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学常用公式

经济学常用公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4:06

经济学常用公式

经济学常用公式篇(1)

(一)逻辑体系严密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基础课程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为主干。微观经济学是从个体的公理性假设出发,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给定的条件有明确的定义,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合乎严格的形式逻辑规范,以揭示经济个体的行为规律为其核心要义。宏观经济学则侧重于对总体行为进行考察,同样以理性主义的假定为前提,提示总体行为的规律。[1]

(二)数学模型众多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模型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之中。借助严谨的数学模型,可对经济现象进行更精确细致的数学推理和精确描述,从而有助于分析者更好地理解各经济学变量的内在关系。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常借助数学工具逻辑上的抽象推理特点,运用众多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演绎各种经济行为,如一般均衡论、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博弈论、模糊数学和非线性科学领域的诸多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均得到了广泛运用。

(三)分析方法多样

在经济学中,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主要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长期与短期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借助灵活多样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相关定义、理论假设和原理。

(四)理论思维抽象

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基于观察大量的经济现象,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剔除一些可以排除的因素和现象,剩下“内核”,然后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2]而要提炼、归纳经济学理论就需要通过抽象的思维。同时,经济理论的提出、分析亦离不开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使得理论思维抽象成为经济学教学的一大特点。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课程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经济学课程的概念、原理和特征往往比较抽象,对于学习者而言常常会造成晦涩难懂的印象。鉴于我国高校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剖析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

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授课的时候,常常是注重若干重要的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如何促进学生利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教学内容常常滞后于经济现实,往往停留在理论本身,学院气息很浓,易于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膜,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和现实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实际效果。[1]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主要是以西方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与我国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别较大,如何与我国现实情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发展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人文知识较为熟悉,对定性分析比较感兴趣,偏重于感性认识。在学习经济学课程时,对于经济学家的生平、渊源等项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则难以接受。对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如遇教师在授课时强调理论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则往往如坠入云里雾里,对于所学的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进而对经济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更不用提用经济学思想去分析和解读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了。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师为完成课时任务,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方式。老师作为“演讲者”,处于中心位置,讲课时间居多;学生只能被动听讲,记笔记,处于被动、机械式的学习状态,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经济学课程本身与严谨的数学模型联系紧密,定量分析相对较多,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沉闷枯燥,使学生失去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知识点和数学模型,孤立掌握一些经济学原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归纳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考核方式

目前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一般是由课堂出勤率和平时作业成绩组成,所占比重较低。占较高比重的期末考试成绩一般采用标准试卷闭卷考试的方式,侧重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学生分析、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考察,这样很容易造成“考前突击”的现象。一些学生平时不上课或者不做作业,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看书、看课件、甚至背习题,只要及格就行,从而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高分低能”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学本科教学的创新思路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经济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思想和理论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升学生知识积累、运用的综合能力。鉴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公共管理的特点;教学方法可采用提问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目标。

(一)教学内容创新

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经济发展现实有重点地补充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如实验经济学、博弈论的最新进展等。在各部分理论的讲授过程中,要侧重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3]如讲到经济政策中的货币政策部分时,可以结合我国近期对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加以解释,使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更为贴近现实。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而言,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在保持其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体现公共管理的特色,适当增加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规制、公共产品供给、公共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侧重于阐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政府所出台的财政、税收、货币、金融、产业等各类经济政策,加大对价格理论、效用理论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与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的解释力度,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原理,能运用其灵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有利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时,要考虑到公共管理类学生大多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较弱的特点,在授课时可以对模型较多的章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合理调整,尽可能采用文字和图形对理论内容加以辅助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二)教学方法创新

1.提问式教学

可以采用提问式方法来教授经济学课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参与到授课过程之中,而非机械地被动式学习。课前提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复习上次课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更为牢靠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课中提问,对新知识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在讲授过程中可适当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如在讲解信息不对称理论之前,可以通过“从南京到北京,买者没有卖者精(明)”等诙谐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原因,体会其包含的经济涵义。

