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1 18:04:30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1)

关外,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的政策模式。

一、我国保税港区的内涵、现状和作用

保税港区的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在区位、功能和政策上优势更明显。

保税港区与保税区虽一字之差,但内涵相去甚远。从发展形态上讲,保税港区是我国保税经济区域的高级形态;从功能上讲,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各项功能政策;从发展趋势上讲,保税港区是未来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实验区;从运作模式上讲,保税港区实现了保税区域与港口的实质联动。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的内涵更为丰富,功能更为齐全。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保税港区比保税区多了码头和港口的功能。目前,我国设立的十二大保税港区都是依港而建。世界上知名的自由贸易区如德国的汉堡港、荷兰的鹿特丹港,都与港口相连,并实行区港一体化管理。保税港区正以其最齐全的功能、最优惠的政策、最大的开放度成为我国继保税区之后最为特殊的外向型经济区域。

我国目前设立了12个保税港区,即上海洋山港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张家港保税港区。与我国15个沿海保税区相比,上述12大保税港区不但可以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而且可以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展示等业务,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

我国的对外贸易90%由海上远洋运输,港口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建设保税港区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保税港区,对于加快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集装箱运输中转企稳回暖前行之际,保税港区对提升集装箱量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芜湖具备设立保税港区的良好条件

芜湖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是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明代时成为全国的印染中心。清朝时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在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中,芜湖被辟为全国五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使芜湖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被孙中山先生称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芜湖是一座区位优势明显的交通枢纽城市,更是一座特色鲜明的现代创新之城。近年来,芜湖市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创业富民、城乡统筹、东向发展六大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经济卫华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目前,以占全省2.4%的国土面积、3.4%的人口,实现占全省8.4%的GDP、9.3%的财政收入。

芜湖市设立保税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具有独特的岸线优势。芜湖港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港口和一类口岸,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为长江第五大深水良港,是溯水而上最后一个可常年停泊万吨级船舶的港口。芜湖拥有优质的深水岸线资源,境内长江岸线75.7公里,通航河流20条,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71.9公里。芜湖港共建有各类码头166座,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3座,5000吨级码头泊位34座,年吞吐能力6500万吨。芜湖港是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安徽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全国集装箱大港。正在建设的芜湖港煤炭储配中心是长江最大的煤炭储配基地。芜湖海关受理报关单和监管进出口集装箱量占安徽关区总量的65%以上。

二是具有齐全的港口功能优势。交通运输部、安徽省人民政府2009年7月27日《关于芜湖港总体规划的批复》(交规划发[2009]347号)给芜湖港的定位是:芜湖港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东南部,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和皖江经济带开发的重要依托,是芜湖市及皖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沿江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芜湖港将发展成为以集装箱、煤炭、建材、矿石、商品汽车运输为主,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

三是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芜湖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活力最强的长三角西北部,占据华东中心位置,具有承东启西、连北接南、居中靠东、临江近海的区位特征。芜湖是国家沿江运输大通道的结点城市、八百里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和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芜湖为中心,4小时陆路交通半径内有着40多座大中城市、3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芜湖是皖南公路网的中心和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城市,并有望成为华东公路网络中心。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3.6公里。芜湖是铁道部确定的全国80座铁路重要枢纽城市之一和华东二通道重要结点城市。南京禄口机场、合肥骆岗机场距芜湖仅1个多小时车程。芜湖民航机场已经列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选址规划已经启动论证工作。

四是具有良好的支撑保税港区发展的载体。芜湖现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投资环境均名列中西部地区开发区前列,芜湖出口加工区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也是安徽省唯一的外贸出口加工区。芜湖还是全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全国发展新型建材试点城市、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享有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和中部崛起的优惠政策。芜湖长江大桥综合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鸠江经济开发区、芜湖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芜湖县工业园区、繁昌县工业园区、南陵县工业园区等,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能力较强,发行环境良好,能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合适的投资场所。

五是具有广阔的腹地市场空间。拟设立的芜湖保税港区位于朱家桥外贸码头与四褐山之间,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地处泛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既有广阔雄厚的内陆经济作背景,又呼应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航运中心,可在推动安徽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国际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沿江城市带一轴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地区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经济支撑区域。芜湖港担负着安徽淮南、淮北、皖北、辛集四大煤矿及山西、河南主要煤矿煤炭至长江中下游电厂的中转任务,以及芜湖、皖北、皖中、皖西、皖南、赣北、浙北等经济腹地外贸、内贸货物的中转任务。

