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8 10:28:05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篇(1)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个目标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加强科学的指导和实践。下面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自己的几点经验。

一、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推荐适宜的读物。

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而幼稚,往往把理想当成现实,所以,他们特别喜爱神话、童话和寓言故事;同时,由于他们活泼又好动,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因此,简短的古诗、成语故事和上口的儿歌、顺口溜也是他们的所爱。当然,选择的读物不仅要题材广泛、语言生动,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通过美妙的文字和优美的图案来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逐步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和审美情趣。

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阅读机会,我设置了“小小读书角”,动员学生们把个人的各类有益读物存放在图书角内,让大家一有空闲便相互传阅、仔细阅读。同时,我还组织大家上学校阅览室阅览,这样做,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富有趣味的材料和时间来进行阅读。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使学生勤于阅读、乐于阅读。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看书缺乏耐力。指导课外阅读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

1、画写结合

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历浅,因此,我要求一年级学生将读物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他们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运用绘画进行再创作;到了二年级,我提高了要求,不仅让学生画出来,还要求学生作简单的文字叙述,由图到图文结合,学生的兴趣始终高涨。

2、拼读识字

凭借注音读物,我鼓励学生每天主动识一个或几个生子,把他们写在识字本上,每两周举行一次“识字”比赛,大家争当“识字大王”的劲头很高,有些小朋友在扩词中(口头说,不要求书写)还出现了“白帆”这样的词汇。使人惊喜的是,“识字大王”并非一定是成绩好的小朋友,那些成绩平平的孩子识字出人意料的多,这对他们无疑是一种激励。

3、词语接龙

为了达到记一个而串一组,我采用了词语接龙的形式。如学了“车”。让学生组成“车上”“上海”“海中”“中国”……这样由点到面,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

4、模仿表演

①讲故事。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每节语文课上,我都安排3——5分钟的课前交流,请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次,有一个学生声情并茂地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学生,故事讲完后,学生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并询问他是从那里学到了这么好的故事,他说他经常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画节目,并从中还学到了很多好听的故事,可以讲给同学们听。于是我就借势引导学生课外时间多看看注音故事书、童话书。我还趁势向学生推荐了《成语故事》、《益智故事》、《语文经典读本》……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们都迷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书。每当课前交流的时候,学生总是喜欢把自己新学到的故事讲给我和同学们听,什么《开天地》、《精卫填海》、《小羊喝水》等等,而且他们讲起故事来个个情趣盎然。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②表演。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形象,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读物以后,让他们分角色利用简单的头饰、面具来表演读物内容。通过表演,不仅创设了情境,使学生从中更直接的了解了读物的内容,又使表演者本身提高了表演能力,可采用配音表演、配乐表演、哑剧、小品或诗歌朗诵会等形式。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我采用了不同的阅读方法,牢牢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发问、质疑呢?

我对学生提出了“三读法”。既:“一读”要求学生扫清字词障碍,了解大意;“二读”要懂得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知识或道理;“三读”要质疑问难,在摘抄好词好句的基础上进行质疑问难。对于学生的发问,我总以表扬鼓励为主,并及时指点发问途径,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篇(2)

【关键词】提高;低年级;课外阅读;实效性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综合性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获取信息。一个人在信息社会中优秀与否取决于他获取信息的能力,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技能。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开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第一学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阅读浅近的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低年级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5万字。那么,如何把低年级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低年级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呢?

一、转变家长观念,重视课外阅读

在农村家长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能读、能背课本的孩子就是爱学习的乖孩子。家长们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也很少去阅读书籍,他们全然不知,课内学习后还需要课外阅读。所以,转变家长们原有的狭隘的观念是搞好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为此,在孩子们踏进小学大门的第一天第一节课,我为孩子们展示了在他们书包中找不到的《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告诉他们,这就是课外阅读的课外书;在第一次对学生提要求时,我说“孩子们,你们的书包天天至少要带一本课外书。”在第一次家长会时,我告诉家长:“你们不仅要辅导孩子们的作业,还要督促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让家长们从孩子们一上学就高度重视课外阅读。

二、激发阅读兴趣,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不久,识字量少,如果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读书的兴趣。教师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用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利用时间绘声绘色地为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鼓励他们自己也像老师一样自己读,自己讲,并把课外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分享,形成读书的氛围。为了让孩子们读得更有劲,我就在班上开展“课前三分中课外阅读交流”,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除此,我还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如每周评选“阅读之星”、“小博士”、“智多星”等,使学生中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从书学到丰富的知识,才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课外阅读。

