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6 16:52:47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篇(1)

一、上规模走产业集群之路

产业是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任务是要紧紧扭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关键,切实转变发展思路,从抓一般性项目转到抓战略性、支撑性、基础性、成长性项目来,主动布局,做强一个企业,做大一个产业,培植一个集群。实践上我们要“传统产业抓提升,特色产业抓突破,新兴产业抓壮大。”香坊实验农场背靠拥有800万人口的哈尔滨市,有着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在选定产业上,我们决不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坚决挡住“三高”企业进场,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绿色产业,确保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强势发展。通过市场调研,我们决定建立哈东最大的实用菌生产基地,占领哈尔滨市食用菌消售的全部份额。这就是我们“两园一城一产业”发展战略中所指的要做大做强的食用菌产业。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已经建起了香菇、平菇、滑子菇、白玉菇、杏鲍菇等二十余个品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年生产销售食用菌2800吨。是黑龙江省内微生物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也是东三省目前唯一一家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企业。正在建设的完全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食用菌基地已于5月末完工。8月份投产。初步完成食用菌生产的转型升级。今后还要相继从国外引进一批优质食用菌,建设一批高效食用菌基地,满足哈尔滨市民对食用菌的不同需求。同时,把香坊实验农场建成黑龙江省最大的食用菌批发市场,让其他地区买不到的食用菌在这里能买到,使周边地区卖不掉的食用菌到这里能卖掉。食用菌批发市场形成之后,还会促动食用菌深加工等新产业的萌生,这个产业集群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二、建园区走集约节约之路

省农垦总局党委把农垦哈尔滨管理局确定为集约开发核心示范区,完全符合我场的实际。集约节约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建园区、搭平台是利用有限资源最有效、最快捷的现实选择。大农场土地是按亩计算产值,我们要按平方米计算土地的效益。按照“产业集群、生态园区、现代新城、做大产业”的要求,大手笔规划、大思路运作、大骨架格局、大服务推进。在开发上实现“整合、优化、扩容三个同步”。

作为哈尔滨市土地收储试点单位的香坊实验农场土地资源虽然不多,却是哈尔滨市土地的一类用地,寸土寸金。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标准,整合资源、集约经营。我们着手整理土地资源,加大对单位面积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建立两大园区。经商定,我们与哈尔滨市香坊区对俄出口加工区共同合作建占地15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目前工程已经立项,正在办理土地、规划等相关手续。正在解决工业园区的通路通水问题。园区尚未建成。很多商家就上门申请落户,我们正在审核他们进住园区的资格。同时在临近长江路的地方建占地4,2万平方米的龙凤路仓储物流中心,服务于工业园区的发展与经营。

与工业园区相比。我们先期已经建成了占地1 000亩的北大荒现代农业园。通过不断整合,使它不仅成为一个农业现代高科技栽培技术水平的展示园,也成为一个市民旅游、休闲度假的景观园,还成为黑龙江省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可谓一园多能。又通过对黑龙江省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不断投人和整合,使之发展为:思想道德教育区、科技实验活动区、国防教育区、体育培训锻炼区、综合教育区和青少年体检、功能测试区等六大功能区,为将来成为全国知名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兴文化走生态旅游之路

经济强场必然是文化强场,没有文化做支撑,经济不会长久,社会不会可持续发展。发展文化旅游业既是香坊实验农场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也是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北大荒现代农业园已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对园内的各项旅游设施进行完善和重点维护。坚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旅游为引擎,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围绕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北大荒文化、冰雪文化、知青文化,打观光、度假、康身主导品牌。今年计划以中国传统楹联文化为载体,以神农庄园为依托,同黑龙江省楹联协会合作,投资100万元打造楹联文化一条街,为游客提供一道传统文化大餐。

计划投资100万元以神农庄园为主体,以展现垦区60年开发建设成果为目的,通过展示农耕器具、开垦工具、名人塑像、屯粮设备,展现农耕的发展历程,进而打造成中国农耕文化“第一街”。为了继续完善园区的旅游休闲功能,农场今年完成连体温室建设项目;AK战士场地、夏季休息长亭和菜艺园地热改造工程也将全部开工。

四、重人才走全民创业之路

全民创业是农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之基、动力之源,是转变发展方式最可信赖的潜力所在。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外抓开放引进、内抓全民创业的工作思路。在政策上激励,在资金上扶持,在服务上强化,通过本土创业、返乡创业、干部离岗创业、下岗职工创业,全面释放“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潜能,努力把农业职工变为市民,把家庭作坊主孵化成大老板,把能人培养成企业家,造就一批推进香坊实验农场创业的领军人物。

