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海洋化学论文

海洋化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6 01:13:46

海洋化学论文

海洋化学论文篇(1)

记者:中国海洋文化论坛已成功举办多届,论坛对海洋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吴常文:海洋文化论坛和海洋文化节作用是不同的,论坛更加侧重学术方面的探讨。这几年,我们国家海洋文化方面学术交流太少,并且许多在区域范围内举行。通过举行论坛将专家集中在一起讨论交流,可以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推动海洋文化的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的成果对海洋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带动。

记者:对今后中国海洋文化论坛的举办有何计划和想法?

吴常文:首先,要确立更明确的主题。以往的论坛也是从几个不同的主题切入来探讨海洋文化,比如“东亚岛屿文化”“浙江海洋文化”“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与社会和谐”“海洋文化与社会发展”等。这样有主题、有针对性的探讨,能够挖掘的更深,关注点也会更集中。这一届海洋文化论坛也有自己的主题――“海洋文化与城市发展”,很多专家从这个角度发表了看法,他们提出的很多意见和建议对沿海城市特别是舟山市的海洋文化与城市的发展有很好的参考。以后的海洋文化论坛主题要更加细化,我们希望每一届论坛都能对海洋文化发展的某个侧面有所贡献。

其次,要邀请更多国内外相关专家参加海洋文化论坛。其实我们已经邀请过日本、韩国专家参与了几次海洋文化论坛。我们计划把明年的海洋文化论坛做的更好、规模更大些,我们会更广泛地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海洋文化论坛。

再次,把中国海洋文化论坛和中国浙江国际海洋科技论坛、中国海洋经济论坛连接在一起。这3个论坛都是我们学院主要组织和承办。如果可能,希望能够在中国海洋文化节上把3个论坛串联在一起举行。把海洋文化真正做大做好,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因为海洋文化的范围非常宽泛,内容非常丰富,仅靠文化方面的专家是不够的。把3个论坛捆绑在一起,3个领域的专家之间可以产生更多的碰撞,海洋的科技、经济、文化可以有更好的交融和影响。

记者:此次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代表着这个中心正式成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基于怎样一种需求?

吴常文:1997年,中国海洋大学组建了第一所海洋文化研究所,紧接着浙江海洋学院在1998年也组建了海洋文化研究所,之后一些高校也开始陆续建立类似的机构。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我国有专门组织对海洋文化研究的时间也不过十几年,而且这些机构都分散在各地、分散在各个高校中,对海洋文化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现在,国家对海洋文化越来越重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也要求我们对海洋文化有更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这种要求非常迫切。从前对海洋文化的研究,多是从狭义的海洋文化范畴进行,用这种思路和模式做强做大海洋文化产业是很难的,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层面、组织更多的力量来展开工作。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机构来进行统筹和引领,把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凝聚起来,把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等等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于是,在中国文化报、社舟山市人民政府、中国海洋报社的支持下,在我们学院共同建立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记者:舟山和浙江海洋学院有何优势和条件使该中心落户于此?

吴常文:舟山身处海岛,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很多城市无法企及的海洋资源,特别近些年发展的一些新兴的与海洋有关的产业,比如港口航运、船舶业、海洋旅游业等。舟山还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可以说舟山的历史就是海洋文化的历史。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海洋文化的发展,近几年对海洋文化建设的投入非常积极,有很多支持的措施。而浙江海洋学院是最早开始进行海洋文化研究的高校之一,除了海洋文化研究所之外,还挂靠有浙江省海洋文化研究会,已经凝聚与积累一些研究力量和研究经验,培养了一批海洋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基于这些因素,我认为舟山和浙江海洋学院具备组建和运行“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的条件,学院的海洋文化研究所也会“收编”入中心。

记者:“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目标是什么?将涉及哪些方面的工作?

吴常文:“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应该既是实体研究中心,又是开放式研究机构;既有固定的研究人员,又能吸引更广泛的研究力量。中心将以“开放联合、密切合作、前瞻务实、共同发展”为原则,逐步拓宽合作研究领域、提升合作研究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战略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组织开展海洋文化研究、海洋文化学术交流、海洋文化节庆活动等,力争把中心打造成为我国海洋文化发展思想库、海洋文化研究基地、海洋文化学术活动中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肯定要涉及到:海洋文化方面的理论研究;海洋文化资源的挖掘;对海洋文化进行分类,细化研究;将海洋文化与旅游、船业等结合,让其更全面的发展。

记者:如何组织起一个部级研究中心应具备的研究力量?如何确保它的权威性和高端性?

吴常文:我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需要组建一个领导小组,由几家主办单位共同形成决策层,制定中心运行的方向和方案。其次,要组建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吸收国内海洋、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发挥专家在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专家能够真正从我们国家海洋的发展来考虑,切实地为海洋文化的发展做出最重要的贡献,这也是保证中心研究力量和权威性的重要层面。在具体的运作上,需要聘请一批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队伍,除了常驻中心的浙江海洋学院的专家外,还要广泛聘请其他单位的专家,更大范围地凝聚研究力量。这些工作需要一步一步推进,现在最紧要的是做好基础工作,让中心的整体运转尽快走上轨道。

记者:具体工作将如何展开?