2.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案例教学,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举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可以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结合案例,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运用。[4]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案例讨论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可作适当总结。总结时可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其讨论过程及所得结论的可圈点之处,同时亦应着重剖析其欠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案例要进行精选,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经济学的学科实用价值。[5]可以让学生讨论经典的经济学案例,如效用论涉及的“钻石和水”、外部性涉及的“蜜蜂和果园”等。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所折射出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凯恩斯学派对我国经济政策制订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我国就业及社会保障政策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及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等。

3.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方式,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机会少。互动式教学方法,则是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与进步的目的。[6]教师可以在每次课结束时,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留下相应的问题让同学们预习。在下次课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针对学生预习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进行讲解。如讲到需求弹性的时候,可以问学生“谷贱伤农”的经济含义。

(三)考核方式创新

经济学常用公式篇(2)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可解类型;成本和利润核算

常微分方程是代数中最简单但是亦是最重要的一类方程组,常微分方程是我们在解决日常经济生活问题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常微分方程的作用也非常之多,比如在航天领域、自动化领域、电子通信领域、化学反应研究领域等,科学前沿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常微分方程来解决研究中的问题。许多难解的问题,解法中的式子最后都能化成常微分方程,所以常微分方程对于计算数学是极其重要的。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在已知条件中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并利用已知的关系列出方程,然后进行求解,逐步推出我们需要的未知数的值。

常微分方程式在经济学中的最重要的应用是其在公司成本与利润核算中的应用,成本与利润的常微分方程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其突破了传统的计算能力,运用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人力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工作量,是现代科技力量对商业最大的贡献之一。可以说这一方程式在计算机中的运用是商业核算精准化和便捷化的最大保证,带来了现代商业会计核算、审计核算的革命。

数学知识运用到商业是古已有之,但是微分方程在商业计算中的应用,只能计算到资本市场的完全兴起,我们了解的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电《大空头》里几位银行家合作做空资本市场的举动,虽然电影演绎的精彩绝伦,妙趣横生,但是现实中的事实远比电影来的精彩。2007年-2008年之前,john Paulson作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人,与华尔街精英圈无缘。在他四十岁的时候成立自己的基金公司,经过十年的默默打拼,2003资产规模才达到15亿美元,这在精英云集的华尔街连二流都算不上,当然这是他还没遇上他的同学Paolo Pellegrini之前,2004年10月,两人才正式合伙,虽然Paulson当时只给了Pellegrini一个初级分析师的职位,但是对于毕业于哈佛大学的Pellegrini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当第一次Pellegrini向Paulson建议用CDS工具做空美国房地产时,相信Paulson也是惊诧不已的,但是Pellegrini在大量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模拟计算,说服了自己的老同学同时也是自己雇主的Paulson,Pellegrini向Paulson展示的美国房地产走势图,像一张藏宝图一样展示在他的面前,让他看到了做空美国房地产的美好前景和巨额利润收入。

没有微分方程的大规模运算和Pellegrini精准的分析头脑,把一张市场走势图摆在任何人的面前,他们都无法看到里面蕴藏的巨大财富。Pellegrini作出那张美国房地产走势图被誉为价值“200亿美金”,可想而知。

后来,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中,人们又发现,往往解决问题并不需要求出通解或者特解,而是需要知道方程组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类型的解,就能满足一些生产生活的需要了。比如,给定一个方程,我们需要知道该方程在什么情况下存在解,什么情况下不存在解;或者,在给定方程的前提下,能够知道在什么条件下能求出几组通解,而哪些通解是对于我们求出所需特解有价值、有作用的。往往我们现在关注的多是这样的问题,而不仅仅限于寻找微分方程的解上。常微分方程的作用非常之多,比如在航天领域、自动化领域、电子通信领域、化学反应研究领域等,科学前沿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到常微分方程来解决研究中的问题。研究常微分方程的新的可解类型,是帮助我们在各个学科中,处理难题,突破难关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需要对常微分方程的新的可解类型进行更深的研究,通过对方程组的解析来促进各个学科的蓬勃发展。

在经济学领域中,分租制和定额制在现代商业公司管理中作为两种最基本的管理模式的根本,受到各种研究者的青睐,要想分清这两种模式那个更加实用高效,必须用到常微分方程的计算方式,这也是数学对现代经济学的巨大贡献之一,计算出了分租制和定额制的优劣之后,现代公司才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本身的管理模式,才会衍生出现代意义上的国有公司,股份制公司,人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各种形式,让我们明白了商业市场的运行子单位是怎样的构成部分。

