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6 16:52:27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篇(1)

1•1农业“三品”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一是整体规模不大,总量依然偏低;二是标志数量不少,精品名牌不多;大基地建设、大品牌创建力度不够,思路不宽;三是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效益提高不显著;四是质量追溯体系与制度建设还不完善;五是缺乏宏观发展规划,政府配置市场资源的优势发挥不充分;六是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农业品种发展不平衡。

1•2农业“三品”品牌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品牌运营、宣传力度不够,少数地方和部分领导对农业“三品”开发和认定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开展农业“三品”认证持观望态度,消费者对农业“三品”认识不够;二是品牌建设机制有待创新,农业“三品”品牌市场化运营不足,还没有实现企业和行业管理互利互惠、共享共赢的格局。

2充分发挥农业“三品”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2•1在农业标准化进程中发挥示范作用“三品”发展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成功典范。今后,“三品”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措施的落实,重点是要将生产技术规范落实到田间地头。要通过"三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广大农民优选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进一步发挥“三品”在推进农业标准化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2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推动作用“三品”发展推行以“品牌标志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三品”品牌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高,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规模的扩大,“三品”龙头企业的增多,“三品”将在不断提高自身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

2•3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三品”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质量、品牌、效益"的优势,把生产与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把标准化与品牌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最近几年,通过品牌宣传和产品促销,搭建贸易平台,培育“三品”专业市场和专销网点,探索“三品”市场准入制度,“三品”发展呈现出“品牌引导消费、市场拉动生产”的良好局面。“三品”在国际市场的质量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日益体现,有效打破了农产品出口技术贸易壁垒,促进了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随着“三品”市场的不断培育,品牌效应的不断增强,“三品”将进一步引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

2•4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带动作用“三品”发展倡导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推行“保护环境、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保障了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随着“三品”生产基地的不断扩大和安全优质生产资料的加快推广应用,“三品”"将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快发展,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带动作用。

3农业“三品”产业发展思路与建议

3•1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业“三品”产业稳步发展加强队伍体系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农业“三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一要加强机构建设。设立常设机构,落实编制和经费,配备专人。并将农业“三品”认证和管理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三品”认证和管理队伍。每个乡镇要培养1~2名业务骨干,并组织开展培训学习,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三要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不仅要求提供标志认证申报服务,而且要组织开展标志申报前伸后延服务。

3•2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农业“三品”产业健康发展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品牌公信力。定期组织开展企业自查、农业“三品”企业专项检查与产品抽检、市场检查等活动,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增强农业“三品”品牌意识。建立和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和制度,把质量管理作为农业“三品”产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保障农业“三品”质量绝对安全。

3•3加强技术培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项目,加大对农业“三品”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农业“三品”的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积极引导他们以农业“三品”生产为目标,实施生产全过程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

3•4争取政府扶持,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农业““三品””产业全面发展农业“三品”产业不仅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品牌创建,提高农业效益,而且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三品”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属“卖方”市场,无论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性、还是农业“三品”发展阶段性,都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为此,要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农业“三品”产业发展创造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研究制定落实农业“三品”产业发展政策。一是明确政府责任,完善落实政府目标责任制。二是研究产业引导政策。培育发展农业“三品”产业,对开展农业“三品”标志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引导企业申报农业“三品”标志。三是探索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四是研究规模经营发展战略,按照国家“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政策,优化配置社会资源,落实大基地、大品牌的发展思路。五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机制。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篇(2)

       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深受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现状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备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实现农业的安稳和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何为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农业经济管理。 

1 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即是对农业的发展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进行科学分工、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界定和论述,但其核心是指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和界定当地农村和农业资源,并对当地已有的各种经济社会条件予以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的经济意义在于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了农村和农业资源,促使农村和农业从单个的、零散化的发展走向规范化和集体化的发展。 

