问理事会第八届年会于9月7日举行,来自各国政府的代表和国际投资界代表呼吁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于脱贫、济贫、扶贫”。与会者建议采取果敢的行动,促使跨国公司更积极地参与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行动中。同时,与会者建议联合国贸发组织与全球商学院共同努力,审议如何才能把千年发展目标纳入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中,例如把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绩与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结构和薪酬补贴关联起来。

素帕猜秘书长在讲话中强调:“投资于脱贫意味在开发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有活力的商业模式,促使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为贫困者创造双赢的机遇。投资于济贫,是指所投资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让贫困者买得到、买得起。投资于扶贫,是指建立国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从建立强大的本土生产能力的视角出发,把本地中小型企业纳入全球价值链中。”

与会者注意到,只要具备了正确的战略和政策,这种商业模式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将产生非常重要的收获。例如,在最不发达国家,特别是在非洲,人们注意到农业生产能力在连续三十年下降之后,亟需新的投资和新的技术来扭转这一状况,而且还要为这些国家提供粮食供应保障。在建立了适当的政策框架的基础上,外国投资在农业发展、补充国内投资不足、为契约农业创造机会、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以及扩大出口机会并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等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与会者们还注意到,联合国贸发组织与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以及世界银行联合提出倡议,详细阐述了负责任的农业投资的基本原则,这是非常及时的。

在基础设施方面,与会者们引述了合理的电价和水价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以保证货物和服务、基本生活资料的运送,对提高竞争能力具有关键的意义。人们注意到,很多低收入国家或许需要大幅度地增加投资,把目前的占国民收入总值的比例从3-4%提高到7―9%,以利于改善基础设施。自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国内资源非常有限,官方发展援助也变得不可预见,包括公共一私营合作关系在内的外国投资有助于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的。

很多与会者注意到,投资制造领域,特别是在与农业部门有关联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提升就业率的方式,正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因此,需要制定新一代的投资促进措施和政策来应对这一挑战,扭转最近出现的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有所下降的趋势。

在9月7日举行的世界投资论坛部长级圆桌会议上,各国部长就重新评估投资政策的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享各自国家的观点和经验,并强调了在投资规制方面取得平衡和一致性的重要意义,同时,部长们还讨论了建立多边机制的益处。加纳副总统约翰・马哈马、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能源和农业事务的副国务卿罗伯特・霍尔迈茨共同主持圆桌会议,约30位部长出席了这次会议。

在交流中,部长们强调有必要寻求一个平衡的方式,通过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民间团体以及在东道国开展业务的外国投资者的各方利益,保证投资者和东道国都能获益。此外,还要在吸引投资的东道国和对外投资来源地推出的政策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过后,经济重新恢复增长,因此,避免投资保护主义显得尤其重要和及时。

各国部长还强调了让投资政策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从国内角度来看,与发展的首要目标保持一致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国际角度看,“意式面条碗内”的5900多个投资协定相互交织,甚至存在部分矛盾,而这些协定必须保持一致。投资政策还要与解决金融危机、气候变化问题,以及更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的全球层面的政策保持一致。本次会议还强调了区域政策的重要性,以及用区域的方式扩大投资市场与避免竞次(race to the bot-tom)现象的相关性。部长们还强调了强化东道国技术基础的必要性。完善国内吸收能力,以及与国家技术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知识产权同样至关重要。

于9月8日举行的三方高层会议聚集了来自各国政府的高级官员、投资促进机构负责人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在三场高层互动论坛中探讨国际投资趋势和前景、跨国公司新的全球生产布局以及新一资促进战略等问题。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长素帕猜博士在介绍本次会议的主题时强调,在投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的过程中,所有投资利益相关方均会发挥作用。政府和投资促进机构必须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投资促进战略,而跨国公司在实际商业运营中应该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就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发挥重要影响。