近几年来,农场个体工商户已经发展到200多家,资产超百万的有5家,有的个体花卉生意做到国内的十几个大城市。为了扶持全民创业,农场即将建设的龙凤路物流中心招商开发后,农场按合作应得的金额全部折合为门市房,为职工经商创业创造条件。十二五规划末,香坊实验农场只保留1000亩农业用地,原来的农业职工将改变身份成为产业工人,或三产从业人员,这是经济转型和改变发展方式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现在就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全民创业,二者同步进行。

全民创业更需要人才来支撑,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要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引进房地产、金融、物流、工商管理、食用菌技术等急需人才50名,培养本场农业职工为技术工人2000名,形成香坊实验农场人才“洼地”,建成自己稳定的人才队伍结构,迎接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后新一轮的农业大发展。

五、惠民生走和谐发展之路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城乡协调;经济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11-0013-07

一、引言

自党的十三大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国内理论界对此进行了长期探索,但迄今未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2010年10月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并且已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这在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同时,也导致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扭曲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滞后,并且这一系列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得以长期延续。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标志着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我们认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由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由工业偏向到工农并重、由“被动城市化”到“主动城市化”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内涵,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鉴于此,本文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探讨。

二、相关文献综述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追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大卫・李嘉图(1817)、托马斯・马尔萨斯(1798)等人奠定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末,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代表的资本积累理论确立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此后,围绕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问题,索罗(1956)、斯旺(1956)、罗默(1986)、卢卡斯(1988)等人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了以索罗-斯旺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新古典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但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大多集中于对经济增长数量问题的研究,而相对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带来了城乡对立、结构失衡、分配不均、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了“无发展的增长”。鉴于此,一些经济学者开始反思“增长是否有意义”的命题,罗伯特・巴罗(2002)、马耶夫(1997)、托马斯(2000)等人在经济增长质量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引导着人们由单纯注重经济增长转向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

在经济思想史上,从马克思对扩大再生产和级差地租等问题的论述中可以引申出经济发展(增长)方式这一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认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工业扩大再生产的两种不同类型,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认为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是农业生产中的两种不同经营方式。一般而言,如果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则可以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如果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则可以称之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洪银兴等,2000)。此外,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利用低价格资源获得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几乎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经历过粗放型发展阶段,高投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率和大规模生产是这一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金碚,2006)。但到了工业化发展的中高级阶段,为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则必须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同时受新技术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而实现复兴的影响,前苏联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命题,要求通过生产集约化,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7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到1990年之前完成向集约化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的过渡。此外,波兰经济学家米哈尔・卡莱斯基(1969)、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1977)、匈牙利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1980、1982)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借鉴。

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程中,党对如何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进行了不懈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在强调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特别注重经济增长质量问题,但在这一时期我国执行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倾向于最大限度扩大生产规模,这决定了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是粗放型的。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中央提出并多次强调实现经济发展(增长)方式转变。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低价格资源的大量投入为标志的血拼式竞争,二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地区间竞赛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因(金碚,2006),这导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得以长期延续,其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进入21世纪以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紧迫的重大任务。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国内理论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依靠粗放型工业化和城市偏向政策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已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其内在的城乡关系、经济社会结构等密切相关,鉴于此,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视角和着力点。

三、由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

由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是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主线。鉴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中国领导人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对劳动力吸纳有限,为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新中国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执行了一系列城