海洋化学论文篇(2)

关键词:大连;城市文化;海洋文化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全面部署。并特别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它能为一个城市在综合竞争中提供巨大优势和不竭动力。发挥城市文化优势来经营城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随着全球化所引发的城市竞争,文化策略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生存的关键所在。

然而,中国城市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物质文化定位和发展趋同化以及城市精神文化缺位、错位等问题。同时,文化全球化也对我国城市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城市文化风格上也有向欧美强势文化靠拢的趋势,在城市发展中不注意维护自己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色。此外,文化设施缺乏、理论研究和高素质人才的匮乏以及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化的矛盾性格等也是城市文化问题的原因。因此,如何发展城市特色文化,是许多中国城市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大连市建设海洋文化的重要意义

海洋文化是我国沿海城市的特色文化之一。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和体系,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海洋文化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市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海洋文化作为个体城市的特色和“名片”,纷纷打出“海洋文化城市”的旗号。在世界六大都市群中,五个由海滨城市群组合而成;在GDP最多的世界十大城市中,五个属于著名的海滨城市。从世界范围看,美、英、日等经济强国无一例外都是借海振兴。

大连提出过发展海洋经济为主体的建设“海上大连”计划,又制定了《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做强、做大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加快大连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事业,全力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开拓和营造海洋文化氛围,是新时期下发展大连城市经济,增强区域城市竞争力,建设大连重要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决策的重大举措。

三、大连市建设海洋文化的现实基础

大连市,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东北亚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区域,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大连海洋文化资源作为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大连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具有自己的特色。首先,大连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大连沿海地区古迹遍布,比如大连古龙山洞穴是迄今在大连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长海县广鹿岛的小朱山古人类文化遗址,反映了大连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全貌,证明6,000~4,000年前大连的渔业生产已具有较高水平。近代海洋战争历史文化悠久。例如,庄河花园口是日军侵占旅顺的第一登陆点;大连湾海防炮台等都是重要的海防工程;著名海军基地旅顺口,曾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场。大连海洋文化景观丰富。大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地学形态的多样性使大连的海洋文化景观形成多元化特征。大连属基岩海岸,岸线曲折,岬湾间布,山丘临海,基岩,海蚀地貌发育完全,形成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大连现代海洋文化景观丰富。海洋极地馆、圣亚海洋世界、世界和平公园、蛇博物馆、金石滩等的建成,为大连营造出浓烈的海洋文化氛围。此外,大连涉海工业基础雄厚,海洋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大连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是驰名中外的天然良港,拥有煤炭、原油、集装箱和管道运输等多种码头。大连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雄厚。大连拥有许多旅游景观、历史古迹、优良海滨浴场等。并且拥有多种海洋民俗节庆旅游资源。大连的海食文化资源已具规模。大连的海味名菜600余种,如烧海参、蒸鲍鱼、爆干贝、炒香螺、涮文蛤等,体现了中国烹饪艺术和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大连城市海洋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首先,对海洋文化的重视不够。谈及海洋的时候,往往只重视如何加快海洋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发展,而对海洋文化却少有论及。公众缺乏对建设城市海洋文化的共识。大连的城市文化是什么?海洋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表达形式?市民往往只有片面的或肤浅的理解。其次,海洋文化观念落后。在开发海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注重环境保护,对海洋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现象,海洋环境受到污染。海洋意识的缺乏和海洋法规不健全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第三,人才短缺制约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展。缺乏一支能够适应海洋事业高速发展的海洋人才专业队伍,海洋科技队伍规模小,海洋经济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第四,缺乏对海洋文化的专门研究。对海洋历史文化挖掘和开发不够。大连有丰富历史、军事、商业、经济和科技的海洋文化底蕴,但挖掘开发不够,具有大连城市特色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不突出,广大群众参与海洋文化活动和文化创作不多。

五、大连城市海洋文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提升公众海洋意识,加大海洋观教育。通过媒体宣传、社会活动、学校教育等方式,宣传海洋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加强保护海洋意识的宣传,强化对海洋开发的管理与监督,制定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学校开设海洋法、海洋观、海洋国土课程,为加强海洋文化的塑造与提升,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有条件的大学可以开设海洋法选修课。其次,要注重培养海洋人才,选拔海洋名人。可以建立制度,以吸引和鼓励献身海洋、开发海洋事业的人才。选举城市海洋名人,使之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借用名人优势,开展文化宣传,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海洋名人可以是以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海洋领域里或非海洋领域里但为海洋学科理论与实践作出历史性、创造性贡献的重要人物或杰出人物。其成名可能在某一历史时期与某一或某些事件有关。第三,可以加大海洋科学研究,推动海洋文化。海洋科学研究推动滨海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城市海洋文化地位和水平的重要体现。高水平的海洋科研机构和众多的海洋科研人员,是滨海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使之成为内涵丰富的城市海洋文化。第四,组织多种海洋文化节庆等大型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打造有特色、高效益的海洋文化精品,扩大经济规模,增加社会影响,形成在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海洋文化产业。第五,丰厚文化底蕴,提高海洋文化产品品位。大连市海洋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今后应深入发掘隐性海洋文化资源,增加海洋体育、海洋娱乐等海洋文化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庆祝,吕世欣.论海洋文化在大连城市发展中的战略考量[C].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

[2]黄鹤.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西方城市运用文化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和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6.1.

[3]林瑞才.厦门海洋文化建设的思考[C].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

[4]林宪生,张磊.海洋文化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5]柳和勇.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内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9.3.

[6]徐宛笑.城市文化现代化的回顾与反思[J].学术论坛,2008.7.

[7]张令品.沿海省份的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C].中国海洋文化论文选编.