商界领袖和高级政府官员一致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将会引发出许多新的投资机遇。缓解全球变暖的政策已经创造出对新的低碳产品,并对电力、交通和建筑服务等提出来新的需求。飞利浦照明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毕柏翎认为,可以把亚洲社会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对节能照明解决方案的需求和适当的优惠激励方案结合在一起。来自投资促进机构的代表强调,对城市投资促进机构来说,提高决策者对这些双赢局面的敏感度至关重要。在当前这轮争夺环保型外国直接投资的竞争中,投资促进战略必须包括有利的政策框架。苏司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劳伦斯・阿伯茨强调,在为环保型投资铺平道路的过程中,国家政策和公私合营的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近三年来,由于政策的变化,中国的风力发电市场从一片空白发展为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市场,从中可以看出政府政策的效力。哥本哈根能力建设署执行主任斯汀・多纳从丹麦的经验出发,强调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开展合作,以及与学术界开展合作,对于成功促进绿色外国直接投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9期

相关人士认为,促进商业聚集是加强知识转让和传播的一个途径,同时还强调,对于接受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公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阿尔卡特一朗讯亚太公司总裁拉吉夫认为,竞争力是团体运动,跨国公司与当地公司合作可以产生有竞争力的产品。

印度和中国是未来的两大经济增长热点,但是全球经济同样不能忽视非洲。纳米比亚工商部部长说,非洲必须提高在20国集团以及其他全球论坛中的话语权。与会者一致认为,与非洲进一步开展合作的前景非常光明。他们强调,汲取以往的经验变得十分重要,同时他们承诺要不断在这片大陆上创造新的投资机遇。对于那些希望在吸引

外国直接投资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的国家来说,必须具备发现新机遇并且联系新兴市场中的投资者的能力。如今,发展中国家已经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各个城市和地区也在加强它们促进投资的努力,地方投资促进机构数量的迅速增加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本届论坛的另一个重要会议是于9月8日举行的2010年国际投资协定年会,这次会议也是2009年2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投资与发展多年期专家会议的后续行动。国际投资协定谈判官员、从业者、律师、高级顾问、学术专家以及民间社团的代表,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商会、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以及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代表出席了年会。世界各地的专家通过网络实况视频参与了讨论。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现行的国际投资协定体制主要的进展和所面临的系统性的挑战,现有的体系包含超过5900个不同的投资协定,其中有一部分重复和相互矛盾。同时,还讨论了这一体系下的投资者一国家争端的解决体系。

会议讨论认为,国际投资协定体系正在进人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区域层面的投资规制活动不断增加。对于协定的现状不断加以调整,使之做到精准、流畅,国际仲裁规制发生较多的变化以及各国在重新评估本国的国际投资政策。当今,对国际投资协定体系的主要挑战是如何保证这个体系与公共政策保持有效的互动,例如,气候变化问题、金融制度改革问题、国家安全问题以及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人权问题。

本次年会的圆桌会议得出结论认为,要促使国际投资协定体系保持更加一致的连贯性,帮助投资者与国家在新达成的协定或者经过重新谈判达成的国际投资协议中重新找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点,解决投资者一国家间争端的体制性问题,从而探求投资规制并且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国际合作。

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与企业司司长兼《世界投资报告》主编詹晓宁博士说:“可持续发展对国际投资协定体系已经变得日益重要。我们必须探讨如何才能增加合力,保证国际投资协定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年会上,还举行了“15家法学院”学术交流网络启动仪式,这个项目具有积极的广泛性和开放性,旨在为促进国际投资法律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詹晓宁指出:贸发组织是国际公认的国际投资协定研究和政策分析中心,在政策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充分的优势。这个平台可以把联合国的政策专业经验和学术界的独特学术视角结合起来,创新出重要的合力,有力地推动国际投资法律研究。

于9月8日举行的2010年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年会,是本届论坛中备受关注的会议之一。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先生以及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主管、大型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证券监管部门负责人等投资领域的重要人士出席了这次会议,共同探讨本届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监管框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届会议由联合国贸发组织、全球契约办公室、负责任投资原则办公室共同主办,国际证监会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办公室协办。会议是去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对话会的后续会议,在去年的会议上,企业高管们与投资者、监管者以及业界人士共同讨论了全球证券交易所如何才能共同努力,鼓励和促进负责任的长期投资策略等议题。