三、设立芜湖保税港区的重要意义

一是促进中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保障。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助于芜湖成为中部地区的国际物流服务中心,有助于营造中部地区港航、贸易、仓储、加工业发展的良好服务环境,推动中部地区港口群的紧密合作,构筑中部地区保税物流网络,加快中部地区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二是提升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利于提升皖江地区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加速国际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向皖江地区的延伸和辐射,推动安徽地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造安徽及中部地区地区走向世界的新窗口。当前,安徽经济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设立芜湖保税港区将更好地建设安徽省综合物流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发挥保税港区对外经济交往的门户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拉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增长极辐射效应。

三是推进长江大港建设的条件。设立芜湖保税港区有助于推进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安徽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全国集装箱大港、长江最大的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有助于推动安徽及中部地区国际贸易向芜湖集中,促进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增强芜湖吸引外资和聚集航运要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芜湖港口在安徽及中部地区港口群中的竞争力,抢占中部地区航运制高点。

四是促进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需要。芜湖保税港区处于长江流域深水运输的最西段,具有特殊的物流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是上海港与长江流域资源整合、互补发展的重要合作对象。设立芜湖保税港区可以尽快将芜湖港建设成为上海港的重要喂给港和支线港,接轨上海港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化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服务功能。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9-01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课题。我国农业农村延续和发展了近几年来的好形势,农村区域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准确把握形势变化,在关键问题和主要任务上花力气、求突破。

一、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近几年来,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

1. 农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随着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出产优质早稻,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出产优质专用小麦,东北三省生产优质玉米、大豆。此外,中原地区的牛羊肉产业带,“三北”地区的奶业产业带,陕西和渤海湾地区的苹果产业带,沿海及重要江河湖泊流域优质水产品等产业带正加紧建设。

2. 中、西部地区农业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范围的扩大,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差距较为明显。

3.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增幅近年来持续低于东部地区。

4. 东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快于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用于非农产业的投入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户用于农业的投入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分析,应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同时国家财政要加大对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使自然区域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遏制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推进东、中、西部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1.自然资源差异

造成区域农业发展差距的外部性自然原因为自然环境差异。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灾害较少。中部低产地多,旱涝多。西部干旱、瘠薄,草地多;造成了农村经济的地域分异。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是需要资本、科技、物质等的投入。

2.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

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扩张的后天性因素为国家区域农业政策的倾斜度。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的是由沿海向内地的推进战略。对东部地区实行优惠、倾斜,导致区域差距和非均衡性问题更加突出。在发展的机会与投入回报上,沿海省份都处在比内地省份有利的位置上。

3.体制与市场

导致和加剧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区域经济体制环境差距。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实现经济市场化为导向的,通过逐步推行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导致中国区域市场化程度产生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大为增强,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缓慢。

三、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

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实现协调、均衡发展,引导农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分工合作,形成以东带中、西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区域农业发展格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市场导向、产业化经营,分工协作、统筹协调,积极引导、整体推进,适度规模、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为手段,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出发点,大力培育区域农业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专业化分工;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和市场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带。

2.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注重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借助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从而促进我国整体上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的升级优化,在推进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鼓励扩大就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根本,要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重视培育人力资源,形成各种人力资源发展措施;利用科技手段和高技术人才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在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下,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的影响,原有优势难以长久延续,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有利条件,培植适应当前乃至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

将环境改善与水、路、电、田、村、镇等统筹安排,协调处理环境问题与中西部地区的水利、交通、信息、农村教育、科技能力、市场体系的建设与改善;科学处理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国政.农村经济[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3)

【关键词】品牌 产业品牌 区域品牌 区域经济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世界经济诸强,其经济大厦无不是由众多的世界级品牌支撑起来的。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树立正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区域品牌的提升和转变,以带动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可持续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

一、充分认识品牌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品牌是市场经济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

计划经济不存在竞争,品牌不能显示其价值;物质贫乏时代消费的选择空间很小,品牌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情况下,品牌都难有用武之地,不能显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往往表现为无序的竞争,人们的品牌意识也很淡薄,品牌处于萌芽状态。随着市场经济日益趋向成熟,市场商品日益充裕,短缺经济逐渐变为剩余经济,卖方市场逐渐变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逐渐成为必然的追求,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一是市场竞争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品牌竞争作为市场有序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式逐步走向市场的前台。二是丰富的物质世界扩大了消费选择的空间,消费者的选择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感性变为理性,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追求好声誉、高品质、有档次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的主流和方向。世界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普遍的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三是企业在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也逐渐改变竞争手段,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性选择。四是政府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必然把另一着力点放在引导企业注重品牌竞争上面。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市场经济越完善越发达,品牌就越来越重要。