许多微分方程要求求出方程的近似解,并且保证一定范围内的精确度就可以,人类的科技在不断发展,所需要的精确度也会越来越高,而随着数学学科的进步,能够求出的精确度也会越来越高,才能适应其他学科对于数学手段的需求。寻找常微分方程的新的可解类型是研究微分方程的科学家们、数学家们一直努力的目标。目前,已知的可解类型并不多,在变化众多的方程组中,目前已知的可解类型相比之下,还是屈指可数的,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才能判断和解决其他的可解类型的常微分方程。

结束语:微分方程就是指未知数以导数的形式与已知数产生关系,也就是说,在微分方程中未知数是以导数形式存在的。这样的方程的求解过程可能非常复杂,对于求解的方法要求比较特殊。我们就可以利用微积分的知识求出一些微分方程的近似解。常微分方程的作用非常之多,是我们在解决日常经济生活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常微分方程的运用在的帮助下经济领域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是企业的很多工作变得简单、清晰,在常微分方程的帮助下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精确度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近年,常微分方程在生活,经济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常微分方程作为辅助手段,让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研究做到了简洁和精确。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将经济数学理论与生产实践活动很好结合的典范。数学方法,特别是常微分方程进入入经济科学的领域,成为了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一类新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可积判据-汤光宋,潘小群-《Academic Forum of Nan Du:naturalences Edition》-2001;

经济学常用公式篇(3)

1对幼师大学生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原因分析

过去的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理念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上课只专注给学生传授经济学的主要范畴、基本理论和重要原理,教师的职责是讲解,学生的任务是接受。似乎只有教师才有发言权,学生没有发言权。与此相反,教育新形势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客观要求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的交流、反馈,师生要互动感想、互传信息、彼此启发、你我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认识、体验和智慧,交流你我的经验、思想与情感,创生新的教学内容,寻求新的发现,进而实现共想、共疑、共究、共赢、共进,做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升。对幼师大学生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对其会产生深刻影响:一是可提高他们的经济学素养;二是对其教育教学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来他们会将探究式教学方式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去。

2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笔者以两种类型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为例,谈谈幼师大学生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法,在此本人展示两种类型的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

2.1环节型探究教学实践

按照以往的课堂模式,讲授《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教师先直接讲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然后分析价格上升和价格下降对消费需求的不同影响,再讲解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最后强调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学生要做的仅仅是识记这些理论,拿经济生活中的交易事实来验证理论,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他的结论。而探究式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探究探索和互动交流。因此,笔者在设计这次课堂教学时,就给了大学生一个广阔的舞台,以一个简短材料引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发现知识。材料与问题如下: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在商品的使用期高峰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问题一:在你的消费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是在淡季购买的?为什么?问题二:常言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现实中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笔者先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在商品使用高峰期过后再买,购买者能在价格上得到实惠”;以这一探究活动为序幕,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列举有关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例;在组织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笔者做了简要点拨,使学生知道当市场充分竞争而且商品质量信息对称时,的确会有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当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时,则会出现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现象;引导学生对有关例子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并得出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的一般规律。

2.2专题综合探究教学实践

大学经济学教学通常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综合探究活动。笔者在此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专题探究为例,谈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如何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和谐统一的。

2.2.1本探究设计意图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讨论的永恒话题,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协调、兼顾效率与公平,既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经济发展。

2.2.2探究活动策略

分两组分别收集提高效率的表现与促进公平的表现;分两组分别讨论提高效率的意义与促进公平的意义;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分正反方展开辩论;学会剖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提出合理建议。

2.2.3探究路径实例展示

呈现实例一。有一家生产电气设备的国有企业,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之间也不够团结,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新上任的企业领导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报酬。但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消极怠工、不团结、离职等情况并没有明显减少。企业领导经过调查发现,导致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症结不是报酬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他们认为,与其他一些员工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自己的相对报酬太低了。第一问: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第二问:如果你是该企业领导,将采取什么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展示实例二。吴某就任某国有企业的领导后,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线员工和创利多的车间倾斜。这种分配制度拉开了员工的收入差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涨,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后来,吴某自定年薪50万元,懂技术的副总经理年薪30万元。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工资还停留在每月三四千元的水平上,分配不公,于是,有的到别的单位兼职,有的“跳槽”。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自己的劳动贡献被低估了。企业内部矛盾日益加深,人心涣散,经济效益直线下滑。第一问:结合上述材料,探讨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二问:收集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措施,与同学交流,并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些激励措施的看法。