市偏向政策,出现了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长期分割并存的现象。改革开放之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农村改革及城镇化战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分割与对立问题,尤其是使封闭型的城乡关系逐步走向开放,城乡壁垒中最难突破的户籍制度也开始松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1988年的调研报告认为,中国存在着由户籍、住宅、粮食供给、副食品供给、燃料供给、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护、婚姻、征兵等十余种制度构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民与市民阶层对立。此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长期难以得到有效转化。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之下,城乡居民在政治参与权、经济收益权以及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上存在着天壤之别,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为深重的消极影响,并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统计,198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89:1,2000年这一比例扩大为2.79:1,2007年进一步扩大为3.33:1,2010年虽略有缩小,但仍然高达3.2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基础,同时也是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隐患。第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阻碍了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使得城乡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拉大。向公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通过户籍制度把城乡居民分割开来,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在城市公共服务得到有效供给的同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有研究认为,若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因素考虑在内,2007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之比已达5:1甚至6:1。在户籍制度之下,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不平等实际上是一种公民权利的不平等,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学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央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的战略思路渐趋明晰,最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命题。我们认为,由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抓手。通过城乡融合,可以加快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使城乡居民共享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这对于启动农村内需、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两个一体化”的统一:一是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即在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二是经济与社会的一体化,即逐步改变经济发展迅速而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具体而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包括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城乡收入分配一体化。这十个方面的一体化既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应有之义。因此,今后应从这十个方面着手实现城乡关系由分割到融合,并由此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四、由工业偏向到工农并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是当时的主要产业,农业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70%左右。为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新中国采取了工农业非协调发展的农业全面支持工业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工业化过程中,国家通过对农业基本生产要素和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垄断,以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税等形式实现了对农业剩余的强制攫取。李(1993)估计,1955-1985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汲取的农业剩余总额为5430亿元,如果把通过农业税、价格剪刀差和储蓄净流出三种渠道汲取的农业剩余总额加总,则这30年间国家从农业中获取的剩余总额为6926亿元。工业对农业的剥夺使得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乡一城流动,使得剩余劳动力不断追加到有限的耕地之上,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通过表1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业劳动力投入远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甚至低收入国家,每一劳动力的净生产率相对低下,传统农业长期难以得到根本改造,这对中国农业的发展造成了深重的消极影响。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首先从农村领域展开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从1982年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后几年间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实质上是在广大农村地区重新恢复了在中国延续已久的小农经济。土地细碎化、单家独户经营以及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农业难以获得规模收益,并且阻碍了农业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力进步缓慢。此外,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1985年开始由农业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GDP增长成为基层官员政绩考核的关键指标,因而产值大、规模效益显著、增长速度快的工业部门就成为基层政府的主要关注之所在,农业则在某种程度上被冷落。在工业偏向的政策框架下,即使到改革开放之后,农村与农业资源向城市及工业部门单向流动的局面依然未能得到扭转。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0-2000年间国家通过各种渠道从农业中汲取了1.29万亿资金用于工业发展;如果从城乡关系来看,同期大约有2.3万亿资金从农村流入城市部门(Huang etal.,2008)。因此,工业偏向的产业发展政策导致传统农业长期难以得到根本改造,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更新缓慢,工农业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

张培刚(2009,中译本)认为,在任何经济社会中,农业与工业之间都应保持一种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农业部门为工业部门提供粮食、原材料、资金和劳动力,并且是工业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与此同时,工业所提供的机器、肥料、动力、储藏设备及运输工具又是农业得以改良的重要条件,因而工农业必须保持协调发展。舒尔茨(2006,中译本)认为,并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尽管传统农业无法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但现代农业却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由工业偏向转移到工农并重的轨道上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这不仅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对农业引入先进的生产要素,实现农业技术变革。为此,一是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建

立起适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形成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要促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入农业部门,形成高效率的要素替代,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现代化水平;三是注重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手段,通过农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来刺激农民,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五、由“被动城市化”到“主动城市化”

一般而言,城市化要经历“被动城市化”和“主动城市化”两个阶段。“被动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所推动的城市化,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集聚所引致的城市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城市缺乏渗透、辐射作用,居民生活质量较差,城市产业结构扭曲,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与“被动城市化”相对应,在“主动城市化”阶段,城市的自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市化取代工业化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与此同时,城市化由注重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外延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经济社会逐渐融合。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规模工业化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此相对应,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属于“被动城市化”阶段。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在近30年的时间里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由1952年的8.3%提高到1978年的33.5%。但由于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之前的城市化未获得明显进展,形成了“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使中国的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8%提高到1988年的26%和1998年的33%。但在推动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工业化所引致的“被动城市化”也造成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第一,大量城郊农民被迫卷入城市化进程,因强拆房屋和强制征地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城市化的速度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第二,进城农民工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形成了“半转型的农民工”和“半截子的城市化”,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强化,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第四,低端工业产值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农业发展乏力,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得到根本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粗放型的工业扩张模式得到有效遏制,重化工业的发展接近顶峰,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趋于弱化。与此同时,大中城市的自生发展能力和渗透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其对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城市化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功能趋于完善。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达到20个,大中城市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体系日益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新兴城市群发展势头良好,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这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开始由“被动城市化”向“主动城市化”阶段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户籍制度的不断松动,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截至目前,农民工已成为制造业、建筑业和城镇服务业的主力军,但由于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及其家属难以享受到附着在城市户籍之上的相关福利。他们的职业是工人,而身份却依然是农民,其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明显区别于真正的“市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使得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大打折扣。“主动城市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以城市为载体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品质,并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使农村居民共享城市文明。我们认为,在由“被动城市化”到“主动城市化”的转变过程中,应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这不仅是“主动城市化”本质的内在要求,同时可以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市规模和增加人力资本等渠道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增长,因而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主动城市化”可以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到产业化转变。具体而言,第一,“主动城市化”可以带动现代农业尤其是城郊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第二,“主动城市化”可以推进工业布局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使现代工业向城郊和农村地区发展,加快农村工业产业化进程;第三,“主动城市化”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科教文卫事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城镇化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并赋予其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主动城市化”阶段,“主动城市化”将通过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成为引领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六、结束语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篇(3)