2、品牌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品牌,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实力招牌,反映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好比是企业的身份证,是市场主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入场券,是获得和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基本载体,是企业法律地位最受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一个企业信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亮点和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由原来的成本、价格等初级阶段的竞争演变成为高级阶段的品牌竞争;资本的扩张也由原来的有形资产扩张转化为利用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扩张。根据“世界品牌前20位列表”资料,世界第一品牌和第二品牌美国的“可口可乐”和“微软”的商标无形价值就分别达到838亿美元、566亿美元。在市场中,有时无形的品牌甚至比一个有形的企业还重要。比如世界著名品牌“耐克”运动鞋、我国名牌服装――温州市的“美斯特・邦威”,公司本部都没有生产车间,其生产基地都分散在国外、外地。他们成功的共同经验,就是经营好一个品牌。可以说,品牌既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更是一个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体现和重要标志。

3、品牌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的重要特征

品牌是资源、是优势,更是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发展可持续力。在现代社会中,品牌不仅意味着质量、特色、信誉,不仅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品牌还更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软竞争力和软实力特征。一个知名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超过商品本身的满足感,是消费者地位、身价、荣耀的象征,而且更多地带有文化色彩和思想上的影响,起到征服人心的作用。因此,品牌一旦建立,就具有广泛、深厚的市场和社会基础,就具有公认性、深入性、持久性。这就给一个地方的经济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同样,品牌商品独创性、高贵性的特点也彰显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可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增强区域的外在形象和吸引力。“海尔”为青岛增了辉,“厦华”为厦门添了彩,“龙工”为龙岩争了光。品牌为这些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更为这些城市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显现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与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成正比,也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成正比。

二、努力培育品牌,聚集品牌

1、切实增强企业和社会的品牌意识

要树立企业靠品牌生存、市场靠品牌开拓、地方靠品牌发展的理念,努力营造重视、培育、增创、壮大和宣传品牌的良好社会环境。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宣传,增强企业和全社会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推动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支持品牌、保护品牌、使用品牌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的大力实施。一是建立品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在政府、部门网站和地方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以及创品牌的经验做法。二是举办品牌建设高层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课和开展学术活动,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品牌经营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品牌经济的认识。三是广泛宣传政府的有关扶持政策,激发相关单位和广大企业的创牌热情。

2、充分发挥政府在培育品牌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规划先行。实施品牌战略既要有长远规划,也要有阶段性的近期目标。政府要从过去主要组织企业进行名牌申报转变到主要是制定地区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分阶段品牌发展目标上来。按照“储备一批、生成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四级品牌梯队,制定名牌产品、名牌商标滚动培育计划,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培育。

其次,强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管理与调控职能,把创品牌和保品牌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服务职能。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完善奖励、优惠政策,帮助和促进企业争创品牌。要建立地方品牌发展专项基金,给予创牌工作先进企业一定的奖励。对培育品牌进行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产品研发的,要优先列入技改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再次,重点培育。对已有的驰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企业要重点扶持,对潜在的优势产品和企业要重点培育,无疑是现阶段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核心内容。就目前情况来说,大部分地区还不可能大范围地对大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地选择有限方向,力争在局部形成突破。培育要突出三个重点:突出具有区域经济“优势”的行业;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企业;突出优势品牌的提升,从已有的品牌中筛选出优势品牌,帮助其升级为国家品牌。对选育的重点对象,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顷斜,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聚集中的主体作用

品牌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创建、成长、壮大的,最终是由市场、消费者来决定的。培育创建名牌,要以市场占用率为核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广告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始终把创造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员工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用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来创品牌、保品牌。企业必须增大科技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引导企业重视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不断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要突出重点,避免分散品牌资源。一个企业要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加大广告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培育品牌信誉,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聚集品牌是指一个地区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应该在地方政府的区域和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下,向中心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区域聚集,形成品牌产业集群,产生品牌聚集效应,尽快培育成产业品牌,进而形成区域品牌,最终带动区域经济提升发展。

三、加速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提升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名牌企业快速扩张,促进产品品牌向产业品牌发展