近年来,埃及、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南非、土耳其以及其他国家都推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披露准则。“许多新兴市场推出的这些举措表明,各国都已经认识到必须把对环境和社会的关注纳入到金融市场,以推动更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长素帕猜博士指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问题对建设一个更加稳定、广泛和可持续的世界经济至关重要。在促进标准化、透明化的ESG披露准则,使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司治理规则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等方面,证券交易所以及监管部门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杰华公司在会议期间了一份关于全球最大30家证券交易所可持续发展活动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指出,新兴市场证券交易所在实施必须的可持续性披露准则以及加强上市公司企业可持续性活动的其他措施方面居于领先地位。报告得出结论认为,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交易所向上市公司提供了可持续性报告指南。报告还发现,有25%的交易所愿意考虑改变上市规则,要求公司必须提供其业务模式如何履行责任并做到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另外,有10%的交易所愿意向公司提出建议,在其年度大会上把可持续性报告交由股东讨论通过。

英杰华公司在会上宣布,将与投资者联合行动,向全球证券发行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的负责人致信,要求把可持续性报告制度纳入证券发行规定,并且要求上市公司把前瞻性可持续性战略提交股东年会表决。这一“行动呼吁”已经得到了众多的投资者的支持,这些投资者管理下的综合资产超过5580亿美元。这一倡议还将获得更多的支持。

英杰华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阿博莱说:“作为长期投资者,我们相信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元素纳入到公司战略中可以增加股东的价值。我们还相信,证券交易所在帮助建立更加可持续的全球资本市场方面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向证券交易所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英杰华公司愿意与有这一项上市规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

在论坛期间,联合国贸发组织向毛里求斯投资促进署、丹麦哥本哈根能力建设署、以及香港投资推广署和深圳市政府颁发了绿色投资促进奖,以表彰这些机构在吸引绿色投资,推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成就。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篇(2)

贾庆林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攻方向,开好这次常委会议意义重大。希望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会议议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在报告中说,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确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部署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应对危机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好。同时,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不少,复苏可能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要对困难有足够的估计。

在谈到下一步经济工作时,说,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一揽子计划,保持合理力度,突出重点,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把解决当前突出困难与促进中长期发展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把总量平衡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推动发展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增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他希望政协委员一如既往支持经济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常委会议为期4天。按照议程,常委会组成人员将围绕这次会议两个议题下设的六个专题进行讨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主席会议对违纪违法政协委员及时作出处理的决定及有关人事事项,审议全国政协有关视察考察情况的报告和外事出访报告。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廖晖、杜青林、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6月17日下午,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16位常委和委员作大会发言。贾庆林出席。

赖明常委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发言,建议调整初次分配,强化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积极推进三次分配。李德水委员代表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发言,提出要着力消除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面对一些地方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发展态势,胡永柱常委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矛盾解决机制。钱克明常委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正逐渐加深,要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王金祥常委代表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发言,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大势中加以系统性和战略性研究,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王健林常委在发言中分析了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厉以宁常委提出,经济转型和自主创新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只要解决公平竞争和融资难问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潜力必将进一步发挥出来。王东进委员代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就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提出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逐步推进积极就业政策向乡镇和农村延伸。杨孙西常委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的发言中提出,建议构建鼓励和支持农业投资的政策体系,尽快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赵龙常委代表民建中央发言,提出要着力保持扩大内需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张世平委员在联合发言中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职工权益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刘克崮委员认为,建设中国草根金融体系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途径。刘汉元常委认为,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在带动我国经济走出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贺强委员针对解决扩大放贷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提出要加强监管、合理调整银行贷款结构。周明甫委员代表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深入贯彻实施,加快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为题作了发言。郑惠强常委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指出房价的合理下调有利于刺激内需,以扩大内需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廖晖、杜青林、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李金华、郑万通、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6月16日下午、17日上午和18日上午,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举行了三次专题分组讨论。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问题建言献策。贾庆林出席分组讨论,与常委们共商改革发展稳定大计。