摘要:人类与社会都是在不断的文明演进中发展进化,刨除在学校被教育的知识吸取方式之外,作为大学生和社会人的主要知识、信息和文明的汲取方式,大多在于图书馆,不过分地说,图书馆影响着相当的所谓的素质层次优劣。而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产业交流势必都与社会人的素质层次有着更深层次的关联,本文就是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和创新来探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模式 地方经济

引言:随着十的顺利召开,提出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健全我国文化产业基础建设,提高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的目标。可见从党中央上下,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体系和构想、任务和目标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一方面确定了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明确了只有知识层次的提高,才有利于我国战略部署的完善。

图书馆作为社会人重要的知识和信息来源,不无夸张的说,是现代社会人汲取精神寄托、深化自身知识储备、改善自身素质和健全资源共享化的温床,而可以做这样的定义,必然有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前提。

1.传统图书馆服务特点

传统图书馆以收藏纸质媒体为主要收藏模式,因而其服务必然围绕纸质媒介和图书馆自身。无论是各省市级别图书馆还是各大高校图书馆,都以藏书为主要存在方式及目的,很少为大众有所服务。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古板的服务模式,单一的服务观念,简单的服务结构,一并造成的资源的浪费,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第一,封闭型建设模式导致传统图书馆受不同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接触受到限制,每个图书馆都试图建立自身独有的体系。第二,我国图书馆存在根深蒂固的公益性,在这里并不是说公益性不好,而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如今,公益图书馆无法给民众带来相应的服务与效率,从另一方面这就是一种制约。第三,图书馆以一种等待的姿态被动等待读者的上门,而不去主动将服务设施和自身特点宣传于民。第四,服务对象只是固定的读者群,在纸质媒体受到冷落的当今,不得不说服务对象虽然是跨年龄层的全民众,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根本不会去图书馆修身养性。第五,浅层次文化传播并未真正的浅层次,深层次文化研究也没有确实地深层次。第六,图书馆固有的劳动密集型图书管理工作造成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进滞后。不难看出,以上六个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图书馆服务模式难以创新突破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如若不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显然只会从根本上造就区域性经济社会的滞后性发展,因此,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改变我国图书馆现有服务模式,进而创新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2.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有过这样的论断:任何模式体制都不是可以照搬照抄过来的。有鉴于此,在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的道路上,借鉴高校图书馆运营以及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来对社会图书馆进行服务模式改革创新,才是必由之路。

2.1培训系统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已然成为当代社会知识分子的良性作风,鼓励学生学习,鼓励社会人再学习,鼓励退休人终生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我国自古以来的良性学习习惯密不可分,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活到老学到老”从来就不是过时的话语。高校图书馆自然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和知识后盾,那么社会图书馆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健全完备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系统并不简单,就连最基本的公民信息采集,没有公安机关的协助,自然就是难上加难的事。不妨改其道而行之,对在编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培训教育,进而减少不必要突况的产生,势在必行的是,给予工作人员知识管理服务,使其在电子网络教育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建立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2.2青少儿系统

青少儿的定义一般是18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一方面部分地区没有完备的青少儿阅读系统,另一方面部分地区青少儿阅读系统并不完备,这就极其需要图书馆服务模式在青少儿阅读中做出充足的准备和相当的重视。首先向青少儿推出网络在线阅读,让他们利用网络之便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习。其次使其监护人成为志愿者加入引领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3特殊人群系统

不得不承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特有时间段,特殊人群曾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位置,时至今日的二十年后,虽然慈善事业一如既往,但特殊人群在众多经济发展的GDP数据下,显得微不足道。图书馆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特殊人群的阅读和教育情况堪忧的情况下,图书馆必须建立专为特殊人群准备的一系列服务模式。无论从相关法律、政策、就业和健康医疗等方面,还是从特殊人群的阅读、教育和素质提升方面,新世纪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都应该予以一定的侧重。

综上所述,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公民文化和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和方式方法,自然在于首当其冲的位置,不难看出,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并不简单地在于上文提到的几个方面,更多的在于当局者对于图书馆文化和产业链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下文将进行相应的论述。

3.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方式方法来看,互联网普及使图书馆资源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使其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仅提升了整个国民的知识体系构成、提高了公民自身素质,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支持。正确处理传统服务与社会服务关系的基础上,图书馆根据自身性质,拓宽信息来源,加深信息储备,创新服务模式,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层次上、文化上和效率上更好的服务。

4.结语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基本的服务功能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价值也是通过服务体现出来的。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如今,社会经济结构瞬息万变,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从培训自身员工、设立青少儿和特殊人群阅读功能,进而提高公民整体知识素养和自身素质,反作用社会经济增长,拓宽社会整体层次,从劳动密集型社会向知识密集型社会转变,才是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璐.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途径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

[2]刘辉.国内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现状分析——以深圳市科技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8.7.