3幼师大学生经济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思考

坚持不懈地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使幼师大学生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教学实效明显增强。

3.1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素养

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经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悟经济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学生变得大胆大方,爱与老师交流探讨问题,爱与老师谈论人生和生活,学生将学习、做人和生活有机结合了起来。

3.2实施探究式教学后,课堂发生深刻变化

过去,为了完成经济学的教学任务,只强调学生思想与教师讲解内容相同或相似,不同认识都一概否决,这既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又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性,现在鼓励学生畅谈不同观点,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来回答相关问题,答案往往不要求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3幼师大学生探究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

经济学常用公式篇(4)

关键词: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模式;直接土地储备;间接土地储备

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时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的方式要想全面的转变,首先就需要对土地管理的模式加以有效处理,首先是要从计划经济的思维转向市场的思维,各级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不断地提升了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相对比较好的效果。

1土地储备的含义

土地储备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名称,其详细的概念是土地收购、土地整理以及土地供应的整个过程,土地收购通常就是指借助征用集体的土地,回收闲置的土地以及土地置换等方式来获得大量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整理通常就是指借助统一的规划、拆迁和开发等对收购的土地进行全面的包装和整理,土地供应通常就是按照社会发展、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采取社会公告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创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土地拍卖制度等等,从而能够使得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更加多元化。

2土地储备在我国的运用和其他土地储备模式的选择

2.1我国实施土地储备制度的积极意义

政府在运行的过程中设立土地储备机构专门从事土地的收购、储备和供应工作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规范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土地市场,使得市场内部的竞争具有更为明显的公平性。其次是能够十分有效地促进城市规划目标的贯彻和实施。在土地储备的时候,土地的整理和包装是非常重要的,而这项工作在落实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来设计和处理。地块控制的过程中也要满足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此外还要向公众进行公告。第三是能够非常明显地缓解来自于拆迁方面所产生的矛盾,从而也使得投资回报率更高,回报周期更短。土地开发中所承受的风险也明显减小,供应的土地一般是已经建设了基础设施的用地,如果获得了某块土地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拆迁的现象,又可以非常好地预测出其预期的收益。对规避开发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是可以十分明显地加强政府以及开发商的市场意识,使其尽快地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最后一点就是体现了房地产首先开发的原则,土地部门对土地市场也能够十分有效地进行土地的统一管理,土地储备运行制度的运行模式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转变,从而减少了土地投机现象的出现,开发商在土地操作的时候也更加科学合理。

2.2影响我国土地储备机制运行及模式选择的三点因素

2.2.1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是基本国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我国的宪法规定,我国的土地制度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这项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主体的特定性特征。根据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土地归国家或者是集体所有,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是土地的所有者。其次是交易自身的限制性。按照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土地所有权是不能以任何一种形式进行交易处理的,如果出现了买卖或者是交易的现象,在民法上都属于是非法的行为。再次是权属的稳定性。除了集体土地由于国家的征用能够变成国家所有之外,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状态是不能出现非常明显的转变的。最后一点是全能的分离性。为了对土地资源进行更加有效利用,法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完全分离出来,这样也就构成了一种相对较为独立的无权状态,此外其还能交易合法化。2.2.2土地资源配置方式我国的社会主义土地制度应该充分地满足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机制的要求,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必须要更加充分地应用市场机制以及计划机制来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处理,市场配置能够十分明显地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计划配置能够确保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有效控制,这两种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保证工作的效果。2.2.3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不同的城市(或地区)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水平和房地产市场的活跃程度来选择不同的土地储备方式。