常委们普遍反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同志到会作的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是一个很好的报告,有助于与会人员全面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为了使协商讨论更加深入,这次常委会议将两个议题分设了六个专题,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二是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鼓励引导扩大社会投资;三是调整分配关系,推动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四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改善民生;五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六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常委会组成人员紧紧围绕会议的六个专题,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敏感、突出和前瞻性的问题,积极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

讨论会场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常委们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把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部署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目前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充分表明,去年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是非常及时有效的。要继续坚定信心,科学把握形势,落实好各项措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灵活应对,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常委们提出,虽然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好,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仍在继续蔓延和深化,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必须做好应对更长时间挑战和更加严峻复杂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多管齐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增加政府投资,有效引导与推动社会投资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还有常委提出,要进一步增加民生领域的投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努力增加低收入居民的购买力,大力培育消费热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推动消费需求升级。

常委们建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开辟公益性就职岗位,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杜青林、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李金华、郑万通、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分别参加了专题分组讨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6月19日上午,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京闭幕。贾庆林出席闭幕会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主持会议。

贾庆林指出,这次常委会议是在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初见成效、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好于预期的重要时段召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到会作了报告。中央国家机关30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与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两个议题开展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有利于发挥常委会议就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的重要作用。

贾庆林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就我国来说,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很严重。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贾庆林要求政协委员就扩大投资、扩大消费、稳定外需、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把握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等七个方面的问题,继续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贾庆林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继续弘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发挥人民政协优势,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阶段,尤其要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民生问题等方面出主意、出实招。

贾庆林回顾了人民政协成立60年来的光辉历程,强调人民政协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贡献新的力量。他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人民政协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工作大局,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主席会议对违纪违法政协委员及时作出处理的决定》,通过了免去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职务、撤销其全国政协委员资格的决定。

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杜青林、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出席会议。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篇(3)

会议强调,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看点一:总基调“稳中求进”,防止经济波动风险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从表述中可以发现,与今年以保持物价稳定为首要任务不同,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有所转变,稳增长被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这表明,政府并不希望看到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在着经济回落的预期,但政府并没有提出“保增长”的字眼。对此,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从“保增长”到“稳增长”,主要是强调经济平缓下行,重点在于防止风险和波动,这也意味着政府不会像以往那样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应对目前经济下滑的局面。看点二:防止价格走势反弹,控物价仍是重要一环

会议指出,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指出,明年通胀上行的因素仍存在,一方面是国际油价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明年可能利用通胀压力减缓而推出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还有一个长期因素是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据预计,明年通胀在4%左右,通胀压力比今年有所缓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虽然近期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较大。加上国内劳动力、资源等价格上涨形成的成本推动因素,以及欧美国家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不确定性,未来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因此,对于物价上涨势头、通货膨胀压力,我们仍旧不能放松警惕。

看点三:积极财政政篆重心将转向结构性减税

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部署,去年会议上提出的“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要求已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性减税将成为2012年财政政策的重点工作。

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对此表示,2011年,我国政府实现全国财政收入“超收”1万亿元已无悬念,近年来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为接下来实施结构性减税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减税空间,今后应重点推行减税而以同时达到调结构和保民生的目的。

至于具体的财税改革思路,今年已经初步开展试点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明年将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也将全面铺开,同时环境保护税改革研究也提上议程。此外,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透露,明年或将扩大消费税范围,对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将开征或提高消费税税率,以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方式转型。

财税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王素荣表示,在减税方面,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是一个主要方向,服务业领域中执行的营业税的设立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缺陷,改成增值税之后能有效增加企业的利润,进而提高员工的收入,目前在上海已经实行试点,但尚需一定的时间对上海试点的效果做出评估之后再继续扩大。除此之外,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仍然可以推进“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税收体制,完善为中低收入群体减税的方法。

看点四:实施稳健赁币政策,巩固通胀治理成果

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12月5日,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已经意味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周期开始。但未来会否采取进一步宽松措施,其力度和进度如何,仍将取决于通胀回落的程度,以及外汇占款释放流动性的变化。目前,总体通胀水平虽然已经回落,但同比水平仍然较高,在国外货币政策也在放松的情况下,将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可以进一步巩固目前通胀治理的成果。