[3]韩北平.地方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功能浅探——以延安大学图书馆为例[J].文教资料,2009.8.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篇(4)

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当前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面临各种新情况、新特点,必须针对性地提出新的举措,摸索新的经验。要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配套跟进”,加快由传统型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

(一)探索改革管理方式为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建设服务

贵阳市编委办组建专题调研小组深入到市生态委所属16家事业单位开展调研,针对这16家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拟制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优化整合的初步意见》。牵头成立由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市农委、市生态委、市民政局所属的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摸清基本情况和运行状况,提出部分事业单位的优化整合建议。将原分别由市环保局和市林业绿化局管理的“12369”和“12319林业绿化平台”两条公共服务热线职责划入市生态文明委所属事业单位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加挂“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公共服务热线中心”牌子。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经费形式由自收自支调整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市生态委所属的贵阳市盆景场与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管理处进行整合。拟制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区(市、县)环境信息等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市检察院设置生态保护检察局,将市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更名为市法院生态保护审判庭,市公安局设置生态保护分局,成立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同意清镇市在清镇市检察院增设生态保护检察局,将清镇市法院环境保护法庭更名为清镇市法院生态保护法庭。

加大对全市重点领域改革调研,为构建“六大生态体系”做好服务。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的调研工作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中心,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市领导关注的重大事项作为调研重点课题,除日常业务调研之外,还将《贵阳市行政执法机构设置研究》和《贵阳市社区服务中心职责定位和人员编制研究》等他个问题作为调研重点课题,将调查研究贯穿于落实机构编制工作任务的各个环节,完成了有价值、有见地、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加快推进全市重点领域改革工作

按照全省教育“9+3”行动计划要求,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了市属13所学校(含幼儿园)和4所中职学校机构编制事项重新核定和调整工作:完成了在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及附属幼儿园的有关机构编制事项、完成市委党校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调整、清镇职教城管理委员会升格、设立市教育工作委员会、调整充实市教育局相关机构设置等工作。

深入到贵阳市属9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对9家医院的病床数进行了实地核实并收集图片资料,做到一床一图,并重新核定了7家医院差额事业编制,对医院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

拟写《关于在市直部门、市属高校和开发区增设人才工作机构有关事项的建议方案》,并圆满完成在市国资委、市卫生局、市农委、市教育局、贵阳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机构加挂人才工作办公室牌子的工作任务。同时,按照“一站式”“全程制”服务的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制印发了《关于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加挂牌子的批复》。

(三)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强力推进全市重点工作

认真思考和探索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和贵阳临空经济区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组队前往北京市编委办考察学习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管理体制,提出了在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的建议,拟写了《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市政府办公厅12月20日下发了《关于印发(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深入观山湖区进行实地调研,拟写印发了《关于观山湖区百花新城建设开发办公室加挂观山湖区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开发办公室牌子的批复》。

认真办理市直相关部门重点工作有关机构编制报告请示事项,及时拟制印发了《关于在市投资促进局加挂牌子的批复》《关于市外事办加挂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联络处牌子等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

二、强化日常管理。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

贵阳市编委办按照效能机关建设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日常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目标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各项工作有计划、重过程、讲实绩、抓落实,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全力提升工作效能。

(一)强抓业务办理

及时完成相关事项的请示报告和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及(市、县)有关机构编制报告请示件的办理工作。严格审批编制和用编计划,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强化控编补员审批制度,科学、规范配备人员编制。认真开展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统一发放工资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的审核工作。在市级机关单位全面推行实名制软件管理,推动全市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全面完成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内外网站群建设,并开通使用。组织力量修改完善《贵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规范性文件汇编成册和编发机构编制管理短信发送到市级各部门。严把文件政策审核关和文字校核关,使各类文件与中央和省、市精神一致,反复酝酿,确保每件无一错漏。开展社会管理群众工作和维稳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办理完成“百姓一书记市长交流台”的转办件2件,办结率达100%。

(二)开展督促检查

认真做好“12310”举报电话受理查处工作。对违反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区(市、县)进行督查,并督促整改。深入开展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深入开展全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切实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奠定基础。