2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尽管农业经济管理有着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但需要承认的时,当前农村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具体落实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中,农业经济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所具有的优势和前景。这一方面是受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有限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所涉及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甚至社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被农民所理解和认识。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尽管国家为了农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但在地方政府却没有积极的落实,最终被农民所轻视和忽略。 

二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体制在近十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固然有一些地区在探索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标杆。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农业地区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着不足。

 

三是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存在差异。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其并非是简单的设计一个相关的管理职位就可以,而是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上都有着相当好的学识和文化功底。 

3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措施 

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改善策略,并论证相关的可行措施: 

一是加强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进和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现状是地区间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农村区域的大小和地形地势严重的影响到当地农业发展的现状。随着农村行政区的合并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从传统的精耕细作转向集体化的生产,促使农业从一个变动的发展转向不再过分依赖自然气候的发展,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打下相关的基础。促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存活下来,并积极发展。 

二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应是现代化和规模化齐头并进,现代化包括了生产的现代化,如使用现代化生产器械进行生产和耕种。而规模化则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当前比较成熟的一区一品或一乡一品。 

三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的素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农民,其所涉及的管理对象也是农民。因此,在管理学的角度,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主体,即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我们还需提高农民的相关知识文化素质,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行打下基础。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篇(3)

关键词:休闲农业,意义,措施

【 abstract 】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o everything from set out actually, carry out the science development view,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strengthening characteristic,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Key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 mean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农村、农民独特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充分挖掘和开发农村丰富的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等资源的多种功能,向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风情感受、文化欣赏、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休闲服务和农产品的新型产业。目前,休闲农业在很多地区已得到长足发展,给农村的经济建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何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开辟一条富有竞争力的农业发展新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一)休闲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支柱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观光休闲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休闲农业是休闲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以其融入自然、注重休闲的优势成为一个新型产业,两大产业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创造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农村发展生产、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2.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环境改善

发展休闲农业将传统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并将第一、二、三产业有机连接,突破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的生产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注重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因此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休闲农业注重对消费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优美、健康的消费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村村容和环境建设,实现新农村村容整洁的目标。

3.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农民具有的勤劳、淳朴、善良的优良传统美德值得发扬光大。但同时不可否认农村经济、文化落后,也有一些不良习惯长期延续下来,如环境卫生差、不文明的用语等依然存在。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城乡休闲农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相互交流、学习,吸收对方的优点,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城乡文明共同发展。

(二)休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1.休闲农业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休闲农业对农业生产、营销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懂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同时还需要更高层次、复合型的营销和管理人才。通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传播带动作用以及与城市居民的学习交流,可以带动农民素质的提高。许多服务性工作,可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并可培养经营管理者,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为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2.休闲农业有利于延长产业链

休闲农业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传统农业产业基础上的产业链的延长,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销售,提供休闲、养生和娱乐服务。产业链的延长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并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二、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全民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

1.积极宣传,提高认识

发展休闲农业必须非常重视舆论宣传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要激发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一要让农民认识“自身”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成为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主体。二要认识发展休闲农业能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要认识农村发展更需要农民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城市文明,在多层面的交流中,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四要认识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能力的重要性,用管理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用发展现代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

要大力倡导市民参与。参与性强是休闲农业的特点之一。要引导市民把发展休闲农业放在进一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去认识,倡导人人为农民献一份爱心、尽一份能力,在全社会为休闲农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和环境。

2.加大宣传,促进营销

根据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市场推广对于休闲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有些国家甚至被看成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我国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要重视休闲农业的市场推广和信息。

要善用媒体。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本地区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特色鲜明、效益较好的休闲农业园,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和发展休闲农业。在市场推广、信息方面,要有效利用互联网。

要善于推介。根据各地特色,适当多召开推介会、交流会、展销会、各类文化节等,全方位向社会推介休闲农业。利用农村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要帮助企业加强同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切实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