看点五:金融改革,利率汇率改革节奏或将加快

会议指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由于近期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10天触及跌停,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格外引人注目。“市场对此可能有两种理解,”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如果按照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改原则,应理解为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

据介绍,从9月份开始,由于美元的强劲反弹,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汇率相对出现了大幅度贬值。“从这个角度讲,未来要增加人民币对美元的弹性,扩大对美元的波动幅度,藉此实现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在鲁政委看来,坚持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加经济应对海外冲击的弹性。另一方面,“也有人可能将其理解为保持对美元的稳定,如果是这样,会使中国的出口遇到更大的挑战。”

对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专家认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在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的同时,促进金融机构完善定价机制,提高微观主体的风险定价能力。完善利率调控框架,理顺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利率及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间的关系,逐步形成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引导金融机构利率定价、金融机构利率引导企业居民的投资和消费行为的利率传导机制。

看点六:发挥资本市场积极作用,债市有望获得更大发展

与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同,本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中,就有两项工作任务直接与“资本市场”相关。

首先,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

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内容中提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然后,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工作内容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专家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整个经济体制转轨密切相连,近年随着多层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直接融资工具大为丰富,资本市场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的作用逐步显现。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大背景下,未来资本市场服务经济发展的深度、广度将继续拓展。”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他认为,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可以有四方面切入点。

一是探索将我国较高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和途径;二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市场化选择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三是通过资本市场的选择和示范效应促进科技创新;四是让资本市场成为金融调控中的重要“调节器”和“蓄水池”。他表示,在管理流动性时,可以通过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让过多的社会流动性吸纳进资本市场,从而对宏观经济调控起到缓冲和疏导的作用。

另外,专家认为,明年的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工作除了股市融资功能发挥、中小板、创业板规模继续扩大外,还应创新和尝试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丰富直接投资的方式和渠道。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则包括品种体系、市场结构体系、投资者体系等几个方面。

首先,除股票、基金产品的丰富外,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股强债弱”格局明显,专家表示明年发展债券市场将成为完善多层次资本体系的重要任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试点创新的债券品种。其次,场内和场外市场的多层次架构也将进一步完善,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场外市场建设的推进力度。再者,还须进一步改善投资者结构,形成更多样化、结构更合理的投资群体。看点七: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动摇,体现中央决心

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进行明确定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与此同时,作为拉动投资、保障民生、调控楼市的重要抓手,“保障性住房”在会议中继续得到强调:“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

“这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体现了中央的坚定决心,意味着此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要达到预期的、明显的效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表示。

事实上,随着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宣布本年度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如期开工,10月份国内大中城市房价首次全面下跌,本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已在预期之中。“明年房地产调控仍延续现有高压政策,且房产税试点范围肯定会扩大。”

看点八:扩大内需成战略基点,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引人关注

会议表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看点就是明确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并以此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他表示,扩大群众消费需求的前提,就是要增加收入,本次会议不仅提出要合理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还首次明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将有利于真正提高更大范围的老百姓消费水平。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也即要求居民收入的每年工资增长不低于8%。有经济学家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表明中国正力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改变财富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这也将成为中国未来30年从国富到民富转型的起点。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力资本研究所研究员易鹏认为,“中等收入群体”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收入指标去衡量,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居民的收入信息并不透明,尤其是高收入阶层存在着巨大的“灰色收入”。易鹏表示,要提高中等收入阶层比例,首先需要国家坚持税收调节,向富人多征税,然后向中低收入阶层进行财政补贴,其次要进行产权改革,让农民土地能够流转,享受财产性收入,最后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鼓励创业发展小微企业,能够更好促进低收入人群向中等收入人群转变,形成类似于发达国家的“橄榄形”经济社会。

看点九:投资规模重磅刺激难再,投资“马车”或双轨运行

会议指出,要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抓好在建和续建工程,确保国家已经批准开工的在建水利、铁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

新建项目投资依然受限,明年投资规模难以明显快速增长,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不少人业内人士直言,尽管当前的经济形势堪比2008年末,但政府不可能再次祭出“四万亿”这样的重磅刺激计划,依靠投资迅速拉动经济回暖的措施难再现。

