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30 15:15:55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篇(1)

一、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造成农民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残缺,权利边界模糊;“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界定,征地范围过宽,征地程序混乱,征地补偿费用偏低;无地农民安置困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等。

(二)现行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无法实现实质平等

“出身”的不同,造成了法律形式意义上平等的“人”,在结果上实质的不平等。户籍决定着身份,也因此决定着与身份相关的医疗卫生、福利、教育、就业以及其他待遇。城乡差异造成的这种不平等,严重违背了宪法所规定的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三)现行城乡差别的财税体制制约城乡经济一体化

财力向上集中、负担向下转移、利益天平向城市倾斜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农村财政支出体制的不完善,均不利于增收入,难以促进新农村建设资金有效使用。

其它制度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突出的问题。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的主体框架

依据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六个组成部分,结合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制度问题,构建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妥善保障失地农民利益

新农村建设、园区建设、集中居住、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城乡一体化措施不可避免需要建设用地。但《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规定的强制性、垄断性的行政征用集体土地方式,把农民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之外,农民既不能决定土地卖与不卖,也不能与买方平等谈判价格,不利于保障农民权益。为此,要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规范征收行为。

一是通过法律确定“公共利益”的范围,防止征收权滥用。在实体上,可采取列举式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从程序上,可建立一套内省纠错机制,包括协商前置程序、县以上政府审批立项程序、公共利益认定程序、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程序、补偿方案听证程序、损害赔偿认定程序等,确保征收公平公开公正。

二是改革农地征收的补偿政策。要以确保农民不会因为拆迁而使生活水平下降为原则,区分具体情况来决定补偿方式。如对经营性土地,实行市场招标出让制度,土地出让金由市场决定;对公益性用地,协议出让价格一般以市场价格为标准,确实不能以市场价格补偿的,要对失地农民妥善安置,提供基本保障和发展机会。

三是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首先要赋予其完全物权属性,其次要保证承包经营权的公平性,主要是集体。第三是要允许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继承、抵押和股份化运作,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四是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法》。要在征地出让金收益中,切块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让失地农民变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市民,从而逐步缩小农民的规模,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通过法律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居住、社会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作出原则性规定,使农民工享有各方面的平等权。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规范,将社会保障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改革现有户籍制度,落实宪法意义上的人人平等

城乡“二元”体制及其所衍生的户籍制度是目前一些社会弊端的根源。制度选择上,要加快户籍管理立法进程,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出台《户籍法》。首先,要推行城市居住证制度,积极稳妥地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户籍问题。要鼓励农民工就地市民化,实现居民日常管理从户籍管理到职业管理的转变。其次,要逐渐消除对农民进入非农产业或城市的种种歧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进城务工农民,在使用公共产品上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给予市民待遇,坚决清理和取缔针对农民工的各种违法收费项目。第三,进行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剥离相关部门依附在户口上的职能和利益。第四,以身份证取代户籍,彻底废除对农民身份制度的歧视,还农民以公民权利。农民虽在职业上仍是农民,但其身份是一种新型的社区居民,与城市市民一样享有统一的公民待遇。当然,农民身份的转变也是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改善公共服务,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综合措施,才能实现农民向新型社区居民的根本转变。

(三)完善城乡规划制度体系,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规划制度要坚持 “三公”原则,在“保证城乡规划的区域公平、实现城乡规划的信息公开、落实城乡规划的权责公正”的基本思路指导下,贯彻落实“规划主体能动、规划行为规范、规划责任明确”的微观具体对策。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真落实《城乡规划法》,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按照该法的规定,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统筹考虑,科学划分功能区,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确定产业分工,实现产业的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同时,要及时出台配套规范,细化第66条、第68条的规定,及时修订与之冲突的行政许可程序和行政处罚程序。

二是健全循环经济法规,强力保护生态环境。过去几十年,城市发展以牺牲乡村生态为代价,农村成为城市排污的重污染区。要改变这一点,法律上就要健全循环经济法规,增强法律可操作性,严格落实环标、环评制度,通过法治强力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如加强循环经济项目审核,推行循环经济项目标识制度,强化保障循环经济的司法手段,通过诉讼方式处理环境纠纷和查处环境犯罪,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环境渎职犯罪等,从而不断提升循环经济的法治化水平。

三是以法律手段推行现代化“两型”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我国《农业法》虽然有“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等规定,但对国家如何保障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反哺农业,缺乏细致规定。建议制定《农业现代化促进法》,通过适度发挥国家规划、财政、金融和强制分配等干预职能,确立包括产业结构、生产布局、产业组织、生产要素等在内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强制性法律运行机制,强化法律责任,加速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治进程。