要善于推广。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星级休闲农庄,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通过与休闲旅游者的对接树立品牌。要顺应发展要求,适时成立休闲农业协会,制订章程,规范运作行为,开展相互交流,打造品牌,促进共同发展,让休闲农业以品牌和质量参与市场竞争。

(二)突出特色,确保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1.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规划是发展休闲农业的龙头,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依据。发展休闲农业首要的工作是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密切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发展休闲农业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之中,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坚持以“农”为本

必须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托农业特色、优势和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农民是否拥护、农民是否受益作为衡量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准。

3.打造旅游品牌

认真调查分析本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及周围环境条件,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构建主导产业,树立旅游品牌。如莱阳梨品牌,莱阳以“梨文化节”为契机,以“提升形象、发展经济、惠及群众、共建和谐”为宗旨,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立足实际、务求实际"的要求,将莱阳梨文化作为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的媒体与平台,着力打造莱阳梨新形势下独特的文化品牌。

4.突出乡村特色

要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乡村特色,增强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重视乡村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防止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篇(4)

【关键词】 维修网点 农机维修管理 无证经营

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化的发展,它是中国现代化快速经济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农机维修管理不能满足农业化快速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机维修管理已经成为国家的迫切之举,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加快农业化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农机维修管理能力,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1 农机维修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农机专业维修人员维修水平低、维修服务质量低

在我国有很多地方多数农机维修人员专业水平低和文化水平低,他们是通过长时间从事工作经验来从事维修工作,所以没用通过培训来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因此出现了农机维修人员的人数少,技术低,导致维修服务质量不高。

1.2 农机维修专业网点少、简陋,工具少、简单

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兼营的情况,维修网点都是以家庭式经营模式,收入少,工具陈旧老化,倒链、千斤顶、台虎钳、电焊机、切割机、氧一乙炔焊机、台钻、充气机、砂轮机以及游标卡尺、百分尺等基本测量工具,多为旧农机修造厂报废的设备。

1.3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难

尤其在农村农机维修点多、面广的特征,不是很好管理,再加上我国农村农机管理机构不明确,使得管理更加困难,维修配件的质量更加混乱,产品质量纠纷时有不断发生。

1.4 维修网点有的无证经营

因为成本低和融资本少,所以有很多维修点采用无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或无职业等级资格证经营等来维持生存。因此农机维修质量得到保障。

2 加强农机维修管理的对策,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2.1 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

农机管理离不开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只有强化农机管理部门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推动农业化的发展。具体的要对维修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使维修人员与农业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不仅仅要提高培训课堂上的知识,还要让维修人员与实际相结合,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农机管理上。通过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来不断提高农机化的发展。

2.2 更新设备配件的管理

在农机质量维修的管理中,农机维修设备加强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检测水平,也能够增强农机维修的高效进行。农机维修管理监督人员定期的检测维修网点的设备检查,其中发现有不合格的维修设备和报废的配件必须禁止使用和更新,保证了农机维修质量。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零部件加工的精度,提升农机产品的质量,增加高能耗、高污染、技术落后的产品的淘汰。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加强,增快制定农机产品技术标准,推动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主机与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开发生产的实现。通过农机制造企业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建立,组织产品质量的抽查。通过加强生产技术工人的培训,增强工人使用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的能力,不断提升农机产品质量。

2.3 增强组织领导,抓好维修市场监督管理力度

在农机化方面,维修市场监督管理力度还是比较的薄弱,对监督管理力度的认识不够,并且措施也不够有力。所以应该抓好维修市场监督管理力度。还要增强组织的领导,整顿和规范农机维修管理制度。这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工作。增强组织领导,抓好维修市场监督管理力度有利于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通过不断召开会议,制定目标明确规定,制定合理措施,明确责任,加大落实,实现农机维修点的规范化建设管理。健全农机维修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的编制。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帮助维修网点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长效的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加强维修点的证件管理力度,对维修人员没有维修职业技术证书的加以处罚,加强处理维修质量问题,通过专业人员的技术鉴定,对发生维修质量和服务纠纷进行确定质量责任,来促进农机维修的发展。