海洋化学论文篇(3)

关键词:中国;海洋旅游;文献分析

一、引言

由滨海、海岛、海上及海底旅游活动所组成的海洋旅游,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低投入高产出的价值所长,一度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针对此现象,不断有学者对海洋旅游进行综述研究。谷明(2008)对国外滨海旅游进行了梳理;张红霞(2005)、张广海(2008)、周国忠(2005)等学者,分别针对国内海滨、海岛及海洋旅游进行了综述;陆林(2007)、张广海等(2007)对国内外海岛、海滨旅游研究做了对比梳理;除此之外,不断有学者对海洋旅游专题研究进行综述。刘俊、保继刚(2005、2007)对国外海滨度假地形态模型及英国传统海滨度假地衰退做了梳理,陈金华等(2008)综述了国外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

但上述成果,侧重点均在海洋旅游的具体研究内容上,专门针对我国海洋旅游研究文献的分析尚不多见,本文将依据609篇期刊论文进行研究。这609篇论文是通过在CNKI上搜索“海洋旅游”、“海滨旅游”、“海岛旅游”、“滨海旅游”、“岛屿旅游”等主题筛选得到,内容较为全面,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海洋旅游的大部分研究成果。

二、国内海洋旅游文献分析

(一)文献时间分析

文献时间自1984年至2009年8月。图1为历年海洋旅游文献的数量分布图。由图1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处于总体上扬的态势,说明学术界对海洋旅游的关注逐年增多;但上升中存在波动,波动最低点为:1993、1997、2003、2009。1993和1997最低波动点的产生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制度转型带给学术界的影响所致;2003波动是“非典”的影响;2009存在波动主要是因本研究所选取的截至时间所致,暂不具有分析价值,应从波动点中剔除。

根据上述分析及图所示,将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分为4个阶段:1984-1991年,稳步发展期;1992-1997年,徘徊观望期;1998-2003年,快速增长期;2004-2009年,高速增长期。4个阶段的文献分别有12、42、160、395篇。第一阶段共有7年,但文献数量相当较少,其他3个阶段均为6年,论文数量却逐次增长。

第一阶段,属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旅游业刚刚起步,学术界对海洋旅游的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较第一阶段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如图1所示,此阶段存在明显波动,这主要是因我国社会、经济制度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导致学者对海洋旅游的研究持一种观望态度;后两个阶段,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导致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年份均呈快速或高速增长状态,这与转型之后的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很是契合,在这两个阶段,我国旅游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之有力的政策支持,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则直接促进了国内学者对海洋旅游的研究。由此可见,每个阶段所呈现出的文献分布特征与我国的国情都是紧密相连的。

(二)文献期刊分析

这609篇文献,出自283种期刊杂志,核心期刊68种,所载文献168篇,占总数的27.6%。由此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较为分散,学术水平尚待提高。

根据所涉期刊类型,得知海洋学、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等领域对海洋旅游的研究最为集中。其中《海洋开发与管理》、《海岸工程》所载文献最多,这说明海洋旅游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途径。其次是《经济地理》、《旅游学刊》和《人文地理》对其研究也较为集中,且文献质量较高。其他类期刊,从类型来看也多以地理类、经济类、海洋类、综合类杂志居多,这说明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尚处于学术争鸣的初期,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之海洋旅游的高度综合性,今后势必会有更多的领域迎头赶上,使之不断完善。

(三)文献所涉区域分析

经统计,71.76%的文献以我国沿海某省(市)为个案研究;3.94%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涉及国外区域的文献约占2.79%;整体阐述我国海洋旅游或不涉及具体区域的文献占总数的21.51%。由此可知,我国海洋旅游学术研究总体上处于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状态,认识上还停留在微观探索阶段,对国外的海洋旅游研究尚显薄弱。

由表1可知,文献所涉区域基本涵盖了我国沿海所有省份及地区(除台湾省)。其中对浙江省的研究最多,而此区域又以舟山群岛的研究文献最为丰富。这与舟山群岛秀丽的海岛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以山东、辽宁、福建、海南、广东等省份为案例的文献也很多,这与这些省份如火如荼的旅游开发活动相契合。相比之下,学界对上海、天津两直辖市的关注略显不足,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两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落后,而主要由于对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明显好于海洋旅游的开发实践所致。但广西、河北和江苏研究文献偏少的原因与其相对落后的旅游业发展实践是不无关系的。由此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实践为导向,尚缺乏主动探索理论前沿、开辟未知领域的敏锐触角。

分析各区域研究范围,可知每个区域的研究状况也不尽相同。浙江集中于舟山群岛、辽宁以大连为主、河北对秦皇岛的研究最多、江苏主要针对连云港进行研究。相比而言,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旅游研究状况较为均衡。此外,把海南作为整体研究的文献较多,这与近年来国家把海南提升为“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纵向分析所涉区域文献,可知对各区域海洋旅游研究大多集中在第3、第4阶段,尤其以第4阶段文献数量最多,增速最快,这表明对各区域海洋旅游研究在近几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四)文献研究内容

依据内容,对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见表2),得知五大类中,“开发对策类”论文数量最多,主要集中于发展海洋旅游的条件分析、资源评价及产品设计等方面。这说明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多以旅游开发为导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反映出我国的海洋旅游开发尚处于摸清家底、产品策划的初级阶段。分析各文献提出的具体开发对策,发现许多研究不同区域海洋旅游开发的文献提出的开发策略很是雷同,缺乏相应地针对性,这也许是由海洋旅游资源共性大、个性小的特点所致,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学术界对海洋旅游开发研究的深度尚待提高。“专题研究类”所涉内容颇广,文献数量较为分散,但对海洋文化、旅游地间关系、旅游影响、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研究相对集中。其他三大类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综述类”前文已做分析,“简介类”多是对景点景区的介绍,学术意义不强。

从阶段性上分析,第一阶段论文的研究内容集中于海洋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条件分析,对其他专题的研究很少;第二阶段尽管依然以“条件分析与规划”、“资源开发与评价”的论文为主,但所涉内容较第一阶段有明显增多,旅游影响、环境感知、开发模式与布局、海洋旅游空间结构等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第三阶段,无论是论文的数量还是研究的类型都有大幅度增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阶段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开始应用于海洋旅游的研究之中。此外,随着海洋旅游的逐渐深入,海洋旅游分区基本形成,管理与保护工作日渐启动,有关市场开发与旅游地间关系的研究有所增加,对国内外的海洋旅游研究进行阶段性梳理的文献也已出现;第四阶段是海洋旅游研究的高速增长期,文献数量最多,所涉内容也最为全面,专题研究更为细化,出现了对法律政策、无居民海岛开发、海洋旅游基础设施、海洋旅游安全、旅游生命周期等内容的研究。由此可见,我国的海洋旅游研究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出新的内容,其总体走向是研究视角不断开阔,所涉内容日渐加深。