四是严格耕地保护的执法监管,力促耕地红线。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第一,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城乡规划法》制定和执行国土、城市规划,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第二,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机制。从规划、标准、市场配置、评价考核等方面大力推进。第三,层层落实保护耕地和土地执法的责任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

(四)完善财税法制体系,提供城乡统筹发展资金

不合理的财政二元体制严重地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不同。二是中央税与地方税结构不合理,出现了“财权上移与事权下移”、“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现象。而目前中国农村、农业现在进入了一个需要大量花钱的阶段:把大量的农民变成市民,需要花钱;把传统的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需要花钱。据估计,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4万亿元资金。

城乡一体化财税体制改革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的财政体制,即: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力配置尽量向县城和农村倾斜,“多予少取放活”要有制度性保证。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改革现有的公共产品专项补助地方配套资金制度,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使农村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产品与城市保持一定程度的均等化,逐步消除地区差异。通过借鉴国外“绿箱”、“黄箱”和“蓝箱”等传统农业补贴措施,建立“白箱”农业补贴制度。补贴的主体要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补贴的对象是贫困落后地区和优势发展产业,补贴的目的是满足农民对平等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补贴的重点领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领域。

二是要加快税制改革,建立一个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税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增强农村财政自身造血功能。如,把农业企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对农产品征收统一税率的流转税,统一城乡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尽快开征非农业用地和超标用地的物业税等。要借鉴国外经验,稳定税源,建立以不动产税收为支撑的地方财政,从而增强农村财力,提高地方投入经济建设和发展公共事业的实力。

三是整合部门涉农资金,加大预算审计监督,改变当前涉农资金“各自为政”的部门分散管理模式,将各项用于“三农”的财政资金一并专设资金账户管理,集中用于反哺农业农村。

四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完善农业企业信用体系,建立支持“三农”的农村金融机制。要借鉴国内外农村银行的经验,创新体制,积极发展“草根金融”,为农业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五)完善执法司法体系,构建和谐新农村

严格依法办事,建设法制政府。一是要建立权责明晰的公共管理职能分配机制。政府要保障农村居民的发展权益,实现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社会中间层组织应起到良好的辅补充作用。二是要完善政府行使职权的基本程序,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技术标准。三要采用柔性执法模式。行政执法要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赋予社会公众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努力实现行政管理双方双向互动的执法模式。

坚持宽严相济,调整刑事政策。城乡一体化势必造成人员流动、人员失业等社会问题,进而也会产生犯罪问题。要采取挽救与打击并重的方式。对流动人口轻微的偶犯、初犯和未成年犯,应适用宽缓的处理方式。对各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则依法从重从严打击。要建立治安联防体系,积极探索“移民自治”、“族群自治”等新型主体管理模式。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人文关怀,积极提供公共服务,避免其聚焦区“贫困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篇(2)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大学生农村创业 途径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Approach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XUE Xiaojing, ZHANG Yanqiong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college students begin to find a way out from looking for work to do entrepreneurship independently with the university's encour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s a new generation of main force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udents can also grasp the opportunity in the new stage.This text talks about it.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ural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approach

1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0年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提出2010-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引领45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使所有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创业培训,使所有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服务。这种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即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近年来不断攀升,根据统计数据,2008届为1%,2012届为2%。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一直较低,失败率逾九成,而有意愿投身农村进行创业的更是少之更少。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在学校这所“象牙塔”里待得时间较久,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对进入社会缺乏清晰的判断和理性真实的认识,盲目乐观常常会导致其做出错误的判断,就会导致最初创业激情强烈,碰壁后立即抽身而退,甚至都不敢迈出第一步。另外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其予以厚望,更希望他们能在城市发展,故去农村进行创业的想法能得到家人支持的很少。

(2)高校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大学生想要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想法,更需要的是专业系统的指导与培训,而在农村创业则还要对相关农业农村知识有所认识。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还未形成有效的、较为完善的体系,缺乏相关课程设置,尤其在创业方面可提供的资源和信息更显不足,创业后大学生面临问题也难以得到科学的解答。

(3)农村对于大学生缺乏吸引力。相比于城市,农村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都不够完善,对于大学生仍较为缺乏吸引力,尤其是一些还较为艰苦和落后的地区,更加难以点燃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热情。