2.4 加强农机强制性认证、自愿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只有抓好农机强制性认证、自愿认证和质量管理认证的工作,才能有效推动农机质量认证的有效的发展。国家唯一制定的农产品强制性认证机构是农机认证中心,2002年,实施了对背负式植保机械的强制性认证;2007年,实施了小四轮拖拉机的强制性认证。农机认证基本形成了国家强制性认证、自愿性农机产品认证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框架。通过对强制性认证、自愿性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开展,对规范企业行为的规范、农机市场的净化、农民利益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5 强化服务意识

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了农机化发展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要做好推进农机维修、农机信息、技能鉴定、外事外经等项工作的新发展。要建立农机服务信息网宣传农业机械化,积极更换网页围绕一系列重点农机化工作开展信息功能,增加信息的量,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

2.6 建立健全农机维修业发展扶持政策

建立健全农机维修又快又好的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健全扶持工作体系。农机管理部门要发挥积极和主动性,积极地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财政补贴支配农机维修设备中,改善农机装备条件,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国家和地方的投入从而建立农机维修中心,改变农机维修服务基础和技术条件,提高网络农机维修的布局,解决农机维修工具维修难;提高优惠税收政策免除农机维修服务的税费,减轻农机维修点的负担,提高维修网点的再生产能力,促进维修网点规模、档次、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机维修业的发展。

3 结语

通过上文所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机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应该提高对农机维修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机维修管理要从多方面分析,要加强农机维修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知识,提高农业水平。还要不断的更新设备,抓好农业化市场的发展方向,加强监督管理进度,也要强化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篇(5)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精准扶贫;生产方式

近年来,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基于新时期之下,相关部门针对乡镇农业经济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从而推进了乡镇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新时期发展乡镇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对现阶段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策略的实施,致力于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全面提升。

一、新时期发展乡镇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根据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其他时期相比明显较快[1]。而想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全方面发展,不断扩宽发展空间,需要将目光重点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并且需要对经济发展观念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优化,同时依托于信息化技术之下,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针对乡镇农业经济而言,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综合经济实力,因此,需要对乡镇农业经济进行不断地重视和关注,并且从基层角度出发,将农业价值链进行不断地延伸和拓展,实现农业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的良好构建,同时不断地促进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不仅需要重点关注农业生产服务业的相关情况,还需要认识和了解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通过多种发展途径,逐步推动乡镇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现阶段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一)经济环境得到改善由于比较重视乡镇农业经济,我国进行了多种基础设施的建立,如水利设施等,同时建设了许多配套硬件,由此不断地改善硬件环境,扩展农业发展的空间。现如今,我国针对农业经济方面,出台了多种惠农政策,并且对农业科技进行不断地创新和优化,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2]。

(二)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以往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结构比较单一,新时期发展以来,不仅逐渐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促使其朝着个性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对于农产品而言,应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加工,能够促使其价值得到更加显著的增强。为了能够更好地贴合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和调整,由此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显著增强。

三、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根据对乡镇农民的认真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而这同样会对其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想要实现乡镇的农业经济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在进行农业技术普及之前,需要先促使乡镇农民不断地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量,然后再进行先进技术的不断认知和应用[3]。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人员选择外出务工,而没有选择外出务工的留守人员基本上有几点特征,一方面是年龄比较大,另一方面,是文化程度比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很难有效满足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应需求。

(二)经济发展观念滞后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相比,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一些乡镇,其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明显是非常落后的。其中,不仅是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经济支持,而且针对经济发展方面的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传统性和落后性。想要实现乡镇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对观念进行改变,观念无法改变,发展格局永远都难以拓展。而导致其观念滞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地区的封闭性,农民难以接触到外界的信息,无法进行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以及转换。同时,由于创新意识的严重缺失,部分农民对于地方政府宣传的一些相关技术,没有应用的主动性。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已经出台过多种支持发展政策,并且政策内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4]。但是根据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并没有发挥出其自身应有的价值。究其根本,是由于应用前期并没有向农民充分宣传相关政策,使得农民对于政策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同时在应用后期,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环节,使得形式化情况的出现。