(三)强化年度审查

在2013年经过严格审查,通过年审的事业单位有227家,对163家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了变更,年审率达100%。在年审期间,先后对9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法人设立登记,对3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法人注销登记。

在其他方面,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规定,认真做好档案、保密、公文、车辆等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信息、计生、国防教育、软件正版化、离退休、残疾人、全民科学素质等工作。

三、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机构编制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

组织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实际工作中磨炼品质、增长才干。完善干部管理方法,通过制度改革、机制创新,切实把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实现领导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定,领导班子成员做到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协作,班子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得到强化提高。能及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开展“十破十立”和“三找”主题大讨论活动。开展“三化”和“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提升党支部建设科学化水平。将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工作和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办年度目标管理,定期将党务事务进行公开。深入基层,走访群众720人(次),协调帮扶资金90万元,帮助解决具体难题91件。

(三)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

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深入开展联系群众工作。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个干部的岗位职责,形成各负其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工作格局。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加强考核,强化督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深入开展“百佳效能、百优标兵”和“亮丽处室”评比活动,改变少数人庸懒散的习气,形成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认真贯彻落实《贵阳市2011-2015年依法治市规划》,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将“讲文明树新风”和“多彩贵州文明”活动与“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相结合,强化道德宣传教育。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组织开展服务“三要三不三做到”承诺,统一步调、规范管理、转变作风、提升服务。

(四)加强机构编制系统业务培训

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制作学习专栏和举办业务培训班的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省、市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特别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关文件,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分析事物、研究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工作的能力。在2013年成功举办了全市机构编制业务培训、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会(业务培训)、事业单位分类专题会议(业务专题学习培训)、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培训会、市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专项业务培训和机构编制年度统计培训。

在贵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市机构编制工作成绩明显,得到了中编办、省编委办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其中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分管领导“好”和“很好”的批示件就达9个。

四、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启示

总结贵阳市编委办取得的成绩,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一)深入实际工作,切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有效地履行职责。

(二)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紧贴全市工作大局上,才能实现机构编制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高度对接和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树立“严于管理”的意识,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政策规定,才能不断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把好机构编制总量关口,为党委、政府科学有效配置执政资源当好参谋助手。

(四)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根据党委、政府推进改革的重点趋向和总体要求,不断探索新途径新办法,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才能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机构编制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篇(5)

关键词:嵌入型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内生发展;外部援助;社会转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迅速消除民族经济差距,建立全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东部地区形成互补的分工格局,在经济发展的主体还不是民族地区的各民族的情况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了嵌入的方式。对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而言,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受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自建国以来,大部分少数民族尚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发展经济,在生产经营和市场机会的把握等方面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出现“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尴尬局面。由于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是来自民族内部的自发力量,而是由国家承担起了发展的主导性责任,经济发展只能采取外部嵌入式的发展方式。这种嵌入式的发展方式不是民族地区内部民族自我演进的结果,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成为了帮助的对象和发展的客体,少数民族人口参与程度较低,一些少数民族甚至游离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之外,内生发展动力的缺乏与经济发展主体性的缺位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对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的依赖。

一、民族地区嵌入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取得的成就

区外力量推动下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迅速,由于获得了工业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支持,短期内民族地区确实完成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实现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改善了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推动了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提高了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转型。

(一)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缩小了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超过了过去的五千年。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各类投资重点纷纷向西部地区倾斜。青藏铁路、南疆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新建铁路里程达到1万公里以上。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国家大规模的投入,短期内帮助民族地区完成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二)改善了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推动了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外力量的助推加快了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资源型产业为载体,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在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得到改善,农牧业比重有所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围绕能源加工、装备制造、农牧业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大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三)提高了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领域得到改善

在民族地区跨越式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财富的“蛋糕”不断做大,社会民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西部地区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0元,比2000年增长2.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27元,比2000年增长2.6倍。2000年到2011年,民族8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云南、、新疆外,均增长3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除广西外均增长3倍以上。

(四)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改革开放和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由相对封闭的自给型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经济现代化转型。在区外力量关注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也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知,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西部民族地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率达到43%,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民族地区嵌入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实行的跨越式发展和加速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目标以GDP总量增长为导向,基本上是依靠物质要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投资驱动和资源依赖的经济发展方式扭曲了内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自治地方的主体民族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不够,主要依靠汉族等外来民族及大型国企等外来组织机构,外来援助没有通过内在民族起作用,主要为了满足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忽视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嵌入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嵌入型发展扭曲了内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