但是,即便大学生在农村进行创业的现状面临很多困难阻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家对于新型城乡关系的诠释和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的具体措施都逐渐成为大学生投身农村创业的推动力。党的十七大以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使得系统内资源的配置和运行向新农村倾斜的力度不断加大,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差距、公共服务的拓展以及各项保障措施的实行也成为对大学生资源的吸引。

2 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意义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面临的工作重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对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同时是大学生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相反,有了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行为对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也会更好的显现出来。

首先,大学生能够为农村注入活力,带来更新的技术和先进的思想,促进“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村模式向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大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知识丰富、视野较广的优势,勇于运用现代甚至是新型的技术,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和利用;其次,大学生可以将城市的一些先进的、可借鉴的优势带到基层农村去,也可以寻找到将农村生产出的产品带到城市的途径,这样就可以形成城乡交流往来的枢纽,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三,当前我国农村劳务输出比例不断增大,农村青壮年外出进城打工,农村留守大量妇女儿童和老年人,资源无法得到充沛利用,城市的大量毕业生又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农村创业正是这两种尴尬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只有建立建设好新农村,本地人员才不会大量涌入城市,而能够一心一意建设家乡;第四,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对于当地农民思想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长期面临文化素质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配合义务教育的同时让其掌握新技术、懂经营,对于我国发展农村经济是毫无疑问的加速器。

3 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途径分析

3.1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用贷款等政策的推行

大学生要想进行创业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资金问题,而且创业风险较高,尤其是对于初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农村是一个过去很少有机会了解和接触的环境,这更增加了其风险性和不稳定性。为了鼓励大学生大胆创业,政府应采用一定的担保机制,使得大学生可以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较低的利息贷到款、用到款。或者可以设立相关基金,单独从财政中划出一部分,鼓励那些有市场潜力,尤其是新型创新性项目的发展。在财政补贴方面也应该给予其切实的优惠,对于科技研发更应加大补贴力度。此外税收优惠是另一项激励政策,它可以直接使大学生提高预期收益,一方面增强自我认同,一方面可以累积更多资金进行进一步投资,使得创业之路走得更为顺畅。

3.2 相关权益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大学生农村创业行为除去资金风险,还面临着许多其他不稳定因素,如何降低项目风险、避免趋利的盲目性、预防一系列诸如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同时切实维护好大学生的权利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作为政府机构,有必要建设和完善相关权益保障体系,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权益纠纷时有处可寻、有法可依,同时一个好的保障体系也是大学生创业路上的定心丸,为他们更好实现自我价值保驾护航。

3.3 对涉足产业和产品有清晰的认识

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在进行创业、投入实践之前需要对产业产品有充足的了解和认识,创业需结合自身兴趣、国家政策环境、农村当地实际的环境以及当前市场需求等等。大学生应尽量避免单纯第一产业的劳作,更多地体现科技创新,同时产品的产销方法也至关重要,大学生应充分调动起自身智力优势,积极尝试多种组织形式,例如可以将高校与农村进行对接,将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互相配合,不断提升技术,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起着推动作用。大学生作为后备人才的主力军,应当应时而动,紧随时代步伐,在农村创业中一展身手,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玉杰,刘志峰.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创业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5):2088-2089,2096.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篇(3)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浙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坚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实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分工分业,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了城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生机勃勃、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一大亮点。在浙江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了2/3。在全国综合百强县中,浙江省占了近1/3。

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为县域经济提供了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快、变化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坚持富民为先、富民为本,以县域为主战场,积极探索富民强县的新路子。20多年来,浙江鼓励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民就业市场化推动了县域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放手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了县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坚持不脱离农业抓工业化,不脱离“三农”抓城市化,把小康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三农”上,走出了一条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农村经济的崛起和农民的致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以农村城镇化为依托、以农民为主力军发展壮大起来的。

发展特色块状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多年来,浙江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形成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实力强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强的优势,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促的新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全省已形成了400多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0%;农民就业创业和就地转移的渠道扩大,全省非农劳动力达到6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连续1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省每年都有近百万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城市化率达到53%。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农民素质全面提高。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改变农村社会事业这条“短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具体做法是: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与万里清水河道、万里绿色通道、千万亩标准农田、千万农民饮水、农村康庄道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方力量,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线、改厨,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设施建设,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涵盖农民工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孤寡老人有人供养和贫困农户子女免费入学制度,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成为促进“两个趋向”转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近几年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来看,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就比较快,县域和中心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充分表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是以工促农的主体力量,县城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主要载体。