(四)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较多首先,是农业和信贷之间存在着矛盾。针对农产品来说,其实际的质量和产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主,以周期因素为辅。同时,通过长时间对农产品销售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其销售价格基本没有太大的浮动,并且没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农业投资,将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会不断地降低其提供信贷支持的信心和主动性,同时会对我国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其次,对于乡镇农民来说,他们基本上都会选择存贷业务项目,而对于债券等金融工具,乡镇农民并不熟悉,也很少会进行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金融机构便很难在农村发挥出应有的职能,更不利于乡镇农业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5]。针对农产品来说,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和周期性,这不仅体现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体现在农产品的销售环节中,在周期性较长的情况下,将很难保证信贷安全。因此,在信贷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很多金融机构都选择迁出农村,由此也就难以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持和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农产品都存在着收益低的情况,如果再出现自然灾害,那么,农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产量更是会大幅减少。而我国在农业保险制度方面的建设并不完善,因此,难以对乡镇农民提供更好更全面的保障。

四、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观念,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观念决定行动,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转变观念是基础,并且需要从农业产业链角度着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同时,针对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重点打造生态农业,实现传统农业的发展。针对工业来说,需要聚集发展新型工业,全面推进公路、铁路建设以及供水工程等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辐射带动第三产业,加大文化融入和旅游资源开发。针对加工行业,可以将其传统农业良好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乡镇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6]。

(二)以点带面精准扶贫,全面提升民众综合素质水平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想要全面实现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难度,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提升精准扶贫的效果,同时注意秉承着以点带面的原则,从乡镇人民的综合素质角度着手,加强相关培训,对其进行不断地培养和增强,能够有效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稳定发展。地方政府可以有计划的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班的建设,并积极鼓励乡镇人民参与培训,加强培训宣传,促使乡镇人民真正地认识和了解到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和优势,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基础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来说,需要按照每一年年初所指定的相关经济工作目标,围绕着乡镇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这一主题,着力于解决乡镇人民更为迫切的和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乡镇政府需要更加积极的争取物资和资金,号召乡镇人民来进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公路建设等。同时,还需要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有效建设,比如,加强和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乡镇政府需要认知乡镇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更新和出台新的惠农政策,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需要指派专人进行政策的监督与落实,对落实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完善[7]。

(四)革新农业经济发展观念进一步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的革新,乡镇政府可以从信息化的角度着手,加强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的重视,进而提升互联网在乡镇地区的使用率和覆盖率,为乡镇农业的生产以及销售创造科学的信息化环境。在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乡镇人民能够更为直观、清晰地学会一些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依托于新型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之下,能够对乡镇农业经济市场的发展走向和供求关系做出较为精准的判断,进而掌握乡镇农业经济市场的实际需求,并开展不同的乡镇农业经济活动。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乡镇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乡镇政府要给予农民一定的支持和帮助,由此实现由点带面的经济发展效果的显著增加,进而带动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