民族地区嵌入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通过外因在起作用。嵌入型发展的经济主体并非本体民族,而是由中央政府主导,主要依靠汉族等外来民族及大型国企等外来组织机构。不少民族地区的资源型产业虽然为当地创造了较高的GDP,却没有发挥出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嵌入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因所起的作用不够。嵌入型发展过程中,在过度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性问题,不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少数民族劳动者在经济现代化的转型中参与程度低,成果享受少,没有发挥自治地方的积极性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积极性。

(二)城乡差距扩大,民族差距扩大,不利于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

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仍然滞后,与全国差距继续拉大。民族地区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明显存在,并呈继续拉大趋势。西部民族地区各省(区、市)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发展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省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同步发展,农牧民收入提高的幅度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收入提高的幅度。在各民族省区内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或全省的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高于平均水平。

(三)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民族地区以煤、电、重化工等资源型高耗能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高耗能企业过度扩张,能源资源开发无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问题突出,在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任务艰巨。西部地区大多数传统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西部地区万元产值排放的污染物,要比东部地区高出1至5倍。西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有一半的生态脆弱县和60%的贫困县在西部。西部地区土地侵蚀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83.3%和西部地区国土面积的60.6%。西部地区每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占当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四)民族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上,由于混淆了民族区域经济和民族经济的界限,民族经济的发展被忽视,民族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民族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平衡。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存在的普遍现象,民族地区内部的不平衡,社会经济关系的多元化,收入差距扩大等,会在各民族中产生失落感和不满,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除城乡差距,但是民族差距同样不能忽视,中国真正贫困的群体主要在少数民族当中,民族差距的存在同样不能使小康社会的建设成为全面小康。加快民族经济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可以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重点在民族地区,难点在少数民族。

(五)社会转型期民族地区嵌入型发展方式矛盾凸显

民族地区嵌入型发展方式内在矛盾的突显,与社会转型存在密切关系。社会转型以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社会转型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以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为主要特征。民族贸易得到了繁荣发展的更加广阔的平台,我国民族地区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全国有3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其中绝大多数分布于民族地区。从开放和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海外联系具有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优势。③然而,民族地区背靠亚洲贫困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地缘环境比较恶劣,是亚洲政治、军事和文化冲突多发地带,影响了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经济交往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城市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城乡矛盾。市场化改革也是民族地区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社会条件。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很多“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这种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使经济发展出现诸多问题,对于经济未来健康、可持续增长形成制约。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西部民族地区 “国进民退”现象尤其突出。西部地区私企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发展基础薄弱,产品稳定性差,私企短期行为严重,对长远发展战略不够重视,导致其资信度等级相对较低,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三、结论

“全国一盘棋”是中华民族建构共同经济利益的原则,也是国内“各民族的最高利益”④,这一原则,并未否定国内各少数民族利益,而是后者的实现方式。单一制国家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是这两个利益关系的制度形式。不同民族有自己的共同经济生活和民族经济利益,各地区也有着不同于全国的地方利益,如何处理好民族地区经济利益与全国经济利益的关系以及民族经济利益与民族地区经济利益的关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民族地区的各民族有着发展本地经济和社会的迫切愿望,产生了“两个积极性” 中的民族地方积极性。在社会转型条件下实现民族地区内生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是破解嵌入型经济发展矛盾、满足各民族人民实现自主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各民族经济发展权的体现。

注释:

①胡鞍钢、温军:《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追赶:效应、特征、成因及其后果》,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5卷第1期。

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晶:《国务院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0年12月22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③刘永佶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第三次修订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435页。

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北京: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

参考文献:

[1]胡鞍钢,温军.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追赶:效应、特征、成因及其后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

[2]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第三次修订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篇(6)

一、强力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

坚持把上项目、增投入作为促发展的关键举措,以项目质量的提高带动投资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抓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精心组织筛选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资金支持;逐级建立中央投资申报安排与项目实施情况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相挂钩的机制,落实建设条件,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抓重点项目实施,今年省重点项目安排1300项,年度计划投资2500亿元以上。确定的原则是“三个倾斜”,即向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项目倾斜,向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中的标志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向重点产业聚集区内的项目倾斜。抓民间投资启动,制定并认真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具体措施,鼓励其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二、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把改善民生作为带动消费的有效途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加收入使居民“有钱花”,研究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实施意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物价上涨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培育热点使居民“愿花钱”,努力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给,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保健康复、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服务消费,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和运营养老服务机构。改善环境使居民“能花钱”。支持一批城市中心商圈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搞好大型农产品市场改造升级,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三、下大力调整重点产业结构