根据社科院此前的报告,2012年,受刺激性财政投资逐渐淡出、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将呈小幅回落,预计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2,8%和15,4%。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信号,2012年将是政策性投资和市场性投资相互交替的一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转,不排除加大政策投资力度,以弥补市场性投资在外需和房地产市场下滑背景下产生的缺口。

看点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权重得到明显提升

会议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严格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要加快重点能源生产基地和输送通道建设,积极有序发展新能源。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要营造良好政策体制环境,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要加快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一直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而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提到首

位,一时引发热议。

“如此排序直观地说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教授剧锦文指出,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次序还被排到提升传统制造业、以及加大服务业规模的后边。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与去年的“扎实发展”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有专家指出,“扎实发展”意味着,主管部门在2011年主要是对各地政府一哄而起投资冲动进行引导和控制;“培育发展”则意味着,相关部门在2012年将对新兴产业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从而“推动重大技术突破”。

看点十一:支持小微企业列入明年经济工作重点

会议指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统称,小微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小型微型企业的生存状态一直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一方面是因为税费水平较高,二是因为融资能力较差。

2011年11月,有关部委先后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的小微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王素荣指出,国家对小微企业的财政税收支持基本已经到位,该减免的都已经减免,今后应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植,因为小微企业一般没有资产抵押,没有信用记录,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大方向一致的。

看点十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铁腕推进力度还将加码

会议指出,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要严格目标责任和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市场机制。要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大气、水体、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要坚持建设性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合作。

据发改委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只降低了1.6%,距离今年要完成3%-3.5%的任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可以预见,2012年,节能减排仍将是贯穿全年的重要看点。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到了必须调整的关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当前正是结构调整的难得时机。但进入2011年后,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投资增速呈现加快态势,节能减排形势并不乐观。

根据国务院此前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等多方面,均较“十一五”有显著下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还强调了“问责制”,把节能减排的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评价挂钩。

市场人士指出,节能减排继续作为调结构重要抓手的同时,众多行业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

看点十三“三农”工作依然是“重头戏”,农产品价格很关键

会议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在本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三农”工作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说,近年来,农业、农村整个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夏粮八连增,形势非常好,明年的主要工作还是要把好的势头延续下去,同时还要解决“三农”当中一些可能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突出影响的问题。比如,农产品质量问题、农产品价格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次部署“三农”工作特别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健全整个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另外,既要让粮食能增产,农产品供给能增加,同时也要让老百姓们得到实惠,成本不要增得太快。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增产又增收,真正使“三农”工作落到实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经济环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总基调: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总体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主要任务:1.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4.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

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扩大内需: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

税制改革: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篇(4)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来自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的朋友们齐聚北京,参加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开发人力资源、大力促进就业、实现包容性增长”。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21个成员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近60%,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经过21年的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已成为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经济合作组织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应对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包容性增长达成共识,提出要更好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造就业机会,造福广大民众。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女士们、先生们!

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这里,我愿就本次会议主题提出以下4点建议。

第一,优先开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和改善自身生存发展条件,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是可持续开发的资源,人力资源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形成人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要优先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先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人力资源制度,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投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积极谋划和调整人力资源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大力激发各类人力资源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第二,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是让更多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相应的财政、金融、产业等方面政策,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面向所有困难民众的就业援助长效制度,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促进体面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该引导广大劳动者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能力和劳动水平,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要主动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劳动者学习成才的引导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实施终身教育的要求,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第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我们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不断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成效。

务实合作、互利共赢,是实现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推动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缩小成员间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要加强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成员政策对话和经验共享。要拓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领域,建设技术合作平台,提升合作水平,重点帮助发展中成员开发人力资源。为推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领域合作,中国决定会同各成员启动“亚太经合组织技能开发促进项目”。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我们既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中国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既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加大社会领域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虽然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突出矛盾和挑战。我们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亚太区域合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应该携起手来,充分运用亚太经合组织这一合作平台,深化合作,拓展合作,不断朝着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目标迈进,不断造福亚太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篇(5)