三、推荐课外读物,引导阅读方向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现在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们阅读。农村家长和孩子们的鉴赏能力、免疫能力差,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推荐课外读物的工作。我认为,凡是对学生有教育性、益智性、趣味性的,不管是漫画,还是小人书,只要学生喜欢,爱读,都可以让他们尝试。如《睡前好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低幼版、《儿歌》、《日记起步》等等。

四、家校互动,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里进行,对于识字量不多的低年级孩子来讲,刚开始阅读有些困难,这就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孩子们上一年级时,我就让家长每天带头和孩子一起阅读,定期和孩子一起上书店购买课外书籍。二年级时,我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课外阅读时间安排,保证每个孩子每天应有3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家长每天督促检查孩子的阅读情况。有些家长喜欢用提问抽查的方式,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不管哪种方式,只要家长做了,孩子们的阅读肯定就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落到了实处。为了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的阅读情况,我专门设计了“课外阅读记载本”,让家长填写。主要内容有:读物名称____、阅读字数____、阅读时间____、家长签字____。在学校,除了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交流”外,我校还开设了每天20分钟的“读经典”,让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这样,家校互动,就把课外阅读做得实实在在。

五、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篇(3)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八忌”

《教育实践与研究》“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征文启事

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30多年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本刊关于作者投稿及稿件处理的重要启事

多措并举减轻课业负担

浅谈如何用学校愿景激励教师

关注心灵成长播种微笑阳光

让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

引导探究,上好科学课

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十大障碍

回首课改十年路展望未来一片天——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查总结(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篇)

抓好阅读教学三部曲

对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几点思考

奏响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曲

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展示能力的平台

浅谈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

创设课堂情境,让英语教学贴近生活

浅谈小学生的数学作业

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凝心聚力创新管理跨越发展

《论语》里面有“酱油醋”

清末民初义务教育学制变化评述

提高家长觉悟强化家庭教育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学业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及探索

农村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慎”与“善”——以重庆市巫山县中小学课题研究为例

对目前学校升旗仪式教育价值的思考

“QQ乐园”,我的“互动”班级

把“0”幽默一次

寻找支点,生成阅读教学文本的“磁场”——阅读教学中基于儿童立场的行为引导

新课改理念下语文课后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字当头

三“策略”寻觅三“感觉”——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之我见

怎样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听课习惯

精彩的课堂源自精美的细节

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小学中年级英语简短语篇教学浅探

让小学英语课堂体现时代特点

浅谈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十月,有一种思绪在绵延

课堂教学应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

本刊关于作者投稿及稿件处理的重要启事

就石家庄山区谈贫困山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谈基于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

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

让平实成为校本研训的灵魂

运用发展性评价改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走出作文教学高耗低效困境的思考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及指导对策

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理解与运用语言

语文课堂应走向简约朴实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感培养与交流

数学课堂教学中画图的运用

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课堂

激活例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篇(4)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2—0071—01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亲近书

1.卖关子。猜猜故事的结局、帮助主人公解决问题、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等等,这些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执教《小女巫》推荐课,通过看画面猜情节,读故事猜结尾,学生很快喜欢上了这本书。最后,在“我今天就去买。”“哇,这本书一定很好看!”的声音中拉开了阅读的序幕。

2.大声为学生朗读。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在他们还没有获得一定的识字量,还不能完全进入自主阅读阶段时,为他们大声朗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晨间、午后,我先后为学生朗读了《小猪唏哩呼噜》《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驴小弟变石头》《爱心树》《鸟窝里的树》《调皮鬼恐怖心》《我的爸爸》等一大批经典作品。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成立班级图书角,并不时往里面添加新书,让学生晨间读一读,课堂作业完成后拿来看一看。其次,注重榜样示范作用。再次,及时表扬爱读书的学生。“赞赏、认同是保持孩子热情的不竭动力”,除了表扬学生的阅读行为,还可以用非常夸张的语调与某个学生谈论他读过的书,寓有意于无意间,其他的学生自会参与进来,良好的阅读氛围自然会形成。最后,引入评价机制。班内设“读书排行榜”,定期评选“读书明星”,并给“读书明星”奖励新书表示鼓励。

4.亲子共读,让学生爱上读书。首先在家长会上下工夫,让家长会成为故事讲述会。其次可以为家长写信。在一部分家长还没完全形成读书的意识时,书信架起了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最后利用博客之便,把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及时说给家长听。如此,又有一批家长跟上了,而家长的介入又为学生亲近课外读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爱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从二年级一开始,教师就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文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总结出“读、勾、问、悟”四步法(读: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询问或查字典解决。勾:用心读课文,勾划出好词佳句。问:提出读文的困惑。悟:将读文时的感受在相应的文字旁边进行批注。)这四步法尤其是刚开学的前两周,几乎是学习每篇课文时都应进行强化。慢慢地,学生养成了勾划及批注的习惯,这也为深层阅读奠定了基础。