(五)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对金融环境进行良好营造,在大环境下,能够更好地促使农村金融体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防止和减少各种乡镇农业经济问题的出现。根据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过程的全面分析和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特征,并且形式和内容极为多变[8]。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难以有效对乡镇农业金融进行相应的监管的。因此,乡镇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并始终秉承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行因地制宜的策略,进行差异化管理和监督。具体来说,需要促使乡镇农业金融体系朝着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对自身拥有的引领作用和职能作用进行充分认知和明确,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在乡镇农业金融监管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模式下的金融监管模式的一种突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乡镇农业金融产业的发展。而且,依托于金融环境之下,无论是对金融机构而言,还是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框架来说,都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和关注对相关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现如今,农村经济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当下乡镇农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所在。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即为缺乏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经济合作社需要用更高的标准来对自身进行要求。与此同时,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扶持与管理力度,并能够始终贯彻乡镇政府提出的相关惠民政策,从而真正为乡镇农民争取福利。与此同时,需要将目光放在金融产品的开发上。相关金融机构需要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和分析,并以此为重要依据,对金融产品进行相应开发,进而不断地进行推广和宣传。与此同时,可以进行农产品期货形式的创新和开发,农产品的种类多样,不同的农产品,需要采用不同的期货形式,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产品的风险管控能力的增强,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其保值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开展乡镇农业金融业务,相关金融机构需要充分认知和明确人才的重要性,并且促使其能够进行实时创新,这就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重点放在对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增强的方面上[9]。

(六)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乡镇农业经济工作队伍针对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人员,拥有专业的管理能力是关键,由此能够更好地应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实现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而为了能够有效地增强其管理效果,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既可以组织相关的座谈会,也可以开展交流会,促使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人员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实现思维的碰撞,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显著增强,更能够促使乡镇农业经济工作始终保持一定程度的先进性。同时,还需要为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人员提供多种培训机会,培训期间不仅需要进行理论性的知识培训,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以此锻炼乡镇农业经济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促使其职业素质的显著提升。

(七)优化乡镇农业产业结构从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乡镇农民对于市场所提供的信息了解不够全面,最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乡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乡镇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地致力于农业生产的经济结构的调整,由单一化的生产结构向多元化的生产结构进行不断的转变,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农业经济市场供求变化而导致经济收入下滑的不良现象的发生。针对乡镇农村的土地资源,需要从土地经营等方面着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认知和解决。具体来说,部分农民对土地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土地归自己所有,因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由此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所以,作为乡镇政府,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错误认识,并且不断地增加宣传的力度和强度,以更为简单的语言和方式,将中央下发的相关土地政策进行有效宣传,由此促使农民提高认识,更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明确土地产权、承包权以及经营权。作为乡镇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由此为农民争取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促使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态度朝着良好的方向转变。其中,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由此实现乡镇农业规模化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更加顺利。与此同时,土地是进行流转的根本条件,因此,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并从大局上进行分析和思考,实现土地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10]。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篇(6)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农村得到发展壮大,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为此,××县局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专业知识及成功典型、经验做法等,让农民充分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提高农民对专业合作社在规模生产、抵御风险、提高效益等方面作用的认识,引导农民着眼优势产业和产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是借助舆论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积极提高社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和了解,营造支持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现场宣传,充分发挥工商所点多面广的优势,深入乡镇农村及合同服务指导站,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心对心的引导;三是进行重点宣传,鼓励农业大户和涉农龙头企业牵头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和自身市场竞争力。引导××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本地棚菜农户组建成立了××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____户棚菜户种植无公害荷兰布利塔紫长茄,全县紫长茄种植面积达到____多亩,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和专业化水平,比老品种茄子每亩增收近万元。

二、开展调研走访,牵线搭桥引凤凰

自去年全市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同服务指导站在我县成立后,××县局通过指导站积极深入细致的开展了调研工作,调查了解合作社成立后机构配置、合作社章程等落实情况,及时找准切入点,帮助解决运作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壮大一个”。我们发现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组织机构健全,但内部动作不够规范,“民办、民营、民受益”的特征体现得不够充分,缺乏发展中长远的规划和经营意识,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产品质量好却卖不上好价钱,有商品没品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适时举办了××超市与××绿色农产品基地产销对接洽谈会,促成××超市××省采购部负责人与农户进行了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进行了实地考察,摸清××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情况,从而以产品质量取得了超市负责人的认可,进而达成了购销意向,为××农产品跨向国际大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精心组织培训,深入规范促发展