(五)文献研究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研究的分类方法(见表3),之后对我国海洋旅游文献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见表4)。

分析表4,可知我国的海洋旅游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其他类方法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说明我国的海洋旅游研究离科学性、标准化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但标准化、定量性的研究方法已经开始引入海洋旅游的研究之中,如在旅游指标体系构建、环境承载力研究、空间结构分析等方面,一些较复杂的统计方法(层次分析、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回归分析等)不断被应用,学界较为前沿的GIS空间技术及模型构造等方法也有学者进行了采纳。观察表4,还可发现,在海洋旅游研究的第四阶段,出现了一类新的描述方法,本文称之为“标准化描述”,此类方法大多采用SWOT分析、IPA方法、钻石模型等对海洋旅游的开发条件、游客满意度等进行定性分析,由此可见,即使是定性描述的方法也已日渐走向标准化。相信随着海洋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科技术的日趋成熟,有关海洋旅游研究的方法必会更加科学、系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

三、结论

基于文献时间分析,得知我国学术界对海洋旅游的关注越来越多,且每一阶段的海洋旅游研究特征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相连。对文献期刊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对海洋旅游的研究较为分散,学术水平尚待提高,但地理、海洋、旅游、经济学等领域的成果颇多,基本已成为研究海洋旅游的支柱领域。

从文献所涉区域上来看,目前的海洋旅游研究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沿海所有省份及地区(除台湾省),但对每个区域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与各区域海洋旅游的发展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这说明我国的海洋旅游研究基本上是以旅游开发为导向,总体上处于一种“重实践,轻理论”的状态。

对内容进行梳理,可知我国海洋旅游研究多集中于发展旅游的条件分析、资源评价及产品设计等方面,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视角不断开阔,所涉内容日渐增多,但有关海洋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尚显薄弱,四个阶段仅发现三篇文献专门对海洋旅游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对海洋旅游安全、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总之,在海洋旅游研究内容方面,尚有很多领域值得完善与开拓。

在研究方法上,多数文献以定性描述为主,尚缺乏科学严谨的方法体系。今后应通过创新与借鉴使海洋旅游的研究方法不断朝着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谷明.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8(11).

2、张广海,王蕾.国内海岛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2).

3、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2007(4).

4、张广海,田纪鹏.国内外滨海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5、彭静,朱.海岛文化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06(2).

6、刘俊,保继刚.国外海滨度假地形态模型研究评介[J].规划师,2007(3).

7、刘俊,保继刚.英国传统海滨度假地衰退研究――综述与启示[J].旅游学刊,2007(1).

海洋化学论文篇(4)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的第一位博士,朱庆林自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海洋环境、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并作为骨干教师,先后主讲了《海洋管理概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自编教材)等本科课程,《海洋环境评价》(自编教材)、《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管理》(自编教材)等研究生课程。他先后主持和承担各种海洋水文调查与评价以及与海洋管理相关的研究项目30余项,多次参加物理海洋学进展与展望、海洋与湖沼年会、中韩海洋论坛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了多次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学科(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为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行为世范,教研相长

多年来,朱庆林教授除了承担校内学生的教学工作,还积极为各种海洋管理机构讲授相关知识。他承担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的“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专业培训”中的“海洋管理概论”授课任务;为中国海监九期上岗培训讲授课程《海洋环境管理》,并被中国海监总队制作成录像作为中国海监远程教育网中国海监行政执法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课程,他还参编中国海监行政执法培训丛书《海洋管理概论》和《海洋权益维护理论与实践》;在上海为工程硕士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班主讲《海洋环境管理》课程,为这些人员掌握专业的海洋管理知识做出了努力。

凭借着在海洋管理和海洋资源、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朱庆林教授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威海电厂二期工程海上水文观测;国家“973”项目黄河口地质演变和泥沙运移海上实测工作;莱州电厂水文方面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以及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蓬莱电厂海上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工作;江苏燕尾港电厂建设及港口扩建海上水文实测;浙江舟山国家“863”项目地波雷达比测试验;福建罗源湾电厂及港口建设可行性研究;福建罗源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福建罗源火电厂数值模拟试验及海洋环境评价补充(主持);东营大唐电厂可行性研究;山东寻山电厂海洋环境评价;烟台污水处理厂排污混合区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修编;江苏滨海港电厂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评价(主持);舟山成品油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石岛湾核电厂厂址环境影响评价;福州港江阴港区15#~17#泊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福州港江阴港区8#、9#泊位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辽海作业一号”平台改造作为人工鱼礁导航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主持);成山头海域建设波浪能、潮流能海上试验与测试场的论证及工程预设计;长岛海流能源资源调查分析项目;山东省长岛县猴矶岛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双岛湾区域规划泥沙冲淤及水动力专题研究(主持);国电潍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电缆路由论证(主持);青岛炼化液体化工品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主编);广西LNG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青岛炼化百万吨级乙烯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编制(主编);国家海洋软科学项目“海洋功能评估数学模型研究”(OSS2006)(主持);“海洋功能评价数学模型软件”(主持研发,国家专利证书号2008SR15187)等工作。

目前,朱教授正在进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口LNG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福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等工作。

学术交流,相互促进

为了了解世界各国在海洋学领域的进展情况,朱庆林教授多次参加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组织了多次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学科(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不仅促进了各国海洋领域评价技术的交流,同时也增进了相关知识的融合。

海洋化学论文篇(5)

摘要:

通过对现代海洋观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海洋观教育拓展必要性的论述,针对目前面对的困境,指出和论证拓展现代海洋观教育的途径和可行性,并展望现代海洋观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现代海洋观;拓展;载体