产业品牌是指一个区域内的一个产品品牌向其所在的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整个“产业品牌化”。产业品牌是产品品牌向产业集群的融合,是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提升成了产业优势。要引导、支持名牌产品企业通过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如通过商标、品牌无形资产参股,控股同行业企业或者配套件、半成品扩散、协作加工等途径,实现低成本扩张,扩大市场份额,做大做强名牌企业。通过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发展一批大型品牌集团企业,形成一批品牌产业。由此,区域经济形成规模,形成聚集,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福建省龙岩市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是1993年创立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其主导产品“龙工”牌装载机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近年,该公司利用“龙工”中国名牌的影响力,进行成功的资本运作,使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迅速崛起。目前,其“龙工”牌装载机的整机销量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年销量超过3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现在,龙工集团已跻身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柳工、徐工、龙工)之一,连续几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目前,龙工控股公司在龙岩投资设立企业6家,总投资超过35亿元。该公司还在上海、江西、河南等地投资设立10家全资子公司,产品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叉车、收割机等多种机械,年产能力超过5万台。可以说,一个龙工集团撑起了龙岩市一个工程机械产业。

2、在已有地方优势产业品牌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的,为该区域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中具有高市场份额和高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总体表现形式通常为“区域+优势产业(产品)”名称。如景德镇陶瓷、西湖龙井、金华火腿、安溪铁观音、连城地瓜干、义乌小商品等。区域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势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区域品牌蕴涵了集体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渊源,是产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的提炼和浓缩。它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更持久,能够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长期发挥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4)

1、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打破区域性封闭,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各种要素流动,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个地区才能从区域分工中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政府应通过建立统一的体制环境,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使各个区域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照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禁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市场欺骗、价格歧视、违反商标法和专利法等行为。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政府应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逐步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条件,政府也有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体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保证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的投资。也可以采取南北横向补助方式,促进地区之间的互助合作。

3、加强金融支持。第一,加大对苏中、苏北金融机构的业务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在发放无息再贷款、支农再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以及其他再贷款时,省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分配政策性资金额度时,可以加大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的力度。继续引导苏中、苏北地区发展商业票据业务,对各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贴现业务中的融资需求积极予以再贴现支持。省财政可以根据苏中、苏北商业金融机构的年度业务量大小给予财政补贴。商业金融机构应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增加对苏中、苏北地区的有效信贷投入,运用信贷杠杆加强对电力、天然气、旅游和生物资源合理开发等产业的支持力度,对贷款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同时,对苏北地区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也要给予信贷支持。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对确有还贷能力的可以发放信用贷款。要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鼓励苏中、苏北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筹集发展资金。允许有条件的企业通过非上市方式发行有价证券筹集发展资金。第二,加大对苏中、苏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交通、能源项目建设。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开展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创造条件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电信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国家和省新安排的苏北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投资主要由中央和省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不留资金缺口,苏北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积极配合。同时,通过正常途径集资和农民入股也是解决资金短缺的一种有效方式。

4、调整优化区域产业政策,形成南北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区域间经济实力与利益的竞争,相当程度上在于产业的竞争,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先进是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大问题。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应通过择优扶持、重点突破,对现有企业进行联合、合并、兼并,扩大国际合作,形成经济规模,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分工和比较优势原则,实现产业转移,主要体现为由南向北转移,以沿江地区在设备、技术上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行业为重点,向苏北地区进行有序转移。苏北地区原始积累不足,经济外向度较低,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外力,激活内力,走集聚式发展道路。应改进招商方式,拓展引资领域,根据产业调整规划进行招商引资。而苏南地区则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要求,与苏北进行挂钩帮扶合作,对带动苏北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苏南地区要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在向新兴主导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积极引导鼓励部分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苏北去。必须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全局进行产业转移,一方面苏南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向苏北延伸;另一方面,苏北的农业产业化后形成的产业链特别是其处于后向联系需求的环节延伸到苏南地区。由于苏南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高,信息沟通渠道多,信息的交易成本低等诸多因素,还可以为苏中、苏北地区的企业提供支持,苏中、苏北地区也要主动寻求与苏南地区的合作。这样既可以使苏南集中精力发展新兴产业,又可推动苏北工业化进程,实现南北区域双赢。苏北地区土地资源(包括沿海的滩涂)、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劳动力数量巨大,应当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比较优势,以替代、节省资本等稀缺要素,选择资本节省型产业为主导产业,把潜在“后发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应划定绿色农产品保护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逐步建立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核电、风力发电等生态能源工业。还要保护性地开发矿产,治理整顿矿业秩序,督促采矿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生态保护措施。苏中地区应选准支柱产业、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战略性的幼稚产业、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培植产业结构的转换机制,促使资产由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形成相互协调、促进的产业序列,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充分利用支柱产业、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的幼稚产业、先导产业、主导产业的辐射效应,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5、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流动。在推进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地区间人才教育的差异。苏中、苏北地区应该加强与苏南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流动,不仅要重视自身人才的培养,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人才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第一,不拘一格进人才。为进一步改善苏北领导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提高县(处)级、科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到苏中、苏北县(市、区)、市直单位担任副县(处)级领导职务。第二,在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上实行民主推荐、领导集体决策等有效方式选拔干部。第三,从苏南引进部分地方党政领导人才。苏中、苏北部分县区的县委书记、县长适当从对应的苏南挂钩合作市选拔任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5)