2.3选择合适土地储备模式,构建城市土地储备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各地在具体实施土地储备时,应遵循下列原则:2.3.1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则不同的经济区域应选择不同的土地储备模式,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实施土地储备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实现土地的资产价值,宜重点采取直接土地储备方式;在经济相对落后较多的西部地区,实施土地储备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宜重点采取间接土地储备方式;中部地区则可视情采取二者结合的方式。2.3.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由于很多土地都是当作经营性的土地来使用,所以我们在对这一部分的土地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直接储备的方法,对城市规划用地,我们应该采用间接储备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土地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3.3承担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时,宜用直接土地储备如果政府需要对土地应征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就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将社会储备当做最为重要的基础,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渐向政府的土地部门储备过渡,这样也就构成了一个以部门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作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地储备机制。

3结束语

虽然土地储备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容易收获财富的手段,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其会产生非常多的经济效益而盲目地处理,否则就可能会出现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的现象,所以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地使用土地,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地建立土地储备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小风,黄贤金,肖飞.中国城市土地储备研究进展及展望[J].资源科学,2008(11).

[2]曾向阳,张岳君,陈勇.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1).[3]左立.城市土地市场化经营下土地价格策略[D].重庆大学,2004.

[4]刘明皓.土地储备经济分析[D].西南大学,2008.

[5]冯四清.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冯昌中,陈敬雄,范宇.土地储备与城市经营的融合、互动与协调[J].经济地理,2004(1).

经济学常用公式篇(5)

关键词:公立医院 供给 模式

对于什么是公立医院,不同的政府与学者做出过各种不尽相同的定义。国内外研究主要从公立医院产权结构及其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对公立医院进行界定。

一、公立医院的特征

综合世界各地的实践以及已有研究文献,公立医院特征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对象

最基本的群体应该是弱势群体,比如贫困者、低收入者、部分重病患者或者急诊病人。除此以外,公立医院也可以向社会中其他群体提供医疗服务,比如高收入群体、有保险者。

(二)提供的服务内容

应该提供具有医疗公共品质或者准公共品质的服务,例如,基本医疗服务、精神疾病、HIV以及其他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如美国的公立医院系统在精神疾病与HIV方面居于权威地位,原因就在于公立医院是这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三)承担的社会职能

公立医院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在发生灾难或者突发事件的时候,公立医院应该是医疗救助服务的第一承担者,并能积极应对,妥善安排。如发生自然灾害――地震等,造成大量群众伤亡,公立医院必须能够及时反应,有效组织,积极应对。

(四)资金来源

较大一部分资金应该来自政府税收直接转移支付或者是由公共保险机构支付。公立医院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政府举办,是因为只有政府才有足够的财力提供支持,并保持其社会公益的性质。从世界各地的公立医院的实际筹资实践来看,诸多公立医院都至少有50%以上的资金来自各种形式的政府一般税收或单一税收。

(五)组织性质

虽然治理主体可能不是政府官僚组织的行政官员,医院自身拥有较为独立的自,如在日常运营管理、资金筹资、资产处置等方面能够自主决定,但是公立医院仍隶属于政府部门。

根据最严格的公立医院的定义与特征,我国目前大部分名义上的公立医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也没有体现公益性或政府出资的角色。如从服务对象上来看,公立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保险者或者是有能力支付者,没有能力支付的群体无法在我国公立医院得到治疗。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自己创收,来自政府的税收转移或者公共保险机构的支付不足,导致公立医院不能为无能力支付者提供医疗服务。因此,本文的处理中,采用较为广义的公立医院定义,即由政府举办的医院,或社会集体举办的公益性医院,主要指的是前者。

二、公立医院供给模式概念

供给模式(supply model)一词是经济领域较早使用的一个概念。国内最早在文章篇名中出现“供给模式”一词的,是黄代坤等在1989年第7期的《武汉金融》上发表题为《浅论区域性资金供给模式》的文章①。当然,该词在国际期刊上,至少可以追溯到更早,以对ScienceDirect的检索为例,Schéele(1980)、Fukushima等(1982)和Voort(1982)对公共交通、水或能源供应的论文标题均出现了“supply model”一词。

如下图所示,2000年后,特别是2005年后,“供给模式”一词在国内期刊中,出现频次大大增加②。这一方面,是经济学的供给概念、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商业界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商业模式一词的流行上。

期刊篇名中出现“供给模式”的频次变化

与总趋势相应,2000年后,国内对公共部门服务“供给模式”的讨论也开始日益增多。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早在文章篇目中出现“供给模式”一词的,是李勇在2003年第8期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上发表的《创新医疗供给模式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一文中。