《现代海洋观》作为一门跟进海洋发展局势,解读“一带一路”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思想,诠释海洋观念课程,旨在引导“爱国爱家,自主自强”的民族精神,引领“程序化和逻辑化”的规划性思维,弘扬“进取奉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国民综合海洋意识和人生内涵。民族性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柱,单靠理论性教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对现代海洋观教育的载体、资源和途径进行整合和拓展。

1现代海洋观教育现状

1.1现代海洋观教育的定位

目前,存在将海洋观教育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海洋观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缜密、立体、长远地考虑了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顺应当今国际海洋局势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形势,已经升华为民族意识,形成了现代海洋观的新内涵。其内涵中包含了现代海洋观具有的可以用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思维和逻辑性原理,值得深入发掘并推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现代海洋观已经超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应当成为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原理性课程。

1.2现代海洋观的教育对象

面对部队、涉海院校师生和义务教育学校师生的现代海洋观教育正在逐步展开,但距离全面普及提高全民海洋意识的需要仍然相差甚远。

1.3现代海洋观的教育形式

现代海洋观在普及和推广当中被作为一门意识形态逻辑性课程,通常采用讲座或选修课形式实施,仅仅局限于理论性的宣讲和诠释,内容略显空洞,缺乏体验性的实践。

1.4现代海洋观教育的载体

现代海洋观教育引用网络、影视等通用载体,没有凸显其亟待全民推广的特殊性和迫切性,借用海事战备或航海资源建立基地作为载体,受到地域性、领域性等居多限制,缺乏普适性。

2拓展现代海洋观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海洋观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者开始提及清末海洋观与海军建设到总理公开阐述中国海洋观为止,仅仅用了20年左右时间,而且一直经受着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海洋观教育基础薄弱,亟待拓展。

2.1发掘现代海洋观课程内涵的需要

现代海洋观作为一种宏观、全面、立体认知海洋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意识,饱含了深邃的认知事物的逻辑理论,可引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借鉴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海洋观课程内涵亟待理论结合实际地持续发掘。

2.2与时俱进地更新现代海洋观内涵的需要

从郑和下西洋到清朝南洋水师的覆灭,从中国版图的纵向设置,到2016年和在新加坡亲切握手,中国的海洋观念从弱到强,从混沌到清晰,从国家意识进化到民族意识,正在逐步成熟与发展,并向更高层次升华。现代海洋观课程需要与时俱进地拓展以适时合理地诠释现代海洋观的发展。

2.3改善海洋意识教育载体和教育系统性的需要

现代海洋观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跨越了多个领域,简单归类于思政、人文社科或科技类课程都会制约课程内涵和价值的充分发挥,亟待组织合适的师资力量,采用有效的教育形式,形成完备的教育系统,包括教材,实体教学场地和教学资源等。同时,需要建立海洋意识教育与生活实体链接,实现理论与实践实体的结合。现代海洋观的普及教育需要有效拓展载体,链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达到实效。

2.4增强民族意识内涵和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为避免社会意识形态短浅化和趋利化现象蔓延,需要对现代海洋观朴实的程序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实践性拓展,以充分阐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也是必然要接受世界的挑战,民族意识作为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必然受到长久和激烈的挑战。利用现代海洋观通透理解阻碍国家和平统一和快速发展的现象,以透彻诠释民族生存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公民的付出,透彻理解民族和国家是个人及家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领地,不可侵蚀和动摇。引导正确分析和评价国家政策,严正对待和应对侵蚀公民生存基础的行为,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有效提高防范民族分裂的能力,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3拓展现代海洋观课程的途径

随着中国海洋战略的逐步实践,传统的海洋观已经逐步转型发展为现代海洋观,完全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赋予海洋观现实载体,通过不同途径凸显中国现代海洋观对中国和平崛起和百姓日常生活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3.1拓展现代海洋观的内涵

现代海洋观作为代表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态的逻辑体系,其来自浩瀚历史长河的程序性,横跨多领域的全方位逻辑性,战略性规划的缜密性,这些具有独特实用价值的内涵亟待发掘。既能用于引导国家海洋战略,更能引导地区性建设,家庭发展和公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优化,从而与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紧密联系,使其落地生根。

3.2拓展现代海洋观受教育群体结构

现代海洋观教育需要以立体全方位的模式开展,不能局限于部队官兵和在校师生。可以将深刻体会过唇亡齿寒和民族危机的老一辈,辛勤劳作和经营能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中年一代和追求“白富美、高富帅”的新生代链接起来,设立平台进行交流互动,互通有无,拓展现代海洋观教育群体的年龄限制。同时,利用其独有的战略程序性和缜密逻辑性将大学教育与平民生活链接起来,让现代海洋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而突破现代海洋观教育的沿海地域性限制和涉海专业的专业性限制。

3.3拓展现代海洋观的教育方式

沿用说教和理论分析方式开展现代海洋观教育脱离实践,缺乏说服力。若能以引导学员利用现代海洋观内涵和原理随机分析生活中的细小事务并做出正确决策为要旨,即便是百家争鸣,也能激发责任感,危机感,正义感,通过明辨是非的逻辑演绎达到现代海洋观教育联系实践的根本目的。拓展海洋观教育应当采取百花齐放的方式,达到殊途同归的教育目的。

3.4拓展现代海洋观的载体

现代海洋观以海洋价值认识为主体,蕴含着人类认识海洋的思维方式,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需要多样化的载体体现其全方位价值。除现有的义务教育、新闻、网络载体外,可拓展引用相关教育基地、海洋博物馆、涉海专业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等作为载体,有效拓展现代海洋观的应用和诠释时机和空间。譬如:以航海类专业的实训基地为载体可拓展为海洋意识教学,海洋文化宣传,海洋科技创新,现代海洋观辨析堂等等。