文/顾思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1902班文章摘要:在我国新常态经济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已经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的发展,还能促进就业、增加人均收入、调节区域产业结构等。本文主要对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统计研究。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6)

一、妈祖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妈祖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目前有关妈祖的建筑艺术、雕塑、绘画、书法、诗文、楹联、文物以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风情都是妈祖文化的重要内容。

妈祖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因救助海难逝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

妈祖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以精湛的医术、渊博的航海气象知识,为渔民和过往的海上客商做了许多好事。妈祖行善积德,以“宣德、行善”的博爱胸怀和才华赢得了后人的敬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海上女神,人们为她立庙祀奉,顶礼膜拜,形成了妈祖信仰,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逐渐演化成妈祖文化。目前,全世界有妈祖官庙近5000座,信众近2亿人,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闽台特殊的“五缘”关系,妈祖文化与台湾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台湾有1000多座妈祖官庙、1600多万信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两岸妈祖文化交流逐步扩大,特别是自1987年“妈祖千年祭”开启两岸大规模民间交流以来,在每年百万人次上岛朝拜、旅游的人员中,其湾游客达10万左右人次。

妈祖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早期由于受科学技术的制约,人类在浩瀚无边的海洋中经常遭遇狂风骇浪而难以驾驭生命之舟,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护国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随着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中外贸易和东西方交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使妈祖信仰及妈祖文化也不断地飘洋过海,影响日益扩大。妈祖这位“女海神”成为中国传统航海业的保护神。

在大陆,蓬莱阁天后宫和登州港是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它在妈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国与东方诸国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蓬莱阁天后宫建于1122年,比“世界三大妈祖庙”的台湾北港朝天官和天津天后宫及台湾最早的澎湖天后宫早200多年;比中国第―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天后宫(公元1196年)亦早数十年。另外,与蓬莱阁天后宫齐名的、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娘娘庙”的长岛显应宫,在中国北方妈祖庙宇中也占有显要地位。

古代登州是当时连接中国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枢纽,是承担北方贸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动的北方第一大港,其地位远远高于后来的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大名港”。由于妈祖是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沿广东、福建至京津及东北的海上漕运航线传到渤海湾沿岸,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优势得以传播。妈祖文化沿途传入后迅速被当地文化和民众信仰所接受,且与地方文化相融合,逐渐成为当时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导,并与港口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妈祖文化与经济社会互动互进已然显现。

在海外,日本是较早接受妈祖信仰并得到较快传播的地方,其在接受妈祖的传播后发展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朝拜制度。除日本外,妈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朝鲜半岛及其他东北亚国家,最终北上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地区,妈祖文化逐渐传遍五洲四海。

在一依带水的台湾,妈祖信仰更是普遍,人们称妈祖为“开如妈”,海峡两岸共同信奉妈祖的俗例一样,妈祖成为沟通海峡两岸,密切同胞往来的和平女神。

进入现代文明盛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妈祖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先进和多样。包括各种媒介手段的宣传、祭祠活动、文化产品、人员往来,使妈祖精神得以广泛宣扬。

莆田是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庙数以百计,仅湄洲岛上就有近20座。为了传播妈祖文化,自1994年以来,以妈祖庙为载体,以妈祖文化为桥梁和纽带,莆田已连续举办八届妈祖文化旅游节,进一步弘扬了妈祖文化,多年来,台湾信徒前来开展文化交流、朝圣和谒祖活动的人数每年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增强了两岸民众的凝聚力,扩大了妈祖在两岸及世界的影响。

近年来,莆田市推出了妈祖雕像、妈祖书籍、妈祖邮票、妈祖画册、妈祖宴菜、妈祖戏剧、妈祖音乐、妈祖碑林、妈祖楹联等一系列文化项目,不断丰富妈祖文化蕴涵。尤其是投资亿元兴建的新殿建筑群,树立了妈祖信仰朝圣中心的威仪与风范,成为吸引海内外2亿多妈祖信众到莆田开展信仰活动的圣地。