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发展“三农”,改造“三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又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农村新社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县域经济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农业、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力。主要思路是:

围绕一条主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主线,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积极主动地推动“两个趋向”的转变,实现一二 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进步。

突出两大重点。一手抓建设新城镇,一手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农民创业就业的新平台,让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这样,既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城市的过度城市化倾向,又能有效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共同繁荣。新城镇建设,要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把县域和中心镇做大,把特色块状经济做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提升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品位。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村庄整治和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以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推进农民素质建设。

构建三大关系。要调整城乡关系,改变城乡分割分治的体制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平等公平的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构建互动互促的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共富的城乡关系。

促进四个集中。要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实现功能分区,坚定不移地提升工业园区和功能区建设水平,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坚定不移地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促进人口向县城或中心镇集中;坚定不移地加快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民居住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文秘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地经营向农业大户集中。

三、推进县域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配套实施,整体推进。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集约发展路子,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飞跃,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城镇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创新农作制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放宽领域、改进服务、加强管理,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培育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提升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特色化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依托县域和中心镇,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坚持就地城镇化和就地就业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区域块状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作用、县域与中心镇吸纳农村人口门槛低的优势,把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增强区域块状经济和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安居乐业。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为重点,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就业政策,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采取“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的方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引导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劳动就业者能享有城镇居民劳动就业者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深化城乡投资建设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以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促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搞好城乡对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也能分享现代化的文明成果。搞好县域城镇规划建设与村庄布局规划建设的衔接,按照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农民城镇农民建”的思路,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结合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园区的扩容,把城中村、园中村整理改造成为城镇新社区,引导城郊村、园边村的农民向城镇居住区集中。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促进小型村、自然村合并和空心村撤除。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安排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篇(4)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作用分析

城乡建设是现阶段的国内的重要任务,并不断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与认可。城乡建设涉及的内容广泛,需要结合地区和人们的实际需求,科学的展开整体布局与规划。城乡规划是提高城乡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城乡规划可以有效的对城乡的资源和空间进行分配,促使城乡建设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有效的提高了城乡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借助城乡规划来加快城乡建设的速度和水平,推动国家的城乡统筹全面发展。

一、城乡规划的概述

城乡建设不但要完成城乡建筑的建设与设计,还需要科学的对城乡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促使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推动城乡的科学发展。而城乡建设,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科学的对城乡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促使城乡建设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与全面发展。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城乡规划涉及的内容日渐全面,在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科学的对城乡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规划。促进城乡资源可以得到全面的统筹与发展,提高城乡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结合城乡人口密度,科学的对城乡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规划,促进城乡建设更加合理有效。发挥城乡居民的监督与参与作用,使城乡居民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城乡建设中,促使城乡建设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城乡规划还将对城乡的未来发展和经济结构等进行调整规划,促进城乡经济得到全面的提升,积极实现城乡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全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落实。

二、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

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推动城乡建设的质量与效率,促使城乡建设更加符合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推动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城乡规划为城市建设提供法律基础

城乡建设在实际过程中,需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城乡建设基础任务,从而使得城乡建设更加符合城乡居民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提高城乡建设的可靠性。传统的城乡建设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始终影响城乡建设的质量和城乡建设的水平,许多城乡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城乡建设需求。而城乡规划,可以有效的为城乡建设提供法律基础,城乡规划法是近年来新出台的关系到城乡建设的法律法规,具有极强的约束能力,站在城乡建设全局的角度,科学的对城乡建设的职能划分、城乡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规范,有效的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情况和生活情况。而且,城乡规划法中对城乡建设中危害城乡居民基本利益和权利的因素进行控制,促使城乡建设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调控作用

城乡规划对城市建设具有宏观和微观的调控作用。因为城乡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到了城乡的政治、经济,还包含了科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宏观调控方面,需要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使城乡建设能够与现阶段国家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发展势头相符合,满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需求。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城乡规划,对经济和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控,协调城乡建设中的经济体系结构和社会发展方向,科学的对城乡的资源分配、空间利用、城乡基础设施布局等进行调控,促使城乡建设的可持续性。微观调控方面,在满足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城乡建设的细节进行调控,通过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突出城乡建设中的人性化设计。

(三)科学统筹城乡资源,推动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的城乡建设中,城乡规划需要站在城乡建设的全局角度,科学的对城乡的各类资源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应用计划。合理的空间布局是确保城乡建设有序、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可以对城乡的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对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从而建设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城乡规划还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进行统筹规划,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降低城乡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

(四)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缓解城乡两极分化

通过对农村资源的有效开发,提升农村的创业热潮,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推动城乡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使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最大限度的缩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缓解城乡两极分化的现状。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使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到城乡建设中,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缩短城乡教育、文化等的差距,推动城乡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结束语

城乡建设主要致力于广大农村的改造与建设,以及对城乡的地资源、自然资源等的合理利用。通过城乡建设推动城乡的经济发展,缩短城乡的经济、文化等差距。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是站在全局的角度,科学的对城乡建设进行规划指导,促进城乡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现代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伟.浅谈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2,13:72.