3.5拓展现代海洋观的教育体系

现代海洋观教育目前较为偏重于义务教育和高校师生教研。应当向系统化和制度化发展,逐步建立海洋观教育内容专业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成果推广大众化的教育理念,形成常态化和持续化的教育体系。并将海洋观的逻辑理论应用于企业的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和提高生产力上来,亦可用于指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人生规划上,从而拓展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形成有价值、有应用、有产出的现代海洋观教育体系。

4拓展现代海洋观课程的可行性

通过多种途径发掘现代海洋观底蕴,通过链接企业文化和人文教育充实现代海洋观内涵,通过与实体企业相融合实现现代海洋观原理的应用价值,形成一条全社会共同参与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产业链,让现代海洋观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4.1源远流长的资源

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的沧桑曲折巨变依然坚强复兴,每一寸热土都饱含着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为现代海洋观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中国近代丧权辱国的历史为拓展现代海洋观教育提供了确凿的经验教训资料。现代“海洋强国战略”等一系列得力举措和丰硕成果为现代海洋观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佐证。古今中外,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相辅相成和此消彼长,大国崛起和国家兴衰的演绎,当今海洋时代“圈海运动”的精彩博弈和前途未卜的发展局势,为现代海洋观的拓展研究提供了源远流长的资源。

4.2恰当成熟的时机

从1980年《国际海洋法》的出台,新中国经过近30年睿智进取,勇于开拓地改革开放和创新,从艰苦走向卓越,从坚韧走向坚强,在风起云涌的世界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海陆空国防基础和国民经济基础。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推进国家安全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与崛起的时代使命。民族复兴,亟待全民参与、响应和支持。需要将海洋意识传送到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中,激活每一个细胞。近年国家确定“航海日”,大力推进“一路一带战略”等一系列海洋强国举措,对于拓展海洋意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现代海洋观教育的拓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良好的契机。

4.3足够的可拓展空间

现代海洋观课程内涵丰富。从教育科目上可以向地理、人文和哲理等方向拓展;从应用理论上可以向思维程序性理论和逻辑性理论拓展;从学科应用上可以向企业管理和战略规划拓展;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千古和探讨未来拓展;从地理空间上可以探索地底和展望太空拓展;从教育模式上可学历教育、通识教育,亦可向全民普及教育拓展;教育方式可课堂教育,亦可向微课、慕课、网络课程拓展;教育规模可开万人大讲堂,亦可向百姓闲聊拓展;从理论联系实践上,可指导说话做人,亦可向制订人生规划和企业规划上拓展;从教育成果体现上,可提高生活质量,亦可向指导企业发展实现产品和货币增加上发展......现代海洋观具有立体空间和发散性的拓展空间。

4.4优越的人力资源保障

通过“海洋强国战略”和“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我们已经具有一批能研究和运用现代海洋观的高级人才。通过课程前期试探性和渗透性教研已经积累了相当一部分能诠释和应用海洋观的高层次施教人才。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海洋历史观、海洋建设责任感、海洋战略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等方面内容的教育,为我们奠定了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危机感的新生代人力基础。这些为拓展现代海洋观课程提供了老中青层次分明,教科研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保障。

4.5有利的平台和载体资源

依据教研平台,共享教学设施和场地,交流师资力量和受教育群体,为海洋观教育拓展的减负和降低阻力。现有健全的教科研体制为现代海洋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熟的人文教育体系和革命思想教育体系为现代海洋观教育拓展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尤其是交通行业的航标灯精神和铺路石品格,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为利用现代海洋观诠释历史问题提供了充足的可拓展资源。雄厚的师资,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远期需求使得现代海洋观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领域上的长足拓展成为切实可行。

5结语

推进全民海洋观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拓展和与时俱进地更新才能满足时代和现实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正视国民海洋观教育的现状,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大力发掘现代海洋观的内涵,依据恰当的载体,搭接合适的平台,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将正规的海洋理论知识教育和非正规的海洋科普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海洋观的内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海洋观的平民化,通俗化和实用化,让海洋观的理论接地气,迎朝阳,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以旺盛的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立居.海洋观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5-46+61.

[2]杨雁,刘杰华.关于海洋观教育实践的思考[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46-48.

[3]朱宗军,韩增林.中国海洋观的变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6):60-63.

[4]胡素清.以人海关系为核心的海洋观[J].浙江学刊,2015,(1):131-134.

[5]王世汉.中西海洋观的变迁与反思[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1,(1):10-16.

[6]高建平.论国民海洋观教育体系的建立[J].浙江学刊,2012,(1):184-189.

[7]孙光圻.绿色海洋观:历史传承与理论创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4):80-95.

海洋化学论文篇(6)

一、遵循海洋科学教育规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海洋相关知识,通过著书修志、舆图建造,或刊行或师承传授,发挥了海洋教育的初步作用,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真正在大学开始海洋科学的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士教授回顾了中国高校开展海洋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1946年以前的无为期、1946-1981年的海洋科学专业教育时期以及1981年至今的完整学位教育体系时期三个阶段,海洋科学教育未来应在突出特色、分类教育和本硕衔接等方面深化改革。

曹文清教授围绕着“研究性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回顾了厦门大学自1946年建立海洋学系以来的学科发展历程,以及目前根据国家需求而确定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地球科学系统下的大海洋科学为基础,跨越理科范畴,融合其他科学,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及创新型高素质管理人才。傅安洲教授以“地球系统科学中海洋科学专业创办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在海洋科学专业培养方面的办学经验。

海洋科学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因此,海洋科学教育具有跨学科特征,改革传统培养模式成为趋势。日本东京大学海洋联盟副机构长、大气海洋研究所木暮一教授,从历史缘起、组织和教育体系、实施意义等方面介绍了东京大学海洋联盟教育体系(AORI)的构建。其跨学科教育模式改革的宗旨是为实现东京大学服务国家,特别是在实现日本确立的作为海洋国要为世界海洋做贡献的目标上发挥作用。国内与会代表在发言中多次提到,2011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合作共建1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海洋人才队伍的举措。