二、妈祖文化与莆田经济发展

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活动主体都无可避免地受到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分析各地商业活动,无一例外地揭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背景,如齐国“其俗宽缓阔达,有先王遗风”;邹鲁“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地小人众,俭啬”等。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具有千年历史的妈祖文化对莆田经济的发展影响深刻,随着妈祖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莆田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对台、对外经贸合作日益广泛,促进了莆田经济的日新月异。

(一)莆田的四大优势。

莆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数亿中华儿女心中的圣地,加上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其具有显著的四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莆田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东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中市距离72海里,北依省会福州,南接闽南三角洲。在福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和台湾的联接线上,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的格局中,莆田的区位优势十分凸显。

二是港口优势。莆田拥有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海湾,其中湄洲湾被孙中山先生称为“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其深水岸线众多,港域宽阔,常年不冻不淤,1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30多公里深水岸线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建港资源十分丰富,是建设大型港口和大型能源储运基地的理想选址。2005年福建省政府决定到2020年将湄洲湾建设成为具有超亿万吨吞吐量的港口。

三是人才优势。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誉,曾哺育出2345名进士,12名状元,14名宰相,现有莆田籍两院院士14名。建市以来,莆田先后荣获全国“田径之乡”、“篮球城市”、“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摄影之乡”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莆田人勇闯天下,才智过人,在外经商务工人员达50多万人,积累了雄厚资本。目前

莆田海外侨胞约70万人,港澳台同胞近20万人,是推动莆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是文化旅游优势。2006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435.7万人次,增长41.5%、旅游总收入34.47亿元(不含境外),增长51.1%,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2.2及3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

(二)妈祖文化与海外投资效应。

莆田自1994年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它以突出的和平主题、深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宾朋,在海峡两岸产生联动效应,湄州岛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创办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妈祖文化不仅带旺了莆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而且促进了台商和世界莆商对莆田的投资。2004年10月底,首届“世界莆商大会”在莆田隆重召开。600多名海内外莆商与会。大会除了联谊交流外,还通过展销会,展示莆田和福建的企业和名优产品,包括雪津集团、新威电子、佳通轮胎、郭氏集团、才子集团、金威服饰、东南香米业、众和股份、华丰鞋业、仙游电机、中茂食品等45家企业展示了300多个名优产品,扩大了莆田和福建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推动了台、外商对莆田的投资。当天大会现场就签约了安特电子、鸿阊仓储、旺宏科技等投资项目20个,投资总额20076万美元,利用外资8975万美元。其中投资超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8个,投资总额1441l万美元,利用外资5380万美元。2006年10月31日又举办了第三届世界莆商大会,与会代表900多人。此次大会内容更为丰富,包括世界莆商发展论坛、民资民智回归战略成就图片展、木材行业恳谈会、工艺品行业恳谈会、医疗器械行业恳谈会等。在当天举行的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光纤陶瓷插芯、利源电子、金星传动件、鑫科机械、城隍环保科技等30个合同项目,总投资2524亿元人民币,进一步深化了莆田与台湾、与世界文化和经贸的交流与互动。2007年10月31日,第四届世界莆商大会隆重召开,在大会招商签约仪式上,共签约25个合同项目,投资总额达46.91亿元人民币,主要以鞋业、物流、电子和房地产等行业为主。据统计,从2004年至2007年的四届莆商大会累计引资约百亿元人民币,莆商已经成为莆田“港城崛起”的生力军。

在莆田投资的境外企业家,大多是妈祖的虔诚信众,他们是在妈祖文化的熏陶和感召下,认定“妈祖就是我们的根”,从而到莆田兴业投资的,并且在投资效益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持续扩大投资规模。据资料,自1987年批准首家台资企业到2006年5月底,莆田已累计审批台资企业412家,约占全市三资企业的25%,累计合同总投资额7.98亿美元,协议台资7.3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4.91亿美元。而且台商投资莆田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如2006年1至5月,新批台资企业项目6项,合同利用台资143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17%。目前,台商在莆田投资已初步形成电子通信、鞋革、机械五金、塑胶塑料、食品加工、农业开发、化工建材等行业集群。其中协丰鞋业、荔丰鞋业、永恩集团等15家台资企业出口超过500万美元以上。台外资的引进有力促进了莆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带动了当地数千家民营企业与台、外资企业共同发展。妈祖文化成为推动莆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优势和重要力量。