如前提及,尽管人们在健康领域也在使用“供给模式”这个词,但并未赋予它明确的含义,其概念需要澄清。而对国外文献的检索结果表明,国外在卫生健康服务领域,并未见有供给模式这样的提法③。

在深入讨论供给模式内涵前,我们先来分别考察供给和模式两词的含义。

根据WordNet④,3.0版本中关于“供给”⑤(supply)的含义,有多种“give something useful or necessary to”、“circulate or distribute or equip with”和“give what is desired or needed, especially support, food or sustenance”。中文的含义,即“提供有用或必须东西”、“流通、分配或配备”和“提供想要或所需的,特别是支持、食物或物品”。综合起来,供给意味着提供的东西有用或必须,提供的东西形态可以是有形的和无形的,也意味着提供过程中的流通、分配或配备活动。

Word Net 2.0版与3.0版中关于名词“模式”(model)含义稍有差异,分别是:“a simplified descri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a complex entity or process”和“a hypothetical description of a complex entity or process”。中文的含义,即“对一个复杂实体或过程简化的描述和表达”和“对一个复杂实体或过程假想性的描述”。从语义,可以看出模式意味着概念化、简化的描述与表达。

在经济学概念中,供给所涉及的是每一个经济都必须选择将要生产物品的市场组合(生产什么),必须决定如何生产这一市场组合,同时必须决定谁将享受经济活动的成果(为谁生产)等基本问题;而决定供给的关键要素包括生产成本、市场组织和特殊因素等⑥。供给也常指一定价格下厂商愿意提品或服务的数量,也常把对单个企业行为转向把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的考察(乔治.斯蒂格勒,1992:103-115)。因此,在对健康服务或公立医院领域,借用的供给概念,需要考察服务内容、过程与对象,影响因素,也意味着把公立医院作为整体的考察。

如前所述,“供给模式”一词来源于经济领域,也受到商业界的很大影响。而经济或商业领域在讨论模式时,如东亚模式、商业模式,常意味着某种典型的样板。如费孝通是在1984年走出苏南、进入苏北调查的过程中,继而在1986年考察温州的基础上提出的“模式”这一概念,即“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或“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事物的样子”。他还认为,关于这个概念的认识使研究工作推进了一步,要求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的背景、条件所形成的和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上的特色,从而引导对不同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各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也就是要说明有什么不同和为什么不同。他还提出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要注重个性,又要考虑其相互借鉴走向趋同的一面⑦。因此,根据费孝通以及模式一词本身的语义含义,模式应该主要包括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等,对模式考察常通过比较进行。

因此,综合考虑这些关键的元素,公立医院的供给模式内涵可以理解为“对公立医院及其所服务提供过程的概念化、简化的描述与表达”。 由于本研究讨论的公立医院是指政府举办的,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公立医院供给模式也是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是从政府角度看,该如何举办公立医院,包括规模、结构、资金来源、监督管理等,决定的主体是政府。它是个概念化的工具,包含一组要素及相互间关系,也要能具体描述公立医院服务提供的基本逻辑,需要考虑公立医院创造的基本价值、如何创造并提供的及财务结果等。

三、概念特征

研究各国公立医院供给,视角还有体制、制度等,那么公立医院供给模式与这些概念有什么关系?虽然供给模式概念与它们有联系,但是不同概念。供给模式概念便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深入医院微观内部。传统经济学范畴下,通常将企业等微观主体作为一个黑箱来对待,制度是影响医院行为的外生变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传统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融合,体现在逐步把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黑箱打开。供给模式的概念,也充分体现这些变化与影响,是要深入医院内部,把医院行为也作为内生变量来处理。

其次,视角更为系统。公立医院服务供给是个系统工程,供给模式所强调的不只医院行为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方面,而是视角上更为系统和综合。它不仅要考察医患关系、筹资的构成、医院行为等多个关键要素,也需要放在更大的制度、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考察这些要素相互间关系及作用机制。