二、发挥大学的智力优势,探索海洋教育和研究的多元模式

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的Piers Chapman教授介绍了自2006年开始,该校与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学领域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并提出向本科生培养延伸,鼓励更多的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并来中国大学学习,拓宽合作的专业领域、增进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等持续发展的思路。英国利物浦大学的Chris Frid教授强调海洋生物学与全球水、食品和能源供应大挑战的持续而密切的关系,提出基于培养全球公民,进行国际研究、国际贸易而进行研究合作、学生交换和使大学成为合作伙伴等国际化视野下的路径思考。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HungTao Shen教授介绍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下(2000-2009),来自美国41个州132名学生在中国海洋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中美海洋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国际研究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经验,同时指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提升、教师的国际化参与活动、海外大学的国际化合作项目、暑期国际项目特别是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课程项目的早期规划等是可借鉴的海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模式和路径。上述各科研及教育机构所产生的专门技术、知识和技能成为创新的动力源,进一步推动这一前沿市场的发展。因此,大学及其合作伙伴被认为是直接为社会提供了人力资本、各种知识以及创新思想,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

三、特色立校,传承创新,深化涉海学科专业体系改革

“港航并重、海河兼顾”是河海大学所秉承的特色,郑金海教授从理工交叉、构筑多学科支撑发展的海洋专业,培养国家急需的综合性海洋人才等方面介绍了该大学的探索和改革。特别是在国际化背景下,该校积极引进国际著名大学的开放课程作为教参,加强海内外学生交流的实践,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苗振清教授介绍了浙江海洋学院坚持特色,本着服务海洋事业发展的使命感,对接海洋产业、行业及社会需求,从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上海海洋大学提出“立足水产,面向海洋”的办学思路,确定了新时期的办学目标:成为水产、食品、海洋等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对生物资源、地球环境等具有高度诠释能力,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开放的教学科研型高水平特色大学。张国琛教授以“海洋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构想”为题,着重介绍大连海洋大学以水产养殖、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为主体学科,确立以“两面(面向国家海洋事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两线(海洋经济产业、海洋科学研究)为主体,多层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思路。

四、注重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海洋学科专业创新人才

海洋科学是属于地球科学,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手段,多位与会专家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报告。首先,作为海洋科学新知识根本来源的野外观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南京大学的张永战副教授介绍了该校在江苏海岸建设的海岸海洋实习基地情况,他从该区域的基本地学特征和蕴含的科学问题出发,明确了教学内容,进而结合基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韩震教授介绍了该校海洋技术专业借助大学生创新活动这一平台,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而中国海洋大学的刘春颖副教授则全面介绍了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一一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基地进行海洋化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做法,她的报告显示,在合理安排理论及实验室教学的基础上,海上观测实践教学对于海洋化学人才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厦门大学的郑爱榕教授还将海洋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到海洋科学专业以外,将其纳入到跨学科素质教育中,在厦门大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由于海洋科学的特殊性,培养海洋科学的高级专门人才,还要考虑到除其地学属性之外的如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属性。中国海洋大学的江文胜教授则介绍了他们面向物理海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该实验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理论教学,以物理海洋人才所必需的实践能力为导向,构建了野外观测、物理模型实验、数值模型实验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

五、持续开展海洋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拓展多种类海洋教育活动

各个国家特别是沿海国家日益加大海洋开发的力

度,人类海洋开发实践活动日益频繁。这引起了人文社会科学对海洋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厦门大学杨国桢教授等学者的努力下,海洋文化研究在国内发展起来。参会的多所高校近些年来纷纷成立海洋文化研究机构。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的成立以及开设的海洋社会学论坛颇引人注目。会上,中国海洋大学崔风教授论述了“海洋世纪”的社会学含义,呼吁建立海洋社会学学科专业并进行了构想。韩国国立木浦大学的申正浩教授介绍了有关韩国海洋人文社科的研究与教育进展状况。

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对初中等海洋教育极为关注,并形成了详细的教育体系和内容。在我国则刚刚开始重视,如中学海洋教育班的创设、海洋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课程的开设正处在探索阶段。中国海洋大学附中开始创办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成为青岛市教育局首批蓝色海洋教育特色实验先行先试学校。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王孝坤提出了海洋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社会性等特征,应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多元协同管理体制等认识与观点。

当今海洋权益教育与传媒海洋教育也是我国海洋教育亟待加强和横向拓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中国海洋大学干焱平教授提出了在我国同周边海洋邻国权益之争的背景下,我国同周边海洋邻国海洋权益争议的几个焦点问题,以及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观点,指出进行海洋权益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海洋大学傅根清教授从世界各地知名公益广告的视角为大家注解了海洋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国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新途径,进而说明了海洋教育活动开展的广泛性、大众传媒进行海洋环境保护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海洋教育以及海洋科学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思考

一是海洋科学人才特别是海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本次会议所介绍的中外合作项目中,也反映出中国学生较美国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中国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需要加强等问题。宁波诺丁汉大学的Paramor博士则以其亲身教学经验对比了中英两国开展海洋生物教学的异同,她指出:在实践方面,中国学生明显缺乏基本的训练,从小缺乏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要想改变这一点不仅仅是各级学校的责任,而是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责任。

二是我国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需要突出大学的办学特色。同质化问题是中国大学在学校发展目标和专业培养定位上需要特别关注的。海洋类大学和大学涉海学科专业的发展虽有共性,但只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多样性需求的各类人才。