[2]纪冬梅.浅议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价值[J].科技创业家,2014,03:167.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篇(5)

[关键词]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3-0038-03

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在于城与乡两方面都发展,不是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更不是城市乡村化,而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收对方优势方面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它是要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形成城乡间互动有序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互惠互利的平等协作关系,其核心是发展问题。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在政策措施、市场信息、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一体化,最终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融为一体、、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然、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东、中、西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带,且各个地带城市化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发展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东部地区已进入城市化发展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面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事实,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以使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更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一、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人口比重很低,大都不到25%,整个社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大量散居的农村人口。对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居民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生活方式较封闭的农村要开展“撤村并点”工作,以建设成为居民规模较大、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村镇。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通过相关制度的设计或改进,为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提供激励和约束。统一性制度安排确立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框架、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政策实施机制,使得农民和各类组织等经济主体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了制度保障和指导。

统一性制度安排――制定时不考虑城乡空间因素,普遍适用的政策的简称。城市化初级阶段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政府应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统一性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六层含义:

(1)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正在尽力改变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政策,逐步取消各种不利于农民工的限制。这包括政府不断推进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放开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完善城乡人口一体化管理政策,并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步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加快现有户籍制度改革,在身份上给予城乡居民平等地位,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重大推进作用。

(2)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主要是要消除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让城乡市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将城市市场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市场体系;同时,农村市场应实现多样化,推陈出新,满足城市的需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实现工农互动和城乡互促;深化农村市场改革,培育形成农村市场化主体;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等。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就是要确保城乡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权利。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机会,平等地享受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它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从而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并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权。

(4)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合理而现实的社会保障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广覆盖、低标准、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待遇的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包括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在内的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使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5)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土地经营制度。城乡一体化经营制度的核心在于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包括:一是要在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土地使用政策。二是要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理顺规划体系,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三是要不断完善土地征地制度,要严格执行公益性建设用地国家征用制度,改革征地补偿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四是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效益。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土地经营制度,能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有利于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进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6)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有效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要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探索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农村偏向型财政分配体制,建立城乡平等的金融制度。三是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统筹城乡发展的投融资渠道,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协调处理城乡关

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二、城市化中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中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大约为30%一70%,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在城市化中级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继续发挥统一性制度安排对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还应当促进连接城乡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受惠范围,促进城乡一体化。

连接性基础设施――考虑城乡空间因素的政策和规划的简称。这里的连接性基础设施是所有连接城乡地区及提供公共运输和设备等公共商业服务的投资的政策范畴的简称。¨6’主要包括为促进城乡间交易而建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为加强城乡间信息和观念的交流而改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设施。也就是说,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通信等促进商品、服务、人员城乡间流动和观念交流的设施都属于连接性基础设施这一范畴。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电力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联系,这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而制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提供了依据。

(1)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支撑,因此,一是要不断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物质资本能力,实现村村通公路。二是发展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以便捷高效的路网体系为枢纽,引导城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尤其要使农村与发达的城市保持密切的联系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加速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能有效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增加农民获取现代生活方式和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城乡间信息通信服务设施。由于电信投资的收益递减,落后的农村地区往往收益更大。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间信息通信服务设施将发挥重要作用。完善的通信服务设施将促进信息交流,能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网络、通信等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使其保持与发达城市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能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效率。

中国西部地区的重庆和成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处于城市化中级阶段,针对城市化比例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的特点,重庆和成都均强调普适性制度和连接性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统一性制度安排的重点在于各级政府的相互协调,管理土地的使用和转化等;此外,政府不断完善连接性基础设施建设,大量连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列人日程,政府把大量资金投人建设城乡交通网络,邮电通信设施等项目。这些政策已经在地方初见成效,重庆地区2008年农村收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居民,成都每年工业部门大约吸纳10万个农民就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与总人口增长速度相当,城市经济在这段时间内发展平缓。当一个地区处于城市化高级阶段时,政府除采用统一性制度安排和连接性基础设施外,还必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是对统一性制度安排和连接性基础设施的补充工具,如果土地和基本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效率不高,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缺位,针对性干预措施将不会奏效。