认真落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导意见,促进产业上水平、增后劲。在发展方向上推进“三化”:优势产业高端化,对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产业,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新兴产业规模化,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和生物三大产业,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力争形成若干个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传统产业品牌化,加大对轻工、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在推进手段上突出产品和技术两个关键环节。尽快提出开展“对标行动”和品牌建设“示范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出台省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转变方式上促进集约聚集发展。落实支持重点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临港产业加速聚集,培育壮大一批基地和园区。

四、力促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坚持把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增效益,加快建设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新改建一批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支持农业产业化“111行动计划”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支撑,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推进10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增加农民现金收入惠民生,认真落实国家扩大涉农补贴规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实施临时收储等政策,通过鼓励发展县域经济,拓展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空间,执行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政策,增加农民投工投劳收入。

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按照“拒绝理由、确保完成”的要求,毫不松懈地抓重点、盯目标,深入实施“双三十”行动,抓好“双百企业”节能工程,督促累计进度滞后的设区市强化措施,确保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把关口、上工程,认真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评估制度和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100个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建机制、强约束,公布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企业节能成效与信用等级评定、信贷资金支持联动机制。

六、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围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行省级以下项目统一受理、并联办理、限期办结的审批模式,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围绕正确处理做强龙头企业和催生市场主体的关系,鼓励大型企业整合省内资源和产能;继续把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项目纳入省重点建设计划,帮助骨干民营企业搞好生产要素供需衔接。围绕正确处理体制改革和民生改善的关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协调落实5项改革举措。围绕正确处理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下力量开展产业招商,境外瞄准重点国家、地区和世界500强,境内深度对接京津两市和大企业、大集团,争取引进一批新的合资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按照“科学、管用”的要求,力求编制一个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河北特色、反映人民意愿的“十二五”规划。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篇(7)

人力资源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劳动者能力,包括人的智力、体力、技能和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人力资源既包括国家的人才储备,也包括企事业部门的职工素质与培训管理。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能够推动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促进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工业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资源求发展的现象,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为社会经济的转型提供人力支持,从而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人力资源的开发效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降低能耗,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本文对于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探讨人力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人力资源与转变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需要将人作为资源实施的主体,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但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作用,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能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做好人才和劳动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必然会在各地区、各生产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要做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除国家宏观指导之外,还要有劳动力市场来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并使劳动力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缔结劳动契约。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按有效的比例实行结合。如果仅有生产资料由市场调节,而劳动力不由市场调节,就难以实现二者的一定技术构成比例,结果不是生产资料浪费,就是劳动力浪费。第三,可促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劳动力市场,让劳动者了解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可推动劳动者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艺,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科学发展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需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满足人类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需求,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人的主管能动性,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与唯物史观相适应,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以群众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转型,将以农业工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进行升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 人力资源开发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之一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开发能够解放生产力,提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对人的要素进行有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将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大限度的开发资源,形成人力资源的开发动力,能够提升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日意递增,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需要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①培养员工的自我开发意识,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需要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培养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并且形成习惯,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建设与发展。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因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将自然、社会、人类发展等因素纳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提升人员素质,通过教育、培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能够聚集人才、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发挥人才资源的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转变带来效益。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3.3 合理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个人收入差距,合理区间为0.3-0.4。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5,达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首先,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的稳定,产生“仇富”心理,从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收入差距过大影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财富过度集中,会造成大部分低收入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下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3.4 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转变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社会经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全球化人才与综合性人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效益,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因此需要优化人才结构,加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转变提供保证。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4.1 对人员素质的影响

经济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经济转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从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转变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社会经济转变结合,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人自身发展的持续性,人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类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价值,需要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转变,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结构调整与人员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人力开发力度。

4.2 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变需要科技进步与产业机构的转变,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素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最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能够使企业员工等人力进行培训与管理,能够提升职员对企业的生产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农民对农业工业化的认识,能够提升农民对工业化的认识。结合生产性资源的开发,通过引导与社会再分配消费性资源,将人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通过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消费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转变。做好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推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全面发展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三个层次的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保障人力资源的个体和集体素质和能力的开发的实施力度。

4.3 充分就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充分就业时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以数值来衡量,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当失业率为4%~6%时,社会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基础,其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存在着主动性影响。这可以从生产、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生产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就业主体――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劳动力能够提供劳动,从而能够创造价值,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

从消费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决定的。充分就业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社会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而消费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促进投资增加,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和内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转变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同时对于我们这样劳动力大国来说,集约型经济的形成,高科技手段的大范围使用,会使就业矛盾凸现。这就要求在经济转变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就业的政策的制定,同时充分就业政策的制定,应以政府为主导。

4.4 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经济转变能够提升就业机会,转变就业方式,从而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经济转变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自动化程度,对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人员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专业分工的细化与产业聚集,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拓展空间,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