三是中国海洋形势非常严峻,但国民的海洋意识却相对薄弱,亟须加强海洋教育。中国大学在实施海洋教育,辐射地方和中小学教育方面乏力。而美国有着成功的案例,其政府、地方和学校全面参与,推进国民海洋意识提升的实践有着很好的可借鉴之处。成立于200C年的卓越海洋教育中心(COSSE)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组织美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海洋科学家、信息技术专家和高校教师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并有效促进和提升了美国全国性的海洋教育。

海洋化学论文篇(7)

[作者简介] 马得懿,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①参见[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施以正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页。

②参见王利明:《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③上述海洋权利分别在1982年《对外合作开发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6年《矿产资源法》、1993年《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01年《海域使用管理法》、2007年《物权法》以及2010年《海岛保护法》中规定。

④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31页。

摘要:海洋资源利用的“xx使用权模式”引发一系列海洋资源权属理论上的困境。在“体系后研究范式”下,海洋资源权属从“公有物”到私权盛行的变迁,表明传统私法视域下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具有反思和检讨的必要性,这是由海洋资源权属立法上的诟病、适用范畴的不周全性以及理论依据的争议性所决定的。基于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环境法理念以及国家或者管理权等多维逻辑进路的考量,海洋资源权属制度是公私法色彩兼具的混合权属机制。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多维解读,其主要的现实价值在于提升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能力。

关键词:海洋资源权属多维逻辑“体系后研究范式”国家逻辑

中图分类号:DF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3)03-0086-08

一、海洋资源权属的法律表达模式及其困境

(一)海洋资源利用的模式——“××使用权模式”

一般来说,海洋资源内涵丰富,类型复杂,具有公有性、生态性、整体性以及环境的复杂性。根据美国学者阿兰•兰德尔(Alan Randal)对海洋资源的界定,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① 法学意义上的海洋资源通常指进入法律规范体系之中的,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客体。随着人类利用海洋资源活动日益多元化和空间化,法律对海洋资源的调整也日趋复杂化。

我国海洋资源权属的立法例,基本上形成了海洋资源“××使用权”的立法模式。物权法下以某种资源为客体,并在尊重其所有权的基础上,设立以占有、使用或收益为内容的用益物权时,新设立的权利通常被命名为“xx使用权”。②我国先后立法创设了海洋石油资源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捕捞权、海域使用权以及海岛使用权等。③然而,立法上“使用权”一词备受争议,认为其涵盖的内容几乎与用益物权同义,其内涵与外延不确定,而且不易区分作为用益物权的“使用权”与作为所有权的“使用权能”。④(二)困惑及其破解:“体系后研究范式”的视角

有学者对“自然资源物权”这一提法提出了质疑,特别是有关海洋资源使用权的认识角度和研究思路存有极大的差异,代表性的学说主要有“特别法上的物权说”、“浮动用益物权说”、“特许物权说”以及“准物权说”。⑤ 然而上述各类学说都不能圆满地诠释海洋资源在利用中的各种法律难题。以比较流行的准物权说为例,我国学者基于“思维方法的反思”和“物权客体的特定性理论的反思”,提出了准物权的概念。准物权(Quasi-property)客体难以整齐划一,主张以多视角模式、时空结合观、宽严相宜的弹性标准以及注重客体内部构成因素变化的方法来观察和界定准物权客体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准物权的权利构成具有复合性,兼具公权性和私权性的特征。在准物权理论的支配之下,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应该重新审视。然而,“将自然资源界定为准物权的客体,只有将权利抵押权和权利质权排除于准物权的体系才可成立,且需要进一步类型化”。⑥由此观之,准物权下的海洋资源使用权并不具有理论上的普适性和完美性。由此,海洋资源使用权不仅在立法技术上存在不足,还因此催生了一系列相关困惑。在私法语境下解读上述海洋资源权利,自然会遭遇诸如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合理性、海洋资源使用权的法律属性如何界定以及海洋资源物权流转等系列问题困惑,比如传统的物权法理论是否可以套用到海洋资源领域?海洋资源使用权的权利类型如何界定?

⑤参见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页以降。

⑥崔建远:《再论界定准物权客体的思维模式及方法》,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29页。

⑦参见陈甦:《体系前研究到体系后研究的范式转型》,载《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第15—16页。

⑧刘楠来:《海洋法律制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页。

⑨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第537条第2款规定:“不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的管理与让与,仅仅得按照与之相关的特别法形式与规则进行。”欲破解海洋资源权属的困惑,笔者倾向于将问题引入到“体系后研究范式”之下。在某种意义上,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海洋权利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的法治建设重点在于法律实施。在体系后研究中,研究的核心和焦点应该集中于或归结为中国问题中心主义,故而,应该提倡“立足中国场景中寻找中国问题”。中国问题的寻找与认定,只能在中国的法治实践中进行与完成。然而,所谓“中国问题”并不是研究对象范畴导出的解读,而是包括研究主体及其与研究客体关联方式导出的解读。体系后研究以中国问题为中心,不仅是法学研究对象的再次聚焦,更是法学研究者的法治信念、理论情怀和学术文化的更新构建。⑦ 应该说,在我国海洋法群中,规制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立法比较健全,法律效力层次亦比较合理。然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中国问题”是大量存在的,这其中不仅有理论上的争鸣,更有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因素所形成的法律上的可操作性等问题。这需要在“体系后研究范式”下认真审视海洋资源权属的方方面面。

二、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流变:从“公有物”到私权的盛行

(一)海洋资源作为“公有物( Common Property)”的法律调整

根据相关资料,罗马法并没有直接记载关于海洋资源法律制度的内容,然而,中世纪为了适应封建君主对海洋控制欲望的需要,罗马法的前期注释法学派学者们提出了沿海国可以对邻近海域资源享有所有权或的法律思想。此时期海洋法或者海洋资源权属法并未完全成型,但是这些关于海洋的法律思想为日后现代意义上的海洋法或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⑧