课内得法课外用,习惯培养还体现在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在学生有了勾划及进行简单批注的习惯后,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又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培养他们积累的习惯。笔记内容分三个版块——好词、佳句及感悟。尤其在感悟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种写法:一是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二是和作者进行对话;三是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四是把自己放到故事中,用心感受,写心得;五是写出自己读到喜欢段落时的感受;六是赏析语句。实践证明,这几种方式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当然,从不会到会,从写不好到写好需要一个过程。这期间,教师需要耐心指导。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25-01

自小学二年级起,学生开始接触看图写话,它是写作的雏形,到了三年级,作文正式登陆到小学生语文课堂上来,这时候的写作内容相对简单。到了小学高年级,写作的难度逐渐显现出来,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高有低,从而引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更多关注。课外阅读是指课堂之外的阅读学习,是除课堂教学外,学生汲取营养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外阅读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高年级写作现状

1.缺乏素材。写作素材是指从生活中看到、听到,未经加工的原材料。当今社会,孩子们的交际范围过于狭窄,独生子女偏多,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可以说是蜻蜓点水,甚至到了小学高年级好多事情依然是家长代劳。虽然物质生活富足了,有机会出去旅游,但却严重缺失对旅游景点的感触,仅仅停留在浏览的层面上,每次写出的观后感也是味同嚼蜡,毫无生气。

2.题材陈旧。现如今的小学作文中不乏出现十几年前的写作题材,例如:写好人好事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一题材。这一题材“历史悠久”,且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然而当老师和家长看到孩子们的作文时,却是唉声叹气。一个班上40个学生,当有二十几个学生写扶老奶奶过马路时,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做何感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学生真真切切地帮助过老奶奶过马路呢?

3.缺乏想象力。想象力是艺术的灵魂,写作文也不例外。作文如果没有想象力就像生活的黑白照片,没有色彩、没有光泽。小学生正处在好奇的年龄段,正是想象力丰富的大好时机。然而我们看到的小学高年级作为时,却是一脸失望。想象力的应用无从谈起。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们的想象力哪里去了?

4.用词不当,语病多。小学高年级学生词汇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写作需要。当我们读起学生的作文时,不难发现,平时做词语搭配没有问题,在作文中却能出现用词不当、语病较多的现象。这也是老师和家长比较头疼的问题。

二、课外阅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的益处

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甚至出现了和英语、奥数相似的课外辅导班,且炙手可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课外阅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的益处。

1.主动、自发的课外阅读,增加小学生写作素材。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工作繁忙,教师面临着成绩、升学的压力,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如此之现状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加工转换。课外阅读的方法很多:书籍、报纸、新闻、网络、媒体,它会让学生快速了解文学经典、国内国际时事,这也就为写作增加了素材。然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孩子养成主动、自发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小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向,从而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汲取课外阅读的营养,为小学生写作打下积累素材的基础,让高年级小学生的作文不再无话可说、无病。让更多、更新的素材写进高年级小学生的作文中来。

2.增加课外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丰富小学生写作题材。目前,教师和家长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小学生写作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家长也积极给小学生购置当下较流行的课外读物。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小的这一现象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高年级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内容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例如:漫画、科幻故事等一些娱乐、休闲类的书籍;报纸类接触的较少;通过网络更多的是玩小游戏,而不是去获得新闻、事实,这也是好多家长禁止孩子上网的主要原因。一些媒体毫无选择性的播放各种信息,孩子接受起来也没有筛选。这样的课外阅读有多少价值?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因为教师和家长要真正做到增加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才是长久之计。经过这方面的锻炼,高年级小学生的写作题材不会仅仅停留在“扶老奶奶过马路”这种老掉牙且不切实际的事件上,才会和事实相连,写出更符合实际、更有自己想法的文章。

3.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今,高年级小学生的作文缺乏想象力,一是高年级小学生本身缺乏想象力,二是高年级小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象力。这时候,需要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加以引导。如果是前者,这就要求我们多多带领高年级小学生去感受生活,多多阅读童话、神话等读物,帮助他们去挖掘潜在的想象力;如果是后者,老师和家长可以细致地找出课外读物中表达作者想象力的句子或片段,让高年级小学生进行临摹,久而久之,他们将会掌握这种表达自己想象力的方法。