最后,重视具体机制设计。从经济领域,如公共交通、能源、水资源的供给模式概念的应用,目的也是要进行系统的优化。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则提供了如何设计某种机制或规则,提供走出困境并实现特定经济或社会目标的思路。机制设计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博弈论、制度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等理论的综合应用。从概念影响渊源来说,供给模式概念也受到机制设计理论的影响,在健康服务领域,强调供给模式,也是要意味着进行系统的优化。

当然,不同概念和视角间,更多是补充作用。虽然,国外在健康领域没怎么使用这个概念,但在中国卫生健康服务滞后、快速发展、需要系统借鉴国外典型公立医院供给经验的时代背景下,应用这个概念工具对公立医院研究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 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在全部期刊中用“供给模式”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检索日期2010年2月4日。

② 因文章发表到被CNKI可被检索存在数月时滞,因此,2010年数据比实际数要少。

③ 主要是对Science Direct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ProQuest)、Emerald等数据库的检索。

④ WordNet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乔治・A・米勒(George A. Miller)的指导下从1985年开发的大型英语词汇数据库,有别于一般字典,它包含语义及关系信息。

⑤ Provide语意与supply接近,英文中也有用provide的名词形态provision。

⑥ 保罗. 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85-113页。

⑦ 具体可参见费孝通: 《关于乡镇发展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与“江村经济六十年”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1] Schéele, Siv, A supply model for public transit services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 1980,14(1-2):133-146.

[2] Fukushima, Masao,Yoshiaki Morinaga, Hisashi Mine,A heuristic decomposition approach to optimal control in a water supply model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2,11(4):338-348.

[3] Voort, E Van der. The EFOM 12C energy supply model within the EC modelling system Omega, 1982, 10(5):507-523.

[4] 乔治.斯蒂格勒.价格理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103-115.

经济学常用公式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公路经济;应对策略

一、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构建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科学发展路径,这是我们当前应该重点考虑和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做好公路经济发展对新时期发展需求的适配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新时期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转变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对于城镇发展来说,公路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角色,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化发展建设的关键工具。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新趋势,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类交通需求。第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公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可以有效地对于地域距离限制问题进行解决,这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量。公路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更好地对当地产业结构发展进行带动,同时实现对产业发展的有效引导。第三,推动工业健康发展。在公路经济健康发展中,可以对于当地周边交通条件进行合理的改善,同时实现对当地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推动。不同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是不仅相同的,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推进公路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升当地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实现对工业体系布局的合理调整,这对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

三、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的转变思路

第一,对于经济路产核算机制进行改进。路产核算对于该公路经济管理来说是悱恻重要的,同时也是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策略调整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地展开路产核算工作,可以对于公路路产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与核算。在进行公路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公路路产核算需求,对于公路修建技术标准进行明确,为不同公路提供不同的核算方式方法,同时对账目进行具体化、细致化的处理。只有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对于路产核算机制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对于路产情况进行科学、准确地统计,对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让公路路产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引入资产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这对于公路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公路经济管理中,要对于路产核算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投资成本进行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让公路经济发展方式与策略的转变获得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第二,为公路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行政保障。对于公路经济发展来说,行政保障也是必不可少和发展关键的。对行政保护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更好地为经济改革工作的落实提供支持和保证,同时这也是当前相关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在展开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过程中,要从局部入手进行分析,再从科学的角度对整体进行分析。以点带线是实现改革突破的重要思路,同时也是确保经济管理创新改革有效的必要前提。在公路经济发展中,要提前进行局部试点,通过实践论证之后,在确保具备一定改革发展经验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推广工作,这样也才能提升管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性和成功率。现阶段,我国公路经济发展中,行政保障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有关部门要对自身职能进行改进和调整,在对改革方式进行改进的同时,完成公路经济发展方向的有效调整。另外,针对于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也要对执法工作进行相应的强化。打造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执法机构,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发展保障。第三,加强公路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在公路经济发展中,公路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重视相关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公路经济管理工作开展中,相关管理人员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理念,认识到公路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工作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重要属性和职责。在日常理念宣传和培养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入一些研讨会议,让从事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地参与,对自身的见解和意见进行表达,通过不断地交流,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树立先进典型和榜样,为整个队伍构建一个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提升认识,将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观念与思路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相关发展需求。另外,我们也要积极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让相关从业人员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身服务的方式进行改进,打造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提升队伍的先进性和业务素质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新的发展需求下,公路经济自身的发展方式要结合新时期的新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对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于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全面贯彻和落实,对当前路产核算机制进行完善,为公路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行政保障,加强公路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只有对于影响公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和调整,这样才能让我国公路经济步入正确发展路径,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36)