(三)妈祖文化对莆田经济的促进作用。

从妈祖文化在两岸及世界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台、侨、外商对莆田的投资成效看,显然,妈祖文化已成为推动莆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莆田对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运行步入新的增长期。

1、经济快速发展,在全省的地位显著提高。

根据省统计年鉴资料,2003~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4%、13.0%、15.3%,呈现逐年提速的良好趋势。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全省第二,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9.93亿元,增长15.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7%,比“九五”期间快5.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00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29.46亿元,年均增长17.9%;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51.26亿元,超过1983-2000年投资的总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6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年均增长6.6%。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跃升到全省第七位。2006年经济总量进一步跃升到全省第五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产结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20.0P:45.3:34.7调整为2005年的14.0:53.9:32.1,五年间农业比重下降6个百分点,工业比重提高8.6个百分点。农业方面,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水产、水果、畜牧、蔬菜和食用菌五大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荔枝、龙眼、枇杷、文旦柚等四大名果畅销海内外。工业方面,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已经形成了制鞋、电子、食品等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能源、化工、工艺美术、生物制药等一批成长性产业集群初露端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568家。尤其是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06年,全市共有7家规模以上能源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9.7亿元,估计2007年可完成产值32亿元,“十一五”期末产值可达到100亿元。目前,莆田产业结构不断向重化工业方向推进。通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品牌战略的实施,涌现了一批名牌企业和产品,“才子”衬衫、“东南香”大米、雪津啤酒、卡朱米羽绒服、沃特运动鞋和三棵树内外墙涂漆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才子、雪津和金威世家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服务方面,呈现传统服务业逐步提升,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的态势。

3、对外开放持续拓展。

随着莆田妈祖文化交流的深入,在世界影响不断扩大,以及大力实施民资回归工程,有力促进了莆田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11.17亿美元,年均增长10.3%。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鞋革、电子、机电、轮胎产品增长较快。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3.2亿美元,2000年至200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02亿美元,新批千万美元以上项目明显增多,利用外资的质量明显提高。

三、弘扬妈祖文化,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一)发扬妈祖精神,构建良好人文环境。

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定的经济土壤必然生长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只能

伴随着贫困的经济。因此,要努力倡导先进的文化理念,大力弘扬妈祖文化,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当今世界,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国际社会的―个普遍共识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不仅只有经济一种手段,还需要逆向、发散思维,反弹琵琶,因为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有时比经济本身的因素更重要。台湾业界在向台商推荐大陆投资区域时,就把人文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导向因素,这也是台商投资大陆区域变化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人文环境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大陆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得益于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目前硬环境差别已经不大,而软环境如何则成为台、外资考量的重要因素,其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亦即一个地方的人文环境如何已经直接影响了台商、外商是否投资,是否增资扩产的很重要的因素。而一个地方人文环境的好坏,是通过决策者、执行者,通过每―个普通百姓的言行反映出来的,他们的言行就构成了一个地方的文化氛围,一种人文环境;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一个地方民众的文化理念、文化素养。诚如龙应台所言,文化的核心就是对别人的态度:一个城市对民众的态度,一位市民对陌生人的态度,这就是文化的内核。

众所周知,没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环境的改观,人的积极性就难以发挥,人才的锐气、才气就会淹没在价值取向扭曲、创新意识淡薄的氛围中。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对投资环境的重要性,一定要把妈祖精神发扬光大,要努力构建一个良好温馨的人文环境,推动莆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莆田经济持续增长,不断繁荣。

(二)进一步挖掘妈祖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妈祖文化产业。

在当代,文化力量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新时期,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尤其是当前我们正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任何具有文化深度的东西都应该且值得我们去努力发扬光大。

文化产业是内涵丰富、前景远大的朝阳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结合创作、生产与商业的内容,其内容在本质上是具有无形资产与文化要领的特性,并获得智慧财产权的保护,而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来呈现。国家统计局在2004年第一次公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则是: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包含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等“核心层”,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娱乐、旅游、广告、会展等“层”,以及提供文化用品、设备生产、销售的“相关文化服务层”,它包括教育、旅游、娱乐、艺术、体育、传媒、会展、文博等许多专门的产业,如影视业、音像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信息业等。