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空间针对性、常常主导政策讨论的干预措施的简称。这里干预措施是指为促进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地区针对性干预措施的政策范畴的简称。这包括国家针对特定农村地区的减贫方案或促进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投资的激励措施以吸引生产商到该地落户,以加速经济增长和平衡城乡间经济增长的成果。当城市化高级阶段农村地区危及集聚经济的时候就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最佳时机,如果农村地区出现犯罪和脏乱问题,较好的战略是改善邻近地区的条件;如果农村地区的问题是低效率,较好的政策是提高该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并辅以给予农村居民补偿措施。针对落后农村地区的干预措施还包括发展特色产业、居住方式统一规划、文化方式统一引导等。

(1)发展特色产业。城乡结合部村庄要特别利用紧靠城市的便利条件,发展都市观光农业、都市工业、新兴第三产业和发展为城市内的有关产业提供配套的服务性产业等,尽早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跨越式发展。特色产业的确立和发展加快了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居住方式统一规划。在城乡结合部,农民住房面积很大,住房建设分散,样式五花八门,这种杂乱无章的农居点不仅不利于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也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品位,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城乡一体化方针下,统一规划农村居民居住方式,把原来的单家独户的居住模式转变为在居民楼内共同生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3)文化方式统一引导。由于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行为方式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等,政府需要引导农村居民有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使农民最终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使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个人素质和收入水平等逐步与城市文明接近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真正实现以农民的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

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制定针对地区的脱贫方案以解决城乡一体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分割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有9个城市组成,现在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集聚地区之一。该地区2006年城市化比例将近75%,部分地区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中村”现象,也就是相对的“贫民窟”。这些地方布局混乱,十分拥挤,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而且容易遭受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府采取针对地区的干预措施处理城中村问题。广东省从2006年6月开始重建城中村,珠海市计划重建26个行政村,其中一个激励方案就是允许行政村及其居民、开发商共享土地增值带来的利益。_8’这些政策初见成效,既改善了“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又没有削弱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的和谐应用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等几个阶段,城乡一体化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基础上实现的。当前我国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平等和不公平问题,而且各种社会问题经常交织在一起,因此,我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政府有必要设计一整套公共政策体系来解决城乡之间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工具组合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明确的政策措施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城乡一体化战略选择政策工具时,应考虑以下三点要求:一是政策应当首先强调提高全体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鼓励他们抓住机会。二是从长时间看,政策应当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三是政策应当削弱而不是加强城乡分割问题带来的限制。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篇(6)

突出城乡党建工作的全局性,做好“统”字文章

由于机关、农村、社区、 “两新”组织等不同类型党组织的利益关系不同,党员的价值取向不同,缺少利益共同点和互动结合点,无论是农村党组织,还是城镇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惯思于分、未常于统,在认识上缺乏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意识,割裂了城乡之间党建工作的互动联系。要改变这一现象,前提是要把握科学发展观“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统筹城乡的思维理念,做好“统”字文章。一方面,在加强领导上落实城乡统筹。将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实行专项推进;认真执行县级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经常深入乡镇村屯,了解掌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强化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目标考评制度,细化考评目标,签订责任状,把“一把手”作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城乡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在发展规划上落实城乡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各具特点,具有分立的独特性,也由此形成了城乡党建之间的明显空隙,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综合考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和任务需求。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顺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将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放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中实施推进,积极寻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效结合点,以点切人,谋划党建,更好地发挥城乡党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的高度统一,避免分散单行。

体现城乡党建工作的全面性,做好“同”字文章

由于城乡党员在年龄、文化、智能结构以及流动性上的不同特点,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往往各执一法,各步一途,导致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习惯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根本是要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的同步开展、全面发展。一是在素质提升上同步。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详细制定城乡党员理论学习计划,既突出针对性,又体现实用性,使城乡党员共同接受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促进解放思想观念、强化党员意识、谋划改革发展。同时,将统筹城乡党建情况作为党课教育、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确保城乡党员在统筹城乡党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在活动开展上共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城乡统筹这一特色,积极拓展城乡共用的活动载体,增进城乡党员交流。比如,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可以成立宣讲团,开展“送理论、送技术”活动,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论述等政治理论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到村屯,提高农民党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城乡交流,形成互帮互动联合体。三是在资源流动上共享。统筹城乡党建需要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加快城乡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将城镇的工业资源、服务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优势与乡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各项事业融(下转25页)(上接12页)为一体,为农业生产基地、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发挥作用拓展空间,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以业带产”上形成优势互补。比如,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上,城镇企业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与乡镇农业生产基地党组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实现原料、加工、销售等各种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党组织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缩小城乡党建工作的差异性,做好“联”字文章