[2]汪小兰,罗芳.公路经济效益限制因素及解决策略[J].中国外资.2013(21)

[3]郭秀凤.浅析如何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经济学常用公式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 经济学 作用 思维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类型的学科,其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得到应用,例如几何学在建筑理论中的应用、代数在航空航天科技中的应用等等,经济学作为一门文理结合的学科,在做经济学研究和日常经济思考活动中,数学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从高中数学所学的知识出发,浅析高中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一、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周海涛先生曾说:“数学方法为经济学理论的突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位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经济学中,数学的很多研究方法都适合于经济学的研究中,一是数学的一大特点是应用的广泛性,由于数学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学中衍生出了很多与数学研究有关的经济分支,例如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福利经济学、博弈论等,在这里,博弈论应用的是数学的概率研究,根据不同事情所出现的概率来判断经济中的具体走向和利益得失,经济计量学作为一门经济统计类的门类,应用的就是数学中的统计学,通过对很多数据的合理统计,得出一个固定的结论应用到经济发展中等等。

此外,数学方法不仅能对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而且还能对经济现象进行质的分析。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这个原理应用在数学和经济学中也不例外,通过数学方法对经济学中的质进行分析,考察经济学中从量到质的转化,不失为用数学方法了解经济学原理的好方式。

二、数学思维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数学这门学科应用的思维方式很多,比如逻辑思维、推理思维、逆向思维、归纳和空间立体思维等等,这些思维方式同样可以应用到经济学中。比如经济学就是一个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在经济学中,很多的经济现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也像数学解题一样环环相扣,每一个看似独立的经济现象都与其他经济现象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经济危机中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银行倒闭、股市低迷等,仔细想来都是与当时的整体的经济形势带来的连锁反应,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而是运用逻辑思维,把这些现象整合起来找出其中的关联,只有这样,才能使真题的经济分析变得客观和全面。

再如逆向思维是数学中需要用到的重要思维,在很多数学问题中,如果正面思考解决不了,就可以根条件层层逆推,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于经济分析也十分有用,比如当一个企业面临倒闭时,这是最后的一种由于经济亏损造成的结果,但要想知道这种结果产生的原因,就需要用逆推的方法,在查账时通过对账目的层层还原,找出该公司在账目中暴露出来的漏洞,在通过对公司资产的还原,统计中亏损的具体数额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立体思维原本是几何中常用到的思维,但是在经济统计中同样适用,因为经济现象和财务数字并不是单纯的、片面的,把数字有机整合的过程也就是构筑立体思维的过程,而经济学图表常出现的立体规划也是运用了数学思维的合理例证。

三、高中数学学习内容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高中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也能得到很好的运用,例如通过数学的抛物线判断商品的价格走势,数学中的概率问题用以分析商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等等,此外,在数学习题练习中,我们也时常遇到一些通过数学公式解决经济学问题的例子:

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 ),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像这道题的解题方法就是用数学公式来解决,具体的算法是先通过流通货币量的增大来计算商品的贬值幅度,通过数学公式算出贬值幅度为[15-10*(1+20%)]/15=20%,再用贬值幅度和货币量的价格比推论出现在价格为15*30/12=37.5元。这道数学题目看似简单,却应用到了很多经济学公式,比如经济学中对于贬值问题的算法,货币需求量和商品增值和贬值的关系等等,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像这样的数学题目有很多,我们在计算数学题目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应用到了很多的经济学知识。

综上,本文通过数学中蕴含的经济学知识浅析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通过数学看经济学,经济学可以变得很简单,因为虽然有很多的经济学术语我们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公式轻而易举的算出经济学中想要求得的答案。其实,任何一个门类的知识都是与其他门类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只要我们能认真的观察,把各种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就会使很多复杂的专业知识变得简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文修.经济学研究与数学方法――从诺贝尔奖看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经济科学,2002,(01).

[2]史树平.数学与经济[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