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作,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县局两年多来开展现场培训__余次,解决实际问题__余个。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监事等相关人员进行了重点培训,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和合作社章程规范运作,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增强其发展后劲。我们聘请农业执法队和供销社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集中培训。并特别邀请全国农业专家姜大光深入田间地头,就如何施肥、施药、什么土壤施用什么肥等专业性、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使农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常识,受到农民的欢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四、主动协调配合,增强合力服好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为加强沟通、协调,我们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定期汇报工商部门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的有关工作,为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出主意、想办法,赢得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继续深入开展合同服务指导站建站工作,为农户和涉农企业解决履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合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共解决涉农合同纠纷__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达__余万元。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求,××县局合同科有重点地选择了种植业,着手制定针对性强的合同示范文本,在全市率先制定了蔬菜买卖合同和玉米收购合同示范文本,并面向农企和农户广泛推广使用,免费发放示范文本____余份。目前,已有__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购销活动中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签订合同____多份,种植面积达____亩,使农户平均增收____多元。

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篇(7)

(依兰县江湾农机管理站 154800)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引发了农机机械化的经营体制和发展机制的变革,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加快了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近几年来,依兰县农机局以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大力发展各级农机合作经济服务组织,通过农机合作组织将相对分散的农机化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特别是在培训工作上,农机校每年在春秋两季农用时举办农民驾驶员培训班。非常注重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工作,驾驶员的培训率都在70%左右。这样就加快了我县广大农民驾驶员对新的农机具认识和购买力。农机合作社在完成本区种植、收获的工作上对统一承接农田作业、贮运和公路建设等任务,营利后按股分红,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粮食产品质量。目前,我们江湾镇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百万元合作社2个,仟万元合作社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为我镇的农业生产在时间上有了保证,抢前抓早,提高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大大提高我镇的农机综合机械化程度,特别是在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收获上都有质的变化,并得到了广大农户的好评和认可。充分发挥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主力军的作用。为今后的土地流转工作和连片种植也起到一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一、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通过几年抓农机合作社工作,充分体现为我县发展大农业、大农机,走持续生态农业有着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①有利于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农业生产的时间,保证了农时,促进了粮食丰收。②有利于加速农业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的机械装备水平,增加了后备力量。③有利于提高组织化程度,通过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整合,合理调剂了农机具的有偿使用起到了整合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解决了农机部门包不了、村级集体统不了,一家一户干不了的问题,满足了农户之间农业机械的不同需求,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带动了农机化的发展。④有利于打破小农意识,增强农民团结协作精神。有了农机合作社的组织统一调度安排和统一收费标准,保证作业质量,避免无序竞争。⑤有利于促进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要素,推动加快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资源,解决了农业生产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矛盾,为外出打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和措施通过抓农机合作社工作的同时,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首先今后要在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和支持力度。农机合作社是农机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它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农民的创造和选择。凭借独特的组织优势,灵活的机制和广泛的适应性,显示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农机化服务体系中的主要力量。因此农机部门要把农机合作社建设列入工作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大力度、切实抓出成效。积极给党委、政府做好参谋,把农机合作社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来抓。整合农村各项政策资源,全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促进大农业、大农机的发展。所以在加强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力度上我们更应该同其他部门协调好,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关注。各级农机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在资金、场地、登记、税收、贷款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形成扶持和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合力。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在补贴机械种类上,根据发展和需要,放宽补贴机型。并且为合作社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并在技术指导,跨区作业及挂牌办证等方面提供优惠,便捷服务。调动农民组建或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监管力度也要加强加大。为适应形势发展,不断对农业机械进行科学管理。首先要确保法律、法规的普及。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然后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强化责任,依法行政,维护好社会稳定,保护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最后要依法对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切实维护好农民权益。大力促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农机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示范和宣传,建立农机示范点和技术推广基础。加强对农机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机服务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尽快建立起一个竞争有序的农机服务市场,大力推进农机化的科技创新,加快先进适用,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建设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