4.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层次,获得更多有关写作的知识。高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往往停留在最低层次――了解故事情节,对其他的内容不予重视。这种课外阅读是休闲式的阅读,除了故事情节外,学生并没有收获其他,例如:新颖的词汇、优美的句子、漂亮的段落层次、突出的主体等,都没有细细品味。这样的课外阅读对于他们的写作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我们必须提高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层次,让他们从词句到结构、主体都有一个全新的掌握,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面对高年级小学生写作现状,教师和家长必须要重视课外阅读这一环节,它对高年级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育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古秋云.以课外阅读为契机,活化作文教学――浅谈课外阅读对作文教学的影响[J].语文月刊,2012,(06).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篇(6)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阅读能力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写离不开读,读是在为写打基础。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读上面,通过读,为以后能够生动形象表达、中高年级的作文写作奠定基础。但是现如今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不仅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不能提供很多的帮助,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孩子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教师和家长过分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不考虑如何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在阅读技巧上,严重缺乏创新。调查研究发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缺乏运用朗诵的手段,增加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操的阅读技巧。只是一味地强调阅读,想要从阅读的数量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寻求提高阅读水平的技巧,对于学生长久的身心发展,是不能提供应有的帮助的。根据近些年来,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摸索,本文可以给从事这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师,提供如下几点建议。

1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形象记忆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在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上,一般都会配有形象、生动的插图,而且很多插图都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看插图,理解课文所要讲述的内容。比如说,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插图,从插图中弄懂小村庄变化的原因,由于这些插图连接起来就是一个个的故事情节,所以让学生讲述这些插图,不仅可以让课文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明白文章所蕴含的意义。所以说,图文结合,对于引导学生形象记忆非常有帮助。

2读思结合,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新修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要求,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慢慢地学会独立的进行思考,不仅要读书,还要学会读书。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把读书和思考联系到一起,比如,在《果园机器人》一文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插图进行学习,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当然,在自读课文之后,要让学生们自由的进行探讨交流,通过提出一些像“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这样的问题,活跃教学的过程。

3读说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虽然,读与说是对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是信息的输入,另一个则是信息的输出,但是这两者都是考验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所以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把读和说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阅读能力训练,严格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学生,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的能力。例如,在《香港,璀璨的明珠》的学习中,在完成课文的学习之后,还要让学生自己讲述一下自己游览过的景色,通过讲述自我的经历,拓宽视野的同时,提高自己说的能力。

4读演结合,提高师生的互动能力

众所周知,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留孩子的天性,这就需要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很多文章都是声情并茂的,如果能够用声情并茂的形式教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讲述的内容,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故事,把难以理解的问题以简易的方法表示出来,这样才能突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难点。例如,在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时,要先让学生图文对照的认真阅读课文中的内容,然后让他们自己寻找可以搭档的小伙伴,把课文中的情景自己表演出来,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孩子们的表演能力。相信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能够更好地激发,也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与教师、同学间交流的机会,让轻松、自在的实践活动成为孩子们课堂的主题。

5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专业性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而人才的培养是要从小做起,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脚步逐渐加快的今天,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听、说、读、思的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并且只有在教学中做到这几方面同时兼顾,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本文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思的能力的介绍分析,只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某些方面,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要多做一些实际的调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2] 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2).

[3] 张保民.浅谈课程改革下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5(3).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篇(7)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 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小学的阅读主要是课内教材的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读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激发阅读兴趣

以兴趣为先导,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要时时处处、多层面、多角度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新教材中有关中外名著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做一些内容的拓展和情节的延伸,就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展现课文内容的视频资料。学生对野人、荒岛充满了好奇,顺势向学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学生的阅读热情被点燃,下课后马上向学校图书室借了这本书,争着阅读。

二、创建浓郁的阅读氛围

首先,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帮助,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有条件的家庭,提倡亲子阅读,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其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学生家中藏书。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后,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特级教师支玉恒说:“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三、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其一,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二,指导学生用好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的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其三,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四、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鲁迅先生曾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在平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文章的篇幅长短、内容深浅等方面的情况,着力为其推荐一些正确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儿版,还有像《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安徒生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作品《西游记》,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战斗故事《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人文地理书籍《海底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等。另外,还可向学生推荐与教材同类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课文《黄果树瀑布》,可推荐学生阅读《迷人的张家界》一书;学习了《早》这篇课文可推荐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课文《莫泊桑拜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小说《项链》或《羊脂球》等,以此作为课内课文学习的补充。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五、语言积累,培养思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极有利于学生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扩散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扩散性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 ,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如:对于低段的学生,重在激趣,要求他们认真阅读 以便讲给别人听;不求深度和广度 ,以学生愿读 、爱读并乐于表达为目的。对于中段的学生,则引导他们有 目的地读整篇的故事。主动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 ,以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对高段的学生,除了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作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提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