由于“文化”与“产业”的相互渗透性以及市场的共生性,“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化”往往呈现双向融合的过程。因此,目前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已呈现出“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的态势。所谓“文化产业化”是将地方环境、传统、特色等文化资源,重新赋予生命力,并借由创意、想像力与科技的协助,予以恢复、重建或再造,并加以适度的包装成为文化产品,而发展成兼具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而“产业文化化”是透过现代人的手段把好的文化行销出去,变成流行的时尚,透过商品和服务来实现文化的价值。如米老鼠、可口可乐风靡世界,就是因为其产品“生产”了“文化”,成为美国的精神象征,是典型的“产业文化化”。简言之,即当一个产业发掘与发现其文化内容时,是一种“产业文化化”的过程;而产业文化内容活用与意义转换后,使得该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就是一种“文化产业化”的过程。

“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且越来越追求精神的满足,对产品的需求,不再仅止于满足功能所需,而且要求其具有文化的内涵。文化已成为产业的核心要素,一个产业如果不能在产品核心价值中体现文化,就只是个物质来物质去的传统产业。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不仅能改变传统经济生产形态,提升产业和产品附加值,而且更可提升整体国民生活品质,推动社会向文明发达的方向发展。

国家统计局2006年5月19日首次了大陆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明,大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目前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但近年来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的“层”已具一定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妈祖文化是一个无形资产,而通过产业化可以把这种无形资产融入到有形产品和产业中,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是“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客观要求。从目前妈祖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看,虽然也包含了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和“层”,但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一些产品虽然赋予了妈祖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但其产品还比较粗糙,内涵不够丰富,附加价值还很低,潜力还很大,因此,要实现莆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妈祖文化的优势,积极发展妈祖文化产业,促进妈祖文化与莆田经济互动互进。

(三)大力弘扬妈祖文化,做大做强旅游业。

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文化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同时文化的弘扬也需要旅游业的带动和传播,所以把文化与旅游联系在一起,非常精妙。对弘扬妈祖文化,带动莆田旅游业的发展,甚至莆田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莆田不仅有丰富的妈祖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有美丽的滨海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质朴的民风,莆田应该,也将会成为海峡两岸及世界华人、妈祖信众重要的旅游圣地。因为《全国“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已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优先规划和建设的重点旅游区,并明确提出要从海峡西岸入手,联合东岸,打造“海峡旅游”品牌。福建省已把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作为“十一五”全省旅游工作的重点,省旅游局也明确将构建以福厦为轴心,以湄洲岛、东山岛、平潭岛、崇武古城、闽东霞浦三沙、武夷山为支撑点的对台旅游格局;打造妈祖、陈靖姑、关帝等对台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出一批高档次的对台招商项目,吸引台商来闽投资旅游项目;以金、马游为基础,拓展对台旅游,从而加快闽台旅游合作区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篇(7)

建国前,鄂伦春族长期游猎于茫茫的兴安林海,以原始的狩猎生产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1951年,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该民族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1958年,鄂伦春族走下山岭,全部定居,实现了该民族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1996年在全旗范围内实行禁猎,猎民开始从事农牧业生产,实现了该民族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历史性跨越。

建旗61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自治旗各族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用勤劳和智慧开发边疆、建设家园,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文明进步的时代凯歌。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5.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11年达到2.0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7元,猎民“禁猎”转产后接续性产业有了新发展;农牧业快速发展,耕地面积达到41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5.8亿斤,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03.9万头(只),成为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工业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鲜卑历史、鄂伦春民俗、森林生态、地质奇观等特色旅游资源使鄂伦春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一期工程竣工,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82.5%,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0.2万公顷;科教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互利共赢的新型地企关系日益巩固;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自治旗多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旗”、“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自治旗61年的辉煌成就,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伟大胜利的真实写照,是自治旗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各族人民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结果;自治旗61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鄂伦春族等各民族的解放,就没有鄂伦春自治旗的成立,也就没有鄂伦春今天的繁荣发展。我们有以下三个方面深刻的体会: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自治旗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按照中央的安排部署,旗委先后开展了“三讲”、“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旗共有基层党组织422个,党员8550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799名(鄂伦春族党员359名)。旗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到基层党委、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农村猎区党建注重落实“一定三有”,全旗82个行政村全部解决了无活动场所和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突出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乡镇党委委员工作成效显著;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实施了“一亩试验田”工程;社区党建注重落实“三有一化”,建立了社区办公经费、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旗32个社区全部有了办公场所,其中8个达到精品社区标准;引导非公企业与农村开展“村企共建”活动,选聘2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任“名誉村主任”;机关党组织深入开展“三创一落实”等活动,以重大节庆日、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丰富机关党建活动载体,落实机关党建条列,促使机关党建“走在前头”。 旗委组织开展了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旗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为自治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