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海南三亚同大家见面,欢迎各位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得名于此地的三川汇流。我了解到,在有的湄公河国家语言中,三亚也意味着协定、一致,这表明我们愿意携手合作,赢得区域光明的未来。

中国同湄公河五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世代相传,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和紧密的友好邻邦。中国同湄公河五国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益紧密交融,合作基础扎实。2015年,中国同五国贸易总额达1939亿美元,双边人员往来超过1500万人次。中国是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第一大投资国。创建澜湄合作机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有利于发挥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激发各国的内在发展潜力,也将为亚洲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新的活力。

澜湄合作因水结缘,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湄公河五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坚定支持东盟一体化进程和共同体建设。澜湄合作机制是对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构建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升级版。澜湄合作也是南南合作的新实践,以实际行动展现我们携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坚定决心。

东南亚有句谚语,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的力量。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亚洲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紧迫。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我们要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安宁,手挽手,攥成拳,齐心协力谋求合作,集中精力推动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本地区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携手打造团结互助、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让澜湄流域各国人民的福祉能够一年更比一年多,各国发展前景一年更比一年好,保持澜湄地区的祥和与安宁。

加强澜湄合作,让澜湄各国好上加好、亲上加亲,是地区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2012年,泰方提出加强澜湄次区域合作的设想,中方给予积极回应。2014年11月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我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的倡议。一年多来,我们创建了机制框架,通过了合作概念文件,确定了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以及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合作方向,研究提出近百个早期收获项目,为全面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亚洲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澜湄次区域国家也是受益者,这是我们谋发展、促合作的前提。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唇齿相依,有着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良好传统,这也是我们开展合作的优势。好邻居是福,但再好的邻居也难免有磕碰的时候,我们要用好成熟的沟通机制,以诚相待、互谅互让,有事商量着办,就能够不断增加澜湄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共同维护澜湄次区域和平稳定的好局面。

澜湄合作有着悠久传统,但合作机制是新生事物,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我认为应坚持以下四个导向:

一是共促和平稳定。和平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增长的支撑。没有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澜湄国家的发展繁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国际、地区形势如何变幻,澜湄流域国家都是分不开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为各国乃至本地区的发展和安全利益多做加法和乘法,培育持久和平、稳定发展的深厚土壤。

二是坚持发展为先。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任务。特别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坚持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要把发展作为贯穿澜湄合作始终的优先方向,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要坚持平等协商、优势互补、务实前瞻、开放包容的原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参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三是依托项目推进。澜湄合作要以项目说话,给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现阶段可根据各国国情,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方向探索合作,同时重点落实好早期收获项目联合清单确定的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合作。建议此次会后尽快结合优先合作方向建立联合工作组,负责规划和督促实施合作项目。

四是促进开放包容。澜湄合作虽然是我们六国发起的,但并不封闭排他,而是开放包容的。澜湄合作的三大支柱,与东盟共同体建设三大支柱高度契合,将为东盟一体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助力,我们欢迎其他东盟国家积极参与和提供支持。澜湄合作也完全可以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等既有机制相互补充、并行不悖。我们也欢迎域内外其他国家支持澜湄合作进程,努力为促进本地区发展繁荣作出各自贡献。

各位同事,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不稳定不确定性在增加,亚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和湄公河国家经济发展虽然也遇到一些新挑战,但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我们六国有着先天的合作优势、牢固的合作基础、强烈的合作愿望、巨大的合作潜力,通过澜湄合作能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应,既能顶住外部经济下行压力,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促进区域、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这里,我愿就澜湄合作未来发展提四点建议:

第一,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一江连六国,澜湄次区域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各国要增进政治互信,密切高层交往,加强治国理政交流,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多年邻居变成亲。我们要精心培育富有特色的澜湄合作文化,共建团结互助、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为在更广范围内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建议每两年举行一次领导人会议,共商合作大计,引领合作方向。每年举行一次外长会,不定期举行高官会和工作组会,落实和推进合作共识。如有特殊需要,也可在协商一致基础上召开领导人特别会议或特别外长会,逐步形成领导人引领、全方位覆盖、各部门参与的合作格局。本次会议将发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向外界展示我们加强合作的决心,描绘未来合作的发展蓝图。