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要求我们在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中要大胆创新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活动实效,尤其要把提高乡村党员的致富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逐步缩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效破除城乡统筹工作的“形式化”和“务虚论”。一是将“联”字用在选任上。严格基层组织工作要求,有效整顿后进薄弱基层党组织,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通过选好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切实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坚固堡垒。拓宽选用视野,侧重在回乡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到村任职大学生中培养村级组织接班人,选任村党组织书记,从源头上提高村级带头人的综合素质。二是将“联”字用在交流上。丰富城乡联建的实际内容,在资金、载体、活动交流等共建的基础上,将党员干部交流纳入重要日程,通过采取村级党员干部向上挂职、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企业技术人员到村任职等形式,促进城乡互动,强化智能交流,从而为村级组织注入活力,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三是将“联”字用在组建上。阻碍统筹城乡党建的――大弊病是城乡党组织设置往往囿于地域界限、单位类型,需要打破传统界限,设置更利于城乡合作交流、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要大胆革新组织设置形式,坚持产业衔接、职能相近、地域相邻和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组织设置理念,创新村场联合、村企联合、村校联合、部门联合等组织设置模式,尤其要适应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的需要,加大在合作社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实施村社联合、企社联合,推进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进程。四是将“联”字用在扶助上。将统筹城乡党建体现在结对帮扶上,组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城市与农村党组织“一帮一”、“多帮一”、场县共建、村企共建、村校共建等组织活动,以此带动乡村党组织健康发展,促进城乡党建协调统一。比如,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上,可以通过新农村结对帮扶的联系单位在资金、技术上的帮助,填补村级的资金缺口;在内业材料规范和党建业务开展上,可以通过选派市直机关、乡镇机关熟悉党建工作的指导员驻村指导,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在农村贫困党员帮扶上,可以通过实施.“双带”工程,组织城镇党员与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解决贫困党员的生产生活困难。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篇(7)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镇化;规划;制度

随着三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城市这一便于各种工业生产要素分配的空间组合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城市由于可以提供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区域的人们大量涌入,结果导致环境、治安、失业和犯罪等问题,与此同时,乡村地区由于资本和人力缺乏,处于相对欠发展状态,因此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开始凸显。城市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空间逐渐饱和,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竞争渐趋激烈,导致发展受限,增长速度减缓,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发展滞后,由于农民的购买力较弱,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不但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还会因为城乡差距太大导致社会公平问题的出现,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抉择。

随着近3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矛盾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建国后,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为了尽快发展工业体系,国家实行农业支援工业的政策,农村创造的大量财富无偿地支持了城市工业建设,长期积累,造成了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应对这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党的十七大和十均重点强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总结国内城乡一体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对于积极稳妥的推进这一转变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1.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1.1美国的“三步走”模式

美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制定跨行政区的大都市区规划,以统一协调整个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其次进行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在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最后,推动大型农场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业人口创造就业机会。美国的城乡一体化过程可归纳为城市化―城郊化―城乡交融一体化,是由城市开始逐渐向外拓展的一体化方式。

1.2 英国的“大伦敦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老伦敦市区造成了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伦敦地区亟需重建,但由于房屋损坏严重,城市人口数量大,住房需求量大,再加上战后失业率高、环境质量差、犯罪率高,整个伦敦地区城乡矛盾相当尖锐。英国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了“大伦敦计划”。其基本思路围绕伦敦市区,选择地价相对较低的农业区建立卫星城,吸引城市人口向新建卫星城转移,据此建成“一主多卫”的城乡一体化城市分布格局,有效解决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3 法国的“大巴黎”建设

法国巴黎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与英国相似,但有所区别。巴黎是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全国各地人口涌入巴黎,虽然促进了巴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但也造成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环境不堪重负。而与此同时,巴黎郊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进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为了缓减城乡矛盾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965年,政府制定了“巴黎地区整治和城市规划方案”,该方案的提出的主要措施是在巴黎郊区建立卫星城,通过快速交通线路,包括公路和铁路,与中心城区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城市网络,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快速城市化,农村地区化解了中心城区存在的各种社会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了“大巴黎”的城乡一体化目标。