第二,加强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互联互通是深化地区合作的重要助力。中国已同多个湄公河国家签署或正在商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愿加强同各国的发展战略对接。我们要加速推进中老、中泰铁路,中缅陆水联运等大项目,探讨建立澜湄边境地区经济区和产业园区、投资区和交通网,不断完善澜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湄公河国家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都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需要。中国拥有大量优势产业和优质的富余产能,装备和产品性价比高,可以通过产能合作帮助湄公河国家提升工业化产业化水平。本次会议即将审议通过《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各方要积极落实声明精神,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在基础设施、工程机械、电力、建材、通讯等领域的合作。中方愿设立100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和100亿美元信贷额度,包括50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50亿美元产能合作专项贷款,用于支持澜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项目。中方还将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平台,积极支持澜湄地区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开发。中方愿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金融领域同湄公河国家开展力度更大的合作。人民币已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将长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更多运用人民币,推动产能、减贫等合作,维护金融稳定,拥有广阔的前景。次区域内的贸易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中方将进一步扩大与湄公河国家贸易和投资本币结算,完善跨境人民币清算安排,促进对湄公河国家货币区域挂牌或直接交易,提高澜湄次区域贸易规模和水平。

第三,聚焦可持续发展议题。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今年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开局之年。澜湄次区域国家是这一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方在本次会议上提出了《澜湄国家减贫合作非文件》,将继续推动落实东亚减贫合作倡议,在湄公河国家开展减贫合作示范项目。中方将在湄公河国家优先使用2亿美元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帮助五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设定的各项目标。中方还将设立澜湄合作专项基金,今后5年提供3亿美元支持六国提出的中小型合作项目。中方愿与湄公河国家共同设立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和环境合作中心,加强技术合作、人才和信息交流,促进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方愿同湄公河国家加强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为五国培养更多公共卫生领域专业人才,开展为当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的光明行计划。

第四,构筑人文交流桥梁。以心相交,方成久远。中国和湄公河国家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人民相亲。赴湄公河五国的中国游客人数逐年攀升,2015年达到1280万人次,中国已成为泰国和越南最大旅游客源国。近年来,湄公河国家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2015年中国和湄公河五国互派留学生总数已超过6万人。我听说,《舌尖上的中国》等在中国热播的电视节目也受到湄公河国家民众的喜爱,让他们了解到中国的美食、民族文化和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五国的文化和美食也受到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的追捧,可见六国人民加强相互交往和了解的愿望十分强烈。中国愿同湄公河国家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青年等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增进信任和友谊,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合作,未来3年将提供1.8万人年政府奖学金和5000名来华培训名额,并愿探讨在湄公河国家设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此外,中方建议设立澜湄流域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开展联合执法、人员培训等活动,为澜湄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营造和平安宁的环境。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篇(6)

会议认为,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自然灾害频发等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全党全国坚定信心、共度时艰,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国际金融严重动荡、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极为不易。

会议指出,明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全党全国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更加周全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会议强调,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落实和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相关政策,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要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支持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要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产品市场调控。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稳定外需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积极扩大进口,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落实好国家促进区域发展各项规划和政策,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加快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大就业促进政策力度,加强住房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力度,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篇(7)

北京11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讨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党全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各项部署,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沉着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急剧变化造成的冲击,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抗击历史罕见特大自然灾害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在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加大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来之不易,对此我们要充分肯定。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更加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可能更加突出。我们在充分看到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条件的同时,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坚定必胜信心,扎实做好工作,迎接各种挑战,奋力渡过难关,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会议强调,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加强社会建设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安定。要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综合运用减税、扩大中央政府投资等多种手段加大对保障民生、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要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结构并举,集中加快建设和启动一批支持“三农”、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结构优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生产,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优化进出口结构。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实现节能减排的更大进展,强化目标责任,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强化节能管理,强化污染治理。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价格和收费改革,深化金融改革,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等改革。要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会议原则同意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会议认为,党的十七大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作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

战略部署。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的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等重点内容,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展要求。

会议指出,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继续抓好20__年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事项的基础上,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保障,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运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可靠的司法保障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