1.4 日本的国家综合开发规划

日本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样与快速工业化导致的城市人口过分集聚有关,二战后日本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由此导致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失业、犯罪、环境问题等城市病渐趋严重,而乡村则地广人稀,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为了统一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行动计划。日本在1969年公布的“新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新全综)”中开始强调要发展落后地区,疏导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在1977年的“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三全综)”中,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着重建设中小城镇,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尽快缩小城乡差距。经过前面两次开发规划的摸索,到了1987年的“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四全综)”,从城乡空间一体化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体化生活区的策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差距,以实现城乡一体融合的目标。在国家综合开发规划的原则指导下,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两个角度着手,日本政府配套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地区发展的法律法规,前者如《国土利用法》、《山区振兴法》和《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等,后者如《失业保险法》、《生活保护法》、《职业安定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有效地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农村地区的人口稀疏、基础设施和产业落后等问题得到了解决,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2.国内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2.1 珠三角地区――城镇群模式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快速扩大,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改革开放初到90年代初期,珠三角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条件。之后随着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少,部分工业门类开始向城市周边的农村转移,在这一阶段,农村的工业化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2010年,随着《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 2020年)》的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按照现代城市体系的要求,构建以广州、深圳为两大中心的区域城镇群体系。

2.2 苏南地区――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种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建设工业园区和发展乡镇企业,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乡镇企业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方式,积极推动了苏南地区农村人口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促使城乡之间大量的小城镇快速发展起来,成为联结城乡的纽带,加快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2.3 上海――规划先行模式

上海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以统筹规划城乡建设为前提的,在制定城乡经济发展战略时,提高城乡经济整体效益和综合劳动生产率是主要的考虑方面,以此为基础去统筹规划处理市区和郊区的关系、市区与经济区诸县市农村的关系,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去促进当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推动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3.国内外实践比较及借鉴意义

3.1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实践比较

第一,从整体的角度,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于起步比我国要早,经济发展水平高,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之间已经不存在明显差距,而我国尚处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初期,现阶段只有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有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其余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推进速度较慢。

第二,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国外的城乡一体化有完善的总领性规划纲领,并据此配套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证规划的有效执行,如美国的大都市区规划和日本的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等全国性规划,以及伦敦和巴黎的区

域性规划。城乡一体化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扩散和协作,农村人口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需要配套法律法规的保证,发达国家的实践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国内一些省市近年来制定了各自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相关工作在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推进,重点在产业向乡村扩散,以及相应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相关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但还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

第三,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国外的城乡一体化是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和区域空间形态制定规划和相关制度,一体化进程各具特色。美国地广人稀,只需要围绕城市,向城郊适度扩散即可实现促使社会经济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化,因此其发展模式为城郊化为指导的“三步走”模式;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稠密,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规划,统筹城乡之间的土地利用,尽量使每一寸土地物尽其用,因此在全国性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使规划有效执行;伦敦和巴黎根据自身的城市特征,通过卫星城的建设缓减中心城区的各种矛盾,建成功能互补、社会和谐、生态高效的城镇体系。国内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根据各自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行政区划特征,制定了相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珠三角地区是中心城带动的中小城镇发展模式,而长三角是乡镇企业带动的遍地开花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从发展历程来看,无论珠三角地区还是长三角地区,规划的作用其实更多是服务于或者依从于经济的客观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并不足,这一点近年来在逐步改进,如2010年广东省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就对珠三角地区的城镇群体系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划。社会保障方面,近年来也逐步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为城乡一体化建设配套的保障政策尚显滞后。

第四,从实践过程的角度,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开始制定规划,到规划实行,配套法律法规等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根据新情况对规划的不断修订,政策的改进,国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我国由于长期以来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大,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需时间很可能更长,并且由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所面对的问题可能更复杂。

3.2 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及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对我国今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要先行。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制定基于本国或本地客观条件的总领性规划,对于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是必要的前提。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保障。从美、英、法、日的实践看,基础设施建设无一例外是城乡一体化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资本、人力、信息的双向流动,为城乡融合打好基础。

第三,城乡一体化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促进乡村发展、农民就业和对其提供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制度保障。

第四,鉴于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大,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应在中央统一协调下,主要以省为单位进行,并分区域分步骤推进。

第五,各地要充分依据当地实际进行制度创新,不拘一格,制定适合本地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和辅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戴慎志.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刘兴昌. 市政工程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朱建达, 苏群. 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